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4668B -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 Google Patents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4668B
TWI604668B TW104115560A TW104115560A TWI604668B TW I604668 B TWI604668 B TW I604668B TW 104115560 A TW104115560 A TW 104115560A TW 104115560 A TW104115560 A TW 104115560A TW I604668 B TWI604668 B TW I6046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ci
inclined plate
plate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5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0747A (zh
Inventor
翁仁龍
宋柏駿
高永順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5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466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0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4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4668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外罩與連接器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電腦主機內之擴充裝置的效能不斷攀升。以顯示卡為例,其在高效能運作時會發出大量的熱,為了提昇散熱的效果,目前,市售的顯示卡通常會在其中一側配置風扇,以將顯示卡上的晶片所產生的熱量以對流的方式快速地帶走。然而,由於此類的顯示卡較重,當顯示卡插置於主機板上的連接器時,可能會使得連接器的殼體裂開。
本發明提供一種PCI-E連接器外罩,其可保護PCI-E連接器,以降低PCI-E連接器裂開的機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其具有上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
本發明的一種PCI-E連接器外罩,適於罩設於一PCI-E連接器並固定至一主機板,其中PCI-E連接器包括相對的一連接器頂面與一連接器底面、相對的一第一連接器側面與一第二連接器側面、相對的一第三連接器側面與一第四連接器側面,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凹陷部。PCI-E連接器外罩包括一第一外罩側面、一第二外罩側面及一外罩頂面。第一外罩側面包括一第一裂口及由第一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一傾斜板體。第二外罩側面配置於第一外罩側面的相對位置且包括一第二裂口及由第二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二傾斜板體,其中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傾斜板體朝向彼此傾斜。外罩頂面連接於第一外罩側面與第二外罩側面,其中當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PCI-E連接器時,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
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分別具有靠近連接器頂面的一第一頂壁與一第二頂壁,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的第一頂壁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的第二頂壁。
第一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第一頂壁的兩第一側壁,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第二頂壁的兩第二側壁,第一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第一側壁,且第二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第二側壁。
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二傾斜板體,這些第二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這些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第二連接器凹陷部,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二傾斜板體,這些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這些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二傾斜板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與這些第二傾斜板體的位置對稱或是不對稱,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與這些第二傾斜板體的數量相同或是不相同。
第一外罩側面與第二外罩側面的至少一者具有一彎折部。
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扣合部,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或第二外罩側面,這些扣合部適於彎折以扣合於PCI-E連接器的第三連接器側面或第四連接器側面。
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連接腳,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以及第二外罩側面,PCI-E連接器外罩適於藉由這些連接腳連接至主機板,且這些連接腳具有一粗糙面、一彎折部或一破孔。
本發明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適於固定至一主機板,PCI-E連接器模組包括一PCI-E連接器及一PCI-E連接器外罩。 PCI-E連接器包括相對的一連接器頂面與一連接器底面、相對的一第一連接器側面與一第二連接器側面、相對的一第三連接器側面與一第四連接器側面,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凹陷部。PCI-E連接器外罩包括一第一外罩側面、一第二外罩側面及一外罩頂面。第一外罩側面包括一第一裂口及由第一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一傾斜板體。第二外罩側面配置於第一外罩側面的相對位置且包括一第二裂口及由第二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二傾斜板體,其中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朝向彼此傾斜。外罩頂面連接於第一外罩側面與第二外罩側面,其中當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PCI-E連接器時,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
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分別具有靠近連接器頂面的一第一頂壁與一第二頂壁,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的第一頂壁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的第二頂壁。
第一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第一頂壁的兩第一側壁,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第二頂壁的兩第二側壁,第一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第一側壁,且第二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第二側壁。
