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7967B - 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7967B
TWI647967B TW106138066A TW106138066A TWI647967B TW I647967 B TWI647967 B TW I647967B TW 106138066 A TW106138066 A TW 106138066A TW 106138066 A TW106138066 A TW 106138066A TW I647967 B TWI647967 B TW I6479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vibration
wireless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pairing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773A (zh
Inventor
鄭吉宸
萬連 孫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7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79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3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using wearable devices, e.g. using a smartwatch or smart-gl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1Searching for availab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5Environment-dependent, e.g. using captured environment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在所述方法中,由第一電子裝置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由第一電子裝置將配對請求發射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中。由第二電子裝置響應於接收到配對請求而產生配對碼,並觸發具有根據配對碼的模式的振動。由第一電子裝置檢測振動且識別振動的模式以獲得配對碼。由第一電子裝置將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最終,由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以與第一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接。

Description

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通信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以及電子裝置。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子裝置已經變得越來越小,且功能越來越強大。當前,人可以穿戴具有各種功能的微型電子裝置,且不會感到不舒適,因而使得微型電子裝置越來越流行。通常,可穿戴裝置能夠執行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計時、計算、玩遊戲以及類似功能。其中一些能夠運行應用程式、程式或者甚至作業系統,使得那些可穿戴裝置適合應用到保健、無線通訊或健身追蹤。
一些可穿戴裝置需要與例如行動電話、智慧體重計或平板電腦的其它電子裝置協調工作,且需要提前建立與電子裝置的連接。
由於例如藍牙的無線通訊協定需要藉由輸入PIN碼來驗證,傳統的連接方法可能會因為缺乏顯示器或輸入工具而不適用於可穿戴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以及電子裝置,能夠無線地連接可穿戴裝置或其它裝置,尤其不具有顯示器或輸入工具的可穿戴式裝置或其它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所述方法適用於第一電子裝置。在所述方法中,由第一電子裝置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由第一電子裝置發射配對請求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由第一電子裝置檢測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振動,其中所述振動具有根據響應於收到配對請求而產生的配對碼的模式。由第一電子裝置識別振動的模式以獲得配對碼,並將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在由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之後,第一電子裝置建立與第二電子裝置的無線連接。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由第一電子裝置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的步驟更包括響應於檢測到具有與至少一個預定模式中的一個相匹配的特定模式的振動而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振動由第二電子裝置產生。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特定模式與所述根據配對碼的模式相同。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在由第一電子裝置將配對請求發射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更產生包括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的裝置清單,且依序選擇裝置清單中的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一個作為第二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在由第一電子裝置檢測振動及識別振動的模式以獲得配對碼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更提示請求將第一電子裝置以及第二電子裝置中的一個放置於另一個上或將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兩個放置于能夠傳播振動的同一媒介上的消息。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由第一電子裝置識別振動的模式以獲得配對碼的步驟包括分析振動的振幅曲線圖及頻率曲線圖中的一個或兩個來獲得配對碼。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由第一電子裝置將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的步驟更包括使用公開金鑰將所獲得的配對碼加密並且將所加密的配對碼藉由最初在掃描步驟中建立的通信頻道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由第二電子裝置確定配對碼以建立與第一電子裝置的無線連接的步驟包括藉由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與彼此交換資料,其中所交換的資料使用由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認可的私密金鑰加密。