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559A -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559A
CN101346559A CNA2005800523978A CN200580052397A CN101346559A CN 101346559 A CN101346559 A CN 101346559A CN A2005800523978 A CNA2005800523978 A CN A2005800523978A CN 200580052397 A CN200580052397 A CN 200580052397A CN 101346559 A CN101346559 A CN 101346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transmission
power
key elemen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523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镰本繁夫
安原伸二
北村和久
福井伸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46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链(1)具有长条的金属制的链节(2)和具有第一及第二销(3、4)的连接部件(200)。链节(2)的长度方向沿着链行进方向(X1)。第一及第二销(3、4)的长度方向沿着链宽度方向(W1)。链(2)和第一及第二销(3、4)分别形成在规定方向上延伸的纤维流(41、43)。所述规定方向相对于形成纤维流(41、43)的链(2)和第一及第二的销(3、4)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车的带轮式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Transmission)等的动力传递装置上使用动力传递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和动力传递链。
其中,动力传递链中有这样的结构:将金属制的链节在链行进方向上并排成多个,用一对销将对应的链节彼此间连接而成的结构。这样的动力传递链中,各销的一对端面的各端面与带轮的锥形盘摩擦接触,在其与带轮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
通常,所述链节通过拉拔加工带状的钢板形成,在链行进方向上长向延伸,在与链行进方向和链宽度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链的径向)上短向延伸(例如专利文献4、5)。
在这样的动力传递链中,为了改善噪音,各销的整个长度在0.2mm程度的范围内有所不同(例如专利文献6)。另外,在销的端面上通过硬化处理形成表层部,提高该端面与带轮的轮面接触时的耐磨性(例如专利文献7)。
所述各链节上形成销穿过孔。并且,在链行进方向上相邻的链节的销穿过孔的周缘相互重合,在这些销穿过孔中穿过一对销。一对销能够相互滚动接触,相邻的链节相对弯曲时经由一对销作用张力(动力)。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153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95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5-1571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2-130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8-312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昭63-53337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4-190829号公报
随着动力传递链的驱动等,所述链节从销接受动力,在链行进方向(长度方向)上受到打的拉拔负载。由此,链节断裂时,在该链节上会出现沿着与链行进方向和链宽度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短向)上的裂痕。
这样的动力传递链和其他一般都锷动力传递链中,要求实用上的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所述课题的动力传递链和动力传递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优选结构为:提供一种动力传递链,其具有相互连接的长条的金属制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长度方向沿着链行进方向。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长度方向沿着相对于链行进方向正交的链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至少一个含有纤维流。所述纤维流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至少一个的长度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至少一个的长度方向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根据所述结构,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纤维流相对于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长度方向平行,或者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由此,关于链行进方向上的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疲劳强度能够得以显著提高。因此,随着动力传递链的驱动等情况,第一动力传递要素上罪用链行进方向的张力时,能够具有充分的疲劳强度而接受张力。结果,能够显著提高动力传递链的实用上的耐久性。
另外,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纤维流相对于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长度方向平行,或者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由此,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冲击值(恰贝冲击值(摆锤式试验冲击值))或疲劳强度能够得到充分高的值,相对于从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等接收的冲击抵抗性强,另外疲劳强度也高,所以能够长时间防止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上出现伤损的情况。结果,能够确保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强度,确保动力传递链的实用上充分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具有动力传递链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链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驱动带轮(从动带轮)和链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是链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表示链直线区域。
图5A是链节的一部分侧面图。
图5B是作为链节的原材料的金属材料的一部分侧面图。
图6A是第一销的一部分放大正面图,表示相对于第一销的长度方向在规定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的情况。
图6B是第一销的一部分放大正面图,表示相对于第一销的长度方向在规定方向所成的角度比0°大的情况。
图7是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链节的一部分侧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剖面图。
图10A是表示负载条件(1)的至链节断裂前的反复数的曲线图。
图10B是表示负载条件(2)的至链节断裂前的反复数的曲线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关于三点弯曲试验的图。
