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7777C - 带式无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带式无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7777C
CN100567777C CNB2005800096484A CN200580009648A CN100567777C CN 100567777 C CN100567777 C CN 100567777C CN B2005800096484 A CNB2005800096484 A CN B2005800096484A CN 200580009648 A CN200580009648 A CN 200580009648A CN 100567777 C CN100567777 C CN 1005677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shaft
movable sheave
pulley
hydraulic chamber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96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8534A (zh
Inventor
野泽启文
茨木隆次
冈田卓也
北條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3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77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77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16H63/065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hydraulic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52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 F16H55/56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of which the bearing parts are relatively axially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传动带轮轴(SP)由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的轴向设置在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处的轴承(31,32)支撑,并且用于向传动带轮液压室(40A,40B)供给液压油的供油道包括形成在该传动带轮(SP)中的径向油道(SPB),该径向油道(SPB)形成上述两个位置之间区域的外侧上。而且该轴承(32)之一设置成靠近该径向油道(SPB)并且在该柱形部件(70)的外表面侧上,该柱形部件(70)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固定于该传动带轮轴(SP)的可动槽轮(38)的传动带轮液压室(40B)。利用这种结构,能够避免在径向油道上的应力集中,并且因此确保该传动带轮轴的强度。

Description

带式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通过改变带的缠绕半径能够实现所希望的速度比。
背景技术
带式无级变速器作为车辆变速器是已知的。这种类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轴(驱动侧的旋转轴)和第二轴(被驱动侧的旋转轴);连接于该第一轴的第一传动带轮;以及连接于第二轴的第二传动带轮。该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每个包括固定槽轮,和相对于该固定槽轮能够运动的可动槽轮。每个可动槽轮设置成能够经由滚珠、滚珠滚道(滚珠花键)等相对于对应的旋转轴沿着轴向是可运动的,而沿着圆周方向是不可运动的。基本V形的传动带轮槽形成在固定槽轮和可动槽轮之间。环形带缠绕在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的传动带轮槽上。为每个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设置用于使可动传动带轮接近/离开对应的固定槽轮的传动带轮液压室。用于第一传动带轮的传动带轮液压室的液压和用于第二传动带轮的传动带轮液压室的液压是单独控制的。这样,可以改变传动带轮的槽宽,因而可以改变所述带的缠绕半径。结果,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度比设置成所希望的值,并且所述带的张力可以调节。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11-141633公开了一种关于上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技术。在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中,用于向上述传动带轮液压室供给液压油的油道沿着传动带轮轴的轴线和沿着传动带轮轴的径向形成,并且径向油孔在轴端侧上形成于传动带轮的花键轴部分中。可动槽轮由花键连接器连接于花键轴部分。结果,产生在油孔中的应力集中降低。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11-141633公开的技术,径向油孔形成在花键轴部分的轴端侧上,因此产生在油孔中的应力集中能够降低到一定程度。但是,由于径向油孔形成在支撑传动带轮轴的两个轴承之间的区域中,由施加在该传动带轮轴上的传动带的张力引起的弯曲载荷可能使该传动带轮轴变形,并且应力可能集中在该径向油孔中产生。结果,考虑到应力集中,径向油孔的数目需要减少,油孔的直径需要减小,或者传动带轮轴的直径需要增大,这将引起例如成本增加和重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能够避免在径向油孔中的应力集中并且能够确保传动带轮轴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传动带轮轴由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设置在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处的轴承支撑,并且用于向传动带轮液压室供给液压油的供油道包括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径向形成在该传动带轮中的径向油道。该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该径向油道形成在相互分开并在其处设置轴承的两个位置之间区域的外侧上。
