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3847B - 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3847B
TWI743847B TW109120712A TW109120712A TWI743847B TW I743847 B TWI743847 B TW I743847B TW 109120712 A TW109120712 A TW 109120712A TW 109120712 A TW109120712 A TW 109120712A TW I743847 B TWI743847 B TW I7438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terial
particles
metal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0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5802A (zh
Inventor
顏文群
黃建修
許峻偉
劉品伸
Original Assignee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6/930,3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10020909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105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5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384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種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電極材料包括粒子以及配置於粒子表面上的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粒子的材料包括矽、矽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碳、石墨或其複合材料。

Description

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在現有的鋰電池產業,負極是以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等石墨材料為主。由於石墨具有低電化學位勢的本質特性,且其層狀結構也恰巧適合鋰離子的遷移遷出及儲存。此外,石墨在充放電過程中所造成的體積變化率小,因此,成為目前商業化鋰電池負極的主流材料。然而,近年來由於3C載具及電動車的輕量化及長效輸出,對於電池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也快速提高,理論比電容只有372mAhg-1 的石墨已逐漸無法滿足未來儲能電池的需求。相形之下,具有9至11倍石墨比電容的鋰矽化合物,則成為高能量密度負極材料的技術發展主流。
然而,由於矽對鋰離子的高儲存量特性,迫使矽晶格在與鋰離子合金化時產生約莫400%的體積膨脹。此高體積膨脹率將使得矽彼此脫離,造成電極粉末化後自集電體(current collector)上剝落。此外,矽與電極的接觸面積變小距離拉長,電場無法有效作用在電極上,因此,鋰離子及電子無法有效被利用,造成電池循環次數的快速衰退,大幅降低電池壽命。另一方面,本質矽本身的導電能力差,造成內電阻高、散熱速度慢,也大幅影響電池性能上的表現。基於上述,如何避免矽電極的脫落,並增加矽電極傳導電子的能力,用以增加矽負極的循環壽命,為目前矽負極商品化最須優先克服的議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將粒子、碳源與溶劑混合之後,透過高溫燒結在粒子表面產生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藉以增強與黏著劑的吸附效果。
本發明的電極材料包括粒子以及配置於粒子表面上的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粒子的材料包括矽、矽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碳、石墨或其複合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粒子的粒徑為1 nm至100 μm。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包括鹼金屬、鹼土金屬或過渡金屬。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使粒子的原始表面積增加2倍至50倍。
本發明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粒子與碳源及溶劑混合,經熱處理燒結後,在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粒子的材料包括矽、矽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碳、石墨或其複合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熱處理燒結是在溫度200℃至1200℃下進行0.1小時至100小時。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碳源包括含金屬離子的碳氫化合物、含金屬離子的碳氫氧化合物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碳源包括鹼化蔗糖、纖維素、鹼化酚醛樹脂、瀝青、膠油煤炭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溶劑包括水、甲醇、乙醇、異丙醇、丙酮、丁酮、四氫呋喃、苯類、甲苯、醋酸脂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使粒子的原始表面積增加2倍至50倍。
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將粒子、碳源與溶劑混合之後,透過高溫燒結在粒子表面產生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可使粒子的原始表面積增加,藉以有效地增強與黏著劑的吸附效果,進而改善電池效能。
在本文中,由「一數值至另一數值」表示的範圍,是一種避免在說明書中一一列舉該範圍中的所有數值的概要性表示方式。因此,某一特定數值範圍的記載,涵蓋該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數值以及由該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數值界定出的較小數值範圍,如同在說明書中明文寫出該任意數值和該較小數值範圍一樣。