图12是表示至第一销断裂前的反复数和反复负载的最大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比较例3中的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具有动力传递链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链式无级变速器(以下简单称为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1,无级变速器100搭载于自动车等的车辆上。该无级变速器100具有:作为一对带轮的一方的金属(结构用钢等)制的驱动带轮60;作为一对带轮的另一方的金属(结构用钢等)制的从动带轮70;卷挂在该一对带轮60、70间的链节状(无端状)的动力传递链1。另外,以下,将动力传递链1也单纯称为链1。经由链1,驱动带轮60和从动带轮70之间传递动力。图1中的链1为了便于理解表示一部分剖面。
图2是图1的驱动带轮60(从动带轮70)和链1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参照图1和图2,驱动带轮60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能够与车辆的驱动源能够动力传递地相连的输入轴61上。驱动带轮60具有固定轮62和可动轮63。
固定轮62和可动轮63分别具有相对置的一对轮面62a、63a。轮面62a、63a含有圆锥面状的倾斜面。在该轮面62a、63a之间形成有槽。通过该槽以强的压力夹住链1,对其进行保持。
另外,可动轮63上连接用于变更槽宽的油压促动器(未图示)。变速时,在输入轴61的轴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使可动轮63移动,从而使槽宽变化。由此,使链1在输入轴61的径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变更关于驱动带轮60的链1的有效半径(相当于链1的卷挂半径)。
另一方面,从动带轮70,如图1和图2所示,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在与驱动轮(未图示)能够传递动力地相连的输出轴71上。从动带轮70与驱动带轮60同样地,具有固定轮73和可动轮72。该固定轮73和可动轮72分别具有用形成通过以强的压力夹住链1的槽的相对的一对轮面73a、72a。
从动带轮70的可动轮72上与驱动带轮60的可动轮63同样地,连接油压促动器(未图示)。变速时,通过移动该可动轮72,从而变化槽宽。由此,使链1移动,能够改变关于从动带轮70的链1的有效半径(相当于链1的卷挂半径)。
图3是链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表示链直线区域。另外,以下,以链直线区域的结构为基准进行说明。
参照图3和图4,链1具有作为长条的金属制的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链节和作为长条的金属制的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连接部件200。链节2和连接部件200分别设置多个。连接部件200是用于相互连接相连的链节2的结构。各链节2和对应的连接部件200分别相互连接。
各链节2形成板状,沿着链行进方向X1长向延伸。各链节2的厚度方向沿着与链行进方向X1正交的链宽度方向W1。另外,各链节2在与链行进方向X1和链宽度方向W1两者正交的正交方向V1(以下简单称为正交方向)上短向延伸。
链节2含有在链行进方向X1的前后并列的一对端部的前端部7和后端部8。该前端部7和后端部8上分别形成作为第一贯通孔的前贯通孔9和作为第二贯通孔的后贯通孔10。另外,链节2的周缘部形成平缓的曲线,称为难以形成应力集中的形状。
采用链节2形成第一~第三链节列51~53。具体地,第一链节列51、第二链节列52和第三链节列53分别含有在链宽度方向W1上并列的多个链节2。第一至第三链节列51~53的各自链节列中,同一链节列的链节2以链行进方向X1的位置各自相同的方式对齐。第一至第三链节列51~53沿着链行进方向X1并列配置。
第一至第三链节列51~53的链节2分别使用对应的连接部件200,与对应的第一至第三链节列51~53的链节2相互能够弯曲地连接。
具体地,第一链节列51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9和第二链节列52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在链宽度方向W1上并列而相互对应,通过穿过该贯通孔9、10的连接部件200使第一及第二链节51、52的链节2彼此在链行进方向X1上能够弯曲地连接。
同样地,第二链节列52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9和第三链节列53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在链宽度方向W1上并列而相互对应,通过穿过该贯通孔9、10的连接部件200使第二及第三链节52、53的链节2彼此在链行进方向X1上能够弯曲地连接。
图3中,第一至第三链节列51~53分别在图中仅表示一个,但是实际上沿着链行进方向X1反复配置第一至第三链节列51~53。并且,链行进方向X1相互邻接的两个链节列的链节2彼此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件200顺次邻接,形成呈链节状的链1。
各连接部件200沿着链宽度方向W1长向延伸。各连接部件200具有作为成对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的第一及第二销3、4。成对的第一及第二销3、4相互滚动滑动接触。另外,所谓滚动滑动接触是指包含滚动接触和滑动接触的至少一个的接触。
第一销3是在链宽度方向W1上延伸的长条的(板状的)第一动力传递部件。第一销3在链节2的对应的贯通孔9、10内穿过链行进方向X1的后侧区域。第一销3的长度方向(链宽度方向W1)的一对端部从配置于链宽度方向W1的一对的端部上的链节2分别向链宽度方向W1突出。
参照图2,第一销3的一对端面5是用于与各带轮60、70的对应的轮面62a、63a、72a、73a摩擦接触(卡合)的。
第一销3夹在所述对应的轮面62a、63a、72a、73a之间,由此,在第一销3和各带轮60、70之间传递动力。第一销3通过其端面5有助于直接传递动力,所以例如由轴承用钢(SUJ2)等高强度耐磨耗材料形成。
第一销3的端面5形成为含有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向链宽度方向W1的外侧弯曲突出。另外,关于正交方向V1的第一销3的一端部14比其另一端部15在链宽度方向W1上形成为长边(宽度较宽)。由此,端面5朝向链内径侧。第一销3的一对端面5形成为在链宽度方向W1上对称的形状。
各端面5上设置作为卡合区域的接触区域21。端面5中、该接触区域21接触各带轮60、70的对应的轮面62a、63a、72a、73a,进行动力传递。
作为接触区域21的中心点的接触中心点与端面5的图心一致。另外,接触中心点A的位置也可以相对于端面5的图心偏离(偏置)。
参照图3和图4,第二销4(也称长条部件(strip)或内插部件(inter-piece))是在链宽度方向W1上延伸的长条的(板状的)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第二销4在链节2的对应的贯通孔9、10内穿过链行进方向X1的前侧区域。该第二销4相对于成对的第一销3配置在链行进方向X1的前方。第二销4关于链宽度方向W比第一销3形成得短,不接触各带轮的轮面。关于链行进方向X1,第二销4形成得比第一销3壁薄。
链1是所谓的压入型的链。具体地,第一销3能够移动地间隙配合嵌入(以下称为间隙嵌入)(松动配合)在各链节2的对应的前贯通孔9中,并且限制相对移动地压入固定在各链节2的对应的后贯通孔10中。第二销4限制相对移动地压入固定在各链节2的对应的前贯通孔9中,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地间隙嵌入各链节2的对应的后贯通孔10中。
换言之,在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9中能够相对移动地间隙嵌入对应的第一销3,并且限制相对移动地压入固定对应的第二销4。另外,在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中限制相对移动地压入固定对应的第一销3,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地间隙嵌入对应的第二销4。
通过所述结构,在链行进方向X1上邻接的链节2相互弯曲时,第一销3相对于成对的第二销4滚动滑动接触,相对于第二销4相对移动。这时,从对应的第一及第二销3、4左右链行进方向X的张力。
第一及第二销3、4的相互的接触部T的移动的轨迹以第一销3为基准,形成大致渐开曲面。即,从链宽度方向W1看的接触部T的移动的轨迹形成大致的渐开曲线。
