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8391A - 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8391A
TW202338391A TW112110746A TW112110746A TW202338391A TW 202338391 A TW202338391 A TW 202338391A TW 112110746 A TW112110746 A TW 112110746A TW 112110746 A TW112110746 A TW 112110746A TW 202338391 A TW202338391 A TW 2023383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istor
voltage detection
gate
de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地晋也
宮本康弘
村川惠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1903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14717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8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83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19/16538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 G01R19/16542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for batte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66Circuit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paring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one or several threshold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not covered by subgroups G01R19/16504, G01R19/16528, G01R19/16533
    • G01R19/16576Circuit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paring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one or several threshold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not covered by subgroups G01R19/16504, G01R19/16528, G01R19/16533 comparing DC or AC voltage with one threshol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8Overvolta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能夠抑制與多電芯的二次電池連接的電壓檢測電路的面積增加。電壓檢測電路(30)包括:輸入端;多個電晶體,至少具有增強型電晶體(31)與耗盡型電晶體且串聯連接,所述增強型電晶體(31)包含與輸入端連接的閘極以及連接於電源端子(9)的源極,所述耗盡型電晶體包含與電源端子(8)連接的漏極、閘極、以及與所述耗盡型電晶體的閘極連接的源極;以及輸出端,為多個電晶體的連接點的任一個。

Description

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基於獲得更高電壓的觀點,有時適用裝入有具有串聯連接的多個電池電芯(cell)(以下稱作“多電芯”)的二次電池的電池裝置。在連接多電芯的二次電池的電路中,在對中間端子間的電壓進行檢測的電壓檢測電路中,當中間端子對電源端子或接地端子短路即對電池短路或對地短路時,會對中間端子施加比裝入有一個電池電芯(以下稱作“單個電芯”)的二次電池的電池裝置高的電壓。為了將中間端子的對電池短路或對地短路檢測為充放電時的異常,已知有一種包括具有比較器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充放電控制電路(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20-10536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以往的連接多電芯的二次電池的電路中,例如當中間端子產生對電池短路(與電源端子的短路)時,檢測到對電池短路這一異常狀態的比較器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例如從低(以下稱作“L”)電平反轉為高(以下稱作“H”)電平。即,電壓檢測電路能夠基於比較器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來檢測對電池短路的有無。從中間端子接受電壓的電晶體之類的比較器的構成元件的耐壓是考慮二次電池的電壓來決定。這是因為,在連接n個電池電芯的正極端子與中間端子的路徑對電池短路時,將n個電池電芯串聯連接所得的電壓會被施加至與對電池短路的中間端子連接的比較器的構成元件。
