CN103852988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2988A
CN103852988A CN201310455199.2A CN201310455199A CN103852988A CN 103852988 A CN103852988 A CN 103852988A CN 201310455199 A CN201310455199 A CN 201310455199A CN 103852988 A CN103852988 A CN 103852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mage
compartment
driver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51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2988B (zh
Inventor
立松弘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52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2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侧,其中,第二壳体包括:图像读取单元;驱动器,该驱动器驱动该图像读取单元;和驱动器隔室,该驱动器隔室被构造成容纳该驱动器,并且布置在第二壳体的端部,该第二壳体的端部位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三侧;第一壳体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控制板,该控制板与驱动器和图像读取单元电连接,并且被构造成控制图像读取单元;和板隔室,该板隔室被构造成容纳该控制板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布置在第一壳体的端部,该第一壳体的端部位于在第二方向上的与第三侧相反的第四侧。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的一种或多种技术,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被构造成读取文件片状物上的图像。
背景技术
已知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被构造成读取文件片状物上的图像,该图像形成单元被构造成在记录片状物上形成图像。
例如,图像形成设备被建议具有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上方的图像读取单元,和布置成在图像形成单元后方相对于文件工作台的上端面向下突出的齿轮机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临时申请No.2010—109573)。
发明内容
通常,建议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被构造成控制图像读取单元的操作。
因此,建议的图像形成设备需要用于容纳控制板的空间,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大尺寸。
另外,通常,要考虑用于驱动图像读取单元的构造(元件)和用于控制图像读取单元的构造(元件)需要布置成彼此接近。相应地,在建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可能考虑齿轮机构和控制板需要布置成两者中的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叠放在另一个上。
然而,当齿轮机构和控制板布置成两者中的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叠放在另一个上时,可能导致图像形成设备具有更大尺寸。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出一种或多种技术,使得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其中,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被构造成读取文件片状物上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第二壳体包含: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被构造成读取文件片状物上的图像;驱动器,该驱动器被构造成驱动该图像读取单元;和驱动器隔室,该驱动器隔室被构造成容纳该驱动器,该驱动器隔室布置在第二壳体的第三侧端部,该第三侧端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三侧;第一壳体包含: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被构造成在记录片状物上形成图像;控制板,该控制板与驱动器和图像读取单元电连接,并且被构造成控制图像读取单元;和板隔室,该板隔室被构造成容纳该控制板的至少一部分,该板隔室布置在第一壳体的第四侧端部,该第四侧端部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侧相反的第四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构造的侧视截面图;
图2是从右前侧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施例中的(在右侧盖被移除的状态下)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打印机在右侧盖被移除的状态下的右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主体壳体在定影盖被移除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施例中沿着图4中的A-A线的主体壳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下文中阐明了元件之间的各种连接。注意,除非另有规定,这些连接通常可以是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并且本说明并不局限于这个方面。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1.打印机的总体构造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1是多功能***设备,其整体设置有保持在主体壳体2中的图像形成单元3和保持在扫描框架4中的图像读取单元5。
注意,在下文中,打印机1的各个方向如附图所示被限定,其中,打印机1的竖直方向在打印机1被水平地安装的状态下被限定。
图像形成单元3包括处理单元6、曝光单元7和定影单元8,图像形成单元3被构造成在片状物P上形成图像。
处理单元6大致布置在主体壳体2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处理单元6包括鼓单元9和显影单元10。
鼓单元9包括感光鼓11、转印辊12和电晕型充电器13。
感光鼓11大致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形状,并且可旋转地设置在鼓单元9的后部。
转印辊12可旋转地设置在感光鼓11后方。转印辊12被按压抵靠感光鼓11并且从后方与感光鼓11接触。
电晕型充电器13布置在感光鼓11的上方,以便越过一定距离面对感光鼓11。
显影单元10包括显影辊14、供应辊15和层厚调节片16。
显影辊14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单元10的后端部。进一步,显影辊14被构造成从感光鼓11的前下侧接触感光鼓11(显影辊14被构造成接触感光鼓11的前下部)。
供应辊15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辊14的前下侧。此外,供应辊15被构造成从显影辊14的前下侧接触显影辊14(供应辊15被构造成接触显影辊14的前下部)。
层厚调节片16布置在显影辊14的前上侧。层厚调节片16被构造成从显影辊14的前侧接触显影辊14(层厚调节片16被构造成接触显影辊14的前部)。
供应辊15和层厚调节片16前面的空间被构造成存储调色剂。
曝光单元7布置在处理单元6的前侧,并且大致位于主体壳体2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曝光单元7被构造成基于图像数据将激光束L发射至感光鼓11并且使感光鼓11的外周表面曝光。
