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6776U - 雙軸樞扭器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軸樞扭器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6776U
TWM576776U TW107214510U TW107214510U TWM576776U TW M576776 U TWM576776 U TW M576776U TW 107214510 U TW107214510 U TW 107214510U TW 107214510 U TW107214510 U TW 107214510U TW M576776 U TWM576776 U TW M5767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sitioning
rotating shaft
length
tor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4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哲賢
朱哲賢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7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677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E05D3/122Gear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雙軸樞扭器,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固定元件、扭力承架以及第一承架片。固定元件具有第一貫孔、第二貫孔和第一定位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貫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貫孔。扭力承架具有連接部、延伸於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和第二扭力提供部、延伸於連接部的另外相對兩側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扭力提供部的第一孔槽,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扭力提供部的第二孔槽,第一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一定位孔。第一承架片具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穿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穿孔,且第二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二定位孔。

Description

雙軸樞扭器與電子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雙軸樞扭器的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伴隨著許多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問世,例如筆記型電腦。使用者可通過這些可攜式電子裝置隨時隨地處理及收發資料,已為現代人在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
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其螢幕上蓋與主機能相對開闔的設計需要在兩者間設置樞扭器。目前,大部分的樞扭器為單軸式的設計,而使得電子裝置的上蓋相對於主機不能360度轉動。
本新型提供一種雙軸樞扭器,能提供0至360度的旋轉角度。
本新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雙軸樞扭器,能用於使電子裝置的上蓋相對於主機旋轉至360度。
本新型的一種雙軸樞扭器,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固定元件、扭力承架以及第一承架片。固定元件具有第一貫孔、第二貫孔和位於第一貫孔與第二貫孔之間的第一定位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貫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貫孔。扭力承架具有連接部、延伸於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和第二扭力提供部、延伸於連接部的另外相對兩側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第一扭力提供部具有第一孔槽,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孔槽,第二扭力提供部具有第二孔槽,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孔槽,第一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一定位孔。第一承架片和固定元件位於扭力承架的相對兩側,第一承架片具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穿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穿孔,且第二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二定位孔。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定位凸部在與連接部連接的第一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連接部的第一頂端的長度,第二定位凸部在與連接部連接的第二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連接部的第二頂端的長度。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一頂端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二頂端分別具有弧形導角。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為梯形柱體結構。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定位孔的孔長小於第一定位凸部的第一底端的長度且大於第一頂端的長度,第二定位孔的孔長小於第二定位凸部的第二底端的長度且大於第二頂端的長度。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承架片上的第一穿孔和第一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且第二穿孔和第一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別在遠離於扭力承架處的部位呈漸擴。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座和第二承架片,固定座和扭力承架位於第二承架片的相對兩側,第一貫孔與第二貫孔分別共同形成在固定座與第二承架片上,第一定位孔形成在第二承架片上。