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835B - 開蓋器 - Google Patents

開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9835B
TWI609835B TW105121101A TW105121101A TWI609835B TW I609835 B TWI609835 B TW I609835B TW 105121101 A TW105121101 A TW 105121101A TW 105121101 A TW105121101 A TW 105121101A TW I609835 B TWI609835 B TW I6098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crew cap
cap
head
ope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2818A (zh
Inventor
Hiromitsu Nakashim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1742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2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8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14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for removing tightly-fitting lids or covers, e.g. of shoe-polish tins, by gripping and ro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16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for removing flanged caps, e.g. crown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18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for removing threaded c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開蓋器
本發明是關於用來將裝設於容器之口部之螺旋蓋與安裝於該螺旋蓋以防止手動進行之螺旋蓋打開之環狀部卸除之開蓋器。
作為該開蓋器,已知揭示於下述專利文獻1之構造。以開蓋器開蓋之容器是焙煎完畢之咖啡豆,該咖啡豆具有放出碳酸氣體之性質。因此,若填充於保管焙煎完畢之咖啡豆用之容器,會因碳酸氣體而內壓升高。因此,為了提高密封性而將容器之口部以螺旋蓋強固地蓋緊。使用者若想要以手動鬆開此螺旋蓋,需要相當之握力、腕力。針對上述問題,係使用相當於專用治具之開蓋器來打開螺旋蓋。此開蓋器具有針部,於開蓋前將針部刺入以釋放內壓。
如上述,螺旋蓋強固地蓋緊,且是以專用開蓋器開啟者,但只要有足夠之腕力,使用者亦可能以手動打開。如此一來,會成為在內壓比外氣壓高之狀態下打開螺旋蓋,產生內容物噴出之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在下述 專利文獻1中,係於螺旋蓋周圍安裝有環狀部,以免誤以手動打開。而且,此環狀部亦使用開蓋器卸除。
於專利文獻1中之開蓋器之使用方法大致如下。開蓋器具備蓋於螺旋蓋之頭部與一對臂部。藉由將此臂部以手持並關閉操作,使頭部之抵接部壓接於螺旋蓋。其後,藉由將開蓋器旋轉操作,螺旋蓋從容器之口部卸下。此時,環狀部仍是裝設於口部之狀態。因此,將開蓋器再度裝設於容器之口部,操作設於頭部之卡止部,使卡止部卡止於環狀部,將環狀部從口部卸除。
【先前技術】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5859551號
