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856B -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856B
CN102205856B CN201110072809.1A CN201110072809A CN102205856B CN 102205856 B CN102205856 B CN 102205856B CN 201110072809 A CN201110072809 A CN 201110072809A CN 102205856 B CN102205856 B CN 102205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member
plate
mentioned
vehicle
fragme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28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5856A (zh
Inventor
楠弘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5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5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8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60R5/04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 B60R5/045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collapsible or transformable
    • B60R5/048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collapsible or transformable of accordion-type, i.e. collapsible by sliding and fo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包括:后方开口部(1),形成在车身的后方侧;后背门(3),能够开闭地将后方开口部覆盖;后部行李舱(5),形成在后方开口部的前方;行李舱盖板(7),以水平展开的状态设置在后部行李舱的上部,而且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分割而成的多个分割板(9~11),其中相邻的分割板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铰链部(13)能够折曲地连结;由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二连结部件(23)构成的折叠机构,在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向上方牵拉多个分割板中的至少一个,并使各分割板以铰链部为支点折曲从而使行李舱盖板转换成折叠状态。由此,能够使行李容易地进出后部行李舱。

Description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该行李舱盖装置包括形成在车身后方的后方开口部、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后方开口部的后背门、形成在所述后方开口部的前方的后部行李舱、以及以大致水平的展开状态设置在所述后部行李舱的上部的行李舱盖板。
背景技术
以往,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公昭39-16961号所示,在具备后背门(尾部门)的汽车中,利用固定在后部座席的靠背上的前侧板以及设置在该前侧板后方的后侧板,将后部行李舱划分成上下两个行李存放空间,并且设置有具备一对臂的自动支撑装置,以在上述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驱动上述后侧板的后端部以牵拉该后端部,从而将所述两个行李存放空间的下方空间的后部上面开放,以便行李能够容易地进出该下方空间。
如上述公报所示,在采用使覆盖后部行李舱的后方上部的具指定宽度的后侧板与后背门的开启操作联动地被上拉的结构的情况下,必须将该结构设计成该后侧板的后端部不接触后部行李舱的侧面或上端部的结构。因此,存在上述后侧板的大小或其可动范围受到限制或适用上述结构的车种受到限制等的问题。
即,通常的乘用车,从背视方向看,车身上部上窄下宽,并且从俯视方向看,后部车身呈前宽后窄的流线形,因此,如果将上述后侧板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后部行李舱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值,则存在下述问题,即:当使上述后侧板的后端部与后背门的开启操作联动地被驱动以将其上拉时,该后侧板的侧端部容易与宽度尺寸变窄的后部行李舱的侧面上部发生干涉。为了防止此类情况,便产生了须将后侧板的车宽方向尺寸或可动范围设定得较小,或者将可适用的车型仅限定在车身后部形成为箱形的所谓旅行车类型等的车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行李容易地进出后部行李舱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本发明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包括:后方开口部,形成在车身的后方侧;后背门,能够开闭地所述述后方开口部覆盖;后部行李舱,形成在所述后方开口部的前方;行李舱盖板,以水平展开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后部行李舱的上部,而且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分割而成的多个分割板,其中相邻的所述分割板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铰链部能够折曲地连结,所述多个分割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前方侧的前部板、设置在车辆的后方侧的后部板、及设置在所述前部板和所述后部板之间的中间板,所述铰链部包括第一铰链部和第二铰链部,所述前部板与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部而连结,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后部板通过所述第二铰链部而连结;折叠机构,在所述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向上方牵拉所述前部板和所述后部板,并使各所述分割板以所述铰链部为支点折曲从而使所述行李舱盖板转换成折叠状态,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结部件和第二连结部件,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将所述后背门的左右两侧边部与所述前部板的后部左右处予以连结,