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8746B -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cal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foc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cal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foc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8746B
TWI308746B TW094141133A TW94141133A TWI308746B TW I308746 B TWI308746 B TW I308746B TW 094141133 A TW094141133 A TW 094141133A TW 94141133 A TW94141133 A TW 94141133A TW I308746 B TWI308746 B TW I3087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layer
layer
focus
signal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1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2892A (en
Inventor
Masaomi Nabet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32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2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8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87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11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with focus pull-in only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130874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光碟裝置、焦點位置控制方法及焦點 位置控制裝置’並且其係適用於對具有複數個記錄層之光 碟進行記錄或再生之光碟裝置的較好者。 【先前技術】 、近年來’藍光碟(商標)正逐步實用化,其係藉由使用短 波長之藍紫色雷射與高數值孔徑之物鏡而實現大儲存容旦
化之光碟。至於該藍光碟,根據所要求之儲存容量而標: 化為具有單一記錄層之單層BD-SL (Blu_ray⑹s J
Wa,單層藍光碟)’以及將2個記錄層積層於光碟之 方向之雙層BD-DL (Dual Layer,雙層)。 因此,對藍光碟進行記錄或再生之光碟裝置_ 光碟,則必須首先使光束準確聚焦於該光碟之:二: 層,從而引入聚焦伺服。 π °己錄 又’於光碟之記錄、再生中受到干擾 時,要求快速地恢復至施加衝擊前進行::焦词服偏離 址),並且於此情形時,亦必須使光束^確存聚取舞之位置*(位 錄層並引入聚焦伺服。 A ’、、、於目禚s己 至於此種雙層藍光碟之聚焦祠服之弓!入控 將其稱為尋焦)’提出有基於自光學讀寫’亦 或失焦訊號之位準變化而檢測光碟之覆蓋和汛號 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s、面或記錄層 和訊號係自光學讀寫頭之光電價 山 < 知硎訊號之 104181.doc 1308746 和,並且獲得對應於來自光碟之反射光光量之訊號 因而於光束之焦點接近覆蓋層表面或記錄層之反 : 其訊號位準增大…失焦訊號係將與自光束之焦點至* 錄層之距離成比例的訊號,自聚焦位置輪出至—定程戶6己 距離者。藉此,於光束之焦點通過記錄層時,失焦訊= 現出大致為s狀之曲線。 因此’如圏10所示,對和訊號及失焦訊號進行監控,並 且使物鏡接近光碟,於檢測和訊號最初之增大時,成為 檢測覆蓋層表面者。繼而,使物鏡進一步接近光碟,於矛t 訊號之訊號位準為特定之和訊號臨限值以上之狀離下,於 檢:和訊號之增大時,成為光束之焦點已接近記錄層者。、 田然’该失焦訊號之增大’於光碟為單層之情形時發生 ϊ次,而於該光碟為雙層時發生兩次。繼而,於對單層光 碟或雙層光碟之近前側之記錄層(圖1〇所示之進行尋 焦時,將最“測之失焦訊號之增大判定為目標記錄層。 方面於對雙層光碟内側之記錄層(圖丨0所示之L〇 層)進行尋焦時,,於和訊號暫時降低至上述和訊號臨限值 以了(和訊號之下降檢測)’並再次超過該和訊號臨限值之 狀態下,檢測失焦訊號之增大時,將其判定為目標記錄 層0 或者,檢測出第2次失焦訊號之增大(L〇層)後,亦僅於 特定時間内使物鏡不斷接近光碟,並使該以層超… 後,使物鏡向遠離光碟之方向反轉,於該迴路中將最初檢 测之失焦讯唬之增大判定為目標之層。 104181.doc 1308746 [專利文獻1]特開2004-39125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上所述之藍光碟因使用短波長雷射且物鏡之數值孔徑 較大,故而球面像差之影響較大,因此’必須準確校正該 球面像差。繼而,即使於尋焦時,亦必須對應於欲進行引 入之記錄層而校正球面像差。 而’若對應某記錄層對球面像差進行校正,則其他記
錄層成為殘留有球面像差之狀態,藉此,失焦訊號之振幅 變小。因此,例如若對應L0層校正球面像差,則有時無法 檢測其近前侧之L1層之失焦訊號之增大。 又,藍光碟因2個記錄層與DVD等相比較為接近,故而 有時2個記錄層各自之和訊號的峰值相連續。於此情形 時,無法檢測上述和訊號之下降,故而無法區分£1層與l〇 層進而,於可覆寫藍光碟(BD-RE)之情形時,記錄層之 反射率與覆蓋層表面之反射率較為接近,因此有時亦存在 無法區分記錄層與覆蓋層表面之反射率的情形。 、鏖而存在以下問題·藉由該等原因而無法較好地檢測 目標記錄層,且對該記錄層之尋焦失敗。 乂 介仔隹如下問題··若當對雙層光碟之“層進行引入 寺〗層之才双測失敗,則焦點通過L0層後,亦使物鏡不斷 接近光碟,從而使物鏡與光碟碰撞。 本發明係審於上述觀點開發而成者,且係欲提供一種可 準確檢測所期望之記錄層之光碟裝置、焦點位置控制方法 及焦點位置控制裝置者。 10418I.doc 1308746 【發明内容】 為解決相關問題’於本發明中…種光碟裝置,其係對 依次積層第1記錄層、第2記錄層、覆蓋層而構成之光碟, 自覆蓋層側照射光束’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者,且設置 有·物鏡,其使自光源射出之光束聚光並照射至光碟·,驅 動機構’其使物鏡於光束之光軸方向驅動並使該光束之焦 置移動’球面像差权正機構,其對應於進行資訊之記 錄或再生之記錄層而校正於光束中產生之球面像差;光接 =機構《接收光束之反射光,並產生表示該反射光之光 里的和λ號、以及失焦訊號,該失焦訊號自焦點位置向特 定範圍輸出對應於自該光束之焦點位置至記錄層為止之距 離的訊號位準;記錄声給、、目丨地生 0檢利機構’其使光束之焦點自覆蓋 層側接近光碟’並基於失焦訊號而檢測出該光束之焦點已 接近D己錄層,以及c錄層判定機構,其於記錄層檢測機構 已檢測記錄層I,亦使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光碟,並且記 錄層檢測機構於再檢測期間内未再次檢測記錄層時,將最 後檢測之記錄層判定為上述第1記錄層。 