具体地,第一销3的周面11(外周面)含有与成对的第二销4相对,并且能够与该第二销4接触的前部12。该前部12的剖面形状形成渐开曲线。该渐开曲线以基础圆K为基准。基础圆K的中心KC在与链直线区域的接触部T1正交的正交方向V1上并列、并且相对于接触部T1位于链内径侧。该基础圆K具有规定的基础圆半径Rb,通过接触部T1。前部12超强链行进方向X1的前方。
另外,第二销4的周面16(外周面)含有与成对的第一销3相对,并且能够与该第一销3接触的背部17。该背部17的剖面形状形成与链行进方向X1正交的直线形状。即,背部17形成与链行进方向X1正交的平坦面。该背部17长条链行进方向X1的后方。
第一销3的周面11在链宽度方向W1(与图4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该周面11具有所述的前部12、与前部12相对的背部、作为关于正交方向V1的一对端部的所述的一端部14和另一端部15。
背部13形成朝向链行进方向X1的后方的平坦面。该平坦面相对于与链行进方向X1正交的平面B(图4中与纸面正交的平面)具有规定的前倾角(例如10°)。即,背部13相对于平面B在图的逆时针方向倾斜10°,朝向链内径侧。
一端部14构成第一销3的周面11中、链外径侧(正交方向V1的一方)的端部,配置在前部12和背部13的链外径侧部之间。该一端部14朝向链外径侧形成突出弯曲的曲面。
另一方面15构成第一销3的周面11中、链内径侧(正交方向V1的另一方)的端部,配置在前部12和背部的链内径侧端部之间。该另一端部15形成平滑的面,另一端部15的周向的中间部朝向链内径侧。
第二销4的周面16在链宽度方向W1上延伸。该周面16具有所述的背部17、与背部17相对的前部18、作为关于正交方向V1的一对端部的表面的一端部19和另一端部20。
前部18形成朝向链行进方向X1的前方,并且与链行进方向X1正交的平坦面。
一端部19构成第二销4锷周面16中链外径侧的端部,配置在背部17和前部18的链外径侧端部之间。该一端部19形成朝向链外径侧突出弯曲的曲面。
另一端部20构成第二销4的周面16中的链内径侧的端部,配置在背部17和前部18的链内径侧端部之间。该另一端部20形成朝向链内径侧突出弯曲的曲面。
链节2的前贯通孔9中第一销3的间隙嵌入和第二销4的压入固定如以下形成。即,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缘部23含有压入固定第二销4的后述的压入部34、35的被压入部24、间隙嵌入第一销3的被间隙嵌入部25。
被压入部24承受第二销4的一端部19和另一端部20。被压入部24中承受第二销4的一端部19的部分被第二销4朝向链外径侧负载靠压力。另外,被压入部24中承受第二销4的另一端部20的部分被第二销4朝向链内径侧负载靠压力。
第二销4的一端部19和另一端部20中与被压入部24卡合的部分分别形成压入部34、35。
被间隙嵌入部25关于链行进方向X1配置在被压入部24后方,形成比第一销3的剖面形状大的形状。
链节2的后贯通孔10中第一销3的压入固定和第二销4的间隙嵌入如以下进行。即,链节2的后贯通孔10的周缘部28包含压入固定第一销3的后述的压入部36、37的被压入部29和间隙嵌入第二销4的被间隙嵌入部30。
被压入部29承受第一销3的一端部13和另一端部15。被压入部29中承受第一销3的一端部14的部分被第一销3朝向链外径侧负载靠压力。另外,被压入部29中承受第一销3的另一端部15的部分被第一销3朝向链内径侧负载靠压力。
第一销3的一端部14和另一端部15中与被压入部29卡合的部分分别构成压入部36、37。
被间隙嵌入部30关于链行进方向X1配置在被压入部29的前方,形成比第二销4的剖面形状大的形状。
通过所述结构,压入固定在链节2上的第一及第二销3、4将间隙嵌入该链节2上的第一及第二销3、4夹在链行进方向X1上。
图5A是链节2的一部分侧面图,图5B是作为链节2的原材料的金属材料40的一部分侧面图。参照图5A和图5B,金属材料40例如是实施轧制加工的带状(平板状)的钢板。作为该钢板的材料能够例举SK5、SAE1075、S55C、SCM435和SNCM220的至少一个。
金属材料40中在链行进方向X1的整个区域形成沿着其轧制方向D的直线状的纤维流41。另外,所谓纤维流是指通过塑性加工使金属材料中的结晶、杂志等排列成纤维状的组织。
通常,在金属材料中混入硫磺成分等的杂质(介在物)。该金属材料40中也混入杂质42,该杂质42通过轧制在轧制方向D上伸长。杂质42构成金属材料40的纤维流41的一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是:链节2通过拉拔(冲模加工)加工金属材料40而形成,沿着链宽度方向W1看,作为链节2的纤维流41延伸的规定方向的轧制方向D相对于作为链节2的长度方向的链行进方向X1平行或构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纤维流41在链节2中链行进方向X的整个区域上设置。
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的范围优选设定在0°~45°(0°≤E1≤45°)的范围。角度E1的范围优选设定在0°~20°(0°≤E1≤20°)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是平行的,角度E1为0°。链节2由金属材料40拉拔成,使得轧制方向D与链行进方向X1平行。
图6A是第一销3的一部分放大正面图。参照图6A,各第一销3通过拉拔加工和轧制加工的任一个(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拉拔加工)来形成金属的原材料(线材),其周面11上在整周(整个外周)上出现纤维流43。纤维流43设置在作为第一销3的长度方向的链宽度方向W1的整个区域上。各纤维流43沿着规定的方向F延伸成直线状。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是:沿着链行进方向X1看,规定方向F相对于链宽度方向W1平行或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规定角度F和链宽度方向W1所成的角度E2的范围优选设定在0°~20°(0°≤D2≤20°)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规定角度F和链宽度方向W1平行,角度E2为0°。即,这种情况下,纤维流43沿着链宽度方向W1延伸。
另外,如图6B所示,角度E2比0°大的情况下,各纤维流43相对于链宽度方向W1倾斜延伸。
比角度E2大,则第一销3的冲击值(恰贝冲击值)和疲劳强度的降低变得显著,难以充分确保第一销3的强度,所以将角度E2的上限设定为所述的值。
另外,各第一销3的周面11上在链宽度方向W1的整个区域并且整周上实施喷丸硬化加工。同样地,在各第一销3的端面5上实施喷丸硬化加工。
参照图4,各第二销4通过拉拔加工和轧制加工的任一个形成,与第一销3同样地设置纤维流,并且在周面和端面的各自上实施喷丸硬化加工。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是,作为第一及第二销3、4的相互的相对面的前部12和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设定在0.1μm以上并且2μm以下的范围。
另外,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由例如JIS(日本工业规格)B0601定义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来表示、关于前部12和背部17的各自,从表面的粗糙曲线向其平均线的方向仅切取规定的基准长L,将从该切取部分的平均线到测定曲线的偏差的绝对值进行加和计算,并平均所得的值。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各自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设定为大致1μm。
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不到0.1μm的情况下,难以充分确保对应的前部12和背部17间的摩擦卡合力。结果,链1驱动时,在对应的前部12和背部17间产生大的滑动,阻碍滚动接触,出现大的传递漏失。
另外,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比2μm大的情况下,前部12和背部17的粗糙度变得过大,对应的前部12和背部17彼此难以平滑接触,结果前部12和背部17容易出现磨损。
由于所述原因,将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各自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设定为所述范围。另外,关于第一销3和第二销4的各自,可以将表面整体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设定为所述范围,仅关于对应的前部12和背部17,将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设定为所述的范围。
