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8578A -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 - Google Patents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8578A
CN103568578A CN201310326231.7A CN201310326231A CN103568578A CN 103568578 A CN103568578 A CN 103568578A CN 201310326231 A CN201310326231 A CN 201310326231A CN 103568578 A CN103568578 A CN 103568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artridge
ink
printing ink
installation portion
ink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62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8578B (zh
Inventor
前岛正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本发明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墨盒和墨盒安装部。墨盒用于收装油墨。墨盒具有RFID标签、油墨袋、盒体。在油墨袋中密封有油墨。油墨袋具有用于喷出油墨的油墨供给口。盒体用于收装所述油墨袋。盒体具有油墨袋保持部和标签固定部,油墨袋保持部用于保持油墨袋。在油墨保持部上固定油墨供给口。标签固定部邻接油墨袋保持部而设置,并具有空心针***部。在标签固定部上固定着与油墨袋保持部保持间隔的RFID标签。墨盒以能拆下来的方式安装在墨盒安装部上。墨盒安装部具有RFID检测基板和空心针。在RFID检测基板与RFID标签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空心针***空心针***部中。

Description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于收装所述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油墨的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为由记录头向纸张喷出油墨而在纸张表面上
形成图像的装置。另外,由记录头向纸张所喷出的油墨由墨盒提供给记录头。上述墨盒,例如由用于密封有油墨的油墨袋和用于收装油墨袋的盒体所构成。上述油墨袋例如由具有挠性的薄膜材料所形成。在所述薄膜材料中可含有由铝等导电体所构成的导电层以提高其气体阻隔性。
在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使用接触式检测机构对墨盒进行管理外,还存在一种使用作为非接触式检测机构的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对墨盒进行管理的制品。具体来讲,在墨盒的盒体上贴附RFID标签,在用于安装墨盒的墨盒安装部上设置RFID检测基板,在RIFD标签和RFID检测基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然后,由RFID检测基板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有关墨盒的信息,并利用所述信息对墨盒进行管理。
在利用RFID对油墨袋的薄膜材料中含有导电层的墨盒进行管理时,如果贴附在盒体上的RFID标签和油墨袋的距离太过接近的话,油墨袋的薄膜材料的导电层会妨碍RFID标签和RFID检测基板之间的无线通信。因此会导致RFID检测基板不能读取出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信息。
另外,为了使RFID标签与油墨袋之间隔开足够的距离,在盒体的贴附RFID标签的部分和盒体中收装油墨袋的部分之间单纯地设置间隙时,因运输时的碰撞等而容易使油墨袋在盒体内产生振动。从而导致由油墨的重量等所产生的负荷集中作用在油墨袋和盒体之间的固定部分上,而有可能造成油墨袋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油墨袋的薄膜材料中含有导电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确保RFID的无线通讯功能,而且能够防止因运输时的碰撞等所造成的油墨袋的破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墨盒和墨盒安装部。所述墨盒用于收装油墨。所述墨盒具有RFID标签、油墨袋、盒体。在所述油墨袋中密封有油墨。所述油墨袋具有用于喷出油墨的油墨供给口。所述盒体用于收装所述油墨袋。所述盒体具有油墨袋保持部和标签固定部。所述油墨袋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油墨袋。在所述油墨保持部上固定所述油墨供给口。所述标签固定部邻近所述油墨袋保持部而设置,并具有空心针***部。在所述标签固定部上以与所述油墨保持袋保持间隔的方式固定所述RFID标签。所述墨盒相对于所述墨盒安装部可以装拆。所述墨盒安装部具有RFID检测基板和空心针。在所述RFID检测基板与所述RFID标签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空心针***所述空心针***部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墨盒用于收装油墨,并且可相对于墨盒安装部装拆,所述墨盒安装部设置在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上。所述墨盒具有RFID标签、油墨袋、盒体。在所述RFID标签与设置在所述墨盒安装部上的RFID检测基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油墨袋中密封有油墨。所述油墨袋具有用于喷出油墨的油墨供给口。所述盒体用于收装所述油墨袋。所述盒体具有油墨袋保持部和标签固定部。所述油墨袋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油墨袋。在所述油墨保持部上固定所述油墨供给口。所述标签固定部邻近所述油墨袋保持部而设置。所述标签固定部具有用于从所述墨盒安装部***空心针的空心针***部。在所述标签固定部上以与所述油墨袋保持部保持间隔的方式固定着RFID标签。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将墨盒安装在各墨盒安装部上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将墨盒从各墨盒安装部中取出时的状态下的墨盒安装部的后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4中(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省略对标签固定部的第1上侧部和第2上侧部的图示时的墨盒后部周边的立体图。图4中(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墨盒后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5中(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将墨盒安装在墨盒安装部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中(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将墨盒安装在墨盒安装部上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喷墨式彩色打印机1(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下面,将喷墨式彩色打印机1简称为“打印机1”,以图1中的纸面外侧为打印机1的正面侧(前侧)。