於檢測記錄層後之属、、0|丨0a & 1 冉松列期間内未再次檢測記錄層時, 將最後檢測之記錄層判定為第1記錄層,藉此,即使對於 因2個記錄層較為垃# & y± w ”、、接近而使基於和訊號SUM(和)之記錄層 之識別較為或因球面相差之影響而使基於失焦訊號 之目標以外之記錄層之檢測不準確的光碟,亦可準確檢測 目標之記錄層。 又,使光束之焦點自覆蓋層側接近光碟,且和訊號之訊 104181.doc 1308746 號位準最初超過第1和訊號臨限值後降低至其以下時,咬 =判定該光束之焦點已通過覆蓋層表面之覆蓋層檢測機 ,藉由遠覆羞層檢測機構檢測覆蓋層後,進行記錄層之 .檢測藉此,印使對於因記錄層之反射率與覆蓋層表狀 、λ反射率較為接近而使基於和訊號之記錄層與覆蓋層表面之 識別較為困難的光碟,亦可準確檢測目標記錄層。 ^進而,於藉由記錄層判定機構判定第丨記錄層時,於特 φ定期間内設置使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上述光碟並使該焦點 於該第1記錄層超限之超限機構,使光束之焦點於第】記錄 層上超限後,使該焦點向遠離光碟之方向反轉並再次檢測 第1記錄層,藉.此,可準確檢測雙層光碟之第〗層。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實現如下光碟裝置,其於檢測記錄層後 之再檢測期間内未再次檢測記錄層時,將最後檢測之記錄 層判定為第以錄層,藉此,即使對於因2個記錄層較為接 鲁近而使基於和訊號SUM之記錄層之識別較為困難,或因球 面像差之影響而使基於失焦訊號之目標以外之記錄層之檢 測較不準確的光碟,亦可準確檢測所期望之記錄層。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式, 明。 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詳細說 (1)光碟裝置之整體結構 圖i中,1表示對應本發明之藍光碟之光碟裝置的整體, 作為焦點位置控制裝置之微電腦6根據儲存於非揮發性記 104 丨 81.doc 1308746 ,體11之基本程式或尋焦程式(下述)等應用程式,對光學 項寫頌3或該光碟裝置1之整體進行總體控制,且根據自外 部供給之讀/寫.指令進行㈣,並對由藍光碟構成之光碟 100進行資料之記錄及再生。 ;述之哥焦處理中使用之臨限值或再檢測期間等 之各種設定值亦記憶於非揮發性記憶體u中。 _光碟100載置於未圖示之轉盤’且藉由主軸馬達(未圖 示)而旋轉驅動’並且藉由光學讀寫頭3而讀出記錄於光碟 100之貝料或抖動溝槽ADIP (Address In h Gr〇〇ve,預凹 槽地址)資訊等。 此處®2所不光學讀寫頭3自雷射二福體發出光束 L1,並依次,經由準直透鏡21、光束劃分器22、校正雷射光 之球面像差之擴展器23的可動鏡頭23A及固定鏡頭2汕、 以及成為雷射光之輸出端之物鏡24,照射至光碟1〇〇。 且光學讀寫頭5藉由作為球面像差校正機構之擴展器 23 ’若物鏡24之數值孔徑為〇85,因其較大而產生之雷射 光L1之球面像差進行校正。 擴展器23之可動 -----«时“,叫休付两句箭 頭a方向及b方向移動, 矽郭工且基於來自微電腦ό之擴展器伺 服訊號CEW區動該致動器27,#此可對光束以之球面像 差進行適當地校正。 又’物鏡24藉由作為驅動機構之雙㈣動㈣而保持為 可向聚焦方向(即,箭㈣向及b方向)及循軌方向移動, 並且基於來自伺服驅動電路7之聚焦飼服訊號⑺而驅動該 10418l.doc -10- 1308746 雙軸致動器28,藉此使光束li之焦點與光碟1〇〇之記錄面 吻合。 繼而,光學讀寫頭5依次經由物鏡24、擴展器23之固定 ,鏡頭23B及可動鏡頭23A,並藉由光束劃分器22而反射光 • 碟1〇〇之記錄面上所反射之反射光束L2,並且經由準直透 鏡25使之射入光電偵測器26。 作為光接收機構之光電偵測器26由複數個光電二極體構 鲁成,各光電二極體分別接收來自光碟1〇〇之反射光並進行 光電轉換,從而產生對應於該接收光量之接收光訊號並將 其供給至類比訊號處理器4(圖1)。 圖3表示光電偵測器26之構造,並且該光電偵測器%由 具有受光部A、B、C、D之四部分的光電偵測器26A,具 有受光部E、F之兩部分的光電偵測器26B,及具有受光部 G Η之兩部分之光電偵測器26C而構成。受光部a〜Η輸出 刀別對應於接收光量之受光訊號Α〜Η。類比訊號處理器8 _使用下式對该竽文光訊號Α〜Η進行運算,從而產生再生^^ 訊號、失焦訊號FE及循軌錯誤訊號丁£,並將該等訊號供 給至類比數位轉換器5。 FE=(A+C)-(B+D) TE=(A+D)-(B + C)-k{(E-F)+(G-H)} rf=a+b+c+d ⑴ ▲類比數位轉換器5對再生RF訊號、失焦訊號FE&循軌錯 誤。扎號TE進行數位轉換並將該等訊號供給至微電腦6。 於此,光碟裝置1於裝入光碟1〇〇時,或於記錄、再生中 104181.doc 1308746 受到干擾而使聚焦伺服發生偏離時,對該光碟1 〇〇之目標 記錄層進行聚焦伺服之引入(尋焦)。於此,再生RF訊號相 當於作為反射光強度訊號之和訊號SUM(SUM=A+B+C+D), 微電腦6使用該再生RF訊號作為和訊號SUM並進行尋焦。 即,微電腦6之運算部10於尋焦時,將選擇開關14切換 至尋焦處理部12侧,並基於和訊號SUM及失焦訊號FE而進 行尋焦’並且若對目標記錄層之聚焦伺服之引入結束後, 則將選擇開關14切換至伺服過濾器處理部丨丨側,從而對目 標記錄層開始聚焦伺服。 數位類比轉換器7對應於尋焦處理或聚焦伺服處理,對 自微電腦供給之球面像差控制訊號或聚焦控制訊號進行類 比轉換,並將其供給至驅動電路8 ^驅動電路8基於球面像 差控制訊號及聚焦控制訊號而產生擴展器伺服訊號ce及聚 焦伺服訊號CF,並將其供給至光學讀寫頭3,從而控制光 束L1之球面像差及聚焦。 繼而,光碟驅動器丨使光束L1之焦點與光碟1〇〇之記錄面 吻合並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 (2)光碟之層構造 其次,就本發明之光碟裝置中使用之光碟200加以說 明。如上所述,該光碟100係藍光碟,且具有單層光碟及 雙層光碟2種。 繼而’於組合波長4〇5 鈦耻《 Λ & 4 色雷射與數值孔經為 0.85之物鏡的條件下進行相 之5己錄’並且當於軌距為 0.32 μπι、線密度為〇 12 ' μ 气狀態下,將64 KB之資料 104181.doc 12 1308746 區塊作為1個記錄再生單位進行效率約為8 2 %之格式化 :可於直控為12 cm之光碟中記錄再生23.3 ΘΒ左右之容 里又使5己錄層為多層構造,藉此可進一步實現大容量 化並且於雙層光碟之情形時,容量可為上述2倍之 GB。 圖3(A)及(B)中表不單層光碟及雙層光碟之層構造。光 碟1〇0之光碟厚度’單層、雙層均為1.2 mm,並且以聚碳 酸醋而構成之基板RL之厚度約為U _。繼而,來自一 點鎖線所示之光碟裝置1之光束U自覆蓋層(基板)CVU則照 射。 早層光碟如圖3(A)所示’構成為以於1.1 mm厚度之基板 RL上形纟由相變化記錄膜而構成之記錄層l〇,並於其上 形成100 μιη厚度之覆蓋層cVL。 另-方面,雙層光碟如圖3(Β)所示’構成為於〗」麵厚 之基板壯上形成由第1相變化記錄膜構成之記錄層L0,介 隔25 _之中間層而形成由第2相變化記錄膜構成之記錄層
