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6805A - 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6805A
CN101876805A CN2010101115748A CN201010111574A CN101876805A CN 101876805 A CN101876805 A CN 101876805A CN 2010101115748 A CN2010101115748 A CN 2010101115748A CN 201010111574 A CN201010111574 A CN 201010111574A CN 101876805 A CN101876805 A CN 101876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material
photosensitive surface
confuse
foreign matter
clean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15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76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6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7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of the cleaning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清洁机构包括:剥落体/搅乱体,用于剥落或搅乱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回收体,用于保持由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以及去除体,在剥落体/搅乱体和回收体之间的范围内,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请求2009年2月17日提交的第61/15320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利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公知使用热熔化性的色调剂作为使图像可视的显影材料。
在用于保持色调剂可视的图像的感光体上残留有残留色调剂,该残留色调剂是色调剂在图像输出用的用纸上移动后残留下来的。
作为用于去除色调剂的方法,存在各种方法。
在日本特开2008-209714号公报(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刮板:为了去除图像载体(中间转印带)上的残留色调剂,通过多个刷子及摇动辊(flicker roller)来剥落色调剂。一般公知图像载体上的残留色调剂是正负极性,且使用多个清洁单元。
在日本特开2008-122595号公报(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为了去除图像载体上的残留色调剂,在清洁刷23的上游配置用于控制(改变)转印残留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的导电性刮板,并使该刮板摇动或振动。
在日本特开2005-300683号公报(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在残留色调剂捕捉单元的上游配置了异物去除辊,通过对异物去除辊施加偏压从而独立地进行转印后感光体上的异物的去除和残留色调剂的去除。
在日本特开H6-282201号公报(文献4)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该案是本案申请人之前提交的申请,在清洁残留色调剂之前的工序中配置导电性刷,用于暂时静电吸附含有异物(纸屑等)的残留色调剂。
日本专利2637104(日本特开H1-20587号)公报(文献5)是与本申请的申请人相同的转让人提交的申请,其公开了导电性刷。
在上述文献1至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刮板清洁方式或旋转刷方式的清洁机构来去除残留色调剂的技术。但是,随着当前记录纸的质量的变化,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纸屑或与色调剂分解而成的色调剂成分等异物引起的清洁质量降低,从而产生图像噪声。
在本申请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即文献4中也无法解决上述由于清洁质量降低引起的图像噪声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可抑制异物引起的清洁性降低或因清洁性降低产生的图像噪声的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异物是指近年来随着记录纸的质量的变化产生的纸屑或与色调剂分解而成的色调剂成分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清洁机构,其包括:剥落体/搅乱体,用于剥落或搅乱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回收体,用于保持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以及去除体,在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和所述回收体之间的范围内,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其包括:沿感光体表面,位于相对于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的去除体去除吸附于感光体表面的所述异物;以及接收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所述色调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感光体,用于保持潜像;显影机构,用于向所述感光体保持的潜像提供可视材料并显影;以及清洁机构