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3475A - 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3475A
CN102473475A CN2010800360399A CN201080036039A CN102473475A CN 102473475 A CN102473475 A CN 102473475A CN 2010800360399 A CN2010800360399 A CN 2010800360399A CN 201080036039 A CN201080036039 A CN 201080036039A CN 102473475 A CN102473475 A CN 102473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ductive microparticle
mass parts
metal complex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60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3475B (zh
Inventor
室内圣人
林贤儿
铃木薰
沟口大刚
村上雅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ORYO CO Ltd
Dai Nippon Toryo KK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OR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OR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TOR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3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3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08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5/00Compounds of zirconium
    • C01G25/02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3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6Alloys based on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能够在基材表面形成透明性优异并且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固化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使该光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此外还特别提供可用于形成高折射率的透明导电膜的这些分散液、组合物和透明导电膜。它们是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以及按照需要掺合的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和分散介质以及按照需要掺合的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使该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

Description

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在塑料、金属、木材、纸、玻璃、石板等各种基材的表面形成透明性优异且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透明性优异且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固化膜,以及用于这样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调制的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各种基材表面的防损伤(擦伤)和防污染的保护涂层材料、印刷油墨的粘结剂材料,要求具有优异的涂工性并且能够在各种基材的表面形成硬度、耐擦伤性、耐磨耗性、低卷曲(カ一ル)性、密合性、透明性、耐化学性、涂膜面的外观等优异的固化膜的固化性组合物。
此外,在用于平板显示器、触摸板、塑料光学零件等的用途中,在上述要求以外,还要求能够形成透明性优异且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透明导电膜等固化膜的固化性组合物。
进一步,在液晶显示器、阴极管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和光学制品中使用防反射膜(固化膜)。对于该防反射膜,在高透明性和低反射率的特性以外,还要求耐擦伤性和防止尘埃和垃圾等异物附着的功能。为此,对于防反射膜的高折射率层,在高透明性和高折射率特性以外,还要求优异的耐擦伤性和防静电特性。
于是,作为为这样的固化膜赋予防静电功能的手段,已知在固化性组合物中添加导电性微粒的方法,所述导电性微粒包含表面活性剂、导电性聚合物或者作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特别是在以制作具有永久防静电效果的膜为目的的情况下,添加导电性微粒的方法是一般性的。作为这样的添加导电性微粒的方法,存在在树脂溶液或溶剂中掺合螯合剂、使无机氧化物分散于该掺合物中的方法(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和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39,8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139,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用于上述用途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及其固化性组合物,要求导电性微粒的粒径小并且分散液贮存稳定性优异。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和2记载的螯合剂与金属形成螯合物,存在在分散处理过程中使使用的金属制设备和涂布机材料腐蚀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1)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在透明性优异的同时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固化膜,并且在分散处理过程中不腐蚀使用的金属制设备和涂布机材料,(2)由该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等各种固化膜,(3)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由该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固化膜,以及(4)用于这样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调制的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为达到上述各目的而专心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导电性微粒和金属络合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得到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此外还发现,通过使用这样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得到在分散处理过程中不腐蚀金属制设备和涂布机材料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的特征在于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2~45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为40~1000质量份。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透明导电特性以外还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情况下,该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的特征在于包含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以及分散介质,含水量为3质量%以下,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的含量为30~900质量份,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3~450质量份,并且分散介质的含量为60~9000质量份。
并且,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和分散介质,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2~45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为40~1000质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含量为10~1000质量份,并且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