Li’且形成該75 _之覆蓋層CVL。第丄記錄層匕〇與單層光 碟之情形相同’位於距離覆蓋層CVL之表面ι〇〇-處。 因此’早層光碟、雙声朵虚由 . 支光碟中,相對於記錄層L0,覆蓋 層CVL之厚度均為100卿。另-方面,相對於雙層光碟之 記錄層L1 ’覆蓋層CVL之厚度為75 (3)本發明之尋焦 如上所述,光碟裝置1於裳入光碟100時,或於記錄、再 生中受到干擾而使聚焦飼服發生偏離時,對該光碟⑽之 104181.doc -13· 1308746 進行聚焦祠服之引入(尋焦)。此時,光襟裝置】 '、00之構造(單層或雙層)及目標記錄層,以各 異之順序進行尋焦。 (3_1)雙層光碟之尋焦 /首先’就對雙層光碟進行尋焦之情形加以說明。於此情 ^時光碟100具有L0層及L1層之雙方作為記錄層(圖 ⑽,並且根據目標記錄層為£〇層或^層之 亦不同。 於對雙層光碟之L1層進行尋焦時,由於自覆蓋層側觀 察,該雙層光碟之U層位於近前側’故而檢測覆蓋層後, 可將最初檢測之記錄層判定為L1層。 即作為球面像差校正機構之微電腦6之運算部1〇於對 雙層光碟之L1層進行尋焦時,對尋焦處理部12進行控制, 並且首先對L1層設定最適合之球面像差校正值(即,擴展 器23之可動鏡頭23 a之位置)。 其次,作為覆蓋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6使物鏡24充分地 離開光碟1〇〇後,監控和訊號SUM及失焦訊號砰之訊號位 準,並且使該物鏡24逐步接近光碟1〇〇之表面。 繼而,作為覆蓋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6,如圖4所示,對 和訊號SUM與作今第!和訊號臨限值之和訊號覆蓋層表面 臨限值Ssurf進行比較,將該和訊號SUM最初㈣和訊號覆 蓋層表面臨限值SsUrf後下降至其以下之區間識別作為覆蓋 層之表面。 如此識別覆蓋層表面,則作為記錄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 104181.doc 14 1308746 •:為檢測L1層,監控和訊號SUM及失焦訊號邱之訊號位 準’並且使物鏡24逐步接近光碟1〇〇之表面。 作為記錄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6於滿足如下記錄層檢測 •條件時’判斷此扣層之8波形之最初峰值(自光碟表面側 .觀察),且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記錄層£1,其中該記錄層 測試條件係「和訊號SUM超過作為第2和訊號臨限值之= 訊號記錄層臨限值Srec,再者且失焦訊號砰之訊號位準暫 •籲時超過特定之正失焦臨限值Sfe+後,τ降至其以下,或暫 字下降至負失焦臨限值Sfe_以下後,超過該臨限值」。 進而,作為記錄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6若檢測失焦訊號 FE之訊號位準已變為「〇」(所謂零點觸發),則將其判^ 束之焦點已與L0層吻合者,並將此時之物鏡24之位置 α疋作為物鏡偏差值’從而使用該物鏡偏差值及球面像差 校正值開始對L0層之聚焦伺服。 相對於此,由於自覆蓋層側觀察,雙層光碟_位於内
#部’故而若對應該L0層校正球面像差,則位於近前側之U
層成為殘留有球面像差之狀態,並且額層之失焦訊號FE ^波形的振幅變得不確定。因此,無法預測u層之s波形 疋否可超過上述正失焦臨限值版+ (或下降至負失焦臨限 值Sfe以下),並且因此無法將第⑽s波形判定為_。 進而’藍光碟因2個記錄層與DVD等相比較為接近,或 於可覆寫BD-HE光碟上’記錄層之反射率與覆蓋層表面之 反射率車乂為接近’故而基於和訊號sum之下降,亦較難區 分L0層與L1層。 104181.doc -15· 1308746 因此,§作為記錄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6對雙層光碟之 L〇層進行尋焦_,即使於檢測失焦訊細以波形後1 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100, i等待下一記錄層之§波 出現。 • 冑而,㈣最初之8波形之零點觸發至特定之再檢測期 間丁r以内,再次滿足記錄層檢測條件時(即,於再檢測期 間Tm内’再次出現8波形時),作為記錄層判定機構之微 •電腦:並非將最初之8波形作為_之波形,且忽略其,並 再次等待下一記錄層之s波形的出現。 另一方面,當於再檢測期間Tr以内未檢測下一 s波形 時,作為記錄層判定機構之微電腦6將最後之8波形判定為 L0層之S波形。繼而,作為超限機構之微電腦6即使於檢測 L〇層後,亦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1〇〇,並使光束焦點於 L0層進行超限。 此時,微電腦6根據和訊號SUM下降至和訊號記錄層臨 #限值SreC以下之時點,判斷光束之焦點已通過L0層,並且 進而僅自該時點至超限期間Tover為止,使物鏡24不斷接 近光碟100,藉此使光束之焦點自“層充分地超限。 其-人’作為記錄層檢測機構之微電腦6使物鏡24向遠離 光碟1〇0之方向反轉,並且於該迴路中再次檢測L0層之S波 形之零點觸發。 藉此’可準確檢測雙層光碟之L0層,而與L1層之S波形 振幅之大小無關。 其次,就對上述雙層光碟之“層進行之尋焦,就^層s 104181.doc •16- 1308746 波形之振幅較大之情形及較小之情形分別加以說明。 盲先€用圖5對L1層之8波形振幅較大之情形加以說 於圖5中力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⑽之表面,則首 出見光碟100之覆蓋層表面反射之和訊號$觀之峰值。 微電腦6將該和訊號咖最勒超過和訊號覆蓋層表面臨限 值Ssurf後下降至其以下之區間,識別作為覆蓋層表面。 檢測覆蓋層表面後,微電腦6為檢測記錄層而使物鏡24 不斷接近,並等待如下狀態,即「和訊號瞻超過和訊號 7錄層臨限值—,且失焦訊細之訊號位準暫時超過正 聚焦訊號臨限值Sfe+後,下降至其以下,或暫時下降至負 失焦S形臨限值Sfe_以下後,超過該臨限值」。 、 於圖5中’因U層之反射之失焦訊號FE^波形的振幅 較大,故而滿足如下記錄層檢測條件,且首先檢測㈣ 層’其中該記錄層檢測條件係厂和訊號嶋超過和訊號記 錄層臨限值Srec,且失焦訊號F£之訊號位準暫時超過导:定 之正失焦臨限值Sfe+後,下降至其以下」。然而,於該時 點,因無法判別該s波形為L1層之反射還是目標之l〇層之 ㈣—記錄層’使物⑽不㈣ 近光碟100。 於此情形時’由於最初檢測之記錄層為以層,故而於自 該L1層之s波形之零點觸發至再檢測期間加内出現以層 之S波形’並且藉此滿足如下記錄層檢測條件,並判定: 已檢測新記錄層’該條件係「和訊號SUM超過和訊號記錄 層臨限值km訊號FE之訊號位準暫時超過特= 104181.doc -17- 1308746 正失焦S形臨限值sfe+後,下降至其以下」。 a實際上,該新記錄層為[〇層,微電腦6進而為檢測下一 記錄層而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1〇〇。