,包括:剥落体/搅乱体,用于剥落或搅乱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回收体,用于保持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以及去除体,在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和所述回收体之间的范围内,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该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文中具体指出的手段及其组合来实现并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它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以上给出的概括性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MFP))的一例;
图2示出了以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显影、清洁及转印各工序所需要的要素)为中心取出后的状态;
图3是示出了以如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部的清洁要素为中心取出后的状态;
图4示出了以如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部的转印要素及除电要素为中心取出后的状态;
图5示出了在如图3所示的清洁要素中,从感光体去除异物的结构的一例;
图6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另一例;
图7示出了在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中,不需要偏压(接地/产生与色调剂之间的电位差)的结构的一例;
图8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另一例;
图9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其它一例;
图10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其它一例;
图11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其它一例;
图12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其它一例;
图13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去除异物的结构的其它一例;以及
图14示出了适用于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去除异物结构的刷体的特征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多张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101至少包括:带电单元1、写入(曝光)单元2、图像形成(形成潜像-显影-转印-清洁)单元3、原稿读取单元4、显影单元5、转印单元(剥离单元)6、清洁单元7、除电单元8及定影单元9。
带电单元1向后述的图像形成单元3所包括的图像载体、例如圆筒辊31的表面的感光体层赋予规定极性的电荷(在本例中为“-(minus)”)。此外,图像载体并不仅限于圆筒辊状,也可以是环状带或圆筒辊状的部件位于环状带内侧的部件。
写入(曝光)单元2朝通过带电单元1带电后的圆筒辊(以下称为感光鼓)31表面的感光体层上照射光强度根据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图像信息发生变化的曝光用光、例如激光束,从而使感光体层的电位变化。电位变化的部分变为潜像。由以下说明的原稿读取单元4或未图示的外部装置、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或FAX(Facsimile)提供图像信息。感光鼓31其外径例如是100mm,在如图4所示的一例中,感光鼓31在金属基体(中空铝)32的表面包括感光体层33。感光体层33例如包括有机感光体(OPC)。将使用图2在下面对金属基体32进行说明,金属基体32是电接地(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体部内的状态。
图像形成(形成潜像-显影-转印-清洁)单元3通过自身的旋转,将由显影装置5提供的色调剂(可视剂)被显影(可视)后的色调剂图像输送给转印单元6、清洁单元7及除电单元8。感光鼓31例如以规定的速度沿顺时针(CW(clock wise)方向)旋转。
原稿读取单元4包括原稿读取装置41。原稿读取装置41例如包括600dpi(dots per inch)/7500像素(长度方向总像素)的CCD传感器,原稿读取装置41用于将作为照明的光的反射光信号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显影单元5包括磁辊51、以及位于磁辊51外周且沿外周旋转的显影套筒52。磁辊51通过磁性吸附由于显影套筒52的旋转而移动在显影套筒52的表面的色调剂53,同时有选择性地提供给感光鼓31表面的潜像。显影套筒52和感光鼓31之间的间隙由与感光鼓31表面接触的导辊54管理。显影套筒52通过非磁性材料例如不锈钢或铝形成。
转印单元(剥离单元)6通过转印辊61提供的电场,将色调剂图像移动到由用纸输送带62输送的用纸上(形成有接受了由转印辊61提供的电场的色调剂图像的各色调剂移动到用纸上)。剥离单元63用于从感光鼓31的表面将色调剂(色调剂图像)和用纸分离。
清洁单元7通过废色调剂/异物收容部71来收容由去除机构70例如刷体(或刷子是圆筒状的刷辊)剥落的转印残留色调剂(废色调剂)、或用纸的纤维片、表面涂层剂等、或与用纸一起输送的异物等。
除电单元8用于将图像载体31表面的感光体层的电位恢复到由带电单元1带电前的初始状态(去除感光体的残留电荷)。除电单元8包括例如将LED组件沿辊31的轴线方向排列的LED阵列,其中,该LED组件用于输出波长长于770nm的红光。