定影单元8布置在处理单元6的上方,并且位于主体壳体2的后上端部。定影单元8包括加热辊17和加压辊18,加压辊18被按压抵靠加热辊17并且从加热辊17的后上侧与加热辊17接触。
当打印作业输入打印机1,并且图像形成操作开始时,显影单元10中的调色剂由于供应辊15和显影辊14之间的摩擦而被充电,然后被承载显影辊14的表面上,作为被层厚调节片16调节的具有均匀厚度的薄层。
另一方面,感光鼓11的表面被电晕型充电器13均匀地充电,此后被曝光单元7曝光。从而,基于图像数据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当承载在显影辊14上的调色剂被供应到感光鼓1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时,调色剂图像被承载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
响应于各个辊的旋转,放置在片状物保持器19上的片状物P在预定时刻在感光鼓11和转印辊12之间被逐一地馈送,该片状物保持器19布置在主体壳体2的底部。然后,当片状物P经过感光鼓11和转印辊12之间时,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状物P上,并且因此,图像被形成在片状物上。
随后,片状物P在经过加热辊17和加压辊18之间时被加热和加压。此时,图像被热定影在片状物P上。然后,片状物P被排出至收集盘上,该收集盘设置在主体壳体2的顶壁上。
因此,在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操作中,片状物P通过传送路径(图1中的一长一短交替点划线(alternate long and short dash line)所示)从片状物保持器19被传送至收集盘20,当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该传送路径大致形成为C形形状。
图像读取单元5布置在收集盘20的上方,并且与收集盘20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图像读取单元5是平板扫描器,其采用接触图像传感器(CIS)作为读取传感器。图像读取单元5包括文件盖21和包括玻璃板的读取窗22。图像读取单元5被构造成通过相对于文件片状物移动读取传感器(图中未显示)来读出文件片状物的图像信息,该文件片状物放置在读取窗22和文件盖21之间。注意,打印机1被构造成基于由图像读取单元5从文件片状物上读出的图像信息执行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操作。
2.关于主体壳体的细节
如图1和2所示,主体壳体2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框架(左第一支撑框架和右第一支撑框架)31、定影盖30、第二支撑框架32和两个侧盖(左侧盖和右侧盖)33。在下文中,将提供关于右第一支撑框架31的构造的详细说明,但是可能省去关于左第一支撑框架31的构造的说明。
两个第一支撑框架31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越过一定距离面对彼此。处理单元6、曝光单元7和定影单元8被支撑在两个第一支撑框架31之间。也就是说,片状物P的上述传送路径形成在两个第一支撑框架31之间。当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每个第一支撑框架31大致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进一步,右第一支撑框架31支撑低压电源板34、高压电源板36和主控制板35。此外,左第一支撑框架31支撑用于驱动图像形成单元3的马达(图中未显示)和齿轮系(图中未显示)。
低压电源板34被(右)第一支撑框架31的下半部支撑。低压电源板34被构造成将从外部电源输入打印机1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低压电源板34被金属盖板37覆盖。
高压电源板36布置在低压电源板34的上方,并且被(右)第一支撑框架31支撑。当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高压电源板36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平板形状。高压电源板36与低压电源板34电连接。高压电源板36包括变压器(图中未显示)。高压电源板36被构造成将从低压电源板34接收的直流电转变为预定电压,并且将该预定电压供应到电晕型充电器13、转印辊12、显影辊14和供应辊15。
主控制板35布置在高压电源板36的后端部的左侧,并且在主控制板35和高压电源板36之间有一定距离。当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主控制板35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平板形状。主控制板35的前半部35A被(右)第一支撑框架31的上端部支撑,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被第二支撑框架32的上端部支撑。当在左右方向上投影时,主控制板35的前半部35A的下端部和高压电源板36的上端部彼此重叠。主控制板35与低压电源板34电连接。进一步,主控制板35经由信号线38与高压电源板36连接。另外,主控制板35被构造成通过控制和驱动下述的马达55来控制图像读取单元5的操作。
定影盖30布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框架31的上端部之间,以便覆盖定影单元8。定影盖30大致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
如图1、2、4和5所示,第二支撑框架32布置在处理单元6和定影单元8的后方。在后视(前视)截面图中,第二支撑框架32大致形成为其下侧打开的U形形状。第二支撑框架32包括两个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39、前壁45,上壁40和后壁46。
两个侧壁39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越过一定距离彼此面对。在下文中,侧壁39中的左侧壁被称为“左壁39L”,右侧壁被称为“右壁39R”。
在侧视图中(当沿着左右方向观察时),右壁39R大致形成为竖直延伸并且其右端关闭的具有底部的(bottomed)矩形框架形状。右壁39R设置有板隔室41。进一步,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被支撑在右壁39R的上端部中。
板隔室41从右壁39R的上端部连续地向上延伸。板隔室41大致地形成为右端、前端和下端打开的矩形框架形状。当在前后方向上投影时,板隔室41的上端部布置成与右第一支撑框架31的上端部重叠。进一步,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被支撑在板隔室41的内部。
在侧视图中(当沿着左右方向观察时),左壁39L大致形成为竖直延伸并且其下端关闭的具有底部的矩形框架形状。左壁39L设置有驱动器侧面对部42。
驱动器侧面对部42是左壁39L的上壁并且大致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驱动器侧面对部42的顶面42A布置成低于板隔室41的顶面41A。进一步,驱动器侧面对部42的顶面42A布置成低于主控制板35的上端部。
如图1和4所示,前壁45设置成桥接两个侧壁39的前端部之间的距离。前壁45大致形成为竖直延伸的平板形状。
上壁40设置成桥接两个侧壁39的上端部之间的距离。上壁40大致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上壁40的左端部形成为与驱动器侧面对部42的右端部连续。另外,在板隔室41的下方,上壁40的右端部形成为与右壁39R的左面连续。
后壁46从上壁40的后端部连续地向上延伸,并且大致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进一步,后壁46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多个狭缝47。
如图5所示,在后壁46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中,狭缝47在竖直方向上每隔一定距离的间隔平行地排列,并且沿着左右方向以一定距离的间隔对齐。每个狭缝47被构造成贯穿后壁46,并且大致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直线形状。