、於此情形時,因新記錄層為LG層,故而於再檢測期間^ j内不出現下一 s波形’藉此,微電腦6將最後之s波形判 疋為L0層之波形’並僅自和訊號麵下降至和訊號記錄層 臨限值S㈣以下之時點至超限期間了。術為止,使物鏡24不 斷接近光碟HK)後並反轉’並自反方向再次檢測l〇層。 繼而,基於記錄層檢測條件檢測L〇層後,將8波形之零 點觸發點之物鏡24的位置設定作為物鏡偏差值,使用該物 鏡偏差值及球面像差校正值,對LQ層開始聚焦祠服。 其次,使用圖6就L1層之S波形振幅較小之情形加以說 明。於圖6中’若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1〇〇之表面,則首 先出現光碟1〇〇之覆蓋層反射之和訊號SUM之峰值。微電 腦6將該和訊號SUM最初超過和訊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 Ssurf後下降至其以下之區間,識別作為覆蓋層表面。 檢測覆蓋層表㈣,微電腦6為檢測記錄層而使物鏡以 不斷接近’並等待滿足如下記錄層檢測條件之狀態,即 「和訊號SUM超過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且失焦訊號 FE之訊號位準暫時超過正失焦臨限值说+後,下降至其以° 下’或暫時下降至負失焦8形臨限值阶-以下I,超過該 臨限值」。 於此情形時 幅較小,故而 ,因L1層之反射之失焦訊號F£之S波形的振 該S波形未滿足記錄層檢測條件,且藉此微 •18- 10418I.doc 1308746 電腦6於不檢測L1層之狀態下而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 100。 ,¾而,L 0層之反射之S波形出現且滿足記錄層檢測條 件,從而微電腦檢測該L0層。然而,於此時點,因無法判 別該S波形係L1層之反射逛是目標之l〇層之反射,故而微 電腦6為檢測下一記錄層而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1 〇〇。
於此情形時’因該記錄層為L0層,故而於再檢測期間Tr 以内不出現下一 S波形,藉此微電腦6將最後之8波形判定 為L0層之波形,並僅自和訊號SUM下降至和訊號記錄層臨 限值Srec以下之時點至超限期間丁…^為止,使物鏡以不斷 接近光碟100後並反轉,並自反方向再次檢測£〇層。 繼而,基於記錄層檢測條件檢測L〇層後,將;5波形之零 點觸發點之物鏡24之位置設定作為物鏡偏差值,從而使用 該物鏡偏差值及球面像差校正值,對L0層開始聚焦伺服。 繼而,光碟裝置1亦可對雙層光碟之L〇層進行準確尋 焦。 (3-2)單層光碟之尋焦 /、人’沈對早層光碟進行尋焦之情形加以說明。於此情 碟⑽僅具有LG層作為記錄層(圖3(a)),因此,光 對:W與對上述雙層光碟之L0層情形時相同之順序, 對早層光碟進行尋焦。 吁 極Π同=光碟因覆蓋層表面之反射率與[。層之反射率 小, 而錯决判定覆蓋層表面與L0層之可能性較 因此至於對單層光碟進行之尋焦’亦可省略基於上述 104181.doc -19· 1308746 和訊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s s u r f之覆蓋層表面檢測。 (4)尋焦處理順序 其次,因微電腦6實行尋焦程式,故而使用流程圖對上 • 述目標記錄層進行尋焦時之處理順序加以詳細說明。再 .者、’至於對雙層光碟2L1層進行之尋焦,因為其為與先前 之光碟裝置相同之處理,故而省略其說明,從而僅對作為 本發明特徵之雙層光碟之L〇層進行之尋焦加以說明。 肇即,微電腦6進入對圖7所示之雙層光碟之L〇層進行尋焦 處理順序吊用程式RT1之開始步驟,並進入下—步驟奸1 , 對目標之L0層設定最適當之球部像差校正值後,使物鏡以 開始向接近光碟1〇〇之方向移動,並進入下一步驟M2。 於步驟SP2中,微電腦6若對和訊號SUM與特定之和訊號 覆蓋層表面臨限值SSUff進行比較,且檢測該和訊號超過和 也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Ssurf後又下降至其以下之狀態,則 因已檢測覆蓋層表面而進入下一步驟SP3。 • 於步驟SP3中’微電腦6基於上述記錄層檢測條件而進行 °己錄層之檢測’若檢測該記錄層,則進入下一步驟SP4, 且自已檢測之記錄層之S波形的零點觸發點至再檢測期間 Tr為止待機,從而進入下一步驟Sp5。 於步驟SP5中,微電腦6判定於再檢測期間Tr内是否已檢 測新記錄層。於步驟SP5中,於再檢測期間。内檢測新記 錄層時,微電腦6進入步驟SP6,並自新檢測之記錄層之§ 波形的零點觸發點至再檢測期間丁1為止待機,之後返回步 驟 SP5。 104181.doc -20- 1308746 相對於此,⑥再檢測期間Tr内未檢測新記錄層時,此係 指最後檢測之記錄層為目標之_,並且此時微電腦進入 步驟SP7,且僅自和訊號SUM下降至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 下之時點至超_„_為止,使物鏡抑斷接近 光碟咖且使其於L0層超限後,使該物鏡24反轉並進入下 一步驟SP8。 於/驟SP8令,微電腦6若基於記錄層檢測條件而檢測μ 層’則進入步驟SP9,將S波形之零點觸發點之物鏡24的位 置設定作為物鏡偏差值並開始聚焦伺服,從而進入下一步 驟SP10並結束處理。 (5)動作及效果 於上述結構中’光碟裝置1#對光碟ι〇〇進行尋焦時,對 應於開始聚焦伺服之記錄層而校正球面像差後,使物鏡Μ 接近光碟100,並且龄… ^控和訊號SUM及失焦訊號FE。繼 而,光碟裝置1若根據和訊號SUM之最初之放大而判定覆 蓋層之表面,並檢測該覆蓋層表面,則進行記錄層之檢 測。 此時光碟裝置1於目標記錄層為單層光碟之L0層或/及雙 層光碟層時,根據最彳福足如下記錄層檢測條件之狀 判,為已榀測目標記錄層,其中該記錄層檢測條件係 和訊號SUM超過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且失焦訊號 FE之訊號料暫時㈣正失該號臨限值Sfe+後,下降至 ’、乂下$暫時下降至負失焦訊號S臨限值Sfe-以下後, 超過該臨限值i。 104181.doc 1308746 對於此Μ目彳示把錄層為雙層光碟之L0層時,並不確 疋疋否可檢測其近前側之L1層之失焦訊號砰的8波形’故 而即使已滿足上述記錄層檢測條件(即,已檢測任一記錄 '層)’僅於再檢測期間Tr内使物鏡24不斷接近光碟10〇,且 於該再檢測期間Tr内未檢測新記錄層時,將最後檢測之記 錄層判定為L0層。 藉此,光碟裝置1即使對於因2個記錄層較為接近而較難 •識別基於和訊號SUM之L1層與L〇層,或因球面像差之影響 而不確定是否可檢測目標以外之記錄層之s波形的藍光 碟,亦可準確檢測目標記錄層。x,光碟裝置lgp使對於 因記錄層之反射率與覆蓋層表面之反射率較為接近,而較 難識別基於和訊號SUM之記錄層與覆蓋層表面的 碟’亦可準確檢測目標記錄層。 除此以外,光碟裝置1當目標記錄層為雙層光碟之l〇層 時,即使於檢測該L0層後,亦可於超限期間T〇ver,使物 _鏡24不斷接近光碟100,藉此使光束之焦點自_超限, 其後,使物鏡24反轉,從而根據該迴路之最初之s波形的 零點觸發而檢測L 0層。 如此,光碟裝置i,於目標記錄層為單層光碟之[〇層或 雙層光碟之L1層時’於使物鏡24接近光碟⑽之方向的搜 尋中檢測該記錄層’相對於此,㈣標記錄層為雙層光碟 之L0層時,於物鏡24遠離光碟1〇〇之方向的搜尋中,檢測 該記錄層。 即 光碟裝置1於如最初檢測目標記錄層 之搜尋方向上 104181.doc -22- 1308746 檢測該記錄層,藉此可m竑 了丰確檢測所有記錄層,尤 碟之L0層。. 凡其雙層光 根據以上結構,可進成认、ηι ^ 了丰確檢測欲開始聚焦伺服之,己铱廢 藉此,於裝入光碟1〇〇時,# ^ ^己錄層, f 或由於干擾等而使聚隹 生偏離時’可對目標記錄層 一]服無 並且可準確防止因記❹檢心^速地引人聚焦祠服, 1。。碰撞之情況。、m敗而使物鏡24與光碟 (6)其他實施形態 再者’於本發明巾亦可根據光碟裝置1之動作狀賤、商 =變和訊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和訊號崎 限值Srec、正及負失隹臨pp U限值Sfe+及Sfe_,或再
