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1670A -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1670A
CN103121670A CN2013100532865A CN201310053286A CN103121670A CN 103121670 A CN103121670 A CN 103121670A CN 2013100532865 A CN2013100532865 A CN 2013100532865A CN 201310053286 A CN201310053286 A CN 201310053286A CN 103121670 A CN103121670 A CN 103121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source
peald
remote plasma
benz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32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1670B (zh
Inventor
任巍
张易军
史鹏
吴小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532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1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1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1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1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其以液态苯作为C源,使用PEALD设备进行ALD模式的石墨烯生长,以远程等离子体作为PEALD的另外一种源获得低温生长;以铜箔为基底,反应前采用3kW的大功率H2/Ar等离子体对Cu基底表面进行清洗和还原,去除Cu基底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本发明通过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PEALD)来实现单层和多层生长,能够精确控制石墨烯厚度,所制备石墨烯结晶度和纯度较高高,并且制备石墨烯所需制备温度低。

Description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生长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PEALD)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自2004年被报道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力、热、光、电性能和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众多研究者的亲睐。石墨烯是碳原子通过sp2杂化形成的单层碳原子二维结构材料,和碳纳米管一样,它在新型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电池、传感器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迄今为止,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机械剥离法;机械法包括微机械分离法、胶带法等,主要过程是将高质量的石墨通过机械方法逐层剥离开来获得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此方法设备要求不高,易操作,能够获得结构可以和原料石墨很接近的石墨烯,但是难以获得大面积的石墨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第二类:化学方法;例如氧化还原法,主要过程为先将石墨用强氧化剂氧化成石墨氧化物,使单层石墨间距变大有利于用超声或者热膨胀等机械法将其分开得到单层或者多层石墨氧化物,最后再用还原剂将所得石墨氧化物还原成石墨烯,此方法够低成本制备石墨烯,但是此方法获得的石墨烯由于很难完全还原,所得石墨烯质量和纯度都不高。在SiC表面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可控性差,也难于大面积工业生产。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提供了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有效方法,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出大面积的石墨,缺点是需要较高温度且制备过程中石墨烯厚度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及制备方法,其通过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PEALD)来实现单层和多层生长,能够精确控制石墨烯厚度,所制备石墨烯结晶度和纯度较高高,并且制备石墨烯所需制备温度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为:以液态苯作为C源,使用PEALD设备进行ALD模式的石墨烯生长,以远程等离子体作为PEALD的另外一种源获得低温生长;反应前采用3kW的大功率H2/Ar等离子体对Cu箔表面进行清洗和还原,去除Cu基底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
进一步,以上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液态苯和高纯H2/Ar混合等离子作为前驱体源;
2)将预先洗干净的Cu箔用PEALD的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并将其在1000Pa的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并稳定到400℃;
3)将Cu基底在3kW的大功率远程H2/Ar等离子体下预处理20分钟;
4)开始PEALD循环,每个大循环包括:脉冲0.2秒的苯源,氮气清洗6秒将没有反应的苯排走,开始H2/Ar等离子体脉冲9秒,然后再用氮气清洗1秒,重复以上过程数次。
上述步骤4)具体为:将苯源和等离子体源分别通入反应腔体,且中间进行氮气清洗脉冲。通过响应速度小于0.1秒的ALD脉冲阀来控制苯蒸汽进入反应室的量。
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通过控制PEALD循环次数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价格低廉的液态苯为碳源,通过PEALD设备实现苯与H2/Ar等离子体在Cu基底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石墨烯,厚度易控制,产物纯度高,结晶性好,降低了制备温度,可以在各种形状和三维结构的基底上实现大面积厚度均匀的单层和多层石墨烯生长,可以提高源的利用率,无泄漏安全问题且环保。
本发明制备出的石墨烯经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itanG2,FEI),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Quanta,FEI),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具有以下性质:
(1)此方法在低温下制备出了大面积单层石墨烯。
(2)所得石墨烯的结构完美,没有发现化学氧化还原法和传统CVD所得石墨烯里面的杂质和缺陷。
(3)所得石墨烯很纯,没有发现有氮或者氧等杂质元素存在。