此外,在本发明中,用于形成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是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包含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分散介质,含水量为3质量%以下;优选地,它是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的含量为30~900质量份,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3~450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为60~70000质量份,并且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含量为14~10000质量份,并且对于每100质量份的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的特征在于是将上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或印刷于基材上、固化而得到的,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折射率为1.45~1.90,光透过率为75%以上,雾度(ヘイズ)为2.0%以下,并且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
此外,在本发明中,用于形成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是具有如下特征的透明导电膜:它是将上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或印刷于基材上、固化而得到的,优选地,它是具有如下特征的透明导电膜:折射率为1.55~1.90,光透过率为85%以上,雾度为1.5%以下,并且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1)提供了分散液的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2)提供了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在基材的表面形成透明性优异并且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固化膜,并且在分散处理过程中不腐蚀使用的金属制设备和涂布机材料,并且(3)提供了由该组合物得到的透明性优异并且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
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了(1)用于形成光固化性透明导电膜的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在基材的表面形成透明性优异并且具有高折射率、防静电功能的透明导电膜,并且在分散处理过程中不腐蚀使用的金属制设备和涂布机材料,(2)由该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组合物得到的透明性优异并且具有高折射率和防静电功能的透明导电膜,(3)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的显示器,以及(4)用于这样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组合物的调制的、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分散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含有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本发明使用的导电性微粒的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制。作为导电性微粒的导电性,体积电阻率为107Ω·cm以下,优选为103Ω·cm以下。此外,对于导电性微粒的大小,可以使用一次粒径通常为1~500nm、优选10~100nm的。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特别要求透明导电膜等的高折射率特性的情况下,其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含有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以及分散介质,含水量为3质量%以下。对于本发明使用的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制。此外,对于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大小,可以使用一次粒径通常为1~500nm、优选10~100nm的。
对于本发明使用的导电性微粒的种类,若能够达到目的即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市售品等公知的。例如,可以使用ITO、ATO、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锑酸锌、五氧化二锑等金属氧化物和构成这些金属氧化物的金属的氢氧化物。对于氧化锡,也可以使用掺杂了磷等元素的。对于氧化锌,也可以使用掺杂了镓和铝的。此外,金、银、铜、铂、铝等的金属微粒和有机导电性微粒也可。这些导电性微粒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此外,在本发明中,掺合于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的高折射率微粒是为了控制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而添加的微粒,优选使用折射率为1.8~3.0的金属氧化物,所述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用于特别要求透明导电膜等的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此外,各种高折射率微粒的折射率是材料固有的值,记载于各种文献中。在使用折射率不足1.8的高折射率微粒的情况下,得不到高折射率的膜,此外,在使用折射率超过3.0的高折射率微粒的情况下,存在膜的透明性降低的倾向。对于本发明使用的高折射率微粒的种类,若能够达到目的即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市售品等公知的。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锆(n=2.2)、氧化钛(n=2.76)和氧化铈(n=2.2)等。这些高折射率微粒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在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中,在上述的导电性微粒以及特别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情况下掺合的高折射率微粒以外,在分散介质中掺合金属络合物。该金属络合物由于在分散液中作为分散剂起作用,可以得到分散液的贮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此外,金属络合物在分散过程中基本上不腐蚀使用的金属制设备和涂布机材料。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金属络合物,可以举出含有选自锆、钛、铬、锰、铁、钴、镍、铜、钒、铝、锌、铟、锡和铂的金属,优选地,从分散液的色调少的角度,选自锆、钛、铝、锌、铟和锡的金属,并且含有选自β-二酮的配体,优选地选自三甲基乙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和六氟乙酰丙酮的配体的金属络合物,更优选地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在使用含有醇盐的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存在醇盐与溶剂所含的水分或空气中的水分随着时间发生反应,使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和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贮存稳定性和膜特性降低的倾向。
在本发明中,对于在特别要求透明导电膜等的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情况下掺合的金属络合物,使用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在使用含有醇盐的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存在醇盐与溶剂所含的水分或空气中的水分随着时间发生反应,使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和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贮存稳定性和膜特性降低的情况。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散液的贮存稳定性的目的,也可以进一步添加其它分散剂作为分散助剂。这样的分散助剂的种类不受特别的限制,作为这样的分散助剂,优选地可以举出具有聚氧乙烯烷基结构的磷酸酯系非离子型分散剂。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分散介质,可以举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辛醇等醇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4-羟基-4-甲基-2-戊酮等酮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乳酸乙酯、γ-丁内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等酯类;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芳香族烃类;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酰胺类等。在这些中,优选乙醇、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4-羟基-4-甲基-2-戊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乙苯,更优选甲乙酮、丁醇、二甲苯、乙苯、甲苯。在本发明中,作为分散介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