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二傾 斜板體,這些第二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這些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第二連接器凹陷部,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二傾斜板體,這些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這些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第二傾斜板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與這些第二傾斜板體的位置對稱或是不對稱,且這些第一傾斜板體與這些第二傾斜板體的數量相同或是不相同。
第一外罩側面與第二外罩側面的至少一者具有一彎折部。
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扣合部,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或第二外罩側面,這些扣合部適於彎折以扣合於PCI-E連接器的第三連接器側面或第四連接器側面。
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連接腳,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以及第二外罩側面,PCI-E連接器外罩適於藉由這些連接腳連接至主機板,且這些連接腳具有一粗糙面、一彎折部或一破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此段敘述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次要手段)。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PCI-E連接器模組透過將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PCI-E連接器上,PCI-E連接器外罩的第一外罩側 面的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外罩側面的第二傾斜板體抵靠PCI-E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而加強PCI-E連接器的結構強度。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10'、10"‧‧‧PCI-E連接器模組
100、100"‧‧‧PCI-E連接器
110‧‧‧連接器頂面
120‧‧‧連接器底面
130、130"‧‧‧第一連接器側面
132、132"‧‧‧第一連接器凹陷部
132a、132a"‧‧‧第一頂壁
132b、132b"‧‧‧第一側壁
140、140"‧‧‧第二連接器側面
142、142"‧‧‧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142a、142a"‧‧‧第二頂壁
142b、142b"‧‧‧第二側壁
150‧‧‧第三連接器側面
160‧‧‧第四連接器側面
200、200'‧‧‧PCI-E連接器外罩
210‧‧‧外罩頂面
220、220'、220"‧‧‧第一外罩側面
222‧‧‧第一裂口
224、224'、224"‧‧‧第一傾斜板體
224a、224a'、224a"‧‧‧頂邊
224b、224b'、224b"‧‧‧側邊
224c‧‧‧底邊
226、236‧‧‧彎折部
230、230'、230"‧‧‧第二外罩側面
232‧‧‧第二裂口
234、234'、234"‧‧‧第二傾斜板體
234a、234a'、234a"‧‧‧頂邊
234b、234b'、234b"‧‧‧側邊
234c‧‧‧底邊
240‧‧‧第三外罩側面
250‧‧‧連接腳
260‧‧‧扣合部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的示意圖。
圖2與圖3是圖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4與圖5是圖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外罩的示意圖。
圖6至圖8分別是圖1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的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的示意圖。
圖12與圖13是圖1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的 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14與圖15是圖1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外罩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包括一PCI-E連接器100及一PCI-E連接器外罩200,PCI-E連接器模組10適於固定至一主機板(未繪示),以供一擴充卡(未繪示)插置於凹槽中,擴充卡便可透過PCI-E連接器100的針腳電性連接於主機板。擴充卡可為一顯示卡,但擴充卡的種類並不以此為限制。
一般而言,由於PCI-E連接器100的殼體的材質是塑料,受到材料上的限制,PCI-E連接器100的結構強度較差,若是插置在PCI-E連接器100上的擴充卡過重或是使用者在插拔擴充卡時操作不當,可能會使得PCI-E連接器100裂開。為了降低PCI-E連接器100裂開的機率,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在PCI-E連接器100外配置了金屬材質的PCI-E連接器外罩200,以提供PCI-E連接器100較佳的結構強度,下面將對此進行詳細的介紹。
圖2與圖3是圖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請先參閱圖2與圖3,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的PCI-E連接器100包括相對的一連接器頂面110與一連接器底面120、相對的一第一連接器側面130與一第二連接器 側面140、相對的一第三連接器側面150與一第四連接器側面160。
連接器頂面110與連接器底面120分別連接於第一連接器側面130、第二連接器側面140、第三連接器側面150與第四連接器側面1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側面130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在與連接器頂面110連接的部位垂直於連接器頂面110。但第一連接器側面130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在與連接器頂面110連接的部位也可以存在多個斜面凸出部(如習知的PCI-E連接器100)。
如圖2與圖3所示,第一連接器側面130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具有靠近連接器頂面110的一第一頂壁132a及鄰接於第一頂壁132a的兩第一側壁132b。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具有靠近連接器頂面110的一第二頂壁142a及鄰接於第二頂壁142a的兩第二側壁142b。
圖4與圖5是圖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外罩的示意圖。請參閱圖4與圖5,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的PCI-E連接器外罩200包括一外罩頂面210、一第一外罩側面220、一第二外罩側面230及第三外罩側面240。第一外罩側面220相對於第二外罩側面230,外罩頂面210連接於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第三外罩側面240至少連接於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
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外罩頂面210、第一外罩側面 220、第二外罩側面230及第三外罩側面240分別適於罩覆於PCI-E連接器100的連接器頂面110、第一連接器側面130、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及第三連接器側面150,而對PCI-E連接器100提供保護。第一外罩側面220包括一第一裂口222及由第一裂口222環繞出的一第一傾斜板體224。第二外罩側面230包括一第二裂口232及由第二裂口232環繞出的一第二傾斜板體234。
更詳細地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局部區域垂直於外罩頂面210,第一裂口222與第二裂口232分別為ㄇ字型的裂口。第一傾斜板體224的較遠離外罩頂面210的一邊(也就是底邊224c)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較遠離外罩頂面210的邊(也就是底邊234c)分別連接於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垂直區域。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朝向彼此傾斜。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之間的最短距離是在第一傾斜板體224的較靠近外罩頂面210的邊(也就是頂邊224a)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較靠近外罩頂面210的邊(也就是頂邊234a)之間。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一外罩側面220的垂直區域夾有一非零夾角,且第二傾斜板體234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垂直區域夾有一非零夾角。
