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9745U -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 Google Patents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9745U
TWM499745U TW103222139U TW103222139U TWM499745U TW M499745 U TWM499745 U TW M499745U TW 103222139 U TW103222139 U TW 103222139U TW 103222139 U TW103222139 U TW 103222139U TW M499745 U TWM499745 U TW M4997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ink
air guiding
top surface
heat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2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Te Wang
Chi-Yuan Hsiao
yao-sheng Guo
Original Assignee
A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c Inc filed Critical Aic Inc
Priority to TW103222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9745U/zh
Priority to FIU20154037U priority patent/FI10980U1/fi
Priority to RU2015109392/02U priority patent/RU158861U1/ru
Priority to RU2015109432/02U priority patent/RU158860U1/ru
Publication of TWM499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974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散熱器,尤指一種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隨著科技進步,主機板上安裝的電子元件數量也越多越密集,以工業電腦為例,其主機板上安裝有並列排列的複數中央處理器(CPU)及配置在各中央處理器(CPU)兩側的複數記憶體插槽組,進而增加主機板之效能及擴充能力。
然而,因現今主機板多追求體積縮小之目的,導致中央處理器(CPU)與記憶體插槽組的排列更加密集,但卻造成中央處理器(CPU)容易發生熱累積問題,而影響中央處理器(CPU)之運作。因此,如何在電子元件密集排列的主機板上安裝散熱器,係業者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創作人改良之目標。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其係 利用基座與可拆式導風件能相互組接或拆卸,使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能安裝在電子元件密集排列的主機板上,並基座與可拆式導風件能有效地導引風流進入導風通道,使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可以獲得最大風流。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散熱器,包括:一基座,包含一導熱板及固接在該導熱板相對兩側的二導風板,該導熱板及該二導風板之間形成一導風通道,該導熱板連接有複數鰭片,每一該導風板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一擋風板,另一端具有一連接部;以及一可拆式導風件,可組卸式連接於該基座,該可拆式導風件包含二直向板,每一該直向板一端與該連接部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一橫向板。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散熱器模組,包括:二基座,每一該基座包含一導熱板及固接在該導熱板相對兩側的二導風板,該導熱板及該二導風板之間形成一導風通道,其一該導熱板連接有複數第一鰭片,另一該導熱板連接有複數第二鰭片,每一該導風板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一擋風板,其一相對的該二導風板另一端具有一連接部;以及一可拆式導風件,設置在該二基座之間,該可拆式導風件包含二直向板,每一該直向板一端與該連接部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一橫向板。
100‧‧‧散熱器模組
10‧‧‧散熱器
1‧‧‧基座
11‧‧‧導熱板
111‧‧‧鰭片
111’‧‧‧第一鰭片
111”‧‧‧第二鰭片
112‧‧‧頂面
112’‧‧‧第一頂面
112”‧‧‧第二頂面
113‧‧‧底面
114‧‧‧固定孔
12‧‧‧導風板
121‧‧‧擋風板
122‧‧‧連接部
123‧‧‧卡槽
124‧‧‧頂緣
125‧‧‧嵌槽
13‧‧‧導風通道
14、14’‧‧‧凹槽
15‧‧‧透空槽
16、16’‧‧‧無鰭片區
17‧‧‧輔助導風板
2‧‧‧可拆式導風件
21‧‧‧直向板
211‧‧‧頂部
212‧‧‧彈片
213‧‧‧凸部
214‧‧‧倒勾
22‧‧‧橫向板
23‧‧‧橫桿
231‧‧‧凸片
232‧‧‧穿孔
3‧‧‧熱管
4‧‧‧均溫板
5‧‧‧固定元件
200‧‧‧主機板
201‧‧‧電路板
202‧‧‧中央處理器
203‧‧‧記憶體插槽組
204‧‧‧扳塊
300‧‧‧風扇
θ 1、θ 2‧‧‧夾角
a、b‧‧‧間距
圖1 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2 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圖3 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一實施例之組合俯視圖。
