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7273B - Harvester and harness harves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Harvester and harness harves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7273B
TWI577273B TW103131916A TW103131916A TWI577273B TW I577273 B TWI577273 B TW I577273B TW 103131916 A TW103131916 A TW 103131916A TW 103131916 A TW103131916 A TW 103131916A TW I577273 B TWI577273 B TW I5772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rvesting
crop
conveying
traveling device
convey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1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570A (zh
Inventor
Manabu Higashiyama
Kazuaki Kamada
Original Assignee
Osada Far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ada Farm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sada Farm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21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7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7273B/zh

Link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Description

收穫機及裝著式收穫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收穫機及裝著式收穫裝置。
作為搬運在收穫部中收穫的作物,並將其容納在集裝箱等容納部內的收穫機,存在如專利文獻1所述的現有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採用由行駛部牽引搭載有收穫部和容納部的車輛的結構。在該情況下,由於行駛部中轉向之際,牽引在行駛部後方的車輛,因此,收穫機整體的迴轉性能下降。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94115號公報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向時的迴轉性能比較高的收穫機及裝著式收穫裝置。
本發明的收穫機,係具備:行駛裝置,其係具有:在場圃接觸地面地支撐機體同時能夠轉向行駛左右方向地被旋轉驅動的接觸地面部;和收穫裝置,其係具備:用以收 穫場圃中生長的作物的收穫部、容納由上述收穫部收穫的作物的容納部;和沿著從上述收穫部到上述容納部的既定搬運路徑搬運作物的搬運部,且上述收穫部、上述容納部和上述搬運部在比上述行駛裝置的上述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皆是在離開地面的離隔狀態下以能夠分離的方式裝著於上述行駛裝置的後部,上述收穫裝置在上述離隔狀態被裝著於上述行駛裝置的狀態下,上述行駛裝置藉由旋轉驅動上述接觸地面部而能夠在行駛的同時收穫作物。
另外,本發明的裝著式收穫裝置,其能夠分離地裝著於行駛裝置的後部,上述行駛裝置具有:在場圃接觸地面地支撐機體同時能夠轉向行駛左右方向地被旋轉驅動的接觸地面部,上述裝著式收穫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用以收穫場圃中生長的作物的收穫部、容納由上述收穫部收穫的作物的容納部、和沿著從上述收穫部到上述容納部的既定搬運路徑搬運作物的搬運部,且上述收穫部、上述容納部和上述搬運部在比上述行駛裝置的上述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皆是以離開地面的離隔狀態裝著於上述行駛裝置的後部。如果具有收穫部、容納部和搬運部的收穫裝置與行駛裝置能夠分離則方便性好。但是,如專利文獻1這樣將收穫裝置搭載於車輛而使行駛裝置進行牽引,在行駛裝置的後方被牽引的車輛的車輪接觸地面。因此,在藉由轉向使收穫機迴轉時,後方的接觸地面部會描出大大的軌跡。也就是說,不利於小圈迴轉,迴轉性能低。相對於此,根據本發明的收穫機,在比行駛裝置的接觸地面部更 後方的位置,收穫部、容納部和搬運部皆是以離開地面的狀態,使收穫裝置被裝著於行駛裝置的後部。因此,接觸地面部分不存在於比行駛裝置的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在迴轉時描繪軌跡的接觸地面部僅限於行駛裝置側。 由此,實現迴轉性能高且利於小圈迴轉、容易轉向的收穫機。
1‧‧‧收穫機
2‧‧‧行駛裝置
3‧‧‧收穫裝置
21‧‧‧車體
21a‧‧‧車體前部
21b‧‧‧車體後部
22‧‧‧前輪
23‧‧‧後輪
24‧‧‧駕駛座
25‧‧‧裝著機構
30‧‧‧收穫側驅動源
31~33‧‧‧連接部
34‧‧‧PTO軸
35‧‧‧貨叉
41‧‧‧轉向部(方向盤)
42‧‧‧傳遞機構
100‧‧‧收穫部
101‧‧‧下部框架
101a‧‧‧支撐部
102‧‧‧固定部
103‧‧‧輪子支撐臂
103a‧‧‧軸
103b‧‧‧支撐部
104‧‧‧導輪
105‧‧‧油壓缸
106‧‧‧桿
107‧‧‧切割器支撐臂
108‧‧‧切割器
109‧‧‧固定臂
110‧‧‧固定臂
111‧‧‧U字框架
120‧‧‧切斷作物搬運部
122‧‧‧搬運帶
123‧‧‧搬運輥
124‧‧‧搬運輥
125‧‧‧夾持部
126‧‧‧U字框架
130‧‧‧滑輪
140‧‧‧作物引入部
141、142‧‧‧輥
143‧‧‧輥支撐臂
144‧‧‧引入帶
144a‧‧‧突起
150‧‧‧果實分離部
151、152‧‧‧分離桿
154‧‧‧桿支撐部
155‧‧‧固定框架
200‧‧‧搬運部
201‧‧‧搬運帶
202、203‧‧‧搬運輥
210‧‧‧減振器單元
211‧‧‧減振器
212‧‧‧減振器旋轉部
213‧‧‧減振器支撐臂
300‧‧‧容納部
301‧‧‧集裝箱
301a‧‧‧容納空間
301b‧‧‧開口
301c‧‧‧***部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收穫機的立體圖。
圖2是相當於圖3的II-II線截面圖的收穫裝置的局部截面圖以及包括行駛裝置的一部分截面的局部側面圖。
圖3是收穫側驅動源和集裝箱的俯視圖。
圖4是收穫部前部的側面圖。
圖5是滑輪的正面圖以及搬運帶和夾持部的縱向截面圖。
圖6是果實分離部附近的收穫裝置的側面圖。
圖7是搬運部附近的收穫裝置的俯視圖。
圖8是表示切斷作物搬運部的變形例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關於果實搬運部及其周邊結構的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10是圖9的變形例的果實分離部附近的正面圖。
圖11是表示切斷作物搬運部的另一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12是從與作物的搬運方向和左右方向這兩方正交 的方向觀察圖11的變形例的切斷作物搬運部的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用於實施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收穫機1進行說明。收穫機1具備:行駛裝置2和裝著在行駛裝置2的後部的收穫裝置3。在圖1中,行駛裝置2用雙點劃線的假想線,收穫裝置3用實線表示。行駛裝置2為四輪式的所謂農業用牽引機,具備:車體21、前輪22、後輪23、駕駛座24和轉向部(方向盤)41等。其中,在以下的說明中,前後左右上下各方向以在駕駛座24就座的駕駛員所觀察到的方向為基準。車體21具有設置有前輪22的車體前部21a和設置有後輪23的車體後部21b。 前輪22和後輪23對應於本發明的接觸地面部。車體前部21a具有在前後方向上呈長條狀的箱形的大致形狀,在車體後部21b的下部從其前端向前方突出。在車體前部21a內容納有發動機。發動機所產生的驅動力的一部分由配置在車體21的下部或者下方的傳遞機構向後輪23傳遞。由此,後輪23被驅動,從而使得行駛裝置2在前後方向上行駛。
