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1207A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1207A
CN103561207A CN201310421006.1A CN201310421006A CN103561207A CN 103561207 A CN103561207 A CN 103561207A CN 201310421006 A CN201310421006 A CN 201310421006A CN 103561207 A CN103561207 A CN 103561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apparatus
focusing lens
mobile
focus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10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浜野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61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18Focus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摄像设备(100)用于移动调焦透镜(303)和摄像元件(2)以进行调焦,所述摄像元件在预定可移动范围(502)中移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位置检测器(13),用于检测为了进行调焦而进行了移动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位置;以及控制器(20),用于在调焦之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特定位置,并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减小由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所述特定位置而产生的离焦,其中,所述特定位置比所述位置检测器所检测到的位置更接近所述预定可移动范围的中心。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7月6日、申请号为201010220031.X、发明名称为“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移动调焦透镜和摄像元件来进行调焦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数字静止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的摄像设备通常利用相位差检测方法或对比度检测方法来检测摄像光学***的聚焦状态,以基于所检测到的聚焦状态、通过移动包括在摄像光学***中的调焦透镜来进行调焦。
日本特开2008-046417公开了一种除了通过移动调焦透镜之外,还通过移动用于光电转换被摄体图像的摄像元件来进行调焦的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首先进行调焦透镜的高速移动(粗间距移动)以获得对比度检测方法中的焦点评价值,然后进行摄像元件的微小移动(细间距移动)以移动到焦点评价值变为峰值的位置。这样的调焦操作能实现高速和高精确度的调焦。
然而,由于摄像元件的可移动范围相对于调焦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较窄,日本特开2008-046417中公开的摄像设备进行的调焦可能不充足。例如,在连续多次对运动被摄体进行摄像时,重复包括移动调焦透镜和摄像元件的调焦操作以跟随运动被摄体。在重复的调焦操作中,摄像元件重复移动到其可移动范围中的不同的位置并停止在该位置。
在摄像元件停止在可移动范围的沿一个方向的末端的状态下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对于下次摄像,摄像元件从停止位置起沿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能够充分移动,但是沿该一个方向不能充分移动。因此,摄像元件的移动可能不能用于下次摄像的调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通过移动调焦透镜和摄像元件而进行调焦时对于各个调焦操作确保充分的摄像元件的可移动范围的摄像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用于移动调焦透镜和摄像元件以进行调焦,所述摄像元件在预定可移动范围中移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为了进行调焦而进行了移动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位置;以及控制器,用于在调焦之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特定位置,并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减小由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所述特定位置而产生的离焦,其中,所述特定位置比所述位置检测器所检测到的位置更接近所述预定可移动范围的中心。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摄像设备用于移动调焦透镜和摄像元件以进行调焦,所述摄像元件在预定可移动范围中移动,所述方法包括:位置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为了进行调焦而进行了移动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位置;以及控制步骤,用于在调焦之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特定位置,并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减小由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所述特定位置而产生的离焦,其中,所述特定位置比所检测到的位置更接近所述预定可移动范围的中心。
根据以下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的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照相机进行的AF处理和摄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照相机进行的AF处理的流程图。
图4A示出实施例1的照相机中的调焦透镜的位置和AF评价值之间的关系。
图4B示出实施例1的照相机中的摄像元件的位置和AF评价值之间的关系。
