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9098A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9098A
CN102349098A CN2009801579644A CN200980157964A CN102349098A CN 102349098 A CN102349098 A CN 102349098A CN 2009801579644 A CN2009801579644 A CN 2009801579644A CN 200980157964 A CN200980157964 A CN 200980157964A CN 102349098 A CN102349098 A CN 102349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oltage
capacitor
ligh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79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9098B (zh
Inventor
小野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9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9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9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9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2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 a display other than an active matrix LCD,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ent on signals of two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7Reduction of after-image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291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which the data driver supplies a variable data voltage for sett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171)、电容器(C1)、驱动晶体管(TD)、参考电源线(164)、第1开关晶体管(T1)、数据线(166)、切换数据线(166)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导通及不导通的第2开关晶体管(T2)、复位线(161)、扫描线(162)、和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扫描线驱动电路(120)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在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的期间内,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第1电极与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使用了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公知有使用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的显示装置。使用该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不需要液晶显示装置所必须的背光源,最适于装置的薄型化。
在使用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中,构成像素的有机EL元件配置成矩阵状,通过控制对该有机EL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元件来使有机EL元件发光。
具体而言,在多个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的交点设置开关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将电容器与该开关TFT连接,通过所选择的扫描线使该开关TFT导通而从信号线将与发光辉度对应的数据电压输入到电容器。此外,电容器与驱动元件的栅电极连接。就是说,对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施加数据电压。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不选择开关TFT的期间,也由驱动元件向有机EL元件供给电流。这样用驱动元件驱动有机EL元件的类型称为有源矩阵型有机EL显示装置。
但是,关于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在相同电压值保持于电容器的情况下不是始终具有相同特性。换言之,即使在电容器保持着相同电压值的情况下,有时也会流过不同电流值的电流。例如,在电容器的基准电压侧的电极被供给0V,所述电容器的与驱动元件的栅极连接的电极被供给的电压从-3V降至-6V,结果积蓄的电压值为6V,该情况的电压值所对应的电流值与如下情况的电压值所对应的电流值不同,即所述电容器的与驱动元件的栅极连接的电极被供给的电压从-9V上升至-6V,结果积蓄的电压值为6V的情况。这是由于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为所谓的迟滞特性而引起的。
图12是表示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的一例的曲线图。
如该图所示,由于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具有迟滞特性,因此即使在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也会有比所希望的电流值大的电流流过,或比所希望的电流值小的电流流过。
在由于这样的迟滞特性,流动与所希望的电流值不同的电流时会发生余像。
为了解决该余像的问题,提出了在有机EL元件发光后,将使得驱动元件成为截止状态的参考电压施加于驱动元件的栅极电压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图13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使用有机EL元件的以往的显示装置中像素部的构成的电路图。该图中的像素部570由如下这样的简单电路元件构成,即:阴极与负电源线(电压值为0V)连接的有机EL元件505;漏极与正电源线(电压值为VDD)连接,且源极与有机EL元件505的阳极连接的驱动薄膜晶体管(驱动TFT)504;与驱动TFT504的栅极-源极之间连接,且保持驱动TFT504的栅极电压的电容元件503;从信号线506选择性地将数据电压施加于驱动TFT504的栅极的第1开关元件501;以及将驱动TFT504的栅极电位初始化为参考电压Vref的第2开关元件502。
以下,说明对像素部570写入数据电压的写入工作。
在有机EL元件505发光后,首先,将使得驱动TFT504成为截止的参考电压Vref(驱动TFT504为N型TFT时Vgs-Vth<0(其中,Vgs:驱动TFT504的栅极-源极之间电压,Vth:驱动TFT504的阈值电压))施加于驱动TFT504的栅极,使驱动TFT504截止(设时刻t=0)。例如,参考电压Vref是0V。
其后,在时刻t=t1,将与下一帧期间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电压施加于驱动TFT504的栅电极。
由此,在数据电压写入时总是以提高电压的方向施加驱动TFT504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因此,能够防止发生由于驱动TFT504的电压-电流特性具有迟滞性而导致发生余像。就是说,专利文献1记载的显示装置,将黑数据所对应的信号电压写入电容器而将所述电容器复位,对该被复位了的电容器写入与对应于有机EL元件505的发光辉度的数据电压对应的信号电压,由此解决发生余像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5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到驱动TFT的栅极-源极之间电压稳定为止需要充分的时间,若在经过了充分的时间之前对驱动TFT的栅极施加下一帧期间的数据电压,则存在前一帧的状态未被复位,发生余像这一问题。
以下,详细说明该余像的发生原因。
图14是表示从栅极-源极之间电压降低到预定电压起到再次上升为止的时间所对应的TFT的电压-电流特性的一例的曲线图。
该图中按每个复位有效期间Tr,示出栅极-源极之间电压从低侧向高侧上升时的电压-电流特性,复位有效期间Tr是从栅极-源极之间电压降低到稳定状态的电压起到再次上升为止的时间。另外,T1>T2>T3。
从该图可知,复位有效期间越长,TFT的电压-电流特性越接近初始状态。换言之,自使TFT为截止状态起直到使其为导通状态的时间短(Tr=T3)时的电压-电流特性与自使TFT为截止状态起直到使其为导通状态的时间长(Tr=T1)时的电压-电流特性具有不同特性。
这是由于TFT的驱动条件从某一条件向另一条件变化了时,TFT的电压-电流特性具有某一时间常数(ta)地发生变化。就是说,在自驱动条件发生变化起直到TFT的电压-电流特性成为初始状态为止,需要对TFT的栅极-源极之间稳定地供给成为所希望的稳定状态的电压。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自驱动TFT的栅电极的电位成为与黑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起到驱动TFT的源电极的电位稳定的时间非常长。具体而言,驱动TFT的源电极的电位依赖于根据发光元件特性预定的时间常数而发生变化,该时间常数取决于发光元件的电容分量和直流电阻分量,随着发光元件接近截止状态,发光元件的直流电阻分量变大,所以该时间常数随着发光元件接近截止状态而增大。即驱动TFT的源电极的电位相当难以稳定。
如此在驱动TFT的源电极的电位达到稳定之前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在1帧期间中发光元件不发光的非发光期间,难以确保驱动TFT的电压-电流特性成为初始状态的程度的时间。就是说,不能确保充分的复位有效时间Tr。因此,即使在对像素写入相同数据电压的情况下,依赖于前一帧的像素状态,会在发光元件流过比所希望的电流值大或小的电流。结果,存在发生余像这样的问题。换言之,存在由驱动TFT的电压-电流特性的过渡状态引起而发生余像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为了确保复位有效期间Tr为TFT的电压-电流特性成为初始状态的程度的时间而延长了非发光期间的情况下,1帧期间中的发光元件发光的发光期间变短,因此显示辉度降低,或者为了使显示辉度为同等程度而增大瞬间的发光强度,导致存在发光元件的工作负载变大,寿命变短这样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显示辉度,防止余像发生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电容器,其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连接,通过将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相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电源线,供给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第1开关元件,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数据线,其供给信号电压及预定的复位电压;第2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连接,切换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导通及不导通;第1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导通以及不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第2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以及不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和驱动电路,其经由所述第1扫描线和所述第2扫描线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所述驱动电路,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被瞬时复位为预定的复位电压。即,在所述驱动元件的源极-漏极之间成为非连接状态的期间内,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由此将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的电位强制复位。因此,能够将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复位为参考电压与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差分电压,因此能够防止因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而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此外,能够用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的供给期间内的、向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定时,调整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复位为止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稳定为一定(恒定、不变)电位为止的时间。换言之,能够缩短所述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成为一定电压为止的时间。就是说,能够与该能够缩短的时间相当地延长将所述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电压保持为一定电压的时间。因此,不必延长非发光期间,而能够使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实质上为初始状态。因此,能够确保所希望的显示辉度,防止因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过渡变化的过渡状态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3是说明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时间图。