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将所述后背门的左右两侧边部与所述后部板的后部左右处予以连结;前移机构,与所述分割板的折叠动作联动地向前方牵拉所述中间板,以使各所述分割板移动到比初始位置更处于车辆前方侧,其中所述前移机构包括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和第三连结部件,所述第三连结部件连结所述后部行李舱的侧壁部与所述中间板的下侧侧边部;其中,所述第一连结部件、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和所述第三连结部件分别由具有柔软性的线材构成,在所述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将所述后部板的后端部向斜前方上提,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将所述前部板的后端部向斜后方上提,所述第三连结部件向斜前下方牵拉所述中间板,从而使所述前部板和所述中间板折叠成彼此的下表面相互接近地移动的山折状态且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中间板折叠成彼此的上表面相互接近地移动的谷折状态,以便将所述前部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后部板折叠成蛇腹折曲状。
根据本发明,在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既能防止分割板的后端部与宽度尺寸较窄处的后部行李舱的侧面上部发生干涉,又能使分割板向上方位移,并且由于该分割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设置尺寸被缩短,因此可较大地开放后部行李舱的后部,以便行李能够容易地进出后部行李舱。在该结构中,所述以水平展开的状态是指行李舱盖板沿水平方向展开的状态之外,在折叠机构能够发挥所述折叠功能的前提下,还包括行李舱盖板以前低后高地倾斜、前高后低地倾斜、左高右低地倾斜、右高左低地倾斜、或者、该行李舱盖板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或向下方凹陷等的方式大致沿水平方向展开的状态。并且,具有下述优点:在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利用向上方牵拉各分割板而转换成折叠状态的操作的反作用,使中间板自动移动到比初始位置更处于车辆前方侧,并且与此联动地,使所述后部板也向前方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扩大后部行李舱的开放面积;利用简单的结构便可使所述各分割板充分地紧凑化,从而可有效地提高行李收纳到所述后部行李舱中的收纳性;当在所述行李舱盖板的下方收纳有物品的状态下对所述后背门进行开启操作而使所述前部板与后部板的连结部向前方移动等时,能够防止该连结部与所述物品的上表面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该物品被划伤。在该结构中,所述沿水平方向朝前方移动是指使前部板和后部板的连结部在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上朝前方移动的情况之外,在能够防止连结部与物品的上表面接触而有效地防止该物品被划伤的前提下,还包括使连结部大致沿水平方向朝前方移动的情况。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分割板中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分割板先于位于该分割板前方的分割板被所述折叠机构向上方牵拉。
据此,具有下述等优点:不会对其他的分割板造成影响便可用较轻的力来顺利地上提所述后方侧的分割板。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构成所述行李舱盖板的所述多个分割板的前方设有以水平状态固定于车身的固定板。
据此,具有下述优点:既能充分确保行李舱盖板的全长,以能够利用固定板及由所述分割板构成的所述行李舱盖板来覆盖大致整个后部行李舱,又能抑制基于所述折叠机构而折曲位移的分割板的重量增大从而能够使所述折叠操作容易。在该结构中,所述水平状态是指固定板在于沿水平方向的状态之外,在固定板和行李舱盖板大致能够覆盖后部行李舱、且折叠机构能够发挥所述折叠功能的前提下,还包括行固定板在于如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前低后高地倾斜、前高后低地倾斜、左高右低地倾斜、右高左低地倾斜等大致沿平行方向的状态。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各所述分割板的前后宽度相等,并且各所述分割板可从车身上取下。
据此,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将各分割板折叠,能够使行李舱盖板紧凑从而容易收纳。在该结构中,各分割板的前后宽度相等是指各分割板的前后宽度完全相等的情况之外,在通过折叠各分割板而使行李舱盖板紧凑、容易收纳的前提下,还包括各分割板的前后宽度大致相等的情况。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作用部件,对所述分割板施加作用力以使该分割板随所述后背门的闭合动作而恢复到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初始状态。
据此,具有下述优点:在闭合所述后背门时,不需要利用手动作业来拉伸行李舱盖板等繁琐的操作,能够将该行李舱盖板以大致水平的展开状态设置在后部行李舱的上部。在该结构中,沿水平方向是指分割板在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情况之外,在行李舱盖板能够大致覆盖后部行李舱的上部的前提下,还包括分割板在于如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前低后高地倾斜、前高后低地倾斜、左高右低地倾斜、右高左低地倾斜等大致沿平行方向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后背门的开启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行李舱盖板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行李舱盖板的具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固定板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固定板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后背门的开启开始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后背门的开启过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后背门的开启过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后背门的开启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行李舱盖板的收纳状态的图,与图1相当。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后背门的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的实施方式。该车辆具备形成在车身后部的后方开口部1、通过以上端枢支部2为支点来摆动位移而可开闭地将上述后方开口部1覆盖的后背门3、以及形成在上述后方开口部1与后排座椅4之间的后部行李舱5,在构成该后部行李舱5的底面部的地板6的上方,以大致水平的展开状态设置着行李舱盖板7。
