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2216B -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2216B
TWI642216B TW104103424A TW104103424A TWI642216B TW I642216 B TWI642216 B TW I642216B TW 104103424 A TW104103424 A TW 104103424A TW 104103424 A TW104103424 A TW 104103424A TW I642216 B TWI642216 B TW I6422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
abbrevi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9489A (zh
Inventor
鈴木恒徳
小松望
尾坂晴恵
瀬尾広美
瀬尾哲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9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9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2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21Y2115/15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2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four rings, e.g. pyr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6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rings, e.g. bis-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在抑制EL層中的鹵化合物造成的負面影響的同時還抑制材料成本及製造成本並可以廉價地製造的發光元件。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發光元件,其中該發光元件在陽極與發光層之間至少具有兩個層,在該兩個層中,靠近於陽極的一個層中的鹵化物、鹵元素的濃度比靠近於發光層的另一個層中的其濃度高。

Description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有機化合物用作發光物質的發光元件、顯示裝置、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近年來,對利用使用有機化合物的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的發光元件(有機EL元件)的研究開發日益火熱。在這些發光元件的基本結構中,在一對電極之間夾有包含發光物質的有機化合物層(EL層)。藉由對該元件施加電壓,可以獲得來自發光物質的發光。
由於這種發光元件是自發光型發光元件,所以有優於液晶顯示器的優點諸如像素的可見度高,不需要背光等,由此,這種發光元件被認為適合於平板顯示器元件。另外,使用這種發光元件的顯示器可以製造成薄且輕,這也是極大的優點。再者,回應速度非常快也是上述 發光元件的特徵之一。
由於這種發光元件的發光層可以在二維上連續地形成,所以可以獲得面狀的發光面。因此,可以容易形成具有大面積的元件。當使用以白熱燈泡或LED為典型的點光源或以螢光燈為典型的線光源時,很難獲得該特徵,因此,發光元件的作為可以應用於照明等的面光源的利用價值很高。
如上所述,雖然有機EL元件具有各種特徵,但為了使其普及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是該價格。
作為平板顯示器的典型的液晶顯示器的價格日趨降低,LED照明的價格也逐漸降低。在這種有機EL裝置與先行產品的價格差異極大的情況下,即便有機EL裝置具有多個其他產品沒有的特徵,也不會普及。
當然,與其他競爭裝置相比,有機EL裝置需要具有同等或良好的使用壽命及耗電量等基本功能。
專利文獻1著眼於構成EL層的有機化合物中的鹵化合物,公開了藉由將鹵化合物的濃度設定為一定程度以下而得到的長使用壽命的發光元件。
[專利文獻1]專利第3290432號說明書
如專利文獻1所示那樣,為了將EL層中的鹵化合物的濃度設定為一定程度以下,需要嚴密地進行材料的精煉及製造氛圍的控制等,這會導致材料成本或製造成本的增加。
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是 提供一種在抑制EL層中的鹵化合物造成的負面影響的同時還抑制材料成本及製造成本並可以廉價地製造的發光元件。
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是藉由使用 上述發光元件分別提供可以廉價地製造的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本發明只要解決上述課題中的任一個即可。
發明者們發現如下發光元件可以解決上述課 題:在陽極與發光層之間至少具有兩個層,其中在該兩個層中,靠近於陽極的一個層的鹵化物、鹵元素的濃度比靠近於發光層的另一個層的其濃度高。
換言之,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之一是一種發光 元件,包括:陽極;陰極;以及夾在陽極與陰極之間的EL層,其中EL層至少具有從陽極一側依次層疊有第一層、第二層及發光層的疊層結構,並且第一層包含的鹵化物、鹵元素的濃度比第二層包含的其濃度高。另外,鹵化物在第一層和第二層中的任一個層中都作為雜質被檢測出。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發光元件, 包括:陽極;陰極;以及夾在陽極與陰極之間的EL層,其中EL層至少具有從陽極一側依次層疊有第一層、第二層及發光層的疊層結構,藉由動態二次離子質譜儀(D- SIMS)得到的第二層包含的鹵元素的檢測量低於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00,並且第一層包含的鹵元素比第二層包含的鹵元素多。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具有上述結 構的發光元件,其中藉由D-SIMS得到的第一層包含的鹵元素的檢測量為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00以上且1/100以下。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具有上述結 構的發光元件,其中發光層是電子傳輸性比電洞傳輸性高的層。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具有上述結 構的發光元件,其中第一層是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有機化合物與對該有機化合物具有受體性的物質的混合膜。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具有上述結 構的發光元件,其中有機化合物是具有二苯並噻吩骨架或二苯並呋喃骨架的化合物。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具有上述結 構的發光元件,其中有機化合物是4,4’,4”-(1,3,5-苯三基)三(二苯並噻吩)或4,4’,4”-(1,3,5-苯三基)三(二苯並呋喃)。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具有上述結 構的發光元件,其中第一層是電洞注入層,第二層是電洞傳輸層。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照明裝置, 該照明裝置包括具有上述結構的發光元件。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發光裝置, 該發光裝置包括具有上述結構的發光元件以及控制該發光元件的單元。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 該顯示裝置在顯示部中包括具有上述結構的發光元件,並具備控制發光元件的單元。
另外,本發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種電子裝置, 該電子裝置包括具有上述結構的發光元件。
注意,本說明書中的發光裝置包括使用發光 元件的影像顯示裝置。此外,如下模組也都包括在該發光裝置中:發光元件安裝有連接器諸如各向異性導電薄膜或TCP(Tape Carrier Package:帶載封裝)的模組;在TCP的端部設置有印刷線路板的模組;藉由COG(Chip On Glass:晶粒玻璃接合)方式在發光元件上直接安裝有IC(積體電路)的模組。再者,本說明書中的發光裝置還包括用於照明裝置等的發光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能夠提供一種在抑制EL層 中的鹵化合物造成的負面影響的同時還抑制材料成本或製造成本並可以廉價地製造的發光元件。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能夠藉由使用上述發光元 件分別提供可以廉價地製造的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101‧‧‧第一電極
102‧‧‧第二電極
103‧‧‧EL層
111‧‧‧第一層
112‧‧‧第二層
113‧‧‧發光層
114‧‧‧電子傳輸層
115‧‧‧電子注入層
201‧‧‧陽極
202‧‧‧陰極
211‧‧‧電洞注入層
212‧‧‧電洞傳輸層
213‧‧‧發光層
214‧‧‧電子傳輸層
215‧‧‧電子注入層
400‧‧‧基板
401‧‧‧第一電極
403‧‧‧EL層
404‧‧‧第二電極
405‧‧‧密封材料
406‧‧‧密封材料
407‧‧‧密封基板
412‧‧‧焊盤
420‧‧‧IC晶片
501‧‧‧第一電極
502‧‧‧第二電極
511‧‧‧第一發光單元
512‧‧‧第二發光單元
513‧‧‧電荷產生層
601‧‧‧驅動電路部(源極線驅動電路)
602‧‧‧像素部
603‧‧‧驅動電路部(閘極線驅動電路)
604‧‧‧密封基板
605‧‧‧密封材料
607‧‧‧空間
608‧‧‧佈線
609‧‧‧FPC(撓性印刷電路)
610‧‧‧元件基板
611‧‧‧開關TFT
612‧‧‧電流控制TFT
613‧‧‧第一電極
614‧‧‧絕緣物
616‧‧‧EL層
617‧‧‧第二電極
618‧‧‧發光元件
623‧‧‧n通道型TFT
624‧‧‧p通道型TFT
901‧‧‧外殼
902‧‧‧液晶層
903‧‧‧背光單元
904‧‧‧外殼
905‧‧‧驅動器IC
906‧‧‧端子
951‧‧‧基板
952‧‧‧電極
953‧‧‧絕緣層
954‧‧‧隔離層
955‧‧‧EL層
956‧‧‧電極
1001‧‧‧基板
1002‧‧‧基底絕緣膜
1003‧‧‧閘極絕緣膜
1006‧‧‧閘極電極
1007‧‧‧閘極電極
1008‧‧‧閘極電極
1020‧‧‧第一層間絕緣膜
1021‧‧‧第二層間絕緣膜
1022‧‧‧電極
1024W‧‧‧發光元件的第一電極
1024R‧‧‧發光元件的第一電極
1024G‧‧‧發光元件的第一電極
1024B‧‧‧發光元件的第一電極
1025‧‧‧分隔壁
1028‧‧‧EL層
1029‧‧‧發光元件的第二電極
1031‧‧‧密封基板
1032‧‧‧密封材料
1033‧‧‧透明基材
1034R‧‧‧紅色著色層
1034G‧‧‧綠色著色層
1034B‧‧‧藍色著色層
1035‧‧‧黑色層(黑矩陣)
1036‧‧‧覆蓋層
1037‧‧‧第三層間絕緣膜
1040‧‧‧像素部
1041‧‧‧驅動電路部
1042‧‧‧周邊部
2001‧‧‧外殼
2002‧‧‧光源
3001‧‧‧照明裝置
5000‧‧‧顯示區域
5001‧‧‧顯示區域
5002‧‧‧顯示區域
5003‧‧‧顯示區域
5004‧‧‧顯示區域
5005‧‧‧顯示區域
7101‧‧‧外殼
7103‧‧‧顯示部
7105‧‧‧支架
7107‧‧‧顯示部
7109‧‧‧操作鍵
7110‧‧‧遙控器
7201‧‧‧主體
7202‧‧‧外殼
7203‧‧‧顯示部
7204‧‧‧鍵盤
7205‧‧‧外部連接埠
7206‧‧‧指向裝置
7210‧‧‧第二顯示部
7301‧‧‧外殼
7302‧‧‧外殼
7303‧‧‧連接部
7304‧‧‧顯示部
7305‧‧‧顯示部
7306‧‧‧揚聲器部
7307‧‧‧儲存介質***部
7308‧‧‧LED燈
7309‧‧‧操作鍵
7310‧‧‧連接端子
7311‧‧‧感測器
7401‧‧‧外殼
7402‧‧‧顯示部
7403‧‧‧操作按鈕
7404‧‧‧外部連接埠
7405‧‧‧揚聲器
7406‧‧‧麥克風
7400‧‧‧行動電話機
9033‧‧‧卡子
9034‧‧‧開關
9035‧‧‧電源開關
9036‧‧‧開關
9037‧‧‧操作鍵
9630‧‧‧外殼
9631‧‧‧顯示部
9631a‧‧‧顯示部
9631b‧‧‧顯示部
9632a‧‧‧觸控面板區域
9632b‧‧‧觸控面板區域
9633‧‧‧太陽能電池
9634‧‧‧充放電控制電路
9635‧‧‧電池
9636‧‧‧DCDC轉換器
9638‧‧‧轉換器
9639‧‧‧按鈕
在圖式中:圖1是發光元件的示意圖;圖2A和圖2B是發光元件的示意圖;圖3A和圖3B是主動矩陣型發光裝置的示意圖;圖4A和圖4B是主動矩陣型發光裝置的示意圖;圖5是主動矩陣型發光裝置的示意圖;圖6A和圖6B是被動矩陣型發光裝置的示意圖;圖7A和圖7B是照明裝置的示意圖;圖8A至圖8D是示出電子裝置的圖;圖9是示出電子裝置的圖;圖10是示出照明裝置的圖;圖11是示出照明裝置的圖;圖12是示出車載顯示裝置及照明裝置的圖;圖13A至圖13C是示出電子裝置的圖以及電子裝置的電路的方塊圖;圖14是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電流密度-亮度特性的圖;圖15是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亮度-電流效率特性的圖;圖16是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電壓-電流特性的圖;圖17是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發射光譜的圖; 圖18是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電流密度-亮度特性的圖;圖19是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亮度-電流效率特性的圖;圖20是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電壓-電流特性的圖;圖21是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發射光譜的圖;圖22是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歸一化亮度時間變化的圖;圖23是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歸一化亮度時間變化的圖;圖24是發光元件2的D-SIMS測定結果;圖25是發光元件3的D-SIMS測定結果。
下面,參照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不侷限於以下說明,而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其方式及詳細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其範圍的情況下可以被變換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被解釋為僅侷限在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內容中。