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是,关于链宽度范围W1的第一销3的端面5的接触中心点A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设定为0.1mm以下。即,关于链宽度方向W1的接触中心点A间的距离G的最大容许尺寸(Gmax)和最小容许尺寸(Gmin)之差设定为0.1mm以下(Gmax-Gmin≤0.1mm)。
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中心点A间的距离G的尺寸公差设定为0.06mm。这样,所述尺寸公差在0.06mm以下是更理想的。
图7是无级变速器100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剖面图。参照图7,在图7中,表示关于驱动带轮60的链1的有效半径和关于从动带轮70的链1的有效半径大致相等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链1例如在箭头H所示的方向上旋转驱动,则各第一销3的端面(图7中,由圆圈仅图示端面5的一部分)通过对应的带轮60、70的对应的轮面62a、63a、72a、73a(图7中仅图示轮面62a、72a)和对应的接触开始点间J1、J2开始。
无级变速器100例如能够如以下进行无级变速。即,参照图2,减速输出轴71的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可动轮63的移动使驱动带轮60的槽宽扩大。由此,一边将链1的对应的第一销3的端面5朝向对应的轮面62a、63a的径向的内侧(图2的下方)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滑动接触,一边减小关于驱动带轮60的链1的有效半径。另外,所谓边界润滑是指,接触面内的一部分以微小的突起的直接接触,剩余部分经由润滑油膜接触的润滑状态。另一方面,在从动带轮70中,通过可动轮73的移动来使槽宽缩小。由此,一边使链1的对应的第一销3的端面5朝向对应的轮面72a、73a的径向的外侧(图2的上方)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滑动接触,一边增大关于从动带轮70的链1的有效半径。
相反,增速输出轴71的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可动轮63的移动使驱动带轮60的槽宽缩小。由此,一边将链1的对应的第一销3的端面5朝向对应的轮面62a、63a的径向的外侧方向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滑动接触,一边最大关于驱动带轮60的链1的有效半径。另一方面,在从动带轮70中,通过可动轮73的移动来使槽宽扩大。由此,一边使链1的对应的第一销3的端面5朝向对应的轮面72a、73a的径向的内侧方向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滑动接触,一边增大关于从动带轮70的链1的有效半径。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作用效果。即,使链节2的纤维流41相对于链行进方向X1平行或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从而,能够格外提高关于链行进方向X1的链2的疲劳强度。因此,随着动力传递链1的驱动等,在链节2上作用链行进方向X1的张力时,能够具有充分的疲劳强度,承受该张力。结果,能够格外提高动力传递链1的实用上的耐久性。
另外,第一及第二销3、4的纤维流43相对于链宽度方向W1平行或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因此,第一及第二销3、4的冲击值(恰贝冲击值)和疲劳强度能够形成充分高的值。因此,第一及第二销3、4能够维持充分的强度,对于从链节2等接收的冲击抵抗较强,另外疲劳强度也高,所以能够长时间防止第一及第二销3、4的强度,确保链1的实用上的充分的耐久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容许传递转矩。而且,第一及第二销3、4能够维持充分的强度并且形成得更薄,实现链1的小型化。
另外,链节2的纤维流41的方向(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E1设定在0°~45°范围,从而能够格外提高关于链行进方向X1的链2的疲劳强度。因此,随着链1的驱动等,在链节2上作用链行进方向X1的张力时,能够具有充分的疲劳强度,承受该张力。结果,能够格外提高链1的实用上的耐久性。
特别是,链1是所谓的压入式链,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被压入部24和后贯通孔10的被压入部29中分别压入对于的第一及第二销3、4。因此,该链1的链节2在链行进方向X1的张力的基础上,还承受所述压力作用的负载,但是能够充分确保疲劳强度,从而能够抑制因第一及第二销3、4的压入对疲劳强度产生的坏影响。
另外,链节2的纤维流41的方向(轧制方向)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E1若超过45°,则难以充分确保关于链行进方向X1的链节2的疲劳强度,所以该角度E1设定为45°以下。
另外,将链节2的纤维流41的方向(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设定在20°以下,从而链行进方向X1即链节2受到的张力的方向与纤维流41的方向能够更加接***行,该2链节相对于作用于链节2上的张力的疲劳强度能够进一步得以提高。
另外,作为链节2的原材料的金属材料40中混入有导致降低疲劳强度的杂质42,该杂质42在轧制工序中在轧制方向D上被拉拔,但是将金属材料40的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D设定在0°~45°的范围,从而在与链行进方向X1正交的剖面上,能够使链节2所含的杂质42的比率(剖面积)为最小。
由此,能够格外提高关于链行进方向X1的链节2的疲劳强度。因此,随着链1的驱动等,在链节2上作用链行进方向X1的张力时,能够维持充分的疲劳强度,承受该张力。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链1的实用上的耐久性。
另外,金属材料40的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若超过45°,则难以充分确保关于链行进方向X1的链节2的疲劳强度,所以将该所成角度E1设定为45°以下。
另外,金属材料40的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D设定为20°以下,从而链行进方向X1即链节2所受的张力的方向与杂质42延伸的方向能够更加接***行,能够进一步提高该链节2相对于作用于链节2上的张力的疲劳强度。
另外,通过在第一销3上设置前倾角C,从而能够使第一销3的配置最优化,使各带轮60、70的卡合更加平滑。
另外,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中间隙嵌入对于的第一销3,并且压入固定第二销4,在链节2的后贯通孔10中压入固定对于的第一销3,并间隙嵌入对应的第二销4。由此,第一销3的端面5接触对应的各带轮60、70的对应的轮面62a、63a、72a、73a时,相邻的第二销4相对所述第一销3滚动滑动接触,从而能够使链节2彼此弯曲。
这时,在相互接触的第一及第二销3、4间,相互滚动接触成分多,滑动接触成分极少,于是结果,第一销3相对于所述各轮面62a、63a、72a、73a几乎不旋转,能够降低摩擦损失,确保高的传递效率。
另外,相邻的第一及第二销3、4的相互的接触部T的轨迹描绘出导致的渐开线形状,从而第一销3顺次咬入各带轮60、70中时,能够进一步抑制链1产生弦振动的运动(chordal action)。结果,能够充分降低链1的驱动时的噪音。
另外,关于第一及第二销3、4的纤维流的规定方向F和链宽度方向W1所成的角度为0°~20°范围,从而能够使第一及第二销3、4的冲击值(恰贝冲击值)和疲劳强度形成为充分高的值,即使从对应的链节2和带轮等受到大的冲击,也能够长时间防止第一及第二销3、4产生损失。
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第一及第二销3、4的强度,确保链1的实用上的充分的耐久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容许传递转矩。而且,能够使第一及第二销3、4维持充分的强度并且形成得更加薄,实现链1的小型化。
另外,对原材料拉拔加工,形成第一及第二销3、4,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纤维流43。另外,第一及第二销3、4的周面上实施喷丸硬化加工,所以能够除去第一及第二销3、4形成时等产生的拉拔残留应力,并且产生压缩残留应力,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及第二销3、4的疲劳强度(对反复负载的强度)。特别是,能够格外提高压入固定第一及第二销3、4和对应的链节2的部分上的第一及第二销3、4的疲劳强度。
