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8652B - 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8652B
TWI838652B TW110136841A TW110136841A TWI838652B TW I838652 B TWI838652 B TW I838652B TW 110136841 A TW110136841 A TW 110136841A TW 110136841 A TW110136841 A TW 110136841A TW I838652 B TWI838652 B TW I8386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area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6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2795A (zh
Inventor
張志忠
孫彥軍
劉磊
Original Assignee
中國商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商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13597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842741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國商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商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國商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2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652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所述發光模組包括:發光基板,所述發光基板設置有呈陣列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光學膜組,所述光學膜組位於所述發光基板的出光側,所述光學膜組至少包括擴散板,位於所述發光基板上的所有所述發光元件在所述擴散板的正投影位於所述擴散板內;所述發光基板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

Description

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本申請要求於2021年02月01號提交的中國申請No. 202110135974.0的優先權,該優先權檔的全文以引用方式為所有目的合併於本文中。本公開的實施例涉及一種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發光模組是給顯示器產品提供光源的元件,根據光源分佈位置的不同,分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相對於側入式光源而言,直下式光源在發光均勻性和發光亮度上都更具優勢,且相較於側入式光源,直下式光源更易實現高動態範圍影像(High-Dynamic Range,簡稱HDR)。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以改善現有技術的發光模組存在燈影,出光不均,發光模組較厚的問題。
本公開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模組,所述發光模組包括:
發光基板,所述發光基板設置有呈陣列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光學膜組,所述光學膜組位於所述發光基板的出光側,所述光學膜組至少包括擴散板,位於所述發光基板上的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在所述擴散板上的正投影位於所述擴散板內;以及所述發光基板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包括:燈板基材,以及位於所述燈板基材面向所述擴散板一側的第一反射層;所述第一反射層包括間隔設置的多個鏤空部,所述多個鏤空部與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對應設置,所述多個發光元件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位於對應的所述鏤空部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內。
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層遠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和/或,所述發光元件的背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
例如,在平行於所述燈板基材的平面,將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多個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中最小者作為第一距離;將所述發光元件背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與所述擴散板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表面之間的距離作為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大於所述第二距離。
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層包括主體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於所述主體部的至少一側。
例如,所述主體部與所述延伸部為一體結構,且所述延伸部與所述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不等於零。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位於所述燈板基材的所述多個發光元件所在側,且所述支撐件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
例如,所述支撐件與至少一個所述鏤空部對應設置,所述支撐件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與對應的所述鏤空部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還包括:位於所述燈板基材與所述第一反射層之間的第二反射層;所述第二反射層遠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到所述燈板基材的距離,小於所述發光元件背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到所述燈板基材的最大距離。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還包括:位於所述燈板基材與所述第二反射層之間的第一走線層,以及位於所述燈板基材背離所述第一反射層一側的第二走線層。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包括多個子發光基板,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至少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拼接形成所述發光基板。
例如,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中的至少兩個發光基板對應設置同一所述第一反射層,所述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位於對應的所述第一反射層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區域內。
例如,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中的相鄰的子發光基板之間沿排列方向具有第一間隙,所述第一間隙為0.08mm~0.12mm。
例如,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中的每一個子發光基板具有多個呈陣列排列的發光單元,每一所述發光單元包括多個串聯的發光元件,所述多個串聯的所述發光元件呈陣列排列。
例如,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與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一一對應的發光控制晶片;n個所述發光單元的輸入端電連接在所述發光控制晶片的同一正極輸出引腳,m個所述發光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在所述發光控制晶片的同一負極輸出引腳,其中,n小於所述子發光基板中所述發光單元的總數量,m小於所述子發光基板中所述發光單元的總數量。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包括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位於所述第一區域內,且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面積小於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面積;其中,所述第二區域與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重合;所述發光基板還包括第三區域,所述第三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位於所述第一區域內,且所述第三區域在所述發 光基板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不交疊,所述第三區域內設置有多個所述發光元件。
例如,在平行於第一延伸方向上,位於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發光元件與所述第二區域邊緣的最大距離為0.5mm~1.5mm;在平行於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發光元件與所述第二區域邊緣的最大距離為0.5mm~1.5mm,其中,所述第一區域為矩形,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為所述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為所述矩形的短邊延伸方向。
