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624B -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 Google Patents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2624B
TWI442624B TW099123769A TW99123769A TWI442624B TW I442624 B TWI442624 B TW I442624B TW 099123769 A TW099123769 A TW 099123769A TW 99123769 A TW99123769 A TW 99123769A TW I442624 B TWI442624 B TW I4426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ductor
electrodes
capacitor
dielect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3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1882A (en
Inventor
Tetsuo Taniguchi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ublication of TW201131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1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26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27Electromagnetic interstage coupling
    • H01P1/20336Comb or interdigital filters
    • H01P1/20345Multilayer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9Filters comprising mutual inducta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08Comprising bridg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in a series path without own reference to ground and spanning branching nodes of another series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16Comprising foot-point elements
    • H03H7/1725Element to ground being common to different shunt paths, i.e. Y-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75Parallel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Description

積層帶通濾波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複數個電介質層與電極層而形成之積層帶通濾波器。
習知,適於小型、低成本之高頻帶通濾波器,係藉由在積層有電介質層與電極層之積層體內設置複數個LC並聯共振器而構成。
作為此種積層帶通濾波器,揭示有專利文獻1。
參照圖9與圖10來說明專利文獻1之積層帶通濾波器200的構成。
圖9係積層帶通濾波器200的分解立體圖,圖10係其等效電路。如圖9所示,對於積層帶通濾波器200,係藉由積層空白(dummy)層210、在表面形成有浮動接地電極220的電介質層211、在表面形成有兩個1/2波長共振器222與224的電介質層212、在表面分別形成有電容器電極228~236的電介質層213~215、及在表面形成有輸入輸出電極238、240及接地電極242的電介質層216而構成。
1/2波長共振器222、224分別形成為反L字形與L字形,在電介質層212的中央隔著既定間隔對稱配置,且相互進行磁耦合。各共振器的長邊側端部利用導體電極226進行連接,藉由通孔電極253而與接地電極242形成電氣連接。在各共振器的短邊側端部分別設有通孔電極251、255,利用該通孔電極,將各共振器的短邊側端部分別與形成在電介質層215上的輸入輸出負載電容器電極234、236電氣連接。
輸入輸出負載電容器電極234、236以與輸入輸出電容器電極230、232相對向的方式隔著電介質層214,形成在電介質層215上。藉由使輸入電容器電極230與輸入負載電容器電極234相對向,從而構成輸入電容器C1,藉由使輸出電容器電極232與輸出負載電容器電極236相對向,從而構成輸出電容器C2。
進而,輸入輸出負載電容器電極234、236隔著電介質層215而與接地電極242相對向,從而分別構成輸入輸出負載電容器C4、C5。
輸入輸出耦合電容器電極228以與輸入輸出電容器電極230、232相對向的方式隔著電介質層213,形成在電介質層213上且為矩形。輸入輸出電容器電極230、232與輸入輸出耦合電容器電極228之間構成輸入輸出耦合電容器C3。
圖10係圖9所示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10中,電感器L1、L2分別相當於圖9所示之將輸入輸出電極238、240與輸入輸出電容器電極230、232之間電氣連接的通孔電極261、263。電感器L3相當於圖9所示之將導體電極226與接地電極242之間電氣連接的通孔電極253,該導體電極226使兩個1/2波長共振器222與224的長邊側端部導通。另外,電感器L4、L5分別相當於圖9所示之將兩個1/2波長共振器222、224的短邊側端部與輸入輸出負載電容器電極234、236加以連接的通孔電極251、255。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3962號公報
