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4148A -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4148A
CN101914148A CN 201010259984 CN201010259984A CN101914148A CN 101914148 A CN101914148 A CN 101914148A CN 201010259984 CN201010259984 CN 201010259984 CN 201010259984 A CN201010259984 A CN 201010259984A CN 101914148 A CN101914148 A CN 101914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gene
protein
gmlec1a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599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岩
谭河林
左建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10102599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4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4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4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名称为GmLEC1A,来源于大豆(Glycine max L.),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序列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脂肪酸合成相关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将本发明保护的基因GmLEC1A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可以提高拟南芥幼苗中脂肪酸的含量。这对提高大豆的脂肪酸含量及相关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油作为主要的食用油和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物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世界上食用油的85%来自于植物油,只有25%来自于动物和海洋生物。同时,植物油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洗涤剂,润滑油,油漆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植物柴油的开发可能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人们对植物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的产量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大豆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大豆油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相对其它的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较为合理,其消费量和食用量也已经逐步超过了其它植物油,成为人们日常饮食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的大豆,大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大豆的重大生产国。然而从1953年,这个地位被美国取而代之,随着大豆在美洲的扎根、受扶植以及转基因技术盛行,到1996年,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至2006年,大豆进口量已接近中国粮食进口总量的90%,而且大多来自美洲。因此提高大豆油的产量和含油量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首先通过遗传学的方法鉴定与油脂合成有关的调控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善这些调控基因,从而提高大豆种子的含油量。近十余年来,科学家们利用生物技术对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都没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植物体内的脂肪酸合成是一个复杂和高度协调的过程,是多基因协同完成的,因此改良单个的脂肪酸合成的基因,并不能有效的改善脂肪酸的含量。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脂肪酸的代谢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一种蛋白激酶或其它调控因子(例如转录因子)在起全面的调控作用(Girke,T.,Todd,J.,Ruuska,S.,White,J.,Benning,C.,andOhlrogge,J..Microarray analysis of developing Arabidopsis seeds.Plant Physiol.2000,124,1570-1581.)。那么通过对这些调控因子的遗传改良达到增加脂肪酸含量的目的将成为可能。
目前,通过对拟南芥的研究发现,参与植物脂肪酸代谢的最重要的转录因子是LEC1(Leafy Cotyledon 1)。LEC1是拟南芥胚胎发生和种子成熟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调控因子,同时也对胚胎形成过程中胚胎储存物的积累进行调控(Lotan,T.,Ohto,M.,Yee,K.M.,West,M.A.,Lo,R.,Kwong,R.W.,Yamagishi,K.,Fischer,R.L.,Goldberg,R.B.,andHarada,J.J.Arabidopsis LEAFY COTYLEDON1 is sufficient to induce embryodevelopment in vegetative cells.Cell.1998,93,1195-1205.)。过量表达LEC1可以诱导数目众多的与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编码脂肪酸从头合成关键限速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中三个核基因组编码亚基的基因,与此相吻合,在LEC1过量表达植株中主要脂肪酸组分的含量大幅度上升(Mu,J.,Tan,H.,Zheng,Q.,Fu,F.,Liang,Y.,Zhang,J.,Yang,X.,Wang,T.,Chong,K.,Wang,X.J.,et al..LEAFY COTYLEDON1 is a keyregulator of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n Arabidopsis.Plant Physiol.2008,148,1042-105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所提供的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名称为GmLEC1A,来源于大豆(Glycine max L.),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
1)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序列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为了使1)中的GmLEC1A蛋白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6Xc-myc标签(序列为EQKLISEEDL)。
上述2)中的GmLEC1A蛋白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2)中的GmLEC1A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6Xc-myc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上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命名为GmLEC1A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6)中任一所述的基因:
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2;
2)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3的自5’末端起第49-2122位所示;
3)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3;
4)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4;
5)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或3)或4)的基因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的基因;
6)与1)或2)或3)或4)或5)的基因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且编码所述蛋白的基因。
上述严格条件可为用6×SSC,0.5%SDS的溶液,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序列表中的序列3由2122个碱基组成,自5’末端第1-48位碱基为5’-UTR,自5’末端第49-100位碱基为第一个外显子,自5’末端第101-1502位碱基为第一个内含子,自5’末端第1503-2122位碱基为第二个外显子。
扩增上述GmLEC1A基因全长或其任一片段的引物对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引物对中,一条引物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另一条引物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6所示。
含有上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重组载体具体可为在双元载体pER10的多克隆位点间***上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得到重组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上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GmLEC1A或基因组DNA转入目的植物中,得到脂肪酸含量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
所述脂肪酸为:C16: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0:2和/或C22:1。
上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GmLEC1A是通过上述重组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的。
上述与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GmLEC1A、编码基因GmLEC1A和/或含有编码基因GmLEC1A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在合成脂肪酸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所述脂肪酸为:C16: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0:2和/或C22:1。
携带有本发明编码的GmLEC1A基因或其同源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原生质体-化学介导法(Ca2+、PEG)、Ti质粒、Ri质粒、植物病毒载体、直接DNA转化、花粉管、微注射、电激、基因枪、农杆菌介导等常规生物学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转化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并将转化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育成植株;所述组织和器官可包括宿主植物的果荚、愈伤组织、茎尖、叶片和种子等。被转化的宿主植物(目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具体为拟南芥或大豆。
本发明获得了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GmLEC1A,并通过转基因功能互补实验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实验证明,将本发明保护的基因GmLEC1A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可以提高拟南芥幼苗中脂肪酸的含量。这对提高大豆的脂肪酸含量及相关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重组表达载体pER10-GmLEC1-6XMYC的图谱。
图2为通过RT-PCR检测转基因植株中GmLEC1A基因的表达量。
图3为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诱导培养基上的表型。
图4为通过苏丹红染色指示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体内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基因的发现
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在大豆中找到拟南芥AtLEC1基因的同源基因GmLEC1A。在序列比对中发现大豆GmLEC1A基因与拟南芥AtLEC1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达到95.5%的同源性。
实施例2、转基因植物的获得及其检测
一、转基因植物的获得
1、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以大豆(Glycine max cultivar Nannong11382)(公众可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记载过该材料的非专利文献是Liao Y,Zou HF,Wei W,Hao YJ,Tian AG,Huang J,Liu YF,Zhang JS* and Chen SY*.Soybean GmbZIP44,GmbZIP62 and GmbZIP78 genes function as negative regulator of ABA signaling and confer salt and freezing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Planta.2008,228:225-240)的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用以下引物:
GmLEC1A-F1:CCctcgagAACGCCTACTTCATCTCTCTTATA(小写字母为XhoI的酶切位点)和
GmLEC1A-R:GGgaattccTATGGAGCGAGCATTTGGTTCATG(小写字母为EcoRI酶切位点)进行PCR扩增,得到的PCR产物连接到中间载体pGEM-T Easy(Promega公司)上,获得重组载体pT-GmLEC1A,经测序得到序列表中序列3第1-2119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序列表中的序列3由2122个碱基组成,为包含GmLEC1A基因的基因组DNA片段。序列3自5’末端第1-48位碱基为5’-UTR,自5’末端第49-100位碱基为该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自5’末端第101-1502位碱基为该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自5’末端第1503-2122位碱基为该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
