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5385A -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5385A
CN101805385A CN200910095870A CN200910095870A CN101805385A CN 101805385 A CN101805385 A CN 101805385A CN 200910095870 A CN200910095870 A CN 200910095870A CN 200910095870 A CN200910095870 A CN 200910095870A CN 101805385 A CN101805385 A CN 101805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oh
ethyl acetate
wash
compoun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5385B (zh
Inventor
袁珂
徐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09100958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5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5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5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5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53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化学分离纯化及色谱分离技术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新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渗漉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等,从羽芒菊中分离得到3个新黄酮化合物: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O-β-D-葡萄糖黄酮苷;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黄酮苷;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该制备方法以野生的羽芒菊为原料,来源特别丰富,制备工艺较简单,经济、安全,得率高;经初步活性研究表明,制得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Description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等作用。生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抗病性、抗逆性及延缓衰老密切相关,因而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有效的抗氧化剂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中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羽芒菊(Tridaxprocumbens.L)为菊科长柄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甘微,苦寒,羽芒菊叶和花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经常用于割伤、擦伤、创伤伤口止血,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止脱发。羽芒菊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后传播于印度、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引入广东、台湾及海南等地。关于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经文献检索,尚未见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制备工艺简单,得率高,制得的单体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所述的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O-β-D-葡萄糖黄酮苷,具有(I)所示结构式:
所述的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黄酮苷,具有(II)所示结构式:
所述的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具有(III)所示结构式:
Figure B2009100958700D0000022
所述化合物I、II、I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羽芒菊全草粗粉作原料,用70%乙醇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
2)将渗漉液真空薄膜浓缩至无醇味,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3)将浸膏加入适量水进行超声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所得各部位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4a)将步骤3)所得的乙酸乙酯部位超声分散于水中,通过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依次用H2O、10%MeOH、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进行洗脱,得到各洗脱部位;Diaion柱的40%MeOH洗脱部位再通过Sephadex LH-20凝胶吸附树脂柱色谱,然后以H2O、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进行洗脱;
将Sephadex柱的40%MeOH洗脱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5-7∶1-3∶1的乙酸乙酯-乙醇-水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的浅黄色粗品,再经甲醇-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化合物I的浅黄色结晶;
将Sephadex柱的20%MeOH洗脱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6-8∶1-3∶1-3的乙酸乙酯-乙醇-水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I的浅黄色无定型粉末;
4b)将石油醚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20∶1-1∶1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TLC检识,相同流份合并后得8个部分,其中以化合物III为主成分的第4部分再通过硅胶柱色谱,然后再以体积比4-6∶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II的浅黄色结晶。
上述步骤1)中羽芒菊全草粗粉用3倍量的70%乙醇渗漉提取。
上述步骤4a)中Sephadex柱的40%MeOH洗脱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6∶2∶1的乙酸乙酯-乙醇-水进行洗脱;
Sephadex柱的20%MeOH洗脱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7∶2∶2的乙酸乙酯-乙醇-水进行洗脱。
上述步骤4b)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15∶1-1∶5。
上述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野生的羽芒菊为原料,来源特别丰富,制备工艺较简单,经济、安全,得率高;制得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今后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本申请文件中涉及的百分含量,除另有说明外,固体物质为重量比,液体物质为体积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和药理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I、II、III,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羽芒菊全草粗粉10kg,每次用3倍量70%的乙醇渗漉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