定影单元9在保持色调剂图像(色调剂)的用纸通过与色调剂接触的定影辊91和对定影辊91赋予压力的加压辊92之间时,提供压力和热,从而将色调剂(色调剂图像)固定(定影)在用纸上。定影辊91例如是通过铝形成的圆筒,虽然未对其进行图示,但在其内部包括加热器(加热机构)。也可以沿辊91的外周准备加热机构。通过温度传感器93检测提供给用纸和色调剂的热(定影辊91的温度),并通过未详述的控制部13控制加热机构的输出,从而使提供给用纸和色调剂的热(定影辊91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定影辊91的温度由于色调剂的特征不同而不同。虽然未图示,但是加压辊92通过例如弹簧及将来自弹簧的压力施向定影辊91的辊支承机构对定影辊91赋予规定的压力。
此外,如图2所示,感光鼓31通过未图示的轴承和辊轴,设置成相对于清洁盒77可转动状。
清洁刮板73被固定在未图示的基板(支承部件)上。基板被固定在清洁盒77的支点74上。由此,刮板73的前端部相对于辊31的表面,通过未图示的加压部件例如弹簧向与感光鼓31旋转相反的方向被按压。
感光鼓31位于清洁盒77内的规定位置上,以使清洁刮板73接触于其表面。
感光鼓31、带电单元1、除电单元8、清洁单元7被安装在清洁盒77内,实质上为一体。在清洁盒77中还准备有用于输送废色调剂的螺旋钻(auger)75及未图示的排出部盖。清洁盒77中的未图示的排出部与未图示的废色调剂收容部结合。
如上所述,通过包括感光鼓31、清洁单元7、带电单元1、除电单元8来构成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一体装卸的图像形成单元3的主要结构,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之间的机械/电的结合。也就是说,感光鼓31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的驱动力,可旋转。并且,带电单元1、除电单元8、清洁单元7及转印单元6等是电接地(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体部内的状态。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1还包括:供纸部11,用于向图像形成单元3的转印单元6提供用纸;以及排纸部12,用于接收通过定影单元9固定有色调剂图像的用纸,图像形成装置101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色调剂图像,其中,该图像信息是由原稿读取单元4的原稿读取装置41或未图示的外部装置、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或FAX(Facsimile)提供的图像信息。
也就是说,当从未图示的操作部或外部装置指示图像形成时,开始基于控制部13的控制而动作的图像形成单元3的处理控制及定影部9的定影温度控制,根据由原稿读取装置41或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形成单元3中的形成潜像-显影-转印-清洁、由转印/剥离单元6向来自供纸部11的用纸移动色调剂图像及用纸的输送控制等,输出复印输出或打印输出(print out)。
使用图3,示出了清洁单元的特征。
清洁单元7包括清洁刮板73,该清洁刮板73用于剥落色调剂从感光鼓31向用纸移动后残留在鼓表面的残留色调剂。
异物去除单元111位于清洁刮板73的附近(当感光鼓31旋转时,旋转方向上的清洁刮板73的上游侧)。优选在清洁刮板73和感光鼓31接触的位置和色调剂从感光鼓31向用纸移动的转印位置(转印辊61和感光鼓31接触的位置)之间(之间的区间内),异物去除单元111位于沿感光鼓31表面的区间。异物去除单元111更优选位于密封部件76和清洁刮板73之间、即通过A所示的范围内,上述密封部件76用于防止由清洁刮板73剥落的色调剂沿感光鼓31的外周向清洁刮板77的外部泄露。
异物去除单元111例如是将具有导电性的纤维作成刷状的单元,异物去除单元111位于刷子(纤维)的前端不与感光鼓31接触的位置(与感光鼓31的表面不接触的位置)。此外,异物去除单元111在临近感光鼓31的表面的位置上,以与感光鼓31的表面由于旋转而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旋转。也就是说,感光鼓31及异物去除单元111的以轴线为旋转中心的各自的旋转方向相同。异物去除单元111是使由自身剥落的异物或残留色调剂沿箭头g方向即重力方向落下(自由落下)的结构。
由异物去除单元111剥落的残留色调剂通过残留色调剂输送辊72被输送至未图示的残留色调剂收容部。此外,通过将残留色调剂输送辊72设置在由异物去除单元111剥落的色调剂或异物自由落下的位置上,从而清洁单元7取如下的水平拨出结构:可沿感光鼓31的轴线方向滑动,且当装卸时,色调剂或异物溢出情况较少。
图4示出了转印单元及剥离单元的特征。
形成在感光鼓31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可视图像)的、来自施加了与色调剂相反极性的电压的转印辊61(参照图3)的电荷流向转印带62,然后流向用纸、感光鼓31。由此,可以在获得了电荷的用纸上转印感光鼓31表面的色调剂。
用纸在保持了色调剂图像的状态下,静电吸附在感光鼓31的表面。因此,通过剥离单元63在用纸下面,产生分极电荷(在本例中是“-(minus)”),通过与转印带62之间的静电引力,使用纸吸附于转印带62,并将用纸从感光鼓31分离。
表1
  *实施例
  实验条件   二成分显影、使聚氨酯清洁刮板抵接于辊状感光体的图像形  成装置(参照图1)
  辊状感光体   在铝素管中由不同的4段处理构成的有机感光体(OPC)  外形100mm(旋转方向参照图3)
  异物去除单元   芯是不锈钢管厚度是1mm  内径是6mm  (旋转方向参  照图3)
  刷毛是导电性丙烯纤维捆扎密度50000根/inch2
  刷电阻在20℃/60%RH环境下是10~10Ω
  异物去除单元  配置   异物去除单元位于清洁和辊下密封之间 配置在A范围内
  鼓状感光体和异物去除单元的安装距离是C(0~5mm)(参  照图5和图6)
  施加电压   鼓状感光体接地,异物去除单元被设定为-100V~400V之间
  记录纸   2个种类 记录纸A 记录纸B
  *确认方法   1)对于清洁性的测试,在实机上以50%的印字率对原稿进行  连续打印输出,在图像上通过视觉确认由于清洁不良而引起  的黑条纹。
  2)转印效率强制以70%为条件,较多(未转印)地设定辊上  的残留色调剂量,向清洁点输送。  3)确认有无异物去除单元及施加电压的效果。
表2
Figure GSA00000017061100111
图5示出了如图3概略示出的异物去除单元的配置的一例。