例如,所述光學膜組還包括:位於所述擴散板背離所述發光基板一側的擴散片,所述擴散片包括面向所述擴散板的第一表面,以及背離所述擴散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中至少之一設置有多個微結構單元,每個所述微結構單元對應位置設置有光轉換材料。
例如,所述擴散片包括內部區域,以及位於所述內部區域至少一側的周邊區域,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擴散片的正投影與所述周邊區域存在交疊;所述微結構單元僅位於所述周邊區域。
例如,所述擴散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為矩形,將所述擴散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作為第三方向,所述擴散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矩形的短邊方向作為第四方向;所述周邊區域還包括拐角區,所述拐角區為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四方向延伸的部分交叉形成的區域;所述拐角區的所述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Z=λF x F y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拐角區之間的區域內,所述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拐角區之間的區域內,所述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其中, ,0<Z<1,將每一平行於所述第三方向的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四方向由外至內依次等分為I個劃分區域,將每一平行於所述第四方向的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三方向由外至內依次等分為J個劃分區域,i代表所述微結構單元在所述第四方向的第i個區域,i=1,2,……I;j代表所述微結構單元在所述第三方向的區域,j=1,2,……J;λ為經驗常數值。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擴散片的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周邊區域內,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擴散片的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周邊區域內。
例如,所述周邊區域包括第一周邊區域和第二周邊區域,所述第二周邊區域位於所述第一周邊區域遠離所述內部區域的一側;所述第一周邊區域的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小於所述第二周邊區域的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
例如,在由所述第二周邊區域指向所述第一周邊區域的方向上,所述微結構單元在單位面積內的分佈密度逐漸降低。
例如,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擴散片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第二周邊區域內,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擴散片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第一周邊區域內。
例如,所述第二周邊區域還包括邊角區,所述邊角區為所述第二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交叉形成的區域;以及所述邊角區內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大於所述第二周邊區域中其它區域內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
例如,所述多個微結構單元位於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內部區域與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小於所述周邊區域的粗糙度。
例如,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所述發光基板背離所述擴散板一側的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擴散板一側延伸出的側板;所述發光基板面向所述背板的一側具有第一膠體,所述發光基板透過所述第一膠體與所述背板固定。
例如,所述第一膠體包括膠體基材,位於所述膠體基材面向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一側的第一膠層,以及位於所述膠體基材面向所述底板一側的第二膠層。
例如,所述擴散板的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一面具有多個微結構,所述微結構為相對所述擴散板面向所述發光基板表面的凹陷。
例如,所述微結構為稜錐結構(pyramid),所述稜錐結構的底面為與所述擴散板的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表面共面的虛擬表面。
例如,所述擴散板背離所述發光基板表面的粗糙度小於所述擴散板面向所述發光基板表面的粗糙度。
例如,所述擴散板的厚度為2.5mm~3.5mm。
例如,所述擴散板包括擴散主體,以及混合於所述擴散主體內的光擴散劑和遮蔽粒子。
例如,所述擴散板包括擴散主體以及位於所述擴散主體內的多個封閉腔體,所述腔體內為空氣。
例如,所述擴散板具有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第一擴散表面,以及背離所述發光基板的第二擴散表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擴散表面和所述第二擴散表面的至少一個側面,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所述側面設置有第三反射層。
例如,所述光學膜組還包括:位於所述擴散板與所述擴散片之間的光轉換膜。
例如,在平行於所述擴散板的所述側面且垂直於所述擴散板的所述第二擴散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三反射層與所述光轉換膜具有第二間隙。
例如,所述發光元件為迷你發光二極體。
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任一所述發光模組,以及位於所述發光模組的所述出光側的顯示面板。
例如,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發光模組的所述背板的所述側板的端部固定的膠框;所述顯示面板透過泡棉與所述膠框固定。
例如,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所述背板背離所述發光基板一側的前框,所述前框包括:容納所述膠框和所述背板的底框,以及由所述底框朝向所述顯示面板一側延伸出的側框,所述前框透過螺母與所述背板的所述底板固定。
例如,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所述底框的背離所述背板一側的後殼,所述後殼透過卡扣與所述前框固定。
本公開實施例有益效果如下:本公開實施例中,發光模組,包括:發光基板,光學膜組,光學膜組位於發光基板的出光側,光學膜組至少包括擴散板,位於發光基板上的所有發光元件在擴散板的正投影位於所述擴散板內,進而,發光元件出射的光線均被擴散板調製,一方面保證出光均勻避免燈影,另一方面避免未經調製的光線直接從邊緣洩漏導致四周出現明顯亮區,進一步的,可以使發光基板的正投影在擴散板的正投影位於擴散板的正投影區域內,且發光基板在該方向的正投影區域的面積小於擴散板在該方向的正投影區域的面積,從而在確保發光基板上所有發光元件出射的光線被擴散板調製的同時縮減發光基板的尺寸,以實現發光模組的窄邊框化;而且,發光基板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可以使發光模組整體具有較小的厚度,實現超薄化發光模組。
為了使得本公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公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公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公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所描述的本公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公開保護的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本公開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公開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公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並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後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連接”或者“相連”等類似的詞語並非限定於物理的或者機械的連接,而是可以包括電性的連接,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上”、“下”、“左”、“右”等僅用於表示相對位置關係,當被描述物件的絕對位置改變後,則該相對位置關係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為了使得本公開實施例的以下說明清楚且簡明,本公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詳細說明。
本公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模組,用於為顯示面板提供光源。參見圖1所示,所述發光模組包括: 發光基板2;例如,發光基板2上可以設置有呈陣列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T,例如,發光元件T可以位於發光基板2的至少一側; 光學膜組3,光學膜組3位於發光基板1的出光側,光學膜組3至少包括擴散板31,位於發光基板2上的所有發光元件T在擴散板31的正投影位於所述擴散板31內; 發光基板2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
