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3313B - 連接器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3313B
TWI413313B TW099135547A TW99135547A TWI413313B TW I413313 B TWI413313 B TW I413313B TW 099135547 A TW099135547 A TW 099135547A TW 99135547 A TW99135547 A TW 99135547A TW I413313 B TWI413313 B TW I4133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asing
locking
casing
lock
wir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5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6050A (en
Inventor
Hiroaki Hara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6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6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3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33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9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mov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linearly, e.g. slid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裝置
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係有關連接器裝置,其具備:接觸件,係在安裝有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FPC)或可撓性平板狀纜線(FFC)等配線板狀構件的情況下,為了使設在該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與其他配線基板形成電性連接,而與設在安裝後之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接觸連接;及鎖止部,係用以卡止安裝後之配線板狀構件以阻止非必要的脫離。
擬構裝於各種電子機器之較小型的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可撓性平板狀纜線等配線板狀構件,在被安裝至已安裝有各種電氣零件之主配線基板時,多採用電性連接於該主配線基板而固定之連接器裝置進行。在該種用以將配線板狀構件安裝至主配線基板時使用之連接器裝置中,具有導電性之接觸件,用來與設在欲安裝於其之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接觸連接,透過該接觸件,使得設置在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與設在主配線基板之配線部中的端子電性連接。
在習知的提案中,例如,將作為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配線板狀構件安裝在主配線基板時所用之連接器裝置,具有設有供配線板狀構件***之***部、配置在主配線基板之由絕緣材料所形成的外殼(housing)。又例如,其中具備:複數個接觸件,其被排列設置在外殼而與設在主配線基板之配線端子連結,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而被***外殼時,與設置在該配線板狀構件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彼此對應;導電性殼體(shell),其係用於調整複數個接觸件之特性阻抗,並有隔離來自外部之電磁波雜訊的效果,對外殼以部分覆蓋或全體覆蓋之方式配置,並與設在主配線基板之接地端子連結;及致動器,其以能相對外殼旋動之方式設置,並與複數個接觸件彼此卡合,在旋動時使複數個接觸件各自之動作部位移,藉此使複數個接觸件成為與複數個訊號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之狀態,或是藉此而解除其與複數個訊號連接端子部之接觸連接之狀態。又,藉由使複數個接觸件處於與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的狀態,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間之電性連接狀態。
再者,在習知提案中之將配線板狀構件安裝至主配線基板時所使用之連接器裝置中,有種提案係雖具有上述之外殼、上述之複數個接觸件、與導電性殼體,但不具備設置成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而被***外殼時,使設在外殼內之複數個接觸件自動的與設在已***之配線板狀構件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在此種構成中,只需將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而適當的***外殼,即可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性連接狀態。
在該類習知提案之連接器裝置中,無論是具備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或不具備該種致動器之任一情況,例如當作為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而被***配置在主配線基板之外殼,配置在外殼內之複數個接觸件,與***於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訊號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藉此而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性連接狀態時,皆必需要能避免發生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之事態。理所當然,為了適當地維持配置在外殼內之複數個接觸件與***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之狀態,必須要使通過***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能穩定的維持在該狀態,而且能避免發生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之事態。
因此,在習知提案(例如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裝置,係屬於具有上述之外殼、複數個接觸件、導電性殼體、及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者,其具備卡止手段,係卡合於通過***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以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又例如,在習知提案(例如專利文獻2)之連接器裝置,係屬於具有上述之外殼、複數個接觸件、及導電性殼體,但並不具備可相對外殼旋動之致動器者,其具備卡止手段,係卡合於通過***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以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
在專利文獻1所示之連接器裝置,係在導電性殼體(隔離板11)的一部分形成有可如同蹺蹺板般位移的卡止手段(鎖止部11c),在該卡止手段之中,設有朝導電性殼體之內側彎曲之卡止端部(爪部11d)。又,卡止手段,係對應於可相對外殼(外殼3)而旋動之致動器(致動器9)之旋動操作而位移。
在此狀態下,當配線板狀構件(FPC21)被***外殼內之收容空間(FPC收容空間34)後,在進行致動器朝第1方向之旋動操作時,配置在外殼內之複數個接觸件(第1之接觸件5、第2之接觸件6),藉由形成於致動器之凸輪(凸輪部92、93)而位移,而與***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在此同時,卡止手段則是藉由形成於致動器之凸輪(凸輪部94)而位移,使得設在其內的卡止端部卡合於設在已***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的卡合部(缺口21a)。藉此,可阻止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
之後,在設置於卡止手段之卡止端部卡合於設在***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狀態下,若將致動器朝著與第1方向逆向之第2方向進行旋動操作,則形成於致動器之凸輪(凸輪部94)可允許解除卡止手段中設於其之卡止端部與設置在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卡合之狀態。藉此,***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處於可從外殼脫離之狀態。
又,在專利文獻2所示之連接器裝置,具備有導電性殼體(殼體4),其係設在外殼(外殼本體2)且以可相對其旋動之方式而設置。又,在導電性殼體之一部分形成有板式彈簧狀的卡止手段(足部46),在該卡止手段之前端部設有朝導電性殼體之內側之卡止突起(卡止突起44)。
該種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導電性殼體,其整體配置在接近於外殼且位在外殼下方之位置,在該狀態下,當配線板狀構件(FPC)通過***部(***口21)而被***外殼後,配置在外殼內之複數個接觸件(接觸件3(上部接觸件31、下部接觸件32)),與被***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訊號連接端子部分別接觸連接,且設置在卡止手段之卡止突起,係卡合於設在***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FPC卡合孔)。藉此,可阻止***於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
之後,當設置在卡止手段之卡止突起卡合於設在***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時,若將可相對外殼旋動之導電性殼體,旋動操作成位於相對外殼豎起之位置,則形成於導電性殼體之卡止手段亦會隨著導電性殼體而位移,使得設在其內之卡止突起解除了其與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間之卡合。藉此,***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處於可從外殼脫離之狀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52993號公報(段落0016,0017,0033~0043,圖1,圖5、6)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92574號公報(段落0026,0027,0031~0034,圖1~6)
如上述,習知提案中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之配線板狀構件安裝在主配線基材時所用之連接器裝置中,有具備卡止手段俾用以阻止已***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者,其中之卡止手段,係對應於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的旋動操作而位移;或者是,在習知提案中具備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導電性殼體,並且在該導電性殼體的一部分形成卡止手段。
在該種卡止手段係對應於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之旋動操作而位移之習知連接器裝置中,必需要具備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此一因素成為連接器裝置之製造成本居高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在使卡止手段形成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或是處於卡止解除狀態時,必需要對致動器施以相對外殼而旋動之操作,為了要進行相關之操作,必需在連接器裝置的周圍設置非必要的空間。
