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624A - 磨床 - Google Patents

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624A
CN102781624A CN201180011773.4A CN201180011773A CN102781624A CN 102781624 A CN102781624 A CN 102781624A CN 201180011773 A CN201180011773 A CN 201180011773A CN 102781624 A CN102781624 A CN 102781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fixed cover
cover
knife rest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17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624B (zh
Inventor
荒木义昭
今井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ATSU NTC CORP
Komatsu NTC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ATSU N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ATSU NTC CORP filed Critical OMATSU NT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3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5/42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crankshafts or crankp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76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ind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4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磨床,夹紧且旋转工件(W)的一对工件支撑装置(12,13)设置在床身(11)上。一对刀架(14)以可沿工件(W)的旋转轴线移动的方式设在床身(11)上。带有旋转砂轮(16c)和驱动机构(16d)的砂轮座(16)支撑在刀架(14)上,可沿垂直于刀架(14)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设有包括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的隔离结构(20),用以隔离加工区域(T)从而对其进行封闭以使两个工件支撑装置(12,13)的夹紧部(12a,13a)和旋转砂轮(16c)会位于所述加工区域(T)之内,而两个工件支撑装置(12,13)的轴承部(12b,13b)和驱动部(12c,13c)及两个砂轮头(16)的轴承部(16b)和驱动部(16d)会位于所述加工区域(T)之外。

Description

磨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一对砂轮同时对内燃机曲轴之类工件的两个部分同时进行研磨的磨床。
背景技术
此类磨床中,通常会在床身上设置一对工件支撑装置。该对工件支撑装置夹紧工件的两端并且使得工件绕水平轴线旋转。一对刀架设在机床上,并且可沿工件的旋转轴线移动。各刀架上支撑有磨头,并且所述磨头可沿垂直于刀架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各磨头包括砂轮以及驱动砂轮的驱动机构。通过刀架的移动,砂轮的位置设为与工件的待加工预定部分相对应。当砂轮在这一状态下旋转的时候,磨头朝向正旋转着的工件移动。因此,工件的待加工部分被研磨。
如前所述的磨床中,需要一直向砂轮所研磨的工件待加工部分供给大量的冷却剂。因此,包括切屑的冷却剂或冷却剂雾可能从待加工部分散落到机床周围的区域。现有的磨床中,对整个磨床进行覆盖以防止冷却剂的散落。
例如,业已提出了如专利文献1所揭露的结构作为包括一个砂轮的单头磨床的护罩。现有结构中,覆盖装置覆盖包括砂轮的加工区域,所述覆盖装置由包括伸缩罩(telescopic cover)与波纹罩(bellows cover)的可伸展罩和固定罩形成。
现有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第3923769号日本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有结构具有如下缺点。
在由护罩对整个磨床进行覆盖的现有结构中,得以防止冷却剂散落到磨床外。然而,从工件的待加工部分散落至周围区域的冷却剂可能聚集在磨头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或者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这可能会造成问题。
并且,专利文献1所揭露的现有结构中,护罩的结构系用于包括一个砂轮的单头磨床。因此,难以将专利文献1所揭露的护罩结构应用到包括两个磨头的磨床