另外,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为0.1μm以上。由此,能够充分前部对应的前部12和背部17间的摩擦卡合力。结果,能够抑制对应的第一及第二销3、4间出现滑动,而产生漏失,能够极大提高传递效率。
另外,通过使实施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形成2μm以下,从而能够使所述前部12和背部17充分平滑,使对应的前部12和背部17相互平滑地接触。结果,能够抑制前部12和背部17的磨损,进一步提高实用上的耐久性。
另外,各第一销3的接触中心点A间的距离G的偏差为0.1mm以下。由此,当各第一销3咬入对应的带轮60、70中时的、关于对应的带轮60、70的径向的两者的接触开始点J1、J2能够大致一定。结果,能够防止咬入时的所述接触跨世纪J1、J2在对应的带轮60、70的径向上变动。能够防止链节2在该带轮径向上摆动,降低链1的挠振动,降低噪音。
另外,能够使各第一销3从对应的带轮60、70受到的负载大致相等,而防止出现偏离,进一步提高实用上的耐久性。
另外,各第一销3的距离G的尺寸公差受到为0.06mm以下,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各第一销3的整个长度上的偏差。结果,能够实现链1的挠振动和噪音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实用上的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当代替本实施方式的链1,采用各第一销的端面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超过0.1mm的链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以下的不理想的现象。即,各第一销咬入带轮时,相对长的第一销在带轮半径相对大的区域被咬入,相对短的第一销在带轮半径相对销的区域被咬入。
由此,咬入带轮前后的第一销上连接的链节在带轮的径向上大幅度摆动,链上产生挠振动,出现较大的噪音。另外,第一销的长度的偏差若大,则第一销受到的负载载荷的偏差也大。
由于这样的原因,本实施方式中,链1的各第一销3的端面5的接触中心点A间的距离G的尺寸公差受到为0.1mm以下。
另外,通过以下的设定的组合,即:链节2的纤维流41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设定在0°~45°的范围,以及将第一及第二销3、4的纤维流43和链宽度方向W1所成的角度E2设定在0°~20°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加乘效果地提高链1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以下的设定的组合,即:将链节2的纤维流41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设定在0°~45°的范围内,以及将关于链宽度方向W1的第一销3的端面5的加乘中心点A间的距离G的尺寸公差设定在0.1mm以下,从而能够加乘效果地提高链1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以下的设定的组合,即:第一及第二销3、4的纤维流43和链宽度方向W1所成的角度E2设定在0°~20°的范围,以及将关于链宽度方向W1的第一销3的端面5的加乘中心点A间的距离G的尺寸公差设定在0.1mm以下,从而能够加乘效果地提高链1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以下的设定的组合,即:将链节2的纤维流41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设定在0°~45°的范围内,以及将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设定在0.1μm以上并且2.0μm以下的范围,从而能够加乘效果地提高链1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以下的设定的组合,即:将链节2的纤维流41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设定在0°~45°的范围内,以及将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设定在0.1μm以上并且2.0μm以下的范围,从而能够加乘效果地提高链1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以下的设定的组合,即:第一及第二销3、4的纤维流43和链宽度方向W1所成的角度E2设定在0°~20°的范围,以及将第一销3的前部12和第二销4的背部17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分别设定在0.1μm以上并且2.0μm以下的范围,从而能够加乘效果地提高链1的耐久性。
这样,能够传递高的转矩,并且实现在传递效率、静肃性和耐久性上优良,而且结构紧凑、振动少的无级变速器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仅关于链节2、第一销3和第二销4中的任一个设置纤维流,也可以仅关于任两个设置纤维流。另外,链节2的纤维流41的方向(轧制方向D)和链行进方向X1所成的角度E1比0°大(0°<E1≤45°),例如,如图8所示,该所成角度E1也可以为例如45°(D=45°)。
在图8中,可以根据在链行进方向X1上行进而向链内径侧行进的方向作为正侧来定义角度。另外,也可以根据在链行进方向X1上行进而向链外径侧行进的方向为正侧来定义角度。
另外,成对的第一及第二向3、4的相互的滚动滑动接触的轨迹也可以不绘制成渐开曲线。例如,将前部12的剖面形状形成具有单一或多个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的曲线。另外,第二销4的背部17的剖面形状也可以不形成直线形状。
另外,也可以不在前贯通孔9和后贯通孔10的各自中压入固定第一及第二销3、4。另外,第二销4的一对的端部也可以接触各带轮60、70的轮面62a、63a、72a、73a。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及第二销3、4中仅第二销4能够与轮面卡合的结构。这种情况下,第二销4上,链宽度方向W1的一对端面分别与带轮卡合,该端面的接触中心点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设定为0.1mm以下。
另外,也可以通过所述例示的材料以外的材料形成链节2。另外,第一链节3的前倾角C的值也可以比所述例示的值大,也可以比其小。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第一销的一对端面的各自的附近配置具有与带轮摩擦接触的端面(动力传递面)的部件,第一销和具有该动力传递面的部件称为动力传递组块的、所谓的组块型的动力传递链。动力传递组块例如形成动力传递面的部件和销别体形成。
另外,也可以将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配置和后贯通孔10的配置相互调换。另外,也可以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和后贯通孔10直接的柱形部分设置连通槽(狭缝)。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狭缝的大小、形状等,将链节的可挠性设定为所希望的特性。由此,能够增大链节的可挠性,进一步降低链节产生的应力。
另外,第一及第二销3、4优选分别通过拉拔加工或轧制加工形成,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加工方法来形成。
另外,第一及第二销3、4上所实施的喷丸硬化加工也可以仅对各自的周面11、16中对应的链节2中压入固定的部分实施。
另外,也可以不在第一销3上实施喷丸硬化加工,也可以在第二销4上不实施喷丸硬化加工。另外,第一销3从一个端面5侧看的情况下,可以使纤维流43相对于长度方向向右扭曲倾斜,也可以向左扭曲倾斜。同样,第二销4从一个端面侧看的情况下,可以使纤维流相对于长度方向向右扭曲倾斜,也可以向左扭曲倾斜。
另外,不限于驱动带轮60和从动带轮70的两者的槽宽变动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仅任一个槽宽变动,另一个不变动的固定宽度的实施方式。