發動機所產生的驅動力的另一部分由配置在車體21的下部或者下方的油壓式傳動機構向車體21的後方傳遞。油壓式傳動機構具有在內部填充有工作油的軟管等管子,藉由使該管內的工作油傳遞壓力而將驅動力傳遞到與發動機不同的地方。該驅動力如後面所述,被用於使裝著 機構25驅動。發動機所產生的驅動力的再另一部分被傳遞至後述的PTO軸29。向PTO軸29傳遞的驅動力由向後輪23傳遞的傳遞機構和油壓式傳動機構以外的機構傳遞。
車體後部21b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長條箱形的大致形狀,在其內部並且上部容納有駕駛座24。車體後部21b的外壁中圍繞駕駛座24的周圍的部分由玻璃等透明素材構成。由此,在駕駛座24就座的駕駛員能夠看到車體21的外部進行駕駛。在駕駛座24的周邊除轉向部41以外,還設置有加速器、換擋用的操作部等操縱裝置。由此駕駛員藉由操作加速器等能夠在控制並驅動發動機。另外,藉由換擋能夠變更用於向後輪23傳遞發動機的驅動力的傳遞機構的齒輪比、或者切換前進和後退。而且,行駛裝置2也可以是四輪驅動。也就是說,也可以向前輪22傳遞驅動力。進而,駕駛員藉由轉向部41的操作來將行駛裝置2轉向。轉向部41的操作由設置於車體前部21a的傳遞機構42向前輪22傳遞。根據轉向部41的操作,前輪22改變方向,從而使得行駛裝置2前進或後退並且向左右方向迴轉。另外,在駕駛座24的周邊還設置有用於操作後述的裝著機構25的操作部。
在車體後部21b的後端並且下部,如圖2所示,設置有安裝收穫裝置3的安裝機構25。裝著機構25具有連臂25a~25c。連臂25a~25c與後述的收穫裝置3側的連接(link)部31~33分別對應。其中,圖2中僅圖示出連臂 25a和25c。連臂25b及其驅動機構與連臂25c左右對稱地構成。以下,主要僅對連臂25c進行說明。連臂25a~25c由在車體後部21b的下部設置的下部框架26所支撐。並且,下部框架26還支撐後輪23的車軸23x。
連臂25a是在前後方向上呈長條狀的臂部件,其前端由下部框架26支撐為能夠以支撐部26a為中心沿R1方向旋轉。連臂25a具有油壓缸25s和與油壓缸25s內的活塞桿連結的後部臂25t。油壓缸25s藉由油壓式驅動機構利用從發動機傳遞來的驅動力使後部臂25t沿Q1方向往返移動。該動作能夠藉由設置在駕駛座24的周邊的操作部來進行操作。在連臂25a的後端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25x。
連臂25c是在前後方向上呈長條狀的臂狀的部件,在後端部形成有向上方開口的切口25z。而且,在連臂25b的後端形成有與切口25z相同的切口25y。連臂25c的前端部由設置於下部框架26的支撐部26b支撐為能夠沿R2方向旋轉。連臂25c與油壓驅動臂28連接。
油壓驅動臂28具有油壓缸28s和上端部從下方***油壓缸28s的桿28t。桿28t的下端部被連臂25c支撐為能夠以支撐部28a為中心沿R3方向旋轉。油壓缸28s的上端部被支撐臂27支撐為能夠以支撐部27a為中心沿R4方向旋轉。支撐臂27固定於下部框架26。油壓缸28s藉由油壓式驅動機構利用從發動機傳遞來的驅動力使桿28t沿Q2方向往返移動。從而連臂25c以支撐部26b為中心 沿R2方向旋轉。基於油壓缸28s的桿28t的移動能夠藉由設置在駕駛座24的周邊的操作部來進行操作。
PTO軸29從下部框架26的後端向後方突出。如以上所述,PTO軸29被傳遞有來自發動機的驅動力,從而被旋轉驅動。
接著,對藉由裝著機構25裝著於行駛裝置2的收穫裝置3進行說明。收穫裝置3如圖1所示,具有:利用油壓向各部提供驅動力的收穫側驅動源30(支撐體);收穫場圃的作物的收穫部100;搬運所收穫的作物的搬運部200(第1搬運部);和容納搬運來的作物的容納部300。在本實施方式中,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均由收穫側驅動源30所支撐。收穫側驅動源3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呈長條狀的箱形的大致形狀。在其前面設置有與行駛裝置2側的PTO軸29連接的PTO軸34。在收穫側驅動源30內,設置有將從PTO軸29藉由PTO軸34傳遞來的驅動力利用油壓進行提供的工作油提供單元。以下說明的油壓缸或油壓馬達藉由填充有工作油的軟管等管道與工作油提供單元連接。收穫側驅動源30藉由在工作油提供單元與油壓缸或油壓馬達之間使工作油流通而向它們提供驅動力。
在收穫側驅動源30的前面進一步設置有構成向行駛裝置2安裝的裝著部的連接部31~33。在連接部31,如圖2所示,形成有將其沿左右方向貫通的貫通孔31x。使該貫通孔31x與在行駛裝置2側的連臂25a中形成的貫通 孔25x重疊,並且使旋轉軸通過這些貫通孔,從而使連接部31與行駛裝置2側的連臂25a連結。在連接部32和33分別形成有向下方開口的切口32y和33z。其中,圖2中僅圖示出連接部33和切口33z,但切口32y的結構也相同。藉由使切口32y和33z與連臂25b和25c的切口25y和25z重疊,並且將1根棒狀部件沿圖1的A1軸線穿過這些切口,並利用螺栓和螺母等固定部件將棒狀部件固定於適宜連接部32和33,使得連接部32和33與連臂25b和25c連結。
藉由在連接部31~33與連臂25a~25c連結的狀態下對油壓缸25s和油壓缸28s等進行驅動,收穫側驅動源30升降。由此,收穫側驅動源30能夠有選擇地採取從地面分離的狀態(圖2的P1所示狀態)和接觸於地面的狀態(圖2的P2所示狀態)。並且,在圖2中表示的是收穫側驅動源30沿鉛垂方向升降的情況,但是也能夠以連臂25a~25c的前端的支撐部為中心旋轉移動地進行升降。
在收穫側驅動源30的背面下部固定有向後方突出的2個貨叉35(容器支撐部。2個貨叉35相互以相同高度在左右方向上分離地配置。
容納部300如圖1~圖3所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呈長條狀的長方體的大致形狀的集裝箱301。集裝箱30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呈長條狀的、向上方開口的箱形的大致形狀。在其內部,形成有從上方的開口容納作物的容納空間301a。構成集裝箱301的前面的外壁的上部開口,從而形 成開口301b。這樣,集裝箱301形成為僅前面的外壁比其他外壁低。但是,也可以前面、背面、右側面和左側面均形成為與集裝箱301的前面的外壁一樣低(也就是說,可以使用所謂的半集裝箱(half container))。在比容納空間301a的底面更下部設置有***貨叉35的***部301c。***部301c向集裝箱301的前面開口。該開口與本發明的***口對應。
例如,假設集裝箱301被放置在地面上。此時,在貨叉35配置為與***部301c相同高度的狀態下行駛裝置2沿前後方向行駛,則如圖3所示,貨叉35向***部301c抽出***。圖3的實線表示貨叉35從***部301c拔出的狀態。雙點劃線表示貨叉35***到***部301c中的狀態下的收穫側驅動源30和貨叉35。在貨叉35***到***部301c中的狀態(圖2的P2的狀態)下,行駛裝置2的裝著機構25使收穫側驅動源30上升時,集裝箱301成為被貨叉35所支撐的狀態(圖2的P1的狀態)。
接著,參照圖1和圖4~圖7對收穫部100進行說明。收穫部100如圖1所示,相當於收穫裝置3整體的右側部分。收穫部100具有藉由固定部102而固定於收穫側驅動源30的下部框架101。下部框架101以其整體位於比收穫側驅動源30的底面更上方的位置的方式固定於收穫側驅動源30。下部框架101在前後方向上從行駛裝置2的車體後部21b的前部附近延伸至貨叉35的後端附近。在下部框架101的前端部支撐有輪子支撐臂103。輪子支 撐臂103沿前後方向延伸,其後端部由下部框架101支撐為能夠以支撐部101a為中心沿R5方向旋轉(參照圖4)。在輪子支撐臂103的前端部,以導輪(gauge wheel)104能夠以軸103a為中心旋轉的方式支撐著導輪104。
下部框架101藉由缸體支撐臂112支撐油壓缸105的後端部。缸體支撐臂112在比支撐部101a稍微更後方的位置固定於下部框架101,從下部框架101向上方延伸。 油壓缸105被缸體支撐臂112支撐為能夠以設置於缸體支撐臂112的上端部的支撐部101b為中心沿R6方向旋轉(參照圖4)。桿106從油壓缸105的前端向前方突出。 在比輪子支撐臂103的支撐部101a稍更前方的位置設置有支撐該桿106的支撐部103b。桿106的前端部被下部框架101支撐為能夠以支撐部103b為中心沿R7方向旋轉(參照圖4)。油壓缸105驅動桿106沿Q3方向進出。 當桿106沿Q3方向移動時,輪子支撐臂103以支撐部101a為中心沿R5方向旋轉。
收穫側驅動源30能夠有選擇地採用以下兩種狀態:工作油能夠自由地在其與油壓缸105之間流通的狀態;以及使工作油在其與油壓缸105之間的的流通停止的狀態。在前者的狀態下,與輪子支撐臂103的動作相對應,桿106沿Q3方向自由進出。在後者的狀態下,桿106在Q3方向上保持既定的突出位置。