(4)生长速率较普通CVD大为提高,单层石墨烯生长仅为10个ALD循环(162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得单层石墨的扫描电镜形貌图和转移到超薄无定型碳膜铜网上面的球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图,其中,(a)为扫描电镜形貌图(SEM);(b)为高分辨透射电镜图(SEM);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所得石墨的的扫描电镜形貌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所得石墨烯的扫描电镜形貌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所得石墨烯的扫描电镜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是以价格低廉的液态苯作为C源,使用PEALD设备进行ALD模式的石墨烯生长,而非通常的CVD模式生长,以远程等离子体作为PEALD的另外一种源获得低温生长。反应前采用3kW的大功率H2/Ar等离子体对Cu箔表面进行清洗和还原,以去除Cu基底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液态苯和高纯H2/Ar混合等离子作为前驱体源;
2)将预先洗干净的Cu箔用PEALD的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并将其在1000Pa的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并稳定到400℃;
3)将Cu基底在3kW的大功率远程H2/Ar等离子体下预处理20分钟;
4)开始PEALD循环,每个大循环包括:脉冲0.2秒的苯源,氮气清洗6秒将没有反应的苯排走,开始H2/Ar等离子体脉冲9秒,然后再用氮气清洗1秒,重复以上过程数次。具体为:将苯源和等离子体源分别通入反应腔体,且中间进行氮气清洗脉冲。其中通过响应速度小于0.1秒的ALD脉冲阀来控制苯蒸汽进入反应室的量。并且通过控制PEALD循环次数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
以上可以看出,步骤1)以液态苯和高纯H2/Ar等离子作为前驱体源,而非通常所用的气态或者固态碳源。以苯作为前驱体源,苯自身就具有六C原子环的石墨烯基本结构,而且苯相对于甲烷等小分子C源来说,具有更低的C/H比,这更有利于脱氢。步骤2)将Cu基底在3kW的大功率远程等离子体下处理20分钟,而非在H2气氛下1000℃高温退火来去除Cu基底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层;大功率的H2/Ar等离子体里面的还原成分可以有效的清洗Cu箔表面和还原Cu箔表面的氧化部分,使其发挥更好的催化作用。步骤4)将苯源和等离子体源分别通入反应腔体,且中间进行了氮气清洗脉冲,避免发生CVD模式反应导致石墨烯厚度的不好控制和不均匀。本发明可以在各种形状和三维结构的基体表面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a、Cu箔基底准备:将实验所需Cu箔切成小片并一次做以下清洗:用醋酸侵泡10分钟,用丙酮超声清洗10分钟,将丙酮倒掉,用无水乙醇清洗10分钟,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3次,每次各5分钟。清洗完后将Cu箔取出用氮气吹干即可送入真空反应腔体使用。
b、将苯源装入PEALD所用不锈钢源瓶里面,并对源瓶进行预抽处理,直到每次脉冲的蒸汽压稳定为止。
c、将准备好的Cu箔基底通过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之后开始对Cu箔基底进行加热,为了避免在加热过程中Cu箔被氧化,加热前我们利用PEALD设备的换气功能对反应腔体进行3次换气,具体实现过程为将每条源管线(总共六条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2000sccm,并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阀,待反应腔体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后***会自动关闭载气流量和打开抽气阀将反应腔体内的气体抽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基本上可以保证反应腔体里面是比较纯的氮气。此外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维持每条管源线60sccm的氮气流量,以保证反应腔体压强维持在1000Pa左右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腔体。加热过程中炉丝温度设为550℃,基底温度设为400℃。等基底温度稳定到400℃后(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用3kW等离子体H2/Ar(60sccm H2和60sccm Ar)对Cu箔进行预处理20分钟。处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设定好的PEALD制备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脉冲为苯脉冲,苯脉冲0.2秒→氮气清洗6秒→等离子体脉冲9秒→氮气清洗1秒,苯源所用源管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150sccm,其他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均设为80sccm,等离子体的气体流量为60sccmH2和60sccm Ar,功率为2kW。
d、生长总时间为执行10个上述PEALD大循环。
图1是按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所得单层石墨的扫描电镜形貌图和转移到超薄无定型碳膜铜网上面的球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图。所使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FEI公司生产的Quanta FEG型SEM,所用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为FEI公司的TITAN G260-300型,点分辨率:0.08nm电子枪能量分辨率:≤0.7eV(300kV);STEM分辨率:0.136nm;最大会聚角α:100mrad;最大衍射角:±13°;加速电压:60-300kV。图1的SEM实验结果表明,虽然Cu箔表面很不平整,但是石墨烯的覆盖率并没有收到影响,这说明反应是以ALD特有的自我限制性(self-limit)和保形性(conformal)生长。获得了大面积的,但是没有完全连续的石墨烯;TEM结果表明获得的石墨烯确为结构完美的单层石墨烯,没有发现重杂质原子的纯在,说明制备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
实施例2:
a、Cu箔基底准备:将实验所需Cu箔切成小片并一次做以下清洗:用醋酸侵泡10分钟,用丙酮超声清洗10分钟,将丙酮倒掉,用无水乙醇清洗10分钟,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3次,每次各5分钟。清洗完后将Cu箔取出用氮气吹干即可送入真空反应腔体使用。
b、将苯源装入PEALD所用不锈钢源瓶里面,并对源瓶进行预抽处理,直到每次脉冲的蒸汽压稳定为止。
c、将准备好的Cu箔基底通过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之后开始对Cu箔基底进行加热,为了避免在加热过程中Cu箔被氧化,加热前我们利用PEALD设备的换气功能对反应腔体进行3次换气,具体实现过程为将每条源管线(总共六条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2000sccm,并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阀,待反应腔体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后***会自动关闭载气流量和打开抽气阀将反应腔体内的气体抽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基本上可以保证反应腔体里面是比较纯的氮气。此外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维持每条管源线60sccm的氮气流量,以保证反应腔体压强维持在1000Pa左右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腔体。加热过程中炉丝温度设为550℃,基底温度设为400℃。等基底温度稳定到400℃后(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用3kW等离子体H2/Ar(60sccm H2和60sccm Ar)对Cu箔进行预处理20分钟。处理完成后就可以执行设定好的PEALD制备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脉冲为苯脉冲,苯脉冲0.2秒→氮气清洗6秒→等离子体脉冲9秒→氮气清洗1秒,苯源所用源管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150sccm,其他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均设为80sccm,等离子体的气体流量为60sccmH2和60sccm Ar,功率为2kW。