另外,所述中说明了槽宽连续(无级)变动的方式,但是也可以适用于有级变动、或者固定式(无变速)等的其他动力传递装置。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链与带轮以外的动力传递对象卡合。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剖面图。另外,以下,以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主进行说明。关于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参照图9,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是使用一根(单一的)第一销3,在链行进方向X1上相邻的链节2A彼此相互能够弯曲地连接。
具体地,各链节2A的前贯通孔9A中能够相对移动地间隙嵌入对应的第一销3,在各链节2A的后贯通孔10A中限制相对移动地压入固定对应的第一销3。
前贯通孔9A的周缘部30的关于链行进方向X1的前部32(相对部分)具有在正交方向V1上延伸的剖面形状。该前部32与间隙嵌入前贯通孔9A中的第一销3的前部12相对,在接触部TA滚动滑动接触。由此,作为成对部件的链节2A和间隙嵌入该链节2A中的第一销3随着链节2A间的弯曲而相互滚动滑动接触。
根据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缩短在链行进方向X1上相邻的第一销3间的距离(节距),所以能够进一步使链小型化。而且,各带轮上暂时咬入的第一销3的数量进一步变多,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一销3的每一根的负载,所以能够实现容许传递转矩以及实用上的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销3和链节2A的相互的滚动滑动接触的轨迹也可以不绘制渐开曲线。具体地,也可以不将第一销3的前部12的剖面形状形成渐开曲线。例如将前部12的剖面形状形成具有单一或多个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的曲线。另外,链节2A的前贯通孔9A的前部32的剖面形状也可以不形成直线形状。另外,也可以在后贯通孔10A中不压入固定而是间隙嵌入第一销3。
以上,根据具体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理解所述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考虑到其变更、改变和等效物。因此,本发明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和其等效替换物。
实施例
关于链节
制作关于穿过所述第一及第二销的各自的链节的下述的试验例1、2和比较例1。
试验例1、2和比较例1使用厚度0.8mm、JIS-SK5制的同一批钢板,链节的纤维流的方向(材料的轧制方向)和链节的长度方向(沿着链行进方向的方向)所成的角分别如以下制作试料。
试验例1:0°
试验例2:45°
比较例1:90°
使用所述试验例1、和比较例1,进行疲劳试验。具体地,在下述的条件下,对试验例1、2和比较例1的各自施加反复负载,测量直至断裂的次数(反复数)。
负载条件(1):0.49kN的负载和2.45kN的负载在10Hz的循环下反复施加(反复负载变动的比为5)。关于试验例1、2和比较例1的各自,负载条件(1)的疲劳试验各进行三次,测出反复数的平均值。
负载条件(2):0.49kN的负载和1.47kN的负载在10Hz的循环下反复施加(反复负载变动的比为3)。关于试验例1、2和比较例1的各自,负载条件(1)的疲劳试验各进行三次,测出反复数的平均值。结果示于表1。
〔表1〕
 负载条件(1)  负载条件(2)
 试验例1  17342次  172665次
 试验例2  15446次  197098次
 比较例1  14734次  238230次
在负载条件(1)中,试验例1表示相对于比较例多大约18%的反复数。另外,试验例2表示相对于比较例1多大约5%的反复数。
在负载条件(2)中,试验例2表示相对于比较例多大约43%的反复数。
图10A表示负载条件(1)中的直至链节断裂的反复数的曲线图。如图10A所示,试验例1、2分别与比较例比较表示更多的反复数。图10B表示负载条件(2)的直至链节断裂的反复数的曲线图。如图10B所示,试验例1、2分别与比较例1比较表示更多的反复数。
这样,证实了试验例1、2关于疲劳强度(相对于反复负载的强度)极为优越。特别是反复负载变动的比在5以下的负载条件下其效果显著。
关于销
制作关于所述第一销的下述的试验例3和比较例2。
试验例3是SUJ2(轴承用钢)制,通过拉拔加工形成。试验例3的周面的纤维流沿着长度方向(链宽度方向)直线状延伸。
比较例2是SKD11(合金工具钢)制,通过放电加工形成。比较例2的周面的纤维流的状态是不特别具有方向性的。
另外,SUJ2和SKD11是从线材、板材的容易得手这一点考虑选择的材料,但是两者的热处理后的硬度都是HRC60。因此,两者是大致相等的强度,在试验例3和比较例2的关系中,材料的不同对后述的试验结果没有实质的影响。
使用所述的试验例3和比较例2,实施弯曲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疲劳试验。
弯曲试验
如图11所示,在试验台上平行并列配置两个轴承用辊(直径7mm、长度7mm),在其上载置试验例3。在此,试验例3和对应的轴承用辊的接触点间的距离(支承跨度)设定为17.5mm。另外,试验例3其周面中与第二销相对的前部(渐开面)朝下与实施各轴承用辊接触。
并且,关于试验例3的长度方向的试验例3和实施各轴承用辊的接触点间,朝下试验例3的上侧的面(背部)上粘贴双面带。在试验例3的上方配置一个与所述的轴承用辊同样的轴承用辊,该轴承用辊经由双面带朝下靠压试验例3,对试验例3施加弯曲负载。另外,关于比较例2也同样进行试验。
在实施弯曲试验中,求得断裂负载,比较弯曲强度。另外,分别准备两个试验例3和比较例2,进行弯曲试验。结果示于表2。
〔表2〕
Figure A20058005239700251
如图表2所示,试验例3的弯曲强度强于比较例2。这样,证实试验例3的弯曲强度相对于比较例2足够高。
疲劳试验
分别关于试验例3和比较例2进行疲劳试验。具体地,在下述条件下对试验例3和比较例2的各自施加反复负载,测量直至断裂的次数(反复负载的施加次数。以下称为反复数)。
负载条件(1):750N的负载和2250N的负载在10Hz的循环下反复施加。
负载条件(2):500N的负载和2000N的负载在10Hz的循环下反复施加。
负载条件(3):500N的负载和1500N的负载在10Hz的循环下反复施加。
结果示于表3。
〔表3〕
 负载条件(1)  负载条件(2)   负载条件(3)
 比较例3  7148次  26126次   1×106次无损伤
 比较例2  -  830次   11459次
在负载条件(2)中,比较例2反复数到第830次断裂,相对于此,试验例3反复数到26126次之前没有断裂。即,试验例3相对于比较例具有大约31.5倍的耐久性。
在负载条件(3)中,比较例2反复数到第11459次断裂,相对于此,试验例3反复数即使到1000000次的时刻也没有断裂(损伤)。即,试验例3相对于比较例2具有大约87.3倍以上的耐久性。
另外,负载条件(1)中,根据所述试验结果明白比较例2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损伤,仅对试验例3进行评价。在负载条件(1)中,试验例3反复数到7148次之前没有断裂。
图12是表示到第一销断裂之前的反复数和反复负载的最大值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12所示,试验例3与比较例2相比,能够抵抗更高的反复负载,并且能够抵抗更多的反复数。
这样,证实试验例3关于破裂强度(相对于反复负载的强度)极其优良。
关于动力传递装置
比较例3
制作出具有在链行进方向上相邻的链节彼此用第一及第二销相互连接的链和两个带轮的动力传递装置。链卷挂在两个带轮之间。
各第一销的一对端面与各带轮的对应的轮面摩擦接触。链宽度方向的各第一销的一对端面的接触中心点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设定为110μm(0.11mm)。
实施例1、2
制作与比较例3同样的动力传递装置。实施例1、2中,与比较例3不同的是以下方面。
实施例1:链宽度方向的各第一销的一对的端面的接触中心点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设定在90μm(0.09mm)。
实施例2:链宽度方向的各第一销的一对的端面的接触中心点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设定在60μm(0.06mm)。
关于所述比较例3和实施例1、2,测量随着动力传递装置的曲率而产生的音(驱动音),求得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结果示于图13~15。
图13是表示比较例3的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1的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2的驱动音的频率和音压水平的关系的曲线图。另外,在图13~15的各自中,1次、2次、...、9次、10次是表示关于第一销和带轮的打击音的次数成分。