在輪子支撐臂103上固定有在左右方向上向行駛裝置 2突出的切割器支撐臂107。在切割器支撐臂107上以旋轉軸107a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著旋轉軸107a,在旋轉軸107a固定有切割器108(作物分離部)。旋轉軸107a由油壓馬達旋轉驅動。切割器108將場圃中生長的作物α切斷,分離為帶有果實體β的上部α1(被收穫部分)和下部α2(參照圖4)。切割器108如圖4所示,配置在前後方向上比駕駛座24更前方的位置。因此,駕駛員能夠一邊觀察由切割器108切斷作物α的狀況一邊駕駛操作行駛裝置2。
輪子支撐臂103在比支撐部103b更前方的位置固定於固定臂109的下端部。固定臂109的上端部在固定部109a固定於固定臂110的下端部。固定臂110的上端部被固定於U字框架111。U字框架111的描述在面進行。 固定臂109和110以固定臂109的下端部向下方抵壓輪子支撐臂103的方式固定於U字框架。從而,在收穫側驅動源30與油壓缸105之間的工作油的流通自由的狀態下,輪子支撐臂103以支撐部101a為中心向下方旋轉,保持將輪子104壓至地面的狀態。
在作物的收穫中,收穫側驅動源30與油壓缸105之間的工作油的流通為自由狀態。由此,桿106沿Q3方向自由進出,因此即使在場圃的地面存在一定的凹凸的情況下,輪子支撐臂103也會以支撐部101a為中心沿R5方向旋轉,以使得輪子104追隨地面的形狀而上下。從而確保輪子104與地面的接觸。另一方面,當收穫機1在收穫中 以外的時候移動的情況下,在使輪子104抵抗固定臂109的抵壓力而與地面分離的狀態下,收穫側驅動源30與油壓缸105之間的工作油的流通被停止。由此,能夠在使輪子104離開地面的狀態下使收穫機1移動。
收穫部100還具有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第2搬運部)、作物引入部140和果實分離部150。這些各個構成要素均由下部框架101支撐在位於比下部框架101的底面更上方的位置。從而,除輪子104和輪子支撐臂103以外的收穫部100的任意一個構成要素都沒有配置在比下部框架101更下方的位置。切斷作物搬運部120將由切割器108分離的作物上部α1向後方搬運。作物引入部140以比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前部更向前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以將場圃中生長的作物引入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前端部的方式進行誘導。果實分離部150將果實體β從切斷作物搬運部120搬運的作物上部α1分離。以下,對這些各個構成要素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切斷作物搬運部120如圖1、圖4~圖7所示,在前後方向從切割器108附近延伸至收穫部100的後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從切割器108的略微上方延伸至比集裝箱301的上部更上方的位置。切斷作物搬運部120配置在相當於收穫裝置3整體的右側部分的收穫部100的上部。切斷作物搬運部120具有搬運框架121、搬運帶122、搬運輥123和124、滑輪130、以及以在其與滑輪130之間夾著搬運帶122的方式配置的夾持部125。搬運框架121從切 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前端部附近延伸至後端部。在搬運框架121的前端部能夠旋轉地支撐著搬運輥123,在搬運框架121的後端部能夠旋轉地支撐著搬運輥124。搬運框架121的後端部固定於U字框架126的上端部。U字框架126的下端部固定於下部框架101。
在搬運輥123和124的周圍捲繞有環形的搬運帶122。搬運輥124的旋轉軸由油壓馬達旋轉驅動。搬運輥124被驅動時搬運帶122沿圖7的箭頭C1和C2行進。
夾持部125如圖1和圖5所示,是沿搬運帶122的接近收穫側驅動源30一方的行進路徑延伸的板狀部件,在其與搬運帶122之間夾持作物上部α1。夾持部1如其關於縱截面的圖5所示,具有沿上下方向的平板部125a和分別從平板部125a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搬運帶122突出的突出部125b。夾持部125從與搬運輥123相對的位置延伸至U字框架126,在其後端部固定有U字框架126。 夾持部125被配置成突出部125b的前端沿左右方向接近搬運帶122。在夾持部125與搬運帶122之間夾持作物上部α1之時,突出部125b的前端與作物上部α1接觸(參照圖5)。夾持部125與搬運帶122開始夾持作物上部α1的位置被調整為配置在比切割器108稍微更前方的位置。
滑輪130如圖5所示,具有圓筒形狀的滑輪體131和以能夠使滑輪體131的旋轉軸131a旋轉的方式支撐滑輪體131的滑輪支撐臂132。滑輪支撐臂132由搬運框架 121支撐為向夾持部125抵壓搬運帶122。抵壓的程度被調整為在突出部125b與搬運帶122之間形成既定的間隙△(參照圖5)。間隙△具有適於夾持作物上部α1的莖的寬度。滑輪130如圖1所示,沿搬運帶122設置有多個。滑輪130將搬運帶122向夾持部125抵壓而使得搬運帶122與夾持部125夾持作物上部α1。在該狀態下搬運帶122相對於夾持部125行進,從而使得作物上部α1在被搬運帶122與夾持部125夾持的同時沿搬運帶122的行進方向搬運。
如圖1所示,在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前部附近固定有U字框架111。U字框架111以跨搬運框架121和夾持部125的方式配置成倒U字型,固定在搬運框架121的右側面和夾持部125的左側面。由此,U字框架111實現使搬運框架121和夾持部125一體固定的效果。另外,U字框架111如以上所述,藉由固定臂109和110與輪子支撐臂103固定。由此,實現使輪子支撐臂103與搬運框架121一體固定的效果。
作物引入部140如圖1所示,具有輥141和142、輥支撐臂143、引入帶144以及引入臂145。引入臂145是與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夾持部125的前端連結的平板部件。引入臂145從夾持部125的前端向左方並且向前方突出。
輥141由輥支撐臂143的後端部支撐為能夠與搬運輥123同軸旋轉。當搬運輥123旋轉時,與搬運輥123一體 的輥141也與搬運輥123的旋轉同步地旋轉。輥支撐臂143從輥141的上方向右方向並向前方突出。輥142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輥支撐臂143的前端部。引入帶144捲繞在輥141和142的周圍。在引入帶144的外周面設置有向外方突出的多個突起144a。輥141旋轉時引入帶144行進,則輥142也與之從動地旋轉。
當行駛裝置2向前方行駛時,場圃中生長的作物被從前方收入引入帶144與引入臂145之間。然後,當引入帶144行進,則突起144a引入作物,誘導作物在其與引入臂145之間進入到搬運帶122與夾持部125的夾持位置。
果實分離部150如圖1、圖6和圖7所示,配置在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途中部的下方。果實分離部150具有分離桿151和152、桿支撐部153和154以及固定框架155。桿支撐部153被直接固定在搬運框架121的下部。 桿支撐部154以被配置在桿支撐部153的後方且下方的方式,藉由固定框架155固定在搬運框架121的下部。
分離桿152如圖6所示,具有圓柱狀的軸心152a和從軸心152a的外周面向其外方突出的突起部152b。突起部152b以從前方觀察時沿順時針方向朝向後方的方式在軸心152a的周圍呈螺旋狀延伸。分離桿151具有與分離桿152相同的軸心和突起部。分離桿151的突起部形成為從前方觀察時沿逆時針方向呈螺旋狀朝向後方。分離桿151和152以作物上部α1的莖能夠藉由其相互之間的方式沿左右方向空開有間隙,並且以能夠繞各自的中心軸旋 轉的方式被支撐於桿支撐部153和154。分離桿151和152的前端部被支撐於桿支撐部153,後端部被支撐於桿支撐部154,由此被配置成從前端部朝向後端部沿斜下方延伸。分離桿152由油壓馬達沿圖6的R8方向旋轉驅動。分離桿151由油壓馬達沿與R8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驅動。
切斷作物搬運部120沿圖6的Q4方向搬運作物上部α1時,隨著作物上部α1向後方移動,果實體β逐漸從下方接近分離桿151和152。當果實體β接觸到分離桿151和152時,由於旋轉的分離桿151和152,果實體β被推向下方。作物上部α1則由切斷作物搬運部120向斜上方搬運,因此果實體β被分離桿151和152不斷抵壓。 從而最終使得果實體β從莖捋落。從莖分離了果實體β後的作物上部α1由切斷作物搬運部120進一步向後方搬運,向收穫部100的後方排出。
接著,參照圖1、圖6和圖7對搬運部200進行說明。搬運部200將收穫部100中從作物的莖分離後的果實體β向集裝箱301搬運。搬運部200以其整體位於比收穫側驅動源30的底面更上方位置的方式配置,藉由未圖示的框架被支撐於收穫側驅動源30。搬運部200具有環形的搬運帶201、搬運輥202和203、以及減振器單元210。
