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8087A - 端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8087A
CN101158087A CNA2007101499731A CN200710149973A CN101158087A CN 101158087 A CN101158087 A CN 101158087A CN A2007101499731 A CNA2007101499731 A CN A2007101499731A CN 200710149973 A CN200710149973 A CN 200710149973A CN 101158087 A CN101158087 A CN 101158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hook
end yarn
presser feet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99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8087B (zh
Inventor
宫井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8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8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8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80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4Appliances for making gloves; Measuring devices for glove-mak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8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glov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4Tensioning devices for individual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6Thread guide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10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 D04B35/14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thread breakag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7/32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tubular goods
    • D04B7/3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tubular goods glov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1Gl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端纱***装置,可靠地夹持端纱而***针织物内侧。端纱***装置(1),设在手套针织机(2)上,设有导轨(23)、沿导轨(23)滑动位移的基体(31)、通过三角座滑架(13)的移动相对于基体(31)位移移动的止动体(32)、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在止动体(32)上设有止动部分。止动部分卡定从压脚退让位置朝向夹持位置位移的端纱压脚(34)而阻止位移,使端纱压脚在从喂纱的纱线退让的待机位置待机。通过三角座滑架(13)的移动对止动体(32)施加外力,从而使止动体(32)相对于基体(31)相对位移,从而解除止动部分对端纱压脚(34)的卡定。

Description

端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在横机上并用于将端纱***袋状针织物的内侧的端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端纱***装置,在夹持端纱的情况下,使端纱钩和端纱压脚向过渡纱的附近移动。接着使端纱钩和端纱压脚摆动。此时,端纱钩下降至捕捉过渡纱的捕捉位置,端纱压脚相对于端纱钩向上方分离。在这种状态下,使过渡纱的端纱捕捉于端纱钩。接着解除切断把持装置对端纱的把持的同时使端纱钩上升,由端纱钩和端纱压脚夹持过渡纱的端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78861号公报
现有技术的端纱***装置,由于使端纱钩从捕捉位置上升而夹持端纱,因而在切断把持装置释放端纱之前夹持时,在针织纱上作用有过剩的纱线张力,由此有可能产生断线。并且在切断把持装置释放端纱的同时夹持时,施加在端纱上的纱线张力变得不充分,从而针织纱松弛。并且,存在端纱从端纱钩越出的情况,由此端纱向指袋内的***不稳定。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地夹持端纱而***袋内侧的端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端纱***装置,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轨;基体,设在导轨上而沿着导轨滑动位移;端纱钩,设在基体上,可在捕捉所喂纱的纱线的捕捉位置之间和从织针退让的钩退让位置位移;端纱压脚,设在基体上,可在与位于捕捉位置的端纱钩协动而夹持由端纱钩捕捉的纱线的夹持位置和从织针退让的压脚退让位置之间而进行位移;第一驱动机构,沿着导轨对基体进行滑动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在捕捉位置和钩退让位置之间对端纱钩进行位移驱动;和连动机构,与端纱钩的位移移动连动而对端纱压脚施加使端纱压脚位移的力,所述端纱***装置设在横机主体中而夹持所喂纱的纱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有止动部分的止动体,设在基体上而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所述止动部分将从压脚退让位置朝向夹持位置位移的端纱压脚卡定而阻止位移,使端纱压脚在从喂纱的纱线退让的待机位置待机;通过对止动体施加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的外力,止动体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从而止动部分解除在待机位置待机的端纱压脚的卡定。