d、生长总时间为执行50个上述PEALD大循环。结果表明将生长周期增加到50个PEALD循环后石墨烯在Cu表面的生长覆盖率有所提高,边缘也变得更清晰如图2所示。图2为按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所得石墨的的扫描电镜形貌图,其所使用的扫描电镜同图1(a)。
实施例3:
a、Cu箔基底准备:将实验所需Cu箔切成小片并一次做以下清洗:用醋酸侵泡10分钟,用丙酮超声清洗10分钟,将丙酮倒掉,用无水乙醇清洗10分钟,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3次,每次各5分钟。清洗完后将Cu箔取出用氮气吹干即可送入真空反应腔体使用。
b、将苯源装入PEALD所用不锈钢源瓶里面,并对源瓶进行预抽处理,直到每次脉冲的蒸汽压稳定为止。
c、将准备好的Cu箔基底通过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之后开始对Cu箔基底进行加热,为了避免在加热过程中Cu箔被氧化,加热前我们利用PEALD设备的换气功能对反应腔体进行3次换气,具体实现过程为将每条源管线(总共六条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2000sccm,并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阀,待反应腔体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后***会自动关闭载气流量和打开抽气阀将反应腔体内的气体抽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基本上可以保证反应腔体里面是比较纯的氮气。此外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维持每条管源线60sccm的氮气流量,以保证反应腔体压强维持在1000Pa左右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腔体。加热过程中炉丝温度设为550℃,基底温度设为400℃。等基底温度稳定到400℃后(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用3kW等离子体H2/Ar(60sccm H2和60sccm Ar)对Cu箔进行预处理20分钟。处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设定好的PEALD制备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脉冲为苯脉冲,苯脉冲0.2秒→氮气清洗6秒→等离子体脉冲9秒→氮气清洗1秒,苯源所用源管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150sccm,其他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均设为80sccm,等离子体的气体流量为60sccmH2和60sccm Ar,功率为2kW。
d、生长总时间为执行100个上述PEALD大循环。石墨的在Cu基底表面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4:
a、Cu箔基底准备:将实验所需Cu箔切成小片并一次做以下清洗:用醋酸侵泡10分钟,用丙酮超声清洗10分钟,将丙酮倒掉,用无水乙醇清洗10分钟,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3次,每次各5分钟。清洗完后将Cu箔取出用氮气吹干即可送入真空反应腔体使用。
b、将苯源装入PEALD所用不锈钢源瓶里面,并对源瓶进行预抽处理,直到每次脉冲的蒸汽压稳定为止。
c、将准备好的Cu箔基底通过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之后开始对Cu箔基底进行加热,为了避免在加热过程中Cu箔被氧化,加热前我们利用PEALD设备的换气功能对反应腔体进行3次换气,具体实现过程为将每条源管线(总共六条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2000sccm,并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阀,待反应腔体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后***会自动关闭载气流量和打开抽气阀将反应腔体内的气体抽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基本上可以保证反应腔体里面是比较纯的氮气。此外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维持每条管源线60sccm的氮气流量,以保证反应腔体压强维持在1000Pa左右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腔体。加热过程中炉丝温度设为550℃,基底温度设为400℃。等基底温度稳定到400℃后(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用3kW等离子体H2/Ar(60sccm H2和60sccm Ar)对Cu箔进行预处理20分钟。处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设定好的PEALD制备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脉冲为苯脉冲,苯脉冲0.2秒→氮气清洗6秒→等离子体脉冲9秒→氮气清洗1秒,苯源所用源管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150sccm,其他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均设为80sccm,等离子体的气体流量为60sccmH2和60sccm Ar,功率为2kW。
d、生长总时间为执行200个上述PEALD大循环。Cu箔表面完全覆盖了石墨,获得了基底尺寸大小的连续石墨烯,且局部地方明显出现了多层,如图3所示,其所用扫描电镜同图1。
实施例5:
a、Cu箔基底准备:将实验所需Cu箔切成小片并一次做以下清洗:用醋酸侵泡10分钟,用丙酮超声清洗10分钟,将丙酮倒掉,用无水乙醇清洗10分钟,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3次,每次各5分钟。清洗完后将Cu箔取出用氮气吹干即可送入真空反应腔体使用。
b、将苯源装入PEALD所用不锈钢源瓶里面,并对源瓶进行预抽处理,直到每次脉冲的蒸汽压稳定为止。
