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0888B - 光学膜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0888B
CN101910888B CN2008801232066A CN200880123206A CN101910888B CN 101910888 B CN101910888 B CN 101910888B CN 2008801232066 A CN2008801232066 A CN 2008801232066A CN 200880123206 A CN200880123206 A CN 200880123206A CN 101910888 B CN101910888 B CN 101910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keric substance
blooming
resin
unit
structur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32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0888A (zh
Inventor
宫井孝
塩谷佳之
浅野英雄
丹羽宏和
平间进
石田知史
高岩圣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okub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398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62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84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2602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okub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10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0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9/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ring me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7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disper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显示出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波长分散性(逆波长分散性)的新颖的光学膜。本发明的光学膜具有由树脂(A)构成的层,所述树脂(A)具有下述式(1)、式(2)或式(3)所示的分子结构或者杂芳基,该光学膜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显示出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波长分散性。其中,式(1)中的n为1~4范围的自然数,R1及R2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Figure DPA00001172135700011

Description

光学膜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显示出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波长分散性(逆波长分散性,inverse wavelength dispersibility)的光学膜以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由高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双折射的光学部件在图像显示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作为这样的光学部件之一,有为了色调补偿、视野角补偿等目的而被组入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位相差板(位相差膜)。例如,在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LCD)中使用位相差板(λ/4波片),该位相差板(λ/4波片)中,基于由双折射产生的位相差的光程差(光延迟,retardation)为波长的1/4。在有机EL显示器(OLED)中,为了防止外部光线的反射,有时使用将偏光板与λ/4波片相组合而得到的防反射板(参照日本特开2007-273275号公报)。对于这些显示出双折射性的光学部件,期待今后其用途进一步扩大。 
以往,在光学部件中主要使用以三乙酰纤维素(TAC)为代表的纤维素衍生物、聚碳酸酯、多环烯烃,这些通常的高分子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大(即位相差增大)的波长分散性。为了获得显示特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期待显示出与之相反的光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即位相差减少)的波长分散性的光学部件。在本说明书中,对于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光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波长分散性,依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命名,并且由于与通常的高分子及由该高分子形成的光学部件所显示出的波长分散性相反,因此将其称为“逆波长分散性”。 
作为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部件,日本特开2001-337222号公报中公开了由含有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聚降冰片烯)和具有负固 有双折射的聚合物(苯乙烯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位相差板。另外,日本特开2001-235622号公报中公开了由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分子链(降冰片烯链)和具有负固有双折射的分子链(苯乙烯系链)的共聚物构成的位相差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的新型光学膜。 
本发明的光学膜具有由树脂(A)构成的层,所述树脂(A)具有下述式(1)、式(2)或式(3)所示的分子结构或者杂芳基,该光学膜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显示出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波长分散性。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021
上述式(1)中,n为1~4范围的自然数,R1及R2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光学膜。 
本发明的光学膜通过具有由具有上述式(1)、(2)或(3)所示的分子结构或者杂芳基的树脂(A)构成的层,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又一例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再一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树脂”是比“聚合物”范围更广泛的概念。树脂可以由例如1种或2种以上的聚合物构成,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诸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填料等添加剂;相容剂;稳定剂等聚合物以外的材料。 
[树脂(A)] 
树脂(A)的构成只要具有上述式(1)、(2)或(3)所示的分子结构或杂芳基就没有特别限定。若将式(1)、式(2)、式(3)所示的分子结构及杂芳基作为分子结构X,则树脂(A)含有例如具有通过分子结构X键合而成的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树脂(A)例如为丙烯酸树脂或环烯烃树脂。丙烯酸树脂及环烯烃树脂具有高透明性及机械特性,具有由这样的树脂(A)构成的层的光学膜适于用作在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学膜。 
丙烯酸树脂为含有50重量%以上(优选60重量%以上、更优选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聚合物的树脂。环烯烃树脂为含有50重量%以上(优选60重量%以上、更优选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重量%以上)的环烯烃聚合物的树脂。 
在一种光学膜中,有用于保护偏光板中的偏光子的膜(偏光子保护膜)。在树脂(A)具有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的情况下,具有由该树脂构成的层的本发明的光学膜适于用作偏光子保护膜。 
偏光子保护膜在与偏光子的单面或两面相接合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典型的偏光子是通过利用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对聚乙烯醇膜进行染色而形成的,由于染色中要使用水溶液,因而与偏光子相接合的偏光子保护膜优选本身具有透水性。在偏光子与偏光子保护膜的接合中使 用水系粘接剂也是优选具有透水性的偏光子保护膜的理由之一。例如,对于由环烯烃聚合物构成的膜来说,由于该聚合物的疏水性强,因而几乎显示不出透水性,未必适于用作偏光子保护膜。而与此相对,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具有高亲水性。因此,尽管也取决于树脂(A)中该结构的含量等具体的光学膜的构成,但具有由具有该结构的树脂(A)构成的层的本发明的光学膜显示出高透水性,适于用作偏光子保护膜。 
树脂(A)可以具有2种以上的分子结构X。 
对于具有通过分子结构X键合而成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其一例为具有下述式(4)、式(5)或式(6)所示的单元或含有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来作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B-1)。换言之,树脂(A)可以含有聚合物(B-1),所述聚合物(B-1)具有下述式(4)、式(5)或式(6)所示的单元或含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作为结构单元。 
式(4)中,n为1~4范围的自然数,R1及R2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下文中,将式(4)、式(5)、式(6)所示的单元及含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称为结构单元Y。另外,将含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仅记为不饱和单体单元。 
结构单元Y中,式(4)、式(5)、式(6)所示的单元分别为通过在式(1)、式(2)、式(3)所示的分子结构中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乙烯基或亚甲基而成的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另外,典型的不饱和单体单元为通过在杂芳基中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乙烯基或亚甲基而成的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Y具有为聚合物(B-1)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作用。通过结构单元Y所具有的该作用,本发明的光学膜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 
所谓具有为聚合物提供负(或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是指在形成该单元的均聚物时所形成的均聚物的固有双折射为负(或正)的结构单元。聚合物本身的固有双折射的正负是通过由该单元所产生的双折射以及由聚合物所具有的其它结构单元所产生的双折射的平衡关系(兼ね合ぃ)确定的。 
对于聚合物的固有双折射的正负,在聚合物的分子链为单轴取向的层(例如片或膜)中,在垂直入射到该层的主面的光中,设与分子链在该层中取向的方向(取向轴)平行的针对振动成分的层的折射率为n1、与取向轴垂直的针对振动成分的层的折射率为n2,则可基于由n1减去n2而得到的值“n1-n2”来判断聚合物的固有双折射的正负。对于固有双折射的值,在各聚合物中,可以通过基于其分子结构的计算来求得。 
树脂的固有双折射的正负是通过由该树脂中含有的各聚合物所产生的双折射的平衡关系来确定的。 
聚合物(B-1)优选具有式(4)或(5)所示的单元或不饱和单体单元,更优选具有式(4)所示的单元或不饱和单体单元。 
式(4)所示的单元通过在式(1)所示的内酰胺结构中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乙烯基而成的单体(乙烯基内酰胺)的聚合而形成。式(4)所示的单元是选自例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单元、N-乙烯基-ε-己内酰胺单元、N-乙烯基-2-哌啶酮单元、N-乙烯基-4-甲基-2-吡咯烷酮单元、N-乙烯基-5- 甲基-2-吡咯烷酮单元及N-乙烯基-ω-庚内酰胺单元中的至少1种。 
式(5)所示的单元为乙烯基蒽单元。该单元通过在式(2)所示的蒽结构中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乙烯基而成的单体(乙烯基蒽)的聚合而形成。另外,式(5)所示的环上的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作为后述式(8)中的有机残基而示例出的基团所取代。 
式(6)所示的单元为二苯基富烯单元。该单元是通过在式(3)所示的芴结构上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亚甲基而成的单体(二苯基富烯)的聚合而形成的。另外,式(6)所示的环上的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作为后述式(8)中的有机残基而示例出的基团所取代。 
对不饱和单体单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对该单元所具有的杂芳基没有特别限定。杂芳基中典型的杂原子为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其中由于增大聚合物(B-1)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作用优异而优选氮原子。若聚合物(B-1)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增大,则根据构成可得到较强的逆波长分散性等,本发明的光学膜中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得到提高。 
杂芳基例如为选自咔唑基、吡啶基、咪唑基及噻吩基中的至少1种。 
不饱和单体单元例如为选自乙烯基咔唑单元、乙烯基吡啶单元、乙烯基咪唑单元及乙烯基噻吩单元中的至少1种。 
乙烯基咔唑单元如下述式(7)所示。另外,式(7)所示的环上的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作为后述式(8)中的有机残基而示例出的基团所取代。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061
由于增大聚合物(B-1)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作用特别优异,因而不饱和单体单元优选为选自乙烯基咔唑单元及乙烯基吡啶单元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乙烯基咔唑单元。 
聚合物(B-1)可以具有2种以上的结构单元Y,只要能够得到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也可以具有结构单元Y以外的结构单元。 
树脂(A)含有聚合物(B-1)时,只要能够得到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树脂(A)也可以含有聚合物(B-1)以外的聚合物。 
具有分子结构X键合而成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的另一例为具有至少一部分分子结构或官能基经分子结构X进行改性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该聚合物例如为具有羟基或乙酰基经分子结构X进行改性的重复单元的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衍生物。通过分子结构X的键合,纤维素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为该衍生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作用。通过这种基于利用分子结构X进行的改性的作用,本发明的光学膜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 
[光学膜] 
下面对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膜的一例。图1所示的光学膜1由1个层2构成,层2由树脂(A)构成,树脂(A)含有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合物(B-1)的固有双折射为负,树脂(A)进一步含有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B-2)。树脂(A)为含有聚合物(B-1)和聚合物(B-2)的组合物。 
树脂(A)含有固有双折射为负的聚合物(B-1)和固有双折射为正的聚合物(B-2),在针对这两种聚合物在同一方向施加取向的情况下,各聚合物的慢轴(或快轴)正交,因而双折射相互抵消。此处,由于双折射相互抵消的程度随波长不同而不同,因而会产生双折射、例如位相差的逆波长分散性。 
对于光学膜1来说,即使其为单层也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因此,即使薄膜化也能得到期望的光学特性,能够实现具备光学膜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等。另外,对于光学膜1来说,与通过将多层进行层积来实现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相比,其无需对各层的接合角度进行调整,因而生产性高。 