下文列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來進行詳細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此外,圖式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極材料的示意圖。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極材料與黏著劑吸附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本發明的電極材料包括粒子10以及配置於粒子10表面上的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孔洞20,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20例如是帶正電,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更詳細而言,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20的主體例如是由碳及部分金屬離子組成,而電荷主要來自於碳源中的金屬離子。粒子10的材料可包括矽(包括純矽或改質矽,改質矽可經矽烷或分散劑表面修飾)、矽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碳、石墨或其複合材料,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可包括鹼金屬(Li/Na/K)、鹼土金屬(Mg/Ca/Sr/Ba)或過渡金屬(Ti/Zr/Ta/Cr/W/Mn/Co/Fe/Ni/Cu/Al/Sn/Ge/Ag)。更詳細而言,分散劑主要可包括矽烷類物質,矽烷物質的一端較佳例如是具有親矽性質,更容易與矽表面進行接著,另一端例如是具備親水性或疏水性(視溶液親疏水性質而定),可以分散在溶液中。在本實施例中,粒子10的材料例如是矽,且粒子10與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20之間例如可存在矽氧化物層12(SiOx , 其中X=0.1至2),矽氧化物層12的厚度例如是0.1nm至100nm,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粒子10的粒徑例如是1 nm至100 μm,而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20可使粒子10的原始表面積增加約2倍至50倍。
本發明也提出一種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用以製造圖1的電極材料,製備方法包括:將粒子與碳源及溶劑混合,其中粒子與碳源及溶劑的混合比例例如是1:0.01至10:0.1至9,經熱處理燒結後,在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更詳細而言,熱處理燒結例如是在溫度200℃至1200℃下進行0.1小時至100小時。碳源可包括含金屬離子(Li/Na/K/Mg/Ca/Sr/Ba/Ti/V/Cr/Mn/Fe/Co/Ni/Cu/Zn/Al/Si/Ge/Ag)的碳氫化合物、含金屬離子的碳氫氧化合物或其組合,碳源也可包括鹼化蔗糖、纖維素、鹼化酚醛樹脂、瀝青、膠油煤炭或其組合。溶劑可包括水、甲醇、乙醇、異丙醇、丙酮、丁酮、四氫呋喃、苯類、甲苯、醋酸脂或其組合。
請參照圖2,透過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20,可使黏著劑30深入粒子10的結構,進而利用黏著劑30電荷不均勻的特性與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20的錨點效應大幅提升黏著劑30與粒子10的附著力,亦可利用黏著劑30的機械強度與韌性達到保護矽碳材料膨脹問題的作用,進而改善矽碳材料的電池壽命。在本實施例中,黏著劑30例如是負極黏著劑,可包括丁苯橡膠(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聚醯亞胺(Polyimide,PI)、酚醛樹脂(Phenolic resins,PR)或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N)。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粒子未經處理的原始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圖像。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形成有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的粒子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圖像。
請參照圖3,在進行本發明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之前,未經處理的粒子表面平滑。請參照圖4,進行本發明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之後,粒子表面上配置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孔洞。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例如是取一定比例的改質矽粉、石墨、鹼化蔗糖以混合成均勻溶液,乾燥成型後,進行高溫800℃熱處理燒結2小時而得。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極材料性能曲線圖。將本發明的電極材料使用習知方式製成釦式電池後(圖5中的「修飾後粉體」),與未以本發明製備方法修飾之粉體進行比較(圖5中的「原生粉體」,亦即,粒子上並未配置有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如圖5所示,相較於圖5中的「原生粉體」,圖5中使用本發明電極材料的「修飾後粉體」壽命表現可以大幅提升。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將粒子、碳源與溶劑混合之後,透過高溫燒結在粒子表面產生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可使粒子的原始表面積增加並使黏著劑深入粒子結構,進而利用黏著劑電荷不均勻的特性與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的錨點效應大幅提升黏著劑與粒子的附著力,亦可利用黏著劑的機械強度與韌性達到保護矽碳材料膨脹問題的作用,進而改善矽碳材料的電池壽命。
10:粒子 12:矽氧化物層 20: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 30:黏著劑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極材料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極材料與黏著劑吸附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粒子未經處理的原始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圖像。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形成有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的粒子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圖像。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極材料性能曲線圖。
10:粒子
12:矽氧化物層
20: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
30:黏著劑

Claims (9)