圖4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5 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散熱器第四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五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8係本創作散熱器第六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9係本創作散熱器第七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10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11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圖12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3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一實施例之另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4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一實施例之又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5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6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7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八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18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八四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圖19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九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20 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第九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作為說明用途,並非用於侷限本創作。
請參考圖1至圖3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散熱器,此散熱器10主要包括一基座1及一可拆式導風件2。
基座1包含一導熱板11及固定並連接在導熱板11相對兩側的二導風板12,導熱板11及二導風板12之間形成一導風通道13,導熱板11連接有複數鰭片111,每一導風板12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一擋風板121,另一端具有一連接部122。
詳細說明如下,每一連接部122包含自導風板12上開設的一卡槽123,且各鰭片111設置在導風通道13中。其中,每一導風板12與擋風板121之間的夾角θ 1介於90°~150°之間,本實施例之每一導風板12與擋風板121之間的夾角θ 1最佳為90°,但不以此為限制。
可拆式導風件2可組卸式連接於基座1,可拆式導風件2包含二直向板21,每一直向板21一端與連接部122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一橫向板22。
進一步說明如下,可拆式導風件2更包含一橫桿23,二直向板21固定並連接在橫桿23的兩端,且每一直向板21的頂部211延伸並反摺有一彈片212,每一彈片212具有一凸部213,各凸部213與各卡槽123相互卡合。其中,每一直向板21與橫向板22之間的夾角θ 2為90°。
本創作散熱器10之組合,其係利用基座1包含導熱板11及固接在導熱板11相對兩側的導風板12,導熱板11及各導風板12之間形成導風通道13,導熱板11連接有複數鰭片111,每一導風板12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擋風板121,另一端具有連接部122;可拆式導風件2可組卸式連接於基座1,可拆式導風件2包含二直向板21,每一直向板21一端與連接部122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橫向板22。藉此,基座1與可拆式導風件2能相互組接或拆卸,使散熱器10能安裝在電子元件密集排列的主機板上,並基座1與可拆式導風件2能有效地導引風流進入導風通道13,讓散熱器10可以獲得最大風流,以提升散熱器10之散熱效率。
另外,散熱器10呈板狀結構,使散熱器10的厚度輕薄而能夠固定在任何地方,例如:主機板或機殼上。
請參考圖3至圖6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之第二、三、四實施例,第二、三、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但第二、三、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散熱器10更包括一熱管3。
詳細說明如下,如圖4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第二實施例,導熱板11具有頂面112,頂面112設有凹槽14,熱管3嵌固於凹槽14;如圖5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第三實施例,導熱板11具有底面113,底面113設有凹槽14’,熱管3嵌固於凹槽14’;如圖6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第四實施例,導熱 板11具有頂面112及底面113,導熱板11設有貫通頂面112及底面113的透空槽15,熱管3嵌固於透空槽15。藉此,導熱板11嵌固有熱管3,進而更加強散熱器10之散熱效率。
請參考圖7至圖9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之第五、六、七實施例,第五、六、七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但第五、六、七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散熱器10更包括一均溫板4。
進一步說明如下,如圖7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第五實施例,導熱板11具有頂面112,頂面112設有凹槽14,均溫板4嵌固於凹槽14;如圖8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第六實施例,導熱板11具有底面113,底面113設有凹槽14’,均溫板4嵌固於凹槽14’;如圖9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第七實施例,導熱板11具有頂面112及底面113,導熱板11設有貫通頂面112及底面113的透空槽15,均溫板4嵌固於透空槽15。藉此,導熱板11嵌固有均溫板4,進而更加強散熱器10之散熱效率。
請參考圖10至圖14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散熱器模組,此散熱器模組100主要包括二基座1及一可拆式導風件2。
