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3195B -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195B
TWI363195B TW096111737A TW96111737A TWI363195B TW I363195 B TWI363195 B TW I363195B TW 096111737 A TW096111737 A TW 096111737A TW 96111737 A TW96111737 A TW 96111737A TW I363195 B TWI363195 B TW I3631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film
diffusion film
diffusion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1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07035A (en
Inventor
Eiji Ohta
Toru Abiko
Hirokazu Odagiri
Katsuhiro Doi
Makoto Aoki
Satoko Asaoka
Miki Sudo
Andrew Chakchung Yu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23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2836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27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9228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07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7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1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07Films for enhancing the lumin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136319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常用作液晶顯示裝置之功能膜之透 光光學薄片、一種背光裝置及其所具有的一種液晶顯示裝 置。 【先前技術】 與陰極射線管(CRT)相比,液晶顯示裝置(LCD)具有更大 的減小功率消耗、小型化及薄化之潛能’且各種尺寸之液 晶顯示裝置目前廣泛應用於小尺寸儀器(例如行動電話及 數位相機)中,甚至應用於大尺寸液晶電視機中。在此類 情况下’需要在光度、視角、快速回應性及清晰度之純度 方面進一步改善液晶顯示裝置。 將液晶顧示裝置分類為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與反射型液 晶顯示裝置。特定言之’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一液晶 顯示面板(其係由固持於一對透明基板間的一液晶層構成) 及一背光單元(其用作照明光源)^將背光單元分類成直接 背光型背光單元(具有一直接鄰接液晶顯示面板而置放之 光源)’及邊緣光型背光單元》 在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單元中,光學薄片或膜(例 如光束聚集薄片(包括棱鏡薄片或透鏡薄片))用以使來自光 源之光朝前方之發射方向對齊,及擴散薄片用以改善來自 光源之光之光度一致性(參見日本專利申請公告案第2〇〇6_ 72249 號(文件 1))。 圖8顯示一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一般背光單元。在圖8 118573.doc 1363195 中’參考數字101表示光源,1〇2表示反射式板,103表示 稜鏡薄片’而104表示擴散薄片。棱鏡薄片i〇3係由配置於 一發光侧上之大量具有三角形斷面之棱鏡103a組成。稜鏡 薄片103使自光源101進入其中之光束以及反射式板1 〇2上 朝前方所反射之光束會聚,其係藉由使該等光束在稜鏡之 稜鏡103a之斜面處折射並從中透射而實現。另一方面,一 旦稜鏡薄片103所會聚之光束超過一寬角度範圍,擴散薄 片104即使光束擴散,且允許其發射以使光度一致化。 藉由在一預定厚度之基底之表面上形成(藉由整合式形 成或傳輸式形成)一棱鏡薄片來製造相關技術之稜鏡薄 片。整合式形成包括使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 PC(聚碳酸酯)樹脂之熱壓製程序,及熔融擠壓模製。傳輸 形成一般係(例如)使稜鏡層(通常係由紫外線固化樹脂組 成)固化進而黏附於樹脂薄片。 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告案第Hei 06_102507號(文件2) 說明正面圖中面板光度之改善,其係藉由將一透光透鏡膜 (其一主要表面上具有大量平行配置之稜鏡,而另一主要 表面上具有一平滑表面)置放於光源與液晶面板之間以便 允許自光源所發射之光束在液晶面板之法線方向上對齊。 文件2亦說明將透鏡膜上之稜鏡之間距調整為1〇〇 或更 小,以便防止與面板上之像素間距發生干涉而產生疊紋。 在上述透鏡膜中’在透鏡膜上所形成之棱鏡之斜面上展 現使來自光源之光束朝液晶面板之法線方向會聚之作用, 且理論上係獨立於稜鏡間距。不過,在製造程序中,實務 118573.doc 1363195 上很難穩定地形成稜鏡之頂點及在一長週期期間表現為完 整邊緣之底角。因此,上述頂點及底角傾向於有一定程度 地圓化’因而圓化部分不會有助於改善前光度。因此,任 何藉由窄化透鏡膜之稜鏡間距來防止疊紋之效應均導致圓 化部分增加’且無法獲得一所需較大光度增強比之位準。 此外’對於有意針對頂點形成圓化部分之情況,任何藉由 乍化透鏡膜之稜鏡間距來防止疊紋之效應同樣無法獲得一 所需光度增強位準。 曰本專利申請公告案第Hei 06-102506號(專利文件3)說 明由於那裏所形成之大量稜鏡與液晶面板之像素間距間之 干涉而產生之疊紋的預防,以及正面圖中面板光度之改 善,其係藉由將一透光透鏡膜(其一主要表面上具有大量 平行配置之稜鏡,而其另一主要表面上具有一平滑表面) 置放於光源與液晶面板之間,及進一步將一擴散膜置放於 透鏡膜與液晶面板之間。 不過,視擴散膜之特徵而定,將擴散膜置放於透鏡膜與 液晶面板之間有時也無法獲得所需光度增強位準,因為無 法有效地使用藉由稜鏡而會聚之光束。 熟知的製造上述透鏡臈之方法包括基於以下熱塑樹脂之 處理之製造方法:(1)壓鑄,(2)熱壓製,(3) uv程序,及 (4)擠壓模製,其中基於(3) uv程序及(㈠擠壓模製之製造 方法就生產力而言係較佳的,且就生產速度而言,擠壓模 製更佳。從成本之觀點而言,可將僅需要便宜熱塑樹脂之 擠壓模製程序視為最好的製造方法,因為uv程序因紫外 118573.doc 1363195 線固化樹脂(uv樹脂)之昂貴以及必須使用昂貴膜(例如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作為基底而欠佳。 【發明内容】 近年來,在液晶TV之領域中,有不斷擴大螢幕尺寸之 傾向,且此傾向進而要求增加稜鏡薄片所表示之光學薄片 之尺寸。 通吊使用之光學薄片之厚度為200 μm至300 μπ!,且螢幕 尺寸為50英吋或大於50英吋之光學薄片具有剛性或剛度位 準不足之問題,造成偏轉,且導致難以對其進行正確處 理。亦預期,光學薄片之剛性降低可使背光裝置或液晶顯 示裝置之裝配中之可工作性降級,且由於背光之熱而更可 月&造成偏轉。此可造成干擾光束聚集特徵,進而使影像品 質降級》 另一可能措施可為(例如)厚化包含稜鏡薄片之基底,但 基底厚度過大會使與稜鏡層之整合模製變難。 本發明係在考量上述問題之後而提出,且提供一種能夠 防止由薄片尺寸之擴大而造成之薄片偏轉的光學薄片、背 光裝置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另方面,需要結合螢幕尺寸之擴大而減小功率消耗, 要求液晶顯*裝置能夠有效使用光束,及亦需要滿足其他 特徵。 不過’在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透鏡膜之稜鏡幾何結構之 形成過程中’由於難以製造模頭或完整地傳輸稜鏡幾何結 構而導致頂點有圓化傾向’因此’由於如上所述光束聚集 118573.doc c S ) 應之降低而無法獲得所雲前 ^ ^ 忖所兩則光度位準。此現象隨著棱鏡 距身小而變得更明顯 纟發月提供-種能夠抑制疊紋同時可獲得所需前 尤度位準之液晶顯示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光學薄片具有:一透光基 :,及—光學功能層,其係提供給該基底之至少一表面, :、X基底係由中間放置—黏合劑材料層所黏接的一透光 薄片堆疊組成。 因為依據本發明之該具體實施例之光學薄片之基底係由 中間放置-黏合劑材料層所黏接之透光薄片堆疊組成,所 、可視待堆$薄片之厚度隨意調整薄片之總厚度。因此, P使薄片尺寸擴大亦可確保恰當的剛性或剛度,因而可防 止偏轉。 °亥堆疊可由一第一薄片基底(其支撐光學功能層)與一第 一薄片基底(其與該第一薄片基底相對同時中間放置黏合 劑材料層)組成。對組成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之材料沒有 特殊限制,且可採用之範例包括由聚碳酸酯、PET、丙烯 酸樹脂等所組成之樹脂薄片、塑膠板及玻璃板。 光學功能層可由一光束聚集層(具有連續配置於其表面 上之大量不規則部分)組成。應注意,除上述光束聚集層 之外’亦存在一光擴散層及一偏光分離層。此等光學功能 層參與預定光調節,例如入射光束之會聚、擴散、偏光之 分離等等。每一不規則部分可由一具有三角形斷面幾何形 狀之稜鏡’或一具有雙曲線表面、拋物線表面或更高階非 118573.doc •10· 1363195 球形表面之圓柱型透鏡組件組成。 可使用紫外線固化黏合劑、壓敏黏合劑、熱熔黏合劑等 來配置黏合劑材料層。黏合劑材料層之折射率較佳等於, 或小於第一及第二薄片基底之折射率。 一般而言,在過度紫外線照射下,樹脂材料傾向於導致 變黃。在此情況下,從中透射之光可能再也無法保持所需 光透射特性,因為受到薄片之此類賦色之影響。更明確言 之’透射光中之藍波長分量減少。因此,為第一及第二薄 片基底(更佳地,為更靠近光源之第二薄片基底)添加一紫 外線吸收劑可抑制紫外線照射所引起之薄片基底變黃。 本文亦允許以取代紫外線吸收劑或與其一起之方式為黏 合劑材料層添加一藍染料。因此,可校正第一薄片基底或 光學功能層之賦色,因而可防止穿過薄片所透射之光之調 變。 基於抑制堆疊後薄片翹曲之目的,較佳地考量第一及第 二薄片基底之分子對齊。更明確言之,將個別薄片基底之 分子對齊方向間所形成之角度設定為2G。或更小。使個別 薄片基底之厚度相等,或採用—薄片基底占薄片總厚度之 實質部分的-組態,亦可有效抑制薄片之翹曲。 藉由使第二薄片.基底之與面對第一薄片基底之表面相反 之表面⑽化’可抑制摩擦接觸所造成之到擦,或背光或 液晶顯示裝置之裝配過程中射❻其他組件之可能性,同 時抑制光度之降低。 本發明之另 一具體實施例提供一種液晶 顯示裝置,其包 118573.doc • 11 · 1363195 括.一光源;一第一膜,其具有複數個提供給其一主要表 面之透鏡;一第二膜,其具有至少一擴散功能;及一液晶 面板,該等組件係以此所述順序堆疊。在該裝置中,藉由 測里是散射所獲得的第一膜之透鏡間距p (pm)、第二膜之 濁度值Η (%)及總光束透射率τ (%),以及液晶面板之像素 間距 Ρρ (μιη)滿足關係 Η/τ·Ρρ/ρ>1 6及巧11() μβι。 可較佳地修改該裝置,使得,藉由測量背散射所獲得的 第一膜之透鏡間距Ρ (μηι)、第二膜之濁度值Η (%)及總光 束透射率丁(%),以及液晶面板之像素間距ρρ 滿足關 係 Η/Τ·Ρρ/Ρ>1.9及 PU10 μπι。 可修改該裝置,使得第二膜較佳為一反射式偏光器或一 擴散膜,一具有擴散功能層之層,或一具有擴散功能之黏 性材料層。 在該具體實施例中,該等透鏡較佳形成一透鏡陣列,其 斷面幾何形狀為一稜柱狀、雙曲線、或非球形輪廓,且該 等透鏡之在近柱體方向上或柱體方向上之尺寸係不同的。 在該具體實施例中,當使第二膜之併入液晶面板中時放 置於光源侧上之表面導向入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與使 第二膜之併入液晶面板中時放置於發射側上之表面導向入 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作比較時,具有擴散功能之第二 膜係較佳用作顯示不同濁度值之擴散功能之膜。 在該具體實施例中,具有擴散功能之第二膜較佳為顯示 一使第二膜之併入液晶面板中時放置於發射側上之表面導 向入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之擴散功能之膜,該濁度值 118573.doc •12- 1363195 在與使第二膜之併入液晶面板中時放置於光源側上之表面 朝向入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作比較時為較大濁度值。 【實施方式】 以下段落將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之 個別具體實施例。 (第一具體實施例) (範例1-1) 圖1為一斷面圖,其示意性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 施例之一液晶顯示裝置1 〇的一範例性組態。首先,示意性 說明液晶顯禾裝置10之組態。 如圖1所示,液晶顯示裝置10具有一背光單元丨及一液晶 顯示面板2。在此範例中表示為一直接背光型背光單元之 背光單元1亦可為一邊緣光型背光單元。 如圖i所示,背光單元i係用於將已調整光供應至液晶顯 示面板2,且係直接鄰接液晶顯示面板2之背表面進行置 放。液晶顯示面板2藉由以與時間相依及與空間相依之方 式調變自背光單元1所供應之光而於其上顯示資訊。液晶 顯示面板2具有分別提供於其兩表面上之偏光器板h、 2b。偏光器板2a及偏光器板2b僅允許人射光之正交偏光分 量之-從中穿過,且藉由吸收搁戴另一偏光分量。例如, 以橫跨其彼此垂直之透射轴之方式提供偏光器板Μ偏光 器板2b。 液晶顯示面板2具有在面板之橫向方向上及縱向方向上 按-預定間距所配置之複數個像素,且藉由逐像素控制背 118573.doc 1363195 光單TLl所照射之光之透射率而允許在其前侧上顯示一預 定影像。本文所顯不之影像為彩色影像,當然並不受限於 此。 如圖1所不,背光單元1通常具有一反射器板n、一光源 12、一擴散板13、一光束聚集薄片14、一擴散薄片17及一 反射型偏光器18»除此等組件之外,亦允許提供任何其他 光學7C件。可省略擴散板13、擴散薄片17及反射型偏光器 18,或視需要改變其配置順序。 光源12係用於將光供應至液晶顯示面板2(在所示範例中 提供複數個光源12),且係由(例如)螢光燈(FL)、電致發光 (EL)元件、發光二極體(LED)等組成。 以覆蓋光源12之底部側及橫向側之方式提供反射器板 11,且其係用於反射光源12在底部及橫向方向上所發射之 光,且使該光導向液晶顯示面板2。 擴散板13係提供於光源12上方,且係用於使自光源12所 發射之光以及反射器板11上所反射之光擴散以使光度一 致。此具體實施例中所使用之擴散板丨3係一相對較厚的擴 散板’其具有分散於一透光材料中之光擴散粒子。 光束聚集薄片14對應於依據本發明之光學薄片,且藉由 置放於擴散板13上方來改善(例如)照射光之方向性。隨後 說明光束聚集薄片14之組態之細節。 擴散薄片17係提供於光束聚集薄片14上方,且係用於在 一預定角度範圍内加以擴散之後允許從中發射已藉由光束 聚集薄片14改善方向性之光。此具體實施例中所採用之擴 118573.doc 14 1363195 散薄片17係(例如)具有一擴散表面,該擴散表面具有一位 於透光薄片基底之發光表面側上之光擴散不規則結構或類 似結構。 反射型偏光器18係提供於擴散薄片17上方,且係用於僅 允許擴散薄片17已擴散之光之正交偏光分量之一從中穿 過,並反射另一偏光分量。以與置放於液晶顯示面板2之 光入射側上之偏光器板2a之透射軸平行之方式設定透射穿 過反射型偏光器18之偏光分量之振動方向。 下面段落將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光束聚集薄片(光學薄 片)14之組態。 圖2 A與2 B係透視圖’其示意性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該具 體實施例之光束聚集薄片14之範例性幾何結構。光束聚集 薄片14具有一近似矩形薄片之幾何結構,且係採用一棱鏡 薄片或一透鏡薄片(其具有在一方向上(圖式之X方向)連續 地配置於透光基底14B之一主要表面(發光表面)上的大量 具有聚光功能之不規則部分14C)進行配置。不規則部分 14C對應於本發明之"光學功能層",且將參考光學功能層 為一由不規則部分14C所組成之光束聚集層之情況說明此 具體實施例。 圖2A所示光束聚集薄片14係一具有大量具三角形斷面之 稜鏡組件14P(其係形成為上述配置於位於薄片14之發光側 上之表面上之不規則部分)之棱鏡薄片14。圖26所示光束 聚集薄片14係一具有大量具雙曲線平面、拋物線平面或更 高階非球形平面之圓柱型稜鏡組件i 4 L (其係形成為配置於 (S ) 118573.doc •15- 1363195 位於薄片14之發光側卜夕志;u + ^ , 亢上之表面上之不規則部分)之棱鏡薄 片14。 稜鏡組件14Ρ之斷面幾何形狀係一頂角為 ,其中該頂角不限於90。。亦不特別限制 稜鏡之高度、間距等等,且可視目標光度特徵、視角特徵 等來恰當地決定棱鏡之高度、間距等等。配置間距之特定 範例包括 1〇卿、15μηι、30μπι、50μιη、8〇μιη、1〇〇 ㈣、