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轉軸包括第一止擋面,第二轉軸包括第二止擋面,固定座包括分別對應於第一止擋面與第二止擋面的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雙軸樞扭器還包括固定片、外殼和鎖附件,扭力承架和固定片位於第一承架片的相對兩側,固定片具有第三貫孔、第四貫孔和鎖附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三貫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四貫孔,外殼罩設於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固定元件、扭力承架、第一承架片以及固定片,鎖附件穿設於外殼而固鎖於固定片的鎖附孔。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扭力提供部與第二扭力提供部為延伸於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圍繞形成第一孔槽,第二套筒圍繞形成第二孔槽。
本新型的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上蓋、主機以及雙軸樞扭器,且雙軸樞扭器樞轉地連接於所述電子裝置的所述上蓋和所述主機。雙軸樞扭器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固定元件、扭力承架以及第一承架片。固定元件具有第一貫孔、第二貫孔和位於第一貫孔與第二貫孔之間的第一定位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貫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貫孔。扭力承架具有連接部、延伸於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和第二扭力提供部、延伸於連接部的另外相對兩側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第一扭力提供部圍繞出第一孔槽,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孔槽,第二扭力提供部圍繞出第二孔槽,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孔槽,第一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一定位孔。第一承架片和固定元件位於扭力承架的相對兩側,第一承架片具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轉軸套設於第一穿孔,第二轉軸套設於第二穿孔,且第二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二定位孔。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與所述連接部連接的第一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一頂端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與所述連接部連接的第二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二頂端的長度。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一頂端與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二頂端分別具有弧形導角。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和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為梯形柱體結構。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長小於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一底端的長度且大於所述第一頂端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長小於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二底端的長度且大於所述第二頂端的長度。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承架片上的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所述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且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所述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別在遠離於所述扭力承架處的部位呈漸擴。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座和第二承架片,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扭力承架位於所述第二承架片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貫孔與所述第二貫孔分別共同形成在所述固定座與所述第二承架片上,所述第一定位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承架片上。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轉軸包括第一止擋面,所述第二轉軸包括第二止擋面,所述固定座包括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止擋面與所述第二止擋面的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
在本新型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雙軸樞扭器還包括固定片、外殼和鎖附件,所述扭力承架和所述固定片位於所述第一承架片的相對兩側,所述固定片具有第三貫孔、第四貫孔和鎖附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三貫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四貫孔,所述外殼罩設於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所述固定元件、所述扭力承架、所述第一承架片以及所述固定片,所述鎖附件穿設於所述外殼而固鎖於所述固定片的所述鎖附孔。
基於上述,本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雙軸樞扭器使得上蓋能夠相對於主機轉動於0至360度之間的任一角度。此外,由於扭力承架的第一定位凸部插設於固定元件的第一定位孔,而第二定位凸部插設於第一承架片的第二定位孔的設計,當上蓋和主機通過雙軸樞扭器而相對轉動時,位於扭力承架的第一扭力提供部與第二扭力提供部之間的第一定位凸部以及第二定位凸部被固定元件與第一承架片固定,而使得扭力承架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對第一轉軸所產生的扭力,以及第二扭力提供部對第二轉軸所產生的扭力之間互相影響的機率可被降低。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雙軸樞扭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雙軸樞扭器(不包含外殼和鎖附件)的放大示意圖。圖3A是雙軸樞扭器的構件的***圖。圖3B是圖3A的雙軸樞扭器的部分構件示意圖。圖2為了方便看到雙軸樞扭器的內部構件,將不示出外殼和鎖附件。