實施方式1
在構成發光元件的材料中,較佳為使雜質儘量少,這已是定論。已知這些雜質尤其對發光元件的耐久性能(使用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些雜質的大部分是材料的分解生成物及合成材料時的副產物或者是未反應的原料等。在很多情況下發光元件用材料是利用鹵化物的偶合反應而合成的材料,尤其是,在該發光元件用材料中鹵化物是難以避免產生的雜質,並且,鹵化物對發光元件的耐久性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測定三種元件對驅動時間的亮度變化,在該三種元件中,用於與發光層接觸的電洞傳輸層的電洞傳輸性材料所包含的鹵化物濃度不同。注意,這次使用的發光元件是可以認為載子的再結合區域從發光層分佈到該發光層與電洞傳輸層之間的介面附近的發光元件。
另外,下面所示的鹵化物的濃度從藉由使用液相層析儀的UV檢測器得到的層析圖的峰值面積比得出。作為分析裝置使用Waters(沃特世)Corporation製造的Waters Acquity UPLCTMSystem。此外,對由於鹵化物為微量而藉由該分析難以檢測的材料還藉由使用安裝有飛行時間質譜儀(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TOF-MS)的檢測器進行測定。
在發光元件A中鹵化物的量低於TOF-MS的檢測限度的材料用於與發光層接觸的電洞傳輸層,在發光元件B中鹵化物的濃度低於0.1%的材料用於與發光層接觸的電洞傳輸層,在發光元件C中鹵化物的濃度大約為 4%的材料用於與發光層接觸的電洞傳輸層。發光元件A至發光元件C中的其他材料及結構都一樣。
從其結果可知,電洞傳輸層中的鹵化物的含 量越多,發光元件的耐久性越低,發光元件A的耐久性與發光元件C的耐久性有100倍以上的差異。
接下來,對三種元件對驅動時間的亮度劣化 進行評估,在該三種元件中,用於電洞傳輸層與陽極之間的電洞注入層的電洞傳輸性材料所包含的鹵化物濃度不同。
在發光元件D中鹵化物的量低於TOF-MS的 檢測限度的材料用於電洞注入層,在發光元件E中鹵化物的濃度低於0.1%的材料用於電洞注入層,在發光元件F中鹵化物的濃度大約為4%的材料用於電洞注入層。另外,發光元件D至發光元件F中的其他材料及結構都一樣。此外,發光元件D至發光元件F中的用於電洞注入層的各電洞傳輸性材料與發光元件A至發光元件C中的用於電洞傳輸層的各電洞傳輸性材料分別一樣。
從測定結果可知,發光元件D至發光元件F的使用壽命大致相同。
在與發光層接觸的電洞傳輸層中的鹵化物的濃度不同的各發光元件中,各使用壽命有100倍以上的差異,而在電洞傳輸層與陽極之間的電洞注入層中的鹵化物的濃度不同的各發光元件中,各使用壽命沒有顯著差異。從其結果可知,即使用於電洞注入層的電洞傳輸性材料中 的鹵化物的含量多,也不容易發生問題。這表示,發光元件的使用壽命對更靠近於載子的再結合區域的層中的鹵化物的濃度很敏感,而對離發光層遠的層中的鹵化物的濃度較為遲鈍。
在有機合成中,以鈴木偶合反應為典型的作 為原料使用鹵化物的反應由於可以容易、高產率及廉價地合成共軛分子,因此是常用的反應。然而,如上所述那樣,當在有機EL等半導體裝置的材料的合成中使用該反應時,由於殘留於材料中的微量的鹵化物對裝置特性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仔細地去除這些鹵化物。另外,當進行昇華精製等高溫處理時,有時鹵元素從鹵化物轉移到目的物(主要材料)中,產生目的物的鹵化物(鹵加合物)。 此時,鹵加合物與目的物的昇華溫度很接近,有時難以分離。為了去除這些鹵加合物,需要反復進行精製處理,這導致產率的降低及成本的增加。因此,如果作為用於電洞注入層的電洞傳輸性材料可以使用鹵化物較多的材料,則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另外,有將電洞注入層用於微腔的形成等發光元件的光學距離調節的情況,此時由於該層的厚度變大並使用多種材料,因此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換言之,作為位於電洞傳輸層與陽極之間的 第一層的電洞注入層中的鹵化物的濃度比作為與發光層接觸的第二層的電洞傳輸層中的鹵化物的濃度高的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發光元件的能帶 圖(模式圖)的一個例子。從陽極201注入到電洞注入層211中的電洞經過電洞傳輸層212到達發光層213。與此相同,從陰極202注入到電子注入層215的電子經過電子傳輸層214到達發光層213。然後,在發光層213中,電子與電洞再結合而發光。電子與電洞的再結合區域(發光區域)213a在發光層213中形成。
當在靠近於該發光區域213a的區域中存在有 鹵化物時,對發光元件的耐久性(使用壽命)產生負面影響。當鹵化物存在於離發光區域213a充分遠的區域,即該模式圖中的電洞注入層211中時,鹵化物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大。
在圖1中,電洞注入層211相當於第一層, 電洞傳輸層212相當於第二層,作為位於電洞傳輸層與陽極之間的第一層的電洞注入層211中的鹵化物的濃度比作為與發光層接觸的第二層的電洞傳輸層212中的鹵化物的濃度高的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圖2A和圖2B示出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發光 元件。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元件具有EL層103夾在第一電極101與第二電極102之間的結構。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中的一者用作陽極,另一者用作陰極。在圖2A和圖2B中說明第一電極用作陽極而第二電極用作陰極的情況。
EL層103從陽極一側至少具有第一層111、 第二層112及發光層113。對EL層103中的其他的層沒 有特別的限制,但如圖2A和圖2B所示那樣,EL層103還具有電子傳輸層114以及電子注入層115等。另外,雖然作為典型第一層111、第二層112分別相當於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但不侷限於此。此外,根據鹵化物的濃度進行辨別第一層111與第二層112。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元件的特徵在於第一層111的鹵化物的濃度比第二層112的鹵化物的濃度高。
由於如上所述那樣在很多情況下鹵化物在合成材料的過程中混入,所以尤其是溴化物及氯化物容易混入,另外,這些物質對發光元件的耐久性容易產生影響。因此,藉由將溴化物及氯化物的濃度低的材料用於第二層112,並將溴化物及氯化物的濃度比第二層112中的溴化物及氯化物的濃度高的材料用於第一層111,可以廉價地製造發光元件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藉由具有上述結構,能夠抑制由於鹵化物的影響而導致的發光元件的使用壽命的降低,並且能夠將成本低的材料用於第一層111,從而與將高純度的材料用於第一層111和第二層112的兩者的情況相比,能夠廉價地提供發光元件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另外,第二層112的鹵化物的濃度較佳為如下:藉由動態二次離子質譜儀(D-SIMS)得到的鹵元素的檢測量低於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00(更佳為低於1/100000),以便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對使用壽命的影響。
另外,當發光層的電子傳輸性比電洞傳輸性 高時,由於載子的再結合區域位於第二層112與發光層113之間的介面附近,因此容易受鹵化物的影響,從而較佳為採用上述結構。
此外,較佳的是,用作發光區域的發光層113 所包含的鹵化物的濃度也同樣比第一層111所包含的鹵化物的濃度低(即,發光層113中的鹵化物的濃度比第二層112中的鹵化物的濃度高)。
當然,藉由D-SIMS得到的第一層111中的鹵 元素的檢測量可以為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0000以上,並且如果該鹵元素的檢測量為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以下,則對發光元素的影響幾乎沒有。此外,由於成本上的優勢會增大,因此藉由D-SIMS得到的鹵元素的檢測量較佳為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00以上。
實施方式2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2A和圖2B對實施方式1所說明的發光元件的詳細結構的例子進行說明。
在圖2A中,發光元件由第一電極101、第二電極102、設置在第一電極101與第二電極102之間的EL層103構成。注意,在本實施方式中,假設第一電極101用作陽極且第二電極102用作陰極而進行說明。即,當以使第一電極101的電位高於第二電極102的電位的方式對 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之間施加電壓時,可以得到發光。另外,EL層具有從第一電極101一側至少層疊有第一層111、第二層112和發光層113的疊層結構。
由於第一電極101用作陽極,所以較佳為使 用功函數大(具體為4.0eV以上)的金屬、合金、導電化合物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等形成。明確而言,例如可以舉出氧化銦-氧化錫(ITO:銦錫氧化物)、包含矽或氧化矽的氧化銦-氧化錫、氧化銦-氧化鋅、包含氧化鎢及氧化鋅的氧化銦(IWZO)等。雖然通常藉由濺射法形成這些導電金屬氧化物膜,但是也可以應用溶膠-凝膠法等來製造。作為製造方法的例子,可以舉出如下方法:使用對氧化銦添加有1wt%至20wt%的氧化鋅的靶材並藉由濺射法形成氧化銦-氧化鋅的方法。另外,可以使用在氧化銦中含有0.5wt%至5wt%的氧化鎢和0.1wt%至1wt%的氧化鋅的靶材並藉由濺射法形成包含氧化鎢及氧化鋅的氧化銦(IWZO)。另外,可以舉出金(Au)、鉑(Pt)、鎳(Ni)、鎢(W)、鉻(Cr)、鉬(Mo)、鐵(Fe)、鈷(Co)、銅(Cu)、鈀(Pd)或金屬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鈦)等。也可以使用石墨烯。另外,藉由將後述的複合材料用於第一層111,可以與功函數無關地選擇電極材料。
只要第一層111、第二層112及發光層113具 有實施方式1所示的結構,則對EL層103的疊層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以適當地組合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載子阻擋層、中間層等來構成EL層103的疊層 結構。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如下結構:EL層103包括在第一電極101上依次層疊的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113、電子傳輸層114、電子注入層115。下面,具體地示出構成各層的材料。注意,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電洞注入層相當於第一層111,電洞傳輸層相當於第二層112,但不侷限於此,在位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兩個層中,存在於發光層113一側的層為第二層112,存在於第二層112與陽極之間的層為第一層111。
電洞注入層是包含電洞注入性高的物質的 層。電洞注入層可以使用鉬氧化物、釩氧化物、釕氧化物、鎢氧化物、錳氧化物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如下材料等來形成電洞注入層:酞青類化合物諸如酞青(簡稱:H2Pc)、酞青銅(簡稱:CuPC)等;芳香胺化合物諸如4,4’-雙[N-(4-二苯氨基苯基)-N-苯基氨基]聯苯(簡稱:DPAB)、N,N’-雙{4-[雙(3-甲基苯基)氨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簡稱:DNTPD)等;或者高分子化合物等諸如聚(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等。 第一層的厚度較佳為30nm以上或50nm以上。
另外,作為電洞注入層,可以使用在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中含有受體物質的複合材料。由此,可以與電極的功函數無關地選擇形成電極的材料。即,作為第一電極101,除了功函數大的材料以外,還可以使用功函數小的材料。作為受體物質,可以舉出7,7,8,8-四氰基-2,3,5,6-四氟醌二甲烷(簡稱:F4-TCNQ)、氯醌等、過渡金 屬氧化物。例如可以舉出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的第4族至第8族的金屬的氧化物。明確而言,較佳為使用氧化釩、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鉻、氧化鉬、氧化鎢、氧化錳、氧化錸,因為其電子接受性高。特別較佳為使用氧化鉬,因為其在大氣中也穩定,吸濕性低,並且容易處理。
作為用於複合材料的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 料,可以使用各種有機化合物如芳香胺化合物、咔唑衍生物、芳香烴等。這些材料可以為高分子化合物(低聚物、樹枝狀聚合物、聚合物等)。另外,作為用於複合材料的有機化合物,較佳為使用電洞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明確而言,較佳為使用電洞遷移率為10-6cm2/Vs以上的物質。下面,具體地列舉可以用作在複合材料中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有機化合物。
例如,作為芳香胺化合物,可以舉出N,N’-二 (p-甲苯基)-N,N’-二苯基-對苯二胺(簡稱:DTDPPA)、DPAB、DNTPD、1,3,5-三[N-(4-二苯氨基苯基)-N-苯基氨基]苯(簡稱:DPA3B)等。
作為可以用於複合材料的咔唑衍生物,可以 具體地舉出3-[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氨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PCA1)、3,6-雙[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氨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PCA2)、3-[N-(1-萘基)-N-(9-苯基咔唑-3-基)氨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PCN1)等。
另外,作為可以用於複合材料的咔唑衍生物,還可以舉出4,4’-二(N-咔唑基)聯苯(簡稱:CBP)、 1,3,5-三[4-(N-咔唑基)苯基]苯(簡稱:TCPB)、9-[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簡稱:CzPA)、1,4-雙[4-(N-咔唑基)苯基]-2,3,5,6-四苯基苯等。
