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2275B - 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及具备此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与高精细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及具备此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与高精细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2275B
CN101162275B CN2007101822906A CN200710182290A CN101162275B CN 101162275 B CN101162275 B CN 101162275B CN 2007101822906 A CN2007101822906 A CN 2007101822906A CN 200710182290 A CN200710182290 A CN 200710182290A CN 101162275 B CN101162275 B CN 101162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ntiglare layer
layer
fin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82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2275A (zh
Inventor
疋田真也
益子真司
中村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ashiyama Fi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F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F Corp filed Critical NOF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62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2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2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2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显示器表面使用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包括直接设置或通过功能层间接设置在透明基材上的防眩层。该防眩层具有在整个表面上形成的凹凸,该凹凸的平均间隔为20~300μm,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0~70mN/m,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是3~50%。

Description

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及具备此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与高精细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显示器表面的显示器用表面材以及具备上述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以及高精细触摸屏。所述显示器包括:用于个人电脑、电视机、手机等的图像显示器和用于汽车电子导航仪、自动取款机(ATM)等的触摸屏的显示器;以及用于玻璃橱柜、塑料橱柜等的展览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上述显示器中,如果来自外部的光,不在其表面(显示面)扩散而反射的话,则此处会映照图像,使得难以看清内部的图像,所以,一般都在显示器的表面设置用于扩散外部光线的防眩膜。 
然而,如果显示器表面,被手和手指等的皮肤触及时,在显示器表面,就会附着由源于生物体成分(特别是脂质)形成的手印和指纹痕迹等皮肤痕迹(以下简称“指纹痕迹”)。指纹痕迹往往会影响显示器的视认性。因此,有人提出了为防止指纹痕迹附着在显示器表面的对策。例如,已有公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揭示过一种防眩膜,该防眩膜是在透明基材(透明膜)上层积树脂层,在该树脂层上形成了一层有防污特性的防眩层。具有这种防污性的防眩层,含有氟改性化合物,相对于防眩层表面的三醋精(triacetin)的接触角超过43度。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0-194272号公报(第2页及第4页) 
专利文献1防污层由于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所以具有指纹痕迹附着量变少,同时已附着的指纹痕迹容易擦去的优点。相反,由于防眩层含有氟改性化合物,相对于防眩层表面的三醋精的接触角超过43度,所以附着在防眩层上的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容易形成微小液滴。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微小液滴会引起光的漫反射,使得在显示器表面的指纹痕迹变得显眼。因此,专利文献1并没有能改善显示器的显示图像视认性下降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精细显示器的表面材,这种表面材兼具防眩功能和使已附于表面的指纹痕迹不易显露的功能,并能提高显示器的视认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上述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和高精细触摸屏。 
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附着于显示器表面的指纹痕迹是由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微小液滴构成的,并且搞清了由于光被该微小液滴无规则反射,指纹痕迹才得以被人眼识别到。本申请的发明者,进行了如下观念的转换:即如果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成为不生成微小液滴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显示器的表面变成被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润湿的状态的话,用肉眼观察,指纹痕迹就可几乎不显眼了。于是,本申请发明者发现以下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为了实现防眩性,把在表面形成的凹凸予以保留,使得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附着量减少,同时采用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有较好亲和性的物质来构成上述表面,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吸收到上述表面,借此可使指纹痕迹不易显眼;另一个事实是,通过控制表面材的雾度值,可获得使已适应表面的指纹痕迹变得更不易显眼的效果。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两个事实完成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配置在显示器表面使用的显示器表面材。该表面材包括直接设置或通过功能层间接设置在透明基材上的防眩层。上述防眩层在整个表面上都具有凹凸,上述凹凸的平均间隔为20~300μm。上述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0~70mN/m。显示器所用表面材的雾度值是3~50%。采用这一构成,由于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为20~300μm,所以可获得靠光扩散带来的良好的防眩效果,设置在高精细显示器上的表面材也不会产生晃眼现象,其结果,该表面材可提高精细显示器的视认性。另外,由于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0~70mN/m。所以防眩层与构成指纹痕迹成分的亲和性变得更好。另外,由于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3~50%,所以可使已形成的指纹痕迹更加不易显眼。因此,兼有防眩功能和使已附于表面的指纹痕迹不易显眼的功能,可提高显示器的视认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防眩层是通过微粒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形成的,上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上述微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粘结剂树脂,是0.5~ 30质量%。采用这一构成的情况下,因为形成防眩层的微粒,具有控制在数值较小的平均粒径,而且微粒的含量也控制的在比较少量的范围内,所以不会形成过多的凹凸,可实现防眩效果,还可高效实现抑制表面的晃眼和防止图像映照的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功能层是光扩散层。在此构成情况下,由于功能层为光扩散层,所以可提高防眩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其最外表面配置有上述高精细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及高精细触摸屏。在此构成情况下,没有晃眼现象,指纹痕迹不易显眼,可得到输出分辩率高的显示器及触摸屏。 
具体实施内容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语句“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高”,和“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浸润性高”和“难以排斥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意思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下称为显示器用的表面材,或简称为表面材),是一种配置在触摸屏、液晶面板等显示器表面使用的表面材。该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包括直接设置或通过功能层间接设置在透明基材上的防眩层。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设定在20~300μm,表面能设定在30~70mN/m,而且表面材的雾度值(haze value)设定在3~50%之间。通过将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设定在20~300μm之间,因反射光被扩散,故防眩性能得以发挥。另外,通过将防眩层表面的表面能设定在30~70mN/m之间,防眩层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得以提高,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变得更容易导入防眩层表面的凹部,使得指纹痕迹更加不易显眼。另外,通过将雾度值设定在3~50%,调整模糊度(辉浊度),可使防眩层表面的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更不易显眼。从而,可改善高精细度显示器的视认性。 
上述防眩层,通常直接设置在透明基材上,但在透明基材和防眩层之间至少可以设置一层功能层。另外,在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背面(在透明基材两个主要面当中,未设防眩层或功能层的那一侧主要面)设置有粘结剂层,通过该粘结剂层,表面材被粘贴在作为显示器的触摸屏或液晶屏的前面而被使用。 
在此,就高精细显示器进行说明。高精细显示器意指图像分辩率高的高画质显示器。即,是以使图像(映像)更清晰为目的、提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器。在通常的显示器中,像素密度是50~100dpi(dots per inch)左右,而在高精细显示器中像素密度是100~300dpi左右。 
如果把具有现有防眩层的膜(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配置在高精细显示器上,则高精细显示器的光(映像光)看起来晃眼,文字和线条等的视认性明显受影响。晃眼现象的发生与防眩层凹凸结构的尺寸相关。防眩层的凹凸结构,在比处于显示器各像素边界的黑矩阵(black matrix)的开孔部还大的情况下,基于该凹凸结构的透镜效应起作用,映像光在防眩层表面的凹凸上散射。该现象也被称为闪烁(scintillation)现象。在本说明书中,“晃眼”是指由显示器内部光所产生的现象的用语,跟由显示器外部光映照所产生的“眩光(glare)”不同。 