Tr及超限期間T〇ver。 1 例如,可根據欲進行聚隹 ,,、、习服之引入的記錄層(L0層或 L1層)而增減該等之臨限值 值次期間,或根據光碟***後之 最初之引入或聚焦伺服發生偏 —^ 货生偏離後之再引入而增減臨限值 或㈣,藉此可更迅速地進行聚焦飼服之引入。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將和訊號嶋最初超過和訊 唬覆蓋層表面臨限值Ssurf;^ 段卜降至其以下之區間,識別作 為復蓋層之表面’但本發明非限於此,如圖8所示,亦可 =第】和訊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Ssurfl及第2和訊號覆蓋 層表面臨限值Ssurf2之兩個陟服佶 ^ γ ^ L限值,並將和訊號SUM超過 P和訊號覆蓋屢表面臨限值Ssurfl後下降至第2和訊號覆 盍層表面臨限值Ssurf2以下的區間,識別作為覆蓋層之表 面。 I04181.doc -23- 1308746 ;此障形時,改變第1和訊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Ssurfl及 第2和Λ號覆蓋層表面臨限值―也之大小關係,藉此可容 胃地檢測覆蓋層表面’或防止因覆蓋層表面難以被檢測而 ' 發生錯誤檢測等’任意地使檢測條件發生改變。 >同樣,對於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Srec,設定第丨和訊號 7錄層臨限值S㈣及第2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心㈤之兩個 臨限值,並且亦可於和訊號SUM超過第丨和訊號記錄層臨 • 限值SreCl後,下降至第2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Srec2以下之 區間内’進行基於失焦訊號邱之記錄I之檢測。於此情形 時,亦可改變第1和訊號記錄層臨限值Srecl及第2和訊號 記錄層臨限值SreC2之大小關係,藉此使檢測條件任意地 發生改變。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已使用正失焦訊號臨限值sfe+ 及負失焦S臨限值Sfe-作為記錄層之檢測條件,但本發明 非限於此,如圖Q所示,亦可設定第!正失焦臨限值sfei + •及第2正失焦臨限值Sfe2+,以及第1負聚焦臨限值8&丨_及 第2負聚焦臨限值Sfe2_,且可根據「失焦訊號FEi訊號位 準超過第1正失焦臨限值Sfel +後,下降至第2正失焦臨限 值Sfe2 +以下」’或「失焦訊號FE下降至第丄負失焦s臨限值 Sfel-以下後,超過第2負失焦S臨限值Sfe2-」之狀態,檢 測記錄層。 於此情形時.,亦可改變第1及第2正失焦臨限值Sfel +及 Sfe2+之大小關係,以及第!及第2負失焦臨限值Sfel_& Sfe2-之大小關係’藉此較容易地檢測記錄層,或防止因較 104181.doc -24- 1308746 、 °己錄層而出現之錯誤檢測等,使檢測條件發生改 變。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十,識別失焦訊號FE之零點觸發 ,'、、己錄層,並根據s亥零點觸發點而對記錄層開始聚焦 伺服’但本發明非限於此,亦可稍微早於失焦訊號fe之零 點觸’S點而開始聚焦伺服。於此情形時,具有所謂可充分 使用失焦訊號FE之零點觸發點前後之線形部分從而進行聚 焦伺服的優點。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光碟裝置、焦點位置控制方法及焦點位置控制 裝置可適用於與具有複數個記錄層之光碟對應的光 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光碟裝置之結構的方塊圖。 圖2係表示光學讀寫頭之結構之略線圖。 圖3(AHB)係用以說明光碟之構造的略線圖。 圖4係用以說明對雙層光碟之u 圖 疋仃哥焦的特性曲線 圖5係用以說明對雙層光碟L〇層 。 K °層進仃尋焦的特性曲線 圖6係用以說明對雙層光碟“層 圖 硬订哥焦的特性曲線 圖 圖7係對雙層光碟之L0層進行尋焦 之處理順序的流程 104ISI.doc 25- 1308746 圖8係用以說明其他實施態 線圖 圖。 和訊諕臨限值的特性曲 圖 圖9係用以說明其他實施形態之 。 天,'、、L·限值的特性曲線 圖10係用以說明和訊號與失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的特性曲線圖。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光碟裝置 光學讀寫頭 類比訊號處理器 類比數位轉換器 微電腦 數位類比轉換器 驅動電路 運算部 非揮發性記憶體 尋焦處理部 伺服過遽器處理部 選擇開關 104I81.doc • 26 -

Claims (1)

  1. I308g攸141133號專利申請案 •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6年7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 一種光碟裝置,盆筏姐> ^ --- 其係對依次積層第丨記錄層、 層、覆蓋層而構成之光碟,自上述覆蓋層側照射光束’: 從而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者,其特徵在於包含 =鏡’其使自光源射出之上述光束聚光並照射至上述 无碟; 驅動機構,其使上述物鏡於上述光束之光轴方向驅 動,並使该光束之焦點位置移動; 球面像差校正機構,其根據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之 記錄層,校正上述光束中產生之球面像差; 光接枚機構,其接收上述光束之反射光,並產生表干 該反射光之光量的和訊號、以及失焦訊號,該失焦^ 自焦點位置向特定範圍輸出對應於自該光束之焦點位置 " 至上述C錄層為止之距離的訊號位準; 記錄層檢測機構’其藉由上述球面像差校正機構校正 上述球面像差,且使上述光束之焦點自上述覆蓋層侧接 近上述光碟’並基於上述失焦訊號而檢測出該光束之焦 點已接近上述記錄層,·以及 录層判定機構’其於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檢測上述 記錄層後,使上述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上述光碟,且上 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於再檢測期間内未再次檢測上述記錄 層時,將最後檢測之上述記錄層判定為上述第^記 層。 Κ 2.如請求们之光碟裝置,其中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 I04I81-960716.doc 1308746 1 » in 於上述失焦訊號之訊號位準超過正失焦臨 至其以下時,或下降至負失焦臨限值以下後反轉超過1 時’判定該光束之焦‘點已接近上述記錄層。 ’、 3.