110 μπι、16〇 ㈣、200 μηι、300 _、35〇 叫等等更大的 配置間距可導致更高光度特徵。 另一方面,假定Ζ軸平行於光學薄片上之法線方向,假 定X轴平行於圓柱型透鏡組件之列方肖,及假轴平行
於圓柱型透鏡組件14L之母線方向,則圓柱型透鏡組件14L 係形成為斷©幾何形狀中具有m下等式⑴之橫向對 稱雙曲線或拋物線輪廓,以在照明光之發射側上提供一有 限焦距:
在此範例中, 90°之等腰三角形 Z=X2/(R+V(R2-(1+K)X2)) (!) 其中,R表不端頂點之曲率半徑[μιη],而κ表示二次曲線 常數。應注意,此專利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符號,,々"表示其 後所跟隨之數學表達式所決定之值之平方根。 ' 在另一情況下,以上述方式之類似方式假定z軸、X軸 及Y軸,則圓柱型透鏡組件14L係形成為斷面幾何形狀中 具有一滿足以下等式(2)之橫向對稱非球形輪廓,以在照明 光之發射側上提供一有限焦距: Z=X2/(R+V(R2-(1+K)X2))+AX4+BX5 + CX6+... (2) 118573.doc -16 - 中R表7F端頂點之曲率半徑[㈣,K表示二次曲線常 數’而A、B、C·..均表示非球形係數。 亦不特別限制圓柱型透鏡組件14L之高度、間距等等, 且可視目標光度特徵、1角特徵等來恰當地決定圓柱型透 鏡組件14L之高度、間距等等。圓柱型透鏡組件ul之配置 間距之特定範例包括1〇 μιη、15、5〇 μιη、8〇 μϊη 1〇0 μΠ1 ' 110 ' 160 μπι ' 200 μπι > 300 μηι ' 350 μΠ1等等&同以上稜鏡組件14Ρ之情況。更大的配置間距 可導致更高光度特徵。 圖3係光束聚集薄片14之示意性斷面圖。此具體實施例 之光束聚集薄片14具有透光基底14Β,及形成於基底14Β 之一側上之主要表面(發光表面)上之不規則部分14C,其 中基底14B係由中間放置一黏合劑材料層2〇所黏接的一透 射式薄片堆疊組成。特定言之,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基底 14B係由一第一薄片基底21(其支撐不規則部分14(:),及一 第二薄片基底22(其與第一薄片基底21相對同時中間放置 黏合劑材料層2〇)組成。藉由此組態,即使在螢幕尺寸之 擴大過程中加大光束聚集薄片14之面積,也可確保必需的 薄片剛性位專進而改善可處理性。 第一薄片基底21係配置成一不規則部分14〇之基底層, 且係由與組成不規則部分14C之材料相同或不同之材料組 成。更明確言之,藉由壓製程序在第一薄片基底21之一主 要表面上以與其整合之方式形成不規則部分14C,或藉由 炫融擠壓模製程序同時形成不規則部分14C及第一薄片基 118573.doc • 17- 1363195 底21 °在另一情況下,不規則部分14C係由紫外線固化樹 脂組成’在第一薄片基底21上固化且接著傳輸至第一薄片 基底21上。 不特別限制組成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之材料,只 要其為透光材料即可,且可採用範例包括聚碳酸酯、 PET、PEN及丙烯酸樹脂。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不 僅可由相同樹脂材料組成,而且可由彼此不同之材料組 成。第二薄片基底22可由板(例如塑膠板或玻璃板)組成。 對於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均由樹脂薄片組成之情 況,該等樹脂薄片可為定向薄片或鑄造薄片。拉伸薄片可 為單軸定向型或雙軸定向型。 不特別限制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之厚度。可恰當 選擇個別薄片之厚度,以便可在堆疊之後獲得目標薄片厚 度,其通常在50 μπι至5〇〇 μίη2範圍内(包含兩端)。就防 止堆疊後基底14Β翹曲而言,較佳地使第一與第二薄片美 底21、22之厚度彼此相等,或藉由採用一薄片基底之厚度 占薄片總厚度之實質部分的一組態。 對於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均由相同材料組成的一 範例性情況,可藉由使此等薄片基底之厚度相等來抑制翹 曲。另一方面,對於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係由不同 材料組成之情況,即使在相等厚度情況下也會發生翹曲。 在此情況下,較佳地視材料之組合來平衡厚度。對於第一 薄片基底21係由聚碳酸酯組成而第二薄片基底“係由聚對 苯二甲酸乙二酯組成的一範例性情況,將第一薄片基底Η 118573.doc 1363195 與第二薄片基底22之厚度比調整為或大約為6:4。 第一薄片基底21之剛性亦隨不規則部分14(:之配置間距 • 變化。更明確言之,在-恆定薄片厚度之情況下,在不 ‘ 規則部分14C之配置方向上(X方向)之剛性傾向於隨透鏡間 距變大而減小。因此?可藉由依據不規則部分14C之配置 間距來最佳化第一薄片基底21及第二薄片基底22之厚度而 使光束聚集薄片14之剛性處於一恰當位準下。 基於抑制光束聚集薄片14翹曲之目的,較佳地考量第一 籲 及第二薄片基底之分子對齊。更明確言之,將個別薄片基 底之分子對齊方向間所形成之角度設定為2〇。或更小。 可使用紫外線固化黏合劑、壓敏黏合劑、熱熔黏合劑等 來配置黏合劑材料層20,對物種沒有特定限制。此外,不 特別限制黏合劑材料層20之厚度,且通常將其調整為i 至100 μιη(包含兩端)。 對於使用紫外線固化樹脂配置黏合劑材料層2〇之情況, • 彳藉由穿過第一薄片基底21或穿過第二薄片基底22照射紫 外線輻射來固化黏合劑。對於使用熱熔黏合劑配置黏合劑 材料層20之情況,可藉由使用一溫度低於不規則部分we 與第一及第二薄片基底21、22之玻璃轉換點熔化之黏 合劑來抑制黏接過程中薄片之熱變形。乙稀·醋酸乙稀共 聚物(EVA·· Tg=4(TC )係一熟知的此類熱熔黏合劑之範例。 藉由使黏合劑材料層2 〇用作一針對施加於光束聚集薄片 14之基底14B上之機械及熱應力之緩和層,可抑制光束聚 集薄片14之變形,使得可維持穩定光學特徵。對於使黏合 118573.doc •19· 1363195 劑材料層20用作應力緩和滑之情況,較佳使用—比用於第 一及第二薄片基底21、22之材料軟的材料來配置黏合劑材 料層20。 另一方面,亦不特別限制黏合劑材料層20之折射率,其 中就改善光束聚集特徵而言,該折射率較佳地等於,或小 於第-及第二薄片基底21、22之折射率。對於第一及第二 薄片基底21、22係由聚碳酸醋樹脂(折射率158)组成之範 例性情況,可藉由使用一折射率為或大約為15之丙婦酸 紫外線固化樹脂來配置黏合劑材料層2〇。 在此具體實施例之如此配置之光束聚集薄片㈣,用作 支樓不規則部分HC之基底層之基底14B係由中間放置黏 合劑材料層20所黏接之一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ι、22之堆 疊組成,因此可視此等薄片基底21、22之厚度隨意調整薄 片總厚度。藉由此組態’即使在薄片尺寸擴大之情況下薄 片亦可確保一恰當的剛性或剛度位準,且可防止薄片偏 轉。 圖4係顯示實驗結果之圖式,該等實驗結果表示將不規 則部分之配置間距調整為200 μηι之情況下薄片厚度與剛性 之間的關係。在圖式中’矩形纷圖表示在稜鏡之縱向方向 上(脊方向)所測量之彎曲剛度,而三角形繪圖表示在稜鏡 之寬度方向上(配置方向)所測量之彎曲剛度。已發現在 縱向方向上之剛度大於逐寬度方向之剛度。亦發現,在縱 向方向上及在寬度方向上之剛性均隨薄片厚度之增加而增 加。從此範例可明白,藉由調整光束聚集薄片14之基底 118573.doc -20- 14B之厚度可很容易 勿设付所需剛性位準。 另 優點係,可P方丨I· it甘 轉, 先束聚集薄片14因剛性不足而偏
因此可改善背光單元J 中之可工作性,且可防止二:顯不裝置10之裝配過程 先束聚集特性因處於一具有偏 。…,動尋之不恰當姿態下時將光束聚集薄片14併入背光 :二中而降級。亦可在抑制背光之熱所引起之偏轉的同 時維持-穩定聚光特性’且可防止影像品質降級。 (範例1-2) 圖5顯示本發明之範例W。應注意,與上述第-具體實 施例中之組件相對應的任何組件將採用相同參考數字來表 不’以避免重複性說明。 -般而言,在過度紫外線照射下,樹脂材料(例如聚碳 酸知)傾向於導致變黃。在此情況下,從中透射之光可能 再也無法保持預期光透射特性,因為受到薄片之此類賦色 之:響。更明確言<,透射光中的藍波長分量隨薄片嚴重 變《而減y,因此顯示於液晶顯示面板2上之影 立
色。 .’、、K 因此,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為組成光束聚集薄片Η之基 底Ι4Β之第一薄片基底21與第二薄片基底22中的至少一者 或兩者均添加一紫外線吸收劑,以便抑制上述光束聚集薄 片14之變黃。圖5所示組態顯示一為第二薄片基底22添加 紫外線吸收劑之範例性情況。 對於黏合劑材料層20係由紫外線固化黏合劑組成之情 況,因需要固化黏合劑,所以為第一與第二薄片基底21、 H8573.doc •21 - 1363195 22中的任一者添加紫外線吸收劑。較佳地,可藉由為更靠 近光源之第二薄片基底22添加紫外線吸收劑來總體上抑制 光束聚集薄片14之變黃,如此範例所示。相反地,對於黏 合劑材料層20並非由紫外線固化黏合劑組成之情況,可為 第一及第二薄片基底2 1、22均添加紫外線吸收劑。
紫外線吸收劑之範例包括以柳酸為主、以二苯基酮為 主、以苯幷唑為主及以氰丙烯酸酯為主之紫外線吸收劑, 且特別包括ADK STAB LA-31、ADK STAB LA-32(來自 ADEKA公司);Cyasorb UV-5411 (來自 Sun Chemical有限公 司);Tinuvin P、Tinuvin 234、Tinuvin 320、Tinuvin 327(來自 Ciba Geigy 公司);Sumisorb 110、Sumisorb 140(來自 Sumitomo Chemical有限公司);Kemisorb 110、 Kemisorb 140、Kemisorb 12、Kemisorb 13(來自 Chemipro Kasei Kaisha有限公司);Uvinul X-19、Uvinul Ms-40(來自 BASF) ; Tomisorb 100、Tomisorb 600(來自 Yoshitomiyakuhin 公司);及 Viosorb-80與 Viosorb-90(來自 Kyodo Chemical有 限公司)。光穩定劑之範例包括以受阻胺為主之光穩定 劑,且特別包括ADK STAB LA-52(來自ADEKA公司); Sanol LS-770 、 Sanol LS-765 、 Sanol LS-774(來自 Sankyo 有限公司);及 Sumisorb TM-061(來自 Sumitomo Chemical 有限公司)。 將添加於薄片基底中之紫外線吸收劑之數量較佳調整為 在0.02重量%或更多至0.4重量%或更少之範圍内。添加量 少於0.02重量%時會無法抑制色調變化。另一方面,添加 118573.doc -22- 1363195 量超過0.4 wt%時會不合需要地使薄片基底變黃。除紫外 線吸收劑之外,亦允許添加其他添加劑,例如光穩定劑、 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等等。 本文亦允許以取代其中之薄片基底21、22添加有紫外線 吸收劑之組態或與其一起之方式為黏纟劑材料層添加一藍 染料。因此,可校正第一薄片基底或光學功能層之賦色, 因而可防止穿過薄片所透射之光發生調變。 (範例1-3) 圖6顯示本發明之範例1-3。應注意,在此圖式中,與上 述第具體實施例中之組件相對應的任何組件將採用相同 參考數字來表示,以避免重複性說明。 此範例之光束聚集薄片14具有一粗糙化表面14R,其係 位於光束聚集薄片14之光束入射表面側上,即位於第二薄 片基底22之與面對第一薄片基底21之表面相反之表面上。 藉由在光束聚集薄片14之光束入射表面側上為其提供粗糙 化表面14R,可減小自光源側入射之光之反射率,進而改 善光度特徵。可防止光束聚集薄片14之光束進入表面側由 於與其他組件之摩擦接觸而受到刮擦。粗糙化表面14R藉 由減小接觸面積亦有助於防止與其他組件黏接。 可藉由一包括以下步驟之方法來形成粗糙化表面14R: 為用於形成光束聚集薄片14(尤其是第二薄片基底22)之模 頭之一傳輸表面提供一類似粗糙化表面;及在模製程序中 將該圖案傳輸至第二薄片基底22。亦允許藉由噴砂或钱刻 如此形成之第二薄片基底22之背表面來獲得粗縫化表面。 118573.doc •23· 可藉由形成於薄片基底22之背表面上之精細不規則結構 . 纟配置上述粗糙化表面。不特別限制突出部分之高度,但 較佳地將其調整為高於平均中心位準0.20 μιη或更高(JIS ^〇Μ994)。超過平均中心位準之高度為請μιη或更高 大出。Ρ刀之达、度較佳在70/mm2或更大至400/mm2或更小 之範圍内。藉由將突出部分之密度調整為7〇/丽2或更高, 、,;/、置放於光束聚集薄片14之背表面側上之擴散板Η之 _ +坦部分發4干涉而造成之外觀模糊不清可得以改善。藉 由將突出部分之密度調整為_W或更低,由於在光束 •聚集薄片14之背表面側上提供突出部分所造成的液晶顯示 裝置之光度降低可得以抑制。 不特別限制超過平均中心位準之高度為G2G叫之每一 鄰接突出部分間之平均距離,但較佳地將其調整為(例如) 在50 _或更多與12〇 μηι或更少之間。藉由將突出部分之 ^均距離調登為5〇㈣或更大,由於在光束聚集薄片Μ • 丨表面側上提供突出部分所造成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光度降 低可得以抑制。藉由將突出部分之平均距離調整為120㈣ 或更小,可防止擴散板13之表面由於與光束聚集薄片“之 背表面接觸而受到刮擦,而且由於與擴散板π之平坦部分 發生干涉而造成之外觀模糊不清可得以改善。 在光束聚集薄片14之背表面(光束入射表面)上提供突出 部分較佳旨在將光束聚集薄片之濁度(在其上不形成不規 則。Ρ刀14C之狀態下)調整為不大於6〇%,且更佳旨在將光 束聚集薄片之濁度調整為不大於2〇%。亦較佳地將光束聚 118573.doc