揭示於上述專利文獻1之開蓋器之課題如下。亦即,在進行將螺旋蓋卸除之操作後,還需要再將環狀部卸除之操作,有操作麻煩之問題。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實情而為,其課題是提供在將於周圍具有環狀部之 螺旋蓋卸除時可效率良好地將螺旋蓋與環狀部卸除之開蓋器。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開蓋器是一種開蓋器,用來將裝設於容器之口部之螺旋蓋與安裝於該螺旋蓋之周圍以防止手動進行之螺旋蓋打開之環狀部卸除,其特徵在於:具備頭部,覆蓋於前述螺旋蓋;一對臂部,從前述頭部延伸出;前述頭部具備抵接部,可壓接或卡合於前述螺旋蓋之周面部;頂面對向部,對向於前述螺旋蓋之頂面部;針部,設於此頂面對向部,可貫通前述螺旋蓋之頂面部;卡合部,可卡合於前述環狀部;將前述一對臂部往關閉方向操作時,前述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前述螺旋蓋之周面部,且前述卡合部與前述環狀部卡合,可將前述螺旋蓋與前述環狀部同時卸除。
將因該構成而導致之開蓋器之作用、效果於以下說明。此開蓋器具備頭部與一對臂部。頭部具備針部,此針部藉由使螺旋蓋之頂面部貫通,可使容器內之內壓釋放。此外,頭部具備抵接部,藉由將一對臂部關閉操作, 可使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螺旋蓋之周面部。因此,可於藉由針部將內壓釋放後,打開螺旋蓋。此外,頭部具備可卡合於環狀部之卡合部。此卡合部構成為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螺旋蓋,且卡合於環狀部。因此,可與螺旋蓋之卸除同時將環狀部亦卸除。其結果,可提供可效率良好地將螺旋蓋與環狀部卸除之開蓋器。
本發明較佳為,前述頭部、前述臂部、前述卡合部是以樹脂一體形成。
藉由將此等部分一體形成,可減少零件數目,有助於降低成本。此外,由於頭部、臂部、卡合部一體形成,因此藉由操作臂部,頭部之抵接部與卡合部即同時動作。因此,可容易實現用來將螺旋蓋與環狀部同時卸除之構成。
本發明較佳為,前述頂面對向部具備針固定部,保持前述針部之上端部;針支持部,支持此針固定部;於前述針固定部形成貫通孔,前述貫通孔將前述針固定部於上下方向貫通,前述針部由管狀構件構成,前述針部之內部空間連通於前述針固定部之前述貫通孔,前述針支持部一體形成於前述頭部。
設於頭部之頂面對向部具有針固定部與針支持部。於針固定部固定有由管狀構件構成之針部。藉此,藉由針部貫通螺旋蓋之頂面部,可將內壓透過針部往外部釋放。此外,針固定部被針支持部支持,針支持部一體形成於頭部。藉由一體形成,可有助於零件成本之減少。
本發明較佳為,前述頭部具備形成為俯視C字狀之框部,可藉由操作前述一對臂部使C字之開啟位置往關閉方向彈性變形,以將前述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前述螺旋蓋之周面部,於與前述C字之開啟位置對向之側,前述針支持部與前述框部藉由一體形成而連結。
頭部具備形成為C字狀之框部,可使此C字狀之開啟位置藉由一對臂部開啟或關閉。藉由關閉操作,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螺旋蓋之周面部,故可將螺旋蓋往開啟之方向操作。此外,針支持部雖與框部一體形成,但於與C字之開啟位置對向之側連結。該側是不會因臂部之操作而彈性變形之位置。因此,可不影響臂部之開閉操作,將針支持部以連結於框部之狀態形成。
本發明較佳為,前述針支持部在俯視狀態下是圓形狀,在進行前述一對臂部之關閉操作前之狀態下,於前述針支持部與前述框部之間形成有圓弧狀之溝槽。
藉由該構成,藉由形成圓弧狀之溝槽,容易使臂部彈性變形,操作性 提升。
本發明較佳為,前述針固定部形成為覆蓋於前述針支持部之蓋狀。
藉由設定為該構成,只要將固定有針部之蓋上之針固定部覆蓋於針支持部即可組裝。
A‧‧‧環狀部
A1‧‧‧環狀部本體
A11‧‧‧圓筒部
A12‧‧‧凸緣部
B‧‧‧開蓋器
B1‧‧‧頭部
B2‧‧‧臂部
C1‧‧‧容器
C2‧‧‧螺旋蓋
C21‧‧‧頂面部
C22‧‧‧周面部
1‧‧‧框部
2‧‧‧抵接部
3‧‧‧頂面對向部
4‧‧‧針蓋部
5‧‧‧針蓋部返回彈簧
6‧‧‧針部
7‧‧‧蓋部(針固定部)
8‧‧‧卡合部
10‧‧‧導引溝槽
20‧‧‧止滑橡膠
21‧‧‧橡膠安裝部
30‧‧‧針支持部
31‧‧‧連結部
32‧‧‧溝槽
33‧‧‧圓筒部
34‧‧‧卡合爪
60‧‧‧前端部
61‧‧‧固定部
圖1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開蓋器及容器之立體圖。
