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8605B -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8605B
TWI308605B TW094144124A TW94144124A TWI308605B TW I308605 B TWI308605 B TW I308605B TW 094144124 A TW094144124 A TW 094144124A TW 94144124 A TW94144124 A TW 94144124A TW I308605 B TWI308605 B TW I3086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ngle crystal
crystal
hydrogen
gas
thermal str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4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0592A (en
Inventor
Shuichi Inami
Nobumitsu Takase
Yasuhiro Kogure
Ken Hamada
Tsuyoshi N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Sum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co Corp filed Critical Sumc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00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0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8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86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02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adding crystallising materials or reactants forming it in situ to the melt
    • C30B15/04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adding crystallising materials or reactants forming it in situ to the melt adding doping materials, e.g. for n-p-jun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14Heating of the melt or the crystallise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0Deposi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e.g. epitaxial growth solid phase epitax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Description

1308605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砂晶圓之素材,亦即砂單晶的育成方法 ’特別是關於可抑制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dislocation * )化,並可使無位錯部之育成具有高製成率之矽單晶的育 、 成方法。 本申請係基於2005年6月20日所申請之日本特願2005_ φ 179995號而主張優先權;並於此援用其內容。 【先前技術】 矽晶圓之素材,亦即矽單晶的製造方法中,依據柴氏 長晶法(Czochralski Method,以下稱CZ法)之育成方法 廣爲所知。以往’爲了有效率地以CZ法來製造所要求之 品質的矽單晶,而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的溫度之技術,廣 爲人所知。例如有人提出,將拉起中之矽單晶之固液界面 φ 附近予以急速冷卻,藉以增大最大拉起速度之技術(例如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 1-199385號公報)。 【發明內容】 '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若依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則因冷卻矽單 晶,故結晶容易產生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而有生產 性與製成率不佳的問題。 通常,於拉起中之矽單晶上產生有位錯化之時,係將 -5- (2) 1308605 拉起之矽單晶予以溶解,然後再度拉起,以育成無位錯部 之長矽單晶。然而,若重複矽單晶之拉起與溶解,則拉起 所需時間變長,而使結晶之生產性下降。又,若放棄無位 錯結晶之育成,而中止結晶育成,則坩鍋內會殘留大量的 ' 矽融液,而浪費原料。又,坩鍋內殘留之矽融液凝固時之 ' 體積膨脹可能會使坩鍋或加熱器破損。因此,以往於有位 錯化之產生次數多,而縱使將拉起之矽單晶予以溶解並再 φ 度拉起,亦無法期待無位錯部之長矽單晶之拉起之時,仍 然將產生有位錯化之矽單晶拉起。 產生多數次有位錯化之矽單晶之中,起因於育成中之 熱應力的結晶粒的偏移較大。因此,將拉起之矽單晶冷卻 至室溫後,產生結晶粒之偏移所致之強大殘留應力。故而 ’因於將拉起之矽單晶取出爐外之際,或搬運取出爐外之 矽單晶之際等所施加之輕微衝擊,易產生超過矽之降伏應 力(yield stress )之應力,而產生結晶破碎之狀況。 φ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形,目的在提供一種矽單晶之育成 方法’其係抑制起因於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的溫 度之際所生之熱應力之有位錯化,而可育成不易破碎、且 气 具有長的無位錯部的矽單晶且製成率高,而有優良的生產 ' 性。 [解決課題所用之手段] 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係在熱應力被育成中之 矽單晶之至少一部份所負擔之條件下,依柴氏長晶法( -6- (3) 1308605
