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5027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5027B
TWI345027B TW093122768A TW93122768A TWI345027B TW I345027 B TWI345027 B TW I345027B TW 093122768 A TW093122768 A TW 093122768A TW 93122768 A TW93122768 A TW 93122768A TW I345027 B TWI345027 B TW I3450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transfer tube
tube assembly
module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2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8483A (en
Inventor
Isao Waseda
Yuzuru Yoshimoto
Yoshiki Kitahashi
Toshinori Shigenaka
Mitsugi Musashi
Toru Nishioka
Tatsuo Kiriyama
Eiji Murakami
Original Assignee
Babcock Hitach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bcock Hitachi Kk filed Critical Babcock Hitachi Kk
Publication of TW200508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8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5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50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24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sett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ing
    • F22B37/244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sett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ing for water-tube steam generators suspended from the t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22B1/1807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the exhaust gases of combustion engines
    • F22B1/1815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the exhaust gases of 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the exhaust gases of gas-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24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sett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ing
    • F22B37/242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sett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ing for bottom supported water-tube steam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28D7/161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the conduits being inside a casing and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casing; the conduits crossing the conduit for the other heat exchange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28F9/013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for tubes or tube-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03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exhaust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6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CCPP], or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87Boiler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Description

134502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使用於事業用或是產業用的複合發電(複合 行程發電)設備的排熱回收鍋爐(以下,也稱HRSG),特別 是關於HRSG的傳熱管集合板的模組化的建設方法及使用 該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之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先前技術】 φ 組合氣體渦輪及HRSG的複合發電設備是比較於其他 · 的火力發電設備的發電的效率較高,因爲使用主作爲燃料 的天然瓦斯所以硫黃氧化物及煤塵的發生量少,排氣體的 淨化處理的負擔可減少,可作爲將來性高的發電設備而受 到屬目。且,複合發電設備是依據電力需要,也因爲可將 其發電輸出急劇地改變所以負荷反應性優秀,且,因爲起 動時間是比較上少(因爲起動快),所以適合作爲可配合每 曰的電力需要行程在每日進行起動停止的高頻度起動停止 •運轉(Daily Start Daily Stop)的發電方式而受到屬目》 φ 複合發電設備,是以:供使用發電用氣體渦輪及該氣 體渦輪的排氣體來發生蒸氣用的HRSG、及供使用由該 HRSG獲得蒸氣進行發電用的蒸氣渦輪,爲主要結構機器 的設備。 第1圖顯示在內部具備助燃器的橫型HRSG的槪略結 構圖,但是HRSG是具備可讓呈水平方向來自氣體渦輪的 排氣體G流動的作爲氣體導管的外殼1,在氣體渦輪排氣 體被導入的外殼1的入口附近的內部是配置有助燃器2’ -5- 1345027 在外殻1內是配置有多數的傳熱管。外殻1是主要是以由 主柱33及主樑34構成的強度構件所支撐。 包含HRSG構成複合發電設備的機器,與構成燃燒石 碳、石油或是天然瓦斯等的化石燃料來發電的習知的大容 量的火力發電設備的各機器比較的話,其容量較小,在設 備用機器製造工場內,接近完成的階段爲止組裝後只可由 海運,從製造工場至建設工地是比較接近,且在接近海岸 φ的情況時,如前述的建設工地的安裝作業的進行是比較簡 單。因此與構成前述火力發電設備的大容量的機器相比, 可短期間安裝完成。 但是在複合發電中,是被要求比習知高的發電效率, 進一步因爲要求高速起動停止運轉,所以是成爲HRSG等 從多數的構成零件形成的機器,製造工場、建設工地的條 件是與前述的情況相異的工場內的完成度低的情況時,在 其安裝作業中需要多大的勞力及時間。例如,HRSG是將 φ百條前後的傳熱管群及將其管聚集部爲一單位的傳熱管集 合,只有需要的數量運送至板建設工地,並進行將前述傳 熱管集合板爲一單位地吊下於由在建設工地預先建設 HRSG的主柱33及主樑34等組成的強度構件(主托架)及 設在由這些強度構件支撐的外殻1的頂棚壁部的支撐樑的 作業。將百條前後的傳熱管集合板,如此吊下於高處,返 覆進行設置的作業的話,在安全上,因高處作業增加所以 危險性隨著增加。且工期長,所以建設成本高。 因此,考慮HRSG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運送及安裝 1345027 使複數傳熱管集合板23作爲一塊體(以下,稱傳熱管集合 板模組),由HRSG整體分開成一些的模組,將那些的模 組爲一單位在前述機器製造工場內完成,使在建設工地由 只將其組裝就可完成安裝地構成HRSG的機器地模組化, 來使HRSG的建設容易的技術開發是被強力期望。 特別是,考慮在日本國外調取HRSG的建設用零件及 熟練的建設要員的確等是困難的的狀況的話,先在具有所 φ需要的構成HRSG的機器的製造的技術力、品質管理或是 過程管理等的管理體制、熟練要員多的日本國內的前述機 器的製造工場,將前述機器分開成複數模組在部分品地完 成,再僅可能地減少工地的作業地運送至建設工地,在建 設工地將其組裝的模組化工法,是很有利成的。 將HRSG整體分開成複數模組在製造工場內製作後, 在建設工地中組裝其的工法,已知例如美國專利第 859550號(相關專利,日本特開昭62-26630 1號公報)等。 馨在前述美國專利第859550號中,是揭示:運送時的將傳 熱管集合板收納於由模組剛體組成的框體內來達成保護, 且使前述框體在建設工地直接作爲HRSG的主托架使用的 工法。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8 5 95 50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62-266301號公報 【發明內容】 但是,在前述美國專利第859550號揭示的工法中, 收納傳熱管集合板的模組的框體在建設工地因爲是作爲 1345027 HRSG的主托架直接使用所以尺寸變大。因此傳熱管集合 板的模組的運送成本會增加。 在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運送成本節約 可能,且防止運送時的傳熱管集合板的損塲,進一步安裝 成本節約可能,且安裝後無成爲不必要構件發生的HRSG 的建設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且,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構成HRSG的機器 φ模組化成複數個並在前述機器製造工場內製造,將各模組 運送至工地組裝而經濟性最高的HRS G的建設方法及使用 該方法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建設HRSG時,將由傳熱管6及其上部管聚集部及下 部管聚集部等組成的傳熱管集合板部分以HRSG整體分割 成複數模組來降低HRSG的建設工地的勞力,特別是爲了 達成高處作業的降低所產生的安裝性、作業安全性,是希 望組裝主柱33、主樑34、底壁部柱36等的HRSG的強度 •構件的模組。但是,組裝前述強度構件的模組,是橫斷排 氣體流路的面的寬會變長,使模組大型化。大型的模組, 是因運送條件會被限定於沿岸地域等大型的浮舟可靠岸的 HRSG的建設工地,將日本製造的模組在日本國外安裝的 適應性差》 因此,在本發明中,採用:將HRSG的主柱33及主 樑3 4等的成爲強度構件的一部分構件(後述模組托架2 4 、25等)作爲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構成構件使用。如 此’運送時在前述模組托架24、25是可以作爲傳熱管集 -8- 1345027 合板模組的補強作用。 在本發明中’因爲模組托架24、25,是分別在HRSG 的建設後,結合主柱33、主樑34等的HRSG的主托架, 所以建設後廢棄的構件是幾乎不發生。 (1)本發明,是以下構成的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方法。 一種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方法,在排氣體幾乎呈水平 方向流動的氣體流路內配置多數的傳熱管6使蒸氣發生的 φ排熱回收鍋爐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特徵爲,將 具備:具備供防止在將多數的傳熱管6及該傳熱管6的上 部及下部的管聚集部7、8及傳熱管6的長度方向交叉的 方向鄰接的傳熱管6彼此接觸用而呈預定間隔配置的防振 支撐1 8,且朝沿著氣體流動的方向複數配置的傳熱管集 合板23;及構成將由前述的複數傳熱管集合板23的頂棚 壁部、底壁部及沿著氣體流動的兩側壁部組成的覆蓋外周 部的保溫材13安裝於內側的前述氣體流路的外殼1;及 φ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頂棚壁部的外殻1的 頂棚壁部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 ;及供將上部管 聚集部7吊下用貫通外殼1的頂棚壁部來連接上部管聚集 部7及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的管聚集部支撐11;及在 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兩側壁部的外殻1的兩 側壁部的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垂直方向的支撐構件 的垂直模組托架24;及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 頂棚壁部及底壁部成爲外殼1的各頂棚壁部外側及底壁部 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水平方向的支撐構件的水平模 -9- 1345027 組托架2 5 ;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 0作爲一模組單位,並 依據排熱回收鍋爐的設計規格的適切的尺寸製作需要的數 量,在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預先建設好供包含主柱 33、主樑34及底壁部柱36用的前述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0支撐用的主托架,在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從鄰接前 述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二個的主柱3 3之間***,將 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配置於 φ主樑3 4的設置高度,各別將:垂直模組托架24及主柱3 3 之間、頂棚壁部側的水平模組托架2 5及主樑3 4之間、底 壁部側的水平模組托架25及底壁部柱3 6之間連接固定^ 在前述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將使與氣體的流動 相互垂直的方向的面的水平方向的寬比主柱33寬的底壁 部柱36,配置成在前述寬方向至少可以載置各傳熱管集 合板模組20的底壁部彎道部的數量,在至少兩側壁部的 底壁部柱36的寬廣部分上載置主柱33及垂直模組托架 _ 24的下端部也可以。 且,前述一模組單位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 時,在前述防振支撐18及成爲兩側壁部的外殻1之間以 及下部管聚集部8及外殼1之間配置防振用的固定構件 26、61,就可達成運送時的損塲防止。 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由在相互垂直於排熱回 收鍋爐的氣體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鄰接配置2以上的大小 所構成,進一步垂直模組托架24是更配置於外殻1側的 垂直模組托架24a及配置於鄰接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 -10- 1345027 側的垂直模組托架24b所組成情況時,使該傳熱管集合板 模組20的垂直模組托架24a及水平模組托架25與含有主 柱33、主樑34及底壁部柱36的模組20支撐用的主托架 連接,取下垂直模組托架24b,進一步設置在相面對於各 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 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並設置連接垂直模組托 架24a、24b間的複數補強用模組托架24c的情況時,也 φ取下補強用模組托架24c。 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由在相互垂直於排熱回收 鍋爐的氣體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鄰接配置2以上的大小所 構成,連接成爲該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頂棚壁部的外 殼1的端部內側及成爲側壁部的外殼1的中央部內側,連 接:設置在相面對於且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 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的耐震撐柱59a、59a、及成 爲底壁部側的外殻1的端部及側壁部成爲外殼1的中央部 φ內側,且各別配置於設置在相面對於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 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的耐震撐柱 5 9b、5 9b的情況時,使該耐震撐柱59a、59b,不是只在各 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時及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 在鍋爐安裝完成後’就這樣不需取下就可使用也可以。 在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時,配置供保持前 述耐震撐柱59a、59b及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氣體流動方向 的表面及背面的間隔用的運送用隔片6 3 ’可以使耐震撐 柱59a、59b兼用運送用補強構件,而需要新設置運送用 1345027 補強構件。 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由在相互垂直於排熱回 收鍋爐的氣體的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可2個以上鄰接配置 的大小所構成,將成爲該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頂棚壁 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及成爲底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由 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以可取下自如的結合方法結合, 將該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及成爲側壁部側的外殼1之 春間由複數條的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 1以可取下自如的結 合方法結合情況時,在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時 及在建設工地安裝鍋爐時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及第2 運送用補強構件71不動,而在前述安裝完成後取下。 (2)且’本發明是以下構成的排熱回收鍋爐建設用的 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一種排熱回收鍋爐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在排氣體幾 乎呈水平方向流動的氣體流路內配置多數的傳熱管6使蒸 鲁氣發生的排熱回收鍋爐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特 徵爲’將具備:具備供防止在將多數的傳熱管6及該傳熱 管6的上部及下部的管聚集部7、8及傳熱管6的長度方 向交叉的方向鄰接的傳熱管6彼此接觸用而呈預定間隔配 置的防振支撐1 8,且朝沿著氣體流動的方向複數配置的 傳熱管集合板23;及構成將由前述的複數傳熱管集合板 23的頂棚壁部、底壁部及沿著氣體流動的兩側壁部組成 的覆蓋外周部的保溫材13安裝於內側的前述氣體流路的 外殼1:及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頂棚壁部 -12- 1345027 的外殼1的頂棚壁部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 2 ;及 供將上部管聚集部7吊下用貫通外殼1的頂棚壁部來連接 上部管聚集部7及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的管聚集部支 撐11;及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兩側壁部 的外殼1的兩側壁部的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垂直方 向的支撐構件的垂直模組托架24;及在鍋爐建設工地的 安裝時設置在頂棚壁部及底壁部成爲外殼1的各頂棚壁部 φ外側及底壁部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水平方向的支撐 構件的水平模組托架25 ;在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的 安裝時,將由在與該鍋爐的氣體的流動相互垂直面的水平 方向可2個以上鄰接配置的大小組成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〇爲一模組單位,可各別連接固定:在排熱回收鍋爐的 建設工地預先建設的含有主柱33、主樑34及底壁部柱36 的模組支撐用的主托架的中的主柱33及前述垂直模組托 架24之間;主樑34及前述頂棚壁部側的水平模組托架 鲁25之間及底壁部柱36及底壁部側的水平模組托架25之 間。 垂直模組托架24,是由配置於外殼1側的垂直模組 托架24a及配置於鄰接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側的垂直 模組托架24b所構成,進一步具備:設置在相面對於各傳 熱管集合板模組2〇的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 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連接垂直模組托架24a、 24b間,在鍋爐安裝後取下的複數補強用模組托架24c。 這種情況,模組20的鍋爐安裝後,垂直模組托架24b補 1345027 強的用模組托架24c可被取下。 且,垂直模組托架24,是由配置於外殼1側的垂直 模組托架24a所構成,且具備耐震撐柱59b、59b ’其是 連接成爲頂棚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內側及側壁部外殻1 的中央部內側,且連接:設置在相面對於各傳熱管集合板 模組20的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 集合板23的位置的耐震撐柱59a、59a、及成爲底壁部側 φ的外殼1的端部及成爲側壁部側的外殻1的中央部內側, 且設置在與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 管集合板23相面對的位置。