并且本发明的端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止动体,形成有在横机主体的三角座滑架或喂纱部的任意一方上形成的抵接部沿左右方向移动时接触的力点部;上述抵接部,在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与力点部接触,由此止动体被施加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的外力而解除止动部分对端纱压脚的卡定。
并且本发明的端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纱钩,具有与捕捉的纱线接触而沿着上述左右方向延伸的捕捉面;端纱压脚,具有在与端纱钩协动而夹持端纱的状态下,向捕捉面的下方下压端纱的纱线下压部。
根据本发明,在使端纱钩捕捉纱线的状态下,对自然状态的止动体施加外力,从而使止动体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时,端纱压脚解除由止动部分进行的卡定,从待机位置向夹持位置位移。由此,可通过端纱钩和端纱压脚夹持由端纱钩捕捉的端纱。这样,由于不使位于捕捉位置的端纱钩位移,而使端纱压脚位移而夹持端纱,从而可抑制夹持端纱时产生的纱线张力的变动。由此能够防止由切断把持装置切断并把持的端纱的把持损伤,从而能够可靠地夹持纱线。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设在三角座滑架或喂纱部上的抵接部与止动体的力点部接触,因而卡定在止动部分上的端纱压脚从止动部分脱离,能够夹持由端纱钩捕捉的纱线。因此,不必重新设置用于对端纱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能够防止部件数量增加。并且能够使纱线的夹持时序与三角座滑架或喂纱部的移动时序一致,从而能够防止端纱的夹持时序的偏差。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纱线下压部向捕捉面的下方下压端纱,从而端纱从端纱钩的捕捉面的下方的位置朝向喂纱部延伸。由此能够防止端纱钩附近的织针引起的纱线的钩纱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纱***装置1的手套针织机2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手套针织机2的侧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主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左侧视图。
图5是分解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分解主视图。
图6是从图3的VI-VI切断面线表示基体31和止动体32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自然状态的基体31和止动体32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0是简要地表示编织时的三角座滑架13、切断把持装置21和端纱***装置主体2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端纱夹持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纱***装置1的手套针织机2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手套针织机2的侧视图。作为一种横机的手套针织机2,包括用于编织针织物的针织机主体100、切断把持装置21和端纱***装置1。
针织机主体100具有相互相对地设置的一对底盘3,设有沿一对底盘3的左右方向两端延伸且向上方突出的山形的支撑台5。在该支撑台5上,设有可自由进退地收容多个织针7而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的针床9f、9b。前后一对的针床9f、9b设在支撑台5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分离而以“ハ”字状配置,由其上端部形成齿口8。
在各针床9f、9b上分别设有对织针7进行进退操作的三角座滑架13f、13b和沿左右方向延伸而引导三角座滑架13f、13b的三角座滑架导轨15f、15b。在针织机主体100上,具有使三角座滑架13f、13b沿着三角座滑架导轨15f、15b在针床9f、9b上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在各针床9f、9b的上方位置,在左右设有支撑托架16、18。在支撑托架16、18上,分别架设有导纱轨17f、17b。在各导纱轨17f、17b上,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地配置有喂纱部19f、19b。
切断把持装置21是如下装置:捕捉在依次编织各指袋时产生的过渡纱,在把持的状态下切断,切断后可对切断的过渡纱的一端部把持和解除把持。切断把持装置21可在左右方向上位移地配置于齿口8的下方。切断把持装置21可利用公知的装置来实现。例如可应用在特公昭53-1863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
端纱***装置1包括导轨23、端纱***装置主体24、第一驱动机构25和第二驱动机构26。导轨23形成长板状,其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长度方向两端部由支撑托架18支撑。导轨23与齿口8相对地配置,其宽度方向与2个针床中的其中一个针床9f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而配置。端纱***装置主体24是用于夹持由切断把持装置21产生的端纱,将端纱***指袋的内侧的装置。端纱***装置主体24可在左右方向上位移地设在导轨23上。
