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2492A - 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2492A
CN101212492A CNA2007103004733A CN200710300473A CN101212492A CN 101212492 A CN101212492 A CN 101212492A CN A2007103004733 A CNA2007103004733 A CN A2007103004733A CN 200710300473 A CN200710300473 A CN 200710300473A CN 101212492 A CN101212492 A CN 10121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ttribute information
data
buffer
flo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0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2492B (zh
Inventor
栢沼正司
松山浩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1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2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4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6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device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2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 H04N21/4325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by playing back content from the storag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04N21/4392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involving audio 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buffer management, e.g. video decoder buffer or video display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4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descriptive data, e.g. content descrip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能够以流数据间没有停止的方式可靠地执行从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多个流数据的连续再生。从服务器装置1按照再生顺序发送源数据,顺序存储在源缓冲器(102)中。源缓冲器(102)至少保持与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对应的源数据。根据源缓冲器(102)内的属性信息,对服务器装置(1)请求对应的流数据的发送,将接收到的流数据顺序存储在FIFO方式的音频缓冲器(101)中。在此,如果将再生中的流数据在音频缓冲器(101)中蓄积到最后,则从源缓冲器(102)中读入与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对应的元数据,根据该源数据向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

Description

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流数据的再生装置以及在该装置中的再生控制方法,特别涉及接收并再生从经由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中发送的流数据的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经过数字数据化的音频内容和视频内容广泛流通,轻松地记录、再生它们的机器一般也已经普及。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即使在家庭内也容易构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和无线LAN等的网络***。
而且,在这样家庭内的网络***中,希望能够在机器之间容易交换数字内容,因此机器间的连接、内容控制等的顺序的标准化正在被推进。作为其标准的代表例子,美国微软公司发表的UPnP(UniversalPlug & Play:通用即插即用)标准是众所周知的。此外,制定以该UPnP标准作为基础的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准则,以DLNA准则为基准的机器的开发目前正在推进。
在UPnP标准中,将UPnP机器分为:提供内容的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作为控制终端装置发挥作用的控制点(ControlPoint);作为再生装置发挥作用的媒体播放器(Media Renderer)这3类。而且,控制点的功能可以被安装在作为媒体服务器工作的机器和作为媒体播放器工作的机器的任意一方。
而后,通过规定在和这些功能之间的通信顺序,可以容易进行在网络上的UPnP机器的搜索、再生动作等控制。例如,通过利用该控制顺序,从1个媒体播放器中,不仅可以进行来自媒体服务器的内容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而且还可以进行针对其他的媒体播放器的内容数据的发送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可知为了再生音频、视频等流数据,需要以对译码器的输入缓冲器始终存储再生中需要的量的流数据的方式适宜地管理其剩余量。因此,当连续地再生多个内容的流数据的情况下,在前面的内容再生结束之前,需要取得下一内容的流数据并开始向译码器的输入缓冲器进行蓄积。
而且,作为译码器的输入缓冲器的管理方法,有对输入数据的格式的每一种类算出再生输出时间,通过以它们的和得到的蓄积数据的剩余可再生时间为基准管理对输入缓冲器的数据读入,从而可以再生多种不同的格式的数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50867号公报(段落号码[0090]~[0097],图7)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82970号公报(段落号码[0096]~[0116],图7)
发明内容
在此,在将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的固定记录媒体和光盘等的移动型记录媒体存放在本机内的再生装置中,可以预先掌握各内容的流数据的记录位置,在将所希望的流数据读入到译码器的输入缓冲器时能够可靠地确保充分的传送频带。因此,当连续再生不同内容的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将下一内容的流数据在所决定的短的时间内针对译码器的输入缓冲器可靠地读入。
但是,如UPnP所示,在再生经由网络从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流数据的***中,需要在再生内容时在再生装置一侧预先取得该内容的元数据,以其中记述的信息为基础对服务器装置请求流数据的发送这一顺序。此外,因网络的通信量状态,也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可靠地取得所请求的元数据、流数据的情况。因此,在再生装置中再生不同内容的流数据时,存在不能防止在内容之间再生声音中断,再生图像动作停止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多个流数据并可以连续地再生的再生装置以及在该装置中的再生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再生装置,接收并再生从通过网络被连接的服务器装置发送的流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上述流数据的属性信息,按照对应的上述流数据的再生顺序接收上述属性信息;属性信息缓冲器,顺次接收并暂时存储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属性信息,至少保持与现在正在再生的流数据的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流数据请求部件,根据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述属性信息,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对应的上述流数据;以及FIFO方式的流数据缓冲器,顺次存储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流数据,并输出给再生处理部件,其中,上述流数据请求部件当对于上述流数据缓冲器将再生中的上述流数据蓄积到最后时,从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读入与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属性信息向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
在这种再生装置中,根据由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发出的流数据的属性信息的发送请求,从服务器装置中按照对应的流数据的再生顺序接收属性信息。接收到的属性信息按顺序存储在属性信息缓冲器中暂时保持。该属性信息缓冲器至少保持与现在正在再生的流数据的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对应的属性信息。
流数据请求部件根据存储在这种属性信息缓冲器中的属性信息,对服务器装置请求对应的流数据的发送。根据该请求接收到的流数据在顺序存储在FIFO方式的流数据缓冲器中后,输出到再生处理部件中。由此,流数据按照再生顺序顺次存储在流数据缓冲器中,顺次输出到再生处理部件中连续地再生。
此外,流数据请求部件如果针对流数据缓冲器将再生中的流数据蓄积到最后,则从属性信息缓冲器中读入与下一再生的流数据对应的属性信息,根据读入的属性信息向服务器装置请求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的发送。由此,不等待1个流数据的再生结束,就接收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并存储在流数据缓冲器中。
根据本发明,则将与现在正在再生的流数据的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对应的属性信息在现在再生中的流数据的再生结束以前预先接收,并保持在属性信息缓冲器中,在再生中的流数据在流数据缓冲器中蓄积到最后的阶段中,从服务器装置中接收下一个再生的流数据,并存储在流数据缓冲器中。因而,能够与网络上的通信的拥挤状态、服务器装置的处理负荷状态等没有关系,而在流数据之间不停止再生动作地可靠地执行多个流数据的连续再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实施方式的家庭网络***的构成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UPnP的协议堆栈(协议群的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管理存储在媒体服务器中的内容的树形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服务器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音频再生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中的缓冲器控制的图。
