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4205B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4205B
CN103204205B CN201210580464.5A CN201210580464A CN103204205B CN 103204205 B CN103204205 B CN 103204205B CN 201210580464 A CN201210580464 A CN 201210580464A CN 103204205 B CN103204205 B CN 103204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ontaining box
rotation supporting
supporting por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04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4205A (zh
Inventor
大坪守
箕轮和也
泷口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4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4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4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4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身罩上设置了缺口部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的技术。机动二轮车包括:可自由开关地设置于座位(16)的下方的收纳箱(51)、在该收纳箱(51)的前部向车辆前方突出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从座位(16)的前部向下方鼓出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的座位侧支承部(133)、在座位(16)的下方覆盖收纳箱(51)的中心罩(32)、以及形成于该中心罩(32)上并配置有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缺口部(145),在该机动二轮车中,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具有与形成缺口部(145)的周围的中心罩(32)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地形成的前表面部(155)。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型车辆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已知的骑乘型车辆在供乘员乘坐的座位的下方配置有收纳箱,在该收纳箱的前部具有可自由开关地支承座位的座位旋转支承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3、图5、图9))。
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在收纳箱(45)上载置有覆盖收纳箱(45)并供乘员乘坐的座位(46)。座位(46)以设于收纳箱(45)的前部的座位支承部(99、99)为中心可自由开关地被支承。收纳箱(45)的周边被车身罩(56)覆盖。
如专利文献1的图5、图9所示,座位支承部(99、99)配置于铰接基座(9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铰接基座(96)设置于收纳箱(45)侧。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当打开座位(46)时,为避免座位(46)与整流部件(56)之间的干涉,需要在座位(46)开关部分的车身罩(56)上设置较大的缺口部。在这种情况下,当闭合座位(46)时,车身罩(56)的缺口部暴露,从而影响车辆的外观。
因此,需要一种即使在车身罩上设置了缺口部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5905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身罩上设置了缺口部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的技术。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骑乘型车辆包括:供乘员乘坐的座位、设置于该座位下方并被该座位可自由开关地覆盖的收纳箱、以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该收纳箱的前部的座位旋转支承部、以从座位的前部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座位旋转支承部上的座位侧支承部、设于座位的下方并覆盖收纳箱的车身罩、以及形成于该车身罩上并配置座位旋转支承部的缺口部,其特征在于,座位旋转支承部具有与形成缺口部的周围的车身罩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地形成的前表面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座位侧支承部设置于座位旋转支承部之间,并且具有与车身罩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地形成的第2前表面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缺口部的周边的车身罩上设有向收纳箱一侧延伸并包围座位旋转支承部的肋。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收纳箱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壁部,座位的底板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2肋部,利用第2肋部与壁部形成迷宫结构。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座位侧支承部与座位旋转支承部由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连接,从车辆侧面看,肋与该铰接轴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合地设置。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铰接轴的下方形成有前表面部,并且座位侧支承部的从下部到后方的形状沿座位旋转支承部的形状形成。