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608B -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9608B
TWI709608B TW105117910A TW105117910A TWI709608B TW I709608 B TWI709608 B TW I709608B TW 105117910 A TW105117910 A TW 105117910A TW 105117910 A TW105117910 A TW 105117910A TW I709608 B TWI709608 B TW I7096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mponent
parts
composi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7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3724A (zh
Inventor
安德烈斯 賽德
克里斯蒂娜 普波瓦茨
史文 胡貝卡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3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6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6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 C08J5/08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glass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08L69/005Polyester-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4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length

Abstract

本發明有關一種包括下列的組成物A)40至80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0至40重量份無橡膠的乙烯基共聚物,C)5至20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0至9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至20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特徵在於(i)由有機化合物或各種有機化合物混合物組成之漿料被用作表面改質的玻璃纖維,呈組分C碳含量0.2至2重量%之濃度,(ii)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7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相較於先前技藝,其具有改良韌性(衝擊抗性、凹口衝擊抗性、暴露於多 軸衝擊性能及/或斷裂拉伸應變),因為其等具有良好熔融流動性及增加的拉伸彈性模數,故適合用於製造模塑物。

Description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本發明有關一種由於玻璃纖維強化而具備增加拉伸彈性模數之聚碳酸酯組成物,及有關一種具備熔融流動性之模塑組成物,相較於先前技藝,其特色為改良韌性(衝擊抗性、凹口衝擊抗性、暴露於多軸衝擊性能及/或斷裂拉伸應變)。
包括聚碳酸酯及橡膠改質的苯乙烯聚合物之組成物,例如已知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對其等優異機械性質與良好流動性之良好平衡。其等被用於非常廣泛多樣化應用部門,例如汽車建造、建設部門、及亦辦公室機械及家庭與電氣設備之殼罩。
製造大表面積模塑物通常需要低熱膨脹係數、及亦良好尺寸穩定性與幾何穩定性、及高勁度。可藉由添加填料或強化材料可達到此等性質。藉由添加具備高縱橫比之纖維強化材料,亦即具備大纖維長度/纖維直徑商數可特別實現高拉伸彈性模數。就此目的之技術而言特別吸引人的材料為玻璃纖維或碳纖維,從商業觀點特別佳者給予玻璃纖維;短纖特別易於操作製造混練材料且因此特別好,因為其等可被用於商業可得混練組裝,例如單-與雙-軸擠壓器,較好令玻璃纖維直接側饋入先前熔融及分散的聚合物組成物。然而,添加填料,且特別是添加玻璃纖維及碳纖維,對 模塑組成物之韌性有嚴重不利影響。此等環境對可使用的強化材料與可實現的填充高度、且因此材料可達到的勁度值訂出實際限制。此等先前技藝填料強化的聚合物組成物時常具有不夠格的應用範疇。特別是,此等先前技藝揭示的強化聚合物組成物無法實現具備相對高組件延性需求之非常薄壁大表面積模塑物或應用,例如汽車部門之結構或安全組件,或僅可由招致相對高工程成本而如此實踐。針對此等應用部門,因此需要供應一種聚合物組成物,其具備高加工性於射出模塑方法(高熔融流動性),及具備高拉伸彈性模數與不僅暴露於單方向衝擊(例如墜落試驗)而且特別於多軸負載之改良延性組合。因為使用創新加工技術,例如動態變模溫射出模塑,甚至當使用強化聚合物材料時,目前可製造優異表面外觀(例如A級表面),因此亦有使用如此組成物製造的未塗布組件之增加趨勢,以便節省成本。此趨勢較好具體化需要供應一種強化聚合物組成物,其具有良好加工姓及高彈性模數與改良延性組合,且再者展現由例如光與熱造成影響之良好老化抗性,及較好亦接觸化學物之良好抗性(應力破裂抗性),而無任何需要進一步表面最後加工(塗布)。
包括橡膠改質的乙烯基共聚物之玻璃纖維強化的聚碳酸酯組成物原則上已由先前技藝知曉。然而,先前技藝聚碳酸酯組成物未展現先前敘述的所有想要性質特色之組合。特別是,材料延性一般於此等聚碳酸酯組成物中令人不滿,其中所用玻璃纖維數量適合達到適於薄壁應用之勁度值。
EP 0 624 621 A2揭示具備改良韌性及延性之聚碳酸酯組成物,包括10至80重量%聚碳酸酯、10至80重量%橡膠改質的接枝共聚物、及5至50重量%玻璃纖維,包括聚烯烴蠟之塗料。
WO 84/04317 A1揭示具備高衝擊抗性及高模數之聚碳酸酯 組成物,包括聚碳酸酯、苯乙烯樹脂、視情況高達10重量份(以聚碳酸酯、苯乙烯樹脂、玻璃纖維及矽氧全體為基)衝擊改質劑、玻璃纖維及多氫矽氧烷,此處發明的必要準則係使用無漿玻璃纖維。
EP 1 802 696 A1揭示具備機械性質改良組合(特別是拉伸強度、拉伸彈性模數及衝擊抗性)之長玻璃纖維強化的聚合物組成物,包括至少一種選自聚醯胺、聚碳酸酯、聚酯碳酸酯、接枝聚合物與共聚物組群之聚合物,及亦包括苯乙烯、丙烯腈與順丁烯二酐的三聚物及長玻璃纖維。
WO 2009/021648 A1與關聯的DE 10 2007 038438 A1揭示玻璃纖維強化的組成物,具備高勁度、衝擊抗性、流動性、加工穩定性與化學抗性、及光與熱造成影響之良好老化抗性,包括10至85重量份聚碳酸酯、10至50重量份無橡膠乙烯基共聚物、5至50重量份環氧上漿的玻璃纖維、0至2重量份橡膠改質的接枝聚合物、及0至10重量份聚合物添加劑。根據此先前技藝發明所用玻璃纖維C-1亦稱為本申請案實驗部分的組分C-1,且用於比較例。
然而,先前技藝揭示玻璃纖維強化的聚碳酸酯組成物之熔融流動性、老化抗性、勁度及/或延性不適於關鍵應用。
下面本發明目的因此提供一種自由流動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其由於玻璃纖維強化而具有增加的拉伸彈性模數,且相較於先前技藝,其具有改良韌性(衝擊抗性、凹口衝擊抗性、暴露於多軸衝擊性能及/或斷裂拉伸應變),且再者較好特色為(舉例及較好)光與熱造成影響之良好老化抗性,及亦同樣較好特色為接觸化學物之良好穩定性(應力破裂抗性),且特別好具體化係具有拉伸彈性模數至少4000MPa。
驚人地,已發現一種包括下列之玻璃纖維強化的衝擊改質 PC/SAN組成物具有想要性質輪廓,A)40至80重量份、較好50至70重量份、特別好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較好以雙酚A為主之芳香族聚碳酸酯,B)10至40重量份、較好15至30重量份、特別好20至25重量份無橡膠的乙烯基共聚物、較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C)5至20重量份、較好7至15重量份、特別好9至14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chopped glass fibre),D)0至9重量份、較好1至8重量份、特別好2.5至6重量份具彈性(較好無丁二烯、特別好本質上無碳-碳雙鍵)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至20重量份、較好0.1至10重量份、特別好0.2至5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特徵在於(i)視情況與若干程度玻璃纖維化學耦合且由有機化合物或各種有機化合物混合物組成之漿料被用作表面改質的玻璃纖維,呈組分C碳含量0.2至2重量%、較好0.3至1.0重量%、特別好0.4至0.8重量%之濃度,(ii)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70、較好0.25至0.60、特別好0.30至0.55,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在給予進一步較佳之具體化中,組成物僅由組分A)至E)組成。
在較好具體化中,發明組成物不包括任何種類以丁二烯為主的聚合物。
在給予進一步較佳之具體化中,組分D係以本質上無碳-碳 雙鍵之接枝基質為主。
在傳統混練方法製造發明組成物期間,及亦在進一步成形方法(例如射出模塑)期間,由於此等步驟運用之剪切,通常減少所用玻璃纖維長度。
在較好具體化中,所製混練材料中(亦即混練後模塑組成物)至少70重量%玻璃纖維(以玻璃纖維為基)長度係大於50μm、特別好至少70μm、特別是100μm。