图4是说明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5A是示意表示t=T11~T12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5B是示意表示t=T12~T13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5C是示意表示t=T13~T14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5D是示意表示t=T14~T15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8是说明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时间图
图9是说明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10A是示意表示t=T21~T22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10B是示意表示t=T22~T23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10C是示意表示t=T23~T24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10D是示意表示t=T24~T25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10E是示意表示t=T25~T26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11是内置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薄型平板TV的外观图。
图12是表示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使用了有机EL元件的以往的显示装置的像素部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4是表示与从栅极-源极之间电压降低到预定电压起到再次上升为止的时间对应的TFT的电压-电流特性的一例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方案1记载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电容器,其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连接,通过将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相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供给参考电压的电源线,所述参考电压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栅电极的电压值;第1开关元件,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数据线,其供给信号电压及预定的复位电压;第2开关元件,其一个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连接,切换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导通及不导通;和驱动电路,其经由所述第1扫描线和所述第2扫描线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所述驱动电路,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连接,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经由所述第2开关元件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此外,设有用于将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向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的第1开关元件。并且,通过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用驱动电路将参考电压供给至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由此,由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因此所述驱动元件的源极-漏极之间成为非连接状态。在该所述驱动元件的源极-漏极之间成为非连接状态的期间内,驱动电路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由此,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的电位被瞬时复位为预定的复位电压。即,在所述驱动元件的源极-漏极之间成为非连接状态的期间内,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从而将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的电位强制复位。因此,能够将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复位为参考电压与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差分电压,因此能够防止因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而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此外,能够用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的供给期间内的、向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定时,调整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复位为止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稳定为一定电位为止的时间。换言之,能够缩短所述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成为一定电压为止的时间。就是说,能够与该能够缩短的时间相当地延长将所述驱动元件的栅极-源极之间电压保持为一定电压的时间。因此,不必延长非发光期间,而能够使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实质上为初始状态。因此,能够维持显示辉度,防止因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过渡变化的过渡状态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短时间使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实质上为初始状态,因此即使在自使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起到再次供给的时间即非发光时间比以往时间短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因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的过渡状态引起的余像的发生。因此,能够确保发光期间更长。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定时与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的定时是同时的。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的定时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的定时是同时的。此时,例如假定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电阻为100kΩ、发光元件和电容器的合成电容为3pF,则合成电容的充放电的时间常数是0.3μ秒,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转变为一定电位为止的时间实质上可缩短为10μ秒以下,因此能够使自对驱动元件的栅极电压施加参考电压到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成为初始状态的时间为最短。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确保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期间。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信号电压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由此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
根据本技术方案,设置对所述驱动元件的第1栅电极设定参考电压的第1开关元件,所述参考电压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第1栅电极的电压值。并且,通过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将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第1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供给至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由此,由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因此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源极之间成为非连接状态。在该状态下,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
由此,在使所述驱动元件的第1栅电极与源电极的电位差成为参考电压与复位电压的差分电压后,设为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就是说,在将驱动元件的第1栅电极和源电极的电位差复位了的状态下,将所述所希望的电压保持于所述电容器,因此不会受到所述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的影响,能够使与所述信号电压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量稳定。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
根据本技术方案,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然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由此,通过所述驱动元件,在所述发光元件流过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所希望的电压对应的电流,能够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技术方案5记载的显示装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之间串联设置第3开关元件,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第3开关元件截止的期间,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信号电压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由此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在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使所述第3开关元件导通。
根据本技术方案,设置通过***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之间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连接的第3开关元件,在使所述第3开关元件截止期间,使所述电容器保持与所述信号电压对应的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在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后,使所述第3开关元件导通。由此,能够在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之间不流动电流的状态下将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设定于所述电容器。即,能够防止在所述所希望的电压保持于所述电容器之前,经由所述驱动元件向电容器的第2电极流入电流而导致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电位变动。因此,能够使所述电容器正确地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因此能够防止所述电容器应保持的电压发生变动、所述发光元件不以反映了影像信号的发光量正确发光。其结果,使所述发光元件以与所述信号电压对应的发光量正确发光,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图像显示。
根据以上所述,能够用第1开关元件将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第1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向所述驱动元件的第1栅电极供给,由该第1开关元件起到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功能(像素停止功能),用简单的结构解决所述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的问题,并且能够用控制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连接的第3开关元件使所述电容器正确地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容器、所述驱动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在预定的多个像素之间共用地设定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及截止期间。
根据本技术方案,使将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而对所述驱动元件的第1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的期间(复位期间)与将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而使所述电容器保持与所述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的期间(数据写入期间)重叠。由此,能够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共用所述复位期间和所述数据写入期间。因此,能够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共用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扫描线,可减少整体的扫描线数量。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容器、所述驱动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2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在预定的多个像素之间共用地设定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及截止期间,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之间共用地设定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及截止期间。
