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732B - 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732B
CN101651732B CN 200910166410 CN200910166410A CN101651732B CN 101651732 B CN101651732 B CN 101651732B CN 200910166410 CN200910166410 CN 200910166410 CN 200910166410 A CN200910166410 A CN 200910166410A CN 101651732 B CN101651732 B CN 101651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 speaker
audio signal
user
microphone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64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1732A (zh
Inventor
横田哲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78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8705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5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7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一种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一种免持通话装置包括:扬声器,该扬声器通过夹持单元被夹持在用户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将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混合;麦克风,该麦克风被设置在从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的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来收集用户的通话语音;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来自麦克风的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发送到通话伙伴;以及输入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扬声器。

Description

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能免持通话的免持通话装置、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以及免持通话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免持通话装置,由此用户可以不用握持电话听筒来执行通话。特别地,为了驾驶安全,还提出了车内免持装置,由此驾驶员可以执行免持通话。
关于这种车内免持装置,例如,如图1所示,提出了这样一种车内免持装置,其中,用于发送呼叫方(在此情况中为驾驶员)101的麦克风102被附着在设置在车辆的前面玻璃的内侧的遮阳板103。在此情况中,在安装了车内音频播放装置的情况下,用于其车内音频播放装置所播放的音频的声学再现的扬声器可以用于接收者音频的声学再现。
如图1所示,例如,用于车内音频播放装置所播放的声音的声学再现的扬声器104通过分别被嵌入车辆的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以及后座的门中并附着到那儿而被设置。因此,在图1的情况中,例如,在驾驶员执行免持通话的情况下,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其中,采用了遮阳板103上的麦克风102,以及被附着到驾驶座椅左侧的门上的扬声器104。
然而,图1的情况包括由收集从扬声器104发出的声音的麦克风102引起的啸鸣(howling)的问题。而且,图1的情况包括这样的问题,其中,麦克风102和扬声器104的布置位置是分开的,例如在遮阳板103和门之间,因此,存在如何铺设配线的困难。
关于已经提出了其这点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诸如图2所示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已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中提出。利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所公开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用于接收者的扬声器112被设置在车辆中的座椅的靠背部分111之上夹着头枕114的两个肩部中的一个肩部,而用于发送者的麦克风113被设置在另一肩部。
根据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中的配置,头枕114和用户(驾驶员)用作噪声隔离(noise insulation),因此啸鸣被减小,而且关于扬声器112和麦克风113的配线可以被共享,例如图2中的配线部分115所示。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中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当来自扬声器112的声发射音频的音量较大时,啸鸣防止效果被减弱。
而且,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中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的扬声器112可以用于汽车音响(car audio)的音乐播放。然而,为了防止啸鸣,扬声器112只能被设置在靠背部分111之上夹着头枕114的两个肩部中未设置麦克风113的一侧。
因此,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中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的扬声器被用于汽车音响的音乐播放的情况下,这导致了当收听左右双声道立体声再现声音时不能进行免持通话的配置。
即,为了执行左右双声道立体声再现,扬声器必须被布置在座椅的靠背部分111之上的两个肩部上。然而,这种扬声器布局导致设置了麦克风113的一侧要将扬声器布置在其麦克风113的附近。然而,对于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扬声器112被布置在麦克风113附近的配置未考虑到啸鸣。因此,对于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1-146136,用于音乐播放的扬声器必须与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分离地设置。
已发现需要提供实现这样的布局关系的装置和方法:通过该布局关系,即使在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和麦克风被布置在相邻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啸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免持通话装置包括:扬声器,该扬声器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在用户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将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混合;麦克风,该麦克风被设置在从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的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来收集用户的通话语音;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来自麦克风的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发送到通话伙伴;以及输入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扬声器。
在根据上述配置的免持通话装置中,扬声器通过夹持单元被夹持在用户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将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混合。
麦克风被布置在从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的发出的声音被相互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因此,麦克风很少收集从扬声器发出的音频,并且因此,不会发生由于来自扬声器的麦克风收集声音发射音频引起的啸鸣。
此外,麦克风可以被布置在扬声器的附近,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布线。注意,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除了上述扬声器之外的另一扬声器被布置来取代麦克风,并且其扬声器用作麦克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扬声器,它们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在用户的左右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将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混合;音频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生成将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扬声器以经受声学再现的音频信号;麦克风,该麦克风被设置在从第一和第二扬声器的至少一个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的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来收集用户的通话语音;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来自麦克风的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发送到通话伙伴;第一切换电路,被设置在输出单元和麦克风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形成通话时从麦克风到输出单元的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的线路;输入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至少一个扬声器;第二切换电路,被设置在输入单元和至少一个扬声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形成通话时从输入单元到至少一个扬声器的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的线路;第一和第二衰减单元,被配置为在通话时衰减来自音频信号生成单元的双声道音频信号;以及相加单元,被设置在第二切换电路和至少一个扬声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将来自第一和第二衰减单元的一个通道的音频信号与通话语音信号相加。
在根据上述配置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中,用于左右双声道的第一和第二扬声器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在用户的两个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将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混合。
麦克风被布置在从第一和第二扬声器的至少一个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的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因此,麦克风很少收集从一个扬声器发出的音频,并且因此,即使在麦克风被布置在临近其一个扬声器的位置中也不会发生由来自其一个扬声器的麦克风收集声音发射音频引起的啸鸣。
因此,例如,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左右声道的麦克风分别被布置在座椅的头枕部分之上的两个肩部上,并且麦克风被布置在其一个扬声器的附近。因此,例如,即使进行了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被用于汽车立体声的音乐播放的布置,这种布置也可以被认为是不容易发生啸鸣的布置。
此外,麦克风可以被布置在扬声器的附近,由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布线。不用说,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除了上述扬声器之外的另一扬声器被布置来取代麦克风,并且其扬声器用作麦克风。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免持通话装置中,即使在麦克风(或用作麦克风的扬声器)被布置在扬声器附近的情形中,其麦克风也很少收集从其扬声器发出的音频,因此,不会发生由来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音频引起的啸鸣。此外,麦克风可以被布置在扬声器附近,由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布线。
而且,可以进行即使麦克风被布置在扬声器的附近时也可以防止啸鸣的布置,因此,麦克风和另一扬声器被远离地布置,由此可以防止由于收集来自其另一扬声器的音频而引起的啸鸣。因此,用于免持的扬声器也可以容易地被用作用于音乐播放的扬声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相关技术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相关技术的车内免持通话装置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实施例中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布置位置的示图;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声压零区域的示图;
图6是图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实施例中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布置位置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8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布置位置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9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和第七实施例的操作按钮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0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2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设备之间的通话(内线通话)(extension call)的示图;
图14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和第九实施例的操作按钮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5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6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设备之间的通话(内线通话)的示图;
图17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和第十实施例的操作按钮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8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用于描述根据图18中的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原理组件的示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1A和21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附着配置的示例的示图;
图22是用于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布置位置的示图;
图23是用于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移动机构的移动状态的示图;
图24是用于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移动机构的移动状态的示图;
图25是用于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移动机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26是用于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移动机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原理组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8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八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9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九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0是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1是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设备之间的通话(内线通话)的示图;
图33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十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设备之间的通话(内线通话)的示图;
图35A至35C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另一布置位置示例的示图;
图36是图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免持通话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布置位置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实施例以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实施例。
注意,为了便于描述,对于下面的第一至第六实施例,将利用被配置来收集用户的通话语音的麦克风进行描述,而对于第七实施例及其后,将对于下述配置进行描述:其中,扬声器取代其麦克风被布置,并且其扬声器用作麦克风。
免持通话装置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免持通话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对于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免持通话装置10,扬声器1被布置在用户3的左耳附近。扬声器1被配置为裸露扬声器。具体地,对于扬声器1,其扬声器单元未被存放在扬声器箱中,并且也未被附着到反射板,以使得扬声器单元的振膜的前面发出的声音与从后面发出的声音可以混合。
对于裸露扬声器1,如图4所示,从扬声器单元的振膜的前面发出的声波Sf与从其后面发出的声波Sb被混合。这里,从扬声器单元的振膜的前面发出的声波Sf的相位(参见图5中的(A))和从振膜的后面发出的声波Sb的相位(参见图5中的(C))变为彼此反相的。因此,对于比在与包括扬声器1的振膜的外圆周端在内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其振膜的外圆周端更外侧的区域,存在从其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参见图5中的(B))的区域Zo,并且声压约为零(此后,称作“声压零区域”)。
可以通过当在扬声器1处再现音频时利用麦克风收集从扬声器1发出的声波来确认声压零区域Zo。图4图示出了具有虚线5的该区域。
对于本实施例,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所发送的音频的麦克风2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的任意位置中。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发送者”指通话的发送方,而术语“接收者”指通话的接收方。
在实际使用中,例如,扬声器1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的邻域变为声压零区域Zo,因此,麦克风2被固定到其扬声器1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并且麦克风2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中。即,对于本示例,麦克风2的夹持单元用作扬声器1。
对于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扬声器1被固定到用户3所坐的座椅6的头枕部分7的用户3的左耳侧,以使得振膜1C的振动面面向用户侧。对于本示例,为了使扬声器1的振膜1C的振动面面向用户侧,扬声器1以振膜1C的振动面例如相对于头枕部分7的长片方向倾斜45度的状态被附着到头枕部分7。
如图6所示,麦克风2被固定到扬声器1的振膜1C的外圆周框架部分1A中与用户3的嘴部相对应的位置。对于图6中的示例,扬声器1以扬声器1的外圆周框架部分1A中的麦克风2的附着位置位于最低端位置的状态被附着到头枕部分7。
从用户3发出的通话语音被麦克风2收集。在麦克风2中经过声电转换而获得的通话语音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11被提供给低通滤波器12。然后,在本实施例中,低通滤波器12的输出音频信号经由音频信号输出端子13被提供给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从蜂窝电话终端4的接收者音频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14被输入到根据本实施例的免持通话装置10。然后,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14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器15被提供给扬声器1。在此情况中,扬声器1被布置在用户耳朵附近,因此,可以压低从扬声器1发出的通话语音的音量。这对啸鸣的防止也是更有效的。
在本实施例中,低通滤波器12是根据下面的原因而被设置的。具体地,在从裸露扬声器1的振膜1C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中,并且尤其是对于低频,对从振膜1C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的抵消效果是显著的。从裸露扬声器1的振膜1C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的中到高频分量在声压零区域Zo中被极大地衰减,但未完全变为零。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根据低通滤波器12以保证没有啸鸣的方式来稳定地执行通话,从裸露扬声器1的振膜1C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的分量被限制为仅通话语音频带分量,当麦克风2被布置在上述声压零区域Zo中时,该通话语音频带分量的升压几近完全被抵消并变为零。在本示例中,低通滤波器12的截止频率例如被设为2kHz左右。低通滤波器12的截止频率取决于免持通话装置的使用环境而不同,并且例如,可以构想截止频率为1kHz或低于1kHz。
根据上述配置,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免持通话装置10,可以在不用担心啸鸣的情况下稳定地执行通话。麦克风2可以被固定到扬声器1,并且在此情况中,扬声器1和麦克风2接近,并且可以被当作一个单元,由此提供了可以容易辅助附着、配线等的益处。