在另外具體化中,從那裏製造的模塑物中至少70重量%玻璃纖維(以玻璃纖維為基)長度亦係大於50μm、特別好至少70μm、特別是100μm。
本發明較好具體化1至34係敘述如下:
1. 一種組成物,包括A)40至80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0至40重量份無橡膠的乙烯基共聚物,C)5至20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0至9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至20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特徵在於(i)由有機化合物或各種有機化合物混合物組成之漿料被用作表面改質的玻璃纖維,呈組分C碳含量0.2至2重量%之濃度,(ii)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7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2. 根據具體化1之組成物,包括A)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20至25重量份無橡膠、熱塑性且樹脂狀(resin-like)乙烯基共聚物,C)9至14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2.5至6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2至5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
3. 根據具體化1之組成物,包括A)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5至30重量份無橡膠、熱塑性且樹脂狀乙烯基共聚物,C)7至15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1至8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1至10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
4. 根據具體化1之組成物,包括A)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5至30重量份無橡膠、熱塑性且樹脂狀乙烯基共聚物,C)7至15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2.5至6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1至10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
5. 根據具體化1之組成物,包括A)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5至30重量份無橡膠、熱塑性且樹脂狀乙烯基共聚物,C)7至15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1至8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2至5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
6.根據具體化1之組成物,包括A)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5至30重量份無橡膠、熱塑性且樹脂狀乙烯基共聚物,C)7至15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2.5至6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2至5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
7.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C碳含量係0.4至0.8重量%。
8.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5至0.6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9.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30至0.55,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10.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6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 量。
11.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55,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12.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5至0.7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13.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5至0.55,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14.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30至0.7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15.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30至0.6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16.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D接枝基質係選自至少一員由矽氧橡膠、丙烯酸酯橡膠及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組成的組群。
17.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D接枝基質係丙烯酸酯橡膠。
18.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所製混練物中至少70%玻璃纖維長度係至少100μm。
19.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混練前,用於製造組成物之玻璃纖維平均直徑係7至15μm。
20.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混練前,用於製造組成物之玻璃纖維平均縱橫比(亦即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商數)係至少300。
21.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至少一種包括少數或不包括官能極性基的脂族烴鏈之物質被用作玻璃纖維漿料之實質組分。
22.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E存在比例係至少0.1重量份,組分E包括至少一種無機顏料。
23.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B使用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不大於140,000g/mol之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其由膠透層析術於THF中以聚苯乙烯標準決定。
24.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A使用以雙酚A為主之聚碳酸酯。
25.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A重量平均莫耳質量係26,000至30,000g/mol,其由膠透層析術於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標準決定。
26.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包括至少一種選自包括阻燃劑、抗熔滴劑、阻燃增效劑、煙霧抑制劑、潤滑劑與脫模劑、成核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穩定劑、流動性促進劑、增容劑、異於組分D的其他衝擊改質劑、其他聚合摻混夥伴、異於組分C的填料、異於組分C的強化材料、染料與顏料組群之額外物質作為組分E。
27.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包括至少一種選自由脫模劑及穩定劑組成組群的組分作為組分。
28.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使用新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作為脫模劑,使用至少一員選自由酚系抗氧化劑及亞磷酸鹽穩定劑組成的組群作為穩定劑。
29.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使用二氧化鈦作為顏料。