图5是示出实施例1的照相机中进行的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6A~6E示出实施例1中的调焦透镜和摄像元件的位置关系。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中进行的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中进行的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示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实施例1)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摄像设备)100和可拆卸地安装到该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100的可交换镜头300的照相机***的结构。尽管本实施例以下将说明镜头可交换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但是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包括诸如镜头一体化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的其它摄像设备。
在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以下称为“照相机”)100中,附图标记2表示用于对由可交换镜头300中包含的摄像光学***(未示出)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的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附图标记1表示用于控制摄像元件2的曝光量的快门。附图标记3表示用于将来自摄像元件2的模拟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数据)的A/D转换器。
附图标记4表示对来自A/D转换器3的图像数据进行诸如像素插值处理、颜色转换处理、白平衡处理、伽马处理和AWB(自动白平衡)处理等图像处理以生成显示图像和记录图像的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4从图像数据提取高频分量作为对比度信息。
附图标记20表示用于控制照相机100的诸如AF(自动调焦)处理和AE(自动曝光)处理等各种处理和各种操作的照相机***控制器(控制器)。
在AF处理中,照相机***控制器20基于后面将说明的焦点检测部9所检测到的聚焦状态,通过设置在可交换镜头300中的透镜***控制器301和透镜驱动器302,沿光轴方向移动包括在摄像光学***中的调焦透镜303。照相机***控制器20在同一AF处理中,基于焦点检测部9所检测到的聚焦状态,通过后面将说明的摄像元件驱动器12,沿光轴方向移动摄像元件2。
在AE处理中,照相机***控制器20基于从测光部(未示出)获得的测光信息,通过快门控制器11控制快门1,并通过透镜***控制器301控制包括在摄像光学***303中的光圈(未示出)。
附图标记5表示用于控制A/D转换器3、图像处理器4、图像显示存储器6、D/A转换器7和存储器8的存储控制器。图像处理器4所生成的显示图像和记录图像通过存储控制器5分别被存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6和存储器8中。
焦点检测部9使用图像处理器4所提取出的对比度信息,通过对比度检测方法来检测摄像光学***的聚焦状态。下面将说明用于检测聚焦状态的方法。
附图标记10表示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存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6中的显示图像通过D/A转换器7显示在图像显示部10上。以预定周期在图像显示部10上显示图像处理器4所顺序生成的显示图像(构成运动图像的帧图像),从而实现了电子取景器(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功能。
在存储器8中,存储诸如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等记录图像。另外,存储器8用作照相机***控制器20的工作区域。
摄像元件驱动器12基于来自照相机***控制器20的摄像元件控制信号,利用诸如步进电动机或音圈电动机等致动器,在预定的可移动范围(下面简称为“可移动范围”)沿光轴方向移动摄像元件2。
附图标记13表示作为用于计算(检测)正被摄像元件驱动器12移动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的位置信息计算部。具体地,位置信息计算部13在存储器(未示出)中对每次通过摄像元件驱动器12移动摄像元件2时摄像元件2的移动量进行累积,以基于所累积的移动量的总和来计算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
附图标记15表示响应于半按下快门按钮(未示出)而接通的第一快门开关(SW1)。照相机***控制器20响应于第一快门开关(SW1)15的接通而开始诸如AF处理、AE处理和AWB处理等操作。
附图标记16表示响应于全按下快门按钮而接通的第二快门开关(SW2)。照相机***控制器20响应于第二快门开关(SW2)16的接通而进行摄像处理,该摄像处理包括曝光摄像元件2以获取记录图像、图像处理器4生成记录数据、以及将记录图像记录到存储器8。
在可交换镜头300中,透镜驱动器302利用诸如步进电动机或音圈电动机等致动器,沿光轴方向移动包括在摄像光学***中的调焦透镜303。
透镜***控制器301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器20的调焦控制信号和光圈控制信号,使透镜驱动器302沿光轴方向移动调焦透镜303,并驱动光圈。
接着,将说明照相机100(主要是照相机***控制器20)的操作。首先,将参照图2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与AF处理和摄像处理有关的操作。
在步骤S1,照相机***控制器20响应于电源开关(未示出)的接通而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接着,在步骤S2,照相机***控制器20判断第一快门开关SW1是否接通。如果第一快门开关SW1接通,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3以进行AF处理,然后进入步骤S4。后面将详细说明AF处理。如果第一快门开关SW1没有接通,则照相机***控制器20重复步骤S2。
在步骤S4,照相机***控制器20进行AE处理并使图像处理器4进行AWB处理。
接着,在步骤S5,照相机***控制器20判断第二快门开关SW2是否接通。如果第二快门开关SW2接通,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6,而如果第二快门开关SW2没有接通,则照相机***控制器20重复步骤S2~S5。
在步骤S6,照相机***控制器20停止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然后,在步骤S7,照相机***控制器20通过快门控制器11打开快门1以开始曝光摄像元件2。在摄像元件2曝光预定时间结束之后,照相机***控制器20在步骤S8通过快门控制器11关闭快门1。
在步骤S8关闭了快门1之后,照相机***控制器20在步骤S9使A/D转换器3从摄像元件2的模拟输出信号生成图像数据。然后,照相机***控制器20在步骤S10使图像处理器4生成记录数据。另外,在步骤S11,照相机***控制器20使图像处理器4将记录图像发送到存储控制器5,并使存储控制器5将记录数据存储在存储器8中。
另外,与步骤S9~S11并行,照相机***控制器20在步骤S101进行用于校正调焦透镜303和摄像元件2沿光轴方向的位置的处理(下面将该处理称为“位置校正处理”)。后面将详细说明位置校正处理。