在上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情况下,该传动带轮轴由设置在沿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处的轴承支撑,并且用于向传动带轮液压室供给液压油的径向油道形成在相互分开并在其处设置轴承的两个位置之间区域的外侧上。因此,在形成传动带轮轴的径向油道的部分不直接承受由带施加的载荷。因此,在径向油道上不产生应力集中,并且能够确保传动带轮轴的强度。
轴承之一可以设置成靠近径向油道并且在柱形部件的外表面侧上,该柱形部件的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可动槽轮的传动带轮液压室,该可动槽轮连接于该传动带轮轴以便相对于该传动带轮轴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旋转方向被固定,并且以便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是可滑动的。
关于该结构,其中轴承之一设置成靠近径向油道并且在柱形部件的外表面侧上,该柱形部件的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可动槽轮的传动带轮液压室,该可动槽轮连接于该传动带轮轴以便相对于该传动带轮轴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旋转方向被固定,并且以便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是可滑动的,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述效果。抵抗由带施加的力的反作用力不由该柱形部件承受,而是由轴承承受,这样使得能够抑制该柱形部件的尺寸和厚度的增加。
而且,径向油道可以位于花键部分的外侧,该花键部分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形成在该传动带轮轴上。而且形成在该传动带轮轴上的花键部分可以与形成在该可动槽轮中的内表面侧上的花键部分接合。
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可以包括第一液压室,并且该第一液压室可以是由该可动槽轮的后表面和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面向该可动槽轮的柱形部件形成的空间;并且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可以包括第一液压室,并且该第一液压室可以是由固定于该可动槽轮的后表面的环形部件、该可动槽轮的内柱形部分,以及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轴向面向该可动槽轮的柱形部件形成的空间。
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可以包括第二液压室,并且该第二液压室可以是由该可动槽轮的内柱形部分的端表面和该柱形部件形成的空间。
该柱形部件还可以包括沿着该传动带轮轴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部分;从该第一径向部分延伸以便与该传动带轮轴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一柱形部分;沿该可动槽轮的后表面在该传动带轮轴的径向中从该第一柱形部分延伸的第二径向部分;以及从该第二径向部分延伸以便与该传动带轮轴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二柱形部分。
关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径向油道设置在花键部分的外侧,该花键部分沿着轴向形成在该传动带轮轴中。因此,除了上述效果,还能够获得下述效果。由带或传动带轮轴施加的扭转载荷不是由在其中形成径向油道的该传动带轮轴的部分直接承受。因此,在径向油道上不产生应力集中,并且能够确保该传动带轮轴的强度。
附图说明
当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详细说明时,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优点、技术以及工业含义,其中:
图1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应用于其上的车辆一部分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第一传动带轮侧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第二传动带轮侧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A和4B每个示出从带施加的载荷如何作用在传动带轮轴上,图4A示出采用常规设置的情况,图4B示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设置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应用于其上的车辆一部分的视图。图1所示的车辆1构造成所谓的FF车辆(前置发动机前驱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并包括用作驱动能源的发动机2。发动机2可以采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LPG发动机、氢气发动机、二元燃料发动机等。在本说明书中,将根据汽油发动机用作发动机2的假定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车辆1包括邻近横置发动机2设置并连接于发动机2的曲轴SC的变速驱动桥3。该变速驱动桥3包括变速驱动桥机架4、变速驱动桥壳5以及变速驱动桥后盖6。变速驱动桥机架4邻近发动机2设置,并且变速驱动桥壳5固定于该变速驱动桥机架4的开口端,该开口端在与发动机2相对的一侧上。而且,变速驱动桥后盖6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5的开口端,该开口端在与该变速驱动桥机架4相对的一侧上。液力变矩器7设置在该变速驱动桥机架4的里面。向前/倒档运转改变机构8、根据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CVT)9以及最终减速传动装置(差速器)10设置在变速驱动桥壳5和变速驱动桥后盖6中。
液力变矩器7具有驱动板11、和经由该驱动板11固定于发动机2的曲轴SC的前盖12。如图1所示,油泵叶轮14连接于前盖12。液力变矩器7还包括能够旋转并面向该油泵叶轮14的涡轮叶轮15。
涡轮叶轮15固定于与曲轴SC基本同轴地延伸的输入轴SI。此外,导轮16设置在该油泵叶轮14和涡轮叶轮15的内侧。单向离合器17将导轮16设置成只在一个方向中旋转。空心轴18经由单向离合器17固定于导轮16,而输入轴SI设置成穿过该空心轴18。锁止离合器20经由阻尼装置19在该前盖12上连接于输入轴SI的端部。
上述油泵叶轮14、涡轮叶轮15和导轮16形成液压油室,并且液压油从设置在该液力变矩器7和该向前/倒档运转改变机构8之间的油泵21供给该液压油室。当发动机2运转并且前盖12和油泵叶轮14旋转时,由于根据该前盖12和油泵叶轮14的旋转而流动的液压油,该涡轮叶轮15开始旋转。而且,当油泵叶轮14和涡轮叶轮15之间的转速差很大时,导轮16将液压油的流动方向改变到促进油泵叶轮14旋转的方向。