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含通信模組、感測裝置、儲存裝置以及處理器。所述通信模組經配置以與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通信。所述感測裝置經配置以檢測振動。所述儲存裝置經配置以儲存程式。所述處理器經耦接通信模組、感測裝置以及儲存裝置並且被配置成執行儲存裝置中的程式以進行以下步驟:藉由使用通信模組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藉由使用通信模組將配對請求發射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藉由使用感測裝置檢測由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振動,其中振動具有根據響應於接收到配對請求所產生的配對碼的模式;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藉由使用通信模組將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以及在第二電子裝置確認配對碼之後藉由使用通信模組與第二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接。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處理器包括響應於感測裝置檢測到具有與至少一個預定模式中的一個相匹配的特定模式的振動而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振動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特定模式與根據配對碼的模式相同。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處理器包括產生包括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的裝置清單,且依序選擇裝置清單中的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一個作為第二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處理器更提示請求將所述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中的一個放置於另一個上或將所述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放置于能夠傳播振動的同一媒介上的消息。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處理器包括分析振動的振幅曲線圖及頻率曲線圖中的一個或兩個以獲得配對碼。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處理器包括使用公開金鑰加密所獲得的配對碼並藉由最初由通信模組建立的通信頻道將所加密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所述處理器包括藉由無線連接與第二電子裝置交換資料,其中所交換的資料使用由所述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認可的私密金鑰加密。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記錄電腦程式的非暫態電腦可讀記錄媒體,所述電腦程式經由電子裝置載入以執行下列步驟: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檢測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振動,其中所述振動具有根據響應於接收到所述配對請求而產生的配對碼的模式;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將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以及在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之後建立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的無線連接。
基於上述,在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中,將適用於兩個電子裝置之間的配對過程的配對碼藉由替代方式(即振動)發射,使得在建立無線連接時,兩個電子裝置中的一個可藉由識別藉此所產生的振動的模式來識別其它電子裝置。結果,即使電子裝置並不配備有顯示器或輸入工具,電子裝置仍然可在沒有繁雜程序的情況下無線連接到其它電子裝置。
為讓本案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本發明中,廣泛用於可攜式或可穿戴裝置的振動器用作配對驗證的媒介。當從配對啟動器接收到配對請求時,配對接受器任意地產生配對碼且因此由振動器產生具有根據所產生配對碼的模式的振動。在一個實例中,所產生的配對碼可以是默認配對碼。振動模式由配對啟動器藉由直接接觸或藉由例如實心桌的表面等合適的媒介來檢測,且由安置於配對啟動器中的加速度計(即廣泛用於可攜式或可穿戴裝置的另一硬體元件)來檢測。所檢測到振動中內藏的碼經識別且發送回配對接受器以供確認。所述碼由配對接受器確認後,配對過程完成且在配對啟動器與配對接受器之間建立連接。相應地,兩個裝置之間的連接可僅由將一個裝置放置於另一個裝置上來建立。
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的示意圖的實例。參看圖1,智慧型手機14首先啟動例如藍牙或其它無線協定的無線通訊模組,以掃描附近的裝置並且因此搜尋智慧腕帶12。智慧型手機14接著將配對請求發送到智慧腕帶12,以使得智慧腕帶12能夠重複觸發特定模式的振動。振動模式由智慧型手機14藉由直接接觸來檢測,例如,如圖1中所示,將智慧腕帶12放置在智慧型手機14上,或經由固體媒介(例如類似硬木桌的堅固表面)有效地感測振動,並且執行安置於智慧型手機14中的加速度計的監測軟體以識別振動所固有的碼,例如根據由加速度計檢測到的振動的振動振幅、振動頻率及/或振動持續時間。在實例中,由用於檢測智慧型手機14的運動的加速度計及/或其它感測器檢測到的振動的振動振幅、振動頻率及/或振動持續時間可展示於智慧型手機14的顯示器上。在另一實例中,振幅曲線圖、振動頻率及/或振動持續時間可轉變且展示為根據所檢測的振幅曲線圖的模式、序列數位碼或其它格式。最終,智慧型手機14將所識別碼發射到智慧腕帶12以供確認及驗證,且因此與智慧腕帶12建立無線連接。
詳細地說,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系統的方塊圖。參看圖2,本實例的用於建立無線連接的系統20包含第一電子裝置22及第二電子裝置24。在一個實例中,第一電子裝置22可以如圖1中所示的智慧型手機14形式實施,且第二電子裝置24可以如圖1中所示的智慧腕帶12的形式實施。但是,在其它實例中,第一電子裝置22也可能是不限於本實例的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體重計或任何其它種類的可攜式裝置。第二電子裝置24也可能是以心率帶、眼鏡、耳機、頭盔、面罩、項鍊、戒指、手環、衣服、腰帶、髮夾或鞋子等形式實施的能夠由用戶穿戴的可穿戴式裝置,也並不限於本實例。第一電子裝置22包含通信模組222、感測裝置224、儲存裝置226以及處理器228,且第二電子裝置24包含通信模組242、振動裝置244以及處理器246。前述裝置的功能分別描述於下文中。