30. 根據任何先前具體化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成物僅由組分A)至E)組成。
31. 一種根據任何具體化1至30組成物之用途,其係製造射出模塑物或熱成形模塑物。
32. 一種模塑物,其係由根據任何具體化1至30組成物可獲得。
33. 根據具體化32之模塑物,特徵在於所製模塑物中至少70%玻璃纖維(以玻璃纖維為基)長度係大於100μm。
34. 一種由漿料製成表面改質的玻璃纖維之用途,該漿料係由有機化合物或各種有機化合物混合物組成,呈組分C碳含量0.2至2重量%之濃度,其中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70,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其係改良具備拉伸彈性模數至少4000MPa的聚碳酸酯組成物之衝擊抗性、凹口衝擊抗性及多軸延性。
較佳者,發明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因此亦上述具體化之彈性模數(根據ISO 527(1996版本)於室溫測量)係至少3500MPa、特別好至少3800MPa、特別是至少4000MPa。彼亦應用至以上列舉的具體化。
較佳者,發明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因此亦上述具體化之斷裂拉 伸應變(根據ISO 527(1996版本)於室溫測量)係至少7%、特別好至少10%、特別是至少12%。
較佳者,發明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因此亦上述具體化之衝擊抗性(根據ISO 180/1U(1982版本)於室溫測量)係至少50kJ/m2、特別好至少60kJ/m2、特別是至少70kJ/m2
較佳者,發明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因此亦上述具體化之凹口衝擊抗性(根據ISO 180/1U(1982版本)於室溫測量)係至少8kJ/m2、特別好至少10kJ/m2、特別是至少12kJ/m2
發明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因此亦上述具體化之最大無損壞能量吸收(臨界能量)於室溫係較好至少2J、較好4J、特別好8J,根據實驗部門敘述的方法決定。
較佳者,發明聚碳酸酯組成物及因此亦上述具體化之熔融黏度(根據ISO 11443(2014版本)於溫度260℃及剪切率1000s-1測量)係至多270Pas、特別少至多250Pas、特別是至多230Pas。
組分A
根據發明適合之組分A芳香族聚碳酸酯及/或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從文獻已知或可從文獻已知之方法製備(針對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參見例如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Interscience Publishers,1964及亦DE-AS 1 495 626(德國公開說明書)、DE-A 2 232 877、DE-A 2 703 376、DE-A 2 714 544、DE-A 3 000 610、DE-A 3 832 396;針對製造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參見如DE-A 3 077 934)。
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係例如藉由二酚與羰基鹵化物(較好為光氣)及/或與芳香族二醯基二鹵化物(較好為苯二羧酸二鹵化物)反應,視情況使用鏈終止劑(例如單酚)及視情況使用三官能或大於三官能分支 劑(例如三酚或四酚)之界面方法。另外可能的製造方法係經由二酚與例如碳酸二苯酯反應使用熔融聚合方法。
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及/或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二酚較好為式(I)者
Figure 105117910-A0202-12-0012-1
其中A 為單鍵、C1-至C5-伸烷基、C2-至C5-亞烷基、C5-至C6-亞環烷基、-O-、-SO-、-CO-、-S-、-SO2-、C6-至C12-伸芳基,其可稠合視情況包括雜原子之進一步芳香環,或式(II)或(III)部分
Figure 105117910-A0202-12-0012-2
B 於各情況中為C1-至C12-烷基(較好為甲基)、鹵素(較好為氯及/或溴),x 互相獨立各自為0、1或2,p 為1或0,且R5及R6對各X1可個別選擇且互相獨立為氫或C1-至C6-烷基,較好為氫、甲基或乙基, X1 為碳且m 為4至7之整數、較好為4或5,但書為至少一個原子X1、R5及R6同時為烷基。
較好二酚為氫醌、間苯二酚、二羥二酚、雙(羥苯基)-C1-C5-烷、雙(羥苯基)-C5-C6-環烷、雙(羥苯基)醚、雙(羥苯基)亞碸、雙(羥苯基)酮、雙(羥苯基)碸、及α,α-雙(羥苯基)二異丙苯、及亦此等經溴化環及/或經氯化環之衍生物。
特別好二酚為4,4’-二羥聯苯、雙酚A、2,4-雙(4-羥苯基)-2-甲基丁烷、1,1-雙(4-羥苯基)環己烷、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4,4’-二羥二苯硫醚、4,4’-二羥二苯碸及此等二-與四-經溴化或經氯化之衍生物,例如2,2-雙(3-氯-4-羥苯基)丙烷、2,2-雙(3,5-二氯-4-羥苯基)丙烷或2,2-雙(3,5-二溴-4-羥苯基)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雙酚A)為特別佳。
二酚可個別或呈任何所欲混合物形式使用。二酚係從文獻已知或從文獻已知之方法可獲得。
適合製造熱塑性芳香族聚碳酸酯之鏈終止劑實例包含酚、對-氯酚、對-第三丁酚或2,4,6-三溴酚,及亦長鏈烷基酚例如根據DE-A 2 842 005的4-[2-(2,4,4-三甲基戊基)]酚、4-(1,3-四甲基丁基)酚,及於烷基取代基中具有總計8至20個碳原子之單烷基酚或二烷基酚例如3,5-二-第三丁酚、對-異辛酚、對-第三辛酚、對-十二基酚及2-(3,5-二甲基庚基)酚與4-(3,5-二甲基庚基)酚。欲使用之鏈終止劑用量通常為0.5莫耳%至10莫耳%,以所用各自二酚全部莫耳用量為基。
熱塑性芳香族聚碳酸酯可以已知方式分支,特定較好藉由合併0.05至2.0莫耳%(以所用二酚全體為基)三官能或大於三官能化合物,例如具有三或多個酚系基者。
同元聚碳酸酯及共聚碳酸酯兩者皆適合。針對製造根據發明組分A共聚碳酸酯,亦可能使用1至25重量%、較好2.5至25重量%(以欲使用之二酚總用量為基)具有羥芳氧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此等係已知(US 3 419 634)且可由文獻已知之方法製造。製造包括聚二有機矽氧烷之共聚碳酸酯係敘述於DE-A 3 334 782。
除雙酚A同元聚碳酸酯以外,較好聚碳酸酯係具備高達15莫耳%(以二酚全部莫耳用量為基)提及較好或特別好的其他二酚之雙酚A共聚碳酸酯,特別是2,2-雙(3,5-二溴-4-羥苯基)丙烷。
製造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芳香族二醯基二鹵化物較好為異酞酸、對酞酸、二苯醚-4,4’-二羧酸及萘-2,6-二羧酸之二醯基二氯化物。
特別佳者給予以比率1:20至20:1異酞酸與對酞酸之二醯基二氯化物的混合物。
製造聚酯碳酸酯額外相伴使用羰基鹵化物(較好為光氣)作為二元酸衍生物。
可用於製造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鏈終止劑不僅為上述單酚,而且為此等氯碳酸酯、及亦可視情況被C1至C22烷基或鹵素原子取代的芳香族單羧酸之醯基氯化物;脂族C2至C22單醯基酸氯化物亦可被用作此處鏈終止劑。
鏈終止劑用量於各情況中為0.1至10莫耳%,在酚系鏈終止劑情況下以二酚莫耳為基及在單醯基氯化物鏈終止劑情況下以二醯基二氯化物莫耳為基。
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亦可包括合併的芳香族羥羧酸。
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可為線型或以已知方式另外分支(關於此點參見DE-A 2 940 024及DE-A 3 007 934)。
可使用之分支劑實例係三或更多官能度之醯基氯化物呈用量0.01至1.0莫耳%(以所用二醯基二氯化物為基),例如1,3,5-苯三甲醯基三氯化物、三聚氰醯基三氯化物、3,3’,4,4’-二苯基酮四羰基四氯化物、1,4,5,8-萘四羰基四氯化物或焦蜜石醯基四氯化物,或三-或多官能酚呈用量0.01至1.0莫耳%(以所用二酚為基),例如1,3,5-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2-烯、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烷、1,3,5-三(4-羥苯基)苯、1,1,1-三(4-羥苯基)乙烷、三(4-羥苯基)苯基甲烷、2,2-雙[4,4-雙(4-羥苯基)環己基]丙烷、2,4-雙(4-羥苯基異丙基)酚、四(4-羥苯基)甲烷、2,6-雙(2-羥基-5-甲基苄基)-4-甲基酚、2-(4-羥苯基)-2-(2,4-二羥苯基)丙烷、四(4-[4-羥苯基異丙基]苯氧基)甲烷、1,4-雙[4’,4”-(二羥三苯基)甲基]苯。酚系分支劑可與二酚被用作最初進料,醯基氯化物分支劑可與醯基二氯化物一起導入。
可如所需改變熱塑性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碳酸酯結構單元比例。碳酸酯基比例較好高達100莫耳%、特別是高達80莫耳%、特別好高達50莫耳%,以酯基及碳酸酯基全體為基。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酯分率、及亦其碳酸酯分率可採用嵌段形式或可具有隨機分布於聚縮合產物中。