Czochralski Method)使矽單晶育成之方法;並且,育成 單晶之周圍氣體中,含有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於此,育 成中之矽單晶之至少一部所負擔之熱應力係指,附加於「 由單晶直筒部之側面部的與融液表面相接之處起,至由融 液表面起算高度400mm爲止之間之至少一部份」之熱應 、 力。 於上述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前述熱應力亦可在 • 30MPa 以上。 於上述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前述熱應力亦可在 40MPa以上。 於上述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前述含氫原子物質之 氣體亦可係氫氣。 於上述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前述周圍氣體中之含 氫原子物質之氣體的氫分子分壓亦可設爲40〜400Pa。 本發明之矽單晶係依上述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所製造 •。 於此說明以CZ法所製造之矽單晶之品質(缺陷狀態 )與生產性(拉起速度)。 以CZ法所製造之矽單晶中,會產生在裝置之製造過 ' 程中顯在化之微細缺陷,亦即Grown-in缺陷。第1圖係用 以說明依C Z法所得之矽單晶之直徑方向上的缺陷分布狀 態的斷面圖。如第1圖所示,依c Z法所得之矽單晶之 Grown-in缺陷’係由稱爲紅外線散亂體缺陷或COP ( Crystal Originated Particle)等之大小在 〇.;[〜〇.2μιη 左右 (4) 1308605 之空孔缺陷,以及稱爲位錯團簇(Cluster )之大小在 1 0 μ m左右之之微小位錯所構成。 第1圖所示之矽單晶上,氧化感應疊層缺陷(以下稱 OSF(Oxygen induced Stacking Fault))在外徑之約 2/3 之領 ' 域中,顯現爲環狀。OSF產生領域之內側中,有1〇5〜1〇6 ' 個/cm3左右之紅外線散亂體缺陷被偵測出來之領域(紅外 線散亂體缺陷產生領域);外側部份中則有存在著103〜 φ 1〇4個/cm3左右之位錯團簇之領域(位錯團簇產生領域) 〇 第2圖係使拉起時之拉起速度緩緩下降所育成之矽單 晶之斷面之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第1圖係以相當於第2 圖中之A的位置之拉起速度所育成之矽單晶的斷面圖。 如第2圖所示,於拉起速度較大的階段中,結晶周邊 部上顯現出環狀之OSF產生領域;OSF產生領域之內側 部份成爲產生多數之紅外線散亂體缺陷之紅外線散亂體缺 φ 陷產生領域。隨著拉起速度之下降,〇SF產生領域之直徑 逐漸變小,而OSF產生領域之外側部份上,顯現了產生 位錯團簇之位錯團簇產生領域。拉起速度進一步下降後, OSF產生領域消滅,而於全面上顯現位錯團簇產生領域。 ' 與環狀之OSF產生領域相接之外側上,有可使氧析 出物(BMD: Bulk Micro Defect)形成之氧析出促進領域 (PV領域);而於氧析出促進領域與位錯團簇產生領域 之間,則有不生氧析出之氧析出抑制領域(PI領域)。 氧析出促進領域(PV領域)、氧析出抑制領域(PI領域 -8- (5) 1308605 )、與環狀之〇SF產生領域均爲極少有Grown-in缺陷之 無缺陷領域。 被偵測出紅外線散亂體缺陷之矽單晶,與被偵測出位 錯團簇之矽單晶比較起來,對裝置之不良影響較小,且拉 " 起速度可較快,故生產性較優良。 * 然而近年來,伴隨積體電路之微細化,紅外線散亂體 缺陷所致之氧化膜耐壓性的下降問題被提出。因此而有「 φ 偵測不出紅外線散亂體缺陷與位錯團簇之無缺陷領域所構 成之局品質妙單晶」之需求。 所要求之缺陷狀態的矽單晶,可依控制拉起速度V ( mm/min )與固液界面附近之結晶側的溫度梯度G ( °C /min )之比以及V/G而得到。 使用第1圖及第2圖所說明之矽單晶之育成例,係使用 「不進行於矽單晶之側面部上控制溫度梯度G所需之溫 度調整」的熱區(Hot zone)構造來育成。此種熱區構造 φ 中’結晶中心部之溫度梯度(Gc)較結晶外緣部之溫度梯 度(G e )爲小(G c < G e )。又,育成中之矽單晶的溫度 在1000〜800 °C之範圍內的時間,換言之,育成中之矽單 晶通過1000〜800 °C溫度範圍之時間,超過200分鐘。於 ' 1〇〇〇〜800t之範圍內,OSF核在矽單晶中成長。 於此舉例說明,依據控制固液界面附近之結晶側的溫 度梯度G,以育成所求之缺陷狀態之矽單晶的方法。 例如,可考慮以下方法:使用結晶中心部之溫度梯度 (Gc )較結晶外緣部之溫度梯度(Ge )爲大或相等( -9 - (6) 1308605
Gc^Ge)之熱區構造,以在晶圓面之全面上育成 缺陷領域所構成之矽單晶。 具體而言,依據改良包圍甫凝固之單晶之周 蔽體的規格、位置、冷卻用構件之使用等熱區構 ' 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溫度,以控制固液界 • 結晶側的溫度梯度G,而於熔點起至1250°C附近 域中,使GcgGe。第3圖係使用具有「結晶中心 φ 梯度(Gc )較結晶外緣部之溫度梯度(Ge )爲 (Gc^Ge)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並使 拉起速度緩緩下降,所育成之矽單晶之斷面的缺 態的說明圖。 依第3圖可知,於具有(Gc 2 Ge)之熱區構 育成裝置,並以第3圖所示之由B至C之範圍的 來育成結晶後,於固液界面附近之結晶側之溫度 制,而可得到結晶內部成爲無缺陷領域之矽單晶 φ 用第3圖所說明之矽單晶之育成例與第2圖所示之 可拉起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相對而言較快。可 陷結晶之拉起速度範圍(第3圖中係由B至C之 稱爲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Margin)。 ' 使用第3圖所說明之矽單晶之育成例中,育 單晶的溫度在1 〇〇〇〜800 °C之範圍內的時間,換 成中之矽單晶通過1〇〇〇〜800 °C溫度範圍之時澤 200分鐘。從而,使用第3圖所說明之矽單晶之育 第2圖所示之例相較而言,育成中之矽單晶的溫 均一之無 圍之熱遮 造,來調 面附近之 止之溫度 部之溫度 大或相等 拉起時之 陷分布狀 造之結晶 拉起速度 梯度被控 。又,使 例相較, 拉起無缺 範圍), 成中之矽 言之,育 ]係180〜 成例,與 度在1000 -10 - (7) 1308605 〜800°C之範圍內的時間較短,使得矽單晶中之OSF核的 成長被抑制,而可使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變大。 然而,使用第3圖所說明之矽單晶之育成例,係調整 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溫度,以控制固液界面附近之結 ' 晶側的溫度梯度G。因此,與「不進行於矽單晶之側面部 - 上控制溫度梯度G所需之溫度調整」之第2圖所示之例相 較而言,育成中之矽單晶所負擔之熱應力較大,而易於產 φ 生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 如第2圖之例所示,在「不進行於矽單晶之側面部上 控制溫度梯度G所需之溫度調整」之時,通過熱區之矽 單晶之側面部所負擔之熱應力通常爲28MPa,而未達 30MPa。相對於此,如第3圖所示之例,使用具有( Gc^Ge )之熱區構造之結晶育成裝置之時,育成中之矽單 晶之側面部所負擔之熱應力在30MPa以上,通常在30〜 45 MPa。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於熱應力在3 OMPa以上 φ 時變得明顯;於熱應力在4〇MPa以上時,則非常容易產生 有位錯化與破碎。 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縱使於使用「具有育成 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所負擔之熱應力在3〇〜45MPa ( ' Gc 2 Ge)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時,亦十分適用。 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係將育成單晶之周圍氣 體’設爲含有「非活性氣體與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之混合 氣體等之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的氣體。