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9555B - 電動式移動體 - Google Patents

電動式移動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9555B
TWI429555B TW100141773A TW100141773A TWI429555B TW I429555 B TWI429555 B TW I429555B TW 100141773 A TW100141773 A TW 100141773A TW 100141773 A TW100141773 A TW 100141773A TW I429555 B TWI429555 B TW I4295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attery
electric
frame
driv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1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5245A (en
Inventor
Hideaki Aoki
Kenji T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1235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5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9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95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2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2B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電動式移動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以馬達(motor)作為驅動源之電動式的移動體。另外,在此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之中,當然包含電動自行車或機動二輪車、機動三輪車、機動四輪車等的電動車輛。
以往,稱為機動車及/或機動二輪車的移動體,一般而言係將以汽油(gasoline)或柴油作為燃料而獲得驅動力的引擎作為驅動源。然而現今,將以電力作為能源而獲得驅動力的馬達作為驅動源的電動式之移動體、電動車輛的開發受到矚目,以作為環境保護的對策。
電動車輛係與個人電腦等同樣地載設有屬於二次電池的電池(battery),而有從該電池對於馬達驅動部或馬達、控制部等供應電力。在電池與馬達驅動部之間及馬達驅動部與馬達之間,連接有作為用以供應用於馬達之驅動的電力之電力供應路徑的比較粗的電源線。在該電源線中,一般而言為使用電線束(wire harness)及/或纜線束(cable harness)等的電線。
在專利文獻1中,可看見如前述從電池對於馬達驅動部及/或馬達供應用於馬達之驅動的電力的電力供應路徑使用電線束之電動車輛的一例。在專利文獻1所述之電動二輪車的線束的構造,係在以設於駕駛座正下方之馬達驅動裝置,輸入來自設於前輪附近之電池的電力來對設於後輪車軸附近之馬達輸出驅動電力而行駛的電動二輪車中,電池與馬達驅動裝置之間及馬達驅動裝置與馬達之間係分別以高電壓線束所連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82315號公報。
然而,由於使用電線束等所謂電線,因而會有構件數增加之疑慮。再者,由於為了使馬達驅動而必須授受比較大的電力,所以必須使用線徑比較粗的電線束。因此,如專利文線1所述之電動二輪車的線束構造,分別以高電壓線束連接電池與馬達驅動裝置之間及馬達驅動裝置與馬達之間時,會有電線束本身變重而使電動車輛的重量增加之疑慮。
此外,線徑比較粗之電線束亦會有在車輛內難以處理的問題。因此,很有可能在電動車輛之製造時費工費時、或增加配線工時而導致製造效率的下降。
再者,電線束會有隨著配線距離變長而產生電力損失的問題。因此,由於馬達的驅動效率的下降,所以為了提高驅動效率,較佳為設計成特別儘量地縮短馬達驅動部與馬達之間的距離。
本發明為有鑑於前述之問題所開發者,其目的係為提供一種可抑制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之間進行電力之授受的電力供應路徑的電力損失,且能夠使構件數及構件重量減低的電動式移動體。
為了解決前述的課題,本發明之電動式移動體係具備:馬達;電池,係輸出用以驅動前述馬達之電力;馬達驅動部,係用以調整前述電池所輸出之電力而供應至前述馬達;及電力端子,係設於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者且用以進行電力的授受;前述電力端子彼此係直接安裝或以匯流排(bus bar)而電性連接在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中至少兩個之間。
根據該構成,因為電力端子彼此係以直接安裝或匯流排而電性連接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中至少兩個之間,所以在該電力端子彼此之直接安裝部位或匯流排連接部位無須使用電線束。因此,抑制在電力供應路徑的電力損失、且減低構件數及構件重量。
另外,在此所述之電力供應路徑的「直接安裝」,係指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的各者之間之電力供應路徑不使用電線束等之所謂的電線,而直接被電性連接者。具體而言,例如可藉由直接連接端子與端子、或使用接頭將端子彼此進行連接等來實現電力供應路徑的直接安裝,惟亦可為不使用電線之其他的連接方法。