序列表中的序列3第49-2122位所示的基因组DNA对应的cDNA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序列2由672个碱基组成,编码具有序列表中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将该蛋白命名为GmLEC1A。序列表中序列1由2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用SmaI和BamHI酶对载体pBA-6xmyc(公众可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记载过该载体的非专利文献是Zhou Q,Hare PD,Yang S W,Zeidler M,Huang LF and Chua NH.FHL is required for full phytochrome A signaling and shares overlapping functions with FHY1.Plant Journal.2005.43,356-370.)双酶切得到的小片段***中间载体pSK(默克公司上海办事处)的SmaI和BamHI酶切位点间,得到重组载体pSK-6xmyc。然后用XhoI和EcoRI双酶切上述获得的pT-GmLEC 1A得到的小片段***pSK-6xmyc的XhoI和EcoRI识别位点间,得到pSK-GmLEC1A-6xmyc。然后用XhoI和XbaI双酶切上述获得的pSK-GmLEC1A-6xmyc,得到的小片段与用XhoI和SpeI双酶切双元载体pER10(公众可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记载过该载体的非专利文献是Zuo,J.,Hare,P.D.,and Chua,N.H.Applications of chemical-inducible expression systems in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biotechnology.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Arabidopsis Protocols,eds.Salinas,J.,and Sanchez-Serrano,J.J.,pp 2006.329-342.Humana Press,NJ,pER10细菌抗性为壮观酶素,转基因植物抗性为卡那酶素)连接,因XbaI和SpeI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因此得到最终载体pER10-GmLEC1-6XMYC,测序验证,结果在pER10的XhoI和SpeI酶切位点间***了序列4所示DNA片段,序列4中第1-2119位为GmLEC1A基因,第2150-2371位为6xmyc,表明构建的载体构建正确。图1为重组表达载体pER10-GmLEC1-6XMYC结构模式图:其中promoter指启动子;Ter为终止子;NPTII为卡那抗性筛选基因)。LexA是细菌抑制子;XVE是LexA细菌抑制子的DNA结合域(X)和单纯疱疹病毒蛋白VP16的反式活化域(V)以及***受体的配体结合域(E)构成,pER10在***的诱导下可以使目的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是35S启动子的3-5倍。
2、转基因植物获得
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pER10-GmLEC1-6XMYC用电激转化方法转入农杆菌GV3101(Invitrogen公司)菌株中。筛选出具有壮观霉素抗性的农杆菌即为阳性转化农杆菌。挑取阳性转化农杆菌单菌落接种于20ml LB液体培养基(含壮观酶素50mg/L,利福平50mg/L)中,28℃,150rpm振荡培养2天。所获菌液以2%接种量接菌于含有利福平和壮观酶素的300ml LB培养基,按照上述条件振荡培养16-18小时。所获菌液经5,000rpm、20分钟离心收集菌体,菌体重悬于250ml含有5%蔗糖和Silwet L-77(LEHLE SEEDS公司)转化液中,慢慢摇匀。转化液转入250ml烧杯中,将已去掉花和果荚的拟南芥Col-0野生型倒置于烧杯中,在真空状态保持20秒为宜。将转化后的拟南芥培养得到种子,将得到的拟南芥种子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长出绿叶和根系的苗为转基因拟南芥T1代。按照获得转pER10-GmLEC1-6XMYC的T1代转基因拟南芥的方法,将空载体pER10转化拟南芥Col-0野生型,得到转空载体对照拟南芥。从T1代转基因和转空载体对照拟南芥植株上收获种子,播种后获得T2代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转空载体对照拟南芥植株的纯合系。同时,设未进行任何转基因处理的拟南芥作为野生型对照植株。
二、转基因植物的检测
1、通过RT-PCR检测GmLEC1A基因的表达量
T2代转基因和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纯合系种子以及野生型对照植株的种子萌发后7天,用10μM的***(Sigma公司)处理24h后,参照下面的方法提取RNA,并取1μg RNA反转成相应的cDNA,然后利用引物GmLEC1A-F1和GmLEC1A-R进行RT-PCR检测GmLEC1A基因的表达量(GmLEC1A-F1位于5’UTR处),引物GmLEC1A-F1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5,引物GmLEC1A-R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6。利用引物UBQ5-F1和UBQ5-F2扩增UBQ基因作为内标,引物序列如表1。结果如图2所示,Col代表野生型植株,L5、L7和L8分别代表不同的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株系,从图中可见,与野生型(Col)对照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中GmLEC1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获得了3个高表达量的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株系L5、L7和L8,将用于下面脂肪酸的检测。转空载体对照植株和野生型对照植株中GmLEC1A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表1引物序列
  引物名称   引物序列(5’-3’)
  GmLEC1A-F1   CCctcgagAACGCCTACTTCATCTCTCTTATA
  GmLEC1A-R   GGgaattccTATGGAGCGAGCATTTGGTTCATG
  UBQ5-F1   CTTCAGCAGCCGTTGCCTCA
  UBQ5-F2   CTGGTAAACGTAGGTGAGTCC
RNA提取方法如下:
TRIzol法:参照厂商(Invitrogen)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首先预冷研钵、研杵、1.5ml离心管和TRIzol试剂。分别取上述转基因不同的株系100mg,用液氮快速粉碎,转移至预冷的离心管。加入1ml TRIzol试剂,振荡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4℃12,0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移入新离心管,加入200μl氯仿,轻摇混匀。室温放置3分钟,4℃12000g离心10分钟。取上层水相移入新管,加入250μl异丙醇和250μl高盐沉淀剂(0.8M柠檬酸钠,1.2M氯化钠),室温放置3分钟,4℃12000g离心10分钟,去除上清。沉淀用1ml 75%乙醇洗涤,4℃7500g离心5分钟,去除上清。沉淀于室温干燥5-10分钟,加入适量(50μl左右)DEPC水溶解(为了有利于RNA溶解,可置于50℃水浴10-30分钟)获得RNA。
cDNA反转录:
cDNA第一链的合成:
(1)取上述提取的RNA 1-2μg,加DEPC水至10μl;
(2)加入1μl(0.5g)Oligo(dT)15和1μl 10mM dNTP,混匀;
(3)65℃,5分钟,然后放在冰上,快速加入:5×buffer 4μl,RNAse inhibitor 1μl,0.1M DTT 2μl,5U/μl反转录酶H 0.5μl;
(4)反转录反应(cDNA第一链合成)在PCR仪上进行,使用如下程序:
先42℃,50分钟;再45℃,10分钟;再50℃,10分钟;再70℃,15分钟;
(5)反应结束之后快速取出,冰上加入10mg/ml 1μl RNase,然后在37℃放置30-60分钟,获得cDNA。
PCR扩增:
PCR反应体系(20μl):模板DNA 1μl;10×buffer 2μl;2.5mM dNTP 2μl;10μMprimers 2μl;超纯水12.8μl;5U/μl Taq DNA聚合酶0.2μl。
PCR扩增程序为:先94℃预变性2min;再94℃变性30s,54℃退火30s,72℃延长1min,循环数分别为27和33;然后再72℃延长10min;4℃保存。
所用PCR仪型号为Whatman Biometra T Gradient 96和MJ PTC-200。
2、转基因植株的脂肪酸代谢检测
(1)转基因植株在诱导培养基上的萌发表型