因此,即使是如 同於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的溫度,以控制固液界 -11 - (8) 1308605 面附近之結晶側的溫度梯度G之時一樣’在育成中之矽 單晶的側面部負擔熱應力之條件下’亦可抑制起因於熱應 力之有位錯化。關此於以下說明之。 滑移(Slip )係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之例子之一 ' 。滑移係於結晶無法對抗熱應力時’以位錯團簇爲起點而 - 產生。於本發明中,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中的氫元素進入 矽結晶之格子間。因而成爲與提高了矽之格子間原子濃度 φ 相同之狀態;而,於矽凝固之過程中’由矽融液被置入結 晶內之格子間原子的數量則減低。 如此,由於可依氫來抑制起因於格子間原子之位錯團 簇之產生,故而,以位錯團簇爲起點之滑移即不易發生, 而可抑制有位錯化《結果,與於周圍氣體中未添加氫之情 形相較而言,可育成有位錯化較少、不易破碎、且具有長 的無位錯部的高品質矽單晶。 依本發明,則縱使是在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顯著 φ 之30MPa以上的熱應力被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所負擔 的條件下,亦可有效抑制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 而,於40MPa以上的熱應力被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 ' 部所負擔的條件下,在以往,有位錯化會多次產生,且育 ' 成而冷卻後之矽單晶中,會產生接近矽的降伏應力的殘留 應力。縱使在此條件下,本發明亦可有效抑制起因於熱應 力之有位錯化。 於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含氫原子物質之氣 體亦可爲氫氣。又,亦可由例如H20、CH4、HC1等含氫 -12- 1308605 Ο) 原子無機化合物,或矽烷(silane)氣體、CH4· C2Hg 碳化氫、醇、殘酸(carboxylic acid)等含氫原子之各種 物質之氣體中選擇出~種或複數種氣體來使用。 而,使用氫氣來作爲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之時,可將 " 市售之氫氣高壓容器(bombe )、氫氣儲藏槽、將氫吸藏 ' 於氫吸藏合金之氫槽等,透過專用之導管,而將氫供給至 拉起爐內。 φ 又,非活性氣體(稀有氣體)方面,可由 Ar、He、
Ne、Kr、Xe中選擇一種或多種氣體來使用。通常係使用 價格低廉的氬氣(Ar ),但亦可將Ar氣與He、Ne、Kr、 Xe等其他非活性氣體混合來加以使用。 周圍氣體中之氧氣(〇2)之濃度,於將含氫原子物質 之氣體的氫分子換算上之濃度設爲α,氧氣(02)濃度設 爲々之時,滿足a -20 2 3^/0(體積%>)。若周圍氣體中 之氧氣(〇2)之濃度点與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的氫分子換 φ 算上之濃度α不滿足上式,則無法得到被置入矽單晶中之 氫原子所生之抑制Grown-in缺陷之產生的效果。 第4圖係使用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所得之矽單 晶之斷面的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第4圖所示之矽單晶 ' 與第3圖相同,係使用具有(Gc2G〇之熱區構造之結晶 育成裝置,並供給添加了氫的非活性氣體,以使拉起爐內 之氫分壓成爲25 OPa,且使拉起時之拉起速度緩緩下降而 育成。 以非活性氣體與氫之混合氣體來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 •13- (10) 1308605 氣體之時,如上所述,因爲氫抑制了起因於格子間原子之 位錯團簇的產生,故而,無缺陷領域移至拉起速度之低速 方。從而,與以非活性氣體作爲周圍氣體之第3圖所示之 例相較而言,如第4圖所示,可拉起無缺陷結晶之最低拉 ' 起速度變慢,而可拉起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範圍(無缺 ' 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第4圖中之D至E之範圍))變 得較大。 φ 而,影響到Grown-in缺陷之形成的氫,於其後之冷 卻過程中,幾乎都逸散到矽單晶之外。 又,於以非活性氣體與氫之混合氣體作爲周圍氣體之 時,於育成中之裝置內,與非活性氣體周圍氣體中所含之 氫的分壓成比例的氫,會溶入矽融液中,而被分配到由融 液凝固而成之矽結晶中。 矽融液中之氫濃度依亨利定律(Henry’s Law ),係 依氣態中之氫分壓而決定;而表示爲: 鲁 PH2 = kCLH2。 此處,PH2係周圍氣體中之氫分壓;CLH2係矽融液中 之氫濃度;k係二者間的係數。 另一方面,矽單晶中之濃度係依矽融液中之濃度與偏 ' 析之關係而決定;表示爲:
Csh2 = k’ Clh2 = (k’/k) Ph2。 於此’ CSH2係結晶中的氫濃度;k’係氫之矽融液-結 晶間的偏析係數。 由上’於含氫之非活性氣體周圍氣體中進行育成之際 -14 - (11) 1308605 ,甫凝固之矽單晶中的氫濃度’可依控制周圍氣體中之氫 分壓來加以控制,以使之成爲在結晶之軸方向上之所要求 的特定濃度。此氫分壓可依氫濃度與爐內壓力來加以控制 〇 * 第5圖係周圍氣體中之氫分壓與ν/G之關係的曲線圖 • 。拉起中之單晶內部的溫度分布若與熱區構造相同,則縱 使拉起速度改變,其亦幾乎不變。從而,第5圖之縱軸 φ V/G主要係表示拉起速度之變化。如第5圖所示,雖然隨 著周圍氣體中之氫分壓的增加,可得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 度下降,但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卻變大。 又,OSF領域之拉起速度邊界隨著氫分壓之增加而變 窄。PI領域之拉起速度邊界隨著氫分壓之增加而大幅擴 大。又,PV領域之拉起速度邊界隨著氫分壓之增加,有 時變寬,有時變窄;不過,當氫分壓爲100〜200Pa之時 ,拉起速度邊界變大。 φ 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依據將周圍氣體中之 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之氫分子分壓設爲40〜400Pa,而可 有效抑制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若氫分子分壓未滿 40Pa,則可能無法充分得到抑制有位錯化之效果。又,若 ' 氫分子分壓超過40〇pa,則易於產生稱爲「氫缺陷」之巨 大空洞缺陷。周圔氣體中之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之氫分子 分壓若在4〇〇Pa以下,則縱使於因漏洞而使空氣流入矽單 晶之育成裝置內之時,亦不會發生氫的燃燒而可安全地進 行操作。 -15- (12) 1308605 如第5圖所示,將周圍氣體中之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 的氫分子分壓設爲40〜4 00Pa,則可使無缺陷結晶之拉起 速度邊界變大。而,氫分子分壓未滿40Pa之時,則無法 充分得到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變大之效果。 ' 如第5圖所示,將周圍氣體中之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 * 的氫分子分壓設爲4〇〜160Pa (第5圖中之I的範圍),則 可容易地育成可得全面均爲PV領域之矽晶圓之矽單晶。 φ 若氫分子分壓超過160Pa,則PI領域容易混在結晶中,而 難以育成可得全面均爲PV領域之矽晶圓之矽單晶。PV 領域容易形成氧析出物,而由PV領域所構成之矽晶圓中 ,於例如在表面上施以所謂DZ ( Denuded Zone )層形成 處理之時,可容易於內部形成具有吸氣(Gettering)作用 之 BMD。 如第5圖所示,將周圍氣體中之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 的氫分子分壓設爲4〇〜4〇〇Pa (第5圖中之II的範圍), φ 則可容易地育成可得全面均爲PI領域之矽晶圓之矽單晶 。若氫分子分壓未滿160Pa,則PV領域容易混在結晶中 ,而難以育成可得全面均爲PI領域之矽晶圓之矽單晶。 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係使用「由熔點至1350 * °C之結晶中心部上的軸方向溫度梯度Gc、與由熔點至 1350°C之結晶外緣部上之軸方向溫度梯度Ge之比Gc/Ge 爲1.1〜1.4’且軸方向溫度梯度Gc爲3.0〜3.5 t /mm之熱 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並將含氫之非活性氣體供給至 拉起爐內’因而縱使是在育成由無缺陷領域所構成之矽單 -16- (13) 1308605 晶之時,亦十分適用。縱使在使用具有熱區構造之結晶育 成裝置之時,通常亦有30〜45MPa左右之熱應力被育成中 之矽單晶的側面部所負擔;育成中之矽單晶之溫度在1000 〜800 °C之範圍內的時間,換言之,育成中之矽單晶通過 ' 1000〜800 °C溫度範圍之時間係80〜180分鐘。 • 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中,由於育成單晶之周圍 氣體,係非活性氣體與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的混合氣體, φ 故而,縱使是在使用「由熔點至1350t之結晶中心部上的 軸方向溫度梯度Gc、與由熔點至1350°C之結晶外緣部上 之軸方向溫度梯度Ge之比Gc/Ge爲1.1〜1.4,且軸方向 溫度梯度Gc爲3.0〜3.5t/min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 裝置之時,亦可有效抑制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 第7圖係使用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所得之其他 矽單晶之斷面的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第7圖所示之矽 單晶係依據改良包圍甫凝固之單晶周圍的熱遮蔽體的規格 φ 、位置、冷卻用構件之使用等,藉以使用具有「Gc/Ge爲 1.1〜1.4,軸方向溫度梯度Gc爲3.0〜3.5 t /mm之熱區構 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並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的 溫度,以控制固液界面附近之結晶側的溫度梯度G,且將 ' 添加了氫的非活性氣體供給至拉起爐內,以使氫分壓成爲 24〇Pa,並使拉起時之拉起速度緩緩下降而育成。 又,第6圖係使用具有與第7圖相同之熱區構造之結晶 育成裝置,並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的溫度,以控 制固液界面附近之結晶側的溫度梯度G,而僅將非活性氣 -17- (14) 1308605 體供給至拉起爐內,並使拉起時之拉起速度緩緩下降而育 成之矽單晶的斷面之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 如第7圖所示,依上述方法來進行育成,而與以非活 性氣體爲周圍氣體之第6圖所示之例相較而言,可使無缺 • 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第6圖中之F至G之範圍;第7 • 圖中之F至G之範圍)變大。又,依據使用具有「Gc/Ge 爲1.1〜1.4,軸方向溫度梯度Gc爲3.0〜3.5 °C /mm之熱區 φ 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可使固液界面附近之結晶側的溫 度梯度G變大,而不用變更V/G,即可使拉起速度V提 高,故可使可拉起無缺陷結晶之最低拉起速度圖高。又, 依上述方法來進行育成,亦可使拉起矽單晶之際之 V/G 的控制性提高。又,如第7圖所示,依上述方法來進行育 成,可使氧析出促進領域(PV領域)之拉起速度邊界、 以及氧析出抑制領域(PI領域)之拉起速度邊界(第7圖 中之Η至G的範圍)變大,故而,可得到晶圓全面均成 φ 爲PV領域之矽單晶,或晶圓全面均爲ΡΙ領域之矽單晶。 又,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因爲使用具有「Gc/Ge爲 1.1〜1.4,軸方向溫度梯度〇<:爲3.0〜3.5°(:/11111]之熱區構 ' 造」的結晶育成裝置,故而,若將於PV領域與OSF產生
• 領域之間所形成之境界面中,第6圖所示之與中央部之向 結晶軸方向快速成長之部份m之育成相當之速度設爲fPD ,將與第6圖所示之快速成長之環狀部份(於結晶之直徑 方向上,結晶中心與最外部之中間位置上,向結晶軸方向 成凸形之部份)η之育成相當之速度設爲fpR,則可控制 -18- (15) 1308605 使 (fpD - fpR)/fpDxl00 = ±20 ( % )。 而,於本發明中,爐內壓力若在4〜6.7 kP a (30〜 50Τ〇ΓΓ )之範圍內,則周圍氣體中縱使存有20體積%以下 " 之濃度的氮(N2)亦無妨。而,若氮濃度超過20體積% ’ - 則矽單晶可能會有位錯化。 【發明之效果】 φ 依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矽單晶之育成方法,其可抑 制起因於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之溫度所生之熱應 力的有位錯化,而可育成不易破碎、無位錯部之製成率高 之矽單晶。 【實施方式】 以下基於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中之第1實施形態。 第8圖係適於實施本實施形態中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 φ 之CZ爐的縱斷面圖。 第8圖所示之CZ爐係具備:坩鍋1,配置於腔室內之 中心部;和加熱器2,配置於坩鍋1之外側;和磁場供給裝 置9,配置於加熱器2之外側。坩鍋1係內側爲收容矽融液3 ' 之石英坩鍋1 a,外側爲保持內側之石墨坩鍋lb之二重構 造;其係被稱爲「基座(Pedestal )」之支撐軸所迴轉及 升降驅動。 坩鍋1之上方設有圓筒狀之熱遮蔽體7。熱遮蔽體7之 構造爲,外殼以石墨製造,內部則塡充了石墨氈( •19- (16) 1308605
