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1654B -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1654B
TWI451654B TW101142493A TW101142493A TWI451654B TW I451654 B TWI451654 B TW I451654B TW 101142493 A TW101142493 A TW 101142493A TW 101142493 A TW101142493 A TW 101142493A TW I451654 B TWI451654 B TW I4516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lectrode
impedance
device side
trans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2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4347A (zh
Inventor
Keiichi Ichikawa
Shinji Goma
Tsuyoshi Suesada
Henri Bondar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ublication of TW201334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4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1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16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電力傳送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利用電容耦合(電場耦合)傳送電力之電力傳送系統。
專利文獻1揭示有利用電容耦合傳送電力之系統。
專利文獻1之電力傳送系統由具備高頻高壓發生器、被動電極及主動電極之電力傳送裝置與具備高頻高壓負載、被動電極及主動電極之電力受電裝置構成。
圖33A係顯示專利文獻1之電力傳送系統之基本構成的圖。且,圖33B係顯示利用電容耦合傳送電力之另一系統之基本構成的圖。電力送電裝置具備高頻高壓發生器1、被動電極2及汲極電極3。電力受電裝置具備高頻高壓負載5、被動電極7及主動電極6。而且,電力傳送裝置之主動電極3與電力受電裝置之主動電極6藉由空隙4而靠近,該兩種電極彼此進行電容耦合。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9-531009號公報
圖33A、圖33B所示之電容耦合結構之電力傳送系統具有可增大平均面積之傳送電力或搭載面內之位置靈活度高之優點。但,電力傳送中,因對電力受電裝置之被動電極 所施加之電壓過高而易產生電場雜訊。且,若受電裝置之接地電位相對接地而變動,則有例如於如觸控面板般由人接觸之裝置等上,於電力傳送中,產生受電裝置之負載電路之誤動作之情形。因此,降低電力傳送中之被動電極之電壓至為重要。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少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之電位變動並減少雜訊,使受電裝置側之負載電路之動作穩定化之電力傳送系統。
(1)本發明之電力傳送系統具備:電力送電裝置,其具有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對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供給交流電壓之供電電路;及電力受電裝置,其具有受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接受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所產生之交流電壓之負載電路;其特徵在於,上述負載電路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連接點或上述負載電路之中點即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係連接於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上述電力送電裝置,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具備以使第1元件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之方式串聯連接第1元件及第2元件之串聯電路; 上述串聯電路之上述第1元件與第2元件之連接點即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連接於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以Z1表示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Z2表示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Z3表示包含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所產生之電容及負載電路之串聯電路之阻抗、Z4表示包含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所產生之電容之阻抗時,於上述交流電壓之基波頻率中,以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或近似於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有上述串聯電路。
(2)較佳之構成為上述串聯電路之上述第2元件具有連接或形成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之間之電容;將上述電容間短路之情形時之上述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與上述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之間之電壓V0、與上述電容間導通之情形時之上述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與上述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之間之電壓V1之電壓比V1/V0設為小於1,可近似於上述平衡條件。藉該構成,可減少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之電位變動並減少雜訊,可使受電裝置側之負載電路之動作穩定化。
(3)較佳為上述送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為(DC或AC)接地電位(大地電位)。根據該構成,可謀求送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及受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之穩定化。且,可降低重疊於受電裝置之雜訊。
(4)較佳為於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與上述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之間連接有電容或構成電容。藉此,謀求受 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5)亦可構成為上述供電電路具有交流電壓產生電路、及一次線圈連接於上述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且二次線圈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及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之變壓器;上述二次線圈具有引出端子,其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之間構成第1二次線圈,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構成第2二次線圈;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阻抗與並聯連接於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第1電容器之阻抗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阻抗與並聯連接於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第2電容器之阻抗構成。藉此,一面減少所需之元件,一面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6)亦可構成為上述引出端子係上述二次線圈之中間接片(Tc);上述二次線圈包含設置於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第1引出端子(T1),與設置於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第2引出端子(T2);且具備連接切換電路(S1),其切換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與上述中間接片、上述第1引出端子或上述第2引出端子之任一者之連接。藉此,一面減少必要之元件,一面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7)亦可構成為上述供電電路具有交流電壓產生電路、及一次線圈連接於上述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且二次線圈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及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之變壓器;上述二次線圈具有引出端子,其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之間構成第1二次線圈,與上述送電裝置側 第二電極之間構成第2二次線圈;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阻抗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2二線線圈之阻抗構成;並具備與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一部份感應耦合之感應器及連接於上述感應器之電容器。藉此,可使阻抗Z1變化,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8)亦可構成為上述供給電路具有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一次線圈連接於上述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且二次線圈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及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之變壓器、及由並聯連接於上述變壓器之二次線圈之第1感應器及第2感應器構成之串聯連接電路;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1感應器之阻抗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2感應器之阻抗構成;且具備與上述第1感應器之一部份感應耦合之第3感應器及連接於上述第3感應器之電容器。