根据本技术方案,使将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而对所述驱动元件的第1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的期间(复位期间)与将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而使所述电容器保持与所述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的期间(数据写入期间)重叠。由此,能够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共用所述复位期间和所述数据写入期间。因此,能够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共用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扫描线,可减少整体的扫描线数量。
此外,通过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共用使所述第3开关元件导通而将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和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连接的期间(发光期间),从而能够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共用控制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扫描线,可减少整体的扫描线数量。
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是阳电极,所述发光元件的第2电极是阴电极。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元件由N型晶体管构成。
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显示装置,包括供给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导通及不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的第1扫描线、和供给对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及不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的第2扫描线,所述第1扫描线和所述第2扫描线是共用的扫描线。
根据本技术方案,可以将所述第1扫描线和所述第2扫描线做成共通的扫描线。该情况下,能够减少控制开关元件的扫描线根数,因此可简化电路构成。
根据技术方案10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电压值被设定成:在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电位差成为低于所述驱动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阈值电压的电压。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电压值被设定成:在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所述驱动元件不成为导通状态。由此,在所述复位期间中,所述驱动元件不成为导通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即使延长设定所述复位期间,所述发光元件也不会发光,因此能够在防止对比度降低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保持为复位状态。
因此,能够在发光期间将与所希望的电位差对应的电流流向所述发光元件,能够高精度地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量。
根据技术方案11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电压值还被设定成:在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第2电极的电位差成为低于所述发光元件开始发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值被设定成:在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所述发光元件不成为导通状态。由此,即使在所述复位期间及施加所述复位电压时,也能够防止所述发光元件发光,能够在更有效地防止对比度降低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保持为复位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显示装置,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配置成矩阵状。
根据技术方案13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多个所述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
根据技术方案14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容器、所述驱动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2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多个所述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
根据技术方案15记载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是有机EL发光元件。
技术方案16记载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电容器,其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连接,通过将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相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电源线,供给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第1开关元件,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数据线,其供给信号电压及预定的复位电压;第2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电连接,切换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导通及不导通;和驱动电路,其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所述驱动电路执行如下步骤: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步骤,和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的步骤。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在所有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该图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控制电路110、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数据线驱动电路130、电源供给电路140、显示部160、复位线161、扫描线162、第1电源线163、参考电源线164、第2电源线165和数据线166。显示部160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发光像素170。另外,复位线161是本发明的第1扫描线,扫描线162是本发明的第2扫描线。
图2是表示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该图所示的发光像素170包括第1开关晶体管T1、第2开关晶体管T2、驱动晶体管TD、电容器C1和发光元件171。此外,在该发光像素170按每行对应地设置复位线161、扫描线162、第1电源线163、第2电源线165及参考电源线164。
以下,对于图1及图2记载的各构成要素,说明其连接关系及功能。
控制电路110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数据线驱动电路130及电源供给电路140。此外,控制电路110经由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控制第1开关晶体管T1及第2开关晶体管T2。
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是本发明的驱动电路,控制第1开关晶体管T1及第2开关晶体管T2。具体而言,与按多个发光像素170的每行对应设置的复位线161及扫描线162连接,按照由控制电路110指示的定时(正时)对复位线161及扫描线162输出扫描信号,由此按行单位依次对多个发光像素170进行扫描。更具体而言,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对复位线161供给作为控制第1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及截止的信号的复位脉冲RESET,从而按行单位控制第1开关晶体管T1。此外,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对扫描线162供给作为控制第2开关晶体管T2的导通及截止的信号的扫描脉冲SCAN,从而按行单位控制第2开关晶体管T2。
数据线驱动电路130与按多个发光像素170的每列对应设置的数据线166连接,按照由控制电路110指示的定时对数据线166供给具有信号电压Vdata及预定的复位电压Vreset的数据线电压DATA。换言之,数据线驱动电路130对数据线166选择性地供给信号电压Vdata及复位电压Vreset。在此,信号电压Vdata是与发光像素170的发光辉度对应的电压,例如设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为1V时,该信号电压Vdata是-5~0V。复位电压Vreset是规定发光像素170的非发光期间中的驱动晶体管TD的源极电压的电压,例如是0V。
电源供给电路140与对应于所有发光像素170设置的第1电源线163、参考电源线164及第2电源线165连接。该电源供给电路140按照控制电路110的指示,设定并供给第1电源线163的第1电源电压VDD、参考电源线164的参考电压VR及第2电源线165的第2电源电压VEE。在此,例如,第1电源电压VDD为15V,第2电源电压VEE为0V,参考电压VR为0V。另外,参考电源线164是本发明的电源线,供给参考电压VR,该参考电压VR用于规定用于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的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电压值。
显示部160基于从外部输入显示装置100的影像信号来显示图像。该显示部160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发光像素170。就是说,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发光元件171。
第1开关晶体管T1是本发明的第1开关元件,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选择性地供给参考电压VR。具体而言,第1开关晶体管T1的栅电极与复位线161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与参考电源线164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与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1电极连接,根据复位脉冲RESET而导通及截止。例如,第1开关晶体管T1是N型的薄膜晶体管(TFT),在复位脉冲RESET为高电平的期间导通,由此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1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
第2开关晶体管T2是本发明的第2开关元件,对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供给复位电压Vreset及信号电压Vdata。具体而言,第2开关晶体管T2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扫描线162之间连接,根据扫描脉冲SCAN而导通及截止。例如,第2开关晶体管T2是N型的薄膜晶体管(TFT),在扫描脉冲SCAN为高电平的期间导通,由此对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设定数据线电压DATA。具体而言,该第2开关晶体管T2具有栅电极、源电极及漏电极,该栅电极与扫描线162连接,该源电极及该漏电极的一方与数据线166连接,该源电极及该漏电极的另一方与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连接。
驱动晶体管TD是本发明的驱动元件,通过对发光元件171供给电流,使发光元件171发光。具体而言,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与第1开关晶体管T1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及电容器C1的第1电极连接,源电极与发光元件171的第1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连接,漏电极与第1电源线163连接,流过与栅电极的电位和源电极的电位的电位差相应的漏极电流。就是说,将与电容器C1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发光元件171。例如,该驱动晶体管TD是N型的薄膜晶体管(TFT)。
