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0063A -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0063A
CN101850063A CN201010138621A CN201010138621A CN101850063A CN 101850063 A CN101850063 A CN 101850063A CN 201010138621 A CN201010138621 A CN 201010138621A CN 201010138621 A CN201010138621 A CN 201010138621A CN 101850063 A CN101850063 A CN 101850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ut
preparation
group
prescription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8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强
皮海燕
罗阳洋
李世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CHUNKE PHARMACY GROUP TECHN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CHUNKE PHARMACY GROUP TECHN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CHUNKE PHARMACY GROUP TECHN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CHUNKE PHARMACY GROUP TECHN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38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0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0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0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车前子、土茯苓、地龙、忍冬藤、威灵仙、防己、山慈菇为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可以按照常规制剂艺制备成口服制剂,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对湿热蕴结所致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防治痛风的中药新药。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种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的一种多发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痛风病是先天遗传基因(体质)的及后天饮食环境两个因素共同造成。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有痛风患者近5亿,仅中国就达4000万,我国每4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受到痛风病的折磨,在国际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中医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治痛风病领域里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强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众多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等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加,尤其是痛风,以前长期被认为在我国属于低发病,1958年前全国一共才报道58例。但1998年上海地区的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当地痛风的患病率已高达3.4%,接近美国的发病率,提示痛风目前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之一。痛风对健康的巨大危害近年也有很多新认识,发现该病除可引起严重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和肾脏损害外还常伴有或并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血脂紊乱等疾患,可导致更高的致死致残率,所以,防治痛风病刻不容缓。
到目前为止,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临床上多用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这类药品能迅速缓解疼痛,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同时该类药品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对人胃肠道、肝肾功能有损害作用。为了开发出能安全、有效防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安全、有效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该制剂主要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车前子10%~33%、土茯苓12%~16%、地龙12%~16%、忍冬藤12%~16%、威灵仙12%~16%、防己12%~16%、山慈菇7%~10%。
上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中,各原料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车前子21.1%、土茯苓14.1%、地龙14.1%、忍冬藤14.1%、威灵仙14.1%、防己14.1%、山慈菇8.4%。
前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是这样制备的:按处方量称取车前子、土茯苓、地龙、忍冬藤、威灵仙、防己、山慈菇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6~12倍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0~6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浸膏,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制剂。
上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药物制剂可以制备成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前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汤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膏滋、丸剂、片剂、硬胶囊、软胶囊或滴丸等。
本发明的组方药物特性:车前子,又名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为车前科植物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甘、淡,平。归肝、胃经。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地龙: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肓毛蚓P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咸寒。清热,镇痉,利尿,解毒。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忍冬藤: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茎枝。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威灵仙: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Ranunculaceae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山蓼)C.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辛咸,温。入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苦,寒。归膀胱、肺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山慈菇:英文名为PSEUDOBULBUSCREMASTRAESEUPLEIONES拼音名Qiannianjian,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甘、微辛,凉。归肝、脾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结核,蛇虫咬伤。