此情況,模組20的運送時及 安裝時可保護傳熱管集合板23的同時,前述耐震撐柱 59a、59b是將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朝排熱回收鍋爐的安 裝後不需取下,可作爲傳熱管集合板23的補強構件使用 〇 進一步,垂直模組托架24,是使:將成爲頂棚壁部 鲁側的外殼1的端部及成爲底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結合, 在朝鍋爐的安裝完成後取下的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 及將該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及成爲側壁部側外殻1之 間結合,在朝鍋爐的安裝完成後取下的複數條的第2運送 用補強構件71;設置在與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氣體 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 3相面 對的位置。 在此,頂棚壁部側及成爲底壁部的側外殼1的兩端部 及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的結合部以及側壁部側外殼1 -14- 1345027 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i的結合部,其壓縮負荷產生的 結合部分是欣入式結合,而拉伸負荷作用的結合部分是螺 絲結合’就可將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 0在朝排熱回收鍋爐 的安裝後’將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及第2運送用補強 構件7 1簡單地取下。 且’頂棚壁部側及底壁部側成爲外殼1的兩端部及第 1運送用補強構件70的結合部以及側壁部側成爲外殼1 0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的結合部,皆是螺絲結合,就 可將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在朝排熱回收鍋爐的安裝後將 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簡單地 取下。 然而,運送時等模組20的保護是可能的話,前述補 強用模組托架24c、耐震撐柱59a、59b及第2運送用補 強構件71是只配置於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氣體流動方向的 表面側或是背面側的至少任一方也可以。 φ 且’在相互垂直於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 0的傳熱管 集合板23的氣體流動方向的面的兩側面是分別安裝有氣 體通道防止用的緩衝板28、28,在相互垂直於氣體流動 的面的水平方向在鄰接配置二個的模組20、20的各傳熱 管集合板23、23之間,是安裝有:一側面部是連接一方 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且其他的側面部接觸他方 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 話,由氣體流動使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一側壁部接觸的 緩衝板28強力地被按壓,就無鄰接配置的二個傳熱管集 -15- 1345027 合板23之間的間隙,而可以防止不通過傳熱管集合板23 的內部的氣體的發生(氣體的旁通)。特別是藉由將與傳熱 管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接觸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側 面部朝氣體流路內的氣體流動上流側曲折,使氣體流動捲 入前述折曲部,更強力地將前述折曲部朝緩衝板28按壓 ,使氣體的旁通防止效果更高。 1
流 體 氣 成 形 向 方 平 水 呈 的 例 施 實 的 明 發 本 明 說 式面 方圖 施由 實 rL
路的橫型的排熱回收鍋爐的模組化工法。 前述橫型的排熱回收鍋爐的槪略結構圖如第1圖所示 ,從如第1圖所示的排氣體G的與呈水平方向流動的 HRSG的氣體流動方向相互垂直的剖面所見的圖如第2圖 所示,氣體流動方向的剖面所見的圖如第3圖所示。然而 ,第2圖是相當於第1圖的A-A線剖面視圖,第3圖是 φ相當於第2圖的S-S線剖面視圖。 排熱回收鍋爐的傳熱管集合板23是如第2圖或是第 3圖所示,由:多數的傳熱管6、上部管聚集部7、下部 管聚集部8、上部連絡管9、下部連絡管10構成,傳熱管 集合板23是藉由管聚集部支撐11被支撐於傳熱管集合板 支撐樑22。且,傳熱管集合板23的外周是被覆蓋保溫材 (絕熱材)1 3及其外周的外殼1包圍。外殼1是鋼板所構成 ,其板厚是6毫米程度。且在保溫材1 3的內側是設置供 保持保溫材用的裏片(內部外殼)12(將裏片12及保溫材13 -16- 1345027 層疊於內側的外殼1只單稱爲外殼1)。在傳熱管6的外 表面是捲附鰭片16(在第2圖、第3圖中只有圖示一部分) ’附鰭片的傳熱管6是對於排氣體流動方向呈鋸齒狀複數 配置,即配置成鋸齒狀。傳熱管6是當排氣體G通過傳 熱管6彼此之間時,成爲某速度以上的話,構成通過的排 氣體G的流體力及排氣體G的路徑的傳熱管6的剛性力 是藉由相互干渉,讓傳熱管6可能引起自激振動流力彈性 φ振動的現象。爲了防止其流力彈性振動及避免前後及左右 的傳熱管6相互接觸,而由設置在與管軸相互垂直方向的 防振支撐1 8拘束。 且’如第3圖所示在由下部管聚集部8及其下方的外 殼1及裏片1 2及保溫材1 3組成的壁面構造物之間,是設 置有具有上下方向的熱延伸對應及前後方向的擺動停止構 造的板耐震裝置3 1。 在第4圖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 肇組20的側面圖。由前述構成的複數附鰭片的傳熱管6、 上部管聚集部7及下部管聚集部8等組成的傳熱管集合板 23使1至數個程度的複數板朝氣體流動方向並列配置模 組化’與兼具運送用托架的垂直模組托架24(24a、24b)及 水平模組托架25 —起一體化而獲得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以下,單稱模組)2〇。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板數是依據 至安裝工地爲止的運送制限或在安裝工地的安裝效率、裝 置性能的制限等來設定。 因此,在一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內具備多數(例如約 1345027 6 00)條的傳熱管6及那些的上下的管聚集部7、8及上下 的連絡管9,10等的傳熱管集合板23,進一步在這些的 周圍設置構成HRSG的頂棚面及側壁面及底壁面的外殼1 及構成裏片12、保溫材13的各別的一部分的壁面構造物 ,進一步,藉由將這些收納於模組托架24、25內成爲一 體化結構。 第5圖是將使一例的由4個傳熱管集合板23構成的 φ 1個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上部管聚集部7部分藉由外 殼1的頂棚壁部吊下的支撐構造的一部分剖面圖模式地顯 示的立體圖。然而,第3圖是顯示由5個的傳熱管集合板 23構成的1個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沿著鍋爐的氣體流 動方向安裝2個的狀態。 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外殼1的頂棚面的四隅的 周邊部是固定有水平模組托架25,在水平模組托架25的 內側的外殼1上是固定有複數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 春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是藉由各管聚集部支撐11支撐各 傳熱管集合板23的上部管聚集部7,該傳熱管集合板支 撐樑22的兩端部是與水平模組托架25熔接連接(第5圖 中未圖示前方的水平模組托架25)。 如第4圖所示將垂直模組托架24(24a、24b)及水平模 組托架25預先熔接連接於外殼1。模組托架24、25比預 先設置於建設工地的主柱33及主樑34的寬更狹窄的η 型鋼等所構成》這些,是與設置於外殼1的外側的主柱 33及主樑34 —體化並成爲HRSG的外殼1的強度構件。 1345027 垂直模組托架24是在建設工地與主柱33連接,頂棚 壁部側水平模組托架2 5是在建設工地與主樑3 4連接,底 壁部側水平模組托架2 5是與底壁部柱3 6連接。模組托架 24、25是在建設工地分別設置於HRSG的主柱33及成爲 主樑34的一部分位置,但是模組托架24、25是成爲模組 20的運送時的補強材。且,寬比主柱33及主樑34狹窄 的前述模組托架24、25是突出於外殼1的外側的長度因 φ爲是比主柱3 3及主樑34的寬短,所以設置模組托架24 ' 2 5的運送成本的增加是可以忽視。 然而,由如第4圖所示的模組20的2個垂直模組托 架24a、24b之中,模組托架24b是在氣體流路的寬方向( 與氣體流動相互垂直的面的水平方向)將2個模組20並列 配置時位置在HRSG的氣體流路的中心部的托架,且,在 2個模組托架24a、24b中安裝多數供運送時的補強用的 模組20的前述寬方向的面的補強用模組托架24c,且, φ使模組托架24c與模組托架24b連接用的支架24d是安裝 於模組托架24b。這些模組托架24b,24c及支架24d是 在建設工地的模組20的安裝後被折除。 在本實施例中,爲了防止模組20的運送中的擺動損 瘍,如第6圖所示在由防振支撐18及外殼1及裏片12及 保溫材1 3組成的壁面構造物之間配置擺動停止用固定螺 絲26也可以。將從前述壁面構造物(單稱外殼1)的外側朝 向防振支撐1 8的端部按壓可能的擺動停止用固定螺絲2 6 按壓接觸後,由鎖定螺帽27旋緊將傳熱管集合板23藉由 -19- 1345027 防振支撐18固定於前述壁面構造物(第 6圖(a))。在 HRSG建設工地安裝模組20時,鬆開此鎖定螺帽27的旋 緊解除朝前述固定螺絲26的防振支撐1 8的按壓並將模組 20從前述壁面構造物取下(第6圖(b))。 且,雖圖示無,但是將相當於前述外殻1及防振支撐 18的端部的間隔的長度的具有托板的固定構件熔接於前 述壁面構造物及防振支撐18的雙方,運送後切斷此固定 φ構件也可以。 進一步,將相當於前述外殻1及防振支撐18的端部 的間隔的厚度的木材等的托板,***於前述間隔,運送後 ,拔出此托板也可以。 且,使傳熱管集合板23不會振動地將砂、凝膠材等 的充塡物充塡至前述壁面構造物的內側的傳熱管集合板 23的需要處,運送後,拔出此充塡物也可以。 進一步,雖圖示無,但是寬變更可能,且將具備可以 春暫時固定所設定的寬的一對的桿擺動停止用固定構件在運 送中使挾持於前述壁面構造物及防振支撐18之間,來防 止傳熱管集合板23的運送中的損揚也可以。 且,氣體渦輪的燃燒溫度是在1 3 00 °C級的複合發電 設備用的HRSG中,在相互垂直於氣體流路的寬方向(氣 體流動的方向)分割成2或是3個模組20(第2圖是顯示將 2分割模組20組裝於HRSG的主柱33、主樑34的氣體流 動方向的剖面所見的圖。),且在氣體流動方向中在各模 組20雖將傳熱管集合板23以1〜1 2程度適宜地收納,但 -20- 1345027 是此數量是由傳熱管集合板23的配置及運送的上的限制 決定。各模組20會依據在HRSG內的配置位置而尺寸不 同。一模組20的尺寸,是例如第4圖的紙面上下方向爲 26m,紙面深度方向爲3〜4.5m,紙面左右方向爲1.5〜 4m。
且,在第7圖中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的傳熱管集 合板模組20。此模組20是爲了將側壁面水平橫設置運送 ,而在第7圖也顯示橫設置的狀態的側面。在將裏片12 及保溫材13層疊於內側的外殼1(將裏片12及保溫材13 層疊於內側的外殼1單稱爲外殼1)內,是複數個收容有 由多數的傳熱管6及其上部管聚集部7及下部管聚集部8 及防振支撐18等構成的傳熱管集合板23。 在傳熱管集合板23及外殼1之間在運送時將傳熱管 集合板23固定用的運送用隔片61是設置於防振支撐18 及外殼1之間以及下部管聚集部8及外殼1之間。