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构成缺口部的车身罩、座位侧支承部以及座位旋转支承部全部以同样的颜色形成。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座位旋转支承部具有与车身罩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的前表面部。由于缺口部形成面与前表面部的面方向相同,因此即使在座位旋转支承部从缺口部暴露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 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将座位侧支承部设置于座位旋转支承部之间,因此可以使座位侧支承部的前表面形成为面。而且,由于使作为座位侧支承部的前表面的第2前表面部与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因此可以与座位旋转支承部所具有的前表面部相应地使缺口部形成面附近形成为均匀的面方向,因此可以更加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由于在缺口部的周边在车身罩上设有向收纳箱侧延伸的肋,因此可以使缺口部与收纳箱的前表面部之间的间隙较窄。如果间隙变窄,则难以从缺口部与前表面部之间看到车身罩的内侧,由此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利用收纳箱的壁部与座位的第2肋部形成迷宫结构,因此可以防止尘埃等侵入收纳箱内。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收纳箱上设置用于承受座位载荷的密封面,因此可以谋求收纳箱的轻量化。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由于肋与连接座位侧支承部和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的铰接轴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合地设置,因此可以抑制铰接轴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由于座位侧支承部的从下部到后方的前表面部的形状沿座位旋转支承部的形状形成,因此在将座位装配到收纳箱时,可以利用前表面部来支承座位支承部。而且,由于可以一边在座位旋转支承部上引导座位侧支承部一边进行铰接轴的装配,因此提高了装配的生产率。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由于车身罩、座位侧支承部以及座位旋转支承部全部以同样的颜色形成,因此对比度变低,难以判别各部件间的界限。其结果是,可以减少对面结构相同的座位旋转支承部及其附近的外观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为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为沿图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截面图。
图4为说明收纳箱及其周边部的俯视图。
图5为说明收纳箱及其周边部的俯视图(车身罩卸下时的状态)。
图6为图5的6-6线截面图。
图7为图5的7-7线截面图。
图8为图2的8-8线截面图。
图9为铰接部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0为铰接部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车身罩卸下时的状态)。
图11为说明铰接部及其周边部的截面图。
图12为图11的12-12线截面图。
图13为图11的13-13线截面图。
图14为说明配置于铰接轴的侧方的肋部的图。
图15为中心罩的后表面图。
图16为具有空隙部的收纳箱的下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机动二轮车的驾驶员观察的方向。此外,将附图做成从附图标记的方向观察的图。
【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为骑乘型车辆,其由可自由转向地支承前轮11的转向***13、可自由摆动地支承后轮12的后轮悬架***14、设于前轮11与后轮之间并驱动后轮12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5以及设于前轮11与后轮12之间并供乘员乘坐的座位16构成,并且呈乘员横跨乘坐于座位16上的形态。
转向***13的主要组件为可自由转向地设于车身框架21并支承前轮11的前叉22以及一体地设于该前叉22上并供乘员进行转向操作 的车把23。
后轮悬架***14的主要组件为从车身框架21的下部向后方延伸而利用后端部来支承后轮12的摆动臂26以及架在该摆动臂26的后端部与车身框架21之间的后部缓冲单元27。
车身30包含车身框架21与车身罩32。利用该车身罩32覆盖车身框架21。车身罩32(或“车身框架罩32”)由覆盖车身30的前部的前罩部33、在该前罩部33的上方覆盖车把23周围的车把罩部35以及覆盖座位16的下方的后罩部34构成。也就是说,车身框架罩32覆盖车身框架21。
在车把罩部35上安装有车头灯36。
在前叉22上安装有用于避开前轮11的泥的前挡泥板37,在车辆后部安装有用于避开后轮12的泥的后挡泥板38。
如图2及图3所示,车身框架21的主要组件为从可自由旋转地支承转向***(图1的附图标记13)的未图示的车头灯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42、连接于该主框架42的后部的枢轴部43、从主框架42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座位导轨44、以及连接座位导轨4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与主框架42后端之间的后支承件45。枢轴部43可自由摆动地支承摆动臂(图1的附图标记26),该摆动臂支承后轮(图1的附图标记12)。
接着,对座位支承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
在上述车身框架21上借助弹性部件49a、49b安装有收纳箱51。收纳箱51在其前部及后部与车身框架21紧固在一起。具体来说,设于收纳箱51的后部的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附图标记57L)通过弹性部件49a被支承于橡胶安装件上。在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的上方且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的附近位置上支承有设于座位底板61上的第1座位载荷支承部71L、71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附图标记71L)。