本发明的方解: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生,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内因为正气不足或劳倦过度。本病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风邪偏胜者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关节疼痛有定位;湿邪偏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胀;热偏胜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证初起属实证,久则正虚邪实,虚实挟杂。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本方主治湿热蕴结所致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方中以车前子清热利湿为主;以土茯苓除湿、通利关节;以地龙清热,镇痉,利尿;以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以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以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以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诸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湿,祛风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本发明的功能主治: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一、初步药效学试验研究
采用尿酸钠所致大鼠急性痛风模型,观察了本发明的痛风1号防治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理作用,现将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试验材料
1.1动物:SD大鼠,雄性,体重(230±10g),合格证号:SCXK(渝)2002003。
1.2药物及试剂
受试药:痛风1号,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批号:无;规格:240g/袋,性状:黑色粉末,临用前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尿酸钠:美国SIGMA-ALDRICH公司,批号:214-838-1。临用时取尿酸钠1g,加入生理盐水10ml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备用。秋水酰碱为西双版纳药业有限公司产品,规格:0.5mg/片,批号:国药准字H53021369。
1.3主要仪器:BS110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塞多利斯股份公司),计时器(贵阳恒因生物公司),KDC-2044低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亭离心机厂),Au-2700全自动分析仪(Olympus公司)。
2、实验方法
2.1痛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按Coderre等方法,即用6号注射针在受试大鼠后右侧踝关节背侧从45°方向***胫骨肌腱内侧,将0.2mL尿酸钠溶液注入到踝关节腔,导致大鼠痛风模型。
2.2造模及分组给药 SD清洁级大鼠90只,雄性,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痛风1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剂量按人鼠体表面积折算。痛风1组按低、中、高剂量分别给予0.75g/kg、1.5g/kg、3.0g/kg,秋炎仙碱组为0.5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于第3d第1次灌胃后1h造模。正常对照组右踝关节腔内注射0.2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0.2ml尿酸钠溶液。
2.3观察指标
2.3.1受试关节周径变化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及造模后后6h、12h、24h、48h分别在受试踝关节相同部位,用无弹性软尺测量其周径,观察造模大鼠治疗前后各组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
2.3.2步态变化按Coderre介绍的方法,于造模后分别于3h、6h、24h、48h不同时间观察各组大鼠的步态变化,分级评估受试药物对动物步态的影响。分级评分标准:0级:正常行走,0分;I级:轻微跛行,受试下肢略有弯曲,1分;Ⅱ级:中度跛行,受试下肢刚触及地面,2分;Ⅲ级:重度跛行受试下肢刚触及地面,3足着地行走,3分。
2.3.3关节腔液白细胞计数制模后第四天,未次给药后1h,以10%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抽取各组大鼠关节腔积液,涂片,光镜下进行白细胞计数。
2.3.4关节软组织形态学检查制模及给药后第三天,用10%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切取关节组织,用4%甲醛固定48小时后,石蜡包埋,常规切片4um,HE染色,观察滑膜血管扩大张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程度等病理变化。
2.4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差表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s);用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3、结果
3.1对不同时间步态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模型组积分明显升高,阳性药组、痛风1号中剂量组在制模后12小时积分较模型组降低,痛风1号中、高剂量组于12h、24h明显降低(p<0.05),痛风1号低剂量组,痛风1号高、低量组对大鼠步态积分无明显降低,见表1。
表1对不同时相步态评分比较(
Figure 768292DEST_PATH_IMAGE002
s,分)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3.2 对造模前后关节周径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空白比较,模型组造模前后关节周径明显增加(p<0.05),阳性药组、痛风1号中剂量在造模后3h、6h、24h、48h时相内均可见关节周径(肿胀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但痛风1号低量组对关节周径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本发明的痛风1号1.5g/kg能减轻关节肿胀,结果见表2。
表2对不同时相关节周径比较(s,Cm)
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3.3对关节液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液中WBC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0.5g/kg、痛风1号1.5g/kg、3.0g/kg均可降低关节液中WBC渗出量(p<0.05),结果见表3。
表3 关节液WBC计数比较(
Figure 544624DEST_PATH_IMAGE003
s,×109.L-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与模型组比较,*p<0.05
3.4对关节滑膜病理的影响 HE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关节滑组织结构正常清晰,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关节滑膜血管扩大张充血,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渗出;与模型组比较,痛风1号低、中剂量组见血管扩充血,少许炎细胞浸润,表面见纤维素渗出;痛风1号高剂量组轻度血管充血扩张,炎细胞浸润不明显,未见水肿;秋水仙碱组见部分血管轻度充血扩张,炎细胞浸润不明显。
4、结论
4.1痛风1号1.5g/kg、3.0g/kg在12h、24h可明显改善致炎大鼠步态的作用。
4.2痛风1号1.5g/kg在3h、6h、24h、48h均能减轻关节肿胀程度。
4.3痛风1号3.0g/kg、1.5g/kg均可降低关节液中WBC渗出量。
4.4关节组织形态学检查,痛风1号3.0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可减轻血管充血扩张,减少炎细胞浸润。结果提示,痛风1号可改善关节组织病理损伤。
二、制备工艺研究
1、制备工艺
1.1处方:车前子450g、土茯苓300g、地龙300g、忍冬藤300g、威灵仙300g、防己300g、山慈菇180g。
1.2制法:取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灌装,制成1000粒,即得。
2、制备工艺研究
2.1工艺路线确定 本品处方由车前子、土茯苓、地龙、忍冬藤、威灵仙、防己、山慈菇7味药组成,以煎汤服用。工艺路线的确定应在尊重原处方临床用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处方中各药材的性质。本项目处方中各药材的性质如下:
(1)车前子 本品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本品含半乳糖醛酸、多量粘液质、桃叶珊瑚甙,并含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树脂等。
(2)土茯苓 本品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本品主要含菝葜皂甙类、尚含提果皂甙元、鞣质等化学成分。
(3)地龙 本品性味咸、寒,入肝、脾、肺、膀胱经,有清热息风、清肺平喘、通经活络、清热利尿之功,适用于壮热惊厥、抽搐、肺热咳喘、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曲伸不利、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本品主要成分为地龙素、地龙解热素、地龙毒素、黄嘌呤、胆硷、胆甾醇、脂肪酸类、类脂化合物、核酸衍生物、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类及无机盐等化学成分。
(4)忍冬藤 本品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主要叶含忍冬甙、木犀草素等黄酮类。茎含鞣质、生物碱等。
