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5769C - 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5769C
CN100395769C CNB2005100058056A CN200510005805A CN100395769C CN 100395769 C CN100395769 C CN 100395769C CN B2005100058056 A CNB2005100058056 A CN B2005100058056A CN 200510005805 A CN200510005805 A CN 200510005805A CN 100395769 C CN100395769 C CN 1003957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ace detection
information
image
featur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58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8934A (zh
Inventor
吉川辉树
吉川智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48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8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57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57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40Analysis of tex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Focu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作为从由数字静像照相机等摄影的图像提取景物的脸部检测单元,具有根据图像数据和摄影条件等与图像数据相关的附属信息获取图像区域内的对焦区域信息的单元,根据上述对焦区域信息确定在该图像区域内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及部分地实施脸部检测处理而不是图像区域整体的单元。

Description

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静止数据提取景物的手段,特别是涉及检测人物图像的脸部的脸部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静像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迅速普及。与此相随,对由这些摄像设备摄影的图像进行高画质化处理的工具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高画质处理中,例如这样的方法已广为人知,即,相对图像实施脸部检测处理,在存在人的脸部的场合,以该人的脸部为基准确定校正量。
然而,在高画质化处理所需要的处理时间中脸部检测处理的处理时间占大半,要求缩短该处理时间。
提高脸部检测效率的手段已提出有几个。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即,在摄影装置中根据摄影模式和景物倍率进行对图像整体的像素间拔处理,或转换用于检测的块分割数。这样,对每一摄影图像改变脸部检测精度,提高处理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3827号公报(无对应)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由于相对图像整体进行脸部检测处理,所以,随着图像的数据量的增加,脸部检测处理的区域也大幅度增加,处理时间也变长。另外,为了缩短处理时间而增多间拔数时,产生降低检测精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以更高效率进行脸部检测处理,从而可在保持检测精度的同时实现处理时间的缩短。
特别是以在摄影多个人物的脸部时的脸部检测处理中的效率化为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特征检测装置,从图像提取景物的特征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附属信息的单元,该附属信息表示通过在摄影时或在摄影后由用户赋予而与上述图像相关联起来的图像内部的位置,根据上述附属信息而确定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多个特征检测区域的单元,及对于上述多个特征检测区域实施特征检测处理的单元。
本发明的一种脸部检测装置,从图像提取景物的脸部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附属信息的单元,该附属信息表示通过在摄影时或在摄影后由用户赋予而与上述图像相关联起来的图像内部的位置,根据上述附属信息而确定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多个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及对于上述多个脸部检测区域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单元。用于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附属信息例如为图像摄影时的对焦区域信息或辅助信息。
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由包含方案2所述的脸部检测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数字静像照相机、及显示部分构成。
本发明的一种特征检测方法,从图像提取景物的特征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附属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步骤,该附属信息表示通过在摄影时或在摄影后由用户赋予而与上述图像相关联起来的图像内部的位置,根据由上述第1步骤获取的信息而确定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多个特征检测区域的第2步骤,对于上述多个特征检测区域付与优先顺序的第3步骤,及按照上述优先顺序在该特征检测区域中实施特征检测处理的第4步骤。
本发明的一种脸部检测方法,从图像提取景物的脸部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附属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步骤,该附属信息表示通过在摄影时或在摄影后由用户赋予而与上述图像相关联起来的图像内部的位置,根据由上述第1步骤获取的信息而确定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多个脸部检测区域的第2步骤,对于上述多个脸部检测区域付与优先顺序的第3步骤,及按照上述优先顺序在该脸部检测区域中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第4步骤。