打印机1具有呈箱体状的打印机主体2(装置主体),在打印机主体2的下部收装有用于盛装纸张P的供纸盒3。
在打印机主体2的右侧部形成有纸张P的传送通路4。在传送通路4的下端部设有靠近供纸盒3的供纸辊5,在供纸辊5的右侧设有传送辊6。在传送通路4的上端部设有调整辊7。
在打印机主体2的中央部设有能够升降的传送单元8。传送单元8具有:传送单元框架10;驱动辊11,其支承在传送单元框架10的左上角部且能够转动;从动辊12,其支承在传送单元框架10的右上角部且能够转动;张紧辊13,其支承在传送单元框架10的中央下部上且能够转动;环状的传送带14,其卷绕在驱动辊11、从动辊12以及张紧辊13上;抽气管道15,其被传送带14包围而配置。
在传送带1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大致呈水平状态的传送面16。在传送带14上设有多个抽气孔(未图示),在抽气管道15的上表面上也设有多个抽气孔(未图示)。抽气管道15与抽气泵等抽气装置(未图示)连接。另外,通过运行抽气装置,使空气经由传送带14上的抽气孔和抽气管道15上的抽气孔,由传送带14的传送面16侧被抽吸到抽气管道15侧。
在打印机主体2的中央下部,于传送单元8的下方设有左右一对升降装置17。升降装置17具有转轴18和支承在所述转轴18上的凸轮20。各凸轮20与驱动电机等驱动装置(未图示)连接。通过运行所述驱动装置,使各凸轮20以转轴18为中心而转动,此时,各凸轮20的状态在竖立状态(参照图1中的表示凸轮20的实线)和水平状态(参照图1
中的表示凸轮20的双点划线)之间切换。当各凸轮20为竖立状态时,传送单元框架10被抬升,从而使传送单元8呈上升状态,当各凸轮20为水平状态时,传送单元框架10的抬升状态被解除,从而使传送单元8呈下降状态。
在打印机主体2的中央部,于传送单元8的上方并排设有4组记录头21(21K、21C、21M、21Y)。各记录头21由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开始依次对应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下面,在关于记录头21的说明中,除了需对颜色进行特定说明的情况外,省略符号“K”、“C”、“M”、“Y”。在各记录头21上设有面向传送带14的传送面16的喷嘴(未图示)。
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并排设有4个墨盒22(22K、22C、22M、22Y)。4个墨盒22中具有不同颜色的油墨,从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开始依次收装有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的油墨。下面,在有关墨盒22的说明中,除了需对颜色进行特定说明的情况外,省略符号“K”、“C”、“M”、“Y”,在附图中也省略墨盒22的符号“K”、“C”、“M”、“Y”。
各墨盒22通过辅助墨盒23连接在各记录头21上,收装在各墨盒22中的油墨临时存留在辅助墨盒23中后,被提供给各记录头21。与记录头21和墨盒22一样,各辅助墨盒23也对应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的油墨而设置。在图1中,仅表示了对应黑色(K)的辅助墨盒23,而对应其他颜色的辅助墨盒23并未作图示。
在打印机2的左侧部设有排出机构24。排出机构24具有:干燥装置25,其设置在传送单元8的左上方;排出辊26,其设置在干燥装置25的左侧;出纸盘28,其设置在排出辊26的下方,经由排出口27向打印机主体2的外部突出。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打印机1接收到来自外部计算机等的图像数据后,收装在供纸盒3内的纸张P由供纸辊5被传送到传送通路4。被传送到传送通路4的纸张P由传送辊6向传送通路4的下游一侧传送,并由调整辊7从传送通路4向传送带14的传送面16传送。
被传送到传送带14的传送面16上的纸张P通过连接抽气管道15的抽气装置(未图示)的抽吸力而被吸附在传送带14的传送面16上。根据从外部计算机等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信息,各记录头21将油墨喷射到传送面16所吸附的纸张P上。这样,在纸张P的表面上形成彩色喷墨图像。形成有彩色喷墨图像的纸张P在通过干燥装置25对其表面上的墨迹进行干燥后,由排出辊26被排出到出纸盘28上。
下面,对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2及其后面的各图中所示的箭头Fr表示打印机的正面侧。
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设有安装架30。安装架3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4个对应于不同油墨颜色的墨盒安装部32(32K、32C、32M、32Y)。各墨盒22以能沿前后方向拆下来的方式安装在各墨盒安装部32上,并且,从右侧开始依次为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油墨的墨盒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的前侧为将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的安装方向上的靠近使用者的一侧(外侧),打印机1的后侧为将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的安装方向上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里侧)。图2及其后面的各图中所示的箭头A表示将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的安装方向。下面对墨盒安装部32的说明,除了需对颜色进行特定说明的情况外,省略符号“K”、“C”、“M”、“Y”,在附图中也省略墨盒安装部32的符号“K”、“C”、“M”、“Y”。
如图2所示,在安装架30的前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3个隔板33,这3个隔板33在左右方向上保持间隔。由各隔板33将各墨盒安装部32隔开。在位于最左端的墨盒安装部32(墨盒安装部32Y)的左侧设有与隔板33具有相同形状的导板34。
如图3所示,在安装架30的后表面31上,于对应各墨盒安装部32的位置上设有朝前方突出的空心针35。空心针35为内部设有油墨的供给通路(未图示)的管状部件,并与辅助墨盒23(参照图1)相连接。在空心针35的顶端侧安装有安装筒36。安装筒36具有:固定筒部37,其固定在空心针35的外周;可动筒部38,其安装在固定筒部37的外周。可动筒部38能够在露出空心针35的顶端部40的位置(参照图3中的双点划线)与覆盖空心针35的顶端部40的位置(参照图3中的实线)之间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
