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2100617A1 -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2100617A1
WO2012100617A1 PCT/CN2011/084571 CN2011084571W WO2012100617A1 WO 2012100617 A1 WO2012100617 A1 WO 2012100617A1 CN 2011084571 W CN2011084571 W CN 2011084571W WO 2012100617 A1 WO2012100617 A1 WO 201210061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ylinder
splint
longitudinal
l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845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侯国阳
Original Assignee
Hou Guo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u Guoyang filed Critical Hou Guoyang
Publication of WO201210061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2100617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2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replacing by bobbins, cores, or receptacles at take-up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D01H9/08Doffing arrangements independent of 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 D01H9/10Doffing carriages ; Loading carriages with cores

Definitions

  • the existing automatic doffer device (automatic doffer, also known as doffing trolley) used on spinning machines has been used for more than 30 years, but the main reasons for its inability to be widely used are:
  •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bobbi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automatic doffing device, that is, the doffing device is always moving during the doffing, so that the spun yarn and the spindle are touched.
  • the impact produces a radial impact and damages the spindle.
  • the cylinder rod of the lift cylinder 7 passes through the support frame 11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 table 8,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lift table 8 is connected to the clamp drive mechanism.
  • the clamping drive mechanism includes:
  • Figure 6 is a schematic left side view of Figure 4. Reference mark:
  • 1 is the front splint
  • 2 is the front rubber pad
  • 3 is the rear rubber pad
  • 4 is the rear splint
  • 5 is the clamping cylinder
  • 6 is the pallet
  • 7 is the lifting cylinder
  • 8 is the lifting platform
  • 9 is the longitudinal rail slider
  • 11 is the support frame
  • 12 is the translation stage
  • 13 is the horizontal rail slider
  • 14 is the horizontal guide rail
  • 16 is the doffing car
  • 17 is the spun yarn tube
  • 18 is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 a doffing cart 16 for carrying the bobbin tube 17 the doffing cart 16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and rear posi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the front and rear posi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grip driving The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longitudinal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 Step 1 The front and rear posi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djusts the front and rear positions of the front splint 1 and the rear splint 4 so as to face the top end of the spun yarn tube 17;
  • Step 6 The clamping drive mechanism drives the front splint 1 and the rear splint 4 to release the top end of the spun yarn tube 17, and the spun yarn tube 17 falls into the doffing cart 16.
  • the lifting cylinder 7 is positively ventilated, and the cylinder rod of the lifting cylinder 7 is extended to drive the lifting platform 8 and the mechanisms connected thereto to start to descend and descend under the driving of the lifting cylinder 7. At a certain position, it stops due to mechanical limit or full stroke of the cylinder.
  •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18 and the clamping cylinder 5 are operated in such a manner as to ensure stable clamping of the bobbin 17 and avoid the operation of the single-sided cylinder, which causes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bobbin 17 to be offset when the bobbin 17 is clamped. , causing damage to the yarn or spindle.
  • the front splint 1 is placed against the spun yarn tube 17, and then the rear splint 4 is placed against the spun yarn tube 17.
  • the doffing cart 16 drives the automatic doffer device to move in the X direction, and stops after moving for a distance to the next station.
  • the X direction refers to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bobbins 17 are arranged, see Fig. 3.
  • the front and rear telescopic movement of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18 drives the translation stage 12 and the longitudinal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mounted on the translation stage 12 to move back and forth, and the movement strok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ylinder stroke and the mechanical limit.
  •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18 can also be replaced by a motor driven screw, an electric push rod, a screw lift or a linear motor.
  • the longitudinal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 Two longitudinal rails 10 are fixedly mounted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11,
  •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frame 11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cylinder 7,
  • the rear splint 4 is a flat plate, and a rear rubber pad 3 having good elasticity and friction is mounted on the clamping surface of the rear cleat 4.
  • the front splint 1 is a flat plate, and both ends thereof are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lifting platform 8 through a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front rubber pad 2 having good elasticity and friction is mounted on the clamping surface of the front cleat 1.
  • the fixing manner of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18 and the lifting cylinder 7 in the first embodiment can be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prior art, and will not b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he following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technical solution given in the second embodiment.