其次,说明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各个构成要素。 
作为透明基材,一般采用透明树脂膜、透明树脂片、透明玻璃板等,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形成透明基材的树脂材料,具体来说,可以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甲基丙烯腈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脂砜类树脂、聚醚类树脂、聚甲基戊烯类树脂、三醋酸纤维素(TAC)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再生纤维素类树脂、二乙酰纤维素类树脂、乙酸丁化纤维素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类树脂、聚碳酸脂类树脂、聚醚酮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氯亚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尼龙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降冰片烷类树脂等。在上述树脂中,从通用性和实际使用效果等观点来看,尤其以下述树脂为佳: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三醋酸纤维素(TAC)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类树脂、聚碳酸脂类树脂。在使用偏振光片作为功能层的时候,通常采用三醋酸纤维素(TAC)类树脂。 
透明基材的厚度通常为10~5000μm,以25~1000μm为佳,以35~500μm为更佳。当此厚度小于10μm时,有作业性变差,透明基材强度下降的倾向。另外,当此厚度超过5000μm时,只是不必要的变厚,没有意义。 
其次,对防眩层加以说明。 
防眩层是一种其表面有凹凸,在该凹凸上光被反射而扩散(表面扩散性),可促进实现防眩性功能的层。要实现表面扩散性,可通过控制防眩层表面的凹凸来完成。有关该防眩层表面的凹凸,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B 0601-1994的规定,作为凹凸的平均间隔(Sm),需要在20~300μm之间,并以30~200μm为佳,以30~100μm为更佳。如果上述Sm在20~300μm之间,在将表面材设置在高精细显示器上的情况下,晃眼现象可得到抑制,并可确保显示器的良好视认特性。进一步说,通过把Sm值设定在30~100μm之间,晃眼现象可被抑制得更好,还可确保更良好的视认特性。具体来说,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与Sm为230μm或150μm的情况(实施例1及2)相比,在Sm为55~90μm的情况(实施例3~8)下,指纹痕迹的显眼程度以及显示器视认性能都很好,同时,晃眼现象也得到了特别有效地抑制。 
另外,按JIS B 0601-1994的规定,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以0.3μm以下为佳,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在2.0μm以下为佳。该Ra以0.01~0.2μm为更佳,Rz以0.1~1.5μm为更佳。Ra以0.05~0.15μm为最佳,Rz以0.5~1.3μm为最佳。通过将防眩层表面凹凸的Ra及Rz设定在此范围内,在把表面材配置在高精细显示器上的时候,不仅可确保没有晃眼现象发生,而且还可确保显示器具有良好的视认特性。 
晃眼现象是因防眩层表面的凹凸起到透镜作用而产生的。该透镜的大小与Sm值相关。Sm值如果在上述范围之内,则当设置于所谓高精细显示器表面的时候,晃眼现象可受到抑制。如果把与像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规定,则相对于一个像素的大小,Sm以处于1~80%的范围之内为佳,以处于1~65%的范围之内为更佳,以处于1~50%的范围之内为最佳。 
另外,表示表面光泽的、在60度的角度下所测得的光泽(gloss)值(以下称之为60度光泽值)以100%以下为佳,以90%以下为更佳,以10~90%为更进一步好,以50~90%为最佳。在这里,60度光泽值遵照JIS K7105进行测定,是让来自标准光源的光,以规定的入射角照射到试料上,然后用受光器测定其正反射光而得到的。把基准面为平滑玻璃面时的光泽值定为100%。规定光泽值超过100%的表面材,为防眩性不足,当把该表面材设置在显示器表面时的防止映照的效果(即减少眩光的效果)也不足。光泽值也与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相关,光泽值在100%以下, 表示比超过此值时的凹凸更致密。 
如前所述,在防眩层的表面形成有凹凸,为了提高相对于指纹痕迹等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防眩层的亲和性,其表面能需要在30~70mN/m之间,并以35~70mN/m为佳,以37~70mN/m为更佳。可以推测,通过将此表面能设定在30~70mN/m之间,可提高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防眩层的亲和性,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快速引导至防眩层表面的凹部,从而实现由已附着的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形成的指纹痕迹变得更不易被视认的功能。而在表面能低于30mN/m的情况下,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容易变成微小液滴,从而使得光被无规则地反射,与此同时,基于由表面凹凸产生的毛细管现象的、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吸收也变得困难,从而导致显示器图像等的视认性变差,所以不合适。另外,在上述表面能超过70mN/m的情况下,则难以形成上述防眩层。对于表面能的测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均可,不过,遵照JIS K6768“润湿张力试验法”来进行测定较好。 
防眩层如果是具有上述表面能的素材,则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使用什么树脂(粘结剂树脂)均可,但通常都将透明树脂作为结构成分来制成。作为这样的透明树脂,例如,可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其中,从生产率和各种物性的观点考虑,则以采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为佳。 
在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作为其结构成分必须要有聚合性成分。作为这种聚合性成分,可从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以下称之为聚合性低聚物)以及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以下称之为聚合性聚合物)中,选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另外,根据需要也可配入以下各种添加剂,如:光分解型或热分解型等的聚合引发剂、不含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以下称之为非聚合性低聚物)、不含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以下称之为聚合性聚合物)、金属氧化物、界面活性剂、稀释溶剂、光敏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 
上述表面能,是可以通过例如单官能单体和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及其含量来控制的。另外,在使用聚合性低聚物、聚合性聚合物、非聚合性低聚物或非聚合性聚合物(该两种低聚物和两种聚合物总称为“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情况下,对构成“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以单官能单体水平来考虑其种类和数量即可。
例如,在不使用“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及金属氧化物的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组合中,单官能单体的量,只要具备可形成表面能为30~70mN/m的树脂表面这一条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在仅单官能单体就达到上述30~70mN/m这一表面能所用的有效成分的情况下,单官能单体的量,在聚合性成分中,通常在10质量%以上,并以30质量%以上为佳,以50质量%以上为更佳,以75质量%以上为最佳。 
另外,关于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只要在通常使用的范围内就没有问题,不过,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光分解型或热分解型等的聚合引发剂,希望最好相对于聚合性成分100质量份,有0.01~20质量份。在该配比低于0.01质量份的情况下,由于从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所得到的涂膜,都难于固化或者固化不充分,所以不好。另一方面,上述配比超过20质量份的情况下,则虽然固化充分,但得不到其他什么效果,只是用量不必要地增多,造成浪费。另外,对于所使用的光分解型或热分解型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随意使用。 
另外,上述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组合中,在添加“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情况下,达到上述30~70mN/m这一表面能所用的单官能单体,在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以及“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合计量中,通常都在10质量%以上,尤以30质量%以上为佳,以50质量%以上为更佳,以75质量%以上为最佳。当此比例低于30质量%的情况下,防眩层在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方面显现出变差的倾向。在低于10质量%时,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几乎完全丧失。另外,关于非聚合性低聚物和非聚合性聚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成分100质量份,通常在100质量份以下,并以10~80质量份为佳。当此添加量在10~80质量份的情况下,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及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的涂膜之特长的强度都非常好。 
在将热塑性树脂作为用于形成防眩层组成物的情况下,用于形成防眩层组成物的结构成分,必须有将在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情况下所采用的单官能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以及不含丙烯基类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其他的东西,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界面活性剂、稀释溶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等。 
作为单官能单体,只要是具备能形成表面能为30~70mN/m的树脂表面的条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作为能有效地提高表面能的单官能单体,例如,以如下单官能单体为佳,也就是说,作为碳原子数为1~20的醇和酯化合物,而且不含氟原子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脂、衣康酸酯或富马酸酯。另外,还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1~10的胺和酰胺化合物,不含有氟原子的甲基丙烯酰胺。还可以列举出苯乙烯及不含氟原子的取代苯乙烯。其他,还可以列举出不含N-乙烯-2-吡咯烷酮及氟原子的取代N-乙烯-2-吡咯烷酮。 