構成元件的耐壓是考慮二次電池的電壓的高低即n的大小來決定,電池電芯的個數越多,則耐壓要越高。電晶體之類的半導體元件越提高耐壓,則元件面積將變得越大,因此存在下述缺點:電池電芯的個數越多,則電壓檢測電路的面積越增加。而且,為了確保耐壓並實現低消耗,必須加長通道長(L長),因此電路的面積變大的傾向變得顯著。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情況而完成,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抑制與多電芯的二次電池連接的電壓檢測電路的面積增加的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電壓檢測電路的特徵在於包括:輸入端;多個電晶體,至少具有輸入電晶體與第一電晶體且串聯連接,所述輸入電晶體包含與所述輸入端連接的閘極、連接於第一電源端子的源極、以及漏極,所述第一電晶體包含與第二電源端子連接的漏極、閘極、以及與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連接的源極;以及輸出端,為所述多個電晶體的連接點的任一個。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抑制伴隨電芯數增加引起的、與多電芯的二次電池連接的電壓檢測電路的面積增加。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第一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的一例即電池裝置1的電路結構的框圖。
電池裝置1包括通過半導體工藝形成在半導體基板上的半導體積體電路,具體而言,包含對二次電池2的充放電進行控制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0的IC晶片。
電池裝置1以及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分別為第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以及充放電控制電路的一實施例。電池裝置1包括:二次電池2,包含所謂的多電芯結構的電池組;外部正極端子P+以及外部負極端子P-;放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3;充電控制FET4;以及充放電控制電路100,用於控制二次電池2的充放電。
二次電池2是將串聯連接的電芯的個數設為“n”時,包含將n個電池電芯(以下簡稱作“電芯”)2_1~2_n串聯連接而成的電池組的所謂的多電芯電池。在多電芯電池的情況下,n為2以上的自然數,即多個。n個電芯2_1、…、2_n從二次電池2的正極2a朝向二次電池2的負極2b依此次序串聯連接。
充放電控制裝置20包括外部正極端子P+以及外部負極端子P-、放電控制FET3、充電控制FET4以及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即,作為半導體裝置的充放電控制裝置20是從電池裝置1中省略了二次電池2的裝置。
外部正極端子P+以及外部負極端子P-例如是用於連接於充電器以及負載等的外部機器(省略圖示)的端子。在電池裝置1內,在連接外部正極端子P+與外部負極端子P-的路徑(以下稱作“外部端子間路徑”),例如從外部正極端子P+側起依序連接有二次電池2、過電流檢測用電阻5、放電控制FET3以及充電控制FET4。
電池裝置1以及充放電控制裝置20在外部負極端子P-側即低側包括放電控制FET3以及充電控制FET4。放電控制FET3以及充電控制FET4均為N通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MOS)電晶體,且彼此的漏極經連接。
放電控制FET3包含連接於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的閘極、與充電控制FET4的漏極連接的作為一端的漏極、以及與過電流檢測用電阻5的一端連接的作為另一端的源極。
充電控制FET4包含連接於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的閘極、連接於外部負極端子P-的作為一端的源極、以及與放電控制FET3的漏極連接的作為另一端的漏極。
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包括正極電源輸入端子VDD、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電芯連接端子VC1、…、電芯連接端子VC(n-1)、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外部負電壓輸入端子VM以及過電流檢測端子VINI。
作為電源輸入端子的正極電源輸入端子VDD經由電阻R1而與正極2a連接,被供給來自二次電池2的正極2a的電壓。作為與正極電源輸入端子VDD不同的電源輸入端子的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連接於負極2b,被供給來自負極2b的電壓。
電芯連接端子VC1經由電阻R2而與第一電芯2_1以及第二電芯2_2的觸點即第一電芯2_1的負極端子以及第二電芯2_2的正極端子連接。以下,與電芯連接端子VC1同樣地,電芯連接端子VC2、…、電芯連接端子VC(n-1)分別經由電阻R3、…、電阻Rn而與第二電芯2_2的負極端子以及第三電芯2_3的正極端子、…、第n-1電芯2_(n-1)的負極端子以及第n電芯2_n的正極端子連接。
此處,將電阻R1、…、電阻Rn的與第一電芯2_1至第n電芯2_n連接的端(圖1中的左側的端)稱作第一端,將與正極電源輸入端子VDD、電芯連接端子VC1、…、電芯連接端子VC(n-1)以及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連接的端,即,與第一端為反方向的端稱作第二端(圖1中的右側的端)。
在電阻R1的第二端和正極電源輸入端子VDD的觸點、與負極2b和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的觸點之間,連接有用於抑制電壓變動的電容C1。以下,與電容C1同樣地,電容C2、…、電容Cn分別連接在電阻R2、…、電阻Rn的第二端和電芯連接端子VC1、…、電芯連接端子VC(n-1)的觸點與負極2b和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的觸點之間。