  • a support frame 11 having a gate shape is fixedly mounted on the translation stage 12, and a longitudinal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is mounted on the support frame 11.
  • Each of the clamping cylinders 5 has a piston rod,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fixed by a threaded connection with a rear clamping plate 4, SP: the number of clamping cylinders 5 is the same as the number of rear clamping plates 4, and the two are in a one-to-one relationship.
  • the front splint 1 is a flat plate, and both ends thereof are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lifting platform 8 through a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front rubber pad 2 having good elasticity and friction is mounted on the clamping surface of the front cleat 1.
  • the fixing manner of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18 and the lifting cylinder 7 and the clamping cylinder 5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a conventionally known technique, which will not b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specific actions are as fol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纱机的自动落纱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细纱 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机装置(自动落纱机, 亦称落纱 小车)已使用近三十余年,但依然不能大规模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1、 自动落纱机装置拔细纱机上的细纱管进行升管操作时, 需要 夹持细纱管上缠有细纱的部位, 这样容易破坏纱线、 污染纱线,
2、 夹持细纱管后在进行升管操作时, 因为细纱管的运动方向与 自动落纱装置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即落纱时落纱装置一直是运动 的, 所以导致细纱管与锭子触碰产生径向冲击, 损伤锭子。
由于目前人们对高端产品的追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的自动落纱 机装置因解决不了对纱线及锭子的损伤问题,故大部分细纱纺织厂又 回归到传统的人工拔纱, 人工拔纱不但劳动强度大, 且用工成本大大 提高, 更进一步增加了制造高端产品的生产成本,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和树立企业的形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 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进, 解决拔细纱机上的 细纱管进行升管操作时, 对纱线及锭子的损伤问题, 取得了有益的效 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于夹持细纱管 17顶端的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 前后相对平行 设置,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在夹持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夹持或松开细纱 管 17顶端,
用于承载细纱管 17的落纱车 16, 落纱车 16上设有前后位置调 节机构, 前后位置调节机构上设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夹持驱动 机构设置在纵向高度调节机构上,
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在纵向高度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调节其高度, 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在前后位置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调节其前后位 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 一至四根水平导轨 14, 平行的设置在落纱车 16上表面且均匀分 布, 每根导轨上配有一个水平导轨滑块 13,
均匀分布的一至四根水平导轨 14上设有平移台 12, 平移台 12 下端面与水平导轨滑块 13固定连接,
落纱车 16上安装有水平气缸 18, 水平气缸 18的气缸杆固定在 平移台 12的下端,
平移台 12上固定安装有门字形的支撑架 11, 支撑架 11上安装 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一至四根纵向导轨 10, 固定安装在支撑架 11侧面,
一至四根纵向导轨 10上分别设有能沿着纵向导轨 10上下滑动的 纵向导轨滑块 9,
升降台 8固定在各纵向导轨滑块 9上,
支撑架 11上表面设有升降气缸 7,