再者,在专利文献1的磨床中,伸缩罩和波纹罩随着磨头沿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而延伸和收缩。由与所述左右方向运动同步之滑门的滑臂隔离的磨头可朝向工件沿前后方向移动。然而,在包括两个磨头的磨床中,磨头之间的距离变化从十几毫米到超过1000毫米,并且磨头相对于工件的沿前后方向的运动可能不同步。由此,难以在磨头之间构造冷却剂防散落机构。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这样的磨床,其通过对包括双磨头砂轮的加工区域进行密封而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散开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磨床,其对加工区域中的具有端部的工件进行研磨。所述磨床包括床身、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一对第一刀架、一对第二刀架、及一对磨头。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身床上。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夹紧部、轴承部、及驱动部。在所述工件两端被所述夹紧部夹紧的状态下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使得所述工件绕水平轴线旋转。所述第一刀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延伸。所述第二刀架各自附接至所述一对第一刀架,所述第二刀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磨头分别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刀架上。各磨头包括砂轮、轴承部、及驱动机构。所述磨床还包括隔离装置,其用以隔离待密封的所述加工区域以使得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所述一对磨头的砂轮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内,而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和驱动部与所述一对磨头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外。
所述隔离装置最好包括固定至所述床身的固定罩;及附接在所述固定罩与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所述第一刀架与所述第二刀架之间、及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的可延伸罩。所述可延伸罩根据所述一对第一刀架和所述一对第二刀架的移动可选择地延伸或收缩。
所述固定罩最好包括一对第一固定罩和一对第二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罩形成在所述床身并与之垂直。各第一固定罩对相应所述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轴承部之间进行防护、对相应的所述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与相应的所述磨头之间进行防护、且对相应所述磨头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进行防护;所述第二固定罩固定在所述第二刀架上。各第二固定罩对相应所述砂轮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进行防护以使之免受砂轮的影响。
所述磨床最好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柱和一对第二支撑柱。各所述第一支撑柱形成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刀架的后侧上表面并与之垂直。各所述第二支撑柱形成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刀架的前表面并与之垂直。所述可延伸罩最好包括第一可延伸罩、一对第二可延伸罩、及一对第三可延伸罩。所述第一可延伸罩对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柱之间进行防护。各所述第二可延伸罩对位于所述沿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上的所述第一固定罩中的一个的防护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中相应的一个之间进行防护。各所述第三可延伸罩对所述第一支撑柱中的一个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罩的后边缘之间进行防护。
所述第一可延伸罩到所述第三可延伸罩最好由波纹罩形成。
各第二支撑柱与位于所述沿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上的相应所述第二固定罩的防护部形成有间隙。各第二支撑柱设有密封件。各所述密封件对相应所述间隙进行防护并且可滑动地接触相关所述防护部的外表面。
第三固定罩最好附接至相关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柱,相关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柱将要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固定罩中每一个的上方。各第三固定罩设有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对各第二固定罩和相关所述第三固定罩之间的间隙进行防护。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可滑动地接触相关所述第二固定罩的水平防护部的上表面。第四固定罩附接至所述第一固定罩的上边缘、各所述第一到第三可延伸罩的上边缘、及相应所述第三固定罩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四固定罩遮盖于所述加工区域的上方空间。
本发明的磨床中,仅仅是具包括一对磨头的砂轮的加工区域能够被隔离装置,并且被有效闭合。因此,当对工件进行研磨时,可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散落到周围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包括一对磨头的砂轮的加工区域进行密封,可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散开到周围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磨床的剖视平面图;