且在頂棚壁部側外殼1及底壁部側外殼1的兩端部的 內面是安裝有防護套60a、60b,且在側壁外殻1的中央 部內面是安裝有防護套60c,在防護套60a及60c之間是 安裝有耐震撐柱59a,在防護套60b及防護套60c之間是 安裝有耐震撐柱59b。在防護套60a及防護套60b,是設 置分別運送用孔64及鍋爐運轉時用長孔65,在運送時使 耐震撐柱59a、5 9b是安裝於各運送用孔64。因此耐震撐 柱59a、59b是與外殼1幾乎一體化。 因爲形成:由頂棚壁部側外殻1及側壁部側外殼1及 -21 - 1345027 耐震撐柱5 9a構成的三角形、及由底壁部側外殼1及側壁 部側外殼1及耐震撐柱59b組成的三角形,所以各壁面的 外殼1是由耐震撐柱59a、59b所補強,成爲強力的構造 。因此,不需要設置第4圖所示的補強用模組托架24c。 且,如第9圖(第2圖的S-S線剖面方向的圖)所示在 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主柱33及主樑34等的朝主托架 的安裝後供與氣體流動方向相面對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 •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及耐震撐柱59a、59b的間隔保持用 而配置運送用隔片63,對於海上運送時等的模組20的傳 熱管集合板23不會振動可防止變形。 且,如第7圖所示的模組20因爲是強力的構造物, 所以即使不設置第4圖所示的垂直模組24b也可進行海上 運送等。 第8圖是顯示將第7圖所示的模組20由起重機朝箭 頭A方向吊起狀態的圖。此情況因爲也由外殼1及耐震 鲁撐柱59a、5 9b形成三角形,所以不會因吊起負荷使外殻 1變形,也不需要追加新的補強構件。 第1 〇圖是將2個模組20、20與將其支撐的強度構件 一體化地組裝排熱回收鍋爐的情況的在氣體流動相互垂直 的面的水平方向(爐寬方向)並列配置情況的側面圖。組裝 模組20、20之後,是***於一對的耐震撐柱59a、59b ; 59a、59b防護套60a、60b; 60a、60b的運轉時用長孔65 。運轉時用長孔65是矩形狀的長孔,耐震撐柱59a、59b ;59a、5 9b,因爲在鍋爐運轉時沿著此長孔65移動可能 1345027 熱膨眼,此熱膨脹 ’所以耐震撐柱59a、59b; 59a、59b 也可在運轉時由長孔65吸收。 因此,不會拘束耐震撐柱59a、59b. < D , 59a 、 59b 的熱 膨脹,朝鍋爐本體的模組2 Ο、2 0的組裝;^ > 祖衣後不需要切斷· 折除耐震撐柱59a、59b;59a、59b的作盤 ^ 1卜采。且,耐震撐 柱59a、59b ·,59a、59b是由4條形成菱形,在排熱回收
鍋爐是箭頭B的水平方向承受地震力的情況時具備防止外 殻1變形的功能。 在第9圖中,顯示整理5枚的傳熱管集合板23並塊 體化的一模組20的例。各傳熱管集合板23是藉由將上部 管聚集部7及下部管聚集部8由3列的傳熱管6連結。傳 熱管6是藉由安裝於上部管聚集部7的防護套57及連繫 外殼1的懸吊支撐1 1被固定。且,由運送用隔片63防止 朝第9圖的紙面左右方向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移動。且
,在由下部管聚集部8及其下方的外殻1及裏片12及保 φ溫材13構成的壁面構造物之間是是設置上下方向的熱延 伸對應及具有前後方向的擺動停止構造的板耐震裝置31 第1 1圖是適用本實施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排 熱回收鍋爐的整體構造的側面圖。如第1 1圖所示的例從 排氣體流路內的上流側朝下流側依序配置:過熱器A '高 壓蒸發器B'脫硝裝置C、高壓節碳器D、低壓蒸發器E 及低壓節碳器F。 前述過熱器A及高壓蒸發器B是分別將一傳熱管集 -23- 1345027 合板模組20配置於氣體流動方向的前後’且,高壓節碳 器D及低壓節碳器F也各別將一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配 置於氣體流動方向的前後。在過熱器A的模組20的氣體 流動方向的前側配置耐震撐柱5 9a' 5 9b,在高壓蒸發器B 的模組20的氣體流動方向的後側配置耐震撐柱59a、59b ο 同樣地在高壓節碳器D的模組20的氣體流動方向配 φ置前側耐震撐柱59a、59b,在低壓節碳器F的模組20的 氣體流動方向的後側配置耐震撐柱59a、59b。 然而,設置HRSG整體所需要的數量的耐震撐柱59a 、59b的話即可,在本例中在低壓蒸發器E的氣體流動方 向的前後因爲不需要配置耐震撐柱59a、59b,所以未設 置這些。進一步,在脫硝裝置C的氣體流動方向的前後, 雖是配置與本發明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不同的作爲前 述耐震撐柱59a、59b的脫硝裝置模組,但使用與其不同 鲁型的耐震撐柱。 如以上,使用第7圖、第9圖所示的模組20建設排 熱回收鍋爐的情況時,因爲設有耐震撐柱59a、59b ; 59a 、59b,所以此耐震撐柱59a、59b; 59a、59b運送時或吊 起時也可以兼用補強構件。模組20的補強構件的材料費 、製作費、鍋爐建設後的補強用構件的切斷.折除費用是 不需要,排熱回收鍋爐的成本可大幅降低。由此,可以降 低複合行程發電設備的建設成本,進一步同時有發電單價 的降低效果。 -24- 1345027 然而,混合第7圖、第9圖所示的模組20及第4圖 所示的模組托架2 4 b、2 4 c、2 4 d取除後的模組2 0並組裝 排熱回收鍋爐的全傳熱管集合板23也可以。 在第12圖中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的傳熱管集合 板模組20的側面圖。 此模組2 0因爲是將側壁面水平橫置地運送’所以第 1 2圖也顯示橫置的狀態的側面。在將裏片1 2及保溫材1 3 I層疊於內側的外殼1(將裏片12及保溫材13層疊於內側 的外殻1單稱爲外殻)內,是收容有由多數的傳熱管6及 其上部管聚集部7及下部管聚集部8、防振支撐18等構 成的傳熱管集合板23。 在傳熱管集合板23及外殼1之間中運送時在傳熱管 集合板23將固定用的運送用隔片61是設置成防振支撐 1 8及外殻1之間及下部管聚集部8及外殻1之間。 且,在頂棚壁部側外殼1及底壁部側外殼1的內面是 鲁設置桁架構造的運送用補強構件70,7 1。頂棚壁部側外 殼1的端部內面及底壁部側外殼1的端部內面是由第1運 送用補強構件70所連接,底壁部側外殼1的內面及前述 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是由梯子段狀及歪斜狀的複數第 2運送用補強構件7 1所連接。 在結合頂棚壁部側外殼1及底壁部側外殼1的端部彼 此的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〇是安裝一對的防護套72 ' 72 ,由連接於該防護套72、72的鋼絲73使模組20朝箭頭 A方向被吊起。 -25- 1345027 第13圖是顯示第12圖的A部的詳細圖。在設置於 頂棚壁部側外殻1的支撐板75及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 是分別安裝有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凸緣75a、70a,第1 運送用補強構件7〇是藉由前述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凸緣 75a、70a,與頂棚壁部側外殼1螺絲結合。雖圖示無,但 是底壁部側外殻1及運送用補強構件70也使凸緣部分同 樣地螺絲結合。 φ 且,第14圖是顯示第12圖的B部的詳細圖。在側壁 部側外殼1是固定支撐板76,在支撐板76的他端及第2 運送用補強構件71是分別安裝有凸緣76a、71a,第2運 送用補強構件7 1是藉由前述凸緣76a、7 1 a,與側壁部側 外殼1螺絲結合。 第15圖是顯示第12圖的C部詳細。在側壁部側外殼 1安裝有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導引66,在此導引66是嵌 入有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是 •拘束其軸方向以外的動作。 如第1 2圖所示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 0雖是由橫設置 狀態所運送,但是在運送時朝前後、左右、上下方向使振 動負荷作用,補強構件70,71是由嵌入式的運送用補強 構件導引66及補強的構件固定凸緣70a、75a ; 71a、76a ,與頂棚壁部側、底壁部側及側壁部側外殼1 一體化,可 以防止該外殼1因振動負荷而變形,破損。 在模組20的運送時如第12圖所示,雖有在防護套 72架上鋼絲73吊起的情況,但是這時作用的負荷是成爲 -26- 1345027 模組20的鍋爐安裝時的最大的負荷。將如第12圖所示地 使模組20吊起的情況時調查作用於運送用補強構件7〇、 71的負荷的方向的結果顯示於第16圖。 桌16圖之中箭頭T是顯不朝拉伸的方向發生軸力, 箭頭C是顯示朝壓縮的方向發生軸力。本實施例是考慮此 2種類的軸力的方向使運送用補強構件70、7 1的折除可 以最簡卓地決定各補強構件70、71及外殼1的結合方法 • 〇 即’在只有壓縮負荷作用的第12圖的c部是採用嵌 入式的Ion方法。在C部中因爲只有壓縮負荷作用,所以 運送用補強構件7 0不會從側壁部外殼1脫落,且可簡單 地將運送用補強構件70、71從外殼1取下。在b部因爲 拉伸的軸力作用’所以可以抵抗拉伸負荷,可採用取下最 簡單的螺絲結合。 將各模組2 0安裝於鍋爐構造的主托架(主柱3 3、主 幸樑34及底部柱36等)後,將運送用補強構件7〇、71折除 的情況時,鬆緩第12圖所示的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凸緣 70a、75a; 71a、76a的螺絲並取下,進一步取下運送用補 強構件導引66的話,就可簡單折除。 且在第17圖中顯示採用將前述第12圖所示的運送用 補強構件7 0、71及外殼1的連接部使用全部凸緣構造螺 絲結合的例。這種情況,運送用補強構件70、7 1及外殻 1的連接部因爲是全部螺絲結合,所以運送時,特別是吊 起時模組2 0即使是朝向任何方向,補強構件7 0、71及外 -27- 1345027 殼1也可強力地連接,且因爲將這些的連接部分分離時只 要將螺絲取下即可,所以運送用補強構件70、7 1可以簡 單折除β 如此,在本實施例中將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安裝於 排熱回收鍋爐的鍋爐構造的主托架後可將運送用補強構件 70、7 1簡單地折除,而可以降低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成 本。由此,因爲可以降低複合行程發電設備的建設成本, φ所以可達成發電單價的降低效果。 φ 接著說明將上述各種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0在 HRSG的建設工地安裝在主柱33,主樑34及底部柱36等 的主托架的程序。 在HRSG的建設工地,如第18圖的立體圖所示預先 設置寬度廣的底壁部柱36,在該底壁部柱36上建設主柱 33及主樑34。主柱33及主樑34的設置位置決定的話’ 設置連繫鄰接的主柱33彼此的側支撐37,使主柱33及 ♦主樑34的保持更強力。 籲 然而,底壁部柱36的水平方向(爐寬方向)的寬,是 比配置在其上的主柱33的寬更大,在第18圖所示的氣體 流路的寬方向使2個的模組20鄰接配置的情況時,在中 央的底壁部柱36之上可以同時載置2個模組20的底壁部 彎道部。且在側壁面側的2個底壁部柱3 6各別載置朝氣 體流動方向鄰接配置的2個模組20的其他方的底壁部彎 道部。 接著,如第1 9圖的立體圖所示,在將模組2 0組入上 -28 - 1345027 述主柱3 3、主樑3 4、底壁部柱3 6及側支撐3 7組成 HRSG強度構件之前,取下主樑34的一些,將模組20如 第20圖所示地使模組托架24、25的頂棚壁部側及底壁部 側的適當處各別藉由起重機42吊起並如第21圖的平面圖 及第22圖的立體圖的順序依序配置於鄰接的主柱33間。
這時因爲各模組20也是使成爲主柱33及主樑34的 —部分的前述模組托架24、2 5設置於外殼1的外側,所 以由起重機42吊起時在模組20不會因強度不足而變形》 但是模組20的吊起時使模組20的一部分與地面接觸的狀 態下吊起的話,因爲無法予測的負荷會施加於前述地面接 觸部,所以有變形可能,需要一邊將模組20的外殼1的 頂棚壁部及底壁部各別不與起重機42 —起與地面接觸地 吊起,一邊如第21圖、第22圖所示地從2個主柱33之 間***,並吊下於主樑34。