另外,作為可以用於複合材料的芳香烴,例 如可以舉出2-叔丁基-9,10-二(2-萘基)蒽(簡稱:t-BuDNA)、2-叔丁基-9,10-二(1-萘基)蒽、9,10-雙(3,5-二苯基苯基)蒽(簡稱:DPPA)、2-叔丁基-9,10-雙(4-苯基苯基)蒽(簡稱:t-BuDBA)、9,10-二(2-萘基)蒽(簡稱:DNA)、9,10-二苯基蒽(簡稱:DPAnth)、2-叔丁基蒽(簡稱:t-BuAnth)、9,10-雙(4-甲基-1-萘基)蒽(簡稱:DMNA)、2-叔丁基-9,10-雙[2-(1-萘基)苯基]蒽、9,10-雙[2-(1-萘基)苯基]蒽、2,3,6,7-四甲基-9,10-二(1-萘基)蒽、2,3,6,7-四甲基-9,10-二(2-萘基)蒽、9,9’-聯蒽、10,10’-二苯基-9,9’-聯蒽、10,10’-雙(2-苯基苯基)-9,9’-聯蒽、10,10’-雙[(2,3,4,5,6-五苯基)苯基]-9,9’-聯蒽、蒽、稠四苯、紅螢烯、苝、2,5,8,11-四(叔丁基)苝等。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稠五苯、蔻等。如此,更佳為使用具有1×10-6cm2/Vs以上的電洞遷移率的碳原子數為14至42的芳香烴。
注意,可以用於複合材料的芳香烴也可以具 有乙烯基骨架。例如可以舉出4,4’-雙(2,2-二苯基乙烯基)聯苯(簡稱:DPVBi)、9,10-雙[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蒽(簡稱:DPVPA)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聚(N-乙烯基咔唑)(簡稱:PVK)、聚(4-乙烯基三苯胺)(簡稱:PVTPA)、聚[N-(4-{N’- [4-(4-二苯基氨基)苯基]苯基-N’-苯基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醯胺](簡稱:PTPDMA)、聚[N,N’-雙(4-丁基苯基)-N,N’-雙(苯基)聯苯胺](簡稱:Poly-TPD)等高分子化合物。
藉由形成電洞注入層,使電洞注入性變為良好,從而可以獲得驅動電壓小的發光元件。
電洞傳輸層是包含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層。例如可以使用芳香胺化合物等諸如4,4’-雙[N-(1-萘基)-N-苯基氨基]聯苯(簡稱:NPB)、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簡稱:TPD)、4,4’,4”-三(N,N-二苯基氨基)三苯胺(簡稱: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簡稱:MTDATA)、4,4’-雙[N-(螺-9,9’-二茀-2-基)-N-苯基氨基]聯苯(簡稱:BSPB)、4-苯基-4’-(9-苯基茀-9-基)三苯胺(簡稱:BPAFLP)等。在此所述的物質具有高電洞傳輸性,主要是電洞遷移率為10-6cm2/Vs以上的物質。另外,也可以將作為在上述複合材料中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舉出的有機化合物用於電洞傳輸層。另外,包含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層不限於單層,也可以為由上述物質構成的層的兩層以上的疊層。此外,第二層的厚度較佳為比第一層的厚度薄。
作為第一層111的電洞注入層和作為第二層112的電洞傳輸層具有實施方式1所示的結構及關係。即,電洞注入層包含比電洞傳輸層多的源於鹵化物的鹵元素。由此,將純度低的材料用於電洞注入層,將純度高的 材料用於電洞傳輸層,與將純度高的材料用於電洞注入層和電洞傳輸層的兩者而形成的情況相比,可以廉價地製造發光元件。另外,藉由將純度高的材料用於與發光層113相鄰的電洞傳輸層,從而可以抑制鹵化物或鹵元素對發光元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即耐久性的降低。
作為該鹵化物,由於溴化物、氯化物容易混入,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元件中,尤其在溴化物(溴元素)、氯化物(氯元素)的濃度中,較佳為具有上述關係。尤其在溴化物(溴元素)的濃度中,較佳為具有上述關係。
發光層113為包含發光物質的層。作為發光物質,螢光發光物質及磷光發光物質都可以使用。另外,作為發光層的結構,既可以為僅由發光物質構成的結構,又可以為在主體材料中分散有發光物質的結構。
此外,在發光層113的電子傳輸性比電洞傳輸性高的情況下,由於載子的再結合區域,即發光區域位於發光層與第二層112(電洞傳輸層)之間的介面附近,因此容易受電洞傳輸層的鹵化物(鹵元素)的影響,從而較佳為採用本實施方式中的元件結構。
作為可以用作磷光發光物質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如下物質。
例如,可以舉出:三{2-[5-(2-甲基苯基)-4-(2,6-二甲基苯基)-4H-1,2,4-***-3-基-κN2]苯基-κC}銥(III)(簡稱:Ir(mpptz-dmp)3)、三(5-甲基-3,4-二苯基-4H-1,2,4-***(triazolato))銥(III)(簡稱:Ir(Mptz)3)、三[4-(3- 聯苯)-5-異丙基-3-苯基-4H-1,2,4-***(triazolato)]銥(III)(簡稱:Ir(iPrptz-3b)3)等具有4H-***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三[3-甲基-1-(2-甲基苯基)-5-苯基-1H-1,2,4-***(triazolato)]銥(III)(簡稱:Ir(Mptz1-mp)3)、三(1-甲基-2-苯基-4-丙基-1H-1,2,4-***(triazolato))銥(III)(簡稱:Ir(Prptz1-Me)3)等具有1H-***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fac-三[1-(2,6-二異丙基苯基)-2-苯基-1H-咪唑]銥(III)(簡稱:Ir(iPrpmi)3)、三[3-(2,6-二甲基苯基)-7-甲基咪唑並[1,2-f]菲啶根(phenanthridinato)]銥(III)(簡稱:Ir(dmpimpt-Me)3)等具有咪唑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以及雙[2-(4’,6’-二氟苯基)吡啶醇-N,C2’]銥(III)四(1-吡唑基)硼酸鹽(簡稱:FIr6)、雙[2-(4’,6’-二氟苯基)吡啶醇-N,C2’]銥(III)吡啶甲酸酯(簡稱:FIrpic)、雙[2-(3,5-雙三氟甲基-苯基)-吡啶醇-N,C2’]銥(III)吡啶甲酸酯(簡稱:Ir(CF3ppy)2(pic))、雙[2-(4’,6’-二氟苯基)吡啶醇-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FIracac)等以具有吸電子基團的苯基吡啶衍生物為配體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上述物質是發射藍色磷光的化合物,並且在440nm至520nm具有發光的峰值。
另外,可以舉出:三(4-甲基-6-苯基嘧啶根) 銥(III)(簡稱:Ir(mppm)3)、三(4-叔丁基-6-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tBuppm)3)、(乙醯丙酮根)雙(6-甲基-4-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m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6-叔丁基-4-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 Ir(tBu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6-(2-降冰片基)-4-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nb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5-甲基-6-(2-甲基苯基)-4-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mpm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4,6-二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dppm)2(acac))等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乙醯丙酮根)雙(3,5-二甲基-2-苯基吡嗪根)銥(III)(簡稱:Ir(mppr-Me)2(acac))、(乙醯丙酮根)雙(5-異丙基-3-甲基-2-苯基吡嗪根)銥(III)(簡稱:Ir(mppr-iPr)2(acac))等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三(2-苯基吡啶根-N,C2’)銥(III)(簡稱:Ir(ppy)3)、雙(2-苯基吡啶根-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py)2(acac))、雙(苯並[h]喹啉)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bzq)2(acac))、三(苯並[h]喹啉)銥(III)(簡稱:Ir(bzq)3)、三(2-苯基喹啉-N,C2’]銥(III)(簡稱:Ir(pq)3)、雙(2-苯基喹啉-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q)2(acac))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以及三(乙醯丙酮根)(單啡啉)鋱(III)(簡稱:Tb(acac)3(Phen))等稀土金屬錯合物。上述物質主要是發射綠色磷光的化合物,並且在500nm至600nm具有發光的峰值。另外,由於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具有非常優異的可靠性及發光效率,所以是特別較佳的。
另外,可以舉出:(二異丁醯甲烷根)雙[4,6- 雙(3-甲基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5mdppm)2(dibm))、雙[4,6-雙(3-甲基苯基)嘧啶根)(二新戊醯基甲烷根)銥(III)(簡稱:Ir(5mdppm)2(dpm))、雙[4,6- 二(萘-1-基)嘧啶根](二新戊醯基甲烷根)銥(III)(簡稱:Ir(d1npm)2(dpm))等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乙醯丙酮根)雙(2,3,5-三苯基吡嗪根)銥(III)(簡稱:Ir(tppr)2(acac))、雙(2,3,5-三苯基吡嗪根)(二新戊醯基甲烷根)銥(III)(簡稱:Ir(tppr)2(dpm))、(乙醯丙酮根)雙[2,3-雙(4-氟苯基)喹噁啉合]銥(III)(簡稱:Ir(Fdpq)2(acac))等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三(1-苯基異喹啉-N,C2’)銥(III)(簡稱:Ir(piq)3)、雙(1-苯基異喹啉-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iq)2(acac))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鉑(II)(簡稱:PtOEP)等鉑錯合物;以及三(1,3-二苯基-1,3-丙二酮(propanedionato))(單啡啉)銪(III)(簡稱:Eu(DBM)3(Phen))、三[1-(2-噻吩甲醯基)-3,3,3-三氟丙酮](單啡啉)銪(III)(簡稱:Eu(TTA)3(Phen))等稀土金屬錯合物。上述物質是發射紅色磷光的化合物,並且在600nm至700nm具有發光的峰值。另外,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可以獲得色度良好的紅色發光。
另外,除了上述磷光化合物以外,還可以選擇已知的磷光發光材料而使用。
另外,作為可以用作螢光發光物質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如下物質。
作為該材料,可以舉出5,6-雙[4-(10-苯基-9-蒽基)苯基]2-2’-聯吡啶(簡稱:PAP2BPy)、5,6-雙[4’-(10-苯基-9-蒽基)聯苯-4-基]-2,2’-聯吡啶(簡稱:PAPP2BPy)、 N,N’-雙[4-(9-苯基-9H-茀-9-基)苯基]-N,N’-二苯基-芘-1,6-二胺(簡稱:1,6FLPAPrn)、N,N’-雙(3-甲基苯基)-N,N’-雙[3-(9-苯基-9H-茀-9-基)苯基]芘-1,6-二胺(簡稱:1,6mMemFLPAPrn)、N,N’-雙[4-(9H-咔唑-9-基)苯基]-N,N’-二苯基二苯乙烯-4,4’-二胺(簡稱:YGA2S)、4-(9H-咔唑-9-基)-4’-(10-苯基-9-蒽基)三苯胺(簡稱:YGAPA)、4-(9H-咔唑-9-基)-4’-(9,10-二苯基-2-蒽基)三苯胺(簡稱:2YGAPPA)、N,9-二苯基-N-[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簡稱:PCAPA)、苝、2,5,8,11-四-叔-丁基苝(簡稱:TBP)、4-(10-苯基-9-蒽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APA)、N,N”-(2-叔-丁基蒽基-9,10-二基二-4,1-伸苯基)雙[N,N’,N’-三苯基-1,4-苯二胺](簡稱:DPABPA)、N,9-二苯基-N-[4-(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簡稱:2PCAPPA)、N-[4-(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簡稱:2DPAPPA)、N,N,N’,N’,N”,N”,N”’,N”’-八苯基二苯並[g,p]屈(chrysene)-2,7,10,15-四胺(簡稱:DBC1)、香豆素30、N-(9,10-二苯基-2-蒽基)-N,9-二苯基-9H-咔唑-3-胺(簡稱:2PCAPA)、N-[9,10-雙(1,1’-聯苯-2-基)-2-蒽基]-N,9-二苯基-9H-咔唑-3-胺(簡稱:2PCABPhA)、N-(9,10-二苯基-2-蒽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簡稱:2DPAPA)、N-[9,10-雙(1,1’-聯苯-2-基)-2-蒽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簡稱:2DPABPhA)、9,10-雙(1,1’-聯苯-2-基)-N-[4-(9H-咔唑-9-基)苯基]-N-苯基蒽-2-胺(簡稱:2YGABPhA)、N,N,9- 三苯基蒽-9-胺(簡稱:DPhAPhA)、香豆素545T、N,N’-二苯基喹吖啶酮(簡稱:DPQd)、紅螢烯、5,12-雙(1,1’-聯苯-4-基)-6,11-二苯基稠四苯(簡稱:BPT)、2-(2-{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6-甲基-4H-吡喃-4-亞基)丙二腈(簡稱:DCM1)、2-{2-甲基-6-[2-(2,3,6,7-四氫-1H,5H-苯並[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亞基}丙二腈(簡稱:DCM2)、N,N,N’,N’-四(4-甲基苯基)稠四苯-5,11-二胺(簡稱:p-mPhTD)、7,14-二苯基-N,N,N’,N’-四(4-甲基苯基)苊並[1,2-a]熒蒽-3,10-二胺(簡稱:p-mPhAFD)、2-{2-異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苯並[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亞基}丙二腈(簡稱:DCJTI)、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苯並[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亞基}丙二腈(簡稱:DCJTB)、2-(2,6-雙{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4H-吡喃-4-亞基)丙二腈(簡稱:BisDCM)、2-{2,6-雙[2-(8-甲氧基-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苯並[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亞基}丙二腈(簡稱:BisDCJTM)等。 尤其是,以1,6FLPAPrn及1,6mMemFLPAPrn等芘二胺衍化合物為代表的稠環芳族二胺化合物具有高電洞俘獲性且具有良好的發光效率及可靠性,所以是較佳的。