同样地,设于收纳箱51的前部的第2橡胶安装部58通过弹性部件49b被支承于橡胶安装件上。收纳箱51的前壁52从第2橡胶安装 部58的附近向上方延伸,在设于该前壁52的上部的座位铰接部85上支承有座位16的前部。
在收纳箱51的下方配置有呈板状的辅机配置板91,在该辅机配置板91上配置有储存在燃料罐92中蒸发的燃料的吸附罐93、点火控制装置94等辅机零件。辅机配置板91配置于主框架42与收纳箱51之间。在收纳箱51的车辆后方配置有燃料罐92。从收纳箱51到燃料罐92,载置有覆盖收纳箱51与燃料罐92的上方并可供乘员乘坐的座位16。座位16是可供驾驶员与乘客乘坐的前后座(2人乘坐用座位)。
收纳箱51的高度方向中间部由分隔板95可拆卸地划分,在该分隔板95的下方收纳有蓄电池96等电气部件,在分隔板95的上方形成有储物空间97。
接着,说明收纳箱的橡胶安装支承结构等。
如图4所示,配置于座位(图3中附图标记16)下方的收纳箱51的前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心通过紧固部件101b固定于车身框架21侧,收纳箱51的后部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通过紧固部件101a、101a固定于左右的座位导轨44L、44R上。在紧固于左右的座位导轨44L、44R的部分的收纳箱51上,紧固有紧固部件101a、101a的安装托架103L、103R向车辆宽度方向左右外侧延伸。燃料罐92的左右前端部105L、105R及左右后端部106L、106R通过4个罐紧固部件102固定于左右的座位导轨44L、44R上。
在座位导轨44L、44R上安装有固定收纳箱51的后部的第1支承件111L、111R,在该第1支承件111L、111R上分别载置有弹性部件(图2中附图标记49a、49a),在这些弹性部件49a、49a上载置有收纳箱51的安装托架103L、103R(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在第1支承件111L、111R上利用紧固部件101a、101a固定有收纳箱51的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
回到图3,在主框架42上安装有固定收纳箱51的前部的第2支承件112,在该第2支承件112上载置有弹性部件49b,在该弹性部件49b上载置有收纳箱的前部底壁(第2橡胶安装部58),在第2支承 件112上利用紧固部件101b固定有收纳箱的底壁部53。构成收纳箱的前部的前壁52从底壁部53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在该前壁52的上部设有座位铰接部85。
座位16由座位底板61、缓冲材料62以及表皮63、其他小部件构成。座位16的前部可旋转地支承于收纳箱51上,当打开座位16时,收纳箱51及燃料罐92的上表面敞开。
接着,说明由收纳箱及燃料罐构成的座位支承结构。
座位16的前部由座位旋转支承部131支承。详细来说,在收纳箱51的前部设有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在该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借助铰接轴132安装有构成座位底板61的前端的座位侧支承部133。
如图5所示,形成于座位的底板上的座位载荷支承部70由支承座位16的前部的作为座位铰接部的构成部件的座位侧支承部133、设于该座位侧支承部133的后方左右的左右的第1座位载荷支承部71L、71R、设于这些左右的第1座位载荷支承部71L、71R的后方的左右的第2座位载荷支承部72L、72R、设于这些左右的第2座位载荷支承部72L、72R的后方的左右的第3座位载荷支承部73L、73R构成。左右的第1座位载荷支承部71L、71R由弹性部件构成,其分别***设于座位底板61的左右的卡定部165L、165R而被卡定。
结合图4来看,在收纳箱51的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左右角部上设有以平坦面形成并承受来自第1座位载荷支承部71L、71R的载荷的一对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在设于燃料罐92的上表面车辆宽度方向中心的供油盖92a的车辆宽度方向左右设有一对承受来自第2座位载荷支承部72L、72R的载荷的一对第2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5L、75R。而且,在架在左右的座位导轨44L、44R的后端上的交叉板46上设有承受来自第3座位载荷支承部73L、73R的载荷的第3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6L、76R。
接着,说明第1座位载荷支承部的详细结构。
如图6所述,在收纳箱51形成有成为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的平坦面78L、78R,内壁79L、79R从该平坦面78L、78R的车 辆宽度方向内端向下方延伸,外壁80L、80R从平坦面78L、78R的外端向下方延伸,托架81L、81R从该外壁80L、80R的下端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这些托架81L、81R利用弹性部件49a、49a将收纳箱51的后部固定于左右的座位梁44L、44R上。
将由左右的第1支承件111L、111R、载置于这些左右的第1支承件111L、111R上的弹性部件49a、49a、载置于这些弹性部件49a、49a上的托架81L、81R、使左右各上述部件的成为一体的紧固部件101a、101a、具有分别***这些紧固部件101a、101a与弹性部件49a、49a之间并按压托架81L、81R的凸缘部50b、50b的套环50a、50a构成的部分称为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套环50a、50a从托架81L、81R的上方***到大致圆筒状的弹性部件49a、49a中,使弹性部件49a、49a不与紧固部件101a、101a一起沿径向移动,而允许弹性部件49a、49a沿配置于第1支承件111L、111R与托架81L、81R之间的高度方向伸缩,由此车身侧的振动难以传递到支承座位16的收纳箱51。
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与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相邻地设置于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由于内壁79L、79R从平坦面78L、78R的内端向下方延伸,外壁80L、80R从平坦面78L、78R的外端向下方延伸,因此形成向平坦面78L、78R的下方敞开的空隙部82L、82R。在空隙部82L、82R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在空隙部82L、82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配置有收纳箱的内壁79L、79R。