又,在具備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導電性殼體,並在該導電性殼體的一部分形成卡止手段之習知連接器裝置中,由於導電性殼體係相對外殼而旋動,因此,不能將導電性殼體作為將連接器裝置固定於主配線基板時之用,而必需另外具有用來將連接器裝置固定於主配線基板的構件(壓制構件),此一因素成為連接器裝置之製造成本居高的要因。
再者,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配線板狀構件安裝在主配線基板時所用的連接器裝置中,不見得需要有導電性殼體隨著通過處理中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訊號連接端子及與其接觸連接之連接器裝置之接觸件所傳送的訊號特性,而發揮對於複數個接觸件之阻抗特性調整功能、及發揮隔離外來電磁波雜訊的效果;上述之導電性殼體係指,部分或整體的覆蓋於外殼並與設在主配線基板之接地端子連結者。因此,當連接器裝置中所需處理之訊號,不必有以導電性殼體來對複數個接觸件發揮特性阻抗調整功能、以及隔離外來電磁波雜訊之效果時,例如,基於降低成本的考量,亦可考慮不具備導電性殼體之方式。
然而,此種不具備導電性殼體之連接器裝置,無法如上述之習知提案之連接器裝置所述般的具有在導電性殼體形成之卡止手段,以供發揮阻止***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的效果。
有鑑於此,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係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可撓性平板狀纜線等配線板狀構件安裝至其他配線基板時所用之連接器裝置,其具備設有板狀構件***部之外殼、及在外殼內排列設置之複數個接觸件,其中並不需要可相對外殼而旋動之致動器等,且,導電性殼體亦不要求能相對外殼而旋動,甚至於,亦可不具備導電性殼體本身,藉此,能以較少的零件數目而實現製造成本的降低,在該狀態下,能確實的實施卡止,以阻止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地從外殼脫離,且上述之卡止狀態的解除,亦能確實的實施。
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由第1項至第9項所載之發明(以下稱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具備:外殼,設有板狀構件***部,並具有與配線基板對接或接近之一端面部及與其對向之另一端面部,配置在該配線基板上;複數個接觸件,係排列配置在外殼,當取得與設在配線基板之配線端子連結之狀態、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而***於外殼時,與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接觸連接;以及構裝用補強模具,係分別配置於外殼在複數個接觸件之排列方向之兩端部,用於將外殼構裝至配線基板;在構裝用補強模具設有鎖止部,其用以取得將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卡止狀態,且一端部在外殼之另一端面部側露出且另一端部卡合於鎖止部之鎖止解除部係與外殼一體形成且設成可相對外殼移動;在鎖止部取得卡止狀態下,對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外殼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會朝外殼之一端面部側移動,使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解除對鎖止部之卡止狀態。
尤其是,在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3項所載之本發明的連接器裝置中,鎖止部具備在外殼內與設在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卡合以形成將該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之卡止部、及將該卡止部支承成可位移之彈性臂部,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卡合於彈性臂部,在卡止部與設在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卡合之狀態下,對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外殼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會使鎖止部之彈性臂部產生彈性變形以使卡止部位移,而解除該卡止部與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卡合。
再者,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6項所載之連接器裝置中,在鎖止部具備在外殼內與設在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卡合以形成將該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之卡止部、及將該卡止部支承成可位移之彈性臂部之狀態下,卡合部中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部側之端部,係配置成接近於外殼中設有板狀構件***部之部分。
上述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板狀構件***部係設在外殼)而***配置於配線基板之外殼時,排列設置在外殼之複數個接觸件,會與***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接觸連接,且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之鎖止部在外殼內形成將***之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卡止狀態。又,在鎖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形成卡止狀態時,與外殼一體成形且具有在外殼中與對接或接近於配線基板之一端面部對向之另一端面部側露出之一端部與卡合於鎖止部之另一端部之鎖止解除部,對其一端部施加朝導電性殼體內之方向之按壓力,則會朝外殼之一端面部側移動,而形成解除另一端部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之狀態。
承上述,鎖止部如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3項之連接器裝置般,在構成中具備與設在***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卡合以形成將該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之卡止部、及將該卡止部支承成可位移之彈性臂部,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卡合於該彈性臂部。構成鎖止部之卡止部,係例如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連接器裝置般,卡合部中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部側之端部,係配置成接近於外殼中設有板狀構件***部之部分。又,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時,鎖止部之卡止部自動的與設在已***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卡合,而形成將該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而能阻止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的從外殼脫離。
之後,在鎖止部之卡止部卡合於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狀態下,對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向外殼內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如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裝置般,會使鎖止部之彈性臂部產生彈性變形以使卡止部位移,而解除該卡止部與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的卡合。藉此,藉由對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外殼內之方向之按壓力,可形成解除在外殼內鎖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狀態,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可從外殼脫離之狀態。
在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如上述,在對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板狀構件***部係設在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以在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之排列方向端部設置的構裝用補強模具中所設之鎖止部來實施卡止並藉由與外殼一體成形之鎖止解除部來解除由鎖止部形成之卡止時,並不需設有例如可相對外殼旋動之致動器,此外,亦不要求導電性殼體可相對外殼旋動,甚至於,不具備導電性殼體本身亦可。其結果,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能以較少之零件數目而有效降低製造成本。
又,僅是將配線板狀構件通過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部而***外殼內,即可確實的對配線板狀構件以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之鎖止部來形成卡止,且僅是對在外殼中與對接或接近於配線基板之一端面部對向之另一端面部側露出之鎖止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外殼內之方向之按壓力即可對配線板狀構件解除鎖止部所形成之卡止,因此,由鎖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形成之卡止,能藉由極簡單之操作而予解除,且不需為了相關之操作而在鎖止解除部的周圍設置非必要的空間。
特別是,在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裝置中,在藉由鎖止部之彈性臂部支承成可位移之卡止部卡合於設在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狀態下,對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外殼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會使鎖止部之彈性臂部產生彈性變形以使卡止部位移,而能解除該卡止部與設在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卡合,因此,鎖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形成之卡止、及鎖止部之卡止的解除,能更確實的實施。
又,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連接器裝置中,在藉由鎖止部之彈性臂部支承成可位移之卡止部卡合於設在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而形成將該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下,若從外部朝配線板狀構件施加欲使其從外殼脫離之方向之力,而使設置在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對於其所卡合之卡止部施加了朝向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部之方向之力時,在卡止部中之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部側的端部,係抵接於被設計成與其接近之外殼中之設有板狀構件***部的部分。藉此,卡合部(卡合部係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作用於其所卡合之卡止部之力、即朝向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部方向的力,係透過卡止部而被在外殼中設有板狀構件***部的部分所承受。藉此,上述之力不會傳達至鎖止部之彈性臂部,其結果,可避免彈性臂部發生非所願的變形。