图2为沿图1的线2-2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图1右侧的磨头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隔离结构的简化形式的剖视平面图;
图5为示出隔离结构的简化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示出处于一对左右磨头设为相互靠得最近的状态下的磨床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磨床的部分立体图;及
图8为图7的磨床上的对工件销的直径进行测量的销直径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磨床。
如图1所示,一对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设在床身11的前侧上表面。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由头架和尾架形成,并且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相互面对且中间留有间隙。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分别包括在夹紧工件W(例如曲轴)的两端对工件W进行夹紧的夹紧部12a和13a、旋转支撑着夹紧部12a和13a的轴承部12b和13b、及电动机之类用于使得夹紧部12a和13a旋转的驱动部12c和13c。并且,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可根据工件W调节夹紧位置。载工件W被夹紧在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夹紧部12a和13a之间的状态下,驱动部12c和13c使得工件W绕沿第一方向的水平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轴线为Z轴(图1中的左右方向)方向。
如图1和2所示,第一刀架(本实施例中为一对Z轴向刀架14)设在床身11的上表面上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后侧。Z轴刀架14可通过导向杆15沿工件W的旋转轴线(Z轴方向)移动。磨头16支撑在各Z轴刀架14上,并且可沿垂直于Z轴刀架14移动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X轴线(前后方向)方向。即,各磨头16包括第二刀架(本实施例中为一对X轴向刀架16)、砂轮16c、驱动机构16d、及砂轮罩16e。各X轴刀架16通过未图示的X轴驱动机构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各砂轮16c通过轴承部16b附接至相关的X轴线刀架16a,并且对工件W进行研磨。驱动机构16d连接至相关的X轴线刀架16a,并且包括使得砂轮16c旋转的电机和传动带。各砂轮罩16e安装在相关的X轴刀架16a上并且覆盖砂轮16c的整个后部,从而使得仅有砂轮16c的前部处的工作端暴露。
随着未图示的用于Z轴移动的电机使得滚珠丝杆17旋转,Z轴刀架14沿Z轴方向移动并且放置为磨头16上的砂轮16c与旋转中的工件W的待加工预定部分相对应。这一状态下,在驱动机构16d使得砂轮16c旋转的同时,通过未图示的X轴移动机构使磨头16沿所述方向移动以接近工件W,即,朝前侧移动。因此,砂轮16c对工件W的代加工部分进行研磨。这一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冷却剂供给装置将冷却剂供给至由砂轮16c进行研磨的工件W的待加工部分。
如图1~3所示,Z轴刀架14之间设有可延伸的伸缩罩19,以覆盖床身11的上表面。用于对待密封的加工区域T进行隔离的隔离机构(本实施例中为隔离结构20)设在床身11、Z轴刀架14、X轴刀架16a、及伸缩罩19的上方。隔离结构20包括固定至床身11、X轴刀架16a及Z轴刀架14的固定罩21(21A、21B、21C、21D),以及根据Z轴刀架14和X轴刀架16a的移动可选择地延伸和收缩的可延伸罩22(22A、22B、22C)。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夹紧部12a、13a以及磨头16的砂轮16c设在由隔离结构20的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隔离的加工区域T中。并且,根据支撑装置12和13的轴承部12b和13b以及驱动部12c和13c,磨头16的轴承部16b、及驱动机构16d位于加工区域T的外部。
现描述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的结构。
如图1~3所示,固定罩21包括一对第一固定罩21A、一对第二固定罩21B、一对第三固定罩21C,所述第一固定罩21A附接至并垂直于床身11对应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处,所述第二固定罩21B附接至所述一对X轴刀架16a,所述第三固定罩21C通过下文将描述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柱23和24附接至Z轴刀架14。固定罩21还包括第四固定罩21D,其焊接至第一固定罩21A的上边缘以防护加工区域T的上部。第四固定罩21D可滑动地接触第三固定罩21C的水平防护部21Cj的上表面,可延伸罩22的上端面、及支撑柱23和24的上端面。
如图1和4所示,各第一固定罩21A包括通过弯曲而形成的防护部21Aa、防护部21Ab、及防护部21Ac。防护部21Aa形成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夹紧部12a和13a与轴承部12b和13b之间的分隔件。防护部21Ab形成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轴承部12b和13b与磨头16之间的分隔件。防护部21Ac隔开磨头16沿左右方向朝外部分。
