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347A -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347A
CN102053347A CN2010105343279A CN201010534327A CN102053347A CN 102053347 A CN102053347 A CN 102053347A CN 2010105343279 A CN2010105343279 A CN 2010105343279A CN 201010534327 A CN201010534327 A CN 201010534327A CN 102053347 A CN102053347 A CN 102053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entioned
lens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43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3347B (zh
Inventor
中村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53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411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变焦透镜(ZL)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其中,设变焦透镜(ZL)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t、变焦透镜(ZL)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变焦透镜(ZL)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r、第1透镜组(G1)的光轴上的厚度为D1时,优选满足2.70<TLt/(fw×ft)1/2<3.70的条件,并且满足0.05<D1/ft<0.29的条件。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摄像机、数字静态照相机等摄像光学***中,以高变倍比在整个变焦区域上高性能化、紧凑化的要求日益增强。作为响应这些要求的变焦透镜而提出了如下的变焦透镜: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构成,使各透镜组移动而进行变倍(例如参照JP特开2008-185782号公报)。
但是,这些现有的变焦透镜存在无法在维持优秀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增大变倍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比较高的变倍比、小型且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1透镜组和上述第2透镜组的间隔变化,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的间隔变化,上述第1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上述第2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上述第3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并且满足下式的条件:
2.70<TLt/(fw×ft)1/2<3.70
0.05<D1/ft<0.29,
其中,TL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fw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f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D1表示上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1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4透镜组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1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4透镜组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满足下式的条件:
1.00<D1/fw<1.50。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w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2.20<TLw/(fw×ft)1/2<2.50。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13<f3/ft<0.23。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设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1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71、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2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8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50<R71/R81<2.00。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2透镜组中最靠向物体侧的负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设上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为f2、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10<(-f2)/f1<0.25。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设上述第4透镜组的焦距为f4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2.00<f4/fw<4.00。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3透镜组将上述第1正透镜作为正功率的前组,将上述第2正透镜及上述负透镜作为负功率的后组,设上述前组的焦距为f3a、上述后组的焦距为f3b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50<f3a/(-f3b)<1.00。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3透镜组具有非球面。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1透镜组和上述第2透镜组的间隔增加,并且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的间隔减少。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在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之间设置孔径光阑。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孔径光阑在变倍时随着上述第3透镜组一起移动。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2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负透镜、第2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将上述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而形成复合透镜。
在上述变焦透镜中优选,上述第4透镜组由单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光学设备,具备使物体的像成像到预定的面上的变焦透镜,其中,该变焦透镜为上述本发明的变焦透镜。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第3透镜组和第4透镜组,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作为上述第1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作为上述第2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作为上述第3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并且,配置各透镜以使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上述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上述第3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将各透镜组配置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1透镜组和上述第2透镜组的间隔变化,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的间隔变化,并且将各透镜组配置成满足下式的条件:
2.70<TLt/(fw×ft)1/2<3.70