圖2(a)是環狀部之立體圖,(b)是環狀部之俯視圖,(c)是(b)之W-W線剖面圖。
圖3是從上方觀察開蓋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4是從下方觀察開蓋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5是從上面觀察頭部之俯視圖。
圖6是從下方觀察頭部之俯視圖。
圖7是顯示頭部之詳細構成之剖面圖(與臂部正交之方向之剖面圖)
圖8是顯示頭部之詳細構成之剖面圖(沿著臂部之方向之剖面圖)
圖9是顯示以開蓋器進行之螺旋蓋之開放動作之圖。
圖10是顯示以開蓋器進行之螺旋蓋之開放動作之圖。
圖11是顯示以開蓋器進行之螺旋蓋之開放動作之圖。
圖12是顯示以開蓋器進行之螺旋蓋之開放動作之圖。
圖13是顯示以開蓋器進行之螺旋蓋之開放動作之圖。
使用圖式說明本發明之開蓋器之理想實施形態。此開蓋器是如圖1所示,於將螺旋蓋C2卸除時使用者。開蓋器可藉由對螺旋蓋C2賦予旋轉力矩來將螺旋蓋C2卸除。此外,可將裝設於螺旋蓋C2周圍之環狀部A與螺旋蓋C2一起卸除。
<容器及螺旋蓋>
容器C1及螺旋蓋C2是鋁合金製,形成為能承受0.35MPa以上之內壓。於容器C1填充有焙煎完畢之咖啡豆。由於從咖啡豆放出之碳酸氣體,容器C1之內壓可能到達0.25~0.35MPa。
容器C1之口部呈圓筒狀,於口部之外周面形成有螺紋。螺旋蓋C2是將容器C1密封者。螺旋蓋C2具備圓板狀之頂面部C21與形成於頂面部C21緣部之圓筒狀之周面部C22,呈有蓋圓筒狀。於周面部C22之內周面形成有螺紋。螺旋蓋C2於對容器C1填充咖啡豆後,蓋緊於容器C1之口部。
<環狀部>
環狀部A,是阻礙以開蓋器B以外之手段(例如其他工具或人之手等)進行之開蓋之障礙物,於焙煎工廠裝設於容器C1之口部。環狀部A相對於 容器C1之口部及螺旋蓋C2可自由旋轉,即使使用者使環狀部A旋轉,旋轉力矩也不會作用於螺旋蓋C2。另外,裝有咖啡豆之容器C1在於其口部裝設有環狀部A之狀態下在市場流通,到達消費者手中。
環狀部A,如圖2(a)所示,具備環狀部本體A1、從環狀部本體A1立起之複數個導引部A2、從環狀部本體A1往其徑方向內側伸出之複數個伸出部A3。環狀部A是合成樹脂製。
環狀部本體A1,如圖2(b)所示,具備圓筒部A11、形成於圓筒部A11上端部之凸緣部A12。凸緣部A12從圓筒部A11之外周面向外側伸出。如圖9所示,環狀部本體A1成形為比螺旋蓋C2之外徑大之內徑,環狀部本體A1之內周面對向於螺旋蓋C2之周面部C22之下半部分。
複數個導引部A2,如圖2(a)所示皆為彎曲板狀,於環狀部本體A1之周方向隔開間隔配置。如圖2(b)所示,導引部A2沿著凸緣部A12之外緣配置。將各導引部A2從上方觀察之形狀是圓弧狀。如圖2(c)所示,各導引部A2從凸緣部A12之上面往上方大致垂直地立起。另外,將導引部A2從正面觀察之形狀是矩形狀。如圖10所示,導引部A2位於從螺旋蓋C2之周面部C22離開之處,導引部A2之內周面對向於周面部C22之上半部分。
伸出部A3,如圖2(a)所示,從圓筒部A11之下端部之內周面懸臂梁狀地伸出。伸出部A3呈平板狀,如圖2(b)所示,將伸出部A3從上方觀 察之形狀是矩形狀。伸出部A3,於圓筒部A11之周方向隔開間隔配置有複數個。如圖10所示,伸出部A3之前端,抵接或接近於容器C1之口部之根部,於搬運容器C1等時環狀部A欲從口部脫落時,卡合於容器C1之螺紋或螺旋蓋C2之下端。由於只要設置伸出部A3,環狀部A不容易脫落,因此可防止環狀部A不慎脫落。另外,圖示雖省略,但於容器C1之口部形成有凸緣或段差之場合,亦可使伸出部A3之前端卡合於凸緣等。
<開蓋器>
開蓋器B,如圖1所示,具備覆蓋於螺旋蓋C2之頭部B1、從頭部B1延伸出之一對臂部B2、B2。開蓋器B,具備將容器C1之內壓減壓之機能、對螺旋蓋C2賦予旋轉力矩之機能及進行環狀部A之卸除之機能。
圖1是從上方觀察開蓋器B之立體圖。圖3是從上方觀察開蓋器B之分解立體圖。圖4是從下方觀察開蓋器B之分解立體圖。圖5是從上面觀察頭部B1之俯視圖。圖6是從下方觀察頭部B1之俯視圖。
頭部B1具備:俯視C字狀之框部1;抵接部2,壓接於前述螺旋蓋C2之周面部C22;頂面對向部3,對向於前述螺旋蓋C2之頂面部C21;針部4,可貫通頂面部C21;掛止部8,可掛止於環狀部A之外周。此外,如圖4所示,於頭部B1之下面形成有可***環狀部A之導引部A2之導引溝槽。
臂部B2隔開間隔並列。一方之臂部B2連接於框部1之一端部,另一 方之臂部B2連接於框部1之另一端部。亦即,各臂部B2,從框部1懸臂狀(cantilever狀)地延伸出。此外,臂部B2之中,於作為握把之部分之表面,形成有作為止滑部之複數個凸部較理想。