如图1~3和5所示,附接至X轴刀架16a的第二固定罩21B覆盖轴承部16b和磨头16的驱动机构16d的部分。各第二固定罩21B包括防护部21Bd、防护部21Be、防护部21Bf、及水平防护部21Bg。各防护部21Bd位于相关的轴承部16b与防护部21Ab之间。各防护部21Be防护相关轴承部16b沿Z轴方向的外侧部。各防护部21Bf防护于相关轴承部16b与砂轮罩16e之间。通过弯曲防护部21Bd的上边缘至21Bf而形成水平防护部21Bg。
如图1所示,一对第一支撑柱23形成在Z轴刀架14的上表面的后部内侧上并且与之垂直。并且,一对第二支撑柱24形成在在Z轴刀架14的上表面的前部外侧上并且与之垂直。如图3所示,各第二支撑柱24与相关第二固定罩21B的防护部21Be之间形成有间隙g1。各第三固定罩21C附接至第一支撑柱23和第二支撑柱24的上端,以遮蔽相关第二固定罩21B上方的部分。各第三固定罩21C面向相关第二固定罩21B的水平防护部21Bg的上表面并且它们之间形成有间隙g2,各第三固定罩21C还包括与相关防护部21Bd平行的防护部21Ch。并且,各第三固定罩21C面向水平防护部21Bg以及下文将描述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上边缘并且它们之间形成有间隙g3,各第三固定罩21C还包括位于与防护部21Bf同一竖直面上的防护部21Ci。此外,各第三固定罩21C包括平面图呈正方形的水平防护部21Cj,通过防护部23Ch和21Ci的上边缘形成所述水平防护部21Cj。
竖向密封件25配合至各第二支撑柱24以封闭间隙g1。当第二固定罩21B沿X轴方向移动时竖向密封件25q起到可滑动地接触防护部21Be的外表面的滑臂的作用。第一水平密封件26A配合至各防护部21Ch的下边缘。当第二固定罩21B沿X轴方向移动时第一水平密封件26A起到可滑动地接触水平防护部21Bg的上表面的滑臂的作用。第二水平密封件26B配合至各防护部21Ci的下边缘。当第二固定罩21B沿X轴方向移动时,第二水平密封件26B可滑动地接触水平防护部21Bg的上表面以及下文将详述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上边缘。第一水平密封件21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1B由此封闭间隙g2和g3。
如图3所示,沿Z轴方向延伸的密封件28和沿X轴方向延伸的密封件29配合至各第三固定罩21C的水平防护部21Cj的上表面。密封件28和29接触第四固定罩21D的下表面,并且密封相关第三固定罩21C和第四固定罩21D之间的空间。
如图1和4所示,可延伸罩22包括位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柱23之间的第一可延伸罩22A、位于床身11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可延伸罩22B、及邻近第一支撑柱23的一对第三可延伸罩22C。第一到第三可延伸罩22A、22B、及22C由波纹罩形成。第一可延伸罩22A连接至第一支撑柱23以防护第一支撑柱23之间的空间。如图2所示,第一可延伸罩22A的上端和下端通过帘幕导轨型的上Z轴导向机构27A和下Z轴导向机构27B沿Z轴方向导向并移动。第一可延伸罩22A的下边缘与伸缩罩19的上表面稍稍分离。第一可延伸罩22A的下端与形成在伸缩罩19后端的凸块19a的前表面,以向上突起。上Z轴导向机构27A和下Z轴导向机构27B防止第一可延伸罩22A向前移动。
如图1和4所示,各第二可延伸罩22B连接至相关防护部21Ac和相关第二支撑柱24以防护第一固定罩21A的防护部21Ac的后边缘与第二支撑柱24之间的空间。如图3所示,各第二可延伸罩22B的下边缘与床身11的上表面稍稍分离,并且各第二可延伸罩22B的上边缘通过未图示的Z轴导向机构沿Z轴方向导向并移动。
如图1和4所示,各第三可延伸罩22C连接至相关第一支撑柱23和防护部21Bf的后边缘以防护相关第二固定罩21B的防护部21Bf的后边缘与第一支撑柱23之间的空间。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上边缘通过未图示的X轴导向机构沿X轴线导向并移动。如图2所示,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下边缘与相关Z轴刀架14的上表面稍稍分离。
如图1和2所示,包括例如用于电线的端子盒41的有关组件安装在床身11上表面上的磨头16的后部。前侧外罩42配合至床身11的前侧上部。如图1和2所示,覆盖例如磨头16和端子盒41的后罩43附接至床身11的上表面。用于将工件W放入和移出加工区域T的开口部44形成在前侧外罩42的前表面,并且门45附接至开口部44以可选择地打开和闭合。门45亦为形成隔离结构20的组件。
现描述如前所述形成的磨床护罩结构。
磨床的研磨期间,Z轴刀架14移动至如图1所示的分离位置与图6所示之闭合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然后,将磨头16的砂轮16c置于与位于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之间的工件W的预定待加工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如图1和6所示,隔离结构20的第一可延伸罩22A和第二可延伸罩22B根据Z轴刀架14的移动而延伸或收缩,由此使得Z轴刀架14移动。
在砂轮被置于与工件W的预定待加工部分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磨头16沿X轴朝向工件W移动,同时工件W和砂轮16c旋转。由此,砂轮16c研磨工件W的待加工部分。此时,隔离结构20的第三可延伸罩22C根据磨头16的移动而延伸,由此使得磨头16可以移动。砂轮16c对由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形成的隔离结构20所密封之加工区域T内的工件W进行研磨。因此,防止供给至工件W的待加工部分的包括切屑的冷却剂散开到加工区域T的外部。