通信裝置222及通信裝置242可分別是用於與彼此通信的無線通訊裝置,且可支援(但不限於)以下無線傳輸技術中的至少一個: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個人電話系統(PHS)、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PRS)、分碼多重擷取(CDMA)、寬頻分碼多重擷取(WCDMA)、無線保真(Wi-Fi)、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長期演進(LTE)、藍牙、低功耗藍牙(BLE)、紅外線(IR)、無線射頻識別(RFID)或近場通信(NFC)。
感測裝置224可以是加速度感測器、重力感測器(G感測器)或可檢測第一電子裝置22的振動的任何其它感測器,但不限於此。
儲存裝置226是例如靜止或可移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硬碟或任何其它類似裝置中的一個或組合,及記錄可由處理器228執行的程式的裝置。儲存裝置226可進一步儲存已經與第一電子裝置22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的配對資訊。
振動裝置244是振動電動機,例如線圈振動電動機、圓柱振動電動機或另一類型的振動電動機或能夠產生振動的任何裝置,所述振動能夠容置於第二電子裝置的殼體中,且由振動裝置244產生的振動的振動振幅、振動頻率及/或振動持續時間可由處理器246控制。在一個實例中,振動裝置244也可以是能夠伴隨聲音創建而產生振動的揚聲器,所述裝置並不限制於本實例中。
處理器228及處理器246可分別是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通用或專用可程式化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任何其它類似裝置或以上裝置的組合。處理器228及處理器246用於執行程式從而執行用於如本發明中所示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
圖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 的方法的流程圖。參看圖2及3,本實例的方法適用於圖2中所說明的系統20且所述方法的詳細步驟將參見系統20的各元件描述於下文中。
首先,第一電子裝置22掃描附近的電子裝置(步驟S302)。詳細地說,為了開始配對過程,使用者可啟動第二電子裝置24的通信模組242以將第二電子裝置24置於能夠由其它電子裝置搜索的可發現模式且進一步啟動第一電子裝置22的通信模組222以將第一電子裝置22置於能夠掃描附近的第一電子裝置22的電子裝置的掃描模式中。位於通信模組222的掃描範圍內的電子裝置可被檢測到且展示為第一電子裝置22的顯示器(未圖示)上的裝置清單。在一個實例中,第一電子裝置22的射頻(RF)功率將被控制以限制掃描附近裝置的掃描範圍。
接著,第一電子裝置22將配對請求發射到經掃描的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24(步驟S304)。詳細地說,在一個實例中,使用者可從第一電子裝置22的顯示器上所展示的經掃描裝置清單選擇第二電子裝置24作為配對的目標。在另一實例中,第一電子裝置22的處理器228可自動地從經掃描的裝置清單依序選擇用於配對的第二電子裝置24。在又另一實例中,處理器228可選擇裝置清單中的所有電子裝置用於配對。第一電子裝置22的處理器228可在掃描過程中藉由最初由通信模組242建立的通信頻道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選擇的電子裝置。
第二電子裝置24響應於接收配對請求而產生配對碼且觸發具有根據此配對碼的模式的振動(步驟S306)。詳細地說,響應於接收到由第一電子裝置22發射的配對請求,第二電子裝置24的處理器246可隨機地產生數字且使用此數字作為配對碼來確定振動的模式,且最終驅動振動裝置244產生具有所確定的模式的振動。
應注意,在配對之前,第一電子裝置22及/或第二電子裝置24可提示請求使用者將第二電子裝置24放置於第一電子裝置22上,或反之亦然以作出實體接觸,或將第一電子裝置22及第二電子裝置24放置於同一平臺或物體上的消息使得第一電子裝置22可藉由感測裝置224直接地或間接地感測由第二電子裝置24的振動裝置244產生的振動。
第一電子裝置22接著檢測振動且識別振動的模式以獲得配對碼(步驟S308)。詳細地說,第一電子裝置22的處理器228可藉由感測裝置224檢測第一電子裝置22的振動且接著藉由分析振動的振幅曲線圖、頻率曲線圖及/或持續時間的曲線圖來識別振動的模式以便獲得根據預定標準或規則的配對碼。
第一電子裝置22將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24(步驟S310)。詳細地說,第一電子裝置22的處理器228可藉由最初由通信模組222建立的通信頻道發射使用公開金鑰加密的或不加密的配對碼。
最終,第二電子裝置24確認配對碼以與第一電子裝置22建立無線連接(步驟S312)。詳細地說,第二電子裝置24的處理器246可藉由通信模組242接收從第一電子裝置22發射的配對碼且接著將接收到的配對碼與藉此產生的配對碼相比較。當配對碼相匹配時,處理器246確認發射配對碼的第一電子裝置22為用於連接的目標並且因此藉由通信模組242與第一電子裝置22建立無線連接。在建立無線連接之後,第一電子裝置22及第二電子裝置24可與彼此交換資料,其中所述資料可使用兩方認可的私密金鑰加密,以便提供用於資料發射的安全方式。
應注意,第一電子裝置22與第二電子裝置24之間建立無線連接之後,處理器228可進一步將第二電子裝置24的例如服務設定識別符(SSID)、裝置ID的配對資訊或配對碼儲存於儲存裝置226中,使得下次第二電子裝置24位於通信模組222的範圍內時,第一電子裝置22可在不經由配對過程的情況下自動地與第二電子裝置24建立無線連接。
還應注意,在前述實例中,無線連接的建立藉由啟動作為配對啟動器的第一電子裝置上的掃描程式來觸發。但是,在另一實例中,所述建立也可由第二電子裝置觸發。舉例來說,在圖1中所展示的情形下,用戶首先啟動智慧型手機14以便觸發與智慧腕帶12的無線連接的建立。但是,由於連接智慧腕帶12的用戶最可能想要使用它,因此可在用戶啟動智慧腕帶12的情況下觸發建立。也就是說,智慧腕帶12可在被用戶啟動之後立即觸發振動,且所述振動可產生具有能夠被智慧型手機14識別的特定模式,使得每當使用者將振動的智慧腕帶12放置在智慧型手機14上時,智慧型手機14可識別特定模式且接著自動地觸發用於建立如前述實例中所示的無線連接的程式。
詳細地說,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的流程圖。參看圖2及4,本實例的方法適用於圖2中所說明的系統20且所述方法的詳細步驟將參看系統20的各元件描述於下文中。
首先,第一電子裝置22藉由使用感測裝置224檢測具有與至少一個預定模式中的一個相匹配的特定模式的振動,其中振動是由第二電子裝置24產生(步驟S402)。詳細地說,由於第一電子裝置22的感測裝置224(例如G感測器)在第一電子裝置22開啟之後始終工作,周圍所產生的任何振動會即刻被第一電子裝置22檢測到。基於事先儲存於儲存裝置226中的振動的預訂模式,第一電子裝置22可藉由將所檢測模式與所儲存的預定模式匹配而識別出具有特定模式的振動。預定模式可收錄或編碼有待配對的電子裝置的資訊,例如電子裝置的品牌、SSID、裝置ID、序號,本實例並不限於此。
響應於檢測到具有與一個預定模式相匹配的特定模式的振動,第一電子裝置22藉由使用通信模組222掃描附近的電子裝置(步驟S404),且接著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掃描的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24(步驟S406)。上文所描述的步驟S404及S406與先前實例的步驟S302及S304相同或類似,且因此不在本文中重複詳細內容。