图7是表示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方框图。
图8A和8B是用于说明在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中的缓冲器控制的图。
图9是表示直到开始连续再生动作为止的音频再生装置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连续再生时的基于音频缓冲器控制部的音频缓冲器空闲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在元缓冲器控制部中的元缓冲器的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在超高速缓冲控制部中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随机再生时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的缓冲器构成及其控制的图。
符号说明
1、2:服务器装置
3~5:音频再生装置
6:LAN
11、31:CPU
12、32:ROM
13、33:RAM
14:HDD
15、35:输入接口
15a:输入装置
16、36:图形处理部
16a:显示装置
17、37:通信接口
18、42:内部总线
34:闪速存储器
35a:输入部
36a:显示部
38:音频译码器
39:D/A变换器
40:音频放大器
41:扬声器
101:音频缓冲器
102:元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假想将本发明应用到形成在家庭内的LAN***(家庭网络***)的情况。此外,应用音频数据作为通过该LAN***发送接收的内容数据的例子。
[家庭网络的构成]
图1是表示关于实施方式的家庭网络***的构成例子的图。
图1所示的家庭网络***的构成是服务器装置1以及2、音频再生装置3~5通过LAN6连接。
服务器装置1以及2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音频内容的记录装置等,具备向LAN6进行连接的连接功能,并且具备HDD等的大容量存储媒体。而且,可以通过LAN6对音频再生装置3~5提供蓄积在HDD中的音频数据。音频再生装置3~5分别具备对LAN6进行连接的连接功能,接收并再生通过LAN6从服务器装置1以及2发送的音频数据。
而且,在该家庭网络***中,实际上例如通过分别将服务器装置1以及2和音频再生装置3~5连接在未图示的宽带路由器上,形成LAN***。这种情况下,宽带路由器具备针对LAN6上的机器的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功能以及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功能,由此,LAN6上的各机器也可以共享外部网络(WAN:Wide AreaNetwork:广域网)一侧的线路。
在以上那样的家庭网络***中,服务器装置1以及2具备作为提供音频数据的信息提供装置的功能,音频再生装置3~5具备作为接收来自服务器装置1以及2的音频数据的供给并再生的客户装置(信息再生装置)的功能。而且,用户通过音频再生装置3~5的各个,可以享受服务器装置1或者2提供的不同音频内容。即,音频再生装置3~5根据要再生的音频数据(音频内容),可以选择服务器装置1以及2中的一方作为音频数据的分配源。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3~5因为要简单地进行电子机器间的连接和内容数据的交换,所以作为例子假设是依照DLNA推荐的准则的装置。在DLNA准则中,作为电子机器的检测和控制、内容数据的管理的顺序,按标准与美国微软公司发表的UPnP相对应地求出。
UPnP是在使用了10/100BASE-T的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的网络通信中有代表性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 Engineers)802网络上可以使用的、用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以及IP上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等构成的协议群和数据格式的规格,且是扩充因特网标准通信(TCP/IP通信)中的功能的内容。
而且,通过将UPnP在音频再生装置等的所谓CE(ConsumerElectronics:消费类电子)机器中采用,音频再生装置等的CE机器在与其他的CE机器、个人计算机之间简单地相互认证,不让用户进行麻烦的操作就可以简单并且适宜地进行通过网络的服务的提供和所提供的服务的执行。
[UPnP的概要]
图2是用于说明UPnP协议堆栈(协议群的构造)的图。
如图2所示,在UPnP中,实际的数据的发送接收根据因特网标准通信协议来进行。此外,为了执行如以下说明那样的UPnP的独立的功能,使用SSDP(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简单服务发现协议)、GENA(General Event Notification Architecture:普通事件通知架构)、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等的协议群。
进而,在UPnP中,如图2所示,进行厂商定义(UPnP VendorDefined:UPnP厂商定义)、UPnP论坛作业委员会定义(UPnP ForumWorking Committee Defined)、设备规格(构造)定义(UPnP DeviceArchitecture Defined)。
而后,UPnP提供寻址(Addressing)、发现(Discovery)、描述(Description)、控制(Control)、事件(Eventing)、呈现(Presentation)的6个功能。以下,说明UPnP提供的6个功能。
在音频再生装置等的UPnP机器(安装有UPnP的电子机器)中,为了使用UPnP功能利用音频数据,而依照UPnP·AV·结构这种规定。在UPnP·AV·结构中的UPnP机器如以下那样分成3类。
即,在UPnP·AV·结构中,将UPnP机器分类成提供内容的媒体服务器、作为控制终端装置起作用的控制点、作为再生装置起作用的媒体播放器这3类。在此,媒体服务器在网络***中一般相当于称为服务器装置的装置,媒体播放器在网络***中一般相当于称为客户装置的装置。
此外,控制点(控制终端装置)是可控制与网络连接的各UPnP机器的装置。作为控制点的功能可以安装在媒体服务器中也可以安装在媒体播放器中,可以在构成网络的全部的电子机器中安装控制点,此外,也可以在构成网络的任意的电子机器中安装控制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在音频再生装置3~5的各个中安装作为控制点的功能。
此外,在UPnP中的寻址是各UPnP机器取得在IEEE802网络上用于特定本机用的地址的功能,使用DHCP或者Auto-IP。
发现是在寻址后进行的,由此控制点能够发现想控制的目标机器(媒体服务器或者媒体播放器)。在此使用的协议是上述的SSDP。构成网络***的各电子机器在与IEEE802网络连接时,将通知自己自身具备的设备和服务的消息向IEEE802网络上广播。控制点通过接收该广播的消息,能够知道在IEEE802网络上连接怎样的机器。
利用发现在控制点发现的作为控制对象的电子机器输出的SSDP分组中记述设备描述(Device Description)的URL(Uniform ResourceLocator)等。控制点通过访问该URL,能够从设备描述中取得该电子机器的进一步详细的设备信息。
在该设备信息中,记述了记载有图标信息、型号名、生产者名、商品名、该设备具有的服务的详细信息的服务描述(ServiceDescription)等。控制点从这些设备描述和服务描述中能够知道针对目标机器的访问的方法。设备描述和服务描述用XML(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表现。
控制的功能大致分类为动作(Action:执行)和查询(Query:询问)的2个功能。动作用在服务描述的动作信息中规定的方法来进行,通过实施(Invoke)动作,控制点能够操作目标机器。查询为了取出服务描述的机器信息(State Variable)的值而使用。在控制中,利用上述的SOAP这一传送协议,作为其表现使用XML。
事件在改变机器信息的值时为了将这情况从目标机器通知给控制点而使用。在该事件中,利用上述的GENA这一传送协议,作为其表现使用XML。呈现是为了向用户提供使用了用户接口的控制部件而使用。
各UPnP机器通过使用以上那样的UPnP功能,不仅不向用户请求复杂的操作,就参加到网络中,变成能够进行通信的状态,而且,还能够自动地进行其他的UPnP机器的检测和连接。
图3是表示管理存储在媒体服务器中的内容的树形构造的例子的图。
在作为UPnP机器的媒体服务器中,组装如CDS(ContentsDirectory Service:内容目录服务)这一功能(Service),媒体服务器用该功能对控制点通知在媒体服务器中怎样存储内容。在CDS中有容器(Container)和项目(Item)这样的二个抽象化的对象,这可以说相当于美国微软公司提供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的WINDOWS(注册商标)中的文件夹(Folder)和文件(File)。容器和项目如图3所示总是制作树形构造。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媒体服务器发送的音频数据与图3中的项目对应。
控制点通过从媒体服务器中取得图3所示的树形构造,能够得到各内容的URL(写有信息的链接(Link))。而后,当能够取得所希望的音频内容(项目)的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媒体服务器的AV传送(AV Transport)这种功能能够进行音频内容的再生和停止等与音频轨道(音频数据)有关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1以及2和音频再生装置3~5的各个如上所示,使用UPnP的寻址功能,变成可以进行TCP/IP的通信的状态,使用UPnP的发现功能进行相互的机器认证。由此,各机器掌握网络的构成,能够在和作为目的的电子机器之间进行通信。
[服务器装置的构成例子]
以下,说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家庭网络***的各电子机器的构成例子。
图4是表示服务器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而且,在此作为例子说明服务器装置1的构成,但服务器装置2也能够用同样的硬件构成来实现。
如图4所示,服务器装置1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ROM(Read Only Memory)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HDD14、输入接口(I/F)15、图形处理部16以及通信接口(I/F)17,这些经由内部总线18相互连接。
CPU11掌管针对该服务器装置1全体的控制。在ROM12中记录在CPU11中执行的程序和在处理中需要的数据等。RAM13主要在各种处理中作为作业区域使用。
HDD14具有可以蓄积多个数字内容(提供信息)等的容量。此外,HDD14保持由CPU1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处理用的数据等,并且在通过LAN6将内容的转换代码和内容发送到其他的机器等时还作为作业区域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HDD14中存储针对音频再生装置3~5发送音频流的、用于作为依据DLNA准则的服务器发挥作用的服务器程序,用CPU11来执行。此外,作为该服务器程序的功能,还可以包含对存储在HDD14中的音频流的编码方式和取样速度、量化速度等进行变换的转换代码功能。