发光元件171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是通过电流流过而发光的元件,例如是有机EL发光元件。具体而言,发光元件171的第1电极与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连接,第2电极与第2电源线165连接。如图2所示,例如,第1电极是阳电极,第2电极是阴电极。该发光元件171通过与参考电压VR与信号电压Vdata-δV的电位差即电压VR-Vdata+δV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而发光,参考电压VR是经由参考电源线164及第1开关晶体管T1施加于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电压,信号电压Vdata-δV是经由数据线166及第2开关晶体管T2施加于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压。在此,δV是在使第2开关晶体管为导通状态将信号电压Vdata施加于驱动晶体管的源电极时,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流过第2开关晶体管T2而产生的电压差。就是说,发光元件171的辉度与施加于数据线166的信号电压Vdata对应。
电容器C1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第1电极与第1开关晶体管T1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连接,第2电极与第2开关晶体管T2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和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连接。就是说,该电容器C1可以保持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
接着使用图3~图5D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方法。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时间图。该图中,横轴表示时间。此外,纵向从上起依次表示复位脉冲RESET、扫描脉冲SCAN、数据线电压DATA、参考电压VR、第2电源电压VEE及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压Vs的波形图。
另外,为了比较,该图中也示出以往的显示装置中的驱动TFT504的源电极的电压。此外,该图中,数据线电压DATA是着眼于向与数据线166对应的多个发光像素170供给的信号电压Vdata及复位电压Vreset中的、供给到1个发光像素170的信号电压Vdata及复位电压Vreset而表示。在用斜线表示数据线电压DATA的的期间,对除了该1个发光像素170以外的某一发光像素170供给信号电压Vdata及复位电压Vreset。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首先,在t=T11,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图4的步骤S11)。由此,参考电源线164与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导通,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电压成为参考电压VR。
此外,在t=T11,同时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由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和数据线166导通,在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设定复位电压Vreset(图4的步骤S12)。此外,通过第2开关晶体管导通,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数据线166也导通,在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设定复位电压Vreset。此时,驱动晶体管TD及发光元件171没有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第2开关晶体管T2不流过电流,在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正确地施加Vreset。
在t=T11~T12的期间,由于复位脉冲RESET是高电平,因此对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继续施加参考电压VR。此外,由于扫描脉冲SCAN是高电平,因此对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继续施加复位电压Vreset。
图5A是示意地表示t=T11~T12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施加参考电源线164的参考电压VR,对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施加数据线166的复位电压Vreset。就是说,在t=T11~T12,通过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而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从而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此外,通过将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由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Vs从上一帧的信号电压Vdata立刻转变为复位电压Vreset。与以往的显示装置的自使驱动TFT504截止起到驱动TFT的源电极转变为一定的值为止所需的时间相比,该电位的转变所需的时间非常短。这是因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不受由发光元件171的电容分量和发光元件171的直流电阻分量决定的自放电的时间常数的影响,而是受由第2开关晶体管T2的导通电阻和发光元件171的电容分量决定的充电的时间常数规定。发光元件171的直流电阻在导通状态下是几MΩ,在截止状态下是几百MΩ左右,开关晶体管的导通电阻是几百kΩ,因此能够以10~1000倍程度高速转变。当设发光元件171的电容为1pF时,以往向上述复位电位转变的转变时间需要几毫秒,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几μ秒,由于发光期间的长度是16毫秒,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变时间实质上可视为零。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与以往相比,能够延长复位有效期间。因此,能够防止因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的过渡状态引起的余像的发生。而且,不需要延长1帧期间中的非发光期间,因此能够维持显示辉度。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的定时与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的定时为同时,从而能够将自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电位成为参考电压VR起到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转变为一定电位的时间实质上缩短为零。因此,能够使施加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参考电压VR起到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成为初始状态的时间为最短。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发光元件171的发光期间。
参考电压VR、第2电源电压VEE和复位电压Vreset的电位关系是VR-Vth(TD)≤Vreset≤Vdata(max)≤VEE+Vth(EL)。其中,Vth(TD)是驱动晶体管TD的阈值电压,Vth(EL)是发光元件171的阈值电压,Vdata(max)是信号电压Vdata的最大值。因此,Vreset写入时驱动晶体管TD不会导通,发光元件171不发光,因此瞬时成为复位状态。此外,信号电压Vdata的写入时发光元件171也不发光。
换言之,由控制电路110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30设定复位电压Vreset,以使得在从数据线166将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与源电极的电位差为低于Vth(TD)的电压。由此,复位期间中,驱动晶体管TD不成为导通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发光元件171发光,即使延长复位期间,发光元件171也不发光。因此,能够在防止对比度降低的同时将驱动晶体管TD保持为复位状态。
而且,由控制电路110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30设定复位电压Vreset,以使得在从数据线166将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阴电极的电位差为低于Vth(EL)的电压。由此,在施加复位电压Vreset时,也能防止发光元件171发光,能更有效地在防止对比度降低的同时将驱动晶体管TD保持为复位状态。
接着,在t=T12,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1开关晶体管T1截止。此外,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图4的步骤S13)。由此,在电容器C1保持到刚才为止施加于第1电极的参考电压VR与到刚才为止施加于第2电极的复位电压Vreset的电位差即VR-Vreset。这样设定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第2电极这双方的电压,因此能够使电容器C1保持正确的电位差。另外,至此,图4的步骤S11~S13是发光像素170的复位处理。
在t=T12~T13的期间,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是低电平,因此电容器C1继续保持电压VR-Vreset,由于发光元件171及驱动晶体管TD是截止状态,因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极电位保持Vreset。因此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电位也保持VR。
图5B是示意地表示t=T12~T13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由于第1开关晶体管T1及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和参考电源线164不导通,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数据线166不导通。因此,如上所述,在电容器C1保持电压VR-Vreset。即,在复位期间,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源极、漏极这各电极的电位被保持为大致一定电位,由此成为复位被更明确定义的状态。即,瞬时设定为栅极电位是VR、源极电位是Vreset、漏极电位是VDD的状态。
接着,在t=T13,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图4的步骤S14)。由此,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与参考电源线164导通,电容器C1的第1电极的电位成为参考电压VR。
此外,在t=T13,同时扫描线驱动电路120使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由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电位设定为信号电压Vdata+δV(图4的步骤S15)。因此,在电容器C1写入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δV。就是说,图4的步骤S14及S15是发光像素170的写入处理。
在t=T13~T14的期间,复位脉冲RESET是高电平,因此在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继续施加参考电压VR。此外,扫描脉冲SCAN是高电平,因此在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继续施加信号电压Vdata。
图5C是示意表示t=T13~T14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从参考电源线164经由第1开关晶体管T1对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施加参考电压VR,从数据线166经由第2开关晶体管T2对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施加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电压Vdata+δV。
接着,在t=T14,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1开关晶体管T1截止。此外,同时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图4的步骤S16)。
由此,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和参考电源线164不导通。此外,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数据线166不导通。因此,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δV保持在电容器C1。
此外,驱动晶体管TD产生与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和源电极的电位差相应的漏极电流。就是说,驱动晶体管TD将与电容器C1所保持的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δV对应的漏极电流向发光元件171供给,由此使发光元件171以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发光辉度发光。就是说,图4的步骤S16是发光像素170的发光处理。
这样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由此规定用于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VR被供给到电容器C1的第1电极。由此,发光元件171成为截止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使电容器C1保持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δV。