在較好具體化中,組分A重量平均分子質量Mw(由膠透層析術(GPC)於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為標準決定)為23,000至40,000g/mol、較好24,000至35,000g/mol、特別是26,000至30,000g/mol。
組分A可包括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或複數種根據以上敘述聚碳酸酯及/或聚酯碳酸酯之混合物。
組分B
組分B係由下列製成之乙烯基共聚物B.1 65至85重量%、較好70至80重量%、特別是74至78重量%(各 情況中以組分B為基)至少一員選自乙烯基芳香族(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及環經取代的乙烯基芳香族(例如對-甲基苯乙烯、對-氯苯乙烯)組群,及B.2 15至35重量%、較好20至30重量%、特別是22至26重量%(各情況中以組分B為基)至少一員選自氰乙烯(例如不飽和腈如丙烯腈與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不飽和羧酸及不飽和羧酸衍生物(例如順丁烯二酐與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
共聚物B係無橡膠。特別佳者給予苯乙烯(B.1)與丙烯腈(B.2)之無橡膠共聚物作為組分B。
此等共聚物係已知且可由自由基聚合製造,特別是由乳化、懸浮、溶液或整體聚合。
共聚物平均分子質量Mw(由膠透層析術於四氫呋喃中以聚苯乙烯為標準決定)較好為15,000至250,000g/mol、較好50,000至160,000g/mol、特別是80,000至140,000g/mol。
組分B可包括乙烯基共聚物或複數種根據以上敘述乙烯基共聚物之混合物。
組分C
組分C係上漿的短玻璃纖維。
根據組分C此等玻璃纖維係較好由E、A或C玻璃製造。玻璃纖維平均直徑較好係5至25μm、特別好6至20μm、最好7至15μm。短玻璃纖維之平均短切長度較好係1至10mm、較好2.0至7.5mm、特別好2.5至5.0mm。
特別佳者,所用玻璃纖維之縱橫比(亦即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商數)係至少100、特別好至少200、特別是至少300。
上述玻璃纖維之幾何特色(長度、直徑及縱橫比)係由所用組分C決定(亦即在製造及進一步熱加工發明組成物前)。藉由混練製造組成物期間及其進一步熱加工以生成模塑物期間,天生不可能排除例如起因於剪切之該縱橫比減少,最終組成物中或真正模塑物中玻璃纖維縱橫比因此通常小於由所用組分C原始決定之縱橫比。
根據組分C玻璃纖維具有包括至少一種有機物質或複數種有機物質組合之漿料塗布,其可具有若干程度化學鍵結於玻璃纖維(耦合劑),且其以未鍵結形式存在達若干程度,亦即在未鍵結下(成膜劑、表面活性添加劑、潤滑劑等)達到玻璃纖維物理潤濕。未鍵結漿料含量(亦即未化學鍵聯於玻璃纖維之含量)可借助萃取分離(例如較好於二氯甲烷)且可被分析。
較好所用典型耦合劑係如例如EP 2 554 594 A1揭示之反應性官能化有機矽烷。在較好具體化中,矽烷具有選自以下組群之官能基:鍵聯至漿料聚合物之胺基、環氧基、羧酸基、乙烯基及巰基,及亦一至三個(較好三個)鍵聯至玻璃纖維之環氧基。舉例而言,較好使用至少一個選自由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β-(3,4-乙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乙基)-γ-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基-γ-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γ-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組成組群之矽烷。
所用成膜劑可為任何類型聚合物,例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聚烯烴、聚胺基甲酸酯、矽氧、丙烯酸聚合物、苯乙烯類與其他乙烯基(共)聚合物、聚醯胺、聚乙酸乙烯酯及其混合物。
可使用的其他未耦合組分係例如乙氧化物、天然(動物與植 物)、化學改質的天然及完全合成蠟與油、及亦脂肪酸酯、較好具長鏈醇。
發明組成物中所用組分C特色係低極性漿料。其等較好包括具有脂族烴鏈之物質作為實質組分,且其等較好包括少數或不包括官能極性基。
所用玻璃纖維係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70、較好0.25至0.60、特別好0.30至0.55,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適合玻璃纖維實例為Nittobo CS 03 PE 936(Nitto Boseki Co.Ltd.,日本)及CS 108F-14P(3B Fibreglass,比利時)。
萃取短玻璃纖維於二氯甲烷舉行。各情況中,10g玻璃纖維於40℃ 100ml二氯甲烷中萃取1h。然後蒸發濃縮溶液,由IR光譜以光譜解析2cm-1於KBr視窗研究結果殘渣。
漿料之所用濃度(所有構成要素全體)係組分C碳含量為0.2至2重量%、較好0.3至1.0重量%、特別好0.4至0.8重量%。
玻璃纖維(組分C)之碳含量係在自動碳/氫/氮(CHN)分析機於約950℃純氧中藉由燃燒玻璃纖維決定,然後採用整分燃燒氣體,吸收不需要的組分,然後經由IR測量槽偵測呈CO2之C。
所用組分C可包括短玻璃纖維或複數種短玻璃纖維及/或根據上述聚酯碳酸酯之混合物。
組分D
組分D包括下列一種接枝聚合物或複數種接枝聚合物之混合物,D.1 5至70重量%、較好10至60重量%、特別是20至50重量%(以組分D為基)至少一種乙烯基單體於 D.2 30至95重量%、較好40至90重量%、特別是50至80重量%(以組分D為基)一種彈性接枝基質或複數種彈性接枝基質之混合物上,較好具玻璃轉移溫度<0℃、特別好<-20℃、特別是<-30℃。
除非本發明明確另外地陳述,否則所有組分的玻璃轉移溫度係根據DIN 53765(1994版本)借助動態掃描熱量法(DSC)以於加熱速率10K/min決定,決定Tg為中點溫度(正切方法)。
單體D.1較好為下列混合物D.1.1 50至99重量%、較好70至80重量%(以D.1為基)乙烯基芳香族及/或環經取代的乙烯基芳香族(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對-氯苯乙烯)及/或甲基丙烯酸(C1-C8)-烷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及D.1.2 1至50重量%、較好20至30重量%(以D.1為基)氰乙烯(不飽和腈例如丙烯腈與甲基丙烯腈)、及/或(甲基)丙烯酸(C1-C8)-烷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及/或不飽和羧酸之衍生物(例如酐及醯亞胺)(例如順丁烯二酐與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
較好單體D.1.1係選自至少一種單體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較好單體D.1.2係選自至少一種單體丙烯腈、順丁烯二酐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特別好單體組合係D.1.1苯乙烯及D.1.2丙烯腈,D.1.1及D.1.2甲基丙烯酸甲酯。
適合接枝聚合物D之接枝基質D.2於較好具體化中係無丁二烯,在特別好具體化中係飽和,亦即本質上沒有碳-碳雙鍵。措辭本質上沒有碳-碳雙鍵於此上下文意指在製造接枝基質D.2期間多不飽和乙烯基單體濃度不超過5重量%、較好不超過2重量%,以接枝基質D.2為基。
特別佳者給予至少一種選自由丙烯酸酯橡膠、矽氧橡膠及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組成組群之橡膠作為D.2。
最佳者給予丙烯酸酯作為接枝基質D.2。
根據D.2之適合丙烯酸酯橡膠較好為丙烯酸酯與視情況高達40重量%(以D.2為基)其他可聚合乙烯屬不飽和單體之聚合物。較好可聚合丙烯酸酯為C1至C8-烷酯,例如甲基、乙基、丁基、正辛基及2-乙基己基酯;鹵烷酯,較好為鹵-C1-C8-烷酯,例如丙烯酸氯乙酯,及亦此等單體之混合物。
具有大於一個可聚合雙鍵之單體可被共聚合於交聯目的之丙烯酸酯橡膠。交聯單體之較好實例係具有3至8個碳原子之不飽和單羧酸與具有3至12個碳原子之不飽和一元醇的酯,或與具有2至4個OH基及2至20個碳原子之飽和多元醇的酯,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聚不飽和雜環化合物,例如三聚氰酸三乙烯酯及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例如二-及三-乙烯基苯;及亦磷酸三烯丙酯及酞酸二烯丙酯。較好交聯單體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酞酸二烯丙酯及具有至少三個乙烯屬不飽和基之雜環化合物。特別好交聯單體係環狀單體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聚異氰酸三烯丙酯、三丙烯醯基六氫-對稱-三丼、三烯丙基苯。交聯單體用量較好為0.02至5重量%,特別是0.05至2重量%,以接枝基質D.2為基。具有至少三個乙烯屬不飽和基之環狀交聯單體用量有利地被限制小於1重量%接枝基質D.2。