作为单官能单体,具体来说,最好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n-丁酯、甲基丙烯酸t-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n-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化糠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五甲基哌啶酯、甲基丙烯酸六氢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p(m)-甲氧基苯乙烯、富马酸二t-丁基、富马酸二n-丁基、富马酸二乙基、衣康酸单(二)甲基、衣康酸单(二)乙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2-吡咯烷酮。 
因为表面能越高,越能更有效防止已附着的指纹痕迹的显眼程度,所以包含以下单官能单体的化合物为更佳。作为这种单官能单体,可以列举如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n-丁酯、甲基丙烯酸t-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苯甲基、甲基丙烯酸四氢化糠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五甲基哌啶酯、甲基丙烯酸六氢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甘醇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上述所期望的单官能单体,可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不过,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中所占的比例,以30质量%以上为佳,以50质量%以上为更佳,以75质量%以上为最佳。该比例低于30质量%的情况下,防眩层会出现不能发挥其表面所必需表面能作用的倾向。 
作为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出含有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氨基甲酸酯改性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酰基两个以上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等。作为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类(propylene glycol)、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propanediol)、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2′-硫撑二乙醇、1,4-环己胺二甲醇等的二元醇;三甲醇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二丙三醇、二季戊四醇、二三甲醇丙烷等三元醇以上的多元醇等。 
氨基甲酸酯改性丙烯酸脂,可以通过在一个分子中含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间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而制得。作为一个分子中含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可以列举出:环己二异氰酸酯、异佛乐酮二异氰酸酯、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将上述有机异氰酸酯进行异氰酸酯改性、加合物改性、缩二脲改性后的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等。 
在上述化合物中,从提高涂膜强度或容易获得的方面来看,最好是采用如下化合物: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三聚丙烯醇、三甲基丙烯酸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环己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的加成体(付加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的加成体、甲代苯撑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的加成体、加合物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的加成体及缩二脲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的加成体。 
作为不含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可以列举出:丙烯基低聚物、聚脂低聚物、环氧低聚物、氨基甲酸酯低聚物、聚醚低聚物、醇酸低聚物、聚丁二烯低聚物、聚硫代多烯(烃)低聚物以及螺旋聚甲醛低聚物的各种低聚物、由多元醇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构成的低聚物。 
作为包含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可以列举出将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加成到上述低聚物而生成的低聚物。作为不包含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可以列举出不包含上述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的聚合物型。作为具有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可以列举出具有上述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的聚合物型。 
关于这些低聚物和聚合物,最好选择可发挥各种功能,或可提高与相邻层之间的粘附性的。例如,针对粘附性来说,最好选择跟形成相邻层的树脂具有亲和性的树脂。也就是说,选择以下共聚物更佳:由跟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和跟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与热塑性树脂相邻的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等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等节段化共聚物。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出通过紫外线和光等活性能量线照射而开始聚合的公知化合物,例如:苯甲酮类、苯乙酮类,α-戊基肟酯、米希勒苯(甲)酰安息香酸盐、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噻吨酮。具体来说,可以列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吩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安息香胶、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苯甲酮、[4-(甲基苯基硫代)苯基]苯基甲酮、4-羟基苯甲酮、4-苯基苯甲酮、3,3′,4,4′-四(t-丁基过羰基)苯甲酮、2-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α-戊基肟酯、米希勒苯(甲)酰安息香酸盐、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等。 
上述界面活性剂,一般根据需要采用,其目的是在配合各种原料时促进互相溶解和提高防眩层表面的平滑性。作为这样的界面活性剂,重要的在于维持表面能在30~70mN/m之间,为此,最好使用丙烯基系共聚物(离子系,非离子系)、甲基丙烯基共聚物、溶剂型涂料用的均化剂等。 
作为界面活性剂的市售品可以列举出:“BYK-361”、“BYK380”、“BYK-390”、“BYKetol-WS”、“BYK-OK”、“NANOBYK-3601”、(毕克化学公司生产)等。界面活性剂在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中所占的配比,通常为相对于用于形成防眩层组成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以0.01~10质量份为佳,以0.01~5质量份为更佳。当该配比超过10质量份的情况下,是实现相互溶解或防眩层的平滑性所需量以上的量,没有什么意义。另一方面,在低于0.01质量份的情况下,存在界面活性剂的效果不能充分获得的倾向,所以不太好。另外,作为界面活性剂,也可使用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不过,由于添加量及种类的不同,表面能有时下降到低于30mN/m,所以其添加量必须适当调整。 
作为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以直链状或者含支链状的聚二醇辉硅氧烷类化合物为佳,含有聚醇辉硅氧烷的共聚物也可。聚二醇辉硅氧烷的代表例子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另外,在主链和侧链的末端,也可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等反应性基。该甲基的一部分甚至全部都可以是被其他有机基取代的结构(唯上述甲基被取代的位置既可在末端,也可在链内)。作为上述其他的有机基,例如可以是具有除甲基以外的烷基、芳基、环烷基及聚氧化烯链和聚酯链等反复单元的链等。并且上述有机基还可具有羟基、氨基、环氧基、酰基、酰氧基、羧基、其他官能团。 
作为具有上述反复单位的链,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氧乙烯链、聚氧丙烯链、聚氧四亚甲基链、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链等聚氧亚烃基链、聚已酸内酯链和聚乙烯癸二酸酯链、聚乙烯己二酸酯链等聚酯链。这些链的末端既可以是羟基、羧基、甲基丙烯酰基和乙烯基,其末端也可以被有机基封锁。例如,也可以采用烷基醚化,烷基酯化等方法封锁。另外,该链通常都是通过二亚甲基、三亚甲基等亚烃基跟硅原子结合的,但也并不限于此。 
作为聚硅氧烷系化合物,以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佳,作为其市售品,可以列举出:“BYK-306”“BYK330”、“BYK-341”、“BYK-344”、“BYK-307”、“BYK-333”(毕克化学公司生产)、“VXL4930”(德国Vianova Resins AG公司生产)等。 
稀释溶剂,是在涂敷由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成、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时,为调整该涂敷液的粘度而使用的,只要是非聚合性物质,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作为稀释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出: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甲基纤维素溶剂、乙基纤维素溶剂、乙基纤维素溶剂醋酸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环己酮、己烷、庚烷、 辛烷、癸烷、十二烷、丙二醇一甲醚、3-甲氧基丁醇等。 
作为光敏化剂,可以采用上述聚合引发剂所用的公知化合物,例如三丁胺、三乙胺、聚乙烯亚胺、聚-n-丁基磷酸盐(poly-n-butyl phosphate)、p-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乙酯、p-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异戊基酯等的叔胺等。 
另外,在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中,氟原子所占的比例以在0.05质量%以下为佳,以0.01质量%以下为更佳,以完全不含有为最佳。换句话说,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最好是由除氟原子之外的原子构成,或者由除氟原子之外的原子含量在99.95质量%以上构成,以99.99质量%以上构成为更佳。在氟原子比例超过0.05质量%的情况下,因为氟原子成为低表面自由能成分,在表面材的最外表面上,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有成为微小液滴的倾向,所以指纹痕迹容易变得显眼,会使附着有指纹痕迹的显示器图像等的视认性下降,所以不好。 