搬運輥202和203具有相互相同的圓筒形的大致形狀以及大小,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於上述框架。搬運輥 202在果實分離部150的桿支撐部153的下方,如圖7所示,以旋轉軸從前方向後方並且從左方向右方延伸的方式,相對於前後方向和左右方向這兩個方向傾斜配置。搬運輥202在左右方向上大致跨越切斷作物搬運部120。搬運輥203在集裝箱301的上方,與搬運輥202平行地配置。搬運帶201捲繞在搬運輥202和203的周圍。搬運帶201的寬度與搬運輥202和203的寬度大致相同。在俯視圖中,搬運帶201在前後方向上與分離桿151和152大致重疊。從而,利用分離桿151和152而從作物上部α1分離的果實體β不會漏到搬運帶201外地基本上全部落下到其上表面。而且,也可以採用搬運鏈而取代搬運帶201。
搬運輥202由油壓馬達旋轉驅動。當搬運輥202旋轉時,搬運帶201的上半部分從搬運輥202上升的同時朝著左方並且後方,而且藉由集裝箱301的開口301b而向搬運輥203行進。從而使得載置在搬運帶201上面的果實體β從前方搬入集裝箱301。果實搬運方向如圖6和圖7所示,是從前方朝向後方,並且,從右方朝向左方,並且,從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也就是說,本實施方式的果實搬運方向相對於左右方向和前後方向這兩個方向傾斜。
減振器單元210配置在基於搬運帶201的搬運路徑的最下游的位置。減振器單元210如圖1和圖7所示,減振器211具有減振器旋轉部212和減振器支撐臂213。減振器211是從集裝箱301的上部朝向下方地朝向集裝箱301的內部,並且朝向前方彎曲的板狀部件。由搬運帶201搬 運來的果實體β在搬運路徑的最下游的位置從帶上面向下方落下。此時,果實體β沿減振器211的表面平穩地向集裝箱301內的容納空間301a落下。由此,抑制因落下的衝擊而導致果實體β損傷。減振器211藉由減振器支撐臂213與減振器旋轉部212連接。減振器旋轉部212具有油壓馬達,能夠使減振器支撐臂213沿圖1的R9方向旋轉。從而,能夠根據集裝箱301內累積的果實體β的量使減振器211升降,抑制果實體β的落下距離變大。
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構成收穫裝置3的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均由收穫側驅動源30所支撐。而且,收穫部100如以上所述,除輪子104和輪子支撐臂103以外都配置在比收穫側驅動源30的底面更上方的位置。另外,搬運部200也以整體位於收穫側驅動源30的底面更上方位置的方式配置。從而,在以使得由貨叉35所支撐的集裝箱301的底面和收穫側驅動源30的底面從地面分離的方式,利用行駛裝置2的裝著機構25舉起收穫側驅動源30時(參照圖2),收穫裝置3除輪子104以外,全部範圍從地面分離。從而,在該狀態下使收穫機1行進時,在比行駛裝置2的後輪23更後方的位置不存在接觸地面部。由此,在對行駛裝置2進行轉向時,在比後輪23更後方的位置不存在藉由迴轉而描繪軌跡的接觸地面部,故收穫機1的迴轉性能提高。
這樣,收穫裝置3以在比行駛裝置2的後輪23更後方的位置,是從地面分離的方式裝著於行駛裝置2。因 此,收穫裝置3的輕量化以及重量平衡的提高都是重要的課題。本實施方式的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均如以下所述,為該課題的解決做出巨大貢獻。在該含義下,有關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的以下所述的特徵與本發明密切相關。但是,這些特徵並非必須有“收穫裝置3以在比行駛裝置2的後輪23更後方的位置從地面分離的方式裝著於行駛裝置2”這一結構,也可以是相對於本發明的結構獨立成立的特徵。從而,這些特徵在脫離本發明而採用的情況下,並非必須以行駛裝置和收穫裝置能夠分離地安裝的結構作為前提。例如,也可以是行駛裝置和收穫裝置不能夠分離的一體構成的自動型的收穫機。另外,行駛方式也不局限於是否為車輪式或者履帶式。而且,根據情況的不同,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能夠彼此不相關聯,這其中的任意一個特徵都能夠與其他結構獨立成立。
收穫部100在搬運帶122與夾持部125之間沿左右方向夾持作物上部α1的狀態下,藉由使搬運帶122相對於夾持部125行進而搬運作物上部α1。也就是說,由於在左右方向上的一方設置有搬運帶122,因此需要設置滑輪130和搬運帶用驅動機構。但是,另一方的夾持部125不需要滑輪和驅動機構。從而,與在兩側配置搬運帶的現有技術相比,能夠使搬運作物的搬運裝置緊湊並且輕量地構成。
另外,在夾持部125與搬運帶122之間夾持作物上部 α1時,突出部125b的前端與作物上部α1接觸。從而,與例如夾持部整體具有單純的平板形狀的情況相比,夾持部125的與作物上部α1的接觸面積較小。從而,抵壓作物上部α1的壓力變大,牢牢地夾持作物上部α1。特別是在配置了果實分離部150的附近,果實分離部150將果實體β從作物上部α1向下方捋落。由於該動作,存在作物上部α1整體從切斷作物搬運部120被扯落的擔憂。相對於此,夾持部125如以上所述,在其與搬運帶122之間牢牢地夾持作物上部α1,因此難以由果實分離部150扯落作物上部α1。
而且,夾持部整體具有單純的平板形狀的情況也屬於本發明的範圍。與該情況相比,為了牢牢地夾持作物上部α1,至少只要使夾持部為以下的結構即可。也就是說,只要以在夾持部的縱截面的形狀(與圖5對應的截面形狀)中,搬運帶122側的表面中僅上下方向的一部分的範圍與作物上部α1接觸的方式構成夾持部即可。在圖5的方式中,突出部125b的前端面相當於上述一部分的範圍。
另外,作物引入部140在左右方向的一方具有引入帶144和輥141等搬運帶用驅動機構,在另一方具有引入臂145。因此,與在兩側設置引入帶的情況相比,作物引入部140整體緊湊並且輕量地構成。而且,在另一方也設置引入帶及其驅動機構的情況也屬於本發明的範圍,在兩方設置引入臂的情況也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搬運部200將由果實分離部150而從莖上分離的果實體β搬運至集裝箱301。此時的搬運方向為從前方朝向後方,並且從右方朝向左方,並且從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 也就是說,搬運部200向集裝箱301沿相當於前後方向和左右方向這兩個方向傾斜的方向搬運果實體β。之所以這樣構成的理由如下。
在果實分離部150中,果實體β分離是位置並不總限於同樣的位置。尤其,本實施方式的果實分離部150利用前後方向上呈長條狀的分離桿151和152將果實體β從向後方搬運的作物上部α1揪落。因此,果實體β分離的位置無法確定是在分離桿151和152的延伸範圍中的哪個位置。從而,為了使分離後的果實體β可靠地收集到搬運帶上,較佳是使搬運帶的可能收集範圍為存在果實體β分離的可能性的範圍,也就是說,較理想是儘可能增大重疊在前後方向上與果實體的落下範圍。而且,還可以考慮使用追加的搬運裝置來涵蓋果實體的落下範圍,但是由於裝置增加而不佳。
但是,作為將分離後的果實體向集裝箱搬運的方法,現有包括將果實體β從分離位置向左右方向搬出的第1方法和向後方搬出的第2方法。但是,根據第1方法,為了使搬運帶在前後方向上儘可能增大重疊與果實體的落下範圍,因此需要在前後方向(與搬運帶行進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寬度較大的結構。從而,有可能使得包含搬運帶的搬運裝置整體過大。另外,在將果實體從分離位置向左右 方向搬出以後,進一步要將果實體向後方的集裝箱搬入的情況下,最終還是需要追加搬運裝置。
另一方面,根據第2方法,搬運裝置從果實體的分離位置向後方延伸。從而,在像本實施方式這樣將果實體的分離位置配置在收穫裝置的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情況下,搬運裝置也會偏向相應一側設置。從而,收穫裝置的重量偏向左右方向的一方。另外,在分離裝置的正後方配置集裝箱通常比較困難,因此集裝箱從分離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配置。從而,最終不得不追加使向後方搬出的果實體進一步向左右方向搬運的其他搬運裝置。在該情況下,進一步發生重量不平衡。