0.05<D1/ft<0.29,
其中,TL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fw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f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D1表示上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第1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4透镜组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w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2.20<TLw/(fw×ft)1/2<2.50。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13<f3/ft<0.23。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1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71、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2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8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50<R71/R81<2.00。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具有比较高的变倍比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并且获得高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及变焦轨道的图。
图2(a)是第1实施例中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b)是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c)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及变焦轨道的图。
图4(a)是第2实施例中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4(b)是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4(c)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及变焦轨道的图。
图6(a)是第3实施例中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6(b)是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6(c)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7(a)是数字静态照相机的正面图,图7(b)是数字静态照相机的背面图,图7(c)是沿图7(a)中的箭头A-A’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中示出了具备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数字静态照相机CAM。另外,在图7中,(a)表示数字静态照相机CAM的正面图,(b)表示数字静态照相机CAM的背面图,(c)表示沿图7(a)中的箭头A-A’的截面图。
图7所示的数字静态照相机CAM若按下未图示的电源钮,则摄影透镜(ZL)的未图示的快门被打开,通过摄影透镜(ZL)将来自被拍摄体(物体)的光聚光,并在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例如CCD或CMOS等)成像。成像于摄像元件C的被拍摄体像,显示到数字静态照相机CAM的背后配置的液晶监视器M上。摄影者在观察液晶监视器M的同时决定了被拍摄体像的构图后,按下释放钮B1而用摄像元件C拍摄被拍摄体像,并记录保存到未图示的存储器中。
摄影透镜由下述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透镜ZL构成。此外,在数字静态照相机CAM中配置有:在被拍摄体较暗时发出辅助光的辅助光发光部D;使摄影透镜(变焦透镜ZL)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变焦(变倍)时的广角(W)-望远(T)钮B2;以及用于数字静态照相机CAM的各种条件设定等的功能钮B3等。
变焦透镜ZL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此外,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变焦)时,通过第1~第4透镜组G1~G4分别沿着光轴移动(例如参照图1),而使得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变化,并且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间隔变化,此时第4透镜组G4在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向像侧移动。另外,在变焦透镜ZL和像面I之间配置由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等构成的滤波器组FL。
此外,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3枚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以及负透镜构成。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中,设变焦透镜ZL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t、变焦透镜ZL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变焦透镜ZL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第1透镜组G1的光轴上的厚度为D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和条件式(2)所示的条件。由此,可以减小光学全长,并且可以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因此,能够获得具有10倍左右的变倍比、小型且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ZL以及具有该变焦透镜ZL的光学设备(数字静态照相机CAM)。
2.70<TLt/(fw×ft)1/2<3.70…(1)
0.05<D1/ft<0.29…(2)
在此,条件式(1)用于规定望远端下的全长。若为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值的条件,则全长变大,无法实现小型化。为了对其进行缓和,要增强第3透镜组G3的功率,球面像差、色差恶化。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的条件,则第1透镜组G1的功率过强,难以校正像面弯曲。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2.75或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3.67,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条件式(2)用于规定第1透镜组G1的光轴上的厚度和望远端状态下的全系的焦距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值的条件,则第1透镜组G1的厚度变厚,收缩时无法小型化,且难以校正像散、像面弯曲。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的条件,则虽然收缩厚度变薄,但难以校正广角端下的像散、像面弯曲、倍率色像差。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0.10或使条件式(2)的上限值为0.25,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进而,通过使该上限值为0.21,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构成的变焦透镜ZL中,优选满足下式的条件。
1.00<D1/fw<1.50…(3)
条件式(3)用于规定第1透镜组G1的光轴上的厚度和广角端状态下的全系的焦距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值的条件,则第1透镜组G1的厚度变厚,收缩时无法小型化,且难以校正像散、像面弯曲。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的条件,则虽然收缩厚度变薄,但难以校正广角端下的像散、像面弯曲、倍率色像差。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1.05或使条件式(3)的上限值为1.35,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设变焦透镜ZL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w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所示的条件。
2.20<TLw/(fw×ft)1/2<2.50…(4)