在形成上述防眩层的树脂当中,为了使附着在其表面的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指纹痕迹不易显眼,最好含有金属氧化物(微粒)。作为这种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可列举出许多,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一般以使用以下金属氧化物为佳:氧化硅(硅石)、中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等。这些金属氧化物,可适当选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对添加金属氧化物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还是以粉体、溶胶等形态为宜。 
对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考虑到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和涂膜的透明性,还是以1~200nm为佳,以1~150nm为更佳,以1~80nm为最佳。通过选定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在最佳范围内,涂膜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得以提高,附着在涂膜表面指纹痕迹变得不易显眼。在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低于1nm的情况下,制造及得手都很难,由附着在涂膜表面的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形成的指纹痕迹容易变得显眼,所以不好。另一方面,如果大于200nm,则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和涂膜的透明性都会降低。 
在让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中含有上述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下,为了不降低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中的分散稳定性和粘结剂树脂的粘附性等,最好以预先在有机分散剂中分散好的有机溶胶形态使用。另外,在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中,为了提高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分散稳定性和在粘结剂树脂中的粘附性等,可以采用各种偶联剂,对金属氧化物微粒的表面预先进行修饰。作为各种偶联剂,例如,可以列举出:被有机取代的硅化合物;铝、钛、锆与锑或其混合物等的金属醇盐;有机酸盐;与配位性化合物结合了的配位化合物等。为了提高所使用的金属氧化物表面跟粘结剂树脂的粘附性能,最好以丙烯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官能团预先进行表面修饰。在聚合性成分中所占的金属氧化物的比例,以5~95质量%为佳,以20~80质量%为更佳,以35~70质量%为最佳。在该比例低于5质量%的情况下,使附着在表面的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形成的指纹痕迹不易显眼的功能会变差。另一方面,在上述比例超过95质量%的情况下,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涂膜特长的强度,也会变得不够,所以不好。
在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中使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只要有形成表面能达30~70mN/m的树脂表面的条件,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它主要使用以下两种聚合物,一种是由用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情况下的单官能单体经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另一种是不包含丙烯基类官能团的聚合物。根据需要,还可添加其他添加剂,如稀释溶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等。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在使用两种以上的情况下,其比例可任意设定。至于其他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可在常用范围内使用,没有问题。 
在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中使用热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只要可得到表面能为30~70mN/m的树脂表面,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采用: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二芳基邻苯二甲酸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三聚氰二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醇酸树脂、三聚氰胺-尿素共缩树脂、硅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等。这些热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在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的情况下,上述比例可任意设定。根据需要,也可按常法,在热固化性树脂中添加聚合引发剂、金属氧化物、界面活性剂、稀释溶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 
作为在透明基材上涂敷用于形成防眩层组成物的方法,可采用如下任何一种公知的方法:辊涂(roll coat)法、旋涂(spin coat)法、浸涂(dip coat)法、刷涂(brush coat)法、喷涂(spray coat)法、棒涂(bar coat)法、刮涂(knife coat) 法、印模涂(die coat)法、照相凹版式涂(photogravure coating)法、幕式淋涂(curtaincoating)法、逆转辊涂(reverse roll coating)法,湿润辊涂(kiss roll coating)法、逗点涂(comma coat)法。在进行涂敷的时候,为了提高层间粘附性,也可根据需要,在层表面预先进行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处理等某种预处理工序。 
作为用于活性能量线(energy line)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活性能量线源,例如一般使用高压水银灯、卤素灯、氙气灯、氮分子激光器、电子线加速装置、放射性元素等的线源等。能量线源的照射量,作为紫外线波长365nm下的累计光量,以在50~5000mJ/cm2范围内为佳。当照射量少于50mJ/cm2的时候,由于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的固化不充分,故不好。另一方面,当照射量超过5000mJ/cm2的时候,由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会出现着色倾向,所以也不好。 
另外,防眩层最好选择一种能提高与相邻层的粘附性的结构。因此最好选择一种对形成相邻层的树脂具有亲和性的树脂。也就是说,最好选择由以下两种聚合物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聚合物等节段(segment)化共聚物,一种是对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另一种是对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相邻的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 
作为在防眩层表面形成凹凸的方法,可从公知方法中适当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例如,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将微粒添加到防眩层的树脂材料中的方法;采用具有对应所要凹凸的底片构造的模版(例如印模)的复制方法。对复制的具体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金属模复制、薄片复制和薄膜复制等方法。 
在微粒添加法中,可列举出用无机微粒和塑料微珠(树脂粒子)做微粒的例子,但是,当需要调整透明性和与透明树脂之间折射率差的时候,从可选得所要折射率这一观点看,以塑料微珠为佳。作为这种塑料微珠的材质,可以列举出: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碳酸脂树脂等。另外,这些微粒的平均粒径,以0.1~10μm之间为佳,以0.5~5μm为更佳。在该平均粒径低于0.1μm的情况下,会出现防眩性能不足的倾向,如果超过10μm,则雾度值变得过高,会出现透明性受影响的倾向。这些微粒,也可用作后述光扩散层用的微粒。 
作为微粒的配合量,通常,相对于透明树脂的0.5~30质量%、以2~25质量 %为佳,以3~20质量%为更佳,以5~15质量%为最佳。当微粒的配合量少于0.5质量%的情况下,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防眩性,并难以形成靠毛细管现象吸收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所足够量的凹凸。微粒的配合量如超过30质量%,则雾度值变得过大,设置在显示器表面的表面材,看起来发白,会损坏图像的识别。 
接下来,按照用复制法形成防眩层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添加了透明树脂或上述微粒的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来制造。具体来说,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树脂的情况下,在模版上涂敷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通过活性能量线进行预固化,以能维持可按需要进行复制程度的柔软性或热塑性。此后,将模版压到透明基材上之后,通过脱掉模版,或者不脱模版,保持原状不变,照射活性能量线,进行固化,便可以进行制作。另外,在挤压时,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加热。另外,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在涂敷并干燥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之后,通过在软化点以上的温度下,挤压已形成的涂膜,即可进行复制。作为模版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出赋型膜、赋型滚筒、赋型出版压机用平板模具等,在赋型膜中也可使用市售的AG(防眩)膜。 
关于防眩层的厚度,只要在所要凹凸的高低差以上即可,不过,通常都在0.1~1000μm之间,并以0.1~200μm为佳,以0.1~100μm为更佳。该厚度比0.1μm更薄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所希望高度的凹凸,而在超过1000μm时,则除了没有必要的增厚,别无意义。作为相应的高精细防眩层的设计,最好要防止晃眼以及由泛白造成的反差下降。如前所述,晃眼可以通过使表面凹凸最佳化来解决。另外,图象泛白则可通过控制取决于内部扩散的雾度值来解决。由此,必须保持基于表面凹凸的表面扩散与内部扩散两者之间的平衡。 
为了实现上述内部扩散性,最好使用具有比防眩层膜厚更小粒径的微粒,在膜内部充填微粒。作为其指标,可适用雾度值。在用于高精细显示器的表面材中,雾度值(浑浊度、模糊度)是遵照JIS K7136而测得的,是以百分率表示的用全光线透射率来除散乱光线透射率所得商值。该雾度值在3~50%之间,并且以3~30%为佳,以3~25%为更佳,以3~20%为最佳。在雾度值小于3%的情况下,防眩效果不佳,在把表面材配置在显示器表面的情况下,防止映像映照的效果不足。在雾度值大于50%的情况下,因为在反差降低或配置在显示器表面的情况下,显示器的图像带有白色色调,所以不合适。 
其次说明设置在上述透明基材和防眩层之间的功能层。 
用于显示器的表面材,在透明基材和防眩层之间,根据需要,可以层积一个或多个功能层。作为这种功能层,例如可以列举出光扩散层、偏振光片、紫外线吸收层、红外线吸收层、防反射层、软质(耐冲击)层、硬覆盖层、导电层、防带电层、绝热层、反射层、底(primer)层等。 
在将功能层设为光扩散层的情况下,当把防眩层及光扩散层两层的雾度值的合计值作为雾度值的时候,起因于光扩散层的雾度值(在上部形成防眩层之前的雾度值),相对于已形成了防眩层之后的雾度值(全雾度值),以在50%以下为佳。当该雾度值的比例超过50%时,由于显示器图像泛白,对比度下降,所以不好。 
