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3204A -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 Google Patents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3204A
CN101123204A CNA2006100299042A CN200610029904A CN101123204A CN 101123204 A CN101123204 A CN 101123204A CN A2006100299042 A CNA2006100299042 A CN A2006100299042A CN 200610029904 A CN200610029904 A CN 200610029904A CN 101123204 A CN101123204 A CN 101123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groove
deposit
vapor deposition
chemical vap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299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3667C (zh
Inventor
刘明源
吴汉明
郭佳衢
郑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B2006100299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366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3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36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366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膜层;图案化所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刻蚀所述衬底形成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在所述沟槽中轮流淀积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直至填满所述沟槽;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平坦化所述绝缘介质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本发明的浅沟槽隔离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和衬底中形成的沟槽,沟槽中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绝缘介质包括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彼此堆叠形成堆栈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控制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应力,从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进入深亚微米时代,0.13μm以下的元件例如CMOS器件中,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之间的隔离层均采用浅沟槽隔离工艺(STI)形成。在这种工艺中,先在衬底上形成浅沟槽,元件之间用刻蚀的浅沟槽隔开,然后在沟槽侧壁和底部形成氧化衬垫,再利用化学气相淀积(CVD)在浅沟槽中填入绝缘介质,例如氧化硅。在填入绝缘介质之后,用化学机械研磨(CMP)的方法使沟槽表面平坦化。
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造工艺中,在半导体基底材料上形成沟槽后,隔离沟槽的侧壁在后续的工艺步骤(如热氧化工艺)中发生氧化,其结果造成隔离沟槽基底的体积膨胀,因而引发沟槽侧壁与绝缘填充物之间的应力问题,在浅沟槽内形成衬垫氧化层后,衬垫材料与绝缘填充物之间也会产生应力。消除这种应力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浅沟槽衬垫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退火工艺来释放沟槽侧壁与绝缘填充层之间的应力和衬垫材料与绝缘填充层之间的应力。专利号为ZL9812514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半导体器件内形成隔离沟槽的方法,其采用在沟槽中沉积衬垫氧化层和填充绝缘介质后进行退火的方法解决浅沟槽侧壁与绝缘填充层之间的应力问题。该方法首先在衬底上形成沟槽,然后在沟槽内沉积一层氧化层并利用HDP-CVD(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沟槽中填充绝缘介质,随后在不低于1150℃的温度进行退火。申请号为0214614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半导体基底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沟槽内形成氧化硅衬垫之后,在含有氩气的环境下进行退火。申请号为02148740.5的中国专利申请同样公开了一种在半导体基底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物的方法,该方法沟槽内形成氧化硅层之后,在含氧化氮或氮气/氧气的环境下对半导体基底(如硅基底)进行回火。在申请号为01109498.2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其降低衬垫材料与绝缘填充物之间应力的方法是利用氮氧化硅或是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的多层结构形成浅沟槽的衬垫。目前还存在将退火工艺和衬垫材料的选择结合起来,以降低沟槽侧壁与绝缘填充层之间的应力和衬垫材料与绝缘填充层之间的应力的方法。
然而,由于利用HDP-CVD工艺在沟槽中填充的绝缘介质非常致密,绝缘介质自身会产生较强的压应力(compressive stress),虽然沟槽侧壁和衬垫材料与沟槽中填充的绝缘介质之间的应力可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或消除,但绝缘介质自身产生的压应力依然存在,使浅沟槽隔离结构呈现较高的压应力状态。当器件的特征尺寸进入到65nm以及65nm以下的工艺节点后,元件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得非常微小,这种应力会改变沟槽两侧NMOS和PMOS的沟道晶格结构,影响载流子浓度,导致载流子的迁移率的改变,从而增加了产生漏电流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应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膜层;
图案化所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
刻蚀所述衬底形成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
在所述沟槽中轮流淀积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直至填满所述沟槽;
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
平坦化所述绝缘介质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绝缘介质为氧化硅。
所述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300-500Torr;
氦气(He)流量:500-2000sccs;
氧气(O3)流量:10000-20000sccs;
正硅酸乙脂(TEOS)流量:1000-3000sccs。
所述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5-12mTorr;