如請求項1之光碟裝置, /、τ包含覆盍層檢測機構,該 覆蓋層檢測機構使上述光束 ° 、、 4 π术之焦點自上述覆蓋層側接近 上述光碟’於上述和旬缺夕 β唬之汛唬位準最初超過第丨和訊 號臨限值後下降至其以時, 。 丁 Ν疋s亥先束之焦點已通過 上述覆蓋層表面, 、、且上述靖層_機構於藉由上述覆蓋層檢測機構檢 測上述覆蓋層後’進行上述記錄層之檢測。 4·如請求項1之光禅奘罢 ^ ,, ' ’、中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於上 述和訊號之訊號位進和Μ楚^ ' +超過弟2和訊號臨限值時,進扞t 述記錄層之檢測。 I ^二之光碟裝置’其中包含超限機構,該超限機 345己錄層判定機構判定上述第1記錄層時, 僅於特定期間内使上诚# φ ^ 、 迚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上述光碟, 並使该焦點於該第1記錄層超限’ 並且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於藉由上述 焦點於上述第1纪饪M# ^ ^ I己錄層超限後’使上述光束之焦點向離 開上遂光碟之方向斤M 6. 反轉並再次檢測上述第1記錄層。 一種焦點位置控制古、土 廿〆 A ”係對依次積層第1記錄層、 弟2記錄層、覆蓋層而構成 射光束,從㈣行自上捕盖層側照 你署料古、+ 或再生之光碟裝置之焦點 位置&制方&,其特徵在於包含 104181-960716.doc 1308746 〇» I L 1 補充 訊號產生步驟,其接收上述光束之反射光, 不忒反射光之光量的和訊號、以及失焦訊號,該失焦訊 號自焦點位置向特定範圍輸出對應於自該光束之焦點位 置至上述記錄層為止之距離的訊號位準; 記錄層檢測步驟,其使上述光束之焦點自上述覆蓋層 側接近上述光碟,並基於上述失焦訊號而檢測出該光束 之焦點已接近上述記錄層;以及 記錄層判定步驟,其於檢測上述記錄層後亦使上述光 束之焦點不斷接近上述光碟,於再檢測期間内,上述記 錄層檢測機構未再次檢測上述記錄層時,將最後檢測之 上述記錄層判定為上述第1記錄層。 7.如請求項6之焦點位置控制方法,其中上述記錄層檢測 步驟,
    於上述失焦§孔號之訊號位準超過正失焦臨限值後下降 至其以下時,或下降至負失焦臨限值後反轉超過其時, 判定該光束之焦點已接近上述記錄層。 如請求項6之焦點位置控制方法,其中包含覆蓋層檢測 步驟,該覆蓋層檢測步驟於使上述光束之焦點自上述覆 盍層側接近上述光碟,且上述和訊號之訊號位準最初超 過第1和訊號臨限值後下降至其以下時,判定該光束之 焦點已通過上述覆蓋層之表面, 並且藉由上述覆蓋層檢測步驟檢測上述覆蓋層後,實 行上述記錄層檢測步驟。 9·如請求項6之焦點位置控制方法,其中上述記錄層檢測 104181-960716.doc 1308746 步驟,於上述和訊號之訊號位準超過第2和 時’進行上述記錄層之檢測。 訊號臨 限值 10.如請求項6之焦點位置控制方法,其中包含 超限步驟,其於藉由上述記錄層判定步驟判定上述第 1記錄層時,僅於特定期間内使上述光束之焦點不斷接 近上述光碟,並使該焦點於上述第J記錄層超限;以及 記錄層再檢測步驟,其於藉由上述超限步驟使上述焦 點於上述第1記錄廣超限後’使上述光束之焦點向離開 上述光碟之方向反轉,並再次檢測上述第1記錄層。 11.種焦點位置控制裝置,其係對依次積層第至記錄層、 第2記錄層、覆蓋層而構成之光碟,自上述覆蓋層側照 射先束’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之光碟裝置之控制上述 光束之焦點位置的焦點位置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 驅動機構,其使物鏡於該光束之光軸方向驅動並使隹 點位置移動,上述物鏡使上述光束聚光並照射至上述光 碟; 球面像差校正機構,其根據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之 記錄層,校正上述光束中產生之球面像差; 記錄層檢測機構,其使上述光束之焦點自上述覆蓋層 侧接近上述光碟,並基於上述失焦訊號而檢 之焦點已接近上述記錄層;以及 束 記錄層判定機構,其於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檢測上述 記錄層後,使上述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上述光碟,且上 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於再檢測期間内未再次檢測上述纪錄 104181-960716.doc 1308746 外年?月a日. 層時’將最後檢測之上述記錄層判定為上述ΪΤΓί 層。 12·如請求項η之焦點位置控制裝置,其中上述記錄層檢測 機構, 於上述失焦訊號之訊號位準超過正失焦臨限值後下降 至其以下時’或下降至負失焦臨限值以下後反轉超過其 時,判定該光束之焦點已接近上述記錄層。 13.如請求训之焦點位置控制農置,其中包含覆蓋層檢測 機構,該覆蓋層檢測機構使上述光束之焦點自上述覆蓋 層侧接近上述光碟’於上述和訊號之訊號位準最初超過 第1和訊號臨限值後下降至其以下時,判定該光束之焦 點已通過上述覆蓋層之表面, 並且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於藉由上述覆蓋層檢測機 構檢測上述覆蓋層後,進行上述記錄層之檢測。 14·如請求初之焦點位置控制裳置,其中上述記錄層檢測 機構’於上述和訊號之訊號位準超過第冰訊號臨限值 時,進行上述記錄層之檢測。 15·如請求項U之焦點位置控制裝置,其中包含超限機構, 該超限機構於藉由上述記錄層判定機構判定上述第"己 錄層時,僅於特定期間内使上述光束之焦點不斷接近上 述光碟’並使該焦點自上述第i記錄層超限, 並且上述記錄層檢測機構於藉由上述超限機構使上述 心^㈣1記㈣超限後’使上述光束之焦點向離 汗上述光碟之方向反轉’並再次檢測上述第工記錄層。 104181-9607I6.doc
TW094141133A 2004-11-30 2005-11-23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cal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foc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TWI30874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46813A JP4569812B2 (ja) 2004-11-30 2004-11-30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装置の焦点位置制御方法及び焦点位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2892A TW200632892A (en) 2006-09-16
TWI308746B true TWI308746B (en) 2009-04-11

Family

ID=3657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1133A TWI308746B (en) 2004-11-30 2005-11-23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cal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foc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78129B2 (zh)