光扩散层,在表面材中,通过在层内扩散来自显示器的光,可实现增加防眩层内的、相对于防眩层法线方向光线的比例的、非法线方向光线的比例的功能。为了实现该功能,光扩散层做成把微粒(透光性微粒)分散在透明树脂中,为保持光扩散层透明性,透明树脂和微粒两者对光折射率之差,最好设定在0.01~0.5范围内,另外,为确保散射性能,微粒的平均粒径最好设定在0.1~7.5μm范围内。 
如果上述折射率差低于0.01,由于要起到光扩散效果,就须配入大量透光性微粒,故光扩散层和透明基材之间,或者光扩散层和防眩层之间的粘附力会减小,而且,在形成光扩散层时,含有大量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组成物,其涂敷的适应性能也会下降,其结果,便导致难以形成均匀的光扩散层。反之,如果上述折射率差超过0.5,将导致透明性下降,而且当把表面材应用到显示器时,其图像的鲜明性和对比度都会下降。 
另外,如果上述平均粒径小于0.1μm,则在形成光扩散层时所用的形成光扩散层的组成物中,透光性微粒容易团聚,用于光扩散层形成组成物的涂敷适应性能就会下降,其结果,难以形成均匀的光扩散层。反之,如果平均粒径超过7.5μm,则会开始出现晃眼,所以不好。光扩散层的厚度,通常为0.1~1000μm,而且以0.1~200μm为佳,以0.1~100μm为更佳。在此厚度小于0.1μm时,光的扩散效果不够,超过1000μm时,扩散效果过大,会导致显示器图像的鲜明度下降,所以不好。 
在把功能层设为偏振光膜的情况下,可采用防眩性偏振光膜。另外,在液晶显示器中,尽管老用偏振光片这一用语,不过,因其实际形态就是厚度较厚的膜,或者就是薄片的样子,所以在此称之为偏振光膜。偏振光膜具有如下结构:用两张透明塑料膜(通常为TAC膜),将由在聚乙烯醇(PVA)膜里添加碘和染料后拉伸而成的膜等构成的偏振光镜,夹在中间的三明治构造。除了聚乙烯醇膜以外,也可采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膜、聚乙烯醇缩醛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系皂化膜等作为偏振光镜的素材原材料。因此,在制造上,将偏振光膜的一张透明塑料膜,作为透明基材进行处理,层积上光扩散层和防眩层等,并根据需要,形成如上所述的各种功能层,或者给各层赋予功能,来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 
这样的功能层,可用无机物、有机物或其混合物形成。其厚度以0.005~100μm为佳。另外,对功能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干涂法或湿涂法。功能层最好具有可提高硬度、粘附性及耐擦伤性的功能。 
例如,为了提高耐擦伤性,可采用提高透明基材和防眩层之间功能层硬度的方法和软质化方法。作为形成上述功能层的材料,只要不破坏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现有的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有机物、无机物或其混合物。例如,对于硬覆盖层用的材料,为了提高硬度,以使用含有带交联性的固化性单体为佳。作为带交联性的固化性单体,以采用通过加热或者通过紫外线、电子线等活性能量线照射,短时间即可固化的单体为佳。作为固化性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出:单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四乙氧基硅烷等硅化合物。 
作为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列举出:双五赤藻糖醇六丙烯酸脂、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脂(五赤藻糖醇四丙烯酸脂)、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脂(五赤藻糖醇三丙烯酸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脂、1,6-己二醇二丙烯酸脂、1,6-双(3-丙烯酰基氢氧基-2-羟丙基氢氧基)己烷等多官能团醇衍生物、聚乙二醇二丙烯酸盐、聚亚安酯丙烯酸盐等。另外,作为无机物,可以列举出硅凝胶的超微粒子。 
其次,设置在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上的粘结剂层,是用于把表面材粘贴到显示器表面的层。作为形成该粘结剂层的粘结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系粘结剂、橡胶系粘结剂和硅酮系粘结剂等,不过,从透明性这一点考虑,以丙烯酸系粘结剂为佳,另外,从再剥离性这这一点考虑,则以硅酮系粘结剂为佳。在这些粘结剂当中, 除了粘接性聚合物成分之外,还可以包含可塑剂和赋予粘接性能的成分等,不过,最好以不损坏透明性为前提来确定配比。作为丙烯酸类粘结剂主成分的粘结性聚合物,以碳原子数为1~10、带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含有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为佳。作为碳原子数为1~10、带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等。作为含有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作为橡胶类粘结剂主要成分的粘结性聚合物,以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系嵌段共聚物和天然橡胶等为佳。粘结剂层的厚度以5~100μm为佳。 
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配置在用手触摸后,其表面可能被指纹痕迹污染的显示器的最外表面较为有效。具体来说,作为个人电脑、文字处理机、电视、手机、便携式终端、游戏机、自动现金存取装置、自动提款机、自动售货机、导航装置、作为显示安全***终端等的图像的显示器的触摸屏(CRT、等离子体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场致发光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发射(projection)显示器、电子纸等用的调色剂类显示器等等)的最外表面。另外,用作展览显示器的陈列柜、橱窗等的玻璃柜和塑料柜的最外表面。 
例如,在作为显示器的触摸屏的情况下,有组装在上述各种显示器的一体型的情况和配置在各种显示器装置的显示面上的分离型。作为触摸屏的方式,可采用公知方式的任何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具体来说,例如可以列举出超声波方式、电阻膜方式、静电容方式、电失真方式、磁致伸缩方式、红外线方式及电磁感应方式等任何方式。从消耗功率和价格观点考虑,以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屏为佳,从分辨率的观点考虑,则以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屏为佳。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显示器用的表面材是由透明基材和其上用树脂做成表面有凹凸的防眩层所形成的。例如,在将上述表面材配置在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屏表面使用的情况下,用手指按压表面材的表面,即可进行触摸屏的操作。此时,在表面材的表面,便附着有形成指纹痕迹的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使得触摸屏的图像视认性降低。另外,当触摸屏是电磁感应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用输入笔进行操作,所以不是用手指触及所做的操作,但是,在用输入笔操作的时候,会有用手掌 触及显示器表面,粘附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情况,也会有即便不操作,也还是用指尖触及显示器画面,粘附上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情况。在上述情况下,与电阻膜方式时情况同样,也会造成触摸屏图像视认性能降低。 
在此情况下,表面材的防眩层表面上的凹凸,其平均间隔Sm设为20~300μm,尤其是Sm设在30~100μm之间,所以晃眼现象减少。而且,因表面的凹凸,毛细管现象得以实现,可使形成指纹痕迹的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引到表面的凹部。而且,因为防眩层的表面能设定在30~70mN/m之间,所以防眩层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得以提高,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会被快速地引到表面的凹部,让指纹痕迹变得不能视认。而且,通过将表面材的雾度值设定在3~50%之间,模糊度(辉浊度)被得以调整,使粘附在防眩层表面的指纹痕迹不易显眼。因而,上述作用增效起作用,触摸屏的图像便可清晰视认。 
按照本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优点。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通过把防眩层表面凹凸的平均间隔Sm设为20~300μm,可获得有效的防眩性;通过把防眩层的表面能设为30~70mN/m,可改善相对于由指纹痕迹引起的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亲和性。另外,通过把表面材的雾度值设为3~50%,可使指纹痕迹更不易显眼。其结果,表面材兼具防眩功能和使附着表面的指纹痕迹不易显眼的功能,从而可提高显示器的视认性。 
形成上述防眩层微粒的平均粒径设定在小的范围内,而且微粒的含量也设定在少量的范围之内。故在表面不会形成过剩的凹凸,而可实现防眩功能,并可高效实现抑制晃眼、防止映照等效果。 
通过将上述功能层做成光扩散层,既可抑制晃眼,又可提高防眩功能。 
在高精细显示器及高精细触摸屏的情况下,因为在其最外表面,都配置有上述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所以即使是输出分辩率很高的显示器和触摸屏,都不会有晃眼等情况发生,指纹痕迹可变得不易显眼。 
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对上述实施方式作更具体的说明。有关各例中的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表面粗糙度、雾度值以及晃眼程度等,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了测定。 
(1)指纹痕迹的显眼难易度 
对于附着在显示器用表面材上的指纹痕迹的显眼难易度,分以下四个等级,凭目视进行了功能评价。 
4:指纹痕迹完全不见;        3:指纹痕迹略微可见; 
2:指纹痕迹浅但清楚可见;    1:指纹痕迹清楚可见。 
(2)表面粗糙度 
使用株式会社小坂研究所生产的商品名为SURFCORDER SE 4000型的表面粗糙度测定仪,在扫描范围为1.5mm、扫描速度为0.1mm/s的条件下,遵照JIS B 0601-1994的规定,测定了算术平均粗糙度Ra(μm)、十点平均粗糙度Rz(μm)以及凹凸的平均间隔Sm(μm)。 
(3)60度光泽值 
遵照JIS K7105,使用须贺试验机株式会社生产的HG-268型便携式光泽计,测定了60度光泽值(%)。 
(4)表面能 
按照JIS K6768“润湿张力试验法”所述方法进行了测定。 
(5)雾度值 
使用直读雾度值测定仪〔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生产,直读雾度值测定仪(No.206)〕,测定了作为光学特性的雾度值(%)。 
(6)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 
在显示器上安装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对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分以下四个等级,凭目视进行了功能评价。 
4:鲜明;3:比较鲜明;2:稍欠鲜明;1:图像难识别 
(7)防晃眼性能 
在高精细显示器或高精细触摸屏的表面,设置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凭目视观察晃眼状况,分以下三个等级,评价了防晃眼性能。 
3:不晃眼;2:多少有点晃眼;1:有晃眼; 
(制造例1) 
(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的制备) 
于三个带搅拌器的300ml烧瓶中,加入75g甲基异丁酮,在用氮气清洗条件下升温至70℃。到达70℃之后,将25g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和0.81g聚合引发剂PERBUTYLP V(日本油脂株式会社生产,71%的Shellsol稀释品),各分三份用一个小时滴加。滴加完毕之后,在70℃下再进行聚合3个小时,接着升温到80℃,继续聚合3小时。此后冷却,结束聚合。接着,滴加到甲醇中,再沉淀,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按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定的结果,其质量平均分子量为26,000,数量平均分子量为9,000。 
(实施例1) 