因此,当油泵叶轮14和涡轮叶轮15之间的转速差很大时,液力变矩器7用作转矩放大器,并且当该转速差很小时用作液力耦合器。在车辆1起动后当车速达到预定值时,锁止离合器20运行,并且从发动机2传输给前盖12的动力机械地直接地传输给输入轴SI。而且,从前盖12传输给输入轴SI的转矩的波动被阻尼装置19吸收。
设置在液力变矩器7和向前/倒档改变机构8之间的油泵21包括转子22,而该转子22经由轴套23连接于油泵叶轮14。油泵21的主体24固定在驱动变速壳5一侧上。因此,发动机2的动力经由油泵叶轮14传输给转子22。然后油泵21被驱动。
该向前/倒档运转改变机构8包括双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25。该行星齿轮组25包括在该可连续变化的变速器9一侧上连接于该输入轴SI的端部的太阳齿轮26;设置在该太阳齿轮26的外圆周侧上以便与该太阳齿轮26同轴的环形齿轮27;与该太阳齿轮26啮合的多个小齿轮28;与环形齿轮27和该小齿轮28啮合的多个小齿轮29;以及支架30,其支撑该小齿轮28和29使得每个小齿轮能够在其轴上旋转,并且支撑该小齿轮28和29使得小齿轮28和29能够绕该太阳齿轮26旋转。
该向前/倒档运转改变机构8的支架30固定于包含在该带式无级变速器9中的第一轴SP,该支架30和输入轴SI之间的动力传输路径由向前离合器CR连接/中断。该向前/倒档运转改变机构8包括控制该环形齿轮27旋转/不旋转的倒档制动器BR。
根据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9包括与上述输入轴SI基本同轴地延伸的第一轴(驱动侧上的旋转轴)SP,和设置成与该第一轴SP平行的第二轴(被驱动侧上的旋转轴)SS。该第一轴SP由轴承31和3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该第二轴SS由轴承33和34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该第一传动带轮35连接于该第一轴SP,而第二传动带轮36连接于第二轴SS。
第一传动带轮35包括一体地固定于该第一轴SP的外圆周的固定槽轮37,和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该第一轴SP的外圆周的可动槽轮38。该固定槽轮37和可动槽轮38相互面向,并且基本V形形状的传动带轮槽39形成在该固定槽轮37和可动槽轮38之间。可动还轮38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相对于该固定槽轮37是可移动的。带式无级变速器9包括液压致动器40,其通过沿着该第一轴SP的轴向移动该可动槽轮38使该可动槽轮38接近/离开该固定槽轮37。
类似的,该第二传动带轮36包括一体地固定于该第二轴SS的外圆周的固定槽轮41,和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该第二轴SS的外圆周的可动槽轮42。该固定槽轮41和可动槽轮42相互面向,并且基本V形形状的传动带轮槽44形成在该固定槽轮41和可动槽轮42之间。可动槽轮42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相对于该固定槽轮41是可移动的。带式无级变速器9包括液压致动器45,其通过沿着该第二轴SS的轴向移动该可动槽轮42使该可动槽轮42接近/离开该固定槽轮41。
用许多金属片和多个钢环形成的带B绕在该第一传动带轮35的传动带轮槽39和第二传动带轮36的传动带轮槽44上。然后,从液压致动器40施加的液压和从液压致动器45施加的液压被单独地控制。因此可以改变第一传动带轮35和第二传动带轮36的槽宽,并且改变带B的缠绕半径。结果,可连续变化的变速器9的速度比被设置成希望的值,并且带B的张力被调节。支撑第二轴SS的轴承34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后盖6,而停车机构PG设置在轴承34和第二传动带轮36之间。
如图1所示,由轴承46和47支撑的轴48连接于该带式无级变速器9的第二轴SS。副轴驱动装置49固定于该轴48,并且动力从带式无级变速器9经由副轴驱动装置49传输给最终减速器10。该最终减速器10包括设置成与第二轴SS平行的中间轴50。该中间轴50由轴承51和52支撑。与第二轴SS的副轴驱动装置49啮合的副轴从动装置53和最终驱动装置54固定于该中间轴50。
最终减速器10包括空心差速器壳55。该差速器壳55由轴承56和57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环形齿轮58设置在该差速器壳55的外圆周侧上。该环形齿轮58与中间轴50的最终驱动装置54啮合。此外,该差速器壳55支撑在其中的小齿轮轴59,并且两个小齿轮60用小齿轮轴59安装。两个侧齿轮61与每个小齿轮60啮合。每个前驱动轴62连接于侧齿轮61。轮子(前轮)FW固定于每个驱动轴62。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9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2示出与该带式无级变速器9的第一传动带轮35和第一轴SP相关的结构。该第一轴SP能够绕其轴线旋转。该固定槽轮37与该第一轴SP的一端一体地形成,并且油道SPA沿着轴向形成在该第一轴SP的里面。该第一轴SP由在该固定槽轮37的外侧上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5的轴承31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沿着轴向形成在该第一轴SP的里面的油道SPA与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未示出)连通。而且,沿着第一轴SP的径向向该第一轴SP的外表面延伸并与油道SPA连通的油道SPB形成在该第一轴SP中。
可动槽轮38具有沿着第一轴SP的外表面滑动的内柱形部分38A;在固定槽轮37一侧从该内柱形部分38A的端部朝着外圆周侧延伸的径向部分38B;以及从该径向部分38B的外端部延伸并且沿着轴向朝着该轴承32一侧延伸的外柱形部分38C。从该内柱形部分38A的内表面穿过该内柱形部分38A到其外表面的油道38D形成在内柱形部分38A中。通过在下面提到的形成在该第一轴SP的外表面上的花键部分,允许油道38D和油道SPB之间相连通。
即,如图2所示,多个花键齿(槽)38S形成在该可动槽轮38的内柱形部分38A的内表面上。而且,多个花键槽(齿)SPG形成在第一轴SP的外表面上,其以可滑动方式支撑该可动槽轮38。花键齿38S和花键槽SPG形成为使得齿表面或槽表面形成渐开线。第一轴SP和可动槽轮38能够沿着第一轴的轴向相互间平滑地移动。但是,该第一轴SP和可动槽轮38不能沿着周向相互间运动。
径向油道SPB位于花键槽SPG的外侧,花键槽SPG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形成在该第一轴SP中。因此,径向油道SPB位于经由可动槽轮38从第一轴SP向带B传输的转矩的传输路径的外侧。因此,在径向油道SPB上不产生应力集中,并且能够确保第一轴SP的强度。
此外,带式无级变速器9包括是环形分隔部件的柱形部件70。如图2所示,该柱形部件70包括沿着第一轴SP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部分70A;从该第一径向部分70A延伸以便与该第一轴SP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一柱形部分70B;沿该可动槽轮38的后表面在该第一轴SP的径向中从该第一柱形部分70B延伸的第二径向部分70C;以及通过对应于该可动槽轮38的外柱形部分38C的弯曲部分从该第二径向部分70C延伸以便与该第一轴SP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二柱形部分70D。