例如以圆筒状的不锈钢材料为芯,在芯部,沿例如右卷绕方向将由捆扎的导电丙烯纤维(例如,东方公司制造的AS-7/10D)构成的刷子通过粘结或热熔等固定为螺旋状来获得异物去除单元111。刷毛(加工前的纤维体)例如宽度是20~30mm。在芯部,优选卷绕为螺旋状时的间隙是2~3mm。
如上所述,异物去除单元111在邻近感光鼓31的表面的位置上例如沿CW(顺时针)旋转,以便沿与感光鼓31的表面(通过旋转而)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优选异物去除单元111和感光鼓31的表面不接触(C值小于等于5mm)。这样,通过将C值规定得大于0mm,从而可以防止损伤感光鼓31的表面。
对异物去除单元111施加有与色调剂相反极性的电压。因此,可以吸附混入残留色调剂中的异物,且可从感光鼓31的表面去除不同于色调剂的异物。此外,图5是通过异物去除单元111的轴施加电压的例子。这样,通过异物去除单元111,可以防止包括纸屑等异物i的残留色调剂r到达清洁刮板73与感光鼓31的表面接触的清洁点73a。
由异物去除单元111吸附不同于色调剂的异物后的未混入有异物的残留色调剂通过异物去除单元111(通过感光鼓31和异物去除单元111之间的间隙),被清洁刮板73剥落。
此外,为了防止用纸的纤维等堵塞异物去除单元111的刷子,如图6所示,优选使异物去除单元辅助板金113与异物去除单元111的刷子接触,以去除异物去除单元111吸附的异物。
此外,如图6所示的例子与如图5所示的不使用异物去除单元辅助板金113的例子相比,可以进一步防止异物到达清洁点73a(参照实验例:表1及表2)。
并且,如图7所示,图5概略所示的异物去除单元111即使在不依靠从外部的电压供给源施加的异物吸附用电压而被设定为接地(0V)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感光鼓31上的残留色调剂和异物分离。并且,虽然未图示,但是与图6所示同样的,优选通过设置异物去除单元辅助板金(113),抑制用纸纤维等的堵塞异物去除单元111的刷子。
图8及图9示出了配置异物去除单元的优选位置的另一例。此外,图8及图9示出了将如图3所示的清洁单元所使用的清洁刮板73作为记录去除单元的(刷)辊78或刷79的清洁环结构的例子,其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异物去除单元111位于用于防止色调剂沿感光鼓31的外周向清洁盒77的外部泄露的密封部件76和清洁刮板73之间、即如A所示的范围内。
图10及图11示出了异物去除单元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如果将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异物去除单元与通过图8及图9说明的清洁环结构组合使用的话,则可以更显效果。
如图14所详示,图10所示的异物除去单元示出了例如将在人造纤维中含有碳、其电阻率为106Ω·cm、粗度为6D(旦尼尔)的每100根纤维捆成一束,以86束/inch的密度形成为刷状的刷体121(相当于异物去除单元111),以其前端不与感光鼓31表面相接触的方式旋转的例子。此外,刷体121包括作为上述具有导电性的纤维束的刷123。并且,即使在将具有导电性的纤维换为橡胶薄板或海绵材料且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刷体121的刷123通过例如厚度0.1mm的聚酯类薄板的前端切断为节状的刷衬垫密封部件(ブラシ裏当シ一ル材)125而被抑制向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倾倒。此外,刷衬垫密封部件125优选被设定为刷123的尖(前端)突出1mm左右的状态(刷衬垫密封部件125短于刷123的状态)。但是,需要刷衬垫密封部件125不与感光鼓31的表面接触。
此外,优选刷衬垫密封部件125的压力是5mN/mm~40mN/mm。并且,与如图5、6、7所示的同样,C值是大于0mm的5mm左右。
并且,导电性刷121和刷衬垫密封部件125被例如不锈钢板制的保持金属零件127牢固地固定。并且,作为旋转支点,芯部129被设置的保持金属零件127内。
图11是在如图10所示的异物去除单元(刷体)中,变更刷形状的例子,其示出了将一端侧的刷的长度设定得短于另一侧的刷的长度的例子。
此外,在使用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刷状的异物去除单元的情况下,当将通过图像形成单元3进行的“形成潜像-显影-转印-清洁”作为图像形成循环时,在图像形成循环以外(非图像形成循环),通过将感光鼓31正转(或反转),从而积存在异物去除单元111(刷体121)的前端的异物可向如箭头g所示的重力方向移动,并落到残留色调剂输送辊72上。此外,所谓图像形成循环以外包括例如,接通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电源后开始动作时、执行图像形成工作前的动作时、或结束图像形成工作时等的动作。此外,在图10中示出了对异物去除单元111施加与色调剂相反极性的电压的例子,在图11中示出了将异物去除单元111接地并在其与色调剂的带电电位之间赋予规定的电位差的例子。
此外,上述感光鼓31的反转有益于如下的情况:在使用图5、6、7说明的清洁单元7的结构中,对到达清洁刮板73的前端的清洁点73a的细微异物、或粘合在清洁刮板73的前端的清洁点73a处的异物进行回收。
图12及图13示出了去除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异物去除单元111吸附的异物从而降低导电性刷121的堵塞的结构的一例。图12示出了通过使例如不锈钢材料的圆筒状的轴131以一定的条件(压力或长度)与导电性刷121的前端接触从而去除异物去除单元111(刷体121)吸附的异物的例子。并且,通过对轴131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可以高效地去除异物,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图13示出了使例如不锈钢材料的板(辅助板金)141位于距离异物去除单元111(刷体121)的刷的前端一定距离的异物去除单元111的中心侧,通过辅助板金141对异物去除单元111的前端赋予负荷,从而去除异物去除单元111吸附的异物的例子。并且,通过对辅助板金141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可以高效地去除异物,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如图12及图13所示的轴131或辅助板金141、即辅助单元位于异物去除单元111中心侧的陷入量越多,施加电压的效果越明显,可能会损坏异物去除单元111的表面性。例如,如果异物去除单元111的原料是刷或海绵材料,则其切下的渣(碎屑)到达清洁刮板73,可能对清洁功能造成影响。因此,以导电性刷为例,优选与刷的全长相比最大抑制为10%左右。例如,在异物去除单元111旋转的圆的最外周所规定的圆的直径为20mm~30mm的情况下,优选陷入量的最大值是2mm~3mm。