上述行李舱盖板7具有在前后方向分割而成的三片分割板9~11,即具有由配设在车辆的前方侧的前部板9、配设在车辆的后方侧的后部板11、以及配设在该前部板9和后部板11之间的中间板10构成的这三片可动板。而且,在上述前部板9的前方,配设有固定于车身的固定板8,该固定板8以及上述各分割板9~11的前后宽度设定成大致相等的值。
上述固定板8以及分割板9~11如图4所示,通过由合页等构成的铰链部13可折曲地与相邻的板相互连结。在该铰链部13上设置有由扭曲线圈弹簧等构成的压靠装置14,该压靠装置14压靠各分割板9~11以使呈折曲状态的各分割板9~11恢复到大致水平的初始状态。于是,在上述后背门3的闭合时,基于压靠装置14的压靠力,上述固定板8以及分割板9~11以端面彼此相抵接的状态被保持,从而该固定板8以及分割板9~11成为伸展成一直线状的状态,以覆盖上述后部行李舱5的上部。
在上述固定板8上,设有从其左右两侧端面向车宽方向的外方侧突出的前后一对卡止销15、16。另外,在上述前部板9上设有从其左右两侧端面的后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侧突出的卡止销17。另外,在位于上述后排座椅4的靠背12的后方侧的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如图5以及图6所示,以与上述卡止销15~17的设置间隔对应的间隔分别设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I型的第一卡止槽18、向上下方向以及向后方侧延伸的L型的第二卡止槽19、以及向上下方向延伸的I型的第三卡止槽20。
固定板8的后方侧的卡止销16***上述第二卡止槽19中而被卡止,并且固定板8的前方侧的卡止销15***上述第一卡止槽18中而被卡止,从而上述固定板8在被限制前后移动以及上下移动的状态下,以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状态而被设置。另外,通过从第一卡止槽18、第二卡止槽19中拔出上述固定板8的卡止销15、16,可从车身上取下固定板8。
另外,通过将前部板9的卡止销17***上述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上所设的第三卡止槽20中,由此,在允许该前部板9的上方移动的状态下,该前部板9被支撑于车身。此外,在上述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突出设置有载置中间板10以及后部板11的支撑部(未图示),在该支撑部上,上述中间板10以及后部板11以被载置的状态受到支撑。
在上述后背门3的左右两侧边部,突出设置有卡止销24,由绳索等具有柔软性的线材构成的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二连结部件23其上端部可卡止/脱离地卡止于该卡止销24,并且该第一连结部件22的下端部被卡止在上述前部板9的后部左右侧。由此,在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开启操作的驱动力经由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传递至前部板9,该前部板9的后端部向斜后方被上提。
另外,上述第二连结部件23的下端部卡止于上述后部板11的后部左右侧,该第二连结部件23具有下述功能:在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将该开启操作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后部板11,从而将该后部板11的后端部向斜前方上提来进行驱动。并且,如后所述,由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二连结部件23构成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随着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一边将各分割板9、11向上方牵拉,一边使各分割板9~11以上述各铰链部13为支点折曲从而使行李舱盖板7转换成折叠状态。
上述第二连结部件23具有与设在后背门3上的卡止销24的设置位置和处于初始状态的后部板11的左右后部位置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或者比该间隔稍(例如0.5cm左右)长的全长。另一方面,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具有比设在后背门3上的卡止销24的设置位置和处于初始状态的前部板9的左右后部位置之间的间隔长出指定距离(例如2cm左右)的全长。由此,在开始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的初始阶段,第一连结部件22成为松弛的状态,而位于车辆的后方侧的后部板11先于其前方的前部板9被牵拉向上方。
另外,在上述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上设置有卡止销26,由绳索等具有柔软性的线材构成的第三连结部件25其下端部卡止于该卡止销26,并且该第三连结部件25的上端部卡止于上述中间板10的侧部的前部。上述第三连结部件25的全长被设定成与从上述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上所设的卡止销26到处于初始状态的中间板10的侧部的间隔大致相等,或者比该间隔稍(例如0.5cm左右)长的值。
并且,如后所述,由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三连结部件25构成前移机构,该前移机构在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在由上述第三连结部件25向斜前下方牵拉中间板10的侧部以限制该中间板10的后端部被上提的状态下,通过由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向上方驱动前部板9的后端部,从而以使该前部板9与上述中间板10成山折状态地使上述中间板10等移动到比初始位置更处于车辆前方侧来进行驱动。
在上述结构中,当后背门3的处于闭合状态时,后部行李舱5的上部被固定板8以及由各分割板9~11构成的具指定长度的行李舱盖板7所覆盖,固定板8以及行李舱盖板7基于上述压靠装置14的压靠力而展开成大致水平状态。当从该状态开始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在由上述第三连结部件25向下方牵拉行李舱盖板7的中间板10的左右两侧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第二连结部件23向上方牵拉后部板11的后部左右侧。其结果,如图7所示,后部板11克服上述压靠装置14的压靠力而以前侧的铰链部13为支点折曲位移,由此,后部板11的后端部被上提。