(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 
六官能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6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0质量份 
制造例1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30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130H;平均粒径1.3μm)        3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将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作为透明基材用辊涂机(roll coater)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良好的单层防眩层。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230μm,Ra为0.20μm,Rz为1.3μm,60度光泽值为90%,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雾度值为5.8%。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8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3。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3,防晃眼性能为2。 
(实施例2) 
作为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除了使用5质量份交联聚苯乙烯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所得防眩层的Sm为150μm,Ra为0.16μm,Rz为1.2μm,60度光泽值为89%,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之雾度值为9.0%。 
(实施例3) 
(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 
六官能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7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0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20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130H;平均粒径1.3μm)     5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将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作为透明基材用辊涂机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的亲和性良好的单层防眩层。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90μm、Ra为0.17μm,Rz为1.2μm,60度光泽值为80%,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雾度值为10.0%。 
接着,在PET膜的凹凸面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4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3。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4,防晃眼性能为3。 
(实施例4) 
(用于形成光扩散层的树脂组成物) 
六官能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6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0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0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130H;平均粒径1.3μm)  1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 
六官能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6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0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30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130H;平均粒径1.3μm)  5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将用于形成上述光扩散层的树脂组成物,用辊涂机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了光扩散层。 
接着,在光扩散层上,将上述用于形成防眩层的树脂组成物,用辊涂机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2.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了光扩散层。此后,以同样的条件形成防眩层,使干燥膜厚为2.5μm。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所得到的防眩层的Sm为80μm,Ra为0.15μm,Rz为1.2μm,60度光泽值为73%,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30.0%。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 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中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7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4。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3,防晃眼性能为3。 
(实施例5) 
作为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除了使用交联聚苯乙烯微粒5质量份,把干燥膜厚设为3.5μm以外,其他按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60μm,Ra为0.16μm,Rz为1.2μm,60度光泽度为60%,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10.1%。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15英寸、160dpi(150μm/dot)的统称WU×GA显示液晶显示器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液晶显示器。本液晶显示器中的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8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4。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4,防晃眼性能为3。 
(实施例6) 
作为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除了使用交联聚苯乙烯微粒20质量份,把干燥膜厚设为3.5μm以外,其他按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55μm,Ra为0.17μm,Rz为1.3μm,60度光泽度为56%,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20.0%。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作为15英寸、160dpi(150μm/dot)的统称WU×GA显示液晶显示器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液晶显示器。本液晶显示器中的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8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4。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4,防晃眼性能为3。 
(实施例7) 
作为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除采用了80μm厚的三醋酸纤维素(TAC)类树脂生产的膜(TAC膜)之外,其他按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65μm,Ra为0.15μm,Rz为1.2μm,60度光泽度为63%,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12.0%。 
接着,在TAC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 层,并将其粘贴在偏光膜上。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15英寸、160dpi(150μm/dot)的统称WU×GA显示液晶显示器本体的前面,制得液晶显示器。本液晶显示器中的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7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4。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4,防晃眼性能为3。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7中,因为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设定为20~300μm,防眩层的表面能设定为30~70mN/m,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设定为3~50%,所以指纹痕迹的显眼难易度和显示器的视认性得以变好。而且,显示器表面的晃眼也可充分抑制。另外,除了触摸屏之外,高精细液晶面板的视认性也可充分提高。 
(比较例1)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50质量份 
丙烯酸二环戊烯酯                    5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2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150质量份 
混合上述原料,用浸涂法涂敷在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制得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亲和性良好、没有凹凸的平坦膜。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平坦膜的Sm为12μm,Ra为0.01μm,Rz为0.1μm,60度光泽度为135%,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0.3%,。 
接着,在PET膜的平坦膜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本体的前面部,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中指纹痕迹的显眼难易度评价为1。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3,所得平坦膜的表面能为32mN/m,防晃眼性能为3。 
(比较例2) 
(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 