并且,在使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刷状的异物去除单元不旋转而(固定)配置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例如凸轮机构),使如图12及图13所示的辅助单元例如沿长度方向作往复移动,从而剥落与异物去除单元吸附的色调剂不同的异物。
如上所述,在从感光鼓(图像载体)的感光体层去除残留色调剂和纸屑等异物的清洁装置中,在清洁刮板和感光鼓的表面接触的清洁点的前端,设置用于去除纸屑等异物的异物去除单元,从而可以确保稳定的清洁性。清洁单元在与图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
此外,优选异物去除单元不与图像载体的表面(感光体层)接触。
优选异物去除单元通过刮板(金属板或金属圆筒)等辅助单元抑制堵塞。并且,也可以对辅助单元施加与色调剂相反极性的电压。此外,也可以将辅助单元接地以确保与色调剂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也就是说,在图像载体表面的感光体层上只残留有色调剂。因此,可以通过清洁辅助单元将残留色调剂控制为从图像载体表面易于除去的极性或电位,并通过清洁单元可靠地回收。
此外,在非图像形成时,通过使图像载体正转或反转,从而可以移动积存在清洁点/在清洁点吸附的异物。
并且,从图像载体的表面(感光体层)去除的异物通过使其自由落下而可以由回收部回收。
通过异物去除单元和图像载体表面之间的异物在到达清洁刮板和图像载体的表面接触的清洁点之前,由于自由落下而可被回收部回收,因此,到达清洁点的异物的量极少。
辅助部件是辊或板状,其用于搅乱残留色调剂、进行极性改变(施加反极性电压),辅助部件可以被配置在异物去除单元的前段或后段、或前段和后段两者。此外,优选辅助部件是弹性体。
异物去除单元通过图像载体的中心,相对于相互正交的两条假想线(X(水平线))和(Y(铅直线)),其铅直线与重力方向相一致。
异物去除单元通过图像载体的中心,相对于相互正交的两条假想线(X(水平线))和(Y(铅直线)),位于通过用于防止与图像载体一起移动的色调剂沿图像载体的表面落下的密封材料和清洁单元规定的角度A的范围内。
在代替清洁刮板而配置记录去除单元的清洁环结构中,在感光鼓的表面和记录去除单元邻近的位置的前段,设置用于去除纸屑等异物的异物去除单元,从而可以确保稳定的清洁性。
残留色调剂可再利用,可实现清洁环结构。不需要色调剂输送机构。
在图像载体表面的感光体层上残留有残留色调剂。因此,通过清洁辅助单元将残留色调剂设定为易于从图像载体表面除去的极性或电位(确保与色调剂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可以促进残留色调剂的再利用。
从图像载体的表面(感光体层)去除的异物由于自由落下,而被回收部回收。
清洁辅助单元和异物去除单元的组合效果不同,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可以改变角度A的范围内的配置组合。
如上所述,在适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清洁机构中,可以防止由于对多种多样的用纸形成图像而发生的纸屑等异物的影响导致产生图像不良(由清洁不良引起的黑条纹等)。
尤其通过使用与去除残留色调剂(约6μm~15μm)的单元不同的用于去除异物(纸屑等)的单元,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图像不良的发生。
在使用清洁环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本申请的结构尤为有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想到其它优点和变形。因此,在本发明更广泛的方面中,其不限于此处示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和例示性实施例。因而,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更改。

Claims (19)

1.一种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剥落体/搅乱体,用于剥落或搅乱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
回收体,用于保持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以及
去除体,在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和所述回收体之间的范围内,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相对于可视材料具有的电位具有规定的电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包括圆筒状的旋转的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包括板状的旋转的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具有与可视材料具有的电位不同极性的电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相对于可视材料具有的电位具有规定的电位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使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向所述回收体自由落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在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和感光体表面保持的可视材料移动到转印介质的转印位置之间,