因此,通过至此的控制方法,显示装置100在t=T13之前将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与源电极的电位差设为参考电压VR与复位电压Vreset的差分电压即电压VR-Vreset。其后,在t=T13,使其为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δV。就是说,在将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和源电极的电位差复位了的状态下,使电容器C1保持所希望的电压,因此能够不受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的影响,使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发光元件171的发光量稳定。因此,显示装置100能够防止由于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是迟滞性而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在t=T14~T15的期间,扫描线驱动电路120使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为低电平,因此在电容器C1继续保持电压VR-Vdata-δV。因此,驱动晶体管TD将与电容器C1所保持的电压VR-Vdata对应的漏极电流继续供给至发光元件171。因此,发光元件171继续发光。
图5D是示意表示t=T14~T15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电容器C1保持电压VR-Vdata,驱动晶体管TD将与电容器C1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极电流向发光元件171供给。
接着,在t=T15,与t=T11同样,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由此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此外,同时,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由此向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供给复位电压Vreset。由此,发光元件171被光猝灭,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立刻转变为复位电压Vreset。
上述的t=T11~T15相当于显示装置100的1帧期间,t=T15以后也反复执行与t=T11~T15同样的工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电容器C1的第1电极与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连接,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与数据线166连接,而且是经由第2开关晶体管T2与数据线166连接。并且,显示装置100设有用于将参考电压VR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的第1开关晶体管T1,该参考电压VR是规定用于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栅电极的电压值的电压。并且,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使参考电压VR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由于VR-Vth(TD)≤Vreset≤Vdata(max)≤VEE+Vth(EL),因此相对于任意的信号线的电压电平,发光元件171成为截止状态。在该发光元件171成为截止状态的期间内,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从数据线166使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由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的电位被瞬时复位为复位电压Vreset。即,在驱动晶体管TD的源极-漏极之间成为非连接状态的期间内,将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从而强制地将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的电位复位。因此,能够将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复位为参考电压VR和复位电压Vreset的差分电压,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而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此外,用向电容器C1的第1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的供给期间内的、向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供给复位电压Vreset的定时,能够调整到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及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开始复位为止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到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稳定为一定电位为止的时间。换言之,能够缩短到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成为一定电压为止的时间。就是说,能够与该能够缩短的时间相当地延长将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保持为一定电压的时间。因此,能够使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实质上为初始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因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过渡变化的过渡状态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短时间使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实质上为初始状态,因此即使在自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起到再次供给的时间即非发光时间比以往时间短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抑制因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引起的余像的发生。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短时间使驱动晶体管TD的电压-电流特性实质上为初始状态,因此即使在自使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起到再次供给的时间即非发光时间比以往时间短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抑制因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引起的余像的发生。因此,能够确保发光期间更长。
而且,电容器C1的第1电极被供给参考电压VR,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被供给复位电压Vreset。通过使电压条件为VR-Vth(TD)≤Vreset≤Vdata(max)≤VEE+Vth(EL),从而在设定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第2电极二者,使电容器C1保持正确电位差地进行源极接地工作的同时,能够确保所希望的对比度。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大致相同,在还设有***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电容器的第2电极之间的第3开关元件这一点不同。此外,在如下方面不同:驱动电路在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在使第3开关元件截止的期间,通过使第2开关元件导通而将信号电压施加于电容器的第2电极,从而使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在使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后,使第1开关元件及第2开关元件截止,在使第1开关元件及第2开关元件截止后,使第3开关元件导通。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在对电容器的第2电极写入信号电压时经由驱动元件向第2开关元件流入电流而引起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电位变动。因此,能够使电容器保持与从外部输入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所对应的辉度相应的正确电压。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图像显示。
以下,使用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该图所示的显示装置200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0相比,还具有与多个发光像素270的各行对应设置的合并线201,扫描线驱动电路220的工作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20的工作不同。
此外,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的发光像素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该图所示的发光像素270与图2所示的发光像素170大致相同,还具有***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之间的第3开关晶体管T3。
扫描线驱动电路220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0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20相比,还与合并线201连接,通过对该合并线201供给作为控制第3开关晶体管T3的导通及截止的信号的合并脉冲MERGE而按行单位控制第3开关晶体管T3。
第3开关晶体管T3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连接,栅电极与合并线201连接,根据从扫描线驱动电路220经由合并线201供给的合并脉冲MERGE而导通及截止。例如,该第3开关晶体管T3是N型的薄膜晶体管(TFT),在合并脉冲MERGE为高电平的期间导通,由此将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导通。
接着,使用图8~图10E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200的驱动方法。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时间图。该图与图3所示的工作时间图相比,还示出了合并脉冲MERGE的波形图。
此外,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首先,在t=T21,扫描线驱动电路220优选使合并脉冲MERGE保持着高电平状态,使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图9的步骤S21)。因此,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导通。就是说,此时,显示装置200成为与显示装置100的等效电路。因此,t=T21时的显示装置200的工作与图3所示的t=T11时的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相同。
具体而言,在t=T21,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图9的步骤S22)。由此,参考电源线164和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导通,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电压成为参考电压VR。
此外,在t=T21,同时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由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和数据线166导通,在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设定复位电压Vreset(图9的步骤S23)。此外,通过第2开关晶体管导通,从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数据线166也导通,在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设定复位电压Vreset。
在t=T21~22的期间,复位脉冲RESET是高电平,因此在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继续施加参考电压VR。此外,扫描脉冲SCAN是高电平,因此在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继续施加复位电压Vreset。此外,合并脉冲MERGE是高电平,因此在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继续施加复位电压Vreset。
图10A是示意表示t=T21~T22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经由第3开关晶体管T3而导通。因此,发光像素270的状态与图5A所示的发光像素170的t=T11~T12的状态等效。就是说,在t=T21~T22,通过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从而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此外,通过将第2开关晶体管T2及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从而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由此,本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200的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Vs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0同样,从前一帧的信号电压Vdata立刻转变为复位电压Vreset。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0同样,同以往相比,能够延长复位有效期间。在此,若复位期间中,在发光元件171流过电流而发光则招致对比度降低,因此希望不发光。即,VR为使驱动晶体管TD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压,所以优选设为VR-VEE≤Vth(TD)+Vth(EL)。