条件式(4)用于规定广角端下的全长。若为超过条件式(4)的上限值的条件,则难以校正广角端下的畸变像差,此外全长变得过长,前透镜直径过大,无法实现小型化。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的条件,则全长变得过短,难以校正畸变像差、像面弯曲。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2.25或使条件式(4)的上限值为2.45,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设第3透镜组G3的焦距为f3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所示的条件。
0.13<f3/ft<0.23…(5)
条件式(5)用于规定第3透镜组G3的焦距和望远端下的变焦透镜ZL的焦距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值的条件,则第3透镜组G3的功率变得过弱,难以校正彗差。此外,由于移动量变大、全长伸长,因此无法实现小型化。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的条件,则第3透镜组的功率变得过强,望远端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会被第3透镜组G3过剩地校正,难以校正彗差、像面弯曲。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5)的下限值为0.16或使条件式(5)的上限值为0.21,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设第3透镜组G3中的第1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71、第3透镜组G3中的第2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8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所示的条件。
0.50<R71/R81<2.00…(6)
条件式(6)用于规定第3透镜组G3内的正透镜的曲率半径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值的条件,则第3透镜组G3中的第1正透镜的功率变得过弱,难以校正球面像差。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6)的下限值的条件,则第3透镜组G3中的第1正透镜的功率变得过强,难以校正球面像差。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6)的下限值为0.7或使条件式(6)的上限值为1.5,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进而,通过使条件式(6)的下限值为0.85或使条件式(6)的上限值为1.0,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优选第2透镜组G2中的最靠向物体侧的负透镜为非球面透镜。通过在这种负透镜中使用非球面,易于校正广角端下的像散、像面弯曲及彗差。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设第2透镜组G2的焦距为f2、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为f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所示的条件。
0.10<(-f2)/f1<0.25…(7)
条件式(7)用于规定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焦距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7)的上限值的条件,则第2透镜组G2的功率变得过强,难以校正像散、像面弯曲。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值的条件,则第1透镜组G1的功率变得过大,难以校正望远端下的球面像差。此外,由于2组的功率变小,因此随着变倍比增大,全长变大。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7)的下限值为0.15或使条件式(7)的上限值为0.20,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进而,通过使条件式(7)的上限值为0.18,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设第4透镜组G4的焦距为f4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所示的条件。
2.00<f4/fw<4.00…(8)
条件式(8)用于规定第4透镜组G4的焦距和广角端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8)的上限值的条件,则全长变大,无法实现小型化。为了对其进行缓和,要使第3透镜组G3的功率增强,难以校正广角端下的球面像差、色差。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8)的下限值的条件,则难以校正广角端下的像面弯曲、彗差及望远端下的彗差。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8)的下限值为2.50或使条件式(8)的上限值为3.50,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使第3透镜组G3的第1正透镜为正功率的前组,第2正透镜及负透镜为负功率的后组,设前组的焦距为f3a、后组的焦距为f3b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所示的条件。
0.50<f3a/(-f3b)<1.00…(9)
条件式(9)用于规定第3透镜组G3的前组和后组的焦距的关系。若为超过条件式(9)的上限值的条件,则第3透镜组G3的后组的功率变小,难以校正球面像差、色差。另一方面,若为低于条件式(9)的下限值的条件,则前组的功率变小,难以校正球面像差。此外,后组的功率变大,难以校正彗差。
另外,通过使条件式(9)的下限值为0.55或使条件式(9)的上限值为0.80,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优选第3透镜组G3具有非球面。通过第3透镜组G3具有至少1面的非球面,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还可以良好地校正轴外的像散、彗差。
此外,在这种变焦透镜ZL中优选,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增加,并且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间隔减少。
在此,参照图8说明上述构成的变焦透镜ZL的制造方法。首先,在圆筒状的镜筒内组装本实施方式的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步骤S1)。此时,作为第1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作为第2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作为第3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并将各透镜配置成,使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第3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第4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进而,在第2步骤S2中,以如下方式配置各透镜: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的间隔变化,第2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的间隔变化,且满足下式的条件(1)和(2)。
2.70<TLt/(fw×ft)1/2<3.70…(1)
0.05<D1/ft<0.29…(2)
其中,TL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fw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f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D1表示上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
另外,在将各透镜组装到镜筒内时,可以沿着光轴依次地将透镜组逐个地组装到镜筒内,也可以用保持部件一体保持一部分或全部透镜组后与镜筒部件进行组装。这样将各透镜组组装到镜筒内之后,确认在将各透镜组组装到镜筒内的状态下是否形成物体的像、即确认各透镜组的中心是否对齐,在确认是否形成像之后,确认透镜组ZL的各种动作。
作为各种动作的一例包括:用于进行变倍的透镜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第4透镜组G1~G4)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变倍动作、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的透镜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4透镜组G4)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对焦动作、至少一部分透镜以具有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成分的方式移动的手抖动校正动作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增加,并且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间隔减少。此外,各种动作的确认顺序任意。根据这种制造方法,可以获得具有10倍左右的变倍比、小型且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ZL。