本公開實施例中,發光模組包括:發光基板2,光學膜組3,光學膜組3位於發光基板1的出光側,光學膜組3至少包括擴散板31,位於發光基板2上的所有發光元件T在擴散板31的正投影位於所述擴散板31內。以此方式,發光元件T出射的光線均被擴散板31調製,一方面保證出光均勻避免燈影,另一方面避免未經調製的光線直接從邊緣洩漏導致四周出現明顯亮區。需要說明的是,此處的正投影為沿擴散板3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也即發光基板2上所有發光元件T沿擴散板3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均位於擴散板31本身沿其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區域內。進一步的,可以使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在擴散板31的正投影位於擴散板31的正投影區域內,且發光基板2在該方向的正投影區域的面積小於擴散板31在該方向的正投影區域的面積,從而在確保發光基板2上所有發光元件T出射的光線被擴散板31調製的同時縮減發光基板的尺寸,以實現發光模組的窄邊框化。而且,發光基板2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可以使發光模組整體具有較小的厚度,實現超薄化發光模組。
例如,參見圖2A和圖2B所示,發光基板2包括多個子發光基板200,例如,多個子發光基板200至少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例如,可以沿圖2A所示的橫向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方向為橫向;也可以沿豎向依次排列,如圖2B所示,其中,第一方向為豎向。以下以多個子發光基板200沿橫向排列為例進行示意說明:
例如,參見圖2C所示,相鄰子發光基板200之間沿排列方向具有第一間隙Gap,第一間隙為0.08 mm~0.12 mm。多個子發光基板200拼接形成發光基板2。本公開實施例中,發光基板2包括多個沿同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子發光基板200,多個子發光基板200拼接形成發光基板2,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發光基板2為一體結構時整體較大,易於損壞,不利於發光模組的組裝的問題。例如,相鄰子發光基板200之間具有第一間隙Gap為0.1(±0.02)mm。
例如,結合圖2C所示,每一子發光基板200具有多個呈陣列排列的發光單元210,參見圖3所示,每一發光單元210包括:輸入端V1,輸出端V2,以及電連接在輸入端V1和輸出端V2之間且依次串聯多個的發光元件T,可以實現對每一發光單元210的獨立發光控制。,例如,每一發光單元210包括依次串聯的9個發光元件T。需要說明的是,圖2C是以每一子發光基板200具有9列3行發光單元210為例進行的示意性說明,圖3是以每一發光單元210具有三行三列發光元件T為例進行的示意說明,例如,每一子發光基板200還可以是具有其它行和其它列數量的發光單元210,每一發光單元210可以具有其它行列數量的發光元件T,本公開不以此為限。
例如,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元件T可以為迷你發光二極體(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Mini-LED的尺寸小且亮度高,可以大量應用於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中,並對背光進行精細調節,從而實現高動態範圍影像(High-Dynamic Range,HDR)的顯示。例如, Mini-LED的典型尺寸(例如長度)為50微米~150微米,例如80微米~120微米。
例如,結合圖2C所示,發光模組還包括與子發光基板200一一對應的發光控制晶片220,例如,每一子發光基板200對應設置一個驅動該子發光基板200的發光控制晶片220; n個發光單元210的輸入端V1電連接在發光控制晶片220的同一正極輸出引腳,m個發光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在發光控制晶片220的同一負極輸出引腳,其中,n小於子發光基板200中發光單元210的總數量,m小於子發光基板200中發光單元210的總數量,如此,可以透過發光控制晶片220的一個輸出引腳輸出的信號,同時控制多個發光單元210的發光,實現發光模組的分區控制和區域調光(Local Dimming)。例如,發光控制晶片220包括PIN1~96個引腳,其中,PIN1~24為正極引腳,PIN25~96為負極引腳,4個發光單元210共用一個負極引腳,12個發光單元210共用一個正極引腳,例如,可以是12個發光單元210的輸入端V1均電連接於同一正極引腳,4個發光單元210的輸出端V2均電連接於同一負極引腳,以實現12個發光單元210共用一個正極引腳,4個發光單元210共用一個負極引腳。
例如,參見圖4A所示,每一子發光基板200包括:燈板基材201,以及位於燈板基材201面向擴散板31一側的第一反射層2092;第一反射層2092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鏤空部T0,部分鏤空部T0與發光元件T對應設置,至少一個發光元件T在燈板基材201的正投影位於對應的鏤空部T0在燈板基材201的正投影內。相應的,第一反射層2092遠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和/或,發光元件T的背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
例如,參見圖4B並結合發光基板的立體示意圖17所示,每一子發光基板200包括:位於燈板基材201與第一反射層2092之間的第一走線層202,位於第一走線層202與第一反射層2092之間的第二反射層2091,以及位於燈板基材201背離第一反射層2092一側的第二走線層203;第二反射層2091遠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到燈板基材201的距離k1,小於發光元件T背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到燈板基材201的最大距離k2,發光元件T背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為曲面時,發光元件T背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到燈板基材201的最大距離k2,即為發光元件T背離燈板基材201表面的頂點到燈板基材201的最大距離。本公開實施例中,分別在燈板基材201的兩面設置有第一走線層202和第二走線層203,可以降低單層佈線時的走線複雜度。例如,第二反射層2091可以在發光元件T所在的位置設置有鏤空部區域,以使發光元件T可以透過鏤空部區域與下方的第一走線層202或第二走線層203導通,但本公開的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例如,發光基板還可以包括頂走線層204和底走線層205。
例如,發光基板的總體厚度約為0.16mm,第一反射層2092的厚度約為0.065mm,第二反射層2091的厚度約為0.065mm,燈板基材201的厚度約為0.017mm。
例如,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為透過塗覆形成的反射層,也可以為透過貼附或者疊設在燈板基材201上的反射層。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反射層2092為透過塗覆工藝形成在燈板基材201的反射層,第一反射層2091為貼附在燈板基材201上的反射膜或者疊設在燈板基材201上的反射片。
需要說明的是,例如,發光基板2面向擴散板31一側塗覆的第二反射層2091可以為白油層,以進行將光反射到擴散板31一側,增加光利用率。但在實際工藝中,如果白油層表面塗覆厚度不均勻或者顏色調配有誤差時,會產生色差,因此,在第二反射層2091的面向擴散板31的一側設置第一反射層2092(具體可以為白色膜層),該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透過貼附或者其他的方式設置在第二反射層面向擴散板31的一側,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提高光利用率和改善不同子發光基板200之間的色差,以及單個發光基板200內不同位置的色差。例如,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為單膜層結構或多個膜層組成的複合結構。第一反射層2092在對應每個發光元件T的位置會有鏤空部的孔,在設置第一反射層2092後,發光元件T的頂面(背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可以與第一反射層2092的面向擴散板31的表面齊平或大致齊平,從而使得第一反射層在避免給發光元件的出光效率帶來負面影響的前提下,還可以起到對發光元件的保護作用。在一些示例中,發光元件包括發光晶片和覆蓋發光晶片的封裝結構,進一步地,封框結構的表面可以為曲面,因此發光元件T的頂面與第一反射層2092的面向擴散板31的表面平齊或大致齊平也可以指的是,發光元件的封裝結構的表面與第一反射層2092的面向擴散板31的表面齊平或大致齊平。例如,因實際工藝誤差,可能較難實現發光基板2的各個位置均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因此,發光基板2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可以是發光基板2的發光元件T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 也可以是第一反射層2092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或者,也可以是發光元件T、第一反射層2092二者均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本公開實施例中,透過使發光基板2的發光元件T與第一反射層2092中的至少一者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可以實現零混光距離的超薄發光模組。
在一些示例中,參見圖4C和圖4D所示並結合圖6A,其中圖4D為圖4C沿虛線的截面示意圖,發光模組包括背板1,背板1可以包括:底板110,以及由底板110朝向擴散板31一側延伸出的側板120。第一反射層2092包括主體部Y1和延伸部Y2,延伸部Y2位於主體部Y1的至少一側。例如,發光基板2上所有的發光元件T沿燈板基材20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均位於由主體部Y1在該方向的正投影的外周邊緣限定的範圍內。例如,主體部Y1與延伸部Y2為一體結構,且延伸部Y2與主體部Y1之間存在第一角度α,第一角度α不等於零。例如,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為反射片,直接疊設在燈板基材201上,第一反射層2092的延伸部Y2朝擴散板31一側彎折。進一步的可以將延伸部Y2搭接在背板1的側板120上進行固定。例如,延伸部Y2可以是以平面形式彎折,或者弧面形式彎折,並且延伸部Y2可以與背板1固定連接。本公開實施例中,第一反射層2092還包括延伸部Y2,並且延伸部Y2與主體部Y1之間存在第一角度,從而可以增大反射區域,提升發光模組的整體亮度。