Graphite felt)。熱遮蔽體7之內面係由上端部至下端部之 內徑漸減的錐面。熱遮蔽體7之上部表面係對應於內面之 錐面,下部表面則係,熱遮蔽體7之厚度向下方漸增,而 近乎直面。 * 此CZ爐係具有,於結晶育成時,由熔點至1350°C之 ' 結晶中心部上的軸方向溫度梯度G c、與由熔點至1 3 5 0 °C 之結晶外緣部上之軸方向溫度梯度Ge之比Gc/Ge爲1.1〜 Φ i·4,而以1.2〜1.4更佳,且軸方向溫度梯度Gc爲3.0〜 3.5 °C /mm,而以3.2〜3.3更佳之熱區構造;並且,育成中 之矽單晶之溫度在1000〜800°C之範圍內的時間,換言之 ,育成中之矽單晶通過1000〜800°C溫度範圍之時間係80 〜180分鐘,而以100〜150分鐘更佳。此種熱區構造係依 熱遮蔽體7及水冷手段8而構成。 熱遮蔽體7係遮斷由加熱器2及矽融液3面向矽單晶6之 側面部之輻射熱:其不但包圍育成中之矽單晶6之側面, • 還包圍矽融液3面。熱遮蔽體7之規格例如以下所舉之例。 半徑方向之寬W係例如50mm ;逆圓錐台面亦即內面 之相對於垂直方向的傾斜角Θ係例如21 ° ;熱遮蔽體7之下 端的融液面起之高度H1係例如60mm。 ' 水冷手段8係裝置在熱遮蔽體7之內側。將水冷手段裝 置在熱遮蔽體7之內側,不但可有效冷卻矽單晶6之側面部 ,還可依據高速下降通過熱遮蔽體7之內側的非活性氣體 流,來抑制向水冷手段8之SiO的析出。 水冷手段8可利用銅或不鏽鋼等所構成之線圈狀通水 -20- (17) 1308605 管,或具有通水隔壁之水冷套(jacket )。水冷手段8之通 水量以10公升/分以上爲佳。水冷手段8之冷卻能力可依調 整水冷手段8之結晶拉起方向之高度或由融液表面起之設 置距離來加以調整;並可相應於通水量來適當地變更通水 ' 管或水冷套之構成。又,調整水冷手段8之冷卻能力,不 • 但可在30〜45MPa之範圍內,改變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 部所負擔之熱應力,還可在80〜180分鐘之範圍內,改變 φ 育成中之矽單晶之溫度在1000〜800°c之範圍內的時間。 若將拉起之單晶的直徑設爲Dc,則水冷手段8之冷卻 用構件一般係設計爲··內周面直徑係1.20Dc〜2.50DC;長 爲0.25DC以上;由融液表面至冷卻用構件之下端面的距 離爲0.30DC〜0.85Dc之範圍。 磁場供給裝置9所供給之磁場之強度,在水平磁場( 橫磁場)上爲2000〜4000G,若爲2500〜3500G則更佳; 磁場中心高度係設定爲,相對於融液液面係—150〜 % +l〇〇mro,若爲一75〜+50 mm之範圍則更佳。 尖端(Cu s p )磁場上,磁場供給裝置9所供給之磁場 之強度爲200〜1000G,若爲300〜700G則更佳;磁場中心 高度係設定爲’相對於融液液面係-100〜+100mm,若爲 —50〜+50 mm之範圍則更佳。 依上述磁場強度及上述磁場中心高度範圔,由磁場供 給裝置9供給場’則可抑制對流,而使固液界面之形狀 成爲良好之形狀。 使用第8圖所示之CZ爐來進行矽單晶6之拉起之時, -21 - (18) 1308605 由熔點至1 3 5 0 C之結晶中心部上的軸方向溫度梯度〇 c爲 3 · 0〜3 ·2 °C /m m ;結晶外緣部上之軸方向溫度梯度G e爲 2.3〜2.5°C /mm ; Gc/Ge爲1.3左右。又,育成中之砂單晶 之側面部所負擔之熱應力爲30〜45MPa。縱使改變拉起速 ' 度,此狀態也幾乎不會改變。 * 以下說明,使用第8圖所示之CZ爐,並以非活性氣 體與氫氣之混合氣體來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來進行 φ 矽單晶6之育成的方法。 (作業條件之設定) 首先,進行作爲目標之缺陷狀態的矽單晶之育成所需 之作業條件的設定。於此,以作業條件之設定爲一例,來 說明育成無缺陷結晶所需之作業條件的設定方法。首先, 爲了掌握氫濃度與可得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的容許範圍 ,而將周圍,氣體中之氫分子分壓設爲例如〇、20、40、16. φ 、240、400Pa之混合比例;而於各自之條件下,育成目 標直徑,例如300mm之單晶。 亦即’將例如300Kg之高純度矽多晶裝入坩鍋內,並 添加p型(B、Al、Ga)或η型(P、As、Sb)之雜質( d op a n t ),以使單晶之電阻率成爲所要求之値。裝置內以 氬作爲周圍氣體,並減壓爲1.33〜26.7kPa ( 10〜200torr )’且設定使於周圍氣體中之氫分壓達到上述之特定混合 比例,而使氣體流入爐內。 其次,不但由磁場供給裝置9供給例如3〇〇〇G之水平 -22- (19) 1308605 磁場’且使磁場中心高度相對於融液液面成爲-75〜 + 5 0mm,同時還以加熱器2來將矽多晶加熱成矽融液3,並 將裝置在籽晶夾頭5上之籽晶近自在矽融液3之中,然後一 面迴轉坩鍋1及拉起軸4,一面拉起結晶。結晶方位設爲 {100}、{111}或{110}之任一者,於進行結晶無位錯化所 • 需之籽晶擠壓(squeeze )之後,使之形成肩部(shoulder ),並調整肩部而使之成爲目標晶身(body )直徑。 φ 然後,於晶身長達到例如300mm之時點上,將拉起 速度調整至遠大於臨界速度之速度,例如l.Omm/xnin;其 後,相應於拉起長度,使拉起速度直線地下降,於晶身長 達到例如600mm之時,使下降至較臨界速度爲小之速度 ,例如0.3mm/min ;然後,以此拉起速度將晶身部育成至 例如1600mm,再以一般條件進行尾部(tail )擠壓後,結 束結晶成長。 如此,將以不同的氫濃度所育成之單晶,沿拉起軸縱 φ 切,以製作含有拉起軸附近之板狀試片;而爲了觀察 Grown-in缺陷之分布,而進行銅飾法(Cu decoration)。 首先,將各試片浸漬於硫酸銅水溶液後,使之自然乾燥, 並於氮之周圍氣體中,施以900 °C、20分鐘左右之熱處理 。其後,爲除去試片表層之Cu矽化層(silicide),而將 之浸漬於HF/HN03混合溶液中,以蝕刻法除去表層數十 微米(micron)後,依 X 射線形貌(X-ray topography) 法來調查〇SF環之位置與各缺陷領域之分布。又,此切 片之COP的密度則依例如0PP法來調查:位錯團簇的密 -23 - (20) 1308605 度則依例如Secco蝕刻法來調查。 依據如上所述之拉起實驗,可得到紅外線散亂體缺陷 產生領域、OSF產生領域、PV領域、PI領域、位錯團簇 產生領域等各缺陷領域之V/G與氫濃度之間的關係。又 ,若將改變拉起速度之位置,於300mm至600mm、500mm • 至800mm、以及700mm至1000mm等數處不同部位來實施 ’則可求得目標缺陷狀態之矽單晶的拉起速度邊界與結晶 φ 軸方向位置之間的關係,而可設定欲得到所要求的缺陷狀 態,亦即無缺陷結晶所需之作業條件。 (矽單晶之育成) 以下使用第8圖所示之CZ爐,以非活性氣體與氫氣 之混合氣體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於依上述方法所設 定之適切的作業條件下,來進行直筒部不含Grown-in缺 陷之無缺陷領域的矽單晶6的育成。 • 依本實施形態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則由於係以非活 性氣體與氫氣之混合氣體來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故 而,縱使使用具有「30〜45MPa之熱應力被育成中之矽單 晶的側面部所負擔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亦可有 • 效抑制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 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者,雖係30〜45 MPa之熱 應力被育成中之矽單晶的側面部所負擔之情形,但是,本 發明並不限於起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顯著之30MPa以上 之熱應力被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所負擔之情形;縱使 -24- (21) 1308605 在未滿3 0 Μ P a之熱應力被負擔之情形下’亦可得到抑制起 因於熱應力之有位錯化之效果°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者,雖係直筒部不含 Grown-in缺陷之無缺陷領域的矽單晶6的育成,但是,本 ' 發明並非僅係育成無缺陷結晶之方法,而係可育成所要求 • 之缺陷狀態之矽單晶之方法。 φ [第1實施例】 (實驗例) 爲檢驗本發明,進行了以下所示之實驗。 亦即,使用具有第1表以及以下所示之1〜3之熱區構 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並以氬氣或氬氣與氫氣之混合氣體來 作爲周圍氣體,來進行外徑300mm、晶身長1800mm之無 缺陷結晶之砂單晶的育成。 [第1表] 熱區構造 結晶側面熱應力(M p a ) 1 40 2 35.7 3 28