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穿过支撑架 11后与升降台 8的上端连接, 升降台 8的前端与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升降气缸正向通气则气缸杆伸出带动 升降台 8及夹持驱动机构下降,升降气缸反向通气则气缸杆缩回带动 升降台 8及夹持驱动机构上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
与升降台 8固定连接的托板 6,托板 6向升降台 8前方水平延伸, 托板 6上设有至少一个夹持气缸 5,
每个夹持气缸 5 的活塞杆前端与一个后夹板 4通过螺纹连接固 定,
所述后夹板 4为一平板,后夹板 4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后橡胶垫 3, 所述前夹板 1为一平板,其两端通过连接件与升降台 8刚性连接, 前夹板 1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前橡胶垫 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根据一次需要同时夹持的细纱管 17 的数量, 一比一的设置同等数量:的夹持气缸 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多个夹持气缸 5应均匀设置于托板 6 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每个夹持气缸 5 均有一至四根活塞 杆,同属于一个夹持气缸 5的各活塞杆均与同一个后夹板 4通过螺纹 连接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取得的有益效果 是:
( 1 ) 抓管时夹持纱管顶部无缠绕纱线的部位, 对纱线无任何损 伤和污染。 ( 2 ) 垂直拔纱升管时自动落纱装置静止不动纱管相对于锭子在 水平方向相对静止, 不会对锭子造成任何伤害。
( 3 ) 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 2是图 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3是图 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 5是图 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6是图 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前夹板, 2为前橡胶垫, 3后橡胶垫, 4为后夹板, 5为夹持 气缸, 6为托板, 7为升降气缸, 8为升降台, 9为纵向导轨滑块, 10 为纵向导轨, 11为支撑架, 12为平移台, 13为水平导轨滑块, 14为 水平导轨, 16为落纱车, 17为细纱管, 18为水平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 1、 2、 3所示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 落纱装置, 包括:
用于夹持细纱管 17顶端的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 前后相对平行 设置,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在夹持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夹持或松开细纱 管 17顶端,
用于承载细纱管 17的落纱车 16, 落纱车 16上设有前后位置调 节机构, 前后位置调节机构上设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夹持驱动 机构设置在纵向高度调节机构上,
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在纵向高度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调节其高度, 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在前后位置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调节其前后位 置。 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可以按如下步骤操控:
步骤 1、前后位置调节机构调节前夹板 1与后夹板 4的前后位置, 使其正对细纱管 17顶端;
步骤 2、 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开始下降, 降到适当的位置, 停止下 降;
步骤 3、 夹持驱动机构带动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动作夹紧细纱管 17顶端 (细纱管 17顶端的无纱线缠绕部位), 夹持细纱管 17顶端的 长度为 2至 30毫米, 夹持力达到可以将细纱管拔出时, 停止夹紧动 作;
步骤 4、 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开始上升, 上升至纱锭的高度后停止 完成拔管动作;
步骤 5、前后位置调节机构调节前夹板 1与后夹板 4的前后位置, 使细纱管 17移动到落纱车 16的上方;
步骤 6、 夹持驱动机构带动前夹板 1和后夹板 4动作松开细纱管 17顶端, 细纱管 17落入落纱车 16内。
至此,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完成了一个工 位上的所有动作, 然后进入下一个工位等待动作的发生。如此循环工 作, 直至生产完成。 亦可在完成步骤 4后, 使落纱车 16先行进入下 一个工位的同时, 执行步骤 5、 6。 实施例一在使用时, 当前夹板 1、 后夹板 4位于细纱管 17的正 上方, 且起始位置高于细纱管 17时, 具体动作如下:
1) 升降气缸 7正向通气, 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伸出带动升降台 8及其上连接的各机构在升降气缸 7的带动下开始下降, 降 到一定的位置, 由于机械限位或气缸满行程作用停止。