例如,結合圖4C所示,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200對應設置同一第一反射層2092。例如,圖4C中,左側的上下兩個子發光基板200對應左側的第一反射層2092,右側的上下兩個子發光基板200對應右側的第一反射層2092,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200位於對應的第一反射層2092在燈板基材201的正投影區域內。需要說明的是,對應同一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理解為,該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200對應的第一反射層2092是一個一體成型的完整連通結構。本公開實施例中,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200對應設置同一第一反射層2092,可以增強發光基板2的出光均勻性,降低相鄰子發光基板200間的拼縫對於出光均勻性的影響。
在一些示例中,當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200對應設置同一第一反射層2092時,該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200上的所有發光元件T沿燈板基材201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均位於由同一第一反射層2092的主體部Y1在該方向的正投影的外周邊緣限定的範圍內。
例如,參見圖4E所示,發光基板201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K,支撐件K位於燈板基材201的發光元件T所在側,且支撐件K與擴散板31直接物理接觸。例如,支撐件K可以透過卡合方式或者黏接的方式固定在燈板基材201朝向擴散板31的一側,例如,在支撐件K上設置彈性卡扣結構,在燈板基材201上設置用於配合該卡扣結構的通孔/凹槽結構,以將支撐件K固定。例如,支撐件K與至少一個鏤空部T0對應設置,支撐件K在燈板基材201的正投影與對應的鏤空部T0在燈板基材20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例如,參見圖4E和圖4F所示,在平行於燈板基材201的平面,將任意相鄰兩個發光元件T的中心距離中最小者作為第一距離D,例如,以圖4F中第二行第二列的發光元件T為例進行示意說明,該發光元件T與相鄰左側的發光元件T之間具有第一橫向距離d1,與左斜上方的發光元件T之間具有第二斜向距離d2,與正上方的發光元件T具有第三豎向距離d3,其中,第二斜向距離d2大於第一橫向距離d1,也大於第三豎向距離d3,當第一橫向距離d1和第三豎向距離d3相等時,可以將d1和d3中的任一者作為第一距離D,當第一橫向距離d1和第三豎向距離d3不等時,可以將其中較小的一個作為第一距離D。將發光元件T背離燈板基材201的表面,與擴散板31面向發光基板2的表面之間的距離作為第二距離D2;第一距離D1大於第二距離D2。本公開實施例中,第一距離D1大於第二距離D2,由不同參數的發光基板形成的發光模組均可實現減少混光距離的目的,從而實現顯示裝置的薄型化。需要說明的是,圖4F是以發光基板201具有三行三列發光元件T進行的示意說明,例如,發光基板201還可以是具有其它行列數量的發光元件T,本公開不以此為限。
例如,參見圖5並結合圖4B、6A和7所示,第二反射層2091與第一走線層202之間還依次設置有:第一膠層、位於第一膠層背離燈板基材一側的電源層、位於電源層背離第一膠層一側的第一阻焊層;第二走線層的背離燈板基材的一側還依次設置有:第二膠層、位於第二膠層背離第二走線層一側的接地層、位於地層背離第二膠層一側的第二阻焊層。
例如,參見圖2C並結合圖11所示,發光基板2包括第一區域BB(發光元件T的分佈區域 ,即,最週邊發光元件T形成的外輪廓,所有發光元件T在沿發光基板2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均位於該分佈區域中)和第二區域AA(與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重合的區域),第二區域AA在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位於第一區域BB內,且第二區域AA在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小於第一區域BB在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面積,其中,第二區域AA與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Y完全重合(即,第二區域AA沿發光基板2厚度方向的正投影的邊緣,與顯示面板的顯示區Y沿該方向的正投影的邊緣完全重合);發光基板2還包括第三區域CC,其中CC區指的是BB區以內、且不屬於AA區的區域。第三區域CC在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位於第一區域BB內,且第三區域CC在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與第二區域AA在發光基板2的正投影不交疊,第三區域CC內設置有多個發光元件。
例如,在平行於第一延伸方向AB上,第三區域CC的發光元件T與第二區域AA邊緣的最大距離h1為0.5mm~1.5mm,例如,可以為0.8mm;在平行於第二延伸方向CD,第三區域CC的發光元件T與第二區域AA邊緣的最大距離h2為0.5mm~1.5mm,例如,可以為0.8mm,其中,第一區域BB為矩形,第一延伸方向AB為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第二延伸方向CD為矩形的短邊延伸方向。即,發光基板2在第二區域AA以外的區域也設置有發光元件T,但是當發光基板2上最週邊的發光元件T到第二區域AA的距離值太大時會造成發光元件T浪費,光源無法完全利用,距離值太小會導致顯示區的周邊部分光線不足,周邊邊緣發暗,影響畫面品味。本公開實施例中,在平行於第一延伸方向AB,第三區域CC的發光元件T與第二區域AA邊緣的最大距離h1為0.5mm~1.5mm;在平行於第二延伸方向CD,第三區域CC的發光元件T與第二區域邊緣的最大距離h2為0.5mm~1.5mm,在避免發光元件T浪費的情形下,同時可以避免距離值太小會導致周邊光線不足,周邊邊緣發暗,影響畫面品味的問題。
例如,第一區域BB外輪廓與第二區域AA外輪廓在第一延伸方向AB上的間距h1,小於第一區域BB外輪廓與第二區域AA外輪廓在第二延伸方向CD上的間距h2。本公開實施例中,由於單個發光元件T(可以為未封裝時的發光晶片,如圖2D所示,包括正極Ta和負極Tb)為如圖2D所示的矩形狀,該發光元件T在長向的上下兩個方向的光量分佈大於其寬向的左右兩方向的光量分佈,而發光元件T在發光基板2中的排列如圖2E所示,發光元件T的長邊平行於發光基板2的短邊,發光元件T的短邊平行於發光基板2的長邊,發光基板2的長邊所在方向的發光亮度要大於發光基板2的短邊所在方向的發光亮度,而 h1小於h2,可以對畫質不均勻進行補償調整,改善因上述的發光元件的發射角度不一樣產生的周邊畫面不均勻的問題。例如,h2可以為1.100mm~1.200,例如,h2可以為1.147mm,h1可以為0.700mm~0.800mm,例如,h1可以為 0.793mm。需要說明的是,例如,由於實際的工藝限制,使第一區域BB為完全規整的矩形較難,第一區域BB為矩形可以理解為大致為矩形。例如,第一區域BB可以大致為長方形,或者,也可以大致為正方形。
例如,參見圖6A和圖7所示,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發光基板2背離擴散板31一側的背板1,背板1可以包括:底板110,以及由底板110朝向擴散板31一側延伸出的側板120;每一子發光基板200的面向背板1的一側具有第一膠體12,子發光基板200透過第一膠體12與背板1固定。例如,第一膠體12包括膠體基材121,位於膠體基材121面向子發光基板200一側的第一膠層122,以及位於膠體基材121面向背板1一側的第二膠層123。相比於無膠體基材的膠體結構,本公開實施例中,第一膠體12包括膠體基材121,可以避免第一膠體12在高溫高濕時,第一膠層122以及第二膠層123內部分斷裂進而引起膠蠕動導致子發光基板200拼縫變化影響後續形成的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品味。例如,第一膠層122與第二膠層124膠性相同(材質以及膠性的配比都一樣),可以增加排氣性,即,貼到子發光基板200上沒有氣泡產生,同時降低初黏,增加重新工作性能,初黏低便於在貼合未到位情況下,可以在不更換第一膠體12可輕易取下,重新貼附以提高組裝效率,同時保證增加滾輪按壓後不發生移位。例如,第一膠體12可以為易拉膠。
例如,參見圖8所示,發光模組還包括緩衝墊13,擴散板31透過至少一個緩衝墊13與背板1接觸。例如,擴散板31若直接和背板1接觸,震動時撞擊易導致擴散板31碎裂(Crack),透過緩衝墊13可以對震動和膨脹進行緩衝。例如,緩衝墊13包括如圖8所示的角墊,擴散板31在其四角位置均透過緩衝墊13與背板1接觸,而在限定擴散板31在發光模組內的活動量時,利用緩衝墊13來限制擴散板31沿平行於其朝向發光基板2的表面的方向的活動量,而沿擴散板31的厚度方向,因擴散板31夾設於發光基板2與光學模組3的其他光學膜片之間,其中發光基板2與背板1固定,光學膜組3的其他光學膜片透過膠框被限位,所以擴散板31沿其厚度方向的活動量也被限制,從而可保證擴散板31和發光基板2直接零間隙直接接觸。例如,緩衝墊13可以為硬度為40HA(邵氏硬度)的注塑墊塊。
例如,結合圖6A所示,擴散板31可以包括擴散主體,以及混合於擴散主體內的光擴散劑和遮蔽粒子,例如,遮蔽粒子可以為鈦白粉,透過調整形成該擴散板31配比中的鈦白粉含量,可以控制擴散板31的遮蔽性,使擴散板31具有擴散作用的同時,避免擴散板31為全透明結構。擴散主體的材料例如可以為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遇到與其折射率相異介質時,會發生多角度、多方向的折射、反射與散射的現象,從而改變光的行進路線,實現入射光充分散色,實現更柔和、均勻的照射效果,為顯示照明元件提供均勻面光源。例如,光擴散劑可以為有機矽擴散粒子,也可以為無機擴散粒子,其中,有機矽擴散粒子是一種以矽氧鍵連接,三維立體結構的聚合物微球,這種光擴散粒子本身為一種白色粉末狀,加入到擴散板31中,因為有機親油基團苯甲基會以一種細微的透明玻璃球體均勻分散在基體中,且含有二氧化矽微粒可以適當增加擴散板的耐熱性。由於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材質的擴散板主體擠出成型的溫度分別為180 oC~230 oC,有機矽擴散粒子耐熱性大於400 oC,因此,不會因為加工而造成分子損壞。光透過擴散板與擴散粒子的折射率差異,光源穿透式的進行折射,改變光的進行路線,達到勻光而又透明的目的,同時滿足霧度值和透光率的需求。
例如,擴散板31的厚度h3可以為2.5mm~3.5mm,以在儘量減少發光模組整體厚度的同時,避免發光基板發出的光線在擴散板產生光斑或燈影,進而影響後續形成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例如,若相鄰發光元件T之間的間距太大,即便多次折射,折射至相鄰燈中間區域的光量會明顯小於燈正對區域的光量,造成明暗差;擴散板的擴散性和/或遮蔽性不足,擴散能力較差時光線難以被折射至中間區域,而遮蔽性較差時這種明暗差異會直接被凸顯出來,其中增加擴散板31厚度一方面增加了光線被折射的次數,同時也增加了擴散板31的遮蔽能力。