位于该第一轴SP的端部的小直径部分被压入形成在该柱形部件70的第一径向部分70A中的中心孔中。该柱形部件70用锁紧螺母80固定于该第一轴SP的台阶部分和该锁紧螺母80之间。该柱形部件70的第一柱形部分70B由用环形轴承保持器和螺栓(未示出)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后盖6的轴承3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因此,如下面详细所述,在带式无级变速器9中,该第一轴SP经由该柱形部件70(第一柱形部分70B)由轴承3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同时由轴承31支撑。
而且,密封件72设置在该可动槽轮38的外柱形部分38C的外圆周上,以便以可滑动方式接触该柱形部件70的第二柱形部分70D的内表面。而且,后面提到的在内表面侧上以可滑动方式接触该柱形部件70的第一柱形部分70B的第二滑动部分38F在外表面侧上形成在该可动槽轮38的内柱形部分38A的轴向端部中。因此,可动槽轮38的内柱形部分38A、径向部分38B、外柱形部分38C和柱形部件70形成构成液压致动器40的第一液压室40A。同时,该柱形部件70的第一径向部分70A、第一柱形部分70B、可动槽轮38的内柱形部分38A的轴向端部,以及第一轴SP形成构成液压致动器40的第二液压室40B。通过控制第一液压室40A中的液压和第二液压室40B中的液压,该可动槽轮38相对于该固定槽轮37移动,并且改变带B的缠绕半径。结果能够实现希望的速度比。
可动还轮38的第一滑动部分38E和第二滑动部分38F设置成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相互分开。从用于可动槽轮38的两个滑动部分中,该第一滑动部分38E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相对于花键齿38S位于固定槽轮37一侧上,并且形成在可动槽轮38的内表面中。该第一滑动部分38E接触第一轴SP的外表面。同时,该第二滑动部分38F如上所述设置成沿着轴向与第一滑动部分38E相互分开,并且形成在该可动槽轮38的内柱形部分38A的轴向端部的外表面上。如图2所示,第二滑动部分38F并不接触第一轴SP,而是接触该柱形部件70的第一柱形部分70B的内表面。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9另一个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示出与该带式无级变速器9的第二传动带轮36和第二轴SS相关的结构。该第二轴SS能够绕其轴线旋转。固定槽轮42与该第二轴SS的端部一体地形成,并且油道SSA沿着该第二轴SS的轴向形成在该第二轴SS的里面。该第二轴SS与停车机构PG一起由轴承34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该轴承34沿着该第二轴SS的轴向在该固定槽轮42的外侧固定于变速驱动后盖6。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形成在该第二轴SS内侧的油道SSA与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未示出)连通。此外,向该第二轴SS的外表面延伸并与油道SSA连通的油道SSB形成在该第二轴SS中。
可动槽轮43具有沿着第二轴SS的外表面滑动的柱形部分43A,和在固定槽轮42一侧从该内柱形部分43A的端部朝着外圆周侧延伸的径向部分43B。环形部件75在径向部分43B的后表面处固定于该可动槽轮43。该环形部件75具有外柱形部分75B,该外柱形部分75B与该环形部件75的径向部分75A的外周端连续,并且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朝着轴承33一侧延伸。从该柱形部分43A的内表面43A朝着其外表面穿过柱形部分43A的油道43C形成在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分43A中。通过后面提到的形成在该第二轴SS的外表面上的花键部分允许该油道43C和油道SSB之间相连通。
即如图3所示,多个花键齿(槽)43S形成在该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分43A的内表面上。而且,多个花键槽(齿)SSG形成在第二轴SS的外表面上,其以可滑动方式支撑该可动槽轮43。该花键齿43S和花键槽SSG形成为使得齿表面或槽表面形成渐开线。第二轴SS和可动槽轮43能够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相互间平滑地移动。但是,该第二轴SS和可动槽轮43不能沿着周向相互间运动。
此外,带式无级变速器9包括是环形分隔部件的柱形部件90。如图3所示,该柱形部件90包括沿着第二轴SS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部分90A;从该第一径向部分90A延伸以便与该第二轴SS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一柱形部分90B;沿着该第二轴SS的径向从该第一柱形部分90B延伸同时弯向该可动槽轮43的后表面的第二径向部分90C;以及从该第二径向部分90C延伸的第二柱形部分90D,以便以可滑动的方式接触固定于该可动槽轮43的该环形部件75的外柱形部分75B的外表面,并且以便与该外柱形部分75B平行。
形成于该第二轴SS的端部的小直径部分被压入形成在该柱形部件90的第一径向部分90A中的中心孔部分中。该柱形部件90用锁紧螺母100固定于该第二轴SS的台阶部分和该锁紧螺母100之间。该柱形部件90的第一柱形部分90B由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5的轴承33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因此,如下面详细所述,在带式无级变速器9中,该第二轴SS经由该柱形部件90(第一柱形部分90B)由轴承33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同时由轴承34支撑。
后面提到的以可滑动方式接触该柱形部件90的第一柱形部分90B的内周边侧的第二滑动部分43F在柱形部分43A的外周边侧上形成在该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分43A的轴向端部中。因此,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分43A、径向部分43B、环形部件75和柱形部件90形成构成液压致动器45的第一液压室45A。该柱形部件90的第一径向部分90A和第一柱形部分90B、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分43A的轴向端部以及第二轴SS形成构成液压致动器45的第二液压室45B。通过控制第一液压室45A中的液压和第二液压室45B中的液压,该可动槽轮43相对于该固定槽轮42移动,并且改变带B的缠绕半径。结果,能够获得希望的速度比。