按照本发明,由于使用摄影条件等的附属信息确定用于脸部检测的区域,所以,检测脸部之前的处理时间缩短。此外,在根据脸部检测结果进行图像处理的那样的***中,可通过缩短脸部检测处理缩短***整体的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脸部检测单元的图像处理***的构成的框图。
图2为用于说明DSC(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图像文件格式的图。
图3为说明在DSC中由使用者操作使对焦评价区域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4为用于说明配置于DSC的背面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面例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为说明校正处理时的伽马值的计算的图。
图7为说明脸部检测区域设定时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测距框与图像数据的关系的图。
图9为说明根据测距框数分割、使用测距位置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图。
图10为说明在测距框加上偏移值作为脸部检测区域的图。
图11为示出实施例2的***的测距框与图像数据的关系的图。
图12为说明实施例3的***的辅助模式使用时的显示在配置于DSC背面的液晶显示器的引导显示的图。
图13为说明使用辅助模式进行摄影的场合的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4为说明实施例4的***的脸部检测区域设定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为说明实施例4的***的脸部检测区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脸部检测装置例如适用于图1所示那样的图像处理***。
图1的图像处理***100为包含数字静像照相机(以下记为DSC)101、图像处理装置104、显示部分115的构成。
DSC101由设定摄影时的条件的摄影条件设定部分102和在摄影动作时记录摄影图像数据的记录部分103构成。
摄影条件设定部分102进行摄影动作所需要的各种摄影条件的设定。使用者通过操作设于DSC101的按钮可设定摄影景物、白平衡模式、闪光发光/非发光等各种条件。
记录部分103生成图像数据并进行记录和保持,该图像数据除了摄影图像数据外还作为附属信息包含摄影时的条件。
记录媒体可为内装于DSC101的存储器,也可为可装拆的外部媒体那样的媒体。
记录上述图像数据时的图像文件格式例如由依据Exif(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记录图2所示那样的作为摄影条件数据的附属信息的标记区域201和记录摄影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区域202构成。
在标记区域201中,摄影条件数据从起始部位从预定的偏移位置记录,例如包含图中的TagNo.=0~6的内容。
TagNo.=0为关于摄影景物类型的信息。当在DSC中按“风景”模式摄影时,在TagNo.=0存放表示作为“风景模式”的值。在这里,摄影景物类型不限于上述内容,也可为“标准”、“人物”、“夜景”这样的别的指定。
TagNo.=1为关于白平衡的信息。在DSC中,当以“自动白平衡”摄影时,TagNo.=1存放表示自动设定白平衡的值。在白平衡为手动设定的场合,存放表示手动设定的值。
TagNo.=2为关于曝光模式的信息。在DSC中按“自动曝光”进行摄影的场合,TagNo.=2存放表示参数曝光设为自动控制设定的值。在“手动曝光”和“自动角形括弧(autobracket)”这样的设定的场合,存放表示它们的值。
TagNo.=3为与闪光相关的信息。在DSC中,当由“闪光发光”摄影时,TagNo.=3存放表示使闪光发光的值。此外,还存放表示闪光发光的“自动发光模式”和“红眼减轻模式”等详细信息的值。
TagNo.=4为关于对焦区域的信息。在DSC中存放表示用于摄影时的对焦控制的“测距框数”、“使用的测距框”、“每测距框的景物距离”的信息的值。
关于摄影时的对焦控制,由于不为本发明的主旨,所以省略详细说明,但例如关于预先设置的对焦评价区域计算出摄影图像的离焦量,使该离焦量为最小地控制透镜位置。关于这样的对焦控制,例如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1。
另外,还已知这样的对焦控制方法,即,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使用者操作而自由地移动对焦评价位置301,根据该对焦评价位置确定对焦评价区域,进行对焦控制。
在上述对焦评价区域的确定中,将人物或与其接近的物体作为主要景物的情形较多,特别是在通过使用者操作确定对焦评价区域的场合,使用者存在对人物进行对焦地确定对焦评价区域的倾向。
图4为配置于DSC的背面的液晶显示器401的显示画面例。DSC预先具有的测距框例如由图所示那样的框402表示,用于实际的对焦控制的测距框由强调的框403表示。
TagNo.=5为表示DSC的制造商名的信息,存放表示制造商名的字符串信息。
TagNo.=6为表示DSC的型号的信息,存放表示型号的字符串信息。
返回到图1,图像处理装置104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通过预定的应用程序软件的起动从DSC101获取图像数据,实施校正处理,输出和处理到显示部分115。为此,图像处理装置104具有输入部分105、数据解析部分106、校正处理确定部分112、校正处理实施部分113、及输出部分114,各部分105~114的功能通过上述应用程序的起动实现。
输入部分105在DSC101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104时自动对其进行识别,开始图像数据的读入。而且,也可为在接收到使用者指示后读入图像数据的构成。
数据解析部分106由获取附加于图像数据的附属信息的附属信息获取部分107、从图像数据生成直方图并对图像的特征进行解析的直方图解析部分108、及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09构成。
附属信息获取部分107获取作为摄影时得到的摄影条件数据的例如摄影景物类型、白平衡、曝光模式、闪光、对焦区域等的信息。直方图解析部分108相对图像数据生成直方图,使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图像的特征量。特征量例如表示图像的平均亮度、亮度分散、及平均色度。
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09由确定部分110和实施部分111构成,该确定部分110相对图像数据确定用于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区域,该实施部分111根据该确定部分的结果实施脸部检测处理。