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是將在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內生成的控制二次電池2的充電的停止以及許可的充電控制信號輸出至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外部的端子。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連接於充電控制FET4的閘極。
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是將在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內生成的控制二次電池2的放電的停止以及許可的放電控制信號輸出至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外部的端子。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連接於放電控制FET3的閘極。
外部負電壓輸入端子VM經由電阻6而與外部負極端子P-以及充電控制FET4的源極連接。
過電流檢測端子VINI與過電流檢測用電阻5的一端以及放電控制FET3的源極連接。
圖2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充放電控制電路的一例即充放電控制電路100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充放電控制電路100構成為,可與具有n個串聯連接而成的電池電芯2_1~電池電芯2_n(參照圖1)的二次電池2(參照圖1)連接。圖2中,表示了與從二次電池2的正極側朝向負極側為最後的電池電芯連接的最終段的電壓檢測電路30以及電平移位元器40。
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包括電壓檢測電路30、電平移位元器40、過電壓判定電路12以及控制電路15。電壓檢測電路30以及電平移位元器40是使用作為場效應電晶體(以下稱作“FET”)的一例的MOS電晶體來作為電晶體而構成。
電壓檢測電路30包括:輸入端,接受要檢測的電壓;作為多個電晶體的增強型NMOS電晶體31以及耗盡型NMOS電晶體32,串聯連接在正極電源輸入端子VDD與負極電源端子VSS之間;以及輸出端,為NMOS電晶體31以及NMOS電晶體32的連接點P0。NMOS電晶體31以及NMOS電晶體32分別具有即便施加有相當於二次電池2的電壓的電壓也能夠運行的充分的耐電壓。電平移位器40具有增強型PMOS電晶體41與恆電流源42。
電壓檢測電路30的輸入端是串聯連接在一個電池電芯的正極與負極之間的電阻21_(n-1)以及電阻22_(n-1)的連接點P_(n-1)。作為輸入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31包含:與作為電壓檢測電路30的輸入端的連接點P_(n-1)連接的閘極、與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連接的源極、以及漏極。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與供給電源電壓即電壓Vss的電源端子9連接。作為第一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32包含:與供給跟電壓Vss不同的電源電壓即電壓Vdd的電源端子8連接的漏極、閘極、以及與自身的閘極連接的源極。NMOS電晶體31的漏極與NMOS電晶體32的源極的連接點P0與PMOS電晶體41的閘極連接。
PMOS電晶體41包含與電源端子8連接的源極、與NMOS電晶體31的漏極及NMOS電晶體32的源極即連接點P0連接的閘極、以及漏極。恆電流源42包含與PMOS電晶體41的漏極連接的第一端、以及與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連接的第二端。恆電流源42的第二端、與PMOS電晶體41的漏極和恆電流源42的第一端的連接點連接於後段的過電壓判定電路12。
過電壓判定電路12具有基於所輸入的兩端的電壓來判定各電芯2_1、…、2_n是否為過電壓的判定功能。當負極電源輸入端子VSS的電壓與PMOS電晶體41的漏極的電壓被輸入至過電壓判定電路12時,判定各電芯2_1、…、2_n是否為過電壓。過電壓判定電路12得出的判定結果從過電壓判定電路12傳輸給控制電路15。
控制電路15構成為,能夠根據從也包含省略了圖示的過放電檢測電路以及過充電檢測電路等的過電壓判定電路12以外的電路在內的其他電路輸入的信號,將切換電晶體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輸出至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或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
接下來,對於對電壓檢測電路30施加最高電壓時的一例,具體而言,舉電芯連接端子VC(n-1)設為對電池短路(與電源端子8短路)的情況為例,來說明電壓檢測電路30以及充放電控制電路100的動作。
在電芯連接端子VC(n-1)對電池短路之前的通常狀態下,NMOS電晶體31為斷開。電壓檢測電路30的輸出端即連接點P0的電壓相當於表示電壓檢測結果的信號(以下簡稱作“輸出信號”),在通常狀態下為H電平。
當電芯連接端子VC(n-1)對電池短路時,對NMOS電晶體31的閘極施加電源端子8的電壓Vdd,即相當於二次電池2的電壓的電壓。NMOS電晶體31由於NMOS電晶體31的閘極-源極間電壓超過閾值電壓,因此NMOS電晶體31導通而接通。當NMOS電晶體31導通時,電壓檢測電路30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從H電平遷移至L電平。
電平移位元器40在收到電壓檢測電路30的輸出信號時,使其電壓電平移位元而輸出至過電壓判定電路12。過電壓判定電路12基於從電壓檢測電路50經由電平移位元器40而輸入的電壓來判定電芯2_n是否為過電壓,並將與判定結果對應的信號傳輸至控制電路15。控制電路15基於所收到的與判定結果對應的信號,將切換充電控制FET4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另一方面,將切換放電控制FET3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
