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1112B - 用於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及視訊通話間轉變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及用戶端器件 - Google Patents

用於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及視訊通話間轉變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及用戶端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1112B
TWI551112B TW099132450A TW99132450A TWI551112B TW I551112 B TWI551112 B TW I551112B TW 099132450 A TW099132450 A TW 099132450A TW 99132450 A TW99132450 A TW 99132450A TW I551112 B TWI551112 B TW I5511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device
call
video
audio
video c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2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1190A (en
Inventor
賈斯丁 聖塔瑪莉亞
大衛 麥里歐
傑若米 布朗
Original Assignee
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41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1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1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11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0Circuit switching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path is physically permanent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89In-session procedures by adding media; by removing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57Services where the data services network provides a telephone service in addition or as an alternative, e.g. for backup purposes, to the telephon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telephone service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及視訊通話間轉變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及用戶端器件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電腦網路連接之領域;且更具體言之,係關於在電路交換通話與視訊通話之間轉變。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0年9月20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886,490號的優先權,且亦主張以下各美國臨時申請案之權利:於2010年9月1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82,479號;各自於2010年8月3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78,924號及第61/378,926號;於2010年6月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51,814號;及各自於2010年4月7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21,865號及第61/321,866號,該等申請案各自藉此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申請案可包括以下美國臨時申請案之相關標的物:於2010年4月7日申請的且題為:「用於邀請使用者進行線上會期之裝置及方法(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viting Users to Online Sessions)」的同在申請中的共同讓渡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21,832號,該申請案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當Apple之iPhone 4的原型在2010年3月25日自Apple工程師身上顯然被竊取時,待在本申請案中揭示及主張之發明過早地且在無Apple之授權的情況下向公眾揭示。本申請案所基於之美國優先權申請案在該顯然竊取發生之前並未提出申請。
用以提供線上通信會期(例如,即時訊息傳遞、視訊會議等)之許多實施需要計算器件之使用者安裝軟體及/或向服務註冊。因此,作為一使用者與另一使用者建立線上通信會期的先決條件,兩個使用者必須註冊及/或安裝有相同軟體。許多實施亦維持允許使用者判定其他使用者之狀態(例如,線上、離線、離開等)的存在(例如,好友清單)。
大型公用網路(諸如,網際網路)常常連接至較小的私有網路(諸如,由公司、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或甚至個別家庭維持之彼等網路)。理所當然的,公用網路必須對網路位址(亦即,公用位址)之分配達成共識。由於多種原因,私有網路之維持者常常選擇使用並非達成共識之分配之部分的私有網路位址用於私有網路。因此,為了使得來自私有網路之網路訊務能夠周遊公用網路,需要某種形式之私有/公用網路位址轉譯(「NAT」)。
執行NAT操作之器件變更自私有網路所發出之資料封包以遵照公用網路之定址方案。特定言之,網路位址轉譯器用其自身的公用位址及指派的連接埠號碼替換封包之起源私有位址及連接埠號碼。網路位址轉譯器亦變更電腦在私有網路上所接收之資料封包,以用預定接收者的正確之私有位址及連接埠號碼替換目的地公用位址及連接埠號碼。如本文中所使用,如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上下文中適當時,術語「位址」應解釋為包括位址與連接埠號碼兩者。
NAT在現代網路計算中已日益變成常見的。NAT之一優點在於:其減緩了公用網路位址空間之耗盡。舉例而言,用於網際網路上之TCP/IP定址包含四個字串,每一字串具有三個數字,從而提供一有限位址空間。另外,此位址空間之某些部分被預留以用於特定用途或使用者,從而進一步耗盡可用位址之實際數目。然而,若使用NAT,則私有網路或子網路可使用任意數目個位址,且仍向外部世界僅呈現一單一的標準化公用位址。此使得可用位址之數目實際上無限,此係因為每一私有網路在理論上可使用完全相同的私有位址。
藉由NAT提供之一優點為安全性增加,此起因於以下事實:公用網路上之彼等位址無法判定私有網路上之電腦的實際(亦即,私有)網路位址。此係因為藉由網路位址轉譯器而僅將公用位址提供於公用網路上。另外,此公用位址可對應於私有網路上的任何數目個電腦。
不同NAT類型使用不同的安全性等級。舉例而言,在「完整圓錐型NAT(full cone NAT)」之情況下,一旦將一內部位址(iAddr:iPort)映射至一外部位址(eAddr:ePort),任何外部主機便可藉由將封包發送至eAddr:ePort而將封包發送至iAddr:iPort。在「受限圓錐型NAT」之情況下,僅在iAddr:iPort先前已將封包發送至hAddr時,具有位址hAddr之外部主機才可藉由將封包發送至eAddr:ePort而將封包發送至iAddr:iPort。外部主機之連接埠不相關。在「連接埠受限圓錐型NAT」之情況下,僅在iAddr:iPort先前已將封包發送至hAddr:hPort時,具有位址/連接埠hAddr:hPort之外部主機才可藉由將封包發送至eAddr:ePort而將封包發送至iAddr:iPort。最後,在「對稱式NAT」之情況下,將自同一iAddr:iPort至特定目的地IP位址及連接埠的每一請求映射至一唯一eAddr:ePort。若同一內部主機將封包發送至不同目的地,則使用不同的外部位址及連接埠映射。僅自內部主機接收到封包之外部主機可將封包發送回至內部主機。
同級間(「P2P」)計算指代由計算節點組成之分散式網路架構,該等計算節點使其資源之一部分直接可用於其他網路參與者。P2P網路中之同級者彼此建立直接通信頻道且充當用戶端與伺服器兩者,與伺服器供應資源且用戶端消耗資源之傳統用戶端-伺服器模型形成對比。
針對P2P連接,上文所描述之NAT操作引起眾多問題。舉例而言,若兩個同級者中之一者或兩者位於上文所描述之NAT類型中的一或多者之後,則在該兩個同級者之間建立直接連接日益變得困難。此問題由於以下事實而加重:諸如Apple iPod Touch、Apple iPhone、Apple iPad及各種其他器件(例如,RIM Blackberry器件、Palm Pre器件等)之用戶端器件常常在具有不同NAT實施之網路之間移動。舉例而言,Apple iPhoneTM能夠經由以下網路通信:Wi-Fi網路(例如,802.11b,g,n網路);3G網路(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網路、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網路等);及藍芽網路(稱為個人區域網路(「PAN」))。未來用戶端器件將能夠經由額外通信頻道通信,額外通信頻道諸如(僅舉幾個例子)WiMAX、國際行動電信(「IMT」)進階及長期演進(「LTE」)進階。
免持聽筒單元(例如,耳機、車載裝置)通常用以與用於免持服務之計算器件同級。舉例而言,包括蜂巢式電話功能性之計算器件通常包括與免持聽筒單元同級的能力,該蜂巢式電話功能性充當免持聽筒單元與計算器件之間的聽覺中繼器。
描述一種用於在一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與一視訊通話之間轉變的方法及裝置。當前經由一已建立之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而連接至一或多個其他用戶端器件之一用戶端器件接收來自一使用者的用以自該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轉變至該視訊通話的輸入。將一視訊通話邀請訊息傳輸至該等其他用戶端器件。接收到該視訊通話邀請訊息之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可選擇接受抑或拒絕該訊息。若接受該視訊通話邀請,則將一視訊通話接受訊息傳輸至該發端用戶端器件。在接受該視訊通話邀請之後,參與該電路交換通話之該等用戶端器件建立一同級間(P2P)連接。在建立該P2P連接之後,該等用戶端器件開始經由該P2P連接傳輸及接收視訊。在該等用戶端器件中之每一者接收到至少一圖框之後,該等用戶端器件自該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轉變至該視訊通話,包括顯示正接收之視訊及將音訊路線自該電路交換通話改變至該視訊通話。在轉變至該視訊通話之後,中斷該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
可藉由參考以下描述及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附圖來最佳地理解本發明。
在以下描述中,闡述眾多特定細節。然而,應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加以實踐。在其他例子中,未詳細地展示熟知之電路、結構及技術以免混淆對此描述之理解。藉由所包括之描述,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實施適當功能性,而無需不當實驗。
本說明書中對於「一實施例(one embodiment)」、「實施例(an embodiment)」、「實例實施例」等之引用指示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包括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但每個實施例可不必包括該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此外,此等片語未必指代同一實施例。另外,當結合實施例描述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時,建議在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瞭解之範圍內結合其他實施例(不管是否明確描述)實現此特徵、結構或特性。
在以下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使用術語「耦接」及「連接」以及其派生詞。應理解,此等術語並不意欲為彼此同義。「耦接」用以指示可能或可能不彼此直接實體接觸或電接觸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彼此共同操作或互動。「連接」用以指示彼此耦接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之間的通信之建立。
自動地註冊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
描述一種用於自動地註冊用戶端計算器件(「用戶端器件」)(例如,工作站、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多媒體電話、平板電腦、攜帶型媒體播放機、GPS單元、遊戲系統等)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等)之方法及裝置。在一實施例中,在計算器件處之一事件(例如,計算器件通電)後,用戶端器件便自動地開始針對線上通信會期之註冊過程。自動註冊過程包括用戶端器件將一SMS(簡訊服務)訊息傳輸至SMS轉送器件(例如,SMS閘道器或SMS彙集器),該SMS訊息具有一識別符記(例如,其推送符記)及一用戶端器件識別符。該識別符記針對線上通信會期訊息(例如,邀請請求及接受邀請訊息)唯一地識別用戶端器件,且在一實施例中,該識別符記為可含有允許推送通知服務定位該用戶端器件之資訊的一推送符記。在推送通知服務實施例中,識別符記亦用作建立信任(即,特定通知為合法)的方式。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之任何註冊或至唯一符記之映射可用以使識別符記與用戶端器件相關聯且提供一種使用戶端器件之識別碼與唯一地受識別之符記相關聯的受信任之方法。該器件識別符唯一地識別用戶端器件且通常係基於一或多個硬體識別符(例如,器件之序列號、SIM(用戶識別模組)卡之ICC-ID(積體電路卡ID)等)。
SMS轉送器件判定用戶端器件之電話號碼(例如,藉由檢查SMS訊息之標頭)且將具有識別符記、器件識別符及電話號碼之一IP(網際網路協定)訊息傳輸至註冊伺服器。註冊伺服器基於識別符記、器件識別符及電話號碼而產生一簽章,且將此等各者傳輸至SMS轉送器件以遞送至用戶端器件。SMS轉送器件將包括簽章及電話號碼之一SMS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用戶端器件接著將具有簽章、器件識別符、識別符記及電話號碼之一IP訊息傳輸至註冊伺服器。
註冊伺服器驗證來自用戶端器件之資訊並將識別符記與電話號碼之間的關聯儲存於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中。總之,識別符記與電話號碼之關聯對在線上通信會期網路中唯一地識別該器件。在用戶端器件已註冊之後,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可起始及/或接受用於線上通信會期(例如,視訊聊天/會議會期、即時訊息傳遞會期等)之邀請。在一實施例中,將用戶端器件之電話號碼用作線上通信會期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舉例而言,一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可使用其他用戶端器件處之其他使用者的電話號碼邀請其他用戶端器件處之其他使用者參與線上通信會期。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並不會本來就知道其自身的電話號碼。
圖1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的資料流程圖。圖1包括用戶端器件110、SMS網路120、註冊伺服器140,及IP訊息傳遞資料儲存器150。用戶端器件110(例如,工作站、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電腦、計算電話、智慧型電話、多媒體電話、平板電腦、攜帶型媒體播放機、GPS單元、遊戲系統等)包括識別符記115(在一實施例中,其可為推送符記)。識別符記115唯一地識別用於接收邀請請求及邀請接受(或拒絕)訊息之用戶端器件110,此將在本文中稍後更詳細地加以描述。器件識別符117唯一地識別用戶端器件且通常係基於一或多個硬體識別符(例如,器件之序列號、SIM(用戶識別模組)卡之ICC-ID(積體電路卡ID)等)。用戶端器件110包括傳輸及接收SMS訊息之能力以及連接及發送/接收IP訊息之能力。
在註冊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後,用戶端器件110可邀請及/或接受用於線上通信會期之邀請。在線上通信會期中經由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來識別用戶端器件110。雖然在一實施例中,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為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為一不同的識別符(例如,使用者姓名(例如,Apple ID)、電子郵件地址、郵遞地址、MAC位址,或其他識別符)。
SMS網路120包括電信廠商(carrier)SMSC(簡訊服務中心)125及SMS轉送器件130(例如,SMS閘道器或SMS彙集器)。電信廠商SMSC 125為電信廠商特定之計算且接收並遞送SMS訊息。舉例而言,電信廠商SMSC 125將自用戶端器件110發送之SMS訊息遞送至SMS轉送器件130,且將自SMS轉送器件130發送之SMS訊息遞送至用戶端器件110。SMS轉送器件130將行動網路與IP網路分離。
註冊伺服器140註冊用戶端器件(諸如,用戶端器件110)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包括使器件之識別符記與器件之電話號碼(或其他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將識別符記與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之間的關聯儲存於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150中。
在用戶端器件110處發生事件(例如,用戶端器件通電,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例如,P2P視訊會議應用程式、P2P即時訊息應用程式等)啟動等)後,用戶端器件110開始針對線上通信會期之註冊過程。在一實施例中,註冊過程自動地(無使用者互動)開始,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註冊過程在使用者選擇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後開始。
在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用作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且因此與用戶端器件110之識別符記115在註冊資料儲存器150中相關聯的實施例中,必須判定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因為用戶端器件110並不會本來就知道其自身的電話號碼,所以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用戶端器件110傳輸一SMS訊息而判定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舉例而言,在操作1處,用戶端器件110經由電信廠商SMSC 125將具有其識別符記115及器件識別符117之一SMS訊息傳輸至SMS轉送器件130。在一些實施例中,將SMS訊息定址至一電話號碼,該電話號碼可為標準長度號碼或針對線上通信會期註冊特別建立的短碼(通常顯著短於完整電話號碼的一類型之電話號碼)。將SMS訊息所定址至之電話號碼儲存於用戶端器件中(例如,電信廠商配套(carrier bundle)中)。
電信廠商SMSC 125接收SMS訊息且將SMS訊息遞送至SMS轉送器件130。在操作2處,SMS轉送器件130判定用戶端器件之電話號碼。舉例而言,SMS轉送器件130檢查SMS訊息之標頭以判定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在判定電話號碼之後,SMS轉送器件130將具有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115及器件識別符117之一IP訊息傳輸至註冊伺服器140。此訊息有時稱作註冊請求訊息。
註冊伺服器140接收來自SMS轉送器件的包括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115及器件識別符117的IP訊息,且產生一簽章。該簽章可基於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115及/或器件識別符117,且用於驗證目的(此將在本文中稍後更詳細地加以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產生簽章以考慮多個用戶端器件具有同一電話號碼之情形時,亦使用隨機數字。在操作5處,註冊伺服器140將簽章、電話號碼、器件識別符及符記傳輸回至SMS轉送器件130(例如,在一IP訊息中)。此訊息有時稱作註冊回應訊息。
SMS轉送器件130接收來自註冊伺服器140的簽章、電話號碼、器件識別符及符記並產生具有用戶端器件110之簽章及電話號碼的一SMS訊息。在操作6處,SMS轉送器件130將具有簽章及電話號碼之SMS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10(經由電信廠商SMSC 125)。
用戶端器件110接收並處理SMS訊息,包括儲存其電話號碼。在操作7處,用戶端器件110將具有其識別符記115、器件識別符117、其電話號碼及由註冊伺服器產生之簽章的一IP訊息傳輸至註冊伺服器140。此訊息有時稱作註冊驗證請求訊息。
註冊伺服器140使用該簽章驗證由用戶端器件110發送之資料。舉例而言,註冊伺服器140比較由用戶端器件110發送之簽章與在操作4期間產生之簽章。若該等簽章匹配,則該資料得到驗證。假定資料有效,則註冊伺服器140將用戶端器件110之識別符記115與電話號碼之間的關聯儲存於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150中。
在替代實施例中,代替經由SMS訊息之傳輸來判定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改為提示器件之使用者輸入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在此等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110將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如由使用者輸入)及其識別符記115直接傳輸至註冊伺服器140,註冊伺服器140可使電話號碼與識別符記115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150中相關聯。
圖5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註冊資料儲存器150。如圖5中所說明,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記錄510中之每一者包括一識別符記欄位520及一電話號碼欄位525。在一些情形下,有可能使一單一電話號碼與多個識別符記相關聯。舉例而言,不同用戶端器件可具有同一電話號碼。在此等狀況下,此等不同用戶端器件將具有不同識別符記。因此,當針對與多個識別符記相關聯之電話號碼發送線上通信會期邀請時,將向與識別符記相關聯之每一器件傳輸一邀請。
圖2為更詳細地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器件110的方塊圖。圖2將參考圖4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圖4為說明用於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然而,應理解,圖4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2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2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4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
如圖2中所說明,用戶端器件110包括用戶端線上通信會期註冊模組(「用戶端註冊模組」)210、電信廠商配套215、推送符記115、器件識別符117、SMS模組220,及用戶端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用戶端註冊資料儲存器」)230。用戶端註冊模組210控制用戶端器件110針對線上通信會期之註冊。電信廠商配套215包括電信廠商特有之設定(包括用於註冊的SMS轉送器件之電話號碼(例如,SMS轉送器件130之號碼))及其他設定(例如,存取點名稱(APN)設定、多媒體訊息傳遞服務(MMS)設定等)。SMS模組220傳輸並接收SMS訊息。用戶端註冊資料儲存器230儲存與線上通信會期註冊有關之資料(例如,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一旦判定的話))。
參看圖4,在區塊410處,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偵測或接收觸發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之事件。此等事件之實例包括用戶端器件110通電、使用者開啟線上通信應用程式(例如,P2P視訊會議應用程式、P2P即時訊息傳遞應用程式等),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每當用戶端器件110通電,便執行註冊過程,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用戶端器件110第一次通電時執行註冊過程。流程自區塊410移動至區塊415。
在區塊415處,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判定是否存在用於用戶端器件110之有效識別符記。若不存在識別符記,或識別符記期滿,則流程移動至區塊425,在區塊425中,採取替代動作。舉例而言,在使用推送符記之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110可藉由請求由推送通知服務(其通常遠離用戶端器件110)產生一推送符記而起始一符記產生程序。推送通知服務產生用戶端器件110特有之推送符記並將其傳回至用戶端器件110。若存在有效識別符記,則流程移動至區塊420,在區塊420中,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存取識別符記115。流程自區塊420移動至區塊428。
在區塊428處,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存取器件識別符117。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430,在區塊430中,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判定用於註冊過程中的SMS轉送器件之電話號碼。舉例而言,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存取電信廠商配套215以判定SMS轉送器件之電話號碼。電話號碼可為短碼或可為標準長度號碼。在此實例中,用於註冊過程中之SMS轉送器件為SMS轉送器件130。流程自區塊430移動至區塊435。
在區塊435處,將具有識別符記115及器件識別符117之 一SMS訊息傳輸至所判定之號碼(SMS轉送器件130)。舉例而言,用戶端註冊模組210請求SMS模組220將具有識別符記115及器件識別符117之一SMS訊息傳輸至所判定之號碼。SMS模組220將具有識別符記之SMS訊息傳輸至所判定之號碼。流程自區塊435移動至區塊440。SMS訊息將由電信廠商SMSC 125接收,電信廠商SMSC 125將SMS訊息遞送至SMS轉送器件130。
在區塊440處,SMS轉送器件130基於所接收到之SMS訊息而判定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舉例而言,SMS轉送器件檢查SMS訊息之標頭,SMS訊息之標頭將包括發送者(在此狀況下,為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445,在區塊445中,SMS轉送器件130將用戶端器件110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115及器件識別符117傳輸至註冊伺服器140(例如,在安全IP訊息中)。流程自區塊445移動至區塊450。
圖3為更詳細地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註冊伺服器140的方塊圖。圖3將參考圖4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應理解,圖4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3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3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4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如圖3中所說明,註冊伺服器140包括伺服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模組305,伺服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模組305包括SMS轉送介面310、簽章產生器315、用戶端器件介面325、驗證模組330、驗證資料儲存器335,及關聯模組340。SMS轉送介面310接收訊 息並將訊息發送至SMS轉送器件130。舉例而言,SMS轉送介面310接收來自SMS轉送器件130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及器件識別符元組,且將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器件識別符及簽章元組(有時稱作「驗證元組」)傳輸至SMS轉送器件130。用戶端器件介面325接收訊息並可將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介面325接收來自用戶端器件之驗證元組。
返回參看圖4,在區塊450處,簽章產生器315針對其自SMS轉送器件130所接收到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及器件識別符元組產生一簽章。在將電話號碼與識別符記對儲存於註冊資料儲存器150中之前,將使用該簽章驗證電話號碼與識別符記之成對。在一些實施例中,簽章係基於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及/或器件識別符(例如,對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及/或器件識別符或其某一部分應用密碼編譯雜湊以產生簽章)。在一些實施例中,簽章亦基於隨機數,以考慮多個用戶端器件具有同一電話號碼之情形。簽章產生器315將簽章儲存於驗證資料儲存器335中,且視情況將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及/或器件識別符儲存於驗證資料儲存器325中。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455,在區塊455中,SMS轉送介面310將簽章、電話號碼、器件識別符及識別符記傳輸至SMS轉送器件130。流程自區塊455移動至區塊460。
SMS轉送器件130接收來自註冊伺服器140的簽章、電話號碼及識別符記。在區塊460處,SMS轉送器件傳輸具有 用戶端器件110之簽章及電話號碼之一SMS訊息(經由電信廠商SMSC 125)。流程接下來移動至區塊465。
在區塊465處,SMS模組220接收具有簽章及電話號碼之SMS訊息且將簽章及電話號碼儲存於用戶端註冊資料儲存器230中。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470,在區塊470中,用戶端註冊模組210將具有其電話號碼、識別符記115、器件識別符117及簽章之一IP訊息傳輸至註冊伺服器。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475。
用戶端器件介面325接收來自用戶端器件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器件識別符及簽章。將資訊傳遞至驗證模組330,在區塊475處,驗證模組330判定資料是否有效。舉例而言,對自用戶端器件所接收到之電話號碼、識別符記及/或器件識別符使用與在產生簽章時應用之雜湊函數相同的雜湊函數,且驗證模組330比較該結果與先前所產生之簽章(儲存於驗證資料儲存器335中)。若簽章匹配,則資料有效且流程移動至區塊480。
在區塊480處,註冊伺服器140之關聯模組340將用戶端器件之電話號碼與用戶端器件之識別符記的關聯儲存於註冊資料儲存器150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註冊伺服器140可將註冊狀態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10,從而警示用戶端器件110註冊是否成功。
在用戶端器件已註冊之後,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可起始及/或接受用於線上通信會期(例如,視訊聊天/會議會期、即時訊息傳遞會期等)之邀請。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可使用其他用戶端器件處之其他使用者的電話號碼邀請其他用戶端器件處之其他使用者參與線上通信會期。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並不會本來就知道其自身的電話號碼。雖然實施例描述了在註冊期間對SMS訊息之使用,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文字訊息傳遞(例如,MMS(多媒體訊息傳遞服務))。
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
雖然關於將電話號碼註冊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來描述圖1,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將電子郵件地址用作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圖21說明一般網路拓撲,其用以註冊用戶端器件以使用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進行線上通信會期。用戶端器件2110A至2110N使用註冊服務2130註冊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2110A之使用者使用線上通信會期用戶端2115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以用作用於經由網路2180(例如,網際網路)之線上通信的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