對主體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選擇各種載子傳輸材料。
例如,作為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可以舉出:雙(10-羥基苯並[h]喹啉)鈹(II)(簡稱:BeBq2)、雙(2- 甲基-8-羥基喹啉)(4-苯基苯酚)鋁(III)(簡稱:BAlq)、雙(8-羥基喹啉)鋅(II)(簡稱:Znq)、雙[2-(2-苯並噁唑基)苯酚]鋅(II)(簡稱:ZnPBO)、雙[2-(2-苯並噻唑基)苯酚]鋅(II)(簡稱:ZnBTZ)等金屬錯合物;2-(4-聯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簡稱:PBD)、3-(4-聯苯基)-4-苯基-5-(4-叔-丁基苯基)-1,2,4-***(簡稱:TAZ)、1,3-雙[5-(對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簡稱:OXD-7)、9-[4-(5-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9H-咔唑(簡稱:CO11)、2,2’,2”-(1,3,5-苯三基)三(1-苯基-1H-苯並咪唑)(簡稱:TPBI)、2-[3-(二苯並噻吩-4-基)苯基]-1-苯基-1H-苯並咪唑(簡稱:mDBTBIm-II)等具有多唑基骨架的雜環化合物;2-[3-(二苯並噻吩-4-基)苯基]二苯並[f,h]喹噁啉(簡稱:2mDBTPDBq-II)、2-[3’-(二苯並噻吩-4-基)聯苯-3-基]二苯並[f,h]喹噁啉(簡稱:2mDBTBPDBq-II)、2-[3’-(9H-咔唑-9-基)聯苯-3-基]二苯並[f,h]喹噁啉(簡稱:2mCzBPDBq)、4,6-雙[3-(菲-9-基)苯基]嘧啶(簡稱:4,6mPnP2Pm)、4,6-雙[3-(4-二苯並噻吩基)苯基]嘧啶(簡稱:4,6mDBTP2Pm-II)等具有二嗪骨架的雜環化合物;以及3,5-雙[3-(9H-咔唑-9-基)苯基]吡啶(簡稱:35DCzPPy)、1,3,5-三[3-(3-吡啶基)苯基]苯(簡稱:TmPyPB)等的具有吡啶骨架的雜環化合物。其中,具有二嗪骨架的雜環化合物、具有吡啶骨架的雜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所以是較佳的。尤其是,具有二嗪(嘧啶或吡嗪)骨架的雜環化合物具有高電子傳輸性,也有助於降低驅動電壓。
另外,當使用螢光發光物質,尤其是使用呈 現藍色的發光的螢光發光物質時,由於使發光元件的穩定性變為良好,因此作為主體材料較佳為使用具有蒽骨架的化合物。注意,由於具有蒽骨架的化合物的電子傳輸性在很多情況下比電洞傳輸性高,因此較佳為使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
另外,作為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可以舉 出:NPB、TPD、BSPB、BPAFLP、4-苯基-3’-(9-苯基茀-9-基)三苯胺(簡稱:mBPAFLP)、4-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A1BP)、4,4’-二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Bi1BP)、4-(1-萘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ANB)、4,4’-二(1-萘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NBB)、9,9-二甲基-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茀-2-胺(簡稱:PCBAF)、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螺-9,9’-二茀-2-胺(簡稱:PCBASF)等具有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1,3-雙(N-咔唑基)苯(簡稱:mCP)、CBP、3,6-雙(3,5-二苯基苯基)-9-苯基咔唑(簡稱:CzTP)、3,3’-雙(9-苯基-9H-咔唑)(簡稱:PCCP)等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4,4’,4”-(苯-1,3,5-三基)三(二苯並噻吩)(簡稱:DBT3P-II)、2,8-二苯基-4-[4-(9-苯基-9H-茀-9-基)苯基]二苯並噻吩(簡稱:DBTFLP-III)、4-[4-(9-苯基-9H-茀-9-基)苯基]-6-苯基二苯並噻吩(簡稱:DBTFLP-IV)等具有噻吩骨架的化合物;以及4,4’,4”-(苯-1,3,5-三基)三 (二苯並呋喃)(簡稱:DBF3P-II)、4-{3-[3-(9-苯基-9H-茀-9-基)苯基]苯基}二苯並呋喃(簡稱:mmDBFFLBi-II)等具有呋喃骨架的化合物。其中,具有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高電洞傳輸性,也有助於降低驅動電壓,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除了如上所述的主體材料以外,也可 以從已知的物質中選擇主體材料而使用。此外,當作為發光物質使用磷光發光物質時,較佳為選擇具有比該磷光發光物質的三重態能階(基態與三重激發態之間的能量差)大的三重態能階的物質。當作為發光物質使用螢光發光物質時,較佳為選擇具有比該螢光發光物質所具有的帶隙寬的帶隙的物質。
主體材料既可以使用一種物質構成,又可以 使用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當使用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時,如果一種是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而另一種是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則可以容易調整發光層的傳輸性,並可以容易進行再結合區域的控制。將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和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的含量的比例設定為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1:9至9:1,即可。另外,藉由該兩種材料形成激態錯合物(exciplex),可以有效地激發發光物質。此時,更佳的是,激態錯合物的發光重疊於發光物質中的最長波長一側的吸收帶。並且,該兩種物質的混合比也可以在發光層內變化。
電子傳輸層114是包含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 料的層。例如,電子傳輸層114是由如下具有喹啉骨架或苯並喹啉骨架的金屬錯合物等構成的層:三(8-羥基喹啉)鋁(簡稱:Alq)、三(4-甲基-8-羥基喹啉)鋁(簡稱:Almq3)、BeBq2、BAlq等。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ZnPBO、ZnBTZ等具有噁唑類、噻唑類配位體的金屬錯合物等。再者,除了金屬錯合物之外,還可以使用PBD、OXD-7、TAZ、紅啡啉(簡稱:BPhen)、浴銅靈(簡稱:BCP)等。在此所述的物質具有高電子傳輸性,並主要是具有10-6cm2/Vs以上的電子遷移率的物質。另外,也可以將上述具有電子傳輸性的主體材料用於電子傳輸層114。
另外,電子傳輸層114不限於單層,也可以為由上述物質構成的層的兩層以上的疊層。
另外,也可以在電子傳輸層和發光層之間設置控制電子載子的移動的層。這是對如上所述的電子傳輸性高的材料添加少量的電子俘獲性高的物質而形成的層,藉由抑制電子載子的移動,可以調節載子平衡。這種結構對抑制由於電子穿過發光層而發生的問題(例如,元件的使用壽命的降低)有很大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電子傳輸層114和第二電極102之間以接觸於第二電極102的方式設置電子注入層115。作為電子注入層115,可以使用氟化鋰(LiF)、氟化銫(CsF)、氟化鈣(CaF2)等鹼金屬、鹼土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其中包含有鹼金屬、鹼土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的由具有電子傳輸性的物質構成的層。另外,藉 由作為電子注入層115使用其中包含有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由具有電子傳輸性的物質構成的層,可以從第二電極102有效地注入電子,因此是更佳的。
此外,當發光層的電子傳輸性比電洞傳輸性 高時,與發光層113相比,電子傳輸層114也可以包含更多的鹵元素。在電子傳輸層114中,如果藉由D-SIMS得到的鹵元素的檢測量為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以下,則對發光元素的影響幾乎沒有。此外,由於成本上的優勢會增大,因此藉由D-SIMS得到的鹵元素的檢測量較佳為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00以上。由於電子注入層115沒有與發光層113接觸,因此鹵元素的含量可以比電子傳輸層114高。
作為形成第二電極102的物質,可以使用功 函數小(具體為3.8eV以下)的金屬、合金、導電化合物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等。作為這種陰極材料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鋰(Li)或銫(Cs)等鹼金屬;鎂(Mg)、鈣(Ca)或鍶(Sr)等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的第1族或第2族的元素;包含它們的合金(MgAg、AlLi);銪(Eu)、鐿(Yb)等稀土金屬;以及包含它們的合金等。然而,藉由在第二電極102和電子傳輸層之間設置電子注入層,可以與功函數的大小無關地將各種導電材料諸如Al、Ag、ITO、包含矽或氧化矽的氧化銦-氧化錫等用作第二電極102。這些導電材料可以藉由濺射法、噴墨法、旋轉塗敷法等形成。
另外,作為EL層103的形成方法,不論乾處 理或濕處理都可以使用各種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真空蒸鍍法、噴墨法或旋轉塗敷法等。此外,也可以使用彼此不同的成膜方法形成每個電極或每個層。
電極既可以藉由利用溶膠-凝膠法等濕處理形 成,又可以藉由利用金屬材料的膏劑的濕處理形成。另外,電極也可以藉由濺射法、真空蒸鍍法等乾處理形成。
在具有上述結構的發光元件中,由於施加到 第一電極101與第二電極102之間的電位差而使電流流過,並且電洞與電子在包含發光性高的物質的層的發光層113中再結合,以進行發光。即,在發光層113中形成發光區域。
另外,當發光層的電洞傳輸性比電子傳輸性 高時,由於載子的再結合區域位於電子傳輸層114與發光層113之間的介面附近,因此容易受電子傳輸層114中的鹵化物的影響,從而電子傳輸層114的鹵化物濃度較佳為如下:藉由D-SIMS得到的鹵元素的檢測量低於藉由同樣分析得到的碳的檢測量的1/10000(更佳為低於1/100000),以便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對使用壽命的影響。 另外,此時電子注入層115中的鹵元素的濃度也可以比電子傳輸層114高。
光經過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中的任 一者或兩者被取出到外部。因此,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中的任一者或兩者是具有透光性的電極。當只有第一電極101具有透光性時,光經過第一電極101被取出。 另外,當只有第二電極102具有透光性時,光經過第二電極102被取出。當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都具有透光性時,光經過第一電極101及第二電極102被取出。
注意,設置在第一電極101與第二電極102 之間的層的結構不侷限於上述結構。但是,較佳為採用在離第一電極101及第二電極102遠的部分設置電洞與電子再結合的發光區域的結構,以便抑制由於發光區域與用於電極或載子注入層的金屬接近而發生的淬滅。
另外,為了抑制從在發光層中產生的激子的 能量轉移,接觸於發光層113的電洞傳輸層或電子傳輸層,尤其是接觸於發光層113中的離發光區域近的一側的載子傳輸層較佳為使用其帶隙比發光層所包含的材料的帶隙大的物質構成。
圖2B示出具有與圖2A不同的結構的發光元 件。參照圖2B對具有層疊多個發光單元的結構的發光元件(下面,也稱為疊層型元件)的一個方式進行說明。該發光元件是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具有多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元件。一個發光單元具有與圖2A所示的EL層103同樣的結構。即,可以說,圖2A所示的發光元件是具有一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元件,並且,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元件是具有多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元件。
在圖2B中,在第一電極501和第二電極502 之間層疊有第一發光單元511和第二發光單元512,並且在第一發光單元511和第二發光單元512之間設置有電荷 產生層513。第一電極501和第二電極502分別相當於圖2A中的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並可以使用與圖2A所說明的材料同樣的材料。另外,第一發光單元511和第二發光單元512可以具有相同結構或不同結構。
電荷產生層513包含由有機化合物和金屬氧 化物構成的複合材料。作為該由有機化合物和金屬氧化物構成的複合材料,可以使用可用於圖2A所示的電洞注入層111的複合材料。由於有機化合物和金屬氧化物的複合材料具有優良的載子注入性、載子傳輸性,所以可以實現低電壓驅動、低電流驅動。另外,在陽極一側的介面接觸於電荷發生層的發光單元中,電荷發生層還可以具有電洞傳輸層的功能,所以可以不設置電洞傳輸層。
另外,也可以藉由將包含有機化合物及金屬 氧化物的複合材料的層和由其他材料構成的層作為疊層結構來形成電荷產生層513。例如,可以藉由層疊如下兩個層來形成電荷產生層513:包含有機化合物和金屬氧化物的複合材料的層;以及包含電子供給性物質和具有高電子傳輸性的化合物的層。另外,也可以藉由層疊包含有機化合物及金屬氧化物的複合材料的層和透明導電膜來形成電荷產生層513。
