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160B -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160B
TWI796160B TW111108428A TW111108428A TWI796160B TW I796160 B TWI796160 B TW I796160B TW 111108428 A TW111108428 A TW 111108428A TW 111108428 A TW111108428 A TW 111108428A TW I796160 B TWI796160 B TW I7961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long
width
hard mask
stacked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7002A (zh
Inventor
韋承宏
尤建祥
Original Assignee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8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616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1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7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700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記憶元件,包括基底、多個堆疊結構以及保護層。多個堆疊結構沿著第一方向排列在基底的陣列區上,且每一堆疊結構沿著不同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記憶元件的剖視圖中,每一堆疊結構自基底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控制閘極及頂蓋層,且頂蓋層具有多層結構。保護層覆蓋堆疊結構的側壁。電荷儲存結構沿第一方向的寬度、控制閘極沿第一方向的寬度及頂蓋層沿第一方向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

Description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具有多層結構的頂蓋層的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提升,半導體記憶元件的尺寸愈來愈小,其中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由於具備了重量輕、體積小、功率低等優點而逐漸受到重視。然而,目前快閃記憶體的製作過程中,容易在閘極上方的轉角處形成凸出部。因此,在例如進行蝕刻製程等移除虛擬源極接觸插塞(dummy source colltact plugs)或虛擬汲極接觸插塞(dummy drain contact plugs),以形成源極或汲極接觸開口時,容易使位於所述凸出部附近的保護層受到損害,進而產生元件漏電流等問題,使得半導體記憶元件的可靠度降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元件,包括多個堆疊結構以及保護層。多個堆疊結構沿著第一方向排列在基底的陣列區上,且每一堆疊結構沿著不同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記憶元件的剖視圖中,每一堆疊結構自基底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控制閘極及頂蓋層,且頂蓋層具有多層結構。保護層覆蓋堆疊結構的側壁。電荷儲存結構沿第一方向的寬度、控制閘極沿第一方向的寬度及頂蓋層沿第一方向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其步驟如下。在陣列區的基底上形成多個堆疊結構。多個堆疊結構沿著第一方向排列,且每一堆疊結構沿著不同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並且在記憶元件的剖視圖中,每一堆疊結構自基底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控制閘極及頂蓋層,其中頂蓋層具有多層結構。電荷儲存結構沿第一方向的寬度、控制閘極沿第一方向的寬度及頂蓋層沿第一方向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接著,在堆疊結構的側壁上形成保護層。在基底上形成導體層,以填入多個堆疊結構之間的空間。進行平坦化製程,以形成多個導體條。對至少一導體條進行圖案化以形成多個導體柱。並且,進行替代製程,以將多個導體條與多個導體柱替換為多個接觸插塞。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中,電荷儲存結構沿第一方向上的寬度、控制閘極沿第一方向上的寬度、及頂蓋層沿第一方向上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使得堆疊結構具有實質上平滑的側壁。如此一來,可避免保護層受到蝕刻製程等的損壞,並保持其完整性, 以更進一步地提升元件可靠度。另一方面,在本發明製造方法中,堆疊結構的頂蓋層可作為研磨緩衝層,因此可直接藉由平坦化製程一併隔離出虛擬源極接觸插塞,後續僅需再進行圖案化製程以形成虛擬汲極接觸插塞即可。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記憶元件
100:基底
100a:表面
101:隔離結構
102:陣列區
104:周邊區
106:穿隧介電層
110:第一堆疊結構
110a、120a、138a、150a、152a、160a:頂面
110b、120b:側壁