图3是放大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左侧视图。图5是分解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分解主视图。端纱***装置主体24包括基体31、止动体32、端纱钩33、端纱压脚34、第一导向部件35a、第二导向部件35b、弹簧部件36和盖部件37。基体31包括大致长方形状的板部41、齿条安装部47和滑动部42。板部41作为端纱***装置1而组装时,与导轨23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23a相对。板部41的长度方向A、宽度方向B和厚度方向C分别沿着导轨23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下面,将纸面的左方向、板部41的长度方向一侧称作左方向A1,将纸面的右方向、板部41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称作右方向A2。并且将宽度方向的一侧称作下方B1,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称作上方B2。并且将厚度方向的一侧称作外方向C1,将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称作内方向C2。
并且板部41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收容孔98,并且形成有规定该收容孔98的收容孔部44。收容孔98形成沿着板部41的左右方向A延伸的狭缝状的孔。并且在收容孔部44中,形成有用于连接止动体32的连接孔160。基体滑动部42中,形成有轨道槽部,导轨23的上下方向两端部可沿左右方向A滑动地穿过其中。基体31,由滑动部42的轨道槽部和导轨23嵌合而设在导轨23上,可相对于导轨23向左右方向A进行滑动位移。
在板部41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盖部件37的盖部件用螺纹孔部97。板部41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对各导向部件35a、35b进行定位的2个定位片130a、130b和***部112。各定位片130a、130b从板部41向外方向C1突出。并且,***部112,为了进行端纱钩33、端纱压脚23和盖部件37的定位而形成,从板部41向外方向C1突出。***部112与盖部件用螺纹孔部97相连,形成与盖部件用螺纹孔部97的内螺纹同轴的圆环状。并且在板部41上,形成有分别嵌入有端纱钩33的2个辊65a、65b的辊孔131a、131b。各辊孔131a、131b沿厚度方向贯通板部41。
图6是从图3的VI-VI切断面线表示基体31和止动体32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自然状态的基体31和止动体32的剖视图。在图6和图7,省略表示基体31和止动体32以外的部件。止动体32可通过细长的板部件来实现。止动体32,在其厚度方向沿着板部41的上下方向B,其长度方向沿着板部41的左右方向A的状态下,收容在板部41的收容孔98内。
止动体32,包括形成于长度方向中央部上的支点部150、形成于长度方向一端部上的力点部151、形成于长度方向另一端部上的作用点部152和弹簧力施加部153。在支点部150上,形成有形成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连接孔部156。在止动体32的连接孔部156的贯通孔和板部41的收容孔部44的连接孔160同轴地配置的状态下,通过贯通连接孔160的销部件154铆接而连接止动体32和基体31。止动体32可绕着板部41的连接孔160的轴线L2进行相对角位移地连接在基体31上。
止动体32,在与基体31相连接的状态下,力点部151配置在板部41的右方向A2上,作用点部152配置在板部41的左方向A1上。止动体32,在从支点部150进入力点部151侧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弯曲的阶梯部155。阶梯部155通过板部41的下方的辊孔131a的下方开口,向基体31的下端部的下方突出。力点部151与阶梯部155的下端部相连,配置在基体31的下端部的区域。如图7所示,在不从外部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力点部151具有从基体31的内表面201向内方向C2突出的突出部分203。突出部分203的内方向C2的边缘,形成向内方向C2光滑地膨胀的圆弧状。
作用点部153夹着支点部150而配置在与力点部151相反的一侧。如图7所示,在自然状态下,作用点部152具有从基体31的表面突出的止动部分204。止动部分204的外方向C1的边缘,形成向外方向C1光滑地膨胀的圆弧状。止动体32以支点部150作为支点,绕着连接孔160的轴线L2进行角位移。因此从图7所示的自然状态,施加外力而使力点部151向外方向C1位移时,如图6所示,作用点部152从自然状态向内方向C2位移。
弹簧力施加部153,在力点部515相对于自然状态向外方向C1位移的情况下,施加使力点部151向内方向C2位移的弹簧力。弹簧力施加部153,相对于从支点部150延伸至作用点部152的部分164,从支点部150分支而向左右方向A延伸。弹簧力施加部153的游动端部162卡定在形成于基体31上的卡定部161上。由于弹簧力施加部153的游动端部162卡定在基体31上,因而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力点部151从基体31向内方向C2突出的状态。
从该状态,施加外力而力点部151向外方向C1位移或作用点部152向内方向C2位移时,弹簧力施加部153随着支点部150的角位移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到自然状态的恢复力。通过解除外力,止动体32由恢复力恢复到自然状态。
端纱钩33构成为可捕捉端纱。端纱钩33具有长板状的钩主体部61和长板状的钩弯曲部62,大致形成L字板状。钩主体部61具有2个支脚部64a、64b,所述支脚部64a、64b从长度方向中央部61c分支,并沿着长度方向分别延伸而在宽度方向并列。
在2个支脚部64a、64b上,在游动端部分分别配置有辊65a、65b。各辊65a、65b形成为可绕着向钩主体部6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在一个支脚部64a上,形成有规定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嵌合孔94的嵌合孔部66。嵌合孔部66形成圆形的第一贯通孔95和与第一贯通孔95连通而形成大致扇形状的第二贯通孔96。钩弯曲部62,在其基端部与钩主体部61相连,在其游动端部62a设有捕捉部67。捕捉部67从钩弯曲部62向钩弯曲部62的厚度方向突出。并且在端纱钩33上,形成有用于卡定弹簧部件36的第一卡定部110。