請參閱圖1至圖3B,本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0包括上蓋100、主機200和雙軸樞扭器300。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上蓋100例如是顯示器或是觸碰式螢幕。主機200具有鍵盤模組或觸控板操作區。電子裝置10的上蓋100通過雙軸樞扭器300而可樞轉地連接於主機200。
如圖3A所示,雙軸樞扭器300包括第一轉軸310、第二轉軸320、固定元件330、扭力承架340以及第一承架片350。本實施例中,第一轉軸310的第一端部312設有第一開孔311和第二開孔313,第二轉軸320的第一端部322設有第三開孔321和第四開孔323,第一鎖固片210上具有第一開孔211和第二開孔213,並通過第一固定件214貫穿第一鎖固片210上的第一開孔211而固定於第一轉軸310上的第一開孔311,第二固定件216貫穿第一鎖固片210上的第二開孔213而固定於第一轉軸310上的第二開孔313。第二鎖固片110上具有第三開孔111和第四開孔113,並通過第三固定件114貫穿第二鎖固片110上的第三開孔111而固定於第二轉軸320上的第三開孔321,第四固定件116貫穿第二鎖固片110上的第四開孔113而固定於第二轉軸320上的第四開孔323。上述的第一固定件214、第二固定件216、第三固定件114和第四固定件116例如是鉚釘或是螺絲,通過鉚合或是螺絲鎖附於鎖附孔的方式來達到固定的效果,但本新型並不局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鎖固片210和主機200相連接,第二鎖固片110和上蓋100相連接,上蓋100和主機200之間能通過第一鎖固片210和第二鎖固片110連接於雙軸樞扭器300之間,進而使上蓋100和主機200之間的旋轉運動能通過雙軸樞扭器300的扭力而相對開闔。在未示出的實例中,也可以是第二鎖固片和主機相連接,而第一鎖固片和上蓋相連接。
固定元件330具有第一貫孔331、第二貫孔333和位於第一貫孔331與第二貫孔333之間的第一定位孔335。第一轉軸310套設於第一貫孔331,第二轉軸320套設於第二貫孔333。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元件330包括固定座330a和第二承架片330b,固定座330a和扭力承架340位於第二承架片330b的相對兩側,第一貫孔331與第二貫孔333分別共同形成在固定座330a與第二承架片330b上,第一定位孔335形成在第二承架片330b上。在未示出的實施例中,不同於上述的固定元件,此時固定元件也可以是固定座和第二承架片結合在一起而成為一個構件,而此固定元件上有第一貫孔、第二貫孔和位於第一貫孔與第二貫孔之間的第一定位孔。
扭力承架340具有連接部342、延伸於連接部342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力提供部344和第二扭力提供部346、延伸於連接部342的另外相對兩側的第一定位凸部342a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第一扭力提供部344具有第一孔槽344a,第一轉軸310套設於第一孔槽344a,第二扭力提供部346具有第二孔槽346a,第二轉軸320套設於第二孔槽346a,第一定位凸部342a插設於第一定位孔335。第一扭力提供部344、第二扭力提供部346和連接部342可以是一體成形的構件,或是第一扭力提供部344和第二扭力提供部346分別製作成型後再和連接部342相接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扭力提供部344和第二扭力提供部346從連接部342的上下兩端往相反方向的捲曲,或者是說,第一扭力提供部344和第二扭力提供部346由連接部342的上下兩端沿著同一時針方向捲曲,由側面視角看扭力承架340的形狀會如正S型或是反S型。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扭力提供部344與第二扭力提供部346為延伸於連接部342的相對兩側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圍繞形成第一孔槽344a,第二套筒圍繞形成第二孔槽346a。
第一承架片350和固定組件330位於扭力承架340的相對兩側(左右兩側),第一承架片350具有第一穿孔351、第二穿孔353和第二定位孔355,第一轉軸310套設於第一穿孔351,第二轉軸320套設於第二穿孔353,且第二定位凸部342b插設於第二定位孔355。
簡言之,第一轉軸310會依序貫穿固定組件330的第一貫孔331、扭力承架340的第一孔槽344a以及第一承架片350的第一穿孔351,而第二轉軸320會依序貫穿固定元件330的第二貫孔333、扭力承架340的第二孔槽346a以及第一承架片350的第二穿孔353。當上蓋100和主機200通過雙軸樞扭器300相對旋轉開闔時,通過扭力承架340上的第一定位凸部342a插設於固定組件330的第一定位孔335,以及扭力承架340上的第二定位凸部342b插設於第一承架片350的第二定位孔355的設計,而使得扭力承架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對第一轉軸所產生的扭力,以及第二扭力提供部對第二轉軸所產生的扭力之間互相影響的機率可被降低。
此外,請參考圖3B,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軸310包括第一止擋面315,第二轉軸320包括第二止擋面325(標示於圖3A),固定座330a包括分別對應於第一止擋面315與第二止擋面325的第一止擋部332與第二止擋部334。第二止擋部334設置於第一止擋部332斜對角的相對位置。當上蓋100和主機200相對旋轉,第一止擋部332和第二止擋部334將用以控制第一轉軸310和第二轉軸320的轉動順序及角度。
在本實施例中,雙軸樞扭器340還包括固定片360、外殼370和鎖附件380,扭力承架340和固定片360位於第一承架片350的相對兩側,固定片360具有第三貫孔361、第四貫孔363和鎖附孔365,第一轉軸310套設於第三貫孔361,第二轉軸320套設於第四貫孔363,此外,還有兩螺帽390分別固鎖於第一轉軸310的第二端部314和第二轉軸320的第二端部324,防止雙軸樞扭器340的各元件因轉動時所造成的力而脫離第一轉軸310和第二轉軸320。外殼370罩設於第一轉軸310、第二轉軸320、固定元件330、扭力承架340、第一承架片350、固定片360以及兩螺帽390的外部,鎖附件380穿設於外殼370上的鎖附孔371而固鎖於固定片360的鎖附孔365。外殼370的設計將增加雙軸樞扭器340的美觀性,並且通過外殼370的保護將能夠防止雙軸樞扭器340的各元件受到外力的衝擊而損壞。
圖4A是扭力承架的立體示意圖。圖4B是圖4A的扭力承架的正視示意圖。請參考圖4A和圖4B,為了使第一定位凸部342a易於組裝於第一定位孔335,而第二定位凸部342b易於組裝於第二定位孔355,第一定位凸部342a在與連接部342連接的第一底端E1的長度大於遠離於連接部342的第一頂端T1的長度,第二定位凸部342b在與連接部342連接的第二底端E2的長度大於遠離於連接部342的第二頂端T2的長度。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凸部342a的第一頂端T1與第二定位凸部342b的第二頂端T2,分別具有第一弧形導角R1和第二弧形導角R2,但第一定位凸部342a與第二定位凸部342b的形式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定位凸部342a在與連接部342連接的第一底端E1的長度也可以是等於遠離於連接部342的第一頂端T1的長度,第二定位凸部342b在與連接部342連接的第二底端E2的長度也可以是等於遠離於連接部342的第二頂端T2的長度。