而且,例如,在图6中,如虚线所示,右声道扬声器SPR被布置在右耳侧,并且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扬声器1为左声道扬声器,由此可以容易地实现双声道立体声的声学再现装置。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扬声器1和麦克风2仅被布置在用户的左侧,然而,不用说,扬声器1和麦克风2也可以被布置在用户的右侧。
而且,扬声器和麦克风按照与上述扬声器1和麦克风2相同的布局关系被布置在用户的左右两侧,并且都可以用于免持通话。在此情况中,声音在左右麦克风中被收集,经过低通滤波器的发送者音频信号被合成,并且从音频信号输出端子13被发送。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分布到左右扬声器,并且经分布的信号经受声学再现。
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图7是图示出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框图。在图7中,与上述免持通话装置10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本第二实施例是这样的情形:在左右双声道的立体声声学再现装置中,其一个声道的扬声器被用作用于免持通话功能的扬声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有以下单元构成: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用作音频信号生成单元的示例的音乐源单元30、控制单元40、操作按钮组41以及蜂窝电话终端4。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左声道的扬声器1L和右声道的扬声器1R被附着到用户3所坐的座椅51的头枕部分52的两侧。左右声道的这些扬声器1L和1R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从左声道的扬声器1L发出的声波,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如上所述,扬声器1L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的邻域变为声压零区域Zo,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也被固定到其扬声器1L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并且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中。
在本实施例中,左声道的扬声器1L用于免持通话功能,因此,麦克风2仅被设置到左声道的扬声器1L,并且右声道的扬声器不用于免持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音乐源单元30包括CD(致密盘)播放器31C、硬盘驱动器(此后,缩写为HDD)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当CD被挂载到CD播放器31C时,CD播放器31C对双声道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输出。大量音乐内容的音乐数据被存储在HDD 31H中,并且当其被选择时,HDD 31H对音乐数据进行解码以输出双声道音频信号。广播接收单元31B例如可以接收AM无线电广播、FM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等,并且将所接收到的广播音频输出为双声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来自CD播放器31C、HDD 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的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
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中,来自CD播放器31C、HDD 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的双声道的音频信号被输入源选择电路32。
如图9所示,操作按钮组41包括诸如电话按钮61、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的选择按钮,以及音量控制旋钮65。与用户在操作按钮组41上的按钮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注意,操作按钮组41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选择按钮之外,还包括对于CD播放器31C和HDD 31H的重复播放和随机播放,以及用于广播接收单元31B的广播频道选择的操作按钮等。然而,为了简化描述,省略对这些按钮的图示说明和描述。
例如由安装在其上的微计算机构成的控制单元40生成与用户利用操作按钮组41的按钮操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其提供给音乐源单元30和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中的必要单元。
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由控制单元40来控制,以便在电话按钮61未被按下时处于音乐源播放模式,并且以便在电话按钮61被按下时处于免持通话模式。注意,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免持通话模式中,控制被执行以便将音乐源的音量减小到音乐源的播放不被停止的程度,即,减小到免持通话不受影响的程度,如后所述。
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当关于音乐源的诸如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的选择按钮被按下时,控制单元40将源选择信号提供给源选择电路32。
源选择电路32由其源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并且执行选择控制以便选择与按下的选择按钮相对应的音乐源。例如,当CD按钮62被按下时,源选择电路32选择性地从CD播放器31C输出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类似地,源选择电路32在HDD按钮63被按下时,选择性地从HDD 31H输出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并且在广播按钮64被按下时从广播接收单元31B输出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
对于本实施例,在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中,左声道的音频信号在有通话时经由衰减单元33L与接收者音频信号一起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混合电路36的输出音频信号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potentiometer)34L以及功率放大器35L被提供给左声道的扬声器1L,并且被声学再现。
而且,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中的右声道的音频信号经由衰减单元33R、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R以及功率放大器35R被提供给右声道的扬声器1R,并被声学再现。
在此情况中,扬声器1L和1R被布置在用户耳朵附近,因此,从扬声器1L和1R发出的声音可以被压低到较小的输出音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中,衰减单元33L和33R是用于在执行免持通话时减小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的音量的。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衰减单元33L和33R的衰减量为零。即,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衰减单元33L和33R输入/输出未被衰减的输入音频信号。
当用户按下操作按钮组41中的电话按钮61时,控制单元40对此进行检测以将音乐源播放模式切换为免持通话模式,将衰减控制信号提供给衰减单元33L和33R以便衰减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音频信号。
在此情况中,衰减单元33L和33R的衰减量被选择为使得音乐源的音频信号被衰减到不妨碍通话的程度。衰减单元33L和33R的衰减量可以相同。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仅左声道用于通话,因此,用于左声道的衰减单元33L的衰减量被设置得大于用于右声道的衰减单元33R的衰减量。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免持通话时,用于左声道的衰减单元33L的衰减量被设为-20dB,而用于右声道的衰减单元33R的衰减量被设为-10dB。
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和34R用于在由用户操作音量控制旋钮65时,根据其操作来控制被提供到扬声器1L和1R的音频信号的音量。
具体地,例如当用户将音量控制旋钮65向右边旋转时,控制单元40对此进行检测以控制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和34R,从而使将被提供给扬声器1L和1R的音频信号的音量增加与其旋转量等价的量。而且,例如当用户将音量控制旋钮65向左边旋转时,控制单元40对此进行检测以控制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和34R,从而使将被提供给扬声器1L和1R的音频信号的音量减小与其旋转量等价的量。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免持通话的音频信号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根据麦克风2,从用户3发出的通话语音被收集,并经过声电转换而生成通话语音信号,并且通话语音信号被输入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中,来自麦克风2的通话语音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被提供给类似于上述低通滤波器12的低通滤波器22。然后,低通滤波器22的输出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3的通话侧端子(输入端)T,切换电路23在通话与音乐源播放之间切换。
切换电路23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入端)M接地。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3的切换端子(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4被连接到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即,在麦克风2中收集的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信号被提供到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5从蜂窝电话终端4的接收者音频输出端被输入根据本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然后,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5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6的通话侧端子(输入端)T,切换电路26在通话与音乐源播放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6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入端)M接地。切换电路26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连接到混合电路36,并且在存在通话时,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通话侧端子T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然后,混合电路36的输出音频信号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以及功率放大器35L被提供给左声道扬声器1L,并且被声学再现。
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切换电路23和26都被切换到音乐播放侧端子M,并且从麦克风2收集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3被提供到接地端。而且,来自蜂窝电话终端4的音频信号被切换电路26中断。
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被提供给左右声道的扬声器1L和1R,并且被声学再现。衰减单元33L和33R的衰减量此时被设为零。输出音量通过对操作按钮组41中的音量控制旋钮65的操作来改变。而且,通过操作操作按钮组41中的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来改变将从音乐源单元30发送来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的源。
接下来,在音乐源播放模式时,在蜂窝电话终端4接收到进入通话的情况中,对于本实施例,用户在蜂窝电话终端4中执行进入通话响应操作(例如,摘机操作),并且还按下操作按钮组41中的电话按钮61。
而且,在用户3从蜂窝电话终端4向通话伙伴发送外出呼叫以执行免持通话的情况中,对于本实施例,用户3在蜂窝电话终端4中执行到通话伙伴的外出呼叫操作,并且还按下电话按钮61。
当用户按下操作按钮组41中的电话按钮61时,控制单元40对此进行检测以将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然后,控制单元40向切换电路23和26提供用于将它们切换到通话侧端子T的切换控制信号,并且还将上述衰减控制信号输出给衰减单元33L和33R。因此,衰减单元33L将其输入音频信号衰减-20dB,并将其输出。而且,衰减单元33L将其输入音频信号衰减-10dB,并将其输出。
在麦克风2处收集的用户3的说话音频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低通滤波器22、切换电路23以及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4被提供给蜂窝电话终端4,并且经由蜂窝电话网络被发送到通话伙伴。而且,在蜂窝电话终端4接收到的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5被输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
从通话伙伴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在混合电路36中被与来自衰减单元33L的音频信号混合,并且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和功率放大器35L被提供到扬声器1L。因此,接收者音频信号被与左声道的经衰减的音频信号混合,并且由扬声器1L从声学上再现。而且,右声道的音频信号被衰减到-10dB,并且由右声道扬声器1R从声学上再现。
因此,在免持通话模式中,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双声道音频信号分别在衰减单元33L和33R中被衰减-20dB和-10dB,由此防止通话语音变得不可听见。
因此,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在持续收听用户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收听的音乐源的同时,可以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执行与通话伙伴的免持通话。
扬声器1L和1R被布置在用户耳朵附近,因此,原始声音发射输出音量(升压)可以被压低。根据这种优点与麦克风2被布置在扬声器1L的声压零区域Zo中的优点的组合,对于本实施例,可以在防止啸鸣并收听音乐源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
在用户3按下电话按钮61以从蜂窝电话终端4向通话伙伴发送外出呼叫来尝试执行免持通话的情况中,当通话伙伴对此进行响应时,可以在如上所述那样收听音乐源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允许用户利用蜂窝电话终端4执行进入呼叫响应操作和外出呼叫操作来分别处理对蜂窝电话终端4中的进入呼叫的响应以及外出呼叫操作。
然而,在蜂窝电话终端4包括与计算机的连接端子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免持工具包(kit),该免持工具包在按钮被单次触动的情况下采用其连接端子来实现对已登记的伙伴的自动引入呼叫/结束呼叫以及外出呼叫功能。因此,该免持工具包功能被包括在控制单元40中,由此,控制单元40显然可以执行诸如自动引入呼叫/结束呼叫等的功能。
第三实施例(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实施例)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用户采用操作按钮组41中的操作按钮来执行对音乐源单元30中的诸如CD播放器31C、HDD31H、广播接收单元31B等的各个源的控制。
另一方面,此第三实施例是这样的情形:当通过音频识别对每个源执行选择控制和音量控制时,用于免持通话功能的麦克风被用于收集音频控制词。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按钮组41的操作按钮的控制也可以被执行,并且此外,通过音频识别的控制可以被执行。
图10是图示出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10中,与图7中的第二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左声道的扬声器1L和右声道的扬声器1R被附着到用户3所坐的座椅51的头枕部分52的两侧。左右声道的这些扬声器1L和1R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对于从左声道的扬声器1L发出的声波,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也被固定到其扬声器1L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并且麦克风2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中。
在此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经由低通滤波器22来自麦克风2的音频信号被提供到切换电路23M的切换端子(输入端)。然后,在本实施例中,经由低通滤波器22来自麦克风2的音频信号从切换电路23M的通话侧端子(输出端)T经由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4被提供到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信号输入端。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经由低通滤波器22来自麦克风2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3M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出端)M被提供给语音识别电路42。语音识别电路42被配置以便识别用于源选择的说话词(例如“CD”、“HDD”“广播”等)以及用于控制的说话词(例如,“重复”、“改变”、“提高音量”、“降低音量”等)。然后,语音识别电路42中的音频识别结果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40执行对应于来自语音识别电路42的音频识别结果的控制。例如,当确定从语音识别电路42接收到用于源选择的说话词(例如“CD”、“HDD”“广播”等)的音频识别结果时,控制单元40切换源选择电路32以便选择其说话词所选择的源。例如,当确定说了“CD”时,控制单元40切换源选择电路32以便以选择CD播放器31C。
而且,在“CD”和“HDD”被选作源时,当确定说了“重复”时,控制单元40执行控制以便再次播放正播放的音乐内容。而且,在“CD”和“HDD”被选作源时,当确定说了“改变”时,控制单元40控制CD播放器31C或HDD 31H以便将现在播放的音乐内容改变为另一音乐内容。而且,在“广播接收单元”被选为源时,当确定说了“改变”时,控制单元40控制广播接收单元31B以便将要接收的广播频道从当前频道改变为另一频道。
而且,当确定说了“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时,控制单元40根据所识别的说话词来控制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和34R。
其它配置和操作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即,除了在切换电路23M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出端)M处获得的来自麦克风2的音频信号被提供到语音识别电路42以外,本实施例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配置。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除了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优点以外,还提供了下面的优点。
具体地,用于免持通话的发送者音频收集的麦克风也可以用作用于收集用于音频识别(用于选择音乐源并且用于诸如音量控制等的控制)的说话词的麦克风。根据音频识别,对音乐源的选择的控制、音量控制等可以被执行,因此,如果此第三实施例例如被应用到车内音频装置,则不仅对于免持通话而且对于音乐播放可以实现免持,由此提高安全性。
注意,不用说,此第三实施例不仅可以应用到车内音频装置,而且例如可以应用到如上所述的由被附着到人的座椅的头枕部分的麦克风和扬声器构成的装置。
第四实施例(车内音频***)
此第四实施例被布置以便在每个用户正欣赏音乐源的播放时在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两个声学再现装置之间执行通话。下式实施例是这样的情形:例如,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作为车内音频***而被设置到驾驶座椅和副驾驶(passenger)座椅。
图11是图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内音频***的整体配置的框图。注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如图11所示,在此第四实施例中,例如,用户3B坐在副驾驶座椅中,而用户3A坐在驾驶座椅中。
在第四实施例中,左声道的扬声器1LA和1LB被附着到用户3A和3B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未示出)的左侧端,而右声道的扬声器1RA和1RB被附着到头枕部分的右侧端。左右声道的扬声器1LA、1LB、1RA和1RB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在此第四实施例中,对于驾驶座椅的用户3A,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A)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A被布置在与从左声道的扬声器1LA发出的声波有关的声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而且,对于副驾驶座椅的用户3B,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B)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B被布置在与从右声道的扬声器1RB发出的声波有关的声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A和2B也被固定到用作声压零区域Zo的其扬声器1LA和1RB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并且麦克风2A和2B被布置在声压零区域Zo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A被设置在相对于驾驶座椅的用户3A的左声道的扬声器1LA侧,而麦克风2B被设置在相对于副驾驶座椅的用户3B的右声道的扬声器1RB侧。