JP (1) JP4569812B2 (zh)
KR (1) KR101241261B1 (zh)
CN (1) CN100412955C (zh)
TW (1) TWI308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9414A1 (ja) * 2005-03-30 2006-10-19 Pioneer Corporation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サーチ方法
JP4696794B2 (ja) * 2005-09-06 2011-06-0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4451834B2 (ja) * 2005-10-05 2010-04-14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対物レンズの移動制御方法
JP2008123570A (ja) * 2006-11-08 2008-05-29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駆動方法
JP4420920B2 (ja) 2006-11-08 2010-02-24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フォーカスオン方法
KR101307541B1 (ko) * 2007-02-14 2013-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정보저장매체 재생/기록 장치의 포커스 제어 방법 및 그장치
JP4640378B2 (ja) * 2007-06-01 2011-03-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
KR20090030109A (ko) 2007-09-19 2009-03-24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디스크 판별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KR100890940B1 (ko) * 2007-10-08 2009-03-27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포커스 서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광 디스크드라이브
JP4573137B2 (ja) * 2007-12-28 2010-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位置制御方法並びに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09205787A (ja) * 2008-02-29 2009-09-10 Canon Inc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5352295B2 (ja) * 2009-03-16 2013-11-27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EP2551851A1 (en) * 2010-03-25 2013-01-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device
TWI405946B (zh) * 2010-06-17 2013-08-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光碟片的厚度偵測方法與裝置
JP4873094B2 (ja) * 2010-09-21 2012-0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4001B2 (ja) * 1987-08-26 1998-08-0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命令処理回路
JPH04186532A (ja) * 1990-11-21 1992-07-03 Canon Inc ファーカシング制御装置
JP3413684B2 (ja) * 1994-12-16 2003-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多層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0200837B1 (ko) * 1995-01-24 1999-06-15 윤종용 다층 기록막을 갖는 광디스크를 위한 광픽업
KR100392857B1 (ko) * 1995-03-15 2003-12-3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기록 매체를 광학적으로 주사하기 위한 장치
KR960038847A (ko) * 1995-04-10 1996-11-21 김광호 다층 구조를 가진 디스크의 검출방법
JPH09259435A (ja) * 1996-03-22 1997-10-03 Seiko Epson Corp 光記録媒体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光記録装置
US6370093B1 (en) * 1996-07-31 2002-04-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disc device
JPH1055602A (ja) * 1996-08-08 1998-02-24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100197622B1 (ko) * 1996-10-24 1999-06-15 윤종용 디스크종류판별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dvd시스템
JPH11288550A (ja) * 1998-03-31 1999-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と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1353785A (ja) * 1998-06-03 1999-12-24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の判別装置および判別方法
JP3720203B2 (ja) * 1998-11-17 2005-11-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ジャンプ装置