c、将准备好的Cu箔基底通过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之后开始对Cu箔基底进行加热,为了避免在加热过程中Cu箔被氧化,加热前我们利用PEALD设备的换气功能对反应腔体进行3次换气,具体实现过程为将每条源管线(总共六条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2000sccm,并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阀,待反应腔体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后***会自动关闭载气流量和打开抽气阀将反应腔体内的气体抽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基本上可以保证反应腔体里面是比较纯的氮气。此外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维持每条管源线60sccm的氮气流量,以保证反应腔体压强维持在1000Pa左右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腔体。加热过程中炉丝温度设为550℃,基底温度设为400℃。等基底温度稳定到400℃后(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用3kW等离子体H2/Ar(60sccm H2和60sccm Ar)对Cu箔进行预处理20分钟。处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设定好的PEALD制备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脉冲为苯脉冲,苯脉冲0.2秒→氮气清洗6秒→等离子体脉冲9秒→氮气清洗1秒,苯源所用源管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150sccm,其他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均设为80sccm,等离子体的气体流量为60sccmH2和60sccm Ar,功率为2kW。
d、生长总时间为执行400个上述PEALD大循环。Cu箔表面完全覆盖了石墨,获得了基底尺寸大小的连续石墨烯,但是石墨烯表面还能够看出Cu表面形貌特征,如图4所示。
实施例6:
a、Cu箔基底准备:将实验所需Cu箔切成小片并一次做以下清洗:用醋酸侵泡10分钟,用丙酮超声清洗10分钟,将丙酮倒掉,用无水乙醇清洗10分钟,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3次,每次各5分钟。清洗完后将Cu箔取出用氮气吹干即可送入真空反应腔体使用。
b、将苯源装入PEALD所用不锈钢源瓶里面,并对源瓶进行预抽处理,直到每次脉冲的蒸汽压稳定为止。
c、将准备好的Cu箔基底通过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之后开始对Cu箔基底进行加热,为了避免在加热过程中Cu箔被氧化,加热前我们利用PEALD设备的换气功能对反应腔体进行3次换气,具体实现过程为将每条源管线(总共六条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2000sccm,并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阀,待反应腔体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后***会自动关闭载气流量和打开抽气阀将反应腔体内的气体抽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基本上可以保证反应腔体里面是比较纯的氮气。此外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维持每条管源线60sccm的氮气流量,以保证反应腔体压强维持在1000Pa左右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腔体。加热过程中炉丝温度设为550℃,基底温度设为400℃。等基底温度稳定到400℃后(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用3kW等离子体H2/Ar(60sccm H2和60sccm Ar)对Cu箔进行预处理20分钟。处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设定好的PEALD制备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脉冲为苯脉冲,苯脉冲0.2秒→氮气清洗6秒→等离子体脉冲9秒→氮气清洗1秒,苯源所用源管线的N2载气流量设为150sccm,其他管源线的N2载气流量均设为80sccm,等离子体的气体流量为60sccmH2和60sccm Ar,功率为2kW。
d、生长总时间为执行10个上述PEALD大循环。将生长上石墨烯的Cu箔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用匀胶机在2700转每分的条件下在其表面涂上光刻胶,然后在110℃恒温干燥箱内烘烤半个小时,取出冷却5分钟,然后将其放入0.25mol/L的过硫酸氨溶液里面侵泡一晚,将Cu箔基底刻蚀掉,将带有光刻胶的石墨烯用玻璃片提捞出来,放到装有去离子水的培养皿里面反复清洗5次,以洗干净残留的过硫酸氨溶液,之后用带有超薄碳支持膜的铜微栅将带有光刻胶的石墨烯捞到铜网上面并放到滤纸上,最后在用滴管网上面滴丙酮,直到彻底将光刻胶洗净为止,洗净后自然晾干便可进行投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表征的结果如图1b所示。

Claims (5)

1.一种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液态苯作为C源,使用PEALD设备进行ALD模式的石墨烯生长,以远程等离子体作为PEALD的另外一种源获得低温生长;以铜箔为基底,反应前采用3kW的大功率H2/Ar等离子体对Cu基底表面进行清洗和还原,去除Cu基底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以液态苯和高纯H2/Ar混合等离子作为前驱体源;
2)将预先洗干净的Cu箔用PEALD的真空加载***送入反应腔体并将其在1000Pa的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并稳定到400℃;
3)将Cu基底在3kW的大功率远程H2/Ar等离子体下预处理20分钟;
4)开始PEALD循环,每个大循环包括:脉冲0.2秒的苯源,氮气清洗6秒将没有反应的苯排走,开始H2/Ar等离子体脉冲9秒,然后再用氮气清洗1秒,重复以上过程数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将苯源和等离子体源分别通入反应腔体,且中间进行氮气清洗脉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响应速度小于0.1秒的ALD脉冲阀来控制苯蒸汽进入反应室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控制PEALD循环次数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
CN201310053286.5A 2013-02-19 2013-02-19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1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3286.5A CN103121670B (zh) 2013-02-19 2013-02-19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3286.5A CN103121670B (zh) 2013-02-19 2013-02-19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1670A true CN103121670A (zh) 2013-05-29
CN103121670B CN103121670B (zh) 2015-04-29

Family

ID=48452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328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1670B (zh) 2013-02-19 2013-02-19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1670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3029A (zh) * 2013-10-31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竖直石墨烯的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79292A (zh) * 2013-12-31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芯片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5149116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Graphene process and product
