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8373U - 電連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8373U
TWM608373U TW109211925U TW109211925U TWM608373U TW M608373 U TWM608373 U TW M608373U TW 109211925 U TW109211925 U TW 109211925U TW 109211925 U TW109211925 U TW 109211925U TW M608373 U TWM608373 U TW M6083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degre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1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文利
游正禕
Original Assignee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1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8373U/zh
Priority to CN202022816169.8U priority patent/CN213425256U/zh
Priority to JP2021000122U priority patent/JP3231291U/ja
Priority to KR2020210000298U priority patent/KR200497068Y1/ko
Publication of TWM608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8373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7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pin shaped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電連接端子,係包含一料帶與複數端子。該等端子分別地具有複數彎折點,該等端子之間具有間隙。其中,該等端子係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之間。其中,當該等端子與料帶位於同一或接***面,其為第一階段。

Description

電連接端子
本創作為一種連接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節省材料與提供高度平整度等優勢的電連接端子。
傳統上連接器,例如WTB或ISO的連接器,其可以參照圖1,係說明傳統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在圖1中,連接器具有膠芯2、開孔4、殼體6、固定件8與端子14。在端子14之一端以SMT腳形成在電路板端(圖未示),於此,端子14採用二次折彎的方式以形成如圖1的端子形狀;然而,由於端子14為導電金屬材料,其本身的特性具有彈性,導致於在彎折的過程中,SMT腳的平整度非常不容易控制,端子14容易造成因為例如空焊等問題而導致於導電性不佳或無法導電的問題。
再者,前述二次彎折的方式可能導致平整度不佳之外,尚還存有材料浪費的缺點,其可以參考圖2(a)與圖2(b),係為傳統端子30進行彎折之後與之前的結構示意圖。在圖2(a)中,是傳統端子經過二次彎折之後的形狀,其端子30包含接觸端34與彎折端36,在形成圖2(a)的端子30形狀之前,端子30是經由例如端子裁切定長、端子打薄、裁切料帶32、與膠芯2組 裝和二次的90度彎折,方才能形成如圖1的端子14。從圖2(a)與圖2(b)中,可以明顯理解到,為了形成端子30,需要從較長的立體板材(圖未示)切割出可供多次彎折且具有料帶32的端子30,其才能形成未彎折的料帶32、接觸端34與彎折端36。因此,圖2(a)與圖2(b)需要體積較大的立體板材來切割出端子30。
又,為了解決SMT平整度的不良的作法,參考圖3,係說明傳統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在圖3中,是直接在立體板材直接裁切出具有料帶42與端子44的端子組40,其採用的製程為以下料的方式形成前述端子組40,由於本方法的端子44不須經過折彎而能夠直接形成SMT腳,使得產能能夠有效地提升,但是這樣子的方法仍然存在缺失,由於製程中為了同時形成多的端子,其間隙D必須拉大,才能夠區別各個端子44,進而造成過多的材料的浪費。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電連接端子,其用以解決傳統端子所造成的缺失。
本創作之第一目的係提供一種電連接端子,係能夠在製作的過程中達到省料的效果。
本創作之第二目的係根據前述的電連接端子,係將端子以特定方式,例如以一角度斜向排列,以達到有效地縮減端子間的間隙而能夠省料的效果。
本創作之第三目的係根據前述的電連接端子,係在後期無需 彎折加工的情況下,直接地將端子脫離料帶,以形成獨立的端子,並且能夠單獨地***置在膠芯的開孔。
本創作之第四目的係根據前述的電連接端子,係在後期無需彎折加工的情況下,藉由料帶的轉動而直接可以應用於膠芯而形成連接器,使得其可達到高度的平整度。
本創作之第五目的係根據前述的電連接端子,可以在不影響平整度的情況之下,藉由料帶的轉動而能夠一次組裝多個端子,進而達到產能的提升。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電連接端子,係包含一料帶與複數端子。該等端子分別地具有複數彎折點,該等端子之間具有間隙。其中,該等端子係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度之間。其中,當該等端子與料帶位於同一或接***面,其為第一階段。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電連接端子應用於具一膠芯、複數開孔、一殼體與一固定件的組件。電連接端子包含複數端子。該等端子分別地***該等開孔,每一該等端子具有複數彎折點,該等端子之間具有間隙。其中,該等端子在第一階段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並且連接料帶。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度之間,並且在該等端子脫離料帶之後,形成獨立的端子。
相較於習知的技術,本創作提供電連接端子,相較於需要彎折的端子製程方式,更能節省材料的使用與達成高度的平整度;以及,相較於不需要彎折的端子製程方式,本創作更能夠在相同的板材體積之下, 形成更多的端子數量,以有效地提高產能。
2:膠芯
4:開孔
6:殼體
8:固定件
10、10’:電連接端子
14、30、44:端子
12、32、42:料帶
122:操作部
124:連接部
1242:第一端
1244:第二端
126:作用件
1422:第一彎折點
1424:第二彎折點
34:接觸端
36:彎折端
40:端子組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D、d:間隙
SP:半封閉空間
S81-S83:方法步驟
S91-S92:方法步驟