除丙烯酸酯以外,可視情況擔任製造接枝基質D.2之較好「其他」可聚合乙烯屬不飽和單體實例係丙烯腈、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醯胺、乙烯基C1-C6-烷基醚及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他適合接枝基質D.2係具有接枝活性部位之矽氧橡膠,如 敘述於DE-OS(德國公開說明書)3 704 657、DE-OS(德國公開說明書)3 704 655、DE-OS(德國公開說明書)3 631 540及DE-OS(德國公開說明書)3 631 539。
亦可能使用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作為接枝基質D.2。此等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較好係具有包括10至90重量%矽氧橡膠含量及90至10重量%聚(甲基)丙烯酸烷酯橡膠含量的活性接枝部位之複合橡膠,其中複合橡膠提及的兩種橡膠組分以本質上無法互相分離的方式互相貫穿。
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係已知且敘述例如於US 5,807,914、EP 430134及US 4888388。
根據D.2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之適合矽氧橡膠組分D.2.1係具有接枝活性部位之矽氧橡膠,其製備方法係敘述例如於US 2891920、US 3294725、DE-OS 3 631 540、EP 249964、EP 430134及US 4888388。
根據D.2.1矽氧橡膠較好由乳化聚合製造,其中使用矽氧烷單體單元、交聯或分支劑(IV)及視情況接枝劑(V)。
所用矽氧烷單體單元實例較好係二甲基矽氧烷及具有至少3員環(較好3至6員環)之環狀有機矽氧烷,例如較好六甲基環三矽氧烷、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十甲基環五矽氧烷、十二甲基環六矽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環三矽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環四矽氧烷、八苯基環四矽氧烷。
有機矽氧烷單體可單獨或呈2或多種單體的混合物形式使用。矽氧橡膠較好包括不小於50重量%及特別好不小於60重量%有機矽氧烷,以矽烷橡膠組分總重為基。
所用交聯或分支劑(IV)較好係具備3或4(特別好4)官能度之矽烷為主交聯劑。以下可提及為較好實例:三甲氧甲基矽烷、三乙氧苯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正丙氧基矽烷及四丁氧基矽 烷。交聯劑可單獨或呈二或多種混合物使用。特別佳者給予四乙氧基矽烷。
交聯劑使用量範圍為0.1至40.0重量%,以矽氧橡膠組分總重為基。如此選擇交聯劑用量以致矽氧橡膠之潤脹度(於甲苯測量)為3至30、較好介於3至25、特別好3至15。潤脹度定義係於25℃以甲苯飽和時矽氧橡膠吸收的甲苯用量與矽氧橡膠呈乾燥態用量之重量比率。決定潤脹度係詳細敘述於EP 249964。
若潤脹度小於3,亦即若交聯劑含量太高,則矽氧橡膠的彈性體性質不充分。若潤脹指數大於30,則矽氧橡膠無法於基質聚合物形成領域結構,因此不能提供衝擊抗性改良,效果於是類似簡單添加聚二甲基矽氧烷。
四官能交聯劑較優於三官能交聯劑,因為在上述限制內於是較易控制潤脹度。
適合接枝劑(V)係能夠形成下式結構之化合物:CH2=C(R9)-COO-(CH2)p-SiR10 nO(3-n)/2 (V-1)
CH2=CH-SiR10 nO(3-n)/2 (V-2)或HS-(CH2)p-SiR10 nO(3-n)/2 (V-3)其中R9 為氫或甲基,R10 為C1-C4-烷基(較好甲基、乙基或丙基),或苯基,n 為0、1或2,且p 為1至6之整數。
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氧矽烷特別適合形成上述結構(V-1)且具有高接枝效率。此確保有效形成接枝鏈,因而有利於結果樹脂組成物之衝擊抗性。以下可提及為較好實例:β-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二甲 氧甲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氧基二甲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二甲氧甲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乙氧二乙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二乙氧甲基矽烷、δ-甲基丙烯醯氧基丁基二乙氧甲基矽烷及其混合物。
較佳者給予使用0至20重量%接枝劑,以矽氧橡膠總重為基。
矽氧橡膠可由乳化聚合製備,舉例敘述於US 2891920及US 3294725。此處製造的矽氧橡膠呈水性乳膠形式。為此,在以磺酸為主的乳化劑(例如烷基苯磺酸或烷基磺酸)存在中,同時暴露於剪切下(例如使用均質機),將包括有機矽氧烷、交聯劑及視情況接枝劑之混合物與水混合,混合物完成其聚合生成矽氧橡膠乳膠。烷基苯磺酸特別適合,因為其不僅擔任乳化劑,而且作為聚合引發劑。此處有利使磺酸與烷基苯磺酸的金屬鹽組合或與烷基磺酸的金屬鹽組合,因為在隨後接枝聚合期間穩定聚合物。
聚合後,經由添加鹼性水溶液中和反應混合物而終止反應,例如經由添加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碳酸鈉水溶液。
從甲基丙烯酸烷酯及/或丙烯酸烷酯、交聯劑(VI)及接枝劑(VII)可製造根據D.2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之適合聚(甲基)丙烯酸烷酯橡膠組分D.2.2。此處較好甲基丙烯酸烷酯及/或丙烯酸烷酯實例為C1至C8-烷酯,例如甲基、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正丙基、正己基、正辛基、正月桂基及2-乙基己酯;鹵烷酯,較好鹵-C1-C8-烷酯,例如丙烯酸氯乙酯;及亦此等單體之混合物。特別佳者給予丙烯酸正丁酯。
可用於矽氧-丙烯酸酯橡膠之聚(甲基)丙烯酸烷酯橡膠組分的交聯劑(VI)可為具有大於一個可聚合雙鍵之單體。交聯單體之較好實例係具有3至8個碳原子之不飽和單羧酸與具有3至12個碳原子之不飽和 一元醇的酯,或具有2至4個OH基及2至20個碳原子之飽和多元醇的酯,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聯劑可單獨或呈至少兩種交聯劑混合物使用。
較好接枝劑(VII)實例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聚異氰酸三烯丙酯及其混合物。亦可能使用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作為交聯劑(VI)。接枝劑可單獨或呈至少兩種接枝劑混合物使用。
交聯劑(VI)及接枝劑(VII)用量為0.1至20重量%,以矽氧-丙烯酸酯橡膠之聚(甲基)丙烯酸烷酯橡膠組分總重為基。
製造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係首先製造根據D.2.1呈水性乳膠形式之矽氧橡膠。然後為此乳膠補充欲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烷酯及/或丙烯酸烷酯、交聯劑(VI)及接枝劑(VII),進行聚合。較佳者給予自由基引發之乳化聚合,例如藉由過氧化物引發劑、或偶氮或氧還引發劑。特別佳者給予使用氧還引發劑系統,明確而言組合硫酸鐵、乙二胺四乙酸二鈉、Rongalit及過氧化氫而製造之次硫酸鹽引發劑系統。
製造矽氧橡膠期間使用之接枝劑(V)造成聚(甲基)丙烯酸烷酯橡膠含量與矽氧橡膠含量共價鍵聯。聚合期間,兩種橡膠組分互相貫穿,因而形成複合橡膠;聚合後,可不再分開成其矽氧橡膠組分及聚(甲基)丙烯酸烷酯橡膠組分之構成要素。
製造提及為組分D)的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接枝橡膠係令單體D.1接枝於橡膠基質D.2上。
可使用例如EP 249964、EP 430134及US 4888388敘述之聚合方法完成。
例如藉由下列聚合方法完成接枝聚合:使用單一-或多重-階 段自由基引發之乳化聚合,將想要的乙烯基單體D.1聚合於呈水性乳膠形式之接枝基質上。此處意欲最大化接枝效率應,較好大於或等於10%。接枝效率取決於分別所用接枝劑(V)及(VII)之決定性程度。聚合生成矽氧(丙烯酸酯)接枝橡膠後,將水性乳膠加入先前已溶解金屬鹽(實例為氯化鈣或硫酸鎂)之熱水中。矽氧(丙烯酸酯)接枝橡膠於此處凝聚,然後可被分離。
製造接枝聚合物D係藉由自由基聚合,較好藉由乳化聚合。
接枝基質D.2之中數粒徑(d50值)通常為0.05至1μm、較好0.07至0.5μm、特別好0.1至0.4μm。中數粒徑d50為高於及低於分別呈現50重量%顆粒之直徑。可借助超離心測量決定(W.Scholtan,H.Lange,Kolloid,Z.und Z.Polymere 250(1972),782-796)。
在乳化聚合製造之接枝聚合物情況中,接枝基質D.2凝膠含量係較好至少30重量%、特別好至少40重量%、特別是至少50重量%(於甲苯測量)。凝膠含量係於25℃適合溶劑中,決定不溶於該溶劑之含量(M.Hoffmann,H.Krömer,R.Kuhn,Polymeranalytik I und II,Georg Thieme-Verlag,Stuttgart 1977)。
已知在接枝反應期間,接枝聚合物並非必然全部接枝於接枝基質上,因此在接枝基質D.2存在中經由(共)聚合接枝聚合物D.1所獲得且經由後處理所製造之產物亦被認為是根據發明接枝聚合物D。此等根據組分D產物亦可因此包括接枝單體之自由(共)聚合物,亦即未化學鍵結於橡膠之(共)聚合物。
組分E