但是,一般在構成高頻電路系統時,為為防止因阻抗不匹配而導致的電氣訊號損失,並為為在構成系統的各電子零件間進行阻抗匹配,將濾波器的輸入輸出阻抗設計為所要的值。在習知之積層帶通濾波器200中,利用圖10所示之C1與C4之比及C2與C5之比,將濾波器的輸入輸出阻抗值設計為所要的值。
另一方面,該積層帶通濾波器的輸入輸出阻抗值係根據1/2波長共振器222與224間之電磁耦合程度來決定,實際上根據所述兩個1/2波長共振器的間隔來決定。
因此,為為獲得所要的阻抗值,需要使1/2波長共振器的間隔確保既定尺寸的大小,在共振器間的間隔較大的情況下,會有零件整體尺寸變大之問題點。
另外,在改變共振器間的間隔時,伴隨於此,配置在各共振器的短邊側端部的通孔電極251、255的位置也改變。因此,需要改變與該通孔電極連接的輸入輸出負載電容器電極234、236及位於該通孔電極的路徑上的其他電極的形成位置,結果會有必須重新研究零件整體的設計,設計自由度低之問題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小型化、且阻抗值的設計自由度高之積層帶通濾波器。
為為解決上述問題點,本發明之積層帶通濾波器,其特徵在於:具備複數個電介質層、電容器電極、電感器電極、接地電極、及貫通該電介質層的通孔電極;該電容器電極係配置成與該接地電極相對向,以形成用以構成LC並聯共振器之電容;該電感器電極的一個端部利用第一該通孔電極與該電容器電極連接,另一個端部利用第二該通孔電極與該接地電極連接,利用該第一及第二通孔電極與該電感器電極,形成用以構成LC並聯共振器之電感器;排列有複數個由該電容器及該電感器構成之該LC並聯共振器;該複數個LC並聯共振電路中,構成一個LC並聯共振器之電感器的通孔電極的一部分、與構成和該一個LC並聯共振器相鄰的LC並聯共振器之電感器的通孔電極的一部分,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形成電氣連接。
在此種情況下,根據上述構成,藉由改變配置有通孔間接合電極的電介質層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及電介質層的厚度,從而能自由且高精度地調整積層帶通濾波器的阻抗值。
進而,較佳為將該電感器定義為以該電容器電極為起點、經由該電感器電極、以該接地電極為終點的環路時,該複數個LC並聯共振器係排列成該等環路具有共同的中心軸,從該排列方向觀察,該電感器係構成為該環路的方向相同。
在此種情況下,藉由使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進行耦合的LC並聯共振器之電感器的環路方向相同,從而可獲得效率佳之LC並聯共振器間耦合。因此,可實現具有良好的Q值之積層帶通濾波器。
進而,較佳為,從該通孔間接合電極至該接地電極的該通孔電極由共同的通孔電極構成。
在此種情況下,藉由採用共同的通孔電極,從而可形成電容器電極的區域增加。因此,可實現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小型化。
進而,較佳為,具有複數個該通孔間接合電極。
在此種情況下,藉由配置複數個通孔電極,從而能分開調整輸入側與輸出側的LC並聯共振器的電感量。因此,積層帶通濾波器的設計自由度更提高。
根據本發明,能構成可小型化、且阻抗值的設計自由度及設計精度高之積層帶通濾波器。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積層型濾波器的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圖1~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圖1係積層帶通濾波器10的分解立體圖,圖2係其外觀立體圖,圖3係其等效電路圖。
如圖1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10,係藉由積層分別形成有既定電極圖案的複數個電介質層12、14、15、16、17與空白電介質層11、13而構成。
例如利用刮刀法在薄膜上塗布以鈦酸鋇等陶瓷電介質材料為原料的漿料,來製作電介質層11~17。
例如利用旋塗法等將感光性導電糊料塗布在絕緣體層上,使用微影(photolithography)法來形成電極圖案。另外,也可藉由金屬掩模,利用網版印刷將導電糊料直接形成在絕緣體層上。
上述的電介質層及電極圖案的製作方法對於後述的實施例也同樣。
首先,對形成於電介質層12~17的電極圖案及通孔電極進行詳細說明。
電介質層15上形成有輸入輸出電極25、26與第3電容器電極24。輸入輸出電極25、26分別形成在電介質層15的兩個短邊側的中央部且為矩形,利用引出電極27、28,分別朝電介質層的兩短邊側引出。另外,第3電容器電極24形成在電介質層15的一個長邊側,例如為凹字形。
在電介質層17形成有接地電極31。接地電極31配置在電介質層17上的幾乎整個表面,利用引出電極32、33,分別朝電介質層17的兩長邊側引出。
在電介質層16形成有用以構成LC共振器的第1與第2電容器電極29、30。第1電容器電極29配置在電介質層16的一個短邊側,使得與第3電容器電極24的一個端部相對向。第2電容器電極30配置在電介質層16的另一個短邊側,使得與第3電容器電極24的另一個端部相對向。另外,將第1與第2電容器電極29、30配置成隔著電介質層16與接地電極31相對向。進而,第1與第2電容器電極29、30利用通孔電極40、42的一部分,分別與輸入輸出電極25、26電氣連接。
在電介質層12形成有第1、第2電感器電極21、22與通孔電極40、41、42、43,在電介質層14形成有通孔間接合電極23。第1電感器電極21形成在電介質層12的一個短邊側且為矩形,其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40,經由輸入電極25,與第1電容器電極29電氣連接。第1電感器電極21的另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41,經由通孔間接合電極23,與接地電極31電氣連接。另外,第2電感器電極22形成在電介質層12的另一個短邊側且為矩形,其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42,經由輸出電極26,與第2電容器電極30電氣連接。第2電感器電極22的另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43,經由通孔間接合電極23,與接地電極31電氣連接。