由于在平坦面78L、78R的下方设置了空隙部82L、82R,因此可以谋求收纳箱51的轻量化。而且,由于在空隙部82L、82R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相邻地配置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并将空隙部82L、82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壁作为收纳箱的内壁79L、79R,因此可以在第1橡胶安装部57L、57R上形成具有规定刚性的收纳箱51。
综上所述,收纳箱51通过橡胶安装件固定于车身框架21上,并且在收纳箱51上具有承受坐到座位16上的乘员(驾驶员)的载荷的 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
此外,在第1支承件111L、111R上分别具有将车身罩32***并卡定的垫圈110、110。
回到图2及图4,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朝向车辆前方向下方下降地前倾。此外,平坦面78L、78R也同样地前倾。如果是前倾的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就可以在车辆加速时使增加的座位16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21。
接着,说明形成于收纳箱与座位间的迷宫结构。这里,迷宫结构是指利用了部件的迷宫结构。
如图7所示,相当于内壁79L、79R的左右壁55L、55R从收纳箱51的底壁54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向上方延伸,形成收纳空间(储物空间97)。在该储物空间97中,迷宫用肋141L、141R从座位底板61向下方垂下,这些迷宫用肋的下端141Lb、141Rb延伸到收纳箱的开口端143的下方。在收纳箱的开口端143的内侧,迷宫用肋141L、141R在车辆宽度方向与左右壁55L、55R接近地配置。收纳箱51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壁部(左右壁55L、55R),座位的底板(座位底板61)具有向开口端143的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底板壁66L、66R,将该底板做成了组合从座位底板61分别向下方延伸的迷宫用肋141L、141R以及底板壁65、收纳箱51的壁部(左右壁55L、55R)而成的迷宫结构,该壁部向上方延伸,并使开口端143位于迷宫用肋141L、141R以及底板壁65的上方。
如图8所示,收纳箱51具有前壁52、从该前壁5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壁55L、55R、以及架在左右壁55L、55R之间的后壁56。迷宫用肋141以沿着前壁52、左右壁55L、55R以及后壁56的方式,从座位底板61向下方遍及整个圆周地在上述前壁52、左右壁55L、55R以及后壁56的内侧延伸。
结合图3、图7来看,在收纳箱的前壁52的前方(外侧),兼有座位铰接部的前底板壁67沿前壁52从座位底板61向下方延伸,如前面所述,左右的底板壁68L、68R在收纳箱的左右壁55L、55R的外 侧沿着左右壁55L、55R且向下方延伸,并使前端位于比收纳箱的左右壁55L、55R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后底板壁69在收纳箱的后壁的后方(外侧)沿着后壁56且从座位底板61向下方延伸,并使前端位于比收纳箱的后壁56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将前底板壁67、左右的底板壁68L、68R以及后底板壁69总括作为底板壁65。
这样,在收纳箱51的左右以及收纳箱51的前后形成的迷宫结构由收纳箱的开口端143、座位16的迷宫用肋141L、141R以及座位16的底板壁65形成。因此,可以确保收纳箱51的防尘性而无需使座位底板61与收纳箱51全周抵接。如果是不使座位底板61与收纳箱51全周抵接的结构,就可以省去密封部件。另外,不需要对收纳箱51、座位底板61的尺寸公差进行管理,该尺寸公差的管理用于使座位底板61均匀地抵接收纳箱51。而且,由于不需要用收纳箱51的周壁上端全周来承受座位16的载荷,因此通过特别地优化左右壁55L、55R的刚性,可以谋求收纳箱51的轻量化。其结果是,制造费用降低,可以谋求降低机动二轮车10的成本。
以下,在图9~14中说明座位铰接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
如图9所示,在座位16的下方设有覆盖收纳箱(图2中附图标记51)的车身罩(后罩部34)的作为构成部件的中心罩32,在中心罩32的上端形成有缺口部145,以使当打开收纳箱51时,座位16的局部不干涉中心罩32。
如图10所示,在设于座位16下方并可自由开关地被座位16覆盖的收纳箱的前部51a上,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设于座位16的前端上的座位侧支承部133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由车辆宽度方向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架在这些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的下端上的下支承壁152、从下支承壁152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内加强肋153L、153R以及远离这些左右的内加强肋153L、153R的外方地设置的左右的外加强肋154L、154R构成。在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上架有铰接轴132,在该铰接轴132的端部上安装有用于限制铰接轴132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的垫圈135及开口销136。
结合图9来看,利用中心罩32包围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与下支承壁152的周围,并且覆盖左右的内加强肋153L、153R以及左右的外加强肋154L、154R、收纳箱的前壁52。在中心罩32的上端形成有缺口部145,以使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与下支承壁152露出。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与作为下支承壁152的面向车辆前方的面即座位旋转支承部的前表面155,形成为同一面。座位旋转支承部的前表面155与中心罩32的前表面32a大致平行地配置于缺口部145形成面(缺口部145附近的面)上。