組成物可包括商業可得添加劑作為成分E,此處特別是較好可能使用選自阻燃劑(如有機磷化合物或鹵素化合物,特別是以雙酚A為主 的寡磷酸鹽)、抗熔滴劑(例如分類成氟化聚烯烴、矽氧及亦芳醯胺纖維之化合物)、阻燃增效劑(例如奈米級金屬氧化物)、煙霧抑制劑(例如溴化鋅)、潤滑劑與脫模劑(例如新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成核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穩定劑(如水解穩定劑、熱-老化穩定劑與UV穩定劑、及亦轉酯化抑制劑與酸/鹼淬滅劑)、流動性促進劑、增容劑、異於組分D的其他衝擊改質劑(有或無核心結構)、其他聚合構成要素(例如官能摻混夥伴)、異於組分C的填料與異於組分C的強化材料(例如碳黑、滑石、雲母、高嶺土、CaCO3)、及亦染料與顏料(例如二氧化鈦或氧化鐵)組群之添加劑。
製造模塑組成物(亦即混練材料)及模塑物
製造發明熱塑性模塑組成物係例如以已知方式混合各自構成要素,且於溫度200℃至320℃、較好240至300℃下在傳統組裝(例如內部混合器、擠壓器及雙軸系統)中熔融混練及熔融擠壓。
混合個別構成要素可以已知方式呈接續或同時於約20℃(室溫)或更高溫度進行。
在較好具體化中,發明組成物係於雙軸擠壓器製造,其中首先熔融及混合組分A、B、D及E,然後經由輔助擠壓機,將玻璃纖維C導入熔融混合物並分散其中。
發明因此亦提供一種製造發明組成物之方法。
發明模塑組成物可用於製造任何類型的模塑物。此等可舉例藉由射出模塑、擠壓及吹氣模塑方法製造。進一步加工類型係從預製的片或膜熱成形而製造模塑物。
此等模塑物實例係任何類型的膜、輪廓、框罩零件,如對家庭設備而言例如榨汁機、咖啡機、攪拌器;對辦公室機器而言例如顯示器、 平面螢幕、筆記型電腦、印表機、複印機;對建築部門而言(內部裝配及外部應用)例如片料、管路、電氣安裝導管、窗戶、門及其他輪廓;及亦電氣與電子部件如開關、插頭及插座;及商業車輛部件,特別是汽車部門。發明組成物亦適合製造下列模塑物或模塑零件:鐵路車輛、船、飛機、巴士與其他馬達車輛之內部裝配部件,馬達車輛用車身部件,包括小型變壓器的電氣設備用框罩,加工與傳遞資訊的設備用框罩,醫療設備的框罩與護套,按摩設備與為此框罩,幼童玩具車,大面積壁元件,保全設備用框罩,熱絕緣的運送容器,衛生設備與浴室設備用模塑零件,氣窗開口用保護格柵,及園藝設備用框罩。
組分A-1:
以雙酚A為主之直線聚碳酸酯,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Mw 25,000g/mol,由GPC於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標準決定。
組分A-2:
以雙酚A為主之直線聚碳酸酯,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Mw 28,000g/mol,由GPC於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標準決定。
組分A-3:
以雙酚A為主之直線聚碳酸酯,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Mw 32,000g/mol,由GPC於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標準決定。
組分B-1:
SAN共聚物,具23重量%丙烯腈含量且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Mw 130,000g/mol,由GPC於THF中以聚苯乙烯標準決定。
組分B-2:
SAN共聚物,具24重量%丙烯腈含量且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Mw 170,000g/mol,由GPC於THF中以聚苯乙烯標準決定。
組分C-1:
Nittobo CS 03 PE 937(Nitto Boseki Co.Ltd.,Japan):具平均直徑13μm及短切長度3mm之短玻璃纖維。組分C-1碳含量為0.6重量%(如以下敘述決定)。
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13,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此玻璃纖維係WO 2009/021648 A1特徵化為C-1的組分。
組分C-2:
Nittobo CS 03 PE 936(Nitto Boseki Co.Ltd.,Japan):具平均直徑13μm及短切長度3mm之短玻璃纖維。組分C-2碳含量為0.7重量%(如以下敘述決定)。
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53,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組分C-3:
CS 108F-14P(3B Fibreglass,Belgium):具平均直徑14μm及短切長度4mm之短玻璃纖維。組分C-3碳含量為0.5重量%(如以下敘述決定)。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31,各情況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測量。
組分D-1:
Metablen® S2030(Mitsubishi Rayon,Japan):經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接枝之矽氧-丙烯酸酯複合橡膠。
組分D-2:
KaneAceTM M410(Kaneka,Belgium):具核-殼結構之接枝聚合物,由丁基丙烯酸橡膠作為接枝基質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殼組成。
組分E-1:新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作為潤滑劑/脫膜劑。
組分E-2:Irganox® B 900穩定劑混合物(BASF,Germany)。
組分E-3:Kronos® 2233二氧化鈦(Kronos Titan GmbH,Germany)。
製造及試驗發明模塑組成物
將混合物在來自Werner & Pfleiderer的ZSK-25雙軸擠壓器於熔融溫度260℃混合。在Arburg 270E射出模塑機中,於熔融溫度260℃及模塑溫度80℃,製造模塑物。
根據ISO 11443(2014版本)於260℃及剪切率1000s-1測量之熔融黏度擔任熔融流動性度量法。
在測量80mm x 10mm x 4mm之試驗樣品上,根據ISO 180-1U(1982版本)及ISO 180-1A(1982版本)於23℃分別決定衝擊抗性及凹口衝擊抗性。
根據ISO 527(1996版本)於室溫(23℃)決定斷裂拉伸應變及拉伸彈性模數。
在測量60mm x 60mm x 3mm之片材上,使用儀表化垂直落滴系統,以滴重(m)1.86kg、頭徑20mm、支撐直徑40mm、滴高變化(h=5至140cm),於室溫進行貫穿試驗。試驗樣品未出現損壞(破裂)之滴 頭最大高度被決定為材料多軸延性之度量。最大滴高轉換成臨界能量E=m.g.h,其中m為滴重,g為重力常數,h為滴高。
萃取短玻璃纖維於二氯甲烷中舉行。在各情況中,令10g玻璃纖維於40℃ 100ml二氯甲烷中萃取1h。然後蒸發濃縮溶液,藉由IR光譜(Nicolet Avatar測量儀器)於KBr視窗以光譜解析度2cm-1研究結果殘渣。
玻璃纖維(組分C)之碳含量係在自動(CHN)分析機(LECO TruSpec測量儀器)於約950℃純氧中藉由燃燒玻璃纖維決定,然後採用整分燃燒氣體,吸收不需要的組分,然後經由IR測量槽偵測呈CO2之C。
Figure 105117910-A0202-12-0031-3
從表1可見發明組成物2至3、及亦6至21達到發明目的。
特別是,從表可見,包括發明玻璃纖維(組分C)之發明實例2及3較包括未滿足組分C準則的玻璃纖維之比較例1展現更好的韌性及斷裂拉伸應變,及亦類似結論應用於相較比較例5之發明實例6及7,同時對熔融流動性沒有顯著不良影響。
比較發明實例3、7、15與16、及亦比較發明實例12至14,顯露接枝聚合物(組分D)含量對材料性質之影響。隨著接枝聚合物含量增加,韌度提高;雖然熔融流動性些微減少,但只要接枝聚合物的選擇含量並未太高,仍保持可接受水平;一旦接枝聚合物濃度變得大於8重量份,拉伸彈性模數減少並下降低於較好欲實現之範圍大於4000MPa。驚人地,此處一旦接枝聚合物含量達到8重量份,斷裂拉伸應變同樣減少。
發明實例17至20顯露在玻璃纖維濃度8.5至14重量份達到發明目的,但當濃度為8.5重量份時,不再達到較好欲實現大於4000MPa之拉伸彈性模數。
分別比較發明實例2與12及6與13,顯露以丙烯酸酯橡膠作為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組分D)對材料韌性具有有利的影響。
比較發明實例6與8,顯露聚碳酸酯含量對組成物熔融流動性及斷裂拉伸應變具有強烈不利的影響,增加的聚碳酸酯含量僅達到衝擊抗性些微改良。
比較發明實例6、9及10,顯露聚碳酸酯(組分A)重量平均莫耳質量之影響。如預期者,熔融黏度隨增加的Mw減少,如同韌度。然而驚人地,相較於更高及更低莫耳質量,在適中莫耳質量觀察到改良的斷裂拉伸應變,此等適中莫耳質量因此被認為是特別好本發明目的。
比較發明實例6及11,顯露SAN聚合物(組分B)重量平均 莫耳質量之影響。驚人地,隨SAN莫耳質量增加,亦觀察到衝擊抗性及斷裂拉伸應變減少,與預期的熔融流動性變質一起,更低的莫耳質量因此被視為特別好本發明目的。
比較先前技藝比較例1及4與發明實例13及21,顯露用無機顏料(此情況舉例為二氧化鈦)著色時,發明組成物亦保持其衝擊抗性,此亦可確實由添加顏料增加,反之由無機顏料著色對先前技藝組成物之衝擊抗性具有嚴重不利影響。

Claims (13)