在本发明中,对于在特别要求透明导电膜等的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情况下掺合的分散介质,为了防止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和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含有的微粒的粒径随着时间变大,使得所含的水量为3质量%以下,优选地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地为0.5质量%以下。
在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中,各成分的掺合比例可以按照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的用途适宜地设定,而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2~45质量份,更优选地为5~20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优选地为40~10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60~600质量份。在金属络合物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导电性微粒分散不良,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金属络合物不溶解于分散介质中,会产生沉淀。此外,在分散介质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金属络合物的溶解、导电性微粒的分散不充分,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的浓度过稀,变得不实用。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用于特别要求透明导电膜等的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中,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的含量优选地为30~9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40~500质量份,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3~45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7~200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优选地为60~90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100~5000质量份。在导电性微粒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虽然形成的膜的折射率高,但是导电性降低。相反,在导电性微粒的量高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虽然形成的膜的导电性高,但是折射率降低。此外,在金属络合物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分散变得不良,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金属络合物不溶解于分散介质中,会产生沉淀。此外,在分散介质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金属络合物的溶解、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分散不充分,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浓度过稀,变得不实用。
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通过将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以及进一步地在特别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情况下掺合的高折射率微粒以任意顺序添加、充分混合而得到。通常,使导电性微粒和高折射率微粒分散于溶解了金属络合物的分散介质中而制造。在进行分散操作之前也可以进行预分散操作。预分散操作可以如下进行:在溶解了金属络合物的分散介质中,在用分散机等搅拌的同时,将导电性微粒子和高折射率微粒缓慢加入,充分搅拌直到通过目视不能辨认这些导电性微粒和高折射率微粒的块。此外,在掺合高折射率微粒的情况下,也可以预先调制包含高折射率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的分散液以及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的分散液,然后将这些分散液混合而进行制造。
导电性微粒和高折射率微粒的分散操作可以使用涂料摇摆器(ペイントシエ一カ一)、球磨机、砂磨机、离心式涡流分散机等进行。在分散操作时,优选使用玻璃珠、氧化锆珠等分散用珠。珠粒径不受特别的限制,通常为约0.05~1mm,优选为0.05~0.65mm。在掺合高折射率微粒的情况下,更优选为0.08~0.65mm,特别优选为0.08~0.5mm。
在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中,导电性微粒和高折射率微粒的粒径作为中位直径(メジアン径)优选为12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nm以下。若中位直径在其以上,存在由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的雾度变高的倾向。
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导电性微粒和高折射率微粒长期内稳定地分散,此外,由于不包含使金属腐蚀的乙酰丙酮等,可以在金属制的容器中保存。
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可以包含在用于形成保护膜的组合物、用于形成防反射膜的组合物、粘合剂、密封材料、胶粘剂材料等中使用,特别是可以合适地用于形成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防反射膜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含有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和分散介质,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如以上所述。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含有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和分散介质,含水量为3质量%以下,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和分散介质如以上所述。
进一步,对于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为了赋予固化膜的耐擦伤性、耐磨耗性、低卷曲性、密合性、透明性、折射率、耐化学性、防静电性,可以使用上述导电性微粒以外的微粒。对于微粒的种类,若能够达到目的即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市售品等公知的。可以使用例如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铝和氧化硅等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等。这些微粒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可以举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性低聚物等。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双酚S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S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乙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乙烯基甲苯、醋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腈、丙烯醇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此外,作为自由基聚合性低聚物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甲基)丙烯酸酯、醇酸(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预聚物。特别优选的自由基聚合性低聚物为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的各个(甲基)丙烯酸酯。在本发明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