由於S型的扭力承架340和固定組件330以及第一承架片350互相接合,當上蓋100相對於主機200旋轉時,第一扭力提供部344和第二扭力提供部346受到第一轉軸310和第二轉軸320轉動時所給予的部分反作用力會通過第一定位凸部342a轉移到第二承架片330b上,以及通過第二定位凸部342b轉移到第一承架片350上。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承架片350與第二承架片330b可以通過尺寸上的設計來降低第一承架片350或是第二承架片330b斷裂或損毀的風險。圖5A是承架片的立體示意圖。圖5B是圖5A的第一承架片的側視示意圖。請參考圖5A和圖5B,第二承架片330b和第一承架片350分別具有第一厚度W1和第二厚度W2。第一承架片350上的第一穿孔351和第二定位孔355的最小距離X1為第一承架片350的第二厚度W2的1到3倍,且第二穿孔353和第二定位孔355的最小距離X2為第一承架片350的第二厚度W2的1到3倍。通過最小距離X1和第二厚度W2之間的比例關係,以及最小距離X2和第二厚度W2之間的比例關係的設計,將能夠達到第二承架片330b和第一承架片350所需要的剛性。
圖6A是第二實施例的扭力承架的立體示意圖。圖6B是圖6A的扭力承架的正視示意圖。圖6C是扭力承架和承架片的正視示意圖。請參考圖6A到圖6C,與圖4B的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一定位凸部342a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為梯形柱體結構,但在本新型中不限制第一定位凸部342a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的形狀,只要符合第一定位凸部342a在與連接部342連接的第一底端E1的長度大於遠離於連接部342的第一頂端T1的長度,第二定位凸部342b在與連接部342連接的第二底端E2的長度大於遠離於連接部342的第二頂端T2的長度即可。
另外,請參考圖5A、圖6B和圖6C,第一定位孔335的孔長D1小於第一定位凸部342a的第一底端E1的長度且大於第一頂端T1的長度,第二定位孔355的孔長D2小於第二定位凸部342b的第二底端E2的長度且大於第二頂端T2的長度。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定位凸部342a插設於第一定位孔335時,原第一底端E1將受到第一定位孔335的孔長D1限制而產生壓縮的形變,進而和第一定位孔335的孔長D1緊密配合,形變後的第一底端E1’的長度將等於第一定位孔335的孔長D1。同理,第二定位凸部342b插設於第二定位孔355時,原第二底端E2將受到第二定位孔355的孔長D2限制而產生壓縮的形變,進而和第二定位孔355的孔長D2緊密配合,形變後的第二底端E2’的長度將等於第二定位孔355的孔長D2。上述緊密配合的設計可以防止第一定位凸部342a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不隨著扭力承架340的轉動,而分別脫離第一定位孔335和第二定位孔355。第一定位孔335和第二定位孔355不以此為限,只要能將扭力承架340通過第一定位凸部342a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分別固定至第一定位孔335和第二定位孔355的設計均是本新型所欲保護的範圍。
圖7A是第三實施例的扭力承架和承架片加工前的正視示意圖。圖7B是圖7A扭力承架和承架片加工後的正視示意圖。請參考圖7A和圖7B,第一定位孔335和第二定位孔355分別在遠離於扭力承架340處的部位呈漸擴。詳細而言,在遠離扭力承架340的側面的第一承架片350和第二承架片330b上的第一定位孔335和第二定位孔355,具有導角(例如是導C角)但不限制任何形狀,因此,遠離扭力承架340那一側的孔徑長度大於鄰近扭力承架340的孔徑長度。在未示出的實施例中,除了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別在遠離於扭力承架處的部位呈漸擴外,也可以同時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在靠近扭力承架處的孔徑呈漸擴。
請參考圖6B和圖7A,在本實施例中,未加工前,第一定位凸部342a將凸出於第一定位孔335,第一定位凸部342a由第一底端E1到第一頂端T1具有第一長度I1,當第一定位凸部342a插設於第一定位孔335時,第一長度I1將大於第一厚度W1的1.1到2倍。第二定位凸部342b將凸出於第二定位孔355,第二定位凸部342b由第二底端E2到第二頂端T2具有第二長度I2,當第二定位凸部342b插設於第二定位孔355時,第二長度I2將大於第二厚度W2的1.1到2倍。
請參考圖7B,在第一定位凸部342a套設於第一承架片350的第一定位孔335,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套設於第二承架片330b的第二定位孔355後,將施加壓力於第一定位凸部342a和第二定位凸部342b(例如:鉚合加工),加工後,凸出於第一定位孔335的部分第一定位凸部342a的材料(請參考圖7A)將填滿於第一定位孔335擴孔的空間,此時第一定位凸部342a的長度等於第一長度I1’,而凸出於第二定位孔355的部分第二定位凸部342b的材料(請參考圖7A)則會填滿於第二定位孔355擴孔的空間,第二定位凸部342b的長度等於第二長度I2’。因此加工後的第一長度I1’等於第一厚度W1,而第二長度I2’等於第二厚度W2。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雙軸樞扭器使得上蓋能夠相對於主機轉動0至360度之間的任一角度。位於扭力承架的第一扭力提供部與第二扭力提供部之間的第一定位凸部以及第二定位凸部被固定元件與第一承架片固定,而使得扭力承架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對第一轉軸所產生的扭力,以及第二扭力提供部對第二轉軸所產生的扭力之間互相影響的機率可被降低。在一實施例中,為了能夠使得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易於組裝於固定元件和第一承架片上,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上可具有導角或是呈梯形的設計。在一實施例中,為達到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緊配合於固定元件和第一承架片,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鄰近連接部的底端長度將大於固定元件和第一承架片上的定位孔長度。並且,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孔洞上可漸擴,以供部分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鉚入,而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裝置
100‧‧‧上蓋
110‧‧‧第二鎖固片
111、321‧‧‧第三開孔
113、323‧‧‧第四開孔
114‧‧‧第三固定件
116‧‧‧第四固定件
200‧‧‧主機
210‧‧‧第一鎖固片
211、311‧‧‧第一開孔
213、313‧‧‧第二開孔
214‧‧‧第一固定件
216‧‧‧第二固定件
300‧‧‧雙軸樞扭器