兩臂部B2之分離距離,隨著接近框部1而漸減,於基端部(鄰接於框部1之部位)成為最小。若握緊兩臂部B2使兩者接近,隨著從框部1遠離而接近量變大之結果,兩臂部B2之分離距離隨著接近框部1而漸增,於基端部成為最大。另外,臂部B2之基端部中之分離距離,在使兩臂部B2接近之場合,比不使接近之場合小。另外,臂部B2之形狀可進行各種變更,並非限定於本實施形態者。
頭部B1之框部1與一對臂部B2,例如由熱塑性之樹脂材料(例如聚丙烯等)構成,以射出成型一體形成。形成有被框部1包圍、在仰視狀態下呈圓形狀之空間V1,形成有夾於框部1兩端部之空間V2。空間V2之開口寬度比空間V1之直徑小。以覆蓋於空間V1上之方式設有針支持部30。
抵接部2,由止滑橡膠20、安裝有此止滑橡膠20之橡膠安裝部21構成。止滑橡膠20配置為可壓接於螺旋蓋C2之周面部C22。止滑橡膠20,由矽橡膠等彈性構件形成。止滑橡膠20,在俯視狀態下是C字狀。如圖6所示,於中央部形成有卡合突起20a,於兩端部亦形成有L字狀之卡合突起20b。於橡膠安裝部21亦分別形成有此等卡合突起20a、20b卡合之卡合溝槽21a、21b。此外,於止滑橡膠20之周面形成有凹凸部20c,構成為剛好嵌入形成 於橡膠安裝部21之凹凸部21c。止滑橡膠20之對橡膠安裝部21之安裝,雖可僅用上述卡合機構,但亦能藉由併用接著等進一步強固地結合。
於頭部B1之下面,形成有可將環狀部A之導引部A2***之導引溝槽10。導引溝槽10形成有兩個,具有三個之導引部A2中之兩個導引部A2可***。導引溝槽10,形成為約90度之圓弧,圓周方向之長度比導引部A2之長度稍長,溝槽寬度比導引部A2之寬度稍大。導引溝槽10,形成於卡合突起20a與卡合部8之間之位置。
頂面對向部3,具有針支持部30,與框部1一體形成。另外,框部1與臂部B2亦一體形成。針支持部30形成為在俯視狀態下呈圓形狀。針支持部30,藉由連結部31與框部1連結。如圖5所示,連結部31,位於針支持部30之左側亦即與臂部B2相反側。以角度約90度之範圍連結有針支持部30。藉此,於與框部1之間形成有圓弧狀之溝槽32。藉由形成有此溝槽32,一對臂部B2容易彈性變形,容易往關閉方向操作。
如圖3所示,針支持部30於中央具有圓筒部33,於圓筒部33之圓周面於三處形成有卡合爪34。此卡合爪34,是為了結合蓋部7(相當於針固定部)而設。此外,於針支持部30之最外周形成有立壁部35。
針部6形成為管狀構件,於內部形成有貫通孔。針部6,以不銹鋼等金屬形成。針部6之前端部60切割為銳利,成為容易刺入螺旋蓋C2之頂面 部C21之形狀。針部6之前端部60之相反側是固定部61,是固定於蓋部7之位置。於固定部61,沿著圓周方向形成有溝槽。
針蓋部4是為了使使用者不會不小心觸碰針部6前端而覆蓋針部6者。於針蓋部4,於中央部形成有用來導引針部6之導引孔40。針蓋部4整體地形成為蓋狀,形成有凸緣部41。針蓋部4可上下滑動地***針支持部30之圓筒部33內。於圓筒部33之端部形成有脫落防止段部36,脫落防止段部36之內徑比圓筒部33之內徑小些許。由於針蓋部4之凸緣部41之外徑比脫落防止段部36之內徑大,因此藉由此脫落防止段部36防止針蓋部4之往下方之脫落。
於蓋部7之中央部形成有第一貫通孔70與第二貫通孔71。第一貫通孔70之內徑比第二貫通孔71之內徑大。藉由對第一貫通孔70壓入針部6之固定部61,以於第一貫通孔70固定針部6。藉由形成直徑相異之第一貫通孔70與第二貫通孔71而形成有段差,可作為將針部6壓入時之止動件發揮機能。
針蓋部返回彈簧5,是壓縮線圈彈簧,將針蓋部4隨時往突出方向亦即覆蓋針部6之方向彈壓。針蓋部返回彈簧5之一端部***針蓋部4之內部空間,另一端部安裝於彈簧安裝段部37。
蓋部7,具有頂面部72與周面部73。於頂面部72中央形成有第二貫通 孔71。在比周面部73下方處,於內徑側形成有嵌合立壁部74。此嵌合立壁部74,嵌合於針支持部30之立壁部35之內徑側。
如圖4所示,於蓋部7之內側,於三處形成有卡合片75。卡合片75,是從蓋部7之頂面部72之背面側垂直延伸之薄片,形成為容易彈性變形。於個別之卡合片75形成有卡合孔75a,卡合於針支持部30之卡合爪34。藉由上述構成,構成為蓋部7不會從針支持部30脫落。
於框部1之背面側,於兩處一體形成有卡合部8。卡合部8具有卡合爪80,可進入環狀部A之凸緣部A12之下部。藉由將一對臂部B2關閉操作,一對卡合部8亦往內側移動,進入環狀部A之凸緣部A12之下部。