112:電荷儲存結構
114:介電層
116、140:硬罩幕層
120:第二堆疊結構
122:閘電極
124:介電層
130、131、132、133:間隙壁層
131A、132A、133A:間隙壁材料層
136:保護層
136a、156a:最高頂面
138:導體層
142:間隙壁
144:矽化物層
146:襯層
148、150、158、160:氧化物層
152:導體條
154:導體柱
156:氮化物層
162、164:接觸插塞
AA:主動區
BL:阻障層
CG:控制閘極
CL:頂蓋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PR:罩幕圖案
OP1:第一開口
OP2:第二開口
OP3:第三開口
OP4:第四開口
圖1A、圖2A、圖3A、圖4A、圖5A、圖6A、圖7A、圖8A、圖9A、圖10A、圖11A、圖11D、圖12A、圖12D、圖13A、圖13C、圖14A、圖14C、圖15A、圖15C、圖16A、圖16C、圖17A與圖17C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陣列區之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圖1B、圖2B、圖3B、圖4B、圖5B、圖6B、圖7B、圖8B、圖9B、圖10B、圖11B、圖11E、圖12B、圖12E、圖13B、圖13D、圖14B、圖14D、圖15B、圖15D、圖16B、圖16D、圖17B與圖17D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周邊區之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圖1C、圖11C與圖12C分別是圖1A、圖11A與圖12A的上視示意圖。
圖1A、圖2A、圖3A、圖4A、圖5A、圖6A、圖7A、圖8A、圖9A、圖10A、圖11A、圖11D、圖12A、圖12D、圖13A、圖13C、圖14A、圖14C、圖15A、圖15C、圖16A、圖16C、圖17A與圖17C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陣列區之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圖1B、圖2B、圖3B、圖4B、圖5B、圖6B、圖7B、圖8B、圖9B、圖10B、圖11B、圖11E、圖12B、圖12E、圖13B、圖13D、圖14B、圖14D、圖15B、圖15D、圖16B、圖16D、圖17B與圖17D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周邊區之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圖1C、圖11C與圖12C分別是圖1A、圖11A與圖12A的上視示意圖。需說明的是,圖1A、圖11A與圖12A分別是圖1C、圖11C與圖12C的I-I’線的剖面示意圖;圖11D與圖12D分別是圖11C與圖12C的II-II’線的剖面示意圖。
首先,請同時參照圖1A至圖1C,提供一基底100。基底100包括陣列區102及周邊區104。如圖1C所示,隔離結構101配置於基底100中,以將基底100定義出多個主動區(active areas)AA。主動區AA例如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在一實施例中,基底100例如是矽基底。隔離結構101可以是淺溝渠隔離(shallowtrench isolation,STI)結構。如圖1A與圖1B所示,穿隧介電層106可形成於基底100的表面100a上。在一實施例中,穿隧介電層106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矽等介電材料。
多個第一堆疊結構110配置於陣列區102的基底100上, 多個第二堆疊結構120配置於周邊區104的基底100上。如圖1A與圖1B所示,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高度例如大於第二堆疊結構120的高度。如圖1C所示,第一堆疊結構110可以是條狀結構,並橫越主動區AA。換句話說,第一堆疊結構110沿著不同於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延伸。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方向D2垂直於或正交於第一方向D1,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另外,雖然圖1A與圖1B中僅繪示出一個第二堆疊結構120,圖1C中僅繪示出五個第一堆疊結構110。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堆疊結構110及第二堆疊結構120的數量可以視設計需求而進行調整,於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堆疊結構110由下往上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112、阻障層BL、控制閘極(Control Gate)CG及頂蓋層CL。在剖視圖1A中,第一堆疊結構110的側壁110b實質上呈一直線。具體來說,電荷儲存結構112、控制閘極CG和頂蓋層CL在同一側的側壁例如位於與基底100的法向量平行的同一直線上。換句話說,電荷儲存結構112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控制閘極CG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及頂蓋層CL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如此一來,第一堆疊結構110可具有實質上平滑的側壁110b,因此在後續製程中將保護層等形成於第一堆疊結構110的側壁110b時可避免產生凸出部,即可確保位於側壁110b上的保護層具有平滑的表面。