2) 水平气缸 18带动平移台 12向后运动, 使前夹板 1也向后运 动, 与此同时, 夹持气缸 5向前运动, 使后夹板 4也向前运 动, 如此就使前夹板 1、 后夹板 4互相靠拢, 并且前夹板 1 与后夹板 4一起夹紧细纱管 17的无纱线缠绕部位, 夹持长 度为 2至 30毫米, 一次夹持多个, 从而完成夹持动作。 之 所以让水平气缸 18、夹持气缸 5如此动作是为了确保对细纱 管 17 的稳定夹持, 避免单面气缸动作, 导致夹持住细纱管 17时却使细纱管 17的纵向轴线产生偏移, 导致纱线或锭子 的损伤。 当然, 也可以先使前夹板 1抵靠住细纱管 17, 再使 后夹板 4抵靠住细纱管 17, 这是显而易见的。
3) 升降气缸 7反向通气, 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收缩带动升降台 8及其上连接的各机构在升降气缸 7的带动下开始上升, 升 到细纱管下端脱离锭子上端后, 由于机械限位或气缸满行程 作用停止, 拔管动作完成。
4) 拔管动作完成后, 落纱车 16带动该自动落纱机装置沿 X向 方向运动, 运动一段距离至下一个工位后停止。 X向是指细 纱管 17的排列方向, 参见图 3。
5) 与上步动作同时, 水平气缸 18继续带动平移台 12后移, 拔 出的细纱管 17随之后移一定行程后停止, 此时细纱管 17位 于落纱车 16上方。
6) 水平气缸 18不动作(即: 前夹板 1与平移台 12均不动作), 后夹板 4在夹持气缸 5的带动下开始向后运动,放松细纱管 17, 细纱管 17脱离落入落纱车 16内的纱管收纳箱中, 完成 落纱动作。
7) 水平气缸 18带动平移台 12及前夹板 1、 后夹板 4前移至新 的细纱管 17的正上方, 等待下一动作。
至此, 该自动落纱机装置(自动落纱机器人)完成了一个工位上 的所有动作并进入了下一个工位等待动作的发生。如此循环工作, 直 至生产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 1、 2、 3所示的实施例一,其中, 所述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
两根水平导轨 14, 平行的设置在落纱车 16上表面左右两侧, 每 根导轨上配有一个水平导轨滑块 13,
两根水平导轨 14间设有平移台 12, 平移台 12两端分别与一个 水平导轨滑块 13固定连接,
落纱车 16上安装有水平气缸 18, 水平气缸 18的气缸杆固定在 平移台 12的下端,
平移台 12上固定安装有门字形的支撑架 11, 支撑架 11上安装 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通过水平气缸 18前后伸缩, 带动平移台 12及安装在平移台 12 上的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前后运动,运动行程可由气缸行程及机械限位 作用控制。 水平气缸 18也可用电机带动丝杆, 电动推杆, 螺旋升降 机或是直线电机代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 1、 2、 3所示的实施例一,其中, 所述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两根纵向导轨 10, 固定安装在支撑架 11侧面,
两根纵向导轨 10上分别设有能沿着纵向导轨 10上下滑动的纵向 导轨滑块 9,
升降台 8固定在两个纵向导轨滑块 9之间,
支撑架 11上表面设有升降气缸 7,
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穿过支撑架 11后与升降台 8的上端连接, 升降台 8的前端与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升降气缸正向通气则气缸杆伸出带动升降台 8 及夹持驱动机构 下降,升降气缸反向通气则气缸杆缩回带动升降台 8及夹持驱动机构 上升。 支撑架 11用来固定和承载纵向高度调节机构,纵向导轨 10用来 防止外力对气缸杆的轴向冲击,及对整个纵向高度调节机构起到支撑 作用。 升降气缸 7也可用电机带动丝杆, 电动推杆, 螺旋升降机, 或 是直线电机代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 1、 2、 3所示的实施例一,其中, 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
与升降台 8固定连接的托板 6,托板 6向升降台 8前方水平延伸, 托板 6上设有至少一个夹持气缸 5, 图 2给出的实施例设置了十 个夹持气缸 5, 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 例如: 根据一次需要同时 夹持的细纱管 17的数量, 一比一的设置同等数量的夹持气缸 5, 多个夹持气缸 5应均匀设置于托板 6上,
每个夹持气缸 5均有两个活塞杆,活塞杆前端与一个后夹板 4通 过螺纹连接固定, SP: 夹持气缸 5的数量和后夹板 4的数量相同, 二 者为一对一的关系,
所述后夹板 4为一平板,后夹板 4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弹性及摩擦 力都较好的后橡胶垫 3,
所述前夹板 1为一平板,其两端通过连接件与升降台 8刚性连接, 前夹板 1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弹性及摩擦力都较好的前橡胶垫 2。 实施例一中水平气缸 18、升降气缸 7, 夹持气缸 5的固定方式可 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实现, 本申请不再详述。 以下是对实施例二给出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如图 4、 5、 6所示的实施例二, 其中, 所述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 括:
两根水平导轨 14, 平行的设置在落纱车 16上表面左右两侧, 每 根导轨上配有一个水平导轨滑块 13,
两根水平导轨 14间设有平移台 12, 平移台 12两端分别与一个 水平导轨滑块 13固定连接,
落纱车 16上安装有水平气缸 18, 水平气缸 18的气缸杆固定在 平移台 12的下端,
平移台 12上固定安装有门字形的支撑架 11, 支撑架 11上安装 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通过水平气缸 18前后伸缩, 带动平移台 12及安装在平移台 12 上的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前后运动,运动行程可由气缸行程及机械限位 作用控制。 水平气缸 18也可用电机带动丝杆, 或是直线电机代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 4、 5、 6所示的实施例二,其中, 所述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一根纵向导轨 10, 固定安装在支撑架 11侧面,