若着眼于聚合物(B-1)、(B-2)的取向,则光学膜1是通过对含有聚合物(B-1)及聚合物(B-2)的树脂(A)施加取向而形成的部件。为了对树脂(A) 施加取向,可以对成型为膜的树脂(A)进行拉伸。 
聚合物(B-2)只要具有正固有双折射就没有特别限定。 
聚合物(B-2)优选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通过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聚合物(B-2)及含有该聚合物的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升,形成具有高耐热性的光学膜1。这种高耐热性的光学膜在例如图像显示装置中可以配置在靠近光源等发热部的位置。并且,由于可以提高后序加工(例如涂覆等表面处理)时的加工温度,因而光学膜1的生产性变高。 
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聚合物(B-2)及含有该聚合物的树脂(A)的Tg例如为110℃以上。根据环结构的种类、聚合物(B-2)中环结构的含量及树脂(A)中聚合物(B-2)的含量,该Tg可以为115℃以上、120℃以上、进一步为130℃以上。Tg可基于JIS K7121来求得。 
对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聚合物(B-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选自环烯烃聚合物及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 
聚合物(B-2)可以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光学特性及机械强度、成型加工性和表面强度等诸特性得到提高的光学膜。 
(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占全部结构单元的50摩尔%以上(优选60摩尔%以上、更优选70摩尔%以上)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可以含有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衍生物的环结构,这种情况下,只要(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及环结构的合计占全部结构单元的50摩尔%以上,就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聚合物(B-2)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的情况下,光学膜1中的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得到提高。与作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B-2)所显示出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相比,主链上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所显示出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相当大。因此,通过将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大不相同的聚合物(B-1)及(B-2)相组合,能够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聚合物(B-2)可以为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如上所述,通过使其为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聚合物(B-2)及含有该聚合物的树脂(A)的Tg升高,得到具有高耐热性的光学膜1。 
(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在主链上所具有的环结构例如为具有酯基、酰亚胺基或酸酐基的环结构。 
作为环结构更为具体的示例,可以为选自内酯环结构、戊二酰亚胺结构、戊二酸酐结构、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及马来酸酐结构中的至少1种。主链上具有这些环结构的聚合物(B-2)根据取向显示出较大的正固有双折射,因此通过与聚合物(B-1)的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环结构优选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内酯环结构。对于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或戊二酰亚胺结构、特别是内酯环结构的聚合物(B-2),其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非常小。因此,通过与聚合物(B-1)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对聚合物(B-2)可以具有的具体的内酯环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下述式(8)所示的结构。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091
式(8)中,R3、R4及R5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范围的有机残基。该有机残基可以含有氧原子。 
有机残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等碳原子数为1~20的范围的烷基;乙烯基(ethenyl)、丙烯基(propenyl)等碳原子数为1~20的范围的不饱和脂肪族烃基;苯基、萘基等碳原子数为1~20的范围的芳香族烃基;上述烷基、上述不饱和脂肪族烃基及上述芳香族烃基中的一个以上的氢原子被选自羟基、羧基、醚基及酯基中的至少1种基团所取代而得到的基团。 
式(8)所示的内酯环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将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的单体组共聚后、使所得到的共聚物中相邻的MMA单元与MHMA单元脱醇环化缩合来形成。此时,R3为H、R4及R5为CH3。 
下述式(9)中示出了戊二酰亚胺结构及戊二酸酐结构。 
式(9)中的R6及R7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X1为氧原子或氮原子。X1为氧原子时不存在R8,X1为氮原子时R8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环戊基、环己基或苯基。 
X1为氮原子时,式(9)所示的环结构为戊二酰亚胺结构。戊二酰亚胺结构可以通过例如利用甲胺等酰亚胺化剂对(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进行酰亚胺化来形成。 
X1为氧原子时,式(9)所示的环结构为戊二酸酐结构。戊二酸酐结构可以通过例如使(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发生分子内脱醇环化缩合来形成。 
下述式(10)示出了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及马来酸酐结构。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102
式(10)中的R9及R10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X2为氧原子或氮原子。X2为氧原子时不存在R11,X2为氮原子时,R11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环戊基、环己基或苯基。 
X2为氮原子时,式(10)所示的环结构为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主链上具有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树脂可以通过例如将N-取代马来酰亚胺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来形成。 
X2为氧原子时,式(10)所示的环结构为马来酸酐结构。主链上具有马来酸酐结构的丙烯酸树脂可以通过例如将马来酸酐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来形成。 
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情况下,对聚合物(B-2)中环结构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5~90重量%,优选为20~90重量%。该含量进一步优选为30~90重量%、35~90重量%、40~80重量%及45~75重量%。环结构的含量可以利用日本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所述的方法来求得。 
对于聚合物(B-2),只要固有双折射为正,就可以具有任意的结构单元。例如聚合物(B-2)可以具有结构单元Y,这种情况下,聚合物(B-1)与(B-2)的相容性提高,所得到的光学膜1的透明性优异。 
聚合物(B-2)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造。 
作为一例,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聚合物(B-2)可以如下得到:在任意催化剂的存在下对分子链内具有羟基和酯基的聚合物(a)进行加热,进行伴随有脱醇的内酯环化缩合反应,从而得到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聚合物(B-2)。 
聚合物(a)可以通过例如含有下述式(11)所示的单体的单体组的聚合来形成。 
式(11)中,R12及R13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作为式(8)中的有机残基而示例出的基团。 
式(11)所示单体的具体例为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甲基)丙烯酸乙酯、2-(羟甲基)丙烯酸异丙酯、2-(羟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羟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其中优选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甲基)丙烯酸乙酯,从能够得到具有高透明性及耐热性的光学膜1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 
另外,对于由这些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其通过环化而发  挥出对具有该单元的聚合物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 
用于聚合物(a)的形成的单体组可以含有2种以上式(11)所示的单体。 
用于聚合物(a)的形成的单体组可以含有式(11)所示的单体以外的单体。这样的单体只要是能够与式(11)所示的单体发生共聚的单体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式(11)所示的单体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苄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从能够得到具有高透明性及耐热性的光学膜1的方面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用于聚合物(a)的形成的单体组可以含有2种以上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用于聚合物(a)的形成的单体组还可以含有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乙烯基酮、乙烯、丙烯、乙酸乙烯酯等单体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2)可以通过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经聚合而成为结构单元Y的单体的单体组的聚合而形成。通过选择单体组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种类,对形成的聚合物进行环化缩合,可以形成具有结构单元Y且同时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聚合物(B-2)。 
聚合物(B-1)只要具有结构单元Y并具有负固有双折射就没有特别限定。 
结构单元Y具有显著增加主链上具有该单元的聚合物(B-1)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作用(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表6、表12、表16、表27)。因此,通过聚合物(B-1)与聚合物(B-2)的组合,能够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聚合物(B-2)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特别是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或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如上所述,这些聚合物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非常小)时,能进一步提高光学膜1的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另外,若利用日本特开2001-337222号公报中所示例的树脂的组合,则由于两树脂中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差不那么大,而不能得到本发明的光学膜那样的效果。 
由于结构单元Y具有显著增加聚合物(B-1)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作用,因而即使在结构单元Y在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中所占的比例低的情况下,聚合物(B-1)也显示出较大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另外,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以往用于光学部件的聚合物即使为均聚物,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可见光领域内的R/R0值时,仅显示出大致落入0.95~1.15程度的范围的波长分散性。 
关于结构单元Y显著增加聚合物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理由,据本发明人推测,结构单元Y在波长域300~450nm中的吸收光谱的状态做出了很大贡献。 
双折射是由聚合物的折射率特性、具体地说是由折射率的各向异性而产生的。聚合物的折射率特性由构成该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的折射率特性所支配。例如,聚合物具有2种以上的结构单元时,通过各结构单元所具有的折射率特性的平衡关系,可确定聚合物的折射率特性。 
此处,据认为,结构单元的折射率特性相对于某波长域的光的变化与结构单元的吸收光谱相对于该波长域的光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具体地说,若在某波长域中结构单元的吸收光谱的变化大,则结构单元的折射率特性在该波长域的变化大,该结构单元中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增大。这种情况可由用于表示折射率n与显示出该折射率的物质的介电常数εe的关系的式n2=εe(该式是基于由麦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导出的电磁波的波动方程式而得到的)、介电常数εe与电极化率χ的关系式(εe=1+χ)导出,其中,电极化率χ由式χ=P/ε0E(P:极化、E:电场、ε0:真空电导率)表示,极化P被定义为每单位体积的偶极子转矩,偶极子转矩的二次方与振子强度(oscillator strength)成比例,振子强度与作为摩尔吸光系数的和的积分吸收系数成比例。 
另外,对于逆波长分散性,至少在可见光域(大致380~750nm的波长域)中是光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特性。即,若结构单元中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大,则在可见光域中该结构单元的折射率特性的变化相应增大。
聚合物的结构单元通常在紫外域具有吸收峰。在充分偏离可见光域的位置具有吸收峰的情况下,在可见光域不会受到该峰的影响,结构单元的吸收光谱应当是大致一定的。也即,在这种情况下,在可见光域中结构单元的折射率特性大致一定,含有该单元的聚合物的折射率特性的变化变小,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变小。另一方面,在距离可见光域很近的位置或者可见光域中、但波长非常短的区域中具有吸收峰的情况下,由于该峰的峰底平坦部(裾野)混入到可见光域中,结构单元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域发生显著变化。也即,在这种情况下,可见光域中的结构单元的折射率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含有该单元的聚合物的折射率特性的变化变大,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变大。 
如此,在300~450nm的波长域中的结构单元的吸收光谱的状态会强烈影响结构单元在可见光域中的折射率特性的变化。具体地说,据认为,若在450nm以上的可见光域需要不存在吸收光谱的最大峰,而在300~450nm的波长域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最大值为处于某种程度以上的值,则具有这样的吸收光谱的结构单元会显著增加含有该单元的聚合物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其中,摩尔吸光系数的最大值具体为何种程度以上的值为佳是今后的讨论事项)。 
对于结构单元在波长域300~450nm中的吸收光谱的最大值,可以通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定由该结构单元构成的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而求得,或者通过对该结构单元或经聚合而形成该结构单元的单体进行使用分子轨道法的预测计算而求得。 
在对可经聚合而形成乙烯基咔唑单元、乙烯基蒽单元及二苯基富烯单元的各单体(乙烯基咔唑、乙烯基蒽、二苯基富烯)进行使用分子轨道法的摩尔吸光系数的预测计算时,各单体在450nm以上的可见光域均不存在吸收光谱的峰,摩尔吸光系数在波长域300~450nm中的最大值全部为3000L/(mol·cm)以上。另外,在对苯乙烯(其是聚合物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几乎不发生增加的结构单元)进行同样的计算时,在波长域300~450nm中摩尔吸光系数的最大值为100L/(mol·cm)以下。 