在安装架30的后表面31上,于对应于各墨盒安装部32的位置上设有朝前方突出的突起部41。突起部41邻近空心针35且设置在空心针35的右侧。根据打印机主体2规格的不同,突起部41所设置的位置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针对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主体2规格所不同的打印机主体,突起部41可以设置在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上,例如设置在空心针35的左侧。
在安装架30的后端部上设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上侧固定架42,该上侧固定架42盖住各墨盒安装部32的空心针35和突起部41的上方。在上侧固定架42的上表面上,于对应各墨盒安装部32的位置上设有基板保持部43。基板保持部43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两个侧板即左侧板44与右侧板45;卡钩46,其设置在左侧板44的前端部与右侧板45的前端部之间;后板47,其设置在左侧板44以及右侧板45的后端侧。在左侧板44的内表面(右表面)和右侧板45的内表面(左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48。在后板47的上端设有朝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加强筋50。
在基板保持部43上保持有RFID检测基板51,所述RFID检测基板51在稍稍离开上侧固定架42的状态下被保持。FRID检测基板51的左右两端部的下表面放置在,分别设置在基板保持部43的左侧板44和右侧板45上的突条48上。卡钩46限制(禁止)RFID检测基板51向前方移动,后板47限制其向后方移动,卡钩46和后板47的加强筋50限制其向上方移动。
下面对各墨盒22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各墨盒22具有盒体52和收装在盒体52中的油墨袋53。另外,各墨盒22中均设有墨水袋53,不过,在图2中,仅用虚线表示了最右端的墨盒22(墨盒22K)中的油墨袋53,其他墨盒22中的油墨袋53并未作图示。
首先,对盒体52进行说明。盒体52呈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盒体52具有:油墨袋保持部54;标签固定部55,其连接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端部;操作柄56,其连接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前端部。在此省略对操作柄56的说明。
油墨袋保持部54大致呈长方体的箱体状。如图4中(a)所示,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壁部57(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壁部)的外周上设有朝后方突出的大致呈矩形框状的保持框架58。在保持框架58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于保持框架58的右侧部和左侧部之间设有大致呈水平状态的上下一对保持板60、61。各保持板60、61上下重合在一起。在上侧的保持板6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设有朝上方弯曲成圆弧状的上侧弯曲部62,在下侧的保持板6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设有朝下方弯曲成圆弧状的下侧弯曲部63。在上侧弯曲部62和下侧弯曲部63之间设有喷头***部64。
标签固定部55邻近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侧(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而设置。如图4中(b)所示,标签固定部55由下侧部65、盖住下侧部65的右上方(纸面上为左上方)的第1上侧部66、盖住下侧部65的左上方(纸面上为右上方)的第2上侧部67所构成。标签固定部55整体大致呈长方体的箱体状。另外,在图4中(a)、图5中(a)以及图5中(b)中,为了更简单明了地表示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壁部57的周边结构,省略了对标签固定部55的第1上侧部66和第2上侧部67的图示。下面,为了方便,不对下侧部65和各上侧部66、67进行区分,而是将其整体作为一个标签固定部55来进行说明。
如图4中(b)所示,在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第1壁部)的中央设有呈圆孔状的空心针***部70。在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上设有邻接空心针***部70的右侧(纸面上为左侧)且呈横长矩形状的缺口部71。缺口部71与空心针***部70连通。根据对应打印机主体2规格的墨盒22的不同,缺口部71的设置位置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用于安装到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主体2规格所不同的打印机主体上的墨盒中,缺口部71可以设置在与本实施方式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上,例如设置在空心针***部70的左侧。在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上共设有4个圆形定位孔72,这4个圆形定位孔72分别位于空心针***部70的右上方、左上方、右下方、左下方。
在标签固定部55的上侧壁部73(第2壁部)的后部贴附固定着RFID标签74,该RFID标签74与油墨袋保持部54在前后方向上保持间隔X。而且,在将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后的状态下,墨盒安装部32的RFID检测基板51与RFID标签74相互面对,从而在RFID检测基板51与RFID标签74之间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RFID标签74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例如型号、制造年月日、序列号、使用历史、油墨颜色等的有关墨盒22的信息。然后,这些信息由RFID检测基板51读取,并被输出到控制部(未图示)中,控制部能够据此进行各种判定。上述各种判定例如可以为:判定墨盒22是否为正品或者判定墨盒22是否没被使用过。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RFID作为用于管理墨盒22的检测装置。
在标签固定部55的上侧壁部73的前端部上设有朝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卡合片75。各卡合片75卡合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保持框架58的上部。
如图4中(a)所示,在标签固定部55内部空间的后部,于空心针***部7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2个、共计4个加强板76,这4个加强板76在左右方向上保持间隔。各加强板76与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以及下侧壁部77形成为一体。在标签固定部55的前侧壁部78的中央设有圆形(纸面上仅表示下侧的半圆部分)的喷头安装孔80。