此外,在前述構成的電動式移動體中,具備用以控制前述馬達驅動部的控制部,且將前述馬達驅動部與前述控制部構成為一體。
根據該構成,因為馬達驅動部與其控制部構成為一體,所以馬達驅動部與控制部之間亦不需要使用電線束。因此,進一步抑制在電力供應路徑的電力損失,且減低構件數及構件重量。
此外,在前述構成的電動式移動體中,將前述馬達與前述馬達驅動部構成為一體。
根據該構成,由於馬達與馬達驅動部構成為一體,所以在馬達與馬達驅動部之間不需要使用直接安裝用之例如端子或匯流排等。於是,藉由直接安裝或以匯流排電性連接馬達及馬達驅動部與電池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而無須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之間的全部電力供應路徑使用電線束。
此外,在前述構成的電動式移動體中,具備有設於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者且用以進行控制信號之授受的信號端子,前述信號端子彼此係直接安裝或以匯流排電性連接在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中至少兩個之間。
根據該構成,因為信號路徑亦直接安裝或以匯流排電性連接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之間,所以除了電力供應路徑之優點以外,亦獲得在信號路徑中抑制控制信號的傳送損失,且減低構件數及構件重量的優點。
此外,在前述構成的電動式移動體中,具備有:用以支撐各個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的框架;及用以收容設於前述框架之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個的收容部。
根據該構成,電動式移動體因為具備用以收容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之各個的收容部,所以可將該等構成要素在空間上效率佳地進行配置。因此,容易地直接安裝或以匯流排電性連接該等構成要素的電力供應路徑。
此外,在前述構成的電動式移動體中,前述框架係形成為筒狀,且用以收容各個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的各個前述收容部係形成在前述框架內部。
根據該構成,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係收容在框架的內部。因此,容易地形成保護而防止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遭受因水或塵埃等所造成之不良影響。
此外,在前述構成的電動式移動體中,供前述電池用的前述收容部係由以前述框架的上面部作為開口而朝下方凹陷之凹部所構成;而供前述馬達及前述馬達驅動部用的前述收容部係由以前述框架之一方的側面部作為開口而朝另一方之側面部凹陷之凹部所構成。
根據該構成,框架係在供電池用之收容部的部位具備牢固之左右的隔壁,且在供馬達及馬達驅動部用之收容部的部位中考慮馬達及馬達驅動部之構造而容易地收容該等構件。因此,由於收容部的開口不會集中在相對於形成矩形之筒狀的框架之上下左右任一面,所以既確保作為電動式移動體的框架之強度,亦可獲得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的收容上之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的構成,可提供一種可抑制在馬達、電池、馬達驅動部各個之間進行電力之授受的電力供應路徑的電力損失,且能夠使構件數及構件重量減低的電動式移動體。
以下,根據第1圖至第10圖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在此,提出屬於作為本發明之電動式移動體之一例之電動車輛的電動二輪車進行說明。在說明中前後、左右之方向及位置,係以乘坐在電動車輛的駕駛者為基準。
首先,使用第1圖及第2圖,針對屬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電動式移動體的電動車輛的構造加以說明。第1圖係為顯示屬於電動式移動體的電動車輛之一例的立體圖,第2圖係為顯示電動車輛之構成的方塊圖。
電動車輛1係如第1圖所示將框架(frame)2構成為主要骨架,且於其前後具備有前輪3及後輪4的電動二輪車,具體而言為電動式的機動二輪車。
框架2係從橫方向觀看在前後方向筆直延伸,而以朝後方下降之形式傾斜。框架2係在前端部將前輪3及把手(handle)5支撐為可操舵狀態。前輪3及把手5係在框架2的前端部中支撐於朝上下方向延伸之前叉(front fork)6。
在把手5設有鍵開關(key switch)7(參照第2圖)、油門(throttle)8、煞車拉桿(brake lever)9(參照第2圖),該鍵開關7係用以進行電動車輛1之電源的ON/OFF,該油門8係用於加減速時,而煞車拉桿9係用於制動時。在左右把手5的中央設有顯示部10。顯示部10係除了顯示電源之ON/OFF或行駛速度等運行資訊外,亦發揮作為通報部的功能,該通報部係將當在電動車輛1之故障發生時的異常資訊,透過錯誤代碼(error code)等向駕駛者進行通報。此外,在把手5設有電裝品11(參照第2圖),該電裝品11係為朝向電動車輛1之前方照射光的前照燈(headlight)或作為方向指示器的方向燈(winker)。另外,電裝品11亦如尾燈(tail lamp)(煞車燈)等,設在電動車輛1之其他部位。
在電動車輛1前後方向的中央部稍靠近後方之部位,具備有供駕駛者坐下之座椅(seat)12。座椅12係由從框架2朝上方延伸之座椅支撐部13的上端所支撐。
後輪4係透過設在框架2之後端的齒輪箱(gearbox)14而被支撐。另外,框架2係在懸臂狀態下從後輪4之側方的一方來支撐後輪4。此外,後輪4係為驅動輪,具備有用以使後輪4在隔著齒輪箱14之部位相對於後輪4驅動的馬達20。亦即,框架2係將馬達20及後輪4的旋轉軸設為水平並予以支撐。