另外,预测计算按下述顺序进行。首先,对作为对象的单体,使用Accelrys Software Inc.制的软件Materials studio的BUILDER制备模型化合物,使用密度泛函分子轨道计算软件DMol3探索最稳定结构。在探索最稳定结构时,作为计算条件,对GGA/BLPY进行功能性规定。接下来,使用所得到的最稳定结构,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计算软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计算。光谱的计算中,软件使用Accelrys Software Inc.制的VAMP,将ZINDO/INDO/1指定为哈密顿算符,由此进行计算。 
据认为,关于利用结构单元Y显著增加聚合物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理由的上述说明对于具有同样的分子结构的分子结构X也是适用的。 
芳香环会使含有该环的聚合物的光弹性系数增大。因此,为了得到光学特性优异的光学膜、特别是适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膜,希望该膜中芳香环的含量尽可能小。根据结构单元Y的种类,其分子结构内具有芳香环。但是,对于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由于该聚合物中结构单元Y的含量小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大的波长分散性,因而在对聚合物(B-1)中芳香环的含量进行抑制的情况下也能得到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高的光学膜。也即,对于含有结构单元Y(分子结构X)的本发明的光学膜来说,其在双折射方面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并且还对光弹性系数的上升进行抑制,该膜适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使用。 
另外,由于式(4)所示的结构单元Y不含有芳香环,因而通过制成具有该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能够进一步抑制光学膜中的光弹性系数的上升。另外,利用结构单元Y(分子结构X)对光学膜的光弹性系数的上升进行抑制的效果在实施方式2以后所示的光学膜11、21、31中也是同样的。 
对于聚合物(B-1),只要其固有双折射为负,就可以含有结构单元Y以外的结构单元。即,聚合物(B-1)可以是经聚合成为结构单元Y的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此时,聚合物(B-1)中结构单元Y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上。 
聚合物(B-1)例如可以具有结构单元Y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作为结构单元。这种情况下,其与作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B-2)的相容 性提高,可得到透明性优异的光学膜1。 
聚合物(B-1)可以在主链上具有上述环结构。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耐热性更为优异的光学膜1。 
作为具体示例,聚合物(B-1)可以具有通过下述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烷基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咔唑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咔唑基乙酯)、丙烯酸氨基烷基酯(例如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丙烯酸与乙二醇的单酯、甲基丙烯酸与乙二醇的单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的碱金属盐、甲基丙烯酸的碱金属盐、丙烯酸的铵盐、甲基丙烯酸的铵盐、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的季铵衍生物、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的季铵衍生物、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硫酸甲酯的季铵化合物、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烯基磺酸的碱金属盐、乙烯基磺酸的铵盐、苯乙烯磺酸、苯乙烯磺酸盐、烯丙基磺酸、烯丙基磺酸盐、甲基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盐、乙酸乙烯酯、乙烯基硬脂酸酯、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烯丙基醚。 
根据结构单元Y的种类(更具体地说,根据式(4)所示的结构单元的种类),聚合物(B-1)有时为水溶性。 
聚合物(B-1)为非水溶性的情况下,其重均分子量例如为5万~150万、优选为8万~120万、更优选为10万~90万。 
聚合物(B-1)为水溶性的情况下,作为其分子量指标的K值例如为10~120、优选为25~95、更优选为30~85。K值是利用Fikentscher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对聚合物(B-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例如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对含有经聚合成为结构单元Y的单体的单体组进行聚合。 
经聚合成为结构单元Y的单体例如为下述式(12)~(15)所示的单体。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171
式(12)所示的单体为乙烯基内酰胺,n为1~4范围的自然数,R1及R2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13)所示的单体为乙烯基蒽、式(14)所示的单体为二苯基富烯、式(15)所示的单体为乙烯基咔唑。对于式(12)、(13)、(15)所示的单体,在分子结构X上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乙烯基。对于式(14)所示的单体,在分子结构X上键合有作为聚合性基团的亚甲基。 
在聚合物(B-1)聚合时,作为聚合引发剂,优选使用选自过氧化氢与金属盐的混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有机过氧化物中的至少1种。 
偶氮化合物例如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 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2,2’-偶氮二[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2,2’-偶氮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硫酸盐二水合物、1,1’-偶氮二(环己烷-1-腈)。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偶氮化合物。 
这些偶氮化合物中,优选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 
有机过氧化物例如为过氧化苯甲酰、二枯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亚甲基环己烷、1,3-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化新戊酸酯、叔戊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叔戊基过氧化氢。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有机过氧化物。 
这些有机过氧化物中,优选叔丁基过氧化氢、叔戊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特别优选叔戊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 
聚合物(B-1)的聚合体系中,聚合引发剂的浓度根据待聚合的单体的种类、浓度进行调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单体为0.001重量份~3重量份、优选为0.005重量份~2重量份。 
可以根据需要在聚合体系中添加链转移剂、pH调整剂、缓冲剂等。 
对聚合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含酮溶剂(丙酮与甲苯的混合溶剂等)、酯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及它们的混合溶剂。对水溶性的聚合物(B-1)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水或低级醇(甲醇、乙醇、异丙醇、二乙烯基乙二醇等)作为聚合溶剂。 
聚合温度可以根据待聚合的单体的种类进行调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40℃~100℃、优选为50℃~95℃、更优选为60℃~90℃。 
树脂(A)中聚合物(B-1)与聚合物(B-2)的混合比根据各聚合物的固有双折射的绝对值、或者作为光学膜1所希望的逆波长分散性的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以重量比计,该混合比为(B-1)∶(B-2)=1∶99~99∶1的范围、优选为(B-1)∶(B-2)=10∶90~90∶10的 范围、更优选为(B-1)∶(B-2)=20∶80~80∶20的范围。重量比在该范围中则能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能够得到具有与用途相应的良好的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1。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A)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聚合物(B-1)或2种以上的聚合物(B-2)。 
聚合物(B-2)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时,树脂(A)中(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的含量的合计优选为50重量%以上。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A),只要能得到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则可以含有聚合物(B-1)、(B-2)以外的任意聚合物。 
对于结构单元Y,根据其种类的不同,会显示出非常强的吸湿性。因此,对于树脂(A),根据聚合物(B-1)所具有的结构单元Y的种类、聚合物(B-1)中结构单元Y的含量、以及树脂(A)中聚合物(B-1)的含量的不同,树脂(A)有可能不易单独形成层。这种情况下,树脂(A)可以含有作为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的粘结剂的聚合物(粘结剂聚合物)。另外,对于粘结剂聚合物来说,优选固有双折射接近于0的、即通过拉伸也几乎不会显示出双折射的聚合物,这种情况下容易对光学膜1的光学特性进行控制。 
树脂(A)含有粘结剂聚合物的情况下,对于树脂(A)中聚合物(B-1)与粘结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如以重量比计为(B-1)∶粘结剂聚合物=10∶90~70∶30的范围、优选为(B-1)∶粘结剂聚合物=20∶80~60∶40的范围。 
树脂(A)中所含有的聚合物的含量及聚合物中结构单元的含量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1H核磁共振(1H-NMR)或红外线分光分析(IR)来求得。 
对于光学膜1,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层2以外的任意的层。 
对光学膜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基于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将含有聚合物(B-1)及(B-2)的树脂(A)成型为膜,将所得到的膜在规定的方向上进行拉伸(典型地为单轴拉伸或逐次双轴拉伸),由此使含有树脂(A)的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取向,形成层2,从而制成光学膜1。 
树脂(A)可以通过浇注法、溶融成型法(例如溶融挤出成型、模压成型)等公知的方法成型为膜。 
(实施方式2) 
图2示出了本发明光学膜的另一例。图2所示的光学膜11由1个层12构成,层12由树脂(A)构成,树脂(A)含有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合物(B-1)具有结构单元Y作为具有为该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同时还具有结构单元Z,结构单元Z具有为该聚合物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的聚合物(B-1)在下文中记为聚合物(B-3)。 
对聚合物(B-3)施加取向时,则分别由结构单元Y及结构单元Z所产生的双折射相互抵消。此处,由于双折射抵消的程度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因而会产生双折射、例如位相差的逆波长分散性。 
对于光学膜11,即使其为单层也会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因此,即使薄膜化也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能够实现具备光学膜1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等。另外,对于光学膜11来说,与通过将多层进行层积来实现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相比,其无需对各层的接合角度进行调整,因而生产性高。 
若着眼于聚合物(B-3)的取向,则光学膜11是通过对含有聚合物(B-3)的树脂(A)施加取向而形成的部件。为了对树脂(A)施加取向,可以对成型为膜的树脂(A)进行拉伸。 
聚合物(B-3)只要具有结构单元Y及结构单元Z就没有特别限定。 
对结构单元Z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具有为聚合物(B-3)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即可。结构单元Z例如为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衍生物的环结构、以及环烯烃单元中的至少1种。结构单元Z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及作为该单元的衍生物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种,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光学膜11中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结构单元Y具有增大聚合物(B-3)中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强烈作用。而与此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及作为该单元的衍生物的环结构的增大聚合物(B-3)中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作用却不那么强。由此,通过将增大聚合物(B-3)的波长分散性的程度不同的结构单元进行组合,能够 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23562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分子链的组合中,由于两者的波长分散性的差并不那么大,因而不能得到使用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3)的本发明光学膜这样的效果。 
环结构例如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聚合物(B-2)而示例出的环结构。该示例出的环结构在下文中仅称为“环结构”。 
聚合物(B-3)中,(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及环结构的含量的合计为50重量%以上的情况下,聚合物(B-3)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此时能够得到光学特性及机械强度、成型加工性和表面硬度等诸特性优异的光学膜11。 
在聚合物(B-3)中,作为结构单元Z,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及环结构这二者。即,聚合物(B-3)优选为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含有环结构的结构单元对于具有该单元的聚合物(B-3),具有在其取向时提供较大的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因此,通过与结构单元Y的组合,能够提高光学膜11中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另外,聚合物(B-3)通过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能够提高聚合物(B-3)及含有该聚合物的树脂(A)的Tg,得到高耐热性的光学膜11。 
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聚合物(B-3)及含有该聚合物的树脂(A)的Tg例如为110℃以上。根据环结构的种类、聚合物(B-3)中环结构的含量以及树脂(A)中聚合物(B-3)的含量,该Tg为115℃以上、120℃以上、进一步为130℃以上。 
对于环结构,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优选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内酯环结构。这些环结构具有为聚合物(B-3)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但其波长分散性非常小。因此,通过与结构单元Y的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光学膜11的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对结构单元Y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式(4)所示的单元或不饱和单体单元。换言之,聚合物(B-3)优选具有式(4)所示的单元或不饱和单体单元作为具有为该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 