通孔電極41與通孔電極43在電介質層14上藉由通孔間接合電極23形成電氣連接。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23,將通孔電極41、43分別分隔成位於電感器電極側的通孔電極411、431與位於接地電極側的通孔電極412、432。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雖然通孔間接合電極配置成將通孔電極41與通孔電極43加以連接,但實際上,只要通孔電極40、41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與通孔電極42、43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進行連接即可。
接著,對第1、第2、第3電容器進行詳細說明。
藉由使第1電容器電極29與接地電極31相對向,從而構成第1電容器。同樣地,藉由使第2電容器電極30與接地電極31相對向,從而構成第2電容器。另外,藉由使第1與第2電容器電極29、30與第3電容器電極24相對向,從而構成第3電容器。
接著,對第1、第2、第3電感器進行詳細說明。
利用第1電感器電極21、通孔電極40、與通孔電極411,來構成第1電感器,利用第2電感器電極22、通孔電極42、與通孔電極431,來構成第2電感器。另外,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23與通孔電極412、432,來構成第3電感器。
接著,對第1、第2LC並聯共振器進行詳細說明。
第1電感器在與積層帶通濾波器10之積層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中心軸,構成為以通孔電極40與第1電容器電極29的連接點為起點、以通孔電極41與接地電極17的連接點為終點的環路狀。因而,利用第1電感器與第1電容器,來構成位於輸入側的第1LC並聯共振器。
同樣地,第2電感器也在與積層帶通濾波器10之積層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中心軸,構成為以通孔電極42與第2電容器電極30的連接點為起點、以通孔電極43與接地電極17的連接點為終點的環路狀。因而,利用第2電感器與第2電容器,來構成位於輸出側的第2LC並聯共振器。
又,將構成第1LC並聯共振器的環路狀電極與構成第2LC並聯共振器的環路狀電極配置成,從與積層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這些環路狀電極時,環路面重疊,進而配置成這些環路狀電極的各自中心軸成為平行。
圖2係積層帶通濾波器10的外觀立體圖。將電介質層11~17依序積層,與配線電極同時進行燒成。此後,將外部輸入輸出電極3、5形成為與輸入輸出電極25、26的引出電極27、28連接,將外部接地電極7、9形成為與接地電極31的引出電極32、33連接,成為圖2所示之積層帶通濾波器10。外部輸入輸出電極3、5及外部接地電極7、9分別形成在積層帶通濾波器10的兩短邊側的側面與兩長邊側的側面。
圖3係圖1所示之積層帶通濾波器10的等效電路圖。圖3中,電容器C13相當於第1電容器,電容器C15相當於第2電容器。電容器C35相當於第3電容器。
另外,圖3中,電感器L13相當於第1電感器,電感器L15相當於第2電感器。電感器L35相當於第3電感器。
根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若電流流經通孔電極40~43,則在與電介質層之積層方向垂直的方向產生圍繞各個通孔電極那樣的磁場。利用該磁場,使通孔電極40、41與通孔電極42、43進行磁場耦合。另外,若電流流經第1電感器電極21與第2電感器電極22,則在與電介質層之積層方向平行的方向產生圍繞各個電感器電極那樣的磁場。利用該磁場,使第1電感器電極21與第2電感器電極22進行磁場耦合。
特別是,由於通孔電極40~43產生的磁場的方向是與接地電極31平行的方向,所以該磁場與接地電極31不會相交。因此,能抑制在接地電極31產生渦流,能提高第1及第2電感器的Q值。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第1LC並聯共振器與第2LC並聯共振器的耦合程度可由圖3所示之第1、第2電感器L13、L15與第3電感器L35的電感值的比例來決定。實際上,該L13、L15與L35的電感值的比例可由形成有通孔間接合電極23的電介質層14之積層方向的配置位置來決定,進而,可由電介質層14的層厚度及通孔間接合電極23的電極厚度來高精度地進行調整。
另外,就算使第1、第2電感器L13、L15與第3電感器L35的電感值的比例變化,構成第1LC並聯共振器及第2並聯共振器的電感量的值也不變化。因此,能調整兩個並聯共振器間的耦合程度,而不使LC並聯共振器的共振頻率變化。
另一方面,積層帶通濾波器10的阻抗值由輸入側的第1LC並聯共振器與輸出側的第2LC共振器的耦合程度來決定。因而,藉由配置通孔間接合電極23,從而能利用該通孔間接合電極之積層方向的配置位置與電極厚度來自由且高精度地調整積層帶通濾波器10的阻抗值。
[第2實施形態]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構成。圖4係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50的分解立體圖。由於其外觀立體圖及等效電路圖與圖2及圖3相同,在此省略。另外,圖4中,對於與圖1對應的部分附上相同標號來表示,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積層帶通濾波器50中,使用共同的通孔電極44,以取代第1實施例中的通孔電極412、432。通孔電極44配置在通孔間接合電極23的中央,通孔間接合電極23藉由通孔電極44,與接地電極31電氣連接。根據此構成,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23與通孔電極44來形成T字形的電路,第1電感器及第2電感器利用該T字形的電路,共同與接地電極31連接。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雖然通孔間接合電極配置成將通孔電極41與通孔電極43加以連接,但實際上,只要通孔電極40、41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與通孔電極42、43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進行連接,且該通孔間接合電極利用共同的通孔電極44與接地電極31連接即可。