(5)威灵仙 本品辛咸,温,有毒。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用于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本品根含原白头翁素及以常春藤皂甙元、表常春藤皂甙元和齐墩果酸为甙元的皂甙等。
(6)防己 本品苦,寒。归膀胱、肺经。。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本品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去甲基粉防己碱,轮环藤季铵碱等。
(7)山慈菇 本品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结核,蛇虫咬伤。本品根茎含粘液质、葡配甘露聚糖及甘露糖等化学成分。
综上所述,结合处方中各药材的性质特点,本制剂决定采用水提法,现将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2.2煎煮工艺研究
(1)因素水平确立 影响煎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此我们对这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考察,以优选最佳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表见表4。
表4 煎煮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指标选择 本方中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能。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致泻、护肝、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项药理作用。车前子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醛酸,因此,把它的提取量作为正交试验评价指标;处方中药材还含有生物碱等脂溶性活性成分,为了充分反映提取效果,我们测定提取物中60%乙醇浸出物的含量,并也以其作正交试验评价指标;另外,干膏收率也是评价提取效果的常规指标,它直接影响日服剂量和单服剂量的规定,故也以其作为正交试验评价指标之一。本试验拟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工艺条件优选,由于干膏收率与效量不成正比关系,规定其权衡分为30分;60%乙醇浸出物权衡分为30分;车前子糖醛酸为方中有效成分,能直接反映提取效果,故规定这个指标的权衡分均为40分。
(3)样品制备 取1处方量药材,共计71g,按表4各正交试验条件进行水提,药液用300目滤布过滤后,浓缩并定容至100ml。备用。
(4)干膏收率测定 精密取各正交试验浓缩后的药液25ml,分别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小时,取出,置干燥器中放置30分钟,称重,计算干膏收率。
(5)60%乙醇浸出物测定 精密取各正交试验浓缩后的药液50ml,分别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水浴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放置30分钟,称重,计算浸出物收率。
(6)半乳糖醛酸测定
半乳糖醛酸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半乳糖醛酸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
标准曲线制备:①0.1%咔唑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0.1g咔唑,置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②精密吸取半乳糖醛酸标准溶液0.15,0.30,0.45,0.60,0.75ml置10ml刻度试管中,分别加水至1.0ml,另取1.0ml水作为空白对照。每管加入浓硫酸5.50ml,摇匀后于沸水浴中加热25min。取出后冷至室温,加0.1%咔唑0.20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至室温后加硫酸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24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车前子粗粉1g加20ml水在沸水浴中提取2次,每次4小时,并随时搅拌补水。趁热过滤,药渣用热水洗涤,合并滤液,加95%乙醇,至含醇量80%,沉淀2次,离心,将沉淀用水溶解,置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半乳糖醛酸的重量,计算,即得。正交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见表5、表6。
表5煎煮正交试验结果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注:干膏收率评分=(干膏收率/最大干膏收率)×30
60%乙醇浸出物评分=(浸出物收率/最大浸出物收率)×30
半乳糖醛酸提取量评分=(半乳糖缩醛提取量/最大半乳糖醛酸提取量)×40
综合评分=干膏收率评分+60%乙醇浸出物评分+半乳糖醛酸提取量评分
表6 煎煮方差分析表
Figure 243108DEST_PATH_IMAGE001
注:F0.05(2,2)=19.00;   F0.01(2,2)=99.00
从表5、6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A>B>C;A、B、C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A因素中A2>A3>A1,所以选择A2;B因素中B3>B1>B2,所以选择B3;C因素中C2>C3>C1,所以选择C2。因此最佳工艺为A2B3C2。即加10倍量水,每次煎煮3小时,煎煮两次。
2.3最佳煎煮工艺验证 由于优选的最佳工艺未包括在正交设计表的9次试验中,故对其进行验证。取正交试验同一批药材,按A2B3C2进行实验,共验证3批,验证结果见表7。
表7煎煮最佳工艺验证结果
Figure 638317DEST_PATH_IMAGE002
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浸膏收率、60%乙醇浸出物含量和半乳糖醛酸提取量都较稳定,可作为提取的最佳工艺。
2.4浓缩工艺考察 生产车间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减压浓缩具有耗时少、浓缩温度低的特点,因此对热敏成分破坏较小,随着制药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中药生产车间已多采用减压浓缩为主。为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本品的浓缩方式采用减压浓缩法。
取2倍处方量药材,按最佳煎煮工艺提取,煎煮液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稠浸膏,测得此时浸膏相对密度约为1.25(60℃),取浸膏适量,同上法测定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试验结果见表8。
表8浓缩浸膏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Figure 921531DEST_PATH_IMAGE003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减压方式对本品提取液进行浓缩,处方中总半乳糖缩醛含量稳定,说明方法可行。
2.5干燥工艺 我们分别采用常压和减压干燥两种方式对干燥工艺进行了考察:将浓缩工艺考察中的稠浸膏混匀,分成3份,分别按表9中条件进行干燥,以所得浸膏粉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色泽、干燥时间为考察对象,以此对干燥方式进行优选,结果见表9。
表9不同干燥方式考察表
Figure 743994DEST_PATH_IMAGE004
上表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和干燥条件对半乳糖缩醛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常压干燥浸膏色泽较深、所需时间长,相比之下,采用减压70℃为干燥工艺参数较合适。
2.6.制剂处方研究
(1)浸膏粉的性质 本品浸膏粉为经减压干燥后制备得的黑褐色粉末,为了掌握浸膏粉的性质,便于制剂研究,我们测定了浸膏粉的吸湿百分率和流动性。
(2)吸湿百分率测定 取适量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置P2O5干燥器内干燥48小时,同时将底部盛有NaCl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放入25℃的恒温箱中24小时,其内部相对湿度(RH)为75%。在已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加入适量浸膏粉,厚度约2mm,精密称重后置于上述玻璃干燥器中,打开称量瓶盖;定时称量,按下式计算吸湿百分率:
吸湿后浸膏粉重量—吸湿前浸膏粉重量
吸湿率=---------------------------------------×100%
吸湿前浸膏粉重量
表10 浸膏粉吸湿百分率测定结果表
Figure 11027DEST_PATH_IMAGE005
(3)休止角测定 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浸膏粉(80目)休止角:将3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适宜的高度(3cm),小心将浸膏粉沿漏斗壁倒入最上面的漏斗中,直到坐标纸上形成的浸膏粉锥体尖端接触到最下面漏斗口为止,测出圆锥底部直径,按下式计算出休止角a:
锥体高(3cm)(h)
tga=-----------------------
锥体半径(r)
表11 浸膏粉休止角测定结果
  浸膏粉吸湿百分率和休止角测定结果表明,浸膏粉抗潮能力差,流动性不好,不适于直接制粒,应加入适量辅料进行调整。
2.7辅料筛选
2.7.1辅料种类筛选 辅料的种类直接决定颗粒的吸湿性和流动性。常用来改善颗粒吸湿性和流动性的辅料有乳糖、淀粉和糊精等。按表12分别取上述3种辅料加入浸膏粉中,混匀,用75%乙醇制软材,过10目制成颗粒,65℃干燥15min,过10目筛整粒后,再于65℃干燥。结果见表13、14。
表12不同辅料与浸膏粉配伍表