CN106252681A (zh) * 2015-06-10 2016-12-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不锈钢基板上作为bpp涂层的石墨烯的低温大气压原子层沉积(ald)
CN110323127A (zh) * 2019-06-04 2019-10-11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peald在硅衬底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US20200032388A1 (en) * 2018-07-25 2020-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irectly growing carbon material on substrate
US10971451B2 (en) 2018-07-24 2021-04-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hav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cap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rconnect structure
CN112680719A (zh) * 2020-12-02 2021-04-20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
CN112707385A (zh) * 2021-01-15 2021-04-2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US11094538B2 (en) 2018-10-01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forming graphene
US11180373B2 (en) 2017-11-29 2021-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and method of form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US11217531B2 (en) 2018-07-24 2022-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hav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cap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rconnect structure
WO2022244639A1 (ja) * 2021-05-21 2022-11-2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US11626282B2 (en) 2019-04-30 2023-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aphen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graphene structure
US20230257871A1 (en) * 2020-06-25 2023-08-17 Tokyo Electron Limited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film forming apparatus
WO2024031911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5267A2 (ko) * 2010-07-30 2012-02-02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그래핀의 제조 방법, 그래핀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자
CN102344134A (zh) * 2011-09-23 2012-02-0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石墨的制备方法
CN102433544A (zh) * 2012-01-11 2012-05-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多苯环碳源低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
WO2012105777A2 (en) * 2011-01-31 2012-08-09 Samsung Techwin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graphe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5267A2 (ko) * 2010-07-30 2012-02-02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그래핀의 제조 방법, 그래핀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자
WO2012105777A2 (en) * 2011-01-31 2012-08-09 Samsung Techwin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graphene
CN102344134A (zh) * 2011-09-23 2012-02-0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石墨的制备方法
CN102433544A (zh) * 2012-01-11 2012-05-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多苯环碳源低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 SEUNGÁKIM, ET AL.: "Methane as an effective hydrogen source for single-layer graphene synthesis on Cu foil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NANOSCALE》 *
曹燕强等: "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原理与应用", 《微纳电子技术》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3029B (zh) * 2013-10-31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竖直石墨烯的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53029A (zh) * 2013-10-31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竖直石墨烯的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79292A (zh) * 2013-12-31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芯片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79292B (zh) * 2013-12-31 2017-03-1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芯片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5149116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Graphene process and product