如图13所示,比较例3中,1000Hz附近的频率的音压水平最大。最大音压水平达到大约89dBA。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实施例1中,3000Hz附近的频率的音压水平最大。最大音压水平抑制在大约83dBA,与比较例3比较,驱动音能够充分降低。
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实施例2中,形成比实施例1更加均匀的音压水平的分布,噪音显著改善(听感优越)。
根据以上证实:通过使链宽度方向的各第一销的一对端面的接触中心点间的距离的尺寸公差为规定值以下,从而能够充分降低动力传递装置的驱动音。

Claims (14)

1、一种动力传递链,其具有相互连接的长条的金属制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长度方向沿着链行进方向,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长度方向沿着相对于链行进方向正交的链宽度方向,
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至少一方含有纤维流,
所述纤维流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形成规定角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纤维流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纤维流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长度方向形成45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纤维流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纤维流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长度方向形成20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纤维流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纤维流相对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长度方向形成20度以下的角度而交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含有板状的链节,该链节具有穿过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贯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链节通过轧制加工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通过拉拔加工以及轧制加工的任何一种加工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对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表面实施喷丸硬化加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包含动力传递部件,该动力传递部件具有与带轮能够动力传递地接触的一对的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要素具备:具有与带轮能够动力传递地接触的一对端面的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和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成对的第二动力传递部件,
伴随该动力传递链的弯曲,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的任何一方在包含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下,与另一方的动力传递部件接触,同时相对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部件相对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要素具有在所述链行进方向的前后并列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
在所述第一贯通孔中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并且限制相对移动地嵌合对应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在所述第二贯通孔中限制相对移动地嵌合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对应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传递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的相互的接触部的移动轨迹形成渐开线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其中,
所述纤维流形成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
14、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具有一对带轮,该带轮分别具有相对置的一对圆锥面状的轮面,在所述一对带轮之间经由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来传递动力。
CNA2005800523978A 2005-12-21 2005-12-21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Pending CN1013465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23509 WO2007072559A1 (ja) 2005-12-21 2005-12-21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559A true CN101346559A (zh) 2009-01-14

Family

ID=3818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523978A Pending CN101346559A (zh) 2005-12-21 2005-12-21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29817A1 (zh)
EP (1) EP1972829A4 (zh)
CN (1) CN101346559A (zh)
WO (1) WO20070725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629A (zh) * 2010-09-14 2012-05-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12178131A (zh) * 2019-07-05 2021-01-05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4917B (zh) * 2012-07-06 2016-03-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金属带用元件
US10184550B2 (en) * 2014-02-24 2019-01-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late link chain
CN112201298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准确度高的计算机硬件检测平台
DE102021112680A1 (de) 2021-05-17 2022-11-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mit einer Kettenbreite für ein Umschlingungsgetrie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27815C1 (de) * 1986-08-16 1987-08-06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Laschenkette fuer Kegelscheibengetriebe