确定部分110根据包含于上述附属信息的对焦区域信息确定该图像区域内的脸部检测区域,可由后述的实施部分111实施地设定。详细说明在后面说明。
实施部分111关于上述设定的区域实施脸部检测处理。关于脸部检测处理,提出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通过检测一方的眼,根据该一方的眼生成两眼对候补,识别脸部图案,从而进行脸部检测。
校正处理确定部分112根据由上述数据解析部分106获得的解析结果确定图像校正算法。例如,从附属信息获取部分107和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09确定校正处理内容和校正顺序,从直方图解析部分108获取图像亮度分布的特征,计算出分别适于上述校正处理内容的校正参数。作为校正处理内容,可列举出灰度等级校正处理、对比度校正处理、彩色平衡处理、色度校正处理、轮廓强调处理等。
校正处理实施部分113按照由上述校正处理确定部分112确定的图像校正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校正处理。
输出部分114将由上述校正处理实施部分113进行了校正处理的图像数据变换成可在显示部分显示的形式,输出到显示部分115。
显示部分115按所期望的形式输出和显示从上述输出部分114输入的图像。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104的动作。
在步骤501中,当连接DSC101时,图像处理装置104开始图像数据的读入。
在步骤502中,相对由步骤501读入的图像数据生成直方图,计算出特征量。特征量如上述那样表示平均亮度和亮度分解等。
在步骤503中,从由步骤501读入的图像数据获取表示摄影时的条件的附属信息。
上述附属信息在摄影后也可使用应用程序写入。
在步骤504中,根据由步骤503获取的附属信息中的对焦区域信息设定脸部检测区域。在不能由后述的步骤505~506进行脸部检测而再次返回到该步骤的场合,将已设定的脸部检测区域以外的区域再设定为脸部检测区域。例如,第1次的脸部检测区域设在对焦区域的范围内,第2次将除上述对焦区域外的区域作为脸部检测区域,从图像的左上开始进行脸部检测处理。
在步骤505中,根据在步骤504中设定的脸部检测区域实施脸部检测处理。但是,在判定人物“存在”的场合,即检测到脸部的场合,在该时刻结束该步骤,前进到步骤506。
在步骤506中,当由步骤505判定为人物“存在”或图像整体的脸部检测处理已结束的场合,前进到步骤507。与此相对,在人物“不存在”、未相对图像整体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场合,前进到步骤504,再次设定脸部检测区域。
在步骤507中,根据由步骤503~506获取的摄影时的附属信息和脸部检测结果选择校正处理内容,根据由步骤502获取的图像特征量确定校正处理量。
在校正处理内容选择中,根据包含于附属信息的摄影景物类型、白平衡、曝光模式、闪光等的组合,选择要进行灰度等级校正处理、对比度校正处理、彩色平衡处理、色度校正处理、轮廓强调处理等中的哪个处理。
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104按步骤505的结果判定为人物“存在”,而且,在摄影景物类型为“标准”的场合,将图像数据识别为摄影景物类型“人物”,确定校正处理内容。这是为了尽可能地适用与景物相符的校正处理。
另外,也可采用与摄影景物类型的内容无关在脸部检测结果判定为人物“存在”的场合时常适用人物用的校正处理的构成。
当校正处理内容确定时,接下来从附属信息和图像特征量确定校正目标值,计算出校正实施时的参数。
上述校正目标值针对每个通过附属信息的组合确定的各处理内容预先确定,最好在图像处理装置内作为表保持。或者,也可根据特征量按公式计算。
上述校正实施时的参数从修正目标值计算出,例如灰度等级校正的伽马值的计算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该公式可从图6导出。
(公式1)
γ = Log Y max - LogY LogX max - LogX
在上式中,Xmax为输入信号的最大值,Ymax为输出信号的最大值,X为适当的中间程度的输入信号,Y为适当的中间程度的输出信号。
在步骤508中,根据由步骤507确定的校正处理内容和参数实施图像校正处理。
下面,根据图7的流程图作为504的脸部检测区域设定处理的一例说明基于对焦区域信息的脸部检测区域的设定方法。
在步骤701中,获取由步骤503(参照图5)获取的附属信息中的对焦区域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对焦区域信息为“测距框数”和“使用的测距框”。
在步骤702中,根据获取的对焦区域信息的“测距框数”求出测距框位置,由“使用的测距框”将实际用于对焦控制的区域确定为脸部检测区域,计算出各座标值。
例如,从“测距框数=3”求出图8所示那样的3个测距框位置,由“使用的测距框=中央”将图8所示的受到强调的框801的区域设为优先进行脸部检测处理的脸部检测区域。
其中,上述3个测距框位置可根据包含于上述标记区域201的制造商名、型号求出,最好针对每个DSC的制造商名、型号将测距框位置信息预先保持在图像处理装置内。
或者,从“测距框数”分割图像数据,估算测距框位置,从“使用的测距框”确定优先进行脸部检测处理的脸部检测区域。例如图9所示那样,在“测距框数=9”、“使用的测距框=中央”时,可根据测距框数分割图像数据的区域(虚线901),从“使用的测距框”确定优先进行脸部检测处理的脸部检测区域(斜线部分)902。
关于其它测距框,例如安排从邻接所使用的测距框的测距框到周边的测距框这样的脸部检测处理的优先顺序。
另外,如图10所示那样,在测距框尺寸1001的上下左右方向以偏移值1002进行加或减而改变尺寸,以使脸部检测区域成为由图像处理装置104确定的尺寸。
上述脸部检测区域使用摄影图像数据相对析像度的比率来确定,从而可相对摄影时的图像尺寸灵活地应对。
相对通过以上的处理确定为脸部检测区域的位置,分别计算出脸部检测的开始位置802、横宽度803、高度804。
在步骤703中,可由脸部检测处理实施由步骤702计算出的脸部检测区域地设定。
按照本实施例,当以DSC进行摄影时,利用相对作为人物的可能性高的物体进行对焦控制这一方式,根据对焦区域信息确定脸部检测区域,从而可按良好的效率实施脸部检测。
另外,通过脸部检测的效率化可缩短图像校正处理整体的处理时间。
即,按照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图像数据和与上述图像数据相关的附属信息获取图像区域内的对焦区域信息的单元、根据上述对焦区域信息确定在该图像区域内的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及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单元来实施脸部检测。
(实施例2)
实施例2涉及当进行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脸部检测区域的设定时设定对焦区域信息中具有多个“使用的测距框”的场合的脸部检测区域的方法。
实施例2的***构成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由图1示出。