下面,对油墨袋53进行说明。油墨袋53呈袋状。油墨以真空状态被密封在油墨袋53中。油墨袋53由具有柔性(挠性)的薄膜材料形成。所述薄膜材料由树脂和铝层积形成。例如在薄膜材料中从表面侧开始依次为聚酯(PET)层、铝(AL)层、尼龙(PA)层、低密度聚乙烯(LLDPE)层。由聚酯形成表面层(表层)能够提高油墨袋53的外观性和强度。通过形成铝层,能够提高油墨袋53的气体阻隔性,且能够提高对油墨的保存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铝作为阻隔材料。通过形成尼龙层,能够提高油墨袋53的机械强度和耐冲击性。里面层(里层)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能够提高通过焊接将薄膜材料制成袋状时的焊接强度,并能够提高油墨袋的密封性。
油墨袋53保持在盒体52的油墨袋保持部54上。如图4中(a)所示,在油墨袋53的后端部(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端部)上焊接有圆筒状的喷头81(油墨供给口),收装在油墨袋53内的油墨通过所述喷头81喷出。
如图4中(a)所示,喷头81固定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壁部57上。喷头81***油墨袋保持部54的喷头***部64中,还***标签固定部55的喷头安装孔80中,并且朝标签固定部55的内部敞口。在喷头81的外周上设有前侧凸缘部82和后侧凸缘部83,所述前侧凸缘部82和后侧凸缘部83在前后方向上保持间隔。前侧凸缘部82位于油墨袋保持部54的喷头***部64的后侧,且位于标签固定部55的喷头安装孔80的前侧。后侧凸缘部83位于标签固定部55的喷头安装孔80的后侧。
在上述结构中,在墨盒22未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空心针35的顶端部40由安装筒36的可动筒部38所盖住。在此状态下,将墨盒22从前侧安装到墨盒安装部32上时,如图5中(a)所示,墨盒22的喷头81越来越接近墨盒安装部32的空心针35。在进一步安装墨盒22时,将墨盒安装部32的空心针35和安装筒36***空心针***部70中,所述空心针***部70设置在墨盒22的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上。
在进一步安装墨盒22并将其安装到墨盒安装部32上的这一动作完成时,如图5中(b)所示,由墨盒22的标签固定部55的前侧壁部78将安装筒36的可动筒部38向后方推压。通过推压,使可动筒部38相对于固定筒部37向后移动,从而使空心针35的顶端部40露出,另外,所露出的空心针35的顶端部40从墨盒安装部32***墨盒22的喷头81中。因而能够通过空心针35将油墨袋53内的油墨提供给辅助墨盒23(参照图1)。并且,在将墨盒22从墨盒安装部32中取出时,由施力部件(未图示)所施加的作用力使安装筒36的可动筒部38相对于固定筒部37向前移动到盖住空心针35的顶端部40的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当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的这一动作完成时,墨盒22的RFID标签74移动到墨盒安装部32的RFID检测基板51的下方,并与RFID检测基板51相互面对。因而能够由RFID检测基板51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74中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中(b)所示,RFID标签74固定在标签固定部55上并与油墨袋保持部54保持间隔X。因此,即使油墨袋53的薄膜材料含有导电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层),也能够可靠地确保RFID的无线通信功能。
另外,由墨盒22的油墨袋保持部54保持油墨袋53,能够抑制因运输时的碰撞等使油墨袋53在盒体52内,于前后方向上产生振动(移动)。因而不易对油墨袋产生多余的负荷,有助于防止油墨袋53的与盒体52相固定的部分(例如喷头81周边部分)产生破损。另外,如上所述,通过抑制油墨袋53的振动,不仅能够减轻对油墨袋53的负荷,还能够减轻对盒体52的负荷。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标签固定部55,使RFID标签74和油墨袋53隔开一定距离,能够抑制油墨袋53在盒体52内的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将对应于打印机主体2规格(与打印机主体2的规格相适应)的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如图5中(b)所示,墨盒安装部32的突起部41与墨盒22的缺口部71的位置一致,并且突起部41和缺口部71相互卡合。与此相对,在将与打印机主体2规格不对应的墨盒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突起部41与缺口部71的位置不一致,并且突起部41和墨盒22的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相互干涉。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促使使用者将对应于打印机主体2规格的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因此,能够根据各打印机主体2的印刷品质、印刷速度、用途等,使用最合适的油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喷头81朝呈箱体状的标签固定部55敞口,因而,即使油墨从喷头81中滴落下来,也能将所述油墨保持在标签固定部55内。因此,在墨盒22上不用设置阻挡部件也能够防止油墨泄漏。从而能够简化墨盒22的结构,降低墨盒22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盒22被设计成节省空间且简单的形状,因而既能够减小墨盒22的大小,又能够充分确保油墨袋23的容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签固定部55为箱体状,但是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标签固定部55可以为平板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在将对应于打印机主体2规格的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时,墨盒安装部32的突起部41与墨盒22的缺口部71相互卡合。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将墨盒22安装在与其颜色一致的墨盒安装部32上时,使墨盒安装部32的突起部41与墨盒22的缺口部71相互卡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突起部41和缺口部71能够防止误将墨盒22安装在与其颜色不一致的墨盒安装部32上。此时,例如根据墨盒安装部32的不同,将与空心针35邻近的突起部41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并且根据墨盒22的不同,将与空心针***部70邻接的缺口部71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即可。