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使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向所述回收体自由落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辅助部件,用于从所述去除体去除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部件对所述去除体赋予与可视材料具有的电位不同极性的电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部件对所述去除体赋予相对于可视材料具有的电位的规定的电位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落体/搅乱体与感光体表面接触,去除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落体/搅乱体以规定的间隔接近感光体表面,容许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通过其与感光体表面之间的间隙。
15.一种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他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感光体表面,位于相对于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的去除体去除吸附于感光体表面的所述异物;以及
接收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所述色调剂。
1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体,用于保持潜像;
显影机构,用于向所述感光体保持的潜像提供可视材料并显影;以及
清洁机构,包括:
剥落体/搅乱体,用于剥落或搅乱存在于感光体表面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
回收体,用于保持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以及
去除体,在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和所述回收体之间的范围内,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使由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剥落或搅乱的可视材料及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向所述回收体自由落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体在所述剥落体/搅乱体和感光体表面保持的可视材料移动到转印介质的转印位置之间,沿感光体表面,位于距离感光体表面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辅助部件,用于从所述去除体去除与可视材料不同的纤维体或粉体。
CN2010101115748A 2009-02-17 2010-02-11 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876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20909P 2009-02-17 2009-02-17
US15320809P 2009-02-17 2009-02-17
US61/153,209 2009-02-17
US61/153,208 2009-0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6805A true CN101876805A (zh) 2010-11-03

Family

ID=4256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15748A Pending CN101876805A (zh) 2009-02-17 2010-02-11 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09158A1 (zh)
JP (1) JP2010191429A (zh)
CN (1) CN10187680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0587A (en) * 1987-07-16 1989-01-24 Toshiba Corp Image forming device
JPH06282201A (ja) * 1993-03-25 1994-10-07 Toshiba Corp 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5999A (ja) * 2002-01-24 2003-07-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196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5300683A (ja) * 2004-04-07 2005-10-2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968A (ja) * 2005-10-05 2007-04-19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2595A (ja) * 2006-11-10 2008-05-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209714A (ja) * 2007-02-27 2008-09-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9752B1 (en) * 2002-06-03 2008-03-2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blade