接下來,將對PCI-E連接器外罩200配置在PCI-E連接器100上的固定狀態進行介紹。圖6至圖8分別是圖1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1、圖6至圖8,在圖1、圖6至圖8 中,特意將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線條加粗,清楚區隔出PCI-E連接器外罩200與PCI-E連接器100。
當PCI-E連接器外罩200罩設於PCI-E連接器100時,PCI-E連接器外罩200在第一外罩側面220上的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外罩側面230上的第二傾斜板體234分別抵靠於PCI-E連接器100的第一連接器側面130的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的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200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100。
更詳細地說,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傾斜板體224的頂邊224a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頂邊234a朝向彼此靠近,第一傾斜板體224的頂邊224a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頂邊234a會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第一頂壁132a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第二頂壁142a,而使PCI-E連接器100不會輕易地被向上拔起而脫離於PCI-E連接器外罩200。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裂口222與第二裂口232也可以是ㄈ字型或是ㄩ字型的裂口,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分別是由側邊224b、234b或是頂邊224a、234a連接於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垂直區域,而使得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可以由側邊224b、234b或是底邊224c、234c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部位與形式並不以上述為 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PCI-E連接器外罩200除了透過第一外罩側面220上的第一傾斜板體224以及第二外罩側面230上的第二傾斜板體234定位於PCI-E連接器100之外,PCI-E連接器外罩200更包括多個扣合部260,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220或第二外罩側面230,在本實施例中,這些扣合部260適於彎折以扣合於PCI-E連接器100的第四連接器側面160。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若PCI-E連接器外罩200未有第三外罩側面240,也可以透過這些扣合部260來扣合於PCI-E連接器100的第三連接器側面150。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PCI-E連接器外罩200罩設於PCI-E連接器100上時,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外罩頂面210會覆蓋至PCI-E連接器100的連接器頂面110,第一傾斜板體224的頂邊224a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頂邊234a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第一頂壁132a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第二頂壁142a,而使PCI-E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被限制在PCI-E連接器外罩200內。同時,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三外罩側面240會覆蓋至PCI-E連接器100的第三連接器側面150,且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220的扣合部26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扣合部260可彎折以扣合於PCI-E連接器100的第四連接器側面160,而使PCI-E連接器100在左右方向上被限制在PCI-E連接器外罩200內。並且,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分別會覆蓋至PCI-E連接器100的第一連接器側面130 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而使PCI-E連接器100在前後方向上被限制在PCI-E連接器外罩200內。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PCI-E連接器外罩200透過上述的結構設計而可在三維方向上均能夠穩固地固定於PCI-E連接器100,避免晃動偏移。需說明的是,上面僅描述其中一種PCI-E連接器外罩200固定於PCI-E連接器100的方式,PCI-E連接器外罩200固定於PCI-E連接器100的方式並不以此為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雖然第一傾斜板體224的側邊224b並沒有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兩第一側壁132b,且第二傾斜板體234的側邊234b並沒有抵靠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兩第二側壁142b,但本案並不限制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板體224也可以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第一側壁132b,且第二傾斜板體234也可以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第二側壁142b。舉例而言,第一傾斜板體224的兩側邊224b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兩側邊234b可以分別抵靠在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兩第一側壁132b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兩第二側壁142b,以使PCI-E連接器100在左右方向上被限制在PCI-E連接器外罩200內。在此實施例中,PCI-E連接器100就可以省略扣合部260與第三外罩側面240的設計。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避免在PCI-E連接器100上設置PCI-E連接器外罩200而造成主機板上空間減少,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厚度會受到限制。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PCI-E 連接器外罩200的厚度約為0.3公厘。然而,如此薄的金屬板通常具有較差的剛性。另外,一般來說,桌上型電腦的主機板通常是垂直地裝配在機箱(未繪示)內,配置在主機板上的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呈現水平,擴充卡會沿著水平方向插在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上。由於擴充卡(例如是顯示卡)可能有配置風扇等元件,而使得擴充卡較重,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在承受擴充卡的重力所產生的力矩時可能會使得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在寬度方向上被撐開,而使得擴充卡的金手指與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內的端子接觸不良。