每一基座1包含導熱板11及固定並連接在導熱板11相對兩側的二導風板12,導熱板11及二導風板12之間形成導風通道13,其一導熱板11連接有複數第一鰭片111’,另一導熱板11連接有複數第二鰭片111”,每一導風板12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擋風板121,其一相對的二導風板12另一端具有連 接部122。
詳細說明如下,每一連接部122包含自導風板12上開設的一卡槽123,且各第一鰭片111’與各第二鰭片111”分別設置在導風通道13中。其中,每一導風板12與擋風板121之間的夾角θ 1介於90°~150°之間,本實施例之每一導風板12與擋風板121之間的夾角θ 1最佳為90°,但不以此為限制。
另外,其一導熱板11具有一第一頂面112’,各第一鰭片111’連接在於第一頂面112’的一部分,第一頂面112’在各第一鰭片111’與其一導風板12之間形成一無鰭片區16,另一導熱板11具有一第二頂面112”,各第二鰭片111”連接在於第二頂面112”全部。
可拆式導風件2設置在二基座1之間,可拆式導風件2包含二直向板21,每一直向板21一端與連接部122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一橫向板22。
進一步說明如下,可拆式導風件2更包含一橫桿23,二直向板21固定並連接在橫桿23的兩端,且每一直向板21的頂部211延伸並反摺有一彈片212,每一彈片212具有一凸部213,各凸部213與各卡槽123相互卡合。其中,每一直向板21與橫向板22之間的夾角θ 2為90°。
本創作散熱器模組100之組合,其係利用每一基座1包含導熱板11及固接在導熱板11相對兩側的導風板12,導熱板11及二導風板12之間形成導風通道13,其一導熱板11連接有各第一 鰭片111’,另一導熱板11連接有各第二鰭片111”,每一導風板12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擋風板121,其一相對的二導風板12另一端具有連接部122;可拆式導風件2設置在二基座1之間,可拆式導風件2包含直向板21,每一直向板21一端與連接部122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橫向板22。藉此,基座1與可拆式導風件2能相互組接或拆卸,使散熱器模組100能安裝在電子元件密集排列的主機板200上,並基座1與可拆式導風件2能有效地導引風流進入導風通道13,使散熱器模組100可以獲得最大風流,以提升散熱器模組100之散熱效率。
本創作散熱器模組100之使用狀態,其係用於一主機板200及一風扇300,主機板200包含一電路板201、並列排列在電路板201上的二中央處理器(CPU)202及設置在各中央處理器202兩側的四記憶體插槽組203,每一記憶體插槽組203兩端具有二扳塊204,風扇300對應主機板200配置。
首先,如圖10所示,將二基座1固定在各中央處理器202上方及二記憶體插槽組203之間,擋風板121沿著記憶體插槽組203的外側配置。
再者,如圖10至圖11所示,將可拆式導風件2設置在二基座1之間,各凸部213與各卡槽123相互卡合,而令每一直向板21可組卸式連接於連接部122,並二橫向板22設置在各二記憶體插槽組203之間。
最後,如圖12所示,風扇300與導風通道13呈相對配置,並擋風板121與可拆式導風件2填補了各記憶體插槽組203的間隙,以導引風流確實地進入導風通道13,再利用風流將中央處理器202傳遞到第一鰭片111’及第二鰭片111”的熱量帶至外部環境。
另外,如圖13所示,因現今主機板200多追求體積縮小之目的,導致中央處理器202與記憶體插槽組203的排列更加密集,使記憶體插槽組203之間的間隙僅夠橫向板22的厚度伸入,卻造成扳塊204無法正常扳動使用;但是,如圖14所示,可拆式導風件2能相互組接或拆卸於基座1,所以將可拆式導風件2自基座1上拆卸下來,扳塊204即可正常扳動使用。
再者,如圖12所示,風扇300可鄰近第一鰭片111’配置或鄰近第二鰭片111”配置,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但風扇300不管鄰近第一鰭片111’或第二鰭片111”配置,風扇300皆會產生自第一鰭片111’吹向第二鰭片111”的風流,因此第一頂面112’在各第一鰭片111’與其一導風板12之間形成無鰭片區16,以確實讓風流順利地由第一鰭片111’吹向第二鰭片111”,進而提高散熱器模組100的導風能力及散熱功效。
同理,若風扇300產生自第二鰭片111”吹向第一鰭片111’的風流,則第二頂面112”在各第二鰭片111”與其一導風板12之間也會形成無鰭片區,以確實讓風流順利地由第二鰭片 111”吹向第一鰭片111’。
請參考圖15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100之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但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無鰭片區16’的位置不同。
詳細說明如下,風扇300產生自第一鰭片111’吹向第二鰭片111”的風流,因此各第一鰭片111’連接在於第一頂面112’的兩側,第一頂面112’在各第一鰭片111’之間形成無鰭片區16’,各第二鰭片111”連接在於第二頂面112”全部。藉此,以確實讓風流順利地由第一鰭片111’吹向第二鰭片111”。
同理,若風扇300產生自第二鰭片111”吹向第一鰭片111’的風流,則第二頂面112”在各第二鰭片111”之間也會形成無鰭片區,以確實讓風流順利地由第二鰭片111”吹向第一鰭片111’。
請參考圖16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模組100之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但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各第一鰭片111’之間的間距a大於各第二鰭片111”之間的間距b。
進一步說明如下,風扇300產生自第一鰭片111’吹向第二鰭片111”的風流,因此各第一鰭片111’彼此間隔連接在於第一頂面112’的全部,各第二鰭片111”彼此間隔連接在於第二頂面112”全部,相鄰二第一鰭片111’之間的間距a大於 相鄰二第二鰭片111”之間的間距b。藉此,以確實讓風流順利地由第一鰭片111’吹向第二鰭片111”。
同理,若風扇300產生自第二鰭片111”吹向第一鰭片111’的風流,則相鄰二第一鰭片111’之間的間距a會小於相鄰二第二鰭片111”之間的間距b,以確實讓風流順利地由第二鰭片111”吹向第一鰭片111’。
請參考圖17至圖18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之第八實施例,第八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但第八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可拆式導風件2更以鎖固方式固定於基座1。