此外,為了車輛整體的動作控制,電動車輛1如第2圖所示在內部具備有控制單元30、電池組(battery pack)40、及馬達驅動部50。控制單元30係具備有控制電動車輛1整體的控制部31。電池組40係具備有對馬達20等輸出電力的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係具備有用以對馬達20供應電力的變流器(Inverter)電路部51。另外,控制單元30係將控制部31與驅動部50構成為一體。
在控制單元30與電池組40之間,電性連接有用以進行電力之授受的電力供應路徑60、及用以進行控制信號之授受的信號路徑70。同樣地,在控制單元30與馬達20之間,電性連接有電力供應路徑61、及信號路徑71。
控制單元30之控制部31,一般而言係藉由微電腦(microcomputer)等所構成,而發揮作為處理器(processor)的功能,該處理器係根據於記憶、輸入在該微電腦內部等之程式、資料,控制有關電動車輛1之行駛的一連串動作。使電動車輛1行駛時,控制部31係因應駕駛者從要操作之油門8所獲得之油門8的開啟程度而對馬達20設定目標轉矩(torque)。然後,控制部31係對於從電池41所輸出的電力,控制變流器電路部51並調整應傳送至馬達20的電流及/或電壓等,使馬達20驅動。
接著,除了第1圖及第2圖之外再使用第3圖至第9圖,針對框架2的詳細構成進行說明。第3圖係顯示電動車輛1之框架2的立體圖;第4圖係為顯示框架2的立體圖,且為顯示拆除外蓋(cover)的狀態之圖;第5圖係為顯示框架2的立體圖,且為顯示取出內部構成要素的狀態之圖;第6圖係為顯示在框架2後端部安裝馬達20之狀態的局部放大立體圖;第7圖係顯示在第6圖之框架2後端部安裝控制單元30之狀態的局部放大立體圖;第8圖係為顯示對控制單元30連接電池組40之前的狀態的立體圖;第9圖係為顯示對控制單元30連接電池組40之後的狀態的立體圖。另外,第8圖及第9圖係為顯示在框架2內的馬達20、控制單元30、電池組40之連接狀態之圖,而省略了框架2的描繪。
電動車輛1的框架2係如前述從橫方向觀看在前後方向筆直延伸(參照第3圖)。此外,框架2係因為在懸臂狀態下從後輪4之側方的一方來支撐後輪4,所以在後輪4的前方具備從上方觀看形成曲柄(crank)狀的彎曲部2a。框架2之從前後方向觀看之垂直剖面,係形成為呈長方形狀之角形的筒狀。
框架2係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在彎曲部2a的前方具備有電池收容部2b,在從彎曲部2a至其後方的部位具備有控制單元收容部2c及馬達收容部2d。另外,電池收容部2b、控制單元收容部2c及馬達收容部2d係連通在框架2的內部。
電池收容部2b係由將框架2的上面部作為開口而朝向下方凹陷之凹部所構成。在電池收容部2b之開口的部位安裝有能夠對開口部進行開閉的上面外蓋2e。電池收容部2b係形成能夠收容電池組40之形狀、大小。電池組40係通過該開口而對於電池收容部2b能夠組裝拆卸者。
在此,電池組40之外形係如第5圖所示形成長方體形狀。收納在電池組40之內部的電池41,係以串聯、並聯連接之複數個電池胞(cell)所構成。電池41係為直流電源,以正輸出端子為高電壓側、以負輸出端子為低電壓側,在正輸出端子與負輸出端子之間輸出直流電壓。該等電池41之正輸出端子與負輸出端子係設於電池組40的連接接頭部42(參照第2圖及第5圖),以作為電力供應路徑60的電力端子。另外,在連接接頭部42亦包含有信號路徑70的信號端子。
控制單元收容部2c及馬達收容部2d,係由將與框架2之後輪4側相反側的側面部作為共通之開口而朝向後輪4側之側面部凹陷之凹部所構成。在控制單元收容部2c及馬達收容部2d之開口的部位安裝有能夠對開口部進行開閉的共通之側面外蓋2f。控制單元收容部2c係形成能夠收容控制單元30之形狀、大小,而馬達收容部2d係形成能夠收容馬達20之形狀、大小。
其中,控制單元30之外形係如第5圖所示由從上下方向觀看為呈L字形、從前後方向觀看垂直剖面呈長方形狀之立體所構成。控制單元30之馬達20側部份係朝向前後方向延伸、而在前端部對應框架2之彎曲部2a而朝向電池收容部2b彎曲。
在控制單元30的電池收容部2b側前端設有電池連接接頭部32(參照第2圖及第8圖)。在電池連接接頭部32包含有電力供應路徑60的電力端子與信號路徑70的信號端子。在控制單元30的馬達20側後端設有馬達連接端子部33及馬達連接接頭部34(參照第2圖及第5圖)。在馬達連接端子部33包含有電力供應路徑61的電力端子,在馬達連接接頭部34包含有信號路徑71的信號端子。此外,控制單元30亦具備有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用以在鍵開關7或油門8、煞車拉桿9、顯示部10、電裝品11等之間進行控制信號之授受的操作系統連接接頭35。
馬達20係例如形成為圓筒形狀的3相式的無刷馬達(brushless motor),馬達的旋轉軸線配置成形成大致水平。馬達20係具備有設有永久磁鐵之屬於旋轉體的轉子(rotor)、及設有U相、V相、及W相之各線圈(coil)之屬於固定子的定子(stator)。在馬達20之U相、V相、及W相的各線圈,個別地連接有用以對馬達20供應電力的U相、V相、及W相的電力供應路徑61(參照第2圖)。U相、V相、及W相之電力供應路徑61的電力端子係設於馬達20的連接端子部21(參照第2圖及第6圖)。另外,馬達20之信號路徑71的信號端子,係包含於連接接頭部22。
於是,馬達20、控制單元30、電池組40各個之間的電性連接係如以下方式進行。
首先,馬達20係如第6圖所示收容於框架2的馬達收容部2d。馬達20係利用設置在馬達20周圍之複數部位、例如4部位的固定部23螺絲固定於框架2。
接著,同樣地,控制單元30係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收容在框架2的控制單元收容部2c。控制單元30係利用設置在控制單元30邊緣部之複數部位、例如4部位的固定部36螺絲固定於框架2。