  表13 不同辅料制得颗粒的指标检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表14 不同辅料配比制得颗粒的吸湿百分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由表可知,不同辅料与干膏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3组样品吸湿率顺序为1>3>2。其中2号处方(单用淀粉)的吸湿率最低(60h),流动性好,;3号处方(单用糊精)颗粒微潮。综合考虑下选择2号处方。
2.7.3辅料用量筛选 辅料的用量应在满足制剂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用量为原则。按表15分别取淀粉加入浸膏粉中,按前述方法制粒后测定颗粒的吸湿百分率和休止角。结果见表16、17。
表15 辅料用量配伍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表16不同辅料用量颗粒的吸湿百分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表17不同淀粉用量颗粒的休止角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辅料量越多,颗粒的抗吸湿能力和流动性越好,其中每20g浸膏加入辅料10g与加入12g效果相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我们选择每20g浸膏粉加入辅料10g为辅料用量参数。
2.8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制粒乙醇浓度选择:取浸膏粉20g,加入淀粉10g,混匀,分别用60%、75%、95%乙醇制粒,考察制粒难以程度及制得颗粒的质量,结果见表18。
表18不同浓度乙醇制粒情况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实验结果表明,用75%乙醇制得颗粒质量最佳,因此,选择75%乙醇为本品制粒溶剂。
2.9制剂处方及制成量确定 按新药申报的法规要求,新药处方必须按1000个制剂单位表述,根据3批中试干膏收率约为11%进行推算,本品制剂处方推算过程如下:
(1)制剂处方中各味药量 原处方比例为车前子1.5、土茯苓1、地龙1、忍冬藤1、威灵仙1、防己1、山慈菇0.6,按此比例计算本品制剂处方中各药材量为:车前子450g、土茯苓300g、地龙300g、忍冬藤300g、威灵仙300g、防己300g、山慈菇180g。即制剂处方含生药总量为2130g。
(2)每包颗粒含生药总量 每包颗粒含生药总量=生药总量÷制剂单位;即:每包颗粒含生药总量=2130g÷1000=2.13g
(3)制剂过程中加入辅料量
①每处方干浸膏收量 制剂处方含生药总量为2130g,若根据干膏收率约为12%计算,则每处方干浸膏收量为:每处方干浸膏收量=处方含生药总量×干膏收率;即:每处方干浸膏收量=2556g×12%=255.6g
②辅料用量确定 由前试验可知,本品制剂过程中干浸膏和加入淀粉的比例为20∶10,由此计算得淀粉用量为:每处方淀粉用量=每处方干膏收量×10÷20;即:淀粉用量=255.6g×10÷20=127.8g
每处方制得内容物量为干浸膏收量与淀粉用量之和,由①、②可知,本品制得内容物383.4g。考虑到药材采收季节和产地不同,以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干浸膏收量会略有波动,我们将辅料用量描述为:加入辅料适量,使内容物制得量为400g。
2.10成品装量确定 成品装量=内容物制得量÷制成量
即:成品装量=400g÷1000粒=0.4g/粒
3.11中试研究  取20倍处方量药材,按所制订得工艺路线进行中试生产,对生产工艺指标进行全面考核,对药材和成品进行质量评定,结果见表19。
表19中试试验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各项技术参数稳定,说明工艺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三、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1、试验动物 小鼠、大鼠:由重庆中药研究院提供。
2、试验药品及试剂  本发明药物,以下简称痛风1号半成品:贵阳春科药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提供,规格:5kg/袋,每克含生药5.325g。批号:2009001。秋水仙碱:每片含秋水仙碱O.5mg。尿酸钠:规格:5g/瓶。次黄嘌呤:规格:25g/瓶。放免药盒:血尿酸测试药盒。烟酸:规格:50mg。FAA溶液(甲醛、冰醋酸、70%乙醇)。醋酸溶液:O.6%、O.7%。二甲苯(化学纯)。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O.5%。阿司匹林:规格:0.5g/瓶。
3、实验仪器 大鼠足跖容积测量仪;电子压痛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医学图像分析***;微量电子天秤;倒置显微镜;电热恒温培养箱;放射免疫计数器;水浴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二)痛风1号对尿酸钠所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
1、实验方法
1.1实验动物:选用Wister大鼠,60只,雄性。体重200+20克。
1.2试验药品:(1)痛风1号;(2)尿酸钠溶液:生理盐水配制成2.5%。(3)阳性对照药(秋水仙碱):配制成O.6%。(4)放免药盒: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研究所。
1.3试验分组及给药剂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给药剂量分别为:痛风1号高剂量组:3.0g/kg;痛风1号中剂量组:1.5g/kg;痛风1号低剂量组:0.75g/kg;阳性药对照组(秋水仙碱):0.5g/kg;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同体积纯净水灌胃。
1.4痛风性关节炎造模的复制方法:于实验的第3天灌胃前开始造模,以碘酒、乙醇消毒局部,用4.5号灭菌注射针在大鼠右侧距小腿(踝)关节背侧,从45°方向***至胫骨肌腱内侧,将尿酸钠溶液0.2ml注入到关节腔。空白对照组注射0.2ml生理盐水。造模后72h断头处死所有大鼠。
1.5观察指标:
(1)一般性观察:大体观察大鼠的饮食、尿便、毛色、精神状态及活动情况。
(2)步态变化:造模后24h观察各组大鼠的步态变化,分级评估药物对动物步态的影响。
(3)受试关节周径变化:造模前用容积法测定每只大鼠右后足距小腿关节的足容积(m1),作为模型前的足基础容积。在处死动物前(即造模后72h),用容积法再次测定每只大鼠相同部位。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肿胀百分率及肿胀抑制率。
肿胀率(%)=(致炎后足跖容积一致炎前足跖容积)/致炎前足跖容积×100%
抑制率(%)=(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率一给药组平均肿胀率)/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率×100%
(4)血清中IL-1β、IL-6含量的测定:取静脉血2ml, 30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按放免法测定,求每毫升血清中IL.1D、IL.6的含量。
(5)关节软组织病理:取下关节软组织后,FAA液固定48h,脱钙剂脱钙72h,逐级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常规切片4岬,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医学图像分析***下定量观察,计数各组单位面积炎症细胞数以及各组组织间隙面积总和。
表20 分级评估参考标准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1.5结果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实验结果
2.1一般性观察:在实验过程中,空白对照组大鼠皮毛白而润泽,活动自如,反应灵敏,饮食及尿便正常;阳性药对照组则逐渐出现体毛欠光泽,精神欠佳,懒动,食量减少,大便稀溏;痛风1号各给药组及模型组精神、饮食尚可,体毛稍欠光泽,大便正常。
2.2痛风1号对动物步态变化的影响:动物步态观察结果表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积分明显升高,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0.05)]。结果详见表21。
表21 痛风1号对大鼠步态变化的影响(x±S)
与模型组比较:***P<0.00l,**P<0.0l,*P<0.05。
2.3痛风1号对模型大鼠关节肿胀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容积法测量了各组模型动物造模前后关节容积的变化,由表中数据可见,各组动物造模前后关节周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模型组增大最为明显。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中剂量组大鼠右足肿胀程度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表明痛风1号能减轻关节肿胀,结果见表22。
表22 痛风1号对大鼠受试关节周径的影响(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P<0.0l。与模型组比较:###P<0.001,##P<0.01,#P<0.05。
2.4痛风1号对大鼠血清中工L-1B、IL-6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动物造模后其血清OPIL-1B、IL-6含量均明显升高,模型组、痛风1号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痛风1号高、中剂量组动物血清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P<0.001)。结果见表23。
表23 痛风1号对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的影响(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01。#P<0.05。