根據以上述方式構成的電壓檢測電路30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30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能夠減少至比以往的包括比較器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元件數少的兩個。因而,即便各個元件的面積為同程度,也能夠減小電壓檢測電路30的總面積。換言之,與以往的包括比較器的電壓檢測電路為相同面積的電壓檢測電路30能夠適用於更高電壓的二次電池2,即串聯連接的電池電芯2_1~電池電芯2_n的個數n更多的二次電池2。
[第二實施方式] 圖3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一例即電壓檢測電路50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第二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電壓檢測電路相對於第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電壓檢測電路,不同之處在於,電壓檢測電路的結構不同,但其他方面實質上並無不同。因此,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以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30而不用的電壓檢測電路50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其他的實質上並無不同的構成元件,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充放電控制電路10為第二實施方式的充放電控制電路的一例。充放電控制電路10相對於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參照圖1、圖2),不同之處在於,取代電壓檢測電路30(參照圖2)而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但在其他方面並無實質上的不同。因此,在充放電控制電路10的說明中,以電壓檢測電路50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與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實質上並無不同的電平移位器40(參照圖2)等的電壓檢測電路30以外的構成元件,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簡略或省略說明。
充放電控制電路10包括:作為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一例的電壓檢測電路50、電平移位元器40、過電壓判定電路12以及控制電路15。電壓檢測電路50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30,取代NMOS電晶體31而具有增強型NMOS電晶體51,取代NMOS電晶體32而具有耗盡型NMOS電晶體53以及保護電路60。進而,電壓檢測電路50具有耗盡型NMOS電晶體52與增強型NMOS電晶體54。
作為輸入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51是與NMOS電晶體31同樣地連接,但其耐電壓比NMOS電晶體31的耐電壓低的、相對較低耐壓的FET。即,NMOS電晶體51的面積比NMOS電晶體31小。NMOS電晶體51被設定為至少具有在未發生對電池短路或對地短路的通常狀態下施加至閘極的電壓以上,具體而言,一個電芯的電壓以上的閘極耐壓。
作為FET的一例的NMOS電晶體52是所謂的共源共閘(cascode)電晶體,是考慮將NMOS電晶體51的漏極源極間電壓VDS確保為一定程度的觀點而連接。NMOS電晶體52包含與NMOS電晶體51的漏極連接的作為第一端的源極。NMOS電晶體52的源極與NMOS電晶體51的漏極的連接點構成節點P2。而且,作為第二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52包含與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連接的閘極、以及與電壓檢測電路50的輸出端P3連接的作為第二端的漏極。即,NMOS電晶體52的漏極與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的後段電路的電平移位元器40(更詳細而言為PMOS電晶體41的閘極)連接。
作為旁通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54包含:與NMOS電晶體51的閘極及NMOS電晶體52的閘極連接的閘極、與NMOS電晶體51的閘極及自身的閘極連接的源極、與NMOS電晶體51的漏極及NMOS電晶體52的源極連接的漏極、以及與NMOS電晶體51的源極及電源端子9連接的背閘極。NMOS電晶體54的漏極、NMOS電晶體51的漏極以及NMOS電晶體52的源極的連接點構成節點P2。NMOS電晶體54與NMOS電晶體51同樣,是比NMOS電晶體31的耐電壓低的、相對較低耐壓的FET。
作為第一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53包含連接於電源端子8的漏極、閘極、以及與自身的閘極連接的源極,作為恆電流源而運行。NMOS電晶體53與保護電路60的連接點構成節點P1。為了能夠實現借助保護電路60的耐壓保護,NMOS電晶體53可適用相對較低耐壓的FET。
保護電路60例如具有作為FET的一例的PMOS電晶體61、PMOS電晶體62、PMOS電晶體63與恆電流源65。