總之,夾在第一發光單元511和第二發光單 元512之間的電荷產生層513只要是如下的層即可:當將電壓施加到第一電極501和第二電極502之間時,將電子注入到發光單元中的一者且將電洞注入到發光單元中的另 一者的層。例如,電荷產生層513是如下的層即可:在圖2B中,當以第一電極的電位高於第二電極的電位的方式施加電壓時,將電子注入到第一發光單元511且將電洞注入到第二發光單元512的層。
雖然在圖2B中說明了具有兩個發光單元的發 光元件,但是可以同樣地使用層疊三個以上的發光單元的發光元件。如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元件那樣,藉由在一對電極之間將多個發光單元使用電荷產生層隔開並配置,在保持低電流密度的同時也可以進行高亮度發光,並且可以實現具有更長使用壽命的發光元件。
此外,在圖2B的結構中,即使電荷產生層 513與圖2A中的第一層相同地包含鹵化物也不容易影響到發光元件的特性。在如圖2B那樣的具有多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元件中,接觸於陽極的發光單元511相當於圖2A中的EL層,包含該發光單元以外的發光單元512和電荷發生層的整體相當於圖2A中的EL層。即,在不與陽極直接接觸的發光單元中,將電荷產生層作為第一層。
另外,藉由使各發光單元的發光顏色不同, 可以在發光元件整體中得到所希望的顏色的發光。例如,藉由在具有兩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元件中獲得來自第一發光單元的紅色和綠色的發光以及來自第二發光單元的藍色的發光,可以得到在發光元件整體中進行白色發光的發光元件。
另外,上述結構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或本實 施方式中的其他結構適當地組合。
實施方式3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使用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的發光裝置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3A和圖3B對使用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而製造的發光裝置進行說明。另外,圖3A是示出發光裝置的俯視圖,並且圖3B是沿圖3A中的鎖鏈線A-B及鎖鏈線C-D切斷的剖面圖。該發光裝置作為用來控制發光元件的發光的單元包括由虛線表示的驅動電路部(源極線驅動電路)601、像素部602、驅動電路部(閘極線驅動電路)603。另外,元件符號604是密封基板,元件符號605是密封材料,由密封材料605圍繞的內側是空間607。
另外,引導佈線608是用來傳送輸入到源極線驅動電路601及閘極線驅動電路603的信號的佈線,並且從用作外部輸入端子的FPC(撓性印刷電路)609接收視頻信號、時脈信號、起始信號、重設信號等。注意,雖然在此只圖示出FPC,但是該FPC還可以安裝有印刷線路板(PWB)。本說明書中的發光裝置不僅包括發光裝置主體,還包括安裝有FPC或PWB的發光裝置。
下面,參照圖3B說明剖面結構。雖然在元件基板610上形成有驅動電路部及像素部,但是在此示出作為驅動電路部的源極線驅動電路601和像素部602中的一 個像素。作為元件基板610可以使用由玻璃、塑膠等構成的基板。
作為源極線驅動電路601,形成組合n通道型 TFT623和p通道型TFT624的CMOS電路。另外,驅動電路也可以利用各種電路諸如CMOS電路、PMOS電路或NMOS電路形成。此外,對TFT623、624的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TFT623、624可以為交錯型或反交錯型。另外,對用於TFT623、624的半導體的結晶性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或結晶半導體。另外,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在基板上形成有驅動電路的驅動器一體型,但是不需要必須採用該結構,驅動電路也可以形成在外部,而不形成在基板上。
另外,像素部602由多個像素形成,該多個 像素分別包括開關TFT611、電流控制TFT612以及與該電流控制TFT612的汲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極613。注意,以覆蓋第一電極613的端部的方式形成有絕緣物614。在此,使用正型感光丙烯酸樹脂膜形成絕緣物614。
另外,為了得到良好的覆蓋性,在絕緣物614 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形成具有曲率的曲面。例如,在使用正型感光丙烯酸樹脂作為絕緣物614的材料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絕緣物614的上端部包括具有曲率半徑(0.2μm至3μm)的曲面。另外,作為絕緣物614,可以使用負型感光樹脂或者正型感光樹脂。
在第一電極613上形成有EL層616及第二電 極617。在此,作為用於用作陽極的第一電極613的材料,可以使用實施方式2的第一電極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由氮化鈦膜和以鋁為主要成分的膜構成的疊層膜、以及由氮化鈦膜、以鋁為主要成分的膜和氮化鈦膜構成的三層結構膜等。注意,當採用疊層結構時,作為佈線的電阻也低,可以得到良好的歐姆接觸,並且可以用作陽極。
另外,EL層616藉由使用蒸鍍遮罩的蒸鍍 法、噴墨法、旋轉塗敷法等各種方法形成。EL層616包括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說明的結構。另外,作為構成EL層616的其他材料,也可以使用低分子化合物、或者高分子化合物(包含低聚物、樹枝狀聚合物)。
另外,作為用於形成在EL層616上並用作陰 極的第二電極617的材料,可以使用實施方式2的第二電極材料。注意,當使產生在EL層616中的光透過第二電極617時,作為第二電極617較佳為使用由其厚度減薄的金屬薄膜和透明導電膜(ITO、包含2wt.%至20wt.%的氧化鋅的氧化銦、包含矽的銦錫氧化物、氧化鋅(ZnO)等)構成的疊層結構。
發光元件包括第一電極613、EL層616、第 二電極617。該發光元件具有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示的結構。再者,像素部由多個發光元件構成,本實施方式的發光裝置也可以包括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和具有其他結構的發光元件的兩者。
另外,藉由使用密封材料605將密封基板604 貼合到元件基板610,形成如下結構;發光元件618安裝在由元件基板610、密封基板604以及密封材料605圍繞的空間607中的結構。注意,在空間607中填充有填料,作為該填料除了使用惰性氣體(氮或氬等)以外,還使用密封材料605。藉由在密封基板中形成凹部且在其上設置乾燥劑,可以抑制水分所導致的劣化,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作為密封材料605較佳為使用環氧類 樹脂或玻璃粉。另外,這些材料較佳為儘量不使水或氧透過的材料。另外,作為用於密封基板604的材料,除了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以外,還可以使用由FRP(Fiberglass-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纖維強化塑膠)、PVF(聚氟乙烯)、聚酯、丙烯酸樹脂等構成的塑膠基板。
如上所述,可以得到使用實施方式1或實施 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而製造的發光裝置,從而可以廉價地製造發光裝置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圖4A和圖4B示出藉由形成呈現白色發光的 發光元件且設置著色層(濾色片)等來實現全彩色化的發光裝置的例子。圖4A示出基板1001、基底絕緣膜1002、閘極絕緣膜1003、閘極電極1006、1007、1008、第一層間絕緣膜1020、第二層間絕緣膜1021、周邊部1042、像素部1040、驅動電路部1041、發光元件的第一電極1024W、1024R、1024G、1024B、分隔壁1025、EL層1028、發光元件的第二電極1029、密封基板1031、密封材料1032等。
另外,在圖4A中,將著色層(紅色著色層 1034R、綠色著色層1034G、藍色著色層1034B)設置於透明基材1033上。另外,還可以設置黑色層(黑矩陣)1035。對設置有著色層及黑色層的透明基材1033進行對準將其固定到基板1001。另外,著色層及黑色層被覆蓋層1036覆蓋。另外,圖4A示出光不透過著色層而透射到外部的發光層及光透過各顏色的著色層而透射到外部的發光層,不透過著色層的光成為白色光且透過著色層的光成為紅色光、藍色光、綠色光,因此能夠以四個顏色的像素呈現全彩色影像。
圖4B示出將著色層(紅色著色層1034R、綠 色著色層1034G、藍色著色層1034B)形成在閘極絕緣膜1003和第一層間絕緣膜1020之間的例子。如上所述,也可以將著色層設置在基板1001和密封基板1031之間。
另外,雖然上面說明了具有在形成有TFT的 基板1001一側取出光的結構(底部發射型)的發光裝置,但是也可以採用具有在密封基板1031一側取出發光的結構(頂部發射型)的發光裝置。圖5示出頂部發射型發光裝置的剖面圖。在此情況下,基板1001可以使用不使光透過的基板。發光裝置具有覆蓋連接TFT與第一電極的連接電極1022的第三層間絕緣膜。
雖然在此發光元件的第一電極1024W、 1024R、1024G、1024B是陽極,但是也可以是陰極。另外,在採用如圖5所示的頂部發射型發光裝置的情況下, 第一電極較佳為反射電極。作為EL層1028的結構採用與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說明的EL層103同樣的結構,並且採用能夠獲得白色發光的元件結構。
在採用如圖5所示的頂部發射結構的情況 下,可以使用設置有著色層(紅色著色層1034R、綠色著色層1034G、藍色著色層1034B)的密封基板1031進行密封。也可以在密封基板1031上設置有位於像素與像素之間的黑色層1035。另外,作為密封基板1031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
另外,雖然在此示出了以紅色、綠色、藍 色、白色的四個顏色進行全彩色顯示的例子,但是並不侷限於此。也可以以紅色、綠色、藍色的三個顏色進行全彩色顯示。
因為本實施方式的發光裝置使用實施方式1 或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所以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上面說明主動矩陣型發光裝置,下面將說明 被動矩陣型發光裝置。圖6A和圖6B示出藉由使用本發明製造的被動矩陣型發光裝置。另外,圖6A是表示發光裝置的立體圖,並且圖6B是沿鎖鏈線X-Y切斷圖6A而獲得的剖面圖。在圖6A和圖6B中,在基板951上的電極952與電極956之間設置有EL層955。由於多個微小的發光元件配置為矩陣狀,藉由控制該發光元件的每一個,可以作為顯示裝置利用。電極952的端部被絕緣層 953覆蓋。在絕緣層953上設置有隔離層954。隔離層954的側壁具有如下傾斜:越接近基板表面,兩個側壁之間的間隔越窄。即,隔離層954的短邊方向的剖面是梯形,底邊(朝向與絕緣層953的面方向相同的方向並與絕緣層953接觸的邊)比上邊(朝向與絕緣層953的面方向相同的方向並不與絕緣層953接觸的邊)短。藉由如此設置隔離層954,可以防止起因於串擾等的發光元件的不良。該被動矩陣型發光裝置藉由使用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示的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此外,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自由地組合。
實施方式4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7A和圖7B對將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用於照明裝置的例子進行說明。圖7B是照明裝置的俯視圖,圖7A是沿圖7B中的線e-f切割的剖面圖。
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在用作支撐體的具有透光性的基板400上形成有第一電極401。第一電極401相當於實施方式1中的第一電極101。當從第一電極401一側取出光時,第一電極401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另外,在基板400上形成用來對第二電極404供應電壓的焊盤412。
在第一電極401上形成有EL層403。EL層403相當於實施方式1中的EL層103的結構或組合發光單元511、發光單元512以及電荷產生層513的結構等。另外,作為各結構,參照各記載。
以覆蓋EL層403的方式形成第二電極404。第二電極404相當於實施方式1中的第二電極102。當從第一電極401一側取出光時,第二電極404使用反射率高的材料形成。藉由使第二電極404與焊盤412連接,將電壓供應到第二電極404。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所示的照明裝置包括具有第一電極401、EL層403以及第二電極404的發光元件。由於該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所以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藉由使用密封材料405、406將具有上述結構的發光元件固定在密封基板407,並進行密封來製造照明裝置。也可以僅使用密封材料405和406中的一者。另外,也可以在內側的密封材料406(圖7B中未圖示)中混合乾燥劑,由此可以吸收水分而提高可靠性。
另外,藉由以延伸到密封材料405、406的外部的方式設置焊盤412以及第一電極401的一部分,可以將其用作外部輸入端子。另外,也可以在其上設置安裝有轉換器等的IC晶片420等。
由於本實施方式所記載的照明裝置在EL元件 中包括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所以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實施方式5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在其一部分包括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的電子裝置的例子進行說明。由於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因此可以提供廉價的電子裝置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作為採用上述發光元件的電子裝置,例如可以舉出電視機(也稱為電視機或電視接收機)、用於電腦等的顯示器、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框、行動電話機(也稱為行動電話、行動電話裝置)、可攜式遊戲機、可攜式資訊終端、音頻再生裝置、彈珠機等大型遊戲機等。以下,示出這些電子裝置的具體例子。
圖8A示出電視機的一個例子。在電視機中,外殼7101中組裝有顯示部7103。另外,在此示出利用支架7105支撐外殼7101的結構。可以利用顯示部7103顯示影像,並且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構成顯示部7103。該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因此,包括由該發光元件構成的顯示部7103的電視機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可以藉由利用外殼7101所具備的操作開關或 另行提供的遙控器7110進行電視機的操作。藉由利用遙控器7110所具備的操作鍵7109,可以控制頻道及音量,由此可以控制顯示在顯示部7103中的影像。另外,也可以在遙控器7110中設置用來顯示從該遙控器7110輸出的資訊的顯示部7107。