2.5痛风1号对大鼠受试关节软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由表中数据可见,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位面积炎症细胞数及组织间隙面积总和明显升高,表明模型组造炎症水肿模型成功。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组织间隙面积及单位面积炎症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0.01),表明痛风1号能减轻组织水肿,痛风1号高剂量组作用接近西药秋水仙碱的作用。详见表24、表25。
表24各组动物单位面积炎症细胞计数的比较(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01,##P<0.01,#P<0.05。
表25 各组动物组织间隙面积总和的比较(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01,##P<0.01,#P<0.05。
(三)痛风1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1、实验方法
1.1实验动物:选用大鼠,60只,雄性,体重200±20克。
1.2试验药品:(1)痛风1号;(2)次黄嘌呤;(3)烟酸;(4)阳性对照药:秋水仙碱。
1.3试验分组及给药剂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各l0只。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4天。给药剂量分别为:痛风1号高剂量组:3.0g/kg;痛风1号中剂量组:1.5g/kg;痛风1号低剂量组:0.75g/kg;阳性药对照组(秋水仙碱):0.5g/kg;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同体积纯净水灌胃。
1.4实验方法:各组动物末次给药l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动物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00mg/kg体重,同时灌胃给予烟酸8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予同体积纯净水。注射后30min,各组动物经腹主动脉取血,3000rpmin离心15min,取血清,按血尿酸测试盒说明书操作,测血尿酸值。
1.5结果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尿酸值明显升高,提示造模成功。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尿酸值明显降低,表明痛风1号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尿酸水平,其作用与秋水仙碱相近。结果见表26。
   表26 痛风1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01,#P<0.05。
(四)痛风1号对其他炎症的作用:
1、痛风1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的影响
1.1实验方法
1.1.1实验动物:昆明小鼠50只,体重20±2克,雌雄各半。
1.1.2实验药品:痛风1号:同前实验。阿司匹林:规格:0.5g/片。二甲苯:市售化学纯。
1.1.3试验药品的配制:配制浓度为:痛风1号:30%、15%、7.5%。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3%;蒸馏水配制,混悬状态下灌胃使用。
1.1.4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3天。给药剂量分别为:高剂量组:3.0g/kg;中剂量组:1.5g/kg;低剂量组:0.75g/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6g/kg;模型组给予纯净水20ml/kg。
1.1.5实验动物末次给药30min后,用蘸有二甲苯的棉球放置于小鼠右耳壳上下l0秒钟,左耳不作处理以作为对照。15min后处死动物,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用直径7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取圆耳片。用微量电子天秤分别称取左右耳片的重量(mg),用右耳片重量减去左耳片的重量即为肿胀度。计算各组小鼠耳廓的平均肿胀度,并按公式计算出给药组与对照组动物的耳廓肿胀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肿胀率-给药组平均肿胀率)/对照组平均肿胀率×100%
1.2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及痛风1号各给药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表明痛风1号对化学因素刺激所致组织渗出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详见表27。
   表27痛风1号对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的影响 (x±S,n=l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2、痛风1号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2.1实验方法
2.1.1试验动物选择:选用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克。
2.1.2试验药品:受试药品:痛风1号;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
2.1.3试验药品的配制:配制浓度为:痛风1号:30%、15%、7.5%。阿司匹林:3%;蒸馏水配制,混悬状态下灌胃使用。
2.1.4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剂量设计:高剂量组:3.0g/kg;中剂量组:1.5gk/g;低剂量组:0.75g/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6g/kg;空白对照组:纯净水20ml/kg。
2.1.5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动物称重、标记、记录体重;灌胃给药: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天。实验动物末次给药30min后,小鼠均经尾静脉注射0.5%的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O.1ml/10g体重,随即腹腔注射O.6%的醋酸溶液O.2ml/只:20min后拉椎处死,剪开腹腔,用6ml生理盐水分数次洗涤腹腔,吸出洗涤液;合并洗涤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3000rp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波长590nm处进行比色,测定各组动物腹腔洗涤液染料吸光度值(Av)。
2.1.6统计学处理:各组动物腹腔洗涤液的吸光度值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别的显著性用t检验。
2.2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痛风1号3.0g/kg剂量组动物腹腔洗涤液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痛风1号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详见表28。
表28 各组小鼠腹腔洗涤液吸光度值(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五)痛风1号镇痛作用
1、痛风1号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扭体法)
1.1实验方法
1.1.1试验动物及分组:昆明小鼠50只,体重20±2克,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痛风1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
1.1.2试验药品及试剂:受试药品:痛风1号,试验时配制浓度:30%、15%、7.5%的混悬液供灌胃使用;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浓度3%。醋酸溶液:0.7%。
1.1.3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动物称重、标记、记录体重;给药方法及剂量:各组动物经灌胃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痛风1号高剂量组:3.0g/kg;中剂量组:1.5g/kg;低剂量组:0.75g/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6g/kg;空白对照组:纯净水20ml/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30min后,小鼠均经腹腔注射0.7%的醋酸溶液0.1ml/10g。分别观察记录各小鼠10min内的扭体出现的次数。计算镇痛百分率。
   1.2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痛风1号各剂量给药对腹腔注射醋酸溶液所致的疼痛(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详见表29。
表29 各组动物扭体次数(X±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2、痛风1号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压痛法)
2.1实验方法
2.1.1试验动物及分组:试验动物的筛选:用YLS-3E压痛仪筛选大鼠,当大鼠三次在200.1200g压力范围内产生嘶叫的为合格大鼠,并记录其痛阈值。选出合格大鼠50只,体重150~200克,雌雄各半。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痛风1号高、中、低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
