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260A - 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260A
CN103270260A CN2011800609781A CN201180060978A CN103270260A CN 103270260 A CN103270260 A CN 103270260A CN 2011800609781 A CN2011800609781 A CN 2011800609781A CN 201180060978 A CN201180060978 A CN 201180060978A CN 103270260 A CN103270260 A CN 103270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r
anechoic chamber
opening
width
intercommunicating 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09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0260B (zh
Inventor
若月一稔
高垣仲矢
幸光秀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7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0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2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2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using reson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3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using transversal baffles defining a tortuous path for the gases or successively throttling gas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4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the gases flowing through the silencer two or more times longitudinally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using parallel or concentric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9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using two or more expansion chambers in s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包括: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1、20、30、40);入口管(7、26、36、46);出口管(8、27、37、47);以及将消音器(1、20、30、4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的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所述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中的每个隔板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在消音器(1、20、30、40)内,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7、26、36、46)的开口以及出口管(8、27、37、47)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包括消音器、入口管、出口管、隔板以及连通孔,其中,消音器具有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截面形状,排气通过入口管流入到消音器的内部,排气通过出口管从消音器的内部流出,隔板将消音器的内部划分成若干个消音室,而连通孔延伸穿过隔板。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存在有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中的消音器。为了可安装性,设置在车辆底板下方的消音器通常具有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截面形状,例如,椭圆形截面形状、长圆形截面形状等。
将会考虑如图13A中所示的具有宽度为W的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在该消音器中,气柱共振发生在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其中消音器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端为封闭端。气柱共振降低了消音器的消音性能。引起消音器中沿其宽度方向的气柱共振的驻波的波长λ为“2W/n(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如果用“C(≈20×vT,其中T为消音器内的气体温度)”来表示声速,则气柱共振的频率f被表示为“C×m/2W(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在该气柱共振中,最明显出现的驻波是两个驻波,即,如图13B中所示的波长λ为消音器宽度的两倍(λ=2W)的驻波、以及如图13C中所示的波长λ等于消音器宽度(λ=W)的驻波。
在相关技术中,作为应对如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中的高频率排气噪音的措施,在排气***中设置了具有高频率共振结构或填充有吸音材料的副消音器,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9-062922(JP-A-2009-062922)中。
如果副消音器被适当地设计,则的确可以抑制由消音器在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导致的排气噪音的增大。然而,如果安装副消音器,则成本和质量的相应增大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求提供一种车辆消音装置,该车辆消音装置以降低的成本有效地抑制了由消音器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有效地抑制了由消音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发明原理)首先,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1示出了以下情况:即,在形成在具有宽度为W的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50内的消音室51中,通向消音室51的外部的开口52和开口53分别形成在沿消音器50的宽度方向与消音器50的一端(图1中的右侧端)分离开与消音器5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以及沿该宽度方向与同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在该消音器50中,发生了由两个驻波引起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所述两个驻波即为波长λ为消音器50的宽度W的两倍的驻波(λ=2W)以及波长λ等于消音器50的宽度W的驻波(λ=W)。
当集中点被布置在设置在与端部分离开W/2长度的位置处的开口52上时,图2A中开口52的右边的空间为通过开口53通向外部的空间。另一方面,图2A中加影线的开口52的左侧的空间为不通向外部的空间,即,对外封闭的空间。该封闭空间用作具有W/2的长度的声管。该声管通过产生如图2B中所示的因共振而相位相反的驻波而实现了噪音吸收效果,即,减小由具有图13B中所示的2W的波长λ(λ=2W)的气柱共振而造成的噪音的效果。
当集中点被布置在设置在与端部分离开W/4长度的位置处的开口53上时,开口53的左侧的空间为如图3A中所示的通过开口52通向外部的空间。另一方面,图3A中加影线的开口53的右侧的空间为不通向外部的空间,即,对外封闭的空间。该封闭空间用作具有W/4的长度的声管。该管通过产生如图3B中所示的因共振而相位相反的驻波而实现了噪音吸收效果,即,减小由具有图13C中所示的W的波长λ(λ=W)的气柱共振而造成的噪音的效果。