根據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除了第1實施形態可獲得的效果以外,還可利用共同的通孔電極44將通孔間接合電極23與接地電極31加以連接,從而減小形成通孔電極所需的區域。因此,由於能增加可形成電容器電極的區域,故能實現積層帶通濾波器整體的小型化。
進而,由於利用共同的通孔電極44將通孔間接合電極23與接地電極31之間加以連接,所以可增加通孔間接合電極23中形成通孔電極44的區域。因此,能增大通孔電極44的截面積,因而可提高第1及第2電感器的Q值,可使積層帶通濾波器50的損失降低。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將通孔電極44配置在通孔間接合電極23的中央,但也可從中央朝左或朝右移動,進行配置。藉此,由於能對第1及第2電感器的電感值進行微調,因此能自由地調整LC並聯共振器的共振頻率。
[第3實施形態]
圖5、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構成。圖5係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60的分解立體圖,圖6係其等效電路圖。由於其外觀立體圖與圖2相同,在此省略之。
如圖5所示,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60,係藉由積層分別形成有既定電極圖案的複數個電介質層62、63、64、65、66、67與空白電介質層61而構成。
首先,對形成於電介質層62~67的電極圖案及通孔電極進行詳細說明。
在電介質層65形成有輸入輸出電極77、78。輸入輸出電極77、78分別配置在電介質層65的兩個短邊側的中央部,利用引出電極79、80,朝電介質層的兩短邊側引出。
在電介質層64形成有耦合電容器76。耦合電容器76配置在電介質層64的中央,例如形成為凹字形,其一個端部與輸入電極77相對向,另一個端部與輸出電極78相對向。
在電介質層66形成有用以構成LC並聯共振電路的第1至第4電容器電極81~84。第1至第4電容器電極81~84以彼此平行的方式等間隔排列,進而,將第1電容器電極81與第4電容器電極84配置成分別與輸入電極79與輸出電極80相對向。
在電介質層67形成有接地電極87。接地電極87配置在電介質層67上的幾乎整個表面,利用引出電極85、86,朝電介質層67的兩長邊分別引出。輸入輸出電極77、78藉由通孔電極90、96的一部分,分別與接地電極87電氣連接。
在電介質層62相互平行地排列有第1至第4電感器電極71~74,在各電感器電極端部分別形成有通孔電極90~97。另外,在電介質層63形成有矩形的通孔間接合電極75。
第1電感器電極71的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0,經由輸入電極77,與接地電極87電氣連接,另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1,與第1電容器電極81電氣連接。第2電感器電極72的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2,與第2電容器電極82電氣連接,另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3,經由通孔間接合電極75的一個端部,與接地電極87電氣連接。第3電感器電極73的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4,與第3電容器電極83電氣連接,另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5,經由通孔間接合電極75的另一個端部,與接地電極87電氣連接。第4電感器電極74的一個端部藉由通孔96,經由輸出電極80,與接地電極87電氣連接,另一個端部藉由通孔電極97,與第4電容器電極84電氣連接。
通孔電極93與通孔電極95在電介質層63上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75形成電氣連接。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75,將通孔電極93、95分別分隔成位於電感器電極側的通孔電極931、951與位於接地電極側的通孔電極932、952。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雖然通孔間接合電極配置成將通孔電極93與通孔電極95加以連接,但實際上,只要通孔電極92、93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與通孔電極94、95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進行連接即可。
接著,對第1、第2、第3、第4、第5電容器進行詳細說明。
藉由使第1電容器電極81與接地電極87相對向,從而構成第1電容器,藉由使第2電容器電極82與接地電極87相對向,從而構成第2電容器。藉由使第3電容器電極83與接地電極87相對向,從而構成第3電容器,藉由使第4電容器電極84與接地電極87相對向,從而構成第4電容器。另外,藉由使輸入輸出電極77、78與耦合電容器電極76同時相對向,從而構成第5電容器。
接著,對第1、第2、第3、第4電感器進行詳細說明。利用第1電感器電極71、通孔電極90、與通孔電極91,來構成第1電感器,利用第2電感器電極72、通孔電極92、與通孔電極931,來構成第2電感器。利用第3電感器電極73、通孔電極94、與通孔電極951,來構成第3電感器,利用第4電感器電極74、通孔電極96、與通孔電極97,來構成第4電感器。另外,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75、通孔電極932、與通孔電極952,來構成第5電感器。