在一實施例中,阻障層BL可視為閘間介電層,其可以是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 (Oxide-Nitride-Oxide,ONO)所構成的複合層。控制閘極CG的材料包括導體材料,其可例如是摻雜多晶矽、非摻雜多晶矽或其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電荷儲存結構112適用於儲存電荷。在一實施例中,電荷儲存結構112可包括浮置閘極(Floating Gat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浮置閘極的材料包括導體材料,其可例如是摻雜多晶矽、非摻雜多晶矽或其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頂蓋層CL具有多層結構。舉例來說,頂蓋層CL可包括介電層114及硬罩幕層116。介電層114例如配置於控制閘極CG及硬罩幕層116之間。介電層114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實質上等於硬罩幕層116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如此一來,可確保在後續製程中即使將保護層等形成於頂蓋層CL的側壁時也能夠維持平滑的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16的厚度例如為100nm~150nm。另外,硬罩幕層116的材料例如是氮化矽,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16也可採用其他適宜的厚度和/或硬罩幕材料,只要於化學機械研磨製程等步驟中可以阻擋研磨即可。在一實施例中,介電層114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矽等介電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堆疊結構120例如由下往上依序包括閘電極122及介電層124。在一實施例中,閘電極122的材料包括導體材料,其可例如是摻雜多晶矽、非摻雜多晶矽或其組合。介電層124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等。
接著,請同時參照圖2A及圖2B,間隙壁材料層131A、間隙壁材料層132A及間隙壁材料層133A例如依序形成於基底100、第一堆疊結構110及第二堆疊結構120上。舉例來說,在陣列區102中,間隙壁材料層131A、間隙壁材料層132A及間隙壁材料層133A依序共形地覆蓋基底100的表面100a、及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和側壁110b;在周邊區104中,間隙壁材料層131A、間隙壁材料層132A及間隙壁材料層133A依序共形地覆蓋基底100的表面100a、及第二堆疊結構120的頂面120a和側壁120b。在一實施例中,形成間隙壁材料層131A、間隙壁材料層132A及間隙壁材料層133A的方法例如為沉積法。間隙壁材料層131A的材料可以是氧化矽等。間隙壁材料層132A的材料可以是氮化矽等。間隙壁材料層133A的材料可以是氧化矽等。
然後,請同時參照圖3A及圖3B,移除部分的間隙壁材料層131A、間隙壁材料層132A及間隙壁材料層133A,以暴露出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第二堆疊結構120的頂面120a以及部分的穿隧介電層106,而在第一堆疊結構110的側壁110b及第二堆疊結構120的側壁120b上形成間隙壁層131、間隙壁層132及間隙壁層133(以下統稱為間隙壁層130)。在一實施例中,移除部分的間隙壁材料層131A、間隙壁材料層132A及間隙壁材料層133A的方法例如為進行一非等向性蝕刻製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而後,請同時參照圖4A及圖4B,保護層136共形地形 成於基底100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堆疊結構110具有實質上平滑的側壁110b,因此可確保形成於側壁110b上的保護層136可具有實質平滑的表面。在一實施例中,形成保護層136的方法例如沉積法,保護層136的材料可以是氮化矽等。
之後,請同時參照圖5A及圖5B,導體層138配置於保護層136上。在本實施例中,導體層138的高度大於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高度及第二堆疊結構120的高度。在本實施例中,位於陣列區102的導體層138的高度例如大於位於周邊區104的導體層138的高度。接著,形成硬罩幕層140於導體層138上。在一實施例中,導體層138的材料可例如是摻雜多晶矽、非摻雜多晶矽或其組合。硬罩幕層140的材料可以是氮化矽等適宜材料。
接著,請同時參照圖6A及圖6B,在第二堆疊結構120的側壁120b形成間隙壁142。形成間隙壁142的方法例如包括以下步驟,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首先,在位於陣列區102的硬罩幕層140上形成光阻圖案層(未繪示),並以所述光阻圖案層為罩幕進行蝕刻製程,移除位於周邊區104的導體層138及硬罩幕層140,以暴露出第二堆疊結構120。在一實施例中,蝕刻製程可以是以不同蝕刻氣體來進行蝕刻的乾式蝕刻製程,例如反應性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製程。接著,移除所述光阻圖案層,並毯覆性地沉積例如氧化矽等間隙壁材料(未繪示)於基底100上,並蝕刻所述間隙壁材料,以形成間隙壁142。在本實施例中,部分的保護層136也被移除。
然後,請同時參照圖7A及圖7B,在形成間隙壁142之後還可包括在基底100上及第二堆疊結構120上形成多個矽化物層144。在一實施例中,矽化物層144的材料可例如是矽化鈦、矽化鈷、矽化鎳或其組合。而後,在基底100上共形地沉積襯層146。在一實施例中,襯層146的材料可以是氮化矽等。