因而,开口52和53形成在上述位置处的消音器50的消音室51实现了噪音吸收效果,即,减小由消音器50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中的最明显的气柱共振——即,具有λ=2W的波长和λ=W的波长的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因此,通过提供通向外部的开口(连通孔)分别形成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5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5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以及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50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的消音器50,可以在不需要提供副消音器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由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包括:具有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排气通过其流入到消音器的内部的入口管;排气通过其从消音器的内部流出的出口管;以及将消音器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的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中的每个隔板具有延伸穿过隔板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在该消音器内,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的在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在该消音器内,通向消音室的外部的开口或连通孔设置在与消音器的在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以及与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处。该消音器实现了噪音吸收效果,即,减小由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中最明显出现的具有2W的波长λ(λ=2W)和W的波长λ(λ=W)的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因此,根据前述构型,可以在不需要提供副消音器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由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为了更可靠地实现减小排气噪音的效果,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或者与消音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与消音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在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中,与消音器的在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和与在宽度方向上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可以为设置有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或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中的一个连通孔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所有消音室中都实现了噪音吸收效果,即,减小由具有2W的波长λ(λ=2W)和W的波长λ(λ=W)的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使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包括:具有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排气通过其流入到消音器的内部的入口管;排气通过其从消音器的内部流出的出口管;以及将消音器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的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中的每个隔板具有延伸穿过隔板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设置在消音器内。在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中,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的在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同一端分离开与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在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被如上所述设置的消音器中,在所有消音室中都实现了噪音吸收效果,即,减小由具有2W的波长λ(λ=2W)和W的波长λ(λ=W)的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使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在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消音器的内部可以由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划分成若干所述消音室,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消音器的宽度的四分之一。在该消音器中,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特别明显地出现。因此,本发明的前述方面特别适合应用于包括消音器的车辆消音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及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了表示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模型的消音器的截面正视图的截面图;
图2A为示出了形成用作声管的封闭空间的方式的截面图,此时集中点被布置在形成在沿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与消音器的端部分离开与该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的开口上,并且图2B为示出了在该封闭空间中产生的驻波的波形的图示;
图3A为示出了形成用作声管的封闭空间的方式的截面图,此时集中点被布置在形成在沿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与消音器的端部分离开与该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的开口上,并且图3B为示出了在该封闭空间中产生的驻波的波形的图示;
图4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正视结构的正视图,并且图4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截面平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5A至图5C为示出了消音器的消音室中的开口和连通孔的布置的图示;
图6为示出了与开口和连通孔的位置未被优化的情况相比,在关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消音器的波长处的消音量的图示;
图7A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截面平面结构的截面图,并且图7B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背部结构的背视图;
图8A至图8C为示出了消音器的消音室中的开口和连通孔的布置的图示;
图9A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截面平面结构的截面图,并且图9B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背部结构的背视图;
图10A至图10C为示出了消音器的消音室中的开口和连通孔的布置的图示;
图11A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截面平面结构的截面图,并且图11B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中的消音器的背部结构的背视图;
图12A至图12C为示出了消音器的消音室中的开口和连通孔的布置的图示;以及
图13A为示出了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的截面正视结构的截面图,并且图13B和图13C为各自示出了由于气柱共振而在该结构内产生的驻波的波形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A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如图4A中所示,消音器1具有宽度W大于高度H的扁平截面形状(椭圆形截面形状)。如图4B中所示,消音器1的内部由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沿消音器1的前后方向划分成三个消音室,即,第一消音室4、第二消音室5和第三消音室6。消音室4至消音室6形成为使得消音室4至消音室6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消音器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图4B中的箭头示出排气的流动。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以既定顺序设置在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
排气穿过其而流入到消音器1的内部中的入口管7设置在与消音器1的在消音器1的宽度方向(图4B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右侧端(图4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入口管7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二消音室5中的开口。另一方面,排气穿过其而从消音器1的内部流出的出口管8设置在与消音器1的在该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端(图4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出口管8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一消音室4中的开口。