在输入I/F15上例如连接有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装置15a。该输入I/F15经由内部总线18将来自输入装置15a的信号发送到CPU11。
在图形处理部16上例如连接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16a。该图形处理部16按照来自CPU11的命令在显示装置16a的画面上显示图像。
通信I/F17经由未图示的LAN电缆与LAN6连接,在和其他的机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音频再生装置的构成例子]
图5是表示音频再生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而且,在此作为例子说明音频再生装置3的构成,但在音频再生装置4以及5中也能够用同样的硬件构成来实现。
如图5所示,音频再生装置3具备CPU31、ROM32、RAM33、闪速存储器34、输入接口(I/F)35、输入部35a、图形处理部36、显示部36a、通信接口(I/F)37、音频译码器38、D/A变换部39、音频放大器40以及扬声器41。这其中,除去扬声器41的各块经由内部总线42连接。
CPU31掌握针对该音频再生装置3整体的控制。在ROM32中记录在CPU31中执行的程序和在处理中需要的数据等。RAM33是主要在各种处理中作为作业区域使用的存储器。而且,这些CPU31、ROM32以及RAM33也可以作为微型计算机被实现。闪速存储器34是可以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即使音频再生装置3的电源掉电,应该保持的各种数据仍被记录着。
输入I/F35将来自输入部35a的信号经由内部总线42发送到CPU31。在输入部35a上设置操作键等的各种输入开关。图形处理部36按照来自CPU31的命令,在显示部36a的画面上显示图像。显示部36a例如由LCD等构成。
通信I/F37经由未图示的LAN电缆与LAN6连接,在和其他的机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此外,通信I/F37从通过LAN6接收到的分组中抽取音频流的数据,可以直接交付给音频译码器38。
音频译码器38具备对从通信I/F37接收到的音频流进行译码的功能。该音频译码器38例如可以对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Audio Layer3:运动图像专家组音频层3)等的各种编码方式的音频数据进行译码。此外,当输入例如LPCM(Linear Pulse CodeModulation:线性脉冲编码调制)方式的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原样地输出到后级的D/A变换部39。而且,该音频译码器38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在CPU31中执行软件来实现。
D/A变换部39将从音频译码器38提供的数字音频数据变换为模拟音频信号。音频放大器40将从D/A变换部39提供的模拟音频信号放大为规定的电平,把它提供给扬声器41。由此,从扬声器41再生输出与提供给它的模拟音频信号相应的声音。
以下,说明在音频再生装置3~5中连续地再生多个音频流时的动作。而且,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以在音频再生装置3中对从服务器装置1发送的音频流进行接收并再生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而当然在音频再生装置4以及5中也可以实现和音频再生装置3一样的功能,此外,选择服务器装置2作为音频流的发送元,也可以执行同样的连续再生动作。
[流的连续再生动作:第1实施方式]
图6是用于说明在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中的缓冲器控制的图。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了暂时存储再生的音频流的数据的音频缓冲器101和暂时存储这些音频流的元数据的元缓冲器102的、音频再生装置3中的音频流连续再生的基本动作。而且,在此说明的缓冲器的读出·写入控制和音频数据·元数据的接收控制等通过在CPU31中执行程序来实现。此外,所谓这里的音频流是与图3所示的项目对应的音频数据文件。
音频缓冲器101以及元缓冲器102都是使用RAM33实现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入先出)方式的缓冲器,例如作为循环缓冲器等被实现。在音频缓冲器101中,顺序存储在音频流的再生时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到的音频流的数据。这些音频数据由音频译码器38顺序读出,根据需要进行译码,用D/A变换部39进行模拟变换。由此,再生输出声音信号。
元缓冲器102是用于存储可以用音频再生装置3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的缓冲器,在此作为例子,具备存储与4个大小的音频流对应的元数据的容量。这些元数据是根据来自音频再生装置3的请求从服务器装置1发送出的数据,在元数据中至少存储有用于取得对应的音频流的数据的位置信息(URL,端口号码等)。此外,也可以存储附加在音频流上的标题、作者名(艺术家名字)、唱片集名、总计再生时间、数据大小等在再生时的显示动作和再生动作的控制中需要的信息。而且,存储在该元缓冲器102中的元数据例如是从根据浏览(Browse)动作从服务器装置1中作为XML数据被发送出的元数据中抽取必要的信息得到的数据。
在该音频再生装置3中再生音频流时的基本的顺序如下。首先,从服务器装置1中取得可以发送的音频流的列表信息,根据该列表信息,在显示部36a上一览显示可以再生的音频流,并从用户接收选择输入。接着,根据列表信息对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与已选择的音频流有关的记述了更详细信息的元数据。在该元数据上记述在再生中需要的信息,以在接收到的元数据中记述的信息为基础访问服务器装置1,对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对应的音频流。而后,应答该请求将从服务器装置1发送的音频流按顺序蓄积到音频缓冲器101中,读出到音频译码器38中。
以下,说明在这种音频再生装置3中,连续地再生多个音频流时的处理。首先,在元缓冲器102中,如果开始再生某一音频流,则至少存储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轨道1的音频流处于再生中,在元缓冲器102中存储有与在下一个再生的轨道2的音频流对应的元数据。
另一方面,在音频缓冲器101中,顺序存储作为再生对象的音频流的数据,在蓄积了规定容量大小的时刻,开始从音频译码器38进行读出。此外,在音频缓冲器101中,控制数据的读入,使得始终用音频流的数据充满,不产生空闲。
其后,接收再生中的音频流的全部数据,如果在音频缓冲器101中发生空闲,则在音频再生装置3中,不等待现在再生中的音频流的再生结束,就读出存储在元缓冲器102中的与下一个音频流对应的元数据。而后,根据记述在该元数据中的位置信息,向服务器装置1请求下一个音频流的发送,接收该音频流,按顺序存储在音频缓冲器101的空闲区域上。在音频缓冲器101中,以始终不产生空闲区域的方式读入下一个音频缓冲器101。
由此,如果现在再生中的音频流的数据全部从音频缓冲器101读出到音频译码器38,则接着将下一个音频流的数据读出到音频译码器38,连续地执行该数据再生。此外,在元缓冲器102中消除再生结束了的音频流的元数据,从服务器1中接收现在存储着的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并存储。
而且,为了更新元缓冲器102而向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新的元数据的时刻只要设置成在为了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而参照元数据之后,直到该音频流的再生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可。
通过以上的缓冲器控制,因为与LAN6中的通信的拥挤状态和服务器装置1的处理负荷状态等没有关系地,能够在前一音频流的再生结束时刻可靠地接收下一音频流的开头区域的数据,并蓄积在音频缓冲器101中,所以将乐曲间的断音时间始终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可靠地执行连续再生。
此外,为了起到这样的效果,音频缓冲器101的容量只要考虑LAN6中的通信的拥挤状态和服务器装置1的处理负荷状态等而被决定即可。例如,参照元数据请求下一音频流的发送,假设直到应答该请求从服务器装置1中接收音频流并开始向音频缓冲器101进行存储为止的最大时间,在该假设最大时间内,以音频流变成大于等于从音频缓冲器101读出的数据量的方式,决定音频缓冲器101的容量。
此外,在元缓冲器102中只要至少保持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即可,但如图6所示,通过保持多个音频流的元数据,即使在因LAN6中的通信拥挤和服务器装置1的处理负荷增加等原因元数据自身的接收延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元缓冲器102中存储的轨道数的范围中执行连续再生动作。
进而,如果根据元数据知道前后的音频流的编码格式和取样频率、位速率等的规格相同,则通过控制成在开始下一个音频流的译码时对音频译码38等的后级的电路不进行初始化,也可以可靠地执行在音频流的切换时完全不产生无音状态的所谓的无间隙再生。
而且,在图6的例子中,在元缓冲器102中,保持现在再生中的音频流的元数据直到其再生结束时为止,能够由再生控制部等进行参照。但是,除此以外,在从服务器装置1中取得音频流时,从元缓冲器102中读出为此所需要的元数据,并存储在另一存储器区域上,在此时刻对于元缓冲器102可以读入现在存储着的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
[流的连续再生动作: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方框图。
在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3中,除了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音频缓冲器101以及元缓冲器102之外,还设置用于对元数据进行超高速缓冲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由此,在能够更正确地执行多个音频流的连续再生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容易与随机再生等对应。而且,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也能够由RAM33等实现。
本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3作为用于连续再生多个音频流的功能,如图7所示,具备再生控制部110、通信控制部120以及用户接口(U/I)控制部130。而且,这些各部的功能通过用CPU31执行程序来实现。
再生控制部110是控制与音频流的再生有关的动作全体的控制部,执行通过U/I控制部130受理的与用户的操作输入信息相应的处理。该再生控制部110具备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元缓冲器控制部112、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滤波器114以及随机号码生成部115。