圖22A至圖22B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圖22A至圖22B將參考圖21中所說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應理解,圖22A至圖22B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21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21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22A至圖22B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
在操作2210處,註冊服務2130接收來自用戶端器件2110A之鑑認請求。舉例而言,參看圖23(圖23描述用於供使用者提供初始化資訊之例示性操作),在操作2310處,在用戶端器件2110A上開始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315,且用戶端器件2110A接收來自使用者的包括使用者ID及密碼以及一或多個電子郵件地址之輸入,以進行註冊以用作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320且用戶端器件2110A將使用者ID及密碼傳輸至註冊服務2130。
雖然用戶端器件2110A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且可能不包括電話功能性,但其可使用電話號碼代替電子郵件地址來發送線上通信會期邀請。除接收使用者ID、密碼及一或多個電子郵件地址以進行註冊之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亦可提供關於使用者當前位於哪個國家及/或地區之資訊,以使得在使用者起始至不包括國家碼及/或地區碼之電話號碼的線上通信會期時,可使用對應之國家碼及/或地區碼。舉例而言,在美國,可藉由使用7位數字來撥打本地電話通話(因此不需要國家碼及地區碼)。基礎電話系統自動地判定國家碼及地區碼且完成通話。然而,在用戶端器件2110A並不包括電話功能性之狀況下,在使用不包括國家碼及/或地區碼之電話號碼邀請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時,用戶端器件2110A無法依賴基礎電話系統來自動地包括國家碼及/或地區碼。
在操作2320處,用戶端器件2110A接收來自使用者的關於使用者位於哪個國家及/或地區(例如,地區碼、州、省、市等)之輸入。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325,在操作2325處,用戶端器件2110A使對應之國家及/或地區電話碼與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相關聯,以供在使用者起始至不包括國家碼及/或地區碼之電話號碼之線上通信會期時使用。舉例而言,若使用者指示其位於美國且該使用者使用不包括國家碼之10位數字之電話號碼來邀請一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則用戶端器件2110A將美國之國家碼自動地添加至該電話號碼。
返回參看圖22A,在接收到來自用戶端器件2110A之鑑認請求之後,使用所提供之使用者姓名及密碼來執行鑑認過程。在一實施例中,註冊服務2130執行鑑認過程,而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目錄服務2160執行鑑認過程。使用者目錄服務2160為集中式服務,其提供使用者帳戶處理、鑑認及其他服務。使用者目錄服務2160管理使用者記錄2165。在一實施例中,每一經鑑認之使用者與一使用者記錄相關聯,該使用者記錄包括各種資訊(例如,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使用者ID、密碼、郵遞地址、電話號碼、姓名、生日、國家、與使用者相關聯之電子郵件清單(其亦可指示電子郵件地址是否得到驗證)等)。若鑑認成功,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16。若鑑認失敗,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14,且採取替代動作(例如,註冊服務2130將指示使用者姓名及/或密碼不正確之出錯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 2110A)。
在操作2216處,註冊服務2130產生及/或存取與使用者ID相關聯之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舉例而言,註冊服務2130可包括線上通信會期帳戶伺服器2140,其管理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記錄2150。在一實施例中,正註冊或已註冊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每一使用者具有一對應之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記錄。每一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記錄可包括與設定檔相關聯之一或多個電子郵件地址之一集合,包括其驗證狀態。每一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記錄亦可包括一或多個推送符記,其分別對應於註冊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一或多個用戶端器件。每一設定檔記錄亦可包括用以驗證來自用戶端器件之某些通信之設定檔憑證。每一設定檔記錄亦可指示哪些用戶端器件(如藉由推送符記指示)已註冊或正試圖註冊哪些電子郵件地址。
流程自操作2216移動至操作2218,且註冊服務2130將一鑑認回覆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該鑑認回覆包括設定檔ID(例如,識別與所提供之使用者ID相關聯之設定檔的字串)及設定檔憑證。該鑑認回覆亦可指示鑑認成功。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220,且註冊服務2130接收來自用戶端器件2110A之電子郵件驗證請求,該電子郵件驗證請求包括用戶端器件2110A之待驗證之一或多個電子郵件地址、設定檔ID、設定檔憑證及推送符記。電子郵件驗證請求訊息亦可包括用戶端器件2110A之器件ID。在操作2222處,註冊服務2130接著判定針對設定檔ID之設定檔憑證是否有 效。若設定檔憑證無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24,且採取替代動作(例如,註冊服務2130將一出錯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若設定檔憑證有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23。在操作2223處,註冊服務2130使推送符記與設定檔相關聯。舉例而言,線上通信會期帳戶伺服器2140將推送符記儲存於使用者之設定檔記錄中。
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226且註冊服務2130判定電子郵件地址是否得到驗證。經驗證之電子郵件地址為已驗證為屬於請求將其註冊以用作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之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地址。線上通信會期帳戶伺服器2140存取使用者之設定檔記錄2150以判定電子郵件地址是否得到驗證。若設定檔記錄並不指示電子郵件地址得到驗證,則在一些實施例中,註冊服務2130向使用者目錄服務2160傳輸一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請求,以判定使用者之使用者記錄2165是否指示電子郵件地址得到驗證。若電子郵件地址並未得到驗證,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27,且註冊服務2130使得將一驗證電子郵件訊息發送至電子郵件地址,該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包括在選擇時(或在進入網際網路瀏覽器中時)使得驗證電子郵件地址的連結。舉例而言,連結之選擇使得發送一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該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包括電子郵件地址及用以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之驗證符記。註冊服務2130亦可將一電子郵件地址需要驗證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該電子郵件地址需要驗證訊息指示電子郵件地址未得到驗證(且因此需要驗證)且亦可指示將一驗證電子郵 件訊息發送至所討論之電子郵件地址。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410,此將參看圖24加以描述。然而,若電子郵件地址得到驗證,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28。
在操作2228處,註冊服務2130將指示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之一電子郵件地址驗證成功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230,且註冊服務2130接收來自用戶端器件2228之一啟動電子郵件請求,該啟動電子郵件請求包括電子郵件地址、設定檔ID及設定檔憑證。在操作2232處,註冊服務2130接著判定針對設定檔ID之設定檔憑證是否有效。若設定檔憑證無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24,且採取替代動作(例如,註冊服務2130將一出錯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若設定檔憑證有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40。
在操作2240處,註冊服務2130產生或存取電子郵件地址之電子郵件憑證。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線上通信會期帳戶伺服器2140將使用者的每一經驗證之電子郵件地址之電子郵件憑證儲存於彼使用者之設定檔記錄2150中。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242,且註冊服務2130將一啟動成功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該啟動成功訊息包括電子郵件地址及電子郵件憑證。
流程自操作2242移動至操作2244,且註冊服務2130接收一註冊請求訊息,該註冊請求訊息包括電子郵件地址、電子郵件憑證、設定檔ID、設定檔憑證、用戶端器件2110A之推送符記及用戶端器件2110A之器件ID。在一實施例中,該請求訊息係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伺服器2145處接收到。該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伺服器管理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2155。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2155使一推送符記(且視情況,器件ID)與具有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的一或多個電子郵件地址之一集合的設定檔相關聯。因此,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2155中之每一記錄表示具有一特定推送符記之一特定器件正使用一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該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具有可用以邀請彼器件處之一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一或多個電子郵件地址。流程自操作2244移動至操作2246。
在操作2246處,註冊服務2130(例如,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伺服器2145)判定設定檔憑證是否有效。若設定檔憑證無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50,且採取替代動作(例如,註冊服務2130將一出錯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若設定檔憑證有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48,且註冊服務2130(例如,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伺服器2145)判定電子郵件地址憑證是否有效。若電子郵件地址憑證無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50。若電子郵件地址憑證有效,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252。
在操作2252處,註冊服務2130(例如,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伺服器2145)使具有其推送符記之用戶端器件2110A與具有電子郵件地址之設定檔相關聯,並將該關聯儲存於註冊資料儲存器2155中。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254,且註冊服務2130產生一線上通信會期帳戶識別符及線上通信會期憑證,並在操作2256處將其傳輸至用戶端器件2110A。
在不同實施例中存在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之不同方式。參看圖24(圖24為說明用於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在操作2410處,用戶端器件2110A判定其是否包括一電子郵件用戶端,該電子郵件用戶端包括其試圖註冊但未接收到肯定的驗證電子郵件訊息之一電子郵件地址的一帳戶。若用戶端器件2110A並不包括此電子郵件用戶端,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40,否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15。
在操作2415處,自動地週期性地檢查電子郵件帳戶是否存在驗證電子郵件訊息(例如,在操作2227中傳輸之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在一實施例中,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週期性地請求電子郵件用戶端2120檢查驗證電子郵件訊息(電子郵件用戶端2120可輪詢電子郵件伺服器2170以檢查驗證電子郵件訊息)。藉由一或多個準則之一集合來識別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包括「寄件者:」欄位、「收件者:」欄位及用以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之驗證符記(對於被驗證之每一電子郵件地址而言,驗證符記可為唯一的)。驗證符記可位於驗證電子郵件訊息之標頭或內文中。若接收到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則流程自操作2420移動至操作2425,否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35。
在操作2425處,將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傳回至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且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剖析該訊息以定位驗證符記。在定位驗證符記之後,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將一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傳輸至註冊服務2130,該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具有驗證符記、電子郵件地址、設定檔ID及設定檔憑證。因此,在此實施例中,自動地驗證電子郵件地址,而無需使用者點擊連結或以其他方式驗證電子郵件地址。在一實施例中,在接收到訊息且判定設定檔憑證有效之後,註冊服務2130將指示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成功驗證之一電子郵件驗證推送訊息傳輸(經由推送通知服務640)至該器件。因此,流程自操作2425移動至操作2430且用戶端器件2110A等待接收電子郵件地址驗證推送訊息。
若未接收到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35,在操作2435處,用戶端器件判定是否接收到指示正試圖註冊之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的電子郵件驗證推送訊息。若接收到此訊息,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45,否則,流程移動回至操作2415。
在操作2440處(用戶端器件2110A並不包括一電子郵件用戶端,該電子郵件用戶端包括用於正被註冊之電子郵件地址之帳戶),用戶端器件2110A等待接收指示正試圖註冊之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的電子郵件驗證推送訊息。若接收到此訊息,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45,否則,流程保持在操作2440處。
在操作2445處,用戶端器件2110A顯示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且詢問使用者是否以彼電子郵件地址繼續註冊過程。若用戶端器件2110A接收到指示繼續註冊過程之輸 入,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455,且用戶端器件2110A將包括電子郵件地址、設定檔ID及設定檔憑證之一作用中電子郵件請求傳輸至註冊伺服器。接著執行在圖22之操作2230處開始的所描述之操作。若用戶端器件2110A接收到指示使用者並不想要繼續註冊過程之輸入,則流程自操作2450移動至操作2460且該過程結束。
圖25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時對註冊服務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在操作2510處,註冊服務2130接收一電子郵件地址驗證狀態訊息,該電子郵件地址驗證狀態訊息指示與一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相關聯之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該電子郵件地址驗證狀態訊息可作為操作2425之結果而接收,或可作為以不同方式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之結果(例如,使用者點擊驗證電子郵件訊息中之使得驗證電子郵件地址的驗證連結,該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可於與試圖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以供在線上通信會期中使用之器件不同之器件上發送)而接收。
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515,且註冊服務2130更新設定檔記錄2150中之電子郵件地址之驗證狀態。流程接著移動至操作2520,且註冊服務2130判定是否存在與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相關聯的、要求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但未接收到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的用戶端器件。舉例而言,註冊服務2130存取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之設定檔記錄2150,以判定哪些用戶端器件(例如,如藉由唯一推送符記識別)要求驗證電子郵件地址及哪些用戶端器件未接收到用於彼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在操作2525處,對於每一此類用戶端器件,註冊服務將一電子郵件驗證推送訊息傳輸至彼用戶端器件,該電子郵件驗證推送訊息包括設定檔ID、設定檔憑證及已得到驗證之電子郵件地址。電子郵件驗證推送訊息亦可包括用以指示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之狀態更新。若不存在要求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但未接收到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的器件,則流程移動至操作2530且該過程結束。
建立線上通信會期
如圖6中所說明,實施於一實施例中之一般網路拓撲可包括若干用戶端器件A至N(670A至670N),該等用戶端器件分別經由網路660彼此通信且與一或多個服務610、620、630、640及650通信。雖然將網路660說明為單一網路雲端,但網路660可包括多種不同組件,包括(僅舉幾個例子)公用網路(諸如,網際網路)及私有網路(諸如,區域Wi-Fi網路(例如,802.11n本籍無線網路或無線熱點)、區域乙太網路、蜂巢式資料網路(例如,3G、4G、Edge等),及WiMAX網路)。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可經由不同網路鏈路連接至網路660。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670A可連接至藉由網路鏈路675A表示之本籍Wi-Fi網路,且用戶端器件670N可經由網路鏈路675N連接至3G網路(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等)。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經由其而得以連接之網路鏈路675A至675N中之每一者可經由閘道器及/或NAT(網路位址轉譯)器件(圖6中未圖示)而耦接至公用網路(諸如,網際網路),藉此致能各種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之間的經由公用網路之通信。然而,若兩個用戶端器件處於同一區域網路或私有網路(例如,同一Wi-Fi網路)上,則該兩個器件可繞過公用網路經由彼區域/私有網路直接通信。當然,請注意,本發明之基礎原理不限於網路類型或網路拓撲之任何特定集合。
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中之每一者可與連接資料交換(CDX)服務610、邀請服務620、註冊服務630、推送通知服務640及中繼服務650通信。在一實施例中,服務610至650可實施為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計算器件(諸如,伺服器)執行之軟體。
在一實施例中,CDX服務610作為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用戶端器件之間建立線上通信會期所需的連接資料之中央交換點而操作。具體言之,CDX服務610之一實施例回應於用戶端器件請求而產生NAT周遊(NAT traversal)資料(有時稱作「打孔(Hole Punch)」資料),以使得外部服務及用戶端能夠經由每一用戶端器件之NAT通信(亦即,經由NAT「打孔」以到達該器件)。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CDX服務偵測與用戶端器件通信所需之外部IP位址及連接埠並將此資訊提供給用戶端器件。在一實施例中,CDX服務亦接收並處理由邀請服務620產生之用戶端器件清單,且有效地並安全地將連接資料分配給包括於該等清單上之用戶端器件中之每一者(如下文詳細描述)。
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之使用者使用邀請服務620來邀請使用者參與共同作業式線上通信會期(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聊天/會議等)。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670A之使用者藉由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邀請請求而請求與一或多個不同用戶端器件之一或多個使用者之線上通信會期,該邀請請求包括該等其他使用者中之每一者之一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在不同實施例中,該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可不同(例如,電話號碼、使用者姓名(例如,Apple ID)、電子郵件地址、郵遞地址、MAC位址,或其他識別符)。邀請服務620自邀請請求中讀取該(等)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且在註冊資料儲存器655中執行查詢以定位與該(等)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之該(等)用戶端器件。
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使用註冊服務630註冊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當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中之每一者通電且於網路上啟動時,使得其識別符記(例如,其推送符記)與一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將關聯儲存於註冊資料儲存器655中。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使用註冊服務630註冊以參與線上通信會期服務(如關於圖4所描述),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註冊過程以不同方式發生(例如,藉由提供其推送符記與其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兩者)。
推送通知服務640使用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之推送符記來向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傳輸推送通知。在一實施例中,使用推送通知來傳輸用於線上通信會期之邀請。當用戶端器件之NAT類型不相容或在用戶端器件之間建立P2P連接失敗時,中繼服務650在用戶端器件之間建立線上通信會期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相對輕量型網路協定(諸如,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通訊端來建立用戶端器件與CDX服務610之間的通信。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UDP通訊端連接並不需要用於保證封包可靠性、排序或資料完整性之交握對話,且因此,並不消耗如TCP通訊端連接一般多的封包處理耗用。因此,UDP之輕量型、無狀態性質可用於答覆來自大量用戶端之小查詢的伺服器。此外,不同於TCP,UDP與封包廣播(其中將封包發送至區域網路上之所有器件)及多播(其中將封包發送至區域網路上之器件的子集)相容。如下文所描述,即使可使用UDP,但亦可藉由使用會期密鑰加密NAT周遊資料而維持在CDX服務610上之安全性。
與由CDX服務610使用之低耗用、輕量型網路協定形成對比,在一實施例中,藉由固有地為安全之網路協定(諸如,超文字安全傳送協定(「HTTPS」))建立用戶端器件670A至670N與邀請服務620、註冊服務630、推送通知服務640及/或中繼服務650之間的通信,該固有地為安全之網路協定依賴於安全通訊端層(「SSL」)或傳輸層安全性(「TLS」)連接。與此等協定相關聯之細節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
圖7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在用戶端器件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建立的資料流程圖。在圖7之實例中,用戶端器件A 710處之使用者邀請用戶端器件B 720處之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系統等)。在此實例中,用戶端器件A 710有時稱作起始用戶端器件,用戶端器件B 720之使用者有時稱作預定接收者,且用戶端器件B 720有時稱作預定接收用戶端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線上通信會期邀請為無存在之一盲邀請。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A 710處之使用者並不知道用戶端器件B 720處之使用者當前是否在線上或是否有空參與線上通信會期。
雖然參看圖6及圖7所描述之實施例係專門使用推送符記及推送通知,但其他實施例不受如此限制。舉例而言,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之任何註冊或至唯一符記之映射可用以使識別符記與用戶端器件相關聯且提供一種使用戶端器件之識別碼與唯一地受識別之符記相關聯的受信任之方法。
在操作1處,用戶端器件A 710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連接資料包括用於用戶端器件彼此交換以建立線上通信會期(例如,P2P會期)之資訊。連接資料包括用戶端器件之IP位址(例如,公用IP位址)、請求之連接埠號碼,及其他資訊(例如,優先級資訊等)。連接資料交換610判定用戶端器件A 710之連接資料(例如,公用/私有IP位址及連接埠、用戶端器件A之NAT器件之NAT類型)。在操作2處,連接資料交換610將連接資料傳回至用戶端器件A 710。
在操作3處,用戶端器件A 710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以邀請用戶端器件B 720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會期等)。在一實施例中,該邀請包括用戶端器件A 710之連接資料(其可包括用戶端器件A 710之公用/私有IP位址及連接埠,及用戶端器件A之NAT器件之NAT類型),及與用戶端器件B720處之使用者相關聯的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例如,用戶端器件B 720之電話號碼、使用者之使用者姓名(例如,Apple ID)、電子郵件地址、郵遞地址、MAC位址等)。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可採用HTTPS請求之形式且可包括由預先指定之憑證授權單位簽署的用戶端憑證。
在操作4處,邀請服務620判定與包括於操作3之請求中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的推送符記。舉例而言,邀請服務620存取註冊資料儲存器655以判定與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的推送符記。如圖7中所說明,推送符記725指派給用戶端器件B 720且因此與用戶端器件B 720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圖10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註冊資料儲存器655。如圖10中所說明,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記錄1010中之每一者包括一推送符記欄位1015及一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欄位1020。如圖10中所說明,相同的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可與多個推送符記相關聯。在此狀況下,將傳輸多個邀請(例如,每推送符記一個邀請)。
邀請服務620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訊息。在操作5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 72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以推送通知訊息之形式)。該請求包括用戶端器件A 710之連接資料、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推送符記(推送符記715)。該邀請請求亦可包括線上通信會期所特有的資訊,以為用戶端器件B 720之使用者提供關於邀請之資訊(例如,發送邀請之人之姓名(例如,使用者姓名、真實姓名、電話號碼,或其某一組合)、邀請所針對之對象(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會期等)等)。
若用戶端器件B 720開啟且正確地操作,則將在用戶端器件B 720上接收到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並顯示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邀請請求包括供使用者接受或拒絕邀請之機制(例如,接受按鈕及拒絕按鈕)。若邀請請求被拒絕,則用戶端器件A 710處之使用者可接收到通知。假定用戶端器件B 720處之使用者接受邀請請求,則在操作6處,用戶端器件B 720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連接資料交換610判定用戶端器件B 720之連接資料(例如,公用/私有IP位址及連接埠、用戶端器件B之NAT器件之NAT類型),且在操作7處,將連接資料傳回至用戶端器件B 720。
在操作8處,用戶端器件B 720接著將一接受訊息傳輸至邀請服務620。該接受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B 720之連接資 料且包括用戶端器件A 710之推送符記。接受訊息亦可含有關於其是否為來自用戶端器件A 710與用戶端器件B 720之間的先前失敗之直接P2P連接嘗試的再試的指示。接受訊息可採用HTTPS訊息之形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邀請服務620判定用戶端器件A 710與用戶端器件B 720之間的P2P連接是否可行。在操作9處,邀請服務620判定用戶端器件A與用戶端器件B之間的直接P2P連接是否可行。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若自用戶端器件B 720所接收到之接受訊息指示其為來自先前失敗之直接連接嘗試的再試(或特定數目次先前失敗之直接連接嘗試),則邀請服務620可推斷出:直接P2P連接不可行。為了判定可行性,邀請服務620可比較用於用戶端器件A與B之NAT類型資料以判定用戶端器件A與B之NAT器件是否將支援直接P2P連接。在一實施例中,上文所描述之接受訊息並不包括先前失敗之嘗試之指示。實情為,在失敗之直接連接嘗試之後,用戶端器件710至720中之任一者可傳輸指示需要一中繼連接之一特殊「中繼邀請」請求(例如,代替圖7中之操作3處之邀請請求)。回應於此,邀請服務可自動地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中繼操作(如下文所描述)。