而且,当上述后背门3的开度随着该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而增大时,如图8所示,在由上述第三连结部件25向斜前下方牵拉中间板10的左右两侧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第二连结部件23进一步向上方牵拉后部板11的后部左右侧,从而该后部板11与上述中间板10成为谷折状态。在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变得不再松弛的时刻,通过该第一连结部件22向上方牵拉前部板9的后部左右侧,该前部板9与上述中间板10开始折曲成山折状态。
当上述后背门3的开度变得更大时,如图9所示,在由上述第三连结部件25拉住中间板10的左右两侧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二连结部件23进一步向上方牵拉前部板9以及后部板11的后部左右侧,该板9、11的折曲角度增大。这样,基于上述前部板9与中间板10成为陡峭角度的山折状态,中间板10向前方移动位移,并且基于上述中间板10与后部板11的谷折角度成为陡峭角度,中间板10与后部板11的连结部大致水平地向前方移动位移。
在图10所示的后背门3的最大开启状态下,上述前部板9以及中间板10的下表面彼此相互接近,并且该中间板10以及后部板11的上表面彼此相互接近,于是,由上述分割板9~11构成的各可动板便折叠成蛇腹折曲状。其结果,上述后部板11在其后端部上升的状态下,大幅移动到前方,从而后部行李舱5的后部上方成为较大地开放的状态。
如上所述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包括形成在车身后方的后方开口部1、可开闭地将该后方开口部1予以覆盖的后背门3、形成在上述后方开口部1的前方的后部行李舱5、以大致水平的展开状态设置在该后部行李舱5上部的行李舱盖板7,该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中,作为上述行李舱盖板7而设置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分割而成的多片分割板9~11,并且相邻的分割板9~11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铰链部13可折曲地连结,而且该行李舱盖装置还包括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随着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动作而向上方分别牵拉分割板9、11,并且使各分割板9~11以上述铰链部13为支点折曲并转换成折叠状态,因此在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利用简单的结构可大范围地开放后部行李舱5的后部,从而可容易地进行行李相对于后部行李舱5的取放。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后背门3的左右两侧边部与前部板9及后部板11的后部左右处予以连结的由绳索等具有柔软性的线材构成的第一连结部件22、第二连结部件23,通过包括该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二连结部件23的折叠机构,随着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以上述各铰链部13为支点来向上方分别牵拉各分割板9、11,并且使各分割板9~11折曲而转换成折叠状态,因此可防止分割板9~11的后端部与位于后部行李舱5的侧面上部的宽度尺寸较窄处的部分发生干涉,并且通过使上述分割板9~11位移到上方,使该分割板9~1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设置尺寸缩短,从而可较大地开放后部行李舱5的后部。
因此,该结构具有下述优点:不会产生须将上述分割板9~11的车宽方向尺寸或可动范围设定得较小或者适用车种仅限定于车身后部形成为箱形的所谓旅行车类型等的车辆等问题,而且利用简单的结构,对应于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而使上述分割板9~11自动向上方以及前方位移,较大地开放后部行李舱5的后部,由此,可从该开放部容易地进行行李等相对于后部行李舱5的取放。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连结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与中间板10的下侧侧边部的由绳索等具有柔软性的线材构成的第三连结部件25,通过包括该第三连结部件25以及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的前移机构,在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向斜前下方牵拉中间板10的侧边部而限制其的上方移动及后方移动,并且使中间板10相对于初始位置向车辆前方侧移动。
即,在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通过第三连结部件25拉住中间板10,并且通过第一连结部件22向上方牵拉前部板9的后端部而使该前部板9和中间板10转换成山折状态,因此具有下述优点:可利用上述向上方牵拉的反作用来使中间板10自动地向初始位置的车辆前方侧移动,并且能够与此联动地使上述后部板11也向前方移动,从而可容易且有效地扩大后部行李舱5的开放面积。
另外,也可以取代由上述线材构成的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三连结部件25,而另行设置驱动行李舱盖板7中的中间板10等向前方移动的致动器,在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使该致动器工作,从而使上述中间板10向初始位置的车辆前方侧移动。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采用设置有由上述第三连结部件25等构成的前拉驱动部,由该第三连结部件25与由上述折叠机构对各分割板9~11进行的折叠动作联动地向前方牵拉中间板10,从而使各分割板9~11向车辆的前方侧移动的结构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使上述后部板11向前方移动而扩大后部行李舱5的开放面积。
另外,也可以考虑取代如上述那样通过包括第一连结部件22、第二连结部件23的折叠机构,对应于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以上述各铰链部13为支点来向上方分别牵拉各分割板9、11,并且使各分割板9~11的彼此的上表面或彼此的背面相互接近而折叠成蛇腹折曲状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使上述各分割板9~11折叠成卷筒状,或折叠成套匣状,但此情况下,无法避免各分割板9~11体积变大,或折叠机构的结构变复杂的问题。对此,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采用使各分割板9~11折叠成蛇腹折曲状的结构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使之充分紧凑化,因此具有能够有效提高对后部行李舱5取放行李时的作业性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部板11先于车辆前方侧的前部板9被包括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二连结部件23的折叠机构向上方牵拉,因此具有可容易地进行上述各分割板9~11的折叠作业的优点。即,如果取代该结构,而采用在牵拉后部板11之前向上方先牵拉前部板9的结构时,则在向上方牵拉前部板9而使其等折曲之际,必须使与该前部板9同处于大致水平状态而被保持的后部板11也向前方滑动位移,因此需要较大的驱动力。