将上述获得的过表达pER10-GmLEC1-6XMYC的阳性转基因株系、野生型Col-0、以及转空载体植株的种子分别播在不含和含有10μM***(Sigma公司)的MS培养基(Sigma)上,4℃放置2天,然后移至温室中在22℃、光照强度80-120μE-2S-1条件下培养7天。在不加***的培养基上萌发时,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以及转空载体植株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在加***的培养基上萌发时,转基因植物则表现为严重的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子叶很小而且黄化,不分化真叶,萌发后不久整个植株生长和发育几乎停止,最终死亡,如图3所示:左侧为野生型,右侧为代表性的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株系L8,标尺为1mm。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表型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
(2)苏丹红染色指示体内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将上述培养基中萌发后生长7天的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Col-0对照、转空载体植株分别浸泡于1%苏丹红(Fat Red 7B)(Sigma公司),室温30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遍,每遍2min,染色结果如图4所示,左侧为野生型,右侧为代表性的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株系L8,标尺为1mm。在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植株的根部和子叶处,脂肪酸的积累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这说明转基因植株的体内脂肪酸含量大大提高。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表型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
(3)GC-MS方法检测体内脂肪酸含量变化
将上述(1)中在诱导培养基中萌发后生长7天的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植株的幼苗与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幼苗、野生型植株的幼苗各0.15克,在液氮中研磨成干粉,然后转移到带密封盖的试管中,加入3mL甲醇(含2.5%(V/V)浓硫酸),在80℃水浴加热90分钟.再加入4.5mL 0.9%NaCl水溶液和1mL正己烷,混匀,4,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正己烷相。真空抽干,用100ul乙酸乙酯溶解,取1ul上样,用PerkinElmer公司的TurboMass GC/MS仪分析各种脂肪酸组分的含量变化情况,所用GC柱为30m×0.25mmBPX-70柱,GC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20℃,保持1分钟,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至150℃,然后以每分钟4℃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10分钟。
检测结果如下:
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植株中,检测到如下脂肪酸组分:C16: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0:2,C22:1;
野生型对照植株中,检测到如下脂肪酸组分:C16:0,C18:0,C18:1,C18:2,C18:3;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检测结果与野生型对照植株的结果一致。
为了对比野生型和转基因植物之间的脂肪酸含量,将各组份以C17:0的三酯酰甘油作内标转换为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与野生型对照相比,pER10-GmLEC1-6XMYC转基因植株经诱导后脂肪酸的各个组分含量都明显上升,其中十八碳三稀酸(18:3)提高的幅度最大,达到68倍,而总的脂肪酸含量也上升了31倍。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结果与野生型植株无显著差异。
表2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对比情况
Figure BSA0000023980680009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2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3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4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5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6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7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8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09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101
Figure ISA00000239807000111

Claims (10)

1.一种蛋白,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
1)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序列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2.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为如下1)-6)中任一所述的基因:
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2;
2)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3的自5’末端起第49-2122位所示;
3)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3;
4)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的序列4;
5)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或3)或4)的基因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基因;
6)与1)或2)或3)或4)或5)的基因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基因。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编码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所述重组载体为在双元载体pER10的多克隆位点间***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
5.扩增权利要求2或3所述编码基因全长或其任一片段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中,一条引物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另一条引物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6所示。
6.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基因转入目的植物中,得到脂肪酸含量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基因是通过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具体为拟南芥或大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为:C16: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0:2和/或C22:1。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基因和/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在合成脂肪酸中的应用;
所述脂肪酸为:C16: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0:2和/或C22:1。