之後,請同時參照圖8A及圖8B,在基底100上毯覆性地形成氧化物層148。在本實施例中,位於陣列區102的氧化物層148的高度例如大於位於周邊區104的氧化物層148的高度。在一實施例中,氧化物層148的材料可以是氧化矽等。
接著,請同時參照圖9A及圖9B,例如進行一濕式蝕刻製程,移除部分的氧化物層148與襯層146及剩餘的硬罩幕層140,以暴露出導體層138。在本實施例中,以基底100的一表面為基準面,氧化物層150的頂面150a的水平高度例如低於導體層138的頂面138a的水平高度。另外,氧化物層150的頂面150a的水平高度例如高於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的水平高度。換句話說,氧化物層150的頂面150a的水平高度介於導體層138的頂面138a的水平高度與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的水平高度之間。
然後,請同時參照圖10A及圖10B,以硬罩幕層116作為研磨緩衝層,對導體層138進行平坦化製程直至暴露出保護層136的最高頂面136a,以獲得導體條152。在本實施例中,導體條152位於相鄰兩個第一堆疊結構110之間。以基底100的一表面為 基準面,保護層136的最高頂面136a的水平高度實質上等於導體條152的頂面152a的水平高度。換句話說,保護層136的最高頂面136a與導體條152的頂面152a實質上為共平面。相對於此,現有技術中通常採用預留一定高度的導體層,其中所述高度例如大於第一堆疊結構的高度,並在導體層上形成旋塗碳層或光阻層等;然後對所述導體層進行圖案化製程,以獲得多條導體條。然而,本發明將第一堆疊結構110中的硬罩幕層116作為研磨緩衝層,可直接藉由平坦化製程而在形成導體條152的同時也一併隔離出後續預定形成源極接觸插塞的區域(即形成虛擬源極接觸插塞),因此後續僅需再對多個導體條152中的至少一者進行圖案化製程以形成導體柱(即形成虛擬汲極接觸插塞)即可,詳於後文說明。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平坦化製程例如是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製程、回蝕刻製程或其組合。
另一方面,在形成導體條152的步驟中,也可同時對氧化物層150進行平坦化製程,以降低氧化物層150的頂面150a的水平高度。在本實施例中,以基底100的一表面為基準面,氧化物層150的頂面150a的水平高度實質上等於導體條152的頂面152a的水平高度。換句話說,氧化物層150的頂面150a與導體條152的頂面152a實質上為共平面。
而後,請參照圖11A至圖11E,在基底100上形成罩幕圖案PR。罩幕圖案PR具有多個第一開口OP1,其對應於第一堆 疊結構110的一側的導體條152。也就是說,第一開口OP1位於第一堆疊結構110的一側的導體條152的正上方,而不位於第一堆疊結構110的另一側的導體條152的正上方。另外,從圖11A、圖11C、圖11D可知,第一開口OP1位於隔離結構101上的導體條152的正上方,而不位於主動區AA上的導體條152的正上方。如圖11A與圖11C所示,第一開口OP1沿第二方向D2的寬度W例如120nm,並暴露出部分保護層136及對應的導體條152。在一實施例中,罩幕圖案PR的材料例如碳、光阻類材料等合適材料。
之後,請參照圖12A至圖12E,將導體條152圖案化為多個導體柱154。具體來說,以罩幕圖案PR為罩幕,移除被第一開口OP1所暴露的導體條152,以形成多個導體柱154及第二開口OP2。第二開口OP2暴露出位於基底100的表面100a上的保護層136。另外,如圖12C所示,導體柱154分別配置在主動區AA上,且沿著第二方向D2交替配置。更詳細來說,圖12A為圖12C的I-I’線的剖面示意圖,因此,在進行上述圖案化製程後,圖12A中的導體條152會被移除。另一方面,圖12D為圖12C的II-II’線的剖面示意圖。因此,在進行上述圖案化製程後,圖12D中的導體條152不會被移除,以形成導體柱154。在一實施例中,移除導體條152的方法可以是乾式蝕刻製程,例如反應性離子蝕刻(RIE)製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2A、圖12C、圖12D所示,導體條152可視為虛擬源極接觸插塞,而導體柱154可視為虛擬汲極 接觸插塞。於此,所謂的「虛擬(dummy)」是指會被後續取代製程所移除的結構。虛擬源/汲極接觸插塞所處的位置會被後續形成的源/汲極接觸插塞所取代。
接著,請參照圖13A至圖13D、圖14A至圖14D、圖15A至圖15D、圖16A至圖16D及圖17A至圖17D,進行替代製程(replacement process),以將導體條152與導體柱154替換為多個接觸插塞162、接觸插塞164。具體來說,請參照圖13A至圖13D,可在基底100上依序形成氮化物層156與氧化物層158。氮化物層156共形地覆蓋於基底100上。氧化物層158填入第二開口OP2且毯覆性地覆蓋於氮化物層156上。在一實施例中,氮化物層156可以是氮化矽。氧化物層158可以是氧化矽。
然後,請參照圖14A至圖14D,對氧化物層158進行平坦化製程,以暴露出位於第二開口OP2以外的氮化物層156。在此情況下,氮化物層156的最高頂面156a與氧化物層160的頂面160a可視為共平面。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平坦化製程可例如是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回蝕刻製程或其組合。