在结束步骤S11和S101之后,照相机***控制器20返回步骤S1以重新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摄像处理进行单次摄像,因而照相机***控制器20从步骤S11和S10返回到步骤S1以重新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然而,在摄像处理进行连续摄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摄像处理连续多次进行摄像的情况下),照相机***控制器20从步骤S11和S10返回到步骤S3以对下次摄像进行AF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摄像元件2的曝光、图像数据的生成、记录图像的生成、以及记录图像的发送和记录(步骤S9~S11)时,进行位置校正处理(步骤S101)。因此,可以在不影响摄像处理的情况下进行位置校正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图2中步骤S3进行的AF处理。
在步骤S201,照相机***控制器20开始曝光摄像元件2以获取利用对比度检测方法进行焦点检测所需的信息。
接着,在步骤S202,照相机***控制器20通过透镜***控制器301,将调焦透镜303从无限远距离端向近距离端移动第一预定量。然而,可以将调焦透镜303从近距离端向无限远距离端移动。
接着,在步骤S203,在调焦透镜303移动了第一预定量之后,照相机***控制器20使图像处理器4从图像数据提取对比度信息。
接着,在步骤S204,照相机***控制器20使焦点检测部9根据对比度信息计算AF评价值,然后判断是否检测到了AF评价值的峰值。如果没有检测到峰值,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返回步骤S202以再次将调焦透镜303移动第一预定量,然后在步骤S203和S204使图像处理器4和焦点检测部9提取对比度信息和计算AF评价值。
将参照图4A说明通过移动调焦透镜303进行的AF评价值的峰值的检测处理。图4A示出沿横轴所示的调焦透镜的位置和沿纵轴所示的AF评价值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图4A示出,在将调焦透镜303从无限远距离端向近距离端以第一预定量为步长移动的情况下,在每次移动第一预定量之后计算出的AF评价值从值401改变到值406。
随着图像数据的对比度随调焦透镜303的移动而增大,AF评价值从值401增大到值404。在调焦透镜303通过与AF评价值的最大(峰)值407(下面称为“AF评价值峰值407”)相对应的位置时,AF评价值转为减小到值405和406。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AF评价值峰值407存在于AF评价值从增大转为减小的范围中。调焦透镜303的与AF评价值峰值407相对应的位置(以下将该位置称为“峰值位置”)是可以获得接近聚焦状态的位置。
然而,在AF评价值峰值407的检测处理中,由于优先在最短可能时间内检测到峰值位置,因而将作为利用致动器移动调焦透镜303的单位移动量的第一预定量设置为特定大的量。因此,不可能精确地判断计算出AF评价值404和405的两个调焦透镜位置之间的哪个调焦透镜位置是与在AF评价值峰值407相对应的实际调焦透镜位置(聚焦位置)。
因此,在步骤S204检测到了AF评价值峰值时,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205,以通过摄像元件驱动器12开始沿AF评价值接近在步骤S204所检测到的AF评价值峰值407的方向移动摄像元件2。
以第二预定量为步长移动摄像元件2,其中第二预定量小于如上所述的作为调焦透镜303的单位移动量的第一预定量。与以第一预定量为步长移动调焦透镜303的情况相比,以第二预定量为步长移动摄像元件2使得能够实现更高精确度的聚焦状态。后面将说明该效果。
在摄像元件2移动之前,它位于它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位置信息计算部13对摄像元件2开始移动之后的摄像元件2的移动量进行累积。
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不仅包括严格的中心位置,还包括该严格的中心位置附近的位置。换句话说,只需要该“中心区域”是如下位置即可:在该位置,沿摄像元件2的前后方向(即,被摄体侧和相反侧)能够确保对于通过摄像元件2的移动来检测AF评价值的峰值来说足够的摄像元件2的近似相同的可移动量。这同样适用于以下的说明。
在步骤S206,照相机***控制器20在摄像元件2移动了第二预定量之后停止移动摄像元件2,然后进行摄像元件2的曝光。然后,照相机***控制器20使图像处理器4从通过曝光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提取对比度信息。
接着,在步骤S207,照相机***控制器20使焦点检测部9根据对比度信息计算AF评价值,然后判断是否检测到了AF评价值的峰值。如果没有检测到AF评价值的峰值,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返回步骤S205以再次将摄像元件2移动第二预定量,并进一步在步骤S206和S207使图像处理器4提取对比度信息和使焦点检测部9计算AF评价值。
将参照图4B说明通过移动摄像元件2进行的AF评价值的峰值的检测处理。图4B示出沿横轴所示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和沿纵轴所示的AF评价值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图4B示出,在摄像元件2从比与图4A所示的AF评价值峰值407相对应的位置更接近近距离端的位置向无限远距离端以第二预定量为步长移动的情况下,在每次移动第二预定量之后计算出的AF评价值从值409改变到值414。值413是AF评价值的峰值(以下称为“AF评价值峰值”)。
使用图4A所示的AF评价值406作为摄像元件2从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开始移动时的AF评价值408,使得可以判断随后计算出的AF评价值409相对于摄像元件2开始移动时的AF评价值408是增大还是减小。
随着图像数据的对比度随摄像元件2的移动而增大,AF评价值从值409增大到值412。在摄像元件2通过与AF评价值峰值413相对应的位置时,AF评价值转为减小到值414。因此,可以理解,AF评价值峰值413存在于AF评价值从增大转为减小的范围中。由于如上所述,作为摄像元件2的单位移动量的第二预定量小于作为调焦透镜303的单位移动量的第一预定量,因而所计算出的AF评价值峰值413几乎等于示出实际聚焦状态的AF评价值。因此,与AF评价值峰值413相对应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几乎是精确的聚焦位置,因而与基于移动调焦透镜303所检测到的AF评价值峰值而确定聚焦位置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更精确的聚焦状态。
在步骤S207,在检测到了AF评价值峰值时,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208。在步骤S208,照相机***控制器20将摄像元件2从计算出了在AF评价值从增大转为减小之后的AF评价值414的位置,沿与先前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二预定量。结果,摄像元件2可以移动到与AF评价值峰值413相对应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209,照相机***控制器20使位置信息计算部13根据所累积的摄像元件2的移动量来计算示出摄像元件2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照相机***控制器20将位置信息计算部13所计算出的位置信息存储为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结束AF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AF处理之后(在调焦之后)的图2所示的步骤S101进行的摄像元件2和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校正处理。