一根纵向导轨 10上设有能沿着纵向导轨 10上下滑动的纵向导轨 滑块 9,
升降台 8固定在纵向导轨滑块 9上,
支撑架 11上表面设有升降气缸 7,
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穿过支撑架 11后与升降台 8的上端连接, 升降台 8的前端与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升降气缸正向通气则气缸杆伸出带动升降台 8 及夹持驱动机构 下降,升降气缸反向通气则气缸杆缩回带动升降台 8及夹持驱动机构 上升。
支撑架 11用来固定和承载纵向高度调节机构,纵向导轨 10用来 防止外力对气缸杆的轴向冲击,及对整个纵向高度调节机构起到支撑 作用。 升降气缸 7也可用电机带动丝杆电动推杆, 螺旋升降机, 或是 直线电机代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 4、 5、 6所示的实施例二,其中, 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
与升降台 8固定连接的托板 6,托板 6向升降台 8前方水平延伸, 托板 6上设有至少一个夹持气缸 5, 图 2给出的实施例设置了十 个夹持气缸 5, 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 例如: 根据一次需要同时 夹持的细纱管 17的数量, 一比一的设置同等数量的夹持气缸 5, 多个夹持气缸 5应均匀设置于托板 6上,
每个夹持气缸 5上有一个活塞杆,活塞杆前端与一个后夹板 4通 过螺纹连接固定, SP: 夹持气缸 5的数量和后夹板 4的数量相同, 二 者为一对一的关系,
所述后夹板 4为一平板,后夹板 4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弹性及摩擦 力都较好的后橡胶垫 3,
所述前夹板 1为一平板,其两端通过连接件与升降台 8刚性连接, 前夹板 1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弹性及摩擦力都较好的前橡胶垫 2。 实施例二中水平气缸 18、升降气缸 7, 夹持气缸 5的固定方式可 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实现, 本申请不再详述。 实施例二在使用时, 当前夹板 1、 后夹板 4位于细纱管 17的正 上方, 且起始位置高于细纱管 17时, 具体动作如下:
1) 升降气缸 7正向通气,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伸出带动升降 台 8及其上连接的各机构在升降气缸 7 的带动下开始下 降, 降到一定的位置, 由于机械限位或气缸满行程作用停 止。
2) 水平气缸 18带动平移台 12向后运动,使前夹板 1也向后 运动, 与此同时, 夹持气缸 5向前运动, 使后夹板 4也向 前运动, 如此就使前夹板 1、 后夹板 4互相靠拢, 并且前 夹板 1与后夹板 4一起夹紧细纱管 17的无纱线缠绕部位, 夹持长度为 2至 30毫米, 一次夹持多个, 从而完成夹持 动作。 之所以让水平气缸 18、 夹持气缸 5如此动作是为 了确保对细纱管 17的稳定夹持, 避免单面气缸动作, 导 致夹持住细纱管 17时却使细纱管 17 的纵向轴线产生偏 移, 导致纱线或锭子的损伤。 当然, 也可以先使前夹板 1 抵靠住细纱管 17, 再使后夹板 4抵靠住细纱管 17, 这是 显而易见的。
3) 升降气缸 7反向通气,升降气缸 7的气缸杆收缩带动升降 台 8及其上连接的各机构在升降气缸 7 的带动下开始上 升, 升到细纱管下端脱离锭子上端后, 由于机械限位或气 缸满行程作用停止, 拔管动作完成。
4) 拔管动作完成后, 落纱车 16带动该自动落纱机装置沿 X 向方向运动, 运动一段距离至下一个工位后停止。 X向是 指细纱管 17的排列方向, 参见图 3。
5) 与上步动作同时, 水平气缸 18继续带动平移台 12后移, 拔出的细纱管 17随之后移一定行程后停止, 此时细纱管 17位于落纱车 16上方。
6) 水平气缸 18不动作(SP:前夹板 1与平移台 12均不动作), 后夹板 4在夹持气缸 5的带动下开始向后运动,放松细纱 管 17, 细纱管 17脱离落入落纱车 16内的纱管收纳箱中, 完成落纱动作。
7) 水平气缸 18带动平移台 12及前夹板 1、 后夹板 4前移至 新的细纱管 17的正上方, 等待下一动作。
至此, 该自动落纱机装置(自动落纱机器人)完成了一个工位上 的所有动作并进入了下一个工位等待动作的发生。如此循环工作, 直 至生产完成。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 的现有技术。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于夹持细纱管 (17) 顶端的前夹板 (1 ) 和后夹板 (4), 前后 相对平行设置, 前夹板(1 )和后夹板(4)在夹持驱动机构的带动下 夹持或松开细纱管 (17) 顶端,
用于承载细纱管 (17) 的落纱车 (16), 落纱车 (16) 上设有前 后位置调节机构, 前后位置调节机构上设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 夹持驱动机构设置在纵向高度调节机构上,
前夹板(1 )和后夹板(4)在纵向高度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调节其 高度,
前夹板(1 )和后夹板(4)在前后位置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调节其 前后位置。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
一至四根水平导轨 (14), 平行的设置在落纱车 (16) 上表面且 均匀分布, 每根导轨上配有一个水平导轨滑块 (13),
均匀分布的一至四根水平导轨 (14) 上设有平移台 (12 ), 平移 台 (12) 下端面与水平导轨滑块 (13) 固定连接,
落纱车 (16) 上安装有水平气缸 (18), 水平气缸 (18) 的气缸 杆固定在平移台 (12) 的下端,