相對於此,本實施方式的搬運部200將果實體β從作為分離位置的果實分離部150朝向集裝箱301,沿相對於前後方向和左右方向這兩個方向傾斜的方向搬運。由此,如圖7所示,果實體β的落下範圍(分離桿151和152延伸的範圍)相對於搬運帶行進方向(果實搬運方向)傾斜。從而,只要確保搬運帶201的寬度相對於搬運帶行進方向為傾斜方向即可,與搬運帶行進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取那麼寬也沒有關係。因此,能夠抑制搬運裝置變得過大。另外,藉由使搬運方向傾斜,能夠使果實體β的分離位置與集裝箱301通過一條直線狀的搬運路徑直連。因此,沒有必須追加搬運裝置。進一步,搬運部200採取從前方向集裝箱301搬入果實體β的結構。從而,與基於上述第2方法的情況相比,搬運部200相對於收穫裝置3整 體位於左右方向上比較中心的位置。從而,難以發生收穫裝置3的重量偏向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情況。而且,基於上述第1方法的情況由於是從前方向集裝箱搬入果實體的結構,因此也相比於第2方法更難發生重量不平衡。
容納部300如圖3所示,當在已裝著收穫裝置3的狀態下行駛裝置2向後方行駛時,貨叉35***集裝箱301(的***部301c)。其後,如圖2所示,裝著機構25使收穫側驅動源30上升,則集裝箱301由貨叉35所支撐。這樣,無需藉由其他裝置裝卸集裝箱301,藉由行駛裝置的駕駛操作就能夠將集裝箱301設置於收穫裝置3。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收穫側驅動源30與油壓缸105之間的工作油的流通自由的狀態下,如以上所述,輪子104和輪子支撐臂103追隨地面的凹凸而移動。另一方面,在輪子支撐臂103藉由切割器支撐臂107支撐有切割器108。從而,當輪子支撐臂103追隨地面的凹凸時,切割器108也隨之上下。由此,在地面存在凹凸的情況下也容易使切割器108距離地面的距離保持為一定。當地面存在凹凸時,作物α中適當的切斷位置也容易對應於凹凸而上下,當切割器108距離地面的距離被保持為一定時,切割器108切斷作物α的位置也在上下方向上保持為一定。從而,總在適當位置切斷。另外,輪子支撐臂103經由固定臂109和110以及U字框架111而固定於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前部。因此,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前部也追隨輪子104而上下,因此切斷作物搬運部120夾持作物 上部α1的位置也被適當地保持。
<變形例>
以上是針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在記載於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中的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行駛裝置2為具有車輪的結構,但是也可以是具有履帶牽引裝置的結構。在該情況下,行駛裝置使履帶牽引裝置與地面接觸而對車體進行支撐,並藉由使履帶牽引裝置旋轉而行駛。另外,藉由改變左右兩側的履帶牽引裝置彼此的旋轉速度能夠進行轉向。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固定臂109和110彼此固定,並且它們與輪子支撐臂103及U字框架111也相互固定。但是,它們也可以構成為固定臂109和110彼此能夠沿圖4的R8方向旋轉。也就是說,可以是固定臂109和110彼此能夠旋轉地支撐在固定部109a的位置,固定臂109的下端部能夠旋轉地支撐於輪子支撐臂103,並且,固定臂110的上端部能夠旋轉地支撐於U字框架111。由此,能夠調整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相對於輪子支撐臂103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藉由設置在行駛裝置2側的裝著機構25使收穫側驅動源30升降,支撐於收穫側驅動源30的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一體地升降。但是,也可以在收穫裝置側設置升降機構,由該升 降機構使收穫部100、搬運部200和容納部300升降。該情況也屬於本發明的範圍,但是由於容易使收穫裝置側的重量變大而以上述實施方式的結構較理想。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藉由切割器108將作物α上下切斷而將作物上部α1從作物下部α2分離。但是,也可以取代切割器108,設置將作物α拔出而從場圃分離的拉拔機構。另外,切割器108配置在比駕駛座24更前方位置,但只要是在前後方向上於駕駛座24所在的位置即可。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行駛裝置2的前輪22和後輪23以外的接觸地面部只有輪子104。但是,也可以設置多個輪子104這樣的車輪。該情況下,車輪的位置可以是在前後方向上與後輪23相同的位置,或者比其更前方的位置。此時,收穫機1的接觸地面部分在前後方向上限於與行駛裝置2相同的範圍,因此在行駛裝置2的轉向時,影響迴轉運動的範圍被限於行駛裝置2的範圍。從而難以降低收穫機1整體的迴轉性能。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收穫裝置3側,在比後輪23更後方位置沒有設置車輪。但是,也可以在比後輪23更後方的位置,在收穫裝置3設置車輪。在該情況下,只要以使相關車輪從地面分離的方式在裝著機構25使收穫裝置3上升了的狀態下使行駛裝置2行駛,則車輪不會對轉向時的迴轉運動產生影響。另外,在即使降低迴轉性能也不會產生問題的狀況下,由裝著機構25使收穫 裝置3下降,使車輪接觸地面,從而能夠穩定地由車輪支撐收穫裝置3。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為在右側設置有搬運帶122,在左側設置有夾持部125的結構。但是,也可以如圖8所示,取代夾持部125,設置具有與右側的搬運帶122及其周邊結構相同結構的搬運帶機構420。搬運帶機構420中設置從動帶422。作物由搬運帶122與從動帶422所夾持。但是,在搬運帶機構420側沒有設置驅動源。油壓馬達使右側的搬運輥124旋轉時搬運帶122行進。於是,從動帶422在其與搬運帶122之間夾持作物,並伴隨搬運帶122的行進而從動。由此,夾持在兩搬運帶中的作物被向後方搬運。而且,如圖8所示,在搬運帶機構420的前端部設置有與右側的輥141和142、輥支撐臂143和引入帶144左右對稱的相同結構。 當從動帶422行進時,與之相伴,左側的引入帶142也與右側同樣地行進。從而,在左右兩側,引入帶142誘導作物進入搬運帶122和從動帶422的夾持位置。
<其他變形例1>
對其他變形例進行說明。作為搬運部200的變形例的搬運部500如圖9和圖10所示,具有多根搬運桿501和支撐搬運桿501的框架502。多根搬運桿501沿果實搬運方向以等間隔排列並且相互連結。果實搬運方向為從前方朝向後方,並且從右方朝向左方,並且從下方朝向上方的 方向。多根搬運桿501面對上方的表面形成載置由果實分離部150而從莖上分離的果實體β的搬運面501a。搬運面501a沿果實搬運方向從果實分離部150向集裝箱301延伸。而且,相對於果實分離部150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俯視時,果實搬運方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和左右方向這兩個方向傾斜。從而,搬運面501a相對於果實分離部150延伸的方向傾斜地延伸至集裝箱301。
框架502在搬運桿501的長度方向(沿搬運面501a的方向與果實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兩側,以搬運桿501能夠沿果實搬運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撐搬運桿501。搬運裝置500具有驅動這些搬運桿501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由從收穫側驅動源30被提供驅動用的油壓的油壓馬達驅動。驅動機構使相互連結的搬運桿501沿果實搬運方向搬運。搬運桿501在沿果實搬運方向搬運到最後方之後,在搬運部500的下部沿與果實搬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沿箭頭C3而再次從前方返回到上部。
在框架502的上面固定有落下防止壁503和504。落下防止壁503沿與搬運面501a正交的方向從框架502的上面向上方突出。另外,落下防止壁503沿搬運面501a的前方側的端緣延伸。落下防止壁503防止果實體β從搬運面501a向前方落下。落下防止壁504沿與搬運面501a正交的方向從框架502的上面向上方突出。另外,落下防止壁503沿搬運面501a的前方側的端緣延伸。落下防止壁504防止果實體β從搬運面501a向後方落下。
搬運面501a上,在位於果實分離部150的下方的區域周圍設置有將由果實分離部150而從莖上分離的果實體β向搬運面501a引導的引導部521~524(引導部件)。 引導部521和522由金屬板構成,引導部523和524由橡膠等彈性材料所形成的薄片構成。