射频功率:6000-9000W;
氢气(H2)流量:200-1000sccs;
氧气(O2)流量:30-36sccs;
硅烷(SiH4)流量:10-14.5sccs。
所述快速热退火的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20-50s。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膜层;
图案化所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
刻蚀所述衬底形成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
在所述沟槽中循环交替淀积和减薄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直至填满所述沟槽;
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
平坦化所述绝缘介质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绝缘介质为氧化硅。
所述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300-500Torr;
氦气(He)流量:500-2000sccs;
氧气(O3)流量:10000-20000sccs;
正硅酸乙脂(TEOS)流量:1000-3000sccs。
所述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5-12mTorr;
射频功率:6000-9000W;
氢气(H2)流量:200-1000sccs;
氧气(O2)流量:30-36sccs;
硅烷(SiH4)流量:10-14.5sccs。
所述快速热退火的温度900-1100℃;时间为20-50s。
利用回刻工艺对所述绝缘介质层进行减薄。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沟槽隔离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和衬底中形成的沟槽,所述沟槽中填充有绝缘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包括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彼此堆叠形成堆栈结构。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形成浅沟槽隔离的方法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和高密度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隔离沟槽中交替轮流淀积绝缘介质氧化硅,从而在沟槽中形成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氧化硅层和高密度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的氧化硅层彼此堆叠在一起直至填满整个隔离沟槽,也就是沟槽中填充的绝缘介质是由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形成的氧化硅层和由高密度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形成的氧化硅层堆叠在一起形成的堆栈结构。这样,由于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形成的氧化硅在应力分布上呈现压应力状态,由高密度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形成的氧化硅层在应力分布上呈现拉应力状态,具有方向相反的应力的各氧化硅层堆叠在一起后,在应力方向上各层的应力叠加后相互抵消,使沟槽中填充的整个绝缘介质层的应力非常小,极大地降低了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应力水平,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沟槽中的应力会对附近半导体器件例如NMOS和PMOS器件沟道中的晶格结构产生影响,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低应力浅沟槽隔离结构降低了对NMOS和PMOS沟道晶格结构和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的影响,从而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压阻效应,拉应力有利于NMOS器件沟道中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增加,压应力有利于PMOS器件沟道中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增加。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根据CMOS器件沟道和栅极结构应力工程设计的需要,使由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形成的氧化硅层和由高密度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形成的氧化硅层堆叠在一起形成的堆栈结构在整体上表现出特定大小和方向的应力状态,实现应力由压应力向拉应力的梯度变化。有针对性地改善CMOS器件中NMOSFET或PMOSFET的电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流程图;
图2A至图2C为说明图1所示方法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简化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说明图3所示方法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简化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是关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提供了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各个特征,但这些实施例仅是利用特别的组成和结构以方便说明,并非对本方面的限定。
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进入65nm及以下的工艺节点之后,应力对CMOS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NOMS和PMOS器件之间的浅沟槽隔离结构(STI)的应力已经是影响CMOS器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力状态的设计是获得器件目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STI隔离沟槽中的应力分布依赖于沟槽内部填充物的结构形态,因此需要改变沟槽内部填充物的结构形态以调整沟槽内部的应力分布。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流程图,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过度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中刻蚀形成沟槽(S101),该步骤中在提供的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作为掩膜层。氮化硅层也可以是氮化硅和氮氧化硅的混合物。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可以提供热生长或化学气相淀积等方法形成。氧化硅作为半导体衬底和氮化硅之间的过渡层。由于氮化硅具有较高的致密程度,可作为后续的刻蚀停止层和化学机械研磨(CMP)的研磨阻挡层。