(9)較佳為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Z1)由固定阻抗(Cx)及並聯連接於該固定阻抗(Cx)之可變阻抗(Zx)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Z2)由固定阻抗(Cy)及並聯連接於該固定阻抗(Cy)之可變阻抗(Zy)構成;於上述基波頻率中,較好以滿足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定上述可變阻抗(Zx、Zy)。根據該構成,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且對特性變動謀求穩定化。
(10)於上述交流電壓之三次諧波頻率中,亦較好以滿足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定上述阻抗Z1、Z2、Z3、Z4。藉此,可降低三次諧波之影響,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 化。
(11)較佳為具備對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輸入抑制因來自上述平衡條件之偏差而產生之成分之清除信號之機構。藉此,即使產生與平衡條件Z1×Z4=Z2×Z3之偏差,仍可容易地清除因該偏差而產生之雜訊成分。且,可根據送電裝置與受電裝置之耦合度之變化或負載變動等,主動控制上述雜訊成分之清除。
根據本發明,可降低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及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壓。藉此,可減少來自電力送電裝置及電力受電裝置之電場放射雜訊。且,因可使受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接近接地,故可使電力傳送中之受電裝置側之負載電路之動作穩定化。
例如,即使電力受電裝置之負載電路中存在靜電電容檢測式之觸控面板時,仍可正常地檢測。且,例如存在無線通訊電路時,可抑制接收靈敏度之劣化。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4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之構成。
圖1A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電路圖;圖1B係其功能方塊圖。圖1A中,電力送電裝置101之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產生例如100 kHz~數10 MHz之高頻電壓。由昇壓變壓器XG及電感器LG形成之昇壓電路RC1使高頻 電壓產生電路13S所產生之電壓昇壓並施加至被動電極12與主動電極11之間。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昇壓變壓器XG及電感器LG相當於本發明之[供電電路]。電容器CG主要為電力送電裝置101之被動電極12與主動電極11之間所產生之電容。由昇壓電路RC1之電感與電容構成諧振電路。此處,雖為方便起見而記作主動電極、被動電極,但主動電極與被動電極之電壓變動亦可相同(主動電極間與被動電極間之電容相同)(以下同樣)。
電力受電裝置201之被動電極22與主動電極21之間連接有由降壓變壓器XL及電感器LL形成之降壓電路RC2。電容器CL主要為電力受電裝置201之被動電極22與主動電極21之間所產生之電容。以降壓電路RC2之電感與電容構成諧振電路。降壓變壓器XL之二次側連接有負載RL。該負載RL以由二極體與電容器形成之整流平滑電路及二次電池構成。由降壓電路RC2與負載RL構成之電路相當於本發明之「負載電路」。
上述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主動電極11、及上述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22、主動電極21之耦合電極由相互電容Cm電容耦合。
如圖1B所示,該電力傳送系統由高頻電壓產生部31、電力放大電路32、昇壓變壓器33、上述耦合電極34、降壓變壓器41、整流電路42及負載43構成。此處,由電力放大電路32及昇壓變壓器33構成圖1A所示之昇壓電路RC1;由降壓變壓器41、整流電路42及負載43構成圖1A所示之負載電 路。
圖2係概念性顯示構成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1之電力送電裝置及電力受電裝置之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電力傳送系統301由電力送電裝置101及電力受電裝置201構成。電力送電裝置101之框體10之上表面附近形成有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以絕緣狀態包圍該電極11之周圍之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且,電力送電裝置101之框體10中,於主動電極11與被動電極12之間設置有施加高頻之高電壓之高頻高電壓產生電路。該高頻高電壓產生電路具備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及昇壓變壓器13T。且,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之間設置有串聯電路16。該串聯電路16由連接於主動電極11之第1元件16x與連接於被動電極12側之第2元件16y構成;第1元件16x與第2元件16y之連接點即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連接於電力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另,第1元件16x、第2元件16y亦包含空間性分佈之電容成分或配線之電感成分。且,該等第1元件16x、第2元件16y係由空間性分佈之電容成分或配線之電感成分構成之元件。
電力送電裝置101之框體10係例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樹脂等塑料的成形體;藉由於框體10之內部一體成形主動電極11及被動電極12,使框體10之外表面成為絕緣結構。
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框體20之下表面附近形成有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21、與以絕緣狀態包圍其周圍之受電裝置側 被動電極22。且,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框體20中設置有接受主動電極21與被動電極22之間所感應之電力的負載電路23。該例中,被動電極22沿框體20之內周面配置。因此,負載電路23由被動電極22覆蓋。
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框體20亦為例如ABS樹脂等塑料的成形體;藉由於框體20之內部一體成形主動電極21及被動電極22,使框體20之外表面成為絕緣結構。
圖3係電力傳送系統301的等效電路圖。此處,電容Cp係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與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22之間所產生之(等效連接之)電容。電容Ca係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21之間所產生之(等效連接之)電容。圖3中,電力受電裝置201以外之電路部係電力送電裝置之電路。對與圖2所示之電路相同之部分附加相同符號。
圖3中,若以Z1表示第1元件16x之阻抗、Z2表示第2元件16y之阻抗、Z3表示由電容Ca及負載RL形成之串聯電路之阻抗、Z4表示電容Cp之阻抗,則於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側連接有Z1~Z4之電橋電路。
圖4A、圖4B係去掉上述電橋電路之簡化後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阻抗Z1與阻抗Z2之連接點係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阻抗Z3與阻抗Z4之連接點係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同樣以符號Z1~Z4表示上述阻抗Z1~Z4之阻抗時,電橋電路之平衡條件為Z1×Z4=Z2×Z3 若滿足該平衡條件,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差為0。
因此,如圖4B所示,若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連接於電力送電裝置之接地電位,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與電力送電裝置之接地電位相等。該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係如圖3所示,為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電容Cp之一端),故圖2所示之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框體20與電力送電裝置101之接地電位相等。通常,因電力送電裝置101之接地電位為接地電位(大地電位),故藉由以滿足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定阻抗Z1~Z4,可使受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接近於接地電位(大地電位)。藉此,可消除人觸碰之靜電性輸入之器件(電容型觸控面板)等的誤動作。
《第2實施形態》