此時,採用未圖示之螺絲直接安裝(參照第7圖)馬達20的連接端子部21與控制單元30的馬達連接端子部33。藉此,馬達20與控制單元30、亦即在馬達20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61(參照第2圖)中,電力端子彼此係以直接安裝方式電性連接。此外,馬達20與控制部31、亦即馬達20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的信號路徑71,亦經由馬達20的連接接頭部22及控制單元30的馬達連接接頭部34,以直接安裝方式將信號端子彼此電性連接。
對於固定在框架2之馬達20及控制單元30,電池組4係如第4圖、第5圖、第8圖及第9圖所示能夠裝卸地安裝於框架2。
此時,連接有電池組40的連接接頭部42與控制單元30的電池連接接頭部32。藉此,電池組40與控制單元30,亦即在電池41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60(參照第2圖)中,以直接安裝方式將電力端子彼此電性連接。此外,電池組40與控制部31、亦即電池41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的信號路徑70,亦以直接安裝方式將信號端子彼此電性連接。
如此,因為在電池41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60、馬達驅動部50與馬達20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61之中,以直接安裝方式將電力端子彼此電性連接,所以針對前述電力供應路徑60、61之電力端子彼此的直接安裝部位即無需使用電線束等的電線。因此,能夠可抑制在電力供應路徑60、61中的電力損失,且使構件數及構件重量予以減低。
此外,在控制單元30中,因為將馬達驅動部50與用以控制馬達驅動部50的控制部31構成為一體,所以馬達驅動部50與控制部31之間亦無需使用電線束等的電線。因此,復可抑制在電力供應路徑中的電力損失,且能夠使構件數及構件重量予以減低。
再者,因為在電池41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的信號路徑70、馬達驅動部50與馬達20之間的信號路徑71之中,以直接安裝之方式將信號端子彼此電性連接,所以除了有電力供應路徑60、61之優點以外,在信號路徑70、71中,亦獲得能夠抑制控制信號的傳送損失,且使構件數或構件重量減低的優點。
此外,電動車輛1係因為在框架2具備有用以分別收容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控制單元30)的馬達收容部2d、電池收容部2b、控制單元收容部2c,所以可將該等構成要素在空間上效率佳地進行配置。因此,能夠容易地實現以直接安裝方式將該等構成要素的電力供應路徑60、61電性連接。
此外,框架2因為形成為筒狀,且在筒狀的框架2內部形成馬達收容部2d、電池收容部2b、控制單元收容部2c之各個,所以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控制單元30)各個係收容在框架2的內部。因此,容易地形成保護而可防止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控制單元30)各個遭受因水或塵埃等所造成之不良影響。
此外,如前所述電池收容部2b係由將框架2的上面部作為開口而朝向下方凹陷之凹部所構成,而馬達收容部2d及控制單元收容部2c係由將框架2之一方的側面部作為開口而朝向另一方之側面部凹陷之凹部所構成。藉此,框架2係在電池收容部2b的部位中具備有牢固之左右的隔壁,且在馬達收容部2d及控制單元收容部2c的部位中考慮馬達20及馬達驅動部50(控制單元30)的構造而容易地收容該等構件。因此,因為該等收容部的開口不會集中在相對於形成角型之筒狀的框架2之上下左右任一個面,所以既能夠確保作為電動車輛1的框架2之強度,又能夠獲得在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控制單元30)各個的收容上之便利性。
於是,根據前述實施形態之構成,可提供一種可抑制在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各個之間進行電力之授受的電力供應路徑60、61的電力損失,且能夠使構件數及構件重量減低的電動車輛1。
接著,針對作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電動式移動體的電動車輛,使用第10圖進行說明其構造。第10圖係為顯示電動車輛1之框架2後端部之局部放大立體圖。另外,該實施形態之基本構成由於與使用第1圖至第9圖所說明之前述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所以對與第一實施形態共通之構成要素標示與之前相同的元件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第二實施形態之電動車輛1,係如第10圖所示在控制單元30中,將馬達20與馬達驅動部50構成為一體。藉此,在馬達20與馬達驅動部50之間,即無需使用供直接安裝用之例如端子或匯流排等。
於是,藉由將電池組40收容在框架2的電池收容部2b而連接電池組40的連接接頭部42與控制單元30的電池連接接頭部32,以直接連接方式將馬達20及馬達驅動部50與電池41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電性連接。因此,在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之各個之間的全部電力供應路徑,不需要使用電線束等的電線。結果,可更進一步抑制在電力供應路徑60、61的電力損失,且能夠使構件數及構件重量減低。