因此,将麦克风2A和2B分别布置在左边和右边以便被分离开的原因在于:尽可能防止麦克风2A收集用户3B的说话音频,并且尽可能防止麦克风2B收集用户3A的说话音频。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组41A是对于用户3A而设置的,并且操作按钮组41B是对于用户3B而设置的。与用户3A和3B对操作按钮组41A和41B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控制单元40判断操作按钮组41A和41B中的哪个***作,并且还判断操作按钮中的哪个被按下,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控制。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相对于用户3A而设置,并且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相对于用户3B而设置。蜂窝电话终端4A可以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并且蜂窝电话终端4B也可以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此外,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CD播放器31C、HDD 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的每个的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的每个。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基本上具有与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相同的配置。具体地,这样的配置被采用:其中,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可以被选择并再现,并且与外部通话伙伴的电话通话(免持通话)可以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A和4B以及蜂窝电话网络被执行。
在此第四实施例中,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被配置以使得装置之间的通话可以利用扬声器1LA、麦克风2A、扬声器1RB和麦克风2B在用户3A和3B之间被执行。如果我们说利用蜂窝电话终端的通话是外线通话,则装置之间的这种通话就是所谓的内线通话(用户之间的交谈)。
此外,在此第四实施例中,用户3A和3B所坐的座椅包括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用于分别对用户3A和3B就座进行检测。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40仅将与来自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为表示坐着状态的用户3A和/或3B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或20B设为可操作状态。例如,控制单元40仅将电源电压提供给与来自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为表示坐着状态的用户3A和/或3B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或20B,来使能其操作,由此实现电能节省。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具有相同的配置。图12图示出了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配置作为两个处理单元20A和20B的代表。在图12中,与图7相同的组件用添加了后缀A的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而且,图13是仅提取并图示出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中用于免持通话的组件的示图。在图13中,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之间的相同组件用添加了后缀A和B的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如图12所示,由麦克风2A来收集用户3A发出的通话语音并使其经过声电转换而生成通话语音信号,并且该通话语音信号被输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
利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来自麦克风2A的通话语音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A被提供给低通滤波器22A。然后,低通滤波器22A的输出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3A的通话侧端子(输入端)T,切换电路22A在通话和音乐源播放之间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3A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入端)M接地。切换电路23A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被连接到切换电路27A的切换端子(输入端),切换电路27A在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A的外线通话和与另一用户3B的交谈(内线通话)之间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7A的外线通话侧端子(输出端)ET通过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4A被连接到蜂窝电话终端4A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从蜂窝电话终端4A的接收者音频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5A被输入到根据本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然后,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5A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提供到切换电路28A的外线通话侧端子(输入端)ET,切换电路28A在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A的外线通话和与另一用户3B的交谈(内线通话)之间进行切换。
在此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切换电路27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输出端)IT被连接到另一用户3B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切换电路28B的内线通话侧端子(输入端)IT。而且,另一用户3B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切换电路27B的内线通话侧端子(输出端)IT被连接到用户3A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切换电路28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输入端)IT。
在切换电路28A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获得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6A的通话侧端子(输入端)T。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6A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入端)M接地。
在切换电路26A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获得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A,并且被添加到经由衰减单元33LA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A的左声道音频信号。
注意,在与用户3B有关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情况中,在切换电路28B的输出端获得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6B的通话侧端子T与右声道的音频信号一起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B。然后,在切换电路28B的输出端获得的音频信号在混合电路36B处被添加到经由衰减单元33RB的右声道音频信号。
在此第四实施例中,对于操作按钮组41A和41B,如图14所示,交谈按钮66被添加到图9所示的操作按钮组41的配置中。当交谈按钮66被按下时,控制单元40确定产生了免持通话模式中的内线通话请求,并且执行用于使能其内线通话的控制操作。
第四实施例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当由用户3A或3B利用根据如此配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来操作操作按钮组41A或41B中的一个操作按钮时的相关操作。
控制单元40监控来自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以检测对用户3A或3B的座椅的就座状态。然后当检测到用户3A就座时,控制单元40对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供电以使能其的操作。类似地,当检测到用户3B就座时,控制单元40对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供电以使能其的操作。注意,本实施例是车内***,因此,不用说,该***在配件开关用钥匙被打开时被供电。
在检测到其中的用户3A和3B就座并且其操作被控制单元40使能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中,除了交谈按钮66被按下的情况之外,执行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
具体地,在电话按钮61未被按下的音乐源播放模式中,对于本实施例,例如,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切换电路23A和26A由控制单元40连接到音乐播放侧端子M。然后,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如上所述,在控制单元40的控制下,根据对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的按下来选择源,并且利用两个扬声器使该源经过双声道立体声音频再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3A和3B可以选择并欣赏不同的音乐源。
当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电话按钮61被按下时,控制单元40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情况中,控制单元40将切换电路23A和26A切换到通话侧端子T,并且将切换电路27A和28A切换到外线通话侧端子ET。而且,控制单元40控制衰减单元33LA将其输入信号衰减-20dB,并控制衰减单元33RA将其输入信号衰减-10dB。
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如上所述,来自麦克风2A的发送者音频被发送到通话伙伴,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在一个声道中被收听。因此,可以在持续音乐播放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
接下来,将描述当交谈按钮66***作时的相关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对操作按钮组41A的交谈按钮66的操作是从用户3A到用户3B的内线通话请求,而对操作按钮组41B的交谈按钮66的操作是从用户3B到用户3A的内线通话请求。
在发生内线通话请求的情况中,控制单元40判断所请求的伙伴是否就座以及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是否处于可操作状态,并且在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处于不可操作状态的情况中,控制单元40向请求了其内线通话请求的用户通知其结果。该通知例如由控制单元40采用用于将蜂鸣声混合到音乐源的音频信号中的方法等来执行。
接下来,当已被执行了内线通话请求的伙伴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处于可操作状态时,控制单元40执行控制以便获得可以执行免持内线通话(交谈)的状态。
该控制例如将利用用户3A按下了交谈按钮66的情况中的示例来描述。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控制单元40首先将切换电路23A和26A切换到通话侧端子T,并且还将切换电路27A和28A切换到内线通话侧端子IT。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中,控制单元40将切换电路23B和26B切换到通话侧端子T,并且还将切换电路27B和28B切换到内线通话侧端子IT。图13图示出了此时的切换电路23A、26A、27A、28A、23B、26B、27B和28B的切换状态。
而且,控制单元40控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衰减单元33LA以及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衰减单元33RB的衰减量以便设为-20dB。而且,控制单元40控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衰减单元33RA以及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衰减单元33LB的衰减量以便设为-10dB。
根据上述切换电路的切换,在麦克风2A处收集的用户3A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A→低通滤波器22A→切换电路23A→切换电路27A的路线被提供到伙伴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
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中,来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B→切换电路26B→混合电路36B→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RB→功率放大器35RB的路线被提供给扬声器1RB,并且被声学再现。
这样,来自用户3A的发送者音频与经衰减的音乐源的音频信号一起被再现在用户3B耳朵附近的扬声器1RB处。
而且,在麦克风2B处收集的用户3B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B→低通滤波器22B→切换电路23B→切换电路27B的路线被提供到伙伴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
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来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A→切换电路26A→混合电路36A→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A→功率放大器35LA的路线被提供到扬声器1LA,并且被声学再现。
这样,来自用户3B的发送者音频与经衰减的音乐源的音频信号一起被再现在用户3A耳朵附近的扬声器1LA处。
根据上面的描述,与用户3A和3B之间的内线通话类似的交谈可以在免持状态下被执行。在此情况中,对于本实施例,麦克风2A和2B被布置在用户3A的左耳侧和用户3B的右耳侧,以便它们相隔较远,因此,对啸鸣的防止效果较好。
第五实施例(车内音频***)
第五实施例是扩展型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被应用到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的情形。第五实施例假设为轿车型的四人乘坐车,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不仅被应用到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而且被应用到后排的两个座椅板(seat sheet)。
图15是图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车内音频***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注意,在图15中,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在图15中,假设用户3A坐在驾驶座椅上,用户3B坐在副驾驶座椅上,用户3C坐在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上,而用户3D坐在副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上。左声道扬声器1LA、1LB、1LC和1LD被附着到用户3A、3B、3C和3D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未示出)的左侧。而且,右声道扬声器1RA、1RB、1RC和1RD被附着到用户3A、3B、3C和3D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的右侧。这些左右声道扬声器1LA、1LB、1LC、1LD和1RA、1RB、1RC、1RD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A)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A被布置在与从驾驶座椅中的用户3A的左声道扬声器1LA发出的声波有关的升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类似地,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C)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C被布置在与从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中的用户3C的左声道扬声器1LC发出的声波有关的升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
而且,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B)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B被布置在与从副驾驶座椅中的用户3B的左声道扬声器1RB发出的声波有关的升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类似地,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D)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2D被布置在与从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中的用户3D的左声道扬声器1RD发出的声波有关的升压零区域Zo中的任意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A、2B、2C和2D也被固定到用作升压零区域Zo的其扬声器1LA、1LC、1RB和1RD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并且麦克风2A至2D被布置在升压零区域Zo中。
如上所述,麦克风2A和2B或麦克风2C和2D被布置得被分为左右声道的原因是为了尽可能防止收集水平而坐的相邻用户的说话音频,如上所述。因此,结合麦克风2A至2D的布置位置可以提高对啸鸣的防止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其中,四个座椅的用户的每个都可以欣赏各自的音乐源,经由蜂窝电话网络执行与外部伙伴的通话,并且还执行与四个座椅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交谈(内线通话)。
多切换盒(multi-switching box)70因此被设置,并且如图16所示,包括上述控制单元40,并且还包括分别针对座椅中的用户3A、3B、3C和3D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此外,多切换盒70包括内线切换电路71。
如图16所示,用于经由蜂窝电话网络与外部伙伴执行通话的蜂窝电话终端4A、4B、4C和4D可以分别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
而且,来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的每个的内线通话的音频输入/输出信号(例如,图12中在切换电路27A和28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处获得的信号)被提供给内线切换电路71。
内线切换电路71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0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内线通话路径。
如图15所示,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分别被提供给座椅中的用户3A、3B、3C和3D。来自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包括在多切换盒70中的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40判断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中的哪个***作,并且还判断所确定的操作按钮组中的哪个操作按钮***作。然后,控制单元40根据其判断结果执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中的每个包括如图17所示的操作按钮。具体地,类似于上述第四实施例,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中的每个包括电话按钮61、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音量控制旋钮65以及交谈按钮66。在此第五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交谈按钮66相联系的四个伙伴指定按钮671、672、673和674,用于指定其它三个座椅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交谈对象。
注意,在四个伙伴指定按钮中,三个伙伴指定按钮671、672和673被预先设置以便针对每个座椅指定不同的另一座椅。四个伙伴指定按钮中的余下的一个伙伴指定按钮674是用于指定所有其它三个座椅作为伙伴的操作按钮。
而且,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分别被提供给用户3A、3B、3C和3D的座椅。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的坐席检测输出被提供给多切换盒70中的控制单元40。控制单元40执行控制,以便基于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的坐席检测输出仅对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中与用户所坐的座椅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供电,以使能其操作。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分别包括音乐源选择单元32A、32B、32C和32D(未示出)。因此,用户3A、3B、3C和3D的每个可以分别播放并欣赏他们利用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选择的音乐源。
具体地,例如,当用户3A按下操作按钮组41A中的CD按钮62时,控制单元40检测到此,并且控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音乐源选择单元32A选择来自CD播放器31C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而且,例如,当用户3B按下操作按钮组41B中的HDD按钮63时,控制单元40检测到此,并且控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音乐源选择单元32B选择来自HDD 31H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这对其它用户的选择按钮操作也适用。
而且,用户3A、3B、3C和3D可以通过按下按钮61来分别通过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的专用蜂窝电话终端4A、4B、4C和4D经由蜂窝电话网络执行与伙伴的通话。此时的操作已在第四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此第五实施例中,在按下交谈按钮66时,当按下伙伴指定按钮671、672和673之一后,可以执行与所按下的其伙伴指定按钮指定的座椅上的伙伴的交谈(内线通话)。