圖1係說明傳統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a)與圖2(b)係說明傳統端子在彎折之前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係說明傳統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4(a)是本創作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的俯視圖。
圖4(b)是係說明圖4(a)之電連接端子的側面示意圖。
圖5係說明圖4(a)之端子脫離料帶的示意圖。
圖6(a)是本創作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的俯視圖。
圖6(b)是係說明圖6(a)之電連接端子的側面示意圖。
圖7係說明圖6(a)的電連接器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8係說明圖6(a)的電連接器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9係說明圖8之端子應用連接器組件的結合示意圖。
圖10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製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創作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單元、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創作之範疇提供一般 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創作中,用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的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一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用語「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請參考圖4(a)與4(b),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4(a)是本創作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和圖4(b)是係說明圖4(a)之電連接端子的側面示意圖。
在圖4(a)中,電連接端子10包含一料帶12與複數端子14。
每一該等端子14分別地具有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使得該等端子14的形狀呈現Z字形,於其他實施例中,彎折點的數量為大於2個時,將使得每一該等端子14的形狀為鋸齒形。又,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可分別地夾設一角度,該角度的範圍介於45度至90度之間或介於90度至135度之間。該等端子14之間具有間隙d。
值得注意的是,該等端子14係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例如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度之間,於此係以45度角為例說明,亦即該等端子14係以斜向45度的方式進行排列,且該等端子14之間具有一間隙d,其明顯小於前述圖3所示的間隙D。於此,間隙d具有相同的變化趨 勢,使得該等端子14為平行排列。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等端子14也可非為平行排列。
一併參照圖4(b),係顯示該等端子14與料帶12位於同一或接***面,於此定義為第一階段。於本實施例中,係將該等端子14與料帶12設置位於同一(或接近)平面2的結構,定義為第一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或是後續提到的階段,僅只是為了區別在不同階段過程中,該等端子14與料帶12的結構關係,其不應做為解釋本創作範圍之限制條件。於其他的實施例,料帶12與該等端子14可以是接近同一平面,也就是料帶12與該等端子14之間可以存在些微的角度差,其角度差可以在正負15度以內,該角度差仍屬於本創作所稱料帶12與該等端子14接近同一平面的新型範疇。
參照圖5,係說明圖4(a)之端子脫離料帶的示意圖。於圖5中,在第一階段之後,可以藉由分離料帶12與每一該等端子14,使得料帶12不連接每一該等端子14,於此,是以料帶12與全部端子14分離為例說明,於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依照其需求,自料帶12上單獨取下一個或多個端子14。經分離之後的每一該等端子14可以獨立地***置於如同圖1中的膠芯2的開孔4,或是該等端子14透過同步挾持的方式,以數個端子14同時地插置於開孔4。
因此,獨立的端子14***置於膠芯2的開孔4之後,雖未能見到料帶12,但是由於端子14採用本方法的製程方法,所以可以在省料且能夠有高度平坦度的優勢之下,形成品質良好的端子14。
請參考圖6(a)與6(b),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6(a)是本創作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和圖6(b)是係說 明圖6(a)之電連接端子的側面示意圖。
在圖6(a)中,電連接端子10’也包含料帶12與複數端子14。
於此,料帶12與該等端子14也是位於同一平面,即是料帶12與該等端子14是平行於圖面。一併參考圖6(b),從電連接端子10’的側視圖中可以理解到料帶12與該等端子14處於同一平面。
回到圖6(a),料帶12進一步區分為複數操作部122與複數連接部124。每一該等操作部122連接每一該連接部124之第一端1242,且每一該等連接部124之第二端1244形成一半封閉空間SP。於此,半封閉空間SP係以鐘狀為例說明,於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形成為例如矩形、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任意形狀的半封閉空間SP。值得注意的是,於本實施例中,係以半封閉空間SP為例說明,實際上半封閉空間SP也由全封閉空間所取代,也就是在連接部124形成類似破孔的封閉空間,全封閉空間也可以達成如同半封閉空間SP的功效。
該等端子14分別地連接至連接部124之第二端1244。該等端子14分別地具有複數彎折點,於此係以兩個彎折點為例說明,其分別地為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使得該等端子14的形狀呈現Z字形,於其他實施例中,彎折點的數量為大於2個時,將使得每一該等端子14的形狀為鋸齒形。又,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可分別地夾設一角度,該角度的範圍介於45度至90度之間或介於90度至135度之間。於此,該等端子14同樣地以斜向45度的方式為例進行排列。該等端子14之間具有間隙d,其明顯小於前述圖3所示的間隙D。於此,間隙d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使得該等端子14為平行排列。於另一實施 例中,該等端子14可非為平行排列。