針對建立P2P連接,已知NAT類型之某些組合不相容。舉例而言,完整圓錐型NAT可與任何其他NAT類型(除了封閉型/防火牆型NAT之外)一起使用以建立直接P2P連接。相反,對稱式NAT僅可與完整圓錐型NAT一起使用以建立直接P2P連接。在一實施例中,組合各種NAT類型之可行性闡述於圖11中所展示之NAT相容性表1110中,其中行表示一用戶端器件(例如,用戶端器件A 710)之NAT類型且列表示另一用戶端器件(例如,用戶端器件B 720)之NAT類型。單元格中之「1.0」指示相關聯之列及行中之NAT類型相容且「0.0」指示該等NAT類型不相容。
若邀請服務620判定直接P2P連接可行,則邀請服務620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以傳輸對邀請請求之接受。因此,在操作10B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A 71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接受訊息(以推送通知之形式)。該接受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B 720之連接資料、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推送符記。接受訊息將顯示於用戶端器件A 710上。因為用戶端器件A與B具有彼此之連接資料,所以用戶端器件A與B具有足以建立直接P2P連接之資訊。因此,在操作11A處,用戶端器件A與B使用所交換之連接資料來建立直接P2P連接。可經由已知之機制(例如,使用網際網路連線能力建立(ICE)或其他已知之P2P連線能力機制)來建立直接P2P連接。
然而,若邀請服務620判定直接P2P連接不可行,則邀請服務620在操作10B處向中繼服務650傳輸一中繼查詢請求,以判定供用戶端器件A及B用於進行連接之一或多個中繼主機。中繼查詢請求可含有用於用戶端器件A及B之網路連接資訊(例如,NAT周遊/連接資料及/或NAT類型資料),該網路連接資訊由中繼服務650使用以選擇用於兩個用戶端器件之適當中繼主機。
如圖8中所說明,在一實施例中,中繼服務650包括中繼查詢模組805、多重中繼主機815A至815B,及含有與中繼主機815A至815B中之每一者有關之網路資訊的中繼主機資料庫810。雖然圖8說明兩個中繼主機,但應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能存在更多或更少個中繼主機。邀請服務620向中繼查詢模組805傳輸一中繼查詢請求,中繼查詢模組805使用用於用戶端器件A及B之網路資訊對中繼主機資料庫810進行查詢。在接收到資料庫結果後,中繼查詢模組805便在操作11B處將識別選定之中繼主機815A至815B的一回應提供至邀請服務620。
在一實施例中,中繼查詢回應含有由中繼服務650產生之中繼符記,及將由用戶端器件A及B使用以進行中繼連接的選定之中繼主機815A至815B之網路位址(IP位址/連接埠)。在一實施例中,中繼符記與中繼會期相關聯且由中繼主機815A至815B使用以在用戶端器件A及B連接至中繼服務650後便鑑認用戶端器件A及B。符記可呈現各種形式,包括(例如)唯一ID中繼會期ID碼、數位憑證及/或與中繼會期相關聯之唯一加密密鑰。
邀請服務620將指示將進行中繼連接之一中繼回應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及B。在一實施例中,至用戶端器件B之中繼回應可包括中繼符記及用於中繼主機815B之網路資訊。在一實施例中,可直接發送至用戶端器件B之回應(繞過推送通知服務640),此係因為至用戶端器件B之回應係回應於用戶端器件B之邀請接受訊息而發送。邀請服務620亦將一中繼回應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該中繼回應可包括中繼符記及用於中繼主機A 815A之網路資訊。在此例子中,經由推送通知服務640將回應推送至用戶端器件A。
在操作12B處,用戶端器件A 710使用用於中繼主機815A之網路資訊建立與中繼服務650之連接。類似地,在操作13B處,用戶端器件B 720使用用於中繼主機815B之網路資訊建立與中繼服務650之連接。在此等異動中之每一者中,在用戶端器件A及B之任一NAT防火牆中開啟新孔,且可由中繼服務650判定用於用戶端器件A及B之NAT周遊/連接資料並將其分別傳回至用戶端器件A及B(例如,藉由判定用於該等器件之公用IP/連接埠)。在一實施例中,中繼服務650及用戶端器件A及B實施使用中繼周遊NAT(「TURN」)協定,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理解,該協定允許位於NAT或防火牆之後的元件經由TCP或UDP連接接收傳入之資料。
在操作14B處,用戶端器件A 710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中繼更新,將該中繼更新轉遞至推送通知服務並在操作17B處將其推送至用戶端器件B 720。類似地,在操作15B處,用戶端器件B 720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中繼更新,將該中繼更新轉遞至推送通知服務620並在操作16B處將其推送至用戶端器件A 710。由用戶端器件A 710傳輸之中繼更新可包括會期符記、每一器件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府,及由中繼服務650判定之NAT周遊/連接資料。
在操作18B及19B處,用戶端器件A及B分別經由中繼服務650建立一線上通信會期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在用戶端器件A 710將用戶端器件B 720之NAT周遊/連接資料發送至中繼服務650且用戶端器件B 720將用戶端器件A 710之NAT周遊/連接資料發送至中繼服務650時,可建立中繼連接,藉此允許中繼服務判定至每一同級者之中繼主機815A至815B的正確路線。
使用上文所描述之技術,可將邀請服務620實施為固有地具有可擴充性及彈性之無狀態服務,甚至在具有大量用戶端器件之大規模系統中亦如此。舉例而言,因為推送通知服務640固有地能夠定位內容及將內容推送至已註冊之用戶端器件,所以不需要邀請服務620追蹤每一器件之當前位置。另外,因為器件可藉由請求及回應傳輸NAT周遊/連接資料,所以根本不需要邀請服務620維持任何每連接狀態資訊,藉此降低邀請服務之儲存及處理要求。此實施特別可用於大規模系統中。
雖然圖7描述一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邀請一單一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但實施例不受如此限制。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用戶端器件處之使用者可邀請多個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向邀請服務傳輸具有多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之一單一邀請請求訊息,以邀請不同用戶端器件處之多個使用者參與一線上通信會期。
在一些情形下,一使用者可具有與同一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之多個用戶端器件。圖26為說明用於在使用者具有與同一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之多個用戶端器件時管理邀請的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
在操作2632處,用戶端器件A(由使用者A操作)2610向連接資料交換610傳輸一針對其連接資料之請求。在操作2634處,連接資料交換610傳回用戶端器件A之連接資料。該用戶端器件接著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該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具有一使用者IDB以邀請使用者B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會期、視訊通話等)。邀請請求包括A之連接資料。
在操作2638處,邀請服務基於包括於邀請請求訊息中的B之ID而執行目錄查詢。在此實例中,目錄查詢操作傳回用於用戶端器件B1之推送符記及用於用戶端器件B2之推送符記。因此,用戶端器件B1及B2與B之ID相關聯。在操作2640處,邀請服務620接著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訊息,以將邀請請求訊息推送至用戶端器件B1 2615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在操作2642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1 2615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以推送通知訊息之形式),且在操作2644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2 262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以推送通知訊息之形式)。每一邀請請求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A 2610之連接資料、由使用者A使用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用戶端器件A 2610之推送符記。該等邀請請求亦可包括線上通信會期所特有的資訊(例如,發送邀請之人之姓名(例如,使用姓名、真實姓名、電話號碼,或其某一組合)、邀請所針對之對象(例如,P2P視訊會議、P2P即時訊息傳遞會期等)等)。因此,向與包括於原始邀請請求中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的器件中之每一者發送一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
在一實施例中,邀請服務620將一狀態訊息傳輸至邀請用戶端器件以指示邀請已傳輸至哪個(哪些)用戶端器件。因此,在操作2646處,邀請服務620將一邀請狀態更新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 2610,該邀請狀態更新指示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已發送至用戶端器件B1 2615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A 2610追蹤哪些用戶端器件接受邀請且使其他用戶端器件獲悉線上通信會期之狀態。
在一實施例中,若用戶端器件B1 2615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通電且能夠接收一邀請請求,則用戶端器件B1 2615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將顯示該邀請請求。在圖26中所說明之實例中,用戶端器件B1 2615處之使用者將接受邀請。因此,在操作2648處,用戶端器件B1 2615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連接資料交換610判定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連接資料且在操作2650處,將連接資料傳回至用戶端器件B1 2615。
在操作2652處,用戶端器件B1 2615接著將一接受訊息傳輸至邀請服務620。該接受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連接資料及用戶端器件A 2610之推送符記。接受訊息亦可含有關於其是否為來自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先前失敗之直接P2P連接嘗試的再試的指示。另外,接受訊息亦可包括A與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用戶端器件B 2615之推送符記。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接收到對線上通信會期之接受訊息之後,邀請服務620判定直接P2P連接是否可行。因此,在操作2654處,邀請服務620執行直接P2P相容性檢查,從而以與先前所描述之方式類似之方式判定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直接P2P連接是否可行。若用戶端器件對於直接P2P連接相容,則執行參看圖27所描述之操作(在操作2710處開始)。若用戶端器件對於直接P2P連接不相容,則執行參看圖28所描述之操作(在操作2810處開始)。
參看圖27(圖27說明在直接P2P連接可行時執行之操作),在操作2710處,邀請服務620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以傳輸用戶端器件B1 2615對邀請之接受。在操作2712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A 261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接受訊息(以推送通知之形式)。此接受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連接資料及推送符記,及由使用者B使用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
在一實施例中,有時在接收到指示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邀請之接受訊息之後,用戶端器件A 2610向用戶端器件B2 2620通知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邀請。因此, 在操作2714處,用戶端器件A 2610向邀請服務傳輸一邀請更新請求,該邀請更新請求包括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且指示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邀請。邀請更新請求亦可向邀請服務620指導或指示與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之哪個用戶端器件應接收邀請更新訊息(在此實例中,用戶端器件B2 2620應接收邀請更新訊息)。
邀請服務620基於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而執行目錄查詢2716以判定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推送符記。在判定推送符記之後,邀請服務在操作2718處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以將邀請更新訊息推送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在操作2720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2 2620傳輸一邀請更新訊息(以推送通知訊息之形式)。該邀請更新訊息指示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線上通信會期邀請。用戶端器件B2 2620可顯示該邀請更新訊息且可維持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之狀態(例如,線上通信會期之持續時間等)。如參看圖30更詳細地描述,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B2 2620可傳輸一轉移請求以使得將線上通信會期自用戶端器件B1 2615轉移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
有時在於操作2712處接收到邀請接受訊息之後,在操作2722處,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使用所交換之連接資料建立直接P2P連接。可經由已知之機制(例如,使用網際網路連線能力建立(ICE)或其他已知之P2P連線能力機制)來建立直接P2P連接。應理解,可在操作2714至2720之前或期間執行操作2722。
雖然圖26描述僅單一用戶端器件接受邀請訊息之一實例,但在一些情形下,多個用戶端器件可接受對指向單一使用者之線上通信會期之邀請。舉例而言,在一些情形下,用戶端器件B1 2615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可接受邀請。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A2 610與其首先接收到之接受訊息所來自之用戶端器件建立線上通信會期。用戶端器件A 2610可使得向其他用戶端器件發送一取消訊息(例如,可向邀請服務傳輸該取消訊息,且接著經由推送通知服務將該取消訊息推送至彼等其他用戶端器件)。
返回參看圖26之操作2654,若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直接P2P連接不可行,則執行圖28中所描述之操作。圖28為說明在直接P2P連接不可行時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在操作2810處,邀請服務620向中繼服務650傳輸一中繼查詢請求2810,以判定將由用戶端器件A2 610及用戶端器件B1 2615使用之中繼主機。中繼查詢請求可含有用於用戶端器件之網路連接資訊(例如,NAT周遊/連接資料及/或NAT類型資料),該網路連接資訊由中繼服務650使用以選擇用於該等用戶端器件之適當中繼主機。如圖8中所說明,中繼服務650之一實施例包括複數個中繼主機815A至815B及一中繼主機資料庫810,中繼主機資料庫810含有與該等中繼主機中之每一者有關的網路資訊。舉例而言,邀請服務620向中繼服務650傳輸一中繼查詢請求,中繼服務650使用用於用戶端器件之網路資訊對中繼主機資料庫810進行查詢。在接收到資料庫查詢結果後,中繼服務650便在操作1201處提供一識別選定之中繼主機815A至815B之中繼查詢回應。在一實施例中,中繼查詢回應含有由中繼服務650產生之中繼符記,及將由用戶端器件使用以進行中繼連接的中繼主機815A至815B之網路位址(IP位址/連接埠)。在一實施例中,中繼符記與中繼會期相關聯且由中繼主機815A至815B使用以在用戶端器件A2610及用戶端器件B1 2615連接至中繼服務650後便鑑認用戶端器件A 2610及用戶端器件B1 2615。符記可呈現各種形式,包括(例如)唯一ID中繼會期ID碼、數位憑證及/或與中繼會期相關聯之唯一加密密鑰。
邀請服務620接著在操作2814處將一中繼回應傳輸至用戶端器件B1 2615,該中繼回應含有將進行中繼連接之指示。在一實施例中,中繼回應可包括中繼符記及經選定以用於用戶端器件B1 2615的中繼主機之網路資訊。在一實施例中,中繼回應可直接發送至用戶端器件B1 2615(繞過推送通知服務640)。在操作2816處,邀請服務620亦將一中繼回應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 2610,該中繼回應包括中繼符記及經選定以用於用戶端器件A 2610的中繼主機之網路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推送通知服務640將中繼回應推送至行動器件A。
在操作2818處,用戶端器件A 2610接著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邀請更新請求,該邀請更新請求包括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且指示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邀請。邀請更新請求亦可向邀請服務620指導或指示與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之哪個用戶端器件應接收邀請更新訊息(在此實例中,用戶端器件B2 2620應接收邀請更新訊息)。
邀請服務620基於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而執行目錄查詢2820以判定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推送符記。在判定推送符記之後,邀請服務在操作2822處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以將邀請更新訊息推送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在操作2824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2 2620傳輸一邀請更新訊息(以推送通知訊息之形式)。該邀請更新訊息指示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線上通信會期邀請。用戶端器件B2 2620可顯示該邀請更新訊息且可維持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之狀態(例如,線上通信會期之持續時間等)。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B2 2620可傳輸一轉移請求以使得將線上通信會期自用戶端器件B1 2615轉移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
在操作2826處,用戶端器件A 2610使用用於其選定之中繼主機之網路資訊建立與中繼服務650之連接。類似地,在操作2828處,用戶端器件B1 2615使用用於其選定之中繼主機之網路資訊建立與中繼服務650之連接。在此等操作中之每一者中,可在用戶端器件之任一NAT防火牆中開 啟新孔,且可由中繼服務650判定用於用戶端器件之NAT周遊/連接資料並將其傳回至該等用戶端器件(例如,藉由判定該等用戶端器件之公用IP/連接埠)。在一實施例中,中繼服務650及用戶端器件A 2610及用戶端器件B1 2615實施使用中繼周遊NAT(「TURN」)協定,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理解,該協定允許位於NAT或防火牆之後的元件經由TCP或UDP連接接收傳入之資料。
在操作2830處,用戶端器件A 2610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中繼更新,在操作2832處將該中繼更新轉遞至推送通知服務,並在操作2834處將該中繼更新推送至用戶端器件B1 2615。類似地,在操作2836處,用戶端器件B1 2615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中繼更新,在操作2838處將該中繼更新轉遞至推送通知服務640,並在操作2840處將該中繼更新推送至用戶端器件A 2610。由用戶端器件A 2610傳輸之中繼更新訊息可包括中繼符記、每一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及由中繼服務650在操作2826及2828處判定之NAT周遊/連接資料。在一實施例中,執行中繼更新操作,此係因為用戶端器件之NAT資訊中之一或多者可能已改變。最後,在操作2842及2844處,用戶端器件A 2610及用戶端器件B1 2620分別經由中繼服務650建立P2P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可回應於用戶端器件A2610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NAT周遊/連接資料傳輸至中繼服務650且用戶端器件B1 2615將用戶端器件A 2610之NAT周遊/連接資料傳輸至中繼服務650而建立中繼連接,藉此允許中繼服務650判定至每一同 級者之中繼主機的正確路線。
圖29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線上通信會期結束時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在操作2910處,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結束。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A 2610或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終止線上通信會期(或以其他方式終止線上通信會期)。線上通信會期可經由直接P2P連接或經由中繼器而進行。
有時在線上通信會期結束之後,在操作2912處,用戶端器件A 2610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更新請求。發送線上通信會期更新以向並非線上通信會期之部分的用戶端器件B2 2620通知線上通信會期之終止。該線上通信會期更新請求可包括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且可向邀請服務620指導或指示與使用者B相關聯之哪個用戶端器件(例如,用戶端器件B2 2620)將接收更新。
邀請服務620基於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而執行目錄查詢操作2914以判定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推送符記。在判定推送符記之後,邀請服務在操作2916處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以將更新訊息推送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在操作2918處,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2 2620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更新訊息(以推送通知訊息之形式)。該線上通信會期更新訊息指示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結束。
圖30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經執行以將線上通信會期自 一用戶端器件轉移至另一用戶端器件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在圖30中所說明之實例中,假定用戶端器件B1 2615及B2 2620中之每一者接收由用戶端器件A 2610發起的線上通信會期之一邀請(該等器件各自分享用於該邀請中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且用戶端器件B1 2615接受並建立與用戶端器件A 2610之線上通信會期(如圖26及圖27或圖28中所描述)。另外,用戶端器件B2 2620接收到指示用戶端器件B1 2615已接受邀請之一邀請更新。在圖30中所說明之實例中,將線上通信會期自用戶端器件B1 2615轉移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B2 2620處之使用者指示其想要接管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20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在一實施例中,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顯示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的狀態,從而允許用戶端器件B2 2620處之使用者發出一轉移線上通信會期請求(例如,經由點擊或按下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上可用的連結或虛擬按鈕)。
在操作3010處,用戶端器件B2 2620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且在操作3012處接收所請求之連接資料(若其並未已知其連接資料)。用戶端器件B2 2620接著在操作3014處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轉移請求訊息,該轉移請求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A 2610之推送符記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連接資料。該轉移請求訊息亦可包括A及/或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或用戶端器件A 2610之推送符記。
邀請服務620接著在操作3016處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以使得推送通知服務640將轉移訊息(以推送通知之形式)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 2610。邀請服務620亦在操作3018處執行一直接P2P相容性檢查,以判定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間的直接P2P連接是否可行。出於此實例之目的而使得直接連接可行,然而,應理解,在中繼情形下亦可能發生線上通信會期轉移。
在操作3020處,推送通知服務將轉移請求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 2610。轉移請求訊息可包括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連接資料。轉移請求訊息亦指示哪個器件(亦即,用戶端器件B2 2620)請求線上通信會期轉移(例如,經由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器件ID及/或推送符記)。轉移請求訊息可使得用戶端器件A 2610之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2115顯示該轉移請求,且可允許使用者接受或拒絕該轉移請求。假定接受轉移請求,則在操作3022處,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 2620使用所交換之連接資料建立直接P2P連接。應理解,在此時,用戶端器件A 2610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為作用中的。用戶端器件A 2610接著向用戶端器件B1 2615傳輸一線上通信會期更新,該線上通信會期更新指示線上通信會期將轉移至用戶端器件B2 2620。在一實施例中,此更新訊息係在該等用戶端器件之間的現有線上通信會期上傳輸。用戶端器件A 2610接著在操作3026處切換至與用戶端器件B2 2620之線上通信會期,且在操作3028處卸除與用戶端器件B1 2615之線上通信會期。
雖然已參考邀請一單一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其可能或可能不與多個用戶端器件相關聯)描述實施例,但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邀請多個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圖31為說明用於起始並建立與多個使用者之線上通信會期的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用戶端器件3110在操作3132處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且在操作3134處傳回所請求之連接資料。在操作3136處,用戶端器件A 3110向邀請服務620傳輸一邀請請求,該邀請請求包括用戶端器件A 3110之連接資料、與使用者B相關聯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與使用者C相關聯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因此,用戶端器件A 3110處之使用者邀請多個使用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
邀請服務620執行目錄查詢操作3138以判定與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使用者C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的推送符記。在此實例中且出於簡單之目的,目錄查詢傳回用戶端器件B 3115與使用者B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且用戶端器件C 3120與使用者C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的結果。邀請服務620接著向推送通知服務640傳輸一推送請求3140,以請求推送通知服務640向用戶端器件B及C傳輸邀請(以推送訊息之形式)。推送通知服務640接著在操作3142處將邀請請求傳輸至用戶端器件B 3115且在操作3144處將邀請請求傳輸至用戶端器件C 3120。每一邀請請求訊息包括用戶端器件A 3110之連接資料、由使用者A使用之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用戶端器件A 3110之推送符記。
在一實施例中,邀請服務620將一狀態訊息傳輸至邀請用戶端器件以指示邀請已傳輸至哪個(哪些)用戶端器件。因此,在操作3146處,邀請服務620將一邀請狀態更新傳輸至用戶端器件A 3110,該邀請狀態更新指示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已發送至用戶端器件B 3115及用戶端器件C 3120。在一實施例中,若用戶端器件B 3115及用戶端器件C3120通電且能夠接收一邀請請求,則用戶端器件B 3115及用戶端器件C 3120將顯示該邀請請求。
在圖31中所說明之實例中,將接受該等邀請中之每一者。因此,在操作3148處,用戶端器件B 3115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連接資料交換610判定用戶端器件B 3115之連接資料,且在操作3150處,將連接資料傳回至用戶端器件B 3115。類似地,在操作3152處,用戶端器件C 3120向連接資料交換610請求其連接資料。連接資料交換610判定用戶端器件C 3120之連接資料,且在操作3154處,將連接資料傳回至用戶端器件C 3120。用戶端器件B 3115接著在操作3156處將一接受訊息傳輸至邀請服務620,且用戶端器件C 3120在操作3158處將一接受訊息傳輸至邀請服務620。邀請服務620接著執行一直接P2P相容性檢查3160,以判定用戶端器件A 3110與用戶端器件B 3115之間及用戶端器件A 3110與用戶端器件C 3120之間的 直接P2P連接是否可行。出於此實例之目的,在該等用戶端器件之間的直接P2P連接可行。因此,使用所交換之連接資料,用戶端器件A 3110與用戶端器件B 3115在操作3162處建立用於線上通信會期之直接P2P連接,且用戶端器件A 3110與用戶端器件C 3120在操作3164處建立用於線上通信會期之直接P2P連接。在此實例中,用戶端器件A 3110實質上充當線上通信會期之主機。因此,在用戶端器件B 3115與用戶端器件C 3120之間傳輸之資料係由用戶端器件A 3110來中繼。在其他實施例中,在該等參與方之間建立完整連接網。在此實施例中,將在用戶端器件B 3115與用戶端器件C 3120之間建立另一P2P連接。
雖然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描述了用以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的機制,但在一些實施例中,註冊140可實施一API以允許不同應用程式註冊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及推送符記。實施於一實施例中之API為由一軟體組件(在下文中稱為「API實施軟體組件」)實施之介面,其允許一不同的軟體組件(在下文中稱為「API呼叫軟體組件」)存取並使用一或多個函式、方法、程序、資料結構及/或由API實施軟體組件提供之其他服務。舉例而言,API允許API呼叫軟體組件之開發者(其可為第三方開發者)利用由API實施軟體組件提供之特定特徵。可能存在一個API呼叫軟體組件或可能存在一個以上此軟體組件。API可為電腦系統或程式庫提供以便支援對來自軟體應用程式之服務的請求的原始程式碼介面。API可根據程式設計語言來指定,程式設計語言可為解釋性的或在建置應用程式時編譯,而非如何將資料佈置於記憶體中之顯式低級描述。
API定義API呼叫軟體組件在存取及使用API實施軟體組件之特定特徵時使用的語言及參數。舉例而言,API呼叫軟體組件經由由API暴露之一或多個API呼叫(有時稱作函式或方法呼叫)存取API實施軟體組件之特定特徵。API實施軟體組件可回應於來自API呼叫軟體組件之API呼叫而經由API傳回一值。雖然API定義API呼叫之語法及結果(例如,如何調用API呼叫及API呼叫作何操作),但API通常並不揭露API呼叫如何實現由API呼叫指定之函式。各種函式呼叫或訊息係經由在呼叫軟體(API呼叫軟體組件)與API實施軟體組件之間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設計介面而傳送。傳送函式呼叫或訊息可包括發佈、起始、調用、呼叫、接收、傳回或對函式呼叫或訊息作出回應。因此,API呼叫軟體組件可傳送一呼叫且API實施軟體組件可傳送一呼叫。