由此,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夹紧部12a和13a以及磨头16的砂轮16c位于加工区域T的内部。用以对待密封加工区域T进行隔离的隔离结构20被设置成使得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轴承部12b和13b、磨头16的轴承部16b、及驱动机构16d位于加工区域T的外部。由此,隔离结构20仅对包括磨头16的砂轮16c的加工区域T进行包围。由此,在工件W的研磨期间,得以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T的内部散落到加工区域T的周围区域。这防止了因冷却剂粘附至磨头16的轴承部16b和驱动机构16d而在研磨操作时发生问题。
(2)隔离结构20由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形成,固定罩21固定在床身11、Z轴刀架14、及X轴刀架16a上,可延伸罩22可根据Z轴刀架14和X轴刀架16a的移动而延伸和收缩,从而不干扰Z轴刀架14和X轴刀架16a。因此,对加工区域T进行隔离的隔离结构20可容易地由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形成。
(3)一对第一固定罩21A形成在床身11上并与之垂直,在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夹紧部12a和13a与轴承部12b和13b之间、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轴承部12b和13b与磨头16的轴承部16b之间、及磨头16的轴承部16b的外部处进行防护(遮蔽)。并且,第一和第二支撑住23和24形成在Z轴刀架14的上表面并且与之垂直。第一可延伸罩22A设在一对第一支撑柱23之间。各第二可延伸罩22B设在相关第二支撑柱24和防护部21Ac之间。各第三可延伸罩22C设在相关第一支撑柱23和第二固定罩21B之间。因此,以最小所需区域对加工区域T进行防护(遮蔽)。
(4)如图4所示,一对第一支撑柱23形成在左右一对Z轴刀架14的后侧上表面上并与之垂直。第一可延伸罩22A附接至两个第一支撑柱23。因此,第一可延伸罩22A设在如图6所示的砂轮16c的后方。由此,即使在左右一对砂轮16c设为相互靠得最近时,在第一支撑柱23之间的间隙中仍具有空间可容易地容纳收缩的第一可以延伸罩22A。若第一可延伸罩22A位于从Z轴刀架的侧表面向内凸出的左右一对砂轮罩16e之间,由于受第一可延伸罩22A的最小收缩尺寸的限制,当砂轮16c形成为相互靠得最近时则砂轮16c之间的距离变得过长。由此,无法对处于最小距离的两个待加工部分同时进行加工。并且,在磨床中,由于第一可延伸罩22A设在从靠近砂轮16c的待加工部分向后隔开的位置,因此散开冷却剂对第一可延伸罩22A的污染得以减小。
(5)如图3所示,,各第二固定罩21B附接至相关X轴刀架16a,并且各第三固定罩21C通过第一和第二支撑柱23和24附接至相关Z轴刀架14的上表面。因此,各第二固定罩21B的尺寸和重量减小,并且各磨头16可沿X轴方向平滑地移动。
(6)可延伸罩22由在两个第一支撑柱23之间遮蔽的第一可延伸罩22A、各自在相关第二支撑柱24和相关第一固定罩21A的防护部21Ac之间遮蔽的一对第二可延伸罩22B、及各自在相关第一支撑柱23和相关第二固定罩21B的防护部21Bf的后边缘之间遮蔽的一对第三可延伸罩22C形成。因此,可容易地由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形成隔离结构20的可延伸罩22。
(7)由于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由波纹罩(bellows cover)形成,因此可方便、低成本地形成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
(8)可滑动接触防护部21Be的外表面的竖直密封件25设在各第二固定罩21B的防护部21Be与相关第二支撑柱24之间。因此,可通过竖直密封件25可靠地封闭间隙g1,并且可防止冷却剂从间隙g1泄露出。
(9)第一水平密封件26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6B对各第三固定罩21C的防护部21Ch和21Ci相对于相关第二固定罩21B的水平防护部21Bg和相关第三可延伸罩22C之间的间隙g2和g3进行防护。因此,由于通过第一水平密封件26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6B封闭间隙g2和g3,因此可防止冷却剂从间隙g2和g3泄露。
(10)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仅沿延伸方向和收缩方向活动。由此,可延伸罩22A到22C可在其磨头16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具有大行程的磨床中平滑地活动。
(改动方案)
可对本实施例作如下改动。
如图7所示,可省略第三固定罩21C,并且第二固定罩21B、第三可延伸罩22C、及竖直密封件25可向上延伸。设在各第二固定罩21B的上表面上的第一水平密封件26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6B接触第四固定罩21D的下表面。本实施例中,由于可省略第三固定罩21C,因此固定罩21的组件数量可减少。
如图7和8所示,可在相关砂轮罩16e的附近设置销直径测量装置31以对各砂轮16c所研磨的工件W(曲轴销)的直径进行测量。各销直径测量装置31的驱动部由独立的护罩37覆盖。现描述销直径测量装置31。
支撑环32被可旋转地支撑在防护部21Bf的外表面上,以位于旋转轴16f的外圆周上,并且支撑臂33连接至支撑环32。支撑臂33包括连接至支撑环32的第一直部33a、一体连接至第一直部33a的弧形部33b、及与弧形部33b一体形成为从弧形部33b开始弯曲的第二直部33c,弧形部33b具有与支撑环32同轴但半径比支撑环32大的弧形。测量臂34枢转连接至第二直部33c的末端。测量臂34的末端上设有触块35,其用以接触工件W(曲轴销)的外圆周面并且测量直径。
各X轴刀架16a上设有用于使得支撑臂33倾斜的驱动机构36。用以防护支撑环32、支撑臂33的第一直部33a、及驱动机构36的护罩37设在各X轴刀架16a上,以位于砂轮罩16e与防护部21Bf之间。各护罩37的前表面形成有窗孔37a。窗孔37a的尺寸设为,当弧形部33b***穿过窗孔37a时,所述弧形部周围留有稍许的空隙足以使窗孔37a不会接触到弧形部33b。各护罩37内部设有风扇38。风扇38将空气吹入窗孔37a以防止冷却剂在工件W的研磨操作期间通过进入弧形部33b周围的小间隙进入护罩37。