藉由以下所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來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
(實施例)
圖1(由正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2(由背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及圖3(前視圖),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一例。
在圖1、圖2、及圖3中,構成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連接器裝置10,具備有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所形成之外殼11。在外殼11中,如圖1及圖3所示,在其正面側部分設有板狀構件***部12,板狀構件收容空間係從板狀構件***部12朝外殼11的內部延伸。在形成於外殼11內部之板狀構件收容空間中,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後述示例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係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其中。
外殼11可舉例為,具有與未圖示之主配線基板成對接或接近狀態之端面部13、及與端面部13對向之端面部14,並將端面部13以對接或接近於主配線基板之方式將之配設於主配線基板。在圖1~圖3中,端面部13係下方端面部,又,端面部14係上方端面部。
外殼11中,各以彈性導電材料而形成之複數個接觸件15,係沿著外殼11之長邊方向(左右方向)而排列設置。複數個接觸件15,例如,係為了與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成為接觸連接狀態而設置,具體而言可舉例為,作為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中之複數個訊號連接端子部、接地連接端子部、或電源連接端子部成為接觸連接狀態之用之訊號用、接地用、或電源用之接觸件用途者。
如同圖3之Ⅳ-Ⅳ線剖面所展開之圖4所示般,複數個接觸件15的每一者當中,設有連接端子部15a,其係如同圖2所示般地從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被導至外殼11外部,用以與配置有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中之配線端子成連接狀態。又,在複數個接觸件15中之每一者當中,其被配置在外殼11內的部分,各設有按壓接觸部15b,用以將彈性按壓力作用於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被***於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配線中之連接端子部,使其成為接觸狀態。其等之複數個接觸件15之每一者當中的主要部分,係例如圖2所示般的由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朝著外殼11的內部以按壓方式***。
又,在外殼11之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長邊方向、即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分別配置有在將外殼11構裝至主配線基板時所用之構裝用補強模具16、17。構裝用補強模具16,係將金屬板材衝壓並予以彎折加工而形成,係部分覆蓋外殼11之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之一端部(由正面側觀察係位在左側之端部,以下稱為左端部),具有用來安裝至主配線基板之基板安裝部18。同樣的,構裝用補強模具17亦是將金屬板材衝壓並予以彎折加工而形成,係部分覆蓋外殼11之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之另一端部(由正面側觀察係位在右側之端部,以下稱為右端部),具有用來安裝至主配線基板之基板安裝部19。
在將外殼11構裝至未圖示之主配線基板時,外殼11係以將其端面部13對接或接近於主配線基板之方式而成為配置於主配線基板之狀態,在該狀態下構裝用補強模具16所具有之基板安裝部18、及構裝用補強模具17所具有之基板安裝部19,以例如焊接方式而安裝固定在主配線基板。又,在此際,複數個接觸件15中之每一個連接端子部15a,係藉由例如焊接方式而與構裝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中之配線端子成為連接狀態。其結果,連接器裝置10之整體,與主配線基板成為電性連接狀態而安裝。
當作為配線板狀構件之例如可撓性平板狀配線,通過設置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而***於已被構裝在主配線基板之外殼11時,在外殼11內的複數個接觸件15之每一者,係以其按壓接觸部15b將彈性按壓力作用於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中對應關係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而形成接觸狀態。藉此,複數個接觸件15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乃個別的成為接觸連接狀態,而被***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遂透過複數個接觸件15而與已構裝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中之配線端子成為連結狀態。
如圖5所示,配置於外殼11左端部之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於設置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之相鄰位置部分,形成有鎖止部20,用來對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被***外殼11之配線板狀構件,例如可撓性平板狀纜線形成予以卡止之狀態。鎖止部20之構成中具備:彈性臂部22,其構成從配置在外殼11之端面部13側之第1平板狀部21先朝向外殼11之正面側部分延伸後,再折返至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然後往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延伸之框狀體;及卡止部23,其係藉由彈性臂部22以可位移之方式而予支承。
又,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設有配設在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並與第1平板狀部21對向之第2平板狀部24,在第2平板狀部24中形成有缺口部25。上述之第1平板狀部21、用以構成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與卡止部23、及第2平板狀部24,係形成為一體。
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係由彈性臂部22朝第2平板狀部24形成豎立之突起,並以其端面部形成為傾斜面23a,該傾斜面23a,係沿著例如作為配線板狀構件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之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往外殼11***之方向形成,且為傾斜上昇狀。又,卡止部23係將形成該傾斜面23a之部分,卡合於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之作為配線板狀構件示例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中所設之卡合部。
如同將圖3之Ⅵ-Ⅵ線剖面展開後之圖6所示般,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在外殼11中,其形成該傾斜面23a之部分中的最上方部,係接近於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的部分,且,在其中之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側的端部23b,係設在接近於外殼11中之設有板狀構件***部12之部分的位置。
又,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形成有***卡合突起部26及27,係供***於在外殼11之正面側部分所設置之狹縫內。
配設在外殼11之右端部之構裝用補強模具17,亦與構裝用補強模具16具相同構成,與構裝用補強模具16成為左右對稱。因此,構裝用補強模具17亦具有與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由彈性臂部22及卡止部23所構成之鎖止部20、相對向之第1平板狀部21及第2平板狀部24、缺口部25、卡合突起部26及27功能各自相當之構成物,亦即形成有由彈性臂部及卡止部所構成之鎖止部、相互對向之第1及第2平板狀部、缺口部、及卡合突起部。
一方面,在外殼11中,設置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其係配置在外殼11的左端部)之鎖止部20所對應的部位,係以可移動之方式而設有鎖止解除部30,又,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其係配置在外殼11的右端部)之鎖止部所對應的部位,係以可移動之方式而設有鎖止解除部31。上述之鎖止解除部30及31,係用以解除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對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係作為配線板狀構件之示例)所形成之卡止狀態者。
設在外殼11之鎖止解除部30,係如將圖3之Ⅶ-Ⅶ線剖面展開後之圖7所示般,係藉連結部32而連結至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而與外殼11成為一體。連結部32具有彈性,可在圖7中之上下方向擺動、亦即擺動於外殼11之端面部13朝端面部14之方向、及上述之反向,藉此,鎖止解除部30整體,可對應於其所受到之操作而處於可在圖7之上下方向移動的狀態。
該鎖止解除部30亦如圖8所示般,在圖7及圖8各自之上下方向、亦即由外殼11之端面部13朝端面部14之方向及其反向,具有相互對向之一端部33及另一端部34。又,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係從外殼11內通過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平板狀部24形成之缺口部25,而露出於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並以在平板狀部形成外擴之方式,而形成了在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朝外突出之一對末端突出部33a。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34,在外殼11內,係抵接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的臂部22而成卡合狀態。再者,位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與另一端部34間之中間部分,形成了在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朝外突出之一對中間突出部35。藉此方式,鎖止解除部30係設置成與外殼11成為一體之可移動式,其一端部33係在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露出,且另一端部34係卡合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