在实施例2中,图1的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09中的确定部分110除了由实施例1示出的“测距框数”、“使用的测距框”外还根据“每测距框的景物距离”信息确定脸部检测区域从而在具有多个“使用的测距框”的场合也可应对。
下面,再次参照图7说明作为本实施例2的特征的脸部检测区域的设定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由步骤701获取由图5的步骤503获取的附属信息中的对焦区域的相关信息。对焦区域的相关信息为“测距框数”、“使用的测距框”、及“每测距框的景物距离”。
在步骤702中,根据所获取的对焦区域信息的“测距框数”求出测距框位置,由“使用的测距框”将实际用于对焦控制的区域确定为脸部检测候补区域。另外,作为本实施例2的特征,根据“每测距框的景物距离”对上述脸部检测候补区域设置优先度。
例如,从“测距框数=9”求出图11所示那样的测距框位置1301,由“使用的测距框=左、中央、右、右上”将受到强调的框的区域1302设为脸部检测候补区域。另外,上述使用的测距框中“每测距框的景物距离”为“右上<右<左<中央”的场合,根据上述景物距离确定脸部检测候补区域的优先度。
即,按照上述例,首先,最初将景物距离最小的右上的测距框位置指定为脸部检测区域,前进到下一步骤,在步骤506(参照图5)中如不是解析结束(人物“存在”的判定或图像整体的解析结束),则接下来将测距框位置的右方作为脸部检测区域,前进到下一步骤。如在步骤506中再次不为解析结束,则按左、中央的顺序同样地实施处理。
在步骤703中,可由脸部检测处理使用由步骤702计算出的脸部检测区域信息地进行设定。
如上述那样按照本实施例2,考虑到在DSC摄影时将人物作为主景物进行对焦控制的可能性高,人物位于比风景距离近的可能性高,通过利用这两点,根据对焦信息确定脸部检测区域,可按良好的效率检测脸部。
即,按照本实施例2,通过根据图像数据和与上述图像数据相关的附属信息获取图像的对焦区域信息的单元、获取与上述对焦区域信息对应的景物距离信息的单元、根据上述景物距离信息对上述对焦区域信息确定优先度的单元、及根据上述优先度确定脸部检测区域并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单元来进行脸部检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涉及根据对焦区域信息以外的摄影条件数据设定脸部检测区域的方法。
本实施例3的***构成也与实施例1同样,由图1示出。
在本实施例3中,在DSC101中,摄影条件设定部分102除了可由实施例1进行的摄影景物类型的设定外,还可设定详细的辅助模式。
例如,图12为配置于DSC110的背面的液晶显示器1501的显示画面例。摄影者根据显示于液晶显示器1501的引导显示1502进行摄影。
在本实施例3中的引导显示1502在画面右方显示人物的类型,在左背景进行用于对建筑物等进行摄影时的水平位置确认的辅助线显示。
图13为实际的摄影时的图像图。使用者由上述引导显示1502得知摄影的样子。
摄影的图像数据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格式进行记录,但在标记区域201(参照图2)中使用了辅助模式且包含辅助模式的种类在内作为辅助模式信息而记录。
例如,如为图12、13的辅助模式,则记录示出“左背景”的字符串。
在本实施例3的图像处理装置1403中,数据解析部分1404具有与实施例1的构成不同的附属信息获取部分1405和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406。附属信息获取部分1405获取上述辅助模式信息,而不是在实施例1获取的对焦区域信息。
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406具有与实施例1不同的确定部分1407,该确定部分1407根据包含于上述附属信息的辅助模式信息确定在该图像区域内的脸部检测区域。
下面,再次参照图5的流程图关于本实施例3的图像处理装置104的动作说明具有特征的点。在步骤503中,从由步骤501读入的图像数据获取摄影时或摄影后附加的附属信息。在这里,在本实施例3中获取辅助模式信息,而不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获取的对焦区域信息。
在步骤504中,根据由步骤503获取的附属信息中的辅助模式信息设定脸部检测区域。在不能由后述的步骤505~506检测脸部而再次返回到该步骤的场合,将已设定的脸部检测区域以外的区域再设定为脸部检测区域。
关于其它步骤,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加以省略。
下面,根据图14说明作为实施例3的特征的在步骤504的脸部检测区域的设定方法。
在步骤1801,获取与由步骤503(参照图5)获取的附属信息中辅助模式有关的信息。
在步骤1802中,根据所获取的辅助模式信息将人物的脸部存在的可能性高的区域确定为脸部检测区域,计算出各座标值。
例如从“辅助模式=左背景”确定图15所示那样的脸部检测区域(斜线部分)1901。
在这里,上述脸部检测区域可根据包含上述标记区域201(参照图2)的制造商名、型号计算出,最好在校正处理装置内预先保持针对每个DSC的制造商的辅助模式信息和相对辅助模式的脸部检测区域。
在本实施例3中,作为脸部检测区域指定了大体的位置(斜线部分1901),但也可形成为例如将辅助显示内的人物型的脸部区域设定为最初的脸部检测区域。
在步骤1803中,可由脸部检测处理使用由步骤1802计算出的脸部检测区域信息地设定。
如上述那样按照实施例3,在辅助模式下,利用按照所显示的引导显示摄下人物脸部的可能性高这一点,根据引导显示中的人物的位置信息确定脸部检测区域,从而可按良好的效率处理。即,按照本实施例3,通过根据图像数据和与上述图像数据相关的附属信息获取摄影时的辅助模式信息的单元和根据上述辅助模式信息确定脸部检测区域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单元来进行脸部检测。
(实施例4)
实施例4涉及由实施例1说明的关于对焦区域的信息由“座标值”表示的场合。
实施例4的***构成也与实施例1同样由图1示出。在本实施例4中,DSC101由“座标值”示出关于作为摄影时的1个条件的对焦区域的信息。
即,在由实施例1示出的附属信息的TagNo.=4(图2)存放与用于对焦控制的区域的中央相当的座标值(X,Y)。
实施例4的数据解析部分106与实施例1不同,脸部检测处理部分109中的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确定部分110根据上述“座标值”确定脸部检测区域。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4的脸部检测区域的设定方法。
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由DSC101存放的附属信息获取用于上述对焦控制的区域的座标值。
接着,计算出以获取的座标值为中心的正方区域,将该正方区域确定为脸部检测区域。
上述正方区域在显示装置内成为预先确定的尺寸地计算出,与摄影图像数据相对析像度的比率成比例地确定,从而可相对摄影时的图像尺寸灵活地应对。
也可使用以获取的座标值为中心的半径R的圆或在图8~10中由符号801、902、1001所示那样的长方形的区域等的区域代替上述正方区域。
通过以上的处理设定脸部检测区域,实施脸部检测处理。