六官能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85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5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130H;平均粒径3.5μm)        3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将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用辊涂机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亲和性良好的单层防眩层。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401μm,Ra为0.18μm,Rz为1.3μm,60度光泽值为101%,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雾度值为7.5%。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中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2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2。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2,防晃眼性能为1。 
(比较例3) 
(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 
六官能团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85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5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1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350H;平均粒径3.5μm)       3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将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用辊涂机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 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了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亲和性良好的单层防眩层。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430μm,Ra为0.22μm,Rz为1.5μm,60度光泽值为98%,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雾度值为8.3%。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中防眩层的表面能为25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1。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2,防晃眼性能为1。 
(比较例4) 
(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 
六官能丙烯酸氨基甲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紫光UV-7600B)           85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5质量份 
交联聚苯乙烯微粒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X-350H;平均粒径3.5μm)        2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酮                                             150质量份 
将用于形成防眩层的组成物,用辊涂机涂敷到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2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此后,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生产)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400mJ/cm2),使之固化,形成相对于源于生物体脂质成分亲和性良好的单层防眩层。如此制得显示器用的表面材。该防眩层的Sm为200μm,Ra为0.45μm,Rz为3.5μm,60度光泽值为80%,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的雾度值为65%。 
接着,在PET膜的防眩层和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层。然后,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粘贴到分辩率为7英寸、160dpi(150μm/dot)的触摸屏本体的前面部上,制得触摸屏。本触摸屏中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2mN/m,指纹痕迹显眼难易度评价为2。另外,显示器图像的视认性评价为1,防晃眼性能为1。 
因为在比较例1~4中,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防眩层表面能及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中的某个是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所以指纹痕迹的显眼难易度和显示器的视认性的至少有一项未获得效果。并且,得到的是不能抑制显示器表面晃眼现象的情况居多的结果。 
对本实施方式,也可做以下变更。 
还可根据相邻的层,用多个防眩层来构成防眩层。 
也可在实施例1~7中,层积多个功能层,以发挥不同的功能。 
也可在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上不设置粘结剂层,而采用粘结剂等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安装到显示器的表面而构成。 
也可考虑到除指纹痕迹等源于生物体的脂质成分以外的油分,做成可提高显示器的视认性的结构。 
以下的技术思想,已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揭示。 
上述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30~100μm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采用此构成,可有效抑制晃眼,适用于高精细显示器。 
上述微粒,是作为塑料微珠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采用这一构成,在有必要调整防眩层的透明性和粘结剂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的时候,可很容易设定折射率。 
表示上述防眩层表面光泽的60度光泽值为50~80%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采用这一构成,可提高防眩性,并提高防止映照的效果。 
上述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1~0.2μm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采用这一构成,可在权利要求1至3涉及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晃眼现象,提高显示器的视认性。 
上述防眩层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0.1~1.5μm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采用这一构成,可在权利要求1至3涉及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晃眼,提高显示器的视认性。 
还包括设于上述透明基材背面的粘结剂层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采用这一构成,可很容易将显示器用表面材粘贴到显示器的表面。 

Claims (5)

1.一种配置在显示器表面使用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接设置或通过功能层设置在透明基材上最外层的防眩层;上述防眩层具备在整个表面上形成的凹凸;上述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20~300μm;上述防眩层的表面能为30~70mN/m;上述显示器用表面材的雾度值为3~50%;上述防眩层是由微粒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而形成的,上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上述微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粘结剂树脂为0.5~30质量%,在上述粘结剂树脂中调合有非聚合性低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聚合性低聚物为丙烯基低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层是光扩散层。
4.一种高精细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器的最外表面,配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
5.一种高精细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在触摸屏的最外表面,配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
CN2007101822906A 2006-10-13 2007-10-12 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及具备此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与高精细触摸屏 Active CN101162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79771 2006-10-13
JP2006279771 2006-10-13
JP2006279771A JP2008096781A (ja) 2006-10-13 2006-10-13 高精細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材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高精細ディスプレイ及び高精細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2275A CN101162275A (zh) 2008-04-16
CN101162275B true CN101162275B (zh) 2013-04-17

Family

ID=39297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22906A Active CN101162275B (zh) 2006-10-13 2007-10-12 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及具备此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与高精细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96781A (zh)
KR (1) KR20080033859A (zh)
CN (1) CN101162275B (zh)
TW (1) TWI429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4240B2 (ja) * 2008-04-28 2012-08-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防眩フィルム
US8861068B2 (en) * 2008-07-07 2014-10-14 Creator Technology B.V. Display structure with a roughened sub-electrode layer
KR101114361B1 (ko) 2008-08-20 2012-03-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점착제
JP2010128363A (ja) * 2008-11-28 2010-06-10 Nof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高精細ディスプレイ
EP2540495A4 (en) 2010-02-26 2014-04-30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HARD COATING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12030506A (ja) * 2010-07-30 2012-02-16 Nitto Denko Corp 表面凹凸構造を有するポリマー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マー部材