2)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浓缩后的总浸膏0.8kg;
3)将总浸膏加入适量水进行超声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所得各部位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4a)将所得乙酸乙酯部位取130g超声分散于水中,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柱色谱,依次用H2O、10%MeOH、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洗脱;其中Diaion柱的40%MeOH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干燥后,溶于少量水后通过凝胶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H2O、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洗脱,
其中Sephadex LH-20柱的40%MeOH洗脱部位减压浓缩干燥后,溶于少量水后通过160-200目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6∶2∶1的乙酸乙酯-乙醇-水洗脱,得化合物I的浅黄色粗品,经甲醇-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化合物I的浅黄色结晶1.68g。
其中Sephadex LH-20柱的20%MeOH洗脱部位减压浓缩干燥后,溶于少量水后通过160-200目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7∶2∶2的乙酸乙酯-乙醇-水洗脱,得化合物II的浅黄色无定型粉末1.03g;
4b)将石油醚部位通过160-200目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20∶1-1∶1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TLC检识,相同流份合并后得8个部分,其中以化合物III为主成分的第4部分再通过硅胶柱色谱,然后再以体积比5∶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II的浅黄色结晶0.58g。
上述步骤中:MeOH表示甲醇、Me2CO表示丙酮。TLC检识是指:薄层板为0.5%CMC-Na-硅胶GF254板,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乙醇-水(7∶2∶3),显色剂a:紫外灯(254nm)下观察荧光;或显色剂b:2%FeCl3-2%K3Fe(CN)6喷洒,105℃烘烤2~5分钟。
结构鉴定:主要利用光谱技术,包括红外(IR)、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SQC、HMBC)分析(表1-3)鉴定3个新黄酮化合物I、II、III的结构。
化合物I:分子式为:C24H26O13,浅黄色结晶,255-257℃(MeOH);遇三氯化铁-铁***试剂显蓝色,与盐酸-镁粉试剂反应显粉红色,Molish反应显阳性。HRESI-MS(m/z):545.1274[M+Na]+1HNMR(400MHz)、13CNMR(100MHz)、DEPT、HMBC见表1。
化合物II:分子式为:C30H36O17,浅黄色无定型粉末,300-302℃(MeOH);遇三氯化铁-铁***试剂显蓝色,与盐酸-镁粉试剂反应显粉红色,Molish反应显阳性。HRESI-MS(m/z):691.1846[M+Na]+1HNMR(400MHz)、13CNMR(100MHz)、DEPT、HMBC见表2。
化合物III:分子式为:C18H16O8,浅黄色结晶,236-238℃(MeOH);遇三氯化铁-铁***试剂显蓝色,与盐酸-镁粉试剂反应显粉红色,与Molish试剂反应阴性。1HNMR(400MHz)、13CNMR(100MHz)、DEPT、HMBC见表3。
表1.化合物I的13C-NMR,1H-NMR光谱数据(MeOH-d4,TMS,δppm,J,Hz)
Figure B2009100958700D0000051
表2.化合物II的13C-NMR,1H-NMR光谱数据(MeOH-d4,TMS,δppm,J,Hz)
Figure B2009100958700D0000061
表3.化合物III的13C-NMR,1H-NMR光谱数据(MeOH-d4,TMS,δppm,J,Hz)
Figure B2009100958700D0000071
上述实施例中的符号说明如下:IR为红外光谱;HRESI-MS为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1H-NMR为核磁共振氢谱;13C-NMR为核磁共振碳谱;DEPT为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法;1H-1H COSY为二维氢氢相关谱,HSQC为二维碳氢直接相关谱;HMBC为二维碳氢远程相关谱;δ为化学位移,单位为ppm;J为偶合常数,单位为Hz;TMS为内标物;MeOH-d4为氘代甲醇;Molish试剂为浓硫酸-2%的α-萘酚的乙醇溶液。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医药领域中的作用,下面通过部分药理试验结果来说明。
1、抑菌活性试验结果:
1)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5mg分离得到的3个单体化合物I、II、III,加蒸馏水定容至5mL容量瓶中得质量浓度为1.0mg·mL-1的水溶液,依次稀释为800、400、200、100、50、25、12.5μg·mL-1的水溶液,并以消毒蒸馏水做空白对照。
供细菌实验用的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为0.5g牛肉膏,1.0g蛋白胨,0.5g NaCl,2g琼脂,100mL水。真菌实验用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配方为2g葡萄糖、2g琼脂、100mL20%马铃薯浸汁。
2)材料的灭菌及菌种的活化:将实验所需的培养皿及其他器材置160℃干燥箱中干热灭菌2h;培养基及装好蒸馏水的试管置高压蒸汽灭菌锅中,湿热灭菌2h备用。
将所有供试的菌种移接入相应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每种重复接2支。细菌置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霉菌置28℃培养箱中培养48h。每种菌株取2支供测试用,置0℃~4℃冰箱中冷藏。
3)供试菌株悬浮液的制备:取盛有10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排在试管架上,将预先进行过活化的3个菌种各挑取2环分别溶解于3支无菌水试管中,制成菌悬液,然后,稀释菌液,使其含菌体为107~108·mL-1,即得供试菌种。
4)抑菌实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琼脂扩散平板滤纸片法,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判断抑菌能力。滤纸片直径6.0mm,灭菌干燥后备用。用无菌移液管吸取0.1mL各种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用镊子夹取浸透3个新黄酮化合物样品溶液的滤纸片,将其对号放在培养基表面。将放好滤纸片的含菌培养皿分别在恒温箱中培养。细菌37℃、24h,霉菌28℃、48h,到时取出,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5)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MIC的测定采用二倍稀释法。将800、400、200、100、50、25、12.5μg·mL-1系列浓度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样品溶液分别用2mL移液管移入各个平皿内,每个浓度重复3个皿,倒入约10mL已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冷却凝固后,每皿加入0.1mL菌悬液,用无菌涂布器涂布均匀进行培养。取出,观察结果,以不长菌的溶液浓度为最小,结果见表4。
表4  3个新黄酮化合物的抑菌效果MIC(μg·mL-1)
  实验菌种   化合物I   化合物II   化合物III
  金黄色葡萄球菌   25   12.5   25
  大肠杆菌   50   25   50
  黄曲霉菌   100   100   400