310‧‧‧第一轉軸
312、322‧‧‧第一端部
314、324‧‧‧第二端部
315‧‧‧第一止擋面
320‧‧‧第二轉軸
325‧‧‧第二止擋面
330‧‧‧固定組件
330a‧‧‧固定座
330b‧‧‧第二承架片
331‧‧‧第一貫孔
332‧‧‧第一止擋部
333‧‧‧第二貫孔
334‧‧‧第二止擋部
335‧‧‧第一定位孔
340‧‧‧扭力承架
342‧‧‧連接部
342a‧‧‧第一定位凸部
342b‧‧‧第二定位凸部
344‧‧‧第一扭力提供部
344a‧‧‧第一孔槽
346‧‧‧第二扭力提供部
346a‧‧‧第二孔槽
350‧‧‧第一承架片
351‧‧‧第一穿孔
353‧‧‧第二穿孔
355‧‧‧第二定位孔
360‧‧‧固定片
361‧‧‧第三貫孔
363‧‧‧第四貫孔
365、371‧‧‧鎖附孔
370‧‧‧外殼
380‧‧‧鎖附件
390‧‧‧螺帽
D1、D2‧‧‧孔長
E1、E1’‧‧‧第一底端
E2、E2’‧‧‧第二底端
I1、I1’‧‧‧第一長度
I2、I2’‧‧‧第二長度
R1‧‧‧第一弧形導角
R2‧‧‧第二弧形導角
T1‧‧‧第一頂端
T2‧‧‧第二頂端
W1‧‧‧第一厚度
W2‧‧‧第二厚度
X1、X2‧‧‧最小距離
圖1是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雙軸樞扭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雙軸樞扭器(不包含外殼和鎖附件)的放大示意圖。 圖3A是雙軸樞扭器的構件的***圖。 圖3B是圖3A的雙軸樞扭器的部分構件示意圖。 圖4A是扭力承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4B是圖4A的扭力承架的正視示意圖。 圖5A是承架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5B是圖5A的第一承架片的側視示意圖。 圖6A是第二實施例的扭力承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6B是圖6A的扭力承架的正視示意圖。 圖6C是扭力承架和承架片的正視示意圖。 圖7A是第三實施例的扭力承架和承架片加工前的正視示意圖。 圖7B是圖7A扭力承架和承架片加工後的正視示意圖。

Claims (22)

  1. 一種雙軸樞扭器,包括: 第一轉軸; 第二轉軸; 固定元件,具有第一貫孔、第二貫孔和位於所述第一貫孔與所述第二貫孔之間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一貫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二貫孔; 扭力承架,具有連接部、延伸於所述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和第二扭力提供部、延伸於所述連接部的另外相對兩側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一扭力提供部具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一孔槽,所述第二扭力提供部具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定位凸部插設於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 第一承架片,所述第一承架片和所述固定組件位於所述扭力承架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承架片具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二穿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凸部插設於所述第二定位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與所述連接部連接的第一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一頂端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與所述連接部連接的第二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二頂端的長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一頂端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二頂端分別具有弧形導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和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為梯形柱體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長小於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一底端的長度且大於所述第一頂端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長小於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二底端的長度且大於所述第二頂端的長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承架片上的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所述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且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所述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別在遠離於所述扭力承架處的部位呈漸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座和第二承架片,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扭力承架位於所述第二承架片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貫孔與所述第二貫孔分別共同形成在所述固定座與所述第二承架片上,所述第一定位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承架片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轉軸包括第一止擋面,所述第二轉軸包括第二止擋面,所述固定座包括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止擋面與所述第二止擋面的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雙軸樞扭器還包括固定片、外殼和鎖附件,所述扭力承架和所述固定片位於所述第一承架片的相對兩側,所述固定片具有第三貫孔、第四貫孔和鎖附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三貫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四貫孔,所述外殼罩設於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所述固定元件、所述扭力承架、所述第一承架片以及所述固定片,所述鎖附件穿設於所述外殼而固鎖於所述固定片的所述鎖附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樞扭器,所述第一扭力提供部與所述第二扭力提供部為延伸於所述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圍繞形成所述第一孔槽,所述第二套筒圍繞形成所述第二孔槽。