平移台 (12)上固定安装有门字形的支撑架(11 ), 支撑架(11 ) 上安装有纵向高度调节机构。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纵向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一至四根纵向导轨 (10), 固定安装在支撑架 (11 ) 侧面, 一至四根纵向导轨(10)上分别设有能沿着纵向导轨(10)上下 滑动的纵向导轨滑块 (9),
升降台 (8) 固定在各纵向导轨滑块 (9) 上, 支撑架 (11 ) 上表面设有升降气缸 (7),
升降气缸(7) 的气缸杆穿过支撑架(11 )后与升降台 (8) 的上 端连接,
升降台 (8) 的前端与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升降气缸正向通气则气缸杆伸出带动升降台 (8) 及夹持驱动 机构下降, 升降气缸反向通气则气缸杆缩回带动升降台 (8) 及夹持 驱动机构上升。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
与升降台 (8) 固定连接的托板 (6), 托板 (6) 向升降台 (8) 前方水平延伸,
托板 (6) 上设有至少一个夹持气缸 (5),
每个夹持气缸(5) 的活塞杆前端与一个后夹板(4)通过螺纹连 接固定,
所述后夹板(4)为一平板, 后夹板(4) 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后橡 胶垫 (3),
所述前夹板(1 )为一平板, 其两端通过连接件与升降台 (8) 刚 性连接, 前夹板 (1 ) 的夹持面上安装有前橡胶垫 (2)。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根据一次需要同时夹持的细纱管(17) 的数量, 一比一的设置 同等数量的夹持气缸 (5)。
7.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多个夹持气缸 (5) 应均匀设置于托板 (6) 上。
8.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每个夹持气缸 (5) 均有一至四根活塞杆, 同属于一个夹持气 缸 (5) 的各活塞杆均与同一个后夹板 (4) 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PCT/CN2011/084571 2011-01-28 2011-12-23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WO201210061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0408 2011-01-28
CN201110030408.X 2011-01-28
CN201110223220.7 2011-08-05
CN 201110223220 CN102296394B (zh) 2011-01-28 2011-08-05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00617A1 true WO2012100617A1 (zh) 2012-08-02

Family

ID=45357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1/084571 WO2012100617A1 (zh) 2011-01-28 2011-12-23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6394B (zh)
WO (1) WO20121006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2496B (zh) * 2012-11-12 2014-11-05 青岛大学 一种落纱机自动拔管装置
CN103074713A (zh) * 2013-02-01 2013-05-01 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空纱管垂直插管装置
CN103498223B (zh) * 2013-09-26 2016-09-07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落纱机移动定位同步插管装置
CN103603104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落纱机自动拔管装置
CN103862700B (zh) * 2014-03-17 2016-06-01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挤压脱水机模板调节装置
CN104499121B (zh) * 2014-12-30 2017-07-04 张家港市金纱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对梳棉圈条器压辊活动调节装置
CN105568449B (zh) * 2016-03-09 2017-11-21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流纺落纱机的筒子架开启方法及其装置
CN106906542A (zh) * 2016-09-30 2017-06-30 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装置
CN106480568B (zh) * 2016-12-06 2019-01-11 桐乡市河山伟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纱线包覆机的下料传送机构
CN111206314B (zh) * 2020-01-13 2022-03-01 日照品特裕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机落纱装置
CN114162669A (zh) * 2020-09-10 2022-03-1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摇绞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1128A1 (de) * 1977-06-03 1978-12-14 Teijin Ltd Automatische spulenwechselvorrichtung
US4145868A (en) * 1978-02-17 1979-03-27 How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type auto-doffer provided with doffing device and donning device for ring spinning machine and the like