-24- 1363195 在一製造如上所述具有平面内各方異向性之第一薄片基 底21之可旎方法,可藉由定位其上形成有不規則部分i4c 之第一薄片基底21來增大一預定折射率各方異向性位準。 對於此範例之情況,使用一在定位方向上顯示一較低折射 率之材料,且在不規則部分14C之脊方向上定位第一薄片 土底21隨著平面内折射率之差Δη (=nx-ny)增加,可獲得 一更大的改善光度之效應。 在定位方向上顯示一較低折射率之材料之範例包括甲基 丙烯酸樹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曱酯)、聚苯乙烯、笨乙烯· 丙烯醯共聚物(AS樹脂)、苯乙烯_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物、及其混合物。 另一方面’亦允許使用一在定位方向上顯示已增加折射 率之材料,以便配置在不規則部分14C之脊方向上比在其 配置方向上顯示更大折射率之光束聚集薄片14。在拉伸方 向上顯示已增加折射率之材料之範例包括聚碳酸酯、聚乙 烯醇、聚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曱酸乙二 醋(PET)、聚二曱酸二乙酯(PEN)、其混合物、及共聚物 (例如PET-PEN共聚物)。 已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範例,該說明並非將 本發明侷限於此等具體實施例,而允許在本發明之技術精 神基礎上進行各種修改》 例如’上述具體實施例將具有光束聚集層(其具有位於 其發光表面上之不規則部分14C)之光學薄片.14作為光學功 能層進行舉例說明《不過,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且亦可應 118573.doc -26 - 用於包含其他光學功能層(例 片。 如偏光分離層 )之任何光學薄 盘第體實施例之範例中未針對第-薄片基底21 :待黏接表面特別提及,但該等表面亦 =某-種結構表面,而不受限於平坦表面。例 ==基底21之待黏接表面上亦形成參考_ 二糙:表面14R’可使黏合劑材料層20與第一薄片基底21 間之面處光之反射率減小’進而改善光度。此外,允許 基底21之待㈣表面上亦形成稜鏡結構,以使 其展現一預定光學功能。 以上具體實施例中所說明之光束聚集薄片14之基底14B 係藉由兩薄片(第-與第二薄片基底21、22)之堆疊配置而 成,其中堆疊數目可為3或更多。 下面將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之一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範 例。應注意,在與以下具體實施例之範例相關的所有圖式 中,任何相同或相對應的組件均採用相同參考數字表示。 (第二具體實施例) (範例2-1) (2-1-1)液晶顯示裝置之組態 圖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 置之一犯例性組態。該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一光源丨〇 1、— 提供於光源101上方之第一膜102、一提供於第一膜1〇2上 之第二膜103、及一提供於第二膜103上之液晶面板104。 該光源101係用於將光供應至液晶顯示面板1〇4,且通常 118573.doc -27- 1363195 2由螢缺(FL)、電致發光(EL)元件及發光二極體〇 專組成。第-膜1〇2係-用於改善(例如)自光源ι〇ι所發射 之光束之方向性之透鏡膜。 圖ίο顯不第一膜1〇2之一範例性組態。在以下說明中, 將膜之位於來自光源101之光束之入射側上之一主要表面 稱為背表面,且將位於來自㈣1G1之光束之發射側上之
另=主要表面稱為前表面。本文所參考之膜表示採用薄膜 或薄板之形式,且該膜包括薄片及基板。 為第-膜102之背表面侧提供一平坦平面,a為其前表 面側提供—透鏡陣列。該透鏡陣列係由大量柱狀單元透鏡 組成,該等透鏡係連續配置於與其母線垂直之方向上,其 中每一柱狀單元透鏡之形狀為(例如)三稜柱、圓柱、雙曲 線柱或拋物線柱、或非球形柱。換言之,柱狀單元透鏡之 透鏡表面為三稜柱表面、圓柱型表面、雙曲線表面或拋物 線表面、及非球形表面。單元透鏡u丨具有一焦點f a,其 係在來自光源1 〇 1之光之發射侧上。 第二膜103係一具有至少一擴散功能之膜,且係(例如) 擴散膜或反射式偏光器。擴散膜係用於使穿過第一膜1〇2 所透射之光束擴散。反射式偏光器係用於僅允許穿過第一 膜102所透射之光束中所包含之正交偏光分量之一從中穿 過’並反射另一偏光分量。 第一膜1〇2之透鏡間距ρ (μπ1)及第二膜1〇3之濁度值Η (%)與總光束透射率Τ (%),以及液晶面板1〇4之像素間距 Pp (Hm)較佳滿足Η/Τ·Ρρ/Ρ> 1.6之關係,更佳滿足 118573.doc • 28 - 1363195 Η/Τ·ΡΡ/Ρ>1.9之關係。 具有上述擴散功能之第二膜103具有此一擴散功能:其 中將第二膜之一併入液晶面板1 04中時放置於光源側上之 表面没疋為入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與將第二膜之另一 併入液晶面板104中時放置於發射側上之表面設定為入射 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不同》 具有上述擴散功能之第二膜103具有此一擴散功能:其 中將第二膜之一併入液晶面板104中時放置於發射側上之 表面設定為入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大於將第二膜之另 併入液晶面板104 +時放置於光源側上之表面設定為入 射表面時所測量之濁度值。 液晶面板104係用於在以與時間有關及與空間有關之方 式調變自光源101所供應之光之後顯示資訊β在液晶面板 104之兩表面上均提供偏光器板(未顯示)。每一偏光器板均 係用於僅允許入射光之正交偏光分量之一從中穿過,且藉 由吸收攔截另一偏光分量。例如’以橫跨其彼此垂直之透 射軸之方式在液晶面板104之兩表面上提供偏光器板。 (2-1-2)膜形成設備之組態 圖11顯示一形成上述第一膜102之膜形成設備之一範例 性組態。該膜形成設備具有一擠壓機121、一 τ模頭122、 一形成親123及一彈性親124。 透明熱塑樹脂之至少一物種係用於第一膜1〇2之形成。 Ϊ考量控制光束發射方向之功能時,熱塑樹脂較佳具有 1.4或更大之折射率。此類樹脂之範例包括聚碳酸酷、丙 118573.doc •29- 1363195 烯酸樹脂(代表物為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聚酯樹脂(代表物 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非晶性聚酯樹脂共聚物)、聚苯 乙烯樹脂、及聚氯乙烯。考量採用擠壓模製時透鏡圖案之 可傳輸性,大約模製溫度下處於熔化狀態下之黏性較佳在 1000以或更大與10000 Pa或更小之間。 更佳為熱塑樹脂添加至少一類型之脫模劑。藉由以此方 式添加脫模劑,可調整膜125與形成輥123分離時所展現的 形成輥123與膜125間之黏附性,以防止膜125形成分離 線。將熱塑樹脂中所添加的脫模劑之數量較佳調整為在已 脫模樹脂之0.02重量。/〇或更多至〇.4重量%或更少之範圍 内。添加量小於〇.〇2重量%可能使脫模特性降級,且可能 在膜125上產生分離線,而添加量超過〇·4重量%將過度地 增強脫模特性’且導致透明塑膠樹脂固化之前在形成輥 123上產生分離’不合需要地造成單元透鏡11丨之形狀變 形。 較佳為熱塑樹脂添加至少一類型之紫外線吸收劑或一光 穩定劑。藉由添加紫外線吸收劑或光穩定劑,來自光源 101之光之曝露所引起的色調變化可得以抑制。紫外線吸 收劑之範例包括以柳酸為主、以二苯基酮為主、以苯幷0坐 為主及以氰丙烯酸酯為主之紫外線吸收劑,且特別包括 ADK STAB LA-31、ADK STAB LA-32(來自 ADEKA 公 司);Cyasorb UV-5411(來自 Sun Chemical 有限公司);
Tinuvin P、Tinuvin 234、Tinuvin 320、Tinuvin 327(來自 Ciba Geigy) ; Sumisorb 110、Sumisorb 140(來自 Sumitomo 118573.doc -30· 1363195
Chemical 有限公司);Kemisorb 110、Kemisorb 140、 Kemisorb 12、Kemisorb 13(來自 Chemipro Kasei Kaisha有 限公司);Uvinul X-19、Uvinul Ms-40(來自 BASF); Tomisorb 100、Tomisorb 600(來自 Yoshitomiyakuhin 公 司);及 Viosorb-80與 Viosorb-90(來自 Kyodo Chemical有限 公司)。光穩定劑之範例包括以受阻胺為主之光穩定劑,
且特別包括ADK STAB LA-52(來自ADEKA公司);Sanol LS-770、Sanol LS-765、Sanol LS-774(來自 Sankyo 有限公 司);及 Sumisorb TM-061(來自 Sumitomo Chemical有限公 司)。紫外線吸收劑或光穩定劑之相對於熱塑樹脂之添加 量係較佳調整為在0.02重量%或更多至〇·4重量%或更少之 圍内。添加1少於〇. 〇 2重量%時會無法抑制顏色變化, 而添加量超過〇_4重量%時會造成膜125變黃。 除上述脫模劑及紫外線吸收劑之外,亦允許添加諸如抗 氧化劑、抗靜電劑、著色劑、塑化劑、助溶劑、及阻燃劑 之添加劑。不過,該等添加劑中的大多數會造成使用丁模 頭122加熱條件下之熔融擠壓程序中產生氣體,進而使膜 形成特性降級,且使卫作環境降級。因此,—較小總添加 劑添加量更佳,且將添加量較佳設定為熱塑樹脂之2重量 %或更少。 擠壓機121使自-送料斗(未顯示)所供應之樹脂材料炫 化,且將其供應至τ模㈣2。丁模頭122具有—直線式開 口’且從中㈣出自擠壓機121所供應之樹脂材料,同時 以與所需膜寬度一樣寬之方式使樹脂展開。 118573.doc •31 - (S ) 丄咖195 形成輥123具有一圓柱形狀,且係配置成可環繞其中心 . 軸(其係假定為旋轉軸)自由旋轉。形成輥123之圓柱表面已 在其圓柱表面上雕刻一刻繪圖案,其係用於將一精細圖案 傳輸至自τ模頭122放出之膜125上。刻繪圖案係由(例如) 用於將單凡透鏡丨丨丨傳輸至膜上之精細不規則結構組成, 且係形成為配置於圓柱型形成輥123之圓周方向上或逐寬 度(逐兩度)方向上。藉由(例如)使用金剛石腐刻之精密切 ^ 割來形成不規則部分。將形成輥123配置成可冷卻。更明 確。之形成報123具有一個或兩個或更多允許冷卻劑從 中流過之流體通道。可將(例如)油介質用作冷卻劑。 彈性輥124具有一圓柱形狀,且係配置成可環繞其中心 軸(其係假定為旋轉軸)自由旋轉。彈性輥124之表面係配置 成易爻彈性變形之影響,以便使其與形成輥123接觸之表 面在形成輥123與彈性輥124之間夾住膜丨25時受到擠壓。 彈〖生輕124係覆蓋有(例如)一由鍵Ni層組成之無縫圓 Φ 柱’且其中具有一使彈性輥124之表面引起彈性變形之彈 性組件。在组態及材料方面不特別限制彈性輥124,只要 其表面在一預定壓力位準下與形成輥123接觸時寸引起彈 .性變形即可。可採用的材料範例包括橡膠、金屬及複合材 料亦將彈性輥1配置成可冷卻。更明確言之,彈性輥 124具有一或多個允許冷卻劑從中流過之流體通道。例 如’可將水用作冷卻劑。 (2-1-3)製造第一膜之方法 下面將說明一使用如此配置之膜形成設備製造膜之範例 118573.doc (S ) -32· 1363195 性方法。首先,在擠壓機121中使一樹脂材料熔化,接著 將其供應至T模頭122,並自T模頭122連續放出以藉此形成 膜125。接著,藉由形成輥123及彈性輥124夾住自T模頭 122放出之膜125。藉由此程序,將形成輥123上之刻繪圖 案傳輸至膜125之表面上。接著使膜125與形成輥123分 離,並以與液晶面板1 〇4之尺寸相對應之方式切割臈丨25 ^ 藉由此等程序可獲得一所需第一膜丨〇2。 如上所述,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第一範例提供具有光源 i〇l、第一膜102(其具有平行提供於其一主要表面上之大 量透鏡單元)、第二膜103(其具有至少一擴散功能)、及液 晶面板104之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之此等組件係 以此所述順序堆疊。在該液晶顯示裝置中,滿足 Η/Τ_Ρρ/Ρ>1·6之關係,更佳滿足H/T.pp/p>1 9之關係,假 定第一膜102之單元透鏡ln之間距為ρ (μπι),假定面板間 距為ΡΡ (μπ〇,第二膜103之濁度值為Η (%),及總光束透 射率為Τ。因&’該液晶顯示裝置不會造成疊紋,同時可 獲得一所需位準之面板前光度。 依據範例2-1中之製造該膜之方法,藉由擠壓模製形成 第一膜102,可提高降低第—膜1〇2之材料成本之效應,改 善第一膜102之生產力,及抑制第一膜1〇2之翹曲。 (範例2-2) 下面將說明該第二具體實施例。在以下說明中,與範例 2-1中之組件相同的任何組件將採用相同參考數字來表 示,以避免重複性說明。 118573.doc • 33 - < S ) 1363195 圖1.2顯示依據第—具體實施例之範例2·2之液晶顯示裝 置之一範例性組態。該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一光源丨〇 1、一 提供於光源101上方之第一膜1〇2、及一液晶面板1〇4,其 中該液晶面板104具有一於第一膜1〇2之側上與其整合之第 二膜 103。 (範例2-3) 下面將說明範例2-3。應注意,將為任何相同組件添加 與範例2-1相同之參考數字,以避免重複性說明。 圖13顯不依據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範例2_3之液晶顯示裝 置之一範例性組態。該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一光源1〇1、一 1^供於光源101上方之第一膜1〇2、及一液晶面板1〇4,其 中該液晶面板104具有一於第一臈1〇2之相反側上與其整合 之第二膜103。 [特定範例] 下面段落將特別以範例為基礎說明本發明,其中此等範 例決不限制本發明。 〈樣本 1-1 至 1-10、1-14至 1-15、2-1 至 2-10、3-1 至 3-10、4- 1至4-10> 使用圖11所示膜形成設備如下所述形成透鏡膜。首先, 自τ模頭122放出聚碳酸酯E2000R(來自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公司),藉由形成輥123及彈性輥124夾 住’使其環繞著形成輥123纏繞,及使所得膜125與形成親 1 23分離。接著,以與液晶面板之尺寸相對應之方式切割 如此分離之膜125。藉由此等程序,可獲得透鏡膜,其具 118573.doc -34- 1363195 有連續提供於其一主要表面上之稜柱狀單元透鏡。將透鏡 間距(透鏡寬度)P調整為表3及表4所示值中的任一值。 接者,如下製造其中提供有一擴散膜之每一液晶顯示裝 置。首先,獲得一具有表1及表2所•示之濁度Η、總光束透 射率Tt、擴散光Td及線性透射比Τρ之擴散膜,且獲得一像 素間距為320 μιη之19英吋液晶面板。藉由以光源、透鏡 臈、擴散膜及液晶面板之此順序堆疊此等組件而獲得一 19 英吋液晶顯示裝置》 < 樣本 1-11 至 1·13、2-11 至 2-13、3-11 至 3-13、4_11 至 4-13> 首先’以類似於樣本1_1至1_1〇、1_14至ι·ΐ5、2_ι至2_ 1〇、3-1至3-10、4-1至4-10之方式獲得具有表3及表4所示 透鏡間距之透鏡膜。 接著,如下製造其中提供有一黏性擴散層之每一液晶顯 不裝置。首先,將一偏光器板黏接至一像素間距為32〇 pm 之19英对液晶面板之光束入射表面侧,同時在中間放置一 具有表1及表2所示濁度Η、總光束透射率Tt、擴散光仞及 線性透射比Tp之黏性擴散層,以藉此獲得於此提供有黏性 擴散層之液晶面板。接著以光源、透鏡膜及液晶面板之此 順序堆疊此等組件,以藉此獲得一 19英吋液晶顯示裝置。 <樣本 1-16、2-14、3-14、4-14> 首先’以類似於樣本1-1至1_1〇、1_14至1_15、2-1至2- 10 ' 3-1至3_1〇、及‘丨至4_1〇之方式獲得具有表3及表斗所 示透鏡間距之透鏡膜。 接著’如下製造其中未提供有擴散膜之每一液晶顯示裝 118573.doc •35 1363195 置。