PMOS電晶體61包含與電源端子8連接的源極、閘極、以及與自身的閘極連接的漏極。PMOS電晶體62包含與PMOS電晶體61的漏極連接的源極、閘極、以及與自身的閘極連接的漏極。PMOS電晶體63包含與NMOS電晶體53的閘極及源極連接的源極、與PMOS電晶體62的閘極及漏極連接的閘極、以及與NMOS電晶體52的漏極及PMOS電晶體41的閘極連接的漏極。
恆電流源65包含與PMOS電晶體62的閘極及漏極和PMOS電晶體63的閘極連接的第一端、以及連接於電源端子9的第二端。
保護電路60中的經級聯連接的兩個PMOS電晶體61、62與對PMOS電晶體61、PMOS電晶體62供給漏極電流的恆電流源65構成箝位元電路(clamp circuit)。PMOS電晶體63構成在閘極接受來自箝位元電路的輸出電壓的、保護電路60的輸出電晶體。PMOS電晶體61、PMOS電晶體62、PMOS電晶體63具備與NMOS電晶體32為同程度的耐壓。
過電壓判定電路12具有基於所輸入的兩端的電壓來判定各電芯2_1、…、2_n是否為過電壓的判定功能,從而構成為能夠判定各電芯2_1、…、2_n是否為過電壓。控制電路15構成為,能夠根據從也包含過電壓判定電路12以外的電路在內的其他電路輸入的信號,將切換電晶體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或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所述過電壓判定電路12包含省略了圖示的過放電檢測電路以及過充電檢測電路的至少一者。
接下來,對於對電壓檢測電路50施加最高電壓時的一例,具體而言,舉電芯連接端子VC(n-1)設為對電池短路(與電源端子8短路)的情況為例,來說明電壓檢測電路50的動作。
在電芯連接端子VC(n-1)對電池短路之前的通常狀態下,NMOS電晶體51以及NMOS電晶體54斷開。節點P2的電壓為電壓Vdd。電壓檢測電路50的輸出端P3的電壓相當於表示電壓檢測結果的信號,在通常狀態下為H電平。
當電芯連接端子VC(n-1)對電池短路時,對NMOS電晶體51的閘極施加電源端子8的電壓Vdd,即相當於二次電池2的電壓的電壓。在電芯連接端子VC(n-1)對電池短路後,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逐漸上升,不久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超過NMOS電晶體51的閾值電壓。當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超過NMOS電晶體51的閾值電壓時,NMOS電晶體51導通而接通。
當NMOS電晶體51導通時,節點P2的電壓下降至“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NMOS電晶體52的閾值電壓”。伴隨節點P2的電壓的下降,輸出端P3的電壓也下降,而從H電平遷移至L電平。即,表示檢測到電芯連接端子VC(n-1)的對電池短路的信號從輸出端P3輸出至電平移位器40。由於NMOS電晶體52的閾值電壓為負,因此節點P2的電壓高於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即便在NMOS電晶體51導通後,直至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到達基準電壓Vref為止,NMOS電晶體54仍維持斷開。在NMOS電晶體54維持斷開的期間,節點P2的電壓維持為比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高的狀態。
進而,當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上升而達到基準電壓Vref以上時,NMOS電晶體54導通而接通。當NMOS電晶體54導通而接通時,節點P2的電壓下降至“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NMOS電晶體51的閾值電壓-NMOS電晶體51的過驅動電壓”。
此處,與NMOS電晶體51的閘極相同的節點的電壓由於NMOS電晶體51的閾值電壓與過驅動電壓的關係而成為節點P2的電壓以上。因此,旁通電流經由NMOS電晶體54而從NMOS電晶體51的漏極流向源極,以使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箝位元至基準電壓Vref。其結果,NMOS電晶體51的閘極電壓上升被抑制為基準電壓Vref附近。
保護電路60將作為恆電流源而運行的NMOS電晶體53的源極電壓即節點P1的電壓箝位元至規定電壓,由此來保護NMOS電晶體53不受過電壓破壞。規定電壓是考慮電源端子8的電壓Vdd與導通時的NMOS電晶體53的源極-漏極間電壓、和NMOS電晶體53的耐壓來設定。例如,只要將PMOS電晶體61、PMOS電晶體62、PMOS電晶體63均設為具備相同的閾值電壓|Vthp|的FET,便可將節點P1的電壓箝位元至電壓(Vdd-|Vthp|)。
電壓檢測電路50更後段的信號處理與以往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包括充放電控制電路100的充放電控制裝置以及電池裝置同樣。即,在圖2的示例的情況下,過電壓判定電路12基於從電壓檢測電路50經由電平移位元器40而輸入的電壓,來判定電芯2_n是否為過電壓,並將與判定結果對應的信號傳輸至控制電路15。控制電路15基於所收到的與判定結果對應的信號,將切換充電控制FET4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CO,另一方面,將切換放電控制FET3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DO。
根據電壓檢測電路50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能夠將對包含被施加輸入至電壓檢測電路50的電壓的閘極的NMOS電晶體51的輸入電壓抑制得比以往低。由於能夠將對NMOS電晶體51的輸入電壓抑制得比以往低,因此能夠將NMOS電晶體51的耐壓抑制得比電壓檢測電路30(參照圖1)的NMOS電晶體31的耐壓低。