如前所述,如图8所示,支撑环32附接至旋转轴16f,并且支撑臂33附接至支撑环32。并且,设置具有护罩37,其包括支撑臂33的弧形部33b插穿其中的窗孔37a。由此,当利用护罩37覆盖销直径测量装置31的驱动机构36的同时,支撑臂33可从最小所需窗孔37a前进或后退。此外,由风扇38形成的气帘可靠地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影响销直径测量装置31。
各驱动机构16d的电机的旋转轴可直接旋转相关砂轮16c。这样,由于电机位于轴承部16b的位置,因此电机本身也起到砂轮16c的轴承部的作用。
本发明可实现为对曲轴销的轴颈部进行研磨的研磨装置。
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可为伸缩罩或绕卷罩(wind-upcovers)。并且,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可变为可在敞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的可延伸罩,在所述打开状态下,带状的罩片层叠在一起,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罩片的侧边相互连接。
各所述实施例中,可按需改变用作隔离机构的隔离结构20的结构。
根据如图7和8所示实施例的销直径测量装置31可放置在各第二固定罩21B中,并且仅各支撑臂33的末端设在加工区域T中。也可使用其他结构的销直径测量装置。

Claims (7)

1.一种磨床,其对加工区域中的具有端部的工件进行研磨,所述磨床包括:
床身;
位于所述床身上的一对工件支撑装置,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夹紧部、轴承部、及驱动部,并且在所述工件两个端部被所述夹紧部夹紧的状态下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使得所述工件绕水平轴线旋转;
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一对第一刀架,其沿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延伸;
各自附接至所述一对第一刀架的一对第二刀架,所述第二刀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
分别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刀架上的一对磨头,各磨头包括砂轮、轴承部、及驱动机构,
所述磨床的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装置,其用以隔离待密封的所述加工区域以使得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所述一对磨头的砂轮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内,而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和驱动部以及所述一对磨头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包括:
固定至所述床身的固定罩;及
附接在所述固定罩与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所述第一刀架与所述第二刀架之间、及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的可延伸罩,并且所述可延伸罩根据所述一对第一刀架和所述一对第二刀架的移动可选择地延伸或收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包括:
形成在所述床身并与之垂直的一对第一固定罩,各第一固定罩在相应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轴承部之间进行防护、在相应的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与相应的磨头之间进行防护、且在相应的磨头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处进行防护;
固定在所述第二刀架上的一对第二固定罩,各第二固定罩对相应的砂轮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进行防护以使之免受所述砂轮的影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
一对第一支撑柱,各第一支撑柱形成在所述第一刀架中的一个的后侧上表面上并与之垂直;及
一对第二支撑柱,各第二支撑柱形成在所述第一刀架中的一个的上表面并与之垂直,
所述可延伸罩包括:
第一可延伸罩,其防护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柱之间;
一对第二可延伸罩,各所述第二可延伸罩防护于所述第一固定罩中的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的防护部与一个相应的第二支撑柱之间;
一对第三可延伸罩,各所述第三可延伸罩防护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中的一个与相应的第二固定罩的后边缘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可延伸罩由波纹罩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撑柱与相应所述第二固定罩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的防护部形成有间隙,其中各第二支撑柱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对相应的所述间隙进行防护并且可滑动地接触相关防护部的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第三固定罩附接至相关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柱以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固定罩中每一个的上方,各第三固定罩设有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对各第二固定罩和相关第三固定罩之间的间隙进行防护,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可滑动地接触相关第二固定罩的水平防护部的上表面,并且有第四固定罩附接至各第一固定罩的上边缘、所述第一至第三可延伸罩的上边缘、及相应的第三固定罩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固定罩遮盖于所述加工区域的上方空间。