<開蓋器之使用方法>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開蓋器之使用方法。於開蓋器B(參照圖1等)之使用者將螺旋蓋C2卸除時,如圖9所示,首先,將頭部B1配置於環狀部A及螺旋蓋C2之上。
其次,如圖10所示,將抵接部2之下端部***於導引部A2與螺旋蓋C2之間之空間V3。抵接部2進入空間V3後,針部6之前端部60位於螺旋蓋C2之大致中央部,且成為限制頭部B1之橫移動之狀態。另外,此時針部6是被針蓋部4覆蓋之狀態。此外,抵接部2是進入至空間V3之途中之狀態。另外,環狀部A之三個導引部A2中之兩個導引部A2之上端部成為 進入形成於頭部B1之導引溝槽10之狀態。剩下一個導引部A2之上端部成為進入位於形成為C字狀之框部1之開啟位置之空間V2之狀態。
接著,使用者對頭部B1賦予向下之力。使用者對頭部B1施加向下之力後,如圖11所示,針部6之前端部60貫通頂面部C21,頭部B1往下方向移動。在使用者使頭部B1往下方向移動後,抵接部2成為進入導引部A2與螺旋蓋C2之間之狀態,導引部A2,成為其大部分進入導引溝槽10之狀態。此時,針蓋部4抵抗針蓋部返回彈簧5之彈壓力往上方移動,成為收容於圓筒部33之內徑側之狀態。
針部6貫通頂面部C21後,容器C1內之氣體通過針部6之內部及第二貫通孔71往外部放出,容器C1之內壓減少。
容器C1之內壓釋放後,使用者握緊如圖1所示之一對臂部B2使兩者接近,使框部1縮徑(箭頭D)。在以使用者之握力使框部1縮徑後,抵接部2連動於框部1之縮徑而縮徑,如圖12所示,抵接部2之止滑橡膠20之表面壓接於螺旋蓋C2之周面部C22。
此外,設有卡合部8之框部1亦縮徑(圖12之箭頭E)。因此,卡合部8之卡合爪80接近環狀部A之圓筒部A11,且進一步進入凸緣部A12之下側。
其後,使用者一邊維持抵接部2壓接於周面部C22之狀態,一邊以螺旋蓋C2為中心使一對臂部B2旋轉,透過抵接部2對螺旋蓋C2賦予旋轉力矩。另外,於維持抵接部2壓接於周面部C22之狀態之場合,使用者將如圖1所示之一對臂部B2持續握緊。或者,只要使用使一對臂部B2在使接近之狀態下使卡止之鎖定構件(不圖示),操作性即更加提升。
在對螺旋蓋C2賦予既定值以上之旋轉力矩後,螺旋蓋C2之蓋緊即鬆弛,故如圖13所示,使用者可容易將螺旋蓋C2從容器C1卸除。此外,在卡合爪80將環狀部A卡止之狀態下賦予旋轉力矩,故可與螺旋蓋C2一起將環狀部A亦卸除。因此,可以一次之操作將螺旋蓋C2與環狀部A同時卸除,較便利。
<其他實施形態>
作為抵接部2之構成,說明了設有止滑橡膠20之構成,但亦可不設止滑橡膠20。除了設置止滑橡膠20以外,亦可使表面凹凸、進行止滑之表面處理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了抵接部2壓接於螺旋蓋C2之構成,但亦可採用卡合之構成。例如,亦可將卡合於形成於周面部C22之螺紋之凹凸之卡合部形成於抵接部2。
B1‧‧‧頭部
B2‧‧‧臂部
1‧‧‧框部
2‧‧‧抵接部
3‧‧‧頂面對向部
4‧‧‧針蓋部
5‧‧‧針蓋部返回彈簧
6‧‧‧針部
7‧‧‧蓋部(針固定部)
20‧‧‧止滑橡膠
20a‧‧‧卡合突起
20b‧‧‧卡合突起
20c‧‧‧凹凸部
30‧‧‧針支持部
31‧‧‧連結部
32‧‧‧溝槽
33‧‧‧圓筒部
34‧‧‧卡合爪
35‧‧‧立壁部
60‧‧‧前端部
61‧‧‧固定部

Claims (6)

  1. 一種開蓋器,用來將裝設於容器之口部之螺旋蓋與安裝於該螺旋蓋之周圍以防止手動進行之螺旋蓋打開之環狀部卸除,其特徵在於:具備頭部,覆蓋於前述螺旋蓋;一對臂部,從前述頭部延伸出;前述頭部具備抵接部,可壓接或卡合於前述螺旋蓋之周面部;頂面對向部,對向於前述螺旋蓋之頂面部;針部,設於此頂面對向部,可貫通前述螺旋蓋之頂面部;卡合部,可卡合於前述環狀部;將前述一對臂部往關閉方向操作時,前述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前述螺旋蓋之周面部,且前述卡合部與前述環狀部卡合,可將前述螺旋蓋與前述環狀部同時卸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開蓋器,其中,前述頭部、前述臂部、前述卡合部是以樹脂一體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開蓋器,其中,前述頂面對向部具備針固定部,保持前述針部之上端部;針支持部,支持此針固定部;於前述針固定部形成貫通孔,前述貫通孔將前述針固定部於上下方向貫通, 