而後,請參照圖15A至圖15D,移除部分氮化物層156、導體條152及導體柱154,以形成多個第三開口OP3及第四開口OP4。多個第三開口OP3及第四開口OP4分別形成在第一堆疊結構110之間,且暴露出保護層136。此處,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一堆疊結構110具有平滑的側壁110b而不具有凸出部,因此在移除導體條152及導體柱154時,可避免對位於第一堆疊結構110的側 壁110b上的保護層136造成損害,進而避免產生元件漏電流等問題,提升半導體記憶元件的可靠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開口OP3可以是條狀開口,其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第四開口OP4可以是島狀或柱狀開口,其沿著第二方向D2交替配置。在一實施例中,移除部分氮化物層156、導體條152及導體柱154的方法可例如是以不同蝕刻氣體來進行蝕刻的乾式蝕刻製程,例如反應性離子蝕刻(RIE)製程。
之後,請參照圖16A至圖16D,進行一蝕刻製程,移除第三開口OP3及第四開口OP4下方的保護層136及穿隧介電層106,以分別將第三開口OP3及第四開口OP4向下延伸,進而暴露出基底100。在所述蝕刻製程中,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上的保護層136亦被移除,以使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與其相鄰的氧化物層160的頂面160a共平面。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蝕刻製程可包括乾式蝕刻製程,例如反應性離子蝕刻(RIE)製程。在本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16亦可進一步保護第一堆疊結構110免受所述蝕刻製程的損壞。
接著,請參照圖17A至圖17D,在第三開口OP3及第四開口OP4中形成導體材料,以形成多個接觸插塞162、接觸插塞164,進而完成本實施例之記憶元件10。在本實施例中,接觸插塞162可視為源極接觸插塞,接觸插塞164可視為汲極接觸插塞。在一實施例中,在記憶元件10的俯視方向上接觸插塞162可以是條狀,且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在另一實施例中,在記憶元件10 的俯視方向上接觸插塞164可以是島狀,且沿著第二方向D2交替配置。在一實施例中,記憶元件10例如是快閃記憶元件,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實施例中,導體材料包括金屬材料(例如是W、Cu、AlCu等)、阻障金屬(例如是Ti、TiN、Ta、TaN等)或其組合,其形成方法可以是電鍍法、物理氣相沉積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等合適形成方法。
以下,將藉由圖17A至圖17D來說明本實施例的記憶元件。應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雖然是以上述製造方法為例進行製造,但本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7A至圖17D,本實施例之記憶元件10,包括:基底100、多個第一堆疊結構110、多個第二堆疊結構120、保護層136以及多個接觸插塞162、164。保護層136覆蓋第一堆疊結構110的側壁110b。多個第一堆疊結構110沿著第一方向D1排列在陣列區102的基底100上,且每一第一堆疊結構110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如剖視圖17A與圖17C所示,第一堆疊結構110自基底100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112、阻障層BL、控制閘極CG及頂蓋層CL。具體來說,電荷儲存結構112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控制閘極CG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及頂蓋層CL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也就是說,第一堆疊結構110具有實質上平滑的側壁110b,如此可避免保護層136受到蝕刻製 程等的損壞,保持其完整性,以更進一步地提升可靠度。
在本實施例中,頂蓋層CL例如為包括介電層114及硬罩幕層116的多層結構。介電層114配置於控制閘極CG及硬罩幕層116之間。介電層114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實質上等於硬罩幕層116沿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如此,可使第一堆疊結構110維持平滑的表面,並確保側壁110b上的保護層136的完整性。
如圖17A至圖17D所示,多個接觸插塞162、接觸插塞164分別配置在多個第一堆疊結構110之間的基底100上。在本實施例中,接觸插塞162可視為源極接觸插塞,接觸插塞164可視為汲極接觸插塞。在一實施例中,在記憶元件10的俯視方向上接觸插塞162可以是條狀,且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在另一實施例中,在記憶元件10的俯視方向上接觸插塞164可以是島狀,且沿著第二方向D2交替配置。在本實施例中,接觸插塞162的頂面、接觸插塞164的頂面、與第一堆疊結構110的頂面110a彼此實質上為共平面。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電荷儲存結構沿第一方向上的寬度、控制閘極沿第一方向上的寬度及頂蓋層沿第一方向上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使得第一堆疊結構具有實質上平滑的側壁,如此可避免保護層受到蝕刻製程等的損壞,並保持其完整性,以更進一步地提升可靠度。另一方面,在本發明製造方法中,第一堆疊結構的硬罩幕層可作為研磨緩衝層,因此可直接藉由平坦化製程一併隔離出虛擬源極接觸插塞,後續僅需進行圖案化製程以形 成虛擬汲極接觸插塞即可。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記憶元件
100:基底
100a:表面