可动槽轮43的第一滑动部分43E和第二滑动部分43F设置成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相互分开。从用于可动槽轮43的两个滑动部分中,该第一滑动部分43E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相对于花键齿43S位于固定槽轮42一侧上,并且形成在可动槽轮的43的内表面中。该第一滑动部分43E接触第二轴SS的外表面。同时,该第二滑动部分43F如上所述设置成沿着轴向与第一滑动部分43E相互分开,并且形成在该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分43A的轴向端部的外表面上。如图3所示,第二滑动部分43F并不接触第二轴SS,而是接触该柱形部件90的第一柱形部分90B的内表面。径向油道SSB位于花键槽SSG的外侧,该花键槽SSG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形成在第二轴SS中。
下面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更加详细描述轴承和径向油道之间的位置和力的关系。在第一传动带轮35中,油道SPB位于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将轴承31和32设置成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之间的区域的外面。同样,在第二传动带轮36中,油道SSB位于沿着第二轴SS的轴向将轴承33和34设置成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之间的区域的外面。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轴SP中形成油道SPB的部分,和在第二轴SS中形成油道SSB的部分,不直接承受由带施加的载荷。基于同样的原理在第一传动带轮35一侧和第二传动带轮36一侧均能够获得这种效果。因此,下面通过将第一传动带轮35一侧作为例子,参考图4A和图4B进行描述。即,下面参考图4A和图4B对在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处支撑第一轴SP的轴承31和32和油道SPB之间的位置和力的关系进行描述,该第一轴SP是第一传动带轮35的传动带轮轴,而该油道SPB用于向是传动带轮液压室的第一液压室40A和第二液压室40B供给液压油的径向油道。
图4A示出在常规设置的情况下,由带施加的载荷如何作用在传动带轮轴上的视图,其中油道SPB形成在将轴承31和32设置成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之间的区域内。图4B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设置的情况的视图,其中油道SPB形成在将轴承31和32设置成沿着第一轴SP的轴向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之间的区域之外。在图4A和图4B中,M1和M2分别从带B施加于固定槽轮37和可动槽轮38的力矩力。F1和F2每个是从可动槽轮38施加于第一轴SP的力,该第一轴SP是传动带轮轴。F3和F4是从该第一轴SP分别施加于轴承31和32的力,该第一轴SP是传动带轮轴。注意,附图标记“X”表示在第一轴SP中形成油道SPB的位置。
在常规设置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由于带的张力产生的用于用沿着垂直于传动带轮轴线方向延伸的轴线作为旋转中心试图转动可动传动带轮38的力F1和F2(特别是,作用在比较接近位置X的力F2),施加于第一轴SP上,该第一轴SP是传动带轮轴,来自轴承32的力(反作用力)F4也施加于第一轴SP。结果,在形成油道SPB的位置X处产生很大的弯曲。与此相反,在根据本发明的设置的情况下,以便用沿着垂直于传动带轮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轴线作为旋转中心的力F1和F2从可动传动带轮38施加,如图4B所示,施加在接近位置X的位置的力F2直接由轴承32(经由上述实施例中的柱形部件70)支撑,并且不输入该第一轴SP中,该第一轴SP是传动带轮轴。结果,在形成油道SPB的位置X处不易弯曲。因此,在径向油道SPB中不产生应力集中,并且能够确保传动带轮轴的强度。上面对关于第一传动带轮35一侧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显然,上面的描述也适用于关于第二传动带轮36一侧的结构。

Claims (11)

1.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传动带轮轴(SP,SS)由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SS)的轴向设置在相互分开的两个位置处的轴承(31,32;33,34)支撑,并且用于向传动带轮液压室(40B,45B)供给液压油的供油道包括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SS)的径向形成在该传动带轮轴(SP,SS)中的径向油道(SPB,SSB),并且,设置有连接到所述传动带轮轴(SP,SS)的可动槽轮(38,43)和连接到所述传动带轮轴(SP,SS)并且面向所述可动槽轮(38,43)的柱形部件(70,90),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油道(SPB,SSB)形成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区域的外侧上,这两个位置相互分开并且在所述位置处设置所述轴承(31,32;33,34),
所述可动槽轮(38,43)的内柱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柱形部件(70,90)的第一柱形部分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并且在该第一柱形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滑动,并且
所述传动带轮轴(SP,SS)的相对于所述传动带轮轴(SP,SS)的轴向位于相互分开的所述两个位置处的轴承(31,32;33,34)的中心之间的部分没有任何沿着所述传动带轮轴(SP,SS)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油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轴承(32,33)之一设置成靠近径向油道(SPB,SSB),并且在该柱形部件(70,90)的外表面侧上,该柱形部件(70,90)的内表面侧形成用于该可动槽轮(38,43)的传动带轮液压室(40A,40B;45A,45B),该可动槽轮(38,43)连接于该传动带轮轴(SP,SS)以便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SS)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该传动带轮轴(SP,SS)被固定,并且以便可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SS)的轴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