(第1熱區構造) 熱區構造爲:使用第8圖所示之CZ爐,將水冷手段8 的冷卻能力設爲,規格係內徑6〇〇mm、高度200mm,其下 -25- (22) 1308605 面與融液表面相距15 0 m m,同時’磁場供給裝置9供給 3〇OOG之水平磁場,且使磁場中心高度相對於融液液面爲 Omm ;並且,由供給熔點至1350°C之結晶中心部上的軸方 向溫度梯度Gc爲3.21 /mm、結晶外緣部上之軸方向溫度 梯度〇6爲2.2°(3/111111、0(:/〇6爲1.3。 (第2熱區構造) 熱區構造爲:使用第8圖所示之CZ爐,將水冷手段8 的冷卻能力設爲,規格係內徑600mm、高度150mm,其下 面與融液表面相距200mm,同時,供給與熱區構造1相同 之水平磁場;並且,由熔點至1350 °C之結晶中心部上的軸 方向溫度梯度Gc爲3.0°C /mm、結晶外緣部上之軸方向溫 度梯度 Ge 爲 2.5°C /mm、Gc/Ge 爲 1.2。 (第3熱區構造) 熱區構造爲:使用無水冷手段8及熱遮蔽體7之CZ爐 ’供給與熱區構造1相同之水平磁場;並且,由熔點至 1350C之結晶中心部上的軸方向溫度梯度Gc爲2.8°C/nim 、結晶外緣部上之軸方向溫度梯度Ge爲2.5 °C /mm、 Gc/Ge 爲 1.1。 使用具有第1〜3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來育成矽 單晶之時,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所負擔之熱應力係依 以下所示之方法而求得。 -26- (23) 1308605 (傳熱計算) 熱應力係使用第9圖所示之傳熱計算之結果而求得。 於傳熱計算中,首先進行拉起爐之模型建構( Modeling) ( S1 )。拉起爐之模型建構中,進行:形狀的 ^ 數値化,將外形及網格(Mesh )形狀予以數値化;和材 - 料物性値的設定,依材質來設定熱傳導率與表面輻射率。 其次進行,表示二個表面要素之間有如何之關係的形 φ 態係數之計算(S2 )。形態係數之計算係就各表面要素而 進行。 接著實行傳熱計算(S3 )。傳熱計算中,依SOR法 反覆實行計算,以求出輻射傳熱,進行基於熱平衡之收束 計算。 基於熱平衡之收束計算,係在拉起速度在設定範圍內 安定下來之收束條件下,依下述方式進行。 若將於第η次之傳熱計算結束後,在矽單晶內流動之 φ 熱流速設爲Hso’固液界面上產生之凝固線熱設爲Hla, 在矽融液內流動之熱流速設爲Hlq,則決定HI a以滿足 Hso = Hla + Hlq。於此,由於Hla係拉起速度之函數,故 * 可求得滿足熱平衡之拉起速度。 ' 若拉起速度較收束目標快,則增加加熱器的發熱量; 較收束目標慢,則減少加熱器之發熱量。 實行第η + 1次之傳熱計算。 (熱應力計算) -27 - (24) 1308605 熱應力係依第1〇圖所示方式而進行。首先進行結晶之 模型建構(S4 )。結晶之模型建構中,進行:形狀之數値 化,將矽單晶之外形及網格形狀予以數値化;和物性値之 設定,設定矽單晶之熱膨脹率、縱彈性(Young)率 '帕 松(Poisson)比。 • 其次,輸入傳熱計算結果,以進行溫度分布之輸入( S5 ) 〇 # 其後’進行有限要素法所成之熱應力計算,以計算結 晶中之熱應力(S 6 )。 依此所求得之「使用具有第1〜3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 裝置來育成矽單晶之時’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面部所負擔 之熱應力」的結果,表示於第1表。 (第1實驗例) 使用具有第1表所示之第1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鲁以混合氣氣與氫氣’且氫分子分壓爲24〇Pa之混合氣體, 來作爲B成單晶之周圍氣體’於依上述方法所設定之作業 . 條件下’進行了無缺陷結晶之矽單晶。 " (第2實驗例) 使用具有第1表所示之第3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以氬氣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進行了無缺陷結晶之矽 單晶。 • 28 - (25) 1308605 (第3實驗例) 使用具有第1表所示之第2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以氬氣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進行了無缺陷結晶之矽 單晶。 - (第4實驗例) 使用具有第1表所示之第1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φ 以氬氣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於依上述方法所設定之 作業條件下,進行了無缺陷結晶之矽單晶。 (第5實驗例) 使用具有第1表所示之第3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以混合氬氣與氫氣,且氫分子分壓爲240Pa之混合氣體, 來作爲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於依上述方法所設定之作業 條件下,進行了無缺陷結晶之矽單晶。 φ 依此所得之第1實驗例〜第5實驗例之矽單晶的拉起速 度(mm/min )與無缺陷結晶之拉起速度邊界(mm/min ) ,表示於第2表。 -29- (26) 1308605 ί第2表_ 實驗例 拉起速度 邊界 無位錯性 破碎 1 0.5 1 0.043 〇 〇 2 0.42 0.015 〇 〇 3 0.534 0.027 Δ Δ 4 0.55 0.03 X X 5 0.4 0.023 〇 〇 又,分別育成複數之第1實驗例〜第5實驗例之矽單晶 以作爲試驗體,將育成時之一個拉起試驗中之有位錯化次 數,依以下所示方式而求得》 拉起長lOOOrnm以後,將有位錯化者之結晶融化,嘗 試再度拉起無位錯之結晶。重複此種作業,而得到全長均 無位錯之結晶之時,將拉起之結晶融化之次數爲有位錯化 次數;而,l〇〇〇mm以後得到有位錯化之結晶之峙,則將 # 拉起之結晶融化之次數+—次爲有位錯化次數。 第1實驗例〜第5實驗例之結果的平均値,以第11圖表 示。 又,分別育成複數之第1實驗例〜第5實驗例之矽單晶 以作爲試驗體,並調查育成後無位錯部之長度。第1實驗 例〜第5實驗例之結果的平均値,以第12圖表示。 並且,將第1實驗例〜第5實驗例之矽單晶的無位錯性 ,基於以下所示之評價基準來加以評價。其結果表示於第 2表。 -30- (27) 1308605 〇:無位錯部之長度的平均値超過1 400mm,而且有 位錯化次數的平均値未滿〇·5次。 △:無位錯部之長度的平均値在1000〜WOOmm的範 圍內,而有位錯化次數的平均値在〇 .5〜1次的範圍內。 • X :無位錯部之長度的平均値未滿l〇〇〇mm,而且有位 • 錯化次數的平均値超過〜1次。 並且,針對於第1實驗例〜第5實驗例之矽單晶之中, φ —部份以上含有有位錯部之矽單晶,基於以下所示之評價 基準,來評價「取出爐外之作業及搬運已取出爐外之矽單 晶之作業所致之破碎之有無」》其結果表示於第2表。 