另外,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突起部41和缺口部71促使使用者将正规销售地所销售的墨盒22安装在墨盒安装部3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喷头81(供给口)设置在油墨袋53的后端部(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端部)上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喷头81设置在油墨袋53的前端部(安装方向上靠近使用者的一侧的端部)或上下两侧部或左右两侧部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喷头81(供给口)固定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壁部57(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壁部)上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喷头81(供给口)固定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前壁部(安装方向上靠近使用者的一侧的壁部)或上下两个壁部或左右两个壁部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标签固定部55邻接设置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后侧(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上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标签固定部55邻接设置在油墨袋保持部54的前侧(安装方向上靠近使用者的一侧)或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空心针***部70和缺口部71设置在标签固定部55的后侧壁部68(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壁部)上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空心针***部70和缺口部71设置在标签固定部55的前侧壁部(安装方向上靠近使用者一侧的壁部)或上下两个侧壁部或左右两个侧壁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RFID标签74固定在标签固定部55的上侧壁部73(与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壁部邻接的壁部)上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RFID标签74固定在标签固定部55的下侧壁部或前后两个侧壁部或左右两个侧壁部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本发明的结构适用于打印机1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机构可以适用于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其他不同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
具有墨盒和墨盒安装部,
所述墨盒用于收装油墨,
所述墨盒相对于墨盒安装部能装拆,
所述墨盒具有:
RFID标签;
油墨袋,其用于密封地收装油墨且具有用于喷出油墨的油墨供给口;
盒体,其用于收装所述油墨袋,
所述盒体具有:
油墨袋保持部,其用于保持所述油墨袋且固定所述油墨供给口;
标签固定部,其邻近所述油墨袋保持部而设置,具有空心针***部,并且所述RFID标签以与所述油墨袋保持部保持间隔的方式固定在该标签固定部上,
所述墨盒安装部具有:
RFID检测基板,其与所述RFID标签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空心针,其***所述空心针***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固定部呈箱体状,
所述油墨供给口朝所述标签固定部的内部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标签固定部的内部空间中,于所述空心针***部的两侧设有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固定部具有:
下侧部;
用于盖住所述下侧部的上方的第1上侧部和第2上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上,具有与所述空心针邻近的突起部,根据所述装置主体的规格的不同,所述突起部设置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所述标签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空心针***部邻近的缺口部,根据对应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规格的墨盒的不同,所述缺口部设置的位置也不同,
在将对应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规格的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墨盒安装部上时,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缺口部相互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不同的颜色,设置有多个所述墨盒和所述墨盒安装部,
所述墨盒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空心针邻近的突起部,根据所述墨盒安装部的不同,所述突起部设置的位置也不同,
所述标签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空心针***部邻近的缺口部,根据所述墨盒的不同,所述缺口部设置的位置也不同,
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在与其颜色一致的所述墨盒安装部上时,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缺口部相互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袋采用树脂和铝所层叠而成的薄膜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针***部设置在所述标签固定部的第1壁部上,
所述RFID标签固定在与所述标签固定部的所述第1壁部邻接的第2壁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壁部上设有突出的一对卡合片,所述卡合片卡合在所述油墨袋保持部上。
10.一种墨盒,
用于收装油墨,且相对于墨盒安装部能装拆,所述墨盒安装部设置在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上,
其具有:
RFID标签,其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墨盒安装部上的RFID检测基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油墨袋,其用于密封地收装油墨且具有用于喷出油墨的油墨供给口;
盒体,其用于收装所述油墨袋,
所述盒体具有:
油墨袋保持部,其用于保持油墨袋,且固定所述油墨供给口;
标签固定部,其邻近所述油墨袋保持部而设置,具有用于从所述墨盒安装部***空心针的空心针***部,所述RFID标签以与所述油墨袋保持部保持间隔的方式固定在该标签固定部上。