在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中,由于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敏化剂),可以通过少量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使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固化。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光敏化剂),可以举出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二苯甲酮、苄基二甲基酮、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p-氯二苯甲酮、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化物、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1-丙酮。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
在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各成分的掺合比例可以按照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用途适宜地设定,而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2~45质量份,更优选地为5~20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优选地为40~10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60~600质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10~10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25~150质量份,并且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地为0.1~2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1~15质量份。
在此,在金属络合物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导电性微粒变得分散不良的倾向,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金属络合物不溶解于分散介质中,会产生沉淀。在分散介质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金属络合物的溶解、导电性微粒的分散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存在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的浓度过稀而导电性微粒的添加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固化膜的折射率变高而透明性降低的倾向,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硬化膜的折射率不能高至期望的程度。此外,在光聚合引发剂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光固化组合物的固化速度降低的倾向,而多于上述上限值通常也得不到其平衡的效果。
此外,在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的含量优选地为30~9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40~500质量份,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3~45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7~200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优选地为60~700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100~50000质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14~1000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35~2000质量份,并且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地为0.1~20质量份,更优选地为1~15质量份。
在该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在导电性微粒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虽然形成的膜的折射率高,但是导电性降低。相反,在导电性微粒的量高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虽然形成的膜的导电性高,但是折射率降低。在金属络合物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分散变得不良的倾向,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金属络合物不溶解于分散介质中,会产生沉淀。在分散介质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金属络合物的溶解、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分散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光固化性组合物的浓度过稀,变得不实用。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变高而透明性降低的倾向,在多于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不能高至期望的程度,防静电功能也变得不充分。此外,在光聚合引发剂的量少于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存在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速度降低的倾向,而多于上述上限值通常也得不到其平衡的效果。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在不损害其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掺合上述以外的惯用的各种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举出阻聚剂、固化催化剂、防氧化剂、流平剂、偶联剂等。
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涂布或印刷于塑料(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酯、聚烯烃、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三乙酰纤维素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树脂、AS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金属、木材、纸、玻璃、石板等各种基材的表面,固化而形成膜,例如可以用于塑料光学零件、触摸板、薄膜型液晶元件、塑料容器、作为建筑内装材料的地板材料、壁材、人造大理石等的用于防损伤(擦伤)和防污染的保护涂层材料;薄膜型液晶元件、触摸板、塑料光学零件等的防反射膜;各种基材的粘合剂、密封材料;印刷油墨的胶黏剂材料等,特别是可以合适地用于形成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防反射膜的组合物。此外,在掺合了高折射率微粒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情况下,特别是可以合适地用于高折射率的透明导电膜的形成。
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向基材的涂布或印刷可以按照常规方法例如辊涂、旋涂、丝网印刷等手段进行。根据需要加热而使分散介质(溶剂)蒸发,使涂膜干燥,然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紫外线或电子射线)。作为活性能量射线源,可以使用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准分子激光器、色素激光器等紫外线源以及电子射线加速装置。对于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量,在紫外线的情况下50~3000mJ/cm2范围内是合适的,在电子射线情况下0.2~1000μC/cm2范围内是合适的。通过该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发生聚合,形成导电性微粒通过树脂结合的膜。该膜的膜厚一般优选为0.1~10.0μm范围内。