CN201180011773.4A 2010-05-11 2011-05-09 磨床 Active CN102781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9404A JP5054152B2 (ja) 2010-05-11 2010-05-11 研削盤
JP2010-109404 2010-05-11
PCT/JP2011/060669 WO2011142323A1 (ja) 2010-05-11 2011-05-09 研削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624A true CN102781624A (zh) 2012-11-14
CN102781624B CN102781624B (zh) 2013-08-07

Family

ID=4491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1773.4A Active CN102781624B (zh) 2010-05-11 2011-05-09 磨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60066B2 (zh)
EP (1) EP2570237B1 (zh)
JP (1) JP5054152B2 (zh)
CN (1) CN102781624B (zh)
WO (1) WO20111423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5455A (zh) * 2019-08-05 2019-12-31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铸管内磨工位除尘罩用防尘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0106B2 (ja) * 2010-12-24 2013-04-24 コマツNtc株式会社 研削盤の飛散防止構造
DE102012216632A1 (de) 2012-09-18 2014-03-20 Trumpf Laser Gmbh + Co. Kg Bearbeitungs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eines Werkstücks
CN103350375A (zh) * 2013-07-23 2013-10-16 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轴端面磨削装置
JP7127450B2 (ja) * 2018-09-13 2022-08-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研削盤
CN117103069B (zh) * 2023-09-07 2024-04-12 宁波固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设备自动化生产线
CN117444793B (zh) * 2023-12-25 2024-03-05 常州云帆轴承有限公司 适用于油泵轴承生产的智能加工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38667A (en) * 1998-06-25 1999-12-29 Unova Uk Ltd Grinding crankshafts and camshafts
JP2003094277A (ja) * 2001-09-27 2003-04-03 Toyoda Mach Works Ltd 加工装置
JP2006297510A (ja) * 2005-04-18 2006-11-02 Fuji Mach Mfg Co Ltd テレスコカバー装置
JP3923769B2 (ja) * 2001-10-09 2007-06-0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研削盤におけるカバー装置
CN200954696Y (zh) * 2006-10-19 2007-10-03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船体板材成型液压机丝杠防尘装置
CN101362289A (zh) * 2008-09-19 2009-02-11 浙江大学 球形铰接式三坐标柔性调姿单元
CN201217169Y (zh) * 2008-06-25 2009-04-08 珠海市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平面磨床
CN101513720A (zh) * 2009-03-27 2009-08-26 沈阳第一机床厂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整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42906C2 (de) * 1992-12-18 1995-09-14 Walter Ag Numerisch gesteuerte Schleifmaschine zum Schleifen von vorzugsweise metallischen Werkstücken, insbesondere Werkzeugen
US5577952A (en) * 1996-01-29 1996-11-26 Constant Velocity Systems, Inc. Multiple cage grinding device