聚合物(B-3)可以是结构单元Y及结构单元Z在主链上无规配置而成 的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存在由结构单元Y构成的链段和由结构单元Z构成的链段的链段共聚物。另外,还可以是在具有选自结构单元Y及结构单元Z中的一种的结构单元(例如结构单元Y)的主链上结合具有另一种结构单元(例如结构单元Z)的侧链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聚合物(B-3)可以具有2种以上的结构单元Y。 
对于聚合物(B-3),只要能够得到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则可以具有结构单元Y及结构单元Z以外的任意的结构单元。 
聚合物(B-3)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 
聚合物(B-3)中结构单元Y及结构单元Z的含量比根据聚合物(B-3)中各结构单元对固有双折射发挥出作用的程度、或者作为光学膜11所期望的逆波长分散性的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以重量比计,该含量比为结构单元Y∶结构单元Z=1∶99~38∶62的范围。含量比在该范围中,则能提高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能够得到具有与用途相应的良好的波长分散性的光学膜11。 
对树脂(A)中聚合物(B-3)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从能可靠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的方面考虑,该含量通常为50重量%以上、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A)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聚合物(B-3)。 
对于光学膜11,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层12以外的任意的层。 
对光学膜1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基于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将含有聚合物(B-3)的树脂(A)成型为膜,将所得到的膜在规定的方向上进行拉伸(典型地为单轴拉伸或逐次双轴拉伸),由此使含有树脂(A)的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取向,形成层12,从而制成光学膜11。 
树脂(A)可以利用浇注法、溶融成型法(例如溶融挤出成型、模压成型)等公知的方法成型为膜。 
(实施方式3)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光学膜的又一例。图3所示的光学膜21具有由层22、层23这2层层积而成的结构。层22由树脂(A)构成,树脂(A)含有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树脂(A)的固有双折射为负。层23由 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树脂(C)构成。 
光学膜21具有由固有双折射的符号彼此不同的2种层(层22及层23)层积而成的结构,在这样的层积结构中,会产生两层针对入射的光的双折射相互抵消的现象。此处,由于双折射发生抵消的程度根据波长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光学膜21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 
另外,在光学膜21中,层22及23各自独立地进行配置,因而不必考虑固有双折射的符号彼此不同的聚合物间的相容性、或提供给聚合物的固有双折射的符号彼此不同的结构单元间的相容性,各层所能采取的组成范围较广。因此,能够制成以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为首的光学设计的自由度高的光学部件。 
在层22、层23中,根据该层所含有的聚合物的取向而产生双折射。从该观点出发,层22是对树脂(A)施加取向而形成的层,层23是对树脂(C)施加取向而形成的层。为了对树脂(A)、树脂(C)施加取向,可以对成型为膜的树脂(A)、树脂(C)进行拉伸。 
树脂(C)只要具有正固有双折射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其可以含有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的一例为上述的聚合物(B-2)。 
聚合物(B-2)优选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这种情况下,可提高光学膜21中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层22由树脂(A)(该树脂(A)含有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构成,与由含有作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B-2)的树脂(C)构成的层23所示出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相比,这样的层所示出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是相当大的。因此,通过将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大不相同的2种独立的层进行组合,能够提高光学膜21中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另外,假设基于日本特开2001-337222号公报中举出的树脂的组合来形成层22、层23(例如,层23由聚降冰片烯形成、层22由苯乙烯系聚合物形成),则由于各层所示出的双折射的波长分散性的差不那么大,而不能得到将由含有作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的聚合物(B-2)的树脂(C)构成的层23和由含有聚合物(B-1)的树脂(A)构成的层22组合时所得到的那样 的效果。 
聚合物(B-2)优选为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通过使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层23的固有双折射的绝对值变大。因此,通过与层22组合,能够提高光学膜21中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另外,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通过使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聚合物(B-2)及含有该聚合物的树脂(C)的Tg升高,层23及光学膜21的耐热性会提高。Tg因环结构而升高的程度如上文所述。 
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环结构优选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内酯环结构。这些环结构具有为聚合物(B-2)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其波长分散性非常小。因此,通过与含有聚合物(B-1)的层22的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光学膜21的逆波长分散性的控制自由度。 
聚合物(B-2)的其它优选条件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聚合物(B-2)的优选条件相同。 
含有聚合物(B-2)的树脂(C)只要具有正固有双折射则可以含有聚合物(B-2)以外的聚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的聚合物(B-1)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聚合物(B-1)是同样的。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A)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含有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且具有负固有双折射即可,例如可以含有聚合物(B-1)以外的聚合物。 
另外,对于结构单元Y,根据其种类的不同,会显示出非常强的吸湿性。因此,对于聚合物(B-1),根据该聚合物所具有的结构单元Y的种类、以及该聚合物中结构单元Y的含量的不同,有可能不易单独形成层。这种情况下,树脂(A)可以含有作为聚合物(B-1)的粘结剂的聚合物(粘结剂聚合物)。对于粘结剂聚合物来说,优选固有双折射接近于0的、即通过拉伸也几乎不会显示出双折射的聚合物,这种情况下容易对层22的光学特性进行控制。 
对光学膜21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形成方法的一例为将分别制作的层22及层23相互接合的方法。例如,将含有聚合物(B-1)的树脂(A)制成膜,将所得到的膜在规定方向上拉伸(典型地为单轴拉伸或逐次双轴拉伸),由此使含有树脂(A)的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取向,形成层22。与此相独立地,将含有聚合物(B-2)的树脂(C)制成膜,将所得到的膜在规定方向上拉伸,由此使含有树脂(C)的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取向,形成层23。接下来,将所形成的这两层层积,由此可以形成图3所示的光学膜21。层22和层23的接合可以基于公知方法进行,这两层可以利用丙烯酸系粘接剂等进行相互粘接。树脂(A)、树脂(C)可以利用浇注法、溶融成型法(例如溶融挤出成型、模压成型)等公知的方法成型为膜。 
形成方法的另一例为将作为层22的前体的拉伸前的膜(未拉伸膜或施加了临时性拉伸的膜)与作为层23的前体的拉伸前的膜的层积体在规定方向上拉伸的方法。通过该拉伸,各前体中所含有的聚合物(B-1)、聚合物(B-2)的分子链发生取向,形成作为层22与层23的层积体的光学膜21。前体的层积体例如可以通过由树脂(A)构成的膜与由树脂(C)构成的膜的层积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对树脂(A)和树脂(C)进行共挤出成型来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在作为层22或层23中一个层的前体的膜上涂布溶解有作为另一层的前体的树脂的溶液并使涂布膜干燥来形成。作为具体的示例,有如下方法:在由(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或纤维素衍生物构成的基底膜上涂布含有具有结构单元Y的聚合物(B-1)的溶液,然后进行全体干燥,将所得到的层积体在规定方向上拉伸。 
对层22、层23的层积状态(例如层22、层23的层积图案或者由垂直于光学膜21表面的方向所见到的层22的取向轴与层23的取向轴所形成的角度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光学设计事项进行适当选择。另外,将层22、层23按照各自的拉伸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进行层积时,光学膜21显示出的逆波长分散性最强。 
对光学膜21所具有的层22、层23的数目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层22与层23可以不相接。 
光学膜21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层22、层23以外的层。 
(实施方式4) 
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再一例。图4所示的光学膜31由1个层32构成,层32由树脂(A)构成,树脂(A)含有具有经分子结构X改性而得到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B-4)。 
若对聚合物(B-4)施加取向,则由于经分子结构X改性的程度在结构单元间并不相同,因而由各结构单元所产生的双折射相互抵消。此时,由于双折射抵消的程度根据波长的不同而不同,因而会产生双折射、例如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 
聚合物(B-4)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形成。例如,可以使通过在分子结构X上结合有能够与作为改性对象的结构单元结合的结合基团而成的化合物与具有该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发生反应。聚合物为TAC等纤维素衍生物的情况下,该结合基团例如为羟基。分子结构X为式(1)所示结构的情况下,上述化合物例如为5-氧代吡咯烷-2-羧酸的酰氯化物。为形成酰氯化物可以使用亚硫酰氯。 
光学膜31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层32以外的层。 
对光学膜3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基于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将含有聚合物(B-4)的树脂(A)制成膜,将所得到的膜在规定方向上拉伸(典型地为单轴拉伸或逐次双轴拉伸),由此使树脂(A)所含有的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取向,形成层32,从而制成光学膜31。 
树脂(A)可以通过浇注法、溶融成型法(例如溶融挤出成型、模压成型)等公知的方法成型为膜。 
(光学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光学膜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也即,本发明的光学膜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显示出波长越短则双折射(或者位相差或光延迟)越小的光学特性。通过使用这种广波段的光学膜,能够构建出显示特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膜例如可以作为位相差板,也可以通过使基于所得到的位相差的光延迟为光波长的1/4而将其制成作为位相差板的一种的λ/4波片。另外,本发明的光学膜也可以与偏光板等其它光学部件组合制成 防反射板。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作为偏光子保护膜。特别是在树脂(A)具有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理由,其适于用作偏光子保护膜。 
对于本发明的光学膜来说,也可以根据用途与其它光学部件相组合。 
对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用于与以往的光学部件同样的用途(例如、LCD、OLED等图像显示装置)。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 
(制造例1)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5重量份的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3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5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3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570),并且用2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6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3.34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1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将如此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形成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的聚合物(B-2A)。 
(制造例2)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5重量份的MHMA、25重量份的MMA、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及5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3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 6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6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3.34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1℃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2小时的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1重量份作为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将如此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形成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的聚合物(B-2B)。 
对于所形成的聚合物(B-2B)的固有双折射的正负,通过求出由与比较例1同样地形成的该聚合物构成的拉伸膜的取向角来进行评价,该固有双折射为正。 
(制造例3)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0重量份的乙烯基咔唑、18重量份的MHMA、72重量份的MMA及8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1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2小时滴加通过将0.2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的0.9重量份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回流下使由上述聚合形成的聚合物中的MHMA单元与MMA单元之间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然后,将如此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形成主链上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的透明的聚合物(B-1A)。另外,对于所得到的聚合物(B-1A),其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该环结构是为了提高聚合物(B-1A)与聚合物(B-2A)或(B-2B)的相容性而导入的。 