对此,如果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向上方先牵拉后部板11,则不会对其他的板造成影响便能够用较轻的力顺利地仅上提上述后部板11。并且,由于在上提上述前部板9时,后部板11已成为折曲状态,并离开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上所设的支撑部,因此具有不需要那么大的驱动力,便能够使前部板9顺利地折曲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取代由上述线材构成的第一连结部件22、第三连结部件25,而由连杆机构或连杠来构成使上述各分割板9~11折曲而转换成折叠状态的折叠机构。但是,如果使用上述连杠,则难以使其在后背门3的开闭操作时折曲,因此存在其安装位置以及长度受限的问题。另外,如果使用上述连杆机构,则存在结构会复杂化,并且重量会增大等的问题。
对此,当通过由上述线材构成的第一连结部件22及第三连结部件25来构成折叠机构时,具有能够以轻巧且简易的结构来联动于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而使上述各分割板9~11转换成折叠状态的优点。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上述第一连结部件22、第二连结部件23及第三连结部件25的长度、或者改变该第一连结部件22、第二连结部件23及第三连结部件25与上述各分割板9~11或车身的连接位置等,可容易地调整后背门3全开时的各分割板9~11的折叠状态等,因此具有可容易且恰当地分别对应于各种车辆的设计的优点。
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采用在由构成行李舱盖板7的分割板9~11所构成的可动板的前方侧,设置以大致水平状态固定于车身上的固定板8的结构时,既能充分确保该行李舱盖板7的全长,以利用上述行李舱盖板7来覆盖大致整个后部行李舱5,又能抑制基于上述折叠机构而折曲位移的分割板(可动板)9~11的总重量增大,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进行随上述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而折叠上述各分割板9~11的折叠操作的优点。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采用将各分割板9~11的前后宽度设定为大致相等,并且通过解除上述卡止销24、26与第一连结部件22、第二连结部件23及第三连结部件25卡止的卡止状态,且从后部行李舱5的侧壁部上所设的第一卡止槽18、第二卡止槽19及第三卡止槽20中拔出上述固定板8以及前部板9上所设的卡止销15~17,从而可从车身中取下上述分割板9~11的结构时,如图11所示,具有可将上述分割板9~11与上述固定板8一同折叠而紧凑地收纳的优点。另外,也可以如图11的虚线所示,使各分割板9~11与上述固定板8一起成伸展状态而设置在后部行李舱5的地板6上。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包括第一连结部件22、第三连结部件25的前移机构,随着后背门3的开启动作而使上述中间板10与后部板11的连结部大致水平地向前方移动的结构,因此具有下述优点:当在上述行李舱盖板7的下方收纳有物品的状态下对上述后背门3进行开启操作而使上述各连结部向前方移动等时,能够防止该连结部与上述物品的上表面接触从而有效地防止该物品被划伤。
此外,如上所述,当采用在使固定板8及分割板9~11可折曲地予以连结的铰链部13上设置由扭曲线圈弹簧等构成的压靠装置14,由该压靠装置14压靠各分割板9~11以使成折曲状态的各分割板9~11恢复到大致水平的初始状态的结构时,在使后背门3从开启状态转换成闭合状态时,可使固定板8以及分割板9~11对应于上述压靠装置14的压靠力而自动地伸展成一直线状。因此,具有下述优点:在闭合上述后背门3时,不需要利用手动作业来拉伸行李舱盖板7等繁琐的操作,能够将该行李舱盖板7以大致水平的展开状态设置在后部行李舱5的上部。
第二实施方式
图12以及图13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行李舱盖板7a包括固定板8a、前部板10a以及后部板11a,上述前部板10a与后部板11a经由铰链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部实质上相同)相互结合。此处,后部板11a的后端部经由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一对连结部件23a连结于后背门3的上部。上述前部板10a沿固定板8a的下表面可移动地被支撑。此外,另行设置由电动气缸等构成的致动器27,从而对应于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使前部板10a与后部板的11的连结部以实质上水平的状态向前方移动。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在后背门3的开启操作时,可通过连结部件23a来驱动后部板11a的后端部上升,并且通过使上述致动器27工作,可使前部板10a向初始位置的车辆前方侧移动。
通过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行李舱盖装置,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和动作。尤其,由于可通过作为运作装置的致动器27来使前部板10a与后部板11a的连结部以实质上水平的状态向前方移动,因此具有下述优点:可有效防止因上述连结部与行李舱盖板7a下面的收纳于后部行李舱5内的收纳物的上表面接触而导致收纳物被划伤。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包括:
后方开口部,形成在车身的后方侧;
后背门,能够开闭地将所述后方开口部覆盖;
后部行李舱,形成在所述后方开口部的前方;
行李舱盖板,以水平展开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后部行李舱的上部,而且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分割而成的多个分割板,其中相邻的所述分割板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铰链部能够折曲地连结,所述多个分割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前方侧的前部板、设置在车辆的后方侧的后部板、及设置在所述前部板和所述后部板之间的中间板,所述铰链部包括第一铰链部和第二铰链部,所述前部板与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部而连结,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后部板通过所述第二铰链部而连结;