從如第21圖、第2 2圖所示配置在無側支撐3 7的氣 體流動方向前後方向的二個的主柱3 3之間***模組20, 配置在如第23圖的立體圖所示的預定的位置,模組20的 上部是與後側的主樑34連接。接著如第24的立體圖圖所 示,配置於前述模組20的相隣的模組20也同樣***2個 主柱3 3之間,連接後側的主樑3 4。接著二個的模組2 0 的上部是連接於前側的主樑34 ° 然而,在第22圖〜第24圖因爲顯示第4圖所示的安 裝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情況,所以在如第24圖的狀態 下如第4圖所示的構造的二個的模組20的上部是連接於 -29- 1345027 前側的主樑34之後,需要取下補強用模組托架24c及支 架 24d。 且,將第7圖所币構造的模組20與主柱33及主樑 34連接的情況時,耐震撐柱59a ' 59b是不會取下,就這 様地作爲排熱回收鍋爐的構造構件使用。 進一步,將第12圖所不構造的模組20與主柱33及 主樑34連接的情況時第24圖的狀態下使二個的模組2〇 •的上部連接於前側的主樑34之後,需要取下第1運送用 補強構件70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 在如第25(第2圖的D-D線切斷面的立體圖)圖所示 的適切的位置將垂直模組托架24藉由螺絲.螺帽38及熔 接連接主柱33,且’如第26圖(第2圖的橢圓B部分的 模組20內側的垂直二方向切斷面的立體圖)所示將水平模 組托架2 5藉由螺絲·螺帽3 8及熔接連接主樑3 4。 進一步,在第27圖(第2圖的橢圓A部分的模組20 •內側的垂直方向切斷面的立體圖)所示在與氣體流路的氣 體流動相互垂直方向(寬方向所謂)並列配置2個的模組20 的各水平模組托架25的鄰接部分,使各模組20的水平模 組托架25部分一起載置於一底壁部柱36。 然而,在第28圖(第2圖的橢圓C部分的模組20內 側的垂直方向的二方向切斷面的立體圖),顯示朝氣體流 路的寬方向並列配置的2個的模組2 0及與氣體流路的氣 體流動方向鄰接配置的2個模組20的水平模組托架2 5部 分。 -30- 1345027 前述第25圖〜第28圖的立體圖中’相互與主柱33 及主樑34使垂直,水平模組托架24、25由熔接等連接之 後,在各模組20的鄰接的間隙部中由保溫材丨3'及/或是 外殻1'(裏片12是無圖示)所埋沒。
於氣體流路的寬方向並列配置的2個的模組2 0是熔 接連接於HRSG的強度構件(主柱33、主樑34、底壁部柱 3 6及側支撐3 7)之後的從氣體流動方向所見的側面是如第 2圖所示。 如此,將前述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在HRSG的建設 工地安裝的話,與HRSG的外殼1 一起完成傳熱管集合板 23的設置。 藉由本實施例,沒有在HRSG的外殼1的內部上方的 危險的建設作業,作業空間的設置及其解體作業也不需要 ,在HRSG的外殼1的內側,可容易且短時間設置傳熱管 集合板23,所以可以短工期地建設HRSG。
且,只有將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排熱回收鍋爐的爐 寬方向並列配置的傳熱管集合板23顯示於第29圖的立體 圖及第30圖的平面方向的剖面圖,但是在沿著傳熱管集 合板23的氣體流動的側面設置緩衝板28,進一步設置供 防止氣體的旁通用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 在各傳熱管集合板2 3的兩側面是設置緩衝板2 8,從 傳熱管集合板23及外殻1的間隙防止氣體旁通,但是如 本實施例無法使在排熱回收鍋爐的爐寬方向並列配置的傳 熱管集合板23彼此的間隙只由緩衝板28埋沒。這是,考 -31 - 1345027 慮傳熱管集合板23的安裝作業及該板23的熱延伸,需要 在鄰接傳熱管集合板23彼此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間隙就這樣放著的話,氣體會貫通此間隙,其結 果,通過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氣體量因爲會減少而使回收 熱量下降。因此,習知,是傳熱管集合板23的間隙是在 傳熱管集合板23的設置後,如第31圖的平面方向的剖面 圖所示’在鄰接板23的緩衝板28彼此之間的氣體入口部 修及出口部設置氣體旁通防止板30。但是,包含高處在高 度方向設置作業空間後,爲了設置氣體旁通防止板3〇, 而施加高處作業的作業員的落下防止等的安全對策等,使 安裝期間變長》 在此在本實施例中,在相當於各傳熱管集合板23的 氣體入口部及出口部的位置的片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 緩衝板28將氣體旁通防止板29預先在工場等安裝好再帶 入建設工地,先安裝好安裝了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傳熱 隹管集合板23。矩形狀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一側面是安 裝於緩衝板2 8,其相反側的側面是自由。 建設供安裝有氣體旁通防止板29用的傳熱管集合板 23在工地安裝後,安裝無並列配置的其他方的氣體旁通 防止板29的傳熱管集合板23,但是這時,前述氣體旁通 防止板29’是與其他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 接觸地安裝他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3。 如此氣體流動的話,氣體旁通防止板2 9的自由的側 面因爲在氣體入口側壓接他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 3的緩衝 -32- 1345027 板28 ’所以前述2個傳熱管集合板23間的間隙被消除, 氣體的旁通被消除。 且’將氣體旁通防止板29自由的側面形成折曲形狀 的話’因爲氣體流是效率佳地捲入前述折曲部,更確實地 使氣體旁通防止板29按壓於他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 衝板28’可消除前述間隙,確實防止氣體的旁通。 如1 lit ’在設置於各傳熱管集合板23的兩側面的緩衝 φ板28將氣體旁通防止板29藉由在機器製造工場等預先安 裝好,就不需要在HRSG建設工地的安裝用的作業空間, 可謀求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安裝期間的短縮、及安裝作 業的安全性。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依據本發明,採用將HRSG的主柱33及作爲主樑34 等的強度構件的成爲主托架的一部分的模組托架24、25 φ構成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構成構件,運送時的成本是 可降低無主柱33、主樑34等的HRSG的主托架的部分, 且建設後廢棄的構件幾乎不發生。 且,將排熱回收鍋爐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在建設 工地安裝的情況時,.在各模組20間及該模組20及HRSG 的前述主托架的連結部可以適用在HRSG建設工地安裝性 高的構造。 且,在HRSG的建設工地將預先設置的強度構件的底 壁部柱36藉由形成比主柱33寬廣就可以降低傳熱管集合 -33- 1345027 板模組20的安裝作業,可達成複合發電設備的建設過程 的合理化,同時可以降低工地安裝成本。 進一步’模組托架24、25是在HRSG的建設後,因 爲成爲主柱33'主樑34等的HRSG的主托架的一部分, 所以有建設後廢棄的構件幾乎不發生的優點。 且’在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時,因爲爲了防 止鄰接的傳熱管6彼此的接觸而在以預定間隔配置的防振 φ支撐18及外殻1之間配置擺動停止用固定構件26、61, 所以可防止運送時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損塲,使朝 遠隔地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成爲容易。 進一步,在爐寬方向(與氣體流動相互垂直方向)的鄰 接配置的二個的傳熱管集合板2 3之間,在一方的傳熱管 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連接一側面部,在他方的傳熱管集 合板23的緩衝板28安裝其他的側面部接觸的氣體旁通防 止板29’特別是將與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接觸 肇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側面部朝氣體流路內的氣體流動 上流側曲折的話’氣體無法從二個的傳熱管集合板23之 間形成旁通,所以可將氣體的保有熱有効地回收》 且,預先在一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板28安裝 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一側面部的話,在HRSG的建設工 地因爲不需爐內作業空間就可設置具有氣體旁通防止板 29的傳熱管集合板23’所以安裝工事期間可短縮,且因 爲無局處作業所以女裝作業的安全上也較佳。 -34- 1345027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橫型排熱回收鍋爐的槪略結構圖。 [第2圖]從第1圖的鍋爐的氣體流動方向所見的本發 明的第1實施例的將二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及支撐其的 強度構件一體化的槪略配置圖(第1圖的A - A線剖面視圖)
[第3圖]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 •側面圖,第2圖的S - S線剖面視圖。 [第4圖]第2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側面圖(安裝 時是從氣體流動方向所見的圖)。 [第5圖]第2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上管聚集部及 上部外殼部分的立體圖。 [第6圖]第2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擺動停止固定 構件的側面圖。