CN201310326231.7A 2012-07-31 2013-07-30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 Active CN103568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9992 2012-07-31
JP2012169992A JP5764538B2 (ja) 2012-07-31 2012-07-31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コンテ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8578A true CN103568578A (zh) 2014-02-12
CN103568578B CN103568578B (zh) 2016-03-30

Family

ID=4887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6231.7A Active CN103568578B (zh) 2012-07-31 2013-07-30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872B2 (zh)
EP (1) EP2692531B1 (zh)
JP (1) JP5764538B2 (zh)
CN (1) CN10356857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975A (zh) * 2014-07-17 2016-01-27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收纳容器、连接器具以及连接方法
CN107599635A (zh) * 2016-07-11 2018-01-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8136789A (zh) * 2015-10-08 2018-06-08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安全输送***、记录模块和具有访问控制的容器
CN115122759A (zh) * 2021-03-25 2022-09-30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耗材以及位置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6269B2 (ja) * 2012-06-29 2016-02-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コンテナ
JP6341120B2 (ja) * 2015-03-09 2018-06-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コンテナ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
JP7225698B2 (ja) 2018-11-07 2023-02-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88002B2 (ja) * 2019-05-29 2023-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装着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6583A (zh) * 2001-02-21 2002-10-30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用于液体喷射印刷***的智能液体输送***
CN1705566A (zh) * 2002-10-23 2005-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存储包和液体喷射装置
EP1619030A2 (en) * 2004-07-23 2006-01-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maining quantity of liquid
US20070252858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mount of recording liquid remainder
JP2010083111A (ja) * 2008-10-02 2010-04-15 Riso Kagaku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機構及び着脱制御方法
US20100225704A1 (en) * 2009-03-06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CN201645995U (zh) * 2010-02-11 2010-11-2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7229A1 (de) * 1999-04-16 2000-10-26 Elmos Semiconductor Ag Tintenkassette für einen Tintenstrahldrucker
JP2002079683A (ja) * 2000-09-07 2002-03-1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192738A (ja) * 2000-12-22 2002-07-1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接続構造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A2371040A1 (en) * 2001-02-09 2002-08-09 Nobuyuki Hatasa Liquid contain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3667284B2 (ja) * 2001-02-09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US6685298B2 (en) * 2001-09-28 2004-02-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ft of replaceable printing components
JP2003167515A (ja) 2001-11-30 2003-06-13 Lintec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管理用rfidタグ及びそれを貼付した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14437A (ja) * 2003-06-26 2005-01-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R2852886A1 (fr) 2003-03-25 2004-10-01 Secap Cartouche d'impression securisee
JP2006046464A (ja) * 2004-08-03 2006-02-16 Ntn Corp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US7758173B2 (en) 2005-12-23 2010-07-20 Xerox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packaging system