所述行李舱盖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叠机构,在所述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向上方牵拉所述前部板和所述后部板,并使各所述分割板以所述铰链部为支点折曲从而使所述行李舱盖板转换成折叠状态,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结部件和第二连结部件,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将所述后背门的左右两侧边部与所述前部板的后部左右处予以连结,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将所述后背门的左右两侧边部与所述后部板的后部左右处予以连结;
前移机构,与所述分割板的折叠动作联动地向前方牵拉所述中间板,以使各所述分割板移动到比初始位置更处于车辆前方侧,其中所述前移机构包括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和第三连结部件,所述第三连结部件连结所述后部行李舱的侧壁部与所述中间板的下侧侧边部;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和所述第三连结部件分别由具有柔软性的线材构成,
在所述后背门的开启操作时,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将所述后部板的后端部向斜前方上提,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将所述前部板的后端部向斜后方上提,所述第三连结部件向斜前下方牵拉所述中间板,从而使所述前部板和所述中间板折叠成彼此的下表面相互接近地移动的山折状态且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中间板折叠成彼此的上表面相互接近地移动的谷折状态,以便将所述前部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后部板折叠成蛇腹折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分割板中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分割板先于位于该分割板前方的分割板被所述折叠机构向上方牵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行李舱盖板的所述多个分割板的前方设有以水平状态固定于车身的固定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分割板的前后宽度相等,并且各所述分割板可从车身上取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作用部件,对所述分割板施加作用力以使该分割板随所述后背门的闭合动作而恢复到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初始状态。
CN201110072809.1A 2010-03-30 2011-03-15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5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7866 2010-03-30
JP2010077866A JP2011207368A (ja) 2010-03-30 2010-03-30 車両のトノカバ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856A CN102205856A (zh) 2011-10-05
CN102205856B true CN10220585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69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28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5856B (zh) 2010-03-30 2011-03-15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91029B2 (zh)
JP (1) JP2011207368A (zh)
CN (1) CN102205856B (zh)
DE (1) DE10201101172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5089A (en) * 2007-11-27 2009-06-03 Ford Global Tech Llc Moveable bulkhead for a vehicle
JP2012206675A (ja) * 2011-03-30 2012-10-25 Tokai Rika Co Ltd トノカバー装置
KR20130059188A (ko) * 2011-11-28 2013-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러기지룸의 카고스크린
JP2013180656A (ja) * 2012-03-01 2013-09-12 Kasai Kogyo Co Ltd 車両のラゲージルーム構造
US8608220B2 (en) * 2012-03-30 2013-12-1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eparating panel assembly with access to trunk release
FR2991253A1 (fr) * 2012-05-30 2013-12-06 Cera Dispositif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2993834A1 (fr) * 2012-07-25 2014-01-31 Cera Dispositif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4006257B3 (de) * 2014-04-28 2015-03-05 Audi Ag 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r aus zwei Segmenten bestehenden Laderaumabdeckung
JP2016011003A (ja) * 2014-06-27 2016-01-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トノボード
JP6192608B2 (ja) * 2014-07-04 2017-09-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トノボード
US9327768B2 (en) * 2014-08-07 2016-05-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of panel to body side tether
FR3025763A1 (fr) * 2014-09-12 2016-03-18 Renault Sas Systeme d'occultation des passagers d'un vehicule lorsque l'ouvrant arriere est en position ouverte, fonctionnant par rotation
