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3677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677B
CN101143677B CN2007101535333A CN200710153533A CN101143677B CN 101143677 B CN101143677 B CN 101143677B CN 2007101535333 A CN2007101535333 A CN 2007101535333A CN 200710153533 A CN200710153533 A CN 200710153533A CN 101143677 B CN101143677 B CN 101143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ave
car
rope
counter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35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677A (zh
Inventor
小寺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535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3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3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67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包括: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在升降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以及卷绕在驱动绳轮上,在升降井道内吊挂轿厢及对重的主绳索,上述轿厢具有在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的第一绳头组合部,和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绳头组合部,上述主绳索具有连接第一绳头组合部的第一端部,和连接上述第二绳头组合部的第二端部,在升降井道内上部设置有卷绕主绳索的第二端部侧反绳轮,在对重上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吊挂对重绳轮,主绳索从第一端部侧开始,依次卷绕在驱动绳轮、对重吊挂绳轮及第二端部侧反绳轮。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80009189.5(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4/005289)、申请日为2004年4月14日、发明名称为“电梯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轿厢和对重通过主绳索吊挂在升降井道内的曳引式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7-1043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轿厢和对重以2∶1的绕绳方式吊挂在升降井道内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必须在轿厢和对重上设置绳轮,因此结构复杂,且成本增大。还有,因为是以2∶1的绕绳方式,有可能使驱动绳轮的旋转速度加快,震动或噪音变大。
另外,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0372号公报中,公开的现有无机房电梯装置中,轿厢和对重通过两组绳索以1∶1的绕绳方式吊挂在升降井道内。这样的电梯装置,与2∶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相比,驱动绳轮的旋转速度可以降低1/2,但吊挂的载荷提高到2倍,所以,需要提高驱动装置、导轨、支撑梁等构成部件的刚性,有可能增加成本和增大安装空间。
更有,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0372公报中也公开了一种使用两台驱动装置的电梯装置,但是因为需要两台驱动装置,成本增大,同时控制也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能抑制吊挂载荷增大,构成更加简单,同时还能避免驱动绳轮的旋转速度增快。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轿厢,其具有在宽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一绳头组合部,和在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二绳头组合部,并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在升降井道内升降;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在升降井道内升降的对重;第一主绳索,其具有连接第一绳头组合部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对重的第二端部,并在升降井道内吊挂轿厢及对重;第二主绳索,其具有连接第二绳头组合部的第3端部,和连接对重的第4端部,并在升降井道内吊挂轿厢和对重,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中仅第一主绳索卷绕在驱动绳轮上,在上述升降井道内的上部,第一和第二主绳索中仅第二主绳索卷绕在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在升降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以及卷绕在驱动绳轮上,在升降井道内吊挂轿厢及对重的主绳索,上述轿厢具有在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的第一绳头组合部,和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绳头组合部,上述主绳索具有连接第一绳头组合部的第一端部,和连接上述第二绳头组合部的第二端部,在升降井道内上部设置有卷绕主绳索的第二端部侧反绳轮,在对重上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吊挂对重绳轮,主绳索从第一端部侧开始,依次卷绕在驱动绳轮、对重吊挂绳轮及第二端部侧反绳轮。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上述主绳索是树脂被覆绳索,其在外周设置有由高摩擦系数树脂构成的外层被覆体。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上述驱动装置是轴向尺寸比与轴向成直角方向的尺寸更小的薄型曳引机,并且在垂直投影面内,上述驱动装置配置在上述轿厢和升降井壁之间。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上述驱动装置配置在升降井道内的下部,上述电梯装置还具有设置在井道上部的、用于绕挂主绳索的第一端部侧反绳轮和对重侧反绳轮。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上述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设置在低于上述轿厢的上端部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在垂直投影面内,上述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相对于上述轿厢重心对称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上述轿厢的侧面上,使朝向上述轿厢进深方向的后方的宽度尺寸变窄地设置有倾斜面,在垂直投影面内,上述反绳轮的旋转轴相对上述倾斜面几乎成直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图中,在升降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图1中省略)和一对对重导轨3。轿厢4由轿厢导轨2导向而在升降井道1内升降。还有,轿厢4具有前面4a、背面4b、第一侧面4c和第二侧面4d。在前面4a上设置电梯出入口4e。