  12.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上蓋; 主機;以及 雙軸樞扭器,所述上蓋與所述主機分別連接至所述雙軸樞扭器,所述上蓋通過所述雙軸樞扭器可翻轉地連接於所述主機,包括: 第一轉軸; 第二轉軸; 固定元件,具有第一貫孔、第二貫孔和位於所述第一貫孔與所述第二貫孔之間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一貫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二貫孔; 扭力承架,具有連接部、延伸於所述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力提供部和第二扭力提供部、延伸於所述連接部的另外相對兩側的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一扭力提供部具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一孔槽,所述第二扭力提供部具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定位凸部插設於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 第一承架片,所述第一承架片和所述固定組件位於所述扭力承架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承架片具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二穿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凸部插設於所述第二定位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與所述連接部連接的第一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一頂端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與所述連接部連接的第二底端的長度大於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二頂端的長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一頂端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遠離於所述連接部的第二頂端分別具有弧形導角。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和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為梯形柱體結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長小於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一底端的長度且大於所述第一頂端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長小於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的所述第二底端的長度且大於所述第二頂端的長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承架片上的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所述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且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最小距離為所述第一承架片的厚度的1到3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別在遠離於所述扭力承架處的部位呈漸擴。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座和第二承架片,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扭力承架位於所述第二承架片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貫孔與所述第二貫孔分別共同形成在所述固定座與所述第二承架片上,所述第一定位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承架片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轉軸包括第一止擋面,所述第二轉軸包括第二止擋面,所述固定座包括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止擋面與所述第二止擋面的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雙軸樞扭器還包括固定片、外殼和鎖附件,所述扭力承架和所述固定片位於所述第一承架片的相對兩側,所述固定片具有第三貫孔、第四貫孔和鎖附孔,所述第一轉軸套設於所述第三貫孔,所述第二轉軸套設於所述第四貫孔,所述外殼罩設於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所述固定元件、所述扭力承架、所述第一承架片以及所述固定片,所述鎖附件穿設於所述外殼而固鎖於所述固定片的所述鎖附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所述第一扭力提供部與所述第二扭力提供部為延伸於所述連接部的相對兩側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圍繞形成所述第一孔槽,所述第二套筒圍繞形成所述第二孔槽。
TW107214510U 2017-11-03 2018-10-25 雙軸樞扭器與電子裝置 TWM5767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1047P 2017-11-03 2017-11-03
US62/581,047 2017-11-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6776U true TWM576776U (zh) 2019-04-11

Family

ID=6632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4510U TWM576776U (zh) 2017-11-03 2018-10-25 雙軸樞扭器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7271B2 (zh)
CN (1) CN209180220U (zh)
TW (1) TWM57677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70301A1 (en) * 2016-11-10 2022-06-02 John B Lampsa Cargo containment structure 360 degree door system
TWI687794B (zh) * 2017-09-15 2020-03-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鉸鍊總成及電子裝置