前述針部由管狀構件構成,前述針部之內部空間連通於前述針固定部之前述貫通孔,前述針支持部一體形成於前述頭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開蓋器,其中,前述頭部具備形成為俯視C字狀之框部,可藉由操作前述一對臂部使C字之開啟位置往關閉方向彈性變形,以將前述抵接部壓接或卡合於前述螺旋蓋之周面部,於與前述C字之開啟位置對向之側,前述針支持部與前述框部藉由一體形成而連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開蓋器,其中,前述針支持部在俯視狀態下是圓形狀,在進行前述一對臂部之關閉操作前之狀態下,於前述針支持部與前述框部之間形成有圓弧狀之溝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開蓋器,其中,前述針固定部形成為覆蓋於前述針支持部之蓋部。
TW105121101A 2016-06-03 2016-07-04 開蓋器 TWI609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6665 WO2017208460A1 (ja) 2016-06-03 2016-06-03 キャップオープ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2818A TW201742818A (zh) 2017-12-16
TWI609835B true TWI609835B (zh) 2018-01-01

Family

ID=57123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101A TWI609835B (zh) 2016-06-03 2016-07-04 開蓋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005896B1 (zh)
KR (1) KR101911799B1 (zh)
CN (1) CN107690417B (zh)
HK (1) HK1243694A1 (zh)
TW (1) TWI609835B (zh)
WO (1) WO201720846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3490A (ja) * 1995-12-28 1997-07-15 Kawashima Kogyo Kk ネジ蓋開け具
TW543655U (en) * 2002-11-28 2003-07-21 Shiue-Chin J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piercing and flow-guiding device for sealed can
TWM400472U (en) * 2010-10-14 2011-03-21 Guan-Lin Chen Multi-opener device
JP2011102149A (ja) * 2009-11-10 2011-05-26 Imaizumi:Kk ペットボトルストロー孔あけ治具
TW201311541A (zh) * 2011-09-09 2013-03-16 Nippon Light Metal Co 開蓋用具組以及開蓋器
WO2015134002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Eldessouky Ali W Clamping ratchet wren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9857U (ja) * 1999-12-21 2000-07-04 株式会社 ティ・アンド・エス日森 ネジ付き蓋およびプルトップ付き蓋両用開け具
JP4407951B2 (ja) * 2005-07-29 2010-02-0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ねじ状蓋開蓋具
JP2007091272A (ja) * 2005-09-28 2007-04-1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キャップ開封器具