端纱压脚34构成为,从上方推压由端纱钩33捕捉的纱线,与端纱钩33协动而可夹持由端纱钩33捕捉的纱线。端纱压脚34包括基端部71、压脚部73、止动承受部75和连接部76。连接部76大致以L字形状形成,在一端部连接基端部71,并且在另一端部连接压脚部73。基端部71形成具有与基体31的***部112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圆环状。止动承受部75与连接部76邻接而配置,从连接部76向与基端部71相反的一侧突出。止动承受部75中,压脚部一侧的侧面163相比压脚部73退让而形成。止动承受部75,形成为在端纱压脚34位于待机位置时,压脚部一侧的侧面163与左右方向A大致平行,配置在与止动体32的作用点部152相对的位置上。连接部76,在基端部71附近形成有阶梯部72。连接部76形成如下形状:连接部76中的靠近基端部71的部分74与连接部76中靠近压脚部73的部分相比,向厚度方向偏离。并且在端纱压脚34上,形成有用于卡定弹簧部件36的第二卡定部111。
端纱压脚34中,基端部71和连接部76的一部分74嵌合在端纱钩33的嵌合孔部66上。此时,端纱压脚34的相比其阶梯部72更靠近压脚部73一侧的部分配置于端纱钩33上。在端纱压脚34的一部分71、74嵌合在端纱钩33的嵌合孔部66的嵌合状态下,第一贯通孔95和基端部71的中心轴线L1处于同轴。下面,将中心轴线L1称作角位移轴线L1。在嵌合状态下,端纱压脚34,相对于端纱钩33,在预定的范围内允许绕角位移轴线L1的摆动角位移。
第一导向部件35a通过螺纹部件166固定在基体31上,在该状态下通过与第一定位片130a抵接而防止板部41绕螺纹孔部52b进行角位移。第一导向部件35a形成板状,在固定在基体31上的状态下,与板部41之间隔开间隙而配置,在该间隙中配置有端纱压脚34的一部分。第一导向部件35a阻止向外方向C1位移而对端纱压34进行引导。第二导向部件35b形成有固定部分170、阶梯部分171、导向部分172。固定部分170和导向部分172通过阶梯部分171连接,由阶梯部分171向厚度方向偏离而相连接。固定部分170通过螺纹部件174固定在基体31上,在该状态下通过与第二定位片130b抵接而防止板部41绕螺纹孔部52a进行角位移。第二导向部件35b,在固定在基体31上的状态下,与板部41之间隔开间隙而配置,在该间隙中配置有端纱钩33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导向部件35b的固定部分170,在端纱钩33到达预定的最下端位置时,与端纱钩33的一个支脚部64a抵接,从而阻止端纱钩33进而向下方移动。第二导向部件35b阻止向内方向C1位移而对端纱钩33进行引导。
弹簧部件36是在预定的范围内允许绕角位移轴线L1的摆动角位移,连接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的弹性部件。弹簧部件36形成具有圆弧部36a的大致U字形,绕角位移轴线L1向圆周方向弯曲而配置于上述基端部71的附近。弹簧部件36是与端纱钩33的位移移动连动向端纱压脚施加使端纱压脚34位移的力的连动机构。弹簧部件36的一端部36c卡定在端纱钩33的第一卡定部110上,另一端部36b卡定在端纱压脚34的第二卡定部111上。为了阻止端纱钩33、端纱压脚34和弹簧部件36从基体31脱离而设有盖部件37。盖部件37形成在中心形成有通孔的圆盘状。
构成端纱***装置主体24的各部分31~37组成一体。如图4所示,在止动体32收容在收容孔98内的状态下,由销部件154连接在基体31上。并且在基体31嵌合在导轨23上的状态下,在板部41上沿厚度方向依次重叠有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基体31的盖部件用螺纹孔部97、端纱钩33的第一贯通孔95、端纱压脚34的基端部71的各中心轴线L1以同轴方式配置。
并且端纱钩33,通过绕角位移轴线L1进行摆动角位移,从而可在捕捉端纱的捕捉位置和位于捕捉位置的上方而从多个织针7退让的钩退让位置之间进行摆动位移。捕捉位置为捕捉部67配置于齿口8的正上方的位置。并且端纱压脚34,通过绕角位移轴线L1进行摆动角位移,从而可在与位于捕捉位置的端纱钩33协动而夹持由捕捉端纱钩33捕捉的纱线的夹持位置和从位于捕捉位置的上方而从织针7退让的压脚退让位置之间进行摆动位移地设在基体31上。
并且,端纱压脚34,其压脚部73可载置于端纱钩33的捕捉部67地形成。并且端纱压脚34形成为可在压脚部73载置于捕捉部67的状态下,与端纱钩33一体沿角位移轴线L1进行摆动位移。端纱压脚34的夹持位置是压脚部73载置于位于捕捉位置的端纱钩33的捕捉部67的位置。
并且在止动体32处于自然状态的状态下,形成为端纱压脚34从压脚退让位置向夹持位置摆动时,在到达夹持位置之前,止动承受部75的侧面163从上方与止动体32的作用点部152的止动部分204抵接。通过止动承受部75的侧面163与止动部分204抵接而限制摆动时的下降。该限制下降的位置成为端纱压脚34的待机位置。并且端纱压脚34与止动部分204之间的抵接被解除时,摆动时的下降限制被解除而可到达夹持位置。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机构25是使端纱***装置主体24沿着导轨23向左右方向A作往复位移的机构。第一驱动结构25具有第一驱动马达81和齿条82。在第一驱动马达81上,在其输出轴上设有小齿轮83。齿条82形成板状,其端部安装在基体31的齿条安装部47上。由此通过对第一驱动马达81进行驱动,可使基体31与齿条82一起沿左右方向A作往复运动。
第二驱动机构26是使端纱钩33绕角位移轴线L1进行摆动驱动的机构。第二驱动结构26具有第二驱动马达85和曲柄机构86。曲柄机构86是将第二驱动马达85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上下方向B的运动的机构。由第二驱动马达85使曲柄机构86动作时,沿着导轨23延伸的杆件89沿上下方向B进行位移驱动。杆件89配置于端纱钩33的2个辊65a、65b之间。通过杆件89进行上下运动,随着辊65a、65b的位移端纱钩33绕角位移轴线L1进行角位移,由此捕捉部67沿上下方向B摆动。并且端纱压脚34由于通过弹簧部件36与端纱钩33连接,因而与上述摆动连动而绕角位移轴线L1摆动,由此压脚部73与捕捉部67以相同方向沿上下方向B摆动。
导轨23配置在与三角座滑架13b靠近的位置上。三角座滑架13b在沿左右方向A通过基体31的情况下,在与处于自然状态的止动体32的力点部151接触的位置上设有抵接部。抵接部通过与力点部151接触而对力点部151施加朝向内方向C1的外力。由此施加外力的止动体32,相对于自然状态力点部151向外方向C1位移,作用点部152向内方向C2位移。