使得用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调制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本发明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导电性微粒在固化膜中均匀分散,折射率可控制,透明性高,雾度低,具体地说折射率为1.45~1.90,光透过率为75%以上,雾度为2.0%以下,并且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
此外,在本发明中,使得用于形成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在透明导电膜中均匀分散,折射率可控制并且折射率高,透明性高,雾度低,具体地说折射率为1.55~1.90,光透过率为85%以上,雾度为1.5%以下,并且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为了控制折射率,可以调整高折射率微粒和导电性微粒的量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量之比。透明导电膜可以用于导电性防反射材料和显示器的显示面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份”全部为“质量份”。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2]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2使用的成分为以下所述。
<导电性微粒>
ATO(折射率2.0,体积电阻率10Ω·cm,一次粒径0.05μm)
ITO(折射率2.0,体积电阻率0.02Ω·cm,一次粒径0.04μm)
氧化锡(折射率2.0,体积电阻率100Ω·cm,一次粒径0.06μm)
氧化锌(折射率1.95,体积电阻率100Ω·cm,一次粒径0.06μm)
<无机微粒>
氧化铝(折射率1.76,一次粒径0.04μm)
<金属络合物>
乙酰丙酮锆[Zr(C5H7O2)4]
乙酰丙酮钛[Ti(C5H7O2)4]
乙酰丙酮锌[Zn(C5H7O2)2]
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C4H9)2Sn(C5H7O2)2]
<分散助剂>
ビツクケミ一ジヤパン(株)制,BYK-142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
日本化药(株)制,KAYARAD DPHA
<光聚合引发剂>
チバ·スペシヤリテイ·ケミカルズ(株)制,IRGACURE 184
<螯合剂>
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乙酰丙酮
[实施例1]
相对于100份氧化锡,将20份乙酰丙酮锆、250份甲乙酮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3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43份DPHA、2份IRGACURE 184和65份甲乙酮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用刮条涂布机将该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于膜厚100μm的PET膜(东洋纺(株)制A4100)上,使有机溶剂蒸发后,在空气下用高压水银灯照射300mJ/cm2的光,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膜的制作在光固化性组合物刚制成以及6个月后进行。
[实施例2]
相对于100份ATO,将10份乙酰丙酮钛、10份BYK-142、250份2-丁醇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3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43份DPHA、2份IRGACURE 184和65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3]
相对于100份ATO,将10份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250份2-丁醇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3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43份DPHA、2份IRGACURE 184和65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4]
相对于50份ATO,将50份ITO、10份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250份2-丁醇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3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43份DPHA、2份IRGACURE 184和65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5]
相对于60份ITO,将40份氧化铝、25份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250份2-丁醇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3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67份DPHA、6.7份IRGACURE 184和17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比较例1]
相对于100份氧化锡,将20份BYK-142、250份2-丁醇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3小时。在拌合过程中分散液增粘。
[比较例2]
除了添加20份的乙酰丙酮来代替20份的乙酰丙酮钛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处理,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评价方法>
(1)无机微粒的中位直径
分散于实施例和比较例制作的分散液和光固化组合物中的无机微粒的中位直径使用日机装(株)制Microtrac粒度分布计在刚制作后、3个月后(40℃保存)、6个月后(40℃保存)通过以下条件测定。
(2)透明导电膜的透过率,雾度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透明导电膜,透过率和雾度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NDH 5000测定。测定值为包含基材的值。
(3)表面电阻值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用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ハイレスタIP MCP-HT260测定。
(4)折射率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用(株)アタゴ制的アツベ折射计DRM4(20℃)测定。
(5)金属制容器的腐蚀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制作的分散液加入不锈钢容器(SUS304;Fe-Cr-Ni系不锈钢制),静置1个月后通过目视评价不锈钢容器的腐蚀状态。
上述各个测定结果、评价结果与各组合物的组成一起表示在表1中。
[表1]
Figure BPA00001513975000141
Figure BPA00001513975000151
从表1所示的数据可知,在含有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实施例1~5),无论有没有分散助剂,均得到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的分散液,即使在保存于金属制容器的情况下也没有在金属制容器中发现腐蚀。进一步,使用实施例1~5所得分散液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进行涂布而得到的透明导电膜,折射率为1.45~1.90,透过率为75%以上,雾度为2.0%以下,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具有防静电功能、高透明性并且导电性优异。在不添加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比较例1),难以分散而得不到均匀的分散液。此外,在将添加了乙酰丙酮而分散的分散液(比较例2)贮存于金属制容器的情况下,显著地识别到容器的腐蚀。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参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用于要求高折射率特性的用途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组合物以及透明导电膜。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例和参考例中,“份”全部为“质量份”。
[实施例6~11和参考例1~6]
实施例6~11和参考例1~6使用的成分为以下所述。
<高折射率微粒>
氧化锆(折射率2.2,一次粒径0.02μm)
氧化钛(折射率2.76,一次粒径0.02μm)
<导电性微粒>
ATO(折射率2.0,体积电阻率10Ω·cm,一次粒径0.06μm)
氧化锡(折射率2.0,体积电阻率100Ω·cm,一次粒径0.06μm)