US9525704B2 (en) * 2011-08-15 2016-12-2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ffic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3490A (ja) * 1995-12-28 1997-07-15 Kawashima Kogyo Kk ネジ蓋開け具
TW543655U (en) * 2002-11-28 2003-07-21 Shiue-Chin J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piercing and flow-guiding device for sealed can
JP2011102149A (ja) * 2009-11-10 2011-05-26 Imaizumi:Kk ペットボトルストロー孔あけ治具
TWM400472U (en) * 2010-10-14 2011-03-21 Guan-Lin Chen Multi-opener device
TW201311541A (zh) * 2011-09-09 2013-03-16 Nippon Light Metal Co 開蓋用具組以及開蓋器
WO2015134002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Eldessouky Ali W Clamping ratchet wren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0417A (zh) 2018-02-13
JP6005896B1 (ja) 2016-10-12
KR101911799B1 (ko) 2018-10-25
KR20180006265A (ko) 2018-01-17
TW201742818A (zh) 2017-12-16
HK1243694A1 (zh) 2018-07-20
CN107690417B (zh) 2020-06-19
WO2017208460A1 (ja) 2017-12-07
JPWO2017208460A1 (ja)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8285B (zh) Opening set and opening device
KR100267172B1 (ko) 어린아이에게 안전한 부착장치 및 용기
KR100634354B1 (ko) 첨가제 첨가용 위조방지 이중캡
KR101092814B1 (ko) 재구성 장치
US20210330129A1 (en) Adapter between a disposable cup and a blender blade assembly
KR100735846B1 (ko) 위험물 안전 개폐 용기
EP2298659A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JP2016512135A (ja) 移送セット
KR20230145299A (ko) 브이자형 위조방지스커트링을 가지는 수용부를 겸비한 투명캡
TWI503264B (zh) 吐出器及帶有吐出器之容器
WO2006083606A2 (en) Easy open container closure
TWI609835B (zh) 開蓋器
KR100646378B1 (ko) 안전용기
JP7184568B2 (ja) ねじキャップ
EP1598282A1 (en) A covering device
KR101518258B1 (ko) 열림 방지용 용기 마개
JP2004521715A (ja) 針用容器の改良
EP2904950A1 (fr) Autocuiseur à trou d&#39;homme avec moyen de retenue du couvercle
JP3484404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ボトル用ハンドル
JP2006103715A (ja) セーフティーキャップ装置
JP3201753B2 (ja) 瓶の口部の構造
KR101412702B1 (ko) 용기마개용 개폐장치
CN210930696U (zh) 容器盖、杯盖以及杯子
KR200396092Y1 (ko) 안전마개 및 이와 결합되는 용기구조
JP3929113B2 (ja) 合成樹脂製の安全キャ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