以上,雖然說明了有關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之範圍並不限定於此,在不脫離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可實施種種的變更。
例如,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雖提出第1圖所示之機動二輪車作為一例而對作為電動式移動體的電動車輛1進行說明,但作為發明之適用對象的電動車輛並不限定於機動二輪車,亦可為機動三輪車或機動四輪車。此外,對作為發明之適用對象的電動式移動體,係稱為馬達艇(motor boat)等船舶或水上遊物等之乘坐物,復包含有以馬達作為驅動源而在無人搭乘之無人下進行移動的移動體。
此外,在前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採用連接端子部或者連接接頭部將在馬達20、電池41、馬達驅動部50之各個之間的電力供應路徑及信號路徑直接連接,但亦可將連接端子部取代為連接接頭部,將連接接頭部取代為連接端子部。此外,亦可採用不使用匯流排等之電線的其他連接方法而直接連接。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為能夠利用在以馬達作為驅動源之所有電動式的移動體。
1...電動車輛(電動式移動體)
2...框架
2b...電池收容部
2c...控制單元收容部
2d...馬達收容部
3...前輪
4...後輪
20...馬達
21...連接端子部(電力端子)
22...連接接頭部(信號端子)
30...控制單元
31...控制部
32...電池連接接頭部(電力端子及信號端子)
33...馬達連接端子部(電力端子)
34...馬達連接接頭部(信號端子)
35...操作系統連接接頭
40...電池組
41...電池
42...連接接頭部(電力端子及信號端子)
50...馬達驅動部
51...變流器電路部
60、61...電力供應路徑
70、71...信號路徑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電動式移動體(電動車輛)之一例的立體圖。
第2圖係為顯示第1圖之電動車輛的構成的方塊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圖之電動車輛的框架的立體圖。
第4圖係為顯示與第3圖同樣的框架的立體圖,且為顯示拆除外蓋(cover)的狀態之圖。
第5圖係為顯示與第4圖同樣的框架的立體圖,且為顯示取出內部構成要素的狀態之圖。
第6圖係為顯示在第5圖的框架後端部安裝馬達之狀態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第7圖係顯示在第6圖的框架後端部安裝控制單元之狀態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第8圖係為顯示在第7圖的控制單元連接電池組之前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9圖係為顯示在第7圖的控制單元連接電池組之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10圖係為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電動式移動體(電動車輛)之框架後端部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20...馬達
21...連接端子部(電力端子)
22...連接接頭部(信號端子)
30...控制單元
32...電池連接接頭部(電力端子及信號端子)
33...馬達連接端子部(電力端子)
34...馬達連接接頭部(信號端子)
35...操作系統連接接頭
41...電池
42...連接接頭部(電力端子及信號端子)

Claims (7)

  1. 一種電動式移動體,係具備:馬達;電池,係輸出用以驅動前述馬達之電力;馬達驅動部,係用以調整前述電池所輸出之電力而供應至前述馬達;及電力端子,係設於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個而用以進行供驅動前述馬達之電力的授受;前述電力端子彼此係不使用電線而直接安裝電性連接在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中至少兩個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該電動式移動體具備:控制部,係用以控制前述馬達驅動部;前述馬達驅動部與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一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其中,前述馬達與前述馬達驅動部係構成為一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該電動式移動體具備:信號端子,係設於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個且用以進行控制信號的授受;前述信號端子彼此係直接安裝或以匯流排電性連接在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中至少兩個 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該電動式移動體具備:框架,係用以支撐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個;以及收容部,係用以收容設於前述框架之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其中,前述框架係形成為筒狀,且用以收容前述馬達、前述電池、前述馬達驅動部之各個的各個前述收容部係形成在前述框架內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動式移動體,其中,供前述電池用的前述收容部係由以前述框架的上面部作為開口而朝下方凹陷之凹部所構成;而供前述馬達及前述馬達驅動部用的前述收容部係由以前述框架之一方的側面部作為開口而朝另一方之側面部凹陷之凹部所構成。