獲得一像素間距為320 μιη之液晶面板,且藉由以光 源、透鏡膜及液晶面板之此順序堆疊該等組件而獲得一 19 央°才液晶顯示裝置。 <樣本25-1> 獲得在Sumitomo-3M公司之商標名下之"厚BEF ΙΙΓ、擴 散膜102及一具有像素間距為320um之19英吋液晶面板,且 藉由以光源、”厚BEF III"、擴散膜102及液晶面板之此順 序堆疊該等組件而獲得一 19英吋液晶顯示裝置。 〈樣本 26-1 至 26-4> 首先’以完全類似於樣本^至丨·^、 至2-10、3-1至3-1〇、及4_丨至4_10之方式獲得具有表17及 表18所示透鏡間距之透鏡膜。 接著’如下製造其中提供有一反射式偏光器之每一液晶 顯示裝置。首先,獲得一具有表丨及表2所示之濁度H、總 光束透射率Tt、擴散光Td及線性透射比Τρ之反射式偏光器 (在來自Sumitomo-3M之DBEFD之商標名下),及獲得一像 素間距為320 μπΐ2 19英吋液晶面板,而且藉由以光源、透 鏡膜、反射式偏光器及液晶面板之此順序堆疊該等組件而 獲得一 19英吋液晶顯示裝置。 接著使如上所述所獲得之每一液晶顯示裝置經受疊紋之 產生之評估、及前光度與視角之測量。在表3至4及表15至 1 8中顯示結果。 疊紋之評估:在一暗室内,為依據個別組態所獲得之每 一液晶顯示裝置供應視訊輸入,以便使其達到白狀態,且 118573.doc • 36 - 1363195 在視覺上從正前及傾斜方向觀察疊紋之產生狀態。在表中 已評估疊紋之行中,"〇"表示不絲疊&,而"χ„表示出現 了疊紋。 前光度之測量:在一暗室内,為依據個別組態所獲得之 每一液晶顯示裝置供應視訊輸入,以便使其達到白狀態, 持續照明2小時,且使用一設定為遠離面板表面5〇()爪爪之 光譜輻射計"CS-1000"(來自 Konica Minolta Holdings公司) 來評估光度。重複該測量三次,且採用一平均值。 視角之測里.在一暗室内,為依據個別組態所獲得之每 一液晶顯示裝置供應視訊輸入,以便使其達到白狀態,持 續照明2小時’且使用設定於面板表面上之"Ez c〇ntrast" (來自ELDIM)來評估視角。將獲得一半前光度之情況下關 於面板之縱向邊緣側在水平方向上及垂直方向上之角度視 為視角值。 〈樣本 5-1 至 8-14、26-5 至 26-8> 除使用40英吋液晶面板(全高畫質電視)之外,以完全類 似於上述樣本1-1至4-14、26-1至26-4之方式獲得像素間距 為460 μιη之40英吋液晶顯示裝置。接著,以類似於上述樣 本1-1至4-14、26-1至26-4之方式執行疊紋之評估、及前光 度與視角之測量。在表5與6及表17與18中顯示結果。 〈樣本 9-1 至 12-14、26-9 至 26-12〉 除使用32英吋液晶面板(全高畫質電視)之外,以完全類 似於上述樣本1-1至4-14、26-1至26-4之方式獲得像素間距 為5 10 μΐϊΐ之32央叶顯不裝置。接者’以類似於上述樣本ι· 118573.doc -37· 1363195 、26μ26·4之方式執行疊紋之評估及前光度斑 視角之測量。在表7與8及表17與18中顯示結果。 、 〈樣本 13-1 至 16-14、26-13至 26-16> 除形成透鏡膜(其具有以平行方式連續配置於其一主要 表面上之雙曲線圓柱型單元透鏡)以將其透鏡間距ρ調整為 表9及表所示之值之外,以完全類似於上述樣本w至4_ 14、26-1至26-4之方式獲得19英吋顯示裝置。接著, 似於上:樣本Μ至4-14、26-1至26-4之方式執行疊紋之評 估、及刖光度與視角之測量。在表9與1〇及表17愈18 示結果。 、 〈樣本 17-1 至 20-14、26-17 至 26-20> 除形成透鏡膜(其具有以平行方式連續配置於其一主要 表面上之雙曲線圓柱型單元透鏡)以將其透鏡間距ρ調整為 表2及表17所示之值之外,以完全類似於上述樣本5·ι至8_ 14、26-5至26-8之方式獲得4〇英吋顯示裝置。接著,以類 似於上述樣本5·15_8_14、26 5至26 8之方式執行疊紋之評 估、及前光度與視角之測量。在表imi2及表17與18 示結果。 ‘ 〈樣本 21-1 至 24·14、2621至26 24> 除开/成透鏡膜(其具有以平行方式連續配置於其一主要 表面上之雙曲線圓柱型單元透鏡)以將其透鏡間距Ρ調整為 表13及表17所示之值之外以完全類似於上述樣本9·ι至 12-14、26_9至26_12之方式獲得32英吋顯示裝置。接著, 以類似於上述樣本9·1至12·14、26·9至26-12之方式執行疊 118573.doc -38- 1363195 紋之評估、及前光度與視角之測量。在表13與14及表17與 1 8中顯示結果。 在表1及表2中顯示用於樣本1-1至26-24之擴散膜、反射 式偏光器(DBEFD)及黏性擴散層之特徵《如下所述測量表 1及表2所示濁度η、總光束透射率Tt、擴散光Td及線性透 射比Tp。 濁度 Η :使用來自 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 有限公司之濁度/透射比測量計HM-150進行測量。針對穿 過測譯件出來之透射光,測量由於背散射(擴散表面導向 光束擷取側)而遠離入射光束偏轉2.5。或更多之光束分量之 百分比(除設定樣本之方法之外均遵循JIS-K-7316)。 總光束透射率Tt :使用來自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有限公司之濁度/透射比測量計HM-150進行測 量β針對穿過測試件出來之透射光,測量總透射光通量對 平行入射光通量之比(遵循JIS-K-7316進行測量)。 線性透射比Tp :使用來自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有限公司之濁度/透射比測量計HM-150進行測 量。針對穿過測試件出來之透射光,測量偏離平行入射光 束之通量在小於2.5。之範圍内之光束分量之百分比(遵循一 在JIS-K-7316之下之濁度測量方法)。 擴散光Td:決定為透射比,其係藉由從使用來自 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有限公司之濁度/透射 比測量計HM-150所測量之總透光比中減去線性分量之線 性透射比而獲得。 118573.doc -39- 1363195 [表i]
背散射測量值 濁度 Η (%) 總光束透射率 Tt (%) 擴散光 Td (%) 線性透射比 Tp (%) H/Tt 擴散膜1 99.7 35.4 35.3 0.1 2.82 擴散膜2 93.7 67.1 62.9 4.2 1.40 擴散膜3 95.1 68.3 65 3.3 1.39 擴散膜4 91 66.1 60.2 5.9 1.38 擴散膜5 95.2 71.1 67.6 3.5 1.34 擴散膜6 74.6 59.4 44.3 15.1 1.26 擴散膜7 90.1 89.4 80.6 8.8 1.01 擴散膜8 83.7 90.7 75.9 14.8 0.92 擴散膜9 60.1 90 54.1 35.9 0.67 擴散膜10 33.6 89.8 30.2 59.6 0.37 黏性擴散層1 94.7 67.2 63.6 3.6 1.41 黏性擴散層2 89.9 88.6 76.7 11.9 1.01 黏性擴散層3 34.5 87.8 30.3 57.5 0.39 DBEFD 82.2 47.2 38.8 8.4 1.74 [表2] 前散射測量1 直 濁度 Η (%) 總光束透射率 Tt (%) 擴散光 Td (%) 線性透射比 Tp (%) H/Tt 濁度 (前散射-背散射) 擴散膜1 99.6 34.7 34.6 0.1 2.87 -0.1 擴散膜2 95.5 92.4 8B.2 4.2 1.03 1.8 擴散膜3 96.4 93.4 90 3.4 1.03 1 擴散膜4 93.5 92.6 86.6 6.0 1.01 1.3 擴散膜5 96.2 93.1 89.5 3.6 1.03 2.5 擴散膜6 83.7 91.5 76.6 14.9 0.91 -6.8 擴散膜7 90 91 81.9 9.1 0.99 0 擴散膜8 83.3 90.6 75.5 15.1 0.92 15.4 擴散膜9 59.9 89.8 53.8 36.0 0.67 -0.2 擴散膜10 33.7 92.3 31.1 61.2 0.37 0.1 黏性擴散層1 94.7 67.2 63.6 3.6 1.41 0 黏性擴散層2 89.9 88.6 76.7 11.9 1.01 0 黏性擴散層3 34.5 87.8 30.3 57.5 0.39 0 DBEFD 82.2 47.2 38.8 8.4 1.74 0 118573.doc -40- 1363195 在表3、表5、表7、表9、表11、表13、表15及表17中顯 示樣本1-1至26-24中疊紋之出現之評估結果。在表4、表 6、表8、表10、表12、表14、表16、表18中顯示樣本1-1 至26-24中前光度及視角之評估結果。 [表3]
膜/擴散層類型 P (μιη) Ρρ/Ρ ㈠ (Η/Τ)*(Ρρ/Ρ) 疊紋評估 樣本1-1 擴散膜1 18.02 〇 樣本1-2 擴散膜2 8.94 〇 樣本1-3 擴散膜3 8.91 〇 樣本1-4 擴散膜4 8.81 〇 樣本卜5 擴散膜5 8.57 〇 樣本1-6 擴散膜6 8.04 〇 樣本1_7 擴散膜7 50 6.4 6.45 〇 樣本1-8 擴散膜8 5.91 〇 樣本1-9 擴散膜9 4.27 〇 樣本1-10 擴散膜10 2.39 〇 樣本1-11 黏性擴散層1 9.02 〇 樣本1-12 黏性擴散層2 6.49 〇 樣本1-13 黏性擴散層3 2.51 〇 樣本1-14 擴散膜2 32 10 8.94 〇 樣本1-15 擴散膜2 15 21.3 8.94 〇 樣本2-1 擴散膜1 110 2.91 8.20 〇 樣本2-2 擴散膜2 4.06 〇 樣本2-3 擴散膜3 4.05 〇 樣本2_4 擴散膜4 4.01 〇 樣本2-5 擴散膜5 3.90 〇 樣本2-6 擴散膜6 3.65 〇 樣本2-7 擴散膜7 2.93 〇 118573.doc •41 · 1363195
樣本2-8 擴散膜8 2.69 〇 樣本2-9 擴散膜9 1.94 〇 樣本2-10 擴散膜10 1.09 X 樣本2-11 黏性擴散層1 4.10 〇 樣本2-12 黏性擴散層2 2.95 〇 樣本2-13 黏性擴散層3 1.14 X 樣本3-1 擴散膜1 4.53 〇 樣本3-2 擴散膜2 2.25 〇 樣本3-3 擴散膜3 2.24 〇 樣本3-4 擴散膜4 2.22 〇 樣本3-5 擴散膜5 2.16 〇 樣本3-6 擴散膜6 200 1.6 2.02 〇 樣本3-7 擴散膜7 1.62 〇 樣本3-8 擴散膜8 1.49 X 樣本3-9 擴散膜9 1.08 X 樣本3-10 擴散膜10 0.60 X 樣本3-11 黏性擴散層1 2.27 〇 樣本3-12 黏性擴散層2 1.63 〇 樣本3-13 黏性擴散層3 0.63 X 樣本4-1 擴散膜1 2.56 〇 樣本4-2 擴散膜2 1.27 X 樣本4-3 擴散膜3 1.27 X 樣本4-4 擴散臈4 1.25 X 樣本4-5 擴散膜5 1.22 X 樣本4-6 擴散膜6 1.14 X 樣本4-7 擴散膜7 350 0.91 0.92 X 樣本4-8 擴散膜8 0.84 X 樣本4-9 擴散膜9 0.61 X 樣本4-10 擴散膜10 0.34 X 樣本4-11 黏性擴散層1 1.28 X 樣本4-12 黏性擴散層2 0.92 X 樣本4-13 黏性擴散層3 0.36 X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118573.doc • 42· 1363195 [表4]
膜/擴散層類型 P Ρρ/Ρ 相對前光度值 視角(度) (μιη) ㈠ (%) VAh VAv 樣本1-16 編號 100 96 64 樣本1-1 擴散膜1 46 127 129 樣本1-2 擴散膜2 100 77 68 樣本1-3 擴散膜3 97 76 65 樣本1-4 擴散膜4 98 76 68 樣本1-5 擴散膜5 99 77 64 樣本1-6 擴散膜6 50 6.4 102 82 68 樣本1-7 擴散膜7 98 87 64 樣本1-8 擴散臈8 99 89 64 樣本1-9 擴散膜9 99 93 64 樣本1-10 擴散膜10 100 94 63 樣本1-11 黏性擴散層1 98 74 63 樣本1-12 黏性擴散層2 99 86 62 樣本1-13 黏性擴散層3 100 92 61 樣本1-14 擴散膜2 32 10 96 97 66 樣本1-15 擴散膜2 15 21.3 90 98 68 樣本2-14 編號 100 94 61 樣本2-1 擴散膜1 48 127 127 樣本2-2 擴散膜2 103 76 67 樣本2-3 擴散膜3 100 77 68 樣本2-4 擴散膜4 101 75 68 樣本2-5 擴散膜5 102 78 66 樣本2-6 擴散膜6 110 2.91 104 82 68 樣本2-7 擴散膜7 101 86 64 樣本2-8 擴散膜8 102 87 62 樣本2-9 擴散膜9 102 91 61 樣本2-10 擴散膜10 103 92 62 樣本2-11 黏性擴散層1 101 75 65 樣本2-12 黏性擴散層2 102 85 63 樣本2-13 黏性擴散層3 102 91 60 樣本3-14 編號 200 1.6 102 95 61 樣本3-1 擴散膜1 51 127 127 樣本3-2 擴散膜2 104 76 67 樣本3-3 擴散膜3 103 77 68 樣本3-4 擴散膜4 103 75 68 樣本3-5 擴散膜5 103 78 66 樣本3-6 擴散膜6 106 81 68 118573.doc •43- 1363195 樣本3-7 擴散膜7 103 86 64 樣本3-8 擴散膜8 103 87 62 樣本3-9 擴散膜9 104 92 61 樣本3-10 擴散膜10 105 92 62 樣本3-11 黏性擴散層1 103 75 66 樣本3-12 黏性擴散層2 104 86 62 樣本3-13 黏性擴散層3 104 90 60 樣本4-14 編號 104 95 63 樣本4-1 擴散膜1 53 127 128 樣本4-2 擴散膜2 105 76 66 樣本4-3 擴散膜3 104 75 65 樣本4-4 擴散膜4 103 74 66 樣本4-5 擴散膜5 104 77 63 樣本4-6 擴散膜6 350 0.91 108 82 67 樣本4-7 擴散膜7 104 85 63 樣本4-8 擴散膜8 104 88 61 樣本4-9 擴散膜9 105 92 63 樣本4-10 擴散膜10 106 93 63 樣本4_11 黏性擴散層1 104 74 64 樣本4-12 黏性擴散層2 104 84 62 樣本4-13 黏性擴散層3 105 92 62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表5]
膜/擴散層類型 P 〇im) Pp/P ㈠ (H/T)*(Pp/P) 疊紋評估 樣本5-1 擴散膜1 50 9.2 25.91 〇 樣本5-2 擴散膜2 12.85 〇 樣本5-3 擴散膜3 12.81 〇 樣本5-4 擴散膜4 12.67 〇 樣本5-5 擴散膜5 12.32 〇 樣本5-6 擴散膜6 11.55 〇 樣本5-7 擴散膜7 9.27 〇 樣本5-8 擴散膜8 8.49 〇 樣本5-9 擴散膜9 6.14 〇 樣本5-10 擴散膜10 3.44 〇 118573.doc • 44· 1363195
樣本5-11 黏性擴散層1 12.96 〇 樣本5-12 黏性擴散層2 9.33 〇 樣本5-13 黏性擴散層3 3.62 〇 樣本6-1 擴散膜1 11.77 〇 樣本6-2 擴散膜2 5.84 〇 樣本6-3 擴散膜3 5.82 〇 樣本6-4 擴散膜4 ' 5.75 〇 樣本6-5 擴散膜5 5.60 〇 樣本6-6 擴散膜6 5.25 〇 樣本6-7 擴散膜7 110 4.18 4.21 〇 樣本6-8 擴散膜8 3.86 〇 樣本6-9 擴散膜9 2.79 〇 樣本6-10 擴散膜10 1.56 X 樣本6-11 黏性擴散層1 5.89 〇 樣本6-12 黏性擴散層2 4.24 〇 樣本6-13 黏性擴散層3 1.64 〇 樣本7-1 擴散膜1 6.48 〇 樣本7-2 擴散膜2 3.21 〇 樣本7-3 擴散膜3 3.20 〇 樣本7-4 擴散膜4 3.17 〇 樣本7-5 擴散膜5 3.08 〇 樣本7-6 擴散膜6 200 2.3 2.89 〇 樣本7-7 擴散膜7 2.32 〇 樣本7-8 擴散膜8 2.12 〇 樣本7-9 擴散膜9 1.54 X 樣本7-10 擴散膜10 0.86 X 樣本7-11 黏性擴散層1 3.24 〇 樣本7-12 黏性擴散層2 2.33 〇 樣本7-13 黏性擴散層3 0.90 X 樣本8-1 擴散膜1 350 1.31 3.60 〇 樣本8-2 擴散膜2 1.79 〇 樣本8-3 擴散膜3 1.78 〇 118573.doc -45- 1363195