氧化锌(折射率1.95,体积电阻率100Ω·cm,一次粒径0.06μm)
<金属络合物>
乙酰丙酮锆[Zr(C5H7O2)4]
乙酰丙酮钛[Ti(C5H7O2)4]
乙酰丙酮铝[Al(C5H7O2)3]
乙酰丙酮锌[Zn(C5H7O2)2]
乙酰丙酮铟[In(C5H7O2)3]
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C4H9)2Sn(C5H7O2)2]
单乙酰丙酮三丁氧基锆[(C4H9O)3Zr(C5H7O2)]
<分散助剂>
ビツクケミ一ジヤパン(株)制,BYK-142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
日本化药(株)制,KAYARAD DPHA
<光聚合引发剂>
チバ·スペシヤリテイ·ケミカルズ(株)制,IRGACURE 184
<螯合剂>
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乙酰丙酮
[实施例6]
相对于100份氧化锆,将100份氧化锡、40份乙酰丙酮锆、500份2-丁醇和8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86份DPHA、4.3份IRGACURE 184和13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用辊涂机将该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于膜厚100μm的PET膜(东洋纺(株)制A4100)上,使有机溶剂蒸发后,在空气下用高压水银灯照射300mJ/cm2的光,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膜的制作在光固化性组合物刚制成以及6个月后进行。
[实施例7]
相对于100份氧化钛,将43份ATO、6份乙酰丙酮钛、14.3份BYK-142、500份2-丁醇和8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143份DPHA、7.2份IRGACURE 184和16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8]
相对于100份氧化锆,将233份氧化锡、33份乙酰丙酮铝、880份2-丁醇和8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143份DPHA、7.2份IRGACURE184和16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9]
相对于100份氧化钛,将100份氧化锌、20份乙酰丙酮锌、500份2-丁醇和8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86份DPHA、4.3份IRGACURE 184和13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10]
除了添加20份的二乙酰丙酮二丁基锡来代替20份的乙酰丙酮锌以外,通过与实施例9相同的处理,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11]
除了添加20份的乙酰丙酮铟来代替20份的乙酰丙酮锌以外,通过与实施例9相同的处理,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参考例1]
相对于100份氧化锆,将100份氧化锡、20份BYK-142、600份2-丁醇和8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在拌合过程中分散液增粘。
[参考例2]
除了添加6份的乙酰丙酮来代替6份的乙酰丙酮钛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相同的处理,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参考例3]
将100份氧化锡、10份乙酰丙酮钛、600份2-丁醇和8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150份DPHA、5份IRGACURE 184和10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参考例4]
将100份氧化锆、10份乙酰丙酮锆、270份2-丁醇和400份玻璃珠全部加入容器中,用涂料摇摆器拌合7小时。拌合后,取出玻璃珠而得到分散液。向该分散液加入43份DPHA、2.2份IRGACURE 184和60份2-丁醇而得到光固化性组合物。此后,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参考例5]
除了添加40份的单乙酰丙酮三丁氧基锆来代替40份的乙酰丙酮锆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处理,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参考例6]
除了添加40份的单乙酰丙酮三丁氧基锆来代替40份的乙酰丙酮锆、添加90份的水和410份的2-丁醇来代替500份的2-丁醇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相同的处理,制作厚度为3μm的透明导电膜。
<评价方法>
此外,无机微粒和高折射率微粒的中位直径、透明导电膜的透过率、雾度、表面电阻值、折射率和金属制容器的腐蚀与实施例1~6同样地进行。
上述各个测定结果、评价结果与各组合物的组成一起表示在表2中。
从表2所示的数据可知,在含有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实施例6~11),无论有没有分散助剂,均得到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的分散液,即使在保存于金属制容器的情况下也没有在金属制容器中发现腐蚀。进一步,使用实施例6~11所得分散液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进行涂布而得到的透明导电膜,折射率为1.55~1.90,透过率为85%以上,雾度为1.5%以下,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具有高折射率、高透明性并且导电性优异。在不添加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参考例1),难以分散而得不到均匀的分散液。此外,在将添加了乙酰丙酮而分散的分散液(参考例2)贮存于金属制容器的情况下,显著地识别到容器的腐蚀。在未添加高折射率微粒的情况下(参考例3),得不到完全满足高折射率、高透明性和导电性的膜。在未添加导电性微粒的情况下(参考例4),识别不到膜的导电性。在包含醇盐作为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参考例5和6),粒径随着时间变大,膜特性也显著变化。此外,在大量含水的情况下(参考例6),显著地发现粒径增大。
Figure BPA00001513975000191

Claims (32)

1.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和分散介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络合物不包含醇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2~45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为40~1000质量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导电性微粒为选自ITO、ATO、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锑酸锌和五氧化二锑的至少1种金属氧化物。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铬、锰、铁、钴、镍、铜、钒、铝、锌、铟、锡和铂的金属以及选自β-二酮的配体。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铝、锌、铟和锡的金属以及选自三甲基乙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和六氟乙酰丙酮的配体。
7.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和分散介质。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络合物不包含醇盐。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导电性微粒,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2~45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为40~1000质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含量为10~1000质量份,并且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
10.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导电性微粒为选自ITO、ATO、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锑酸锌和五氧化二锑的至少1种金属氧化物。
11.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铬、锰、铁、钴、镍、铜、钒、铝、锌、铟、锡和铂的金属以及选自β-二酮的配体。
12.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铝、锌、铟和锡的金属以及选自三甲基乙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和六氟乙酰丙酮的配体。