如上述那样按照本实施例4,通过从作为附属信息的用于对焦控制的区域的座标值确定脸部检测区域,从而可按良好的效率实施脸部检测处理。
本发明的主旨不限于脸部区域的检测。例如也可适用于在人的脸部以外成为特定的物体和动物等景物的特征的可检测的图像的特征区域的检测。即,通过根据与图像数据相关的附属信息确定图像的特征检测区域,从而可按良好精度在短时间处理图像的特征区域的检测。

Claims (15)

1.一种特征检测装置,从图像提取景物的特征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
获取附属信息的单元,该附属信息表示通过在摄影时或在摄影后由用户赋予而与上述图像关联起来的图像内部的位置,
根据上述附属信息而确定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多个特征检测区域的单元,及
对于上述多个特征检测区域实施特征检测处理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是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具有从上述附属信息获取对焦区域信息的单元,根据该对焦区域信息而确定上述脸部检测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焦区域信息包含测距框数和使用了的测距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焦区域信息包含关于对焦区域的座标值,上述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根据该座标值计算出上述脸部检测区域的座标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焦区域信息包含景物距离信息,根据上述景物距离信息而确定预定优先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对于越短的上述景物距离确定越高的优先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从上述附属信息获取摄影时的辅助模式信息的单元,
上述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根据该辅助模式信息而确定上述脸部检测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模式信息为表示摄影条件的字符串信息,上述确定脸部检测区域的单元在根据上述字符串信息按上述辅助模式显示的引导显示中,根据指定人物摄影的区域而确定上述脸部检测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实施特征检测处理的单元根据预定优先顺序实施上述特征检测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实施脸部检测处理的单元根据预定优先顺序实施上述脸部检测处理。
12.一种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由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征检测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数字静像照相机、及显示部分构成。
13.一种特征检测方法,从图像提取景物的特征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
获取附属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步骤,该附属信息表示通过在摄影时或在摄影后由用户赋予而与上述图像关联起来的图像内部的位置,
根据由上述第1步骤获取的信息而确定上述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多个特征检测区域的第2步骤,
对于上述多个特征检测区域付与优先顺序的第3步骤,及
按照上述优先顺序在该特征检测区域中实施特征检测处理的第4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特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是脸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特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属信息作为由上述第1步骤获取的信息包含上述图像区域内的对焦区域信息和摄影时的辅助模式信息的至少一个。
CNB2005100058056A 2004-01-27 2005-01-27 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7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18245A JP2005215750A (ja) 2004-01-27 2004-01-27 顔検知装置および顔検知方法
JP2004018245 2004-01-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3933A Division CN101286198B (zh) 2004-01-27 2005-01-27 特征检测装置和特征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8934A CN1648934A (zh) 2005-08-03
CN100395769C true CN100395769C (zh) 2008-06-18

Family

ID=348358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3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198B (zh) 2004-01-27 2005-01-27 特征检测装置和特征检测方法
CNB2005100058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769C (zh) 2004-01-27 2005-01-27 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3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198B (zh) 2004-01-27 2005-01-27 特征检测装置和特征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34098B2 (zh)
JP (1) JP2005215750A (zh)
KR (1) KR100777496B1 (zh)
CN (2) CN101286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2433A1 (en) * 2005-02-15 2006-08-17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amera