接着,在t=T22,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而使第1开关晶体管T1截止。此外,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图9的步骤S24)。此时,扫描线驱动电路220使合并脉冲MERGE继续为高电平,由此使第3开关晶体管T3继续导通。由此,与显示装置100的t=T12时的状态同样,在电容器C1保持到刚才为止施加于第1电极的参考电压VR与到刚才为止施加于第2电极的复位电压Vreset的电位差即VR-Vreset。另外,至此图9的步骤S21~S24是发光像素270的复位处理。
在t=T22~T23的期间,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是低电平,因此电容器C1继续保持电压VR-Vreset。此外,合并脉冲MERGE是高电平,因此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经由第3开关晶体管T3而导通。因此,发光像素270的状态与图5B所示的发光像素170的t=T12~T13时的状态等效。因此,在电容器C1保持电压VR-Vreset。
另外,如上所述,描述的是在t=T21~T22将合并脉冲MERGE保持为高电平状态不变的情况的电路工作,但是即使在t=T21~T22将合并脉冲MERGE设为低电平状态也可以设置复位期间,也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具体而言,在t=T21~T22,在将合并脉冲MERGE保持为低电平状态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不导通。由此,对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而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因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Vs由于发光元件171的自放电而接近Vth(EL)。因此,此时,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Vs不会从前一帧的信号电压Vdata转变为复位电压Vreset。然而,由于在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在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供给预定的复位电压Vreset,因此电容器C1的两端电位固定。因此,在后述的t=T23,通过使第3开关晶体管T3为导通状态,能够将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瞬时复位为参考电压VR和复位电压Vreset的差分电压。
图10B是示意表示t=T22~T23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由于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继续导通。因此,与图5B所示的发光像素170的t=T12~T13的状态等效。就是说,在电容器C1保持电压VR-Vreset,驱动晶体管TD的源极电位是Vreset。
接着,在t=T23,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合并脉冲MERGE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3开关晶体管T3截止(图9的步骤S25)。由此,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不导通。
图10C是示意表示t=T23~T24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在t=T23~T24的期间,合并脉冲MERGE是低电平,因此第3开关晶体管T3继续截止,在该期间,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继续不导通。
接着,在t=T24,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图9的步骤S26)。由此,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和参考电源线164导通,电容器C1的第1电极的电位成为参考电压VR。
此外,在t=T24,同时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由此,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电位被设定为信号电压Vdata(图9的步骤S27)。就是说,图9的步骤S25~S27是发光像素270的写入处理。
在t=T24~T25的期间,复位脉冲RESET是高电平,因此对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继续施加参考电压VR。此外,扫描脉冲SCAN是高电平,因此对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继续施加信号电压Vdata。此外,合并脉冲MERGE是低电平,因此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不导通。
图10D是示意表示t=T24~T25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从参考电源线164经由第1开关晶体管T1对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及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施加参考电压VR,从数据线166经由第2开关晶体管T2对电容器C1的第2电极施加信号电压Vdata。另一方面,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与该驱动晶体管TD的漏电极及电容器C1的第2电极都不导通。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0的不同点在于,该t=T24~T25的期间的发光像素的状态。具体而言,显示装置200在将信号电压Vdata写入发光像素270时,使第3开关晶体管T3截止,由此防止漏极电流经由驱动晶体管TD流入第2开关晶体管T2。由此,能够防止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电位变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C1能够正确保持电压VR-Vdata。其结果,显示装置200在下一次的发光期间,能够按与电压VR-Vdata所对应的发光量使发光元件171正确发光。
接着,在t=T25,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第1开关晶体管T1截止。此外,同时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而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图9的步骤S28)。由此,电容器C1的第1电极和参考电源线164变成不导通。此外,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数据线166变成不导通。因此,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保持在电容器C1。
此外,在t=T25,扫描线驱动电路220在刚使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后,使合并脉冲MERGE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由此使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图9的步骤S29)。由此,电容器C1的第2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导通。就是说,在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与源电极之间正确地施加电压VR-Vdata。因此,通过驱动晶体管TD将与该电压VR-Vdata对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发光元件171,从而使发光元件171以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发光量正确发光。就是说,图9的步骤S28及S29是发光像素270的发光处理。
此外,如上所述,在刚使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后,使合并脉冲MERGE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由此显示装置200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发光期间。
在t=T25~T26的期间,扫描线驱动电路220使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为低电平,使合并脉冲MERGE为高电平,因此在电容器C1继续正确地保持电压VR-Vdata。因此,驱动晶体管TD将与电容器所正确保持的电压VR-Vdata对应的漏极电流继续供给至发光元件171。因此,发光元件171以与信号电压Vdata正确对应的发光量继续发光。
图10E是示意表示t=T25~T26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电路图。
如该图所示,电容器C1正确保持电压VR-Vdata,驱动晶体管TD将与电容器C1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极电流向发光元件171供给。
接着,在t=T26,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从而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此外,同时扫描线驱动电路220通过使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从而向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供给复位电压Vreset。由此,发光元件171被光猝灭,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电位立刻向复位电压Vreset转变。
上述的t=T21~T26相当于显示装置200的1帧期间,在t=T25以后也反复执行与t=T21~T26同样的工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设置通过***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之间来控制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连接的第3开关晶体管T3,在使第3开关晶体管T3截止的期间,使电容器C1保持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在使电容器C1保持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后,使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由此,能够在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之间不流过电流的状态下将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设定于电容器C1。即,能够防止在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保持于电容器C1之前,由于经由驱动晶体管TD向第2开关晶体管流入电流而导致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电位变动。因此,能够使电容器正确地保持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因此能够防止电容器C1应保持的电压发生变动、发光元件171不以反映了影像信号的发光量正确发光。其结果,使发光元件171以与信号电压Vdata对应的发光量正确发光,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图像显示。就是说,显示装置200能够使电容器C1保持与从外部输入显示装置200的影像信号所对应的辉度相应的正确的电压,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图像显示。
根据以上所述,能够由第1开关晶体管T1将规定用于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VR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由该第1开关晶体管T1起到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的功能(像素停止功能),用简单的结构解决驱动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为迟滞性的问题,并且能够用控制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的连接的第3开关晶体管T3使电容器C1正确地保持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1及2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内置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各种设备也包含于本发明中。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3开关晶体管及驱动晶体管记载为N型晶体管,但也可以由P型晶体管构成上述器件,使复位线161、扫描线162及合并线201的极性反转。
此外,第1~3开关晶体管及驱动晶体管是TFT,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场效应晶体管。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及200,典型的是做成作为集成电路的1个LSI来实现。另外,也可以将显示装置100及200所含的处理部的一部分与发光像素170或270集成于同一的基板上。此外,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此外,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再次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可以通过CPU等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及200所包含的扫描线驱动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功能。此外,本发明可以作为包含由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实现的特征步骤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而实现。