对重5由对重导轨3引导而在升降井道1内升降。当对重5和轿厢4处于相同高度位置时,将对重5与轿厢4的背面4b相对地配置在轿厢4的后方。在垂直投影面(图2)内,连接轿厢导轨2之间的直线和连接对重导轨3之间的直线平行。
轿厢4的宽度方向一侧(第一侧面4c侧)设置有第一绳头组合部6。在轿厢4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第二侧面4d侧)设置有第二绳头组合部7。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6、7设置在轿厢4的下端部。
在升降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驱动轿厢4及对重5升降的驱动装置(曳引机)8。驱动装置8由至少1根导轨2、3的上部或固定在建筑物侧的支撑梁(未图示)来支撑。
驱动装置8具有包括电动机和制动器的驱动装置主机9,和由驱动装置主体驱动旋转的驱动绳轮10。作为驱动装置8,要使用轴向尺寸比与轴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外形尺寸小的薄型曳引机。作为薄型曳引机的电动机使用例如永磁电动机(PM电动机)。
驱动装置8配置成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和轿厢4的宽度方向平行并水平。另外,在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8配置成其驱动装置主体9位于轿厢4侧,驱动绳轮10位于升降井道壁1a侧。
在升降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第一导向轮11、可自由旋转的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以及可自由旋转的第二导向轮13。第一导向轮11和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以及第二导向轮13被支撑梁支撑。将第一导向轮11、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以及第二导向轮13配置成其旋转轴和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平行。
在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8及第一导向轮11,配置在轿厢4的第一侧面4c和与第一侧面4c相对的升降井道壁1a之间的空间内。还有,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和第二导向轮13,配置在轿厢4的第二侧面4d和与第二侧面4d相对的升降井道壁1b之间的空间内。
另外,在垂直投影面内,驱动绳轮10及第一导向轮11,和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及第二导向轮13配置成这样,即,以轿厢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几乎对称地配置。
多根第一主绳索(驱动用绳索)14卷绕在驱动绳轮10及第一导向轮11上。各第一主绳索14具有,连接在第一绳头组合部6上的第一端部14a,和连接对重5的第二端部14b。第二端部14b连接在对重5的宽度方向一个端部的上部。
多根第二主绳索(悬挂专用绳索)卷绕在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及第二导向轮13上。各第二主绳索15具有,连接在第二绳头组合部7的第3端部15a,和连接对重5的第4端部15b。第4端部15b连接在对重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的上部。
轿厢4及对重5,通过第一主绳索14和第二主绳索15,按1∶1的卷绕方式吊挂在升降井道1内。并且轿厢4以及对重5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力下借助于第一主绳索在升降井道1内升降。
此电梯装置采用相互独立的两组主绳索,即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另外,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相互独立配置彼此不干涉。
在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中只有第一主绳索14卷绕在第一驱动绳轮10上。另外,在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中只有第二主绳索15卷绕在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上。
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采用例如树脂被覆绳索,该树脂被覆绳索的外部是由高摩擦系数树脂材料构成的外层被覆体。该外层被覆体是由摩擦系数为0.2以上的高摩擦系数树脂,比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构成。
这样的电梯装置,因为是按照1∶1绕绳方式吊挂轿厢4和对重5,所以不需要在轿厢4和对重5上搭载悬挂绳轮,可以使构成简单。还有,驱动绳轮10的旋转速度能降低到2∶1绕绳方式的1/2。
另外,主绳索分成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驱动绳轮10上只卷绕第一主绳索14,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12上只卷绕第二主绳索15,所以吊挂载荷被分配,驱动装置8,主绳索14、15,导轨2、3,及支撑梁等上的载荷可以降低到和2∶1绕绳方式同等的水平。因此,能够降低对机器刚性的要求,还能抑制成本的增加。
更有,仅仅有一台驱动装置8,所以也可以避免因驱动装置8的成本增加和安装空间增大。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既可以抑制吊挂载荷的增大,构成简单,同时还能避免驱动绳轮的旋转速度增加。
另外,因为将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6、7配置在轿厢4的两侧,所以轿厢4能被稳定地吊挂。
更有,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采用树脂被覆绳索,可以提高曳引力,轿厢4只依靠第一主绳索14侧的曳引力就能稳定行走。此外,树脂被覆绳索因为比单一钢制绳索具有更高的柔韧性,所以驱动绳轮10的直径和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的直径可以减小。
此外,驱动装置8使用薄型曳引机,在垂直投影面内,该驱动装置8配置在第一侧面4c和升降井道壁1a之间,所以升降井道1的平面尺寸不用变大,井道顶部高度尺寸就能够缩小。
还有,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6、7设置在轿厢4上端部的下方,所以能够确保位于绳头组合部6、7和其上方的驱动装置8及反绳轮12之间的空间,从而缩小井道顶部高度尺寸。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图中驱动装置8配置在升降井道1内的下部(接近底部)。此外,驱动装置8配置成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和轿厢4的进深方向平行且水平。更有,在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8配置在轿厢4的背面4b和与背面4b相对的升降井道壁1c之间。更有,在垂直投影平面内,驱动装置8配置在轿厢5的旁边。