US9346406B2 (en) * 2014-10-27 2016-05-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t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dynamic floor section
US9132777B1 (en) * 2014-10-27 2015-09-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t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dynamic floor section
DE102014015894B4 (de) 2014-10-27 2018-02-22 Audi Ag Vorrichtung zur Abdeck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TR201516378A2 (tr) * 2015-12-18 2017-07-21 Ford Otomotiv Sanayi As Bi̇r tente mekani̇zmasi
FR3050153B1 (fr) * 2016-04-15 2018-05-18 Treves Products, Services & Innovation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52120B1 (fr) * 2016-06-02 2019-11-22 Faurecia Automotive Industrie Dispositif de recouvrement pour plancher de coffre, et coffr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e recouvrement
US10081235B2 (en) 2016-07-27 2018-09-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xpandable cover assemblies for cargo compartments of motor vehicles
GB2555433A (en) * 2016-10-27 2018-05-02 Jaguar Land Rover Ltd Vehicle loadbay apparatus
US10065579B2 (en) * 2017-02-02 2018-09-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cuff plate for cargo retention
FR3063694B1 (fr) * 2017-03-09 2019-05-10 Cera Aps Panneau pliable de garnissage interi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8200940A1 (de) * 2018-01-22 2019-07-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Laderaumabdeckung
US10525803B2 (en) * 2017-04-26 2020-01-07 Undercover, Inc. Cover including a monolithic coating
DE102017109527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raum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7115278B4 (de) * 2017-07-07 2022-09-0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bdecksystem für einen Gepäckraum eines Fahrzeugs
US10160381B1 (en) * 2017-08-11 2018-12-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cargo canopy with hazard warning sign
JP6824848B2 (ja) * 2017-08-22 2021-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荷室構造
KR102468608B1 (ko) * 2017-11-30 2022-11-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커버링 쉘프 장치
KR102542953B1 (ko) * 2018-04-12 2023-06-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러기지룸 스크린 장치
JP2020111306A (ja) * 2019-01-17 2020-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荷室構造
CN110017076B (zh) * 2019-05-15 2020-10-02 重庆市永川区中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连杆互锁型汽车背门铰链
CN110549946A (zh) * 2019-09-12 2019-12-10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行李箱盖板固定装置、行李箱及汽车
FR3103431B1 (fr) * 2019-11-21 2021-12-17 Treves Products Services & Innovation Systè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à bagages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R3104513B1 (fr) * 2019-12-16 2023-04-28 Treves Products Services & Innovation Systè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à bagages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2578A (en) * 1977-09-16 1980-05-13 Regie Nationale Des Usines Renault Device for automatic lifting of the rear panel of an automobile equipped with a tailgate
CN101011950A (zh) * 2006-01-30 2007-08-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行李舱盖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699922A (zh) * 1962-06-26
JPS558931A (en) * 1978-06-30 1980-01-22 Nissan Motor Co Ltd Tonneau cover for car