引導部521從果實分離部150的後端部向前方並且下方傾斜地延伸。在引導部521的上端部形成有矩形的切口部521a。果實分離部150的後端部從前方並且上方向後方並且下方貫通該切口部521a。面對前方的引導部521的表面構成將果實體β向搬運面501a引導的引導面521b。引導部521的下端部固定於落下防止壁504。引導部521配置在俯視時由搬運面501a的後方側的端緣、沿行進左右方向的第1假想線、沿行進前後方向的第2假想線送包圍的區域與引導面521b重疊的位置。相關區域如圖7中所言,相當於由雙點劃線L1~L3包圍的三角形區域。此時,雙點劃線L1對應於第1假想線,雙點劃線L2對應於第2假想線,雙點劃線L3對應於搬運面501a的後方側端緣。另外,圖7中與搬運面501a對應的是搬運帶201的上面。
引導部522具有上端部522a和傾斜部522b。上端部522a位於果實分離部150的後端部的右方,從引導部521的上端部的右端附近向前方延伸並且沿著上下方向。傾斜部522b從上端部522a的下端向左方並且下方延伸至果實分離部150的下方的位置。傾斜部522b中面對左方的表 面構成將果實體β向搬運面501a引導的引導面。傾斜部522b的後端部(圖9的雙點劃線522c所示的部分)在俯視時與由搬運面501a的後方側的端緣、沿行進左右方向的第1假想線、沿行進前後方向的第2假想線包圍的區域(相當於圖7的L1~L3所包圍的三角形區域的區域)重疊。
引導部523固定於框架502的前部的上面。引導部523的右端部配置在果實分離部150的下方。引導部523形成為將由彈性材料形成的薄片卷成的形狀。引導部524配置在果實分離部150的下方比搬運部500更前方的位置。引導部524也與引導部523相同地,構成為由彈性材料形成的薄片卷成的形狀。引導部523和524配置在比引導部521和522更前方。另一方面,果實分離部150越前方則越處於較高位置。從而,在果實體β向引導部523和524落下的情況下,其落下距離比在向引導部521和522落下的情況下大。相對於此,引導部523和524由彈性材料構成。因此,容易吸收果實體β發生接觸時的衝擊。
在多個搬運桿501中的一部分的表面固定有多個突起部511。各突起部511從搬運桿501沿與搬運面501a正交的方向向斜上方突出。突起部511沿搬運桿501的長度方向等間隔地排列。該突起部511的列在果實搬運方向上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列(參照圖10)。這些突起部511防止載置於搬運面501a的果實體β向與果實搬運方向相反的方向滾落。
在搬運面501a的右端附近的上方設置有沿搬運桿501的長度方向等間隔地排列的突起部513。突起部513在固定於收穫機的本體框架的橫樑部514的下麵固定,沿與搬運面501a正交的方向從橫樑部514向斜下方突出。 突起部513被配置成伴隨搬運桿501的移動,各突起部511擠過突起部513彼此的各個間隙。由此,突起部513與突起部511一起構成防止果實體β向果實搬運方向的相反方向滾落的防止壁。
與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搬運部200相同,搬運部500也配置成俯視時相對於前後方向和左右方向這兩個方向傾斜。另一方面,載置果實體β的搬運面501a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狀。從而,如圖7的雙點劃線L1~L3所包圍的三角形區域所示,果實分離部150與搬運面沒有重疊的區域且沿著搬運面的端緣的三角形區域必定形成在果實分離部150附近。果實分離部150將果實體β從莖上分離時,果實體β有可能向上述這樣的三角形區域落下。特別是在果實分離部150與搬運面重疊的區域的後方形成的三角形區域中,果實體β落下的可能性高。由於果實體β由切斷作物搬運部120向後方搬運,由此落下時向後方的慣性會起作用。因此,像本變形例這樣藉由在三角形區域設置引導部521、引導部522,能夠抑制果實體β落下至比搬運面501a靠外側的區域。而且,根據搬運部200或搬運部500與果實分離部150的位置關係,在果實分離部150與搬運面重疊的區域的前方形成的三角形區域中也存在果實體β 落下而成為問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以在果實分離部150與搬運面重疊的區域的前方形成的三角形區域中設置引導部521這樣的引導部為佳。
<其他變形例2>
進一步對其他變形例進行說明。在關於切斷作物搬運部120的上述圖8的變形例中,採用搬運帶機構420取代夾持部125。進一步作為其變形例,可以採用圖11和圖12所示的滑輪610和滑輪630取代滑輪130。滑輪610和630由沿作物搬運方向延伸的框架601和602所支撐。框架601和由其所支撐的多個滑輪610配置在切斷作物搬運部的右側,框架602和由其所支撐的多個滑輪630配置在切斷作物搬運部的左側。滑輪610沿框架601等間隔地排列。滑輪630沿框架602排列成位於滑輪610彼此之間。
滑輪610具有圓筒形狀的滑輪體611(抵壓輥)、能夠旋轉地支撐滑輪體611的支撐軸611a、一端固定有支撐軸611a的支撐臂612、能夠旋轉地支撐著支撐臂612的支撐柱613(支撐軸心)等。支撐臂612在由支撐柱613所支撐的位置彎折成V字形。支撐臂612中,在與固定支撐軸611a的端部相反一側的端部固定有線圈彈簧614(彈性部件)的一端。線圈彈簧614的另一端固定在框架601上固定的彈簧固定部615。線圈彈簧614由其彈性力而拉緊支撐臂612的端部。該彈性力在支撐臂612上作用使支撐臂612以支撐柱613為中心沿圖11的R10方 向旋轉的扭矩。由此,滑輪體611被向左方抵壓搬運帶122(第1環形帶)。而且,搬運帶122與圖8的變形例相同地,由油壓馬達驅動。
在框架601中比支撐臂612稍微更前方固定於限制支撐臂612的移動的限制部件616(限制單元)。限制部件616從框架601的表面向上方並且前方突出。
限制部件616的功能如以下所述。當搬運帶122行進時,滑輪體611追隨搬運帶122而欲向搬運帶的行進方向(作物搬運方向)移動。也就是說,會使支撐臂612以支撐柱613為中心沿圖12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假如支撐臂612能夠自由地移動至該旋轉方向上的任何位置的情況下,在左右方向上滑輪體611恐有可能移動至比滑輪體611距離支撐柱613最遠的位置(圖12的雙點劃線所示位置)更靠作物搬運方向的下游。其中,本發明之從支撐軸心朝向第1環形帶的方向是與本實施方式的左方相對應。
滑輪體611一旦移動至比圖12的雙點劃線所示位置的位置更靠作物搬運方向的下游,就不會再由線圈彈簧614的彈性力而自然地返回圖11所示的原始位置。這是因為線圈彈簧614的彈性力是使滑輪體611向作物搬運方向的下遊移動的力。另一方面,本實施方式以支撐臂612到達雙點劃線的位置後與限制部件616抵接的方式構成。 圖12的虛線表示支撐臂612與限制部件616抵接的狀態。限制部件616限制支撐臂612的旋轉,使其不會從該 狀態進一步旋轉。從而,支撐臂612不會移動至比雙點劃線的位置更靠作物搬運方向的下游。
滑輪630具有圓筒形狀的滑輪體631、能夠旋轉地支撐滑輪體631的支撐軸631a和一端固定有支撐軸631a的支撐臂632。支撐臂632被固定於框架602。滑輪體631被向前方並且右方抵壓從動帶422(第2環形帶)。其中,從動帶422與圖8的變形例相同,從動於搬運帶122的行進。
但是,在本變形例所關的切斷作物搬運部中,作物搬運用的2個搬運帶中有一方為從動帶422。然後,在使2個搬運帶搬運作物時,在使搬運帶122抵壓從動帶422的同時使搬運帶122行進,從而使得從動帶422從動於搬運帶122。因此,為了使從動帶422可靠地從動於搬運帶122,必須藉由調整線圈彈簧614的彈性力,使滑輪體611抵壓搬運帶122的力足夠大。因此,在本變形例中,與利用油壓馬達等驅動2個搬運帶這兩方的情況相比,使滑輪抵壓搬運帶的力變強的情況增多。例如,還包括如圖11和圖12所示,抵壓力增強至使搬運帶被各滑輪抵壓而呈現波動的形狀這種程度的情況。
但是,像這樣使滑輪體611強勁的地抵壓搬運帶122時,滑輪體611從搬運帶122受到的摩擦力也變大。由此,當搬運帶122行進時,滑輪體611被搬運帶122的行進拉拽而使得支撐臂612容易沿圖11的R10方向旋轉。 假如支撐臂612能夠自由地移動至任何位置,則如以上所 述,有可能使滑輪體611超過雙點劃線所示位置。在該情況下,滑輪體611超過雙點劃線所示位置時,如圖12所示,需要向左方推開搬運帶122並移動。因此,本來在滑輪體611抵壓搬運帶122的力較弱的情況下,滑輪體611難以超過雙點劃線的位置。但是,在本變形例中,由於滑輪體611抵壓搬運帶122的力較強,所以支撐臂612容易沿圖11的R10方向旋轉。因此,假如支撐臂612能夠自由地移動至任何位置,在本變形例中,滑輪體611移動至比圖12的雙點劃線所示位置更靠作物搬運方向的下游的可能性增強。
相對於此,在本變形例中如以上所述,存在限制支撐臂612的移動的限制部件616。因此,防止滑輪體611超過雙點劃線的位置而移動至作物搬運方向的下游。這樣,在由於採用從動帶422而需要使滑輪體611強力地抵壓搬運帶122,其結果導致滑輪體611超過圖12的雙點劃線的位置而移動的可能性增強的本變形例的結構中,限制部件616的技術性意義尤其重要。