詳細說明如下,散熱器10更包括一固定元件5(例如:螺絲、扣具等),橫桿23延伸有一凸片231,凸片231設有一穿孔232,導熱板11設有一固定孔114,固定元件5穿設並固定於穿孔232及固定孔114,而令可拆式導風件2以鎖固方式固定於基座1。
另外,如圖1至圖3所示,每一連接部122可為包含自導風板12上開設的卡槽123;如圖17至圖18所示,每一連接部122也可為包含自導風板12頂緣124向下開設的嵌槽125,每一直向板21的頂部211延伸並反摺有倒勾214,各倒勾214與各嵌槽125相互嵌合。
請參考圖19至圖20所示,係本創作散熱器10之第九實施例,第九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但第九實施例與第一實 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基座1更包含二輔助導風板17。
進一步說明如下,二輔助導風板17固接在導熱板11相對兩側,且二輔助導風板17與二導風板12呈間隔並列排列,讓二輔助導風板17與二導風板12並列在導熱板11的前、後、左、右側。因二輔助導風板17與二導風板12呈間隔並列,使兩者之間具有一缺口,可拆式導風件2設置在二導風板12與該二輔助導風板17之間,以遮蔽二輔助導風板17與二導風板12之間的缺口,讓基座1與可拆式導風件2能有效地導引風流進入導風通道13,使散熱器10可以獲得最大風流,以提升散熱器10之散熱效率。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而解決習知之缺失,並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創作人之權利。
10‧‧‧散熱器
1‧‧‧基座
111‧‧‧鰭片
12‧‧‧導風板
121‧‧‧擋風板
122‧‧‧連接部
123‧‧‧卡槽
13‧‧‧導風通道
2‧‧‧可拆式導風件
21‧‧‧直向板
211‧‧‧頂部
212‧‧‧彈片
213‧‧‧凸部
22‧‧‧橫向板
23‧‧‧橫桿

Claims (22)

  1. 一種散熱器,包括:一基座,包含一導熱板及固接在該導熱板相對兩側的二導風板,該導熱板及該二導風板之間形成一導風通道,該導熱板連接有複數鰭片,每一該導風板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一擋風板,另一端具有一連接部;以及一可拆式導風件,可組卸式連接於該基座,該可拆式導風件包含二直向板,每一該直向板一端與該連接部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一橫向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中每一該連接部包含自該導風板上開設的一卡槽,每一該直向板的頂部延伸並反摺有一彈片,每一該彈片具有一凸部,各該凸部與各該卡槽相互卡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可拆式導風件更包含一橫桿,該二直向板固接在該橫桿的兩端。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中每一該導風板與該擋風板之間的夾角介於90°~150°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中每一該直向板與該橫向板之間的夾角為90°。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熱管,該導熱板具有一頂面,該頂面設有一凹槽,該熱管嵌固於該凹槽。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熱管,該導熱板具有一底面,該底面設有一凹槽,該熱管嵌固於該凹槽。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熱管,該導熱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該導熱板設有貫通該頂面及該底面的一透空槽,該熱管嵌固於該透空槽。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均溫板,該導熱板具有一頂面,該頂面設有一凹槽,該均溫板嵌固於該凹槽。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均溫板,該導熱板具有一底面,該底面設有一凹槽,該均溫板嵌固於該凹槽。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均溫板,該導熱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該導熱板設有貫通該頂面及該底面的一透空槽,該均溫板嵌固於該透空槽。
  12.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器,其中每一該連接部包含自該導風板頂緣向下開設的一嵌槽,每一該直向板的頂部延伸並反摺有一倒勾,各該倒勾與各該嵌槽相互嵌合。
  13.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器,其更包括一固定元件,該橫桿延伸有一凸片,該凸片設有一穿孔,該導熱板設有一固定孔,該固定元件穿設並固定於該穿孔及該固定孔。
  14. 3或13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基座更包含二輔助導風板,該二輔助導風板固接在該導熱板相對兩側,且該二輔助導風板與該二導風板呈間隔並列排列,該可拆式導風件設置在該二導風板與該二輔助導風板之間。
  15. 一種散熱器模組,包括:二基座,每一該基座包含一導熱板及固接在該導熱板相對兩側 的二導風板,該導熱板及該二導風板之間形成一導風通道,其一該導熱板連接有複數第一鰭片,另一該導熱板連接有複數第二鰭片,每一該導風板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有一擋風板,其一相對的該二導風板另一端具有一連接部;以及一可拆式導風件,設置在該二基座之間,該可拆式導風件包含二直向板,每一該直向板一端與該連接部相互連接,另一端朝外側彎折延伸一橫向板。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每一該連接部包含自該導風板上開設的一卡槽,每一該直向板的頂部延伸並反摺有一彈片,每一該彈片具有一凸部,各該凸部與各該卡槽相互卡合。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該可拆式導風件更包含一橫桿,該二直向板固接在該橫桿的兩端。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每一該導風板與該擋風板之間的夾角介於90°~150°之間。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每一該直向板與該橫向板之間的夾角為90°。
  20.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其一該導熱板具有一第一頂面,該等第一鰭片連接在於該第一頂面的一部分,該第一頂面在該等第一鰭片與其一該導風板之間形成一無鰭片區,另一該導熱板具有一第二頂面,該等第二鰭片連接在於該第二頂面全部。