而且,NMOS電晶體53以及NMOS電晶體54的耐壓可抑制為與NMOS電晶體51為同程度(相對較低的耐壓)。進而,根據與NMOS電晶體51的功能差異,NMOS電晶體53以及NMOS電晶體54可適用與NMOS電晶體51相比為充分短(小一位數至兩位數左右)的通道長(L長)。另一方面,NMOS電晶體52以及PMOS電晶體61、PMOS電晶體62、PMOS電晶體63與NMOS電晶體31或NMOS電晶體32相比,需要同程度的耐壓,但根據其功能差異,可使通道長(L長)更短(小一位數至兩位數左右)。
因此,電壓檢測電路50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30,儘管元件數增加,但各個元件的面積小於NMOS電晶體31以及NMOS電晶體32,若以總面積來看,能夠將電壓檢測電路50的面積抑制得比電壓檢測電路30的面積小。而且,電壓檢測電路50以及電壓檢測電路30的各電路的面積儘管增加,但根據電壓檢測電路50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在增加串聯連接的電芯2_1~電芯2_n的個數即n而提高二次電池2的電壓的情況下,也能夠將電壓檢測電路50的面積增加量抑制得小於電壓檢測電路30的面積增加量。
根據電壓檢測電路50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能夠將NMOS電晶體51的輸入電壓抑制得比以往(比較器的構成元件)以及NMOS電晶體31低,因此能夠比以往以及NMOS電晶體31抑制正偏壓溫度不穩定(Posi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PBTI)。而且,由於能夠比以往抑制PBTI,因此能夠抑制N型電晶體的閾值電壓移位元,從而能夠比以往抑制長期可靠性測試後的檢測電壓移位元。
而且,電壓檢測電路50具有與NMOS電晶體51級聯連接的NMOS電晶體52,因此能夠將NMOS電晶體51的漏極源極間電壓VDS保持為固定。即,能夠將NMOS電晶體51的漏極源極間電壓VDS設為無電壓Vdd的依存性的電壓。
另外,關於所述的電壓檢測電路50,對在保護電路60內具有箝位元電路的示例進行了說明,但只要是PMOS電晶體63可在閘極接受經箝位元的電壓的結構,則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只要在電壓檢測電路50的外部設有箝位元電路,且可利用所述箝位元電路的輸出電壓,則也可將包含被施加所述箝位元電路的輸出電壓的閘極的PMOS電晶體63設為保護電路60。
[第三實施方式] 圖4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一例即電壓檢測電路50A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第三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電壓檢測電路相對於第二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電壓檢測電路,不同之處在於,電壓檢測電路的結構不同,但其他方面實質上並無不同。因此,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以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而不同的電壓檢測電路50A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其他的實質上並無不同的構成元件,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充放電控制電路10A相對於充放電控制電路10,不同之處在於取代電壓檢測電路50而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A,但在其他方面並無實質上的不同。電壓檢測電路50A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30,不同之處在於,取代NMOS電晶體31而具有NMOS電晶體51以及還具有NMOS電晶體52、NMOS電晶體53及NMOS電晶體54,但在其他方面並無實質上的不同。而且,電壓檢測電路50A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不同之處在於,取代保護電路60而具有NMOS電晶體32,但在其他方面並無實質上的不同。
電壓檢測電路50A中的NMOS電晶體53在漏極與電源端子8之間,連接有保護NMOS電晶體53不受過電壓破壞的NMOS電晶體55。即,作為第三電晶體的NMOS電晶體55與NMOS電晶體53(更詳細而言為閘極及源極)級聯連接。而且,NMOS電晶體53將自身的閘極及源極予以連接,並且與NMOS電晶體55的閘極、NMOS電晶體52的漏極以及PMOS電晶體41的閘極連接。NMOS電晶體53的閘極及源極為電壓檢測電路50A中的輸出端P3。
接下來,對於對電壓檢測電路50A施加最高電壓時的一例,具體而言,舉電芯連接端子VC(n-1)設為對電池短路的情況為例,來說明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動作。
電壓檢測電路50A相對於通過保護電路60來對NMOS電晶體53進行耐壓保護的電壓檢測電路50,不同之處在於,通過NMOS電晶體55來對NMOS電晶體53進行耐壓保護,但包含NMOS電晶體51的保護動作在內的整體的電路動作實質上並無不同的。電壓檢測電路50A的電路動作的說明參看電壓檢測電路50中的電路動作的說明而予以省略。
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裝置以及電池裝置,能夠獲得與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裝置以及電池裝置同樣的效果。
而且,電壓檢測電路50A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能夠進一步減少耐壓相對較高的FET的個數,因此能夠將電路面積抑制得更小。因此,即便在串聯連接的電芯2_1~電芯2_n的個數即n大而二次電池2的電壓高的情況下,也能夠將電壓檢測電路50A的面積增加量抑制得小於電壓檢測電路30以及電壓檢測電路50的面積增加量。