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控制对音频缓冲器101的音频流的数据读入、根据来自该音频译码器38的请求对音频译码器38读出该数据的动作。此外,当管理音频缓冲器101的空闲区域,发生了空闲的情况下,参照存储在元缓冲器102中的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将记述在该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交给通信控制部120,请求发送对应的音频流。
元缓冲器控制部112控制对元缓冲器102的元数据的读入、该元数据的读出的动作。元缓冲器控制部112如果1个音频流的再生(在此称为译码)结束,则从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接收该结束的通知,向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请求读出下一个元数据提供给元缓冲器102。
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控制对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的元数据的读入、对该元数据的元缓冲器102的读出。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根据来自元缓冲器控制部112的请求,通过滤波器114将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元数据读出到元缓冲器102。此外,管理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元数据的读出状态,如果读出全部的元数据,则对通信控制部120请求发送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元数据。
滤波器114判别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读出的元数据是否是与音频流相对的数据,当正确的情况下将该元数据输出到元缓冲器102,当不正确的情况下将其通知给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
随机号码生成部115是决定用于随机重新排列乐曲顺序进行再生的随机再生(随意再生)的再生顺序的块,具备随机指定再生的轨道号码的随机数发生功能。
通信控制部120是控制通过了LAN6的通信处理的块,在此根据来自再生控制部110的请求,可以执行用UPnP规定的通信顺序。此外,将利用该通信顺序接收到的元数据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将音频流的数据存储在音频缓冲器101中。
U/I控制部130通过输入I/F35检测针对输入部35a的用户的输入操作,将与该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输入信息输出到再生控制部110。此外,按照来自再生控制部110的控制信息,例如在选择服务器和内容时、再生内容时等,生成与场面相应的显示信息并输出到图形处理部36,将与显示信息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36a上。
图8是用于说明在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中的缓冲器控制的图。
在图8中作为例子,模式地表示按轨道1~轨道20(tr1~tr20)的顺序连续再生音频流时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元缓冲器102以及在音频缓冲器101中的数据写入·读出的状态。而且,在此作为例子,假设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保持10轨道量的元数据,元缓冲器102能够保持4轨道量的元数据。
首先,当由用户的操作输入指示轨道1的再生开始,则如图8(A)所示,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变成存储将轨道1作为开头的10轨道量的元数据的状态。这些元数据可以在请求了再生开始的时刻预先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也可以是在此前已被接收。
进而,从这些10轨道量的元数据中,将开头的4轨道量的元数据读入到元缓冲器102。而后,首先以在轨道1的元数据中记述的位置信息为基础,接收对应的音频流,蓄积在音频缓冲器101中,开始再生其音频流。
此外,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接收轨道1的音频流的全部数据,如果在音频缓冲器101中产生空闲,则从元缓冲器102中参照下一再生的轨道2的元数据,根据该元数据开始接收轨道2的音频流,并蓄积在音频缓冲器101中。
此外,如果轨道1的音频流再生结束,则在元缓冲器102中删除轨道1的元数据,在其空闲区域上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读入下一轨道5的元数据。而且,此外,例如,也可以在为了再生轨道1而从元缓冲器102中读出轨道1的元数据的时刻,或者开始接收下一轨道2的音频流的时刻,从元缓冲器102中删除轨道1的元数据,写入轨道5的元数据。
以后,假设重复上述的处理,将最后存储的轨道10的元数据读入到元缓冲器102。此时,如图8(B)所示,开始再生轨道7的音频流,在元缓冲器102中存储轨道7~10的元数据。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如果检测到在元缓冲器102中读入了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全部的元数据,则控制通信控制部120,对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下一10轨道量的元数据。其结果,将直到轨道11~20为止的元数据写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上,以后,和上述一样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元数据从开头起按顺序写入到元缓冲器102中。
这样,设置与元缓冲器102相比可以蓄积更多的轨道数的元数据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通过设置成从该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向元缓冲器102读出元数据的结构,立即取得作为再生对象的音频流的元数据,能够可靠地连续再生。例如,即使在再生数曲再生时间短的音频流,频繁更新元缓冲器102的蓄积数据那样的情况下,不每次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元数据,能够读出保持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的元数据并继续进行连续再生。
可是,也有由于服务器装置1一侧的内容管理的树形构造,从服务器装置1一侧接收混杂在音频流的元数据中、与除此以外的数据有关的元数据的情况。例如,还有在同样的容器的子阶层中,音频流和视频流的项目混合,或者与项目一起还存在容器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关于同样的容器的子阶层的对象的元数据与该对象的种类无关地,按照在服务器装置1中所付与的顺序被接收,暂且被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而后,在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读出各对象的元数据时,用滤波器114判定该元数据是否是与音频流有关的数据。当是与音频流有关的情况下,直接传送到元缓冲器102,但不是的情况下,从滤波器114对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通知错误,通过控制接收到通知的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读出与下一个对象对应的元数据。
由此,在元缓冲器102中,因为只保存与音频流有关的元数据,所以通过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从该元缓冲器102中按顺序读出元数据,能够连续地再生音频流。即、在要接收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数据的时刻,不需要判别元缓冲器102内的下一个元数据是否是与音频流有关的数据,在乐曲间不会发生多余的无音期间,能够可靠地继续连续再生。
以下,说明在音频流的连续再生时的各部的处理。首先,图9是表示直到开始连续再生动作为止的音频再生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步骤S11]在音频再生装置3中,如果与LAN6连接,则执行搜索服务器装置的处理。
首先,如果音频再生装置3与LAN6连接,则在用通信控制部120取得自身的网络地址后,再生控制部110向通信控制部120发出请求搜索服务器装置。通信控制部120在LAN6上对用UPnP规定的搜索消息进行多播。LAN6上的服务器装置1以及2应答搜索消息,回送特定自身的ID、用于取得设备描述的URL等。
通信控制部120将与以上述的顺序搜索到的服务器装置1以及2有关的信息送到再生控制部110,再生控制部110对U/I控制部130指示显示用于选择服务器装置1以及2的画面。由此,在显示部36a上一览显示所搜索到的服务器装置1以及2的名称等,变成待机等待来自用户的选择输入的状态。
[步骤S12]在音频再生装置3中,根据用于选择服务器装置的由用户进行的输入操作,执行用于从所选择的服务器装置(在此假设为服务器装置1)得到可以发送的内容的信息的处理。
在此,再生控制部110如果经由U/I控制部130检测出选择了服务器装置1的情况,则向通信控制部120请求从该服务器装置1取得设备描述。通信控制部120在访问对应的URL并由GET指令接收到设备描述后,得到用服务器装置1对内容进行管理的阶层构造的根的位置,请求与该根的子阶层有关的信息。
根据针对该请求的应答,当在子阶层中只包含容器的情况下,将该容器的信息交给再生控制部110。再生控制部110向U/I控制部130请求用于让用户选择这些容器的画面显示。由此,将在容器上付与的名称一览地显示在显示部36a上,用户进行从它们中选择1个的操作。再生控制部110对通信控制部120请求取得所选择出的容器的子阶层的属性信息。
通过重复这种步骤,顺序得到子阶层的信息。一般,根的子阶层的容器针对每个艺术家而设置,进一步的该子阶层的容器针对每个唱片集而设置,在该容器的子阶层中,存在与乐曲对应的项目。而且,从音频再生装置3中指定艺术家等的检索条件,也能够按照与该条件相应的阶层构造来搜索项目。
通过以上的处理,当在子阶层中存在项目的情况下,将表示与该项目有关的概略的信息的元数据作为XML数据被取得。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项目与内容(在此是乐曲)的流数据对应,基本上取得与包含在对应于1个唱片集的容器的子阶层中的项目有关的列表信息。
[步骤S13]从服务器装置1中取得的项目的列表信息从通信控制部120交给再生控制部110。再生控制部110根据该列表信息请求U/I的控制部130根据该列表信息显示对可以再生的乐曲的标题和艺术家名等的信息进行一览显示的选择画面。由此,在显示部36a上一览显示可以再生的乐曲的信息,音频再生装置3变成针对最初再生的乐曲的选择操作的待机状态。
[步骤S14]再生控制部110如果经由U/I控制部130接收乐曲的选择信息,则向通信控制部120请求接收进一步详细记载了与该乐曲有关的信息的元数据。此时,将所选择的乐曲作为开头请求一次接收10首曲目(10轨道)量的元数据。在图8的例子中,例如当选择了轨道1的情况下,请求接收轨道1~10的元数据。通信控制部120指定轨道号码执行用于向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元数据的动作。