而且,在本變形例中,限制部件616與支撐臂612直接抵接而限制其旋轉。但是,也可以設置藉由別的部件與支撐臂612抵接而間接地限制其旋轉的部件。另外,線圈彈簧614經由支撐臂616間接地使滑輪體611作用對搬運帶122抵壓的彈性力。但是,也可以設置使滑輪體611直接作用這樣的彈性力的彈性部件。
2‧‧‧行駛裝置
3‧‧‧收穫裝置
21‧‧‧車體
21a‧‧‧車體前部
21b‧‧‧車體後部
22‧‧‧前輪
23‧‧‧後輪
24‧‧‧駕駛座
30‧‧‧收穫側驅動源
31~33‧‧‧連接部
34‧‧‧PTO軸
35‧‧‧貨叉
41‧‧‧轉向部(方向盤)
42‧‧‧傳遞機構
100‧‧‧收穫部
101‧‧‧下部框架
101a‧‧‧支撐部
101b‧‧‧支撐部
102‧‧‧固定部
103‧‧‧輪子支撐臂
103a‧‧‧軸
103b‧‧‧支撐部
104‧‧‧導輪
105‧‧‧油壓缸
106‧‧‧桿
107‧‧‧切割器支撐臂
108‧‧‧切割器
109‧‧‧固定臂
110‧‧‧固定臂
111‧‧‧U字框架
120‧‧‧切斷作物搬運部
121‧‧‧搬運框架
122‧‧‧搬運帶
123‧‧‧搬運輥
124‧‧‧搬運輥
125‧‧‧夾持部
126‧‧‧U字框架
130‧‧‧滑輪
140‧‧‧作物引入部
141、142‧‧‧輥
143‧‧‧輥支撐臂
144‧‧‧引入帶
144a‧‧‧突起
145‧‧‧引入臂
150‧‧‧果實分離部
151、152‧‧‧分離桿
154‧‧‧桿支撐部
155‧‧‧固定框架
200‧‧‧搬運部
201‧‧‧搬運帶
202、203‧‧‧搬運輥
210‧‧‧減振器單元
211‧‧‧減振器
212‧‧‧減振器旋轉部
213‧‧‧減振器支撐臂
300‧‧‧容納部
301‧‧‧集裝箱
301a‧‧‧容納空間
301b‧‧‧開口
301c‧‧‧***部
A1‧‧‧軸線
R9‧‧‧減振器支撐臂旋轉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收穫機,其特徵在於,具備:行駛裝置,其係具有:在場圃接觸地面地支撐機體同時能夠轉向行駛左右方向地被旋轉驅動的接觸地面部;和收穫裝置,其係具備:用以收穫場圃中生長的作物的收穫部、容納由所述收穫部收穫的作物的容納部、和沿著從所述收穫部到所述容納部的既定搬運路徑搬運作物的搬運部,且所述收穫部、所述容納部和所述搬運部在比所述行駛裝置的所述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皆是在離開地面的離隔狀態下以能夠分離的方式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後部,所述收穫裝置在所述離隔狀態被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狀態下,所述行駛裝置藉由旋轉驅動所述接觸地面部而能夠在行駛的同時收穫作物;所述收穫裝置具備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後部的支撐體,所述支撐體在被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情況下,在比所述行駛裝置的所述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是以使所述收穫部、所述容納部和所述搬運部從地面分離的方式,來支撐所述收穫部、所述容納部和所述搬運部;所述行駛裝置具備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在已裝著所述支撐體的狀態下使裝著所述支撐體的裝著部升降。
  2. 一種收穫機,其特徵在於,具備:行駛裝置,其係具有:在場圃接觸地面地支撐機體同 時能夠轉向行駛左右方向地被旋轉驅動的接觸地面部;和收穫裝置,其係具備:用以收穫場圃中生長的作物的收穫部、容納由所述收穫部收穫的作物的容納部、和沿著從所述收穫部到所述容納部的既定搬運路徑搬運作物的搬運部,且所述收穫部、所述容納部和所述搬運部在比所述行駛裝置的所述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皆是在離開地面的離隔狀態下以能夠分離的方式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後部,所述收穫裝置在所述離隔狀態被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狀態下,所述行駛裝置藉由旋轉驅動所述接觸地面部而能夠在行駛的同時收穫作物;所述收穫部具備作物分離部和第2搬運部,所述作物分離部是用以將作物的被收穫部分從場圃或者從作物的下部分離;所述第2搬運部是用以將該作物分離部分離後的作物搬運至作為所述搬運部的第1搬運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容納部具有能夠從所述支撐體分離的容器,在所述支撐體設置有容器支撐部,所述容器支撐部能夠有選擇地採取支撐所述容器的狀態或者不支撐所述容器的狀態,所述容器具有供所述容器支撐部從既定的方向***的***口,所述容器支撐部和所述容器構成為:在所述容器支撐部被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狀態下,利用所述收穫裝置在 行駛前後方向上移動而使得所述容器支撐部可沿所述既定的方向***抽出於所述***口,當所述容器支撐部從所述***口***所述容器中並且相對於所述行駛裝置上升時,成為支撐所述容器的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搬運部是於行駛前後方向上從前方將作物搬入所述容納部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搬運部,是從所述收穫部朝向所述容納部並相對於行駛前後方向為斜向地搬運作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作物分離部,是被配置在:於行駛前後方向上,所述行駛裝置的駕駛座所在的位置或者是比駕駛座更前方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第2搬運部,係具有搬運帶和夾持部,所述夾持部是沿著搬運帶行進方向,在所述夾持部與該搬運帶之間夾持作物,在所述搬運帶與所述夾持部之間夾持有作物的狀態下,藉由使所述搬運帶相對於所述夾持部行進,沿所述搬運帶行進方向朝向所述第1搬運部搬運作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 所述收穫部,具有:將果實從所述作物的被收穫部分分離的果實分離部,所述搬運部,具有:載置由所述果實分離部從所述作物的被收穫部分分離的果實的搬運面,並於俯視時,所述搬運部從所述果實分離部相對於所述果實分離部延伸的方向斜向地延伸至所述容納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在俯視時所述果實分離部與所述搬運面沒有重疊的位置,設置有引導部件,所述引導部件具有:用以將由所述果實分離部從所述作物的被收穫部分分離的果實引導至所述搬運部的引導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果實分離部與所述搬運面没有重疊的所述位置,是位在:俯視時由所述搬運面的端缘、沿行駛左右方向的第1假想線和沿行駛前後方向的第2假想線所包圍的區域與所述引導面重疊的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搬運帶是由第1環形帶構成,所述夾持部是與所述第1環形帶不同的第2環形帶,所述第1環形帶是被捲繞於由驅動馬達所驅動的驅動輥,所述第2環形帶,是被捲繞於從動輥,在所述第2環形帶與所述第1環形帶之間夾持有作物的狀態下驅動所述驅動輥時,所述第2環形帶是從動於所述第1環形帶而行 進。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還具備:抵壓輥,其係於所述第1環形帶中,與所述第2環形帶側的表面相反側的表面接觸;彈性部件,其係用以將所述第1環形帶向所述第2環形帶抵壓的彈性力直接或者間接地作用於所述抵壓輥;和限制單元,其係限制所述抵壓輥在所述第1環形帶的行進方向上移動至比既定的位置更靠下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還具備:能夠旋轉地支撐所述抵壓輥的支撐臂、和能夠旋轉地支撐所述支撐臂的支撐軸心,所述彈性力,對於以所述支撐軸心為中心的旋轉中心而言,是將可使所述抵壓輥抵壓所述第2環形帶的扭矩,施加於所述支撐臂的力,所述限制單元,係在所述支撐臂朝向所述抵壓輥追隨所述第1環形帶的行進方向的方向進行旋轉的情況下,所述限制單元藉由在所述抵壓輥移動至對於從所述支撐軸心朝向所述第1環形帶的方向而言為距離所述支撐軸心最遠距離的位置以前,與所述支撐臂直接或者間接性地接觸,從而限制所述支撐臂的旋轉,使所述抵壓輥不會超過所述最遠距離的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收穫機,其中,所述第2搬運部,在所述行駛裝置之與行駛前後方向 正交的左右方向上,是被配置在所述收穫裝置的一方的部分,並在行駛前後方向上從所述行駛裝置延伸至所述收穫裝置。