樣本8-4 擴散膜4 1.76 〇 樣本8_5 擴散膜5 1.71 〇 樣本8-6 擴散膜6 1.61 〇 樣本8-7 擴散膜7 1.29 X 樣本8-8 擴散膜8 1.18 X 樣本8-9 擴散膜9 0.85 X 樣本8-10 擴散膜10 0.48 X 樣本8-11 黏性擴散層1 1.80 〇 樣本8-12 黏性擴散層2 1.30 X 樣本8-13 黏性擴散層3 0.50 X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6] 膜/擴散層類型 Ρ Ρρ/Ρ 相對前光度值 視角(度) (μιη) ㈠ (%) VAh VAv 樣本5-14 編號 100 95 63 樣本5-1 擴散膜1 47 126 128 樣本5-2 擴散膜2 101 76 67 樣本5-3 擴散膜3 98 75 66 樣本5-4 擴散膜4 99 76 69 樣本5-5 擴散膜5 99 76 65 樣本5-6 擴散媒6 50 9.2 104 81 69 樣本5-7 擴散膜7 99 86 65 樣本5-8 擴散膜8 99 88 64 樣本5-9 擴散膜9 100 91 64 樣本5-10 擴散膜10 101 93 64 樣本5-11 黏性擴散層1 99 74 63 樣本5-12 黏性擴散層2 99 86 62 樣本5-13 黏性擴散層3 101 92 61 樣本6-14 編號 110 4.18 103 93 62 樣本6-1 擴散膜1 48 126 126 樣本6-2 擴散膜2 103 75 68 樣本6-3 擴散膜3 101 76 67 樣本6-4 擴散膜4 102 74 66 樣本6-5 擴散膜5 102 77 65 樣本6-6 擴散膜6 106 82 67 樣本6-7 擴散膜7 102 85 63 樣本6-8 擴散膜8 102 86 63 118573.doc •46- 1363195
樣本6-9 擴散膜9 102 90 62 樣本6-10 擴散膜10 103 92 62 樣本6-11 黏性擴散層1 102 75 65 樣本6-12 黏性擴散層2 102 85 63 樣本6-13 黏性擴散層3 103 91 60 樣本7-14 编號 104 94 60 樣本7-1 擴散膜1 52 126 127 樣本7-2 擴散膜2 104 75 66 樣本7-3 擴散膜3 102 76 67 樣本7-4 擴散膜4 103 74 67 樣本7-5 擴散膜5 103 78 65 樣本7-6 擴散膜6 200 2.3 107 82 67 樣本7-7 擴散膜7 102 87 63 樣本7-8 擴散膜8 102 86 63 樣本7-9 擴散膜9 104 91 62 樣本7-10 擴散膜10 105 93 63 樣本7-11 黏性擴散層1 103 75 66 樣本7-12 黏性擴散層2 103 86 62 樣本7-13 黏性擴散層3 104 90 60 樣本8-14 編號 105 96 64 樣本8-1 擴散膜1 53 126 127 樣本8-2 擴散膜2 105 75 65 樣本8-3 擴散膜3 104 76 65 樣本8-4 擴散膜4 104 75 65 樣本8-5 擴散膜5 104 76 64 樣本8-6 擴散膜6 350 1.31 108 81 66 樣本8-7 擴散膜7 104 85 64 樣本8-8 擴散膜8 103 88 62 樣本8-9 擴散膜9 105 91 62 樣本8-10 擴散膜10 106 93 62 樣本8-11 黏性擴散層1 104 74 64 樣本8-12 黏性擴散層2 104 84 62 樣本8-13 黏性擴散層3 105 92 62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垂直方向之視角 118573.doc -47- 1363195 [表7] 膜/擴散層類型 P (μηι) Ρρ/Ρ (-) (H/T)*(Pp/P) 疊紋評估 樣本9-1 擴散膜1 28.73 〇 樣本9-2 擴散膜2 14.24 〇 樣本9-3 擴散膜3 14.20 〇 樣本9-4 擴散膜4 14.04 〇 樣本9-5 擴散膜5 13.66 〇 樣本9-6 擴散膜6 12.81 〇 樣本9-7 擴散膜7 50 10.2 10.28 〇 樣本9-8 擴散膜8 9.41 〇 樣本9-9 擴散膜9 6.81 〇 樣本9-10 擴散膜10 3.82 〇 樣本9-11 黏性擴散層1 14.37 〇 樣本9-12 黏性擴散層2 10.35 〇 樣本9-13 黏性擴散層3 4.01 〇 樣本10-1 擴散膜1 13.04 〇 樣本10-2 擴散膜2 6.47 〇 樣本10-3 擴散膜3 6.45 〇 樣本10-4 擴散膜4 6.37 〇 樣本10-5 擴散膜5 6.20 〇 樣本10-6 擴散膜6 5.81 〇 樣本10-7 擴散膜7 110 4.64 4.67 〇 樣本10-8 擴散膜8 4.27 〇 樣本10-9 擴散膜9 3.09 〇 樣本10-10 擴散膜10 1.73 〇 樣本10-11 黏性擴散層1 6.52 〇 樣本10-12 黏性擴散層2 4.70 〇 樣本10-13 黏性擴散層3 1.82 〇 樣本11-1 擴散膜1 200 2.55 6.48 〇 樣本11-2 擴散膜2 3.21 〇 樣本11-3 擴散膜3 3.20 〇 樣本11-4 擴散膜4 3.17 〇 樣本11-5 擴散膜5 3.08 〇 樣本11-6 擴散膜6 2.89 〇 樣本11-7 擴散膜7 2.32 〇 118573.doc -48- 1363195
樣本11-8 擴散膜8 2.12 〇 樣本11-9 擴散膜9 1.54 X 樣本11-10 擴散膜10 0.86 X 樣本11-11 黏性擴散層1 3.24 〇 樣本11-12 黏性擴散層2 2.33 〇 樣本11-13 黏性擴散層3 0.90 X 樣本12-1 擴散膜1 4.00 〇 樣本12-2 擴散膜2 1.98 〇 樣本12-3 擴散膜3 1.98 〇 樣本12-4 擴散膜4 1.95 〇 樣本12-5 擴散膜5 1.90 〇 樣本12-6 擴散膜6 1.78 〇 樣本12-7 擴散膜7 350 1.46 1.43 X 樣本12-8 擴散膜8 1.31 X 樣本12-9 擴散膜9 0.95 X 樣本12-10 擴散膜10 0.53 X 樣本12-11 黏性擴散層1 2.00 〇 樣本12-12 黏性擴散層2 1.44 X 樣本12-13 黏性擴散層3 0.56 X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8]
膜/擴散層類型 Ρ Ρρ/Ρ 相對前光度值 視角(度) (μπι) (-) (%) VAh VAv 樣本9-14 編號 100 95 63 樣本9-1 擴散膜1 48 126 127 樣本9-2 擴散膜2 102 77 66 樣本9-3 擴散膜3 100 76 65 樣本9-4 擴散膜4 99 75 66 樣本9-5 擴散膜5 100 76 67 樣本9-6 擴散膜6 50 10.2 101 83 64 樣本9-7 擴散膜7 100 89 63 樣本9-8 擴散膜8 99 82 68 樣本9-9 擴散膜9 101 92 64 樣本9-10 擴散膜10 102 95 63 樣本9-11 黏性擴散層1 100 74 63 樣本9-12 黏性擴散層2 101 86 62 樣本9-13 黏性擴散層3 101 92 61 樣本10-14 編號 110 4.63 103 94 62 樣本10-1 擴散膜1 -50 128 127 樣本10-2 擴散膜2 104 77 68 118573.doc • 49- 1363195
樣本10-3 擴散膜3 102 77 66 樣本10-4 擴散膜4 102 78 67 樣本10-5 擴散膜5 102 76 67 樣本10-6 擴散膜6 103 87 63 樣本10-7 擴散膜7 102 86 63 樣本10-8 擴散膜8 102 83 67 樣本10-9 擴散膜9 102 90 62 樣本10-10 擴散膜10 104 92 63 樣本10-11 黏性擴散層1 102 75 65 樣本10-12 黏性擴散層2 102 85 63 樣本10-13 黏性擴散層3 103 91 60 樣本11-14 編號 104 94 61 樣本11-1 擴散膜1 52 127 127 樣本11-2 擴散膜2 105 75 67 樣本11-3 擴散膜3 103 77 66 樣本11-4 擴散膜4 104 76 68 樣本11-5 擴散膜5 103 75 68 樣本11-6 擴散膜6 200 2.55 106 86 64 樣本11-7 擴散膜7 103 87 62 樣本11-8 擴散膜8 104 82 68 樣本11-9 擴散膜9 104 92 61 樣本11-10 擴散膜10 105 92 62 樣本11-11 黏性擴散層1 103 75 66 樣本11-12 黏性擴散層2 103 86 62 樣本11-13 黏性擴散層3 104 90 60 樣本12-14 編號 105 95 63 樣本12-1 擴散膜1 54 127 128 樣本12-2 擴散膜2 105 76 66 樣本12-3 擴散膜3 104 77 63 樣本12-4 擴散膜4 104 75 65 樣本12-5 擴散膜5 104 74 66 樣本12-6 擴散膜6 350 1.46 107 85 63 樣本12-7 擴散膜7 104 88 61 樣本12-8 擴散膜8 106 81 67 樣本12-9 擴散膜9 105 92 63 樣本12-10 擴散膜10 106 93 63 樣本12-11 黏性擴散層1 104 74 64 樣本12-12 黏性擴散層2 104 84 62 樣本12-13 黏性擴散層3 105 92 62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118573.doc •50- 1363195 [表9] 膜/擴散層類型 P (μιη) Ρρ/Ρ ㈠ (Η/Τ)+(Ρρ/Ρ) 疊紋評估 樣本13-1 擴散膜1 18.02 〇 樣本13-2 擴散膜2 8.94 〇 樣本13-3 擴散膜3 8.91 〇 樣本13-4 擴散膜4 8.81 〇 樣本13-5 擴散膜5 8.57 〇 樣本13-6 擴散膜6 8.04 〇 樣本13-7 擴散膜7 50 6.4 6.45 〇 樣本13-8 擴散膜8 5.91 〇 樣本13-9 擴散膜9 4.27 〇 樣本13-10 擴散膜10 2.39 〇 樣本13-11 黏性擴散層1 9.02 〇 樣本13-12 黏性擴散層2 6.49 〇 樣本13-13 黏性擴散層3 2.51 〇 樣本13-14 擴散膜2 32 10 8.94 〇 樣本13-15 擴散膜2 15 21.3 8.94 〇 樣本14-1 擴散膜1 8.20 〇 樣本14-2 擴散膜2 4.06 〇 樣本14-3 擴散膜3 4.05 〇 樣本14-4 擴散膜4 4.01 〇 樣本14-5 擴散膜5 3.90 〇 樣本14-6 擴散膜6 3.65 〇 樣本14-7 擴散膜7 110 2.91 2.93 〇 樣本14-8 擴散膜8 2.69 〇 樣本14-9 擴散膜9 1.94 〇 樣本14-10 擴散膜10 1.09 X 樣本14-11 黏性擴散層1 4.10 〇 樣本14-12 黏性擴散層2 2.95 〇 樣本14-13 黏性擴散層3 1.14 X 樣本15-1 擴散膜1 200 1.6 4.53 〇 樣本15-2 擴散膜2 2.25 〇 樣本15-3 擴散膜3 2.24 〇 樣本15-4 擴散膜4 2.22 〇 樣本15-5 擴散膜5 2.16 〇 樣本15-6 擴散膜6 2.02 〇 118573.doc •51 ·
樣本15-7 擴散膜7 1.62 〇 樣本15-8 擴散膜8 1.49 X 樣本15-9 擴散膜9 1.08 X 樣本15-10 擴散膜10 0.60 X 樣本15-11 黏性擴散層1 2.27 〇 樣本15-12 黏性擴散層2 1.63 〇 樣本15-13 黏性擴散層3 0.63 X 樣本16-1 擴散膜1 2.56 〇 樣本16-2 擴散膜2 1.27 X 樣本16-3 擴散膜3 1.27 X 樣本16-4 擴散膜4 1.25 X 樣本16-5 擴散膜5 1.22 X 樣本16-6 擴散膜6 1.14 X 樣本16-7 擴散膜7 350 0.91 0.92 X 樣本16-8 擴散膜8 0.84 X 樣本16-9 擴散膜9 0.61 X 樣本16-10 擴散膜10 0.34 X 樣本16-11 黏性擴散層1 1.28 X 樣本16-12 黏性擴散層2 0.92 X 樣本16-13 黏性擴散層3 0.36 X 1363195
Pp: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 10] 膜/擴散層類型 Ρ Ρρ/Ρ 相對前光度值 視角(度) (μιη) ㈠ (%) VAh VAv 樣本13-16 編號 94 104 71 樣本13-1 擴散膜1 43 127 128 樣本13-2 擴散膜2 94 85 73 樣本13-3 擴散膜3 95 84 71 樣本13-4 擴散膜4 93 83 71 樣本13-5 擴散膜5 92 86 71 樣本13-6 擴散膜6 50 6.4 98 87 71 樣本13-7 擴散膜7 94 97 75 樣本13-8 擴散膜8 93 99 72 樣本13-9 擴散膜9 93 103 72 樣本13-10 擴散膜10 95 103 72 樣本13-11 黏性擴散層1 96 74 63 樣本13-12 黏性擴散層2 95 86 62 樣本13-13 黏性擴散層3 94 92 61 118573.doc -52- 1363195
樣本13-14 擴散膜2 32 10 90 105 72 樣本13-15 擴散膜2 15 21.3 84 106 74 樣本14-14 編號 110 2.91 97 101 71 樣本14-1 擴散膜1 46 127 128 樣本14-2 擴散膜2 97 84 72 樣本14-3 擴散膜3 97 83 71 樣本14-4 擴散膜4 96 83 73 樣本14-5 擴散膜5 95 85 72 樣本14-6 擴散膜6 100 86 72 樣本14-7 擴散膜7 96 95 74 樣本14-8 擴散膜8 96 97 72 樣本14-9 擴散膜9 95 101 71 樣本14-10 擴散膜10 97 101 71 樣本14-11 黏性擴散層1 98 75 65 樣本14-12 黏性擴散層2 97 85 63 樣本14-13 黏性擴散層3 96 91 60 樣本15-14 編號 200 1.6 99 98 65 樣本15-1 擴散膜1 48 127 127 樣本15-2 擴散膜2 98 77 67 樣本15-3 擴散膜3 98 78 64 樣本15-4 擴散膜4 98 77 66 樣本15-5 擴散膜5 98, 80 65 樣本15-6 擴散膜6 101 82 68 樣本15-7 擴散膜7 98 88 66 樣本15-8 擴散膜8 98 90 64 樣本15-9 擴散膜9 97 95 65 樣本15-10 擴散膜10 98 95 65 樣本15-11 黏性擴散層1 99 75 66 樣本15-12 黏性擴散層2 98 86 62 樣本15-13 黏性擴散層3 98 90 60 樣本16-14 編號 350 0.91 99 96 63 樣本16-1 擴散膜1 49 127 127 樣本16-2 擴散膜2 99 76 66 樣本16-3 擴散膜3 99 75 64 樣本16-4 擴散膜4 99 75 66 樣本16-5 擴散膜5 99 77 63 樣本16-6 擴散媒6 103 81 67 樣本16-7 擴散膜7 99 86 64 樣本16-8 擴散膜8 99 88 62 樣本16-9 擴散膜9 98 92 63 樣本16-10 擴散膜10 99 93 63 118573.doc -53- 1363195 樣本16-11 黏性擴散層1 99 74 64 樣本16-12 黏性擴散層2 99 84 62 樣本16-13 黏性擴散層3 99 92 62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表 11]