JPS6033692B2 (ja) * 1981-05-27 1985-08-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パツケ−ジル−ム用棚板装置
JPS6015494B2 (ja) * 1981-06-13 1985-04-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ヤパ−セルシェルフの取付構造
JPS5833330U (ja) * 1981-08-31 1983-03-04 日産車体株式会社 車輛用トノカバ−装置
JPS60151144A (ja) * 1984-01-19 1985-08-09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トノカバ−
JP3594220B2 (ja) * 1998-12-21 2004-11-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ネット付リヤパーセルシェルフ
EP1231142B1 (de) * 2001-02-12 2005-12-07 Hellermann Tyton GmbH Werkzeug zum Binden eines Gegenstandes, insbesondere eines Kabelbaums
JP4626067B2 (ja) * 2001-02-27 2011-02-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パッケージトレイ構造
US7641256B2 (en) * 2006-01-30 2010-01-0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Tonneau cover device
US7673921B2 (en) * 2007-01-24 2010-03-0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Tonneau cover device of vehicle
JP5007570B2 (ja) * 2007-01-24 2012-08-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トノカバー装置
EP2030841B1 (en) * 2007-09-03 2017-07-2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Tonneau cover device for vehicle
JP2009062021A (ja) * 2007-09-10 2009-03-26 Ashimori Ind Co Ltd トノボー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2578A (en) * 1977-09-16 1980-05-13 Regie Nationale Des Usines Renault Device for automatic lifting of the rear panel of an automobile equipped with a tailgate
CN101011950A (zh) * 2006-01-30 2007-08-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行李舱盖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91029B2 (en) 2013-07-23
CN102205856A (zh) 2011-10-05
DE102011011724B4 (de) 2015-05-13
DE102011011724A1 (de) 2011-12-15
JP2011207368A (ja) 2011-10-20
US20110241372A1 (en)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856B (zh)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US6585307B1 (en) Pivoting and sliding trunk lid for convertible vehicle with folding roof
US6705662B2 (en) Convertible with a lid part in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US6497446B2 (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removable roof
KR100843563B1 (ko) 픽업차량의 적재함용 슬라이딩커버 조립체
US7559596B2 (en) Soft-top convertible roof
US20070158973A1 (en) Tailgate assembly
JP4344883B2 (ja) ロック装置を備えたキャブリオレのルーフ
JP2005519802A (ja) ルーフ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車両およびルーフアセンブリ
US8490736B2 (en) Active hood system for vehicle
WO2009042628A1 (en) Compactly stored tri-fold convertible top
KR20230025644A (ko) 차량용 접이식 테일게이트
US20080224497A1 (en) Articulating soft top convertible backlite
US6814390B2 (en) Convertible vehicles having cover plates for covering folding top passage apertures
US7118162B2 (en) Foldable roof having a locking system for a convertible vehicle
KR101936997B1 (ko) 차량용 러기지 룸의 화물 적재장치
US20040021338A1 (en) Motor vehicle retractable roof comprising three sliding pivoting elements
US7857374B2 (en) Convertible vehicle with a roof held at lateral roof linkage parts
EP2349758B1 (en) Convertible top having overcenter backlight
US8783754B1 (en) Vehicle having utility bed and retractable seat
CN111098775B (zh) 用于皮卡车的后箱盖组件
CN101417600B (zh) 活动车顶车辆的顶篷构件的收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US7175226B1 (en) Split glass window assembly for automobiles
JP5926019B2 (ja) 塵芥収集車
US6962386B2 (en) Roof storage cover for a convertibl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