2.1.2给药方法与剂量:所有动物以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痛风1号高剂量组:2.4g/kg;中剂量组:1.2g/kg;低剂量组:0.6g/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5g/kg;空白对照组:纯净水10ml/kg。每天上午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给药期结束后,采用压痛法测定各大鼠在给药后30min、60min和120min时的痛阈值。
   2.1.3试验方法:分别将大鼠放在YLS-3E压痛仪装置压杆下,按动运行键,指示灯亮后,再按动开始键下行施压,当动物因疼痛产生嘶叫时,再按动开始键压力回位。记录屏幕所显示的施压数据(克)。
 2.2实验结果:痛风1号(2.4g/kg)给药组动物在给药后30min、60min、120min时间点上测得痛阈值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l:P<0.001),痛风1号(1.4g/kg)给药组在给药后30min、60min时间点上测得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风1号(0.75g/kg)给药组在给药后60min时间点上测得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痛风1号对物理因素所致疼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弱于阿司匹林对照组。
表30各组动物痛阈值(X±S,N=1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通过上述扭体法、压痛法两种镇痛作用实验方法对痛风1号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表明痛风1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实验中可见随剂量增加镇痛作用有所加强。
四、毒性实验研究
痛风1号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该制剂为胶囊剂,根据预试验情况,分组给药后高剂量组动物未见死亡,无法找出最大致死剂量,故无法进行动物半数致死量测定。改为动物口服给药的最大给药量测定。
   痛风1号临床给药量为成品药3.6g/日(相当于生药19.17g),相当于(60公斤)每公斤体重0.06g/kg(折合生药量0.3195g/kg)。
   本试验选取用成品给药。试验中小鼠按最大灌胃容量(40m1/kg体重)给予最大浓度痛风1号(最大浓度40%)给药,因受药物浓度及灌胃体积所限给药剂量已无法再增加,故给药剂量已达最大给药剂量,结果受试动物24小时内给药剂量累积为12g/kg(折合生药量为63.9g/kg)。
   经计算痛风1号小鼠口服最大给药量已达成人每日用量(折合生药量0.3195g/kg)的200倍。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所有受试小鼠均未见有异常表现,无一死亡。
根据统计学Wlright化法则,可以推测出痛风1号口服给药的日最大给药量必大于12g/kg(折合生药:折合生药量为63.9g/kg)。
表31 本发明药物最大给药量实验小鼠体重的比较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五、临床应用
(一)一般资料:本组治疗病110例,其中男86例,女24例,年龄18--65岁。符合痛风病发病规律。
(二)诊断标准
l、西医诊断标准:(1)一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2)炎症表现在24h内达到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患病关节呈暗红色:(5)第1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7)两侧第1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8)有可疑的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x线片: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11)x线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骨质侵蚀;(12)关节炎症发作期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2、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关节、筋骨部位肿胀疼痛,局部暗红,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发热。(2)发病特点:多与饮食不节有关。(3)性别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尤以男性多见。(4)理化检查:血沉增快,或白细胞增高,血尿酸增高,CRP(C反应蛋白)增高。
3、中医辨证:湿热蕴结症: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步履艰难,发热,小溲黄蚀,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三)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用痛风1号方(车前子15g、土茯苓10g、地龙10g、忍冬藤10g、威灵仙10g、防己10g、山慈菇6g),煎汤内服,一日1剂,15天为—疗程,连用2个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每片0.5mg,口服。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0.5~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分次服用,共7天。
(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关节红肿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有效:关节红肿疼痛有所消除或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
五、治疗结果
表32 治疗后血尿酸平均浓度变化结果(umol/L)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表33 治疗后疗效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试验统计表明:用本发明药物治疗75例,结果显效44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58.7%,有效率为36.0%,总有效率为94.7%。对照药秋水仙组35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42.9%,有效率为48.6%,总有效率为91.5%。临床对比应用表明,本发明药物在治疗痛风及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与秋水仙相似,但本发明药物的毒副作用较秋水仙低,在使用中未发现毒副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可有效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而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药效快,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防治痛风病的中药新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处方:车前子15g、土茯苓10g、地龙10g、忍冬藤10g、威灵仙10g、防己10g、山慈菇6g。
用法:煎水内服,一日1剂。
实施例2:处方:车前子450g、土茯苓300g、地龙300g、忍冬藤300g、威灵仙300g、防己300g、山慈菇18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灌装,制成1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4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3:处方:车前子450g、土茯苓300g、地龙300g、忍冬藤300g、威灵仙300g、防己300g、山慈菇18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制成1000片,即得本发明的片剂。规格:每片重0.4g。
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4:处方:车前子270g、土茯苓180g、地龙180g、忍冬藤180g、威灵仙180g、防己180g、山慈菇108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加适量水拌匀至握之成团,压之能散为度,切割制丸。起模,盖面,包衣,制成1000丸,即得本发明的丸剂。规格:每10丸重2.0g。
用法:口服,一次5丸,一日3次。
实施例5:处方:车前子675g、土茯苓450g、地龙450g、忍冬藤450g、威灵仙450g、防己450g、山慈菇27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无糖型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包装,制成1000g,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规格:每袋装2.0g。
用法: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实施例6:处方:车前子135g、土茯苓90g、地龙90g、忍冬藤90g、威灵仙90g、防己90g、山慈菇54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约800ml,加入无糖型辅料适量,苯甲酸钠适量,混匀,加热至沸,放至室温,再加入香精适量,加水至1000ml,混匀,滤过,灌装,即得本发明的口服液。
规格:每瓶装10ml。
用法:口服,一次1瓶,一日3次。