接著,對第1、第2、第3、第4LC並聯共振器進行詳細說明。
第1~第4LC並聯共振器由第1~第4電感器與第1~第4電容器構成。第1~第4電感器在與積層帶通濾波器60之積層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中心軸,分別構成為以通孔電極91、92、94、97與第1、第2、第3、第4電容器電極的連接點為起點、以通孔電極90、96與接地電極87的連接點為終點、或者以通孔電極931、951與通孔間接合電極75的連接點為終點的環路狀。因而,各LC並聯共振器與電感器電極、電容器電極及通孔電極的關係如表1所示。
表1中的環路方向,係指從LC並聯共振器的排列方向的一個方向觀察電感器的環路時從該環路的起點開始的旋繞方向。例如,圖5中從輸入電極77朝向輸出電極78,觀察構成各LC並聯共振器之電感器的環路時,在第1電感器中,以通孔電極91與電容器電極81的連接點(起點)→通孔電極91→電感器電極71→通孔電極90→通孔電極90與接地電極87的連接點(終點)的順序形成環路,環路方向為右旋。另外,在第2電感器中,以通孔電極92與電容器電極82的連接點(起點)→通孔電極92→電感器電極72→通孔電極93與接地電極87的接點(終點)的順序形成環路,環路方向為左旋。這裏,由於環路方向只有左旋、右旋兩個方向,因此表1中將一個方向記為1,將另一個方向記為0。
另外,構成第2電感器的通孔電極93與構成第3電感器的通孔電極95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75相互電氣連接,藉此,第2LC並聯共振器與第3LC並聯共振器進行耦合。
圖6係圖5所示之積層帶通濾波器60的等效電路圖。圖6中,電容器C31相當於第1電容器,電容器C32相當於第2電容器。另外,電容器C52相當於第3電容器,電容器C51相當於第4電容器。進而,電容器C53相當於第5電容器。
另外,圖6中,電感器L31相當於第1電感器,電感器L32相當於第2電感器。另外,電感器L52相當於第3電感器,電感器L51相當於第4電感器。而且,電感器L53相當於第5電感器。
根據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除了第1實施形態中可獲得的效果以外,由於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75相互耦合的第2電感器與第3電感器的環路方向相同,所以可獲得高效的LC並聯共振器間耦合。因此,可實現具有良好的Q值之積層帶通濾波器。
[第4實施形態]
圖7、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圖7係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100的分解立體圖。圖8係其等效電路圖。由於其外觀立體圖與圖2相同,在此省略之。
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60具有第1~第4 LC並聯共振器,利用一個通孔間接合電極使第2與第3LC並聯共振器進行耦合,相對於此,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100具有第1~第5 LC並聯共振器,利用兩個通孔間接合電極使第2與第3及第3與第4LC並聯共振器進行耦合。除此以外的構成相同,在此省略其說明。
首先,對第1~第7電感器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
電介質層101上相互平行地排列有第1~第5電感器電極110~114,在各電感器端部形成有通孔電極120~129。
電介質層102、103上分別形成有通孔間接合電極115、116。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115、116將通孔電極125分隔成位於電感器電極112與通孔間接合電極115間之通孔電極125A、位於通孔間接合電極115與通孔間接合電極116間之125B、及位於通孔間接合電極116與接地電極間之通孔電極125C。另外,通孔電極125A與通孔電極123藉由通孔間接合電極115形成電氣連接,通孔電極125B與通孔電極127藉由通孔間接合電極116形成電氣連接。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雖然通孔間接合電極配置成將通孔電極123與通孔電極125及通孔電極125與通孔電極127加以連接,但實際上,只要通孔電極122、123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與通孔電極124、125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進行連接,並且通孔電極124、125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與通孔電極126、127中的任一個通孔電極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進行連接即可。
利用第1電感器電極110與通孔電極120、121,來構成第1電感器,利用第2電感器電極111與通孔電極122、123,來構成第2電感器。利用第3電感器電極112與通孔電極124、125A,來構成第3電感器,利用第4電感器電極113與通孔電極126、127,來構成第4電感器,利用第5電感器電極114與通孔電極128、129,來構成第5電感器。
另外,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115與通孔電極125B,來構成第6電感器,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116與通孔電極125C,來構成第7電感器。
接著,對第1~第5LC並聯共振器進行詳細說明。
將構成LC並聯共振器的第1~第5電容器電極130~134形成為與第1~第5電感器電極對應,藉由與接地電極相對向,從而構成第1~第5電容器。