在步骤S301,照相机***控制器20获取位置信息计算部13所计算出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然后,照相机***控制器20基于位置信息,将摄像元件2移动(返回)到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特定位置)。换句话说,照相机***控制器20计算摄像元件2的移动量,以将摄像元件2从与所获取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返回到比与所获取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更接近可移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所获取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是在AF处理中摄像元件2已经移动到的位置。
以下将用于将摄像元件2返回到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的移动量称为“返回量”,并且以下将用于将摄像元件2返回到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的移动称为“返回移动”。
另外,照相机***控制器20计算由于摄像元件2向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返回移动返回量而引起的离焦量。然后,照相机***控制器20计算调焦透镜303的移动量(以下将称为“调焦校正量”),以通过减小(校正)离焦而获得聚焦状态。以下将调焦透镜303的该移动称为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
接着,在步骤S302,照相机***控制器20通过摄像元件驱动器12以在步骤S301所计算出的返回量进行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以将摄像元件2返回到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
此外,在步骤S303,照相机***控制器20通过透镜***控制器301以在步骤S301所计算出的调焦校正量来进行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在该校正移动中,照相机***控制器20以比AF处理中的调焦透镜303的单位移动量(第一预定量)小的单位移动量(第三预定量)移动调焦透镜303。这使得可以对在步骤S302的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所生成的离焦进行充分校正(减小),从而可以再次获得聚焦状态。因此,在图像处理结束之后重新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时,可以避免显著离焦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最后,在步骤S304,照相机***控制器20将从位置信息计算部13获取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重新设置为0。该重新设置使得可以使摄像元件2的移动量的累积在下次摄像的AF处理中从0开始。然后,照相机***控制器20结束摄像元件2和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校正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6A~6E说明进行摄像元件2和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校正处理的原因。在图6A~6E中,附图标记502表示正被摄像元件驱动器12移动的摄像元件2的沿光轴方向的可移动范围。
图6A示出在图2所示的步骤S3开始AF处理之前的状态,即,获得图4A所示的AF评价值401的状态。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所确定的摄像光学***的焦点501位于比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2a更靠近前侧(被摄体侧)的位置,其中摄像元件2位于可移动范围502的中心区域,因而在摄像面2a上形成离焦的被摄体图像。
图6B示出已经开始AF处理并因而调焦透镜303已经移动到与图4A所示的AF评价值峰值407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摄像光学***的焦点501位于比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2a稍微靠近后侧的位置,其中摄像元件2位于可移动范围502的中心区域。在该状态下,在摄像面2a上形成近似聚焦的但是严格上是离焦的被摄体图像。
图6C示出摄像元件2已经移动到聚焦位置的状态,即,图2所示的步骤S3进行的AF处理结束了的状态。摄像光学***的焦点501与移动到了可移动范围502的后端附近的位置的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2a一致。换句话说,获得了高精确度聚焦状态。
可以从图6C所示的状态开始摄像处理。然而,在立刻进行下次摄像的AF处理的情况下,不能确保摄像元件2沿后方向的足够的可移动量。因此,应该进行上述的摄像元件2和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校正处理。
图6D示出在图5所示的步骤S302进行了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之后的状态。摄像元件2从图6C所示的位置返回到了可移动范围502的中心区域。结果,即使在立刻进行下次摄像的AF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摄像元件2沿前后方向的足够的可移动量。然而,由于摄像元件2返回到了可移动范围502的中心区域,因而摄像光学***的焦点501移动到了比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2a更靠近后侧的位置,这使得在摄像面2a上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离焦。
图6E示出在图5所示的步骤S303进行了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之后的状态。该校正移动使摄像光学***的焦点501与位于可移动范围502的中心区域中的摄像元件2的摄像面2a近似一致,因而再次获得聚焦状态。由于以如上所述的比AF处理的单位移动量小的单位移动量(第三预定量)进行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因而可以改进焦点501与摄像面2a的一致度。