EP0421714A2 (en) * 1989-10-02 1991-04-10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A yarn spinning machine with a treating carrier
CN101514505A (zh) * 2009-03-20 2009-08-26 清华大学 落纱机永磁吸放式顶冲卸管装置
CN101701385A (zh) * 2009-11-04 2010-05-05 清华大学 一种自动落纱装置
CN101787594A (zh) * 2009-01-23 2010-07-28 清华大学 细纱机落纱用凸轮顶杆式卸管装置
CN101818392A (zh) * 2010-05-11 2010-09-01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短机的集体落纱装置
CN101818393A (zh) * 2010-04-29 2010-09-01 无锡集聚纺织器械有限公司 落纱机预拔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4578B (zh) * 2008-09-24 2011-05-11 新昌县今朝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落纱机
CN202214491U (zh) * 2011-01-28 2012-05-09 侯国阳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1128A1 (de) * 1977-06-03 1978-12-14 Teijin Ltd Automatische spulenwechselvorrichtung
US4145868A (en) * 1978-02-17 1979-03-27 How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type auto-doffer provided with doffing device and donning device for ring spinning machine and the like
EP0421714A2 (en) * 1989-10-02 1991-04-10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A yarn spinning machine with a treating carrier
CN101787594A (zh) * 2009-01-23 2010-07-28 清华大学 细纱机落纱用凸轮顶杆式卸管装置
CN101514505A (zh) * 2009-03-20 2009-08-26 清华大学 落纱机永磁吸放式顶冲卸管装置
CN101701385A (zh) * 2009-11-04 2010-05-05 清华大学 一种自动落纱装置
CN101818393A (zh) * 2010-04-29 2010-09-01 无锡集聚纺织器械有限公司 落纱机预拔管装置
CN101818392A (zh) * 2010-05-11 2010-09-01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短机的集体落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394B (zh) 2013-09-11
CN102296394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00617A1 (zh)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WO2011054295A1 (zh) 环锭纺智能落纱机
CN107803972A (zh) 自动叠盘收料机
CN102848179B (zh) 蜂鸣片安放机构
CN109841554B (zh) 一种硅片百片整形上料设备
CN202214491U (zh) 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
CN209831667U (zh) 一种三自由度机械执行臂
CN209682497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模具的脱模装置
CN206375395U (zh) 一种跟随式推砖装置
CN216188837U (zh) 一种全自动储送料装置
CN210504604U (zh) 一种星形轮自动上料装置
CN105261674B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排版机的玻璃定位夹具
CN210213975U (zh) 自动收集码放橡胶管设备
CN210616802U (zh) 夹持式长行程进料机构
CN207509607U (zh) 自动叠盘收料机
CN202595377U (zh) 一种自动落纱装置及其纵向调节机构
CN111702538B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送料机构
CN221336484U (zh) 一种用于推油杆自动锻压生产线的下料装置
CN203901282U (zh) 一种微型电机转子自动摆放设备
CN214938127U (zh) 双轴纱线上料装置
CN219923545U (zh) 一种通用型胶辊自动涂料装盘一体机
CN219408212U (zh) 料架棒料自动举升上料机构
CN216760795U (zh) 一种用于pet短纤维的自动拉伸设备
CN218084364U (zh) 一种基于电感成型压机的送粉器
CN217239274U (zh) 一种绕线机的上下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7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7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7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A DATED 21.08.2014)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7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