JP2000084786A (ja) * 1998-09-11 2000-03-28 Toshiba Mach Co Ltd 保護カバー装置
DE10100709B4 (de) * 2001-01-10 2004-02-19 Karl-Heinz Giebmanns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Trennwand zwischen einem Gehäuse und einem Arbeitsraum
JP3739300B2 (ja) * 2001-05-02 2006-01-25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工作機械
JP4148057B2 (ja) * 2003-07-22 2008-09-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研削盤
DE202006011526U1 (de) * 2006-07-27 2006-09-28 Cross Hüller GmbH Werkzeugmaschine mit Abdeck-Modul und Abdeck-Modul für Werkzeugmaschine
DE102007034706B3 (de) * 2007-07-25 2008-09-11 Erwin Junker Maschinenfabrik Gmbh Schleifzentrum und Verfahren zum gleichzeitigen Schleifen mehrerer Lager und endseitigen Flächen von Kurbelwellen
JP5045410B2 (ja) * 2007-12-10 2012-10-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砥石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38667A (en) * 1998-06-25 1999-12-29 Unova Uk Ltd Grinding crankshafts and camshafts
JP2003094277A (ja) * 2001-09-27 2003-04-03 Toyoda Mach Works Ltd 加工装置
JP3923769B2 (ja) * 2001-10-09 2007-06-0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研削盤におけるカバー装置
JP2006297510A (ja) * 2005-04-18 2006-11-02 Fuji Mach Mfg Co Ltd テレスコカバー装置
CN200954696Y (zh) * 2006-10-19 2007-10-03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船体板材成型液压机丝杠防尘装置
CN201217169Y (zh) * 2008-06-25 2009-04-08 珠海市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平面磨床
CN101362289A (zh) * 2008-09-19 2009-02-11 浙江大学 球形铰接式三坐标柔性调姿单元
CN101513720A (zh) * 2009-03-27 2009-08-26 沈阳第一机床厂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整体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5455A (zh) * 2019-08-05 2019-12-31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铸管内磨工位除尘罩用防尘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5666A1 (en) 2013-02-21
CN102781624B (zh) 2013-08-07
EP2570237A1 (en) 2013-03-20
EP2570237A4 (en) 2013-10-16
US8460066B2 (en) 2013-06-11
JP2011235402A (ja) 2011-11-24
JP5054152B2 (ja) 2012-10-24
WO2011142323A1 (ja) 2011-11-17
EP2570237B1 (en)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624B (zh) 磨床
JP6104894B2 (ja) 工作機械
KR101396178B1 (ko) 기어 시험 및 래핑 장치
JPWO2008029485A1 (ja) 工作機械のスプラッシュガード
CN108687608B (zh) 磨床
CN109475991A (zh) 用于加工工件的机器
JP2013094957A (ja) Y軸線を有する工作機械
CN108136554B (zh) 加工中心
JP2011235402A5 (zh)
KR101984628B1 (ko) 이중 스핀들 연삭기
JP3923769B2 (ja) 研削盤におけるカバー装置
JP6012303B2 (ja) 研削装置
CN108620945B (zh) 机床
JP7236361B2 (ja) 内面研削盤用砥石カバー装置
KR101953606B1 (ko) 채터링 방지장치를 포함한 공구대
JP5635834B2 (ja) 研削盤の飛散防止構造
CN103269829B (zh) 磨床的防飞溅结构
JPS6114845A (ja) 円筒研削盤
JP2020192651A (ja) 工作機械の摺動面カバー装置
JP7127450B2 (ja) 研削盤
WO2017216977A1 (ja) 加工装置
CN211841855U (zh) 一种高精度一体式测试转台
CN117140219B (zh) 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电机外壳加工装置
JP7061431B2 (ja) 工作機械
CN220127914U (zh) 一种多自由度汽车检具加工用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