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301,根据调焦透镜303的最小单位移动量(例如,第三预定量)计算摄像元件2的返回量,这可以使焦点501与摄像面2a更精确地一致。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在AF处理中移动了调焦透镜303和摄像元件2之后,将摄像元件2移动到可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即,比位置信息计算部13所计算出的位置更接近可移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因此,可以确保在下次摄像的AF处理中摄像元件2沿前后方向的充分的可移动量,这使得可以在AF处理中获取更精确的聚焦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还移动调焦透镜303以对由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所引起的离焦进行校正(减小),这使得能够避免出现显著离焦的状态。因此,在停止之后再次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时,可以避免显著离焦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尽管实施例说明了在每次摄像处理之后进行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的情况,但是在每次摄像处理之后进行位置校正处理并不是必要的。例如,可以在每多次AF处理之后进行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这使得可以在不考虑摄像处理的情况下始终进行高精确度的调焦。
此外,尽管本实施例说明了在AF处理中在通过移动调焦透镜来进行了AF评价值峰值的检测处理之后移动摄像元件的情况,但是在通过移动调焦透镜来进行了峰值检测处理之后移动摄像元件并不是必要的。例如,在调焦透镜的每次移动时的AF评价值的改变量变得小于预定值时,可以判断为调焦透镜位于接近可以获得AF评价值峰值的位置,然后可以进行摄像元件的移动。这使得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聚焦状态。
另外,尽管本实施例说明了利用对比度检测方法进行焦点检测的情况,但是可以使用诸如相位差检测方法等其它焦点检测方法。在相位差检测方法中,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利用诸如薄膜镜等光学元件对穿过摄像光学***的光束进行分割,并将分割后的光束引导到摄像元件和与摄像元件分开设置的相位差检测传感器。
另外,可以采用使用摄像元件的像素的相位差检测方法。此外,可以通过结合使用摄像元件的对比度检测方法和使用与摄像元件分开设置的相位差检测传感器的相位差检测方法,来进行焦点检测。
实施例2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2)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中的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通过不进行不必要的摄像元件的返回移动和不必要的调焦透镜的校正移动,允许更快速地重复AF处理。
实施例1的图1所示的照相机***的结构以及图2和3所示的与AF处理和摄像处理有关的操作与本实施例相同。
图7所示的摄像元件2和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校正处理也在图2所示的步骤S101进行。
在步骤S301中,如在实施例1中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获取在位置信息计算部13中计算出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照相机***控制器20基于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来计算摄像元件2的返回量,并计算调焦校正量。
接着,在步骤S3001中,照相机***控制器20判断在步骤S301计算出的摄像元件2的返回量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第一预定值)A。如果返回量等于或小于阈值A,则照相机***控制器20在不进行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4。另一方面,如果返回量大于阈值A,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302以进行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
因此,本实施例在所计算出的摄像元件2的返回量等于或小于阈值A(或者所计算出的返回量小于阈值A)时限制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这是因为在摄像元件2的可移动范围中确保了下次摄像的AF处理中的摄像元件2沿前后方向的足够的可移动量。结果,可以去除不必要的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和进一步的不必要的与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相关联的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因而可以快速开始下次摄像的AF处理。另外,去除不必要的返回和校正移动使得能够节省照相机***的电力。
在步骤S302和步骤S303,如实施例1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将摄像元件2返回移动在步骤S301计算出的返回量,并将调焦透镜303校正移动在同一步骤计算出的调焦校正量。
接着,在步骤S304,如实施例1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将从位置信息计算部13获取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重新设置为0。
实施例3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实施例3)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中的摄像元件和调焦透镜的位置校正处理。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允许更快速地重复AF处理。
实施例1的图1所示的照相机***的结构以及图2和3所示的与AF处理和摄像处理有关的操作与本实施例相同。
图8所示的摄像元件2和调焦透镜303的位置校正处理也在图2所示的步骤S101进行。
在步骤S301中,如在实施例1中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获取在位置信息计算部13中计算出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照相机***控制器20基于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来计算摄像元件2的返回量,并计算调焦校正量。
接着,在步骤S3001中,如实施例2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判断在步骤S301计算出的摄像元件2的返回量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A。如果返回量等于或小于阈值A,则照相机***控制器20在不进行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4。另一方面,如果返回量大于阈值A,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302以进行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
在步骤S302,如实施例1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将摄像元件2返回移动在步骤S301计算出的返回量。