JPS63303240A (ja) * 1987-05-29 1988-12-09 Aisin Warner Ltd 伝動用無端ベルト
JP2973666B2 (ja) 1991-12-03 1999-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H062035A (ja) * 1992-06-17 1994-01-11 O S G Kk 捩り応力が加えられる金属部材
JPH06277781A (ja) * 1993-03-25 1994-10-04 Tsubakimoto Chain Co チェーンプレート素材の製造方法
JPH06300089A (ja) * 1993-04-09 1994-10-25 Toyota Motor Corp チェーンベルト
JP2816650B2 (ja) * 1994-09-08 1998-10-27 株式会社萬平製作所 転造により溝が形成されたピンの面取り・端面仕上加工方法
NL1000294C2 (nl) * 1995-05-03 1996-11-05 Gear Chain Ind Bv Transmissieketting voor een kegeldrijfwerk.
JP3209323B2 (ja) 1996-10-11 2001-09-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ベルト型無段変速機用板状エレメントおよびベルトならびにベルト型無段変速機
JP2000140979A (ja) * 1998-11-11 2000-05-23 Nippon Koshuha Steel Co Ltd 段付き軸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91451B1 (ja) * 1999-06-14 2000-09-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ロッカージョイントピン型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2001099237A (ja) * 1999-09-28 2001-04-10 Tsubakimoto Chain Co チェーン用ロッカーピンとその面取り・切断方法及びその面取り・切断装置
JP3122088B1 (ja) * 1999-10-12 2001-01-09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のロッカーピン用線材およびロッカーピン
JP2002130384A (ja) 2000-10-20 2002-05-09 Tsubakimoto Chain Co ロッカーピン型の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2002295596A (ja) 2001-03-30 2002-10-09 Nissan Motor Co Ltd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
EP1457694A4 (en) * 2001-10-31 2006-08-30 Nsk Ltd ROLLER BEARINGS
AU2002344619B2 (en) * 2001-11-09 2007-08-30 Sugiyama Chain Co., Ltd. Chain
JP2004190829A (ja) 2002-12-13 2004-07-08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5133822A (ja) * 2003-10-30 2005-05-26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
JP2006046497A (ja) * 2004-08-04 2006-02-16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138417A (ja) * 2004-11-12 2006-06-0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629A (zh) * 2010-09-14 2012-05-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02434629B (zh) * 2010-09-14 2015-11-18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12178131A (zh) * 2019-07-05 2021-01-05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CN112178131B (zh) * 2019-07-05 2022-04-26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72559A1 (ja) 2007-06-28
EP1972829A4 (en) 2010-04-07
US20090029817A1 (en) 2009-01-29
EP1972829A1 (en)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559A (zh)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JP4911350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予張力負荷装置
EP1884682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transmission member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010015140A (ko) 무단변속기용 벨트
EP1837552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8057342B2 (en) Plate-link chain for a motor vehicle drive system
EP1179690A1 (en) Belt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1840408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having the same
JP2008101747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226452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CN113108033B (zh) 带式无级变速机的制造方法
US9308575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pi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JP5391442B2 (ja) 特に車両駆動装置のためのリンクプレートチェン
JP2009103152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EP1953413A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0521434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動力伝達装置
JP4082233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90554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EP1831587B1 (en) Drive belt for a continuo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007107669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4830707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046497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85166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7113676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057722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