图案化上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利用掩膜在衬底中刻蚀出沟槽;然后,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以利于后续氧化硅层的淀积(S102);在接下来的工艺步骤中,在沟槽中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SACVD)工艺淀积氧化硅(S103),这里为方便起见将该氧化硅称为SACVD膜。淀积过程中,将半导体衬底放入反应室中,将反应室内的压力控制在300-500Torr;向反应室中通入氦气、氧气和正硅酸乙脂,流量分别为氦气(He)流量:500-2000sccs;氧气(O3)流量:10000-20000sccs;正硅酸乙脂(TEOS)流量:1000-3000sccs。利用SACVD工艺在沟槽中淀积的氧化硅具有较强的拉应力(tensile stress)。这是由于SACVD是在亚大气压状态下进行的,形成的氧化硅膜层的致密程度不是很高,氧化硅分子之间分子键合力的作用没有达到紧密收缩的程度;在随后的工艺步骤中,回刻氧化硅(S104),使沟槽中的氧化硅减薄;然后再利用HDP-CVD工艺在沟槽内的上述氧化硅表面继续淀积氧化硅(S105),这里为方便起见将该氧化硅膜称为HDP膜。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室内的压力控制在5-12mTorr;产生等离子体射频功率为6000-9000W;向反应室中通入氢气、氧气和硅烷(SiH4),氢气(H2)的流量为200-1000sccs;氧气(O2)的流量为30-36sccs;硅烷(SiH4)的流量为10-14.5sccs。由HDP-CVD工艺淀积的氧化硅膜层具有很高的致密程度,因而其具有较高的压应力。如此一来,一层具有拉应力的SACVD膜和一层具有压应力的HDP膜堆叠在一起,两层膜的应力相互抵消,从整体上表现为无应力状态。接下来,再回刻该层HDP膜使其减薄(S106);然后继续执行步骤S103、S104和S105,也就是执行SACVD→回刻→HDPCVD→回刻→SACVD这样一个循环交替淀积、减薄、再淀积的步骤,直至填满沟槽。通过控制沟槽中SACVD膜和HDP膜的数量和厚度可以使沟槽内填充的氧化硅的应力相互抵消。在接下来的工艺步骤中,对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RTA)处理(S107),温度控制在900-1100℃,时间为20-50s。以进一步消除衬垫氧化层和沟槽侧壁与填充的氧化硅之间的应力;最后通过化学机械研磨对沟槽进行平坦化(S108),从而得到应力水平很低的STI隔离结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ACVD和HDPCVD循环交替淀积的次数可以视沟槽深度而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掌握。当沟槽深度较高时,刻适当增加循环淀积的次数;当深度较小时,可适当减少循环淀积的次数。此外,每层SACVD膜和HDPCVD膜的厚度和淀积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可以先淀积SACVD膜也可以先淀积HDP膜,只要使沟槽中形成SACVD膜和HDPCVD膜的堆栈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无应力状态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膜的厚度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例如,若沟槽深度为2um,可以利用如表2所示的SACVD膜和HDP膜的不同厚度组合,获得无应力状态的堆栈结构。
当然,也可以根据CMOS器件沟道和栅极结构应力工程设计的需要,使SACVD膜和HDPCVD膜的堆栈结构在整体上表现出特定大小和方向的应力状态。
表2:
  应力(Mpa)  SACVD膜厚度()  HDP膜厚度()
  -120   1000   4000
  -40   2000   3000
  40   3000   2000
  120   4000   1000
图2A至图2C为说明图1所示方法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简化剖面示意图,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过度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2A所示,在提供的半导体衬底100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110和氮化硅层120,氮化硅层120也可以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的混合物。氧化硅层110和氮化硅层120可以提供热生长或化学气相淀积等方法形成。氧化硅110作为半导体衬底100和氮化硅120之间的过渡层。氮化硅120具有较高的致密程度,可以作为后续的刻蚀停止层和化学机械研磨(CMP)的研磨阻挡层。图案化上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利用掩膜在衬底中刻蚀出沟槽130。然后,如图2B所示,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140,以利于后续氧化硅层的淀积。衬垫氧化层140通常采用热氧化的方法形成。
在接下来的工艺步骤中,如图2C所示,在沟槽中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SACVD)工艺淀积氧化硅层131。利用SACVD工艺在沟槽中淀积的氧化硅膜131具有较强的拉应力(tensile stress)。然后,回刻氧化硅膜131,使沟槽中的氧化硅减薄;再利用HDP-CVD工艺在沟槽内的上述氧化硅表面继续淀积氧化硅膜132,由HDP-CVD工艺淀积的氧化硅膜层具有很高的致密程度,因而其具有较高的压应力。接下来,回刻该层氧化硅膜132使其减薄,继续利用SACVD工艺淀积氧化硅膜133,再回刻该氧化硅膜133使其减薄,继续利用HDP-CVD工艺在氧化硅膜133上淀积氧化硅膜134。由于具有拉应力的SACVD氧化硅膜和具有压应力的HDP氧化硅膜堆叠在一起后,膜的应力相互抵消。沟槽中填充的SACVD膜131和133,HDP膜132和134堆叠在一起组成的堆栈结构从整体上表现为无应力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ACVD和HDPCVD循环交替淀积的次数可以视沟槽深度而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掌握。当沟槽深度较高时,刻适当增加循环淀积的次数;当深度较小时,可适当减少循环淀积的次数。此外,每层SACVD膜和HDPCVD膜的厚度淀积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可以先淀积SACVD膜也可以先淀积HDP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膜的厚度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就本实施例而言,氧化硅膜131、132、133和134已经将沟槽填满。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流程图,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过度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半导体衬底中刻蚀形成沟槽(S301);该步骤中,在提供的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作为掩膜层。氮化硅层也可以是氮化硅和氮氧化硅的混合物。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可以提供热生长或化学气相淀积等方法形成。氧化硅作为半导体衬底和氮化硅之间的过渡层。由于氮化硅具有较高的致密程度,可作为后续的刻蚀停止层和化学机械研磨(CMP)的研磨阻挡层。图案化上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利用掩膜在衬底中刻蚀出沟槽。然后,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以利于后续氧化硅层的淀积(S302);随后在沟槽中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SACVD)工艺淀积氧化硅膜(S303),这里为方便起见也将该氧化硅称为SACVD膜。