(实施例1) 
将10重量份制造例1制造的聚合物(B-2A)与20重量份制造例3制 造的聚合物(B-1A)溶解于甲基异丁酮中,对所得到的溶液进行搅拌,将聚合物(B-2A)及聚合物(B-1A)均匀混合。接下来,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30重量份的固形树脂。 
然后,将所得到的树脂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0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双轴拉伸装置(东洋精机制作所制,TYPE EX4)对所制作的膜在13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40μm的拉伸膜。 
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膜面内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使用全自动双折射计(王子计测机器社制,KOBRA-WR)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另外,在表1及以后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各表中,将测定波长为590nm时的位相差作为基准(R0),一并示出其它波长下的位相差R与R0的比(R/R0)。此外,各表中所示出的面内位相差是每100μm膜厚的值。 
[表1]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23.3   29.4   32.6   34.5   35.9   39.2
  R/R0   0.68   0.85   0.95   1.00   1.04   1.14
如表1所示,实施例1所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了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1所得到的拉伸膜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291
为-0.8°,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实施例2) 
除了不使用聚合物(B-2A)而使用制造例2制造的聚合物(B-2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拉伸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制作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38.9   43.5   46.3   48.8   50.2   52.6
  R/R0   0.80   0.89   0.95   1.00   1.03   1.08
[0228] 如表2所示,实施例2所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2所得到的拉伸膜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01
为0.6°,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实施例3) 
除了不使用聚合物(B-2A)而使用10重量份的丙烯酰亚胺聚合物(Rohm and Haas制,KAMAXT-240)、且制造例3制造的聚合物(B-1A)的使用量为25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35重量份的固形树脂。另外,如下述式(16)所示,所使用的丙烯酰亚胺聚合物具有N-甲基-二甲基戊二酰亚胺单元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作为其结构单元。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02
然后,将所得到的树脂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0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43℃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50μm的拉伸膜。 
随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3所示。 
[表3]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54.6   65.8   75.0   76.8   78.8   80.3
  R/R0   0.71   0.86   0.98   1.00   1.03   1.05
如表3所示,实施例3所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3所得到的拉伸膜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03
为-2.1°,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1) 
仅使用制造例1中制成的聚合物(B-2A),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模压成型及单轴拉伸,得到聚合物(B-2A)的拉伸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4所示。 
[表4]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241.4   224.5   225.8   225.2   224.6   222.3
  R/R0   1.07   1.00   1.00   1.00   1.00   0.99
如表4所示,比较例1所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了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即与使用聚碳酸酯等通常的高分子的双折射部件相同)的波长分散性。 
比较例1所得到的拉伸膜的取向角 为-0.7°,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2) 
仅使用实施例3中所用的丙烯酰亚胺聚合物,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模压成型及单轴拉伸,得到厚度为50μm的拉伸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制作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5所示。 
[表5]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396.1   387.5   372.1   367.6   364.3   354.4
  R/R0   1.08   1.05   1.01   1.00   0.99   0.96
如表5所示,比较例2所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 
比较例2所得到的拉伸膜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12
为-0.8°,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3) 
仅使用制造例3中制成的聚合物(B-1A),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模压成型及单轴拉伸,得到聚合物(B-1A)的拉伸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制作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6所示。 
[表6]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64.2   53.1   47.3   42.8   40.7   37.2
  R/R0   1.50   1.24   1.11   1.00   0.95   0.87
如表6所示,比较例3所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与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树脂相比,其分散性非常大。 
比较例3所得到的拉伸膜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21
为89.4°,即其固有双折射为负。 
(实施例4) 
将制造例1中制作的聚合物(B-2A)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7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45℃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50μm的拉伸膜(F1)。 
与此相独立地,除了不使用聚合物(B-2A)而使用制造例3制作的聚合物(B-1A)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得到厚度为100μm的拉伸膜(F2)。 
接下来,将所制作的拉伸膜(F1)作为第1层、将拉伸膜(F2)作为第2层,在使各膜的拉伸方向(拉伸轴)重合的同时对两膜进行层积。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通过层积所得到的拉伸膜层积体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7所示。 
[表7]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40.3   44.6   47.5   49.5   51.0   54.2
  R/R0   0.81   0.90   0.96   1.00   1.03   1.08
如表7所示,实施例4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4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22
为-0.8°,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实施例5) 
将制造例2中制作的聚合物(B-2B)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7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 的膜在13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50μm的拉伸膜(F3)。 
与此相独立地,将制造例3中制作的聚合物(B-1A)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21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3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150μm的拉伸膜(F4)。 
接下来,将所制作的拉伸膜(F3)作为第1层、将拉伸膜(F4)作为第2层,在使各膜的拉伸方向重合的同时对两膜进行层积。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通过层积所得到的拉伸膜层积体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8所示。 
[表8]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48.9   54.3   57.9   60.4   62.4   66.4
  R/R0   0.81   0.90   0.96   1.00   1.03   1.10
如表8所示,实施例5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5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的取向角 为0.6°,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丙烯酰亚胺树脂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7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43℃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约为50μm的拉伸膜(F5)。 
与此相独立地,将制造例3中制作的聚合物(B-1A)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8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3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125μm的拉伸膜(F6)。 
接下来,将所制作的拉伸膜(F5)作为第1层、将2张拉伸膜(F6)的层积体作为第2层,在使各膜的拉伸方向重合的同时对两膜进行层积。与 实施例1同样地对通过层积所得到的拉伸膜层积体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9所示。 
[表9]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66.0   75.6   82.1   86.6   90.2   97.4
  R/R0   0.76   0.87   0.95   1.00   1.04   1.12
如表9所示,实施例6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6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41
为0.3°,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4)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实施例4中制作的拉伸膜(F1)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0所示。 
[表10]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241.4   224.5   225.8   225.2   224.6   222.3
  R/R0   1.07   1.00   1.00   1.00   1.00   0.99
如表10所示,拉伸膜(F1)显示出光波长变短则位相差稍稍增大的波长分散性。 
拉伸膜(F1)的取向角 为-0.7°,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5)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实施例5中制作的拉伸膜(F3)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1所示。 
[表11]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380.6   376.3   371.9   370.6   369.7   346.1
  R/R0   1.03   1.02   1.00   1.00   1.00   0.93
[0291] 如表11所示,拉伸膜(F3)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 
拉伸膜(F3)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51
为-0.7°,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6) 
将制造例3中制作的聚合物(B-1A)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7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3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50μm的拉伸膜(F7)。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拉伸膜(F7)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2所示。 
[表12]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64.2   53.1   47.3   42.8   40.7   37.2
  R/R0   1.50   1.24   1.11   1.00   0.95   0.87
如表12所示,拉伸膜(F7)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与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树脂相比,其分散性非常大。 
拉伸膜(F7)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52
为89.8°,即其固有双折射为负。 
(比较例7) 
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丙烯酰亚胺树脂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4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双轴拉伸装置对所制作的膜在143℃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100μm的拉伸膜(F8)。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拉伸膜(F8)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及取向角进行评价。波长分散性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3所示。 
[表13]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792.2   775.0   744.1   735.2   728.6   708.8
  R/R0   1.08   1.05   1.01   1.00   0.99   0.96
如表13所示,拉伸膜(F8)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 散性。 
拉伸膜(F8)的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61
为-0.9°,即其固有双折射为正。 