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到的元数据经由通信控制部120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将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开头4轨道量的元数据经由滤波器114提供给元缓冲器102。
[步骤S15]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从元缓冲器102中读入1轨道量的元数据,将记述在该元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交给通信控制部120,请求取得对应的音频流。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以位置信息为基础访问服务器装置1,请求发送音频流。
[步骤S16]从服务器装置1发送音频流,在接收它的音频再生装置3中,音频流经由通信控制部120顺序提供给音频缓冲器101。而后,通过从该音频缓冲器101中将数据顺序读出到音频译码器38,执行再生动作。
图10是表示由在连续再生时的音频缓冲器控制部进行的音频缓冲器的空闲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如果在音频缓冲器101中蓄积音频流的数据,则根据来自音频译码器38的请求,控制成将音频缓冲器101内的数据顺序读出到音频译码器38。此时,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用以下顺序管理针对音频缓冲器101的数据的读入。
[步骤S21]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从元缓冲器102中读入1轨道量的元数据。
[步骤S22]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将记述在读入的元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传送到通信控制部120,请求发送对应的音频流。通信控制部120根据其请求执行用于发送对应的音频流的动作,从服务器装置1中与其对应地开始发送音频流。发送出的音频流的数据顺序蓄积在音频缓冲器101中。
[步骤S23]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监视音频缓冲器101的空闲状态,当没有发生空闲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4的处理。此外,当1个音频流的接收结束,在音频缓冲器101中开始发生了空闲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1,从元缓冲器102中读入下一轨道的元数据。其结果,从服务器装置1中发送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
[步骤S24]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通过用户的操作等判别是否请求了连续再生动作的结束。在未请求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3判别音频缓冲器101的空闲状态,当请求了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通过以上的处理,在音频缓冲器101中始终保持缓冲器容量大小的音频流的数据。而后,如果1个音频流的接收完成,则不等待该音频流的再生结束,自动地开始下一个音频流的接收。
图11是表示在元缓冲器控制部中的元缓冲器的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步骤S31]如果开始连续再生动作,则元缓冲器控制部112对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请求读出4轨道量的元数据。其结果,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经由滤波器114将4轨道量的元数据读入到元缓冲器102。
[步骤S32]元缓冲器控制部112根据来自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的请求,将存储在元缓冲器102中的再生顺序最早的轨道的元数据输出到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
[步骤S33]元缓冲器控制部112判定1个音频流的再生结束,下一个音频流的再生是否开始。当未开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4的处理,当开始了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5的处理。
而且,可通过例如从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中接收在音频译码器38中开始了新的音频流的译码,或者,开始从音频缓冲器101读出新的音频流的数据等通知来进行判断下一个音频流的再生开始。
[步骤S34]元缓冲器控制部112通过用户的操作等判定是否请求了结束连续再生动作。当没有请求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3判定下一个音频流的再生开始,当请求了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步骤S35]元缓冲器控制部112对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请求读出下一个1轨道量的元数据。其结果,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经由滤波器114将下一个1轨道量的元数据传送到元缓冲器102。元缓冲器控制部112将传送来的元数据上写到在步骤S32中输出的元数据的存储区域上。
而且,在上述的处理中,在下一个音频流的再生开始时,将下一个1轨道量的元数据读入元缓冲器102。由此,将现在再生中的音频流的元数据始终保持在元缓冲器102中,装置内的各部能够参照该元数据。但是,代替这种处理,如果在步骤S32中从元缓冲器102输出1轨道量的元数据,则能够控制成立即读入下一个1轨道量的元数据。
图12是表示在超高速缓冲控制部中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用图9的步骤S14的控制处理,从服务器装置1发送规定轨道数量(在此是10轨道量)的元数据,如果将那些元数据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则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用以下那样的顺序控制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的读写。
[步骤S41]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判定从元缓冲器控制部112中是否接收到了1轨道量的元数据的输出请求。在没有接收请求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2的处理,在接收到请求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3的处理。
[步骤S42]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判别是否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请求了结束连续再生动作。当没有请求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1,判定有无针对元缓冲器102的输出请求,当被请求了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步骤S43]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对滤波器114读出已读出的对象的下一个对象的元数据。
[步骤S44]滤波器114判定已读出的元数据是否是涉及音频流的元数据。如果是涉及音频流的元数据,则直接传送到元缓冲器102,但当不是的情况下,把它通知给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
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当从滤波器有通知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3,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读出下一个对象的元数据,当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5的处理。
而且,虽然在该图12中省略,但在紧接连续再生动作的开始之后,通过图11的步骤S31的处理从元缓冲器控制部112请求4轨道量的元数据的输出。因而,只在紧接连续再生开始之后,在步骤S43以及S44中,进行从开头读出4轨道量的音频流的元数据那样的处理。
此外,滤波器114当读出的元数据是与音频流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进一步从该元数据中解析对应的音频流的编码方式和取样频率、位速率等,可以判定该音频流是否可以在音频再生装置3中再生。这种情况下,只在判定为可以再生的情况下,将元数据传送到元缓冲器102,当判定为不可以再生的情况下,将该信息通知给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取得下一个元数据。
[步骤S45]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判定是否读出了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全部的元数据。当存在未被读出的元数据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1,直接等待待机下一个元数据的输出请求,当全部的元数据读出结束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6的处理。
[步骤S46]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以在图9的步骤S12中取得的列表信息、在元缓冲器102中已传送结束的轨道号码的信息为基础,将指定下一个10个量的对象的信息传送到通信控制部120,请求发送那些对象的元数据。通信控制部120根据该请求,执行用于发送对应的元数据的动作,从服务器装置1中根据它发送所指定的10个对象的元数据。将所发送的元数据上写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上,其后,再次执行步骤S41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元缓冲器控制部112以及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的处理,在音频缓冲101中始终充满音频流的数据,如果1个音频流的接收结束,则连续地将下一个的音频流的数据可靠地存储在音频缓冲器101中。因而,与在LAN6中的通信的拥挤状态和服务器装置1的处理负荷状态等没有关系,能够可靠地执行乐曲间不发生多余的无音期间的连续再生动作。
以下,说明在该音频再生装置3中的随机再生时的控制。图13是表示在随机再生时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管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在音频再生装置3中,用图9的步骤S11、S12的顺序,在取得与包含在1个容器的子阶层中的项目有关的列表信息后,通过随机指定包含在该子阶层中的音频流的发送顺序,能够执行随机再生。而且,随机号码生成部115根据已取得的列表信息,在容器内存在的项目数的范围内随机指定轨道号码。