接着,在步骤S3002,照相机***控制器20判断在步骤S301计算出的调焦校正量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第二预定值)B。如果调焦校正量等于或小于阈值B,则照相机***控制器20在不进行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4。另一方面,如果调焦校正量大于阈值B,则照相机***控制器20进入步骤S303。
将说明阈值B。在调焦校正量大于调焦透镜303的最小单位移动量时,调焦透镜303的校正量可以良好地校正由于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所引起的离焦。
另一方面,在调焦校正量小于调焦透镜303的最小单位移动量时,即使以最小单位移动量移动调焦透镜303,调焦透镜303也通过了可以对由于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所引起的离焦进行最佳校正的位置。以下将可以最佳校正离焦的位置称为“最佳校正位置”。
在进行了校正移动之后的调焦透镜303的位置与最佳校正位置之间的差小于在进行了校正移动之前的调焦透镜303的位置与最佳校正位置之间的差时,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可以减小离焦。
因此,如果调焦透镜303的最小单位移动量小于调焦校正量的两倍,则可以通过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获得减小离焦的效果。因此,期望将阈值B设置为调焦透镜303的最小单位移动量的二分之一。然而,这仅是例子,可以任意地设置阈值B。
因此,本实施例即使在进行了摄像元件2的返回移动的情况下,在调焦校正量等于或小于阈值B(或者,调焦校正量小于阈值B)时,也限制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这使得可以去除不必要的调焦透镜303的校正移动,因而可以快速开始下次摄像的AF处理。另外,去除不必要的校正移动使得能够节省照相机***的电力。
在步骤S303,如实施例1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将调焦透镜303校正移动在步骤S301计算出的调焦校正量。
接着,在步骤S304,如实施例1所述,照相机***控制器20将从位置信息计算部13获取的摄像元件2的位置信息重新设置为0。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调焦(AF)之后将摄像元件返回移动到特定位置,这可以确保用于进行随后的调焦的摄像元件的充分的可移动量。另外,校正移动调焦透镜以减小由于将摄像元件返回移动到特定位置所引起的离焦,这可以避免由于返回移动产生大的离焦状态。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不限于所记载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括所有的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5)

1.一种摄像设备(100),用于移动调焦透镜(303)和摄像元件(2)以进行调焦,所述摄像元件在预定可移动范围(502)中移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位置检测器(13),用于检测为了进行调焦而进行了移动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位置;以及
控制器(20),用于在摄像处理之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特定位置,并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减小由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所述特定位置而产生的离焦,其中,所述特定位置比所述位置检测器所检测到的位置更接近所述预定可移动范围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摄像元件从所述位置检测器所检测到的位置到所述特定位置的移动量,并在所计算出的所述摄像元件的移动量小于第一预定值时,限制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所述特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计算为了减小所产生的离焦的所述调焦透镜的移动量,并且在所计算出的所述调焦透镜的移动量小于第二预定值时,限制所述调焦透镜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为了减小所产生的离焦而进行的移动中,所述控制器以比调焦时的所述调焦透镜的单位移动量小的单位移动量来移动所述调焦透镜。
5.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100)的方法,所述摄像设备用于移动调焦透镜(303)和摄像元件(2)以进行调焦,所述摄像元件在预定可移动范围(502)中移动,所述方法包括:
位置检测步骤(S301),用于检测为了进行调焦而进行了移动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位置;以及
控制步骤(S302、S303),用于在摄像处理之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特定位置,并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减小由于将所述摄像元件移动到所述特定位置而产生的离焦,其中,所述特定位置比所检测到的位置更接近所述预定可移动范围的中心。
CN201310421006.1A 2009-07-06 2010-07-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5612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0185 2009-07-06
JP2009160185A JP5393300B2 (ja) 2009-07-06 2009-07-06 撮像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031XA Division CN101945221B (zh) 2009-07-06 2010-07-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1207A true CN103561207A (zh) 2014-02-05

Family

ID=4341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0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221B (zh) 2009-07-06 2010-07-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421006.1A Pending CN103561207A (zh) 2009-07-06 2010-07-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0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221B (zh) 2009-07-06 2010-07-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547474B2 (zh)
JP (1) JP5393300B2 (zh)