例如,我们假说在按下了操作按钮组41A中的交谈按钮66之后,用户3A按下了被设置来指定用户3B的伙伴指定按钮671。在此情况中,控制单元40对由其用户3A在操作按钮组41A中的按钮按下操作进行检测,并且控制内线切换电路71(参见图16)以连接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的内线通话路径。这样,可以在用户3A和3B之间执行交谈。
而且,例如,我们假说在按下了操作按钮组41A中的交谈按钮66之后,用户3A按下了被设置来指定用户3B的伙伴指定按钮671以及被设置来指定用户3C的伙伴指定按钮672。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40对由其用户3A在操作按钮组41A中的按钮按下操作进行检测,并且控制内线切换电路71以连接三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和20C的内线通话路径。这样,可以在用户3A、3B和3C之间执行交谈。
而且,例如,我们假说在按下了操作按钮组41A中的交谈按钮66之后,用户3A按下了被设置来指定所有其它用户的伙伴指定按钮674。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40对由用户3A在操作按钮组41A中的按钮按下操作进行检测,并且控制内线切换电路71以连接所有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的内线通话路径。这样,可以在用户3A、3B、3C和3D之间执行交谈。
注意,在此情况中,如上所述,基于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的坐席检测输出,针对未就座的用户的交谈请求被确定为无效的。然后,其结果通过报警蜂鸣声等被通知给请求交谈的用户,如上所述。然而,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当请求与多个人交谈时,在一部分座椅用户未处于就座状态的情况下,与已就座的用户的交谈被使能,并且省略对存在未就座用户进行通知的蜂鸣声。
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也不用说,可以以与上述实施例(其中,通过蜂窝电话终端与外部伙伴进行通话)相同的方式完全获得优点,并且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执行内线通话(交谈)而防止啸鸣。
第六实施例
此第六实施例是在用于免持通话的麦克风也被用作收集噪声的麦克风以降低环境外部噪声的情况中的示例。具体地,用于免持通话模式时的发送者音频收集的麦克风2也被用作在音乐源播放模式时收集环境外部噪声的麦克风。
图18是根据此第六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18的示例是此第六实施例被用于到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配置中的情况,并且与图10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左声道的扬声器1L是用于再现免持通话模式中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的扬声器。然后,麦克风2L被设置在与从左声道扬声器1L发送来的音频有关的声压零区域中,并且该麦克风2L是用于收集免持通话模式中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的麦克风。
在麦克风2处收集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L和低通滤波器22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3M的切换端子(输入端子)。然后,在本实施例中,经由低通滤波器22来自麦克风2L的音频信号从切换电路23M的通话侧端子(输出端)T经由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4被提供到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经由低通滤波器22来自麦克风2L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3M的音乐播放侧端子(输出端)被提供给语音识别电路42。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L被用作用于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收集相对于左声道音频信号的环境噪声的麦克风。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右声道扬声器1R也一样,麦克风2R被设置在与其所发出的音频有关的声压零区域中。麦克风2R被用作用于音乐源播放模式中收集相对于右声道音频信号的环境噪声的麦克风。
从用户3的环境噪声源得到的外部噪声,例如,切割噪声(diamondnoise)或引擎噪声被麦克风2L和2R收集。在麦克风2L和2R中经过声电转换并获得的外部噪声的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1L和21R被提供给低通滤波器81L和81R。
然后,低通滤波器81L和81R的输出音频信号分别被提供给用于降噪的滤波电路82L和82R,由此生成经降噪的音频信号。来自滤波电路82L的经降噪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L,并且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和功率放大器35L被提供给扬声器1L。
而且,对于右声道,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电路36R被设置在衰减单元33R和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R之间。来自滤波电路82R的经降噪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6R,并且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R和功率放大器35R被提供给扬声器1R。
基于下面的原因而设置了低通滤波器81L和81R。即,如上所述,在从裸露扬声器1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中,尤其对于低频,对来自振膜的前面和后面的声音的抵消效果较显著。从裸露扬声器1的振膜1C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的中到高频分量在声压零区域Zo变为被极大衰减的分量,但未完全变为零。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以更有保证的方式来降低噪声,降噪目标被限制为仅通过低通滤波器81L和81R的低频分量,由此在被布置在上述声压零区域Zo中时其噪声几乎被完全抵消,并且其升压变为零。因此,可以以更稳定的方式执行噪声降低,而没有啸鸣。低通滤波器81L和81R的截止频率例如为300Hz或低于300Hz的频率,并且在此示例中被设为300Hz。
滤波电路82L和82R基本上用于使外部噪声的音频信号经过反相以生成经降噪的音频信号。而且,滤波电路82L和82R在考虑外部噪声声音源位置和将经受噪声消除的用户3的收听位置(噪声消除点)之间的空间转移函数时执行校正,并且执行对麦克风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特性的校正。在本示例中,滤波电路82L和82R由数字滤波器构成。
具体地,虽然在附图中省略了,然而,滤波电路82L和82R包括A/D转换电路,用于分别将来自低通滤波器81L和81R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滤波电路82L和82R的每个包括例如由FIR(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构成的数字滤波器,FIR滤波器从A/D转换电路接收数字音频信号。此外,滤波电路82L和82R的每个包括用于将在数字滤波器中被处理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D/A转换电路。
用于使输入音频信号经过反相的值以及用于校正上述空间转移函数的值,以及麦克风放大器21L和21R和功率放大器35L和35R的特性被提供作为滤波电路82L和82R中的数字滤波器的滤波系数。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降噪目标被限制到低频分量,然而该低频分量音频区域是人类没有方向感(sense of direction)的区域,因此,可以省略由上述滤波电路82L和82R通过空间转移函数的校正。因此,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仅设置反相电路,而不设置图18中的滤波电路82L和82R。然而,在考虑到对上述麦克风放大器21L和21R和功率放大器35L和35R的特性执行校正的情况中,需要在其校正范围内提供滤波电路82L和82R。
根据上述配置,从扬声器1L和1R发出经降噪的声音。这里,经降噪的音频信号是通过使外部噪声的音频信号经过反相而获得的信号,因此,经降噪的声音变为具有外部噪声Nz的经反转的相位的声音。因此,外部噪声以及具有其外部噪声的经反转的相位的经降噪的声音在用户3的耳朵周围被合成,因此,提供了外部噪声被降低或消除的声音。
具有图18中的配置的降噪装置是根据所谓的前馈方法的降噪装置。将描述采用参考图19的转移函数的根据前馈方法的降噪装置的相关降噪操作。图19是与图18所示的降噪处理***的块相对应的框图,并且采用其转移函数来表示各个单元。
在图19中,A表示功率放大器35L和35R的转移函数,D表示用作驱动器的扬声器1L和1R的转移函数,而M表示与麦克风2L和2R以及麦克风放大器21L和21R的部分相对应的转移函数。而且,-α表示为前馈方法的降噪而设计的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并且包含了相位反转的效用。而且,F表示从外部噪声源的位置到收听者耳朵附近的消除点的位置的空间转移函数。当如图19那样表示时,假设噪声的转移函数为N,则利用具有图18的块配置的降噪装置时的用户3耳朵周围的消除点处的声压P表示如下。
P=-ADMαN+FN+ADS    ...(表达式1)
现在,如果我们假说空间转移函数F表示如下
F ≅ ADMα ...(表达式2),
即,滤波电路13的转移函数被设计得满足(表达式2),则上面的(表达式1)表示如下。
P ≅ ADS ...(表达式3)
因此,消除点处的声压P变为噪声被消除的声压,并且只存在音乐源S。在(表达式3)中,如果我们假说音乐源S=0,即,没有音乐源,则 P ≅ 0 成立,这意味着消除点处的声压P是噪声被消除并被消掉的声压。
除了噪声消除操作之外的其它操作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获得了如上所述的操作效果。
第七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的硬件配置示例
图2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的硬件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0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10具有声学再现模式,其中,来自诸如CD(致密盘)等的盘介质的、或者来自诸如硬盘等的存储设备的音乐源等被声学再现。而且,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10具有免持通话功能,其中,在声学再现模式中,通过利用用于声学再现音乐源的扬声器来执行免持通话。
扬声器的配置
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10的声学再现的扬声器具有所谓的3D***扬声器配置,3D***是由用于低音调声音再现的重低音扬声器(subwoofer)以及用于高音调声音再现的左右双声道扬声器构成。在本实施例中,3D***的三个扬声器被配置以便被附着到用户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
在图20中,1W表示用于低音调声音再现的重低音扬声器,并且构成了第一扬声器的示例。如后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重低音扬声器1W是用于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发出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的扬声器。
而且,2L和2R表示用于高音调声音再现的左右双声道扬声器。对于本实施例,在两个扬声器2L和2R中,扬声器2L构成了第二扬声器的示例。如后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L被配置以便切换到用于在免持通话模式中收集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A和21B所示,重低音扬声器1W以及扬声器2L和2R被设置在与用户3所坐的座椅10的头枕11等同的部分。图21A是从其斜前面侧看时用户3所坐的座椅10的示图,而图21B是从背面侧看时的用户3所坐的座椅10的示图。
在本实施例中,重低音扬声器1W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具体地,重低音扬声器1W具有这样的配置,其中,扬声器单元未存放被扬声器箱中,并且未被附着到反射板。
如图21A和21B所示,重低音扬声器1W被固定到头枕11,在此示例中,头枕11是当用户3坐在座椅10上时刚好在用户3的头部后面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头枕11被配置为通过在座椅10的背部12的头枕附着孔12a和12b中***/拔出插/拔式杆状部分11a和11b而相对于座椅10可拆卸。重低音扬声器1W通过从插/拔式杆状部分11a和11b延伸到头枕11的附着孔12a和12b的扬声器夹持部分11c和11d而被夹持并固定。
而且,头枕11包括弯曲臂部分13,其可以从扬声器夹持部分11c和11d弯向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侧。如图21A和21B所示,弯曲臂部分13具有U字符形状,并且被配置以便通过弯向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侧的其U形臂来有弹性地夹持用户3的头部。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弯曲臂部分13的弯曲的U字符形状部分被配置以便位于离开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侧上的最突出部分预定距离的位置。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其中,通过弯曲臂部分13的弯曲的U字符形状部分来防止用户3的头部与重低音扬声器1W碰撞。此外,弯曲臂部分13通过其完全配置来支撑用户3的头部。
利用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的重低音扬声器1W,如图22所示,从其扬声器单元振膜的前方发出的声波Sf和从其后方发出的声波Sb处于混合状态。这里,从扬声器单元的振膜的前面发出的声波Sf的相位(参见图5中的(A))以及从振膜的后面发出的声波Sb的相位(参见图5中的(C))变为彼此反相的。因此,在比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外圆周端更外侧的区域中的平行于包括比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外圆周端的平面的平面内存在一区域Zo,在该区域Zo中,从其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参见图5中的(B)),并且声压几乎为零。此后,将声压几乎为零的区域Zo称作声压零区域Zo。
可以在利用裸露扬声器再现音频的时候,通过麦克风收集从裸露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来确认该声压零区域Zo。图22用虚线5示出了该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L和2R被布置在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的任意位置中。如上所述,扬声器2L被配置以便还被用作麦克风,因此,用于收集发送者(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的扬声器被布置在与从重低音扬声器1W发出的音频有关的声压零区域Zo中。
在实际使用中,包括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部分的平坦面变为声压零区域Zo,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L和2R被附着到夹持重低音扬声器1W的扬声器夹持部分11c和11d。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L和2R也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声学再现模式中,如图23中的(A)所示,希望对要被附着到用户3所坐的座椅10的头枕11的两端的扬声器2L和2R的振膜的振动面进行布置,以便分别面对用户的左耳侧和右耳侧。这是因为经有效地声学再现的所发射的音频可以在用户的耳朵附近被提供给用户,所以,低音调声压的音频信号应当从扬声器2L和2R发出,并且泄露到其它人的声音可以被减少。
对于图23的(A)中的示例,为了使扬声器2L和2R的振膜的振动面面向用户3的左右耳侧,例如,其振膜的振动面被布置在相对于头枕11的长片方向倾斜45度左右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如图23中的(B)所示,希望将通过切换也被用作麦克风的扬声器2L布置在关于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在此情况中,在扬声器2L被布置在关于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的状态中,扬声器2L的振膜的方向等同于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方向。
而且,在声学再现模式中,如图24中的(A)所示,希望将扬声器2L和2R布置在用户左右耳附近的高度位置,由此来自其扬声器2L和2R的输出声压可以被压得更低。
另一方面,在免持通话模式时,扬声器2L被切换到用于收集用户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因此,如图24中的(C)所示,希望将扬声器2L布置在用户嘴部附近的高度位置。即,希望扬声器2L在高度位置上移动d。
注意,图24中的(B)和(C)与图23中的(A)和(B)类似,图示出了在声学再现模式时以及免持通话模式时扬声器2L和2R的振膜相对于用户3的方向。注意,在图23中,椭圆虚线图示出了从重低音扬声器1W向前发出的声波以及向后发出的声波。
在本实施例中,当考虑到上述情况时,至少扬声器2L被配置以便由扬声器移动机构移动,扬声器移动机构用于使扬声器2L能够在声学再现模式和免持通话模式的每种模式中都处于合适的状态。
具体地,首先,扬声器2L以旋转可移动方式被附着到头枕11,以便位于如下两个状态:其振膜的振动面面向坐在座椅10中的用户3的两个耳朵方向的状态,以及其振膜的振动面面向与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相同的方向。此时的两种类型的方向如图24中的(B)和(D)所示。
而且,其次,扬声器2L以在高度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被附着到头枕11,以便位于如下两个状态:扬声器2L被布置在用户3的左耳的侧面,以及扬声器2L被布置在用户3的嘴部的侧面。此时的这两种类型的方向如图24中的(A)和(C)所示。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L单独通过切换被用作麦克风,因此,对于扬声器2R,不必提供如上所述的移动机构。然而,在一些情况中,假设扬声器2R代替扬声器2L通过切换被用作麦克风,对于本实施例,则相对于两个扬声器2L和2R来设置移动机构。
扬声器移动机构
图25和26图示出了扬声器移动机构的示例。在此示例中,在头枕11中,为扬声器2L提供了扬声器移动机构50L,并且为扬声器2R提供了扬声器移动机构50R。扬声器移动机构50L和50R被分别设置到扬声器夹持部分11c和11d用于夹持重低音扬声器1W。
图25是从座椅10的正上方看的扬声器移动机构50L和50R的示图。而且,图26是描述扬声器移动机构50L的详细配置的示图。注意,扬声器移动机构50R具有与扬声器移动机构50L对称的配置,因此,它们之间的基本配置相同,并且省略其详细配置。
在图26中,马达51L例如由这样的步进马达构成,该步进马达用于使扬声器2L的方向例如在45度角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如上所述的。而且,马达52L例如由这样的步进马达构成,该步进马达用于将扬声器2L的高度位置在用户耳朵的侧面位置与用户嘴部的位置之间移动距离d,如上所述。
扬声器夹持构件54L被固定到马达51L的旋转轴53L。扬声器2L被附着到扬声器夹持构件54L。因此,当马达51L被旋转驱动时,被固定到旋转轴53L的扬声器夹持构件54L以旋转轴53L为中心在旋转轴53L的旋转方向上被旋转移动旋转轴53L的旋转角的量。
马达51L被容纳在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中。马达52L的旋转轴56L被穿过(thread),并且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被旋在马达52L的旋转轴56L上。马达52L被设置在固定构件57L中。为了防止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随着旋转轴56L的旋转而旋转,导销58L被穿过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被固定到固定构件57L。
根据此配置,当马达52L被旋转驱动时,被旋在该旋转轴56L上的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根据旋转轴56L以垂直滑动的方式移动,由于导销58L而不旋转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图26中的扬声器移动构件50L被容纳并设置在头枕11的重低音扬声器1W的扬声器夹持部分11d中。
马达51L和52L经受后面所述的来自控制单元40的扬声器2L的旋转移动控制信号的旋转驱动控制。在此情况中,马达51L由关于马达51L的旋转控制信号控制,并且扬声器2L的方向由根据其旋转控制信号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来改变和控制。而且,马达52L由关于马达52L的旋转控制信号控制,并且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根据其旋转控制信号的旋转方向在高度方向上以滑动方式移动。
具体地,当声学再现模式被改变为免持通话模式时,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以将旋转轴53L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45度。这样,扬声器夹持构件54L从声学再现模式的状态(其中,包括扬声器2L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的面相对于包括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的面构成45度角)以旋转轴53L为中心在逆时针方向上被旋转地移动45度。因此,包括扬声器2L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的面平行于包括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的面,并且扬声器2L被布置在关于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
相反,当免持通话模式被改变为声学再现模式时,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以将旋转轴53L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45度。这样,扬声器2L返回到声学再现模式的状态(其中,包括扬声器2L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的面相对于包括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外圆周框架的面构成45度角)。
而且,当声学再现模式被改变为免持通话模式时,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2L,以便将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降低距离d。因此,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以滑动方式移动以使得扬声器2L的中心位置来到用户嘴部的旁边。
相反,当免持通话模式被改变为声学再现模式时,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2L,以便将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升高距离d。因此,高度方向滑动构件55L以滑动方式移动以使得扬声器2L的中心位置来到用户耳朵旁边。