13.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是将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或印刷于基材上、固化而得到的。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折射率为1.45~1.90,光透过率为75%以上,雾度为2.0%以下,并且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
15.导电性防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树脂基材上具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透明导电膜。
16.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面上具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固化膜。
17.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以及分散介质,含水量为3质量%以下。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的含量为30~900质量份,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3~450质量份,并且分散介质的含量为60~9000质量份。
19.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高折射率微粒为选自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铈的至少1种金属氧化物。
20.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导电性微粒为选自ITO、ATO、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锑酸锌和五氧化二锑的至少1种金属氧化物。
21.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铬、锰、铁、钴、镍、铜、钒、铝、锌、铟、锡和铂的金属以及选自β-二酮的配体。
22.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铝、锌、铟和锡的金属以及选自三甲基乙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和六氟乙酰丙酮的配体。
23.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折射率为1.8以上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不包含醇盐的金属络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分散介质,含水量为3质量%以下。
24.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高折射率微粒,导电性微粒的含量为30~900质量份,金属络合物的含量为3~450质量份,分散介质的含量为60~70000质量份并且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含量为14~10000质量份,并且对于每100质量份的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
25.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高折射率微粒为选自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铈的至少1种金属氧化物。
26.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导电性微粒为选自ITO、ATO、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锑酸锌和五氧化二锑的至少1种金属氧化物。
27.权利要求23~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铬、锰、铁、钴、镍、铜、钒、铝、锌、铟、锡和铂的金属以及选自β-二酮的配体。
28.权利要求23~2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络合物包含选自锆、钛、铝、锌、铟和锡的金属以及选自三甲基乙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和六氟乙酰丙酮的配体。
29.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是将权利要求23~2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或印刷于基材上、固化而得到的。
30.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折射率为1.55~1.90,光透过率为85%以上,雾度为1.5%以下,并且表面电阻值为1012Ω/□以下。
31.导电性防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树脂基材上具有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透明导电膜。
32.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面上具有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透明导电膜。
CN201080036039.9A 2009-09-18 2010-09-15 含导电性微粒的分散液、光固化性组合物及其产品 Active CN102473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7991 2009-09-18
JP2009217991A JP4995878B2 (ja) 2009-09-18 2009-09-18 透明導電膜形成用分散液、透明導電膜形成用光硬化性組成物、及び透明導電膜
PCT/JP2010/065919 WO2011034079A1 (ja) 2009-09-18 2010-09-15 導電性微粒子分散液、導電性微粒子含有光硬化性組成物、及び導電性微粒子含有硬化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3475A true CN102473475A (zh) 2012-05-23
CN102473475B CN102473475B (zh) 2014-04-16

Family

ID=4375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6039.9A Active CN102473475B (zh) 2009-09-18 2010-09-15 含导电性微粒的分散液、光固化性组合物及其产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995878B2 (zh)
KR (1) KR101752221B1 (zh)
CN (1) CN102473475B (zh)
TW (1) TWI529225B (zh)
WO (1) WO201103407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8609A (zh) * 2012-07-27 2015-04-08 奈米制作概念公司 透明触觉表面的制造方法和由所述方法获得的触觉表面
CN105244081A (zh) * 2013-10-16 2016-01-1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劣化抑制方法、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
CN106104703A (zh) * 2014-03-20 2016-11-09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可热成形的聚合物厚膜透明导体及其在电容式开关电路中的用途
CN113861729A (zh) * 2021-10-14 2021-12-31 新纶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腐蚀性的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8287B2 (ja) * 2012-01-24 2016-04-2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透明導電膜
CN10336085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厦门纳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明、低辐射、节能的玻璃用组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165805B2 (ja) * 2014-07-04 2017-07-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の製造方法、硬化膜、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6141902B2 (ja) * 2014-07-04 2017-06-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の製造方法、硬化膜、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0508203B2 (en) * 2014-09-26 2019-12-17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ions and coatings with non-chrome corrosion inhibitor particles