(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2以及表1来说明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及变焦轨道的图。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3构成,将负凹凸透镜L11和正透镜L12接合。第2透镜组G2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23构成,负凹凸透镜L21的两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第3透镜组G3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第1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第2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构成,将第2正透镜L32和负透镜L33接合。即,第3透镜组G3将第1正透镜L31作为正功率的前组,将第2正透镜L32及负透镜L33作为负功率的后组。另外,第1正透镜L31的两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第4透镜组G4仅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构成,通过使第4透镜组G4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聚焦。
光阑S配置在第3透镜组G3中最靠向物体侧的第1正透镜L31的物体侧附近,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变焦)时,与第3透镜组G3成一体而移动。配置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的滤波器组FL由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等构成。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变焦)时,第1~第4透镜组G1~G4分别沿着光轴移动,从而使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增加,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间隔减少,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的间隔增加。此时,第1透镜组G1仅向物体侧移动,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后再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仅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3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以下示出了表1~表3,它们分别是示出了第1~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参数值的表。在各表的[整体参数]中,f表示焦距,FNO表示F号码,ω表示半视角(最大入射角:单位“°”),Y表示像高,Bf表示后焦距(空气换算长度),TL表示透镜全长(空气换算长度)。另外,TL’为透镜全长的实际尺寸,用于条件式(1)及条件式(4)的计算。此外,在[透镜数据]中,第1栏N表示从物体侧数的透镜面的序号,第2栏R表示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第3栏D表示透镜面的间隔,第4栏nd表示对d线(波长λ=587.6nm)的折射率,第5栏νd表示对d线(波长λ=587.6nm)的阿贝数。另外,在第1栏的右侧标记的*表示该透镜面为非球面。此外,作为空气折射率的“1.000000”的记载省略,曲率半径“∞”表示平面。
此外,在[非球面数据]中示出的非球面系数,设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为y,从各非球面顶点的切平面到高度y处的非球面上的位置为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为X(y),基准球面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径)为R,圆锥常数为κ,n次(n=4,6,8,10)的非球面系数为An时,由以下的条件式(10)表示。另外,在各实施例中,“E-n”表示“×10-n”。
X(y)=(y2/R)/{1+(1-κ×y2/R2)1/2}
           +A4×y4+A6×y6+A8×y8+A10×y10   …(10)
此外,在[可变间隔数据]中示出焦距f和各透镜组之间的可变间隔。另外,在以下所有的各参数值中记载的焦距f、曲率半径R、面间隔D以及其他长度的单位一般采用“mm”,然而由于光学***即使成比例地放大或者成比例地缩小也能够得到同等的光学性能,因此不限定于此。此外,在后述的第2~第3实施例的各参数值中也使用与本实施例相同的符号。
在下述表1中示出了第1实施例的各参数。另外,表1中的面序号1~23对应于图1中的面1~23,表1中的组号码G1~G4对应于图1中的各透镜组G1~G4。此外,在第1实施例中,第6面、第7面、第13面及第14面的各透镜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1)
[整体参数]
变焦比=9.45
广角        中间       望远
f=5.55     27.07      52.43
FNO=3.58       4.89       5.98
ω=37.72       8.55       4.35
Y=4.05
Bf=4.82718     10.17393   4.63761
TL=40.40998    53.63453   61.25781
TL′=40.65174  53.87630   61.49957
[透镜参数]
N    R           D         nd          νd
1    52.8697     0.9000    1.922860    20.88
2    32.5290     2.9000    1.497820    82.56
3    -188.7111   0.1000
4    21.49       212.4500  1.729157    54.68
5    55.4898     (d5)
6*    62.3072    0.9000    1.851350    40.04
7*    5.2329     2.5500
8    -20.6162    0.6000    1.816000    46.62
9    15.8728     0.4000
10   10.5118     1.2500    1.945950    17.98
11   54.1423     (d11)
12   ∞          0.4500    光阑S
13*   6.0329     2.2000    1.592520    67.87
14*   -11.9281   0.6000
15   6.1080      1.7000    1.696797    55.53
16   -19.4100    0.4000    1.903660    31.27
17   3.8342      (d17)
18   9.8693      2.7000    1.487490    70.45
19   -45.6869    (d19)
20   ∞          0.2100    1.516330    64.14
21   ∞          0.3900
22   ∞          0.5000    1.516330    64.14
23   ∞
[非球面数据]
第6面
κ=1.0000,A4=2.54930E-04,A6=-3.0240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7面
κ=0.7429,A4=6.20780E-04,A6=3.03310E-05,A8=6.46920E-08,A10=7.44860E-08
第13面
κ=0.1382,A4=-3.24370E-04,A6=-1.4481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4面
κ=1.0000,A4=1.3969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可变间隔数据]
广角           中间       望远
f=5.5544      27.0715    52.4279
d5=0.9000     15.8980    20.3998
d11=10.4500   1.5465     0.7501
d17=4.1328    5.9161     15.3703
d19=3.5490    8.9022     3.3954
[变焦透镜组数据]
组号码    组初面    组焦距
G1        1         35.38253
G2        6         -6.04666
G3        12        9.44052
G4        18        16.91819
[条件对应值]
条件式(1)TLt/(fw×ft)1/2=3.6039
条件式(2)D1/ft=0.1795
条件式(3)D1/fw=1.1432
条件式(4)TLw/(fw×ft)1/2=2.3822
条件式(5)f3/ft=0.1801
条件式(6)R71/R81=0.9877
条件式(7)(-f2)/f1=0.1709
条件式(8)f4/fw=3.0459
条件式(9)f3a/(-f3b)=0.7008