另外,電視機採用具備接收機、數據機等的 結構。可以藉由接收機接收一般的電視廣播。再者,藉由數據機連接到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通信網路,能夠進行單向(從發送者到接收者)或雙向(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或接收者之間等)的資訊通信。
圖8B1示出電腦,該電腦包括主體7201、外 殼7202、顯示部7203、鍵盤7204、外部連接埠7205、指向裝置7206等。另外,該電腦藉由將與實施方式2或實施方式3所說明的發光元件相同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並用於顯示部7203而製造。圖8B1中的電腦也可以為如圖8B2所示的方式。圖8B2所示的電腦設置有第二顯示部7210代替鍵盤7204及指向裝置7206。第二顯示部7210是觸控面板,藉由利用手指或專用筆操作顯示在第二顯示部7210上的輸入用顯示,能夠進行輸入。另外,第二顯示部7210不僅可以顯示輸入用顯示,而且可以顯示其他影像。另外,顯示部7203也可以是觸控面板。因為兩個屏面藉由鉸鏈部連接,所以可以防止當收納或搬運時發生的問題如屏面受傷、破壞等。此外,該電腦藉由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 而用於顯示部7203來製造。因此,包括具有該發光元件的顯示部7203的電腦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圖8C示出可攜式遊戲機,該可攜式遊戲機由 外殼7301和外殼7302的兩個外殼構成,並且藉由連接部7303可以開閉地連接。外殼7301中組裝有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說明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而製造的顯示部7304,並且外殼7302中組裝有顯示部7305。另外,圖8C所示的可攜式遊戲機還具備揚聲器部7306、儲存介質***部7307、LED燈7308、輸入單元(操作鍵7309、連接端子7310、感測器7311(包括測定或檢測如下因素的功能:力量、位移、位置、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轉動數、距離、光、液、磁、溫度、化學物質、聲音、時間、硬度、電場、電流、電壓、電力、輻射線、流量、濕度、斜率、振動、氣味或紅外線)、麥克風7312)等。當然,可攜式遊戲機的結構不侷限於上述結構,只要在顯示部7304和顯示部7305中的至少一者或兩者中使用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而製造的顯示部即可,而可以採用適當地設置有其他附屬設備的結構。圖8C所示的可攜式遊戲機具有如下功能:讀出儲存在儲存介質中的程式或資料並將其顯示在顯示部上的功能;以及藉由與其他可攜式遊戲機之間進行無線通信而實現資訊共用的功能。另外,圖8C所示的可攜式遊戲機的功能不侷限於此,可以具有各種各樣的功能。如上所述那樣的包括顯示部7304的可攜式遊戲機由於將實施方式1 或實施方式2所示的發光元件用於顯示部7304,因此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圖8D示出行動電話機的一個例子。行動電話機具備組裝在外殼7401中的顯示部7402、操作按鈕7403、外部連接埠7404、揚聲器7405、麥克風7406等。另外,行動電話機7400包括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而製造的顯示部7402。因此,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
圖8D所示的行動電話機也可以具有用手指等觸摸顯示部7402來輸入資訊的結構。在此情況下,可以用手指等觸摸顯示部7402來進行打電話或編寫電子郵件等的操作。
顯示部7402主要有三種屏面模式。第一是以影像的顯示為主的顯示模式,第二是以文字等的資訊的輸入為主的輸入模式,第三是混合顯示模式和輸入模式的兩個模式的顯示輸入模式。
例如,在打電話或編寫電子郵件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將顯示部7402設定為以文字的輸入為主的文字輸入模式而輸入在屏面上顯示的文字。在此情況下,較佳為在顯示部7402的屏面的大部分中顯示鍵盤或號碼按鈕。
另外,藉由在行動電話機內部設置具有陀螺儀和加速度感測器等檢測傾斜度的感測器的檢測裝置,可以判斷行動電話機的方向(縱或橫)而自動進行顯示部7402 的屏面顯示的切換。
另外,藉由觸摸顯示部7402或對外殼7401 的操作按鈕7403進行操作,來進行屏面模式的切換。或者,也可以根據顯示在顯示部7402上的影像的種類切換屏面模式。例如,當顯示在顯示部上的影像信號為動態影像的資料時,將屏面模式切換成顯示模式,而當該影像信號為文字資料時,將屏面模式切換成輸入模式。
另外,當在輸入模式下藉由檢測出顯示部 7402的光感測器所檢測的信號而得知在一定期間內沒有顯示部7402的觸摸操作輸入時,也可以進行控制以將屏面模式從輸入模式切換成顯示模式。
也可以將顯示部7402用作影像感測器。例 如,藉由用手掌或手指觸摸顯示部7402,來拍攝掌紋、指紋等,可以進行個人識別。另外,藉由在顯示部中使用發射近紅外光的背光或發射近紅外光的感測用光源,也可以拍攝手指靜脈、手掌靜脈等。
圖9示出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用於背光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圖9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外殼901、液晶層902、背光單元903以及外殼904,液晶層902與驅動器IC905連接。另外,在背光單元903中使用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並且藉由端子906將電流供應到背光單元903。
藉由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 光元件用於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可以廉價地製造平面形狀的照明裝置而不影響到耐久性,還可以實現大面積化。 由此可以實現背光的大面積化及液晶顯示裝置的大面積化。再者,使用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的發光裝置可以使其厚度變薄,所以還可以實現顯示裝置的薄型化。
圖10示出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 的發光元件用於作為照明裝置的檯燈的例子。圖10所示的檯燈包括外殼2001和光源2002,並且作為光源2002使用實施方式4所記載的照明裝置。
圖11示出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 的發光元件用於室內的照明裝置3001的例子。因為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所以可以廉價地提供照明裝置而不影響到耐久性。另外,因為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可以實現大面積化,所以可以用於大面積的照明裝置。另外,因為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的厚度薄,所以可以製造實現薄型化的照明裝置。
還可以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 發光元件安裝在汽車的擋風玻璃或儀表板上。圖12示出將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用於汽車的擋風玻璃或儀表板的一個方式。
顯示區域5000和顯示區域5001是設置在汽 車的擋風玻璃上的安裝有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的顯示裝置。藉由使用具有透光性的電極形成 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可以將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形成為能看到對面的景色的所謂的透視式顯示裝置。如果採用透視式顯示,即使設置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也不妨礙視界。另外,在設置用來驅動的電晶體等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具有透光性的電晶體,諸如使用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有機電晶體或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等。
顯示區域5002是設置在立柱部分的安裝有實 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的顯示裝置。藉由在顯示區域5002上顯示來自設置在車廂上的成像單元的影像,可以補充被立柱遮擋的視界。另外,同樣地,設置在儀表板部分上的顯示區域5003藉由顯示來自設置在汽車外側的成像單元的影像,可以補充被車廂遮擋的視界的死角,而提高安全性。藉由顯示影像以補充不看到的部分,更自然且簡單地確認安全。
顯示區域5004和顯示區域5005可以提供導 航資訊、速度表、轉速計、行車距離、加油量、排檔狀態、空調的設定以及其他各種資訊。使用者可以適當地改變顯示專案及佈置。另外,這些資訊也可以顯示在顯示區域5000至顯示區域5003上。另外,也可以將顯示區域5000至顯示區域5005用作照明裝置。
由於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 元件可以廉價地製造而不影響到耐久性,因此可以將設置於顯示區域5000至顯示區域5005的顯示裝置適當地應用 於車載用發光裝置或照明裝置。
圖13A及圖13B是翻蓋式平板終端的一個例 子。圖13A是打開的狀態,並且平板終端包括外殼9630、顯示部9631a、顯示部9631b、顯示模式切換開關9034、電源開關9035、省電模式切換開關9036、卡子9033。該平板終端藉由將具備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所記載的發光元件的發光裝置用於顯示部9631a、顯示部9631b的一者或兩者來製造。
在顯示部9631a中,可以將其一部分用作觸 控面板區域9632a,並且可以藉由接觸所顯示的操作鍵9037來輸入資料。此外,作為一個例子示出如下結構:顯示部9631a的一半只具有顯示的功能,另一半具有觸控面板的功能的結構,但是不侷限於該結構。也可以採用顯示部9631a的整個區域具有觸控面板的功能的結構。例如,可以使顯示部9631a的整個面顯示鍵盤按鈕來將其用作觸控面板,並且將顯示部9631b用作顯示畫面。
此外,在顯示部9631b中與顯示部9631a同 樣,也可以將其一部分用作觸控面板區域9632b。此外,藉由使用手指或觸控筆等接觸觸控面板上的鍵盤顯示切換按鈕9639的位置,可以在顯示部9631b上顯示鍵盤按鈕。
此外,也可以對觸控面板區域9632a和觸控面板區域9632b同時進行觸摸輸入。
另外,顯示模式切換開關9034可以切換豎屏 顯示和橫屏顯示等顯示的方向並選擇黑白顯示或彩色顯示等的切換。根據藉由平板終端所內置的光感測器所檢測的使用時的外光的光量,省電模式切換開關9036可以將顯示的亮度設定為最適合的亮度。平板終端也可以內置光感測器、陀螺儀和加速度感測器等檢測傾斜度的感測器等的其他檢測裝置。
此外,圖13A示出顯示部9631b的顯示面積 與顯示部9631a的顯示面積相同的例子,但是不侷限於此,既可以使一者顯示部的尺寸和另一者顯示部的尺寸不同。另外,上述兩者的顯示品質也可以有差異。例如,顯示部9631a和顯示部9631b中的一者與另一者相比可以進行高精細的顯示。
圖13B是合上的狀態,並且,本實施方式中 的平板終端示出包括外殼9630、太陽能電池9633、充放電控制電路9634、電池9635以及DCDC轉換器9636的例子。此外,在圖13B中,作為充放電控制電路9634的一個例子示出包括電池9635和DCDC轉換器9636的結構。
此外,翻蓋式平板終端在不使用時可以合上 外殼9630。因此,可以保護顯示部9631a和顯示部9631b,從而可以提供一種耐久性優異且從長期使用的觀點來看可靠性優異的平板終端。
此外,圖13A及圖13B所示的平板終端還可 以具有如下功能:顯示各種資訊(靜態影像、動態影像、 文字影像等)的功能;將日曆、日期或時刻等顯示在顯示部上的功能;對顯示在顯示部上的資訊進行觸摸輸入操作或編輯的觸摸輸入的功能;藉由各種軟體(程式)控制處理的功能等。
藉由利用安裝在平板終端的表面上的太陽能 電池9633,可以將電力供應到觸控面板、顯示部或影像信號處理部等。此外,當將太陽能電池9633設置在外殼9630的一個面或兩個面時,可以高效地對電池9635進行充電,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參照圖13C所示的方塊圖對圖13B所 示的充放電控制電路9634的結構和工作進行說明。圖13C示出太陽能電池9633、電池9635、DCDC轉換器9636、轉換器9638、開關SW1至開關SW3以及顯示部9631,電池9635、DCDC轉換器9636、轉換器9638、開關SW1至開關SW3對應於圖13B所示的充放電控制電路9634。
首先,說明在利用外光使太陽能電池9633發 電時的工作的例子。使用DCDC轉換器9636對太陽能電池所產生的電力進行升壓或降壓以使它成為用來對電池9635進行充電的電壓。並且,當藉由來自太陽能電池9633的電力而使顯示部9631工作時,使開關SW1導通,並利用轉換器9638將來自太陽能電池9633的電力升壓或降壓到顯示部9631所需要的電壓。另外,可以採用如下結構:當不進行顯示部9631中的顯示時,使SW1關閉且 使SW2導通來對電池9635進行充電的結構。
注意,作為發電單元的一個例子示出太陽能電池9633,但是發電單元不侷限於此,也可以使用壓電元件(piezoelectric element)或熱電轉換元件(珀耳帖元件(Peltier element))等其他發電單元進行電池9635的充電。也可以使用以無線(不接觸)的方式收發電力來進行充電的無線電力傳輸模組或組合其他充電單元進行充電,並且也可以不包括發電單元。
另外,只要具備上述顯示部9631,就不侷限於圖13A及圖13B所示的形狀的平板終端。
另外,本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可以適當地與實施方式1至實施方式4所示的結構組合而使用。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對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發光元件(發光元件2及發光元件3)及比較用發光元件(發光元件1、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進行說明。下面示出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材料的化學式。
接下來,說明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6的製造方法。
(發光元件1的製造方法)
首先,在玻璃基板上藉由濺射法形成包含氧化矽的銦 錫氧化物(ITSO),形成第一電極101。注意,將該電極的厚度設定為110nm,且將電極面積設定為2mm×2mm。在此,第一電極101是用作發光元件的陽極的電極。