例如,參見圖6B所示,擴散板主體中可以包括多個封閉腔體Q,腔體Q內可以為空氣(空氣泡),光線進入擴散板31後遇到腔體Q時會發生多角度多方向的散射、折射、反射,其擴散性和遮蔽性均可以增加,從而在確保擴散板31的擴散效果和遮蔽效果的前提下,進一步縮減擴散板31厚度,實現發光模組的薄型化。例如,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擴散粒子折射率為1.43,擴散板主體中填充空氣(折射率為1.0),光線經過擴散板主體折射率1.59進入反射式擴散板,折射角度比擴散粒子折射角度大,更好的使光線在內部得到利用。
例如,參見圖6C所示,擴散板31可以為多層複合結構,其中,中間層中可以包括多個封閉腔體Q,避免多個封閉腔體Q在擴散板31的上下表面形成表面凸起,引起相鄰膜層的損傷。
例如,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一面具有多個微結構311,可以使光線多方向折射,增加光效利用率。其中,微結構可以是相對擴散板31面向發光基板2的表面為凹陷的微結構,以避免該微結構劃傷與其直接相鄰的發光基板2或者光學膜材。進一步地,例如,所述多個微結構可以為重裁紋結構,也即,該多個微結構包括多個尺寸不同的微結構,且呈雜亂無章式分佈,因此也稱為重裁紋結構。
圖9示出了所述多個微結構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例如,如圖9所示,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一面(即,入光面)具有3*3個微結構。當然,圖9 僅是以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一面具有3*3個微結構進行的示意說明,但是,本公開的實施例並不限於此。例如,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一面還可以具有其它數量的微結構。例如,微結構可以與發光元件T進行一一對應設置,也可以不與發光元件T進行一一對應設置。例如,微結構可以為稜錐結構,稜錐結構的底面為與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表面共面的虛擬表面,以該表面為基準向內凹陷形成稜錐狀的微結構。例如,稜錐結構可以為三稜錐、四稜錐、五稜錐或六稜錐。本公開實施例中,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一面具有多個微結構,且微結構呈多面體狀,可以有效提升光利用率,充分利用微結構的多個表面對光線進行多角度折射,在不改變擴散板遮蔽性前提下可使擴散板輝度提高8%~10%。
例如,擴散板31背離發光基板2的表面(出光面)的粗糙度小於擴散板31面向發光基板2的表面(入光面)的粗糙度。一方面,擴散板31的面向發光基板2的一面具有微結構,可以增加光效利用率、提升擴散板的勻光效果,而另一方面使擴散板31背離發光基板2的表面粗糙度小於擴散板31面向發光基板2的表面粗糙度,從而進一步避免表面微結構對相鄰光學膜的損傷。例如,擴散板31的背離發光基板2的表面(即出光面)為平滑表面,即該表面粗糙度小於一定閾值,以避免相鄰的光學膜材被擴散板劃傷的風險。
例如,參見圖10A、圖11所示,光學膜組3還包括:位於擴散板31的背離發光基板2一側的光轉換膜32,光轉換膜32背離擴散板31的一側還可以設置有擴散片33,光轉換膜32位於擴散板31與擴散片33之間。光轉換膜32可以將發光基板2發出的光轉換為白光,例如,發光基板2的發光元件出射光為藍光,採用光轉換膜32可以將發光基板2發出的藍光轉換為白光。例如,光轉換膜32可以包括量子點,為量子點光轉換膜。
例如,擴散板31具有面向發光基板2的第一擴散表面311,以及面向光轉換膜32的第二擴散表面312,以及連接第一擴散表面311和第二擴散表面312的至少一個側面313;至少一個側面313上設置有第三反射層35;在平行於側面313且垂直於第二擴散表面312的方向,第三反射層35與光轉換膜32具有第二間隙J。本公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側面313設置有第三反射層35,可以使發光基板2照射的光線經過擴散板31由側面313出射時,將該出射的光線進一步反射回擴散板31內,使其最終從第二擴散表面312射出,進一步提高發光模組的出光效率。其中,在擴散板31的至少一個側面313同時設置第三反射層35和緩衝墊13時,可以將二者進行避讓設計,例如在擴散板與緩衝墊接觸的位置不設置第三反射層35,使得第三反射層35背離擴散板側面313的表面與擴散板側面313形成的臺階結構與緩衝墊13之間配合形成限位,輔助實現擴散板313定位。而且,第三反射層35與光轉換膜32具有第二間隙J,第三反射層35受貼附工藝限制,不能把擴散板31側邊上下全部貼滿,需要留一點間隙。同時,這樣的間隙J設計,一方面可以防止第三反射層35貼附超出擴散板31上下面和光轉換膜32互相影響,同時還可以防止黏膠超出擴散板31後會溢膠導致畫面不良。
例如,結合圖10A和圖10B所示,光轉換膜32具有與擴散板31重合的重合部321,即,光轉換膜32的重合部321在擴散板31的正投影與擴散板31重合,以及由重合部321沿朝向背板1的側板120一側延伸出的轉換膜延伸部322,第三反射層35在光轉換膜32的正投影僅位於轉換膜延伸部322所在區域。
需要指出的是,在實現全面屏的過程中,燈影(Hotspot)和四周發亮等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而且,現在模組的邊框要求越來越窄,且其厚度要求越來越薄,在窄邊框甚至無邊框的技術發展趨勢下,顯示螢幕四周存在邊緣發亮的問題。例如,當發光元件本身發藍光時,表現為四周邊緣發藍光,也即顯示螢幕的顯示區邊緣與其他位置形成明顯的色差不良,對Mini LED實現高動態範圍影像的顯示應用帶來障礙。基於此,例如,參見圖11、圖12B和圖13所示,其中,圖13為圖12B沿OO’的截面示意圖,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光學膜組3還包括:位於光轉換膜32的背離擴散板31一側的擴散片33,擴散片33包括面向擴散板31的第一表面331,以及背離擴散板31的第二表面332;擴散片33第一表面331、第二表面332中的至少一者設置有多個微結構單元Z3(例如,微結構單元Z3可以為網點),每個微結構單元Z3對應位置設置有光轉換材料Z4(例如,光轉換材料可以為螢光粉),例如,光轉換材料Z4可以僅覆蓋微結構單元Z3所在位置,光轉換材料Z4經發光基板2出射的光照射時出射白光。例如,微結構單元Z3可以為相對第一表面331的凹陷,光轉換材料Z4的塗覆厚度可以為3~5μm。結合圖13所示,僅覆蓋微結構單元Z3所在位置的光轉換材料Z4,可以理解為光轉換材料Z4只位於微結構單元Z3的表面,而在相鄰微結構單元Z3之間不設置有光轉換材料,例如,在部分區域,多個微結構單元Z3彼此間隔分佈,與微結構單元Z3對應的光轉換材料Z4也為間隔分佈。例如,發光元件T發光的光可以為藍光,光轉換材料Z4可以為黃色光轉換材料,例如,光轉換材料Z4可以為黃色螢光粉,當發光元件T發出的藍光射至光轉換材料後可被轉換為白光。但本公開的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例如,結合圖12B所示,擴散片33包括內部區域N,以及位於內部區域N至少一側的周邊區域Z,例如,周邊區域Z可以位於內部區域N的相對的兩側,例如,位於如圖12B中內部區域N的上下兩側,或者左右兩側。進一步地,微結構單元Z3僅位於周邊區域Z;且發光基板2的第二區域AA在擴散片33的正投影與周邊區域Z存在交疊。本公開實施例中,擴散片33的第一表面331、第二表面33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個微結構單元Z3以及相應的光轉換材料Z4,從而在至少一個視角方向改善邊緣漏藍光現象,改善觀感。例如,在擴散片33的內部區域的四周均形成有周邊區域Z時,且周邊區域均設置有多個微結構單元Z3以及光轉換材料Z4時,例如多個微結構單元Z3呈環狀分佈,且微結構單元Z3表面覆蓋有光轉換材料Z4,可以降低任意視角發生漏藍光的風險。需要說明的是,通常可透過滾壓或者雕刻等工藝在擴散片的表面形成微結構單元Z3,而在工藝實現上,微結構單元Z3的密度分佈及大小變化的控制也較為靈活簡單,但現有的工藝難以直接在未經處理的擴散板平面上形成特定密度分佈或大小變化的光轉換材料,而本公開實施例透過轉印工藝在已形成的微結構單元Z3的表面塗覆光轉換材料Z4,也即光轉換材料Z4僅覆蓋微結構單元Z3所在位置,即可透過調節微結構單元Z3的形成位置實現對光轉換材料Z4的設置位置以及在相應位置處的覆蓋面積的控制。而如果不是僅在微結構單元Z3設置光轉換材料Z4,也即在擴散片表面的整個周邊區全部塗覆,則無法控制光轉換材料Z4密度。本公開實施例中,僅在微結構單元Z3所在位置覆蓋光轉換材料Z4,可以透過微結構單元Z3分佈來控制光轉換材料Z4密度,從而可利用光轉換材料Z4將周邊漏出的藍光轉換為亮度及色度均一的白光,實現周邊無色差效果。
例如,參見圖12A所示,擴散片33的第一表面331為矩形,將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作為第三方向EF,矩形的短邊方向作為第四方向GH;周邊區域Z還包括拐角區ZZ,拐角區ZZ為周邊區域Z沿第三方向EF延伸的部分和周邊區域Z沿第四方向GH延伸的部分交叉形成的區域。例如,第三方向EF可以與第二方向CD相同,第四方向GH可以與第一方向AB相同。
拐角區ZZ的微結構單元Z3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
在三方向上相鄰兩個拐角區之間的區域內,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在第四方向上相鄰兩個拐角區之間的區域內,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其中, ,將每一平行於第三方向EF的周邊區域Z沿第四方向由外至內依次等分為I個劃分區域,將每一平行於第四方向GH的周邊區域Z沿第三方向EF由外至內依次等分為J個劃分區域,i代表微結構單元Z3在第四方向GH的第i個區域,i=1,2,……I;j代表微結構單元Z3在第三方向EF的區域,j=1,2,……J;λ為經驗常數值。
例如,F X為寬度方向對應i所在網格區域在寬度方向的網點分佈密度,F Y為長度方向對應j網格區域在長度方向的網點分佈密度。Z為第i和j區域所圍成的矩形區域內的網點密度值。如圖12B所示,將兩方向劃分成若干區域,例如可以取i=100,j=120(i、j越大,網格劃分越精細,但是運算難度越大,可根據實際需求定義i、j數值)。因拐角區ZZ位置光線少,四個拐角區ZZ位置函數為 (例如,如圖12B拐角區ZZ所示,結合需要佈置網點區域,橫向和豎向網格數量此處取5,即i為1~5,j為1~5),λ為經驗常數值,可根據拐角區ZZ實際位置和光線分佈,此處選擇λ=6,代入可算得長度和寬度方向不同網格區域密度變化區間為42%~84%,其中,由拐角區ZZ到內部密度逐漸變小。
例如,結合圖11、圖12B、圖13所示,周邊區域Z可以包括第一周邊區域Z1,以及第二周邊區域Z2,第二周邊區域Z2位於第一周邊區域Z1遠離內部區域N的一側,也即第一周邊區域Z1位於內部區域N和第二周邊區域Z2之間。例如,第一周邊區域Z1可以形成一個包圍內部區域N的環狀區域,第二周邊區域Z2形成一個包圍第一周邊區域Z1的環狀區域。例如,第一周邊區域Z1的微結構單元Z3的平均分佈密度小於第二周邊區域Z2的微結構單元平均分佈密度,例如,微結構單元Z3的平均分佈密度可以理解為是微結構單元Z3的總投影面積占該區投影面積的比例。本公開實施例中,考慮到實際產品中邊緣區域的光線分佈特點,透過將第一周邊區域Z1的微結構單元Z3的平均分佈密度設計成小於第二周邊區域Z2的微結構單元Z3平均分佈密度,可以使周邊出光一致,避免出現周邊局部區域出現過亮或者過暗的情況,並且在微結構單元Z3均塗覆有光轉換材料的前提下,可以避免周邊出現局部色差的情況。