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9)。
图2(a)~(c)是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的各像差图。即,图2(a)是广角端状态(f=5.55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b)是中间焦距状态(f=27.07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c)是望远端状态(f=52.43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在各像差图中,FNO表示F号码,A表示相对于各像高的半视角。此外,在各像差图中,d表示d线(λ=587.6nm)的像差,g表示g线(λ=435.8nm)的像差,C表示C线(λ=656.3nm)的像差,F表示F线(λ=486.1nm)的像差。此外,在表示像散的像差图中,实线表示矢状像面,虚线表示子午像面。以上像差图的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相同。
并且,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1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其结果,通过搭载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也可以确保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2实施例)
以下,利用图3~图4及表2对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构成及变焦轨道的图。另外,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除了非球面的位置之外,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相同,对各部标以与第1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第2实施例中,第2透镜组G2的负凹凸透镜L21的两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第3透镜组G3的第1正透镜L31的物体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了第2实施例的各参数。另外,表2中的面序号1~16对应于图3中的面1~23,表2中的组号码G1~G4对应于图3中的各透镜组G1~G4。此外,在第2实施例中,第6面、第7面及第13面的各透镜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2)
[整体参数]
变焦比=9.46
广角            中间        望远
f=5.55         25.43       52.48
FNO=3.58       4.79        5.86
ω=37.60       9.05        4.35
Y=4.05
Bf=4.86977     10.50448    4.70677
TL=40.76977    52.99243    61.40422
TL′=41.01168  53.23434    61.64613
[透镜参数]
N    R          D        nd         νd
1    49.2257    0.9000   1.922860   20.88
2    31.1379    2.8000   1.497820   82.56
3    -241.9161  0.1000
4    21.8050    2.4000   1.729157   54.68
5    57.9550   (d5)
6*   66.9983   0.9000    1.851350   40.04
7*   5.4606    2.6500
8    -21.0780   0.6000   1.816000   46.62
9    13.1978    0.4000
10   10.1022    1.2500   1.945950   17.98
11   54.7575    (d11)
12   ∞         0.5000   光阑S
13*  6.1623     2.2000   1.592520   67.87
14   -12.3085   0.5500
15   6.6513     1.7000   1.729157   54.68
16   -9.9468    0.4500   1.850260   32.35
17   3.8922     (d17)
18   10.2562    2.8000   1.487490   70.45
19   -39.5485   (d19)
20   ∞         0.2100   1.516800   64.12
21   ∞         0.3900
22   ∞         0.5000   1.516800   64.12
23   ∞
[非球面数据]
第6面
κ=1.0000,A4=3.38150E-04,A6=-3.9819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7面
κ=0.8569,A4=5.90850E-04,A6=3.65740E-05,A8=-3.23810E-07,A10=7.98740E-08
第13面
κ=0.3200,A4=-5.1347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可变间隔数据]
广角         中间      望远
f=5.5501    25.4311   52.4838
d5=0.9000   15.2594   20.3998
d11=10.4000    1.6003    0.7001
d17=4.4000     5.4283    15.3976
d19=3.5281     9.2214    3.2690
[变焦透镜组数据]
组号码    组初面    组焦距
G1        1         35.22017
G2        6         -5.97699
G3        12        9.55574
G4        18        17.01991
[条件对应值]
条件式(1)TLt/(fw×ft)1/2=3.6120
条件式(2)D1/ft=0.1760
条件式(3)D1/fw=1.1171
条件式(4)TLw/(fw×ft)1/2=2.4030
条件式(5)f3/ft=0.1821
条件式(6)R71/R81=0.9265
条件式(7)(-f2)/f1=0.1697
条件式(8)f4/fw=3.0666
条件式(9)f3a/(-f3b)=0.6592
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9)。
图4(a)~(c)是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的各像差图。即,图4(a)是广角端状态(f=5.55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4(b)是中间焦距状态(f=25.43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4(c)是望远端状态(f=52.48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并且,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2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其结果,通过搭载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也可以确保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3实施例)
以下,利用图5~图6及表3对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构成及变焦轨道的图。另外,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除了非球面的位置之外,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相同,对各部标以与第1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第3实施例中,第2透镜组G2的负凹凸透镜L21的两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第3透镜组G3的第1正透镜L31的物体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在下面的表3中示出了第3实施例的各参数。另外,表3中的面序号1~23对应于图5中的面1~23,表3中的组号码G1~G4对应于图5中的各透镜组G1~G4。此外,在第3实施例中,第6面、第7面及第13面的各透镜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3)
变焦比=9.61
广角            中间        望远
f=5.46         20.47       52.49
FNO=3.65       4.80        5.79
ω=38.24       11.16       4.35
Y=4.05
Bf=5.12260     11.20722    4.57834
TL=40.99720    50.15359    61.47834
TL′=41.23896  50.39536    61.72010
[透镜参数]
N    R           D         nd         νd
1    45.3182     0.9000    1.922860    20.88
2    29.7434     2.9000    1.497820    82.56
3    -450.1867   0.1000