如所示,對透過連結部32而被支承於外殼11之背面部側部分之鎖止解除部30,若是在其一端部33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則鎖止解除部30整體會由一端部33側朝另一端部34側之方向移動,亦即,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側之方向因為受按壓而移動,而使得由另一端部34所卡合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發生彈性變形,又,一旦對該一端部33不再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則會因為另一端部34所卡合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的復原彈性變形,使得鎖止解除部30整體由另一端部34側朝一端部33側之方向移動、亦即朝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之方向移動,而發生復原移動。此際,鎖止解除部30之按壓移動範圍的限制機制,係由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所形成之一對末端突出部33a,抵接於設在外殼11之鎖止解除部30附近位置、且各形成抵接面之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36(詳見後述),而限制之。
設在外殼11之鎖止解除部31,亦與鎖止解除部30具相同構成,與鎖止解除部30成為左右對稱,鎖止解除部31係藉由相當於將鎖止解除部30連接至外殼11背面側部分之連結部32者、即圖示於圖17及圖18之連結部37,將之連結至外殼11的背面側部分。因此,鎖止解除部31具備有各與鎖止解除部30所具備之一端部33及另一端部34、一對末端突出部33a及一對中間突出部35功能相當之構成物、即一對端部、一對末端突出部、及一對中間突出部。
又,鎖止解除部31所具備之與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相當之一端部,係由外殼11內通過形成於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缺口,而露出於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又,鎖止解除部31所具備之與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34相當之另一端部,係在外殼11內中抵接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而成卡合狀態。在該狀態下,若朝著鎖止解除部31所具備之與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相當之一端部,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此時之鎖止解除部31所進行之按壓移動,相同於對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30的按壓移動。
再者,在外殼11中之鎖止解除部31附近的部分,為了要限制鎖止解除部31之按壓移動的範圍,而設有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其相當於用以限制鎖止解除部30之按壓移動範圍之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36。
如上述,在連接器裝置10中,在該外殼11之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的兩個端部(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別配置有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與其對應之鎖止解除部30,以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與鎖止部20相當)及與其對應之鎖止解除部31。
圖9及圖10,係在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的左端部中,設置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與設在外殼11之鎖止解除部30的相互配置關係。當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其整體係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側之方向移動(因被按壓而移動);在圖9,係表示在鎖止解除部30未發生按壓移動時的狀態,在圖10,係表示在鎖止解除部30已發生按壓移動時的狀態。
在圖9中,係由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34抵接卡合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的彈性臂部22,但此時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並未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在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並未發生彈性變形。相對於此,在圖10之中,係在由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34抵接卡合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的狀態下,對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的按壓力,藉此,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34,會將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按壓向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之側,而使彈性臂部22發生彈性變形。此時,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係將其所支承之卡止部23,由圖9所示的位置,往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附近的位置位移。
在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的右端部中,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以及設在外殼11之鎖止解除部31間的相互配置關係,係相同於上述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與設在外殼11之鎖止解除部30間的相互位置關係。
圖11及圖12,係在連接器裝置10中透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其係作為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示例。
在圖11及圖12所示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具備補強板41,圖11表示由補強板41之表面側觀察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圖12表示由補強板41之背面側觀察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補強板41之表側之面,被絕緣被膜42所覆蓋,在補強板41之一端部之覆蓋於表側面的絕緣被膜42的上方,排列設置有各由導電材料而形成為細短棒狀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在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排列配置之補強板41的一端部,係形成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的一端部。
在具有上述補強板4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隔著排列配置在其一端部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而相互對向之一對側緣部,各形成了分別形成缺口之卡合部44及卡合部45。又,在一對側緣部的一方,較卡合部44位在前端側的部分,係作為前端平板部46,另外,在一對側緣部的另一方,較卡合部45位在前端側的部分,係作為前端平板部47。
一對之卡合部44及卡合部45,係各自形成缺口,然而,若是取代其等之缺口,而形成分別配置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一對側緣部的一對卡合孔亦可。又,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補強板41的表側,除了在覆蓋此面之絕緣被膜42上所排列配置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一對卡合部44、卡合部45(或形成有一對卡合孔之部分)之外,其餘的部分則被覆蓋膜48所覆蓋。
圖13所示之狀態係表示,在圖11及圖12所示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在連接器裝置10中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被***外殼11的狀態。在圖13中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係表示補強板41的表側。
如圖13所示,在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時,首先,如圖14所示,在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的左端部,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之形成有傾斜面23a的部分,係由補強板41的背面側抵接於位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4之前端側的前端平板部46(該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係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在此際,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係藉由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前端平板部46,而被朝著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第1平板狀部21按壓、亦即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側按壓,並隨著鎖止部20中之蟬性臂部22的彈性變形,而被位移至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之附近位置。
又,儘管圖示中予以省略,在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的右端部,設置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中形成有傾斜面的部分,由補強極41之背側抵接於較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卡合部45位在前端側之前端平板部47(該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係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在此際,鎖止部之卡止部,係藉由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前端平板部47,朝著構裝用補強模具17中之第1平板狀部按壓、亦即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側按壓,並隨著在鎖止部之彈性臂部之彈性變形,而被位移至構裝用補強模具17中之第1平板狀部之附近位置。