[步骤S51]在开始随机再生时,需要用随机号码生成部115至少随机生成初次4首曲目大小的轨道号码,从服务器装置1中接收这些元数据,经由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存储在元缓冲器102中。此时,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用包含初次4曲目大小的10轨道量的元数据充满。
作为用于设置成这种状态的最简单的处理顺序,用随机号码生成部115生成初次10首曲目大小的轨道号码,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将这些轨道号码通知给通信控制部120,从服务器装置1发送与它们对应的元数据。而后,在将接收到的元数据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后,控制成从该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按照再生顺序将元数据读出到元缓冲器102中。这种情况下,直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内的元数据全部对元缓冲器102读出为止,控制成按照再生顺序将那些元数据读出到元缓冲器102中,之后只要执行下一步骤S52以后的处理即可。
[步骤S52]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判定从元缓冲器控制部112中是否接收了1轨道量的元数据的输出请求。当未收到请求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3的处理,当接收到请求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4的处理。
[步骤S53]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判别是否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请求了结束随机再生动作。当没有请求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2判定有无针对元缓冲器102的输出请求,当有请求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步骤S54]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从随机号码生成部115中取得新的轨道号码。
[步骤S55]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判定与取得的轨道号码对应的元数据是否被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当存储有对应的元数据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7的处理,当没有存储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6的处理。
[步骤S56]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对通信控制部120命令接收把在步骤S54中取得的轨道号码作为开头的10个对象量(在此是10轨道量)的元数据。通信控制部120对服务器装置1执行请求发送这些元数据的动作,将与它对应的接收到的元数据写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上。
[步骤S57]超高速缓冲控制部113将与在步骤S54中取得的轨道号码对应的元数据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传送到元缓冲器102。
根据这种处理,在1个容器的子阶层中,即使是与能够保存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的数相比存在更多的轨道数的音频流的情况,也能够将那些全部音频流作为对象随机决定再生顺序。
此外,在随机生成了新的轨道号码时,因为只在与该轨道号码对应的元数据未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的情况下,从服务器装置1预先接收该元数据,所以减少进行元数据的发送请求的次数。进而,因为新的轨道号码的生成并不在紧接与之对应的音频流的再生开始之前进行,而是在比这更远以前的在元缓冲器102中存储新的元数据的时刻进行的,所以变成在元缓冲器102中始终存储着最靠近的4轨道量的元数据的状态。因而,因为音频缓冲器控制部111能够立即参照元缓冲器102的元数据,所以即使在随机再生时,也能够执行没有多余的无音期间的连续再生动作。
而且,在以上的图13中,为了简单地说明,假设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中只存储与音频流有关的元数据。但是,也可以使用在图12中说明的滤波器114的功能,只抽取与音频流有关的元数据,提供给元缓冲器102。这种情况下,在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103对元缓冲器102传送元数据时,当用滤波器114判定为该元数据不是与音频流有关的数据,或判定为不可能再生的情况下,在随机号码生成部115中生成新的号码,进入步骤S56的处理,只要接收以该号码作为开头的下一个10对象量的元数据即可。
[流的连续再生动作:第3实施方式]
图14是用于说明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音频再生装置的缓冲器构成及其控制的图。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乐曲的再生过程中,即使在请求了开始下一个乐曲的再生的动作(跳过再生),或者从开头开始再次再生同样的乐曲的动作(返回再生)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执行那些动作。因此,如图14所示,将存储音频流的数据的音频缓冲器101a分割为2个开头数据区域104以及105、和FIFO区域106。
开头数据区域104以及105都是具有一定容量的存储器区域,在各区域中交替存储从再生中的音频流的开头开始的规定量的数据,或者,从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的开头开始的规定量的数据之一。而后,蓄积在这些开头数据区域104以及105中的数据被保持到直到与各区域对应的音频流的再生结束为止。
另一方面,FIFO区域106在音频流的数据中,是顺序存储除了存储在开头数据区域104以及105中的数据的剩下的数据的FIFO方式存储区域,例如作为循环缓冲器来实现。在该区域上最初在再生中的音频流的数据中,按顺序存储有比存储在开头数据区域104以及105的一方上的数据的位置往后的数据。其后,如果音频流的接收结束,则在下一个再生的音频流数据中,按顺序存储比存储在开头数据区域104以及105的另一方中的数据的位置往后的数据。
在此,作为例子,当再生图14所示的轨道1的音频流的情况下,首先,根据元缓冲器102内的轨道1的元数据,向服务器装置1请求轨道1的音频流的发送,与此对应发送的音频流的数据用音频再生装置3接收。此时,接收到的音频流的数据存储在开头数据区域104中。而后,如果开头数据区域104没有空闲,则将其后的接收数据存储在FIFO区域106中。
音频译码器38首先从开头数据区域104读出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如果全部读出该区域的数据,则接着通过从FIFO区域106读出数据,继续轨道1的音频流的再生。而后,在该再生中,当进行了请求返回再生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下,从开头数据区域104的开头再次向音频译码器38传送数据。由此,不必再次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音频流的开头数据,就能够立即执行返回再生。此外,在从开头数据区域104读出数据期间,根据轨道1的元数据再次向服务器装置1进行发送请求并接收剩下的数据,通过将数据蓄积在进行了闪速存储的FIFO区域106上,继续音频流的再生。
另一方面,在开始了再生轨道1的音频流时,音频再生装置3在和服务器1之间执行和轨道1不同的通信对话,根据轨道2的元数据,请求服务器装置1进行与之对应的音频流的发送。由此,和轨道1的数据并行地接收轨道2的音频流的数据。此时,例如,检测接收中的轨道1的音频流的接收速度,如果大于等于规定的速度,则能够起动用于并行接收轨道2的音频流的处理。
接收到的轨道2的音频流的数据被存储在开头数据区域105中。在此,在只接收了开头数据区域105的容量大小后,当一旦停止接收,在FIFO区域106上发生了空闲时,接收剩下的数据并存储在FIFO区域106中。通过这样的处理,当在轨道1的音频流的再生中请求跳过再生的情况下,能够将轨道2的音频流的数据从开头数据区域105立即传送到音频译码器38,在该时刻不需要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轨道2的音频流的开头数据。
而且,如果开始再生轨道2的音频流,则从服务器装置1接收其剩下的音频流,通过将数据顺序蓄积在进行了闪速存储的FIFO区域106上,继续进行该音频流的再生。

Claims (10)

1.一种再生装置,接收并再生从通过网络被连接的服务器装置发送的流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
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上述流数据的属性信息,按照对应的上述流数据的再生顺序接收上述属性信息;
属性信息缓冲器,顺次接收并暂时存储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属性信息,至少保持与现在正在再生的流数据的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
流数据请求部件,根据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述属性信息,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对应的上述流数据;以及
FIFO方式的流数据缓冲器,顺次存储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流数据,并输出给再生处理部件,
其中,上述流数据请求部件当对于上述流数据缓冲器将再生中的上述流数据蓄积到最后时,从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读入与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属性信息向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至少保持与现在正在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的下一个顺次再生的一定数量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
上述流数据请求部件按照再生顺序读入存储在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的上述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属性信息请求部件进行控制,以便在自为了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而在上述流数据请求部件中参照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起、到相应流数据的再生结束为止的期间,使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删除与该流数据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然后向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除了已被存储在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的属性信息的上述属性信息中与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将接收到的上述属性信息写入到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超高速缓冲存储器,暂时保持比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更多的数量的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属性信息,并从开头开始按顺序输出到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