图8是关于将端纱***指袋的顺序,表示各工序中的端纱***装置主体24的动作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0是简要地表示编织时的三角座滑架13、切断把持装置21和端纱***装置主体2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8、图9仅表示止动体32、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以下,说明在手套针织机2中,在端纱***装置1夹持过渡纱、将切断过渡纱而得到的端纱***指袋内之前的动作。
各指袋的针织每次完成时,由切断把持装置21的钩捕捉从指根部分向喂纱部19延伸的过渡纱,并切断并把持过渡纱。这样切断过渡纱而进行下一个指袋的起针。被切断把持装置21切断的过渡纱的端部即端纱由端纱***装置1夹持。端纱***装置1,将所夹持的端纱***接着编织的指袋的内部。由此在各指袋的编织中产生的端纱不会向手套外侧伸出,从而无需在后处理中将端纱***手套内部。
以下,说明编织一个指袋和下一个指袋时,将端纱***下一个指袋内的情况。手套针织机2,通过从喂纱部19向齿口8供给针织纱,驱动三角座滑架13,使多个织针7进退,从而将一个指袋300从指尖部分300a编织至指根部分300b。此时,端纱***装置主体24,位于不会对编织产生不良影响的左右方向位置。并且分别使捕捉部67和压脚部73在各退让位置上待机(图8a、图9a)。在退让位置上,端纱钩33的钩弯曲部62与作用点部152相对而保持作用点部152向内方向C2位移的状态,相对于基体31的内表面201,成为力点部151向内方向C1下沉的状态。
编织一个指袋300的指根部分300b时,使喂纱部19比开始编织下一个指袋301的区间P进一步向左方向A1移动(图10a),在该状态下起动切断把持装置21,使切断把持装置21捕捉从一个指袋的指根部分300b向喂纱部19延伸的过渡纱302(图10b)。并且起动切断把持装置21而切断并把持过渡纱(图10c)。切断时,由于过渡纱配置在一个指袋300的上方,因而通过切断过渡纱302,一个指袋300侧的端纱106进入一个指袋300内。接着通过第一驱动马达81,使端纱***装置主体24朝向比区间P靠左方向A1的用于夹持针织纱的端纱夹持位置移动(图10c)。
端纱***装置主体24向端纱夹持位置的移动结束时,通过第二驱动马达85,使杆件89向上方位置移动而向上方顶起辊65b。由此,使端纱钩33绕角位移轴线L1发生角位移,从而使端纱钩33从钩退让位置朝向捕捉位置进行摆动位移(图8b、图9b)。端纱钩33作摆动位移时,通过弹簧部件36向端纱压脚34施加从压脚退让位置朝向夹持位置的弹簧力,由此端纱压脚34与端纱钩33的摆动位移连动而从压脚退让位置向夹持位置进行摆动位移。首先,端纱钩33在止动体32的作用点部152上滑动的同时摆动。接着,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从作用点部152偏离。由此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与作用点部152之间的相对状态被解除,由此止动体32由恢复力恢复为自然状态。
持续使第二驱动马达85动作,由此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持续摆动时,端纱钩33被第二导向部件35b的固定部分170卡定而到达捕捉位置。此时端纱压脚34,由止动承受部75与作用点部152的止动部分204抵接而防止到达夹持位置,从而在待机位置待机(图8c、图9c)。此时端纱钩33,在由弹簧部件36施加朝向夹持位置的作用力的状态下,在待机位置待机。这样,捕捉部67和压脚部73沿上下方向B分离,从而处于可通过捕捉部67对喂纱的针织纱进行捕捉的状态。在使捕捉部67和压脚部73分离的期间,使切断把持装置21向捕捉部67的左方向A1移动(图10d)。
在该状态下,在相对于端纱***装置主体24,使三角座滑架13与喂纱部19一起向右方向A2移动,由捕捉部67捕捉从喂纱部19供给的针织纱的状态下,由多个织针7开始编织下一个指袋中的指尖部分。。三角座滑架13,在将端纱***装置主体24向左右方向A通过时,形成于三角座滑架13上的抵接部200与止动体32的力点部151接触,并使力点部151相对于基体31向外方向C1位移。由此,止动体32绕支点部150进行角位移,作用点部152向内方向C2位移(图9d)。
此时,止动部分204从止动承受部75向内方向C2脱离,从而解除止动部分204对端纱压脚34的卡定。由此,端纱压脚34,因弹簧部件36产生的弹簧力,朝向夹持位置绕角位移轴线L1摆动位移(图8d),并到达夹持位置时通过捕捉部67和压脚部73夹持由捕捉部67捕捉的端纱105(图8e、图10e)。并且端纱压脚34从待机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时,止动承受部75与作用点部152相对,从而阻止止动体32恢复到自然状态(图9e)。由此在由捕捉部67捕捉从喂纱部19喂纱的针织纱的状态下,向区间P供给针织纱而用多个织针7开始编织下一个指袋的指尖部分(图10f)。
接着在夹持端纱105的状态下,驱动切断把持装置21而从切断把持装置释放端纱105。并且通过第二驱动马达85,使杆件89向下方位置移动,由此使端纱钩33从捕捉位置朝向钩退让位置作摆动位移。端纱压脚34,与端纱钩33的摆动位移连动而从夹持位置朝向压脚退让位置作摆动位移(图8f、图9f)。此时,在捕捉部67向上方抬起压脚部73而夹持端纱105的状态下,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达到各退让位置。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在分别位于退让位置的状态下,夹持端纱105而使端纱105从多个织针7退让(图8g、图9g、图10g)。由此可防止在编织下一个指袋的过程中端纱105缠绕。并且退让至退让位置时,由于端纱钩33与作用点部152相对,因而成为作用点部152从自然状态向内方向C2位移,力点部151从自然状态向外方向C1位移的状态。
对下一个指袋的指尖部分编织多个线圈横列,喂纱部19向下一个指袋的左侧移动后(图10h),使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81、85驱动,捕捉部67和压脚部73以描绘向下方突出的抛物线轨迹的方式,使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移动(图10i)。由此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沿上下方向B分离,使端纱105从端纱钩33脱离而使所夹持的端纱105***下一个指袋内。然后,分别使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向各退让位置退让,并且使一个指袋300移动至越过右方向A2侧的位置。***端纱105后也继续从喂纱部19喂纱,可通过多个织针7继续编织下一个指袋301。由此,依次编织各指袋时,切断并把持过渡纱,并通过端纱***装置主体24将该被切断的端纱***各指袋内。