JP2001216650A (ja) * 2000-01-28 2001-08-10 Sony Corp 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製造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CN1261934C (zh) * 2001-02-22 2006-06-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单元
JP2002304746A (ja) * 2001-04-05 2002-10-1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フォーカシング制御装置
JP2002373431A (ja) * 2001-06-15 2002-12-26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フォーカシング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995993B2 (ja) * 2001-06-22 2007-10-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フォーカシング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039125A (ja) * 2002-07-04 2004-02-05 Sony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焦点制御方法
JP4186532B2 (ja) 2002-07-12 2008-11-2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新規な金属錯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タンパク質のアミノ酸配列決定方法
JP2004213784A (ja) * 2003-01-07 2004-07-29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処理装置及びその焦点制御方法
JP2004273000A (ja) * 2003-03-07 2004-09-30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108281A (ja) * 2003-09-29 2005-04-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984970B2 (ja) * 2004-04-01 2007-10-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ディスク装置、情報再生方法または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78129B2 (en) 2010-08-17
CN1805022A (zh) 2006-07-19
US20060120229A1 (en) 2006-06-08
CN100412955C (zh) 2008-08-20
JP4569812B2 (ja) 2010-10-27
KR20060060619A (ko) 2006-06-05
KR101241261B1 (ko) 2013-03-14
JP2006155792A (ja) 2006-06-15
TW200632892A (en) 2006-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8746B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cal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foc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JP4345030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集光位置補正方法
TWI355653B (zh)
US20070070850A1 (en) Optical disk drive
JP2006309809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
KR100877484B1 (ko) 광 디스크 장치
JP4224506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02073608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permettant de maitriser le deplacement de lentille d'objectif
JP4326960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099970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5242284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11065739A (ja) 多層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139751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338285B (zh)
JP2010160864A (ja)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記録層数判別方法
JP4550128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JP439574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ディスク種別判定方法及びディスク種別判定装置
JP2008123570A (ja)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駆動方法
EP1866917B1 (en) A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a plural layer optical information carrier
JP2009283100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JP2008204575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5451878B2 (ja) 光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TWI343569B (en)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processing method
JP2009238343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TW200910339A (en) Writable address locating methods an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