圖5係概念性顯示構成第2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2之電力送電裝置102及電力受電裝置201之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電力傳送系統302由電力送電裝置102及電力受電裝置201構成。電力送電裝置102之框體10之上表面附近設置有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以絕緣狀態包圍該電極11周圍之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及以絕緣狀態包圍該電極12周圍之屏蔽電極15。且,電力送電裝置101之框體10中,於主動電極11與被動電極12之間具備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及昇壓變壓器13T。且,於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之間連接有由連接於主動電極11之第1元 件16x、與連接於被動電極12側之第2元件16y構成之串聯電路16。第1元件16x與第2元件16y之連接點即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連接於電力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且,上述屏蔽電極15連接於電力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
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中所示之電力受電裝置201相同。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22不僅與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對向,且亦與屏蔽電極15對向。
圖6係電力傳送系統302的等效電路圖。此處,電容Cp係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與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22之間所產生(等效連接)之電容。電容Ca係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21之間所產生(等效連接)之電容。且,電容器Co係屏蔽電極15與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22之間所產生(等效連接)之電容。
第1元件16x係電容器Cx與可變阻抗元件Zx之串聯連接電路。同樣地,第2元件16y係電容器Cy與可變阻抗元件Zy之串聯連接電路。
圖6中,電力受電裝置201以外之電路部係電力送電裝置102之電路。對與圖2所示之電路相同之部分附加相同符號。
圖6中,若分別以Z1表示第1元件16x之阻抗、Z2表示第2元件16y之阻抗、Z3表示電容Ca及負載RL之串聯電路之阻抗、Z4表示電容Cp之阻抗,則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側連接有Z1~Z4之電橋電路。該電橋電路之平衡條件係Z1×Z4=Z2×Z3。若滿足該平衡條件,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 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差為0。即使與平衡條件有若干偏差,但因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間等效連接有電容器Co,故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間之阻抗仍變小。因此,相較於不存在電容器Co之情形,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差較小。因此,可減小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與接地電位(大地電位)之差。
再者,於因耦合電容Ca、Cp之變動或負載RL之變動而自平衡條件偏離之情形中,若適當調整可變阻抗Zx、Zy則可維持平衡條件。藉由維持平衡條件,可減小並保持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位差。耦合電容Ca、Cp之變動或負載RL之變動較小之情形中,可變阻抗Zx、Zy亦可為固定。
即,根據第2實施形態,可提高對與平衡條件之偏差的容許度。
上述可變阻抗Zx、Zy之調整亦可構成為利用反饋而總是主動地控制。於受電裝置側進行控制之情形中,例如,藉由測定電力受電裝置201側之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而檢測與平衡條件之偏差,以該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成為特定電位之方式反饋控制可變阻抗元件Zx、Zy。且,於送電裝置側進行控制之情形中,測定自接地電位流入送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點TG之共模電流,以使該共模電流成為0之方式反饋控制可變阻抗元件Zx、Zy。另,亦可構成為僅使可變阻抗元件Zx、Zy之任一者可變而進行反饋控制。
《第3實施形態》
圖7係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送電裝置103的電路圖。電力送電裝置103之框體之上表面附近形成有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及以絕緣狀態包圍該電極11周圍之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且,電力送電裝置103之框體中,於主動電極11與被動電極12之間設置有施加高頻之高電壓之高頻高壓產生電路。該高頻高電壓產生電路具備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及昇壓變壓器13T。且,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之間連接有由電容器C1、可變電容器C2形成之串聯電路。該電容器C1、可變電容器C2之連接點與接地之間連接有可變阻抗電路Zw。且,主動電極11與接地之間連接有電容器Cx、而被動電極12與接地之間連接有電容器Cy。
圖8A及圖8B係該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圖7及圖8A中,對相同元件附加相同符號。電力傳送系統303之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構成與第1、第2實施形態中所示者相同。可變阻抗元件Zw於圖8A中以可變電感器之記號予以表示。
圖8B係將圖8A所示之等效電路之電容器C1、可變電容器C2及可變阻抗Zw之Y型(星型)電路轉換為△(三角型)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即,上述Y型電路與可變阻抗元件Zx、Zy、Zz之△型電路等效。因此,由電容器Cx與可變阻抗元件Zx構成電橋電路之一邊即阻抗元件Zw,由電容器Cy與可變阻抗元件Zy構成電橋電路之另一邊即阻抗元件Z2。
如此,可使電橋電路之兩邊之阻抗成為可變阻抗電路。即,可藉圖8A所示之可變阻抗元件Zw及可變電容器C2以滿足電橋電路之平衡條件之方式進行調整。尤其可變阻抗元件Zw可調整平衡條件之實部,可變電容器C2可調整平衡條件之虛部。因此,可同時平衡實部及虛部,進一步縮小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壓之振幅。
圖9係圖8A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之變化例的等效電路圖。圖9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03A中,由並聯連接之電感器Lzw與可變電容器Czw構成圖7所示之可變阻抗電路Zw。電力傳送系統303A中,設定該LC並聯電路之諧振頻率大於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產生之高頻電壓之頻率。即,可將LC並聯電路使用在感應性區域,以使可變電容器Czw之電容值可變並滿足平衡條件。藉此,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第4實施形態》
圖10係第4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受電裝置204的電路圖。該例中,於降壓變壓器23T之二次側,由二極體電橋電路DB及電容器Cs構成整流平滑電路。又,構成為:於該整流平滑電路之輸出部連接有DC-DC轉換器CNV,以該轉換器之輸出對二次電池SB充電。
圖11係具備圖10所示之電力受電裝置204之電力傳送系統304的等效電路圖。如圖10所示,若由二極體電橋構成整流電路,則因電力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與降壓變壓器之二次線圈之中點電位等效地相等,故如圖11所示負載 RLa、RLb之連接點成為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即,自該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至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電容Cp之一端)之電路的阻抗與自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至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電容Ca之一端)之電路的阻抗相等,從而構成平衡電路。
電力送電裝置之構成與第2實施形態中所示者相同。即使為如此之電路構成,亦只要以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之方式調整Zz、Zy之阻抗即可。
《第5實施形態》
圖12係第5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受電裝置205的電路圖。該例中,降壓變壓器23T之二次側之中間接片為基準電位,兩端連接有二極體D1、D2,由此構成中間接片整流電路。因此,構成為於該整流平滑電路之輸出部連接有DC-DC轉換器CNV,由該轉換器之輸出對二次電池SB充電。
圖13係顯示具備圖12所示之電力受電裝置205之電力傳送系統305的等效電路圖。如圖12所示,若構成中間接片整流電路,則電力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與降壓變壓器之二次線圈之中點電位等效相等,故成為如圖13所示之等效電路。
電力送電裝置之構成與第2實施形態中所示者相同。即使為如此之電路構成,亦以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之方式調整Zz、Zy之阻抗即可。
《第6實施形態》
圖14係第6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6的等效電路圖。 與第3實形態中之圖8A所示之等效電路不同,其具備調整用交流源13a。該調整用交流源13a與電感器L1之串聯電路之一端連接於基準電位(接地電位),另一端連接於電容器C1、C2之連接點。調整用交流源13a與電感器L1作為電流源而發揮作用。
根據圖14所示之電路,由電容器C1、C2形成之分壓電路分壓為電路之中性點附近之電壓,藉由調整用交流源13a對該分壓後之中性點附近之電位輸入清除信號。第6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6係代替第3實施形態中之圖8A所示之電路之可變阻抗電路Zw及可變電容器C2而設置有輸入清除信號之電流源者。即,可藉由調整調整用交流源13a之振幅、相位而設定為滿足上述平衡條件。藉此,即使產生與平衡條件Z1×Z4=Z2×Z3之偏差,仍可容易地消除因該偏差而產生之雜訊成分。且,可根據送電裝置與受電裝置之耦合度之變化或負載變動等,主動地控制上述雜訊成分之清除。