例如,在由第二周邊區域Z2指向第一周邊區域Z1的方向上,微結構單元在單位面積內的分佈密度逐漸降低,如圖14所示。
例如,周邊區域Z的微結構單元Z3分佈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三方向EF呈無序排列,周邊區域的微結構單元Z3在第四方向GH呈有序排列。第一表面311為矩形,第三方向EF為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第四方向GH為矩形的短邊延伸方向。
例如,結合圖11所示,周邊區域Z與顯示區域Y具有重疊區域。例如,發光基板2的第一區域BB在擴散片33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周邊區域Z內,第二區域AA在擴散片33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周邊區域Z內。例如,結合圖11所示,發光基板2的第一區域BB的外輪廓位於擴散片33的第二周邊區域Z2內。例如,發光基板2的第二區域AA的外輪廓位於擴散片33的周邊區域Z內,例如,發光基板2的第二區域AA的外輪廓位於擴散片33的第一周邊區域Z1內。進一步的,例如,發光基板2的第二區域AA沿發光基板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區域,與擴散片33的第一周邊區域Z1沿該發光基板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區域存在交疊區,且該投影交疊區的面積大於零。本公開實施例中,發光基板2的第一區域BB的正投影外輪廓和第二區域AA的正投影外輪廓均位於擴散片33的周邊區Z內,可以確保位於發光基板2最週邊的發光元件T發出的光線也可被擴散片33上的微結構單元Z3和光轉換材料Z4調製,從而徹底避免邊緣漏藍光的問題;而且,發光基板2的第二區域AA的正投影外輪廓位於擴散片33的第一周邊區域Z1內,因為第二區域AA的正投影外輪廓與顯示面板顯示區Y輪廓重合,考慮到實際發生漏光時,第二區域AA邊緣輪廓位置的漏光量相較於靠近第一區域BB邊緣輪廓的漏光量相對較少,再加上第一周邊區域Z1的微結構單元Z3的分佈密度小於第二周邊區域Z2的微結構單元Z3的分佈密度,當第二區域AA的正投影外輪廓位於第一周邊區域Z1內時,可避免最終發光模組的與顯示區Y的邊緣對應的區域因微結構單元Z3和光轉換材料Z4的分佈密度過大,導致發光模組在該區域與中央區域的形成出光色差,例如,當發光元件T的出射光為藍光,而色轉換材料為黃色螢光粉時,若第二區域AA的正投影外輪廓位於螢光粉分佈密度較大的第二周邊區域Z2內時,會導致此區域出射光線偏黃,與出射白光的中央區域形成明顯色差。
例如,結合圖12B所示,第二周邊區域Z2還包括邊角區Z5,邊角區Z5為第二周邊區域Z2沿第一延伸方向AB延伸的部分與第二周邊區域Z2沿第二延伸方向CD延伸的部分交叉形成的區域。例如,邊角區Z5的微結構單元Z3的平均分佈密度大於第二周邊區域Z2其它區域內的微結構單元Z3的平均分佈密度。
例如,微結構單元Z3在第一表面311或第二表面312上的正投影區域的面積以及形狀可以一致,也可以逐漸變化。例如,微結構單元Z3的形狀例如可以為橢圓形或圓形。
例如,結合圖13所示,微結構單元Z3位於第二表面332,第二表面332的內部區域N與第一表面331的粗糙度大致相同,第一表面331的粗糙度小於第二表面332的周邊區域Z的粗糙度。
例如,參見圖15A所示,光學膜組3還包括:位於擴散片33的背離擴散板31一側的複合增亮片34,以提升發光模組的亮度。
例如,結合圖15B所示,光轉換膜32的外邊緣均設置有凸耳320,背板1的側板120具有與凸耳320對應的凹槽,凸耳320與凹槽配合,對光轉換膜32進行定位。類似的,擴散片33、複合增亮片34的外邊緣也均設置有凸耳,透過與背板1對應的凹槽配合,對擴散片33、複合增亮片34進行定位。
本公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結合圖11和圖16所示,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如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所述發光模組。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位於發光模組出光側的顯示面板8。顯示面板8包括顯示區域Y和位於顯示區域Y週邊的非顯示區,沿顯示面板厚度方向,發光基板2具有與顯示區域Y的正投影邊緣重合的第二區域AA;沿顯示面板厚度方向,擴散片33的周邊區域Z的正投影與顯示區域Y的正投影存在重合。進一步地,例如,擴散片33的第一子周邊區域Z1的正投影與顯示區域Y的正投影存在重合。
例如,結合圖16所示,發光模組3還包括:與側板120端部固定的膠框7,顯示面板8透過泡棉71與膠框7固定。例如,膠框7面向側板120的位置可以設置有凹槽,側板120例如可以透過凹槽與膠框7進行限位固定。
例如,結合圖16所示,顯示裝置還包括:位於背板1背離發光基板2一側的前框10,前框10包括:容納膠框7和背板1的底框101,以及由底框101朝向顯示面板8一側延伸出的側框102,前框10透過螺母103與底板1固定。
例如,結合圖16所示,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底框101的背離背板1一側的後殼9,後殼9可以透過卡扣與前框10固定。
以下幾點需要說明:
(1)本公開實施例附圖只涉及到與本公開實施例涉及到的結構,其他結構可参考通常設計。
(2)在不衝突的情况下,本公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實施例,而這些新的實施例都應屬於本公開的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公開的示例實施例,本公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公開實施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公開的保護範圍之內。
2:發光基板 3:光學膜組 31:擴散板 T:發光元件 200:子發光基板 210:發光單元 V1:輸入端 V2:輸出端 201:燈板基材 2091,2092,35:反射層 202,203:走線層 k1,k2,h1,h2,d1~d3,D1,D2:距離 Y1:主體部 Y2:延伸部 AA,BB,CC:區域 220:發光控制晶片 Ta:正極 Tb:負極 Gap:間隙 1:背板 α:角度 12:膠體 K:支撐件 110:底板 120:側板 Q:封閉腔體 121:膠體基材 122,123:膠層 13:緩衝墊 32:光轉換膜 311,312:擴散表面 313:側面 322:轉換膜延伸部 321:重合部 331,332:表面 Z1,Z2:周邊區域 Z3:微結構單元 Z4:光轉換材料 Z5:邊角區 ZZ:拐角區 33:擴散片 10:前框 9:後殼 101:底框 103:螺母 102:側框 204:頂走線層 205:底走線層 71:泡棉 7:膠框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公開的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以使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A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子發光基板的排列結構示意圖; 圖2B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子發光基板的排列結構示意圖; 圖2C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發光基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D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發光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E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發光元件的分佈示意圖; 圖3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發光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A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基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B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基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C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子發光基板與第一反射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D為圖4C中虛線處的截面示意圖; 圖4E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含有支撐件的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F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元件T分佈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示例的發光基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A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6B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擴散板的示意圖之一; 圖6C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擴散板的示意圖之二; 圖7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膠體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背板與擴散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擴散板的表面示意圖之一; 圖10A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10B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擴散板與量子點膜片的俯視示意圖之一; 圖11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四; 圖12A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擴散片的俯視示意圖之一; 圖12B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擴散片的俯視示意圖之二; 圖13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擴散片的剖視示意圖; 圖14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微結構單元的分佈示意圖; 圖15A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五; 圖15B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擴散板與量子點膜片的俯視示意圖之二; 圖16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四; 圖17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發光基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2:發光基板