在以上说明中,如图10e、图10f所示,在编织下一个指袋的指尖部分之前,通过端纱***装置主体24夹持端纱105,但作为另一端纱夹持方式,也可以在编织下一个指袋的指尖部分的多个线圈横列后,通过端纱***装置主体24夹持端纱105。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端纱***装置主体24的端纱夹持动作的图。端纱***装置主体24,在捕捉准备结束的状态,即图10d的状态下,在端纱钩33的捕捉部67和端纱压脚34的压脚部73之间形成有间隙X。并且相对于端纱***装置主体24,切断把持装置21的钩部分、喂纱部19和三角座滑架13的抵接部200配置在左方向A1上(图11a)。
从该状态,喂纱部19向端纱***装置主体24的右方向A2移动,由此,从切断把持装置21跨越喂纱部19延伸的端纱105,通过端纱钩33的捕捉部67和端纱压脚34的压脚部73之间。并且,三角座滑架13向端纱***装置主体24的右方向A2移动,由此,三角座滑架13的抵接部200与力点部151接触而解除端纱压脚34的卡定,端纱压脚34夹持被捕捉部67捕捉的端纱105(图11b、图10e)。在该状态下,位于端纱***装置主体24的右方向A2的织针7,捕捉在端纱***装置主体24和喂纱部19之间延伸的纱线而开始进行起针。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纱钩33具有与捕捉的纱线接触而沿左右方向A延伸的捕捉面190。端纱压脚34具有在夹持位置与端纱钩33协动而夹持纱线的状态下与端纱钩33的捕捉面190相对的夹持面191和下压部192。在夹持端纱105的状态下,下压部192从夹持面191中的喂纱部19侧端弯曲,从夹持面191朝向织针7延伸,与捕捉部67邻接配置。
从捕捉面190向喂纱部19侧延伸的喂纱部侧部分105a,通过与下压部192的下端面抵接,相比与捕捉面190接触的部分向下方弯曲,并从比端纱钩33的捕捉面190靠下方的位置朝向喂纱部19延伸。这样,端纱压脚34,在与端纱钩33协动而夹持端纱105的状态下,将端纱105的喂纱部侧部分105a中靠近捕捉面的端部105b向捕捉面190的下方下压。由此在由端纱***装置1夹持端纱105后,编织下一个指袋310的指尖部分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在下一个指袋的编织中使用的第一根织针7牵挂端纱的钩入位置,能够防止织针7的钩纱不良而稳定地进行织针7的钩纱。因而即使是钩的形状变小的小机号针织机,或者进行添纱编织的针织机,都能够防止钩纱不良。并且通过使由织针7进行起针时的钩纱变得容易,能够扩大喂纱部19的位置对准的调整容许宽度而使喂纱部19的位置调整变得简单。并且即使在将端纱钩33的捕捉位置设定为不与其他部件干涉的下方位置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用端纱压脚34下压端纱105的喂纱部侧部分105a的靠近捕捉面的端部105b,进而降低织针7的钩纱位置。特别是,在端纱钩33和进行下一个指袋301的起针的第一根织针7沿左右方向上接近的情况下,端纱压脚34下压端纱而使钩纱稳定化的效果较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端纱***装置1,由于不使位于捕捉位置的端纱钩33位移,而使端纱压脚34位移而夹持端纱,从而可抑制夹持端纱时产生的纱线张力的变动。由此在解除切断把持装置21对端纱的把持之前,可通过端纱***装置1预先夹持端纱,能够防止纱线张力的松弛,并且能够防止端纱的把持损伤,从而能够可靠地夹持端纱。由此能够将端纱可靠地***手套等针织物内侧。
并且仅通过使三角座滑架13相对于端纱***装置主体24向左右方向A通过,就能够解除止动部分204对端纱压脚34的卡定,从而能够夹持端纱105。这样使三角座滑架13向左右方向A移动的动作是用于编织一个指袋之后编织下一个指袋的一连串动作中的一个动作。因而不需要改变控制针织机的各驱动部的控制部的动作程度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端纱的夹持。
并且由于根据三角座滑架13的移动决定端纱***装置的驱动时序,因而不必另行调整三角座滑架13的移动时序、端纱***装置的驱动时序,从而能够防止产生夹持时序的偏差。并且,为了实现三角座滑架13和端纱***装置主体24之间的同步,不必高精度地设定三角座滑架13的左右方向移动的分辨率,能够简化结构。并且,不必重新设置用于使止动体32驱动的驱动机构,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简化结构。
并且通过各导向部件35a、35b,防止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从板部41分离。由此能够防止在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摆动时沿基体31的厚度方向振动。由此可通过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将止动体32的作用点部152向内方向C2推压,从而使止动体32相对于基体31作相对位移。并且由于止动体32和弹簧力施加部153形成一体,从而能够进而减少部件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三角座滑架13上设有与止动体32的力点部151接触的抵接部200,但如果是能够对止动体32施加外力的驱动机构,也可以使用其他驱动机构来对止动体32施加外力。例如作为已知的装置,可以代替三角座滑架13而在喂纱部19设置抵接部200。并且如图9d所示,由于抵接部200形成沿左右方向A延伸的长条形状,从而能够防止端纱压脚34的卡定解除错误。并且也可以由三角座滑架13从右方向A2向左方向A1横穿端纱***装置主体24而进行端纱压脚34的卡定解除。并且由于止动体32的力点部151的突出部分的边缘光滑地形成,因而能够减少抵接部200和力点部151冲突时的冲击。