由表4可知,化合物I、II、III的水溶液对供试菌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个新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化合物III对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低(在浓度达到400μg·mL-1时才对黄曲霉菌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2、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
迄今用于评价植物抗氧化能力的方法虽已有诸如硫氰酸盐(thiocyanate)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但这些方法或手续相当繁琐费时,或所需试剂或大型仪器的费用昂贵,尚缺乏一种灵敏、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是一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通过检测生物试剂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以表示其抗氧化性的强弱。近年来,国外已有人初步利用DPPH溶液的吸光度变化作为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分光光度测定。本试验采用DPPH分光光度法用以试验评价羽芒菊中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I、II、III的抗氧化能力。
1)实验条件:测定温度为37℃;震动:30s震动方向水平;DPPH配制浓度:0.2mol·mL-1;Tecan Infinite M200酶标仪(瑞士);酶标板:96孔板。
2)样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取化合物I、II、III各25m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于25mL的量瓶中。然后分别取4mL,3mL,2mL,1mL用无水乙醇定容于5mL量瓶中,配置成0.10mg·mL-1,0.08mg·mL-1,0.06mg·mL-1,0.04mg·mL-1,0.02mg·mL-1
3)测定结果:用点样用移液枪等体积加入无水乙醇+DPPH,样品+无水乙醇,样品+DPPH分别点样,分别平行点样三次。用Infinite M 200酶标仪测定,测定波长为517nm,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3个新黄酮化合物反应20min后的抗氧化结果
Figure B2009100958700D0000091
在3个新黄酮化合物中,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属于黄酮苷,化合物III为黄酮苷元,三者相比,化合物III对DPPH的清除率要高于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即黄酮苷元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黄酮苷,这可能是黄酮苷元与糖结合成苷以后使其抗氧活性降低,另外,3个新黄酮化合物在配制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抗氧化能力增强。
试验结果表明,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I、II、III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原料为野生的,来源特别丰富,制备工艺较简单,经济、安全,得率高;制得的3个新黄酮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作用,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O-β-D-葡萄糖黄酮苷,具有(I)所示结构式:
Figure F2009100958700C0000011
2.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黄酮苷,具有(II)所示结构式:
Figure F2009100958700C0000012
3.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8,3′-二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具有(III)所示结构式:
Figure F2009100958700C00000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羽芒菊全草粗粉作原料,用70%乙醇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
2)将渗漉液真空薄膜浓缩至无醇味,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3)将浸膏加入适量水进行超声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所得各部位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4)将步骤3)所得的乙酸乙酯部位超声分散于水中,通过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依次用H2O、10%MeOH、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进行洗脱,得到各洗脱部位;
5)将步骤4)中Diaion柱的40%MeOH洗脱部位再通过Sephadex LH-20凝胶吸附树脂柱色谱,然后以H2O、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进行洗脱,将Sephadex柱的40%MeOH洗脱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5-7∶1-3∶1的乙酸乙酯-乙醇-水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的浅黄色粗品,再经甲醇-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化合物I的浅黄色结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化合物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羽芒菊全草粗粉作原料,用70%乙醇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
2)将渗漉液真空薄膜浓缩至无醇味,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3)将浸膏加入适量水进行超声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所得各部位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4)将步骤3)所得的乙酸乙酯部位超声分散于水中,通过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依次用H2O、10%MeOH、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进行洗脱,得到各洗脱部位;
5)将步骤4)中Diaion柱的40%MeOH洗脱部位再通过Sephadex LH-20凝胶吸附树脂柱色谱,然后以H2O、20%MeOH、40%MeOH、60%MeOH、70%Me2CO进行洗脱,将Sephadex柱的20%MeOH洗脱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6-8∶1-3∶1-3的乙酸乙酯-乙醇-水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I的浅黄色无定型粉末。
6.如权利要求3所述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羽芒菊全草粗粉作原料,用70%乙醇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
2)将渗漉液真空薄膜浓缩至无醇味,回收乙醇,得到浸膏;
3)将浸膏加入适量水进行超声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所得各部位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4)将石油醚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20∶1-1∶1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TLC检识,相同流份合并后得8个部分,其中以化合物III为主成分的第4部分再通过硅胶柱色谱,然后再以体积比4-6∶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干燥得化合物III的浅黄色结晶。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羽芒菊全草粗粉用3倍量的70%乙醇渗漉提取。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乙酸乙酯-乙醇-水的体积比6∶2∶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乙酸乙酯-乙醇-水的体积比7∶2∶2。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15∶1-1∶5。