上面的描述是关于扬声器移动机构50L的描述,然而,除了扬声器移动机构50R相对于扬声器移动机构50L以对称方式被配置之外,扬声器移动机构50R也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被配置。注意,在图25中,扬声器移动机构50R的组件利用通过将其后缀L改变为后缀R之后的与对应于扬声器移动机构50L的组件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移动机构50R是通过被容纳在头枕11的重低音扬声器1W的扬声器夹持部分11c中而被设置的。
对信号处理***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考图2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信号处理***的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由以下单元构成: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用作音频信号生成单元的音乐源单元30、控制单元40、操作按钮组41以及蜂窝电话终端4。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包括可以在声学再现模式和免持通话模式之间切换的切换电路21、22、23、24和25。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0的模式切换信号,这些切换电路21至25在声学再现模式时被切换到端子M侧,而在免持通话模式时被切换到端子T侧。
在本实施例中,音乐源单元30包括CD(致密盘)播放器31C、硬盘驱动器(此后,缩写为HDD)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当CD被装载到CD播放器31C中时,CD播放器31C对双声道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输出。大量音乐内容的音乐数据被存储在HDD 31H中,并且当其被选择时,HDD 31H解码音乐数据以输出双声道音频信号。广播接收单元31B例如可以接收AM音频广播、FM音频广播、电视广播等,并且将接收到的广播音频输出为双声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来自CD播放器31C、HDD 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的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
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中,来自CD播放器31C、HDD 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被输入到源选择电路32。
如图9所示,操作按钮组41包括诸如电话按钮61、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的选择按钮,以及音量控制旋钮65。与用户在操作按钮组41上的按钮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注意,除了如上所述的选择按钮之外,操作按钮组41还包括对于CD播放器31C和HDD 31H的所谓重复播放和随机播放,以及对于广播接收单元31B的广播频道选择按钮等。然而,为了简化描述,将省略关于这些按钮的图示说明和描述。
例如由安装在其上的微计算机构成的控制单元40生成与用户对操作按钮组41的按钮操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且将其提供给音乐源单元30和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的必要单元。
当在声学再现模式中操作电话按钮61时,控制单元40确定声学再现模式被切换为免持通话模式,并且将模式切换信号提供给切换电路21至25。然后,控制单元40根据该模式切换将如上所述的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和52L。
而且,当在免持通话模式状态中检测到诸如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的选择按钮之一***作时,控制单元40确定免持通话模式被改变为声学再现模式。然后,基于该确定结果,控制单元40将模式切换信号提供给切换电路21至25,并且还将如上所述的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52L、51R和52R。
注意,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免持通话模式中,到音乐源的播放未被执行的状态的切换被执行。然后,扬声器2L被用作麦克风,并且被用于收集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并且重低音扬声器1W还用于收集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
当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诸如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关于音乐源的选择按钮被按下时,控制单元40将源选择信号提供给源选择电路32。
源选择电路32由其源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并且执行选择控制以便选择与被按下的选择按钮相对应的音乐源。例如,当CD按钮62被按下时,源选择电路32选择性地从CD播放器31C输出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类似地,源选择电路32在HDD按钮63被按下时,选择性地从HDD 31H输出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并且在广播按钮64被按下时从广播接收单元31B输出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
在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中,左声道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高通滤波器33L,并且高频分量被提取出来。然后,来自高通滤波器33L的左声道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以及功率放大器35L被提供给用于模式切换的切换电路21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输入端)。在声学再现模式中,在切换电路21的切换端子(输入/输出端)处获得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扬声器2L,并且被声学再现。
而且,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中的右声道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高通滤波器33R,并且高频分量被提取出来。然后,来自高通滤波器33R的右声道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被提供给用于模式切换的切换电路25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输入端)。
切换电路25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输入端)接地。而且,在切换电路25的切换端子(输出端)处获得的音频信号经由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R以及功率放大器35R被提供给扬声器2R,并且被声学再现。
而且,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分别被提供给低通滤波器36L和36R,并且低频分量被提取出来。从低通滤波器36L和36R获得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的低频分量被提供给加法电路37,并在此被相加。加法电路37的输出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4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输入端)。如后所述,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4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输入端)。
然后,在切换电路24的切换端子(输出端)处获得的音频信号通过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以及功率放大器35W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并且被声学再现。
在此情况中,扬声器1W、2L和2R被布置在用户耳朵附近,因此,从扬声器1W、2L和2R发出的通话语音的声量可以被抑制。因此,即使用户3以相对大的音量收听音乐,也可以减少泄露到其他人的声音。
接下来,将描述免持通话的音频信号的处理***。切换电路21被连接到扬声器2L的音圈(voice coil),并且在声学再现模式时,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扬声器2L,由此其扬声器2L用作电声转换器件。
另一方面,在免持通话模式时,切换电路21被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由此提供从扬声器2L获取音频信号的状态。即,在免持通话模式时,扬声器2L用作电声转换器件,即,麦克风。然后,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被切换到麦克风的扬声器2L,用户3说出的通话语音被收集,并且经过声电转换以生成通话语音信号,并且该信号被输入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
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中,来自用作声电转换器件的扬声器(麦克风)2L的音频信号通过切换电路21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被提供给麦克风放大器26。然后,在麦克风放大器26中被放大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低通滤波器27。
在本实施例中,低通滤波器27根据下述原因而被设置。具体地,在从重低音扬声器1W(裸露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中,尤其对于低频,对从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的抵消效果是显著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通话能够以确保没有啸鸣的方式被稳定地执行,根据低通滤波器27,从重低音扬声器1W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的分量仅被限制为通话语音频带分量,当麦克风被布置在上述声压零区域Zo中时,通话语音频带分量的升压几乎完全被抵消并变为零。在系示例中,低通滤波器27的截止频率例如被设为2kHz。低通滤波器27的截止频率取决于免持通话装置的使用环境而不同,并且例如,可以构想截止频率为1kHz或低于1kHz。
注意,取决于蜂窝电话终端的类型或者对其蜂窝电话终端的连接方法,麦克风放大器26和低通滤波器27都可以被省略。
低通滤波器27的输出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2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2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输入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2的切换端子(输出端)通过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8被连接到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即,在麦克风处收集的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信号被提供给蜂窝电话终端4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从蜂窝电话终端4的接收者音频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被输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
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3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23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输入端)接地。然后,切换电路23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被连接到切换电路24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
因此,从蜂窝电话终端4发送来的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4、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以及功率放大器35W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
在此情况中,重低音扬声器1W被布置在用户头部后侧的用户附近,因此,从重低音扬声器1W发出的声音可以被压低到较小的输出音量。
当音量控制旋钮65被用户操作时,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34R和34W用来根据其操作控制被提供给扬声器2L、2R和重低音扬声器1W的各个音频信号的声量。
具体地,当用户例如将音量控制旋钮65向右旋转时,控制单元40将此检测为提高音量操作。然后,控制单元40控制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34R和34W来将被提供给扬声器2L、2R和重低音扬声器1W的各个音频信号的声量提高与音量控制旋钮65的旋转量相对应的量。
而且,当用户例如将音量控制旋钮65向左旋转时,控制单元40将此检测为降低音量操作。然后,控制单元40控制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34R和34W来将被提供给扬声器2L、2R和重低音扬声器1W的各个音频信号的声量降低与音量控制旋钮65的旋转量相对应的量。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音量控制旋钮65的数目为一个,并且根据对其一个音量控制旋钮65的操作,音量控制在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34R和34W之间以互锁(interlock)的方式被执行。然而,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向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34R和34W的每个提供音量控制旋钮,并且独立控制每个音量。
对第七实施例中的操作的描述
在声学再现模式中,切换电路21至25的每个都被切换到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
因此,这种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其中,音频信号从切换电路21被提供给扬声器2L,并且扬声器2L被切换到用作电声转换器件,即扬声器的状态。而且,切换电路22和23被切换到接地端侧,并且免持通话的音频信号***被关闭。
而且,扬声器2L和2R被设置在高度位置被设在用户3的耳朵旁边(如图24中的(A)所示)的状态中,并且还被设置在其振膜面对着耳朵方向的状态中。
在声学再现模式中,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被扬声器2L、2R和重低音扬声器1W声学再现。输出音量通过对操作按钮组41的音量控制旋钮65的操作来改变。而且,操作按钮组41的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作,由此来改变从音乐源单元30发送来的双声道音频信号的源。
例如,在声学再现模式时在蜂窝电话终端4中有进入呼叫的情况中,对于本实施例,用户在蜂窝电话终端4中执行进入呼叫响应操作(例如,摘机操作),并且还按下操作按钮组41的电话按钮61。而且,在用户3从蜂窝电话终端4向通话伙伴执行外出呼叫以执行免持通话时,对于本实施例,用户3在蜂窝电话终端4中向通话伙伴执行外出呼叫操作,并且还按下电话按钮61。
当用户按下操作按钮组41中的电话按钮61时,控制单元40对此进行检测以执行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的处理。
首先,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52L、51R和52R的每个已将扬声器2L和2R移动到用户3的嘴部的高度位置,并且还将它们移动到关于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与此同时,控制单元40将切换控制信号提供给切换电路21至25以将它们每个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
而且,扬声器2L被切换到麦克风。在麦克风2L处收集的用户3的说话音频的发送者音频信号通过麦克风放大器26、低通滤波器27、切换电路22以及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8被提供给蜂窝电话终端4。因此,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信号通过蜂窝电话网络经由蜂窝电话终端4被发送到通话伙伴。
而且,在蜂窝电话终端4处接收的来自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被输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来自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通过切换电路23和24、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和功率放大器35W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因此,接收者音频信号由重低音扬声器1W声学再现。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对到蜂窝电话终端4的进入呼叫的响应以及外出呼叫操作是通过在蜂窝电话终端4中分别执行进入呼叫响应操作和外出呼叫操作来处理的。
然而,在蜂窝电话终端4包括与计算机的连接端子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免持工具包(kit),该免持工具包在按钮被单次触动的情况下采用其连接端子来实现对已登记的伙伴的自动引入呼叫/结束呼叫以及外出呼叫功能。因此,该免持工具包功能被包括在控制单元40中,由此,控制单元40显然可以执行诸如自动引入呼叫/结束呼叫等的功能。
图27是用于描述当从声学再现模式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时由控制单元40进行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控制单元40监控电话按钮61是否被按下(步骤S101)。然后,在判定电话按钮61未被按下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在声学再现模式中执行与对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音量控制旋钮65等的操作相对应的控制(步骤S102)。在此步骤S102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当在步骤S101中判定电话按钮61被按下时,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和51R来改变并移动扬声器2L和2R的方向以使得面对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步骤S103)。而且,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2L和52R来改变并移动扬声器2L和2R的高度位置以使得位于用户3的嘴部高度位置(步骤S104)。
此外,控制单元40将切换电路21至25从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步骤S105)。
然后,控制单元40判断免持通话模式是否已完成(步骤S106)。步骤S106中控制单元40的判断处理是通过控制单元40判断用户3是否再次按下电话按钮61,或者用户3是否按下诸如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等的选择按钮之一来执行的。
当在步骤S106中判定免持通话模式已完成时,控制单元40执行用于切换到声学再现模式的如下处理。具体地,首先,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2L和52R来改变并移动扬声器2L和2R的高度位置以使得位于用户3耳朵的高度位置(步骤S107)。
接下来,控制单元40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马达51L和51R来改变并移动扬声器2L和2R的方向以使得面向用户3耳朵的方向(步骤S108)。此外,控制单元40将切换电路21至25从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切换到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步骤S109)。在此步骤S109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101。
注意,如上所述,在蜂窝电话终端4包括与计算机的连接端子的情况中,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控制单元40可以基于通过其连接端子的信息检测蜂窝电话终端4中的通话的结束。在此情况中,当检测到蜂窝电话终端4中通话的结束时,在步骤S106中,控制单元40确定免持通话模式的结束,并且切换到声学再现模式。在此情况中,在切换之后的声学再现模式中,处理可以前进到预定音乐源被选择的状态,或者可以返回到紧邻被改变到免持通话模式之前的状态。
因此,在免持通话模式中,来自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从重低音扬声器1W发出,并且用户的发送者音频由布置在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的麦克风(扬声器2L)收集。
因此,可以在防止啸鸣发生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重低音扬声器1W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并且还被布置在用户附近,因此,原始声音发射输出音量(升压)可以较小。对于本实施例,根据该优点与用于收集用户3的发送者音频的麦克风(扬声器2L)被布置在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的组合,可以在充分防止啸鸣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
在用户3按下电话按钮61以将外出呼叫从蜂窝电话终端4发送到通话伙伴来尝试执行免持通话的情况中,当通话伙伴对此进行响应时,免持通话可以被执行,如上所述。
第八实施例
对于上述第七实施例,在免持通话模式中,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频被关闭。然而,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可以在收听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频的同时执行通话。此第八实施例是处于在收听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频的同时使能免持通话的情况中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实施例。
图28图示出了根据此第八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硬件配置示例。在图28中,与根据上述第七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中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在此第八实施例中,未设置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切换电路24和25。在此第八实施例中,取代切换电路24和25被移除,相对于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设置了衰减单元38L和38R。此外,在此第八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将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混合到将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的音频信号中的混合电路39。注意,衰减单元38L和38R使得在免持通话时容易收听接收者音频,而不是不可或缺的。