響應於接收到配對請求,第二電子裝置24可產生配對碼且觸發具有根據所述配對碼的模式的振動(步驟S408)。應注意,在一個實例中,根據所述配對碼而產生的振動的模式可與使用者啟動第二電子裝置24時所產生的振動的特定模式不同。但是,在另一實例中,根據配對碼的模式可與特定模式相同。也就是說,在被使用者啟動之後,第二電子裝置24可使振動裝置244保持一直產生具有特定模式的振動直到配對過程完成為止,本實例並不限於此。
第一電子裝置22接著檢測振動且識別振動的模式以獲得配對碼(步驟S410),並且將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第二電子裝置24(步驟S412)。最終,第二電子裝置24確認配對碼以與第一電子裝置22建立無線連接(步驟S414)。上文所描述的步驟S410到S414與先前實例的步驟S308到S312相同或類似,且因此不在本文中重複詳細內容。
基於上文,使用者可僅啟動第二電子裝置24(例如可穿戴式裝置)並且將其放置在第一電子裝置22(例如行動電話)上,且接著兩個裝置在幾秒之後將自動地與彼此連接。結果,實現連接兩個裝置的便利及安全方式。
本案另提供一種非暫態電腦可讀記錄媒體,其中記錄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是用以執行上述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的各個步驟,此電腦程式是由多數個程式碼片段所組成的(例如建立組織圖程式碼片段、簽核表單程式碼片段、設定程式碼片段、以及部署程式碼片段),並且這些程式碼片段在載入電子裝置中並執行之後,即可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基於上文,在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中,具有特殊模式的振動被用以作為識別待連接的電子裝置的配對參考。因此,兩個電子裝置可藉由僅將一個放置於另一個上或將兩個一起放在同一平臺上而自動配對並連接。結果,使用電子裝置的現有元件即可實現簡單且方便的無線連接建立方式。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案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智慧腕帶
14‧‧‧智慧型手機
20‧‧‧系統
22‧‧‧第一電子裝置
24‧‧‧第二電子裝置
222‧‧‧通信模組
224‧‧‧感測裝置
226‧‧‧儲存裝置
228‧‧‧處理器
242‧‧‧通信模組
244‧‧‧振動裝置
246‧‧‧處理器
S302~S312、S402~S414‧‧‧步驟
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的示意圖的實例。 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系統的方塊圖。 圖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例的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的流程圖。

Claims (17)

  1. 一種藉由振動與第二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適用於第一電子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電子裝置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 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所述第二電子裝置; 檢測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振動,其中所述振動具有根據響應於接收到所述配對請求而產生的配對碼的模式; 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 將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以及 在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之後建立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的無線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一電子裝置掃描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的步驟更包括: 響應於檢測到具有與至少一個預定模式中的一個相匹配的特定模式的振動而掃描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振動是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模式與所述根據所述配對碼的模式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在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更包括: 產生包括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的裝置清單;以及 依序選擇所述裝置清單中的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一個作為所述第二電子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在檢測所述振動及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更包括: 提示請求將所述第一電子裝置及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中的一個放置於另一個上,將所述第一電子裝置放置於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上,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放置於所述第一電子裝置上,或將所述第一電子裝置及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兩個放置於能夠傳播所述振動的同一媒介上的消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藉由所述第一電子裝置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的步驟包括: 分析所述振動的振動振幅、振動頻率、振動持續時間中的一或多個以獲得所述配對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將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的步驟更包括: 使用公開金鑰加密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並且將所述加密的配對碼藉由最初在所述掃描步驟中所建立的通信頻道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其中在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之後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接的步驟包括: 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交換資料,其中所述交換的資料使用所述第一電子裝置及所述第二電子裝置認可的私密金鑰加密。