接著,當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被進一步地朝外殼11的內部***後,如圖15所示,在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的左端部,於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中之形成有傾斜面23a的部分,係從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前端平板部46脫離,然後藉助於在鎖止部20中之彈性臂部22的彈性復原,而被位移至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遠離第1平板狀部21的位置(原來位置),而卡合於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卡合部44,而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卡止。
又,儘管在圖示中已予省略,在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的右端部,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中形成有傾斜面的部分,亦從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前端平板部47脫離,並藉助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中之彈性臂部的彈性復原,而被位移至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中遠離第1平板狀部的位置(原來位置),卡合於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卡合部45,而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卡止。
此時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已結束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對外殼11的***,其係位在外殼11內之正規***位置,藉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而受到卡止,而處於可避免非必要的由外殼11脫離的狀態。亦即,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僅是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適當地***外殼11,即可藉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而對其形成卡止狀態,而能處於可避免非必要的由外殼11脫離的狀態。
在此時,設置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中形成有傾斜面23a的部分,係由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前端平板部46脫離,藉此而使彈性復原之鎖止部20的彈性臂部22,與外殼11的一部分彈性抵接,而發生喀嚦聲。同樣的。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之形成有傾斜面的部分,係由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前端平板部47脫離,藉此而同樣使彈性復原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與外殼11的一部分彈性抵接,而發生喀嚦聲。如上述,由於可利用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在與外殼11之一部分彈性抵接時發生的喀嚦聲來確認下述狀態,亦即,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已結束通過板狀構件***部12往外殼11的***,而被定位在正規的***位置,並處於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所形成之卡止狀態。
承上述,當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結束了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往外殼11的***,因而被定位在正規之***位置時,在外殼11內排列設置之複數個接觸件15中之各個連接端子部15a,係由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表面側彈性抵接於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當中之互相對應者。藉此,排列設置在外殼11之複數個接觸件15,乃分別與***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的各者形成接觸連接狀態,***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乃透過複數個接觸件15,而與已構裝有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中所設置之配線端子成連結狀態。
在該狀態下,若是從連接器裝置10的外部,朝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施加欲使其自外殼11脫離之方向之力,使得設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4及45,朝著各與其成卡合狀態之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發生施力作用,該力之方向係朝向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此時,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中之板狀構件***部12側的端部23b、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23中之板狀構件***部12側的端部,係各自抵接於以接近狀態設置於外殼11中之設有板狀構件***部12的部分。藉此,設置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4及45所作用在卡止部23(係指與其成卡合狀態之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及卡止部(係指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之作用力、即朝向板狀構件***部12的作用力,係透過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而由在外殼11中之設有板狀構件***部12的部分所承受,而不會傳達至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的彈性臂部22、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其結果,可避免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發生非預期之變形。
之後,如圖16所示,在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的左端部,藉由對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施加之操作,對其加諸了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使鎖止解除部30整體隨著連結其與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之連結部32的擺動而成為傾斜狀態,且被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之側移動,又,在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的右端部,鎖止解除部31整體係與鎖止解除部30相同的,成傾斜狀態而被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之側移動,此時之鎖止解除部30,係藉由其另一端部34,將設置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朝著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之方向按壓,造成其發生彈性變形,而被移動至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附近,又,鎖止解除部31係與鎖止解除部30進行相同動作,將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移動至構裝用補強模具17中之第1平板狀部附近。
被移動至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附近之彈性臂部22,係將其所支承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位移至構裝用補強模具16中之第1平板狀部21之附近位置,又,被移動至構裝用補強模具17中之第1平板狀部附近之鎖止部(鎖止部係指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內者)的彈性臂部,係將其所支承之鎖止部的卡止部,位移至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中之第1平板狀部之附近位置。其結果,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卡止部23,乃解除了形成有傾斜面23a部分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4間的卡合狀態,又,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之卡止部,亦解除了形成有傾斜面之部分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5間的卡合狀態,而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由卡止狀態解除,亦即,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所對其形成的卡止狀態,遂經此而解除。藉此,***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成為可自如地從外殼11脫離的狀態。
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一對卡合部44及卡合部45,係由形成一對卡合孔來取代一對缺口部之情形時,亦是採取與上述相同的方式,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來形成對於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的卡止狀態,並且以同樣方式,使用鎖止解除部30及鎖止解除部31,來解除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所形成的卡止狀態。
圖17及圖18,係以單體來表示連接器裝置10所具備之外殼11,在圖17所示者,係由正面側觀察之外殼11,又,在圖18所示者,係由背面側觀察之外殼11。
在圖17及圖18中的外殼11,如上述,在其正面側部分設有板狀構件***部12,又,在其背面側部分,形成有用來個別配置複數個接觸件15之複數個槽50。再者,在外殼11的左端部,設有鎖止解除部30,其係藉由從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延伸之連結部32所支承,又,在外殼11的右端部,設有鎖止解除部31,其係藉由從外殼11之背面側部分延伸之連結部37所支承。
圖19係以包含圖17之XIX-XIX線剖面之方式來圖示外殼11的左端部;圖20係以包含圖18之XX-XX線剖面之方式來圖示外殼11的左端部,如上述圖19及圖20所示,在外殼11之左端部中之鎖止解除部30的附近位置,設有一對在上述各者形成抵接面之第1移動阻止部36,其與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形成的一對末端突出部33a對向,且除此之外,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與一對中間突出部35之間的位置,亦設有一對突起部51。又,在一對突起部51中之各個與鎖止解除部30之中間突出部35對向的抵接面,形成有第2移動阻止部52,又,亦形成有第3移動阻止部53,其係在一對突起部51中,各個與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與中間突出部35之間的部分成為對向之抵接面。