CN106252681A (zh) * 2015-06-10 2016-12-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不锈钢基板上作为bpp涂层的石墨烯的低温大气压原子层沉积(ald)
US11180373B2 (en) 2017-11-29 2021-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and method of form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US11217531B2 (en) 2018-07-24 2022-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hav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cap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rconnect structure
US11682622B2 (en) 2018-07-24 2023-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hav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cap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rconnect structure
US10971451B2 (en) 2018-07-24 2021-04-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having nanocrystalline graphene cap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rconnect structure
US11149346B2 (en) 2018-07-25 2021-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irectly growing carbon material on substrate
US20200032388A1 (en) * 2018-07-25 2020-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irectly growing carbon material on substrate
US11094538B2 (en) 2018-10-01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forming graphene
US11626282B2 (en) 2019-04-30 2023-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aphen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graphene structure
CN110323127B (zh) * 2019-06-04 2021-07-06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peald在硅衬底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10323127A (zh) * 2019-06-04 2019-10-11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peald在硅衬底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US20230257871A1 (en) * 2020-06-25 2023-08-17 Tokyo Electron Limited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film forming apparatus
CN112680719A (zh) * 2020-12-02 2021-04-20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
CN112707385A (zh) * 2021-01-15 2021-04-2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WO2022244639A1 (ja) * 2021-05-21 2022-11-2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WO2024031911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1670B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1670B (zh) 远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3981507B (zh) 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8342716B (zh)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二维材料的***及方法
CN108033439B (zh) 一种等离子体辅助溅射固态碳源的石墨烯低温制备方法
CN104843691B (zh) 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2322A (zh) 一种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及光伏应用
CN106335897B (zh) 一种大单晶双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9992A (zh) 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3407988A (zh) 一种低温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2887498B (zh)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7604338A (zh) 在绝缘衬底上制备大面积双层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4773725A (zh) 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6219525A (zh) 一种膨胀石墨纸的制备方法
CN107188161A (zh) 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23270B (zh) 一种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薄膜晶体管
CN103112850A (zh) 一种催化氧化多次插层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
CN102424382B (zh) 一种常压低温条件下制备高比表面积石墨烯的方法
CN103469308A (zh) 一种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其连续化生产方法及生产线
CN103101907B (zh) 石墨烯、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410287B (zh) 二维SnSe-SnSe2 p-n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9836A (zh) 石墨烯镀层的制造方法
CN102502604A (zh) 一种多功能石墨烯管的制备方法
CN103183336A (zh) 基于Ni膜退火的Si衬底上大面积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8468036B (zh) 一种超柔半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264785A (zh) 一种氧空位wo3-x粉体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