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中的左声道的音频信号经由衰减单元38L被提供给高通滤波器33L和低通滤波器36L。而且,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中的右声道的音频信号经由衰减单元38R被提供给高通滤波器33R和低通滤波器36R。
然后,来自高通滤波器33L的左声道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通过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L、功率放大器35L,并且此外经由切换电路21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被提供给用于左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
而且,来自高通滤波器33R的右声道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通过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R和功率放大器35R原样被提供给用于左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R。
而且,来自加法电路37的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的低频分量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9。在通话时来自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3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被提供给混合电路39。然后,混合电路39的输出音频信号通过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以及功率放大器35W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
衰减单元38L和38R用于在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执行免持通话时减小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的声量。
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衰减单元38L和38R的衰减量为零。即,衰减单元38L和38R在声学再现模式中在不衰减其音频信号的情况下输入/输出其输入音频信号。
当用户按下操作按钮组41中的电话按钮61时,控制单元40对此进行检测以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并且将衰减控制信号提供给衰减单元38L和38R以衰减来自源选择电路32的音频信号。
在此情况中,免持通话模式时的衰减单元38L和38R的衰减量被选择以便将音乐源的音频信号衰减到通话不被打扰的程度。在本示例中,衰减单元38L和38R被控制以在免持通话模式时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0的衰减控制信号将其输入音频信号衰减例如-20dB。其它配置与第七实施例中的相同。
对第八实施例的操作的描述
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切换电路21、22和23的每个都以与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被切换到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因此,扬声器2L未被切换到麦克风,并且来自蜂窝电话终端4的音频信号还被切换电路23关闭。
然后,从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形成的左右声道的高频分量被提供给扬声器2L和2R并被声学再现,并且其低频分量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并被声学再现。此时衰减单元38L和38R处的衰减量为零。通过操作操作按钮组41中的音量控制旋钮65来改变输出声量。并且,通过操作操作按钮组41中的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来改变从音乐源单元30发送来的双声道音频信号的源。
当用户在音乐源播放模式时按下操作按钮组41中的电话按钮61时,控制单元40以与上面相同的方式对此进行检测已将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
具体地,控制单元40以与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将旋转控制信号提供给51L、52L、51R和52R,将扬声器2L和2R移动到用户3的嘴部的高度位置,并且还移动到重低音扬声器1W的声压零区域Zo中。
然后,在此第八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将切换电路21至23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此外,在此第八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将上述衰减控制信号输出到衰减单元38L和38R。因此,衰减单元38L和38R将其输入音频信号衰减-20dB,并输出经衰减的信号。
然后,在扬声器2L处收集的用户3的说话音频的发送者音频信号通过麦克风放大器26、低通滤波器27、切换电路22和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8被提供给蜂窝电话终端4。蜂窝电话终端4通过蜂窝电话网络将接收到的用户的发送者音频信号发送给伙伴。而且,在蜂窝电话终端4接收到的来自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被输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
从伙伴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3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在混合电路39处与来自加法电路37的经衰减单元38L和38R衰减的音频信号的低频分量混合。然后,来自混合电路39的音频信号通过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以及功率放大器35W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即,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与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经衰减的音频信号混合,并且由重低音扬声器1W声学再现。
因此,在根据此第八实施例的免持通话模式中,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频信号分别在衰减单元38L和38R中被衰减-20dB,由此防止通话语音变得不可听见。
因此,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在持续收听用户3在音乐源播放模式中收听的音乐源的同时,可以通过蜂窝电话4执行与通话伙伴的免持通话。
重低音扬声器1W被布置在用户头部后方附近,因此,原始声音发射输出音量(升压)可以较小。根据该优点与将被切换到麦克风的扬声器2L被布置在重低音扬声器1W的升压零区域Zo中的组合,在此第八实施例中,可以在防止啸鸣并收听音乐源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
第九实施例(车内音频***)
此第九实施例被布置以使得在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两个声学再现装置之间各个用户可以在欣赏音乐源的播放的同时合适地彼此通话。下述实施例是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例如被提供给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作为车内音频***的情况。
图29是图示出根据此第九实施例的车内音频***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如图29所示,此第九实施例例如是用户3B坐在副驾驶座椅上并且用户3A坐在驾驶座椅上的情况。
在此第九实施例中,对于用户3A和3B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通常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七实施例或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配置。因此,在此第九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对于用户3A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与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添加了后缀A的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类似地,对于用户3B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与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添加了后缀B的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与上述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可以在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之间执行相互通话。
同样,在第九实施例中,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是扬声器也被设置在用户3A和3B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来作为具有与图21所示的配置相同的配置的扬声器。
具体地,重低音扬声器1WA和1WB被设置到与用户3A和3B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的中央相当的部分。而且,用于左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A和2LB被附着到用户3A和3B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的左侧端,并且用于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RA和2RB被附着到头枕部分的右侧端。
扬声器2LA和2RA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被可移动地配置,如上所述,以使得根据扬声器移动构件50LA和50RA在声学再现模式和免持通话模式之间具有不同的高度位置和方向。类似地,扬声器2LB和2RB被可移动地配置,如上所述,以使得根据扬声器移动构件50LB和50RB在声学再现模式和免持通话模式之间具有不同的高度位置和方向。
此外,在免持通话模式时,扬声器2LA和2RA被配置以便位于重低音扬声器1WA的声压零区域Zo,而且扬声器2LB和2RB被配置以便位于重低音扬声器1WB的声压零区域Zo中。
同样,在此第九实施例中,重低音扬声器1WA和1WB,以及用于左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A、2LB、2RA和2RB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在此第九实施例中,对于驾驶座椅的用户3A,用于左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A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而且,对于副驾驶座椅的用户3B,用于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RB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在图29中,用阴影图示出了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的扬声器2LA和2RB。
因此,在免持通话模式时将麦克风分离布置在用户3A的左边以及用户3B的右边的原因是最大程度上防止各个麦克风收集相邻用户的说话音频。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用户3A设置操作按钮组41A,并且针对用户3B设置操作按钮组41B。与用户3A和3B对操作按钮组41A和41B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控制单元40判断操作按钮组41A和41B中的哪个***作,以及哪个按钮***作,由此根据其判断结果执行控制。
针对用户3A设置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并且针对用户3B设置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蜂窝电话终端4A可以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而且蜂窝电话终端4B可以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此外,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CD播放器31C、HDD 31H和广播接收单元31B的每个的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的每个。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基本上具有与根据上述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相同的配置。
具体地,采用这样的配置:其中,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乐源可以被选择并播放,而且可以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A和4B以及蜂窝电话网络执行与外部通话伙伴的电话通话(免持通话)。然而,在此第九实施例中,可切换为麦克风的用于高频的扬声器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之间是不同的,因此,从这点来看,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之间的配置也是不同的。
在此第九实施例中,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被配置以使得装置之间的通话可以通过利用扬声器2LA(麦克风)、重低音扬声器1WA、扬声器2RB(麦克风)以及重低音扬声器1WB在用户3A和3B之间被执行。如果我们说利用蜂窝电话终端的通话是外线通话,则装置之间的这种通话则是内线间的通话(用户之间的交谈)。
此外,在此第九实施例中,用户3A和3B所坐的座椅分别包括检测用户3A和3B的就座的坐席传感器43A和43B。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40仅将与来自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为表示坐着状态的用户3A和/或3B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或20B设为可操作状态。例如,控制单元40仅将电源电压提供给与来自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为表示坐着状态的用户3A和/或3B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或20B,来使能其操作,由此实现电能节省。
图30图示出了根据此第九实施例的针对用户3A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硬件配置示例。并且,图31图示出了根据此第九实施例的针对用户3B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硬件配置示例。图30和图31中的配置是根据上述第七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被应用到此第九实施例的情况。
如图30所示,在针对用户3A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切换电路22A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被连接到切换电路71A的切换端子。
切换电路71A是可以由来自控制单元40的切换控制信号在外线通话和内线通话(相互通话)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71A的外线通话侧端子ET(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8A被连接到蜂窝电话终端4A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从蜂窝电话终端4A的接收者音频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A被输入到根据本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然后,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A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72A的外线通话侧端子ET(输入端),切换电路72A在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A的外线通话和与其它用户3B的交谈(内线通话)之间进行切换。切换电路72A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被连接到切换电路23A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
切换电路71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出端)被连接到后面所述的另一用户3B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切换电路72B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入端)。而且,该另一用户3B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切换电路71B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出端)被连接到用户3A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切换电路72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入端)。
如图31所示,在针对用户3B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中,针对用于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RB设置了切换电路21B。右声道的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通过功率放大器35RB被提供给切换电路21B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
而且,扬声器2RB被配置以使得在免持通话模式时与对切换电路21B的切换一起被切换为麦克风。在免持通话模式时,在被切换为麦克风的扬声器2RB处收集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1B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被提供给麦克风放大器26B。
然后,在麦克风放大器26B处被放大的音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27B被提供给在声学再现模式和免持通话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电路22B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输入端)。切换电路22B的声学再现模式侧端子M(输入端)接地。
然后,切换电路22B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被连接到通过来自控制单元40的切换控制信号而在外线通话和内线通话(相互通话)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电路71B的切换端子。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71B的外线通话侧端子ET(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出端子28B被连接到蜂窝电话终端4B的发送者音频输入端。
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信号从蜂窝电话终端4B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输出端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B被输入到根据本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经由音频信号输入端子29B输入的接收者音频信号被提供给切换电路72B的外线通话侧端子ET(输入端),切换电路72B在通过蜂窝电话终端4B的外线通话和与另一用户3A的交谈(内线通话)之间进行切换。切换电路72B的切换端子(输出端)被连接到切换电路23B的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
然后,切换电路71B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出端)被连接到另一用户3A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切换电路72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入端)。而且,该另一用户3A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切换电路71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出端)被连接到用户3B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切换电路72B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输入端)。
在此第九实施例中,对于操作按钮组41A和41B,如图14所示,交谈按钮66被添加到图9所示的操作按钮组41的配置中。当交谈按钮66被按下时,控制单元40确定产生了免持通话模式中的内线通话请求,以执行用于使其内线通话被执行的控制操作。
第九实施例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在利用如此配置的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的用户3A或3B对操作按钮组41A或41B中的任一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时的相关操作。
控制单元40监控来自坐席传感器43A和43B的坐席检测输出以检测对用户3A和3B的座椅的就座状态。然后,当检测到用户3A就座时,控制单元40对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供电以使能其操作。类似地,当检测到用户3B就座时,控制单元40对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供电以使能其操作。注意,本实施例是车内***,因此,不用说,该***在配件开关用钥匙被打开时被供电。
在检测到其中的用户3A和3B就座并且其操作被控制单元40使能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中,除了交谈按钮66被按下的情况以外,执行与上述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操作。
具体地,在电话按钮61未被按下的声学再现模式中,对于本实施例,例如,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切换电路21A和25A由控制单元40连接到音乐播放侧端子M。然后,在声学再现模式中,如上所述,在控制单元40的控制下,根据对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等的按下来选择源,并且利用三个扬声器来执行根据3D***的声学再现。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3A和3B可以选择并欣赏不同的音乐源。例如,当在声学再现模式中操作按钮组41A的电话按钮61被用户3A按下时,控制单元40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中的外线通话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将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切换电路21A和25A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并且将切换电路71A和72A切换到外线通话侧端子ET。