如图11所示,座位铰接部85由以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收纳箱51的前部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在该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132以及座位侧支承部133构成,座位侧支承部133借助铰接轴132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以从座位16的前部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并与座位底板61一体地形成。
如前面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具有与形成缺口部145的周围的车身罩(中心罩的前表面上部)大致平行地形成的前表面155。
座位侧支承部133为座位铰接部85的构成部件,在座位底板61的前端且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以规定的宽度向下方突出设置。座位侧支承部133的面向车辆前方的面为第2前表面部157,该第2前表面部157形成为与车身罩的缺口部形成面32a大致平行。在座位16的下方,收纳箱51被中心罩32覆盖。在配置有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位置处,在中心罩32上形成有缺口部145。
如图12所示,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具有前表面部155的下支承壁152,通过左右的内加强肋153L、153R及左右的外加强肋154L、154R得到加强。另外,在缺口部145的车辆宽度方向左右,在中心罩32上形成有使从缺口部145难以看到中心罩32的内侧的罩肋163。
如图13所示,在构成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左右的支承壁151L、151R之间设置有座位侧支承部133。使一端具有凸缘137而另一端具有开口销贯通孔138的铰接轴132,分别穿过开设在左右的支承壁 151L、151R上的孔部150L、150R之后,将垫圈135嵌入铰接轴132的另一端,并使开口销136穿过开口销贯通孔138。即,座位侧支承部133与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由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132连接。由于在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之间设有座位侧支承部133,因此可以使座位侧支承部133的前表面形成为面。
如图14所示,为了能限制铰接轴132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从车辆侧面看,上述的罩肋163与铰接轴13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合地设置。由于罩肋163与连接座位侧支承部133和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铰接轴13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合地设置,因此可以抑制铰接轴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
如图15所示,罩肋163以包围座位铰接部(图11中附图标记85)的周围的方式,沿车身罩(中心罩32)的缺口部145向中心罩32的内侧延伸。
接着,说明以上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作用。
在图11中,在覆盖用于支承座位16的收纳箱51的中心罩32的前部设置缺口部145的机动二轮车中,由于中心罩32的缺口部形成面32a与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前表面部(前表面155)的面方向相同,因此即使在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从中心罩32的缺口部145露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座位侧支承部133为座位铰接部85的构成部件,是在座位底板61的前端且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以规定的宽度向下方突出设置的部位。座位侧支承部133的面向车辆前方的面为第2前表面部157,该第2前表面部157与车身罩的缺口部形成面32a大致平行地形成。而且,由于使作为座位侧支承部133的前表面的第2前表面部157与缺口部形成面32a大致平行,因此可以与座位旋转支承部131所具有的前表面部155相应地使缺口部形成面32a的附近形成为均匀的面方向,从而可以更加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回到图9~10,进一步地,构成缺口部145的车身罩(中心罩32)、座位侧支承部133以及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全部以同样的颜色形成。 由于中心罩32、座位侧支承部133以及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全部以同样的颜色形成,因此对比度变低,难以判别各部件间的界限。其结果是,可以减少对面结构相同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及其附近的外观性的影响。
结合图11~14来看,设于中心罩32上的罩肋163在缺口部145的周边向收纳箱51一侧延伸并包围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从车辆外侧观察缺口部145时,可以利用向内侧延伸的罩肋163使缺口部145与收纳箱的前表面部155之间的间隙较窄。如果间隙变窄,则难以从缺口部145与前表面部155之间看到车身罩32的内侧,由此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另外,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前表面部155形成于铰接轴132的下方,并且,从该前表面部155向上方延伸的上前表面部156在铰接轴132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上呈向下突出的大致U字状,包围铰接轴132,以沿座位侧支承部133的外表面161的方式形成。即,由于座位侧支承部133的从下部到后方的形状沿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形状形成,因此在将座位16装配到收纳箱51时,可以利用上前表面部156来支承座位支承部133。而且,由于可以一边在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引导座位侧支承部133一边进行铰接轴132的装配,因此提高了装配的生产率。