上述調整用交流源13a可使用與驅動電源(交流電壓信號)同步之轉換電路。
如此,根據第6實施形態,不使用被動之可變阻抗元件,而藉主動電路,可控制為滿足平衡條件。
圖15A係電力傳送系統306之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位的頻率特性圖;圖15B係未設置圖14所示之調整用交流源13a之情形中之電力傳送系統之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 位的頻率特性圖。
圖16A顯示調整用交流源13a所致之振幅修正量;圖16B顯示調整用交流源13a所致之相位修正量。兩圖之中,橫軸係負載RL之阻抗。上述調整用交流源13a之輸入電路之交流電流之振幅與相位係由反饋決定。例如,測定自接地電位流入送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點TG之共模電流,以使該共模電流變為0之方式控制調整用交流源13a輸入電路之交流電流之振幅與相位。
如由圖15A所明瞭,可藉特定頻率(本例中為298 kHz)使電位變動最小化。未設置調整用交流源13a之情形中,如由圖15B所明瞭,於特定頻率之電位變動之極小點並未產生。未設置調整用交流源13a之情形中,於298 kHz之被動電極之電位為282 Vp,相對地,若設置調整用交流源13a並滿足平衡條件,則被動電極之電位可減少至僅3 Vp左右。
《第7實施形態》
圖17係第7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送電裝置107的電路圖。於電力送電裝置107之框體之上表面附近形成有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以絕緣狀態包圍該電極11周圍之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及輔助電極17。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對向,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與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對向。進而,輔助電極17與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對向。
主動電極11與被動電極12之間連接有昇壓變壓器13T之 二次側,該升壓變壓器13T之一次側連接有電力放大電路14。且,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11與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12之間連接有由電容器C11、C12形成之串聯電路及由電容器C31、C32形成之串聯電路。於該電容器C11、C12之連接點連接有電感器L11。同樣地,於電容器C31、C32之連接點連接有電感器L31。
電力送電裝置107進而具備控制電路18。該控制電路18對電力放大電路14輸出高頻電壓,檢測輔助電極17所感應之信號,自電感器L11、L31輸入清除信號。具體而言,控制電路18針對輔助電極17所感應之基波頻率成分檢測振幅與相位,針對基波頻率成分,以使輔助電極17所感應之電壓接近0之方式,對電感器L11輸入清除信號。同樣地,針對三次諧波(harmonic)成分,以使輔助電極17所感應之電壓接近0之方式,對電感器L31輸入清除信號。
包含圖17所示之電力傳送裝置之電壓傳送系統之等效電路等效與對圖14所示之電路附加與三次諧波成分有關之清除電路者相等。
如此,並不局限於基波頻率成分,針對諧波成分以滿足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調整輸入之清除信號之振幅與相位,藉此針對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基波及諧波(特別係比率較大之三次諧波),亦可降低電壓。
《第8實施形態》
圖18係第8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8的等效電路圖。
圖18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08不具備第2實施形態中之圖 6所示之等效電路之可變阻抗元件Zx、Zy,而係具備引出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之端子。二次線圈由引出端子而劃分為第1二次線圈ns1與第2二次線圈ns2。具體而言,第1二次線圈ns1形成於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與引出端子之間,第2二次線圈ns2形成於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與引出端子之間。
電容器Cx並聯連接於第1二次線圈ns1,形成阻抗元件Z1。該阻抗元件Z1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元件。且,電容器Cy並聯連接於第2二次線圈ns2,形成阻抗元件Z2。該阻抗元件Z2相當於本發明之第2元件。
電力受電裝置204之構成與第4實施形態中之圖11所示者相同。該電力傳送系統308中,根據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之線圈數或引出端子之位置,而變更第1二次線圈ns1之及第2二次線圈ns2之阻抗,而可調整為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藉此,可一面減少必要之元件數量,一面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第9實施形態》
圖19係第9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9的等效電路圖。
圖19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09與第6實施形態中之圖14所示之等效電路不同,其並未具備電容器C1、C2。且,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係與第8實施形態中之圖18所示之等效電路同樣地,具有引出端子,並由引出端子劃分為第1二次線圈ns1與第2二次線圈ns2。第1二次線圈ns1與寄生電容形成阻抗元件Z1。該阻抗元件Z1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 元件。且第2二次線圈ns2與寄生電容形成阻抗元件Z2。該阻抗元件Z2相當於本發明之第2元件。
於二次線圈之引出端子連接有調整用交流源13a與電感器L1之串聯電路。該串聯電路與第6實施形態中之圖14所示之串聯電路相同,係藉調整用交流源13a與電感器L1作為交流電流源發揮作用。另,電力受電裝置201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中所示之電力送電裝置201相同。
根據如此之電路構成,可一面減少必要之元件數量,一面謀求受電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且,即使產生與平衡條件Z1×Z4=Z2×Z3之偏差,亦可藉由調整調整用交流源13a之振幅、相位並輸入清除信號,而可設定為滿足上述平衡條件。藉此,即使產生與平衡條件Z1×Z4=Z2×Z3之偏差,仍可容易地清除因該偏差而產生之雜訊成分。且,可根據送電裝置與受電裝置之耦合度之變化或負載變動等,主動地控制上述雜訊成分之清除。
《第10實施形態》
圖20係第10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0的等效電路圖。
圖20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10與第9實施形態中之圖19所示之等效電路不同,其並未具備調整用交流源13a與電感器L1之串聯電路。且,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具有中間接片Tc,形成第1二次線圈ns1及第2二次線圈ns2。進而,第1二次線圈ns1具有引出端子T1,第2二次線圈ns2具有引出端子T2。
再者,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與基準電位點TG之間連接有調整用開關電路S1。調整用開關電路S1連接中間接片Tc及引出端子T1、T2之任一個與基準電位點TG。調整用開關電路S1由例如未圖示之微電腦等控制。
該電力傳送系統310中,藉由可依據調整用開關電路S1之切換選擇基準電位點TG之連接點,而可變更阻抗元件Z1、Z2之阻抗。藉此,利用簡單且廉價之電路構成,可設定為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另,中間接片Tc之位置並無必要需位於二次線圈之中央,只要設定為藉第1二次線圈ns1之阻抗及第2二次線圈ns2之阻抗分壓二次線圈之兩端電壓而使電壓接近基準電位電壓即可。
《第11實施形態》
圖21係第1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1的等效電路圖。
圖21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11與第9實施形態中之圖19所示之等效電路不同,其並未具備調整用交流源13a與電感器L1之串聯電路。且,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具有連接於基準電位點TG之引出端子。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由引出端子劃分為第1二次線圈ns11、ns12與第2二次線圈ns2。
第1二次線圈ns11、ns12與寄生電容形成阻抗元件Z1。該阻抗元件Z1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元件。且,第2二次線圈ns2與寄生電容形成阻抗元件Z2。該阻抗元件Z2相當於本發明之第2元件。電力傳送裝置204之構成與第4實施形態 中之圖11所示者相同。
電力傳送系統311具備由電感器Ls及可變電容器Cs構成之LC並聯電路。電力傳送系統311中,該LC並聯電路之諧振頻率設定為大於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產生之高頻電壓之頻率。即,將LC並聯電路使用在感應性區域,而調整阻抗元件Z1之阻抗。具體而言,藉由使電感器Ls與第1二次線圈ns12耦合,調整阻抗元件Z1之阻抗,而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藉此,謀求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之穩定化。
另,可變電容器Cs係例如由檢測RG之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之未圖示之微電腦予以調整電容。更具體而言,針對圖17所示之輔助電極17所感應之電壓之基波頻率成分檢測振幅與相位,針對基波頻率成分,以使輔助電極17所感應之電壓接近0之方式,由微電腦調整可變電容器Cs之電容。
《第12實施形態》
圖22係第12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2的等效電路圖。