JP6436487B2 (ja) * 2014-12-29 2018-12-12 小林 博 透明導電性膜を製造する製造方法
CN111032700B (zh) * 2017-09-05 2022-04-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及透镜单元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085A (zh) * 2003-09-12 2006-11-29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能够以微细的液滴的形状喷射、层叠涂布的金属纳米粒子分散液
JP2008010236A (ja) * 2006-06-28 2008-01-17 Kyocera Corp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光電変換装置、並びに光発電装置
TW200824786A (en) * 2006-12-01 2008-06-16 Dainippon Toryo Kk Zirconium oxide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zirconium particles, and cured film
JP2009135098A (ja) * 2007-10-31 2009-06-18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透光性導電膜形成用塗布液及び透光性導電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2042B2 (ja) * 1997-05-08 2006-12-27 Tdk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それを用いたセラミックス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39847A (ja) * 1999-11-12 2001-05-22 Dainippon Toryo Co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塗料組成物
JP5309440B2 (ja) * 2005-11-15 2013-10-0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の電極形成用組成物及び該電極の形成方法並びに該形成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電極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JP4620634B2 (ja) * 2006-06-06 2011-01-26 株式会社パワーシステム 非水系電子部品用電極部材
JP5020130B2 (ja) * 2008-03-13 2012-09-0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形成用インク、及び透明導電膜
JP5077950B2 (ja) * 2008-03-19 2012-11-21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分散液、透明導電膜形成用組成物、透明導電膜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JP5598892B2 (ja) * 2008-04-21 2014-10-01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積層透明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085A (zh) * 2003-09-12 2006-11-29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能够以微细的液滴的形状喷射、层叠涂布的金属纳米粒子分散液
JP2008010236A (ja) * 2006-06-28 2008-01-17 Kyocera Corp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光電変換装置、並びに光発電装置
TW200824786A (en) * 2006-12-01 2008-06-16 Dainippon Toryo Kk Zirconium oxide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zirconium particles, and cured film
JP2009135098A (ja) * 2007-10-31 2009-06-18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透光性導電膜形成用塗布液及び透光性導電膜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8609A (zh) * 2012-07-27 2015-04-08 奈米制作概念公司 透明触觉表面的制造方法和由所述方法获得的触觉表面
CN104508609B (zh) * 2012-07-27 2017-08-25 奈米制作概念公司 透明触觉表面的制造方法和由所述方法获得的触觉表面
CN105244081A (zh) * 2013-10-16 2016-01-1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劣化抑制方法、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
CN105244081B (zh) * 2013-10-16 2019-03-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劣化抑制方法、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
US10795469B2 (en) 2013-10-16 2020-10-06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Laminate containing conductive fiber, photosensitive conductive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ductive pattern, conductive pattern substrate, and touch panel
CN106104703A (zh) * 2014-03-20 2016-11-09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可热成形的聚合物厚膜透明导体及其在电容式开关电路中的用途
CN113861729A (zh) * 2021-10-14 2021-12-31 新纶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腐蚀性的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729B (zh) * 2021-10-14 2022-12-09 新纶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腐蚀性的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3475B (zh) 2014-04-16
JP2011065966A (ja) 2011-03-31
JP4995878B2 (ja) 2012-08-08
TW201124490A (en) 2011-07-16
KR101752221B1 (ko) 2017-06-29
TWI529225B (zh) 2016-04-11
KR20120087921A (ko) 2012-08-07
WO2011034079A1 (ja) 201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3475B (zh) 含导电性微粒的分散液、光固化性组合物及其产品
CN101978430B (zh) 分散液、透明导电膜形成用组合物、透明导电膜和显示器
TWI406705B (zh) 氧化鋯粒子分散液、含有氧化鋯粒子之光硬化性組成物及硬化膜
CN102015905B (zh) 用于形成透明膜的组合物和层合透明膜
CN101454351B (zh) 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固化膜及层叠体
CN103205190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防眩硬涂膜及其应用
CN101632138B (zh) 透明导电膜形成用组合物、透明导电膜和显示器
CN102985498A (zh) 硬涂层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硬涂薄膜、偏振片及显示面板
WO2004044063A1 (ja) 紫外線硬化型帯電防止性ハードコ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837292B2 (ja) 透明導電膜形成用組成物、透明導電膜、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KR101320989B1 (ko) 투명도전막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318113A (zh) 具有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的酸基聚合物分散剂
KR20090008516A (ko) 다양한 크기의 나노 분말을 사용한 난반사 조성물 및 그제조방법과 이 조성물을 사용한 물품
JP5419064B2 (ja) 積層透明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