如果保持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全部上述属性信息被输出到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则上述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向上述服务器装置进行请求,使得对于除了已被存储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属性信息的上述属性信息中与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按再生顺序发送能够保持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数据判别部件,进行控制以在将保持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属性信息输出到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时,根据相应的属性信息,判别对应的上述流数据是否可以在上述再生装置中再生,当可以再生的情况下,直接输出到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当不可以再生的情况下,不进行相应属性信息的输出,而从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输出下一个上述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用上述数据判别部件根据从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读入的上述属性信息,判别为不能再生对应的上述流数据时,当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上述属性信息全部输出完毕的情况下,上述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进行请求,使得对于除了已被存储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属性信息的上述属性信息中与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按照再生顺序发送能够保持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超高速缓冲存储器,暂时保持比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多的数量的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属性信息,并输出给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
再生顺序生成部件,在对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存储新的上述属性信息时,随机地生成表示上述流数据的再生顺序的再生号码;
随机再生控制部件,向上述属性信息请求部件进行请求,以便判定与所生成的上述再生号码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是否被存储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在被存储了的情况下,将相应属性信息从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输出到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当未被存储的情况下,以相应属性信息作为开头,从上述服务器装置发送可以保持在上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量的上述属性信息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数据缓冲器中设置有从再生中的上述流数据的开头起保持规定量数据的开头数据保持区域;顺次保存除上述开头数据保持区域中所保持的数据以外的上述流数据的FIFO区域,
进一步具有返回再生控制部件,向上述流数据请求部件进行请求,以使得在上述流数据再生中,当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请求了返回再生动作时,将保持在上述开头数据保持区域上的数据从其开头起再次提供给上述再生处理部件,同时从上述服务器装置再次发送除保持在上述开头数据保持区域上的数据之外的上述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数据缓冲器中设置有从下一个进行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的开头起保持规定量的数据的下一个流开头数据保持区域和保存除此以外的数据的FIFO区域,
进一步具有跳过再生控制部件,其进行控制以在上述流数据再生中,当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请求跳过再生动作时,将保持在上述下一个流开头数据保持区域上的数据从其开头起提供给上述再生处理部件,同时从上述服务器装置再次发送除保持在上述下一个流开头数据保持区域上的数据之外的上述流数据,并且向上述流数据请求部件进行请求,根据该请求,将所接收到的上述流数据顺次保存在上述FIFO区域中。
10.一种再生控制方法,用于接收并再生从通过网络被连接的服务器装置发送的流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上述流数据的属性信息,按照对应的上述流数据的再生顺序接收上述属性信息;
属性信息记录控制部件控制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以使得顺次将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属性信息保存在属性信息缓冲器上使其暂时存储,至少保持与现在正在再生的流数据的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
流数据请求部件根据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述属性信息,对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对应的上述流数据;
流数据记录控制部件以FIFO方式将从上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流数据顺次保存在流数据缓冲器中,并输出给再生处理部件;
上述属性信息请求部件当对于上述流数据缓冲器将再生中的上述流数据蓄积到最后时,从上述属性信息缓冲器中读入与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相对应的上述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属性信息向上述服务器装置请求发送下一个再生的上述流数据。
CN2007103004733A 2006-12-29 2007-12-28 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2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6774 2006-12-29
JP2006-356774 2006-12-29
JP2006356774A JP4379471B2 (ja) 2006-12-29 2006-12-29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2492A true CN101212492A (zh) 2008-07-02
CN101212492B CN101212492B (zh) 2011-05-18

Family

ID=39585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04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2492B (zh) 2006-12-29 2007-12-28 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60637B2 (zh)
JP (1) JP4379471B2 (zh)
KR (1) KR20080063200A (zh)
CN (1) CN10121249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5711A (zh) * 2014-05-30 2017-02-1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6464439A (zh) * 2014-04-23 2017-02-22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r流播网络中具有客户端控件修改的中断通知
CN107087223A (zh) * 2011-01-07 2017-08-22 夏普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03560A (zh) * 2009-10-30 201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再现多媒体内容的装置和方法
CN108141624A (zh) * 2015-10-13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多媒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3893B2 (en) * 2004-06-22 2009-11-03 Intel Corporation Remote audio
JP2008186569A (ja) 2007-01-05 2008-08-14 Sony Corp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制御方法
JP2009278229A (ja) * 2008-05-13 2009-11-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情報再生装置
US8374712B2 (en) * 2008-12-31 2013-02-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Gapless audio playback
US20100287211A1 (en) * 2009-05-11 2010-1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bject linking
JP5526642B2 (ja) 2009-08-03 2014-06-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MX2012003150A (es) * 2009-09-14 2012-06-12 Directv Group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distribuir contenido.