实施例7:处方:车前子67.5g、土茯苓45g、地龙45g、忍冬藤45g、威灵仙45g、防己45g、山慈菇27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20℃)的清膏,喷雾干燥,细粉备用;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匀,滴入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本发明的滴丸剂。
规格:每粒重40mg。
用法:口服,一次10粒,一日3次。
实施例8:处方:车前子2130g、土茯苓3408g、地龙3408g、忍冬藤3408g、威灵仙3408g、防己3408g、山慈菇231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8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灌装,制成1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胶囊剂。
规格:每粒装0.4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9:处方:车前子7029g、土茯苓2556g、地龙2556g、忍冬藤2556g、威灵仙2556g、防己2556g、山慈菇1491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2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灌装,制成1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胶囊剂。
规格:每粒装0.4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10:处方:车前子9kg、土茯苓6kg、地龙6kg、忍冬藤6kg、威灵仙6kg、防己6kg、山慈菇3.6k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灌装,制成2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胶囊剂。
规格:每粒装0.4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11:处方:车前子5325g、土茯苓2769g、地龙2769g、忍冬藤2769g、威灵仙2769g、防己2769g、山慈菇213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6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制成10000片,即得本发明的片剂。
规格:每片重0.4g。
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12:处方:车前子8520g、土茯苓5964g、地龙5964g、忍冬藤5964g、威灵仙5964g、防己5964g、山慈菇426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2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制成20000片,即得本发明的片剂。
规格:每片重0.4g。
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13:处方:车前子4.5kg、土茯苓3kg、地龙3kg、忍冬藤3kg、威灵仙3kg、防己3kg、山慈菇1.8k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制成10000片,即得本发明的片剂。
规格:每片重0.4g。
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14:处方:车前子5.4kg、土茯苓3.6kg、地龙3.6kg、忍冬藤3.6kg、威灵仙3.6kg、防己3.6kg、山慈菇2.16k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加适量水拌匀至握之成团,压之能散为度,切割制丸。起模,盖面,包衣,制成10000丸,即得本发明的丸剂。
规格:每10丸重2.0g。
用法:口服,一次5丸,一日3次。
实施例15:处方:车前子13.5kg、土茯苓9kg、地龙9kg、忍冬藤9kg、威灵仙9kg、防己9kg、山慈菇5.4k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8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浸膏,加入无糖型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包装,制成20000g,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规格:每袋装2.0g。
用法: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实施例16:处方:车前子2700g、土茯苓1800g、地龙1800g、忍冬藤1800g、威灵仙1800g、防己1800g、山慈菇108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2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约800ml,加入无糖型辅料适量,苯甲酸钠适量,混匀,加热至沸,放至室温,再加入香精适量,加水至20000ml,混匀,滤过,灌装,即得本发明的口服液。
规格:每瓶装10ml。
用法:口服,一次1瓶,一日3次。
实施例17:处方:车前子1350g、土茯苓900g、地龙900g、忍冬藤900g、威灵仙900g、防己900g、山慈菇54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8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20℃)的清膏,喷雾干燥,细粉备用;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匀,滴入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制成2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滴丸剂。
规格:每粒重40mg。
用法:口服,一次10粒,一日3次。
实施例18:处方:车前子10544g、土茯苓3834g、地龙3834g、忍冬藤3834g、威灵仙3834g、防己3834g、山慈菇2237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2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20℃)的清膏,喷雾干燥,细粉备用;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匀,滴入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制成10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滴丸剂。
规格:每粒重40mg。
用法:口服,一次10粒,一日3次。
实施例19:处方:车前子450g、土茯苓300g、地龙300g、忍冬藤300g、威灵仙300g、防己300g、山慈菇18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研匀,压制成1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软胶囊。
规格:每粒装0.6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20:处方:车前子9000g、土茯苓6000g、地龙6000g、忍冬藤6000g、威灵仙6000g、防己6000g、山慈菇360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研匀,压制成2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软胶囊。
规格:每粒装0.6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21:处方:车前子2130g、土茯苓3408g、地龙3408g、忍冬藤3408g、威灵仙3408g、防己3408g、山慈菇213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2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加入辅料适量,研匀,压制成1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软胶囊。
规格:每粒装0.6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22:处方:车前子7668g、土茯苓6390g、地龙6390g、忍冬藤6390g、威灵仙6390g、防己6390g、山慈菇2982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2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3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2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加入辅料适量,研匀,压制成2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软胶囊。
规格:每粒装0.6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23:处方:车前子4500g、土茯苓3000g、地龙3000g、忍冬藤3000g、威灵仙3000g、防己3000g、山慈菇180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20℃)的浸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加入辅料适量,研匀,压制成10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软胶囊。
规格:每粒装0.6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24:处方:车前子2250g、土茯苓1500g、地龙1500g、忍冬藤1500g、威灵仙1500g、防己1500g、山慈菇900g。