淀积过程中,将半导体衬底放入反应室中,将反应室内的压力控制在300-500Torr;向反应室中通入氦气、氧气和正硅酸乙脂,流量分别为氦气(He)流量:500-2000sccs;氧气(O3)流量:10000-20000sccs;正硅酸乙脂(TEOS)流量:1000-3000sccs。利用SACVD工艺在沟槽中淀积的氧化硅具有较强的拉应力(tensile stress)。然后,再利用HDP-CVD工艺在沟槽内的上述氧化硅表面继续淀积氧化硅(S304),这里为方便起见同样将该氧化硅膜称为HDP膜。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室内的压力控制在5-12mTorr;产生等离子体射频功率为6000-9000W;向反应室中通入氢气、氧气和硅烷(SiH4),氢气(H2)的流量为200-1000sccs;氧气(O2)的流量为30-36sccs;硅烷(SiH4)的流量为10-14.5sccs。由HDP-CVD工艺淀积的氧化硅膜层具有很高的致密程度,因而其具有较高的压应力。接着,重复执行步骤S303和S304,利用这种SACVD工艺和HDP-CVD工艺交替淀积氧化硅膜的方式,直至填满沟槽。通过控制沟槽中SACVD和HDP-CVD淀积的数量和厚度可以使沟槽内填充的氧化硅的应力相互抵消。在接下来的工艺步骤中,对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RTA)处理(S305),温度控制在900-1100℃,时间为20-50s。以进一步消除衬垫氧化层和沟槽侧壁与填充的氧化硅之间的应力;最后通过化学机械研磨对沟槽进行平坦化(S306)。
图4为说明图3所示方法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的简化剖面示意图,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过度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4所示,形成掩膜层和衬垫氧化层的步骤与前述图2A和图2B描述的相同,亦是在提供的半导体衬底100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110和氮化硅层120,氮化硅层120也可以是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的混合物。氧化硅层110和氮化硅层120可以提供热生长或化学气相淀积等方法形成。氧化硅110作为半导体衬底100和氮化硅120之间的过渡层。氮化硅120具有较高的致密程度,可以作为后续的刻蚀停止层和化学机械研磨(CMP)的研磨阻挡层。图案化上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在衬底中刻蚀出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然后,在沟槽中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SACVD)工艺淀积氧化硅层141,再利用HDP-CVD工艺在沟槽内的上述氧化硅层表面继续淀积氧化硅膜142。接下来,继续利用SACVD工艺淀积氧化硅膜143,继续利用HDP-CVD工艺在氧化硅膜143上淀积氧化硅膜144。由于具有拉应力的SACVD氧化硅膜和具有压应力的HDP氧化硅膜堆叠在一起后,膜的应力相互抵消,沟槽中填充的SACVD膜141和143,HDP膜142和144堆叠在一起组成的堆栈结构从整体上即表现为无应力状态。
这里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SACVD和HDPCVD循环交替淀积的次数可以视沟槽深度而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掌握。本实施例中,氧化硅膜141、142、143和134已经将沟槽填满。当沟槽深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加循环淀积的次数;当深度较小时,可适当减少循环淀积的次数。此外,每层SACVD膜和HDPCVD膜的厚度淀积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可以先淀积SACVD膜也可以先淀积HDP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膜的厚度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只要使沟槽中形成SACVD膜和HDPCVD膜的堆栈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无应力状态即可。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利用前述如表2所示的SACVD膜和HDP膜的不同厚度组合,获得无应力状态的堆栈结构。还可根据CMOS器件沟道和栅极结构应力工程设计的需要,使SACVD膜和HDPCVD膜的堆栈结构在整体上表现出特定大小和方向的应力状态。
本发明的浅沟槽隔离结构,在沟槽中填充的氧化硅具有如图2C和图4所示的结构形式,其整体应力水平处于极低或无应力状态。因此,在通过退火消除沟槽侧壁和衬垫氧化层与填充氧化硅之间的应力之后,STI隔离结构的应力水平便处于极低或基本无应力状态。当然,也可根据CMOS器件沟道和栅极结构应力工程设计的需要,使SACVD膜和HDPCVD膜的堆栈结构在整体上表现出特定大小和方向的应力状态。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膜层;
图案化所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
刻蚀所述衬底形成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
在所述沟槽中轮流淀积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直至填满所述沟槽;
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
平坦化所述绝缘介质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为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300-500Torr;
氦气(He)流量:500-2000sccs;
氧气(O3)流量:10000-20000sccs;
正硅酸乙脂(TEOS)流量:1000-3000sccs。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5-12mTorr;
射频功率:6000-9000W;
氢气(H2)流量:200-1000sccs;
氧气(O2)流量:30-36sccs;
硅烷(SiH4)流量:10-14.5scc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热退火的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20-50s。
10.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膜层;
图案化所述掩膜层以露出对应沟槽位置的半导体衬底;
刻蚀所述衬底形成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衬垫氧化层;
在所述沟槽中循环交替淀积和减薄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直至填满所述沟槽;
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
平坦化所述绝缘介质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15.根据权利要求11、12、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为氧化硅。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300-500Torr;
氦气(He)流量:500-2000sccs;
氧气(O3)流量:10000-20000sccs;
正硅酸乙脂(TEOS)流量:1000-3000sccs。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5-12mTorr;
射频功率:6000-9000W;
氢气(H2)流量:200-1000sccs;
氧气(O2)流量:30-36sccs;