舉例而言,API實施軟體組件及API呼叫軟體組件可為作業系統、程式庫、器件驅動程式、API、應用程式,或其他軟體模組(應理解,API實施軟體組件與API呼叫軟體組件可為彼此相同或不同之類型的軟體模組)。API呼叫軟體組件可為本地軟體組件(亦即,在與API實施軟體組件相同之資料處理系統上)或經由網路經由API與API實施軟體組件通信的遠端軟體組件(亦即,在與API實施軟體組件不同之資料處理系統上)。應理解,API實施軟體組件亦可充當API呼叫軟體組件(亦即,其可向由一不同的API實施軟體組件暴露之API發出API呼叫)且API呼叫軟體組件亦可藉由實施暴露至一不同的API呼叫軟體組件之API而充當API實施軟體組件。
API可允許以不同程式設計語言撰寫之多個API呼叫軟體組件與API實施軟體組件通信(因此,API可包括用於在API實施軟體組件與API呼叫軟體組件之間轉譯呼叫並傳回的特徵);然而,API可根據特定程式設計語言來實施。
圖9說明API架構之一實施例,該API架構包括實施API 920之API實施軟體組件910(例如,作業系統、程式庫、器件驅動程式、API、應用程式,或其他軟體模組)。API 920指定一或多個函式、方法、類別、物件、協定、資料結構、格式,及/或可由API呼叫軟體組件930使用的API實施軟體組件之其他特徵。API 920可指定至少一呼叫約定,該至少一呼叫約定指定API實施軟體組件中之一函式如何接收來自API呼叫軟體組件之參數及該函式如何將結果傳回至API呼叫軟體組件。API呼叫軟體組件930(例如,作業系統、程式庫、器件驅動程式、API、應用程式,或其他軟體模組)經由API 920發出API呼叫以存取並使用由API 920指定的API實施軟體組件910之特徵。API實施軟體組件910可回應於API呼叫而經由API 920將一值傳回至API呼叫軟體組件930。
應瞭解,API實施軟體組件910可包括額外函式、方法、類別、資料結構,及/或並未經由API 920指定的及不可用於API呼叫軟體組件930之其他特徵。應理解,API呼叫軟體組件930可位於與API實施軟體組件910相同之系統上,或可位於遠端處且經由網路使用API 920存取API實施軟體組件910。雖然圖9說明單一API呼叫軟體組件930與API 920互動,但應理解,可以與API呼叫軟體組件930不同之語言(或相同之語言)撰寫的其他API呼叫軟體組件可使用API 920。
API實施軟體組件910、API 920及API呼叫軟體組件930可儲存於機器可讀媒體中,機器可讀媒體包括用於以可由機器讀取之形式儲存資訊的任何機構(例如,電腦或其他資料處理系統)。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媒體包括磁碟、光碟、隨機存取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器件等。
電路交換通話與視訊通話間之轉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可自一已建立之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轉變至一視訊通話,而並不顯著地中斷該等參與方之間的通信。舉例而言,已建立之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之一參與方選擇轉變至一視訊通話(其包括視訊圖框及音訊),此使得向通話之其他參與者發送一視訊通話起始訊息(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訊息之形式)。若其他參與者接受該視訊通話邀請,則將在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之間建立一P2P連接。雖然正協商P2P連接,但參與者仍能夠經由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通信。在建立P2P連接且在該等參與方之間傳達視訊之後,用戶端器件轉變至視訊通話。接著中斷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且參與者能夠經由視訊通話通信。
圖12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例示性用戶端器件1210及用以在電路交換通話與視訊通話之間轉變的圖形使用者介面。用戶端器件1210包括揚聲器1255(其係在通話器模式期間使用)、正面攝像相機1260(其攝取用於視訊通話之視訊)、麥克風1265(其攝取聲音)、接收器/揚聲器1270(其通常係在使用者於通話期間將用戶端器件1210拿到其耳邊時使用),及顯示螢幕1275(在一些實施例中,其為觸控式螢幕)。用戶端器件1210亦可包括頭戴式耳機/耳機插孔、近接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加速計,及其他組件。應理解,用戶端器件1210之架構為例示性的且在實施例中可使用包括更多或更少個組件之不同架構。
如圖12中所說明,圖形使用者介面1205當前顯示於顯示螢幕1275上。用戶端器件1210之使用者當前正參與一僅音訊電話通話(與電話號碼(408) 555-1234)。圖形使用者介面1205包括供使用者在通話期間使用之若干不同選項。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1210回應於接收到使用者輸入而執行以下操作(例如,在適當圖示上點選或進行其他預定義示意動作):在對結束通話圖示1250施加輸入時結束通話;回應於對靜音圖示1220施加輸入而使音訊通話靜音;回應於對小鍵盤圖示1225施加輸入而顯示數字小鍵盤(例如,將額外電話號碼添加至通話);回應於對揚聲器圖示1230施加輸入而將通話置於通話器上(此改變至揚聲器1255之音訊輸出);回應於對新增通話圖示1235施加輸入而新增通話;回應於對保持通話圖示1240施加輸入而使通話保持;回應於對聯繫人圖示1245施加輸入而顯示使用者之聯繫人清單;且回應於對視訊通話圖示1215施加輸入而轉變至視訊通話。
圖17至圖18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在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與視訊通話之間轉變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圖17至圖18將參考圖12、圖13及圖14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應理解,圖17至圖18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12、圖13及圖14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的本發明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12、圖13及圖14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17至圖18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
如圖17中所說明,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經由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1710(用戶端器件1210之使用者或用戶端器件1410之使用者起始通話)而連接。因此,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之使用者可經由已建立之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來通信。在區塊1712處,用戶端器件1210接收用以轉變至視訊通話之輸入。舉例而言,使用者藉由在視訊通話圖示1215上點選或執行另一經定義之示意動作而選擇轉變至視訊通話。
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1714,在區塊1714處,用戶端器件1210使得向用戶端器件1410(如藉由用戶端器件1410之電話號碼識別)發送一視訊通話邀請訊息(其為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訊息之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圖6及圖7中所描述之架構發送線上通信會期邀請請求訊息。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1716。
在區塊1716處,用戶端器件1210判定目前是否經由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255)或經由頭戴式耳機/耳機插孔而投送音訊。若是經由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255)或經由頭戴式耳機/耳機插孔而投送音訊,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720。若並非經由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255)或經由頭戴式耳機/耳機插孔而投送音訊,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718,在區塊1718處,用戶端器件1210經由用戶端器件1210之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255)投送音訊且流程移動至區塊1720。
在區塊1720處,用戶端器件1210顯示正面攝像相機1260當前正攝取之視訊之視訊預覽,以允許用戶端器件1210之使用者為視訊通話作準備(例如,適當地定位用戶端器件1210以進行視訊通話)。圖13說明顯示視訊預覽1310之用戶端器件1210,視訊預覽1310顯示正面攝像相機1260當前正攝取之視訊的視訊。雖然圖13中未說明,但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取消按鈕亦顯示於GUI 1305上,該取消按鈕允許使用者取消視訊通話邀請。流程自區塊1720移動至區塊1722。
在區塊1726處,用戶端器件1410接收邀請用戶端器件1410之使用者進行視訊通話之一視訊通話邀請訊息。流程自區塊1726移動至區塊1728。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1410具有類似於用戶端器件1210之架構。舉例而言,如圖14中所說明,用戶端器件1410包括揚聲器1455(其係在通話器模式期間使用)、正面攝像相機1460(其攝取用於視訊通話之視訊)、麥克風1465(其攝取聲音)、接收器/揚聲器1470(其通常係在使用者於通話期間將用戶端器件1210拿到其耳邊時使用),及顯示螢幕1475(在一些實施例中,其為觸控式螢幕)。用戶端器件1410亦可包括頭戴式耳機/耳機插孔、近接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加速計,及其他組件。應理解,用戶端器件1410之架構為例示性的且在實施例中可使用包括更多或更少個組件之不同架構。
在區塊1728處,用戶端器件1410播放指示訊息之接收之一或多個音訊鈴音,以向使用者警示該訊息。在不同實施例中,該等音訊鈴音可不同(例如,音訊鈴音可類似於用戶端器件1410上使用之通話等待鈴音(雖然其並非由與用戶端器件1410相關聯之電信廠商發起),音訊鈴音可為唯一的且為視訊通話所特有的,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用戶端器件1410不在使用者耳邊(例如,如藉由用戶端器件1410之近接感測器指示)及/或若通話當前處於通話器模式,則用戶端器件1410並不播放指示視訊通話邀請訊息之接收的音訊鈴音。流程自區塊1728移動至區塊1730。
在區塊1730處,用戶端器件1410顯示視訊通話邀請訊息且視情況而顯示正面攝像相機1460當前正攝取之視訊之視訊預覽,以允許用戶端器件1410之使用者為視訊通話作準備,且流程移動至區塊1732。圖14說明顯示視訊通話邀請1440之GUI 1405。如圖14中所說明,視訊通話邀請1440包括接受按鈕1432、拒絕按鈕1434,及視訊預覽1430(其展示正面攝像相機1460當前正攝取之視訊)。雖然圖1410說明包括視訊預覽1430之視訊通話邀請1440(亦即,在視訊通話邀請1440內含有視訊預覽1430),但在其他實施例中,視訊預覽1430位於視訊通話邀請1440外部及/或與視訊通話邀請1440重疊。用戶端器件1410之使用者可選擇接受按鈕1432以接受視訊通話邀請(例如,藉由在接受按鈕1432上點選或執行用於輸入之另一預定義示意動作),且可選擇拒絕按鈕1434以拒絕視訊通話邀請(例如,藉由在拒絕按鈕1434上點選或執行用於輸入之另一預定義示意動作)。
在區塊1732處,用戶端器件1410判定是否接收到用以接受視訊通話之輸入(例如,使用者是否藉由選擇接受按鈕1432而接受視訊通話邀請)。若用戶端器件1410接收到用以接受視訊通話之輸入,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734,否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736。在區塊1734處,用戶端器件1410使得將一視訊通話接受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210。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圖6及圖7中所描述之架構將接受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210。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1810。
在區塊1736處,判定是否接收到用以拒絕視訊通話請求之輸入(例如,使用者是否藉由選擇拒絕按鈕1434而拒絕視訊通話邀請)。若用戶端器件1410接收到用以拒絕視訊通話邀請之輸入,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738,否則,流程移動回至區塊1732。在區塊1738處,用戶端器件1410使得將一視訊通話拒絕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210。用戶端器件1410亦可清除視訊通話邀請1440且停止顯示視訊預覽1430。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圖6及圖7中所描述之架構將視訊通話拒絕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210。
在區塊1722處,用戶端器件1210判定其是否接收到來自用戶端器件1410之視訊通話接受訊息。若用戶端器件1210接收到來自用戶端器件1410之視訊通話接受訊息,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816,否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724,在區塊1724處,用戶端器件1210判定其是否接收到來自用戶端器件1410之視訊通話拒絕訊息。若用戶端器件1210接收到來自用戶端器件1410之視訊通話拒絕訊息,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910,否則,流程移動回至區塊1722。
參看圖18,在區塊1810處(用戶端器件1410處之使用者已接受視訊通話邀請),用戶端器件1410判定目前是否經由用戶端器件1410之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470)或耳機而投送音訊。若目前並非經由用戶端器件1410之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470)或耳機而投送音訊,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812,在區塊1812處,將音訊路線自揚聲器1455改變至通話器(例如,揚聲器1470),且流程移動至區塊1814。若已經由通話器或耳機而投送音訊,則流程移動至區塊1814。
在區塊1814處,用戶端器件1410顯示正面攝像相機1460當前正攝取之視訊之視訊預覽。僅在當前由於區塊1730中之操作而使得並不顯示視訊預覽時,才執行區塊1814中之操作。流程自區塊1814移動至區塊1820。
在區塊1818及1820處,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彼此建立P2P連接。可經由已知之機制(例如,使用網際網路連線能力建立(ICE)或其他已知之P2P連線能力機制)來建立P2P連接。假定成功地建立了P2P連接,則流程分別自區塊1818及1820移動至區塊1822及1824,在區塊1822及1824處,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開始經由P2P連接向彼此傳輸視訊(來自正面攝像視訊相機1260及1460之視訊)。在一些實施例中,視訊包括視訊圖框與對應之音訊兩者(分別由用戶端器件1210及1410之麥克風1265及1465攝取),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視訊及音訊為跨越P2P連接傳達之單獨串流。
流程分別自區塊1822及1824移動至區塊1826及1828。在區塊1826及1828處,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分別判定其是否接收到來自其同級者之一或多個視訊圖框。若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接收到來自其同級者之一或多個視訊圖框,則流程分別自區塊1826及1828移動至區塊1830及1832。若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未接收到來自其同級者之一或多個視訊圖框,則流程保持在區塊1826及1828處,直至接收到一或多個視訊圖框為止。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在某一時間量內等待接收來自彼此之視訊圖框,且若在彼時間內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並未交換視訊圖框,則採取替代動作。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取消視訊通話且將無法建立視訊通話之訊息顯示於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之螢幕上。視訊通話可能由於若干原因而未能建立,包括頻寬不足以進行視訊通話,未能傳輸或接收視訊圖框等。雖然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在行動之前等待一單一視訊圖框,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在行動之前在給定時段內等待接收若干圖框(例如,視訊圖框流)。
在區塊1830及1832處,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分別轉變至視訊通話。轉變至視訊通話包括顯示正被接收之視訊及將音訊路線自電路交換音訊通話改變至視訊通話。在一些實施例中,視訊預覽(例如,視訊預覽1310)移動至螢幕之角落(且大小縮小)且揭露正自同級者接收到之視訊。因此,應理解,在音訊路線自電路交換音訊通話改變至視訊通話之前,參與者仍可經由電路交換音訊通話通信(亦即,在協商視訊通話的同時,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保持建立)。在轉變至視訊通話之後,可中斷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因此,流程分別自區塊1830及1832移動至區塊1834及1836,在區塊1834及1836處,中斷電路交換音訊通話。
圖15及圖16分別說明轉變至視訊通話之後的用戶端器件1210及1410。如圖15中所說明,用戶端器件1210顯示視訊1510,視訊1510為用戶端器件1410之正面攝像相機1460正攝取之視訊的視訊。用戶端器件1210亦顯示視訊1515,視訊1515為正面攝像相機1260正攝取之視訊的視訊。GUI 1505亦包括結束視訊按鈕1520及結束視訊及通話按鈕1525。結束視訊按鈕1520允許使用者結束視訊通話且返回至僅音訊通話。結束視訊及通話按鈕1525允許使用者完全結束視訊通話(例如,結束與用戶端器件1410處之使用者之交談)。如圖16中所說明,用戶端器件1410顯示視訊 1610,視訊1610為用戶端器件1210之正面攝像相機1260正攝取之視訊的視訊。用戶端器件1410亦顯示視訊1615,視訊1615為正面攝像相機1460正攝取之視訊的視訊。GUI 1605亦包括結束視訊按鈕1620及結束視訊及通話按鈕1625。
圖19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於接收到視訊通話拒絕訊息之用戶端器件上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在區塊1910處,用戶端器件1210接收視訊通話拒絕訊息(用戶端器件1410處之使用者拒絕視訊通話邀請)。流程自區塊1910移動至區塊1912,且用戶端器件1210顯示一視訊通話拒絕訊息並視情況而播放指示該視訊通話拒絕訊息之接收的一或多個音訊鈴音。流程接著移動至區塊1914,在區塊1914處,用戶端器件1210停止顯示其自身的視訊預覽。若音訊輸出先前在區塊1718處已改變至通話器,則用戶端器件1210亦可提示使用者返回至原始音訊輸出(例如,經由揚聲器1270)。
圖20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於用戶端器件上執行以用於自視訊通話轉變至電路交換通話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在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之間建立視訊通話2010(可根據參看圖17及圖18所描述之機制來建立視訊通話,或可建立視訊通話而並不自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在區塊1712處,用戶端器件1210接收用以轉變至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之輸入。舉例而言,參看圖15,用戶端器件1210之使用者選擇結束視訊按鈕1520(例如,藉由在結束視訊按鈕1520上點選或執行另一預定義示意動作)。用戶端器件1210接著將指示至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之轉變的一訊息傳輸至用戶端器件1410(2014)。
用戶端器件1210接著對用戶端器件1410起始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請求(例如,用戶端器件1210自動地呼叫用戶端器件1410之號碼)。在一些實施例中,此係在幕後中執行且不需要使用者互動。經由電信廠商網路基礎結構之若干網路元件(例如,基地台、行動交換中心等)來投送通話。
用戶端器件1410接收電路交換通話並答覆電路交換通話(2020)。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1410顯示傳入之通話請求且可播放指示該傳入之通話請求之音訊鈴音(例如,通話等待鈴音或其他鈴音),且需要使用者介入以答覆該通話。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1410自動地答覆通話而無需使用者介入(且可能或可能不播放指示傳入之通話請求之音訊鈴音)。在答覆通話之後,在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之間建立(2030)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
在成功地建立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之後,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分別轉變至僅音訊通話(2032及2034)。舉例而言,轉變至僅音訊通話包括將音訊路線自視訊通話改變至電路交換通話、停止顯示正接收之視訊,及停止傳輸視訊。用戶端器件亦可停止顯示視訊預覽。因此,應理解,雖然正協商電路交換僅音訊通話,但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處之使用者仍可經由視訊通話通信(亦即,在協商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的同時,視訊通話保持建立)。在成功地轉變至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之後,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結束P2P連接(2040)。用戶端器件1210與1410處之使用者可接著經由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來通信。
雖然已關於具有兩個參與者之視訊通話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但實施例並不受如此限制,因為在視訊通話中可存在更多參與者。在此等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可顯示來自視訊聊天中之每一不同參與者之多個視訊串流。
雖然已關於具有兩個參與者(其中每一參與者傳輸視訊)之視訊通話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但實施例不受如此限制。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僅一單一參與方可將視訊傳輸至其他參與者且彼等其他參與者可能僅傳輸音訊。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參與者可判定是否在視訊通話期間的任何點暫時中止傳輸視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網路條件而動態地調整在通話期間傳輸之視訊之品質。舉例而言,在網路壅塞之時段期間,可降低視訊之位元速率。類似地,在網路相對而言無壅塞之時段期間,可增加視訊之位元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網路條件防止傳輸視訊,則參與用戶端器件自動地轉變至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因此,若頻寬跌落至低於某一位準,則參與用戶端器件可自動地轉變至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或可提示使用者轉變至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
經由免持聽筒器件對IP視訊通話之免持聽筒服務支援
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包括經由WP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例如,藍芽、紫蜂等)支援與免持聽筒器件(例如,耳機、車載裝置)之互動的功能性,包括對藉由免持聽筒單元管理IP視訊通話的支援。圖32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與免持聽筒單元介接以管理IP視訊通話之用戶端器件的方塊圖。用戶端器件3210包括用以起始視訊通話之能力(例如,邀請一或多個接收者進行線上通信會期(其為視訊通話))及用以接受視訊通話之能力。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3210亦包括蜂巢式電話組件,其用以發出蜂巢式電話通話及接收蜂巢式電話通話及/或經由蜂巢式連接存取網際網路或其他網路。
如圖32中所描繪,用戶端器件3210包括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電話管理器3260、音訊管理器3275,及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3210亦包括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管理P2P視訊通話應用程式,包括經由IP視訊通話服務3230經由IP網路3235建立IP P2P視訊通話(如本文中先前所描述)。在一實施例中,IP視訊通話服務3230包括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邀請服務620、推送通知服務640、註冊服務630及/或註冊服務2130,及中繼服務650。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管理蜂巢式組件以使用蜂巢式音訊通話服務3240經由蜂巢式網路3245發出僅音訊蜂巢式電話通話及接收僅音訊蜂巢式電話通話。
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及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與電話管理器3260耦接。電話管理器3260管理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與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兩者之電話操作,包括追蹤通話歷史(針對視訊通話與僅音訊蜂巢式通話兩者)及與通話有關之其他資訊。電話管理器3260亦與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介接,以代表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及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經由外部免持聽筒器件為IP視訊通話及蜂巢式通話提供免持聽筒服務。在一實施例中,在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與電話管理器3260之間使用一共同訊息格式,以提供對針對不同協定及通話類型(IP視訊通話及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之免持聽筒服務之支援。因此,電話管理器3260提供對免持聽筒服務之類似支援,而不管免持聽筒服務是針對IP視訊通話抑或僅音訊蜂巢式通話。此亦防止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需要理解免持聽筒服務是針對IP視訊通話抑或針對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以使得可使用為免持聽筒器件所理解之標準命令來提供針對IP視訊通話以及針對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之免持聽筒服務。
在一實施例中,電話管理器3260亦在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與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之間仲裁。舉例而言,電話管理器3260可使得將IP視訊通話置於保持狀態以切換至已建立之僅音訊蜂巢式通話及/或使得將僅音訊蜂巢式通話置於保持狀態以切換至IP視訊通話。
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提供對免持聽筒處理之支援。在一實施例中,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實施藍芽協定堆疊以用於連接至符合藍芽之免持聽筒器件(諸如,藍芽耳機及藍芽車載裝置)。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實施藍芽耳機設定檔(例如,如在2008年12月18日之耳機設定檔(HSP)1.2規範中所定義)及/或藍芽免持聽筒設定檔(例如,如在2005年11月25日之免持聽筒設定檔1.5(HFP 1.5)規範中所定義)。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允許免持聽筒單元3220經由WPAN 3225而充當IP視訊通話及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之聽覺中繼器,以及執行其他免持聽筒服務。舉例而言,在IP視訊通話之狀況下,可經由免持聽筒單元3220(代替用戶端器件3210之揚聲器)投送通話之音訊部分,而通話之視訊部分保持由用戶端器件3210(或由附接顯示器)顯示。免持聽筒單元3220亦包括用以攝取音訊資訊之麥克風,該音訊資訊接著傳輸至用戶端計算器件3210。因此,在IP視訊通話期間及/或在僅音訊蜂巢式通話期間,使用者可使用免持聽筒單元3220談話及或收聽音訊。
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亦支援回應於接收到來自免持聽筒單元3220之輸入的其他免持聽筒服務,該輸入包括針對IP視訊通話及/或僅音訊蜂巢式通話執行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允許使用者答覆通話;結束通話;將通話置於保持狀態;使通話靜音;增加/減小通話之音量;將音訊傳送至用戶端器件;將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單元;撥打通話;及重撥上一次通話。因此,使用者可使用免持聽筒單元3220答覆IP視訊通話、結束IP視訊通話、將IP視訊通話置於保持狀態及/或靜音狀態、增加/減少IP視訊通話之音量、傳送待輸出至用戶端器件3210之揚聲器的IP視訊通話之音訊、將來自用戶端器件3210之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單元3220、撥打IP視訊通話,及重撥上一次IP視訊通話。
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及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亦與音訊管理器3275耦接。音訊管理器3275經由不同源投送IP視訊通話及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之音訊。舉例而言,音訊管理器3275可使得經由以下各項輸出音訊:經由適合於通話器模式的用戶端器件3210之揚聲器、經由在使用者於通話期間將用戶端器件3210拿到其耳邊時使用的用戶端器件3210之揚聲器、經由至***於用戶端器件3210中之耳機或頭戴式耳機的耳機/頭戴式耳機插孔,及經由同級免持聽筒單元(諸如,免持聽筒單元3220)。
圖33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器件3210,其接收用於視訊通話之邀請、使得免持聽筒器件響鈴、接收來自免持聽筒器件之答覆指示、建立視訊通話且將音訊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圖33將參考圖32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應理解,圖33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32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32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33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
在操作3310處,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接收到來自另一用戶端器件之IP視訊通話邀請,該IP視訊通話邀請邀請用戶端器件3210之使用者參與一IP視訊通話。該IP視訊通話邀請可採用如本文中先前所描述之邀請之形式。在操作3315處,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處理該邀請請求,包括使得顯示該邀請。舉例而言,可以與圖14中所說明之例示性視訊通話邀請1410類似之方式顯示該邀請請求。
另外,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產生通話物件3320並將其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通話物件3320包括關於通話之一參數集合。舉例而言,通話物件參數包括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通話之狀態(例如,連接中),及通話參與者識別符(例如,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或其他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開始時間、為傳出之通話抑或傳入之通話的指示,及在內部使用以識別通話之通話識別符。
在一實施例中,通話物件3320為一般通話物件,在該等參數係基於來自IP視訊通話邀請之資訊時,該通話物件為IP視訊通話邀請請求與傳入之僅音訊蜂巢式通話兩者所共同的格式形式。因此,當接收到傳入之僅音訊蜂巢式通話時,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產生相同格式的一傳入之通話物件。因此,自電話管理器3260之角度看,IP視訊通話邀請請求或傳入之僅音訊蜂巢式通話看似相同。