  9. 一種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 通信模組,與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通信; 感測裝置,檢測振動; 儲存裝置,儲存程式;以及 處理器,耦接所述通信模組、所述感測裝置以及所述儲存裝置並且被配置成執行所述儲存裝置中的所述程式以執行: 使用所述通信模組掃描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 使用所述通信模組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 使用所述感測裝置檢測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所述振動,其中所述振動具有根據響應於接收到所述配對請求所產生的配對碼的模式; 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 使用所述通信模組將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以及 在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之後,使用所述通信模組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包括響應於所述感測裝置檢測到具有與至少一個預定模式中的一個相匹配的特定模式的振動而掃描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振動是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特定模式與所述根據所述配對碼的模式相同。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包括產生包括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的裝置清單,且依序選擇所述裝置清單中的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一個作為所述第二電子裝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更提示請求將所述第一電子裝置及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中的一個放置於另一個上,將所述第一電子裝置放置於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上,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放置於所述第一電子裝置上,或將所述電子裝置及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兩個放置於能夠傳播所述振動的同一媒介上的消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包括分析所述振動的振動振幅、振動頻率、振動持續時間中的一或多個以獲得所述配對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包括使用公開金鑰加密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並藉由最初由所述通信模組建立的通信頻道將所述加密的配對碼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建立無線連接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包括藉由所述無線連接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交換資料,其中所述交換的資料是使用由所述電子裝置及所述第二電子裝置認可的私密金鑰加密的。
  17.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其記錄由電子裝置載入的程式,從而執行如下步驟: 掃描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 將配對請求發射到所述至少一個附近的電子裝置中的第二電子裝置; 檢測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產生的振動,其中所述振動具有根據響應於接收到所述配對請求而產生的配對碼的模式; 識別所述振動的所述模式以獲得所述配對碼; 將所述所獲得的配對碼發射到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以及 在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確認所述配對碼之後建立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的無線連接。
TW106138066A 2016-11-04 2017-11-03 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 TWI647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17331P 2016-11-04 2016-11-04
US62/417,331 2016-1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773A TW201818773A (zh) 2018-05-16
TWI647967B true TWI647967B (zh) 2019-01-11

Family

ID=6206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8066A TWI647967B (zh) 2016-11-04 2017-11-03 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6941B2 (zh)
CN (1) CN108024011B (zh)
TW (1) TWI6479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4918A1 (en) 2016-05-13 2019-03-20 Smith & Nephew PLC Sensor enabled wound monitoring and therapy apparatus
US11690570B2 (en) 2017-03-09 2023-07-04 Smith & Nephew Plc Wound dressing, patch member and method of sensing one or more wound parameters
WO2018162732A1 (en) 2017-03-09 2018-09-13 Smith & Nephew P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ing blood in a target region of tissue
JP7235673B2 (ja) 2017-04-11 2023-03-08 スミス アンド ネフュー ピーエルシー センサ対応型創傷被覆材のための構成要素配置および応力緩和
CA3062989A1 (en) 2017-05-15 2018-11-22 Smith & Nephew Plc Wound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EP3641627B1 (en) 2017-06-23 2023-05-31 Smith & Nephew PLC Positioning of sensors for sensor enabled wound monitoring or therapy
GB201809007D0 (en) 2018-06-01 2018-07-18 Smith & Nephew Restriction of sensor-monitored region for sensor-enabled wound dressings