在第一隔板2中,延伸穿过第一隔板2的连通孔9形成在消音器1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处,即,形成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两个相对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第一消音室4与第二消音室5通过连通孔9彼此连通。第二隔板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右侧端(图4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以及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右侧端(图4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延伸穿过第二隔板3的连通管10和连通管11。第一连通管10和第二连通管11形成延伸穿过第二隔板3的连通孔。
如图5A中所示,消音器1的第一消音室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左侧端(图5A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出口管8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一消音室4的外部。第一消音室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左侧端(图5A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连通孔9通向第一消音室4的外部。
另一方面,如图5B中所示,消音器1的第二消音室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右侧端(图5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入口管7的远端的开口以及通过第一连通管10通向第二消音室5的外部。第二消音室5还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右侧端(图5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连通孔9和第二连通管11通向第二消音室5的外部。
如图5C中所示,消音器1的第三消音室6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右侧端(图5C)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10通向第三消音室6的外部。第三消音室6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右侧端(图5C)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通管11的开口通向第三消音室6的外部。
如上所述,在该消音器1中,入口管7的开口、出口管8的开口、第一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11以及连通孔9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在第一消音室4至第三消音室6中的每个消音室中,入口管7的开口、出口管8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10形成的连通孔、由第二连通管11形成的连通孔、以及连通孔9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入口管7的开口、出口管8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10形成的连通孔、由第二连通管11形成的连通孔、以及连通孔9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能够在消音室中实现消音效果,即,减小由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其中,在消音室中,通向消音室的外部的开口分别形成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以及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因此,在开口被如上所述设置的消音器1中,能够在每个消音室中实现消音效果,即,减小由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
以下数学表达式(1)表示具有两个开口的消音室的消音特性。表达式(1)的左边表示消音器1的消音特性,右边的第一项表示作为封闭空间的消音室的消音性能。右边的第二项表示由从一个开口延伸至另一开口的封闭空间形成的声管的消音性能。右边的第三项和第四项中的每项均表示由从一个开口延伸至封闭端的封闭空间形成的声管的消音特性。
20log|Z3Yf|=20log m23+20log|sin kW|-20log|cos kWa|-20log|kWb|    (1)
其中,S2为消音器的截面面积,S3为开口的截面面积,m23为扩张比(=S2/S3),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C为20×vT,T为气体温度,W为消音器的宽度,Wa和Wb中的每一者均为从消音器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到一个开口的长度,k为波长常数(=2πf/c),Z3为声管的特性阻抗,以及Yf为腔部的等效开路转移导纳。图6示出了从前述表达式(1)导出的消音器1中的频率与消音量之间的关系。在前述表达式(1)中的Wa和Wb未被适当地调整的情况下,消音量如由图6中的单点点划线所示在频率A和频率B处显著下降。频率A和频率B为波长为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两倍的气柱共振的频率、和波长等于宽度W的气柱共振的频率。
另一方面,在Wa设定为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并且Wb设定为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的情况下,不存在消音量大大地下降的区域,如以粗实线示出的。这是因为气柱共振的频率与实现由封闭空间形成的声管的消音效果所处的频率一致。消音器1的内部为两端封闭的空间时的共振频率由以下表达式(2)表示,而消音器1的内部为仅所述两端中的一端封闭的空间时的共振频率由以下表达式(3)和(4)中的每个表达式表示。如从这些表达式看出的,如果Wa设定为W/2(Wa=W/2)并且Wb设定为W/4(Wb=W/4),则两端均封闭时的共振频率与一端封闭时的共振频率一致,使得减小了由于气柱共振而产生的驻波。
Figure BDA00003362044100091
Figure BDA00003362044100092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消音器1内,入口管7的开口、出口管8的开口、连通孔9以及通过第一连通管10和第二连通管11而形成在第二隔板3中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入口管7的开口、出口管8的开口、连通孔9以及形成在第二隔板3中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因此,根据前述构型,可以在不需要提供副消音器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由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2)在该实施方式中,入口管7的开口、出口管8的开口、连通孔9以及通过第一连通管10和第二连通管11而形成在第二隔板3中的连通孔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获得减小排气噪音的效果。
(3)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消音室4至第三消音室6中的每个消音室中,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1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以及沿宽度方向与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均为设置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或连通孔的位置。即,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消音室4至第三消音室6中的每个消音室中,所述多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所述多个连通孔、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同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在开口和连通孔被如上所述设置的消音器中,在所有消音室中实现了吸音效果,即,减小由波长λ为2W(λ=2W)和波长λ为W(λ=W)的气柱共振造成的噪音的效果,使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的增大。
(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将参照图7A和图7B以及图8A至图8C在下面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20的内部由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划分成三个空间,即,第一消音室23、第二消音室24以及第三消音室25。消音室23至25形成为使得消音室23至25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消音器2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