US8848057B2 (en) * 2005-12-05 201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ome security applications for television with digital video cameras
US8218080B2 (en) * 2005-12-05 2012-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ersonal settings, parental control, and energy saving control of television with digital video camera
JP2007157063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413235B2 (ja) 2006-02-22 2010-02-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US8199242B2 (en) * 2006-03-23 2012-06-12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JP4910462B2 (ja) * 2006-04-14 2012-04-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JP4819001B2 (ja) * 2006-07-25 2011-11-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44321B2 (ja) 2006-09-13 2012-10-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および被写体検出方法
JP4725802B2 (ja) 2006-12-27 2011-07-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合焦方法および合焦プログラム
KR101310230B1 (ko) * 2007-01-17 2013-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장치, 그 제어방법 및 제어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기록매체
JP4989243B2 (ja) 2007-02-05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被写体検出方法
JP5188071B2 (ja) 2007-02-08 201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焦点調節方法
US7978236B2 (en) * 2007-02-27 2011-07-12 Nikon Corporation Image-capturing device that displays a shifted enlargement area
JP4804398B2 (ja) * 2007-03-30 2011-11-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JP4315215B2 (ja) * 2007-05-18 2009-08-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顔検出方法、顔検出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477182B1 (ko) * 2007-06-01 2014-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및 그의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JP4994311B2 (ja) * 2007-06-18 2012-08-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顔検出方法、顔検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10777A (ja) * 2007-06-28 2009-01-15 Sony Corp 撮像装置、撮影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801013B2 (ja) * 2007-07-02 2011-10-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
JP4961282B2 (ja) * 2007-07-03 201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144944B2 (en) 2007-08-14 2012-03-27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shar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480401B1 (ko) * 2007-12-10 2015-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510101B1 (ko) * 2008-01-30 2015-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539729B2 (ja) * 2008-02-15 2010-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カメラ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69270B2 (ja) * 2008-03-10 2012-02-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再生装置
KR101417818B1 (ko) 2008-05-19 2014-07-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기에서 장면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KR20100001272A (ko) * 2008-06-26 2010-01-06 삼성디지털이미징 주식회사 셀프 촬영 안내 기능을 구비한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그 동작 방법
JP5210244B2 (ja) * 2008-08-13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制御装置及び映像制御装置を制御する制御方法
JP5428243B2 (ja) * 2008-08-28 2014-02-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メラ並びに画像振り分けプログラム