接著,作為在基板上形成發光元件的預處 理,在用水洗滌基板表面並以200℃焙燒1小時之後,進行370秒的UV臭氧處理。
然後,在將基板放入到其內部被減壓到10-4 Pa左右的真空蒸鍍裝置中,並在真空蒸鍍裝置內的加熱室中以170℃進行30分鐘的真空焙燒之後,對基板進行30分鐘左右的冷卻。
接著,以使形成有第一電極101的面朝下的 方式將形成有第一電極101的基板固定在設置於真空蒸鍍裝置內的基板支架上,並將壓力降低到10-4Pa左右,然後在第一電極101上將以上述結構式(i)表示的DBT3P-II與氧化鉬(VI)進行共蒸鍍,從而形成第一層111(電洞注入層)。將其厚度設定為50nm,並且將DBT3P-II和氧化鉬的重量比調節為4:2(=DBT3P-II:氧化鉬)。另外,共蒸鍍法是指在一個處理室中從多個蒸發源同時進行蒸鍍的蒸鍍法。此外,在此使用的DBT3P-II是高純度的物質,其中作為雜質的溴化物的濃度低於UPLC裝置的UV檢測器的檢測限度且低於TOF-MS的檢測限度。另外,藉由TOF-MS檢測m/z522、m/z704、m/z784的溴化物,該溴化物為在DBT3P-II的合成過程或昇華精製過程中容易產生的。
接著,在第一層111(電洞注入層)上以10nm 的厚度形成上述結構式(ii)所表示的9-苯基-3-[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簡稱:PCzPA)膜,從而形成第二層112(電洞傳輸層)。由於使用高純度的PCzPA,其中溴化物的量低於UPLC裝置的UV檢測器及TOF-MS的檢測限度,因此在發光元件1中,第一層111及第二層112都幾乎不包含溴化物。另外,藉由TOF-MS檢測m/z410、m/z651的溴化物,該溴化物在PCzPA的合成過程或昇華精製過程中容易產生的。
再者,在第二層112(電洞傳輸層)上,將上述 結構式(iii)所表示的CzPA和上述結構式(iv)所表示的1,6mMemFLPAPrn以得到1:0.05(=CzPA:1,6mMemFLPAPrn)的重量比的方式共蒸鍍,形成其厚度為30nm的發光層113。
然後,在發光層113上以10nm的厚度形成 CzPA膜,並且,以15nm的厚度形成上述結構式(v)所表示的BPhen膜,從而形成電子傳輸層114。
在形成電子傳輸層114之後,以1nm的厚度 蒸鍍LiF來形成電子注入層115,最後,作為用作陰極的第二電極102,以200nm的厚度蒸鍍鋁,從而製造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
此外,作為上述蒸鍍過程中的蒸鍍,都採用 電阻加熱法。
(發光元件2的製造方法)
在發光元件2中,作為發光元件1中的第一層111的DBT3P-II,使用如下DBT3P-II:藉由UV檢測器不能檢測出溴化物(低於0.1%),藉由TOF-MS能夠確認到溴化物的存在(TOF-MS的檢測限度以上)的DBT3P-II。其他構成要素與發光元件1同樣地形成。
(發光元件3的製造方法)
在發光元件3中,作為發光元件1中的第一層111的DBT3P-II,使用如下DBT3P-II:從藉由使用UV檢測器得到的層析圖的峰值面積比得出的溴化物濃度為4%左右的DBT3P-II。其他構成要素與發光元件1同樣地形成。
(發光元件4的製造方法)
在發光元件4中,使用溴化物濃度低於TOF-MS的檢測限度的DBT3P-II代替發光元件1中的第二層112的PCzPA。即,在發光元件4中,第一層111的DBT3P-II和第二層112的DBT3P-II都是高純度的。
(發光元件5的製造方法)
在發光元件5中,使用如下DBT3P-II代替發光元件1中的第一層111的DBT3P-II及第二層112的PCzPA:藉由UV檢測器不能確認到溴化物的存在,藉由TOF-MS檢測器能夠確認到溴化物的存在。即,在發光元件5中,第一層111的DBT3P-II中的溴化物濃度和第二層112的 DBT3P-II中的溴化物濃度都比TOF-MS的檢測限度高且低於0.1%。
(發光元件6的製造方法)
在發光元件6中,使用如下DBT3P-II代替發光元件1中的第一層111的DBT3P-II及第二層112的PCzPA:從藉由使用UV檢測器得到的層析圖的峰值面積比得出的溴化物濃度為4%左右。即,在發光元件6中,第一層111的DBT3P-II中的溴化物濃度和第二層112的DBT3P-II中的溴化物濃度都為4%左右。
這次使用的DBT3P-II藉由三溴苯與大約第三當量的二苯並噻吩-4-硼酸的鈴木-宮浦偶合反應而合成(方案(f-1))。
DBT3P-II的中間體及副產物對有機溶劑的溶 解性低,而DBT3P-II是難於精製的材料之一。
方案(f-1)中的化合物(101)及化合物(102)是藉 由該偶合反應而產生的副產物及中間體,當對混合有這些物質的DBT3P-II進行昇華精製時,重新檢測出一個溴原子或兩個溴原子從化合物(102)轉移到DBT3P-II而形成的化合物(103)及化合物(104),化合物(102)的含量降低,化合物(101)的含量升高。由此確認到藉由方案(f-2)所示的反應途徑而形成這次使用的DBT3P-II中的雜質的溴化物。
另外,根據藉由TOF-MS測定出的同位素峰 值和分子量確定這些中間體及副產物。在TOF-MS中,檢測出m/z522(化合物(102))、m/z704(化合物(104))、m/z785(化合物(104))的物質。溴化物濃度從在層析圖中的這些溴化物的吸收強度的積分值與DBT3P-II的積分值的比得出(吸收波長:210-500nm)。
另外,關於發光元件2及發光元件5中的溴 化物濃度低於0.1%的材料,藉由UV檢測器沒有確認到溴化物的峰值,但是在溴化物的保持時間內,在TOF-MS分析中根據同位素峰值及分子量而確認到溴化物的存在。
表1示出各發光元件的第一層及第二層中的 溴化物的濃度。
在氮氛圍的手套箱中,以不使發光元件暴露於大氣的方式使用玻璃基板對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6進行密封處理(將密封材料塗敷於元件的周圍,在80℃的溫度下進行1小時的熱處理),然後對這些發光元件的可靠性進行測定。另外,在室溫(保持為25℃的氛圍)下進行測 定。
圖14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電流密度-亮度特性,圖15示出亮度-電流效率特性,圖16示出電壓-電流特性,圖17示出發射光譜。另外,圖18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電流密度-亮度特性,圖19示出亮度-電流效率特性,圖20示出電壓-電流特性,圖21示出發射光譜。
此外,表2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1000cd/m2附近的主要特性值,表3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1000cd/m2附近的主要特性值。
從此結果可知,各發光元件的初期特性沒有 顯著差異。
此外,圖22示出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的 在初始亮度為5000cd/m2、電流值為恆定的條件下的對驅動時間的亮度變化,圖23示出發光元件4至發光元件6的在初始亮度為5000cd/m2、電流值為恆定的條件下的對驅動時間的亮度變化。從圖22可知,發光元件1至發光元件3表示幾乎同樣的特性,第一層中的溴化物的影響得到抑制。另一方面,從圖23可知,第二層中的鹵化物的量越多亮度劣化越大,發光元件4的耐久性與發光元件6的耐久性有100倍以上的差異。如上所述,第二層中的鹵化物(鹵元素)對發光元件產生的影響大,第二層中的鹵元素的濃度越低越好。另一方面,由於發光元件對第一層中的鹵元素的濃度遲鈍,因此可以將鹵化物的含量較多的化合物用於第一層,該化合物的價格廉價,從而可以製造在成本上有利的發光元件。
圖24示出發光元件2的D-SIMS的測定結 果,圖25示出發光元件3的D-SIMS的測定結果。作為一次離子使用Cs+,將一次加速電壓設定為2.0kV。從陰極一側進行測定,橫軸的刻度根據氧元素的離子強度估計。直到大約60nm的深度範圍相當於從電子注入層到電洞傳輸層的範圍,大約60nm-110nm的深度範圍相當於電洞注入層的範圍。從圖24及圖25可知,可以在使用溴化物濃度低於0.1%的材料及該濃度為4%左右的材料的第一層中檢測出鹵元素(溴、氯)。此外,可知溴的濃度差異也再現。從上述結果可知,雖然作為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發光元件2及發光元件3在電洞注入層中包含鹵元素,但也具有與發光元件1及發光元件4同樣的良好的元件特性,其中該發光元件1及該發光元件4的發光層及(接觸於發光層的)電洞傳輸層不包含鹵元素(即,鹵元素低於TOF-MS的檢測限度)。另一方面,將含有鹵元素的材料用於電洞傳輸層的發光元件5及發光元件6的耐久性顯著下降。
另外,可認為在電洞注入層中檢測出的氯來 源於氧化鉬(純度為3N8)中包含的氯。藉由D-SIMS測定該氧化鉬的蒸鍍膜,檢測出10count/sec左右的氯,溴的離子強度低於檢測限度。
從上述結果可知,即使不接觸於發光層的電 洞注入層包含鹵元素(尤其是溴、氯),也不會對發光特性及可靠性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用於電洞注入層的材料不需要使用作為在有機EL元件的領域中一般使用的高純 度的材料,從而可以大幅度降低製造成本。作為指標,如果使用在D-SIMS測定中對碳的鹵元素的離子強度大約為1/10000以上的物質,則在成本上非常有利。另外,雖然對鹵元素的濃度沒有上限,但是可以認為如果使用在D-SIMS測定中對碳的鹵元素的離子強度為1/100以下的物質,則不容易對元件特性(驅動電壓等)產生影響,所以是較佳的。
此外,作為本實施例的元件結構,可以認為 發光區域位於電洞傳輸層與發光層之間的介面。因此,即使在接觸於發光層的電子傳輸層中包含鹵元素(溴、氯),也不會對發光特性和可靠性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此,用於電子傳輸層的材料也不需要使用作為在有機EL元件的領域中一般使用的高純度的材料。作為指標,如果使用在D-SIMS測定中對碳的鹵元素的離子強度大約為1/10000以上且1/100以下的材料,則容易同時實現成本上的優勢以及良好的元件特性(驅動電壓等),所以是較佳的。
另一方面,作為用於與發光層接觸的電洞傳 輸層的材料,需要使用儘量抑制鹵化物的含量的高純度的材料。作為指標,較佳為使用在D-SIMS測定中對碳的鹵元素的離子強度低於1/10000左右(更佳為低於1/100000)的材料。另外,該指標在發光層中也同樣。此外,發光材料不管是螢光材料還是磷光材料,都是同樣的。
實施例2
藉由燃燒-離子色譜法對如下三種DBT3P-II 樣本的鹵元素進行更精確的定量測定:樣本A,該樣本A中的溴化物濃度藉由UPLC的UV檢測器被估計為1%左右;樣本B,該樣本B中的藉由UV檢測器得到的溴化物濃度低於檢測限度,並且,該樣本B中的溴化物藉由TOF-SIMS可以檢測出;以及樣本C,該樣本C中的溴化物濃度低於TOF-SIMS的檢測限度。使用三菱化學分析技術有限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製造的自動樣本燃燒裝置AQF-2100H型進行燃燒分解,使用戴安(DIONEX)有限公司製造的離子色譜系統Dionex ICS-2100進行離子色譜法。另外,樣本B是藉由與發光元件2中使用的DBT3P-II同樣的製程合成的材料,確認到樣本C是當採用與發光元件4同樣的結構並用於電洞傳輸層時表示與發光元件4同等的元件特性(電流效率、驅動電壓、可靠性)的材料。
下面,說明燃燒分離的條件。作為加熱器溫 度,將入口一側溫度設定為900℃,將出口一側溫度設定為1000℃,藉由將試樣舟移動而調整加熱溫度。加熱氛圍為氬、加濕氬、氧的混合氛圍。另外,作為吸收液使用溶解有磷酸30ppm的水5ml,該磷酸是內標準。
下面,說明離子色譜法的條件。作為淋洗液 使用KOH水溶液,並且使用淋洗液發生器。將流量設定為1.0mL/min,將淋洗液的注入量設定為100μL。使用Dionex IonPac AS20 4mm×250mm在色譜柱溫度為35℃下 進行色譜柱分離。作為抑制器使用ASRS,將抑制器電流設定為100mA。作為檢測器使用導電檢測器,將導電電池的溫度設定為35℃。表4示出其結果。
各樣本的鹵元素濃度與藉由UPLC檢測器估 計的濃度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關係。從此結果可知,如果發光層以及/或者第二層中的鹵元素濃度低於10ppm,第一層中的鹵元素濃度則可以為10ppm以上,並即使為3000ppm以上也不會對元件的耐久性產生負面影響,可以廉價地製造發光元件。另一方面,接觸於發光層的第二層中的鹵元素濃度較佳為100ppm以下,更佳為10ppm以下。

Claims (11)

  1. 一種發光裝置,其包括:在陽極上之包含第一化合物的電洞注入層,該電洞注入層含有鹵元素作為雜質;在該電洞注入層上之包含第二化合物的電洞傳輸層,該電洞傳輸層含有鹵元素作為雜質;在該電洞傳輸層上且與該電洞傳輸層接觸之包含主體材料和發光物質的發光層;在該發光層上的電子傳輸層;在該電子傳輸層上的電子注入層;以及在該電子注入層上的陰極,其中,該電洞注入層中的該鹵元素的濃度比該電洞傳輸層中的該鹵元素的濃度高,其中在該電洞傳輸層中藉由動態二次離子質譜儀估計的鹵元素對碳元素的比例低於1/10000,及其中,該發光層的電子傳輸性高於其電洞傳輸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洞注入層中的該鹵元素的濃度比該發光層中的該鹵元素的濃度高。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該電洞注入層中藉由動態二次離子質譜儀估計的鹵元素對碳元素的比例為1/10000以上且1/100以下。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子傳輸層包括鹵元素作為雜質,及其中在該電子傳輸層中藉由動態二次離子質譜儀估計的鹵元素對碳元素的比例為1/10000以上且1/100以下。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洞注入層中的鹵元素、該電洞傳輸層中的鹵元素、和該發光層中的鹵元素各自獨立為溴或氯。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子傳輸層中的鹵元素為溴或氯。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洞注入層中的該鹵元素係鍵結至該第一化合物。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洞傳輸層中的該鹵元素係鍵結至該第二化合物。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層中的該鹵元素係鍵結至該主體材料。
  10. 一種包括顯示部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部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
  11. 一種包括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的照明裝置。
TW104103424A 2012-10-03 2013-09-27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I6422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1243 2012-10-03
JP2012-221243 2012-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9489A TW201519489A (zh) 2015-05-16
TWI642216B true TWI642216B (zh) 2018-11-21

Family