而且,如上所述,控制单元40控制扬声器移动机构50LA和50RB以使扬声器2LA和2RA位于并指向免持通话模式中的高度位置和方向。
在免持通话模式中的外线通话状态中,如上所述,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来自被切换为麦克风的扬声器2LA的发送者音频被发送到通话伙伴,而且来自通话伙伴的接收者音频从重低音扬声器1WA发出。因此,免持通话可以被执行。
接下来,将描述当交谈按钮66***作时的相关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对操作按钮组41A的交谈按钮66的操作是从用户3A到用户3B的内线通话请求,而对操作按钮组41B的交谈按钮66的操作是从用户3B到用户3A的内线通话请求。
在发生内线通话请求的情况中,控制单元40判断所请求的伙伴是否就座以及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是否处于可操作状态,并且在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处于不可操作状态的情况中,控制单元40向请求了其内线通话请求的用户通知其结果。该通知例如由控制单元40采用用于将蜂鸣声混合到音乐源的音频信号中的方法等来执行。
接下来,当已被执行了内线通话请求的伙伴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处于可操作状态时,控制单元40执行控制以便获得可以执行免持内线通话(交谈)的状态。
该控制例如将利用用户3A按下了交谈按钮66的情况中的示例来描述。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控制单元40首先将切换电路21A和25A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并且还将切换电路71A和72A切换到内线通话侧端子IT。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中,控制单元40将切换电路21B至25B切换到免持通话模式侧端子T,并且还将切换电路71B和72B切换到内线通话侧端子IT。
图32图示出只提取出了用于免持通话的组件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图32图示出在免持通话模式中的内线通话时的切换电路21A至24A、71A、72A、21B至24B、71B和72B的切换状态。
根据对上述切换电路的切换,在被切换到麦克风的扬声器2LA处收集的用户3A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6A→低通滤波器27A→切换电路22A→切换电路71A的路线被提供到伙伴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
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中,来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72B→切换电路23B→切换电路24B→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B→功率放大器35WB的路线被提供给重低音扬声器1WB,并且被声学再现。
这样,来自用户3A的发送者音频在用户3B附近的重低音扬声器1WB处被声学再现并发出。
而且,在被切换为麦克风的扬声器2RB处收集的用户3B的发送者音频信号经由麦克风放大器26B→低通滤波器27B→切换电路22B→切换电路71B的路线被提供到伙伴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
然后,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中,来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音频信号经由切换电路72A→切换电路23A→切换电路24A→用于音量控制的分压器34WA→功率放大器35WA的路线被提供到重低音扬声器1WA,并且被声学再现。
这样,来自用户3B的发送者音频在用户3A附近的重低音扬声器1WA处被声学再现并发出。
根据上面的描述,与用户3A和3B之间的内线通话类似的交谈可以在免持状态下被执行。在此情况中,对于本实施例,被切换为麦克风的扬声器被布置在用户3A的左耳侧和用户3B的右耳侧,以便它们相隔较远并且用户3A和3B位于两者之间,因此,对啸鸣的防止效果较好。
第十实施例(车内音频***)
第十实施例是扩展型的第九实施例。第九实施例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被应用到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的情形。第十实施例假设为轿车型的四人乘坐车,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不仅被应用到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而且被应用到后排的两个座椅板。
图33是图示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车内音频***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33中,假设用户3A坐在驾驶座椅上,用户3B坐在副驾驶座椅上,用户3C坐在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上,而用户3D坐在副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上。
同样,在此第十实施例中,针对用户3A、3B、3C和3D的每个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类似于第九实施例通常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配置。因此,同样在此第十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在图33中,对于针对用户3A、3B、3C和3D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与上述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用其每个被添加了相应的后缀A、B、C或D的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用于高频的左声道扬声器2LA、2LB、2LC和2LD被附着到用户3A、3B、3C和3D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图中未示出)的左侧。而且,用于高频的右声道扬声器2RA、2RB、2RC和2RD被附着到用户3A、3B、3C和3D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的右侧。
重低音扬声器1WA、1WB、1WC和1WD被设置在用户3A、3B、3C和3D的头部部分的后面。重低音扬声器1WA、1WB、1WC和1WD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左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A、2LB、2LC、2LD、2RA、2RB、2RC和2RD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左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A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针对驾驶座椅的用户3A的麦克风。类似地,用于左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LC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针对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的用户3C的麦克风。
而且,用于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RB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针对副驾驶座椅的用户3B的麦克风。类似地,用于右声道的高频的扬声器2RD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针对副驾驶座椅后面的座椅的用户3D的麦克风。
同样,对于本实施例,在免持通话模式中,用于高频的扬声器2LA、2LB、2LC和2LD以及用于高频的扬声器2RA、2RB、2RC和2RD被布置在重低音扬声器1WA、1WB、1WC和1WD的声压零区域Zo中。
如上所述,扬声器2LA和2RB以及扬声器2LC和2RD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的原因为如上所述的尽可能防止收集水平而坐的相邻用户的说话音频。因此,结合被切换为麦克风的扬声器布置位置可以提高对啸鸣的防止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其中,四个座椅的用户的每个都可以欣赏各自的音乐源,经由蜂窝电话网络执行与外部伙伴的通话,并且还执行与四个座椅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交谈(内线通话)。
多切换盒80因此被设置,并且如图34所示,包括上述控制单元40,并且还包括分别针对座椅中的用户3A、3B、3C和3D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此外,多切换盒80包括内线切换电路81。
如图34所示,用于经由蜂窝电话网络与外部伙伴执行通话的蜂窝电话终端4A、4B、4C和4D可以分别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
而且,来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的每个的内线通话的音频输入/输出信号(例如,图30中在切换电路71A和72A的内线通话侧端子IT处获得的信号)被提供给内线切换电路81。
内线切换电路81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0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内线通话路径。
如图33所示,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分别被提供给座椅中的用户3A、3B、3C和3D。来自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包括在多切换盒80中的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40判断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中的哪个***作,并且还判断所确定的操作按钮组中的哪个操作按钮***作。然后,控制单元40根据其判断结果执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中的每个包括如图17所示的操作按钮。具体地,类似于上述实施例,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中的每个包括电话按钮61、CD按钮62、HDD按钮63、广播按钮64、音量控制旋钮65以及交谈按钮66。在此第十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交谈按钮66相联系的四个伙伴指定按钮671、672、673和674,用于指定其它三个座椅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交谈对象。
注意,在四个伙伴指定按钮中,三个伙伴指定按钮671、672和673被预先设置以便针对每个座椅指定不同的另一座椅。四个伙伴指定按钮中的余下的一个伙伴指定按钮674是用于指定所有其它三个座椅作为伙伴的操作按钮。
而且,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分别被提供给用户3A、3B、3C和3D的座椅。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的坐席检测输出被提供给多切换盒80中的控制单元40。控制单元40执行控制,以便基于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的坐席检测输出仅对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中与用户所坐的座椅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供电,以使能其操作。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分别包括音乐源选择单元32A、32B、32C和32D(图中未示出)。因此,用户3A、3B、3C和3D的每个可以分别播放并欣赏他们利用操作按钮组41A、41B、41C和41D选择的音乐源。
具体地,例如,当用户3A按下操作按钮组41A中的CD按钮62时,控制单元40检测到此,并且控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的音乐源选择单元32A选择来自CD播放器31C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而且,例如,当用户3B按下操作按钮组41B中的HDD按钮63时,控制单元40检测到此,并且控制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B的音乐源选择单元32B选择来自HDD 31H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这对其它用户的选择按钮操作也适用。
而且,用户3A、3B、3C和3D可以通过按下按钮61来分别通过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的专用蜂窝电话终端4A、4B、4C和4D经由蜂窝电话网络执行与伙伴的通话。此时的操作已在第九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此第十实施例中,在按下交谈按钮66时,当按下伙伴指定按钮671、672和673之一后,可以执行与所按下的伙伴指定按钮所指定的座椅上的伙伴的交谈(内线通话)。
例如,我们假说在按下了操作按钮组41A中的交谈按钮66之后,用户3A按下了被设置来指定用户3B的伙伴指定按钮671。在此情况中,控制单元40对由用户3A在操作按钮组41A中的按钮按下操作进行检测,并且控制内线切换电路81以连接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和20B的内线通话路径。这样,可以在用户3A和3B之间执行交谈。
而且,例如,我们假说在按下了操作按钮组41A中的交谈按钮66之后,用户3A按下了被设置来指定用户3B的伙伴指定按钮671以及被设置来指定用户3C的伙伴指定按钮672。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40对由用户3A在操作按钮组41A中的按钮按下操作进行检测,并且控制内线切换电路81以连接三个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和20C的内线通话路径。这样,可以在用户3A、3B和3C之间执行交谈。
而且,例如,我们假说在按下了操作按钮组41A中的交谈按钮66之后,用户3A按下了被设置来指定所有其它用户的伙伴指定按钮674。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40对由用户3A在操作按钮组41A中的按钮按下操作进行检测,并且控制内线切换电路81以连接所有音频信号处理单元20A、20B、20C和20D的内线通话路径。这样,可以在用户3A、3B、3C和3D之间执行交谈。
注意,在此情况中,同样,如上所述,基于坐席传感器43A、43B、43C和43D的坐席检测输出,针对未就座的用户的交谈请求被确定为无效的。然后,其结果通过报警蜂鸣声等被通知给请求交谈的用户,如上所述。然而,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当请求与多个人交谈时,在一部分座椅用户未就座的情况下,与已就座的用户的交谈被使能,并且省略对存在未就座用户进行通知的蜂鸣声。
在上述第十实施例中,同样,也不用说,可以以与上述实施例(其中,通过蜂窝电话终端与外部伙伴进行通话)相同的方式完全获得优点,并且可以在防止啸鸣的情况下执行内线通话(交谈)。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来自音乐源的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原样被提供给左右扬声器。因此,存在声像(sound image)位于头部附近的可能性。然而,使来自音乐源的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经受采用头部转移函数的虚拟声像定位处理,由此可以使左右两个声道的立体声声像作为虚拟声像被定位于朝向用户(收听者)。
具体地,例如,在图7中,虚拟声像定位处理单元被设置在衰减单元33L和33R的前一级上的源选择电路32的输出侧。然后,左右扬声器预先被朝向用户而安装,并且来自所安装的扬声器的声波也在被安装在用户或模拟人头的两耳附近的麦克风处被收集,并且头部转移函数预先被测量。然后,虚拟声像定位处理单元利用测得的头部转移函数和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执行卷积处理。因此,虚拟声像通过从被朝后布置在用户两个耳朵附近的扬声器1L和1R发出的音频被定位于朝向用户3,由此用户3可以收听好像是从被朝前布置的左右扬声器发出的双声道音频。
注意,根据该虚拟声像定位处理单元,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两个扬声器1L和1R来执行5.1声道多环绕虚拟声定位。在此情况中,5.1声道环绕音频信号经过虚拟声像定位处理以生成双声道音频,并且其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分别被提供给扬声器1L和1R。因此,两个扬声器1L和1R不限于用于双声道立体声音频的左右声道的扬声器。
注意,在上述第七至第十实施例中,仅用于重低音扬声器的高频的左右扬声器之一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然而,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左右扬声器2L和2R都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并且其中之一被适当地选来用作麦克风。
接下来,在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如图35A所示,用户的左右扬声器1L和1R被固定以使得其振膜的振动面面向在前面的用户3的左右耳,并且在上面的示例中,处于相对于用户3所坐的座椅的头枕部分7的长侧方向的倾斜状态中。
然而,在将扬声器1L和1R安装在倾斜方向的情况中,扬声器1L和1R之间的距离被延长,因此,存在驾驶员的后视性相应地恶化的可能性。
因此,在驾驶座椅的情况中,如图35B所示,扬声器1L和1R被附着到头枕部分7以使得扬声器1L和1R的振膜的振动面被定位于与头枕部分的长侧方向并行的方向上。图35B图示出了扬声器1L和1R以裸露扬声器状态被嵌入头枕部分7的状态。
而且,如图35C所示,由低音扬声器1W、用于高频的左右两个小扬声器1Ls和1Rs构成的所谓的3-D***可以用作扬声器配置。在此情况中,例如,用于左右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的低频分量的另外的信号被提供给低音扬声器1W。而且,例如,通过高通滤波器的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被分别提供给用于高频的两个小扬声器1Ls和1Rs。
在图35C的示例的情况中,用于高频的左右小扬声器1Ls和1Rs被布置以便面向在前面的用户的两个耳朵,以使得其振膜的振动面被定位于针对用户的两个耳朵的倾斜方向。然而,其振膜具有小的镗孔直径的扬声器1Ls和1Rs是用于高频的小扬声器,因此,比图35A的情况中的后视性好。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免持通话的麦克风仅被提供给左右扬声器之一。然而,如图35A、35B和35C所示,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麦克风2L和2R被提供给两个扬声器,并且其中任一个被选择并应用。
注意,在图35C的情况中,未向低音扬声器1W提供麦克风,而向用于高频的两个小扬声器1Ls和1Rs提供麦克风2L和2R。
而且,被提供给左右扬声器1L和1R的两个麦克风2L和2R都可以用作用于免持通话的麦克风。图36图示出了这样的布置,其中,左右扬声器1L和1R被设置到商务座椅6的头枕部分7,并且麦克风2L和2R也被设置到其扬声器1L和1R的框架(声压零区域)上。
在此情况中,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其中,左扬声器1L和麦克风2L用于关于第一电话线的免持通话,并且右扬声器1R和麦克风2R用于关于第二电话线的免持通话。即,设置了两个电话线,对于一条电话线的免持通话,将左扬声器1L和麦克风2L连接到该一条电话线,并且对于另一电话线的免持通话,将右扬声器1R和麦克风2R连接到该另一电话线。
坐在座椅6上的操作员可以通过将面部转向左面和右面来执行针对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免持通话。在此情况中,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同时免持通话。因此,具有图36中的配置的装置适合于呼叫中心的电话应答操作员的免持通话。在此情况中,图36中的示例用于电话应答,因此,不必提供用于播放音乐源的信号处理***。
优点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和免持通话装置,可以利用简单的硬件配置在防止啸鸣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迄今,对于车内装置等,存在的麻烦在于用于免持通话的麦克风必须被附着到遮阳板、方向盘等上。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其中,麦克风(或者能够用作麦克风的扬声器)被附着到扬声器的声压零区域的位置,并且其扬声器被附着到头枕部分,因此,可以消除这样的麻烦。
而且,在耳机型的免持通话装置中,用户必须带上耳机,这包括由接触身体的耳机引起的诸如不适感、不卫生状态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中,扬声器和麦克风被固定到用户附近的头枕等上,因此,消除了这种问题。
此外,扬声器被布置在用户耳朵附近,由此可以减小声能,并且即使在诸如车辆等的较窄空间中,都可以在抑制对其他人的影响的同时执行抑制啸鸣的免持通话。
而且,在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每个用户可以单独选择音乐源,并且还可以单独控制声量。在免持通话时音乐源被衰减,由此可以在收听音乐源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
而且,对于第九实施例,存在这样的优点:用于免持通话的麦克风在音乐播放模式时还可以用于音频识别。
而且,存在这样的优点:用于免持通话的麦克风在音乐播放模式时还可以用于收集外部噪声以执行噪声消除。
其他修改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免持通话模式时,在收听音乐源的同时执行免持通话。然而,在免持通话模式中,可以执行控制以使得不将来自音乐源单元的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扬声器1L和1R。具体地,在免持通话模式时,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频信号的输出电平可以被衰减为零(衰减量为-∞),其发生可以被停止,或者来自音乐源单元30的音频信号可以被减弱。
在上述第七至第十实施例中,左右两个声道的用于高频的扬声器具有裸露扬声器配置,但是,这些扬声器可以被附着到反射板,或者可以是被容纳在扬声器箱中的扬声器。然而,左右两个声道的用于高频的扬声器中的至少一个必须具有被切换为麦克风的配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免持通话的发送者音频通过麦克风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被发送,并且接收者音频经过功率放大器。然而,取决于蜂窝电话终端的类型,或者针对其蜂窝电话终端的连接方法,可以省略麦克风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通过蜂窝电话网络来执行与外部伙伴的通话的布置,然而,这种电话网络不限于蜂窝电话网络,并且不用说,可以执行通过订户电话线网络或另外的电话网络的通话。‘