CN2009100958700A 2009-02-13 2009-02-13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5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58700A CN101805385B (zh) 2009-02-13 2009-02-13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58700A CN101805385B (zh) 2009-02-13 2009-02-13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5385A true CN101805385A (zh) 2010-08-18
CN101805385B CN101805385B (zh) 2012-02-22

Family

ID=4260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587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5385B (zh) 2009-02-13 2009-02-13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538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882A (zh) * 2012-03-13 2012-07-18 河南中医学院 一种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246A (zh) * 2015-03-31 2015-06-24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短暂脑缺血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剂
CN109705178A (zh) * 2018-12-28 2019-05-03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从小花清风藤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12358383A (zh) * 2020-11-13 2021-02-12 宁波大学 一种萘类似物及其从刺果毛茛中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882A (zh) * 2012-03-13 2012-07-18 河南中医学院 一种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82B (zh) * 2012-03-13 2013-09-11 河南中医学院 一种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246A (zh) * 2015-03-31 2015-06-24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短暂脑缺血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剂
CN104721246B (zh) * 2015-03-31 2018-04-17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短暂脑缺血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剂
CN109705178A (zh) * 2018-12-28 2019-05-03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从小花清风藤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09705178B (zh) * 2018-12-28 2022-12-27 贵州中医药大学 一种从小花清风藤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12358383A (zh) * 2020-11-13 2021-02-12 宁波大学 一种萘类似物及其从刺果毛茛中的制备方法
CN112358383B (zh) * 2020-11-13 2023-03-10 宁波大学 一种萘类似物及其从刺果毛茛中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5385B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Structural features, antioxidant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stem of Physalis alkekengi L.
Han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sesquiterpene lactones from Lactuca sativa L var. anagustata
Yang et al. Flavonoid C-glycosides from star fruit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Braunberger et al. Flavonoids as chemotaxonomic markers in the genus Drosera
CN101434592B (zh) 朝鲜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
CN101508711B (zh) 从含羞草中分离纯化黄酮苷单体的方法
CN106674311B (zh) 一种苯并呋喃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05385B (zh) 从羽芒菊中分离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1373A (zh) 一种木脂素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ieczykolan et al. Effects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SC-CO2) on the content of tiliroside in the extracts from Tilia L. flowers
CN102250170B (zh) 黄秋葵果实中两个活性黄酮苷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928270A (zh) 一种异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59802A (zh) 香豆素木脂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海洋污损方面的应用
CN104083571A (zh) 一种有增强微循环作用的油莎草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CN112358516A (zh) 一种香叶木素(4-o-甲基)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中的应用
CN101481379B (zh) 银杏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的化合物
CN110862463A (zh) 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
CN104059038B (zh)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2584805B (zh) 天然植物中一个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CN106478399A (zh) 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Song et al. Flavonoids from Thyrsanthera suborbicularis and their NO inhibitory activity
CN102584806B (zh) 天然植物中一个黄酮的制备方法
CN116589515B (zh) 具有美白作用的对丙烯基苯酚糖苷的制备方法
CN111518150B (zh) 黄酮苷类化合物、金边玫瑰活性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33176B (zh) 一种去甲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从多枝雾水葛中分离鉴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