GB201804502D0 (en) 2018-03-21 2018-05-02 Smith & Nephew Biocompatible encapsulation and component stress relief for sensor enabled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ressings
CA3072006A1 (en) 2017-08-10 2019-02-14 Smith & Nephew Plc Positioning of sensors for sensor enabled wound monitoring or therapy
GB201804971D0 (en) 2018-03-28 2018-05-09 Smith & Nephew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sensors in wound therapy
US11759144B2 (en) 2017-09-10 2023-09-19 Smith & Nephew P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pection of encapsulation and components in sensor equipped wound dressings
GB201718870D0 (en) 2017-11-15 2017-12-27 Smith & Nephew Inc Sensor enabled wound therapy dressings and systems
GB201718859D0 (en) 2017-11-15 2017-12-27 Smith & Nephew Sensor positioning for sensor enabled wound therapy dressings and systems
EP3687380A1 (en) 2017-09-27 2020-08-05 Smith & Nephew plc Ph sensing for sensor enabled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monitoring and therapy apparatuses
WO2019072531A1 (en) 2017-09-28 2019-04-18 Smith & Nephew Plc NEUROSTIMULATION AND MONITORING USING A SENSOR ACTIVATED WOUND SURVEILLANCE AND TREATMENT APPARATUS
JP2021502845A (ja) 2017-11-15 2021-02-04 スミス アンド ネフュー ピーエルシーSmith & Nephew Public Limited Company 統合センサ対応型創傷モニタリングおよび/または治療被覆材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US10609537B2 (en) * 2017-11-22 2020-03-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ximity platform
US11638554B2 (en) 2018-02-21 2023-05-02 T.J.Smith And Nephew, Limited Negative pressure dressing system with foot load monitoring
US20190350021A1 (en) * 2018-05-14 2019-11-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hysical contact detection for device pairing
US11451965B2 (en) 2018-06-04 2022-09-20 T.J.Smith And Nephew, Limited 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user activity monitoring systems
US10917180B2 (en) * 2018-07-24 2021-02-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ling vibration output from a computing device
GB2592508B (en) 2018-09-12 2022-08-31 Smith & Nephew De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skin perfusion pressure
GB201820927D0 (en) 2018-12-21 2019-02-06 Smith & Nephew Wound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upercapacitors
US11265656B2 (en) * 2019-12-10 2022-03-0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Pai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r-worn devices
CN111246458B (zh) * 2020-01-08 2024-02-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的安全配对方法、装置、电子书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9710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11820A (zh) * 2021-04-15 2022-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配件的唤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电子配件
CN113132963B (zh) * 2021-04-20 2022-09-06 合肥星空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能跳绳的配对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4402A1 (en) * 2004-11-03 2006-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curity monitoring method in bluetooth device
US20120190299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Connection method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US20150198939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Barbara An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erting a Us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9561A (ja) * 2006-08-04 2008-02-21 Nec Saitama Ltd 加速度センサ付き情報通信端末。
US9467850B2 (en) * 2007-12-31 2016-10-11 Intel Corporation Handheld device association via shared vibration