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对密度为1.30(60℃)的浸膏,干燥,粉碎,过筛,加入辅料适量,研匀,压制成5000粒,即得本发明的软胶囊。
规格:每粒装0.45g。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车前子10%~33%、土茯苓12%~16%、地龙12%~16%、忍冬藤12%~16%、威灵仙12%~16%、防己12%~16%、山慈菇7%~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比例为:车前子21.1%、土茯苓14.1%、地龙14.1%、忍冬藤14.1%、威灵仙14.1%、防己14.1%、山慈菇8.4%。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处方量称取车前子、土茯苓、地龙、忍冬藤、威灵仙、防己、山慈菇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6~12倍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0~6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浸膏,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为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汤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膏滋、丸剂、片剂、硬胶囊、软胶囊或滴丸。
CN201010138621A 2010-04-02 2010-04-02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850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8621A CN101850063A (zh) 2010-04-02 2010-04-02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8621A CN101850063A (zh) 2010-04-02 2010-04-02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0063A true CN101850063A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0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8621A Pending CN101850063A (zh) 2010-04-02 2010-04-02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006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7841A (zh) * 2015-07-03 2015-09-09 李军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7952015A (zh) * 2017-11-21 2018-04-24 郭涤尘 一种防治痛风的口服液
CN109374376A (zh) * 2018-11-09 2019-02-2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于香菇菌褶担子细胞形态观察的切片制备方法
CN110478452A (zh) * 2019-10-16 2019-11-2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558A (zh) * 2001-01-11 2002-08-21 杨孟君 纳米湿热痹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99613A (zh) * 2005-10-25 2006-07-12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湿热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836720A (zh) * 2005-06-17 2006-09-27 本溪天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关节炎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5730A (zh) * 2006-11-21 2008-05-28 申海莉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平痛合剂
CN101590169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0166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558A (zh) * 2001-01-11 2002-08-21 杨孟君 纳米湿热痹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36720A (zh) * 2005-06-17 2006-09-27 本溪天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关节炎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99613A (zh) * 2005-10-25 2006-07-12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湿热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5730A (zh) * 2006-11-21 2008-05-28 申海莉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平痛合剂
CN101590169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0166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7841A (zh) * 2015-07-03 2015-09-09 李军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7952015A (zh) * 2017-11-21 2018-04-24 郭涤尘 一种防治痛风的口服液
CN109374376A (zh) * 2018-11-09 2019-02-2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于香菇菌褶担子细胞形态观察的切片制备方法
CN110478452A (zh) * 2019-10-16 2019-11-2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299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0372B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078543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164A (zh) 改善皮肤油水平衡与痤疮症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61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850063A (zh)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089B (zh)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
CN101926815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978982B (zh) 竹节参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痛风和修复高尿酸性肾损伤药物中应用
CN103877438A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42249B (zh) 一种***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2419B (zh) 一种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6755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68284A (zh) 竹节参皂苷ⅴ及其竹节参总皂苷在制备抗尿酸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27115B (zh) 一种防治ⅱ型糖尿病桑黄通泻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01019981B (zh) 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8603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7702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933154B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772B (zh) 一种抗炎保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0079A (zh) 防治鼻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675A (zh) 用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04958615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ii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7997C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89674B (zh) 一种融化尿酸盐结石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