3:光學膜組
31:擴散板
T:發光元件

Claims (40)

  1. 一種發光模組,包括:發光基板,所述發光基板設置有呈陣列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並包括燈板基材;光學膜組,所述光學膜組位於所述發光基板的出光側,所述光學膜組至少包括擴散板,位於所述發光基板上的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在所述擴散板上的正投影位於所述擴散板內;以及所述發光基板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其中,在平行於所述燈板基材的平面,將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多個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中最小者作為第一距離;將所述發光元件背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與所述擴散板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表面之間的距離作為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大於所述第二距離;所述光學膜組還包括:位於所述擴散板背離所述發光基板一側的擴散片,所述擴散片包括內部區域,以及位於所述內部區域至少一側的周邊區域,所述周邊區域包括第一周邊區域和第二周邊區域,所述第二周邊區域位於所述第一周邊區域遠離所述內部區域的一側;所述第一周邊區域的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小於所述第二周邊區域的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更包括:位於所述燈板基材面向所述擴散板一側的第一反射層;所述第一反射層包括間隔設置的多個鏤空部,所述多個鏤空部與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對應設置,所述多個發光元件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位於對應的所述鏤空部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層遠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和/或,所述發光元件的背離所述 燈板基材的表面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層包括主體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於所述主體部的至少一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主體部與所述延伸部為一體結構,且所述延伸部與所述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不等於零。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位於所述燈板基材的所述多個發光元件所在側,且所述支撐件與所述擴散板直接物理接觸。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支撐件與至少一個所述鏤空部對應設置,所述支撐件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與對應的所述鏤空部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還包括:位於所述燈板基材與所述第一反射層之間的第二反射層;所述第二反射層遠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到所述燈板基材的距離,小於所述發光元件背離所述燈板基材的表面到所述燈板基材的最大距離。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還包括:位於所述燈板基材與所述第二反射層之間的第一走線層,以及位於所述燈板基材背離所述第一反射層一側的第二走線層。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包括多個子發光基板,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至少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拼接形成所述發光基板。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中的至少兩個發光基板對應設置同一所述第一反射層,所述至少兩個子發光基板 位於對應的所述第一反射層在所述燈板基材的正投影區域內。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中的相鄰的子發光基板之間沿排列方向具有第一間隙,所述第一間隙為0.08mm~0.12mm。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中的每一個子發光基板具有多個呈陣列排列的發光單元,每一所述發光單元包括多個串聯的發光元件,所述多個串聯的所述發光元件呈陣列排列。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與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一一對應的發光控制晶片;n個所述發光單元的輸入端電連接在所述發光控制晶片的同一正極輸出引腳,m個所述發光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在所述發光控制晶片的同一負極輸出引腳,其中,n小於所述子發光基板中所述發光單元的總數量,m小於所述子發光基板中所述發光單元的總數量。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包括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位於所述第一區域內,且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面積小於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面積;其中,所述第二區域與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重合;所述發光基板還包括第三區域,所述第三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位於所述第一區域內,且所述第三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發光基板的正投影不交疊,所述第三區域內設置有多個所述發光元件。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在平行於第一延伸方向上,位於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發光元件與所述第二區域邊緣的最大距離為0.5mm~1.5mm;在平行於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發光元件與所述第二區域邊緣的最大距離為0.5mm~1.5mm,其中,所述第一區域為矩形,所述 第一延伸方向為所述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為所述矩形的短邊延伸方向。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片包括面向所述擴散板的第一表面,以及背離所述擴散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中至少之一設置有多個微結構單元,每個所述微結構單元對應位置設置有光轉換材料。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擴散片的正投影與所述周邊區域存在交疊;所述微結構單元僅位於所述周邊區域。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為矩形,將所述擴散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矩形的長邊延伸方向作為第三方向,所述擴散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矩形的短邊方向作為第四方向;所述周邊區域還包括拐角區,所述拐角區為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四方向延伸的部分交叉形成的區域;所述拐角區的所述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Z=λF x F y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拐角區之間的區域內,所述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Figure 110136841-A0305-02-0036-2
    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拐角區之間的區域內,所述微結構單元密度分佈滿足如下關係式:
    Figure 110136841-A0305-02-0036-5
    其中,
    Figure 110136841-A0305-02-0036-6