[第7圖]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 側面圖。 [第8圖]顯示懸吊第7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提高 狀態的側面圖。 [第9圖]將第7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及支撐其的強 度構件一體化的第2圖的S-S線方向的圖。 [第1〇圖]將第7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與支撐其的 強度構件一體化並與組裝排熱回收鍋爐的情況的氣體流動 相互垂直方向(爐寬方向)並列配置情況的側面圖。 [第11圖]適用第7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排熱回 -35- 1345027 收鍋爐的整體構造的側面圖。 [第12圖]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的側面圖。 [第13圖]第!2圖的A部的詳細圖。 [第14圖]第12圖的B部的詳細圖。 [第15圖]第12圖的C部的詳細圖。 [第1 6圖]將第1 2圖的模組吊起狀態的負荷的作用狀 •況。 [第1 7圖]第1 2圖的模組的變形例的側面圖。 [第18圖]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在HRSG的建設工地 預先組裝的橫型排熱回收鍋爐的強度構件的主柱及底壁部 柱及主樑的立體圖。 [第19圖]顯示從第18圖的強度構件取下主樑的一部 分的樣子的立體圖。 [第20圖]顯示吊起第4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的樣 _子的圖。 [第21圖]將第4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安裝於強度 構件之間的程序的平面圖。 [第22圖]將第4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安裝於強度 構件之間的程序的立體圖。 [第23圖]將第4圖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之一安裝於 強度構件之間的程序的立體圖。 [第24圖]將第4圖的二個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安裝 於強度構件之間的程序的立體圖。 -36- 1345027 [第25圖]第2圖的D-D線切斷面的立體圖。 [第26圖]第2圖的橢圓B部分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內側的垂直二方向切斷面的立體圖。 [第27圖]第2圖的橢圓A部分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內側的垂直方向切斷面的立體圖。 [第28圖]第2圖的橢圓C部分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內側的垂直方向的二方向切斷面的立體圖。 φ [第29圖]並列配置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排熱回收 · 鍋爐的爐寬方向的傳熱管集合板的立體圖。 [第30圖]第29圖的平面方向的剖面圖。 [第31圖]並列配置於習知的排熱回收鍋爐的爐寬方 向的傳熱管集合板部分的平面方向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過熱器 鲁B高壓蒸發器 春 C脫硝裝置 D高壓節碳器 E低壓蒸發器 F低壓節碳器 G排氣體 1外殻 1'外殻 2助燃器 -37- 1345027 3側支撐 6傳熱管 7上部管聚集部 8下部管聚集部 9上部連絡管 1 〇下部連絡管 1 1管聚集部支撐 φ 12裏片 13保溫材(絕熱材) 1 3 ’保溫材 16鰭片 18防振支撐 20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2支撐樑 23傳熱管集合板 # 24垂直模組托架 24a、24b垂直模組托架 24c補強用模組托架 24d支架 2 5水平模組托架 26擺動停止用固定構件 27鎖定螺帽 28緩衝板 29氣體旁通防止板 -38- 1345027 3 〇氣體旁通防止板 31板耐震裝置 33 主柱 34主樑 3 6底壁部柱 3 7側支撐 3 8螺絲·螺帽 φ 42起重機 φ 57防護套 59a、59b耐震撐柱 6〇a防護套 6〇b防護套 6〇c防護套 6 1運送用隔片(擺動停止用固定構件) 63運送用隔片 φ 64運送用孔 φ 65長孔 66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導引 70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 70a、75a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凸緣 7 1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 72防護套 7 3 鋼絲 75支撐板 -39- 1345027 75a、70a運送用補強構件固定凸緣 76支撐板 7 6 a、7 1 a 凸緣
-40-

Claims (1)

1345027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設方法,該鍋爐在排 氣體幾乎呈水平方向流動的氣體流路內配置多數的傳熱管 6使蒸氣發生,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在工場內預先製作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該傳熱管 集合板模組20包括: U)具備供防止在將多數的傳熱管6及該傳熱管6的 φ上部及下部的管聚集部7、8及傳熱管6的長度方向交叉 φ 的方向鄰接的傳熱管6彼此接觸用而呈預定間隔配置的防 振支撐18,且朝沿著氣體流動的方向配置的複數傳熱管 集合板23 ; (b) 構成將由前述的複數傳熱管集合板23的頂棚壁部 、底壁部及沿著氣體流動的兩側壁部組成的覆蓋外周部的 保溫材1 3安裝於內側的前述氣體流路的外殼1 ; (c) 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頂棚壁部的 鲁外殼1的頂棚壁部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 ; · (d) 供將上部管聚集部7吊下用貫通外殼1的頂棚壁 部來連接上部管聚集部7及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的管 聚集部支撐1 1 ; (e) 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兩側壁部的 外殼1的兩側壁部的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 3的垂直方向 的支撐構件的垂直模組托架2 4 ;及 (f)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頂棚壁部及底 壁部成爲外殻1的各頂棚壁部外側及底壁部外側的傳熱管 -41 - 1345027 集合板23的水平方向的支撐構件的水平模組托架25; (B)在工場內預先將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作爲一模組單位 ,並依據排熱回收鍋爐的設計規格的適切的尺寸製作需要 個數分的模組: (C) 在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預先建設好供包含主柱 33、主樑34及底壁部柱36用的前述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0支撐用的主托架;
(D) 在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從鄰接前述各傳熱管集 合板模組2 0的二個的主柱3 3之間***’將各傳熱管集合 板模組20的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配置於主樑34的設 置高度;以及 (E) 在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各別將:垂直模組托架 24及主柱33之間' 頂棚壁部側的水平模組托架25及主 樑3 4之間、底壁部側的水平模組托架2 5及底壁部柱3 6 之間連接固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 設方法,其中,在前述排熱回收鍋爐的建設工地’將使與 氣體的流動相互垂直的方向的面的水平方向的寬度比主柱 33寬的多數底壁部柱36’配置成在前述寬方向至少可以 載置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底壁部彎道部,在至少兩 側壁部的底壁部柱36的寬廣部分上載置主柱33及垂直模 組托架24的下端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 設方法,其中,前述一模組單位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 -42- 1345027 的運送時,在前述防振支撐18及成爲兩側壁部的外殼1 之間以及下部管聚集部8及外殻1之間配置防振用的固定 構件2 6、6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 設方法,其中,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由可在相互 垂直於排熱回收鍋爐的氣體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鄰接配置 2個以上的大小所構成,進一步垂直模組托架24是由配 φ置於外殼1側的垂直模組托架24a及配置於鄰接的傳熱管 集合板模組20側的垂直模組托架24b所組成情況時,使 該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垂直模組托架24a及水平模組 托架25與含有主柱33、主樑34及底壁部柱36的模組20 支撐用的主托架連接,取下垂直模組托架24b,進一步設 置在相面對於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氣體流動方向的 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並設置 連接垂直模組托架24a、24b間的複數補強用模組托架 φ 24c的情況時,捕強用模組托架24c亦被取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 設方法,其中,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由可在相互 垂直於排熱回收鍋爐的氣體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鄰接配置 2個以上的大小所構成,連接成爲該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 的頂棚壁部的外殼1的端部內側及成爲側壁部的外殼1的 中央部內側,連接:設置在相面對於且氣體流動方向的表 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的耐震撐柱 5 9a、5 9a、及成爲底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及側壁部成爲 -43- 1345027 外殻1的中央部內側,且在各別配置於設置在相面對於氣 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 位置的耐震撐柱59b、59b的情況時,使該耐震撐柱59a 、5 9b,不是只在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時及鍋爐 建設工地的安裝時,在可鍋爐安裝完成後,無需取下撐柱 被使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 φ設方法,其中,在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運送時,配 置供保持前述耐震撐柱59a、5 9b及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氣 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及背面的間隔用的運送用隔片6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排熱回收鍋爐的運送及建 設方法,其中,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是由可在相互 垂直於排熱回收鍋爐的氣體的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2個以 上鄰接配置的大小所構成,將成爲該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0的頂棚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及成爲底壁部側的外殼1 #的端部,由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以可取下自如的結合 方法結合,將該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〇及成爲側壁部側 的外殻1之間由複數條的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以可取 下自如的結合方法結合情況時,在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0的運送時及在建設工地安裝鍋爐時第1運送用補強構 件70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不動,而在前述安裝完成 後取下。 