排气穿过其而流入到消音器20的内部中的入口管26设置在沿消音器20的宽度方向(图7A和图7B中的上下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上侧端(图7A和图7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入口管26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三消音室25中的开口。另一方面,排气穿过其而从消音器20的内部流出的出口管27设置在沿该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上侧端(图7A和图7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出口管27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一消音室23中的开口。在第二消音室24中,出口管27的侧周壁设置有多个小孔。出口管27通过所述小孔通向第二消音室24。
第一隔板21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上侧端(图7A和图7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设置有延伸穿过第一隔板21的第一连通管28。延伸穿过第二隔板22的第二连通管29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上侧端(图7A和图7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第一连通管28和第二连通管29分别形成延伸穿过第一隔板21的连通孔和延伸穿过第二隔板22的连通孔。
如图8A中所示,消音器20的第一消音室2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右侧端(图8A)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28通向第一消音室23的外部。第一消音室2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右侧端(图8A)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出口管27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一消音室23的外部。
如图8B中所示,消音器20的第二消音室2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右侧端(图8B)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28和第二连通管29通向第二消音室24的外部。第二消音室2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右侧端(图8B)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形成在出口管27的侧周壁上的所述小孔(开口)通向第二消音室24的外部。
此外,如图8C中所示,消音器20的第三消音室2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右侧端(图8C)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通管29通向第三消音室25的外部。第三消音室2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右侧端(图8C)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入口管26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三消音室25的外部。
如上所述,在该消音器20中,入口管26的开口、出口管27的开口、第一连通管28以及第二连通管29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在第一消音室23至第三消音室25中的每个消音室中,入口管26的开口、出口管27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28形成的连通孔、以及由第二连通管29形成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入口管26的开口、出口管27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28形成的连通孔、以及由第二连通管29形成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20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2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因此,同样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上文描述为(1)至(3)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接下来,将参照图9A和图9B以及图10A至图10C在下面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如图9A和图9B中所示,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30的内部由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划分成三个空间,即,第一消音室33、第二消音室34以及第三消音室35。消音室33至35形成为使得消音室33至35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消音器3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
排气穿过其而流入到消音器30的内部中的入口管36设置在沿消音器30的宽度方向(图9A和图9B中的上下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上侧端(图9A和图9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入口管36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三消音室35中的开口。另一方面,排气穿过其而从消音器30的内部流出的出口管37设置在沿该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下侧端(图9A和图9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出口管37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一消音室33中的开口。
第一隔板31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上侧端(图9A和图9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设置有延伸穿过第一隔板31的第一连通管38。第二隔板32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上侧端(图9A和图9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设置有延伸穿过第二隔板32的第二连通管39。第一连通管38和第二连通管39分别形成延伸穿过第一隔板31的连通孔和延伸穿过第二隔板32的连通孔。
如图10A中所示,消音器30的第一消音室3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左侧端(图10A)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出口管37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一消音室33的外部。第一消音室3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左侧端(图10A)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38通向第一消音室33的外部。
如图10B中所示,消音器30的第二消音室3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右侧端(图10B)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通管39通向第二消音室34的外部。第二消音室3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右侧端(图10B)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38通向第二消音室34的外部。
此外,如图10C中所示,消音器30的第三消音室3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右侧端(图10C)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通管39通向第三消音室35的外部。第三消音室3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右侧端(图10C)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入口管36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三消音室35的外部。
如上所述,在该消音器30中,入口管36的开口、出口管37的开口、第一连通管38以及第二连通管39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在第一消音室33至第三消音室35中的每个消音室中,入口管36的开口、出口管37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38形成的连通孔、以及由第二连通管39形成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入口管36的开口、出口管37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38形成的连通孔、以及由第二连通管39形成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30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3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因此,同样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上文描述为(1)至(3)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接下来,将参照图11A和图11B以及图12A至图12C在下面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如图11A和图11B中所示,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40的内部由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划分成三个空间,即,第一消音室43、第二消音室44以及第三消音室45。消音室43至45形成为使得消音室43至45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消音器4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