一併參考圖7,係說明圖6(a)的電連接器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在圖7中,係顯示4個料帶12與端子14,為便於說明,係取其中一個料帶12與端子14進行說明,其餘料帶12與端子14的說明同前述的說明,於此不贅述。
連接部124包含作用件126(其屬於第二端1244)以連接端子14。當作用件126受外力(圖未示)作用時,一併參考右下方放大的圖式,於此係以Z軸朝向X軸施加外力為例說明,其使得作用件126產生彎折,讓端子14與料帶12脫離同一平面,於此,前述平面指的是X-Y平面。於此,作用件126被彎折第一角度θ1,使得端子14與料帶12在軸平面(Z-X平面)夾設第一角度θ1,其定義為第二階段。前述第一角度θ1的範圍可介於45度至135度之間,於此,係以90度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8,係說明圖6(a)的電連接器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在圖8中,前述圖7的每一該連接部124進一步受另一外力進行扭轉,一併參考右下方放大的圖式,於此係以Y軸朝向Z軸施加外力為例說明,其使得連接部124相對於作用件126產生彎折。於此,連接部124被彎折第二角度θ2,使得連接部124與作用件126在另一軸平面(Z-Y平面)夾設第二角度θ2,其定義為第三階段。前述第二角度θ2的範圍可介於45度至135度之間,於此,係以45度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9,係說明圖8之端子應用連接器組件的結合示意圖。於圖9中,電連接端子10應用於具有膠芯2、複數開孔4、殼體6與固定件8的組件。前述組件是提供組裝成連接器所需要的元件。
電連接端子10包含複數端子14。該等端子14分別地***該等開孔4。該等端子14分別地具有第一彎折點1422與第二彎折點1424,如前圖6(a)所示。該等端子14之間具有間隙d。其中,該等端子14在第一階段(同前所述的第一階段)連接料帶12,且料帶12具有圖6(a)所述的複數操作部122與複數連接部124。每一該等操作部122連接每一該連接部124之第一端1242,且每一該等連接部124之第二端1244形成一半封閉空間SP,並且在一第二階段(同前所述的第二階段)將每一該等連接部124彎折一第一角度θ1,使得該等端子14與料帶12在另一軸平面夾設一第一角度θ1,以及在第三階段將每一該等連接部124進一步彎折一第二角度θ2,使得該等端子14與料帶12在另一軸平面夾設第二角度θ2。最終,將料帶12自該等端子14脫離,使得形成僅具有膠芯2、複數開孔4、殼體6、固定件8與該等端子14的連接器。
一併參考圖10,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電連接端子製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於圖10中,電連接端子製作方法包含步驟S81,係提供一基材(或稱板材)。
接著步驟S82,執行第一階段的製程,基材在同一或接***面形成料帶與複數端子,每一該等端子具有複數彎折點,其中該等端子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該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度之間。
接著步驟S83,係分離該等端子與料帶。
在步驟S81至S83中,係可以形成獨立的端子,以一個或是多個的方式插置膠芯的開孔。
於另外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82之後,執行接著步驟S91與S92。其中,在執行步驟91之前的步驟82的料帶更提供具有複數操作部與複 數連接部,每一該等操作部連接每一該連接部之一端,且每一該等連接部之另一端形成具有作用件的半封閉空間或全封閉空間。半封閉空間與全封閉空間的說明可以參照前述實施例,於此不贅述。
在步驟S91中,執行第二階段的製程,以第一角度彎折作用件,使得該等端子與料帶在一軸平面夾設第一角度。
在步驟S91中,執行一第三階段的製程,以一第二角度彎折作用件,使得該等端子與料帶在另一軸平面夾設第二角度。
最終,回到步驟S83,係將該等端子差置於開孔,並且藉由分離該等端子與料帶,以組裝成具有膠芯、開孔、殼體、固定件與端子的連接器。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連接端子
14:端子
12:料帶
1422:第一彎折點
1424:第二彎折點
d:間隙

Claims (13)

  1. 一種電連接端子,係包含:料帶;以及複數端子,係分別地具有複數彎折點,該等端子之間具有間隙,其中該等端子係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該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度之間;其中,當該等端子與該料帶位於同一或接***面,其為第一階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該等端子脫離該料帶以形成獨立的該端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該料帶更包含複數操作部與複數連接部,每一該等操作部連接每一該連接部之第一端和每一該等連接部之第二端形成半封閉空間與全封閉空間之其中一者,且每一該連接部之該第二端連接每一該等端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每一該等連接部更包含作用件連接該等端子,以供受外力而產生彎折,使得該等端子與該料帶脫離同一該平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每一該作用件彎折第一角度,使得該等端子與該料帶在一軸平面夾設該第一角度,其為第二階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每一該連接部彎折第二角度,使得每一該連接部與每一該作用件在另一軸平面夾設該第二角度,其為第三階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該第一角度與該第二角度 的角度範圍分別地為介於45度至90度之間或介於90度至135度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該等彎折點夾設一角度,該角度的範圍介於45度至90度之間或介於90度至135度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該等彎折點的數量為2個,使得每一該等端子的形狀為Z字形,或該等彎折點的數量為不少於2個,使得每一該等端子的形狀為鋸齒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該間隙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使得該等端子為平行排列。