膜/擴散層類型 P (μιη) Ρρ/Ρ (-) (H/T)*(Pp/P) 疊紋評估 樣本17-1 擴散膜1 25.91 〇 樣本17-2 擴散膜2 12.85 〇 樣本17-3 擴散膜3 12.81 〇 樣本17-4 擴散膜4 12.67 〇 樣本17-5 擴散膜5 12.32 〇 樣本17-6 擴散膜6 11.55 〇 樣本17-7 擴散膜7 50 9.2 9.27 〇 樣本17-8 擴散膜8 8.49 〇 樣本17-9 擴散膜9 6.14 〇 樣本17-10 擴散膜10 3.44 〇 樣本17-11 黏性擴散層1 12.96 〇 樣本17-12 黏性擴散層2 9.33 〇 樣本17-13 黏性擴散層3 3.62 〇 樣本18-1 擴散膜1 11.77 〇 樣本18-2 擴散膜2 5.84 〇 樣本18_3 擴散膜3 5.82 〇 樣本18-4 擴散膜4 5.75 〇 樣本18-5 擴散膜5 5.60 〇 樣本18-6 擴散膜6 5.25 〇 樣本18-7 擴散膜7 110 4.18 4.21 〇 樣本18-8 擴散膜8 3.86 〇 樣本18-9 擴散膜9 2.79 〇 樣本18-10 擴散膜10 1.56 X 樣本18-11 黏性擴散層1 5.89 〇 樣本18-12 黏性擴散層2 4.24 〇 樣本18-13 黏性擴散層3 1.64 〇 樣本19-1 擴散膜1 200 2.3 6.48 〇 118573.doc -54- 1363195
樣本19-2 擴散膜2 3.21 〇 樣本19-3 擴散膜3 3.20 〇 樣本19-4 擴散膜4 3.17 〇 樣本19-5 擴散膜5 3.08 〇 樣本19-6 擴散膜6 2.89 〇 樣本19-7 擴散膜7 2.32 〇 樣本19-8 擴散膜8 2.12 〇 樣本19-9 擴散膜9 1.54 X 樣本19-10 擴散膜10 0.86 X 樣本19-11 黏性擴散層1 3.24 〇 樣本19-12 黏性擴散層2 2.33 〇 樣本19-13 黏性擴散層3 0.90 X 樣本20-1 擴散膜1 3.60 〇 樣本20-2 擴散膜2 1.79 〇 樣本20-3 擴散膜3 1.78 〇 樣本20-4 擴散膜4 1.76 〇 樣本20-5 擴散膜5 1.71 〇 樣本20-6 擴散膜6 350 1.31 1.61 〇 樣本20-7 擴散膜7 1.29 X 樣本20-8 擴散膜8 1.18 X 樣本20-9 擴散膜9 0.85 X 樣本20-10 擴散膜10 0.48 X 樣本20-11 黏性擴散層1 1.80 〇 樣本20-12 黏性擴散層2 1.30 X 樣本20-13 黏性擴散層3 0.50 X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 12] 膜/擴散層類型 Ρ (μιη) Ρρ/Ρ (-) 相對前光度值 (%) 視角(度) VAh VAv 樣本17-14 編號 50 9.2 94 103 70 樣本17-1 擴散膜1 44 126 127 樣本17-2 擴散膜2 93 85 72 樣本17-3 擴散膜3 94 82 70 樣本17-4 擴散膜4 94 82 70 樣本17-5 擴散膜5 93 84 70 樣本17-6 擴散膜6 97 86 71 118573.doc -55- 1363195
樣本17-7 擴散膜7 95 98 74 樣本17-8 擴散膜8 94 100 71 樣本17-9 擴散膜9 93 102 70 樣本17-10 擴散膜10 94 103 71 樣本17-11 黏性擴散層1 95 74 63 樣本17-12 黏性擴散層2 94 86 62 樣本17-13 黏性擴散層3 95 92 61 樣本18-14 編號 97 100 70 樣本18-1 擴散膜1 47 126 127 樣本18-2 擴散膜2 97 82 71 樣本18-3 擴散膜3 96 81 70 樣本18-4 擴散膜4 97 81 72 樣本18-5 擴散膜5 95 84 71 樣本18-6 擴散膜6 110 4.18 99 85 71 樣本18-7 擴散膜7 97 94 72 樣本18-8 擴散膜8 96 96 71 樣本184 擴散膜9 95 100 70 樣本18-10 擴散膜10 97 100 71 樣本18-11 黏性擴散層1 98 75 65 樣本18-12 黏性擴散層2 97 85 63 樣本18-13 黏性擴散層3 97 91 60 樣本19-14 編號 99 97 64 樣本19-1 擴散膜1 48 127 126 樣本19-2 擴散膜2 98 76 66 樣本19-3 擴散膜3 98 77 64 樣本19-4 擴散膜4 98 76 65 樣本19-5 擴散膜5 98 79 65 樣本19-6 擴散膜6 200 2.3 100 81 67 樣本19-7 擴散膜7 98 87 65 樣本19-8 擴散膜8 97 88 63 樣本19-9 擴散膜9 96 94 64 樣本19-10 擴散膜10 99 95 64 樣本19-11 黏性擴散層1 98 75 66 樣本19-12 黏性擴散層2 98 86 62 樣本19-13 黏性擴散層3 99 90 60 樣本20-14 編號 350 1.31 99 95 62 樣本20-1 擴散膜1 49 126 126 樣本20-2 擴散膜2 99 75 65 樣本20-3 擴散膜3 99 74 63 樣本20-4 擴散膜4 99 75 65 樣本20-5 擴散膜5 99 76 64 118573.doc -56- 1363195 樣本20-6 擴散膜6 102 80 66 樣本20-7 擴散膜7 99 85 65 樣本20-8 擴散膜8 98 87 61 樣本20-9 擴散膜9 99 90 62 樣本20-10 擴散膜10 99 92 62 樣本20-11 黏性擴散層1 99 74 64 樣本20-12 黏性擴散層2 99 84 62 樣本20-13 黏性擴散層3 99 92 62
Pp:像素間距 P: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表 13]
膜/擴散層類型 P (μιη) Ρρ/Ρ (*) (Η/Τ)*(Ρρ/Ρ) 疊紋評估 樣本21-1 擴散膜1 28.73 〇 樣本21-2 擴散膜2 14.24 〇 樣本21-3 擴散膜3 14.20 〇 樣本21-4 擴散膜4 14.04 〇 樣本21-5 擴散膜5 13.66 〇 樣本21-6 擴散膜6 12.81 〇 樣本21-7 擴散膜7 50 10.2 10.28 〇 樣本21-8 擴散膜8 9.41 〇 樣本21-9 擴散膜9 6.81 〇 樣本21-10 擴散膜10 3.82 〇 樣本21-11 黏性擴散層1 14.37 〇 樣本21-12 黏性擴散層2 10.35 〇 樣本21-13 黏性擴散層3 4.01 〇 樣本22-1 擴散膜1 110 4.64 13.04 〇 樣本22-2 擴散膜2 6.47 〇 樣本22-3 擴散膜3 6.45 〇 樣本22-4 擴散膜4 6.37 〇 樣本22-5 擴散膜5 6.20 〇 樣本22-6 擴散膜6 5.81 〇 樣本22-7 擴散膜7 4.67 〇 樣本22-8 擴散膜8 4.27 〇 樣本22-9 擴散膜9 3.09 〇 樣本22-10 擴散膜10 1.73 〇 118573.doc •57· 1363195
樣本22-11 黏性擴散層1 6.52 〇 樣本22-12 黏性擴散層2 4.70 〇 樣本22-13 黏性擴散層3 1.82 〇 樣本23-1 擴散膜1 6.48 〇 樣本23-2 擴散膜2 3.21 〇 樣本23-3 擴散膜3 3.20 〇 樣本23-4 擴散膜4 3.17 〇 樣本23-5 擴散膜5 3.08 〇 樣本23-6 擴散膜6 2.89 〇 樣本23-7 擴散膜7 200 2.55 2.32 〇 樣本23-8 擴散膜8 2.12 〇 樣本23-9 擴散膜9 1.54 X 樣本23-10 擴散膜10 0.86 X 樣本23-11 黏性擴散層1 3.24 〇 樣本23-12 黏性擴散層2 2.33 〇 樣本23-13 黏性擴散層3 0.90 X 樣本24-1 擴散膜1 4.00 〇 樣本24-2 擴散膜2 1.98 〇 樣本24-3 擴散膜3 1.98 〇 樣本24-4 擴散膜4 1.95 〇 樣本24-5 擴散膜5 1.90 〇 樣本24-6 擴散膜6 1.78 〇 樣本24-7 擴散膜7 350 1.46 1.43 X 樣本24-8 擴散膜8 1.31 X 樣本24-9 擴散膜9 0.95 X 樣本24-10 擴散膜10 0.53 X 樣本24-11 黏性擴散層1 2.00 〇 樣本24-12 黏性擴散層2 1.44 X 樣本24-13 黏性擴散層3 0.56 X
Pp: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 14] 膜/擴散層類型 Ρ (μιη) Ρρ/Ρ (-) 相對前光度值 (%) 視角(度) VAh VAv 樣本21-14 編號 50 10.2 94 102 70 樣本21-1 擴散膜1 45 126 127 樣本21-2 擴散膜2 93 84 71 118573.doc -58 - 1363195
樣本21-3 擴散膜3 93 83 69 樣本21-4 擴散膜4 94 83 70 樣本21-5 擴散膜5 93 83 69 樣本21-6 擴散膜6 97 85 70 樣本21-7 擴散膜7 93 97 73 樣本21-8 擴散膜8 95 99 71 樣本21-9 擴散膜9 94 101 70 樣本21-10 擴散膜10 93 103 72 樣本21-11 黏性擴散層1 95 74 63 樣本21-12 黏性擴散層2 95 86 62 樣本21-13 黏性擴散層3 93 92 61 樣本22-14 編號 96 99 69 樣本22-1 擴散膜1 47 125 126 樣本22-2 擴散膜2 96 81 72 樣本22-3 擴散膜3 95 80 69 樣本22-4 擴散膜4 96 80 71 樣本22-5 擴散膜5 95 83 70 樣本22-6 擴散膜6 110 4.63 99 84 70 樣本22-7 擴散膜7 96 93 71 樣本22-8 擴散膜8 97 95 70 樣本22-9 擴散膜9 96 99 69 樣本22-10 擴散膜10 96 99 70 樣本22-11 黏性擴散層1 98 75 65 樣本22-12 黏性擴散層2 97 85 63 樣本22-13 黏性擴散層3 96 91 60 樣本23-14 編號 98 96 64 樣本23-1 擴散膜1 48 127 125 樣本23-2 擴散膜2 98 75 65 樣本23-3 擴散膜3 97 76 63 樣本23-4 擴散膜4 97 75 64 樣本23_5 擴散膜5 97 78 64 樣本23-6 擴散膜6 200 2.55 100 80 66 樣本23-7 擴散膜7 98 86 64 樣本23-8 擴散膜8 98 87 62 樣本23-9 擴散膜9 97 92 63 樣本23-10 擴散膜10 98 97 63 樣本23-11 黏性擴散層1 99 75 66 樣本23-12 黏性擴散層2 98 86 62 樣本23-13 黏性擴散層3 97 90 60 樣本24-14 編號 350 1.46 99 94 60 樣本24-1 擴散膜1 49 124 124 118573.doc -59- 1363195 樣本24-2 擴散膜2 99 74 63 樣本24-3 擴散膜3 98 72 62 樣本24-4 擴散膜4 99 73 64 樣本24-5 擴散膜5 99 75 63 樣本24-6 擴散膜6 102 79 62 樣本24-7 擴散膜7 99 83 62 樣本24-8 擴散膜8 99 84 60 樣本24-9 擴散膜9 98 88 60 樣本24-10 擴散膜10 99 92 64 樣本24-11 黏性擴散層1 99 74 64 樣本24-12 黏性擴散層2 99 84 62 樣本24-13 黏性擴散層3 - —1 98 92 62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表 15] 膜/擴散層類型 P (μηι) Ρρ/Ρ (-) (ΗΑΓ)*(Ρρ/Ρ) 叠紋評估 樣本25-1 擴散膜2 50 6.4 18.02 〇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 16] 膜/擴散層類型 Ρ (μιη) Ρρ/Ρ ㈠ 相對前光度值 (%) 視角(度) VAh VAv 樣本25-1 擴散膜2 50 6.4 100 95 64 Pp :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表 17] 膜/擴散層 類型 Pp (μιη) Ρ (μιη) Ρρ/Ρ ㈠ (Η/Τ) ㈠ (Η/Τ)*(Ρρ/Ρ) 疊紋評估 樣本26_1 DBEFD 320 50 6.40 1.74 11.14 〇 樣本26-2 DBEFD 320 110 2.91 1.74 5.06 〇 樣本26-3 DBEFD 320 200 1.60 1.74 2.78 〇 118573.doc -60- 1363195 樣本26-4 DBEFD 320 350 0.91 1.74 1.59 X 樣本26-5 DBEFD 510 50 10.20 1.74 17.75 〇 樣本26-6 DBEFD 510 110 4.64 1.74 8.07 〇 樣本26-7 DBEFD 510 200 2.55 1.74 4.44 〇 樣本26-8 DBEFD 510 350 1.46 1.74 2.54 〇 樣本26-9 DBEFD 460 50 9.20 1.74 16.01 〇 樣本26-10 DBEFD 460 110 4.18 1.74 7.28 〇 樣本26-11 DBEFD 460 200 2.30 1.74 4.00 〇 樣本26-12 DBEFD 460 350 1.31 1.74 2.29 〇 樣本26-13 DBEFD 320 50 6.40 1.74 11.14 〇 樣本26-14 DBEFD 320 110 2.91 1.74 5.06 〇 樣本26-15 DBEFD 320 200 1.60 1.74 2.78 〇 樣本26-16 DBEFD 320 350 0.91 1.74 1.59 X 樣本26-17 DBEFD 510 50 10.20 1.74 17.75 〇 樣本26-18 DBEFD 510 110 4.64 1.74 8.07 〇 樣本26-19 DBEFD 510 200 2.55 1.74 4.44 〇 樣本26-20 DBEFD 510 350 1.46 1.74 2.54 〇 樣本26-21 DBEFD 460 50 9.20 1.74 16.01 〇 樣本26-22 DBEFD 460 110 4.18 1.74 7.28 〇 樣本26-23 DBEFD 460 200 2.30 1.74 4.00 〇 樣本26-24 DBEFD 460 350 1.46 1.74 2.54 〇
Pp:像素間距 p :透鏡寬度 Η:濁度 Τ:總光束透射率之數量 [表 18] 膜/擴散層類型 Pp P Pp/P (H/T) 相對前光度值 視角(度) (μιη) (μιη) ㈠ ㈠ (%) VAh YAv 樣本26-1 DBEFD 320 50 6.40 1.74 11.14 96 69 樣本26-2 DBEFD 320 110 2.91 1.74 5.06 96 66 樣本26-3 DBEFD 320 200 1.60 1.74 2.78 96 66 樣本26-4 DBEFD 320 350 0.91 1.74 1.59 95 67 樣本26_5 DBEFD 510 50 10.20 1.74 17.75 95 69 樣本26-6 DBEFD 510 110 4.64 1.74 8.07 95 65 樣本26-7 DBEFD 510 200 2.55 1.74 4.44 96 65 樣本26-8 DBEFD 510 350 1.46 1.74 2.54 96 65 樣本26-9 DBEFD 460 50 9.20 1.74 16.01 95 67 樣本26-10 DBEFD 460 110 4.18 1.74 7.28 95 67 樣本26-11 DBEFD 460 200 2.30 1.74 4.00 95 66 樣本26-12 DBEFD 460 350 1.31 1.74 2.29 95 67 樣本26-13 DBEFD 320 50 . 6.40 1.74 11.14 106 76