    ,0<Z<1,將每一平行於所述 第三方向的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四方向由外至內依次等分為I個劃分區域,將每一平行於所述第四方向的所述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三方向由外至內依次等分為J個劃分區域,i代表所述微結構單元在所述第四方向的第i個區域,i=1,2,......I;j代表所述微結構單元在所述第三方向的區域,j=1,2,......J;λ為經驗常數值。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擴散片的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周邊區域內,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擴散片的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周邊區域內。
  2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在由所述第二周邊區域指向所述第一周邊區域的方向上,所述微結構單元在單位面積內的分佈密度逐漸降低。
  2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擴散片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第二周邊區域內,所述發光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在所述擴散片正投影的外輪廓位於所述第一周邊區域內。
  2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第二周邊區域還包括邊角區,所述邊角區為所述第二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周邊區域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交叉形成的區域;以及所述邊角區內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大於所述第二周邊區域中其它區域內所述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佈密度。
  24.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多個微結構單元位於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內部區域與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小於所述周邊區域的粗糙度。
  2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所述發光基板背離所述擴散板一側的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擴散板一側延伸出的側板; 所述發光基板面向所述背板的一側具有第一膠體,所述發光基板透過所述第一膠體與所述背板固定。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第一膠體包括膠體基材,位於所述膠體基材面向所述多個子發光基板一側的第一膠層,以及位於所述膠體基材面向所述底板一側的第二膠層。
  2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的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一面具有多個微結構,所述微結構為相對所述擴散板面向所述發光基板表面的凹陷。
  28. 如請求項27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微結構為稜錐結構,所述稜錐結構的底面為與所述擴散板的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表面共面的虛擬表面。
  29. 如請求項27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背離所述發光基板表面的粗糙度小於所述擴散板面向所述發光基板表面的粗糙度。
  3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的厚度為2.5mm~3.5mm。
  3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包括擴散主體,以及混合於所述擴散主體內的光擴散劑和遮蔽粒子。
  3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包括擴散主體以及位於所述擴散主體內的多個封閉腔體,所述腔體內為空氣。
  33. 如請求項17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具有面向所述發光基板的第一擴散表面,以及背離所述發光基板的第二擴散表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擴散表面和所述第二擴散表面的至少一個側面,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所述側面設置有第三反射層。
  34. 如請求項33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光學膜組還包括: 位於所述擴散板與所述擴散片之間的光轉換膜。
  35. 如請求項34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在平行於所述擴散板的所述側面且垂直於所述擴散板的所述第二擴散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三反射層與所述光轉換膜具有第二間隙。
  3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模組,其中,所述發光元件為迷你發光二極體。
  37.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請求項25所述的發光模組,以及位於所述發光模組的所述出光側的顯示面板。
  38. 如請求項37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發光模組的所述背板的所述側板的端部固定的膠框;所述顯示面板透過泡棉與所述膠框固定。
  39. 如請求項3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所述背板背離所述發光基板一側的前框,所述前框包括:容納所述膠框和所述背板的底框,以及由所述底框朝向所述顯示面板一側延伸出的側框,所述前框透過螺母與所述背板的所述底板固定。
  40. 如請求項3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光模組還包括:位於所述底框的背離所述背板一側的後殼,所述後殼透過卡扣與所述前框固定。
TW110136841A 2021-02-01 2021-10-04 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TWI8386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974.0A CN114842741A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110135974.0 2021-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2795A TW202232795A (zh) 2022-08-16
TWI838652B true TWI838652B (zh) 2024-04-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26203A1 (en) 2019-07-23 2021-01-28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26203A1 (en) 2019-07-23 2021-01-28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0722B2 (en) Light guide plate, planar light source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24865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00533B (zh) 具有直下式背光單元的顯示器
CN107505769B (zh) 背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WO202105178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KR10195718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233282A1 (zh) 透镜结构、光源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4451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160803A1 (zh) 一种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23512767A (ja) パターン反射体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
WO202119041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3155527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40755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188013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838652B (zh) 發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WO2022247941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733412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14216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82403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10026901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06334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110449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1104495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3184388A1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JP7093039B2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