〇:全部試驗體均未產生破碎。 △ ‘· 一部份試驗體產生破碎。 X :全部試驗體均產生破碎。 由第2表可知,本發明之實驗例,亦即熱應力爲 40MPa (第1熱區構造)之第1實驗例以及熱應力爲28MPa φ (第3熱區構造)之第5實驗例,無位錯性及破碎之評價均 爲〇。 又,僅在「周圍氣體中未添加氫」一點上與第1實驗 例不同,亦即熱應力爲40MPa (第1熱區構造)之本發明 • 的比較例,亦即第4實驗例,無位錯性及破碎之評價均爲X 。因而可確認,於周圍氣體中添加氫,可提高無位錯性; 與周圍氣體中不添加氫之情形相較而言,可育成有位錯化 較少,無位錯部之長度較長的矽單晶。 又’由第2表可知,於使用了熱應力爲35.7MPa之第2 -31 - (28) 1308605 熱區構造的第3實驗例中’縱然熱應力較第1實驗例爲小, 無位錯性及破碎之評價仍爲△。 又’由第2表可知’第1實驗例之拉起速度與第2實驗 例及第5實驗例相較而言非常快,而雖較第3實驗例及第4 實驗例爲慢,但並不遜色。並且,第5實驗例之拉起速度 • 雖比第2實驗例慢,但並不遜色。 又’由第2表可知’第1實驗例之拉起速度邊界,與第 φ 2實驗例相較而言非常寬廣,而與第3實驗例〜第5實驗例 相較’亦十分寬廣。並且,第5實驗例之拉起速度邊界與 第2實驗例相較,亦十分寬廣。 又’由第11圖可確認,第1實驗例與第4實驗例相較, 有位錯化次數非常少。 又’第1實驗例的有位錯化次數,較熱應力爲35.7MPa (第2熱區構造)之第3實驗例爲少;而雖然較熱應力爲 28 MPa (第3熱區構造)之第2實驗例爲多,但並不遜色。 φ 因而可確認’第1實驗例可以與熱應力爲未滿30MPa 之時相同之有位錯化次數,來育成矽單晶。 又,依第12圖可知’第1實驗例與第4實驗例相較,無 位錯部之長度長了 400mm以上。因而可確認,於周圍氣 ' 體中添加氫,可育成無位錯部之長度較長的矽單晶。 又’依第12圖可知’雖然第1實驗例的無位錯部的長 度,較第2實驗例及第3實驗例爲短,但是無位錯部之長度 的差未滿250mm ’和第1實驗例與第4實驗例之差相較而言 ,微不足道。 -32- (29) 1308605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依本發明,則可抑制起因於調整育成中之矽單晶之側 面部之溫度之際所生之熱應力的有位錯化,而可育成不易 破碎、無位錯部之製成率高之矽單晶。 依本發明,則可有效率地生產適於積體電路之微細化 • ,且偵測不出紅外線散亂體缺陷及位錯團簇之無缺陷領域 所構成之高品質矽單晶。使用本發明,可有效率地生產可 φ 得全面均爲氧析出抑制領域之矽晶圓的矽單晶,或可得全 面均爲氧析出促進領域之矽晶圓的矽單晶。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用以說明依CZ法所得之矽單晶之直徑方向 上的缺陷分布狀態的斷面圖。 第2圖係使用具有「結晶中心部之溫度梯度(GC )較 結晶外緣部之溫度梯度(Ge )爲小(Gc < Ge )之熱區( φ Hot zone)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並使拉起時之拉起速 度緩緩下降,所育成之矽單晶之斷面之缺陷分布狀態的說 明圖。 第3圖係使用具有「結晶中心部之溫度梯度(G c )較 ' 結晶外緣部之溫度梯度(Ge )爲大或相等(GcgGe )之 熱區構造j的結晶育成裝置,並使拉起時之拉起速度緩緩 下降’所育成之矽單晶之斷面的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 第4圖係使用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所得之矽單 晶之斷面的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 -33- (30) 1308605 第5圖係周圍氣體中之氫分壓與V/G之關係的曲線圖 〇 第6圖係使用具有「Gc/Ge爲1.1〜1.4,軸方向溫度梯 度Gc爲3.0〜3.5°C /mm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 並使拉起時之拉起速度緩緩下降,所育成之矽單晶之斷面 - 的缺陷分布狀態的說明圖。 第7圖係使用具有「Gc/Ge爲1.1〜1.4,軸方向溫度梯 φ 度Gc爲3.0〜3.5°C /mni之熱區構造」的結晶育成裝置, 且將添加了氫的非活性氣體供給至拉起爐內,並使拉起時 之拉起速度緩緩下降,所育成矽單晶之斷面的缺陷分布狀 態的說明圖。 第8圖係適於實施本發明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之CZ 爐的縱斷面圖。 第9圖係用於說明傳熱計算之方法的流程圖。 第1〇圖係用於說明熱應力計算之方法的流程圖。 φ 第U圖係表示每一實驗例之有位錯化次數的長條圖。 第12圖係表示每一實驗例之無位錯部的長度的長條圖 -34 -

Claims (1)

  1. I308gfl5 : T ί'""" \ { * ’....... - --.-....-j, .,; ί .................... .... 十、申請專利範圍 第94 1 44 1 2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7年12月24日修正 1 . 一種矽單晶之育成方法,其特徵爲, 於依柴氏長晶法(Czochralski Method)育成前述石夕 單晶之際,熱應力被育成中之矽單晶之至少一部份所負擔
    ,且 育成單晶之周圍氣體,含有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 前述熱應力係在30MPa以上; 前述周圍氣體中之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的氫分子分壓 設爲40〜400Pa。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 ,其中,前述熱應力係在40MPa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矽單晶之育成方法 ,其中,前述含氫原子物質之氣體係氫氣。
TW094144124A 2005-06-20 2005-12-13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TWI30860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9995A JP4821179B2 (ja) 2005-06-20 2005-06-20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0592A TW200700592A (en) 2007-01-01
TWI308605B true TWI308605B (en) 2009-04-11

Family

ID=37570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4124A TWI308605B (en) 2005-06-20 2005-12-13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897977B1 (zh)
JP (1) JP4821179B2 (zh)
KR (1) KR100953693B1 (zh)
CN (1) CN101203634B (zh)
DE (1) DE05811258T1 (zh)
TW (1) TWI308605B (zh)