為了提升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剛性,並使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能夠對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在本實施例中,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存在特別的設計,以使厚度較小的PCI-E連接器外罩200仍然能夠具有足夠的強度來保護PCI-E連接器100。
詳細而言,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至少一者具有一彎折部226、236。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分別透過沖壓的方式製作出兩個凸出的彎折部226、236。由於金屬在經過彎折沖壓之後會提升其剛性,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上的彎折部226、236可以使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具有 較佳的剛性,除了可以增加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結構強度之外,還能夠協助去維持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的寬度,而降低PCI-E連接器100的插槽裂開的機率。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若PCI-E連接器100的第一連接器側面130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有空間,兩彎折部226、236也可以分別凹入於第一外罩側面130與第二外罩側面140。或者,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彎折部226、236的其中之一呈凹陷狀,另一個呈凸出狀。在另一實施例中,彎折部226、236的形狀也可以是藉由正反面沖壓的方式製作出的波浪狀,彎折部226、236的樣式並不以上述為限制。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PCI-E連接器外罩200更包括多個連接腳250,這些連接腳250延伸自第一外罩側面220以及第二外罩側面230,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200能夠藉由這些連接腳250連接至主機板。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外罩200透過連接腳250能夠與PCI-E連接器100的針腳一起固定至主機板(例如是透過將連接腳250與PCI-E連接器100的針腳***主機板上對應的孔洞,再填入焊料的方式),而使PCI-E連接器外罩200能夠更穩固地套設在PCI-E連接器100上。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提升連接腳250固定於主機板上的連接強度,連接腳250可透過例如是沖壓、噴砂等多種方式在其上形成一粗糙面,以增加焊料在連接腳250上的附著性。或者,連接腳250上可透過沖壓等方式形成未沖斷的彎折部或是沖斷的 破孔。當連接腳250要固定於主機板時,部分的焊料會位在彎折部凹入的位置或是破孔內,而增加連接腳250固定於主機板上的連接強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這些連接腳250為接地腳,也就是說,當連接腳250固定至主機板時,連接腳250會接觸到主機板的接地線,而達到接地的功能。也就是說,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連接腳250除了有固定的功能之外,還可以對PCI-E連接器100提供防護電磁干擾的效果。
在前述的實施例中,PCI-E連接器100的第一連接器側面130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分別只有一個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一個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也分別只有一個第一傾斜板體224與一個第一傾斜板體234。但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制,且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一傾斜板體234的數量也可不對應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數量。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的示意圖。圖10是圖9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2、圖3、圖9與圖10,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與前一實施例相同,PCI-E連接器100的第一連接器側面130與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分別只有一個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一個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與前一實施例的PCI-E連 接器模組10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PCI-E連接器外罩200’的第一外罩側面220’包括多個第一傾斜板體224’,且第二外罩側面230’包括多個第二傾斜板體234’。這些第一傾斜板體224’共同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這些第二傾斜板體234’共同抵靠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外罩側面220’有兩個第一傾斜板體224’,且第二外罩側面230’有兩個第二傾斜板體234’,但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制。在本實施例中,這兩個第一傾斜板體224’與這兩個第二傾斜板體234’分別位在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上靠近兩側的位置。更精確地說,各第一傾斜板體224’的其中一個側邊224b’的位置對應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其中一個第一側壁132b,各第二傾斜板體234’的其中一個側邊234b’的位置對應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其中一個第二側壁142b。
因此,當PCI-E連接器外罩200’罩設於PCI-E連接器100時,各第一傾斜板體224’的頂邊224a’與各第二傾斜板體234’的頂邊234a’分別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第一頂壁132a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第二頂壁142a。位於圖面上左方的第一傾斜板體224’的左側邊224b’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左邊第一側壁132b,位於圖面上右方的第一傾斜板體224’的右側邊224b’抵靠於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右邊第一側壁132b。位於圖面上左方的第二傾斜板體234’的左側邊234’抵靠 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左邊第二側壁142b,位於圖面上右方的第二傾斜板體234’的右側邊234b’抵靠於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右邊第二側壁142b,PCI-E連接器外罩200’便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100。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的示意圖。圖12與圖13是圖1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1至圖13,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與前一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模組10’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PCI-E連接器100”的第一連接器側面130”包括多個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第二連接器側面140”包括多個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側面130”有兩個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第二連接器側面140”有兩個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數量與位置並不以此為限制。