硅烷(SiH4)流量:10-14.5sccs。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热退火的温度900-1100℃;时间为20-50s。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回刻工艺对所述绝缘介质层进行减薄。
20.一种浅沟槽隔离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和衬底中形成的沟槽,所述沟槽中填充有绝缘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包括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和第二绝缘介质彼此堆叠形成堆栈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浅沟槽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浅沟槽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二绝缘介质是利用亚常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的绝缘介质。
CNB2006100299042A 2006-08-10 2006-08-10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Active CN10048366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99042A CN100483667C (zh) 2006-08-10 2006-08-10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99042A CN100483667C (zh) 2006-08-10 2006-08-10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204A true CN101123204A (zh) 2008-02-13
CN100483667C CN100483667C (zh) 2009-04-29

Family

ID=39085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299042A Active CN100483667C (zh) 2006-08-10 2006-08-10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3667C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6132A (zh) * 2010-08-27 2012-03-2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减少对准容差的方法及其在热处理工艺中的专用设备
CN101901779B (zh) * 2009-05-27 2012-07-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对晶片浅沟道隔离槽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1958266B (zh) * 2009-07-14 2012-11-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抑制具有sti的硅片缺陷的方法及在硅片上构造sti的方法
WO2013143033A1 (zh) * 2012-03-29 2013-10-0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77980A (zh) * 2012-04-17 2013-10-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3619750A (zh) * 2011-04-14 2014-03-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包括水平件的间隔结构的晶片
CN103681445A (zh) * 2012-09-06 2014-03-2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8829642B2 (en) 2012-03-29 2014-09-09 Th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336603A (zh) * 2014-07-28 2016-02-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复合氧化膜结构
CN110752149A (zh) * 2019-09-18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器件加工方法
CN11119993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硅通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89737A (zh) * 2020-12-25 2021-01-29 晶芯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2366205A (zh) * 2020-11-09 2021-02-12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2435A (zh) * 2021-08-12 2021-12-10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先切SDB FinFET的制造方法
CN114334612A (zh) * 2022-03-14 2022-04-12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1803A (en) * 1985-02-14 1986-12-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efect free trench isolation devices
US4952524A (en) * 1989-05-05 1990-08-28 At&T Bell Laboratories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e including trench formation
KR100230431B1 (ko) * 1997-07-25 1999-11-15 윤종용 2 종류의 산화막을 사용하는 트렌치 소자 분리 방법
KR100322531B1 (ko) * 1999-01-11 2002-03-18 윤종용 파임방지막을 이용하는 반도체소자의 트랜치 소자분리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소자
US7648886B2 (en) * 2003-01-14 2010-01-19 Globalfoundries Inc.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process
EP1602125B1 (en) * 2003-03-07 2019-06-2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process
JP2004311487A (ja) * 2003-04-02 2004-11-04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779B (zh) * 2009-05-27 2012-07-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对晶片浅沟道隔离槽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1958266B (zh) * 2009-07-14 2012-11-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抑制具有sti的硅片缺陷的方法及在硅片上构造sti的方法
CN102386132B (zh) * 2010-08-27 2013-10-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减少对准容差的方法及其在热处理工艺中的专用设备