WO (1) WO20061371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6518B2 (ja) * 2008-06-16 2013-02-06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JP5636168B2 (ja) * 2009-05-18 2014-12-03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KR101266701B1 (ko) * 2010-02-12 2013-05-22 주식회사 엘지실트론 단결정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결정 성장장치
CN102220634B (zh) * 2011-07-15 2012-12-05 西安华晶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直拉硅单晶生产效率的方法
JP6044530B2 (ja) * 2013-12-05 2016-12-14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MY187928A (en) 2014-08-29 2021-10-29 Tokuyama Corp Process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CN106591944B (zh) * 2015-10-15 2018-08-24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单晶硅锭及晶圆的形成方法
US10772059B2 (en) 2016-02-03 2020-09-08 Cognoso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n demand network MIMO
JP7099175B2 (ja) * 2018-08-27 2022-07-12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リコンウェーハ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15185A (ja) * 1989-09-29 1991-05-16 Fujitsu Ltd 単結晶の成長方法
JP4147599B2 (ja) * 1997-12-26 2008-09-10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単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02785A (ja) * 2001-06-15 2003-01-08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表層部にボイド無欠陥層を有する直径300mm以上の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4083496A1 (ja) * 2003-02-25 2006-06-22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シリコン単結晶育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7977A4 (en) 2014-01-22
WO2006137179A1 (ja) 2006-12-28
JP2006347853A (ja) 2006-12-28
DE05811258T1 (de) 2008-08-14
EP1897977B1 (en) 2015-01-21
EP1897977A1 (en) 2008-03-12
TW200700592A (en) 2007-01-01
KR20080007277A (ko) 2008-01-17
KR100953693B1 (ko) 2010-04-19
CN101203634B (zh) 2011-06-08
CN101203634A (zh) 2008-06-18
JP4821179B2 (ja)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8605B (en)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JP4797477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WO2007013189A1 (ja)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06974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育成方法
TWI266815B (en)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ilicon wafer
TWI277665B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single crystal
US20100127354A1 (en)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method for growing thereof, and silicon waf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2007045682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およびシリコンウェーハ
US7819972B2 (en)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ilicon wafer
US744225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s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 produced thereby
WO2004065666A1 (ja) Pドープ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pドープn型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ェーハ
US7473314B2 (en)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JP4433865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4273793B2 (ja)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2005154172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リコン単結晶製造装置の設計方法並びにシリコン単結晶製造装置
JP2007314390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2011020882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JP2011153034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2023162087A (ja) 鋳造法で酸化ガリウム単結晶を成長させる方法及び酸化ガリウム単結晶を含む半導体デバイス
JP2004067452A (ja) 単結晶の引き上げ条件の設計方法
JP2005289751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引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