而且,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不限于上述车内音频***的情况,而是例如可以被配置为家用装置。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图示出了通过线缆连接的操作按钮组,然而不用说,操作按钮组可以具有被设置在遥控器中的配置。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8月12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207918以及2008年8月27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2008-217884所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这两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免持通话装置,包括: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在用户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混合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被设置在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来收集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其中,所述区域是声压零区域,所述麦克风还被配置来当在所述扬声器处再现音频时收集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来确认所述声压零区域;
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被配置为输出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发送到通话伙伴;以及
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所述扬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持通话装置,其中,由所述麦克风收集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的频带限制,并且随后从所述输出装置被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持通话装置,其中,所述扬声器被附着到作为所述用户耳朵附近的位置的所述用户所坐的座椅的头枕上;
并且其中,所述麦克风被附着到临近所述用户的嘴部的位置,该位置是被抵消的所述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持通话装置,其中,所述通话语音的预定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所述扬声器以经过声学再现,并且在所述预定音频信号与所述通话语音一起被提供给所述扬声器的情况中,所述预定音频信号被衰减,并且随后与所述通话语音合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持通话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输出端子,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通过电话线发送到通话伙伴,
第二输出端子,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发送到根据权利要求1的另一通话装置的所述输入装置,以及
第一选择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所述第一输出端子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子;
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第一输入端子,被配置为通过电话线接收从通话伙伴发送来的通话语音信号,
第二输入端子,被配置为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另一通话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子接收从通话伙伴发送来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及
第二选择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所述第一输入端子或所述第二输入端子;
并且所述免持通话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以使得当用户的选择指令是与所述另一通话装置通话时,所述第一选择电路选择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侧,并且所述第二选择电路选择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持通话装置,还包括:
被配置为除了来自所述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还将降噪音频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的装置,所述降噪音频信号是通过使由所述麦克风收集并获得的音频信号经过反相获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持通话装置,其中,扬声器单元被用来取代所述麦克风。
8.一种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包括: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在用户耳朵附近,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混合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
音频信号生成装置,被配置为生成将被提供给所述扬声器以经受声学再现的音频信号;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被设置在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来收集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其中,所述区域是声压零区域,所述麦克风还被配置来当在所述扬声器处再现音频时收集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来确认所述声压零区域;
输出装置,被配置为输出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发送到通话伙伴;
第一切换电路,所述第一切换电路被设置在所述输出装置和所述麦克风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形成通话时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从所述麦克风到所述输出装置的路径;
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所述扬声器;
第二切换电路,所述第二切换电路被设置在所述输入装置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形成通话时所述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从所述输入装置到所述扬声器的路径;
衰减装置,被配置为在通话时衰减来自所述音频信号生成装置的音频信号;以及
相加装置,所述相加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衰减装置的音频信号与所述通话语音信号相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其中,所述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所述相加装置的一侧的所述衰减装置的衰减量被设置为大于另一侧的衰减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还包括:
被配置为除了来自所述音频信号生成装置的音频信号还将降噪音频信号提供给所述扬声器的装置,所述降噪音频信号是通过使由所述麦克风收集并获得的音频信号经过反相获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还包括:
语音识别装置,被配置识别作为音频的由所述麦克风收集并获得的所述音频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的音频识别结果生成控制信号。
12.一种免持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麦克风布置在从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在用户耳朵附近的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所述麦克风被配置为收集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混合从所述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其中,所述区域是声压零区域,所述麦克风还被配置来当在所述扬声器单元处再现音频时收集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来确认所述声压零区域;
将所述扬声器布置在所述用户的耳朵附近,并且将所述麦克风布置在所述用户的嘴部附近;
将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发送到通话伙伴;以及
从所述通话伙伴接收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用于声音发射的所述扬声器。
13.一种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包括:
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通过夹持装置被夹持,并且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混合从其振膜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
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被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
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二扬声器切换到麦克风,以在免持通话模式时切换到在所述麦克风处收集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被发送到所述免持通话伙伴的状态,并且在声学再现模式时切换到再现的所述音频信号被提供给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状态;
音频混合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免持通话模式时,将混合了将再现的音频信号与来自通话伙伴的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扬声器;
输出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免持通话模式时,将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发送到通话伙伴;以及
输入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免持通话模式时,接收来自所述通话伙伴的通话语音信号以将其提供给所述第一扬声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被附着到用户所坐的座椅的头枕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被附着到将被抵消的所述区域中的所述座椅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还包括:
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声学再现模式中将所述第二扬声器布置在所述用户耳朵的附近,并且在所述免持通话模式中将所述第二扬声器布置在位于将被抵消的区域中的所述用户嘴部的附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还包括:
第二移动机构,被配置为仅在所述免持通话模式时将所述第二扬声器移动到将被抵消的所述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是用于低音调声音再现的扬声器,并且所述第二扬声器是用于高音调声音再现的扬声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其中,用于高音调声音再现的扬声器的数目为2,并且所述第二扬声器是所述两个扬声器中的一个。
19.一种免持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二扬声器布置在从第一扬声器的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被混合并被抵消的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被配置以便被切换为麦克风,所述第一扬声器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并且所具有的扬声器单元没有附着到反射板上以便混合从所述振膜的前面和后面发出的声音;
在声学再现模式时,将要再现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扬声器,并且将所述要再现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扬声器;以及
在免持通话模式时,将所述第二扬声器切换为麦克风以将在所述麦克风处收集的所述用户的通话语音信号发送到免持通话伙伴,并且还将通过将来自所述通话伙伴的音频信号与要再现的所述音频信号相加而获得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扬声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免持通话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免持通话模式时,衰减所述要再现的音频信号,然后将经衰减的音频信号加到所述通话伙伴的音频信号上。
CN 200910166410 2008-08-12 2009-08-12 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7918A JP4697553B2 (ja) 2008-08-12 2008-08-12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機能付き音響再生装置
JP2008-207918 2008-08-12
JP2008207918 2008-08-12
JP2008217884 2008-08-27
JP2008-217884 2008-08-27
JP2008217884A JP4587057B2 (ja) 2008-08-27 2008-08-27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機能付き音響再生装置および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732A CN101651732A (zh) 2010-02-17
CN101651732B true CN101651732B (zh) 2013-07-24

Family

ID=4167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641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732B (zh) 2008-08-12 2009-08-12 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97553B2 (zh)
CN (1) CN101651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0528B2 (en) * 2011-08-16 2014-06-10 Fortemedia, Inc. Audio apparatus and audio controller thereof
CN102710838B (zh) * 2012-04-25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6102179B2 (ja) * 2012-08-23 2017-03-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音声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5022065A (zh) * 2014-04-30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测距的方法
JP6611474B2 (ja) 2015-06-01 2019-11-27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集音装置、及び集音装置の制御方法
DE102016205184A1 (de) * 2016-03-30 2017-10-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Steuern einer Ausgabelautstärke wenigstens einer akustischen Ausgabeeinrichtung
CN106101409A (zh) * 2016-06-07 2016-1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6448672B (zh) * 2016-10-27 2020-07-14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音响***及控制方法
US9860643B1 (en) * 2016-11-23 2018-01-02 Bose Corporation Audio systems and method for acoustic isolation
JP6791110B2 (ja) * 2017-12-18 2020-11-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CN111031449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深圳物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在通话时消除回声的智能产品
KR20220094644A (ko) 2020-12-29 202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진동 발생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WO2022180686A1 (ja) * 2021-02-24 2022-09-0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音響システム
JPWO2022180685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WO2023112121A1 (ja) * 2021-12-14 2023-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キャンセル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1194B2 (ja) * 1989-02-25 1998-07-30 カル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ノイズ・キャンセラー
JPH02305157A (ja) * 1989-05-19 1990-12-18 Tachi S Co Ltd 自動車用電話制御装置
JPH0623342U (ja) * 1992-08-25 1994-03-25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車載用音響システム
JPH0883081A (ja) * 1994-09-12 1996-03-26 Calsonic Corp 能動型消音器
JPH08123433A (ja) * 1994-10-21 1996-05-17 Ono Sokki Co Ltd アクティブ消音装置
JPH11298595A (ja) * 1998-04-10 199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
JP2001146136A (ja) * 1999-09-07 2001-05-29 Denso Corp 自動車用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
JP3921988B2 (ja) * 2001-10-16 2007-05-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通話装置
JP2003344083A (ja) * 2002-05-24 2003-12-03 Denso Corp 車載ノイズ制御装置
JP2004354930A (ja) * 2003-05-30 2004-12-16 Calsonic Kansei Corp 音声認識システム
JP2005277514A (ja) * 2004-03-23 2005-10-06 Clarion Co Ltd 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JP2006080886A (ja) * 2004-09-09 2006-03-23 Taiyo Yuden Co Ltd ワイヤレスヘッドレスト
JP2007036908A (ja) * 2005-07-29 2007-02-08 Kddi Corp 音声出力装置
JP2007104343A (ja) * 2005-10-04 2007-04-19 Kenwood Corp ハンズフリー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46136A 2001.05.29
JP特开2005-277514A 2005.10.06
JP特开平8-83081A 1996.03.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732A (zh) 2010-02-17
JP2010045574A (ja) 2010-02-25
JP4697553B2 (ja)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732B (zh) 免持通话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免持通话功能的声学再现装置
US8325938B2 (en) Handsfree call apparatus, acoustic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handsfree call function, and handsfree call method
JP4722878B2 (ja) ノイズ低減装置および音響再生装置
JP6209684B2 (ja) 状況に応じた音声チューニング
EP0531094B1 (en) Integrated cellular telephone and vehicular audio system
WO2016194945A1 (ja) 集音装置、及び集音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050213786A1 (en) Acoustic system for vehicle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JP2005159913A (ja) 車両用オーディオ装置
US20120257764A1 (en) Headset assembly with recording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on
JP2013500688A (ja) デバイスにおけるm−sステレオ再生
JP2006217321A (ja) ヘッドセット、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270863B2 (ja) 車載映像音響システム
JP2010163054A (ja) 会話支援装置及び会話支援方法
TWI226204B (en) A stereophonic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switching function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ound signal
JPH11342799A (ja) 車両用会話支援装置
JP3578027B2 (ja) 携帯電話機
JPH05191342A (ja) 車両用音響装置
JP3410244B2 (ja) 車載用音響システム
JP4587057B2 (ja)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機能付き音響再生装置および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方法
CN110891216A (zh) 一种耳机装置
JP2005328116A (ja) 車載システム
JP2006287574A (ja) 音響再生装置
WO2010109614A1 (ja) 音声信号処理装置及び音声信号処理方法
JP2005277514A (ja) 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JP4600948B2 (ja) 車載用音響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