圖21所示之第1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1雖於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線圈設置有連接於基準電位點之引出端子,但圖22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12係於二次線圈未設置引出端子之構成。
圖22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12中,將第1電感器L21與第2電感器L22之串聯連接電路並聯連接於昇壓變壓器13T之二 次線圈;第1電感器L21及寄生電容構成阻抗元件Z1(第1元件),第2電感器L22與寄生電容構成阻抗元件Z2(第2元件)。
以Z3表示電容Ca及負載RLa形成之串聯電路之阻抗、Z4表示電容Cp及負載RLb形成之串聯電路之阻抗時,昇壓變壓器13T之二次側連接有Z1~Z4之電橋電路。該電橋電路之平衡條件係Z1×Z4=Z2×Z3。若滿足該平衡條件,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差為0。
該構成中,相較於由第1二次線圈與寄生電容形成阻抗元件Z1且由第2二次線圈ns2與寄生電容形成阻抗元件Z2之圖21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311,以電感器Ls及可變電容器Cs構成之LC並聯電路可較容易地調整由第1電感器L21所感應耦合之阻抗元件Z1(第1元件)之阻抗。
圖23係電力傳送系統312之阻抗元件Z1的阻抗特性圖。圖23之縱軸係阻抗元件Z1的阻抗,橫軸係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的頻率。圖23顯示藉由變更可變電容器Cs之電容值,使阻抗元件Z1之阻抗於感應性之範圍進行變動。
圖24係電力傳送系統312之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位的頻率特性圖。圖24之縱軸係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的電位,橫軸係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的頻率。圖24顯示藉由相對特定頻率設定可變電容器Cs之電容值,可降低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電位。
《第13實施形態》
第1至第12之實施形態中,雖已對電橋電路之平衡條件為滿足Z1×Z4=Z2×Z3之構成予以說明,但第13實施形態中,對雖未完全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但可近似於平衡條件Z1×Z4=Z2×Z3之構成進行說明。
圖25A係第1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電路圖;圖25B係圖25A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此處,電力傳送系統313之電容Ca、Cp、負載RL、電感器LL及電感器LG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於電感器LG、LL連接有電容器C1a、C2p。
於主動電極11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之間連接有電容器Cx;於被動電極12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之間連接有電容器Cy。於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連接有調整用定電流源13b。該調整用定電流源13b係對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輸入清除信號的電流源;且藉由調整振幅及相位而設定為近似於平衡條件(滿足上述Z1×Z4=Z2×Z3之條件)。具體而言,若設電容器Cy部分短路時之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與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RG之間之電壓為V0、設電容器Cy部分導通時之電壓為V1,則調整用定電流源13b以滿足電壓比M=V1/V0<1之方式,輸入清除信號。
以下,顯示電壓比M小於1時,可減小並保持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位差,並獲得足夠之傳送電力。
圖26係電壓比M的頻率特性圖。圖27係基準電位點TG- RG間之電壓的頻率特性圖。圖28係傳送電力的頻率特性圖。圖26至圖28所示之圖係於圖25A及圖28B中,設Ca=12 pF、C1a=10 pF、C2p=10 pF、LG=14.19 mH、LL=14.07 mH、RL=15.32 kΩ、Cx=2 pF、Cy=10 pF,且調整用定電流源13b輸入1.34 mA之清除信號之情形中之模擬結果。
圖26之縱軸係電壓比M、橫軸係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之頻率。圖27之縱軸係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橫軸係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之頻率。圖28之縱軸係傳送電力、橫軸係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之頻率。如圖26至圖28所示,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之頻率約為300 kHz時,可獲得1 W傳送電力,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成為約0 V。因此,此時之電壓比M為0。若設M<1/2,則成為M<1/2之頻率範圍約為260 kHz~約330 kHz,TG-RG電壓被抑制在0~約40 V左右,傳送電力被控制在約為0.95~約1.2 W之範圍內。但,為對先前構成(=連接送電側被動電極與送電側基準電位)降低受電側之基準電位之電位變動量,只要使用本構成並將M之範圍設在M<1即可。
《第14實施形態》
圖29A係第14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電路圖;圖29B係圖29A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電力傳送系統314之電容Ca、Cp、負載RL、電感器LL、電感器LG及電容器C1a、C2p等與第13實施形態相同。
於主動電極11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之間連接有電容器Cx,於被動電極12與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之間連接有電容器Cy。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TG經由電感器Lz而連接於接地。且,串聯連接之電容器Cag、Cpg並聯連接於電容器Cx、Cy。電容器Cag、Cpg之連接點連接於接地。
該構成中,與第13實施態樣同樣地,以滿足電壓比M=V1/V0<1之方式調整各元件之電感及電容等。其結果,成為近似於平衡條件(滿足上述之Z1×Z4=Z2×Z3之條件)。
以下,電壓比M設為小於1時,可減小並保持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位差,並獲得足夠之傳送電力。
圖30係電壓比M的頻率特性圖。圖31係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的頻率特性圖。圖32係傳送電力的頻率特性圖。圖30至圖32所示之圖係於圖29A及圖29B中,設Ca=12 pF、C1a=5 pF、C2p=10 pF、LG=14.19 mH、LL=14.07 mH、RL=15.32 kΩ、Cx=6 pF、Cy=3wpF、Cag=2 pF、Cpg=10 pF、Lz=31.27 mH時之模擬結果。
圖30、圖31及圖32之縱軸及橫軸與圖26至圖28相同。如圖30至圖32所示,由高頻電壓產生電路13S所施加之高頻電壓之頻率約為300 kHz時,可獲得1 W傳送電力,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成為約0 V。因此,此時之電壓比M為0。若M<1/2,則成為M<1/2之頻率範圍約為295 kHz~約315 kHz,而TG-RG電壓被抑制在0~約30 V左右,傳送電力可獲得約1.0 W。但,為對先前構成(=連接送電側被動 電極與送電側基準電位)減少受電側之基準電位之電位變動量,只要使用本構成並使M之範圍為M<1即可。
如上,如以第1至第12之實施形態所說明般,即使電橋電路之平衡條件未滿足Z1×Z4=Z2×Z3,仍可如第13至第14之實施形態般,藉由近似於平衡條件Z1×Z4=Z2×Z3,可使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成為約0 V,使電力傳送中之受電裝置側之負載電路之動作穩定化。
另,以上所示之各實施形態係代表例,毋庸贅言,亦可適當組合該等。例如,亦可使圖14之等效電路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之電力受電裝置之構成為圖10、圖11所示之構成。
再者,以上所示之各實施形態中,雖揭示為設置可變阻抗及固定阻抗之例,但阻抗為固定或可變之例示之任一者均可。調整阻抗之情形時,只要於調整部位或與調整部位相關之部位設置可動阻抗即可。
10‧‧‧框體
11‧‧‧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
12‧‧‧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
13a‧‧‧調整用交流源
13S‧‧‧高頻電壓產生電路
13T‧‧‧昇壓變壓器
14‧‧‧電力放大電路
15‧‧‧屏蔽電極
16‧‧‧串聯電路
16x‧‧‧第1元件
16y‧‧‧第2元件
17‧‧‧輔助電極
18‧‧‧控制電路
20‧‧‧框體
21‧‧‧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
22‧‧‧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
23‧‧‧負載電路
23T‧‧‧降壓變壓器
31‧‧‧高頻電壓產生部
32‧‧‧電力放大電路
33‧‧‧昇壓變壓器
41‧‧‧昇壓變壓器
42‧‧‧整流電路
43‧‧‧負載
101‧‧‧電力送電裝置
102‧‧‧電力送電裝置
103‧‧‧電力送電裝置
107‧‧‧電力送電裝置
201‧‧‧電力受電裝置
204‧‧‧電路受電裝置
205‧‧‧電力受電裝置
301‧‧‧電力傳送系統
302‧‧‧電力傳送系統
303‧‧‧電力傳送系統
304‧‧‧電力傳送系統
305‧‧‧電力傳送系統
306‧‧‧電力傳送系統
307‧‧‧電力傳送系統
308‧‧‧電力傳送系統
309‧‧‧電力傳送系統
310‧‧‧電力傳送系統
311‧‧‧電力傳送系統
312‧‧‧電力傳送系統
C2‧‧‧可變電容器
Ca‧‧‧耦合電容
CG‧‧‧電容器
CL‧‧‧電容器
Cm‧‧‧相互電容
CNV‧‧‧DC-DC轉換器
Cp‧‧‧耦合電容
D1‧‧‧二極體
D2‧‧‧二極體