如图4和5所示,两个侧盖33中的每一个都被构造成从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覆盖第一支撑框架31和第二支撑框架32中的对应的一个。每个侧盖33大致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
3.关于扫描框架的细节
如图1和2所示,扫描框架4布置成面对主体壳体2并且在主体壳体2的上方。扫描框架4包括框架主体51和上述的文件盖21。
框架主体51被构造成形成扫描框架4的下半部,并且大致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平坦的盒形形状。框架主体51包括形成在其上壁中的开口58。开口58通过读取窗22被关闭。进一步,框架主体51包括马达隔室52、缆线隔室53和两个支腿(左、右支腿)54。框架主体51被构造成支撑马达55。
马达隔室52从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的左后端部向下突出,并且大致形成为下端关闭的矩形管形状。
缆线隔室53布置在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的后端部。缆线隔室53从马达隔室52的右端部向右延伸,并且大致形成为右端关闭的矩形管形状。缆线隔室53的左端部被构造成与马达隔室52连通(通向马达隔室52)。另外,缆线隔室53包括缆线露出部59。
缆线露出部59从缆线隔室53的右端部向下延伸,并且大致形成为下端打开的矩形管形状。缆线露出部59具有上端,该上端被构造成与缆线隔室53连通(通向缆线隔室53)。缆线露出部59布置在主控制板35的后方,以便在扫描框架4位于最接近主体壳体2的“最接近位置”的情况下,在竖直方向上投影时,缆线露出部59不与主控制板35重叠。从而,当扫描框架4从与主体壳体2分离的“分离位置”摆动至最接近位置时,可以防止缆线56在缆线露出部59和主控制板35之间被夹住和损坏。进一步,在扫描框架4位于最接近位置的情况下,缆线露出部59的下端部布置成低于主控制板35的上端部。从而,可以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
两个支腿54分别布置在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的左前端部和右前端部。每个支腿54大致形成为从下壁57向下突出的矩形柱形状。
如图4和5所示,马达55布置在马达隔室52中,并且大致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形状。马达55的下端部布置成低于缆线隔室53的下端部。马达55与读取传感器(图中未显示)连接,以便将驱动力传送至读取传感器并且在读取窗22下方水平地移动读取传感器。进一步,马达55经由缆线56与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电连接。
缆线56铺放成在缆线隔室53的内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缆线56的左端部与马达55的后端部电连接。缆线56的右端部通过缆线露出部从缆线隔室53向下伸出,并且与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电连接。
文件盖21被构造成形成扫描框架4的上半部,并且大致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平坦的盒形形状。文件盖21被框架主体51的下端部可摆动地支撑。
扫描框架4的后端部被第二支撑框架32的后端部可摆动地支撑。扫描框架4被构造成在最接近位置(参见图1)和分离位置(参见图2)之间摆动,在该最接近位置,扫描框架4的前端最接近收集盘20的上侧,在该分离位置,扫描框架4的前端比扫描框架4处于最接近位置时从上方更远离收集盘20的上侧。当扫描框架4处于最接近位置时,读取窗22大致以水平的方式放置。当扫描框架4处于分离位置时,读取窗22被倾斜地放置。
4.主体壳体和扫描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4和5所示,当扫描框架4处于最接近位置时,马达隔室52布置成面对驱动器侧面对部42并且在驱动器侧面对部42的上方。也就是说,马达55布置在定影盖30的左后侧,以便当在垂竖直方向上投影时,马达55不与片状物P的传送路径重叠。进一步,在缆线露出部59的左侧,缆线隔室53的右端部布置成面对板隔室41并且在板隔室41的上方。也就是说,缆线隔室53的右端部的在缆线露出部59的左侧的部分是板侧面对部60。
如图5所示,此时,马达隔室52的下端部布置成低于主控制板35的上端部。
进一步,如图1和2所示,缆线隔室53的相对于板侧面对部60的左部分布置成在上壁40的上方越过一定距离面对上壁40。另外,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布置成在定影盖30的上方越过一定距离面对定影盖30。也就是说,主体壳体2和扫描框架4布置成在主体壳体2和扫描框架4在竖直方向上与定影单元8重叠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越过一定距离彼此面对。两个支腿54被构造成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收集盘20外侧的各自位置上接触主体壳体2的前端部。
在上述图像形成操作中,如图1中的虚拟线(一长两短交替点划线(alternate long andtwo short dashes line))所示,被来自定影单元8的热量加热的空气通过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和收集盘20之间的空间流出至打印机1的前侧,并且同时,在经过第二支撑框架32的上壁40和缆线隔室53之间后,通过第二支撑框架32的后壁46的狭缝47流出至打印机1的后侧。
5.操作和有益的效果
如图2和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用于容纳马达55的马达隔室52布置在框架主体51的左后端部。进一步,用于容纳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的板隔室41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32的右壁39R的上端部。
因此,可以将马达隔室52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32的左壁39L上方的空间中,并且将板隔室41布置在框架主体51的右端部下方的空间中。
从而,与马达隔室52和板隔室41都布置在打印机1的一侧相比,可以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的方式布置马达隔室52和板隔室41。因此,可以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其中,该打印机包括用于读取文件片状物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5。
进一步,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板隔室41的顶面41A布置成高于驱动器侧面对部42的顶面42A。
因此,可以以有效地利用空间的方式将马达隔室52布置在驱动器侧面对部42上方的空间中。
进一步,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主控制板35的上端部布置成高于驱动器侧面对部42的顶面42A。
因此,可以在驱动器侧面对部42上方保证对应于主控制板32的突起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的空间。因此,可以以有效地利用空间的方式布置马达隔室52。
进一步,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马达隔室52的下端部布置成低于主控制板35的上端部。
也就是说,马达隔室52和主控制板35的后半部35B布置成当沿着左右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叠。
从而,与马达隔室52布置在主控制板35上方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小打印机1的竖直长度并且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
进一步,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马达55的下端部布置成低于板侧面对部60的下端部。