US8447840B1 (en) * 2009-09-14 2013-05-21 Noreen Fo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control of a user interface of a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PL2559029T3 (pl) 2010-04-13 2019-08-3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posób i koder i dekoder do odtwarzania bez przerw sygnału audio
CN102291373B (zh) 2010-06-15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元数据文件的更新方法、装置和***
JP5678532B2 (ja) * 2010-09-13 2015-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JP5052664B2 (ja) * 2010-12-21 2012-10-17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テンツ送受信装置、コンテンツ送受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送受信プログラム
US20130067050A1 (en) * 2011-09-11 2013-03-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Playback manager
JP5836102B2 (ja) * 2011-12-16 2015-12-24 ローム株式会社 音響装置
FR2985131A1 (fr) 2011-12-23 2013-06-28 France Telecom Systeme de controle pour jouer un flux de donnees sur un dispositif recepteur
US9037683B1 (en) * 2012-03-05 2015-05-19 Koji Yoden Media asset streaming over network to devices
US8908879B2 (en) 2012-05-23 2014-12-09 Sonos, Inc. Audio content auditioning
US9620148B2 (en) * 2013-07-01 2017-04-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vehicles, and methods for limiting speech-based access to an audio metadata database
US9439239B2 (en) 2013-10-22 2016-09-06 William H. Jennings Selective transmission storage and playback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412140B2 (en) * 2014-01-24 2019-09-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nding of a stream segment deletion directive
EP3136655B1 (en) * 2014-05-19 2019-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media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KR102367134B1 (ko) 2015-06-25 2022-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속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속기
US10108345B2 (en) 2016-11-02 2018-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ctim stream selection algorithms in the multi-stream scheme
KR20180068069A (ko) * 2016-12-13 2018-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WO2018180110A1 (ja) * 2017-03-28 2018-10-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220A (en) * 1993-09-07 1996-09-03 Cirrus Logic, Inc. Managing audio data using a graphics display controller
CA2126903C (en) * 1994-06-28 1996-12-24 Stephen Hon Digital surround sound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140384B2 (ja) 1995-12-01 2001-03-05 エル エス アイ ロジック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ビデオ伝送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US20020002039A1 (en) * 1998-06-12 2002-01-03 Safi Qureshey Network-enabled audio device
ATE236489T1 (de) * 2000-09-11 2003-04-15 Mediabricks Ab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medieninhalt über ein digitales netzwerk
WO2002101584A2 (en) * 2001-06-11 2002-12-19 C-Burn Systems Ltd Selecting tracks from a jukebox via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2003330623A (ja) 2002-05-15 2003-11-21 Denso Corp 外部記憶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バッファ制御方法
JP2006500797A (ja) * 2002-07-16 2006-01-05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マルチ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ミング時にパケット転送遅延の補償を可能にする方法
US7797064B2 (en) * 2002-12-13 2010-09-14 Stephen Loom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kipping songs without delay
US6728729B1 (en) * 2003-04-25 2004-04-27 Apple Computer, Inc. Accessing media across networks
JP2006018991A (ja) 2004-05-31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声再生装置
US20070266065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Outland Research, Ll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elligent Groupwise Media Selection
US20070214182A1 (en) * 2005-01-15 2007-09-13 Outland Research, Llc Establishment-based media and messaging service
US20060179078A1 (en) * 2005-02-04 2006-08-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arty playlist control including wireless enablement
JP4232745B2 (ja) 2005-02-09 2009-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
US9230029B2 (en) * 2005-07-26 2016-01-05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media content playback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random selection
US7586032B2 (en) * 2005-10-07 2009-09-08 Outland Research, Llc Shake responsive portable media player
US7702279B2 (en) * 2005-12-20 2010-04-20 Apple Inc. Portable media player as a low power remote control and method thereof
US7653761B2 (en) * 2006-03-15 2010-01-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livery of personalized content to a portable media player with feedback
JP2008186569A (ja) 2007-01-05 2008-08-14 Sony Corp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制御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560A (zh) * 2009-10-30 201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再现多媒体内容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87223A (zh) * 2011-01-07 2017-08-22 夏普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64439A (zh) * 2014-04-23 2017-02-22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r流播网络中具有客户端控件修改的中断通知
US11089075B2 (en) 2014-04-23 2021-08-10 Ericsson Ab Outage notification with client control modification in an ABR streaming network
CN106415711A (zh) * 2014-05-30 2017-02-1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8141624A (zh) * 2015-10-13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多媒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US10904610B2 (en) 2015-10-13 2021-0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multimedia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2492B (zh) 2011-05-18
KR20080063200A (ko) 2008-07-03
US8060637B2 (en) 2011-11-15
JP2008165656A (ja) 2008-07-17
JP4379471B2 (ja) 2009-12-09
US20080162716A1 (en)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2492B (zh) 再生装置以及再生控制方法
CN101129051B (zh) 用于在UPnP AV网络中提供“通用的‘跟我来’”功能的***和方法
CN100472485C (zh) 服务器及服务器的处理方法
CN100541479C (zh) 为联网的媒体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内容管理书签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07790C (zh) 用于管理媒体分布的***以及媒体播放器
US92299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gital contents distributed over network
US2005013534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ly managing media content
US20050235334A1 (en) Information-provision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system,information-provis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presentation control program
US2008005951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torage operations on an online computer system
CN1771497A (zh) 内容目录服务导入容器
CN101283576A (zh) 用于处理能被呈现给用户的数据项的设备
US80321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data using DLNA network
CN102396207A (zh) 数字内容项的定序传输
KR20070083749A (ko) 유피엔피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합 기기의 기기정보 지원 방법및 장치
CN101277418B (zh) 录像***和录像再现方法
CN103190097B (zh) 发送和接收用于http流送的媒体信息文件的方法
CN101018139B (zh) 管理内容的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及自适应内容播放方法
KR20060086997A (ko) 컨텐츠 재생을 위한 장치간의 자동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장치와 그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매체
JP4229184B2 (ja)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1485803B1 (ko) Dlna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전송방법
CN101395859B (zh) 网关装置
JP3859893B2 (ja) データ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603364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165479A (ja)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8165594A (ja) 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