  21.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其一該導熱板具有一第一 頂面,該等第一鰭片連接在於該第一頂面的兩側,該第一頂面在該等第一鰭片之間形成一無鰭片區,另一該導熱板具有一第二頂面,該等第二鰭片連接在於該第二頂面全部。
  22.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器模組,其中其一該導熱板具有一第一頂面,該等第一鰭片彼此間隔連接在於該第一頂面的全部,另一該導熱板具有一第二頂面,該等第二鰭片彼此間隔連接在於該第二頂面全部,相鄰該二第一鰭片之間的間距大於相鄰該二第二鰭片之間的間距。
TW103222139U 2014-10-24 2014-12-12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TWM499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139U TWM499745U (zh) 2014-10-24 2014-12-12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FIU20154037U FI10980U1 (fi) 2014-10-24 2015-02-19 Jäähdytysmoduuli ja jäähdytyselementti
RU2015109392/02U RU158861U1 (ru) 2014-10-24 2015-03-18 Радиатор
RU2015109432/02U RU158860U1 (ru) 2014-10-24 2015-03-18 Модуль охлаждени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885 2014-10-24
TW103222139U TWM499745U (zh) 2014-10-24 2014-12-12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9745U true TWM499745U (zh) 2015-04-21

Family

ID=53441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2139U TWM499745U (zh) 2014-10-24 2014-12-12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FI (1) FI10980U1 (zh)
RU (2) RU158860U1 (zh)
TW (1) TWM4997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942B (zh) * 2020-11-25 2021-10-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機板組件及散熱模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942B (zh) * 2020-11-25 2021-10-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機板組件及散熱模組
CN114546071A (zh) * 2020-11-25 2022-05-27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主机板组件及散热模块
CN114546071B (zh) * 2020-11-25 2023-10-03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主机板组件及散热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158860U1 (ru) 2016-01-20
RU158861U1 (ru) 2016-01-20
FI10980U1 (fi)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0409B2 (en) Fan duc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device
US7787247B2 (en) Circuit board apparatus with induced air flow for heat dissipation
US20130083483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160227668A1 (en) Cooling module and heat sink
US20160212880A1 (en) Air guide cooling module and air guide heat sink
TW201319786A (zh) 散熱裝置
CN102316700A (zh) 适用同时对多个电子元件散热的导风罩及具有该导风罩的电子装置
CN204119708U (zh) 散热器
US8295050B2 (en) Dual CPU and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thereof
US20150173249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enclosure and cooling system
TW201905410A (zh) 散熱模組
CN108633238B (zh) 一种用于两片对插印制板的散热装置
CN102647880B (zh) 散热装置
TWM499745U (zh) 散熱器模組及散熱器
US20140076521A1 (en) Bidirectional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US20190383566A1 (en) Heat sink
US20130170135A1 (en) Airflow guide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325859B (zh) 散热装置
TWM497426U (zh) 導風散熱器模組及導風散熱器
CN104282639A (zh) 散热器
KR101734618B1 (ko) 히트 싱크
TWI652981B (zh) 主機系統及其散熱裝置與分隔機制
TW201251592A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0813247B2 (en) Circuit board an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thereof
CN108803829A (zh) 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