US7103301B2 (en) * 2003-02-18 2006-09-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 contact or a proximity type of charging system including a protection substance on a moveable body to be charged
JP2007004065A (ja) * 2005-06-27 2007-01-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6537A (ja) * 2006-10-06 2008-04-24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7951B2 (ja) * 2007-01-10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928973B2 (ja) * 2007-02-14 2012-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35038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Naomi Sugimoto Cleaning device, image carri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10118B2 (ja) * 2009-03-06 2013-10-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0587A (en) * 1987-07-16 1989-01-24 Toshiba Corp Image forming device
JPH06282201A (ja) * 1993-03-25 1994-10-07 Toshiba Corp 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5999A (ja) * 2002-01-24 2003-07-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196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5300683A (ja) * 2004-04-07 2005-10-2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968A (ja) * 2005-10-05 2007-04-19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2595A (ja) * 2006-11-10 2008-05-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209714A (ja) * 2007-02-27 2008-09-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91429A (ja) 2010-09-02
US20100209158A1 (en) 201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7488C (zh) 采用无载像构件清洁器的***的成像设备
JP3695696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29048C (zh) 具有刷辊的清洗装置、处理盒、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967407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715584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708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chanism
US8224210B2 (en) Image developer for presenting ink to a photoconductor
JP2009020428A (ja)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27016C (zh) 定影装置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625A (zh) 成像装置
CN101876805A (zh) 清洁机构、用于去除色调剂及其它异物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0463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372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46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02B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62106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56170C (zh) 色调剂输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2927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1702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41787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3645560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CN10184692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303484C (zh) 一种带有从感光件上去除纸粉尘装置的成像设备
JP200327103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該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027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