  15. 一種裝著式收穫裝置,其能夠分離地裝著於行駛裝置的後部,所述行駛裝置具有:在場圃接觸地面地支撐機體同時能夠轉向行駛左右方向地被旋轉驅動的接觸地面部,所述裝著式收穫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用以收穫場圃中生長的作物的收穫部、容納由所述收穫部收穫的作物的容納部、和沿著從所述收穫部到所述容納部的既定搬運路徑搬運作物的搬運部,且所述收穫部、所述容納部和所述搬運部在比所述行駛裝置的所述接觸地面部更後方的位置皆是以離開地面的離隔狀態下裝著於所述行駛裝置的後部;所述收穫部具備作物分離部和第2搬運部,所述作物分離部是用以將作物的被收穫部分從場圃或者從作物的下部分離;所述第2搬運部是用以將該作物分離部分離後的作物搬運至作為所述搬運部的第1搬運部。
TW103131916A 2013-09-18 2014-09-16 Harvester and harness harvesting device TWI577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2957 2013-09-18
JP2014110387A JP6228075B2 (ja) 2013-09-18 2014-05-28 収穫機及び装着式収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570A TW201521570A (zh) 2015-06-16
TWI577273B true TWI577273B (zh) 2017-04-11

Family

ID=5304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1916A TWI577273B (zh) 2013-09-18 2014-09-16 Harvester and harness harves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28075B2 (zh)
TW (1) TWI57727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6355A (ja) * 1999-05-10 2000-11-21 Kobashi Kogyo Co Ltd ねぎ収穫機の畝崩し装置
CN2701244Y (zh) * 2004-05-25 2005-05-25 沈立军 大豆联合收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5558Y2 (zh) * 1971-02-27 1974-12-13
JPS5038433Y2 (zh) * 1971-07-08 1975-11-07
JPS5038432Y2 (zh) * 1971-07-08 1975-11-07
JPS5128259Y2 (zh) * 1974-04-18 1976-07-16
JPS5751206Y2 (zh) * 1978-04-28 1982-11-09
JPS6249905U (zh) * 1985-09-18 1987-03-27
JPS6253628U (zh) * 1985-09-19 1987-04-03
JPH0751872Y2 (ja) * 1989-05-19 1995-11-29 株式会社丸山製作所 自走刈取機の搬送機構
US4999983A (en) * 1990-01-19 1991-03-19 Byron Enterprises, Inc. Corn harvester
JP2883801B2 (ja) * 1994-01-13 1999-04-19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茎葉処理機の駆動構造
JPH08280221A (ja) * 1995-04-14 1996-10-29 Seirei Ind Co Ltd 野菜収穫機
US5839954A (en) * 1996-10-23 1998-11-24 Byron Enterprises Inc. Sweet corn processing system
JPH11151012A (ja) * 1997-11-20 1999-06-08 Seirei Ind Co Ltd 茎葉処理機
JP2000041454A (ja) * 1998-07-27 2000-02-15 Seirei Ind Co Ltd 根菜収穫機の選別用コンベヤ装置
JP3914338B2 (ja) * 1998-07-29 2007-05-16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根菜収穫機
JP3459362B2 (ja) * 1998-08-13 2003-10-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根菜作物の収穫機
JP3959867B2 (ja) * 1998-09-21 2007-08-15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野菜収穫機
JP2004313098A (ja) * 2003-04-17 2004-11-11 Seirei Ind Co Ltd 根菜作物収穫機
JP4286603B2 (ja) * 2003-07-18 2009-07-01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根菜作物収穫機
JP4469413B1 (ja) * 2009-10-30 2010-05-26 オサダ農機株式会社 スイートコーン収穫機
JP5492062B2 (ja) * 2010-12-03 2014-05-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茎切断搬送装置
JP2013226068A (ja) * 2012-04-25 2013-11-07 Yoka Ind Co Ltd 野菜収穫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6355A (ja) * 1999-05-10 2000-11-21 Kobashi Kogyo Co Ltd ねぎ収穫機の畝崩し装置
CN2701244Y (zh) * 2004-05-25 2005-05-25 沈立军 大豆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570A (zh) 2015-06-16
JP6228075B2 (ja) 2017-11-08
JP2015082997A (ja)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7273B (zh) Harvester and harness harvesting device
CN203482632U (zh) 玉米收割机
JP5957801B2 (ja) 根菜類収穫機
JP2007049929A (ja) 苗移植機
JP2005080620A (ja) 苗移植機
JP6196146B2 (ja) 田植機
JP4904788B2 (ja) 収穫機
CN104429340B (zh) 收获机和安装式收获装置
JP6659395B2 (ja) 収穫機
JP4764101B2 (ja) 苗移植機
JP3914338B2 (ja) 根菜収穫機
JP2014209889A (ja) 収穫機
US1729314A (en) Clover rake and piler attachment for mowers
JP5067521B2 (ja) 作物の幹刈機
JP379449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383152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H08228559A (ja) 刈取部スライド式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固定機構
JP2014209890A (ja)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JP2016136924A (ja) コンバイン
JP3696851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
JP2010142175A (ja) 茎稈挟持搬送装置
JP380771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3172696A (ja) 苗移植機
JP2008035830A (ja) 作物収穫機
JP2004166548A (ja) 苗移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