JP2014505268A (ja) * 2010-11-30 2014-02-27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拡散ガラスパネルを備える表示機器
JP2013077556A (ja) * 2011-09-12 2013-04-25 Futaba Corp タッチスイッチ
JP5045857B1 (ja) * 2012-02-22 2012-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防汚層、防汚性基材、表示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13171287A (ja) * 2012-06-25 2013-09-02 Dexerials Corp 防汚層、防汚性基材、表示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14047299A (ja) * 2012-08-31 2014-03-17 Dexerials Corp 防汚体、表示装置、入力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防汚性物品
JP6071696B2 (ja) * 2013-03-27 2017-02-0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親油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543877A (zh) * 2013-09-23 2014-01-29 昆山鑫宏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上的触摸屏
KR101671430B1 (ko) * 2013-11-25 2016-11-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플라스틱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187954B1 (ko) * 2014-03-06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515377B2 (ja) * 2014-03-11 2019-05-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565096B2 (ja) * 2014-03-11 2019-08-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84846B2 (ja) * 2014-03-11 2019-03-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84847B2 (ja) * 2014-03-11 2019-03-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4915050B (zh) * 2014-03-11 2017-1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JP6565094B2 (ja) * 2014-03-11 2019-08-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565095B2 (ja) * 2014-03-11 2019-08-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603652B2 (ja) * 2014-03-26 2019-11-0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US10317578B2 (en) * 2014-07-01 2019-06-1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lf-cleaning smudge-resistant structure and related fabrication methods
JP6458804B2 (ja) * 2014-08-04 2019-01-30 Agc株式会社 透光性構造体
JP5991367B2 (ja) * 2014-11-18 2016-09-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パッド用シート、突起部付きスライドパッド用シート、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スライドパッド
CN104656988A (zh) * 2015-01-23 2015-05-27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贴合触控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JP6863289B2 (ja) * 2015-12-04 2021-04-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ペン用筆記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ペン用筆記シートの選別方法
JP6809496B2 (ja) * 2017-03-17 2021-01-0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メタ)アクリル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体、照明灯カバー及び照明看板
JP6957948B2 (ja) * 2017-04-12 2021-11-02 日油株式会社 インサート成形用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用途
KR102209683B1 (ko) 2018-03-09 2021-01-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시인성 개선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512223B2 (en) 2019-04-17 2022-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rface coating materials and films and stacked structures and display devices and articles
JP2019179268A (ja) * 2019-07-01 2019-10-1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13093323A (zh) * 2021-03-10 2021-07-0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pmma/pc的高性能偏光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1363B2 (en) * 2000-10-31 2004-05-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glare,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1553A (ja) * 1994-05-18 2004-12-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防眩性フィルム
JP3515426B2 (ja) * 1999-05-28 2004-04-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76368B2 (ja) * 1999-09-24 2009-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1353808A (ja) * 2000-06-13 2001-1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汚れ目立ち防止被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タッチパネル、それらを用いた情報端末
JP2003302506A (ja) * 2002-02-08 2003-10-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防眩性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050086717A (ko) * 2002-11-20 2005-08-30 키모토 컴파니 리미티드 지문소거성 필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1363B2 (en) * 2000-10-31 2004-05-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glare,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43016A 2001.09.07
JP特开2002-277602A 2002.09.25
JP特开2003-255131A 2003.09.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29957B (zh) 2014-03-11
TW200829961A (en) 2008-07-16
CN101162275A (zh) 2008-04-16
JP2008096781A (ja) 2008-04-24
KR20080033859A (ko) 200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2275B (zh) 高精细显示器用的表面材以及具备此表面材的高精细显示器与高精细触摸屏
TWI609902B (zh) 防眩性硬塗薄膜
CN100552474C (zh) 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表面材料的显示器
TWI425459B (zh) 顯示器用表面材料及具備該表面材料之顯示器
CN101872029B (zh) 牛顿环防止膜以及使用该膜的触摸屏
JP6612776B2 (ja) 光学製品のためのテクスチャ化コーティング
TWI678552B (zh) 防眩性硬塗薄膜
US20090297773A1 (en) Optical film having non-spherical particles
KR20090093867A (ko) 밝기 향상 반사 필름
CN1918005B (zh) 牛顿环防止膜以及使用该膜的触摸屏
EP2385904A1 (en) Dry erasable projection article and system
TW201640148A (zh) 透明積層薄膜
US20120321882A1 (en) Hard coat fil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TW200946969A (en) Light-diffusing sheet and backlight device using same
KR20110047231A (ko) 건식 소거 보드 겸용 프로젝션 스크린
KR100886027B1 (ko) 대전 방지 광확산 필름
JP2010128363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高精細ディスプレイ
CN115570910A (zh) 转印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该转印片的成型体
WO2012073437A1 (ja)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25734A (ja)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
TW201027134A (en) Optical sheet
KR102106883B1 (ko) 빔 프로젝터 스크린 형성용 도료 조성물 및 빔 프로젝터용 스크린
JP5136320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透過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08129509A (ja) 防眩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108788A (ja) 反射構造及び反射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1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GASHIYAMA FILM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Shibuya District Ebisu four chome 20 No. 3

Patentee before: NOF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