径向油道(SPB,SSB)位于花键部分(SPG,SSG)的外侧上,该花键部分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SS)的轴向形成在该传动带轮轴(SP,SS)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该传动带轮轴(SP,SS)中的花键部分(SPG,SSG)与在内表面侧上形成在可动槽轮(38,43)中的花键部分(38S,43S)接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包括第一液压室(40A),并且该第一液压室(40A)是由该可动槽轮(38)的后表面和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的轴向面向该可动槽轮(38)的柱形部件(70)形成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包括第二液压室(40B),并且该第二液压室(40B)是由该可动槽轮(38)的内柱形部分(38A)的端表面和该柱形部件(70)形成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柱形部件(70)包括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P)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部分(70A);从该第一径向部分(70A)延伸以便与该传动带轮轴(SP)的轴线平行的第一柱形部分(70B);沿着该可动槽轮(38)的后表面在该传动带轮轴(SP)的径向中从该第一柱形部分(70B)延伸的第二径向部分(70C);以及从该第二径向部分(70C)延伸以便与该传动带轮轴(SP)的轴线平行的第二柱形部分(70D)。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包括第一液压室(45A),并且该第一液压室(45A)是由固定于该可动槽轮(43)的后表面的环形部件(75)、该可动槽轮(43)的内柱形部分(43A)以及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S)的轴向面向该可动槽轮(43)的柱形部件(90)形成的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带轮液压室包括第二液压室(45B),并且该第二液压室(45B)是由该可动槽轮(43)的内柱形部分(43A)的端表面和该柱形部件(90)形成的空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柱形部件(90)包括沿着该传动带轮轴(SS)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部分(90A);从该第一径向部分(90A)延伸以便与该传动带轮轴(SS)的轴线平行的第一柱形部分(90B);沿着该可动槽轮(43)的后表面在该传动带轮轴(SS)的径向中从该第一柱形部分(90B)延伸的第二径向部分(90C);以及从该第二径向部分(90C)延伸以便与该传动带轮轴(SS)的轴线平行的第二柱形部分(90D)。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由带(B)施加在可动槽轮(38,43)上的载荷经由该柱形部件(70,90)通过轴承(31,32;33,34)支撑。
CNB2005800096484A 2004-03-23 2005-03-18 带式无级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77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5688/2004 2004-03-23
JP2004085688A JP4039379B2 (ja) 2004-03-23 2004-03-23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534A CN1938534A (zh) 2007-03-28
CN100567777C true CN100567777C (zh) 2009-12-09

Family

ID=3496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96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7777C (zh) 2004-03-23 2005-03-18 带式无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53814B2 (zh)
EP (1) EP1728012B1 (zh)
JP (1) JP4039379B2 (zh)
KR (1) KR100826482B1 (zh)
CN (1) CN100567777C (zh)
DE (1) DE602005005030T2 (zh)
WO (1) WO20050932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368A (zh) * 2010-03-18 2012-11-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锥盘板金成型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4743A (ja) 2004-05-31 2005-12-15 Toyota Motor Corp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US7517295B2 (en) * 2005-12-14 2009-04-1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Conical disk pair for a belt-driven conical-pulley transmission
JP4670904B2 (ja) * 2008-05-30 2011-04-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JP4956502B2 (ja) * 2008-07-30 2012-06-20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用プーリ
JP4568778B2 (ja) * 2008-09-02 2010-10-27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プーリシャフト組立体の寸法測定装置
WO2011108107A1 (ja) * 2010-03-04 2011-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DE112010005594T5 (de) * 2010-05-26 2013-03-07 Toyota Jidosha K.K. Kontinuierlich variables Getriebe der Riemenbauart
WO2012035624A1 (ja) * 2010-09-15 2012-03-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CN103477120B (zh) * 2011-03-23 2016-03-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03459890B (zh) * 2011-03-31 2016-02-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带式无级变速器