并且,在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止动体32的力点部151的突出部分沉没入基体31,由此,能够防止力点部151和抵接部200意外地抵接。并且由于止动体32的作用点部152的边缘光滑地形成,因而能够减少端纱钩33和端纱压脚34返回待机位置时与作用点部152接触时的冲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端纱***下一个指袋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由端纱***装置主体24夹持一个指袋侧的端纱,并将上述端纱***一个指袋内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端纱***装置主体24也可以对端纱钩和钩压脚进行前后的摆动控制,使其描绘躲开沉降片的轨迹。并且止动体32和弹簧力施加部153也可以分开形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横机的一个例子而说明了手套针织机2,但不限于手套针织机,是横机就可以。例如还可以是编织五指袜的袜子横机。

Claims (3)

1.一种端纱***装置,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轨;基体,设在导轨上而沿着导轨滑动位移;端纱钩,设在基体上,可在捕捉所喂纱的纱线的捕捉位置和从织针退让的钩退让位置之间位移;端纱压脚,设在基体上,可在与位于捕捉位置的端纱钩协动而夹持由端纱钩捕捉的纱线的夹持位置和从织针退让的压脚退让位置之间而进行位移;第一驱动机构,沿着导轨对基体进行滑动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在捕捉位置和钩退让位置之间对端纱钩进行位移驱动;和连动机构,与端纱钩的位移移动连动而对端纱压脚施加使端纱压脚位移的力,所述端纱***装置设在横机主体中而夹持所喂纱的纱线,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形成有止动部分的止动体,设在基体上而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所述止动部分将从压脚退让位置朝向夹持位置位移的端纱压脚卡定而阻止位移,使端纱压脚在从喂纱的纱线退让的待机位置待机,
通过对止动体施加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的外力,止动体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从而止动部分解除在待机位置待机的端纱压脚的卡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止动体,形成有在横机主体的三角座滑架或喂纱部的任意一方上形成的抵接部沿左右方向移动时接触的力点部,
所述抵接部,在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与力点部接触,由此止动体被施加相对于基体进行相对位移的外力而解除止动部分对端纱压脚的卡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端纱钩,具有与捕捉的纱线接触而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捕捉面,
端纱压脚,具有在与端纱钩协动而夹持端纱的状态下,向捕捉面的下方下压端纱的纱线下压部。
CN2007101499731A 2006-10-06 2007-10-08 端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8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75809 2006-10-06
JP2006275809A JP5160760B2 (ja) 2006-10-06 2006-10-06 端糸挿入装置
JP2006275809 2006-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8087A true CN101158087A (zh) 2008-04-09
CN101158087B CN101158087B (zh) 2011-10-26

Family

ID=3930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99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8087B (zh) 2006-10-06 2007-10-08 端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60760B2 (zh)
KR (1) KR101378147B1 (zh)
CN (1) CN1011580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4466A (zh) * 2014-12-18 2016-06-29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将纬纱、经纱和/或浮纱退圈和垫入的装置的横机
CN111793886A (zh) * 2019-04-08 2020-10-20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把嵌入件导入到针织物中的装置的抓取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0588B2 (ja) * 2006-05-17 2012-08-2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インターシャ柄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横編機
KR101111416B1 (ko) * 2009-07-07 2012-02-29 최락민 수직방향 무늬 편직이 가능한 수동 인타샤 횡편기
JP6153509B2 (ja) * 2014-12-27 2017-06-2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成方法
CN108085858A (zh) * 2018-01-23 2018-05-29 中山龙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边线架
JP7424901B2 (ja) * 2020-04-23 2024-01-3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
JP7438007B2 (ja) * 2020-04-23 2024-02-2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用の糸状体の挿入装置