因此,可以以有效地利用空间的方式将板隔室41布置在板侧面对部60下方的空间中。
另外,可以在板侧面对部60下方保证对应于马达55的突起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的空间。
因此,可以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的方式布置板隔室41,并且进一步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
此外,如图1和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马达55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的左后侧上,以便当在竖直方向上投影时,马达55不与片状物P的传送路径重叠。
因此,允许马达55布置在较低的位置,而不干涉片状物P的传送路径。
进一步,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定影盖30和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布置成在竖直方向上越过一定距离彼此面对。
因此,可以将定影单元8产生的热量通过框架主体51的下壁57和定影盖30之间的空间排出打印机1。
进一步,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马达55布置在定影单元8的左后侧。
因此,可以将马达55布置在定影单元8的左侧空间中。因此,可以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的方式布置马达55,并且进一步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可以通过采用常规材料、方法和设备来实施。因此,这些材料、设备和方法的细节在此将不进行描述。在上面的描述中,通过对例如具体材料、结构、化学物品、过程的详细描述,能够整体地了解本发明。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对具体描述的细节进行重新分配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情况中,为了不使本发明有不必要的模糊之处,公知的加工过程的构成没有被详细描述。
只有作为范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功能性的几个实例在本公开中显示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各种其它的组合中和环境下使用,并能够在本文中所阐明的发明构思的范畴内进行变化和修改。例如,可以进行以下的修改。注意,在下面的修改中,省略了对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的描述。
5.修改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马达55被构造成驱动图像读取单元5的读取传感器(图中未显示)。在这方面,马达55可以被构造成驱动其他元件以及该读取传感器。例如,当文件盖21包括自动文件馈送器(图中未显示),马达55可以被构造成驱动自动文件馈送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读取单元5采用接触图像传感器(CIS)作为读取传感器。然而,图像读取单元5可以采用电荷耦合装置(CCD)作为读取传感器。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其中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图像读取单元,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被构造成读取文件片状物上的图像;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被构造成驱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
驱动器隔室,所述驱动器隔室被构造成容纳所述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隔室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侧端部,所述第三侧端部位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三侧;和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被构造成在记录片状物上形成图像;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器和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电连接,并且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
板隔室,所述板隔室被构造成容纳所述控制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板隔室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四侧端部,所述第四侧端部位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三侧相反的第四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包含驱动器侧面对部,所述驱动器侧面对部布置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三侧端部面对所述驱动器隔室;并且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板隔室的第二侧端相对于所述驱动器侧面对部的第二侧端布置在所述第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控制板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驱动器侧面对部的所述第二侧端布置在所述第二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驱动器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控制板的第二侧端布置在所述第一侧。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包含板侧面对部,所述板侧面对部布置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四侧端部面对所述板隔室;并且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板侧面对部的第一侧端布置在所述第一侧。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传送路径,所述传送路径被构造成通过所述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片状物;并且
所述驱动器布置在这样的位置:所述驱动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与所述传送路径重叠。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布置在所述第二侧并且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的位置,所述定影单元被构造成定影形成在所述记录片状物上的图像;并且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布置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定影单元重叠的位置越过一定距离彼此面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定影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三侧。
CN201310455199.2A 2012-11-30 2013-09-29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38529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3108 2012-11-30