4    21.8357    2.3000    1.729157    54.68
5    54.6834    (d5)
6*   50.1160    0.9000    1.851350    40.04
7*   5.3592     2.800
8    -16.5814   0.7000    1.816000    46.62
9    15.7831    0.4000
10   11.4902    1.3000    1.945950    17.98
11   141.4044   (d11)
12   ∞         0.5000    光阑S
13*   6.0688    2.3000    1.592520    67.87
14   -11.6511   0.6000
15   6.7947     1.6000    1.696797    55.53
16   -10.0461   0.5000    1.850260    32.35
17   3.9754     (d17)
18   9.8672     2.3000    1.487490    70.45
19   -36.4960   (d19)
20   ∞         0.2100    1.516330    64.14
21   ∞         0.3900
22   ∞         0.5000    1.516330    64.14
23   ∞
[非球面数据]
第6面
κ=1.0000,A4=2.56400E-04,A6=-2.5320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7面
κ=0.6617,A4=6.09560E-04,A6=4.51350E-05,A8=-1.27940E-06,A10=1.24520E-07
第13面
κ=0.1498,A4=-4.34260E-04,A6=-2.9270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可变间隔数据]
广角            中间       望远
f=5.4578       20.4725    52.4869
d5=0.9500      13.2396    21.5000
d11=10.4246    1.7876     0.7000
d17=4.4000     3.8191     14.6000
d19=3.6741     9.6765     3.1145
[变焦透镜组数据]
组号码    组初面    组焦距
G1        1         36.21604
G2        6         -6.03394
G3        12        9.68525
G4        18        16.19640
[条件对应值]
条件式(1)TLt/(fw×ft)1/2=3.6466
条件式(2)D1/ft=0.1712
条件式(3)D1/fw=1.1360
条件式(4)TLw/(fw×ft)1/2=2.4365
条件式(5)f3/ft=0.1845
条件式(6)R71/R81=0.8932
条件式(7)(-f2)/f1=0.1666
条件式(8)f4/fw=2.9676
条件式(9)f3a/(-f3b)=0.7028
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9)。
图6(a)~(c)是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的各像差图。即,图6(a)是广角端状态(f=5.46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6(b)是中间焦距状态(f=20.47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6(c)是望远端状态(f=52.49mm)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并且,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3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其结果,通过搭载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也可以确保优秀的光学性能。
以上,根据各实施例,可以实现适于高像素的电子摄像元件、缩小了收缩时的厚度、变倍比为10倍左右的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及光学设备(数字静态照相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下记载的内容可以在不损光学性能的范围内适当采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变焦透镜示出了4组构成,但也可以适用于5组等其他组的构成。此外,可以是在最靠向物体侧增加了透镜或透镜组的构成,或者是在最靠向像侧增加了透镜或透镜组的构成。此外,透镜组表示以变倍时变化的空气间隔分离的具有至少1枚透镜的部分。
此外,可以将单独或多个透镜组、或部分透镜组作为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的对焦透镜组。该对焦透镜组也可以应用于自动聚焦,适于自动聚焦用的(使用了超声波马达等的)马达驱动。尤其优选使第4透镜组为对焦透镜组。
此外,可以将透镜组或部分透镜组作为防振透镜组,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成分的方式移动,或在包含光轴的面内方向旋转移动(摆动),校正因手抖动产生的像抖动。尤其优选将第2透镜组或第3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防振透镜组。
此外,透镜面可以形成为球面或平面,也可以形成为非球面。透镜面为球面或平面时,透镜加工及组装调整容易,可以防止因加工及组装调整的误差而引起光学性能的劣化,因此优选。此外,即使像面偏移,描绘性能的劣化也较少,因此优选。透镜面为非球面时,非球面可以是磨削加工的非球面、用模将玻璃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型非球面、在玻璃的表面上将树脂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复合型非球面的任意的非球面。此外,透镜面也可以为衍射面,透镜可以是折射率分布型透镜(GRIN透镜)或塑料透镜。
此外,孔径光阑优选配置在第3透镜组附近,也可以不设置作为孔径光阑的部件,而用透镜的框代替其作用。
此外,可以在各透镜面上通过施加在较宽的波长区域具有高透过率的防反射膜,以实现闪烁及重影减少、高对比度的高光学性能。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的变倍比为7~15左右。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中,第1透镜组优选具有两个正透镜成分。此外,第2透镜组优选具有一个正透镜成分和两个负透镜成分。此时,优选从物体侧依次按照负/负/正的顺序将透镜成分以介有空气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此外,第3透镜组优选具有一个正透镜成分和一个负透镜成分。此时,优选从物体侧依次按照正/负的顺序将透镜成分以介有空气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此外,第4透镜组优选具有一个正透镜成分。

Claims (26)

1.一种变焦透镜,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1透镜组和上述第2透镜组的间隔变化,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的间隔变化,
上述第1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
上述第2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
上述第3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
并且满足下式的条件:
2.70<TLt/(fw×ft)1/2<3.70
0.05<D1/ft<0.29,
其中,TL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fw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f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D1表示上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4透镜组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
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
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4透镜组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式的条件:
1.00<D1/fw<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w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2.20<TLw/(fw×ft)1/2<2.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13<f3/ft<0.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1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71、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2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8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50<R71/R81<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透镜组中最靠向物体侧的负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为f2、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10<(-f2)/f1<0.2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4透镜组的焦距为f4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2.00<f4/fw<4.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透镜组将上述第1正透镜作为正功率的前组,将上述第2正透镜及上述负透镜作为负功率的后组,
设上述前组的焦距为f3a、上述后组的焦距为f3b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50<f3a/(-f3b)<1.0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透镜组具有非球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1透镜组和上述第2透镜组的间隔增加,并且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的间隔减少。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之间设置孔径光阑。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径光阑在变倍时随着上述第3透镜组一起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负透镜、第2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将上述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接合而形成复合透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透镜组由单个透镜构成。
21.一种光学设备,具备使物体的像成像到预定的面上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焦透镜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
22.一种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第3透镜组和第4透镜组,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1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作为上述第2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作为上述第3透镜组配置3枚透镜,并且,配置各透镜以使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上述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上述第3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将各透镜组配置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1透镜组和上述第2透镜组的间隔变化,上述第2透镜组和上述第3透镜组的间隔变化,
并且将各透镜组配置成满足下式的条件:
2.70<TLt/(fw×ft)1/2<3.70
0.05<D1/ft<0.29,
其中,TL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全长,fw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ft表示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D1表示上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的复合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
上述第3透镜组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第1正透镜、第2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
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上述第4透镜组暂时向物体侧移动后再向像侧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全长为TLw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2.20<TLw/(fw×ft)1/2<2.50。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13<f3/ft<0.23。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1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71、上述第3透镜组中的上述第2正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为R8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50<R71/R81<2.00。
CN201010534327.9A 2009-11-02 2010-11-02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053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1623 2009-11-02
JP2009-251623 2009-11-02
JP2010236255A JP5668409B2 (ja) 2009-11-02 2010-10-21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10-236255 2010-10-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347A true CN102053347A (zh) 2011-05-11
CN102053347B CN102053347B (zh) 2015-04-22

Family

ID=4376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4327.9A Active CN102053347B (zh) 2009-11-02 2010-11-02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79319B2 (zh)
EP (1) EP2325681B1 (zh)
JP (1) JP5668409B2 (zh)
CN (1) CN1020533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3827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影装置
CN109387931A (zh) * 2018-11-06 2019-02-2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
CN110673313A (zh) * 2019-09-27 2020-01-10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变焦鱼眼镜头***及设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1451B2 (ja) * 2013-07-19 2017-11-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GB201511284D0 (en) 2015-06-26 2015-08-12 Univ Witwatersrand Jhb An oral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 for the delivery of a peptide and/or protein
CN110398827A (zh) * 2019-09-06 2019-11-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8152A (en) * 1996-04-10 1999-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US6542312B1 (en) * 1999-04-05 2003-04-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Zoom lens and video camera using the same
WO2003038502A1 (fr) * 2001-10-30 2003-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bjectif zoom, camera video comprenant celui-ci et appareil photo numerique
US20060098301A1 (en) * 2004-11-09 2006-05-11 Toru Miyajima Zoom lens and imag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it