(制造例4)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8重量份的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72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重量份的乙烯基咔唑及9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1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3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2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3小时的加温、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9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且同时在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的聚合物(B-1B)。 
(制造例5)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5重量份的MHMA、35重量份的MMA、以及5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3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2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6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3.3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加温、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1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在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的聚合物(B-2C)。 
(制造例6)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6重量份的MHMA、74重量份的MMA、20重量份的乙烯基咔唑及9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1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4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2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3小时的加温、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9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且同时在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的聚合物(B-1C)。 
(实施例7) 
将制造例4中制作的聚合物(B-1B)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70μm的膜。接下来将所制作的膜利用万能试验机(Autograph,岛津制作所制)在142℃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45μm的拉伸膜(F9)。 
与此相独立地,将乙酸丙酸纤维素(Aldrich制,Mn=15000)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15重量%)在玻璃板上进行流延,使其干燥,得到厚度为70μm的膜。将所得到的膜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在160℃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1.8倍,得到厚度为50μm的拉伸膜(F10)。 
然后,将1张拉伸膜(F9)与2张拉伸膜(F10)按照F9被F10夹持的方 式,在使各膜的拉伸方向(拉伸轴)重合的同时进行层积。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层积体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4所示。 
[表14]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44.7   55.5   60.7
  R/R0   0.80   1.00   1.09
如表14所示,实施例7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比较例8) 
针对实施例7中制作的拉伸膜(F10),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5所示。 
[表15]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113.0   109.2   108.0
  R/R0   1.03   1.00   0.99
如表15所示,拉伸膜(F10)显示出光波长变短则位相差稍稍增大的波长分散性。 
利用全自动双折射计(王子计测机器制,KOBRA-WR)对拉伸膜(F10)的取向角进行评价,取向角 为1.4°,即乙酸丙酸纤维素的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9) 
针对实施例7中制作的拉伸膜(F9),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6所示。 
[表16]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64.2   42.8   37.2
  R/R0   1.50   1.00   0.87
[0336] 如表16所示,拉伸膜(F9)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其波长分散性非常大。 
利用全自动双折射计(王子计测机器制,KOBRA-WR)对拉伸膜(F9)的取向角进行评价,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391
为-86.4°,即聚合物(B-1B)的固有双折射为负。 
(实施例8) 
将20重量份制造例4中制作的聚合物(B-1B)与10重量份制造例5中制作的聚合物(B-2C)溶解在甲基异丁酮中,对全体进行搅拌,均匀地混合。接下来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固形树脂。 
然后,将所得到的树脂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9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43℃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49μm的拉伸膜(F11)。 
针对所得到的拉伸膜(F11),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7所示。 
[表17]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59.8   80.8   89.4
  R/R0   0.74   1.00   1.11
如表17所示,拉伸膜(F11)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波长分散性大。 
(实施例9) 
将制造例5中制作的聚合物(B-2C)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80μm的膜(F12)。接下来,在所得到的膜(F12)的表面利用涂布棒#58均匀地涂布制造例6中制作的聚合物(B-1C)的甲苯溶液(浓度30重量%)。随后将其全部在60℃干燥1小时并在120℃干燥15分钟,得到具有膜(F12)和由聚合物(B-1C)形成的层的层积结构的层积体。然后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层积体在142℃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具有膜(F12)的拉伸体和聚合 物(B-1C)的拉伸体的层积结构的厚度为70μm的拉伸膜(F13)。 
针对所得到的拉伸膜(F13),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8所示。 
[表18]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58.4   79.3   87.8
  R/R0   0.74   1.00   1.11
如表18所示,拉伸膜(F13)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波长分散性大。 
与此相独立地,不涂布聚合物(B-1C)的溶液而仅对膜(F12)进行同样的拉伸,在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结果其具有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另外,其取向角 位于0°附近,即聚合物(B-2C)的固有双折射为正。 
另外,与实施例7的拉伸膜(F9)同样地制作由聚合物(B-1C)构成的拉伸膜,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其波长分散性非常大。进一步地,其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402
位于-90°附近,即聚合物(B-1C)的固有双折射为负。 
(实施例10) 
将制造例4中制作的聚合物(B-1B)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7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42℃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45μm的拉伸膜(F14)。 
与此相独立地,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环烯烃聚合物膜(日本ZEON制,Zeonor ZF14)在142℃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63μm的拉伸膜(F15)。 
然后,将所制作的拉伸膜(F14)作为第1层、拉伸膜(F15)作为第2层,在使各膜的拉伸方向重合的同时对两膜进行层积。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通过层积所得到的拉伸膜层积体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9所示。 
[表19]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408.1   441.7   463.8
  R/R0   0.92   1.00   1.05
如表19所示,拉伸膜(F14)与(F15)的层积体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 
(比较例10)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实施例10中制作的拉伸膜(F15)中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0所示。 
[表20]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550.8   546.4   546.5
  R/R0   1.01   1.00   1.00
如表20所示,拉伸膜(F15)显示出光波长变短则位相差稍稍增大的波长分散性。 
另外,对于拉伸膜(F15)的固有双折射的正负,通过求出该膜的取向角来进行评价,结果固有双折射为正。 
(制造例7)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25重量份的MHMA、68重量份的MMA、7重量份的乙烯基咔唑及9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4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社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3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8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加温、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9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 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为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且同时具有内酯环结构作为为聚合物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的透明的共聚物(B-3A)。 
(制造例8)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25重量份的MHMA、72重量份的MMA、3重量份的乙烯基蒽及9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4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社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3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8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加温、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9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具有乙烯基蒽单元作为为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且同时具有内酯环结构作为为聚合物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的透明的共聚物(B-3B)。 
(实施例11) 
将制造例7中制作的共聚物(B-3A)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90μm的膜。然后,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4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130μm的拉伸膜。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1所示。 
[表21]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85.7   105.2   110.0
  R/R0   0.81   1.00   1.04
[0379] 如表21所示,实施例11中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实施例12) 
将制造例8中制作的共聚物(B-3B)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30μm的膜。然后,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48℃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90μm的拉伸膜。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2所示。 
[表22]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101.7   110.5   113.8
  R/R0   0.92   1.00   1.03
如表22所示,实施例12中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 
(制造例9)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5重量份的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3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5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3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570),并且用2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6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3.34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1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在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 的聚合物(B-2D)。 
(制造例10)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576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80℃。反应装置内的温度稳定在80℃后,利用3小时向装置内滴加534重量份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以及通过将2.45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溶解于75.8重量份去离子水中而得到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在将温度维持在80℃的同时进行4小时的反应,接下来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在150℃干燥2小时,得到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聚合物(B-1D)。所得到的聚合物的K值为59.8。另外,所谓K值是与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关的粘性特性值,其是利用Fikentscher法测定的。 
利用Fikentscher法测定K值的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将1.0g作为测定对象的聚合物在室温下溶解于蒸馏水中,制成体积为100mL的溶液。接下来,将所得到的溶液置于保持在25℃±0.2℃的恒温槽中放置30分钟,然后利用乌氏粘度计求出该溶液的相对粘度[η]。求相对粘度时,使用蒸馏水作为标准液,对于利用粘度计对上述溶液及蒸馏水进行计测而得到的流动时间,基于Hagenbach-Couette修正进行修正。对于相对粘度[η],利用式[η]=t1/t2由上述溶液的流动时间t1及蒸馏水的流动时间t2来求得。对于K值,利用下式由上述求得的相对粘度[η]及溶液的浓度C(g/100mL)来求得。 
K值={{300C·log[η]+(C+1.5C·log[η])2}1/2+1.5C·log[η]-C}/(0.15C+0.003C2
利用该方法测得的K值低于20的情况下,将溶液的浓度变成5.0(g/100mL)再进行测定。 
(制造例11) 