排气穿过其而流入到消音器40的内部中的入口管46设置在沿消音器40的宽度方向(图11A和图11B中的上下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上侧端(图11A和图11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入口管46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三消音室45中的开口。另一方面,排气穿过其而从消音器40的内部流出的出口管47设置在沿该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上侧端(图11A和图11B中)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出口管47的远端具有位于第一消音室43中的开口。
第一隔板41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下侧端(图11A和图11B)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W/4)的位置处设置有延伸穿过第一隔板41的第一连通管48。延伸穿过第二隔板42的第二连通管49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上侧端(图11A和图11B)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W/2)的位置处。第一连通管48和第二连通管49分别形成延伸穿过第一隔板41的连通孔和延伸穿过第二隔板42的连通孔。
如图12A中所示,消音器40的第一消音室4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左侧端(图12A)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48通向第一消音室43的外部。第一消音室43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左侧端(图12A)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出口管47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一消音室43的外部。
如图12B中所示,消音器40的第二消音室4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左侧端(图12B)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通管48通向第二消音室44的外部。第二消音室44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左侧端(图12B)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通管49通向第二消音室44的外部。
此外,如图10C中所示,消音器40的第三消音室4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右侧端(图12C)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入口管46的远端的开口通向第三消音室45的外部。第三消音室45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右侧端(图12C)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通管49通向第三消音室45的外部。
如上所述,在该消音器40中,入口管46的开口、出口管47的开口、第一连通管48以及第二连通管49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一端分离开与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在第一消音室43至第三消音室45中的每个消音室中,入口管46的开口、出口管47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48形成的连通孔、以及由第二连通管49形成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入口管46的开口、出口管47的开口、由第一连通管48形成的连通孔、以及由第二连通管49形成的连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40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40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因此,同样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上文描述为(1)至(3)的效果。
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做出以下修改或改变。可使入口管和出口管的开口以及连通孔的布置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它们的布置不同。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每个消音室中,至少一个连通孔(开口)、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至少一个连通孔(开口)、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就可以有效地减小由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
尽管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消音器的内部被划分成三个消音室,但形成在消音器中的消音室的数目可以被适当地改变。另外,连通管的数目和连通孔的数目可以被改变。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在每个消音室中,至少一个连通孔(开口)、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至少一个连通孔(开口)、入口管的开口、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就可以有效地减小由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造成的排气噪音。
尽管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每个消音室均形成为使得其在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消音器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但消音室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或全部消音室可以形成为使得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消音器的宽度的四分之一。一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每个消音室中,至少一个连通孔(开口)、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消音器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至少一个连通孔(开口)、入口管的开口以及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沿宽度方向与同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的宽度W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然而,如果在至少一个消音室中,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柱共振没有明显地出现,则可以使开口和连通孔在该至少一个消音室中的布置与开口和连通孔的上述布置不同。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包括: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具有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截面形状;
入口管,排气通过所述入口管流入到所述消音器的内部;
出口管,所述排气通过所述出口管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内部流出;以及
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中的每个隔板具有延伸穿过所述隔板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并且