第1~第5LC並聯共振器由第1~第5電感器與第1~第5電容器構成。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第1至第5電感器在與積層帶通濾波器100之積層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中心軸,構成為以構成各電感器的一個通孔電極與電容器電極的連接點為起點、以另一個通孔電極與接地電極、或者通孔間接合電極的連接點為終點的環路。因而,各LC並聯共振器與電感器電極、電容器電極及通孔電極的關係如表2所示。
表2中的環路方向,係以與第3實施形態的情況相同的方式進行定義,其為從LC並聯共振器的排列方向的一個方向觀察電感器的環路時從該環路的起點開始的旋繞方向。
第2與第3電感器及第3與第4電感器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115與116分別形成電氣連接,藉此,第2與第3及第3與第4LC共振器相互耦合。
圖8係圖7所示之積層帶通濾波器100的等效電路圖。圖8中,電容器C23~C27分別相當於第1~第5電容器,電感器L23~L29相當於第1~第7電感器。
根據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除了第1至第3實施形態中可獲得的效果以外,由於使用複數個通孔間接合電極使LC並聯共振器耦合,因此可分開調整積層帶通濾波器100的輸入側的阻抗與輸出側的阻抗。實際上,藉由改變電介質層103、104的配置位置、或者該電介質層的層厚度,從而能調整圖8所示之L28與L29的電感量的比例。藉此,能自由決定輸入輸出間的阻抗比。因此,藉由設置複數個通孔間電感器,使得積層帶通濾波器100的阻抗值的設計自由度更提高。
10、50、60、100、200...積層帶通濾波器
11~17、61~67、101~107、210、216...電介質層
21、22、71~74、110~114...電感器電極
222、224...1/2波長共振器
23、75、115、116...通孔間接合電極
24、76...耦合電容器電極
25、26、77、78、238、240...輸入輸出電極
29、30、81~84、130~134、230、232、234、236...電容器電極
27、28、32、33、79、80、85、86...引出電極
31、87、220、242...接地電極
40~43、90~97、120~129、241~247、253...通孔電極
226...導體電極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
圖3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
圖7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8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
圖9係習知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0係習知之積層帶通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
10...積層帶通濾波器
11~17...電介質層
21、22...電感器電極
23...通孔間接合電極
24...耦合電容器電極
25、26...輸入輸出電極
27、28、32、33...引出電極
29、30...電容器電極
31...接地電極
40~43、411、412、431、432...通孔電極

Claims (5)

  1. 一種積層帶通濾波器,其特徵在於:具備複數個電介質層、電容器電極、電感器電極、接地電極、及貫通該電介質層之通孔電極;該電容器電極係配置成與該接地電極相對向,以形成用以構成LC並聯共振器之電容;該電感器電極的一個端部利用第一該通孔電極與該電容器電極連接,另一個端部利用第二該通孔電極與該接地電極連接,利用該第一及第二通孔電極與該電感器電極,形成用以構成LC並聯共振電路之電感器;排列有複數個由該電容器及該電感器構成之該LC並聯共振電路;該複數個LC並聯共振電路中,構成一個LC並聯共振電路之電感器之通孔電極的一部分、與構成和該一個LC並聯共振電路相鄰之LC並聯共振電路之電感器之通孔電極的一部分,利用通孔間接合電極形成電氣連接;在該通孔間接合電極與該接地電極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電感器電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積層帶通濾波器,其中,將該電感器定義為以該電容器電極為起點、經由該電感器電極、以該接地電極為終點的環路時,該複數個LC並聯共振電路係排列成該等環路的一部分重疊,從該排列方向觀察,該電感器係構成為該環路的方向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積層帶通濾波器,其 中,從該通孔間接合電極至該接地電極的該通孔電極由共同的通孔電極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積層帶通濾波器,其中,具有複數個該通孔間接合電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積層帶通濾波器,其中,具有複數個該通孔間接合電極。
TW099123769A 2009-09-28 2010-07-20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TWI442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3417A JP4983881B2 (ja) 2009-09-28 2009-09-28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882A TW201131882A (en) 2011-09-16
TWI442624B true TWI442624B (zh) 2014-06-21

Family