承上述,在外殼11之左端部中之鎖止解除部30之附近位置,設置有下述各者: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36,其各自形成為抵接面,而與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所形成之末端突出部33a對向;一對第2移動阻止部52,其各自形成為抵接面,而與鎖止解除部30之中間突出部35對向;以及一對第3移動阻止部53,其各自形成為抵接面,而與位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及中間突出部35之間的部分對向。
儘管在圖示中已予省略,在外殼11之右端部之鎖止解除部31的附近位置,亦同樣於上述在外殼11左端部之鎖止解除部30的附近位置之設置方式,而設有下述各者: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其各自形成為抵接面,而與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所形成之末端突出部對向;一對第2移動阻止部,其各自形成為抵接面,而與鎖止解除部31之中間突出部對向;以及一對第3移動阻止部,其各自形成為抵接面,而與位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及中間突出部之間的部分對向。
藉此,假若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過大的按壓力,而使鎖止解除部30往外殼11之端面部13側移動時,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所形成之一對末端突出部33a當中的一方或雙方,會抵接於在外殼11左端部所設置(係設在鎖止解除部30之附近位置)之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36當中之一方或雙方,藉此方式,而由第1移動阻止部36而對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a所形成之末端突出部33a形成卡止狀態,以阻止鎖止解除部30的移動。其結果,當一端部33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過大按壓力時,可確實防止鎖止解除部30發生破損情形。
同樣的,當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過大按壓力,而使鎖止解除部31朝外殼11之端面部13之側移動時,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所形成之一對末端突出部當中的一方或雙方,會抵接於在外殼11右端部所設置(係設在鎖止解除部31之附近位置)之一對第1移動阻止部當中之一方或雙方,藉此方式,而由該第1移動阻止部而對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所形成之末端突出部形成卡止狀態,以阻止鎖止解除部31的移動。其結果,當一端部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過大按壓力時,可確實防止鎖止解除部31發生破損情形。
又,假若對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施加欲使其朝外殼11外之方向之過大的引出力,而使鎖止解除部30朝外殼11之端面部14側移動時,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對中間突出部35當中的一方或雙方,會抵接於外殼11左端部所設置(係設置在鎖止解除部30之附近位置)之一對第2移動阻止部52中的一方或雙方,藉此方式,第2移動阻止部52會對鎖止解除部30之中間突出部35形成卡止狀態,以阻止鎖止解除部30的移動。其結果,若有朝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施加欲使其朝向外殼11外移動之過大的引出力時,可確實防止鎖止解除部30發生破損的情況。
同樣的,當鎖止解除部31的一端部被施加欲使其朝外殼11外方向移動之過大的引出力,而使鎖止解除部31朝外殼11之端面部14之側移動時,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對中間突出部當中的一方或雙方,會抵接於在外殼11右端部所設置(係設置在鎖止解除部31之附近位置)之一對第2移動阻止部當中的一方或雙方,藉此方式,使該第2移動阻止部對鎖止解除部31之中間突出部形成卡止狀態,以阻止鎖止解除部31的移動。其結果,若有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被施加欲使其朝外殼11外方向移動之過大的引出力時,可確實防止鎖止解除部31發生破損的情況。
再者,當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被施加朝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之過大的按壓力,使鎖止解除部30朝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移動時,在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與一對中間突出部35之其中一方之間的部分,會抵接於在外殼11左端部所設置(係設置在鎖止解除部30之附近位置)之一對第3移動阻止部53的其中一方,藉此方式,第3移動阻止部53,會對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與一對中間突出部35之其中一方之間的部分形成卡止狀態,以阻止鎖止解除部30的移動。其結果,若有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33被施加朝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之過大的按壓力時,可確實防止鎖止解除部30發生破損的情況。
又,當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被施加朝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之過大的按壓力,而使鎖止解除部31朝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移動時,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與一對中間突出部之其中一方之間的部分,會抵接於在外殼11右端部所設置(係設置在鎖止解除部31之附近位置)之一對第3移動阻止部的其中一方,藉此方式,該第3移動阻止部,會對在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與一對中間突出部之其中一方之間的部分形成卡止狀態,以阻止鎖止解除部31的移動。其結果,若有鎖止解除部31之一端部被施加朝複數個接觸件15之排列方向之過大的按壓力時,可確實防止鎖止解除部31發生破損的情況。
在使用上述連接器裝置10並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在此係作為配線板狀構件用途)***連接器裝置10所設置之外殼11之應用例中,僅是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即可使被***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3,透過複數個接觸件15,連結於已構裝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中所設置之配線端子,且可使得***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藉助於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而處於適當卡止的狀態。
又,在該狀態下,藉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以對於通過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中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形成卡止狀態時,以及利用與外殼11成一體設置之鎖止解除部30及鎖止解除部31,而對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所形成之卡止狀態予以解除時,並不需設置有例如可相對外殼11而旋動之致動器,並且,亦不需有可相對外殼11成固定或旋動設置狀態之導電性殼體。其結果,在使用連接器裝置10之情形時,能以較少零件數目來達到降低製造成本的效果。
除此之外,僅是對外殼11中之於端面部14側露出之鎖止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及鎖止解除部31的一端部,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即可解除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所加諸於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止狀態,因此,不僅可由極簡單之操作將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對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形成之卡止狀態予以解除,且相關之操作並不需在各鎖止解除部30之周圍設置非必要的空間。
若進一步深究該連接器裝置10則可以了解,藉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以可位移之方式予以支承的卡止部23,來卡合於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所設置之卡合部44時,在該狀態下,當鎖止解除部30中之一端部33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34,會使相對應之鎖止部20之彈性臂部22發生彈性變形,而使卡止部23位移,而解除了該卡止部23與設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4間的卡合狀態,再者,藉由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中之彈性臂部以可位移方式而予支承之卡止部,來卡合於通過板狀構件***部12而***外殼11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中所設置的卡合部45時,在該狀態下,當鎖止解除部31中之一端部被施加朝外殼11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鎖止解除部31之另一端部,會使相對應之鎖止部之彈性臂部發生彈性變形,而使卡止部發生位移,而解除了該卡止部與設在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之卡合部45間的卡合狀態。藉此,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6之鎖止部20及設在構裝用補強模具17之鎖止部對可撓性平板狀纜線40所加諸的卡止狀態,可確實的予以解除。
上述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係將例如可撓性平板狀纜線等配線板狀構件安裝在主配線基板時所使用之連接器裝置,其包含,設有板狀構件***部之外殼、排列設置在外殼之複數個接觸件、以及各配置在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排列方向之兩端部的構裝用補強模具,其能以較少的零件數目來達成製造成本的降低,再且,為了阻止通過板狀構件***部而***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非必要地從外殼脫離,而對其加諸的卡止狀態,及上述卡止狀態的解除,俱能確實的施行,而能廣泛運用在各種電子機器等。
10...連接器裝置
11...外殼
12...板狀構件***部
13、14...(外殼之)端面部
15...接觸件
16、17...構裝用補強模具
18、19...基板安裝部
20...鎖止部
21...第1平板狀部
22...彈性臂部
23...卡止部
23a...(卡止部23之)傾斜面
23b...(卡止部23之)端部
24...第2平板狀部
25...缺口部
30、31...鎖止解除部
32、37...連結部
33...(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
33a...末端突出部
34...(鎖止解除部30之)另一端部
35...中間突出部
36...第1移動阻止部
40...可撓性平板狀纜線
41...補強板
42...絕緣被膜