圖14與圖15是圖11的PCI-E連接器模組的PCI-E連接器外罩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4與圖1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外罩側面220”有兩個第一傾斜板體224”,且第二外罩側面230”有兩個第二傾斜板體234”。這些第一傾斜板體224”與這些第二傾斜板體234”的數量與位置對應於PCI-E連接器100”的這些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這些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因此,當PCI-E連接器外罩200”罩設於PCI-E連接器100” 時,這些第一傾斜板體224”的頂邊224a”與側邊224b”分別抵靠於這些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的第一頂壁132a”與兩第一側壁132b”,這些第二傾斜板體234”的頂邊234a”與側邊234b”分別抵靠於這些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的第二頂壁142a”與兩第二側壁142b”,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200”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100”。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前述的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板體224”在第一外罩側面220”上的位置對稱於第二傾斜板體234”在第二外罩側面230”上的位置,且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數量相同。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板體224”在第一外罩側面220”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對稱於第二傾斜板體234”在第二外罩側面230”上的位置,且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的數量也可以不同。並且,第一傾斜板體224”與第二傾斜板體234”分布在第一外罩側面220”與第二外罩側面230”的位置並不以上述為限制,只要可以抵靠到第一連接器凹陷部132”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142”,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200”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100”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PCI-E連接器模組透過將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PCI-E連接器上,PCI-E連接器外罩的第一外罩側面的第一傾斜板體與第二外罩側面的第二傾斜板體抵靠PCI-E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以使PCI-E連接器外罩能夠定位於PCI-E連接器,而加強PCI-E連接器的結構強 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PCI-E連接器模組
100‧‧‧PCI-E連接器
200‧‧‧PCI-E連接器外罩
210‧‧‧外罩頂面
220‧‧‧第一外罩側面
222‧‧‧第一裂口
224‧‧‧第一傾斜板體
226‧‧‧彎折部
250‧‧‧連接腳

Claims (16)

  1. 一種PCI-E連接器外罩,適於罩設於一PCI-E連接器並固定至一主機板,其中該PCI-E連接器包括相對的一連接器頂面與一連接器底面、相對的一第一連接器側面與一第二連接器側面、相對的一第三連接器側面與一第四連接器側面,該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凹陷部,該PCI-E連接器外罩包括:一第一外罩側面,包括一第一裂口及由該第一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一傾斜板體;一第二外罩側面,配置於該第一外罩側面的相對位置且包括一第二裂口及由該第二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二傾斜板體,其中該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朝向彼此傾斜,且該第一外罩側面與該第二外罩側面的至少一者具有一彎折部;以及一外罩頂面,連接於該第一外罩側面與該第二外罩側面,其中當該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該PCI-E連接器時,該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以使該PCI-E連接器外罩能夠定位於該PCI-E連接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分別具有靠近該連接器頂面的一第一頂壁與一第二頂壁,該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的該第一頂壁與該第二連接 器凹陷部的該第二頂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該第一頂壁的兩第一側壁,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該第二頂壁的兩第二側壁,該第一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該第一側壁,且該第二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該第二側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其中該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傾斜板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傾斜板體,該些第二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傾斜板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些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傾斜板體,該些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些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其中該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傾斜板體,該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傾斜板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與該些第二傾斜板體的位置對稱或是不對稱,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與該些第二傾斜板體的數量相同或是不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扣合部,延伸自該第一外罩側面或該第二外罩側面,該些扣合部適於彎折以扣合於該PCI-E連接器的該第三連接器側面或該第四連接器側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連接腳,延伸自該第一外罩側面以及該第二外罩側面,該PCI-E連接器外罩適於藉由該些連接腳連接至該主機板,且該些連接腳具有一粗糙面、一彎折部或一破孔。