ID=4364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3769A TWI442624B (zh) 2009-09-28 2010-07-20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80950B2 (zh)
EP (1) EP2312687B1 (zh)
JP (1) JP4983881B2 (zh)
CN (1) CN102035491B (zh)
TW (1) TWI442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775A1 (en) * 2010-10-18 2012-05-10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iniaturized passive low pass filter
JP5549744B2 (ja) * 2010-12-06 2014-07-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JP2013021449A (ja) * 2011-07-08 2013-01-31 Murata Mfg Co Ltd ローパスフィルタ
CN203734631U (zh) * 2011-11-09 2014-07-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lc滤波器
KR20130076246A (ko) * 2011-12-28 2013-07-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통 모드 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621823B2 (ja) * 2012-09-14 2014-11-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ィルタ
WO2014045648A1 (ja) 2012-09-19 2014-03-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
US9853620B2 (en) 2013-05-03 2017-12-26 Skyworks Solutions, Inc. Coupled-resonator on-die filters for WiFi applications
JP6277944B2 (ja) 2014-11-20 2018-02-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6354551B2 (ja) * 2014-12-02 2018-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CN107005213B (zh) * 2014-12-10 2020-07-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JP6295968B2 (ja) 2015-01-26 2018-03-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WO2016152211A1 (ja) * 2015-03-23 2016-09-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帯域通過フィルタおよび積層型の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EP3168989A4 (en) * 2015-03-24 2018-02-2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Lowpass filter
JP6380315B2 (ja) * 2015-09-26 2018-08-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6380321B2 (ja) * 2015-09-29 2018-08-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並列共振器および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TWI630792B (zh) * 2016-08-17 2018-07-21 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Multilayer LC filter
JP6784184B2 (ja) * 2017-02-03 2020-11-11 Tdk株式会社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6773218B2 (ja) * 2017-04-25 2020-10-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7232083B2 (ja) * 2019-03-05 2023-03-0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
WO2021079737A1 (ja) * 2019-10-24 2021-04-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US11862835B2 (en) * 2020-08-13 2024-01-02 Cyntec Co., Ltd. Dielectric filter with multilayer resonator
CN113271078B (zh) * 2021-05-19 2023-10-24 上海鸿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JP2023064383A (ja) * 2021-10-26 2023-05-11 Tdk株式会社 積層型フィル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9005A (ja) * 1992-01-21 1993-08-06 Murata Mfg Co Ltd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2000223906A (ja) * 1999-01-28 2000-08-11 Kyocera Corp ハイパス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回路基板