CN101311767A (zh) * 2007-05-24 2008-11-26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以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
CN101414050A (zh) * 2007-10-17 2009-04-22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配备有它的摄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3520B2 (ja) * 1990-10-18 1999-10-1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全長の短い変倍レンズ
JP3304518B2 (ja) * 1993-07-05 2002-07-2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変倍レンズ
JPH1152241A (ja) * 1997-08-07 1999-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ビデオカメラと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6556356B2 (en) * 2000-09-28 2003-04-29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4976867B2 (ja) 2007-01-30 2012-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376276B2 (ja) * 2007-09-25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9098458A (ja) 2007-10-17 2009-05-07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9251623A (ja) 2008-04-01 2009-10-29 Toyota Motor Corp 設計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14205B2 (ja) * 2008-05-30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290024B2 (ja) 2009-03-31 2013-09-18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木造部材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8152A (en) * 1996-04-10 1999-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US6542312B1 (en) * 1999-04-05 2003-04-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Zoom lens and video camera using the same
WO2003038502A1 (fr) * 2001-10-30 2003-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bjectif zoom, camera video comprenant celui-ci et appareil photo numerique
US20060098301A1 (en) * 2004-11-09 2006-05-11 Toru Miyajima Zoom lens and imag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it
CN101311767A (zh) * 2007-05-24 2008-11-26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以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
CN101414050A (zh) * 2007-10-17 2009-04-22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配备有它的摄像设备
JP2009098449A (ja) * 2007-10-17 2009-05-07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3827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影装置
CN103913827B (zh) * 2012-12-28 2018-0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影装置
CN109387931A (zh) * 2018-11-06 2019-02-2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
CN109387931B (zh) * 2018-11-06 2023-12-08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
CN110673313A (zh) * 2019-09-27 2020-01-10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变焦鱼眼镜头***及设计方法
CN110673313B (zh) * 2019-09-27 2021-09-14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变焦鱼眼镜头***及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18366A (ja) 2011-06-16
US8379319B2 (en) 2013-02-19
EP2325681B1 (en) 2013-12-25
JP5668409B2 (ja) 2015-02-12
US20110102907A1 (en) 2011-05-05
CN102053347B (zh) 2015-04-22
EP2325681A1 (en)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189B (zh) 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1256270B (zh) 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光学设备
CN102037388B (zh) 变焦透镜、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1470254B (zh) 变焦透镜、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2236158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1620313B (zh) 变倍光学***及摄像装置
CN105393156B (zh) 变倍光学***、成像装置和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2236157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9477952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2053347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5408795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8369328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4067157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10262020A (zh) 变焦镜头及光学设备
CN109983387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摄像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US20150234163A1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CN109844603A (zh) 变倍光学***、光学装置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1271188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成像方法
CN109952524A (zh) 变倍光学***、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以及该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9964161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摄像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8369329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8292030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4145200A (zh) 光学***、光学装置和制造光学***的方法
CN101551512A (zh) 变倍透镜***、光学设备及变倍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5556369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