電話管理器3260將資訊儲存於通話物件3320中作為通話歷史結構之部分。電話管理器3260亦產生傳入之通話訊息3322並將其發送至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在一實施例中,若存在與用戶端器件3210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諸如,免持聽筒器件3220),則電話管理器3260僅發送傳入之通話訊息3322(例如,電話管理器3260首先檢查是否存在與用戶端器件3210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在其他實施例中,電話管理器3260將傳入之通話訊息3322發送至免持聽筒管 理器3270,而不管是否存在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且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視是否存在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而判定丟棄/忽略該訊息抑或處理該訊息。出於圖33及後續圖之目的,假定免持聽筒器件3220與用戶端計算器件3210同級。在一實施例中,傳入之通話訊息3322包括通話識別符。
回應於接收到傳入之通話訊息3322,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使得將一系列訊息傳輸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從而向免持聽筒器件3220及使用者警示存在一傳入之通話。如圖33中所描繪,免持聽筒管理器與免持聽筒器件3220建立一音訊連接3325(例如,同步定向連接(SCO)鏈路)(在經由該已建立之音訊連接3325發送鈴聲訊息3330之前)。此鈴聲訊息由用戶端器件3210來選擇且可由用戶端器件3210之使用者來定製。在一實施例中,用於IP視訊通話之鈴聲訊息不同於用於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之鈴聲。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答覆通話之後,才建立音訊連接。在此實施例中,向免持聽筒器件3220發送一響鈴警示訊息,免持聽筒器件3220接著在本地判定是否播放鈴聲以向使用者警示傳入之通話(亦可在發送鈴聲訊息3330之前發送響鈴警示訊息)。在此實施例中,可多次向免持聽筒器件3220發送響鈴警示訊息,直至通話得到答覆或通話被終止為止。
有時在接收到響鈴警示訊息及/或鈴聲訊息3330之後,免持聽筒器件3220傳輸指示使用者已答覆通話之答覆訊息3335。舉例而言,使用者按下其免持聽筒器件3220上之答覆按鈕或以其他方式對免持聽筒器件3220採取動作以答覆通話。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接收答覆訊息3335且將答覆訊息3340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在一實施例中,答覆訊息3340包括通話識別符。雖然圖33中未說明,但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亦可回應於接收到答覆訊息3335而將一應答訊息傳輸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
電話管理器3260判定答覆通話訊息3340屬於通話物件3320中所指示之通話(例如,藉由比較訊息3340中所包括之通話識別符與來自通話物件3320的所儲存之資訊),且將指示通話已得到答覆之訊息3345傳輸至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回應於接收到此訊息,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在操作3350處建立IP視訊通話。舉例而言,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使得向邀請服務發送一IP視訊通話接受訊息(如本文中先前所描述)且與傳輸邀請之計算器件建立P2P連接(直接建立或經由中繼器建立)。
有時在已建立IP視訊通話之後,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將一通話物件3355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除了狀態自連接中改變至已連接之外,通話物件3355包括與通話物件3320類似之一參數集合。在一實施例中,通話物件3355為一般通話物件,其為已建立之IP視訊通話與已連接之僅音訊蜂巢式通話兩者所共同的格式形式。
另外,有時在已建立IP視訊通話之後,音訊管理器3275經由免持聽筒器件3220投送已建立之IP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在一實施例中,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或電話管理器3260請求音訊管理器3275經由免持聽筒器件投送音訊。音訊管理器3275亦可將指示音訊路線將改變至通過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訊息3360傳輸至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若尚未建立音訊連接,則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將與免持聽筒器件3220建立一音訊連接。假定存在已建立之音訊連接,則將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3365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因此,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經由免持聽筒器件3220來處置,而視訊通話之視訊部分顯示於用戶端器件3210上。
圖34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器件3210,其起始視訊通話且經由免持聽筒器件投送用於已建立之視訊通話之音訊。圖34將參考圖32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應理解,圖34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32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32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34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
在操作3410處,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使得向其他用戶端器件發送一或多個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以邀請使用者進行IP視訊通話。該(等)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可採用如本文中先前所描述之邀請之形式。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產生通話物件3415並將其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類似於通話物件3320,通話物件3415包括關於通話之一參數集合且為一般格式形式。電話管理器3260將資訊儲存於通話物件3415中作為通話歷史結構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電話管理器3260亦產生指示存在傳出通話的一傳出通話訊息3420並將其發送至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回應於此訊息,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與免持聽筒器件3220建立音訊連接3425(若將發送定製之帶內鈴聲)且接著將一鈴聲訊息3430傳輸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在其他實施例中,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僅將一鈴聲警示訊息傳輸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代替建立音訊連接及傳輸帶內鈴聲。
有時在發送IP視訊通話邀請之後,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接收IP視訊通話接受訊息3435,IP視訊通話接受訊息3435可採用如本文中先前所描述之視訊通話接受訊息之形式。在接收到此訊息之後,在操作3440處與接受用戶端器件建立P2P IP視訊通話(例如,與接受邀請之計算器件建立P2P連接(直接連接或經由中繼器之連接))。
有時在已建立IP視訊通話之後,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將一通話物件3445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除了狀態自連接中改變至已連接之外,通話物件3445包括與通話物件3415類似之一參數集合。通話物件3445亦為一般格式形式。另外,有時在已建立IP視訊通話之後,音訊管理器3275經由免持聽筒器件3220投送已建立之IP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在一實施例中,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或電話管理器3260請求音訊管理器3275經由免持聽筒器件投送音訊。音訊管理器3275亦可將指示音訊路線將改變至通過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訊息3455傳輸至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若尚未建立音訊連接,則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將與免持聽筒器件3220建立一音訊連接。假定存在已建立之音訊連接,則將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3460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因此,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經由免持聽筒器件3220來處置,而視訊通話之視訊部分顯示於用戶端器件3210上。
圖35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器件3210,其回應於接收到來自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通話請求而起始視訊通話。圖35將參考圖32之例示性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應理解,圖35之操作可由不同於參看圖32所論述之彼等實施例之實施例來執行,且參看圖32所論述之實施例可執行不同於參看圖35所論述之彼等操作之操作。
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接收來自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通話請求3510。通話請求3510可回應於使用者選擇待通話之電話號碼或其他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而產生。舉例而言,使用者可選擇免持聽筒器件3220上之重撥按鈕,該重撥按鈕請求重撥上一次通話。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將一通話請求訊息3520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電話管理器3260判定通話請求訊息3520是否請求針對一識別符之通話,該識別符與視訊通話相關聯(且因此應將通話請求訊息發送至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或與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之電話號碼相關聯(且因此應將通話請求訊息發送至蜂巢式通話管理器3255)。舉例而言,在通話請求3520為重撥請求之狀況下,電話管理器3260存取上一次撥打之通話(其可為IP視訊通話或僅音訊蜂巢式通話)以判定將通話請求發送至何處。如圖35中所描繪,電話管理器將通話請求訊息3525發送至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通話請求訊息3525包括針對視訊通話的被請求之參與者之識別符(例如,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或其他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回應於接收到通話請求訊息3525,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使得在操作3410(如圖34中所描述)處向所指示之參與者發送一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圖35中所描繪之剩餘操作如參看圖34所描述來執行。因此,用戶端器件3210支援由於在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處的使用者動作而建立IP視訊通話。
圖36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器件3210,其將已建立之視訊通話之音訊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在用戶端器件3210與一或多個其他用戶端器件之間存在一已建立之IP視訊通話3610。此通話之音訊部分當前係由用戶端器件3210之揚聲器輸出或經由***於用戶端器件3210中之頭戴式耳機而輸出。在操作3615處,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接收用以將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輸入。舉例而言,用戶端器件3210之使用者將輸入提供至IP視訊通話應用程式以將音訊傳送至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回應於接收到此輸入,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向音訊管理器3275發送一音訊投送請求3620,以經由免持聽筒器件3220投送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音訊管理器3275可將指示音訊路線將改變至通過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訊息3625傳輸至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若尚未建立音訊連接,則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將與免持聽筒器件3220建立一音訊連接3630。假定存在已建立之音訊連接,則將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3635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因此,在建立IP視訊通話之後,用戶端器件3210允許使用者將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器件。
雖然圖36說明回應於在用戶端器件處接收到直接輸入而將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器件,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使得經由免持聽筒器件3220處之輸入將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器件3220。在此等實施例中,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接收來自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命令以傳送視訊。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接著向音訊管理器3275發送請求,音訊管理器3275接著重新投送音訊。
另外,雖然圖36說明將音訊傳送至免持聽筒器件,但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將音訊自免持聽筒器件傳送至用戶端器件3210之揚聲器(或頭戴式耳機)。此可在用戶端器件3210及/或免持聽筒器件3220處起始。在此等實施例中,音訊管理器3275接收投送音訊請求(來自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或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以將音訊投送至用戶端器件3210且相應地起作用。
圖37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器件3210,其回應於接收到來自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結束通話請求而終止視訊通話。回應於使用者在免持聽筒器件3220處選擇結束通話(例如,在免持聽筒器件3220上選擇結束按鈕),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接收到來自免持聽筒器件3220之結束通話訊息3710。免持聽筒管理器3270將結束通話請求3715傳輸至電話管理器3260。在一實施例中,結束通話請求3715包括用以指示結束哪個通話之通話識別符(在存在多個通話之狀況下)。電話管理器3260判定待結束之通話與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相關聯且將結束通話訊息3720發送至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回應於接收到結束通話訊息3720,IP視訊通話管理器3250使得終止IP視訊通話且使得用戶端器件3210與P2P連接斷開。因此,用戶端器件3210支援允許使用者使用同級之免持聽筒器件結束IP視訊通話。
圖38為說明可用於一些實施例中之例示性電腦系統的方塊圖。舉例而言,電腦系統3800之例示性架構可包括於用戶端器件110、1210、1410、2110、2610、3210等或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計算器件中。應理解,雖然圖38說明電腦系統之各種組件,但其並不意欲表示使該等組件互連之任何特定架構或方式,因為此等細節與本發明無密切關係。應瞭解,亦可使用具有較少組件或較多組件之其他電腦系統。
如圖38中所說明,電腦系統3800(其為資料處理系統之形式)包括與以下各項耦接之匯流排3850:處理系統3820、電源供應器3825、記憶體3830,及非揮發性記憶體3840(例如,硬碟機、快閃記憶體、相變記憶體(PCM)等)。匯流排3850可經由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之各種橋接器、控制器及/或配接器而連接至彼此。處理系統3820可自記憶體3830及/或非揮發性記憶體3840擷取指令,且執行該等指令以執行如上文所描述之操作。匯流排3850使上述組件互連在一起且亦使彼等組件互連至選用之銜接台3860、顯示控制器&顯示器件3870、輸入/輸出器件3880(例如,NIC(網路介面卡)、游標控制(例如,滑鼠、觸 控式螢幕、觸控板等)、鍵盤等),及選用之無線收發器3890(例如,藍芽、WiFi、紅外線等)。
圖39為說明可用於一些實施例中之例示性資料處理系統的方塊圖。舉例而言,資料處理系統3900可為手持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行動電話、攜帶型遊戲系統、攜帶型媒體播放機、平板型或手持型計算器件(可包括行動電話、媒體播放機及/或遊戲系統)。作為另一實例,資料處理系統3900可為網路電腦或另一器件內之嵌入式處理器件。
根據一實施例,資料處理系統3900之例示性架構可包括於用戶端器件110、1210、1410、2110、2610、3210等或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計算器件中。資料處理系統3900包括處理系統3920,其可包括一或多個微處理器及/或積體電路上系統。處理系統3920與以下各項耦接:記憶體3910、電源供應器3925(其包括一或多個電池)、音訊輸入/輸出3940、顯示控制器及顯示器件3960、選用之輸入/輸出3950、輸入器件3970,及無線收發器3930。應瞭解,在某些實施例中,圖39中未展示之額外組件亦可為資料處理系統3900之一部分,且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使用比圖39中所展示之組件少的組件。另外,應瞭解,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圖39中未展示之一或多個匯流排可用以使該等各種組件互連。
記憶體3910可儲存資料及/或用於由資料處理系統3900執行之程式。音訊輸入/輸出3940可包括麥克風及/或揚聲器,以(例如)經由揚聲器及麥克風播放音樂及/或提供電話功能性。顯示控制器及顯示器件3960可包括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無線(例如,RF)收發器3930(例如,WiFi收發器、紅外線收發器、藍芽收發器、無線蜂巢式電話收發器等)可用以與其他資料處理系統通信。該一或多個輸入器件3970允許使用者向系統提供輸入。此等輸入器件可為小鍵盤、鍵盤、觸控面板、多點觸控面板等。選用的其他輸入/輸出3950可為用於銜接台之連接器。
諸圖中所展示之技術可使用儲存於一或多個計算器件(例如,用戶端器件、伺服器等)上並於該一或多個計算器件上執行之程式碼及資料來實施。此等計算器件使用機器可讀媒體儲存並傳輸(在內部及/或經由網路與其他計算器件)程式碼(由軟體指令組成)及資料,該等機器可讀媒體諸如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例如,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諸如磁碟;光碟;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器件)及暫時性傳播信號(例如,電信號、光學信號、聲學信號或其他形式之傳播信號-諸如載波、紅外線信號、數位信號等)。另外,此等計算器件通常包括耦接至一或多個其他組件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之一集合,該一或多個其他組件諸如一或多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用以儲存程式碼及/或資料)、使用者輸入/輸出器件(例如,鍵盤、觸控式螢幕,及/或顯示器)及網路連接(用以使用暫時性傳播信號傳輸程式碼及/或資料)。該處理器集合與其他組件之耦接通常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及橋接器(亦稱為匯流排控制器)來進行。因此,給定計算器件之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媒體通常儲存用於在彼計算器件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之該集合上執行的指令。實施例之一或多個部分可使用軟體、韌體及/或硬體之不同組合來實施。
雖然本文中已參考自動地驗證電子郵件地址而無需使用者點擊驗證電子郵件訊息中所包括之連結(關於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以用作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來描述操作,但實施例不受如此限制。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由於其他原因而需要驗證電子郵件地址時,執行參考自動地驗證電子郵件地址所描述之操作。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向一服務註冊,該服務需要驗證電子郵件地址屬於彼使用者(作為註冊過程之一部分)。使用者將電子郵件地址提供至該服務且接收一訊息(例如,經由該服務之網頁之顯示),該訊息指示:需要驗證該電子郵件地址,及一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已發送或將發送至所提供之電子郵件地址(該驗證電子郵件訊息可能或可能不包括一驗證連結)。用戶端器件上之應用程式可自動地檢查對應於用於驗證訊息之電子郵件地址之電子郵件帳戶且在定位電子郵件帳戶時,自動地剖析訊息以定位一驗證符記且將包括電子郵件地址及該驗證符記之一電子郵件地址驗證訊息傳輸至與該服務相關聯之電子郵件驗證伺服器以驗證電子郵件地址。雖然諸圖中之流程圖展示由某些實施例執行之操作之特定次序,但應理解,此次序為例示性的(例如,替代實施例可以不同次序執行該等操作、組合某些操作、重疊某些操作等)。
雖然已根據若干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本發明不限於所描述之實施例,且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在修改及變更之情況下實踐本發明。因此將該描述視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110...用戶端器件
115...識別符記
117...器件識別符
120...SMS網路
125...電信廠商SMSC(簡訊服務中心)
130...SMS轉送器件
140...註冊伺服器
150...IP訊息傳遞資料儲存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
210...用戶端線上通信會期註冊模組(「用戶端註冊模組」)
215...電信廠商配套
220...SMS模組
230...用戶端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用戶端註冊資料儲存器」)
305...伺服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模組
310...SMS轉送介面
315...簽章產生器
325...用戶端器件介面
330...驗證模組
335...驗證資料儲存器
340...關聯模組
510...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記錄
520...識別符記欄位
525...電話號碼欄位
610...連接資料交換(CDX)服務
620...邀請服務
630...註冊服務
640...推送通知服務
650...中繼服務
655...註冊資料儲存器
660...網路
670A至670N...用戶端器件
675A至675N...網路鏈路
710...用戶端器件A
715...推送符記
720...用戶端器件B
725...推送符記
750...註冊資料儲存器
805...中繼查詢模組
810...中繼主機資料庫
815A至815B...多重中繼主機
910...API實施軟體組件
920...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
930...API呼叫軟體組件
1010...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記錄
1015...推送符記欄位
1020...線上通信會期識別符欄位
1110...NAT相容性表
1205...圖形使用者介面
1210...用戶端器件
1215...視訊通話圖示
1220...靜音圖示
1225...小鍵盤圖示
1230...揚聲器圖示
1235...新增通話圖示
1240...保持通話圖示
1245...聯繫人圖示
1250...結束通話圖示
1255...揚聲器
1260...正面攝像相機
1265...麥克風
1270...接收器/揚聲器
1275...顯示螢幕
1305...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1310...視訊預覽
1405...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1410...用戶端器件
1420...結束通話
1430...視訊預覽
1432...接受按鈕
1434...拒絕按鈕
1440...視訊通話邀請
1455...揚聲器
1460...正面攝像相機
1465...麥克風
1470...接收器/揚聲器
1475...顯示螢幕
1505...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1510...視訊
1515...視訊
1520...結束視訊按鈕
1525...結束視訊及通話按鈕
1605...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1610...視訊
1615...視訊
1620...結束視訊按鈕
1625...結束視訊及通話按鈕
1710...僅音訊電路交換通話
2010...視訊通話
2110A至2110N...用戶端器件
2115...線上通信會期用戶端/線上通信會期應用程式
2120...電子郵件用戶端
2130...註冊服務
2140...線上通信會期帳戶伺服器
2145...線上通信會期註冊伺服器
2150...線上通信會期設定檔記錄
2155...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
2160...使用者目錄服務
2165...使用者記錄
2170...電子郵件伺服器
2180...網路
2610...用戶端器件A
2615...用戶端器件B1
2620...用戶端器件B2
3110...用戶端器件A
3115...用戶端器件B
3120...用戶端器件C
3210...用戶端器件
3220...免持聽筒單元
3225...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
3230...IP視訊通話服務
3235...IP網路
3240...蜂巢式音訊通話服務
3245...蜂巢式網路
3250...IP視訊通話管理器
3255...蜂巢式通話管理器
3260...電話管理器
3270...免持聽筒管理器
3275...音訊管理器
3320...通話物件
3322...傳入之通話訊息
3325...音訊連接
3330...鈴聲訊息
3335...答覆訊息
3340...答覆訊息
3345...指示通話已得到答覆之訊息
3355...通話物件
3360...訊息
3365...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
3415...通話物件
3420...傳出通話訊息
3425...音訊連接
3430...鈴聲訊息
3435...IP視訊通話接受訊息
3445...通話物件
3455...訊息
3460...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
3510...通話請求
3520...通話請求訊息
3525...通話請求訊息
3610...已建立之IP視訊通話
3620...音訊投送請求
3625...訊息
3630...音訊連接
3635...視訊通話之音訊部分
3710...結束通話訊息
3715...結束通話請求
3720...結束通話訊息
3800...電腦系統
3810...快取記憶體(選用)
3820...處理系統
3825...電源供應器
3830...記憶體
3840...非揮發性記憶體
3850...匯流排
3860...選用之銜接台
3870...顯示控制器及顯示器件
3880...輸入/輸出器件
3890...選用之無線收發器
3900...資料處理系統
3910...記憶體
3920...處理系統
3925...電源供應器
3930...無線收發器
3940...音訊輸入/輸出
3950...選用之輸入/輸出
3960...顯示控制器及顯示器件
3970...輸入器件
圖1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的資料流程圖;
圖2為更詳細地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圖1之用戶端器件的方塊圖;
圖3為更詳細地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圖1之註冊伺服器的方塊圖;
圖4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註冊用戶端器件以進行線上通信會期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5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註冊資料儲存器;
圖6說明一實施例之一般網路拓撲;
圖7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在用戶端器件之間的線上通信會期建立的資料流程圖;
圖8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中繼服務的方塊圖;
圖9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API架構之一實施例;
圖10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註冊資料儲存器;
圖11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NAT相容性表;
圖12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例示性用戶端器件及用以在電路交換通話與視訊通話之間轉變的圖形使用者介面;
圖13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圖12之用戶端器件,其顯示一視訊預覽;
圖14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用戶端器件及用以接受或拒絕視訊通話邀請之圖形使用者介面;
圖15及圖16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轉變至視訊通話之後的用戶端器件;
圖17及圖18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在僅音訊電路交換電話通話與視訊通話之間轉變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19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於接收到視訊通話拒絕訊息之用戶端器件上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20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於用戶端器件上執行以用於自視訊通話轉變至電路交換通話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21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一般網路拓撲,其用以註冊用戶端器件以使用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進行線上通信會期;
圖22A至圖22B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23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供使用者提供初始化資訊以註冊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24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於驗證電子郵件地址之例示性操作;
圖25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電子郵件地址已得到驗證時對註冊服務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26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該等例示性操作用於在使用者具有與同一線上通信會期端點識別符相關聯之多個用戶端器件時管理邀請;