此外,上述说明中,显示装置100及200例示的是有源矩阵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有源矩阵型以外的有机EL显示装置,也可以应用于使用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在图3的t=T11及图8的t=T21,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的定时和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的定时是同时的,但只要是在复位脉冲RESET为高电平的期间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就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换言之,可以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而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由此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在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的期间内将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由此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此外,在图3的t=T12及图8的t=T22,复位脉冲RESET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的定时和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的定时是同时的,但只要是在复位脉冲RESET为高电平的期间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就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换言之,可以在使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而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由此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在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的期间内将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由此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复位电压Vreset施加于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驱动晶体管TD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此外,在图3的t=T13及图8的t=T24,复位脉冲RESET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的定时和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的定时是同时的,但只要是在复位脉冲RESET为高电平的期间扫描脉冲SCAN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就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换言之,可以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而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由此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在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的期间内使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由此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信号电压Vdata施加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从而使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
此外,图3的t=T14及图8的t=T24,复位脉冲RESET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的定时和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的定时是同时的,但只要是在复位脉冲RESET为高电平的期间扫描脉冲SCAN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就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换言之,可以在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而向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供给参考电压VR,由此使驱动晶体管TD的漏极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在将第1开关晶体管T1导通的期间内使第2开关晶体管T2截止,由此从数据线166将预定的信号电压Vdata施加于电容器C1的第2电极,从而使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VR-Vdata。
在图3及图8的时间图中,可以在T11~T14及T21~T25将复位脉冲RESET维持为高电平,使第1开关晶体管维持为导通状态。
在图2及图7中,在分别如图3及图8的时间图那样,复位脉冲RESET及扫描脉冲SCAN完全为同一定时、同一极性、同一电压值的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扫描信号。就是说,可以将复位线161和扫描线162做成共用的1个扫描线。由此能够减少扫描线的根数,因此可简化电路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预定的多个发光像素之间共用将第2开关晶体管T2导通的期间及截止的期间。由此,能够在预定的多个发光像素共用复位期间和数据写入期间。因此,在预定的多个发光像素共用控制第1开关晶体管T1的复位线161,能够减少整个显示装置的复位线161数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可以在预定的多个发光像素之间共用将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的期间及截止的期间。就是说,在预定的多个发光像素之间共用使第3开关晶体管T3导通而将发光元件171的阳电极和电容器C1的第2电极连接的期间(发光期间)。由此,在预定的多个发光像素共用控制第3开关晶体管T3的合并线201,能够减少显示装置200的合并线201数量。
此外,例如,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内置于图11记载的薄型平板TV中。通过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实现可进行反映了影像信号的高精度图像显示的薄型平板TV。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尤其对通过用像素信号电流控制像素的发光强度从而使辉度变动的有源型的有机EL平板显示器有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200显示装置
110控制电路
120、220扫描线驱动电路
130数据线驱动电路
140电源供给电路
160显示部
161复位线
162扫描线
163第1电源线
164参考电源线
165第2电源线
166数据线
170、270发光像素
171发光元件
201合并线
501第1开关元件
502第2开关元件
503电容元件
504驱动薄膜晶体管(驱动TFT)
505有机EL元件
506信号线
570像素部
T1第1开关晶体管
T2第2开关晶体管
TD驱动晶体管
C1电容器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
电容器,其保持电压;
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连接,通过将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相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电源线,其供给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
第1开关元件,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
数据线,其供给信号电压及预定的复位电压;
第2开关元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连接,切换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导通及不导通;和
驱动电路,其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
所述驱动电路,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定时和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的定时是同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信号电压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由此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述所希望的电压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之间串联设置第3开关元件,
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第3开关元件截止的期间,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使所述信号电压施加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由此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希望的电压,在所述所希望的电压被保持于所述电容器后,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使所述第3开关元件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容器、所述驱动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在预定的多个像素之间共用地设定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及截止期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容器、所述驱动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2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在预定的多个像素之间共用地设定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及截止期间,在所述预定的多个像素之间共用地设定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及截止期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是阳电极,所述发光元件的第2电极是阴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
第1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导通及不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和
第2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导通及不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
所述第1扫描线和所述第2扫描线是共用的扫描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电压值被设定成:在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电位差成为低于所述驱动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阈值电压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的电压值还被设定成:在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时,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第2电极的电位差成为低于所述发光元件开始发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为配置成矩阵状。
13.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
多个所述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容器、所述驱动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2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构成单位像素的像素电路,
多个所述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元件是有机EL发光元件。
16.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
电容器,其保持电压;
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1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连接,通过将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相应的漏极电流供给至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电源线,供给规定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所述栅电极的电压值的参考电压;
第1开关元件,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
数据线,其供给信号电压及预定的复位电压;
第2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电连接,切换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2电极的导通及不导通;和