在所述消音器内,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入口管的开口和所述出口管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所述消音器的在所述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所述消音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或者与所述消音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或者与所述消音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在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中,与所述消音器的在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和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中的每个位置为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或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中的一个连通孔所设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在所述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内部由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划分成所述消音室,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
5.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包括: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具有宽度大于高度的扁平截面形状;
入口管,排气通过所述入口管流入到所述消音器的内部;
出口管,所述排气通过所述出口管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内部流出;以及
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中的每个隔板具有延伸穿过所述隔板的至少一个连通孔,
所述入口管的开口、所述出口管的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并且
在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中,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所述消音器的在所述消音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同一端分离开与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在所述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内部由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划分成所述消音室,所述消音室中的每个消音室在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消音器的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所述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以及第三消音室;
所述第一消音室、所述第二消音室和所述第三消音室在所述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以上述的顺序设置;
所述连通孔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室中;
所述连通孔和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音室中;并且
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消音室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所述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以及第三消音室;
所述第一消音室、所述第二消音室和所述第三消音室在所述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以上述的顺序设置;
在所述出口管的侧周壁中形成有多个小孔;
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室中;
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小孔和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音室中;并且
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消音室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消音装置,其中:
所述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以及第三消音室;
所述第一消音室、所述第二消音室和所述第三消音室在所述消音器的前后方向上以上述的顺序设置;
所述连通孔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室中;
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音室中;并且
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开口和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消音室中。
CN201180060978.1A 2010-12-24 2011-12-15 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0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7468 2010-12-24
JP2010287468 2010-12-24
PCT/IB2011/003054 WO2012085636A1 (en) 2010-12-24 2011-12-15 Silenc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260A true CN103270260A (zh) 2013-08-28
CN103270260B CN103270260B (zh) 2016-03-23

Family

ID=4552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09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0260B (zh) 2010-12-24 2011-12-15 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91553B2 (zh)
JP (1) JP5532043B2 (zh)
CN (1) CN103270260B (zh)
DE (1) DE112011104532T5 (zh)
WO (1) WO20120856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332A (zh) * 2019-07-18 2019-11-22 浙江福锐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发电机减噪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0790A (ja) * 2011-03-01 2012-09-20 Calsonic Kansei Corp 消音器
DE112011105468B4 (de) 2011-07-27 2023-03-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challminderun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S20170067379A1 (en) * 2014-02-25 2017-03-09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Muffler for an exhaus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290812B2 (ja) * 2015-03-26 2018-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消音器
JP2019044639A (ja) * 2017-08-30 2019-03-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
JP7006030B2 (ja) * 2017-08-31 2022-0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
RU177010U1 (ru) * 2017-10-17 2018-02-06 Владимир Каурбекович Царикаев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выхлопных газов ДВС горно-шахт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RU177232U1 (ru) * 2017-10-24 2018-02-14 Владимир Каурбекович Царикаев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выхлопа ДВС горно-шахт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RU176490U1 (ru) * 2017-10-24 2018-01-22 Владимир Каурбекович Царикаев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выхлопных газов ДВС горно-шахт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EP4033097B1 (en) * 2020-11-30 2024-04-24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Suction muffl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6150A1 (de) * 1985-02-22 1986-08-28 Heidemann-Werke GmbH & Co KG, 3352 Einbeck Schalldaempfer fue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S4930597A (en) * 1989-04-07 1990-06-05 Arvin Industries, Inc. Noise attenuation apparatus