102:陣列區
106:穿隧介電層
110:第一堆疊結構
110a:頂面
110b:側壁
112:電荷儲存結構
114:介電層
116:硬罩幕層
131、132、133:間隙壁層
136:保護層
156:氮化物層
160:氧化物層
162:接觸插塞
BL:阻障層
CG:控制閘極
CL:頂蓋層
D1:第一方向
OP2:第二開口
OP3:第三開口

Claims (9)

  1. 一種記憶元件,包括:多個堆疊結構,沿著第一方向排列在基底的陣列區上,且每一所述堆疊結構沿著不同於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記憶元件的剖視圖中,每一所述堆疊結構自所述基底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控制閘極及頂蓋層,且所述頂蓋層具有多層結構;保護層,覆蓋所述堆疊結構的側壁;以及多個接觸插塞,分別配置在所述多個堆疊結構之間的所述基底上,且所述接觸插塞的相對於所述基底的頂面與所述堆疊結構的相對於所述基底的頂面實質上為共平面,所述電荷儲存結構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所述控制閘極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及所述頂蓋層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頂蓋層包括介電層及硬罩幕層,所述介電層配置於所述控制閘極及所述硬罩幕層之間,且所述介電層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實質上等於所述硬罩幕層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硬罩幕層的材料為氮化矽。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多個接觸插塞包括;多個源極接觸插塞,在所述記憶元件的俯視方向上所述多個 源極接觸插塞呈條狀,且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多個汲極接觸插塞,在所述記憶元件的俯視方向上所述多個汲極接觸插塞呈島狀,且沿著所述第二方向交替配置。
  5. 一種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在陣列區的基底上形成多個堆疊結構,所述多個堆疊結構沿著第一方向排列,且每一所述堆疊結構沿著不同於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記憶元件的剖視圖中,每一所述堆疊結構自所述基底依序包括電荷儲存結構、控制閘極及頂蓋層,且所述頂蓋層具有多層結構,其中所述電荷儲存結構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所述控制閘極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及所述頂蓋層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等;在所述堆疊結構的側壁上形成保護層;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導體層,以填入所述多個堆疊結構之間的空間;進行平坦化製程,以形成多個導體條;對至少一所述導體條進行圖案化以形成多個導體柱;以及進行替代製程,以將所述多個導體條與所述多個導體柱替換為多個接觸插塞。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頂蓋層包括介電層及硬罩幕層,所述介電層配置於所述控制閘極及所述硬罩幕層之間,且所述介電層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實質上等於所述硬罩幕層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硬罩幕層的材料為氮化矽。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接觸插塞的相對於所述基底的頂面與所述堆疊結構的相對於所述基底的頂面實質上為共平面。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替代製程包括:移除所述多個導體條與所述多個導體柱,以於所述多個堆疊結構之間分別形成多個開口,其中所述多個開口暴露出所述基底;以及於所述多個開口中填入導體材料,以形成所述多個接觸插塞。
TW111108428A 2022-03-08 2022-03-08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796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8428A TWI796160B (zh) 2022-03-08 2022-03-08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8428A TWI796160B (zh) 2022-03-08 2022-03-08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6160B true TWI796160B (zh) 2023-03-11
TW202337002A TW202337002A (zh) 2023-09-16

Family

ID=8669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8428A TWI796160B (zh) 2022-03-08 2022-03-08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616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4630A (en) * 2010-06-19 2012-04-01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flat cell structures and air gap isolation