CN102204225B (zh) * 2008-09-05 2013-12-11 Sk电信有限公司 传送振动信息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US20100278345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Thomas Matthieu Als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based pairing of mobile devices
KR101718091B1 (ko) * 2011-02-01 2017-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 간 양방향 페어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78875B (zh) * 2011-12-20 2016-09-1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接触实现通信的通讯设备、通信***及方法
US9131333B2 (en) 2011-12-30 2015-09-08 Linkedi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device pairing
TWI547808B (zh) * 2012-04-20 2016-09-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交換方法及資訊交換系統
JP6331528B2 (ja) * 2014-03-17 2018-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方法
US20180234846A1 (en) * 2015-09-28 2018-08-16 Intel Corporation Pairing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4402A1 (en) * 2004-11-03 2006-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curity monitoring method in bluetooth device
US20120190299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Connection method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US20150198939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Barbara An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erting a Us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011B (zh) 2020-07-31
US10616941B2 (en) 2020-04-07
TW201818773A (zh) 2018-05-16
CN108024011A (zh) 2018-05-11
US20180132287A1 (en)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7967B (zh) 藉由振動建立無線連接的方法、電子裝置和記錄媒體
EP2290846B1 (en) Wireless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
KR101491392B1 (ko) 간접적인 디바이스 통신
US790790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pairing of devices
US95095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devices capable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server
CN104798432A (zh) 无需通过云鉴权的设备对设备发现
KR20180030642A (ko) 주문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9071330B2 (en)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itiated by shared physical experience
CN106255102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鉴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55036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811274B2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6060098A (zh) 验证码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处理***
JP6509331B2 (ja) 情報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544950B2 (ja) 認証支援システム
CN107480495B (zh) 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RU2693920C1 (ru) Установление секрета,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го между перв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связи и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ним втор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связи
JP6486228B2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32280A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66965B (zh)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
JP658247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265209A1 (en) Control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posi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JP6071745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構築端末、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参加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040918A1 (en) System for locating of lost items
JP6064709B2 (j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92070B1 (ko) 코드 이미지를 이용한 보안 중계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