  11. 一種電連接端子,係應用於具有膠芯、複數開孔、殼體與固定件的組件,該電連接端子包含:複數端子,係分別地***該等開孔,每一該等端子具有複數彎折點,該等端子之間具有間隙,其中該等端子係在第一階段以斜向一角度的方式進行排列並且連接料帶,該角度的範圍是介於30度至55度之間,並且在該等端子脫離該料帶之後,形成獨立的該端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且該料帶更具有複數操作部與複數連接部,每一該等操作部連接每一該連接部之第一端,且每一該等連接部之第二端形成半封閉空間,並且在該第一階段之後,在第二階段將每一該等連接部彎折第一角度,使得該等端子與該料帶在另一軸平面夾設該第一角度,以及在第三階段將每一該等連接部進一步彎折第二角度,使得該等端子與該料帶在另一軸平面夾設該第二角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連接端子,其中且該料帶更具有複數操作部與複數連接部,每一該等操作部連接每一該連接部之第一端,且每 一該等連接部之第二端形成全封閉空間,並且在該第一階段之後,在第二階段將每一該等連接部彎折第一角度,使得該等端子與該料帶在另一軸平面夾設該第一角度,以及在第三階段將每一該等連接部進一步彎折第二角度,使得該等端子與該料帶在另一軸平面夾設該第二角度。
TW109211925U 2020-09-09 2020-09-09 電連接端子 TWM608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1925U TWM608373U (zh) 2020-09-09 2020-09-09 電連接端子
CN202022816169.8U CN213425256U (zh) 2020-09-09 2020-11-30 电连接端子
JP2021000122U JP3231291U (ja) 2020-09-09 2021-01-14 電気接続端子
KR2020210000298U KR200497068Y1 (ko) 2020-09-09 2021-01-28 전기 접속 단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1925U TWM608373U (zh) 2020-09-09 2020-09-09 電連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8373U true TWM608373U (zh) 2021-03-01

Family

ID=7487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1925U TWM608373U (zh) 2020-09-09 2020-09-09 電連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231291U (zh)
KR (1) KR200497068Y1 (zh)
CN (1) CN213425256U (zh)
TW (1) TWM608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8413B (zh) * 2020-09-09 2022-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端子及其製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6073B1 (en) * 2002-10-02 2004-04-06 Super Link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erminal structure
JP6666170B2 (ja) * 2016-03-04 2020-03-13 三晶エムイーシー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群、接続端子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8413B (zh) * 2020-09-09 2022-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端子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1291U (ja) 2021-03-25
KR20220000628U (ko) 2022-03-16
CN213425256U (zh) 2021-06-11
KR200497068Y1 (ko)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747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移動端末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3928415A (zh) 一种引脚区域的结构
TWM608373U (zh) 電連接端子
CN108574159B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398689B2 (en) Connecting method, connecting structure, contact and connector
TWI778413B (zh) 電連接端子及其製作方法
JP2013149578A (ja) 接続端子
CN115070869B (zh) 具有金手指拉环的柔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12614A (zh) 一种板对板浮动连接端子结构
JP3156760U (ja) ユニバーサル・シリアル・バスコネクタ
WO2020042357A1 (zh) Type-C连接器公头、连接器以及Type-C连接器公头组装工艺
US6241564B1 (en) Carrier plate for forming a plug contact
CN211208339U (zh) 卡接式电连接结构及继电器插座
CN213280229U (zh) 插接式电路板及电器
JPH0648477A (ja) テーピング電子部品
CN220106944U (zh) 一种主板接地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640327B2 (ja) コンタクト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る等長ライトアングルコネクタ
JPS6340030B2 (zh)
US1177724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flat cable
US2023009724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6558728U (zh) 一种新型端子料带
JPS5832795B2 (ja) マトリツクス配線用連続基板
JPH11135175A (ja)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34115A (zh) 一种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
CN2785184Y (zh) 耳机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