圖27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直接P2P連接可行時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
圖28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直接P2P連接不可行時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
圖29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在線上通信會期結束時執行之例示性操作的資料流程圖;
圖30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經執行以將線上通信會期自一用戶端器件傳送至另一用戶端器件之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31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起始並建立與多個使用者之線上通信會期的例示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32為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與免持聽筒單元介接之用戶端計算器件的方塊圖;
圖33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計算器件,其接收用於視訊通話之邀請,使得免持聽筒器件響鈴,接收來自免持聽筒器件之答覆指示,建立視訊通話且將音訊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
圖34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計算器件,其起始視訊通話且經由免持聽筒器件投送用於已建立之視訊通話之音訊;
圖35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計算器件,其回應於接收到來自免持聽筒器件之通話請求而起始視訊通話;
圖36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計算器件,其將已建立之視訊通話之音訊投送至免持聽筒器件;
圖37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戶端計算器件,其回應於接收到來自免持聽筒器件之結束通話請求而終止視訊通話;
圖38為說明可用於一些實施例中之例示性電腦系統的方塊圖;及
圖39為說明可用於一些實施例中之例示性資料處理系統的方塊圖。
110...用戶端器件
115...識別符記
117...器件識別符
120...SMS網路
125...電信廠商SMSC(簡訊服務中心)
130...SMS轉送器件
140...註冊伺服器
150...IP訊息傳遞資料儲存器/線上通信會期註冊資料儲存器

Claims (20)

  1. 一種提供複數指令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將使得該處理器執行複數操作以用於在建立於一第一網路上之一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與建立於一第二網路上之一網路協定(IP)視訊通話之間轉變,該等操作包含:接收來自一用戶端器件之一使用者的用以自該已建立之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一IP視訊通話的輸入,其中該已建立之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具有複數個參與者,該複數個參與者包括用戶端器件之該使用者及一或多個其他用戶端器件之一集合處的一或多個遠端參與者的一集合;使得將一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自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接收一IP視訊通話接受訊息;將由該用戶端器件之正面攝像相機攝取之視訊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及回應於自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中之每一者接收到至少一視訊圖框,而自建立於該第一網路上之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建立於該第二網路上之該IP視訊通話且維持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之音訊對參與者通信開放直到該IP視訊通話已建立,其中該維持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之音訊包括在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 上傳輸即時音訊資料至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之每一者直到轉變至該IP視訊通話完成。
  2. 如請求項1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成功轉變至該視訊通話而中斷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
  3. 如請求項1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判定目前係經由該用戶端器件之一接收器揚聲器而投送音訊,而經由該用戶端器件之一通話器揚聲器投送音訊且顯示由該用戶端器件之該正面攝像相機攝取的視訊之一預覽。
  4. 如請求項1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該視訊通話包括執行以下操作:顯示自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接收到之視訊;及改變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至該視訊通話之一音訊投送路線。
  5. 如請求項1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建立與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之一直接同級間(P2P)連接,其中該視訊係經由該P2P連接而傳輸。
  6. 一種用戶端器件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提供複數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用戶端器件之一處理器執行 時將使得該處理器執行複數操作以用於在建立於一第一網路上之一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與建立於一第二網路上之一網路協定(IP)視訊通話之間轉變,該等操作包含:接收源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之一遠端參與者之一用戶端器件的一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接收來自一使用者之用以接受該IP視訊通話邀請之輸入;使得將一IP視訊通話邀請接受訊息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將由該用戶端器件之一正面攝像相機攝取之視訊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及回應於自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接收到至少一IP視訊圖框,而自建立於該第一網路上之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建立於該第二網路上之該視訊通話且維持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之音訊對參與者通信開放直到該IP視訊通話已建立,其中該維持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之音訊包括在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上傳輸即時音訊資料至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之每一者直到轉變至該IP視訊通話完成。
  7. 如請求項6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成功轉變至該視訊通話而中斷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
  8. 如請求項6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 作進一步包含:顯示由該正面攝像相機攝取之視訊之一預覽。
  9. 如請求項6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該視訊通話包括執行以下操作:顯示自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接收到之視訊;及改變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至該視訊通話之一音訊投送路線。
  10. 如請求項6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建立與該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之一直接同級間(P2P)連接,其中該視訊係經由該P2P連接而傳輸。
  11. 一種在建立於一第一網路上之一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與建立於一第二網路上之一網路協定(IP)視訊通話之間轉變之用戶端器件,該用戶端器件包含:一正面攝像相機,其用以攝取用於該IP視訊通話之視訊;一無線收發器,其用以與其他用戶端器件通信;一記憶體,其用以儲存程式碼;一處理器,其與該記憶體耦接以處理該程式碼以進行以下操作:接收來自該用戶端器件之一使用者的用以自一已建立之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一IP視訊通話的輸入,其中該已建立之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具有複數個參與者,該複數個參與者包括用戶端器件之該使用者及一 或多個其他用戶端器件之一集合處的一或多個遠端參與者的一集合;使得將一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傳輸至該等遠端參與者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自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接收一IP視訊通話接受訊息;將由該正面攝像相機攝取之視訊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及回應於自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中之每一者接收到至少一視訊圖框,而自建立於該第一網路上之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建立於該第二網路上之該IP視訊通話,且即時音訊資料持續經由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傳輸至一或多個遠端參與者的該集合直到轉變至該IP視訊通話完成。
  12. 如請求項11之用戶端器件,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進行以下操作:回應於至該視訊通話之一成功轉變而中斷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
  13. 如請求項11之用戶端器件,其進一步包含:一接收器揚聲器,其用以提供一輸出音訊信號;一通話器揚聲器,其用以提供一輸出音訊信號;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回應於目前係經由該接收器揚聲器而投送音訊之一判定而經由該通話器揚聲器投送音訊,且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進行以下操作: 在顯示器上顯示由該用戶端器件之該正面攝像相機攝取之視訊的一預覽。
  14. 如請求項11之用戶端器件,其中該處理器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該視訊通話包括該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顯示自該遠端參與者集合之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接收到之視訊;及改變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至該視訊通話之一音訊投送路線。
  15. 如請求項11之用戶端器件,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進行以下操作:建立與該其他用戶端器件集合之一直接同級間(P2P)連接,其中該視訊係經由該P2P連接而傳輸。
  16. 一種在建立於一第一網路上之一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與建立於一第二網路上之一網路協定(IP)視訊通話之間轉變之用戶端器件,該用戶端器件包含:一正面攝像相機,其用以攝取用於該IP視訊通話之視訊;一無線收發器,其用以與其他用戶端器件通信;一記憶體,其用以儲存程式碼;一處理器,其與該記憶體耦接以處理該程式碼以進行以下操作:接收源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之一遠端參與者之一用戶端器件的一IP視訊通話邀請訊息; 接收來自一使用者之用以接受該IP視訊通話邀請之輸入;使得將一IP視訊通話邀請接受訊息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將由該正面攝像相機攝取之視訊傳輸至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及回應於自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接收到至少一視訊圖框,而自建立於該第一網路上之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建立於該第二網路上之該IP視訊通話且即時音訊資料持續經由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傳輸至一或多個遠端參與者的該集合直到轉變至該IP視訊通話完成。
  17. 如請求項16之用戶端器件,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進行以下操作:回應於至該視訊通話之一成功轉變而中斷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
  18. 如請求項16之用戶端器件,其進一步包含:一接收器揚聲器,其用以提供一輸出音訊信號;一通話器揚聲器,其用以提供一輸出音訊信號;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回應於目前係經由該接收器揚聲器而投送音訊之一判定而經由該通話器揚聲器投送音訊。
  19. 如請求項16之用戶端器件,其中用以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轉變至該視訊通話之該處理器包括用以進行以下操 作之該處理器:顯示自該遠端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接收到之視訊;及改變自該電路交換音訊通話至該視訊通話之一音訊投送路線。
  20. 如請求項16之用戶端器件,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進行以下操作:建立與該參與者之用戶端器件之一直接同級間(P2P)連接,其中該視訊係經由該P2P連接而傳輸。
TW099132450A 2010-04-07 2010-09-24 用於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及視訊通話間轉變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及用戶端器件 TWI551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186610P 2010-04-07 2010-04-07
US32186510P 2010-04-07 2010-04-07
US35181410P 2010-06-04 2010-06-04
US37892610P 2010-08-31 2010-08-31
US37892410P 2010-08-31 2010-08-31
US38247910P 2010-09-13 2010-09-13
US12/886,490 US8704863B2 (en) 2010-04-07 2010-09-20 Transitioning between circuit switched calls and video cal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1190A TW201141190A (en) 2011-11-16
TWI551112B true TWI551112B (zh) 2016-09-21

Family

ID=4476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2450A TWI551112B (zh) 2010-04-07 2010-09-24 用於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及視訊通話間轉變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及用戶端器件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5) US8725880B2 (zh)
EP (3) EP2556639B1 (zh)
JP (3) JP5791056B2 (zh)
KR (3) KR101453640B1 (zh)
CN (2) CN102859962B (zh)
AU (3) AU2010350743B2 (zh)
BR (3) BR112012025358B1 (zh)
DE (1) DE112010005457B4 (zh)
ES (1) ES2469852T3 (zh)
GB (1) GB2495814B (zh)
MX (3) MX2012011620A (zh)
TW (1) TWI551112B (zh)
WO (3) WO20111265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07495A1 (en) 2002-01-08 2003-07-24 Seven Networks, Inc. Connection architecture for a mobile network
US7548158B2 (en) 2005-08-08 2009-06-16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First responder wireless emergency alerting with automatic callback and location triggering
US10875182B2 (en) 2008-03-20 2020-12-29 Teladoc Health, Inc. Remote presence system mounted to operating room hardware
US9301191B2 (en) 2013-09-20 2016-03-29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Quality of service to over the top applications used with VPN
JP2011171809A (ja) * 2010-02-16 2011-09-01 Sharp Corp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8670017B2 (en) 2010-03-04 2014-03-11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presence system including a cart that supports a robot face and an overhead camera
US8606306B2 (en) 2010-04-07 2013-12-10 Apple Inc. Multiple client computing device invitations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725880B2 (en) * 2010-04-07 2014-05-13 Apple, Inc. Establish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between client computing devices
US8769278B2 (en) * 2010-04-07 2014-07-01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and securely exchanging connection data
US8583149B2 (en) * 2010-04-07 2013-11-12 Apple Inc. Registering email addresses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751667B2 (en) 2010-04-07 2014-06-10 Apple Inc. Supporting hands-free services via a hands-free device for IP video calls
US8451994B2 (en) * 2010-04-07 2013-05-28 Apple Inc. Switching cameras during a video conference of a multi-camera mobile device
US8893296B2 (en) * 2010-04-15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validating access to an application based upon a validation request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2960045B (zh) * 2010-06-22 2016-05-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8576271B2 (en) * 2010-06-25 2013-11-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bining direct and routed communication in a video conference
US9622278B2 (en) 2010-10-26 2017-04-11 Kingston Digital Inc. Dual-mode wireless networked device interface and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thereof
US8488575B2 (en) 2010-11-18 2013-07-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 plurality of application services via a customized private network connection
US8838709B2 (en) * 2010-12-17 2014-09-16 Silverpop Systems, Inc. Anti-phishing electronic message verification
US9323250B2 (en) 2011-01-28 2016-04-26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Time-dependent navigation of telepresence robots
US8718837B2 (en) 2011-01-28 2014-05-06 Intouch Technologies Interfacing with a mobile telepresence robot
US8407776B2 (en) * 2011-02-11 2013-03-26 Goo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a push notification session
US8896652B2 (en) * 2011-02-28 2014-11-25 Soryn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video communications
US20130061289A1 (en) * 2011-03-01 2013-03-07 Keith McFarland Secure Messaging
US9137191B2 (en) * 2011-03-17 2015-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ssaging for notification-based clients
US20120239782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Pushing Content Via A Push Proxy Gateway
US8942384B2 (en) * 2011-03-23 2015-01-27 Plantronics, Inc. Dual-mode headset
US9210557B2 (en) * 2011-04-12 2015-12-08 Yahoo! Inc. SMS-initiated mobile registration
US9367224B2 (en) * 2011-04-29 2016-06-14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drag-and-drop operations across the shared borders of adjacent touch screen-equipped devices
US9098611B2 (en) 2012-11-26 2015-08-04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video interaction for a user interface of a telepresence network
US10715380B2 (en) 2011-05-23 2020-07-14 Apple Inc. Setting a reminder that is triggered by a target user device
US8971924B2 (en) 2011-05-23 2015-03-03 Apple Inc. Identifying and locating users on a mobile network
US9247377B2 (en) 2011-05-23 2016-01-26 Apple Inc. Setting a reminder that is triggered by a target user device
US9325378B2 (en) * 2011-06-14 2016-04-26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puting device multiple display topology detection over radio
US9531827B1 (en) 2011-06-14 2016-12-27 Urban Airship, Inc. Push notification delivery system with feedback analysis
US8554855B1 (en) 2011-06-14 2013-10-08 Urban Airship, Inc. Push notification delivery system
US8731523B1 (en) * 2011-06-14 2014-05-20 Urban Airship, Inc. Push notification delivery system with feedback analysis
US11683292B2 (en) 2011-09-09 2023-06-20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cloud routing server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use in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US9935930B2 (en) 2011-09-09 2018-04-03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without utilizing a public cloud based routing server
US10601810B2 (en) 2011-09-09 2020-03-24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cloud routing server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use in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US10237253B2 (en) * 2011-09-09 2019-03-19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cloud routing server, private network service and smart device client architecture without utilizing a public cloud based routing server
US9781087B2 (en) * 2011-09-09 2017-10-03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without utilizing a public cloud based routing server
US11863529B2 (en) 2011-09-09 2024-01-02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cloud routing server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use in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US9203807B2 (en) * 2011-09-09 2015-12-01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vate cloud server and client architecture without utilizing a routing server
US9479344B2 (en) 2011-09-16 2016-10-25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Anonymous voice conversation
KR101240552B1 (ko) * 2011-09-26 2013-03-11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미디어 키 관리 및 상기 미디어 키를 이용한 피어-투-피어 메시지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30033869A (ko) * 2011-09-27 2013-04-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홈네트워크 내에서 컨트롤러와 디바이스의 연동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30111047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Ncr Corporation Session transfer
US9998919B1 (en) * 2011-11-18 2018-06-12 Google Llc SMS spoofing protection
JP5887507B2 (ja) * 2011-11-28 2016-03-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間の接続確立方法、通信機器、及びサーバ装置
US8984591B2 (en) 2011-12-16 2015-03-17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Authentication via motion of wireless device movement
CN104221467B (zh) * 2011-12-20 2018-10-02 英特尔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及在设备间形成对等(p2p)无线连接的方法
JP5741854B2 (ja) * 2011-12-28 2015-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384339B2 (en) 2012-01-13 2016-07-05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Authenticating cloud computing enabling secure services
US9589541B2 (en) 2012-02-28 2017-03-07 Ebay Inc. Location-based display of pixel history
US8805941B2 (en) * 2012-03-06 2014-08-12 Liveperson, Inc. Occasionally-connected computing interface
US9256457B1 (en) * 2012-03-28 2016-02-09 Google Inc.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for hosted services
RU2610590C2 (ru) * 2012-04-10 2017-02-13 Нокиа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Ой Служба коротких сообщений, исходящих из моби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поступающих в мобильны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без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абонентского телефонного номера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msisdn), в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ой подсистеме на базе интернет-протокола (ims)
US9338153B2 (en) 2012-04-11 2016-05-10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ecure distribution of non-privileged authentication credentials
CN103379044A (zh) * 2012-04-2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动态调整带宽的方法
US9361021B2 (en) 2012-05-22 2016-06-07 Irobot Corporati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including touchpad driving interfaces for telemedicine devices