JP2012263108A JP6135107B2 (ja) 2012-11-30 2012-11-3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988A true CN103852988A (zh) 2014-06-11
CN103852988B CN103852988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825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5199.2A Active CN103852988B (zh) 2012-11-30 2013-09-29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47088B2 (zh)
JP (1) JP6135107B2 (zh)
CN (1) CN103852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0932A (ja) 2014-07-11 2016-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9681A (ja) * 2005-05-20 2005-09-2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821889A (zh) * 2005-02-16 2006-08-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1329523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102500A1 (en) * 2008-10-29 2010-04-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6204A (ja) * 1997-12-27 1999-07-21 Canon Inc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2040907A (ja) * 2000-07-28 2002-02-08 Toshiba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655187B2 (ja) * 2000-11-08 2005-06-02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2190908A (ja) * 2000-12-20 2002-07-05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18690B2 (ja) * 2002-09-09 2007-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04117589A (ja) * 2002-09-24 2004-04-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7463A (ja) * 2002-11-08 2004-06-0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4410A (ja) * 2003-09-09 2005-03-31 Ricoh Co Ltd 電装基板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95425B2 (ja) * 2004-07-28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977630B2 (ja) * 2007-01-30 2012-07-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103186B2 (en) * 2007-06-22 2012-01-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09637A (ja) * 2007-10-29 2009-05-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07891A (ja) * 2009-06-24 2011-01-1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889A (zh) * 2005-02-16 2006-08-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05269681A (ja) * 2005-05-20 2005-09-2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29523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102500A1 (en) * 2008-10-29 2010-04-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09633A (ja) 2014-06-12
US20140153015A1 (en) 2014-06-05
CN103852988B (zh) 2017-04-12
JP6135107B2 (ja) 2017-05-31
US9247088B2 (en) 201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9269B2 (en) Process unit
JP60914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30897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761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2630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016980A1 (en) Sheet Convey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266437B (zh) 显影盒、成像装置及成像装置上安装/分离显影盒的方法
US2006017095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603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198373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5298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458473A (zh) 具有图像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9709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807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994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437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5127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63111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3092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4442489U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3338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9034680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668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6153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9623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