由于制造例10中制作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聚合物(B-1D)的吸湿性强,难以单独形成层,因而在制造例11中,按下述方法制造作为该聚合物的粘结剂的聚合物。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0重量份的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4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5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3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570),并且用2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6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3.34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045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5重量份的丙烯腈-苯乙烯(AS)共聚物。接下来将加入有AS共聚物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在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与AS共聚物混合而成的透明的树脂(E)。 
将所制作的树脂(E)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得到厚度为120μm的膜,利用万能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对所制作的膜在142℃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利用全自动双折射计(王子计测机器社制,KOBRA-WR)进行评价,在447nm~750nm的测定波长范围内,每100μm厚度的面内位相差大致为10nm以下。 
(制造例12)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10重量份的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4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5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3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制,商品名:Luperox570),并且用2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6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3.34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 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045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在主链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透明的聚合物(B-2E)。 
(制造例13)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70重量份的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38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50重量份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以及作为聚合溶剂的250重量份甲苯和250重量份的甲基异丁酮,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80℃。聚合体系稳定在80℃以后,添加通过将1重量份的2,2’-偶氮二(2-甲基丁腈)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作为聚合引发剂,在将聚合体系维持在约83℃的条件下进行8小时的溶液聚合。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5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具有N-乙烯基-2-吡咯烷酮单元作为为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且同时具有内酯环结构作为为聚合物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的透明的共聚物(B-3C)。 
(实施例13) 
将制造例9中制作的聚合物(B-2D)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20μm的膜。然后,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45℃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5倍,得到厚度为100μm的拉伸膜(F16)。 
与此相独立地,不使用聚合物(B-2D),而使用将5重量份制造例10中制作的聚合物(B-1D)与95重量份制造例11中制作的树脂(E)均匀混合 在甲基乙基酮、甲苯及氯仿的混合溶剂中后干燥所得的树脂,除此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得到厚度为95μm的拉伸膜(F17)。其中,拉伸倍率为2倍、拉伸温度为132℃。 
接下来,将1张拉伸膜(F16)与4张拉伸膜(F17)在使各膜的拉伸方向(拉伸轴)重合的同时进行层积。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层积体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3所示。 
[表23]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45.4   48.0   49.7   50.9   51.8   53.7
  R/R0   0.89   0.94   0.98   1.00   1.02   1.06
如表23所示,实施例13中制作的拉伸膜层积体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 
(实施例14) 
将18重量份制造例12中制作的聚合物(B-2E)与2重量份制造例10中制作的聚合物(B-1D)溶解在甲基乙基酮、甲苯及氯仿的混合溶剂中,对所得到的溶液进行搅拌,将聚合物(B-2E)及(B-1D)均匀混合。接下来,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含有聚合物(B-2E)及(B-1D)的树脂。 
然后,将所得到的树脂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0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39℃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60μm的拉伸膜。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4所示。 
[表24]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73.7   74.5   75.0   75.5   75.7   77.7
  R/R0   0.98   0.99   0.99   1.00   1.00   1.03
[0422] 如表24所示,实施例14中制作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 
(实施例15) 
将制造例13中制作的共聚物(B-3C)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0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30℃的拉伸温度下进行单轴拉伸以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60μm的拉伸膜。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5所示。 
[表25]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20.3   20.6   21.1   21.3   21.3   21.8
  R/R0   0.95   0.97   0.99   1.00   1.00   1.02
如表25所示,实施例15中制作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 
(比较例11) 
针对实施例13中制作的拉伸膜(F16)(由制造例9制作的聚合物(B-2D)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6所示。 
[表26]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357.1   332.1   334.0   333.1   332.2   328.8
  R/R0   1.07   1.00   1.00   1.00   1.00   0.99
如表26所示,拉伸膜(F16)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 
与此相独立地,利用全自动双折射计(王子计测机器社制,KOBRA-WR)对拉伸膜(F16)的取向角进行评价,结果取向角 
Figure BPA00001172136000481
为-0.7°,即制造例9中制作的聚合物(B-2D)的固有双折射为正。 
(比较例12) 
针对实施例13中制作的拉伸膜(F17)(由制造例10制作的聚合物(B-1D)和制造例11制作的树脂(E)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其位相差(面内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7所示。 
[表27] 
  测定波长  (nm)   447   499   547   590  (R0)   63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29.6   25.9   23.7   21.8   20.9   17.8
  R/R0   1.36   1.19   1.09   1.00   0.96   0.82
如表27所示,拉伸膜(F17)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其波长分散性非常大。 
与此相独立地,利用全自动双折射计(王子计测机器社制,KOBRA-WR)对拉伸膜(F17)的取向角进行评价,结果取向角 为-86.4°。即通过将5重量份制造例10中制作的聚合物(B-1D)与95重量份制造例11中制作的树脂(E)混合而得到的树脂的固有双折射为负。 
(制造例14) 
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25重量份的MHMA、63重量份的MMA、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7重量份的乙烯基咔唑及9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一边向其中通入氮气一边升温至105℃。伴随着升温开始发生回流时,添加0.04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吉富社制,商品名:Luperox 570),并且用3小时的时间滴加通过将0.08重量份上述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溶解在10重量份的甲苯中而得到的溶液,同时在约105~110℃的回流下进行溶液聚合,进一步进行4小时的加温、熟化。 
接下来,向所得到的聚合溶液中加入0.9重量份作为环化缩合反应催化剂(环化催化剂)的磷酸辛酯/二辛酯混合物,在约80~105℃的回流下进行2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 
随后进一步利用高压釜在240℃加热9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的聚合溶液在减压下于240℃干燥1小时,得到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为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且同时具有内酯环结构作为为聚合物提 供正固有双折射的结构单元的透明的共聚物(B-3D)。 
(实施例16) 
将制造例14中制作的共聚物(B-3D)利用模压成型机在250℃模压成型,制成厚度约为190μm的膜。接下来,利用上述万能试验机对所制作的膜在147℃的拉伸温度下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2倍,得到厚度为130μm的拉伸膜。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所得到的拉伸膜的位相差的波长分散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8所示。 
[表28] 
  测定波长  (nm)   447   590  (R0)   750
  面内位相差  (nm)   90.5   110.4   115.2
  R/R0   0.82   1.00   1.04
如表28所示,实施例16中得到的拉伸膜显示出光波长越短则位相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其变化大。 
对于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意图及本质特征,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实施方式中。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面说明的所有内容。对于在上面没有说明但是由所附权利要求示出、以及处于与权利要求具有同等意图及范围的全部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工业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与以往的具有双折射性的光学膜同样地广泛用于以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器(OLED)为首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学膜,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特性得到提高。 

Claims (29)

1.一种光学膜,其具有由树脂(A)构成的层,所述树脂(A)具有杂芳基,该光学膜至少在可见光领域中显示出波长越短则双折射越小的波长分散性,所述光学膜为位相差板,所述树脂(A)含有聚合物(B-1),所述聚合物(B-1)具有含有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作为结构单元;
所述聚合物(B-1)的固有双折射为负,所述树脂(A)进一步含有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B-2),或者
所述树脂(A)的固有双折射为负,所述光学膜进一步具有由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树脂(C)构成的层,并且所述光学膜具有层积结构,该层积结构包含由所述树脂(A)构成的层和由所述树脂(C)构成的层,或者
所述聚合物(B-1)具有含有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作为具有为该聚合物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同时所述聚合物(B-1)进一步具有为该聚合物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树脂(A)为丙烯酸树脂或环烯烃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树脂(A)含有聚合物(B-1),所述聚合物(B-1)具有衍生自如下单体的结构单元,
所述单体在450nm以上的可见光域不存在吸收光谱的峰,摩尔吸光系数在波长域300~450nm中的最大值为3000L/(mol·c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是选自乙烯基咔唑单元、乙烯基吡啶单元、乙烯基咪唑单元及乙烯基噻吩单元中的至少1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是乙烯基咔唑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2)是选自环烯烃聚合物及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2)是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环结构是选自戊二酸酐结构、马来酸酐结构或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环结构是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1)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1)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所述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环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树脂(C)含有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B-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2)是选自环烯烃聚合物及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2)是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环结构是选自戊二酸酐结构、马来酸酐结构或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环结构是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1)具有负固有双折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1)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具有负固有双折射。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1)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具有负固有双折射,