8. —種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 模組,該鍋爐在排氣體幾乎呈水平方向流動的氣體流路內 -44 - 1345027 P 配置多數的傳熱管6使蒸氣發生,該鍋爐包括(A)傳熱管 集合板模組和(B)主托架,並在工場內預先製作好,其特 徵爲: (A)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包括: (a)具備供防止在將多數的傳熱管6及該傳熱管6的上部 及下部的管聚集部7、8及傳熱管6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 向鄰接的傳熱管6彼此接觸用而呈預定間隔配置的防振支 φ撐18,且朝沿著氣體流動的方向配置的複數傳熱管集合 板23 ; (b)構成將由前述的複數傳熱管集合板23的頂棚 壁部、底壁部及沿著氣體流動的兩側壁部組成的覆蓋外周 部的保溫材1 3安裝於內側的前述氣體流路的外殻1 ; (c) 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頂棚壁部的 外殼1的頂棚壁部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 : (d) 供將上部管聚集部7吊下用貫通外殻1的頂棚壁 部來連接上部管聚集部7及傳熱管集合板支撐樑22的管 鲁聚集部支撐1 1 ; (e) 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成爲兩側壁部的 外殼1的兩側壁部的外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 3的垂直方向 的支撐構件的垂直模組托架2 4 ;以及 (f) 在鍋爐建設工地的安裝時設置在頂棚壁部及底壁 ^成爲外殼1的各頂棚壁部外側及底壁部外側的傳熱管集 合板2 3的水平方向的支撐構件的水平模組托架2 5 ; 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大小允許至少2個傳熱管集 1345027 合板模組20在垂直於該鍋爐的氣體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 上彼此鄰接而配置,且鍋爐的(B)主托架被建構用來支撐 模組20該主托架包括: (a) 主柱33, (b) 主樑34,及 (c) 底壁部柱3 6,其中在頂棚壁部側的底壁部柱3 6、 主柱3 3和主樑3 4,以及在底壁部側的底壁部柱3 6和
水平模組托架25個別被建構成彼此連接並固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建 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垂直模組托架24,是 由配置於外殼1側的垂直模組托架24a及配置於鄰接的傳 熱管集合板模組20側的垂直模組托架24b所構成,
進一步具備:設置在相面對於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 2 0的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 板23的位置,連接垂直模組托架24a、24b間,在鍋爐安 裝後取下的複數補強用模組托架24c。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垂直模組托架24, 是由配置於外殻1側的垂直模組托架24a所構成, 且具備耐震撐柱5 9b、5 9b,其是連接成爲頂棚壁部 側的外殼1的端部內側及側壁部外殼1的中央部內側,且 連接:設置在相面對於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氣體流 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位置 的耐震撐柱59a、59a、及成爲底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 -46- 1345027 及成爲側壁部側的外殼1的中央部內側’且設置在與氣體 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傳熱管集合板23相面 對的位置。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垂直模組托架24, 是使:將成爲頂棚壁部側的外殼1的端部及成爲底壁部側 的外殼1的端部結合,在朝鍋爐的安裝完成後取下的第1 φ運送用補強構件;及將該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及成 爲側壁部側外殼1之間結合,在朝鍋爐的安裝完成後取下 的複數條的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1;設置在與各傳熱管 集合板模組2 0的氣體流動方向的表面側及/或是背面側的 傳熱管集合板23相面對的位置。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頂棚壁部側及成爲底 壁部的側外殼1的兩端部及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的結 φ合部以及側壁部側外殼1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 1的結 合部,其壓縮負荷產生的結合部分是嵌入式結合,而拉伸 負荷作用的結合部分是螺絲結合。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頂棚壁部側及底壁部 側成爲外殼1的兩端部及第1運送用補強構件70的結合 部以及側壁部側成爲外殼1及第2運送用補強構件7 1的 結合部’皆是螺絲結合。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47- 1345027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在防振支撐18及外 殻1之間以及下部管聚集部8及外殼1之間,配置擺動停 止用固定構件26、61。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a)在相互垂直於各 傳熱管集合板模組20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氣體流動方向 的面的兩側面是分別安裝有氣體通道防止用的緩衝板28 Φ 、28,在相互垂直於氣體流動的面的水平方向在鄰接配置 二個的模組20、20的各傳熱管集合板23、23之間,是安 裝有:(b)—側面部是連接一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 板28且其他的側面部接觸他方的傳熱管集合板23的緩衝 板28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排熱回收鍋爐之運送及 建設用的傳熱管集合板模組,其中,將與各傳熱管集合板 23的緩衝板28接觸的氣體旁通防止板29的側面部朝氣 Φ體流動上流側曲折。
-48- 1345027 七、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2)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1:外殼,2:助燃器,3:側支撐,6:傳熱管 7:上部管聚集部,8:下部管聚集部,9:上部 連絡10:下部連絡管,11:管聚集部支撐 ’ 12:裏片,13:保溫材(絕熱材),13,:保溫材 ’ 16:鰭片,18:防振支撐,20:傳熱管集合板 模組,22:支撐樑,23:傳熱管集合板,24:垂 直模組托架,2 4 a、2 4 b :垂直模組托架,
24c:補強用模組托架,24(h支架,水平模 組托架,26:擺動停止用固定構件,27:鎖定 螺帽’ 28:緩衝板,29:氣體旁通防止板, 30:氣體旁通防止板,31:板耐震裝置,33:主 柱’ 34:主樑,36:底壁部柱。 八、 右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TW093122768A 2003-07-30 2004-07-29 Heat pipe collective plate module and heat recycle steam generator (HRSG) 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TW20050848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3/009656 WO2005012789A1 (ja) 2003-07-30 2003-07-30 伝熱管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と該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る排熱回収ボイラの建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8483A TW200508483A (en) 2005-03-01
TWI345027B true TWI345027B (zh) 2011-07-11

Family

ID=3411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2768A TW200508483A (en) 2003-07-30 2004-07-29 Heat pipe collective plate module and heat recycle steam generator (HRSG) 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275503B2 (zh)
EP (1) EP1662198B1 (zh)
JP (1) JPWO2005012791A1 (zh)
AT (1) ATE489583T1 (zh)
AU (2) AU2003252323A1 (zh)
DE (1) DE602004030258D1 (zh)
PT (1) PT1662198E (zh)
TW (1) TW200508483A (zh)
WO (2) WO20050127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33202C (en) * 2003-07-22 2009-12-22 Babcock-Hitachi Kabushiki Kaisha Boiler apparatus
CA2645680A1 (en) * 2006-03-14 2007-09-20 Babcock-Hitachi Kabushiki Kaisha In-furnace gas injection port
US7533632B2 (en) * 2006-05-18 2009-05-19 Babcock & Wilcox Canada, Ltd. Natural circulation industrial boiler for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SAGD) process
JP4800843B2 (ja) * 2006-05-29 2011-10-26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ボイラ火炉壁の据付方法
EP2021721B1 (de) * 2006-05-29 2010-10-06 Webasto AG Kälte- und/oder wärmespeicher
DE102007052827A1 (de) * 2007-11-06 2009-05-07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Wärmebehandlungseinrichtung