  1. 一種組成物,包括A)40至80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10至40重量份無橡膠的乙烯基共聚物,C)5至20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0.5至8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至20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特徵在於(i)由有機化合物或各種有機化合物混合物構成之漿料被用作玻璃纖維之表面改質,呈組分C碳含量係0.2至2重量%之濃度,(ii)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0至0.70,各情況係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上測量,且該組分D之接枝基質係丙烯酸酯橡膠。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包括A)57至65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B)20至25重量份無橡膠、熱塑性且樹脂狀乙烯基共聚物,C)9至14重量份有機表面改質的短玻璃纖維,D)2.5至6重量份具彈性接枝基質之接枝聚合物,E)0.2至5重量份添加劑,其中組成物中組分A)至E)之重量份總和係標準化為100。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C碳含量係0.4至0.8 重量%。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25至0.60,各情況係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上測量。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2700至3000cm-1的積分峰面積與FTIR光譜於波數範圍500至4000cm-1的積分峰面積之比率為0.30至0.55,各情況係於此組分C漿料之二氯甲烷萃取含量上測量。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所製混練材料中至少70%玻璃纖維的長度係至少100μm。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E存在比例係至少0.1重量份,且組分E包括至少一種無機顏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B使用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不大於140,000g/mol之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其由膠透層析術於THF中以聚苯乙烯標準決定。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分A使用雙酚A為主之聚碳酸酯,其具重量平均莫耳質量26,000至30,000g/mol,且由膠透層析術於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標準決定。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包括至少一種選自包括阻燃劑、抗熔滴劑、阻燃增效劑、煙霧抑制劑、潤滑劑與脫模劑、成核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穩定劑、流動性促進劑、增容劑、異於組分D的其他衝擊改質劑、其他聚合摻混夥伴、異於組分C的填料、異於組分C的強化材料、染料與顏料組群之額外物質作為組分E。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組成物,特徵在於組成物僅由組分A)至E)構成。
  12. 一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任一項組成物之用途,其係製造射出模塑物或熱成形模塑物。
  13. 一種模塑物,其係由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任一項組成物可獲得。
TW105117910A 2015-06-09 2016-06-07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TWI709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71172 2015-06-09
EP15171172.8 2015-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724A TW201713724A (zh) 2017-04-16
TWI709608B true TWI709608B (zh) 2020-11-11

Family

ID=5339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910A TWI709608B (zh) 2015-06-09 2016-06-07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7529B2 (zh)
EP (1) EP3307827B1 (zh)
KR (1) KR102547515B1 (zh)
CN (1) CN107690453B (zh)
TW (1) TWI709608B (zh)
WO (1) WO20161984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41040A (ko) * 2018-04-09 2020-12-17 코베스트로 도이칠란트 아게 우수한 기계적 특성을 갖는 유리 섬유 강화된 열가소성 조성물
CN114231002A (zh) * 2021-12-06 2022-03-2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960A (zh) * 2000-11-02 2004-06-02 耐冲击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TW200916527A (en) * 2007-08-16 2009-04-16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carbonate molding compositions
TW201343780A (zh) * 2011-11-30 2013-11-01 拜耳智慧財產有限公司 用於電/電子領域中以乙烯-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作為衝擊修飾劑之經玻璃纖維增強化之抗焰性聚碳酸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1920A (en) 1955-01-26 1959-06-23 Dow Corning Polymerization of organopolysiloxanes in aqueous emulsion
DE1495626B1 (de) 1960-03-30 1971-06-09 Bayer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polyestern
GB1024024A (en) 1963-04-08 1966-03-30 Dow Cornin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lymerising or co-polymerising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US3419634A (en) 1966-01-03 1968-12-31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 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DE2232877B2 (de) 1972-07-05 1980-04-10 Werner & Pfleiderer, 7000 Stuttga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stern
JPS5292295A (en) 1976-01-29 1977-08-03 Sumitomo Chem Co Ltd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polyester
IT1116721B (it) 1976-04-02 1986-02-10 Allied Chem Copolimero bisfenolo a tereftalato carbonato lavorabili in massa fusa
DE2842005A1 (de) 1978-09-27 1980-04-10 Bayer Ag Polycarbonate mit alkylphenyl-endgruppen,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JPS5594930A (en) 1979-01-10 1980-07-18 Sumitomo Chem Co Ltd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polyester by improved bulk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E2940024A1 (de) 1979-10-03 1981-04-16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romatische polyester,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pritzgussartikeln, folien und ueberzuegen