CN (2) CN101945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0520B2 (ja) * 2011-07-25 2016-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36075B2 (en) * 2011-11-14 2015-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6210824B2 (ja) * 2013-10-02 2017-10-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焦点調節方法
JP2015129846A (ja) * 2014-01-07 2015-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81266B2 (ja) * 2014-04-15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0200592B2 (en) 2016-03-29 2019-02-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US10515595B2 (en) * 2016-12-23 2019-1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JP7014255B2 (ja) * 2020-04-28 2022-02-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202A (zh) * 2005-01-21 2006-07-26 佳能株式会社 焦点位置检测装置和方法
US20080013941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depth of field for an imager
CN101369044A (zh) * 2001-08-10 2009-02-18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3446B2 (ja) * 1985-05-16 1995-09-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ビデオカメラ等のオ−トフオ−カス装置
US4772909A (en) * 1986-03-27 1988-09-20 Nippon Kogaku K. K. Lens driv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focusing
CN1300616C (zh) * 2003-07-15 2007-02-14 葛大庆 一体化变焦镜头
JP2007148242A (ja) * 2005-11-30 2007-06-14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合焦制御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533860B2 (ja) * 2006-03-09 2010-09-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JP2008046417A (ja) * 2006-08-17 2008-02-28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光学機器
JP2008134278A (ja) * 2006-11-27 2008-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4429328B2 (ja) * 2007-02-09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合焦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044A (zh) * 2001-08-10 2009-02-18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控制装置
CN1808202A (zh) * 2005-01-21 2006-07-26 佳能株式会社 焦点位置检测装置和方法
US20080013941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depth of field for an ima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13645A (ja) 2011-01-20
CN101945221A (zh) 2011-01-12
US8547474B2 (en) 2013-10-01
CN101945221B (zh) 2013-10-09
US8830383B2 (en) 2014-09-09
JP5393300B2 (ja) 2014-01-22
US20110001869A1 (en) 2011-01-06
US20140016018A1 (en)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5221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32278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該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38854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6063634B2 (ja) 焦点調節装置
US898857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JP5366643B2 (ja) 撮像装置
JP2017211487A (ja) 撮像装置及び自動焦点調節方法
US9900493B2 (en) Focus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ediction for the same
JP2011013645A5 (zh)
JP4560420B2 (ja) 撮像装置
JP2011257450A (ja) 撮像システム
JP2003241066A (ja) カメラ
JP4900134B2 (ja) 焦点調節装置、カメラ
WO2018128098A1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焦点調節方法
WO2004021064A1 (ja) カメラ
JP2006251033A (ja) 一眼レフ電子カメラ
JP657338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測光方法
JP2014035505A (ja)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JP5069076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連続撮像方法
JP2010224165A (ja) 撮像装置
JP2017173615A (ja)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702354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0113130A (ja) 焦点検出装置、撮像装置、焦点検出方法
JP6501628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101516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