TW100141773A 2011-02-28 2011-11-16 電動式移動體 TWI4295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2795 2011-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5245A TW201235245A (en) 2012-09-01
TWI429555B true TWI429555B (zh) 2014-03-11

Family

ID=4675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1773A TWI429555B (zh) 2011-02-28 2011-11-16 電動式移動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429555B (zh)
WO (1) WO2012117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4180B2 (ja) * 2013-11-13 2017-12-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NL2012245C2 (en) 2014-02-12 2015-08-17 Royalty Bugaboo Gmbh A foldable vehicle.
US10967934B2 (en) 2014-12-17 2021-04-06 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 Limited Electric drive wheel hub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NL2020841B1 (nl) * 2017-04-26 2019-01-28 Vanmoof Bv Frame voor een rijwiel, connector en rijwiel
US20210214037A1 (en) * 2018-04-17 2021-07-15 Vanmoof B.V. Bicycle with Connector Function, Bicycle Connector and Bicycle Cassette
TWI641521B (zh) 2018-06-19 2018-11-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及電動自行車
CN112399945B (zh) * 2018-07-13 2022-09-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0887B2 (ja) * 2002-04-26 2006-03-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インバータ一体型モータ
JP4327618B2 (ja) * 2004-02-05 2009-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回転電機を備えた車両
JP2009032997A (ja) * 2007-07-28 2009-02-1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7641A1 (ja) 2012-09-07
TW201235245A (en) 201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9555B (zh) 電動式移動體
JP6645739B2 (ja) 一体型ユニット
JP5643687B2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US8739908B2 (en) Motor driven vehicle
CN103889832B (zh) 跨乘式电动交通工具
US8485300B2 (en) Sports type, saddle type electric vehicle
JP5595228B2 (ja) 電動車両
EP2502818B1 (en) Throttle sensor mounting structure
US20120181097A1 (en) Electric vehicle
JP5208095B2 (ja) 電動二輪車
JP5421145B2 (ja) コネクタ
JPWO2012085986A1 (ja) 電動二輪車
US11437883B2 (en) Drive unit
JP2012096587A (ja) 電動車両の電装部品搭載構造
CN111989260A (zh) 鞍乘型电动车辆
CN111114676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2016182930A (ja) 電動車両の配線構造
US20220033034A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112638762B (zh) 跨骑型车辆
WO2021002328A1 (ja) 駆動ユニット
JP2023015904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17043048A (zh) 跨骑型车辆
WO2022195604A1 (en) A vehicle with a drive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