  9. 一種PCI-E連接器模組,適於固定至一主機板,該PCI-E連接器模組包括:一PCI-E連接器,包括:一連接器頂面;一連接器底面,相對於該連接器頂面;一第一連接器側面,連接於該連接器頂面與該連接器底面且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凹陷部;一第二連接器側面,連接於該連接器頂面與該連接器底面且相對於該第一連接器側面,該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一第三連接器側面,連接於該連接器頂面、該連接器底面、該第一連接器側面與該第二連接器側面;以及一第四連接器側面,相對於該第三連接器側面且連接於該連接器頂面、該連接器底面、該第一連接器側面與該第二連接器 側面;以及一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該PCI-E連接器且包括:一第一外罩側面,包括一第一裂口及由該第一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一傾斜板體;一第二外罩側面,配置於該第一外罩側面的相對位置且包括一第二裂口及由該第二裂口環繞出的一第二傾斜板體,其中該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朝向彼此傾斜,且該第一外罩側面與該第二外罩側面的至少一者具有一彎折部;以及一外罩頂面,連接於該第一外罩側面與該第二外罩側面,其中當該PCI-E連接器外罩罩設於該PCI-E連接器時,該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以使該PCI-E連接器外罩能夠定位於該PCI-E連接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與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分別具有靠近該連接器頂面的一第一頂壁與一第二頂壁,該第一傾斜板體與該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的該第一頂壁與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的該第二頂壁。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該第一頂壁的兩第一側壁,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具有鄰接於該第二頂壁的兩第二側壁,該第一傾斜板體至少抵靠於其中一個該第一側壁,且該第二傾斜板體至少 抵靠於其中一個該第二側壁。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傾斜板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傾斜板體,該些第二傾斜板體共同抵靠於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傾斜板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些第一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連接器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連接器凹陷部,該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傾斜板體,該些第二傾斜板體分別抵靠於該些第二連接器凹陷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一傾斜板體,該第二外罩側面包括多個該第二傾斜板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與該些第二傾斜板體的位置對稱或是不對稱,且該些第一傾斜板體與該些第二傾斜板體的數量相同或是不相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扣合部,延伸自該第一外罩側面或該第二外罩側面,該些扣合部適於彎折以扣合於該PCI-E連接器的該第三連接器側面或該第四連接器側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PCI-E連接器模組,其中該PCI-E連接器外罩更包括多個連接腳,延伸自該第一外罩側面 以及該第二外罩側面,該PCI-E連接器外罩適於藉由該些連接腳連接至該主機板,且該些連接腳具有一粗糙面、一彎折部或一破孔。
TW104115560A 2015-05-15 2015-05-15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TWI604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5560A TWI604668B (zh) 2015-05-15 2015-05-15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5560A TWI604668B (zh) 2015-05-15 2015-05-15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747A TW201640747A (zh) 2016-11-16
TWI604668B true TWI604668B (zh) 2017-11-01

Family

ID=5785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5560A TWI604668B (zh) 2015-05-15 2015-05-15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46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236B (zh) * 2019-11-19 2020-11-21 宸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M12連接器之PCIe或PCI擴充卡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8130U (en) * 2010-03-19 2010-09-01 Greenconn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TWM395290U (en) * 2010-05-24 2010-12-21 Singatron Entpr Co Ltd Connector of grounding structure (1)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8130U (en) * 2010-03-19 2010-09-01 Greenconn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TWM395290U (en) * 2010-05-24 2010-12-21 Singatron Entpr Co Ltd Connector of grounding structure (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747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0823B2 (en) PCI-E connector cover and PCI-E connector module
CN106465542A (zh) 印刷电路板装置和用于将产品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的方法
JP6990879B2 (ja) 保護部材、保護部材付きコネクタ、及び保護部材の取付構造
JP5149320B2 (ja) 電子機器
TWM625349U (zh) 加強部件、電連接器、電路板總成及絕緣本體
US9711890B1 (en) Connector cover,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module
TWI604668B (zh)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TWI539691B (zh) 連接器外殼及連接器模組
TWI601340B (zh) 連接器外罩及連接器組件
US102769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70585U (zh) 組接式散熱鰭片組
US20140202675A1 (en) Heat dissipation unit used in memory device
TWI559838B (zh) Pci-e連接器外罩與pci-e連接器模組
TWM445783U (zh) 堆疊型電連接裝置
JP2013532389A5 (zh)
TWI568337B (zh) 固定結構與具有固定結構之伺服器結構
US20070114006A1 (en) Heat-dissipating fin assembly for heat sink
TWI714251B (zh) 固定結構
TWI593182B (zh) 電連接器組合
JP2011023189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コンタクトの接触構造
JP6160683B2 (ja) 電子機器、サーバー
JP2015191942A (ja) 電子機器、サーバー、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TWI502324B (zh) 伺服器及其背板
TW202112207A (zh) 用於擴充卡槽口之電磁遮蔽結構及其擴充卡擋板
TWM534906U (zh) 接觸端子結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