(S 118573.doc -61 - 1363195 樣本26-14 DBEFD 320 110 2.91 1.74 5.06 104 79 樣本26-15 DBEFD 320 200 1.60 1.74 2.78 100 68 樣本26-16 DBEFD 320 350 0.91 1.74 1.59 98 67 樣本26-17 DBEFD 510 50 10.20 1.74 17.75 105 75 樣本26-18 DBEFD 510 110 4.64 1.74 8.07 103 78 樣本26-19 DBEFD 510 200 2.55 1.74 4.44 100 67 樣本26-20 DBEFD 510 350 1.46 1.74 2.54 97 66 樣本26-21 DBEFD 460 50 9.20 1.74 16.01 104 74 樣本26-22 DBEFD 460 110 4.18 1.74 7.28 102 77 樣本26-23 DBEFD 460 200 2.30 1.74 4.00 100 66 樣本26-24 DBEFD 460 350 1.46 1.74 2.54 96 65
Pp:像素間距 P:透鏡寬度 VAh :水平方向之視角 VAv :垂直方向之視角 圖14顯示具有稜柱狀斷面幾何形狀及雙曲線斷面幾何形 狀之透鏡薄片之透鏡間距與前光度之間之關係,其係與表 3(樣本 1-3、1-15、1-16、2-3、3-3、4-3)、表 9(樣本 13-3、 13-15、13-16、14-3、15-3、16-3)及表 15(樣本 25-1)所示 擴散薄片102組合之情況。 藉由假定使用間距為5 0 μιη之稜柱狀透鏡薄片之情況下 所觀察到的前光度為100%來表示曲線圖中所提供之值。 從曲線圖中可瞭解到,相對前光度隨著透鏡間距變窄而減 小,而相對前光度值隨著透鏡間距變寬而增加。 同樣地,當使用來自3Μ公司之"厚BEF ΙΙΓ (50 μιη之間 距)時,亦觀察到100%之前光度,與現有產品相比提供一 改善前光度之效應。 窄透鏡間距意味著每單位面積之脊與谷之數目增加,但 在放大圖中此部分包含若干平坦部分。因此,該薄片變得 不大可能實現作為透鏡之效應,因而會使前方向之外其他 方向之散射增加,使可歸因於斜面之傾斜所提供之絕對光
Il8573.doc -62- 1363195 反射之再循環特徵降級,進而降低前光度。 相反地,透鏡間距之變寬會使每單位面積之脊與谷之數 目減 >,且亦使此等區域内之平坦部分減少。基於此原 因,薄片變得不大可能削弱作為透鏡之效應,使前方向之 外其他方向之散射減少,可以更有效地方式展現斜面之傾 斜所提供之再循環特徵以防止前光度降低,及進一步增強 别光度。因此,已發現,可藉由使透鏡間距變寬來改善前 光度。 不過,從表3或表14所示未組合使用擴散薄片之情況之 、、-D果可看到,僅簡單地藉由使透鏡間距變寬,會不可避免 地由於與液晶面板之像素間距之互動(干涉)而產生疊紋(相 比之下產生不一致性)。相關技術中一般藉由使用窄間距類 型之薄片來消除疊紋,其如上所述僅會導致降低之光度。 相比之下’本發明採用一以調整為16或更高之 Pp/P.H/Tt之值所表示之系統(使用面板間距pp、透鏡間距 P、藉由背散射所測量的擴散功能層之濁度值Η、以及背散 射之測量中同時獲得的總光束透射率Tt),因此可成功消除 僅僅藉由具有寬間距之透鏡產生之疊紋,及改善前光度。 一般基於使擴散功能表面導向入射側之前散射之測量來 表示結合JTIS或ASTM所獲得之濁度值,其中表2列出之濁 度值係以此方式所獲得之濁度值,然而難以找出能夠消除 疊紋之關係。不過’藉由使用以背散射為基礎所測量的擴 散功能表面之濁度值,使得上述關係可能滿足。 亦發現’在以背散射為基礎所測量之濁度值大於以前散 118573.doc •63· 1363195 射為基礎所測量之濁度值之情況下獲得較大光度增強比 (表1中所繪示之使用擴散薄片0之樣本、樣本2-6至24-6之 結果)。因此,使得藉由使用在背散射測量中顯示較大濁 度值之擴散功能層來進一步改善前光度成為可能。 以上段落已特別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與範例之模 式’其巾應將本發明理解為允許基於其技#精神進行各種 修改,而不受上述具體實施例與範例之模式限制。
舉例而言,上述具體實施例與範例之模式中所顯示之值 僅為為了範例性目的而提供之值,允許視需要使用任何其 他值。 上述具體實施例說明在第-膜與液晶面板之間提供擴散 膜之情況。不過’提供擴散膜之位置不受限於上述具體實 施例中之位置,只要其係在第一臈與液晶面板之一黑色矩 陣之間即可。例如,亦可將-用於將偏光器板黏接至液晶 面板之黏性層S&置成具有-與擴散膜所擁有之擴散功能類 似之擴散功能》
如上所述,本發明藉由確保一恰當的剛性位準可防止由 薄片尺寸之擴大而造成之薄片偏轉。藉由此組態,可改善 薄片之可處理性,進而改善背光裝置或液晶顯示裝置之二、 配過程中之可工作性,且可進一牛如 ^步抑制偏轉對光束聚集特 徵所造成之干擾’進而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 此外,如上所述,本發明可抑制疊紋,同時獲得一所需 位準之表面光度’因為藉由測量背散射所獲得的第一膜之 透鏡間距Ρ (_、第二膜之濁度值Η (%)及總光束透射率 118573.doc • 64 - 1363195 (%) ’以及液晶面板之像素間距Ρρ (μιη)滿足關係 Η/Τ·Ρρ/Ρ>1_6及Ρ2110 μιη。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各種修改、組合、次組合及變更 可根據設計要求及其他因素而出現,只要其係在所附申請 專利範圍或其等效内容的範_内即可。 有關申請案之交互參考 本文件包含與2006年4月14日於日本專利局所申請之曰 本專利申請案JP 2006-112387及JP 2006-112715(其全部内 容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有關之標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示意性斷面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具 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組態; 圖2A與2B係透視圖,其顯示一用作依據第一發明之光 學薄片之光束聚集薄片之若干範例性組態,其中圖2 A顯示 一作為光束聚集層具有若干以稜鏡結構為基礎之不規則部 分之具體實施例,而圖2B顯示一作為光束聚集層具有若干 以圓柱型透鏡結構為基礎之不規則部分之具體實施例; 圖3係依據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一第一範例之一光束 聚集薄片之示意性斷面圖; 圖4係顯不實驗結果之圖式,該等實驗結果表示將不規 則部分之配置間距調整為200 μιη之情況下薄片厚度與剛性 之間的關係; 圖5係依據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一第二範例(ι·2)之—光束 聚集薄片之示意性斷面圖; 118573.doc -65· 1363195 圖6係依據第—具體實施例之一第三範例(I — ])之一光束 聚集薄片之示意性斷面圖; 圖7係依據第—具體實施例之一第四範例(1-句之一光束 聚集薄片之示意性斷面圖; 圖8係一說明相關技術之背光單元内之一稜鏡薄片之運 作的圖式; 圖9係一斷面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具體實施 q之第範例(2_ 1)之一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範例性組態; 圖10係一示意性透視圖,其顯示一第一膜之一範例性組 態; 圖11係一示意圖,其顯示一形成該第一膜之膜形成設備 之一範例性組態; 圖12係一示意圖,其顯示依據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之一第 二範例(2-2)之一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範例性組態; 圖13係一示意圖’其顯示依據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之一第 二範例(2-3)之一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範例性組態;及 圖14係一曲線圖,其顯示透鏡間距與相對前光度值之間 之關係。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背光單元 2 液晶顯示面板 2a, 2b 偏光ft板 10 液晶顯示裝置 11 反射器板 118573.doc -66 - 1363195
12 光源 13 擴散板 14 光束聚集薄片 14B 透光基底 14C 不規則部分 14L 圓柱型透鏡組件 14P 棱鏡組件 14R 粗链!化表面 17 擴散薄片 18 反射型偏光器 20 黏合劑材料層 21 第一薄片基底 22 .第二薄片基底 101 光源 102 反射式板/第一 膜 103 棱鏡薄片/第二 膜 103a 棱鏡 104 擴散薄片/液晶面板 111 單元透鏡 121 擠壓機 122 T模頭 123 形成輥 124 彈性親 125 膜 118573.doc -67-

Claims (1)

1363195 十、申請專利範圍: 第096111737號專利申請案丨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100年11月) 1. 一種光學薄片(14),其包含: 一透光基底(14B);及 一光學功能層(14C),其係提供給該基底(14B)之至少 一表面, 其中該基底(14B)係由中間放置一黏合劑材料層(2〇)所 黏接的透射式薄片(21,22)之一堆疊組成,該等透射式薄 片之每一者之分子對齊方向間所形成之角度設定為2〇度 或更小,該黏合劑材料層分別鄰接於相對的透射式薄 片, 其中該光學功能層(14C)係一具有連續配置於其一表面 上之大量不規則部分之光束聚集層,每一不規則部分為 一具有等腰三角形斷面幾何形狀之棱鏡,該等不規則部 分之配置之一間距為110 μιη或更大,及 其中该光學薄片在該基底(14β)之一光入射表面側上具 有一粗糙化表面(14R)。 ^ 2. 一種光學薄片(14),其包含: 一透光基底(14Β);及 -光學功能層(14C),其係提供給該基底⑽)之至少 一表面, 再Τ該基底(14Β)係 ^ α和π竹層(20)所 黏接的透射式薄⑽,22)之—㈣組成,料透射式薄 片之每—者之分子對齊方向間所形成之角度設定為20度 或更小,該黏合劑材料層分別鄰接於相對的透射式薄 片, 118573-1001125.doc 1363195 其中該光學功能層(14C)係一具有連續配置於其一表面 上之大量不規則部分之光束聚集層,該不規則部分為一 具有一雙曲線平面、一抛物線或一更高階非球形表面之 圓柱型透鏡組件,該等不規則部分之配置之一間距為 1 ίο μηι或更大,及 其中該光學薄片在該基底(14Β)之一光入射表面側上具 有一粗糙化表面(14R)。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薄片(14),其中該黏合劑材料層係 由紫外線固化黏合劑、壓敏黏合劑、及熱熔黏合劑之任 一者所組成。 4.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薄片(14),其中該等不規則部分在 一脊方向及一配置方向上顯示不同之折射率。 5. 如請求項丨或2之光學薄片4),其中該堆疊包含: 一第一薄片基底(21),其支撐該光學功能層Q4C);及 第二薄片基底(22) ’其與該第一薄片基底相對同時 令間放置該黏合劑材料層。 6·如請求項5之光學薄片(14),其中該第一薄片基底(21)與 °玄第—薄片基底(22)中的至少一者係添加有一紫外線吸 收劑。 7.如請求項6之光學薄片(14),其中該黏合劑材料層(2〇)之 一折射率等於或小於該第一及第二薄片基底之折射率。 如叫求項7之光學薄片(14),其中該黏合劑材料層係添加 有一藍染料。 9·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薄片(14),其中該等不規則部分之 配置之一間距係110 μιη或更大與350 μηα或更小之間。 118573-1001125.doc 1363195 ίο. —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有一液晶顯示面板、一置放於 該液晶顯示面板之一背表面側上之光源、及一如請求項 1或2之光學薄片’該光學薄片係置放於該液晶顯示面板 與該光源之間。 Π.種液0曰顯示裝置’其具有:一光源;一第一膜,其具 有複數個提供給其一主要表面之透鏡;一第二膜,其具 有至少一擴散功能;及一液晶面板,該等組件係以此所 述順序堆疊,其中: S亥第一膜之一透鏡間距ρ (μηι)、藉由測量背散射所獲 得的該第二膜之濁度值η (%)及總光束透射率Τ (%),以 及该液晶面板之像素間距Ρρ (μηι)滿足關係H/T Pp/p>l 6 及 Ρ211 0 μιη 〇 12.如請求項1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藉由測量背散射所獲 得的該第一膜之透鏡間距Ρ (μηι)、該第二膜之濁度值η (%)及總光束透射率Τ (%),以及該液晶面板之像素間距 Ρρ (μιη)滿足關係Η/Τ.Ρρ/ρ>ι.9及Ρ2ΐ1〇 μΓη。
1 3 ·如明求項1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膜係一反射式 偏光器或一擴散膜’ 一具有一擴散功能層之層,或一具 有一擴散功能之黏性材料層。 14. 如請求項Η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透鏡形成一透鏡 陣列,其在斷面幾何形狀具有-稜柱狀、雙曲線、拋物 線或非球雜廓,且料透鏡在—近㈣方向上或在一 柱體方向上之尺寸係不同的。 15. 如請求項11之液晶顯示裝置, 置一黏合劑材料層所黏接的一 其中該第一膜係由中間放 透射式薄片堆疊組成。 H8573-1001125.doc 如請求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具有一擴散功能之該 第一膜具有一擴散功能,其中將該第二膜之一併入該液 曰曰面板中時放置於一光源側上之表面設定為一入射表面 時所測里的一濁度值與將該第二膜之一併入該液晶面板 中時放置於發射側上之表面設定為該入射表面時所測 量的一濁度值不同。 7.如請求仙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具有—擴散功能之該 第一膜具有—擴散功能’其巾將該第:膜之-併入該液 晶面板中時放置於一發射側上之表面設定為一入射表面 時所測量的一濁度值比將該第_ 弟一膜之另一併入該液晶面 板中時放置於一光源側上之表 面5又疋為该入射表面時所 測3:的一濁度值大。 118573-1001125.doc 4-
TW096111737A 2006-04-14 2007-04-03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6319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2387A JP2007283601A (ja) 2006-04-14 2006-04-14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12715A JP4992280B2 (ja) 2006-04-14 2006-04-14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7035A TW200807035A (en) 2008-02-01
TWI363195B true TWI363195B (en) 2012-05-01

Family