CN115045033B (zh) * 2022-07-04 2024-01-23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织领机用线头钩藏处理方法及织领机
JP2024034234A (ja) * 2022-08-31 2024-03-1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端糸処理装置及び端糸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0665A (ja) * 1989-01-06 1991-04-16 Ikenaga:Kk 横編機の柄出制御装置
JPH07111022B2 (ja) * 1991-03-08 1995-11-2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手袋および手袋編成における端縁部の処理方法
JP3347079B2 (ja) * 1998-12-16 2002-11-2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の端糸挿入装置
JP4015980B2 (ja) * 2003-09-19 2007-11-2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の端糸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4466A (zh) * 2014-12-18 2016-06-29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将纬纱、经纱和/或浮纱退圈和垫入的装置的横机
CN105714466B (zh) * 2014-12-18 2019-05-10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将纬纱、经纱和/或浮纱退圈和垫入的装置的横机
CN111793886A (zh) * 2019-04-08 2020-10-20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把嵌入件导入到针织物中的装置的抓取机构
CN111793886B (zh) * 2019-04-08 2022-01-11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把嵌入件导入到针织物中的装置的抓取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60760B2 (ja) 2013-03-13
KR101378147B1 (ko) 2014-03-25
CN101158087B (zh) 2011-10-26
KR20080031794A (ko) 2008-04-11
JP2008095218A (ja) 200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8087B (zh) 端纱***装置
CN101158086B (zh) 端纱***装置
US7207194B2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yarn guide member
CN101018901A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的纱线供给器
RU2013149064A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ускания ш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ускания шва и тип шва
CN101680141B (zh) 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EP1059376B1 (en) Yarn-locking/cutting device for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and knitting machines
EP3608461A1 (en) Plating knitting method used in flat knitting machine
KR20080052390A (ko) 상부 장식 기구가 부착된 재봉기
JP5312130B2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CN101310055B (zh) 横机的经纱切断及保持方法以及装置
ITMI940982A1 (it)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on platine di trattenimento della maglia
JP2008095239A (ja) 編機における給糸装置
EP2570535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compound needle, and slider control method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EP3054041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movable sinker
CN202369751U (zh) 针织横机的纱嘴装置
EP3165652B1 (en) Knitting method an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P1873286A1 (en) Crochet galloon machine
EP2241660B1 (en) Yarn-end treating device for flat-knitting machine
EP2570537A1 (en) Thread guid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210314701U (zh) 横编机的编织纱保持切断装置
JP4196378B2 (ja) ミシンの針受け装置
MX2007001654A (es) Accionador para un guiahilos en una m??quina de tejido de punto.
CN101096794B (zh) 针织纱的退避方法以及横织机
CN112853598B (zh) 经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