DE3007934A1 (de) 1980-03-01 1981-09-17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romatische polyestercarbon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pritzgussartikeln, folien und ueberzuegen
US4393161A (en) 1981-07-09 1983-07-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impact, high modulus reinforced aromatic carbonate polymeric mixtures
DE3334782A1 (de) 1983-04-19 1984-10-2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diorganosiloxanen mit hydroxyaryloxy-endgruppen
CA1302602C (en) 1986-06-17 1992-06-02 Masafumi Hongo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DE3631539A1 (de) 1986-09-17 1988-03-24 Bayer Ag Alterungsbestaendige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mit guter zaehigkeit
DE3631540A1 (de) 1986-09-17 1988-03-24 Bayer Ag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mit hoher alterungsbestaendigkeit und guter tieftemperaturzaehigkeit
DE3704657A1 (de) 1987-02-14 1988-08-25 Bayer Ag Teilchenfoermige mehrphasenpolymerisate
DE3704655A1 (de) 1987-02-14 1988-08-25 Bayer Ag Teilchenfoermige mehrphasenpolymerisate
US4888388A (en) 1987-09-21 1989-12-19 Mitsubishi Rayon Company Limite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DE3832396A1 (de) 1988-08-12 1990-02-15 Bayer Ag Dihydroxydiphenylcycloalk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DE69027976T2 (de) 1989-11-27 1997-03-06 Mitsubishi Rayon Co Hochschlagfeste Pfropfkopolymere und Harzzusammensetzungen
US5384353A (en) 1993-05-12 1995-01-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lass reinforced PC/ABS blend with toughness
US5807914A (en) 1995-07-05 1998-09-15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DE102005040620A1 (de) 2004-10-11 2006-04-1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Glasfaserverstärkte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EP2554594A1 (en) 2011-08-02 2013-02-06 3B-Fibreglass SPRL Sizing composition for charges used in thermoplastic polymeric material reinforcement, reinforced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KR101930118B1 (ko) * 2011-09-28 2018-12-17 코베스트로 도이칠란드 아게 유리 섬유를 포함하는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EP2657294A1 (de) * 2012-04-27 2013-10-30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arbeitungsstabile PC/ABS-Zusammensetzung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960A (zh) * 2000-11-02 2004-06-02 耐冲击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TW200916527A (en) * 2007-08-16 2009-04-16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carbonate molding compositions
TW201343780A (zh) * 2011-11-30 2013-11-01 拜耳智慧財產有限公司 用於電/電子領域中以乙烯-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作為衝擊修飾劑之經玻璃纖維增強化之抗焰性聚碳酸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97529B2 (en) 2020-03-24
CN107690453B (zh) 2020-12-11
TW201713724A (zh) 2017-04-16
US20180179379A1 (en) 2018-06-28
EP3307827B1 (de) 2021-06-02
KR20180016386A (ko) 2018-02-14
KR102547515B1 (ko) 2023-06-26
EP3307827A1 (de) 2018-04-18
WO2016198403A1 (de) 2016-12-15
CN107690453A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6945B (zh) 耐火的衝擊性改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KR101719827B1 (ko) 방염 충격 강도 개질된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ES2440785T3 (es) Composiciones de PC/ABS ignífugas con buena resistencia al choque, fluencia y resistencia a productos químicos
JP6345687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組成物vi
TWI441871B (zh) 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JP2013514411A (ja) 良好な機械的特性を有する、耐引掻性、耐衝撃性の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材料ii
JP2013514412A (ja) 良好な機械的特性を示す、防炎性、改良された耐衝撃性、耐引掻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材料
ES2437606T3 (es) Composiciones de policarbonato modificadas con resistencia al impacto
TWI481662B (zh) 防火的經衝擊性改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TWI568790B (zh) 用於簡易製造具有高光澤與無光澤組份型材之低溫韌性組份之經衝擊改質聚碳酸酯組成物
TWI709608B (zh)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TWI401292B (zh) 聚碳酸酯模製組成物
JP5752603B2 (ja) 耐衝撃性改良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TWI752058B (zh) 具良好熱穩定性之抗刮痕聚碳酸酯組成物
JP2004526023A (ja) 高い薬品耐性を有する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MX2012006973A (es) Composiciones de moldeo de policarbonato resistentes al rayado, resistentes al impacto con buenas propiedades mecanicas.
CA2709948A1 (en) Flame-proof impact resistant-modified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08368331B (zh) 具有低光泽度和高冲击强度的热塑性组合物
JP2020073691A (ja) 低光沢性および高衝撃強度の熱可塑性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