JP5848194B2 (ja) * 2011-05-30 2016-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におけるプーリ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CN102518642A (zh) * 2011-12-14 2012-06-27 承田汽车配件工业(浙江)有限公司 主动带轮轴
US20140187365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9518640B2 (en) * 2014-02-07 2016-12-13 Deere & Company Dry variable speed drive mechanism
US9644722B2 (en) 2014-02-20 2017-05-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ne mod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9347537B2 (en) * 2014-09-04 2016-05-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mod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selectable transfer gears
DE102015223014B4 (de) 2015-11-23 2017-08-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ordnung zur axialen Verspannung eines CVT-Festlagers von außerhalb eines Getriebegehäuses
US11125306B2 (en) * 2017-02-20 2021-09-21 Unipres Corporation Dividing wall for primary pulley in belt-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6979302A (zh) * 2017-05-07 2017-07-25 玉环县中天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无级变速减速箱
DE102018106774A1 (de) * 2018-03-22 2019-09-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egelscheibenanordnung für ein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mit verschachtelten Komponenten
JP6655669B2 (ja) * 2018-07-09 2020-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の制御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0012A (en) * 1975-05-09 1977-11-29 Sira Societa' Industriale Richerche Automotoristiche Stepless speed change gear for motor propulsion systems of motor vehicles
US5295915A (en) * 1991-10-19 1994-03-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US5527226A (en) * 1993-12-15 1996-06-18 Van Doorne's Transmissie B.V. Pulley
US6336878B1 (en) * 1998-05-18 2002-01-08 Luk Getriebe-Systeme Gmb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6336880B1 (en) * 1999-05-14 2002-01-08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Control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US6336879B1 (en) * 1998-11-03 2002-01-08 Luk Getriebe-Systeme Gmbh Transmission
CN1342852A (zh) * 2000-09-05 2002-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自动连续变速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2855A (ja) 1982-07-03 1983-06-18 Honda Motor Co Ltd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S61124762A (ja) 1984-11-20 1986-06-12 Toyota Motor Corp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制御油圧供給装置
JPH01283455A (ja) 1988-05-06 1989-11-15 Diesel Kiki Co Ltd 無段変速装置
JPH0348148A (ja) 1989-03-31 1991-03-01 Ngk Spark Plug Co Ltd 空燃比検出方法
US5006092A (en) * 1990-05-24 1991-04-09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power train configuration
US5269726A (en) * 1991-06-26 1993-12-14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Control system and strategies for a double acting secondary sheave servo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5628700A (en) * 1994-06-27 1997-05-13 Nissan Moter Co, Ltd. Pulley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3277087B2 (ja) * 1995-01-10 2002-04-22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フランジを備えた無段変速機
NL1000932C2 (nl) * 1995-08-04 1997-02-06 Doornes Transmissie Bv Poelie.