  1. 一種電極材料,包括:粒子,所述粒子的材料包括矽、矽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碳、石墨或其複合材料;以及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配置於所述粒子的表面上,所述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使所述粒子的原始表面積增加2倍至50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極材料,其中所述粒子的粒徑為1nm至100μ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極材料,其中所述金屬或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鹼金屬、鹼土金屬或過渡金屬。
  4. 一種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將粒子與碳源及溶劑混合,經熱處理燒結後,在所述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其中所述粒子的材料包括矽、矽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碳、石墨或其複合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其中熱處理燒結是在溫度200℃至1200℃下進行0.1小時至100小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碳源包括含金屬離子的碳氫化合物、含金屬離子的碳氫氧化合物或其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碳源包括鹼化蔗糖、纖維素、鹼化酚醛樹脂、瀝青、膠油煤炭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溶劑包括水、甲醇、乙醇、異丙醇、丙酮、丁酮、四氫呋喃、苯類、甲苯、醋酸脂或其組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帶電不規則幾何孔洞結構使所述粒子的原始表面積增加2倍至50倍。
TW109120712A 2019-07-16 2020-06-19 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TWI743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30,307 US20210020909A1 (en) 2019-07-16 2020-07-15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74961P 2019-07-16 2019-07-16
US62/874,961 2019-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5802A TW202105802A (zh) 2021-02-01
TWI743847B true TWI743847B (zh) 2021-10-21

Family

ID=7574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757A TWI719913B (zh) 2019-07-16 2020-06-19 正負極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TW109120712A TWI743847B (zh) 2019-07-16 2020-06-19 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TW109121037A TWI749605B (zh) 2019-07-16 2020-06-22 鋰離子電池矽碳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757A TWI719913B (zh) 2019-07-16 2020-06-19 正負極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037A TWI749605B (zh) 2019-07-16 2020-06-22 鋰離子電池矽碳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3) TWI7199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447B (zh) * 2012-04-19 2015-05-01 Umicore Nv 用於鋰離子電池之帶正電荷矽
CN106920940A (zh) * 2013-05-23 2017-07-04 奈克松有限公司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表面处理的含硅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22219A1 (en) * 2016-01-28 2017-08-03 Dong Sun Ordered nano-porous carbon coating on silicon or silicon/graphene composites a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US20190123339A1 (en) * 2017-10-19 2019-04-25 Sila Nanotechnologies, Inc. Anode electrode composition of li-ion battery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8678B2 (en) * 2003-12-19 2009-11-17 Conocophillips Company Carbon-coated silicon particle powders as th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3036106A (zh) * 2011-09-30 2013-04-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
KR20170044360A (ko) * 2015-10-15 2017-04-25 지에스에너지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용 음극활물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629899B1 (en) * 2018-10-15 2020-04-21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Production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ly stable anode particulates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447B (zh) * 2012-04-19 2015-05-01 Umicore Nv 用於鋰離子電池之帶正電荷矽
CN106920940A (zh) * 2013-05-23 2017-07-04 奈克松有限公司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表面处理的含硅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22219A1 (en) * 2016-01-28 2017-08-03 Dong Sun Ordered nano-porous carbon coating on silicon or silicon/graphene composites a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US20190123339A1 (en) * 2017-10-19 2019-04-25 Sila Nanotechnologies, Inc. Anode electrode composition of li-ion battery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9913B (zh) 2021-02-21
TW202105802A (zh) 2021-02-01
TW202105808A (zh) 2021-02-01
TW202105810A (zh) 2021-02-01
TWI749605B (zh) 2021-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620B (zh) 儲能複合粒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電池
KR101919470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그 제조방법 및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JP419785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電極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102250814B1 (ko) 탄소 코팅된 그래핀, 실리콘 나노입자, 탄소나노튜브를 포함하는 리튬이차전지 음극재용 복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3273726A1 (zh)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742391B (zh) 一种高镍锂离子电池、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19410A1 (zh) 改性无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
JP201812507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
KR101348547B1 (ko) 표면 코팅된 리튬티탄산화물 분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2016374A1 (zh)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负极
CN114824238B (zh) 一种基于聚乙烯亚胺与聚多巴胺共聚物功能化的高比容量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1406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材料负极的制备方法
WO2022174598A1 (zh)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8550800B (zh) 一种复合电极及电池
TWI331817B (en) Cath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cathode
CN115458715A (zh) 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871574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I743847B (zh) 電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JP201602755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US20210020905A1 (en) Lithium ion battery silicon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784247A (zh) 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020909A1 (en)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474101B1 (ko) 리튬황전지용 금속산화물/다공성탄소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580193B1 (ko) 맥신 분말을 이용한 납축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제조 방법
KR102325749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