EP2852475A4 (en) 2012-05-22 2016-01-20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SOCIAL BEHAVIOR OF A MEDICAL TELEPRESCENT ROBOT
US8830295B2 (en) 2012-05-23 2014-09-09 Google Inc. Multimedia conference endpoint transfer system
US9071564B2 (en) * 2012-06-07 2015-06-30 Apple Inc. Data synchronization using mail and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s
GB201210600D0 (en) 2012-06-14 2012-08-01 Microsoft Corp Call invites
GB2504461B (en) 2012-06-14 2014-12-03 Microsoft Corp Not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events
GB201210596D0 (en) 2012-06-14 2012-08-01 Microsoft Corp Not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events
CN103401890B (zh) * 2012-06-14 2017-03-0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通信事件的通知的装置和方法
GB201210598D0 (en) 2012-06-14 2012-08-01 Microsoft Corp Not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events
US20150304491A1 (en) * 2012-06-19 2015-10-22 Tribeca Mobile Innovations Inc. Method provid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readout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ringback tone on the incoming and outgoing call handsets
US8830296B1 (en) 2012-06-26 2014-09-09 Google Inc. Endpoint device-specific stream control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US20140032344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Wal-Mart Stores, Inc. Push notification carrying receipt data
WO2014026384A1 (zh) * 2012-08-17 2014-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配对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US20140059237A1 (en) * 2012-08-27 2014-02-27 Apple Inc. Scheduling and conduct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 a remote agent
KR101901919B1 (ko) * 2012-08-27 2018-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메신저 영상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US9276917B2 (en) * 2012-09-11 2016-03-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uthorizing endpoints of a push pathway
US9261989B2 (en) 2012-09-13 2016-02-16 Google Inc. Interacting with radial menus for touchscreens
US9772668B1 (en) 2012-09-27 2017-09-26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Power shutdown with isolation logic in I/O power domain
US9020434B2 (en) 2012-10-25 2015-04-28 Intel Corporation Wifi direct setup using out of band signaling
KR101918760B1 (ko) * 2012-10-30 2018-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상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9203838B2 (en) * 2012-10-31 2015-12-01 Google Inc.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to a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 user account
US9094431B2 (en) 2012-11-01 2015-07-28 Miiicasa Taiwan Inc. Verification of network device position
TWI483604B (zh) * 2012-11-01 2015-05-01 Miiicasa Taiwan Inc 終端裝置網路位置的驗證方法與系統及驗證終端裝置網路位置的連網裝置
US9374351B1 (en) * 2012-11-02 2016-06-21 Wyse Technology L.L.C. Virtual desktop accelerator support for network gateway
US9992185B1 (en) 2012-11-02 2018-06-05 Wyse Technology L.L.C. Virtual desktop accelerator support for network gateway
US9485233B1 (en) 2012-11-02 2016-11-01 Wyse Technology L.L.C. Virtual desktop accelerator support for network gateway
US9634726B2 (en) 2012-11-02 2017-04-25 Google Inc. Seamless tethering setup between phone and laptop using peer-to-peer mechanisms
JP2016503536A (ja) * 2012-11-12 2016-02-04 カルガリー 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共同セッションに加えるユーザに通知および勧誘を行うためのフレームワーク
US9277176B2 (en) 2012-12-21 2016-03-01 Apple Inc. Offloading a video portion of a video call
US9407548B2 (en) 2013-01-02 2016-08-02 Acceleration Systems, LLC ReNAT systems and methods
CA3073411C (en) 2013-01-02 2023-04-18 Skycaster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ual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GB2522372B (en) * 2013-01-09 2020-11-25 Qatar Foundatio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storing and managing data
GB2522373A (en) 2013-01-09 2015-07-22 Qatar Foundatio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storing and managing data
US8989773B2 (en) 2013-01-29 2015-03-24 Apple Inc. Shar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among devices
US20140256366A1 (en) * 2013-03-06 2014-09-11 Barracuda Networks, Inc. Network Traffic Control via SMS Text Messaging
US9992021B1 (en) 2013-03-14 2018-06-05 GoTenn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vate and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US9536232B2 (en) 2013-03-15 2017-01-03 Square, Inc. Transferring money using email
US9449321B2 (en) 2013-03-15 2016-09-20 Square, Inc. Transferring money using email
KR101497630B1 (ko) * 2013-04-05 2015-03-03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모바일 환경에서의 p2p 접속 시스템 및 단말과 이를 이용한 p2p 접속 방법
GB2505267B (en) * 2013-04-10 2015-12-23 Realvnc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connection
KR20140137616A (ko) * 2013-05-23 2014-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자간 대화를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US10021180B2 (en) 2013-06-04 2018-07-10 Kingston Digital, Inc. Universal environment extender
WO2014198745A1 (en) 2013-06-12 2014-12-18 Telecom Italia S.P.A.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cenario
US8838836B1 (en) 2013-06-25 2014-09-16 Actiontec Electron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digital informa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of friends and family using multiple LAN-based embedded devices
US9525991B2 (en) 2013-06-25 2016-12-20 Actiontec Electron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digital informa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of friends and family using embedded devices
US9113036B2 (en) * 2013-07-17 2015-08-18 Ebay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deo communications
US10547651B2 (en) * 2013-07-26 2020-01-2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over WiFi for non-cellular devices
US9615222B2 (en) * 2013-08-05 2017-04-04 GTA Wireless Direc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plifying mobile device account creation and verification
CN103414565B (zh) * 2013-08-08 2016-12-2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方法及安全设备、响应方法及***、执行方法及***
KR20150019113A (ko) * 2013-08-12 2015-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음성 통화 방법
US9961608B2 (en) * 2013-08-19 2018-05-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amless call transitions
US9681095B2 (en) 2013-08-19 2017-06-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amless call transitions with pre-escalation participation confirmation
US9888210B2 (en) 2013-08-19 2018-02-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amless call transitions with pinpoint call escalation
CN104427287B (zh) * 2013-08-20 2018-01-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469243A (zh) * 2013-09-13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
KR20150032011A (ko) * 2013-09-17 2015-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518949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和***
US10491749B2 (en) * 2013-09-27 2019-11-26 Googl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ed call quality and success rate
US9378491B1 (en) 2013-10-15 2016-06-28 Square, Inc. Payment transfer by sending E-mail
CN105814897A (zh) * 2013-12-09 2016-07-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包括广播内容和与广播内容有关的应用的广播信号的接收机和方法
US9740777B2 (en) 2013-12-20 2017-08-22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ving and presenting a state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KR101455365B1 (ko) * 2013-12-24 2014-10-2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영상 통화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D753145S1 (en) * 2013-12-30 2016-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icon
US11765208B2 (en) * 2014-01-13 2023-09-1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connection management
US9210129B2 (en) 2014-02-06 2015-12-08 Acceleration System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multiple secure link architecture
US9549028B2 (en) 2014-02-18 2017-01-17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saving a state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9955323B2 (en) * 2014-03-10 2018-04-24 Tracfone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settings on wireless devices
US9265079B2 (en) * 2014-03-13 2016-02-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hentication and pairing of devices using a machine readable code
US10178346B2 (en) 2014-03-17 2019-01-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ghlighting unread messages
US9888207B2 (en) * 2014-03-17 2018-02-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camera selection
US10284813B2 (en) 2014-03-17 2019-05-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camera selection
US9749585B2 (en) 2014-03-17 2017-08-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ghlighting unread messages
JP6287401B2 (ja) * 2014-03-18 2018-03-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81461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notification during a teleconference
US8917311B1 (en) * 2014-03-31 2014-12-23 Apple Inc.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for a video call
USD769274S1 (en) * 2014-04-21 2016-10-18 Square, Inc. Display screen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763882S1 (en) * 2014-04-25 2016-08-16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ortion of a display screen with anim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770488S1 (en) * 2014-04-30 2016-11-0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ortion of a display screen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770487S1 (en) * 2014-04-30 2016-11-0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6372156B2 (ja) * 2014-05-13 2018-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接続制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接続制御方法
US11017384B2 (en) * 2014-05-29 2021-05-25 Apple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primary user device to provision credentials onto a secondary user device
US9712623B2 (en) * 2014-05-30 2017-07-18 Apple Inc. Answering a call with client through a host
US2015035033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US10382378B2 (en) 2014-05-31 2019-08-13 Apple Inc. Live location sharing
CN104090537A (zh) * 2014-06-10 2014-10-08 东莞市麦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线的无线基站装置
AU2015279544B2 (en) 2014-06-27 2018-03-1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table input mechanism for navigating calendar application
US9473737B1 (en) * 2014-07-03 2016-10-18 Securus Technologies, Inc. On-demand video communication for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y residents
US10135905B2 (en) 2014-07-21 2018-11-20 Apple Inc. Remote user interface
KR20230042141A (ko) 2014-08-02 2023-03-27 애플 인크. 상황 특정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EP4050467A1 (en) 2014-09-02 2022-08-31 Apple Inc. Phone user interface
US9967345B2 (en) * 2014-10-03 2018-05-08 Mobitv, Inc. Split screen teleconferencing
US10348951B2 (en) 2014-10-15 2019-07-09 Mobitv, Inc. Camera capture for connected devices
US20160255127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recting Meeting Entrants Based On Meeting Role
US9197745B1 (en) 2015-03-25 2015-11-24 Captioncall,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to a caption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to receive text captions following an interruption during a call
US9980304B2 (en) 2015-04-03 2018-05-22 Google Llc Adaptive on-demand tethering
JP6797791B2 (ja) * 2015-04-22 2020-12-09 浩 稲毛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0237236B2 (en) * 2015-06-25 2019-03-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dia Session
CN106331302B (zh) * 2015-06-30 2019-10-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6470215B (zh) * 2015-08-14 2020-10-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服务器、未关注场景的消息推送***及方法
US10410194B1 (en) 2015-08-19 2019-09-10 Square, Inc. Customized tipping flow
US10127532B1 (en) 2015-08-19 2018-11-13 Square, Inc. Customized transaction flow
CN106470149B (zh) * 2015-08-20 2020-04-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GB2541661B (en) * 2015-08-24 2021-10-27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Data communications
CN105208014B (zh) * 2015-08-31 2018-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
KR101654479B1 (ko) * 2015-09-25 2016-09-05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효율적인 호 처리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075482B2 (en) * 2015-09-25 2018-09-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lexed, multimodal conferencing
KR102440061B1 (ko) 2015-10-29 2022-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소프트웨어를 설정하는 방법
CN105430654B (zh) * 2015-10-30 2018-12-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号码的归属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JP6636313B2 (ja) * 2015-12-18 2020-01-29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管理サーバ、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通話制御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156841B2 (en) * 2015-12-31 2018-12-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device enrollment in a cloud service
US10044705B2 (en) * 2016-01-20 2018-08-07 Facebook, Inc. Session management fo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US10404758B2 (en) * 2016-02-26 2019-09-03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entralized message exchange in a user premises device
US10218701B2 (en) * 2016-03-09 2019-02-26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ccount access by verifying account with email provider
US10530731B1 (en) * 2016-03-28 2020-01-07 Sn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t with audio and video elements
US10148759B2 (en) 2016-04-04 2018-12-04 Gogo Llc Presence-based network authentication
CN106027494A (zh) * 2016-04-29 2016-10-12 深圳市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
AU2017100667A4 (en) 2016-06-11 2017-07-06 Apple Inc. Activity and workout updates
US10511569B2 (en) * 2016-08-15 2019-12-17 Facebook,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multi-modal multi-party calling
US10581936B2 (en) * 2016-09-15 2020-03-03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860199B2 (en) 2016-09-23 2020-12-08 Apple Inc. Dynamically adjusting touch hysteresis based on contextual data
US10686886B2 (en) * 2016-10-19 2020-06-16 Mi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stablishing secure sessions for stateful cloud services
US10873511B2 (en) * 2016-11-22 2020-12-22 Airwatch Llc Management service migration for managed devices
US10129223B1 (en) 2016-11-23 2018-11-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ightweight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10630682B1 (en) * 2016-11-23 2020-04-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ightweigh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using device tokens
EP3349410B1 (en) * 2017-01-11 2021-03-10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a transaction request us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CN108512876B (zh) * 2017-02-27 2020-11-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US11038870B2 (en) 2017-03-09 2021-06-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Quick response (QR) code for secure provisioning
US11862302B2 (en) 2017-04-24 2024-01-02 Teladoc Health, Inc. Automated transcrip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tele-health encounters
CN109274779B (zh) * 2017-07-17 2020-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别名管理方法及设备
US10483007B2 (en) 2017-07-25 2019-11-19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telehealth cart with thermal imaging and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CN107277422B (zh) * 2017-07-27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
US11636944B2 (en) 2017-08-25 2023-04-25 Teladoc Health, Inc. Connectivity infrastructure for a telehealth platform
US10372298B2 (en) 2017-09-29 2019-08-0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ession
KR101965307B1 (ko) * 2017-10-31 2019-04-03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메시지 처리 장치
US10693921B2 (en) * 2017-11-03 2020-06-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obile network
EP3711384A4 (en) * 2017-12-22 2021-05-0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ARTICIPATION CENTERED APPLICATION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8255971A (zh) * 2017-12-26 2018-07-0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8600037B (zh) * 2018-01-22 2021-12-03 来邦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设备在线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7840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优酷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
US10617299B2 (en) 2018-04-27 2020-04-14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Telehealth cart that supports a removable tablet with seamless audio/video switching
DK201870364A1 (en) 2018-05-07 2019-12-03 Apple Inc. MULTI-PARTICIPANT LIVE COMMUNICATION USER INTERFACE