所述聚合物(B-2)在主链上具有选自内酯环结构及戊二酰亚胺结构中的至少1种环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具有为聚合物(B-1)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是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及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衍生物的环结构中的至少1种。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环结构是内酯环结构。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含有杂芳基的α,β-不饱和单体单元是乙烯基咔唑单元。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聚合物(B-1)具有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具有所述提供负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同时所述聚合物(B-1)进一步具有内酯环结构作为具有所述提供正固有双折射的作用的结构单元。
2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2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27.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将由所述树脂(A)构成的拉伸膜与由所述树脂(C)构成的拉伸膜层积,得到具有层积结构的光学膜,该层积结构包含由所述树脂(A)构成的层和由所述树脂(C)构成的层。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C)含有具有正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B-2)。
29.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将由所述树脂(A)构成的前体膜与由所述树脂(C)构成的前体膜这两者的层积体拉伸,得到具有层积结构的光学膜,该层积结构包含由所述树脂(A)构成的层和由所述树脂(C)构成的层。
CN2008801232066A 2007-12-28 2008-12-26 光学膜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910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9806 2007-12-28
JP2007339806A JP5226299B2 (ja) 2007-12-28 2007-12-28 樹脂組成物
JP2007339807 2007-12-28
JP2007-339807 2007-12-28
JP2008-095080 2008-04-01
JP2008095080 2008-04-01
JP2008184555A JP2010026029A (ja) 2008-07-16 2008-07-16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84555 2008-07-16
PCT/JP2008/073808 WO2009084663A1 (ja) 2007-12-28 2008-12-26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0888A CN101910888A (zh) 2010-12-08
CN101910888B true CN101910888B (zh) 2013-07-17

Family

ID=4082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32066A Active CN101910888B (zh) 2007-12-28 2008-12-26 光学膜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2971A1 (zh)
EP (1) EP2237086A4 (zh)
KR (1) KR101572284B1 (zh)
CN (1) CN101910888B (zh)
TW (1) TWI570450B (zh)
WO (1) WO2009084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13054A (ja) * 2008-11-05 2010-05-2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偏光板
JP5377109B2 (ja) * 2009-06-26 2013-12-2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53256A (ja) * 2009-08-31 2011-03-17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光学積層体
JP5557517B2 (ja) * 2009-12-09 2014-07-23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位相差フィルム
JP5566086B2 (ja) * 2009-12-09 2014-08-0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1185958A (ja) * 2010-03-04 2011-09-2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US9612378B2 (en) * 2010-12-31 2017-04-04 Cheil Industries, Inc. Folder type polarizing film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JP6128629B2 (ja) * 2011-04-22 2017-05-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JP2012234164A (ja) 2011-04-22 2012-11-2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積層体
JP6128576B2 (ja) 2011-04-22 2017-05-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KR101525996B1 (ko) * 2011-11-14 2015-06-0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KR101494385B1 (ko) * 2011-12-28 2015-03-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학필름용 고분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필름
KR101499900B1 (ko) 2011-12-28 2015-03-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200851A1 (en) * 2013-08-19 2016-07-14 Lg Chem, Ltd. Optical Film Having Reverse Wavelength Dispersion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s Amended)
WO2015026115A1 (ko) * 2013-08-19 2015-02-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역 파장 분산을 갖는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75892B1 (ko) 2014-12-01 2022-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상 필름, 광학 필름 및 표시 장치
US11366258B2 (en) * 2016-10-31 2022-06-21 Zeon Corporation Wide-band wavelength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ircular polarization film
WO2019221031A1 (ja) * 2018-05-18 2019-11-2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KR102378972B1 (ko) * 2018-07-10 2022-03-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위상차 필름 및 위상차 필름의 용도
JP7210227B2 (ja) * 2018-11-05 2023-01-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外装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097A (zh) * 1998-10-30 2001-04-18 帝人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及用其的光学器件
EP1205517A1 (en) * 1999-06-28 2002-05-15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Low-hygroscopicity low-birefringence resin compositions, molding material obtained therefrom, sheet or film, and optical part
CN1875413A (zh) * 2003-10-27 2006-12-06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光学多层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9822B2 (ja) * 1990-10-03 1999-09-20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2156528A (ja) * 1998-10-30 2002-05-31 Teijin Ltd 熱可塑性高分子フィルム
JP4769348B2 (ja) 1999-11-26 2011-09-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透明性耐熱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1235622A (ja) 2000-02-22 2001-08-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板
JP2001337222A (ja) 2000-05-25 2001-12-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板
JP2004291302A (ja) * 2003-03-26 2004-10-21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US7508474B2 (en) * 2003-04-07 2009-03-2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aminated retardation layer, its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475507B2 (ja) * 2003-04-07 2010-06-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位相差層の製造方法
US7083835B2 (en) * 2003-07-31 2006-08-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compensa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rocess
US20050163958A1 (en) * 2003-11-13 2005-07-28 Yuji Nakatsugawa Optical filter and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7365815B2 (en) * 2004-06-16 2008-04-2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hase retardation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287025B (en) * 2004-08-31 2007-09-2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Optical sheet form thermoplastic resin molded product
JP4789139B2 (ja) * 2005-05-11 2011-10-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928187B2 (ja) * 2005-08-04 2012-05-0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低複屈折共重合体
US7480021B2 (en) * 2005-12-29 2009-01-2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s having reverse dispersion
TWI375053B (en) * 2006-02-28 2012-10-2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hase difference film
JP2007273275A (ja) 2006-03-31 2007-10-18 Canon Inc 有機el発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097A (zh) * 1998-10-30 2001-04-18 帝人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及用其的光学器件
EP1205517A1 (en) * 1999-06-28 2002-05-15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Low-hygroscopicity low-birefringence resin compositions, molding material obtained therefrom, sheet or film, and optical part
CN1875413A (zh) * 2003-10-27 2006-12-06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光学多层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06450A (ko) 2010-10-01
EP2237086A1 (en) 2010-10-06
US20100272971A1 (en) 2010-10-28
KR101572284B1 (ko) 2015-11-26
TW200946991A (en) 2009-11-16
WO2009084663A1 (ja) 2009-07-09
TWI570450B (zh) 2017-02-11
EP2237086A4 (en) 2010-12-15
CN101910888A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0888B (zh) 光学膜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JP5291361B2 (ja)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JP5592695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533136A (zh) 用於光學膜之樹脂組成物、使用其形成之光學膜、包含其之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JP2009265636A (ja) 光学部材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5804298B2 (ja) 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及びこ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
JP5226299B2 (ja) 樹脂組成物
JP2010026029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75727A (ja) 光学部材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KR101798266B1 (ko) 위상차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674244B1 (ko) 위상차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696513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용 광학 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377109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5432555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530892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新規重合体
KR102584388B1 (ko) 위상차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위상차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6743651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0248971B (zh) 共聚物及使用该共聚物的光学膜
KR102134948B1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JP2010054784A (ja) 逆波長分散性を示す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112839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70062278A (ko) 광학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711700B1 (ko) 아크릴계 공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위상차 필름
JP2011145485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KR101666702B1 (ko) 위상차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