TWI688323B (zh) * 2017-11-22 2020-03-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樞紐器以及電子裝置
TWI718460B (zh) * 2017-12-26 2021-0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結構
TWI727294B (zh) * 2018-04-13 2021-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181950B2 (en) * 2018-07-24 2021-11-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TWI694214B (zh) * 2019-12-09 2020-05-2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二)
US11481001B2 (en) * 2020-08-27 2022-10-2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ual displays
TWM608053U (zh) * 2020-10-16 2021-02-21 鑫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結構穩定的雙軸鉸鍊
TWI751764B (zh) * 2020-10-30 2022-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機構
TWI773612B (zh) * 2021-05-06 2022-08-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鉸鏈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4148B2 (ja) * 2010-07-12 2016-02-17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ヒンジ装置
TWM430139U (en) 2011-09-28 2012-05-21 Lian Hong Art Co Ltd Light-open and heavy-close biaxial hing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lght-open and heavy-close biaxial hinge
KR20130059297A (ko) * 2011-11-28 2013-06-05 레노보 (베이징)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단말 장치
JP5704613B2 (ja) * 2012-05-30 2015-04-2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
TWM458068U (zh) * 2013-02-08 2013-07-21 First Dome Corp 雙轉軸之同步運動裝置
TWM464981U (zh) * 2013-03-05 2013-11-01 Jarllytec Co Ltd 梢型卡鎖式雙軸樞紐器
US9003606B2 (en) * 2013-03-11 2015-04-14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US9201465B2 (en) * 2013-03-15 2015-12-01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ousing lid with synchronized motion
US8914946B2 (en) * 2013-05-20 2014-12-23 First Dome Corporation Dual-shaft pivot device
US9134767B2 (en) * 2013-08-07 2015-09-15 Chin-Hsing Horng Structure of planetary type dual-shaft hinge
TWM478991U (zh) * 2013-12-17 2014-05-2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平行度固定裝置
TWM483648U (zh) * 2013-12-31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傳動穩定裝置
JP6338176B2 (ja) * 2014-02-07 2018-06-0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TWM513385U (zh) 2015-07-07 2015-12-01 Lian Hong Art Co Ltd 包覆式雙軸同動樞軸器
TWM519384U (zh) * 2015-11-13 2016-03-21 Deda Metals Company Ltd 雙軸同步轉軸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38061A1 (en) 2019-05-09
CN209180220U (zh) 2019-07-30
US10747271B2 (en)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6776U (zh) 雙軸樞扭器與電子裝置
TWI688323B (zh) 雙軸樞紐器以及電子裝置
TWI634412B (zh) 雙軸鉸鏈及使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TWI672577B (zh) 筆記型電腦
US9471111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4260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
TWI669598B (zh) 筆記型電腦
TW201308053A (zh) 擴充基座以及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US11054866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44200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764712B (zh) 筆記型電腦
TWM454569U (zh) 平板電腦
TWM574260U (zh) 筆記型電腦
TWI695667B (zh)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TWM576275U (zh) 樞紐器與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TW201437790A (zh) 攝像頭旋轉結構
TWM626267U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接機構
TWM564185U (zh) 樞轉結構總成、轉軸結構以及電子裝置
TWI382296B (zh) 電子裝置
TWI426850B (zh) 電子裝置
TWI697757B (zh)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TWM520664U (zh) 電子裝置
TWI624209B (zh) 支撐組件
TWI461968B (zh) 無線接收器
TWI500855B (zh) 循序鎖定式樞軸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