CN110457096B (zh) * 2018-05-07 2021-01-01 苹果公司 多参与者实时通信用户界面
US11431767B2 (en) 2018-05-29 2022-08-30 Sorenson Ip Holdings, Llc Chang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10944562B2 (en) 2018-06-03 2021-03-09 Apple Inc. Authenticating a messaging program session
US11128792B2 (en) 2018-09-28 2021-09-21 Apple Inc.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US11805158B2 (en) * 2019-03-20 2023-10-31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vating a phone call into a video conferencing session
US11233784B2 (en) * 2019-05-06 2022-01-25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ccess to shared network resources
EP4290945A3 (en) * 2019-05-31 2024-02-28 Apple Inc. Registering and associating multiple user identifiers for a service on a device
US11627463B2 (en) * 2019-08-09 2023-04-11 Critical Ideas, Inc. Authentication via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11158028B1 (en) * 2019-10-28 2021-10-26 Snap Inc. Mirrored selfie
US10757574B1 (en) * 2019-12-26 2020-08-25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providing a credential via a contactless card for secure messaging
US11079913B1 (en) 2020-05-11 2021-08-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status indicators
KR20220022364A (ko) 2020-08-18 2022-02-25 (주)다드림아이앤에스 전화번호방식 음성호와 웹방식 영상호를 한 개의 영상통화호로 통합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20070220A1 (en) * 2020-09-02 2022-03-03 Make the Connect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orney-client privileged communication
CN112101590A (zh) * 2020-09-07 2020-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对等网的船舶远程维修信息管理***
US11172003B1 (en) * 2020-09-17 2021-11-09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a media client using a message service
CN112751837A (zh) * 2020-12-25 2021-05-04 苏州星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同步在线会议***
USD965004S1 (en) 2021-01-11 2022-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KR20220102068A (ko) * 2021-01-12 2022-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지 컴퓨팅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477325B2 (en) 2021-01-28 2022-10-18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Elevating a telephone call to a virtual meeting
US11431891B2 (en) 2021-01-31 2022-08-3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wide angle video conference
US20220337581A1 (en) * 2021-04-15 2022-10-20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Authenticated messaging session with contactless card authentication
US20220368548A1 (en) 2021-05-15 2022-11-17 Apple Inc. Shared-content session user interfaces
US11907605B2 (en) 2021-05-15 2024-02-20 Apple Inc. Shared-content session user interfaces
US11893214B2 (en) 2021-05-15 2024-02-06 Apple Inc. Real-time communication user interface
KR20230027398A (ko) 2021-08-19 2023-02-28 (주)다드림아이앤에스 영상통화서버 시스템, 영상통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770600B2 (en) 2021-09-24 2023-09-26 Apple Inc. Wide angle video conference
KR102493972B1 (ko) 2022-01-13 2023-02-07 (주)다드림아이앤에스 음성 및 영상통화 관리서버 시스템
EP4231617A1 (en) * 2022-02-22 2023-08-23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for managing and/or signaling at least one voip call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232366B1 (ja) 2022-03-29 2023-03-02 Kddi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2663B2 (en) * 2000-11-01 2006-09-05 Orang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Ltd. Mixed-media telecommunication call set-up
US20080123685A1 (en) * 2006-06-30 2008-05-29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provid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20090017855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 to peer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832A (en) 1885-07-07 Wheel-felly
US382479A (en) 1888-05-08 lecouteux
US378926A (en) 1888-03-06 Car-truck
US321865A (en) 1885-07-07 teg-gart
US321866A (en) 1885-07-07 John v
US351814A (en) 1886-11-02 Safety water-gage
US378924A (zh) 1887-11-03 1888-03-06
JPH0260363A (ja) * 1988-08-26 1990-02-28 Fujitsu Ltd 通信端末への通話モード設定方式
US5371534A (en) * 1992-07-23 1994-12-06 At&T Corp. ISDN-based system for making a video call
US5410543A (en) 1993-01-04 1995-04-25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mobile computer to a computer network by using an address server
US7185054B1 (en) * 1993-10-01 2007-02-27 Collaboration Properties, Inc. Participant display and selection in video conference calls
JP3605263B2 (ja) 1997-06-27 2004-1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会議システム
US6760746B1 (en) * 1999-09-01 2004-07-06 Eric Schneider Method, product,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data request
US20010025273A1 (en) * 1997-12-22 2001-09-27 Jay Walker Parallel data network billing and collection system
GB2338371A (en) 1998-06-09 1999-12-15 Ibm Voice processing system
US6826616B2 (en) 1998-10-30 2004-11-30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link between computers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US6502135B1 (en) 1998-10-30 2002-12-31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gile network protocol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with assured system availability
US7418504B2 (en) 1998-10-30 2008-08-26 Virnetx, Inc. Agile network protocol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using secure domain names
US6684248B1 (en) 1999-05-03 2004-01-27 Certifiedmail.Com, Inc.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from a sender to a recipient during which a unique account for the recipient is automatically created if the account does not previously exist
WO2001010090A1 (en) 1999-07-28 2001-02-08 Tomkow Terrance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delivery and integrity of electronic messages
WO2001061984A1 (en) * 2000-02-14 2001-08-23 Motorola Inc.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t messages and method therefor
US8868769B2 (en) 2000-03-14 2014-10-21 Noah Pryw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responses to tasks
US8081969B2 (en) 2000-10-11 2011-12-20 Gogo Llc System for creating an aircraft-based internet protocol subnet in an airborne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AU2002345899A1 (en) * 2001-06-26 2003-03-03 Versada Networks, Inc. Transcoding sms-based streamed messages to sip-based ip signals in wireless and wireline networks
US8195940B2 (en) 2002-04-05 2012-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Key updates in a mobile wireless system
US6879828B2 (en) 2002-09-09 2005-04-12 Nokia Corporation Unbroken primary connection switch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WO2004063843A2 (en) 2003-01-15 2004-07-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EER-TO-PEER (P2P) CONNECTION DESPIT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s) AT BOTH ENDS
JP3990297B2 (ja) * 2003-01-29 2007-10-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応答処理制御方法
US7933263B1 (en) 2003-02-25 2011-04-26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Analysis of VoIP data using incomplete call information
US20040240650A1 (en) 2003-05-05 2004-1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and methods for use with a personal computer system
US20050021644A1 (en) * 2003-05-28 2005-01-27 Glenn Hancoc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60312332T2 (de) 2003-09-30 2008-01-10 Siemens Ag Anrufsprungsystem,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ATE539567T1 (de) * 2003-10-03 2012-01-15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Netzwerk und verfahren zur anmeldung mobiler geräte und zur verwaltung der mobilen geräte
US7603594B2 (en) 2003-11-19 2009-10-13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dministrative Ag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620690B1 (en) * 2003-11-20 2009-11-17 Lashback, LLC Privacy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JP4191016B2 (ja) * 2003-11-21 2008-12-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話端末の通話モード切替方式
US8989737B2 (en) * 2004-03-10 2015-03-2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 a mobile terminal
US7656870B2 (en) * 2004-06-29 2010-02-02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TWM264774U (en) 2004-07-08 2005-05-11 Celltrend Internat Co Ltd Combination of bluetooth earphone and bluetooth vehicle carrier
CN100438688C (zh) * 2004-08-27 2008-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初始化协议用户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及其方法
US20060068758A1 (en) 2004-09-30 2006-03-30 Abhay Dharmadhikari Securing local and intra-platform links
WO2006064170A1 (en) 2004-12-14 2006-06-22 Nokia Corporati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onic headset devices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s
FR2880449B1 (fr) 2004-12-31 2007-04-20 Charles Tuil Procede de transaction electronique par messagerie mobile
US8639629B1 (en) * 2005-02-02 2014-01-28 Nexus Payment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n online user account registry via a thin-client unique user code
US20070002829A1 (en) * 2005-06-17 2007-01-04 Su-Yuan Chang Internet protocol voice logger
US8065424B2 (en) * 2005-07-15 2011-11-22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port
JP4156615B2 (ja) * 2005-08-22 2008-09-24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通信端末、通話方法及び通話プログラム
CN100388685C (zh) 2005-08-30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多媒体子***中ims注册触发实现方法
US7817541B2 (en) * 2005-09-16 2010-10-19 Acme Packet,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redundancy in a network device
US7684797B2 (en) 2005-10-25 2010-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ing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mobile telephone numbers
JP2007124486A (ja) 2005-10-31 2007-05-17 Toshiba Corp 通信制御方法
US8170189B2 (en) 2005-11-02 2012-05-0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Cross-platform message notification
US8532095B2 (en) * 2005-11-18 2013-09-10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configuring customer equipment for network operations from provider edge
TWI301025B (en) 2005-12-28 2008-09-1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al-time streaming data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1819124A1 (en) 2006-02-08 2007-08-1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utomated user registration
WO2007125530A2 (en) 2006-04-27 2007-11-08 D.S.P. Group Ltd. Routing path optimization between si p endpoints according to nat topology
AU2007260593B2 (en) * 2006-06-16 2012-01-19 Fmt Worldwide Pty Ltd A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CN101094171B (zh) 2006-06-22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流交互方法和***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
JP2008060734A (ja) * 2006-08-29 2008-03-13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US7831522B1 (en) * 2006-09-28 2010-11-09 Symantec Corporation Evaluating relying parties
JP2008097263A (ja) * 2006-10-11 2008-04-24 Nec Corp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サーバ
US20080137642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call to computing device
JP4894532B2 (ja) 2007-01-22 2012-03-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1242634B (zh) 2007-02-07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提供***、装置和方法
GB2447059B (en) 2007-02-28 2009-09-30 Secoren Ltd Authorisation system
JP2008219245A (ja) * 2007-03-01 2008-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端末装置
US7620413B2 (en) 2007-03-22 2009-11-17 Unication Co., Lt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ush-to-talk over SIP and multicast RTP related system
US20080254835A1 (en) 2007-04-10 2008-10-1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
US20080301055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fied platform for reputation and secure transactions
JP4886612B2 (ja) * 2007-06-12 2012-02-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Ip通信装置およびip通信方法ならびに呼制御サーバ
EP2071809A1 (en) 2007-12-13 2009-06-1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wit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US20090193507A1 (en) 2008-01-28 2009-07-30 Wael Ibrahim Authentication messaging service
US7882686B2 (en) 2008-02-13 2011-02-08 Picker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picking and preliminary processing of apples, citrus, stone fruit and like objects
US8200819B2 (en) 2008-03-14 2012-06-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network society associating
US8776176B2 (en) * 2008-05-16 2014-07-08 Oracle America, Inc. Multi-factor password-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
JP2010009407A (ja) 2008-06-27 2010-01-1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DE102008033849A1 (de) 2008-07-19 2010-01-2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pindel einer Doppeldrahtzwirn- oder Kabliermaschine
US8675833B2 (en) * 2008-10-22 2014-03-18 Centr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ssages
CA2751554C (en) 2009-02-05 2015-07-21 Wwpass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authentication system with safe private data storage and method
US8214630B2 (en) * 2009-02-24 2012-07-03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ablement of JTAG interface
KR20110131247A (ko) 2009-02-27 2011-12-06 파운데이션 프로덕션, 엘엘씨 헤드셋 기반 원격통신 플랫폼
US8555069B2 (en) 2009-03-06 2013-1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Fast-reconnection of negotiable authentication network clients
JP5407482B2 (ja) 2009-03-27 2014-0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261329B2 (en) * 2009-05-27 2012-09-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ust and identity in secure calendar sharing collaboration
US8495151B2 (en) * 2009-06-05 2013-07-23 Chandra Bodapati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email addresses
US8621203B2 (en) * 2009-06-22 2013-12-3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a mobile device
US8285317B2 (en) 2009-10-16 2012-10-0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oactive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s
CA2722060A1 (en) 2009-11-20 2011-05-20 Corey E. Thurlow Sickle assembly
US8725880B2 (en) 2010-04-07 2014-05-13 Apple, Inc. Establish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between client computing devices
US8451994B2 (en) * 2010-04-07 2013-05-28 Apple Inc. Switching cameras during a video conference of a multi-camera mobile device
US8730294B2 (en) * 2010-10-05 2014-05-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audio and video calling
US8880107B2 (en) 2011-01-28 2014-11-04 Protext Mobilit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s
US9148397B2 (en) 2011-12-19 2015-09-29 Facebook, Inc. Messaging object generation for synchronous conversation threa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2663B2 (en) * 2000-11-01 2006-09-05 Orang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Ltd. Mixed-media telecommunication call set-up
US20080123685A1 (en) * 2006-06-30 2008-05-29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provid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20090017855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 to peer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25379A2 (pt) 2016-06-28
EP2556639A1 (en) 2013-02-13
US20110252146A1 (en) 2011-10-13
BR112012025358A2 (pt) 2021-08-17
EP2540052A1 (en) 2013-01-02
TW201141190A (en) 2011-11-16
AU2010350741B2 (en) 2014-10-09
US20130231146A1 (en) 2013-09-05
KR20130020786A (ko) 2013-02-28
GB2495814A (en) 2013-04-24
KR101435309B1 (ko) 2014-08-27
BR112012025382A2 (pt) 2016-06-28
EP2540052B1 (en) 2014-03-05
US8725880B2 (en) 2014-05-13
AU2010350743B2 (en) 2014-10-30
EP2556639B1 (en) 2021-03-03
BR112012025358B1 (pt) 2022-11-29
CN102893572A (zh) 2013-01-23
JP2013524683A (ja) 2013-06-17
MX2012011620A (es) 2012-11-30
MX2012011622A (es) 2012-11-30
GB2495814B (en) 2018-09-12
KR101436225B1 (ko) 2014-09-01
DE112010005457T5 (de) 2013-01-17
KR101453640B1 (ko) 2014-10-22
WO2011126506A1 (en) 2011-10-13
WO2011126505A1 (en) 2011-10-13
KR20130020785A (ko) 2013-02-28
US20110250909A1 (en) 2011-10-13
US8948797B2 (en) 2015-02-03
AU2010350741A1 (en) 2012-10-18
DE112010005457B4 (de) 2018-10-04
CN102859962A (zh) 2013-01-02
AU2010350744B2 (en) 2014-12-04
WO2011126503A1 (en) 2011-10-13
US20110249079A1 (en) 2011-10-13
BR112012025382B1 (pt) 2021-04-27
GB201217440D0 (en) 2012-11-14
KR20130018288A (ko) 2013-02-20
EP2556640A1 (en) 2013-02-13
CN102893572B (zh) 2015-09-16
CN102859962B (zh) 2016-05-25
JP5791056B2 (ja) 2015-10-07
US8704863B2 (en) 2014-04-22
JP2013529410A (ja) 2013-07-18
US9577976B2 (en) 2017-02-21
ES2469852T3 (es) 2014-06-20
AU2010350743A1 (en) 2012-11-01
US20150180822A1 (en) 2015-06-25
EP2556640B1 (en) 2015-10-21
JP5596849B2 (ja) 2014-09-24
US8423058B2 (en) 2013-04-16
JP2013525879A (ja) 2013-06-20
JP5833098B2 (ja) 2015-12-16
MX2012011624A (es) 2012-11-30
AU2010350744A1 (en)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1112B (zh) 用於電路交換音訊通話及視訊通話間轉變之非暫時性有形機器可讀媒體及用戶端器件
US8751667B2 (en) Supporting hands-free services via a hands-free device for IP video calls
US8606306B2 (en) Multiple client computing device invitations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583149B2 (en) Registering email addresses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