JP3402256B2 (ja) * 1999-05-25 2003-05-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圧電部品
JP2000341005A (ja) * 1999-05-31 2000-12-08 Kyocera Corp ハイパスフィルタおよび回路基板
JP2002217059A (ja) * 2001-01-12 2002-08-02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2003087005A (ja) 2001-09-12 2003-03-20 Koa Corp 多層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705695B2 (en) 2004-07-23 2010-04-27 Nec Corporation Composite via structures and filters in 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4134004B2 (ja) 2004-11-15 2008-08-13 Tdk株式会社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7312676B2 (en) 2005-07-01 2007-12-25 Tdk Corporation Multilayer band pass filter
US7671706B2 (en) * 2006-04-14 2010-03-0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High frequency multilayer bandpass filter
JP5532604B2 (ja) 2006-12-01 2014-06-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高周波部品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JP2009055344A (ja) * 2007-08-27 2009-03-12 Ngk Spark Plug Co Ltd 積層型電子部品及び積層型電子部品の周波数特性の調整方法
TW200917563A (en) 2007-09-27 2009-04-1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12687B1 (en) 2015-02-11
EP2312687A2 (en) 2011-04-20
TW201131882A (en) 2011-09-16
CN102035491B (zh) 2014-12-17
US8680950B2 (en) 2014-03-25
CN102035491A (zh) 2011-04-27
JP4983881B2 (ja) 2012-07-25
EP2312687A3 (en) 2011-07-06
JP2011071921A (ja) 2011-04-07
US20110074526A1 (en)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2624B (zh)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US8482366B2 (en) Laminated balance filter
US6414567B2 (en) Duplexer having laminated structure
US8289104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JP4569571B2 (ja) Lc複合部品
JP2002057543A (ja) 積層型lc部品
WO2012033137A1 (ja)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3972046B2 (ja) 阻止帯域減衰特性を改善した積層型フィルター
JP2002076704A (ja) 積層型lc複合部品
JP2009218756A (ja)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2004312065A (ja) 受動部品
JP4693587B2 (ja)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2010040882A (ja) 電子部品
JP2004096388A (ja) 高周波積層デバイス
JP2003087075A (ja) 高周波回路部品
JP2008278361A (ja)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ダイプレクサ
JP2001185972A (ja) 積層フィルタ
TWI849501B (zh) 積層型電子零件
US20090051459A1 (en) Filter
TWI676354B (zh) 平衡濾波器
JP2023042194A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023042196A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023042191A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023042197A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007208688A (ja) リング共振器型フィル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