US20130214415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Metal Layer Air Gap Formation
TWI442516B (zh) * 2009-12-02 2014-06-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圖案化材料之方法及形成記憶體單元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2516B (zh) * 2009-12-02 2014-06-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圖案化材料之方法及形成記憶體單元之方法
TW201214630A (en) * 2010-06-19 2012-04-01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flat cell structures and air gap isolation
US20130214415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Metal Layer Air Gap 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7002A (zh) 2023-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135194A1 (e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with charge storage insulator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uch devices
US20110248328A1 (en) Stucture for flash memory cells
US8551875B2 (en) Pattern forming method
US2007000414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ash memory device
US20080303115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901898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80564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mory device
JP4290548B2 (ja) アクセスゲートと制御ゲートと電荷蓄積領域とを有するメモリセルを含む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備え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90619B2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538638A (ja) アクセスゲートと制御ゲートと電荷蓄積領域とを有するメモリセルを含む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備え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971508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655283B1 (ko) 이이피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796160B (zh)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571975B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4425385B (zh) 嵌入式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
KR20220010672A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소자
US20230337424A1 (en)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6867271A (zh) 存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96989B (zh) 存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209813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contact plug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678796B (zh)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2010129740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139407A (zh) 具有位线的半导体器件
US9431406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080305594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non-volatile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