升降井道1内的上部配置有一对第一主绳索用反绳轮21和一对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22。每对反绳轮21、22在图3中省略为只分别画出一个。反绳轮21、22配置成其旋转轴与轿厢4的宽度方向平行并水平。
在垂直投影面内,反绳轮21、22配置在轿厢4的侧面4c、4d和升降井道壁1a、1b之间。还有,在垂直投影面内,反绳轮21和反绳轮22以轿厢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大致对称地配置。
还有,在升降井道1内的上部,配置有对重侧反绳轮23。对重侧反绳轮23配置成其旋转轴与轿厢4进深方向平行并水平。还有在垂直投影面内,对重侧反绳轮23配置在轿厢4的背面4c和升降井道壁1c之间。更有,在垂直投影面内,对重侧反绳轮23配置在驱动绳轮10和对重5之间。
第一主绳索14,从第一端部14a侧开始依次卷绕在第一主绳索用反绳轮21,驱动绳轮10及对重侧反绳轮23上。第二主绳索15卷绕在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22上。
轿厢4及对重5,通过第一主绳索14和第二主绳索15按照1∶1绕绳方式被吊挂在升降井道1内。而且轿厢4及对重5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力下借助于第一主绳索14在升降井道1内升降。
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中只有第一主绳索14卷绕在驱动绳轮10上。另外,第一及第二主绳索14、15中只有第二主绳索15卷绕在反绳轮22上。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这样,即使将驱动装置8配置在升降井道1内的下部,也能抑制吊挂载荷的增大,使构成简单,同时可以避免驱动绳轮10的旋转速度增大。
驱动装置8配置在升降井道1内的下部,所以能从升降井道1的底坑(底部)对驱动装置8很容易地进行维护作业。
更有,在垂直投影面内,侧面4c、4d及背面4b和升降井道壁1a、1b、1c之间安装反绳轮21、22、23,所以升降井道1的平面尺寸不用增大,井道顶部高度尺寸就能缩小。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5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图中,在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8配置在轿厢4的第一侧面4c和升降井道壁1a之间。此外,驱动装置8配置成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和轿厢4的宽度方向平行并水平。
在垂直投影面内,连接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6、7的直线要通过轿厢4的重心或其附近。即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6、7,相对于轿厢4的重心对称地配置。
此外,在垂直投影面内,连接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6、7的直线,与连接轿厢导轨2的直线相交叉。即在轿厢4的进深方向上,第一绳头组合部6配置在轿厢导轨2的后方,第二绳头组合部7配置在轿厢导轨2的前方。
只使用一个第一主绳索用反绳轮21。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22的间隔及对重5的宽度尺寸比第二实施方式大。其他的构成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这样,即使在驱动装置8配置于轿厢4旁边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吊挂载荷的增大,构成简单,同时还可以避免驱动绳轮10的旋转数增大。
此外,与将轿厢4真正地吊挂在其重心位置相比,可以稳定地升降轿厢4。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在此实施方式中,轿厢4的平面形状和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轿厢4的第一及第二侧面4c、4d上,朝向轿厢4的进深方向后方宽度尺寸变小地设置有倾斜面4f、4g。因此,轿厢4的后侧的角倒角,其平面形状成六角形状。
第一主绳索用反绳轮21及第二主绳索用反绳轮22,配制成其旋转轴相对轿厢4的宽度方向倾斜。即,在垂直投影面内,反绳轮21、22的旋转轴,几乎和倾斜面4f、4g成直角。而且,在垂直投影面内,反绳轮21、22配置在倾斜面4f、4g和升降井道壁1a、1b之间。其他构成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此构成,能减小主绳索14、15进入反绳轮21、22的角度,使轿厢4和对重5平滑升降,同时可以延长主绳索14、15的寿命。此外,反绳轮21、22都可以配置在对重5正上方,对重5能够平滑升降。更有,还能缩小井道顶部高度尺寸。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中,在对重5的上部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对重吊挂绳轮24。轿厢4及对重5通过多根主绳索25吊挂在升降井道1内。在第一~四实施方式中,采用两组主绳索14、15,但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只采用一组主绳索25。作为主绳索25可以采用树脂被覆绳索。
在升降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端部侧反绳轮26、第二端部侧反绳轮27及对重侧反绳轮28。第一及第二端部侧反绳轮26、27配置成其旋转轴与轿厢4的宽度方向平行并水平。此外,在垂直投影面内,反绳轮26、27,配置在轿厢4的侧面和升降井道壁之间。还有,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一端部侧反绳轮26和第二端部侧反绳轮27以轿厢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基本对称地配置。
对重侧反绳轮28配置为其旋转轴与轿厢4的进深方向平行并水平。此外,在垂直投影面内,反绳轮28配置在轿厢4和升降井道壁之间。更有,在垂直投影平面内,反绳轮28配置在驱动绳轮10和对重5之间。
主绳索25具有连接第一主绳头组合部6(图8种未示出)的第一端部25a,和连接第二绳头组合部7的第二端部25b。此外,主绳索25从第一端部25a侧开始,依次卷绕在第一端部侧反绳轮26、驱动绳轮10(图8中未示出)、对重侧反绳轮28、吊挂对重绳轮24及第二端部侧反绳轮27上。
此第五实施方式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第二端部14b和第4端部15b后卷绕在吊挂对重绳轮24的构成在本质上相同。还有,第五实施方式的轿厢4及对重5,通过主绳索25按照1∶1绕绳方式吊挂在升降井道1内。
根据这样的电梯装置,能够抑制吊挂载荷的增大,结构简单,同时还可以避免驱动绳轮10的旋转速度的增快。
此外,因为设有吊挂对重绳轮24,所以能够自动吸收在对重5两侧产生的主绳索25的张力不平衡。
并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设计布局中应用了吊挂对重绳轮24,但也可以在第一、三或四实施方式的设计布局中应用吊挂对重绳轮。
另外,上述第一~五实施例中使用薄型曳引机,但是驱动装置不一定必须是薄型曳引机。

Claims (7)

1.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
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