CN102386132A (zh) * 2010-08-27 2012-03-2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减少对准容差的方法及其在热处理工艺中的专用设备
CN103619750B (zh) * 2011-04-14 2016-09-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包括水平件的间隔结构的晶片
CN103619750A (zh) * 2011-04-14 2014-03-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包括水平件的间隔结构的晶片
WO2013143033A1 (zh) * 2012-03-29 2013-10-0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8829642B2 (en) 2012-03-29 2014-09-09 Th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377980A (zh) * 2012-04-17 2013-10-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3377980B (zh) * 2012-04-17 2015-11-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3681445A (zh) * 2012-09-06 2014-03-2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36603A (zh) * 2014-07-28 2016-02-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复合氧化膜结构
CN11119993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硅通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99932B (zh) * 2018-11-20 2022-03-01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硅通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52149A (zh) * 2019-09-18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器件加工方法
CN112366205A (zh) * 2020-11-09 2021-02-12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66205B (zh) * 2020-11-09 2021-10-22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9737A (zh) * 2020-12-25 2021-01-29 晶芯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2289737B (zh) * 2020-12-25 2021-05-14 晶芯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3782435A (zh) * 2021-08-12 2021-12-10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先切SDB FinFET的制造方法
CN113782435B (zh) * 2021-08-12 2024-04-30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先切SDB FinFET的制造方法
CN114334612A (zh) * 2022-03-14 2022-04-12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3667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3667C (zh) 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和浅沟槽隔离结构
CN102737974B (zh) 制造多个栅极结构的方法
JP4984558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80366645A1 (en) Methods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including multi-portion liners
CN100499171C (zh) 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47330B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29259A (zh) 氮化硅与氮氧化硅的等离子体处理
US20070042548A1 (en) Methods of forming floating gates i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including alternating layers of amorphous silicon and ALD dopant layers and floating gates so formed
EP0798776B1 (en) Trench isolation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8293633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CN102693931A (zh) 一种薄膜填充方法
US20080057638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lash memory device
WO2013070436A1 (en) Methods of reducing substrate dislocation during gapfill processing
US20030087506A1 (en) Method of filling substrate depressions with silicon oxide by high-density-plasma vapor phase deposition with participation of H2O2 or H2O as reaction gas
CN101546726B (zh) 利用浅沟槽绝缘方法绝缘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2437083A (zh) 一种减小高深宽比工艺填充浅沟隔离槽关键尺寸损失的方法
CN100483668C (zh) 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
KR100596484B1 (ko) 유전막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의제조방법
US10103067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rising trench isolation
US9130014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
KR100632638B1 (ko) 플래쉬 메모리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731097B1 (ko) 반도체소자의 격리막 및 그의 형성방법
US20230030436A1 (en) Plasma treatment process to densify oxide layers
CN100590840C (zh) 无缝浅沟隔离的制作方法
CN101192559A (zh) 隔离沟槽的填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118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Road No. 18

Co-patentee aft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