AU2009205434B2 (en) * 2008-01-14 2013-06-20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Heat exchanger
JO3344B1 (ar) * 2008-10-24 2019-03-13 Babcock & Wilcox Co مبادل حراري لمستقبل شمسي مجمع في المشغل
US20110079217A1 (en) * 2009-02-12 2011-04-07 Babcock Power Services, Inc. Piping, header, and tubing arrangements for solar boilers
FI124375B (fi) * 2009-04-09 2014-07-31 Foster Wheeler Energia Oy Lämpövoimakattilalaitos
CN102052871B (zh) * 2009-10-27 2015-02-25 卡特彼勒公司 冷却包的连接装置、机器和冷却包组装方法
US8726663B2 (en) * 2010-01-05 2014-05-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bined cycle system employ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GB201008806D0 (en) * 2010-05-26 2010-07-14 Heat Recovery Solutions Ltd Heat exchange unit
CN103742894A (zh) * 2014-01-06 2014-04-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适用于船用余热锅炉的模块化换热箱体
JP6292395B2 (ja) * 2014-04-07 2018-03-14 株式会社Ihi 排熱回収ボイラ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EP2933555A1 (en) * 2014-04-15 2015-10-21 Alstom Technology Ltd Method for erecting a boiler, module and boiler comprising the module
EP3155319B1 (en) * 2014-06-10 2020-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odular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construction
JP6510278B2 (ja) 2015-03-10 2019-05-08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復水器
US9739475B2 (en) * 2015-04-17 2017-08-22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Collar supported pressure parts for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s
JP6896382B2 (ja) * 2016-07-15 2021-06-30 三菱パワー株式会社 ボイラのガス流れ調整方法、ボイラ及び発電システム
JP6622160B2 (ja) * 2016-09-01 2019-12-18 東邦瓦斯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ボイラ
CN107677159A (zh) * 2017-10-25 2018-02-09 北京龙电宏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媒式氟塑料换热器本体管板支撑结构
WO2020023062A1 (en) * 2018-07-27 2020-01-30 Cleaver-Brooks, Inc. Modular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system for rapid installation
JP6665242B2 (ja) * 2018-08-06 2020-03-13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ボイラ
US11519597B2 (en) * 2019-11-08 2022-12-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ple cooled supports for heat exchange tubes in heat exchanger
GB2592221B (en) * 2020-02-19 2022-08-24 Reaction Engines Ltd Heat exchanger
CN111623658B (zh) * 2020-05-14 2021-10-29 重庆阿拉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式换热装置
JP6995944B2 (ja) * 2020-07-27 2022-01-17 三菱パワー株式会社 ボイラ及び発電システム
JP7465792B2 (ja) 2020-11-24 2024-04-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ボイラのサポート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54352A (en) * 1952-02-28 1953-10-06 Combustion Eng Steam generator support and casing structure of box column construction
CH506751A (de) * 1969-04-17 1971-04-30 Sulzer Ag Dampferzeuger mit aus vertikalen, verschweissten Rohren gebildeter Wandberohrung
US4685426A (en) * 1986-05-05 1987-08-11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Modular exhaust gas steam generator with common boiler casing
JPH0826963B2 (ja) * 1990-09-17 1996-03-21 株式会社東芝 排熱回収ボイラ
US5339891A (en) * 1993-07-15 1994-08-23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Modular arrangement for heat exchanger units
US5722354A (en) * 1995-12-08 1998-03-03 Db Riley, Inc.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ing apparatus
JP2000018501A (ja) * 1998-06-30 2000-01-1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排熱回収ボイラの伝熱管構造
JP2001041409A (ja) * 1999-07-29 2001-02-13 Babcock Hitachi Kk 排熱回収ボイラ伝熱管の管群支持装置
JP2001263602A (ja) * 2000-03-23 2001-09-26 Babcock Hitachi Kk 横型排熱回収ボイラ
DE10014758C2 (de) * 2000-03-24 2003-10-09 Alstom Power Boiler Gmbh Dampferzeuger und Montageverfahren für diesen
JP3546179B2 (ja) * 2000-11-30 2004-07-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ボイ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62198A4 (en) 2006-08-30
AU2004261837A1 (en) 2005-02-10
US7275503B2 (en) 2007-10-02
AU2004261837B2 (en) 2009-04-23
PT1662198E (pt) 2011-03-03
WO2005012791A1 (ja) 2005-02-10
AU2003252323A1 (en) 2005-02-15
TW200508483A (en) 2005-03-01
JPWO2005012791A1 (ja) 2007-09-27
ATE489583T1 (de) 2010-12-15
EP1662198B1 (en) 2010-11-24
EP1662198A1 (en) 2006-05-31
US20060175040A1 (en) 2006-08-10
DE602004030258D1 (de) 2011-01-05
WO2005012789A1 (ja) 2005-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5027B (zh)
EP1650497B1 (en) Heat exchanger tube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exhaust heat recovery boiler using the module
EP3155319B1 (en) Modular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construction
JP5780520B2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
JP2006292265A (ja) 伝熱管のダスト除去装置
JP2003222302A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の建設方法と該方法で用いる伝熱管パネルブロック
CN111989531B (zh) 传热管支承构造及传热管支承方法
JP5787154B2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
EP3889501B1 (en) Heat transmission pipe block, waste heat recovery boile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waste heat recovery boiler
JPS5941797A (ja) 熱交換器の組立方法
CN215489656U (zh) 一种固定大节距对流管束的间隔装置
CN113639257A (zh) 消除余热锅炉同排异***模块管屏内应力的镶嵌结构
JP3625948B2 (ja)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S58203303A (ja) 排熱回収熱交換器
JP2001116201A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
JPS597890A (ja) 伝熱管支持体の形成方法
CN116438406A (zh) 废热回收锅炉的支撑机构
JPH02126001A (ja) 大型節炭器管の振れ止め構造
JP2003161584A (ja) 復水器
JPH0565761B2 (zh)
CA2871276A1 (en) Internally stiffened extended service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apparatus
JP2013100967A (ja) タワーボイラの建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