ID=3817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1737A TWI363195B (en) 2006-04-14 2007-04-03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0088B2 (zh)
EP (1) EP1845407A3 (zh)
KR (1) KR101396612B1 (zh)
TW (1) TWI3631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0322B2 (en) * 2003-06-27 2008-09-02 Casio Computer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flat panel display panel
JP3991281B2 (ja) * 2005-05-31 2007-10-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シート
JP4957195B2 (ja) * 2006-11-09 2012-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508250A (ja) * 2007-12-12 2011-03-1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
KR101163400B1 (ko) * 2008-03-07 2012-07-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5508390B2 (ja) * 2008-03-28 2014-05-2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学物品用ポリエステル厚膜及び光学物品
TWI384288B (zh) * 2009-07-17 2013-02-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反射式偏光片
KR20110103323A (ko) * 2010-03-12 2011-09-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내구성이 향상된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JP5485834B2 (ja) * 2010-09-01 2014-05-0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画像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作製装置
JP6209763B2 (ja) * 2013-02-20 2017-10-11 サンテックオプト株式会社 自己治癒型高輝度プリズムシートおよび面光源ユニット
CA2918797A1 (en) 2013-07-22 2015-01-29 Evonik Rohm Gmbh Light guide plat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KR101723790B1 (ko) * 2015-01-15 2017-04-07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 리사이클링 향상 시트를 가지는 반사편광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US10001587B2 (en) 2015-03-27 2018-06-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KR20170012696A (ko) * 2015-07-22 2017-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편광판
WO2020144960A1 (ja) * 2019-01-10 2020-07-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メッキ用パターン版及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11458918A (zh) * 2019-01-21 2020-07-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2249A (ja) 1992-08-31 1994-03-15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アンダーミラー装置
JPH06102506A (ja) 1992-09-04 1994-04-15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JP3098334B2 (ja) 1992-09-24 2000-10-16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マルチプリズム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7270813A (ja) 1994-04-01 1995-10-20 Canon Inc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該液晶表示装置を備えた情報伝達装置
JP2679642B2 (ja) * 1994-09-01 1997-1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175006A (zh) * 1996-07-11 1998-03-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背面投影屏幕及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US6478438B1 (en) * 1997-02-14 2002-11-12 Enplas Corporation Side light typ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JPH1138208A (ja) 1997-07-14 1999-02-12 Nippon Kayaku Co Ltd 光散乱フィルム
JPH11149015A (ja) * 1997-11-14 1999-06-02 Nitto Denko Corp 積層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286239B2 (ja) 1998-02-02 2002-05-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307675B1 (en) * 1998-12-24 2001-10-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Rear-projection screen for use with a liquid crystal panel as a video source
US6538714B1 (en) * 1999-10-25 2003-03-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ual color guest-host polarizers and devices containing guest-host polarizers
JP2001194534A (ja) * 2000-01-13 2001-07-19 Nitto Denko Corp 導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90102A1 (en) * 2000-08-18 2004-09-30 Mullen Patrick W. Differentially-cured materials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same
JP2004010875A (ja) * 2002-06-12 2004-01-15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ディスプレイ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7314652B2 (en) * 2003-02-28 2008-01-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ffuser for flat panel display
US6846089B2 (en) * 2003-05-16 2005-01-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stacking surface 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JP2005014302A (ja) * 2003-06-24 2005-01-20 Sony Corp 合成樹脂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403814A (en) * 2003-07-10 2005-01-12 Ocuity Ltd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birefringent lens structure
JP4124186B2 (ja) 2004-09-06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504141B2 (ja) 2004-09-09 2010-07-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US7278775B2 (en) * 2004-09-09 2007-10-09 Fusion Optix Inc. Enhanced LCD backlight
EP1872161B1 (en) * 2005-04-08 2009-09-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uctured oriented films for use in displays
TWI391711B (zh) * 2005-09-13 2013-04-01 Efun Technology Co Ltd 具有導光構造之聚光片
US20070103910A1 (en) * 2005-11-08 2007-05-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ght redirecting films having multiple layers and an adhesion layer
US7777832B2 (en) * 2005-11-18 2010-08-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function enhancement fil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70088B2 (en) 2014-03-11
US20070242184A1 (en) 2007-10-18
KR20070102424A (ko) 2007-10-18
KR101396612B1 (ko) 2014-05-16
TW200807035A (en) 2008-02-01
EP1845407A2 (en) 2007-10-17
EP1845407A3 (en) 200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195B (en)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683872B1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情報機器
TWI364600B (en)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a light diffusing board used by the devices
KR10171268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7283601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9804304B2 (en) Light-diffusing element, polarizer having light-diffusing elemen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CN104246590A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8619212B2 (en) Protective film, lower polarizing pl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otective film
TW200900747A (en) Optical sheet combination structure, surface 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KR20100075606A (ko) 광 매니지먼트 필름들, 백라이트 유니트들, 및 관련된 구조들
TWI428639B (zh) 擴散板、背光單元及其液晶顯示器
JP5493312B2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210882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43788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集光素子付偏光板
JP5098520B2 (ja) 光拡散板、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表示装置
JP2011033643A (ja) 光路変更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3073114A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6150974B2 (ja) 表示装置
KR101746679B1 (ko) 광섬유어레이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5636884B2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表示装置、及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626633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15220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3200971A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JP7492675B2 (ja) 光学構造体、光学構造体付き偏光板、光学構造体付き表示パネル及び光学構造体付き表示装置
JP5109384B2 (ja) 光学シート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