DB‧‧‧二極體電橋電路
LG‧‧‧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
LL‧‧‧電感器
RC1‧‧‧昇壓電路
RC2‧‧‧降壓電路
RG‧‧‧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
RL‧‧‧負載
RLa‧‧‧負載
RLb‧‧‧負載
S1‧‧‧調整用開關電路(連接切換電路)
SB‧‧‧二次電池
TG‧‧‧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
XG‧‧‧昇壓變壓器
XL‧‧‧降壓變壓器
圖1A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電路圖。
圖1B係其功能方塊圖。
圖2係概念性顯示構成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1之電力送電裝置及電力受電裝置之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3係電力傳送系統301的等效電路圖。
圖4A係去除電橋電路之簡化後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
圖4B係去除電橋電路之簡化後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 路圖。
圖5係概念性顯示構成第2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2之電力送電裝置102及電力受電裝置201之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6係電力傳送系統302的等效電路圖。
圖7係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送電裝置103的電路圖。
圖8A係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
圖8B係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
圖9係圖8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3之變化例的等效電路圖。
圖10係第4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受電裝置204的電路圖。
圖11係具備圖10所示之電力受電裝置204之電力傳送系統304的等效電路圖。
圖12係第5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受電裝置205的電路圖。
圖13係具備圖12所示之電力受電裝置205之電力傳送系統305的等效電路圖。
圖14係第6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6的等效電路圖。
圖15A係電力傳送系統306之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位的頻率特性圖。
圖15B係未設置圖14所示之調整用交流源13a之情形之電力傳送系統之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位頻率特性圖。
圖16A係調整用交流源13a所致之振幅之修正量。
圖16B係顯示調整用交流源13a所致之相位之修正量的圖。
圖17係第7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所具備之電力送電裝置107的電路圖。
圖18係第8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8的等效電路圖。
圖19係第9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09的等效電路圖。
圖20係第10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0的等效電路圖。
圖21係第11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1的等效電路圖。
圖22係第12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312的等效電路圖。
圖23係電力傳送系統312之阻抗元件Z1的阻抗特性圖。
圖24係電力傳送系統312之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之電位頻率特性圖。
圖25A係第13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電路圖。
圖25B係圖25A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
圖26係電壓比M的頻率特性圖。
圖27係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的頻率特性圖。
圖28係傳送電力的頻率特性圖。
圖29A係第14實施形態之電力傳送系統的電路圖。
圖29B係圖29A所示之電力傳送系統的等效電路圖。
圖30係電壓比M的頻率特性圖。
圖31係基準電位點TG-RG間之電壓的頻率特性圖。
圖32係傳送電力的頻率特性圖。
圖33A係顯示專利文獻1之電力傳送系統之基本構成的圖。
圖33B係顯示專利文獻1之電力傳送系統之基本構成的圖。
11‧‧‧送電裝置側主動電極
12‧‧‧送電裝置側被動電極
13S‧‧‧高頻電壓產生電路
21‧‧‧受電裝置側主動電極
22‧‧‧受電裝置側被動電極
101‧‧‧電力送電裝置
201‧‧‧電力受電裝置
301‧‧‧電力傳送系統
CG‧‧‧電容器
CL‧‧‧電容器
Cm‧‧‧相互電容
LG‧‧‧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
LL‧‧‧電感器
RC1‧‧‧昇壓電路
RC2‧‧‧昇壓電路
RL‧‧‧負載
XG‧‧‧昇壓變壓器
XL‧‧‧降壓變壓器

Claims (11)

  1. 一種電力傳送系統,其包含:電力送電裝置,其具有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及對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供給交流電壓之供電電路;及電力受電裝置,其具有受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及接受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所產生之交流電壓之負載電路;其特徵在於,上述負載電路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連接點或上述負載電路之中點即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係連接於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上述電力送電裝置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具備以使第1元件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之方式串聯連接第1元件及第2元件之串聯電路;上述串聯電路之上述第1元件與第2元件之連接點即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係連接於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且以Z1表示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Z2表示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Z3表示包含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與上述受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所產生之電容及負載電路之串聯電路之阻抗、Z4表示包含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所產生之電容之阻抗時,於上述交流電壓之基波頻率中,以滿足平衡條件Z1×Z4=Z2×Z3 或可近似於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有上述串聯電路。
  2.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串聯電路之上述第2元件具有連接或形成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與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之間之電容;且將上述電容間短路之情形時之上述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與上述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之間之電壓V0、與上述電容間導通之情形時之上述送電裝置之基準電位與上述受電裝置之基準電位之間之電壓V1之電壓比V1/V0設為小於1,可近似於上述平衡條件。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送電裝置側之基準電位為接地電位。
  4.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於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與上述受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之間連接有電容或構成電容。
  5.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供電電路包含:交流電壓產生電路;及變壓器,其一次線圈連接於上述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且二次線圈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及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上述二次線圈包含:引出端子,其與上述送電轉置側第一電極之間構成第1二次線圈,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構成第2二 次線圈;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阻抗及並聯連接於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第1電容器之阻抗構成;且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阻抗及並聯連接於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第2電容器之阻抗構成。