43...連接端子部
44、45...卡合部
46、47‧‧‧前端平板部
48‧‧‧覆蓋膜
50‧‧‧槽部
52‧‧‧第2移動阻止部
53‧‧‧第3移動阻止部
圖1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從正面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從背面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前視圖。
圖4係圖3之Ⅳ-Ⅳ線剖面所示之剖面圖。
圖5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所具有之構裝用補強模具之示例之立體圖。
圖6係圖3之Ⅵ-Ⅵ線剖面所示之剖面圖。
圖7係圖3之Ⅶ-Ⅶ線剖面所示之剖面圖。
圖8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表示其所具備之鎖止部及鎖止解除部之相互配置關係而由正面側觀察之包含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9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表示其所具備之鎖止部及鎖止解除部之相互配置關係而由背面側觀察之包含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10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表示其所具備之鎖止部及鎖止解除部之相互配置關係而由背面側觀察之包含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11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圖例,係由表側觀察之立體圖。
圖12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可撓性平板狀纜線圖例,係由內側觀察之立體圖。
圖13係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狀態立體圖。
圖14係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途中之狀態圖,係包含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15係表示當已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完全***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例,係由該例中所具備之鎖止部之卡止部而將可撓性平板狀纜線卡止之狀態時之狀態圖,此狀態圖係包含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16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所具備之鎖止部的卡止部對可撓性平板狀纜線解除卡止之狀態時之狀態圖,此狀態圖係包含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17係將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所具備之外殼以單體表示之圖,係由正面側觀察之立體圖。
圖18係將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所具備之外殼以單體表示之圖,係由背面側觀察之立體圖。
圖19係含有圖17之XIX-XIX線剖面所示之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20係含有圖18之XX-XX線剖面所示之部分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10...連接器裝置
11...外殼
12...板狀構件***部
13、14...(外殼之)端面部
16...構裝用補強模具
18...基板安裝部
20...鎖止部
21...第1平板狀部
22...彈性臂部
23...卡止部
23a...(卡止部23之)傾斜面
24...第2平板狀部
30...鎖止解除部
33...(鎖止解除部30之)一端部
40...可撓性平板狀纜線
42...絕緣被膜
44...卡合部
46...前端平板部
48...覆蓋膜

Claims (6)

  1. 一種連接器裝置,具備:外殼,具有設有板狀構件***部之第1部分、與該第1部分對向之第2部分、與配線基板對接或接近之第1端面部及與該第1端面部對向之第2端面部,配置在該配線基板上;複數個接觸件,係排列配置在該外殼,當取得與設在該配線基板之配線端子連結之狀態、配線板狀構件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而***於該外殼時,與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接觸連接;以及構裝用補強模具,係分別配置於該外殼在該複數個接觸件之排列方向之兩端部,用於將該外殼構裝至該配線基板;在該構裝用補強模具,設有鎖止部,該鎖止部係構成為具備:彈性臂部,係從該外殼之第1端面部側,一旦朝向該外殼之該第1部分延伸後,往該外殼之第2端面部側折返,並朝向該外殼之第2部分延伸;以及卡止部,藉由該彈性臂部之折返部分支承成可位移,且其用以取得將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而***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藉由該卡止部卡止之卡止狀態;該鎖止部之該卡止部中之該外殼之第1部分側之端部,係以在對該卡止部作用朝向該板狀構件***部之方向之力時應抵接於該第1部分之方式接近配置於該第1部分,並且一端部在該外殼之第2端面部側露出且另一端部 卡合於該鎖止部之該彈性臂部之折返部分之鎖止解除部係與該外殼一體形成且設成可相對該外殼移動;在該鎖止部取得該卡止狀態下,對該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該外殼內之方向之按壓力時,該鎖止解除部會朝該外殼之第1端面部側移動,使該鎖止解除部之另一端部解除對該鎖止部之該卡止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鎖止部之該彈性臂部,構成從該外殼之第1端面部側往該外殼之第2端面部側折返並延伸之框狀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鎖止部之卡止部成為與設在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而***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卡合者,當該卡止部卡合於該卡合部時,該鎖止部之彈性臂部係彈性抵接於該外殼之一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在該外殼形成有第1移動阻止部,該第1移動阻止部,在對該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該外殼內之方向之過大之按壓力而使該鎖止解除部朝該外殼之一端面部側移動時,卡止該鎖止解除部之部分以阻止該鎖止解除部之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在該外殼形成有第2移動阻止部,該第2移動阻止部,在對該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朝該外殼外之方向之過大之引出力而使該鎖止解除部朝該外殼之另一端面部側移動時,卡止該鎖止解除部之部分以阻止該鎖止解除部之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在該外殼形成有第3移動阻止部,該第3移動阻止部,在對該鎖止解除部之一端部施加該複數個接觸件之排列方向之過大按壓力而使該鎖止解除部朝該複數個接觸件之排列方向移動時,卡止該鎖止解除部之部分以阻止該鎖止解除部之移動。
TW099135547A 2009-12-04 2010-10-19 連接器裝置 TWI413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6772A JP4982770B2 (ja) 2009-12-04 2009-12-04 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050A TW201136050A (en) 2011-10-16
TWI413313B true TWI413313B (zh) 2013-10-21

Family

ID=4353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5547A TWI413313B (zh) 2009-12-04 2010-10-19 連接器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02567B2 (zh)
EP (1) EP2330688B1 (zh)
JP (1) JP4982770B2 (zh)
KR (1) KR101102170B1 (zh)
CN (1) CN102142631B (zh)
TW (1) TWI413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0622B2 (ja) * 2010-03-01 2014-08-2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コネクタ、及び、平型電線と当該平型電線が接続される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195863B2 (ja) * 2010-10-12 2013-05-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88426B2 (ja) * 2011-02-22 2012-12-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M413241U (en) * 2011-03-28 2011-10-01 Bing Xu Pre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920568B2 (ja) * 2011-06-22 2016-05-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510433B2 (ja) * 2011-06-29 2014-06-0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I474565B (zh) * 2011-07-28 2015-02-21 Dai Ichi Seiko Co Ltd Connector device
KR101235416B1 (ko) * 2011-08-04 2013-02-22 다이-이치 세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장치
JP5780396B2 (ja) * 2011-08-31 2015-09-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03001064B (zh) * 2011-09-15 2015-02-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