KR20100027700A (ko) * 2008-09-03 2010-03-11 삼성디지털이미징 주식회사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077694A (ja) * 2009-09-29 2011-04-14 Aiphone Co Ltd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12003576A (ja) * 2010-06-18 2012-01-05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96386B1 (ko) * 2011-11-22 2018-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이트 밸런스 조절장치 및 방법
US8854481B2 (en) * 2012-05-17 2014-10-0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Image stabilization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9219856B2 (en) * 2012-09-11 2015-12-22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control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performed by imaging control device
JP2014203407A (ja) * 2013-04-09 2014-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4346136B (zh) * 2013-07-24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JP6249825B2 (ja) * 2014-03-05 2017-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564275B2 (ja) * 2015-08-20 2019-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6504218B (zh) 2016-11-29 2019-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454289B (zh) * 2016-11-29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454054B (zh) 2016-11-29 2019-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341670B (zh) 2016-11-29 2017-09-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635770A (zh) * 2018-12-20 2019-04-16 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1382A (ja) * 1999-11-16 2001-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330882A (ja) * 2000-05-24 2001-11-30 Canon Inc 被写体認識機能付きカメラ
JP2003163827A (ja) * 2001-11-22 2003-06-06 Minolta Co Ltd 被写体抽出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8711A (en) * 1989-04-28 1992-07-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principal imag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principal image
US5289227A (en) 1992-01-22 1994-0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aking exposure and focusing in a camera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exposure
JPH05196857A (ja) 1992-01-22 1993-08-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の焦点制御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JP3649468B2 (ja) 1995-05-31 2005-05-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撮影機能付き電子アルバムシステム
US6088539A (en) * 1997-12-24 2000-07-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apparatus with focus adjusting function and focus adjustment control circuit
US7038715B1 (en) * 1999-01-19 2006-05-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gital still camera with high-quality portrait mode
JP3725996B2 (ja) 1999-06-10 2005-1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161471B2 (ja) 1999-06-15 2008-10-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813395B1 (en) * 1999-07-14 2004-11-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search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01195582A (ja) 2000-01-12 2001-07-19 Mixed Reality Systems Laboratory Inc 画像検出装置、画像検出方法、立体表示装置、表示コントローラ、立体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EP1126412B1 (en) 2000-02-16 2013-01-30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US6940545B1 (en) 2000-02-28 2005-09-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Face detecting camera and method