  6. 如請求項5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引出端子係上述二次線圈之中間接片;上述二次線圈包含:設於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第1引出端子;及設於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第2引出端子;且具備連接切換電路,其切換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與上述中間接片、上述第1引出端子或上述第2引出端子之任一者之連接。
  7.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供電電路包含:交流電壓產生電路;及變壓器,其一次線圈連接於上述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且二次線圈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及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上述二次線圈包含引出端子,其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之間構成第1二次線圈,與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構成第2二次線圈;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阻抗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2二次線圈之阻抗構成;且 具備與上述第1二次線圈之一部份感應耦合之電感器及連接於上述電感器之電容器。
  8.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供電電路包含:交流電壓產生電路;變壓器,其一次線圈連接於上述交流電壓產生電路,且二次線圈連接於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一電極及上述送電裝置側第二電極之間;及串聯連接電路,其由並聯連接於上述變壓器之二次線圈之第1電感器及第2電感器構成;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1電感器之阻抗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上述第2電感器之阻抗構成;且具備與上述第1電感器之一部份感應耦合之第3電感器及連接於上述第3電感器之電容器。
  9.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上述第1元件之阻抗由固定阻抗、及並聯連接於該固定阻抗之可變阻抗構成;上述第2元件之阻抗由固定阻抗、及並聯連接於該固定阻抗之可變阻抗構成;且於上述基波頻率中,以滿足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定上述可變阻抗。
  10.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於上述交流電壓之三次諧波頻率中,亦以滿足上述平衡條件之方式設定上述阻抗Z1、Z2、Z3、Z4。
  11. 如請求項1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包含對上述送電裝置側基準電位點輸入抑制因與上述平衡條件之偏差而產生之成分之清除信號之機構。
TW101142493A 2011-11-14 2012-11-14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WI451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8747 2011-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4347A TW201334347A (zh) 2013-08-16
TWI451654B true TWI451654B (zh) 2014-09-01

Family

ID=48429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2493A TWI451654B (zh) 2011-11-14 2012-11-14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76362B2 (zh)
EP (1) EP2782214B1 (zh)
JP (2) JP5472547B2 (zh)
KR (1) KR101558332B1 (zh)
CN (1) CN103597708B (zh)
TW (1) TWI451654B (zh)
WO (1) WO20130735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0897B2 (ja) * 2013-03-19 2015-10-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205304411U (zh) * 2013-06-05 2016-06-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电力输送***
CN105358036B (zh) * 2013-06-28 2017-09-1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6109308B2 (ja) * 2013-06-28 2017-04-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935950B2 (ja) * 2013-10-03 2016-06-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4578439B (zh) 2013-10-21 2018-10-0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充电线路的装置
JP6146272B2 (ja) * 2013-11-22 2017-06-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送電装置
WO2015118945A1 (ja) * 2014-02-07 2015-08-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972297B2 (ja) * 2014-02-10 2016-08-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用装置
US9673658B2 (en) * 2014-03-06 2017-06-0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Non-contact capacitive coupling type power charging apparatus and non-contact capacitive coupling type battery apparatus
JP5983905B2 (ja) * 2014-06-03 2016-09-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0521041B2 (en) * 2014-08-13 2019-12-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sonant line driver including energy transfer inductor for driving capacitive-load lines
TWI510907B (zh) * 2014-11-05 2015-12-01 Cyberpower Systems Inc Adjustment method of power sensitivity
JP6538628B2 (ja) * 2016-09-05 2019-07-03 株式会社東芝 フィルタ回路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8088005A1 (ja) * 2016-11-14 2018-05-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および内視鏡
US11139686B2 (en) * 2017-04-13 2021-10-05 Richard Marion Mans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TWI619011B (zh) * 2017-04-26 2018-03-21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裝置與電源供應方法
US11005296B2 (en) * 2017-06-07 2021-05-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ode unit,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vehicl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9009981A (ja) * 2017-06-21 2019-0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WO2019043793A1 (ja) * 2017-08-29 2019-03-07 株式会社Fuji 送電ユニット及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JP7203332B2 (ja) * 2019-10-25 2023-01-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1848566B2 (en) 2021-11-03 2023-12-19 Nucurrent, Inc. Dual communications demodulation of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having an internal repeater
US11955819B2 (en) * 2021-11-03 2024-04-09 Nucurrent, Inc. Communications modulation i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with multi-coil receiver antenna
US11831176B2 (en) 2021-11-03 2023-11-2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with substantial uniformity over a large area
US11831177B2 (en) 2021-11-03 2023-11-2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internal repeater and enhanced uniformity
US11831173B2 (en) 2021-11-03 2023-11-2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tenna with series coil molecule configuration