CN 201010259984 2010-08-20 2010-08-20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Pending CN101914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9984 CN101914148A (zh) 2010-08-20 2010-08-20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9984 CN101914148A (zh) 2010-08-20 2010-08-20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4148A true CN101914148A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2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59984 Pending CN101914148A (zh) 2010-08-20 2010-08-20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41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6086A (zh) * 2011-08-30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B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04175A (zh) * 2011-08-30 2012-01-0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MYB11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353A (zh) * 2003-08-21 2006-11-29 孟山都技术有限公司 来自报春的脂肪酸去饱和酶
WO2009102873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Soybean plant and seed corresponding to transgenic event mon87769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353A (zh) * 2003-08-21 2006-11-29 孟山都技术有限公司 来自报春的脂肪酸去饱和酶
WO2009102873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Soybean plant and seed corresponding to transgenic event mon87769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tes rendus de l'Acad´emie bulgare des Sciences》 20081231 Teodora Irikova IDENTIFICATION OF TWO EMBRYOGENESIS-RELATED GENES IN SWEE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GENOME 761-770 1-10 第61卷, 第6期 2 *
《NCBI-GenBank》 20080901 Wang C transcription factor LEC1-A [Glycine max] 1-10 , 2 *
《Plant Physiology》 20080808 Jinye Mu LEAFY COTYLEDON1 Is a Key Regulator of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1042-1054 1-10 第28卷, 第2期 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6086A (zh) * 2011-08-30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B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04175A (zh) * 2011-08-30 2012-01-0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MYB11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04175B (zh) * 2011-08-30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MYB11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8673A (zh) 红掌AaMYB3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4862320B (zh) 一种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IbERF4基因及应用
CN106222182A (zh) 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IbERF5基因及应用
CN104293802B (zh) 百脉根erf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基因及表达载体和应用
CN103360484B (zh) 一种陆地棉蛋白GhMADS2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0462369C (zh) 一个调控植物脂肪酸代谢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8101973B (zh) 椭圆小球藻nf-yc基因及其应用
CN103224555A (zh) 植物发育相关蛋白GhSOC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3172716B (zh) 植物抗热基因及其应用
CN101914148A (zh)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5671058B (zh) 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基因及应用
CN101597329B (zh) 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3951740A (zh) 狗牙根CCAAT转录因子CdtNF-YC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2532291B (zh) Nf-ya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培育脂肪酸含量提高的植物中的应用
CN102876680A (zh) 一种大豆来源的油体蛋白基因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应用
CN102286086A (zh)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LEC1B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04175B (zh) 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GmMYB11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845085B (zh) 一种野生大豆ap1类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7056907A (zh) Nac062d转录因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抑制种子发芽中的应用
CN103626856B (zh) 转录因子AtGT4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4877021A (zh) 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3528532A (zh) 调控拟南芥种子含油量和千粒重的基因AtOIL3
CN102911263A (zh) 一种大豆WRKY类转录因子GmWRKY40及其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CN102558324B (zh) Nf-ya9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培育脂肪酸含量提高的植物中的应用
CN104561040A (zh) 植物抗热基因htt3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