TWM429189U (en) * 2011-10-14 2012-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99769B2 (ja) * 2011-11-22 2015-10-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42571B2 (ja) * 2011-11-24 2016-01-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15142B2 (ja) * 2011-12-15 2016-05-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292278B1 (ko) * 2012-01-12 2013-08-01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락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6150980B2 (ja) * 2012-02-08 2017-06-2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3171766A (ja) * 2012-02-22 2013-09-02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870757B2 (ja) * 2012-02-28 2016-03-0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70761B2 (ja) * 2012-02-29 2016-03-0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42677B2 (ja) * 2012-03-08 2016-01-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854272B2 (ja) * 2012-03-12 2016-02-0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839196B2 (ja) * 2012-04-02 2016-01-0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947603B2 (ja) * 2012-04-16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9081B2 (ja) * 2012-04-17 2016-07-0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549821B2 (ja) * 2012-04-17 2014-07-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5594B2 (ja) 2012-06-04 2016-03-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298227B1 (ja) * 2012-07-19 2013-09-2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SG196703A1 (en) * 2012-08-03 2014-02-13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Shielded flexible circuit connector
US8851918B2 (en) * 2012-08-27 2014-10-07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utomatic lock member
JP6267857B2 (ja) * 2012-09-21 2018-0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EP2717387B1 (en) * 2012-10-08 2018-08-01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90681B2 (ja) * 2013-03-13 2015-10-0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008783B2 (ja) * 2013-04-03 2016-10-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04364B2 (ja) 2013-05-31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4365B2 (ja) 2013-06-03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16244B2 (ja) * 2013-06-11 2016-10-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2387B2 (ja) * 2014-03-06 2018-03-1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6282565B2 (ja) * 2014-09-22 2018-02-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809343B1 (ja) * 2014-10-30 2015-11-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004858A (ja) * 2015-06-12 2017-0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フラット回路体と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EP3345249A4 (en) * 2015-08-31 2019-04-17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LEITERPLATTENVERBINDER
JP6689063B2 (ja) * 2015-12-09 2020-04-2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2191370B1 (ko) * 2016-08-17 2020-12-15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0622763B2 (en) * 2016-07-13 2020-04-14 Kyocera Corporation Connector
JP6723875B2 (ja) * 2016-08-26 2020-07-1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785598B2 (ja) 2016-08-26 2020-11-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540674B2 (ja) *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845992B2 (ja) * 2018-03-22 2021-03-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付き機器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038052B (zh) * 2018-08-25 2024-04-16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EP3659645A1 (en) * 2018-11-30 2020-06-03 Sensile Medical AG Drug delivery device
TWI753643B (zh) * 2020-11-09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
CN113206407A (zh) * 2021-04-13 2021-08-03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2315239A (zh) * 2021-09-22 2023-04-0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6659A (ja) * 1996-10-09 1998-05-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ト状導電路用コネクタ
TWM259340U (en) * 2003-08-28 2005-03-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ention mechanism
JP2008192574A (ja) * 2007-02-08 2008-08-21 Smk Corp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3571A (ja) * 1996-04-26 1997-11-11 Kiyousera Elco Kk Fpc/ffc用コネクタ
JP2004193015A (ja) * 2002-12-12 2004-07-08 Sony Corp コネクタ
JP4065966B2 (ja) * 2003-06-06 2008-03-26 大宏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コネクタ
TWI307982B (en) * 2006-01-20 2009-03-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199272B2 (ja) * 2006-08-23 2008-12-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1429B2 (ja) * 2007-07-13 2012-06-13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192203B1 (ja) * 2007-12-26 2008-12-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548803B2 (ja) * 2008-04-24 2010-09-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0033978A (ja) * 2008-07-31 2010-02-12 Molex Inc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201285832Y (zh) * 2008-08-27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915879B2 (ja) * 2009-08-1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6659A (ja) * 1996-10-09 1998-05-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ト状導電路用コネクタ
TWM259340U (en) * 2003-08-28 2005-03-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ention mechanism
JP2008192574A (ja) * 2007-02-08 2008-08-21 Smk Corp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36365A1 (en) 2011-06-09
TW201136050A (en) 2011-10-16
JP4982770B2 (ja) 2012-07-25
US8002567B2 (en) 2011-08-23
CN102142631B (zh) 2014-01-08
EP2330688B1 (en) 2016-09-14
CN102142631A (zh) 2011-08-03
KR20110065309A (ko) 2011-06-15
JP2011119162A (ja) 2011-06-16
KR101102170B1 (ko) 2012-01-02
EP2330688A1 (en)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3313B (zh) 連接器裝置
TWI388089B (zh) 連接器裝置
JP5093340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090060B2 (ja) コネクタ
TWI455410B (zh) Connector device
TWI395379B (zh) Connector device
TWI446647B (zh) 連接器裝置
JP570431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51638B (zh) 連接器裝置
TWI482371B (zh) 可減少接觸不良發生的連接器
JP4750811B2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1303045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1134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464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6281698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8140555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04593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74565B (zh) Connector device
JP6133136B2 (ja) コネクタ
JP2021036502A (ja) 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JP2016046149A (ja) コネク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