US11824372B2 (en) 2021-11-03 2023-11-21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tenna with puzzled antenna molecules
US11962337B2 (en) 2021-11-03 2024-04-16 Nucurrent, Inc. Communications demodul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having an internal repeater
US11831175B2 (en) 2021-11-03 2023-11-2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tenna with antenna molecules
US11862991B2 (en) 2021-11-03 2024-01-0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tenna with internal repeater and in-coil tuning
US12027880B2 (en) 2021-11-03 2024-07-0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rom mouse pad to mouse
US11824373B2 (en) 2021-11-03 2023-11-21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tenna with parallel coil molecule configuration
US11824371B2 (en) 2021-11-03 2023-11-21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tenna with internal repeater and repeater filter
US11862984B2 (en) 2021-11-03 2024-01-0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with repeater for enhanced power harvest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2027A (ja) * 2006-03-14 2007-09-27 Fujitsu Ltd 無接点充電システム
WO2010150317A1 (en) * 2009-06-25 2010-12-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8018A (en) * 1974-09-16 1976-02-10 Dahl Ernest A Induction charging system
JPS6225817A (ja) * 1985-07-23 1987-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回路の多点地絡検出装置
JPH0666758A (ja) * 1992-06-15 1994-03-11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接地測定器
JPH0875689A (ja) * 1994-09-05 1996-03-22 Daiden Co Ltd 劣化検出装置
US6173899B1 (en) * 1998-04-03 2001-01-16 Alexander Roz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act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and data exchange between a terminal and IC card
US6844702B2 (en) * 2002-05-16 2005-01-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less battery charging with dynamic control
JP2005079786A (ja) 2003-08-29 2005-03-24 Sony Corp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電力供給装置,電力受電装置,信号伝送システム,信号送信装置,および,信号受信装置。
BRPI0621437A2 (pt) 2006-03-21 2012-07-10 Tmms Co Ltd dispositivos de transporte da eletricidade através do vácuo e de materiais dielétricos
US8653784B2 (en) * 2008-01-31 2014-02-18 Todd Allen Bl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energy from a space transmitter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via an earth station
JP4557049B2 (ja) * 2008-06-09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PL2347494T3 (pl) 2008-10-03 2019-08-30 Philips Ip Ventures B.V. System zasilający
JP5415780B2 (ja) * 2009-02-20 2014-02-12 健一 原川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可動体と固定体
BRPI1009631B1 (pt) * 2009-05-25 2019-10-29 Konin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étodo para detectar um receptor através de um transmissor, e transmissor para detectar um receptor
JP5093369B2 (ja) * 2010-07-28 2012-12-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500269B2 (ja) * 2010-12-24 2014-05-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2027A (ja) * 2006-03-14 2007-09-27 Fujitsu Ltd 無接点充電システム
WO2010150317A1 (en) * 2009-06-25 2010-12-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4347A (zh) 2013-08-16
US9876362B2 (en) 2018-01-23
EP2782214A1 (en) 2014-09-24
JP5692426B2 (ja) 2015-04-01
KR101558332B1 (ko) 2015-10-07
JPWO2013073508A1 (ja) 2015-04-02
JP5472547B2 (ja) 2014-04-16
JP2014100059A (ja) 2014-05-29
CN103597708A (zh) 2014-02-19
EP2782214B1 (en) 2016-08-10
KR20140013056A (ko) 2014-02-04
EP2782214A4 (en) 2015-09-23
WO2013073508A1 (ja) 2013-05-23
US20140300201A1 (en) 2014-10-09
CN103597708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1654B (zh)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5426570B2 (ja) 誘導電力転送回路
US8716899B2 (en)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ceiving system
US10014720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KR102037439B1 (ko) 멀티 브리지 토폴로지
KR101436063B1 (ko)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JP5532133B2 (ja) 高周波電力装置、電力送電装置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866038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6120088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WO2011148803A1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755536B2 (en) Contactless 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08199494B (zh) 一种增益可调的有源负载无线充电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US20170324281A1 (en) Wireless power trnsfer device
NL2020479B1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a magnetic field for transfer of energy
GB2502903A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reception device
CN106961165B (zh) 无线电能传输电路、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
CN112688439A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Minnaert et al. Design of a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link with minimal receiver circuitry
JP2012257374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KR20130102511A (ko)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무선전력 전송 방법
JP2020178459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KR20220141828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