JP2007245737A (ja) * 2007-07-04 2007-09-2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9184318A (ja) * 2008-02-08 2009-08-2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体
JP2010012659A (ja) 2008-07-02 2010-01-21 Canon Inc プリンター装置
JP5356760B2 (ja) * 2008-09-19 2013-12-04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機構
JP5306140B2 (ja) 2008-12-19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6583A (zh) * 2001-02-21 2002-10-30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用于液体喷射印刷***的智能液体输送***
CN1705566A (zh) * 2002-10-23 2005-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存储包和液体喷射装置
EP1619030A2 (en) * 2004-07-23 2006-01-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maining quantity of liquid
US20070252858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mount of recording liquid remainder
JP2010083111A (ja) * 2008-10-02 2010-04-15 Riso Kagaku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機構及び着脱制御方法
US20100225704A1 (en) * 2009-03-06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CN201645995U (zh) * 2010-02-11 2010-11-2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975A (zh) * 2014-07-17 2016-01-27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收纳容器、连接器具以及连接方法
CN108136789A (zh) * 2015-10-08 2018-06-08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安全输送***、记录模块和具有访问控制的容器
CN108136789B (zh) * 2015-10-08 2020-04-17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安全输送***、记录模块和具有访问控制的容器
US11017408B2 (en) 2015-10-08 2021-05-25 Sicpa Holding Sa Secure delivery system, logging module and access controlled container
CN107599635A (zh) * 2016-07-11 2018-01-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5122759A (zh) * 2021-03-25 2022-09-30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耗材以及位置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8480A (ja) 2014-02-13
EP2692531B1 (en) 2015-06-24
CN103568578B (zh) 2016-03-30
EP2692531A1 (en) 2014-02-05
US8960872B2 (en) 2015-02-24
US20140036008A1 (en) 2014-02-06
JP5764538B2 (ja)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8578B (zh)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
JP57827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5079855A1 (ja) 液体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インクコンテナ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79946B (zh)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供给装置
CN103507419B (zh)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盒
US9346278B2 (en) Packaging tray and packaging body
JP5720273B2 (ja) インク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29137B2 (ja) インク充填用治具、インク充填装置、インク充填方法、インク充填キット
JP528751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3507420B (zh)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盒
CN207352644U (zh) 基于rfid技术的货物箱标签加工装置
CN106103108A (zh) 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
EP1849609B1 (en) A method of using a container for a phase change ink cartridge and a container therefor
JP2010076343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24668B (zh) 喷墨打印装置
JP2009291959A (ja) 液滴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3900067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220836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CN116323226A (zh) 液体排放设备
JP54024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679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供給装置
CN106103107A (zh) 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
KR20100006763U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용 프린터 및 상기 프린터의 잉크 마름 방지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