驱动电路,其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
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所述驱动电路执行如下步骤:
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对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供给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漏极电流停止的步骤,和
在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内,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导通,从所述数据线将所述预定的复位电压施加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1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连接点的步骤。
CN200980157964.4A 2009-12-09 2009-12-09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349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06717 WO2011070615A1 (ja) 2009-12-09 2009-12-09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9098A true CN102349098A (zh) 2012-02-08
CN102349098B CN10234909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145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964.4A Active CN102349098B (zh) 2009-12-09 2009-12-09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23693B2 (zh)
EP (1) EP2511898B1 (zh)
JP (1) JP5501364B2 (zh)
KR (1) KR101591556B1 (zh)
CN (1) CN102349098B (zh)
WO (1) WO201107061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987A (zh) * 2014-04-02 2014-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078005A (zh) * 2014-06-25 2014-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680968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像素电路及其显示装置和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
CN104821150A (zh) * 2015-04-24 2015-08-0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128360A (zh) * 2016-09-08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WO2017024624A1 (zh) * 2015-08-13 2017-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481676A (zh) * 2017-09-30 2017-12-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35570A (zh) * 2019-05-08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能耗控制方法、***以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5631A (zh) * 2014-06-27 2021-03-02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7484B2 (ja) * 2011-11-10 2016-06-01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454932B2 (en) 2011-11-24 2016-09-27 Joled In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609049B (zh) * 2015-12-31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阵列基板、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JP2017134145A (ja) * 2016-01-26 2017-08-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503156B1 (ko) * 2017-11-28 2023-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0404B2 (ja) 2001-12-19 2006-07-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
CN100481180C (zh) * 2004-05-20 2009-04-22 京瓷株式会社 图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4521400B2 (ja) 2004-05-20 2010-08-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007070A1 (en) 2004-06-02 2006-01-12 Li-Wei Shih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TWI288377B (en) 2004-09-01 2007-10-11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display unit thereof
US7907137B2 (en) * 2005-03-31 2011-03-15 Casio Computer Co., Ltd. Display drive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752315B2 (ja) * 2005-04-19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そ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245218B1 (ko) 2006-06-22 2013-03-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소자
KR100856195B1 (ko) * 2007-01-05 2008-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시광 통신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신장치
GB2453372A (en) 2007-10-05 2009-04-08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A pixel driver circuit for active matrix driving of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JP4640442B2 (ja) * 2008-05-08 2011-03-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09144936A1 (ja) 2008-05-28 2009-12-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1809643B (zh) 2008-07-04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085474A (ja) * 2008-09-29 2010-04-15 Sony Corp 表示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1091439B1 (ko) 2008-10-07 2011-12-07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5627311B2 (ja) * 2010-06-21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968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像素电路及其显示装置和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
CN104680968B (zh) * 2013-11-27 2017-08-29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像素电路及其显示装置和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
CN103927987B (zh) * 2014-04-02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US9984629B2 (en) 2014-04-02 2018-05-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that sets a data line to a reference voltage to remove a residual data voltage
CN103927987A (zh) * 2014-04-02 2014-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078005B (zh) * 2014-06-25 2017-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078005A (zh) * 2014-06-25 2014-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255849B2 (en) 2014-06-25 2019-04-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435631A (zh) * 2014-06-27 2021-03-02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CN104821150A (zh) * 2015-04-24 2015-08-0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7024624A1 (zh) * 2015-08-13 2017-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128360B (zh) * 2016-09-08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US10748485B2 (en) 2016-09-08 2020-08-1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06128360A (zh) * 2016-09-08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07481676A (zh) * 2017-09-30 2017-12-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0600353B2 (en) 2017-09-30 2020-03-24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a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35570A (zh) * 2019-05-08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能耗控制方法、***以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5570B (zh) * 2019-05-08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能耗控制方法、***以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98973A (ko) 2012-09-06
CN102349098B (zh) 2015-11-25
EP2511898A1 (en) 2012-10-17
EP2511898A4 (en) 2012-10-17
US20120242643A1 (en) 2012-09-27
JP5501364B2 (ja) 2014-05-21
US8823693B2 (en) 2014-09-02
EP2511898B1 (en) 2016-08-31
JPWO2011070615A1 (ja) 2013-04-22
WO2011070615A1 (ja) 2011-06-16
KR101591556B1 (ko)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909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50196B (zh)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42829B (zh) 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05492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47312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428508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5562251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458896B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JP5738270B2 (ja) 表示装置
US10796640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JPWO2015063981A1 (ja) 表示装置の電源断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241959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検査方法
JPWO2016027425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JOLED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OLED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