ID=5038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545A TWI648893B (zh) 2012-10-03 2013-09-27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104103424A TWI642216B (zh) 2012-10-03 2013-09-27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102134932A TWI482325B (zh) 2012-10-03 2013-09-27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545A TWI648893B (zh) 2012-10-03 2013-09-27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4932A TWI482325B (zh) 2012-10-03 2013-09-27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8969863B2 (zh)
JP (4) JP2014090165A (zh)
KR (2) KR102230045B1 (zh)
TW (3) TWI648893B (zh)
WO (1) WO20140545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4551A1 (en) * 2012-10-03 2014-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JP2014086286A (ja) * 2012-10-24 2014-05-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発光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103412678B (zh) * 2013-08-12 2016-04-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件
JP2016082239A (ja) 2014-10-16 2016-05-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JP2016085968A (ja) * 2014-10-24 2016-05-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US10074822B2 (en) 2014-10-28 2018-09-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KR20240035638A (ko) * 2015-07-08 2024-03-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US10700288B2 (en) * 2015-07-24 2020-06-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system
JP2018022862A (ja) * 2016-07-20 2018-02-08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有機電界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797256B2 (en) 2016-07-20 2020-10-06 Joled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913197B (zh) * 2017-01-22 2023-08-08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液晶组合物及包含该液晶组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或液晶显示器
JP2020188199A (ja) * 2019-05-16 2020-11-19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素子、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744678B (zh) * 2019-08-21 2021-1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3869A1 (en) * 1998-12-28 2000-12-27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N1926925A (zh) * 2004-03-02 2007-03-0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2010192474A (ja) * 2009-02-13 2010-09-02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有機el照明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5972A (ja) * 1993-09-20 1995-03-31 Toshiba Corp 有機el素子
US5935721A (en) * 1998-03-20 1999-08-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s for stable electroluminescent
US6057048A (en) * 1998-10-01 2000-05-02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EL) devices
JP4420486B2 (ja) * 1999-04-30 2010-02-2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65119B (en) * 1999-07-23 2001-11-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472056B2 (ja) * 1999-07-23 2010-06-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2002373786A (ja) * 2001-06-15 2002-12-26 Canon Inc 発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US6790501B2 (en) * 2002-07-23 2004-09-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play optical media with improved shelf-life and playability
JPWO2004091262A1 (ja) 2003-04-02 2006-07-0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
US7030554B2 (en) * 2004-02-06 2006-04-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Full-color organic display having improved blue emission
US20060182993A1 (en) * 2004-08-10 2006-08-17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I278252B (en) * 2005-04-04 2007-04-01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7279705B2 (en) * 2005-01-14 2007-10-09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7649197B2 (en) * 2005-03-23 2010-01-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composite material
US8889271B2 (en) * 2006-11-26 2014-11-18 Duksan High Metal Co., Ltd. Compound containing a 5-membered heterocycl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same, and terminal for same
US7919195B2 (en) 2007-01-11 2011-04-05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KR101482760B1 (ko) * 2007-06-14 2015-01-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장치 및 전자기기, 및 발광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341012B1 (ko) * 2008-08-29 2013-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US10020452B2 (en) * 2011-12-15 2018-07-10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Compound containing a 5-membered heterocycl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same, and terminal for same
KR101108512B1 (ko) * 2009-08-11 2012-01-30 덕산하이메탈(주) 오원자 헤테로 고리를 포함하는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그 단말
EP2555594A4 (en) * 2010-03-31 2014-05-07 Toray Industries DONOR SUBSTRATE FOR TRANSFE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KR101757444B1 (ko) * 2010-04-30 2017-07-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장치
TW201228066A (en) 2010-12-31 2012-07-01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5925511B2 (ja) * 2011-02-11 2016-05-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ユニット、発光装置、照明装置
WO2012111579A1 (en) * 2011-02-16 2012-08-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KR102523324B1 (ko) * 2011-02-16 2023-04-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JP2013133278A (ja) 2011-12-23 2013-07-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発光素子用材料の合成方法
KR20150052024A (ko) * 2012-09-04 2015-05-13 미쯔비시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4054551A1 (en) * 2012-10-03 2014-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3869A1 (en) * 1998-12-28 2000-12-27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N1926925A (zh) * 2004-03-02 2007-03-0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2010192474A (ja) * 2009-02-13 2010-09-02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有機el照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7372A (zh) 2014-05-01
TW201830749A (zh) 2018-08-16
JP2018117159A (ja) 2018-07-26
KR102230045B1 (ko) 2021-03-22
KR20200035481A (ko) 2020-04-03
US20160197299A1 (en) 2016-07-07
TWI482325B (zh) 2015-04-21
JP2021061423A (ja) 2021-04-15
WO2014054551A1 (en) 2014-04-10
KR20150068411A (ko) 2015-06-19
JP2014090165A (ja) 2014-05-15
US20150171358A1 (en) 2015-06-18
US9293723B2 (en) 2016-03-22
US9799843B2 (en) 2017-10-24
US8969863B2 (en) 2015-03-03
TW201519489A (zh) 2015-05-16
US20140091293A1 (en) 2014-04-03
TWI648893B (zh) 2019-01-21
JP2022118207A (ja)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97222B1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선스 재료 및 발광 소자
TWI642216B (zh)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I696616B (zh) 有機化合物、發光元件、顯示模組、照明模組、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TWI603518B (zh)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JP2022082817A (ja) 発光装置
TWI733065B (zh)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TW202339325A (zh) 發光元件、顯示模組、照明模組、發光裝置、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KR20180128992A (ko)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102456659B1 (ko) 유기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JP2023166507A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JP6815076B2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TW201311860A (zh)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顯示裝置、照明設備以及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