在图3~5中,在支承座位16的收纳箱51的前部设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座位16的座位铰接部85,在收纳箱51的后部中的刚性比较高的车辆宽度方向左右角部上设有一对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
以往,在用收纳箱的敞开端全周支承座位的结构中,需要提高收纳箱的敞开端全周的刚性,这样会导致收纳箱的重量增加。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成为收纳箱51的一部分的座位载荷被支承部(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来支承座位载荷,因此可以使收纳箱51变得轻量化,同时可以利用收纳箱51来承受座位载荷。
在图2及图3中,由于利用由橡胶安装件固定的收纳箱的前部51a 及后部51b来承受座位载荷,因此在乘员(驾驶员)乘坐到收纳箱51的前部与后部之间时,可以利用弹性部件49a、49b来吸收车身框架21的振动,从而可以提高乘坐座位的舒适性。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使收纳箱51变得轻量化,同时有效地利用收纳箱51的橡胶安装支承结构来提供谋求降低座位16的振动的技术。
在图6中,由于在座位载荷被支承部(第1座位载荷被支承部74L、74R)的宽度方向外侧,在收纳箱51相邻地配置有第1橡胶安装部57,因此可以缩短座位载荷传递到车身框架侧的距离,并且可以高效地吸收由第1橡胶安装部57导致的座位载荷变动。其结果是,可以更加提高收纳箱51的轻量化与乘员的舒适性。
在图3中,在收纳箱51上,与设有座位铰接部85的前壁52相邻地设置第2橡胶安装部58。通过提高收纳箱的前壁52的刚性,座位铰接部85所承受的载荷传递到前壁52,由于利用与该前壁52相邻的第2橡胶安装部58来支承载荷,因此可以谋求收纳箱51的轻量化。
顺便说一下,图16为从下方观察到的具有图6所示的空隙部的收纳箱的图,结合图6来看,由于空隙部82L、82R形成为将下方敞开的箱状,因此可以相互提高平坦面与托架81L、81R的刚性。
此外,虽然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适用于机动二轮车,但也可以适用于三轮车,适用于一般的车辆是没有问题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机动二轮车。
附图标记说明
10骑乘型车辆(机动二轮车);32车身罩(中心罩);51收纳箱;56壁部(收纳箱的后壁);61座位的底板(座位底板);69第2肋部(后底板壁);131座位旋转支承部;132铰接轴;133座位侧支承部;145缺口部;155前表面部;157第2前表面部;163肋(罩肋)。

Claims (7)

1.一种骑乘型车辆,其具有供乘员乘坐的座位(16)、设置于该座位(16)的下方并被该座位(16)自由开关地覆盖的收纳箱(51)、以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该收纳箱(51)的前部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以从所述座位(16)的前部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并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的座位侧支承部(133)、设于所述座位(16)的下方并覆盖所述收纳箱(51)的车身罩(32)、以及形成于该车身罩(32)的上端以及配置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部分的缺口部(145),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具有前表面部(155),该前表面部(155)与所述车身罩(32)的形成所述缺口部(145)周围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地形成,并且,
所述前表面部(155)的一部分能够在正视车辆时看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侧支承部(133)设置于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左右的支承壁之间,并且具有与所述车身罩(32)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地形成的第2前表面部(1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缺口部(145)的周边,在所述车身罩(32)上设有向所述收纳箱(51)侧延伸并包围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肋(1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箱(51)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壁部(56),所述座位的底板(61)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2肋部(69),利用所述第2肋部(69)与所述壁部(56)形成迷宫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侧支承部(133)与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由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132)连接,从车辆侧面看,所述肋(163)与该铰接轴(13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合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铰接轴(132)的下方形成有所述前表面部(155),并且所述座位侧支承部(133)的从下部到后方的形状沿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形状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缺口部(145)的所述车身罩(32)、所述座位侧支承部(133)以及所述座位旋转支承部(131)都以同样的颜色形成。