通过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在升降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以及
卷绕在上述驱动绳轮上,在升降井道内吊挂上述轿厢及上述对重的主绳索,
上述轿厢具有:在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的第一绳头组合部;和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绳头组合部,
上述主绳索具有连接上述第一绳头组合部的第一端部,和连接上述第二绳头组合部的第二端部,
在上述升降井道内上部设置有卷绕上述主绳索的第二端部侧反绳轮,
在上述对重上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吊挂对重绳轮,
上述主绳索从上述第一端部侧开始,依次卷绕在上述驱动绳轮、上述对重吊挂绳轮及上述第二端部侧反绳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绳索是树脂被覆绳索,其在外周设置有由高摩擦系数树脂构成的外层被覆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是轴向尺寸比与轴向成直角方向的尺寸更小的薄型曳引机,并且在垂直投影面内,上述驱动装置配置在上述轿厢和升降井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配置在升降井道内的下部,
上述电梯装置还具有设置在井道上部的、用于绕挂主绳索的第一端部侧反绳轮和对重侧反绳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设置在低于上述轿厢的上端部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投影面内,上述第一及第二绳头组合部相对于上述轿厢重心对称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轿厢的侧面上,使朝向上述轿厢进深方向的后方的宽度尺寸变窄地设置有倾斜面,在垂直投影面内,上述反绳轮的旋转轴相对上述倾斜面几乎成直角。
CN2007101535333A 2004-04-14 2004-04-14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35333A CN101143677B (zh) 2004-04-14 2004-04-14 电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35333A CN101143677B (zh) 2004-04-14 2004-04-14 电梯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91895A Division CN100387503C (zh) 2004-04-14 2004-04-14 电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677A CN101143677A (zh) 2008-03-19
CN101143677B true CN101143677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20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35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677B (zh) 2004-04-14 2004-04-14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3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2673A (zh) * 2014-03-18 2014-12-10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装置
CN107021405B (zh) * 2016-01-29 2018-11-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CN114104930B (zh) * 2021-11-24 2023-10-0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583A (zh) * 1998-04-28 1999-11-03 株式会社东芝 牵引型电梯设备
CN1373733A (zh) * 2000-08-09 2002-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457315A (zh) * 2001-06-04 2003-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583A (zh) * 1998-04-28 1999-11-03 株式会社东芝 牵引型电梯设备
CN1373733A (zh) * 2000-08-09 2002-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457315A (zh) * 2001-06-04 2003-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677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8707B2 (en) Elevator
KR100853662B1 (ko) 견인 로프풀리 엘리베이터
JP431260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1039645A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
CN101804936A (zh) 电梯
JP54686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装置
JP454961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802308A (zh) 电梯装置
JP433957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852051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ピング構造
JP2002326778A (ja)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立体駐車設備
CN101143677B (zh) 电梯装置
JP4262805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77024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EP1792867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00387503C (zh) 电梯装置
JP2002173281A (ja) エレベータ
JPWO2004022471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EP1512652A1 (en) Elevator
CN2632050Y (zh) 无机房电梯
WO2005056457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EP1700813A1 (en) Elevator system
JPH05178564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用ケーブルの制振装置
WO2005121009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741953B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