JP3475678B2 (ja) * 1996-10-09 2003-12-0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JP3248615B2 (ja) * 1997-01-24 2002-01-21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プーリ用シリンダ構造
JPH11141633A (ja) 1997-11-12 1999-05-25 Fuji Heavy Ind Ltd 無段変速機のプーリ構造
DE19909347B4 (de) * 1998-03-10 2012-03-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triebe
DE69811206T2 (de) * 1998-04-14 2003-11-13 Van Doorne's Transmissie B.V., Tilburg Verstellbarer Kegelscheibensatz für ein stufenlos verstellbares Getriebe
DE10051587A1 (de) * 1999-11-08 2001-05-10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Getriebe
US6561934B2 (en) * 2000-02-18 2003-05-13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Oil pressure control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4752089B2 (ja) * 2000-05-17 2011-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848559B2 (ja) * 2000-12-20 2011-12-28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組み込まれたトルク感応器を備えた無段変速可能な円錐形プーリ巻掛け伝動装置
JP4038349B2 (ja) * 2001-04-27 2008-01-2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DE10136791A1 (de) * 2001-07-27 2003-02-13 Audi Ag Vorrichtung zur Anpresssteuerung
US7276002B2 (en) * 2003-10-23 2007-10-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urface texture configuration for CVT pulle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0012A (en) * 1975-05-09 1977-11-29 Sira Societa' Industriale Richerche Automotoristiche Stepless speed change gear for motor propulsion systems of motor vehicles
US5295915A (en) * 1991-10-19 1994-03-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US5527226A (en) * 1993-12-15 1996-06-18 Van Doorne's Transmissie B.V. Pulley
US6336878B1 (en) * 1998-05-18 2002-01-08 Luk Getriebe-Systeme Gmb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6336879B1 (en) * 1998-11-03 2002-01-08 Luk Getriebe-Systeme Gmbh Transmission
US6336880B1 (en) * 1999-05-14 2002-01-08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Control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CN1342852A (zh) * 2000-09-05 2002-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自动连续变速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368A (zh) * 2010-03-18 2012-11-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锥盘板金成型件
CN102782368B (zh) * 2010-03-18 2015-10-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锥盘板金成型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53814B2 (en) 2010-07-13
CN1938534A (zh) 2007-03-28
DE602005005030T2 (de) 2009-02-26
US20070249440A1 (en) 2007-10-25
KR100826482B1 (ko) 2008-05-02
DE602005005030D1 (de) 2008-04-10
EP1728012A1 (en) 2006-12-06
EP1728012B1 (en) 2008-02-27
JP2005273729A (ja) 2005-10-06
WO2005093296A1 (en) 2005-10-06
JP4039379B2 (ja) 2008-01-30
KR20070008616A (ko) 2007-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7777C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00371627C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
EP0851149B1 (en) A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US4414862A (en) Planetary gear arrangemen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0911545A1 (en) Torque converter comprising reversing gearing
US6086493A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5087231A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output shaft of automotive transaxl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4734972B2 (ja) 歯車装置
EP0738846A2 (en)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JP5206232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WO2017022699A1 (ja) 動力分割式無段変速機及びオイル供給構造
JPH04285354A (ja) 車両用変速装置
JP4870507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リターンスプリング設計方法及びその設計方法により設計されたリターンスプリング
JP6654542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JP4039272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560769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2007298139A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3010954B2 (ja)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6804150B2 (ja) パワープラント
JP4427778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6858454B2 (ja) 変速機
JP3483442B2 (ja) 車両用無段変速機
JP4243167B2 (ja) 金属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2006105245A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CN111727330A (zh) 动力传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