CN201210580464.5A 2012-01-17 2012-12-27 骑乘型车辆 Active CN103204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7406 2012-01-17
JP2012007406A JP5869889B2 (ja) 2012-01-17 2012-01-17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4205A CN103204205A (zh) 2013-07-17
CN103204205B true CN103204205B (zh) 2017-01-18

Family

ID=4875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0464.5A Active CN103204205B (zh) 2012-01-17 2012-12-27 骑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5869889B2 (zh)
CN (1) CN103204205B (zh)
AR (1) AR089725A1 (zh)
BR (1) BR102013000917B1 (zh)
CO (1) CO7000154A1 (zh)
MX (1) MX367172B (zh)
PE (1) PE201309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803B (zh) * 2015-02-20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座椅支承框架结构
JP7130690B2 (ja) * 2020-03-30 2022-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7214683B2 (ja) * 2020-07-07 2023-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3078B2 (ja) * 1996-01-22 1997-06-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収納装置
JP3321368B2 (ja) * 1996-09-24 2002-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シート装置
JP3348035B2 (ja) * 1999-02-24 2002-11-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シート取付構造
WO2003000539A1 (fr) * 2001-06-22 2003-01-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ment de stockage d'articles pour motocycles
JP4116797B2 (ja) * 2002-02-07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構造
JP4287259B2 (ja) * 2003-12-05 2009-07-01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式スイッチ
JP5078469B2 (ja) * 2006-11-29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89725A1 (es) 2014-09-10
BR102013000917B1 (pt) 2021-04-20
CN103204205A (zh) 2013-07-17
PE20130982A1 (es) 2013-09-25
BR102013000917A2 (pt) 2013-11-19
CO7000154A1 (es) 2014-07-21
MX2013000682A (es) 2013-07-16
JP2013147075A (ja) 2013-08-01
MX367172B (es) 2019-08-07
JP5869889B2 (ja)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1559B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CN104321244B (zh) 跨骑型车辆
JP572787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3204205B (zh) 骑乘型车辆
JP6088839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3204198B (zh) 骑乘式车辆
JP2015054608A (ja) 鞍乗型車両
JP546116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CN103010354A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CN203283325U (zh) 鞍乘型车辆
JP540920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下カバー構造
JP67560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CN102815353B (zh)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CN107709146A (zh) 摩托车内后挡泥板结构
JP558870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カバー構造
JP566153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6130150B2 (ja) フォークガード構造
JP6498231B2 (ja) フォークガード構造
JP541235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13879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WO202207051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2023183007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114845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5235791A (zh) 骑乘型车辆
JP2023131995A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