JPH0610648A (ja) * 1992-06-30 1994-01-18 Sango Co Ltd 内燃機関用消音器
US5816361A (en) * 1994-03-02 1998-10-06 Ap Parts Manufacturing Company Exhaust mufflers with stamp formed internal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2352480A (en) * 1999-07-23 2001-01-31 Perusahaan Otomobil Nasional B I.c. engine exhaust noise suppressor
US7063182B2 (en) * 2003-08-14 2006-06-20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Muffler baffle plate spacer formed from stock material
CN201354664Y (zh) * 2009-01-16 2009-12-02 杨广洲 变频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87431A (en) * 1938-02-03 1940-01-16 Herbert S Powell Method of assembling mufflers
JPS5012058B1 (zh) * 1970-02-26 1975-05-08
US3771315A (en) * 1971-11-08 1973-11-13 G Scott Exhaust gas purifier
IT7853327V0 (it) * 1978-05-17 1978-05-17 Fiat Spa Silenziatore di scarico per trattori agricoli
US4735283A (en) * 1986-12-04 1988-04-05 Tenneco Inc. Muffler with flow director plates
US4953660A (en) * 1989-02-09 1990-09-04 Tennessee Gas Pipeline Company Muffler with two part housing and flow tubes
JPH0716673A (ja) * 1993-06-30 1995-01-20 Toshiomi Hayashi 薄肉プレートと薄肉チューブとの直交的結合構造物及びその製 造方法
JP3011359U (ja) 1994-10-17 1995-05-23 藤壷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消音器
JP3424471B2 (ja) * 1996-05-16 2003-07-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排気消音装置
US5959263A (en) * 1998-05-07 1999-09-28 Biggs Manufacturing, Inc. Bypass muffler
JP2962706B1 (ja) * 1998-05-26 1999-10-12 株式会社三五 消音器
US6341664B1 (en) * 2000-01-13 2002-01-29 Goerlich's Inc. Exhaust muffler with stamp formed internal assembly
JP2002276329A (ja) * 2001-03-21 2002-09-25 Suzuki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マフラ構造
JP2005133578A (ja) * 2003-10-28 2005-05-26 Calsonic Kansei Corp 拡張型消音装置
JP4392592B2 (ja) 2003-12-12 2010-0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消音装置
JP2006151298A (ja) * 2004-11-30 2006-06-15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自動車
DE102005024831A1 (de) * 2005-05-27 2006-11-30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Schalldämpfer für eine Abgasanlag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2009062922A (ja) 2007-09-07 2009-03-26 Toyota Motor Corp 共鳴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6150A1 (de) * 1985-02-22 1986-08-28 Heidemann-Werke GmbH & Co KG, 3352 Einbeck Schalldaempfer fue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S4930597A (en) * 1989-04-07 1990-06-05 Arvin Industries, Inc. Noise attenuation apparatus
JPH0610648A (ja) * 1992-06-30 1994-01-18 Sango Co Ltd 内燃機関用消音器
US5816361A (en) * 1994-03-02 1998-10-06 Ap Parts Manufacturing Company Exhaust mufflers with stamp formed internal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2352480A (en) * 1999-07-23 2001-01-31 Perusahaan Otomobil Nasional B I.c. engine exhaust noise suppressor
US7063182B2 (en) * 2003-08-14 2006-06-20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Muffler baffle plate spacer formed from stock material
CN201354664Y (zh) * 2009-01-16 2009-12-02 杨广洲 变频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332A (zh) * 2019-07-18 2019-11-22 浙江福锐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发电机减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5636A1 (en) 2012-06-28
DE112011104532T5 (de) 2013-10-24
JP5532043B2 (ja) 2014-06-25
CN103270260B (zh) 2016-03-23
US20130270034A1 (en) 2013-10-17
US8991553B2 (en) 2015-03-31
JP2012145097A (ja) 201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260A (zh) 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
EP1736349B1 (en) Sound increase apparatus
US4192403A (en) Muff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KR101598681B1 (ko) 차량용 공명기
JP2014037822A (ja) 車両用消音器
US20050224283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ilencer
JP2012057610A (ja) 車両用マフラー
US6595319B1 (en) Muffler
KR101339421B1 (ko) 선박용 소음기
US7942235B2 (en) Exhaust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2082814A (ja) 車用消音器
JP2013238160A (ja) 排気消音装置
KR20150095435A (ko) 차량용 공명기
JP5695599B2 (ja) エンジン用排気マフラ
KR102375148B1 (ko) 차량용 소음기
KR100946493B1 (ko) 자동차의 배기 소음기
JP6169035B2 (ja) 燃料電池車の排気音の消音構造
US10161275B2 (en) Compact muffler having multiple reactive cavities providing multi-spectrum attenuation for enhanced noise suppression
KR102673745B1 (ko) 고속과 저속에서 사운드 편차가 큰 차량용 소음기
US20200369402A1 (en) Double inlets exhaust system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18118142U (zh) ***
JP5922334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US9004225B2 (en) Silenc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JP2006283645A (ja) 偏平マフラ
JP2008169751A (ja) 排気マフラ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