EP1191306B1 (en) 2000-09-26 2006-11-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istance information obtaining apparatus and distance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US6697502B2 (en) * 2000-12-14 2004-0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human figures in a digital image
JP2003143444A (ja) * 2001-11-06 2003-05-16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3259296A (ja) 2002-03-05 2003-09-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6895181B2 (en) * 2002-08-27 2005-05-17 Olympus Corporation Camera and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thereof
EP1422668B1 (en) * 2002-11-25 2017-07-2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hort film generation/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0478979C (zh) * 2002-11-26 2009-04-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利用身材信息辅助人脸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282943C (zh) * 2002-12-30 2006-11-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040151376A1 (en) * 2003-02-05 2004-08-0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20040207743A1 (en) * 2003-04-15 2004-10-21 Nikon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1382A (ja) * 1999-11-16 2001-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330882A (ja) * 2000-05-24 2001-11-30 Canon Inc 被写体認識機能付きカメラ
JP2003163827A (ja) * 2001-11-22 2003-06-06 Minolta Co Ltd 被写体抽出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2003 -163827A 2003.06.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34098B2 (en) 2010-06-08
CN1648934A (zh) 2005-08-03
CN101286198A (zh) 2008-10-15
KR20050077274A (ko) 2005-08-01
US20050179780A1 (en) 2005-08-18
KR100777496B1 (ko) 2007-11-20
JP2005215750A (ja) 2005-08-11
CN101286198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5769C (zh) 脸部检测装置和脸部检测方法
CN101013470B (zh) 面部重要度确定装置和方法、及图像摄取装置
CN101246541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图像拾取设备
CN100565319C (zh) 曝光控制装置和图像摄取装置
US8488847B2 (en) Electronic camera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727183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ith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chart display capability
JP4440964B2 (ja) 撮影システム
JP486293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99242B2 (en) Camera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20040208114A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image pickup device program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KR102499560B1 (ko) 검출 장치 및 검출 방법
CN102104785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42903B (zh)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以及程序
CN103118226B (zh) 光源估计装置、光源估计方法、存储介质和成像设备
CN102047652A (zh) 摄像装置、集成电路、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JP2009089084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1640764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JP4703498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6254754A (zh) 拍摄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拍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902168B (zh)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装置及拍摄设备
CN102300038A (zh) 摄像装置
CN101646020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429002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5142745A (ja)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20220103746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