另外,本發明並不就此限定於所述的實施方式,在實施階段,可在所述的實施例以外以各種形態來實施,可在不脫離發明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追加、置換或變更。因此,關於本發明的變形例,舉若干例來進行說明。
(第一變形例)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另一結構例(第一變形例)即電壓檢測電路50B的結構的概略圖。
電壓檢測電路50B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A而不同之處在於,取代耗盡型NMOS電晶體52而具有增強型NMOS電晶體72,但在其他方面實質上並無不同。另外,NMOS電晶體72具備正的閾值電壓,因此與NMOS電晶體52的不同之處在於,閘極並非連接於連接點P_(n-1),而是連接於例如連接點P_(n-2)等電壓比連接點P_(n-1)高的連接點,但作為作用以及功能,實質上與NMOS電晶體52並無不同。
以此方式構成的電壓檢測電路50B與電壓檢測電路50A同樣地發揮作用,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因此,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與包括所述電壓檢測電路的充放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裝置以及電池裝置中,也可取代電壓檢測電路50A而適用電壓檢測電路50B。總之,在以電壓檢測電路50B取代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B、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中,也能夠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A、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同樣地發揮作用,從而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第二變形例)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另一結構例(第二變形例)即電壓檢測電路50C的結構的概略圖。
電壓檢測電路50C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A而不同之處在於,還包括具有兩個PMOS電晶體561、562的電流鏡電路56以及NMOS電晶體53、55的配置,在其他方面並無實質上的不同。因此,在電壓檢測電路50C的說明中,對於NMOS電晶體51等的實質上並無不同的構成元件,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電壓檢測電路50C具有NMOS電晶體55、NMOS電晶體51、NMOS電晶體52、NMOS電晶體53及NMOS電晶體54與電流鏡電路56。電流鏡電路56中,PMOS電晶體561包含連接於電源端子8的源極、與PMOS電晶體562的閘極連接的閘極、以及漏極。而且,PMOS電晶體562包含連接於電源端子8的源極、與PMOS電晶體561的閘極連接的閘極、以及與自身(PMOS電晶體562)的閘極連接的漏極。流經PMOS電晶體561的漏極的電流構成為,與流經PMOS電晶體562的漏極的電流變得相等。
PMOS電晶體561的漏極與電壓檢測電路50C中的輸出端P3以及NMOS電晶體52的漏極連接。另一方面,在PMOS電晶體562的漏極以及電源端子9之間,連接有電壓檢測電路50A中的NMOS電晶體55以及NMOS電晶體53。若作具體說明,則NMOS電晶體55的源極與NMOS電晶體53的漏極相連接。NMOS電晶體53的閘極連接NMOS電晶體55的閘極與NMOS電晶體53的源極。NMOS電晶體55的閘極、NMOS電晶體53的閘極與NMOS電晶體53的源極的連接點與電源端子9連接。
以此方式構成的電壓檢測電路50C能夠與電壓檢測電路50A、電壓檢測電路50B同樣地發揮作用,從而獲得同樣的效果。總之,以電壓檢測電路50C來取代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C、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中,也能夠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A、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同樣地發揮作用,從而獲得同樣的效果。
(第三變形例)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另一結構例(第三變形例)即電壓檢測電路50D的結構的概略圖。
電壓檢測電路50D相對於電壓檢測電路50C而不同之處在於,取代耗盡型NMOS電晶體52而具有增強型NMOS電晶體72,但在其他方面實質上並無不同。換言之,電壓檢測電路50D是對電壓檢測電路50C適用了第一變形例的變形內容的電路。
以此方式構成的電壓檢測電路50D能夠與電壓檢測電路50A、電壓檢測電路50B、電壓檢測電路50C同樣地發揮作用,從而獲得同樣的效果。總之,以電壓檢測電路50D來取代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D、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中,也能夠與包括電壓檢測電路50A的充放電控制電路10A、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同樣地發揮作用,從而獲得同樣的效果。
(第四變形例)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充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的另一結構例(第四變形例)即充電控制電路210、充電控制裝置220以及電池裝置201的結構的概略圖。
充電控制裝置220是所謂的保險絲保護型充電控制裝置,包括:包含保險絲81及保險絲82的開放電路80、以及充電控制電路210。保險絲81及保險絲82彼此串聯連接。具體而言,保險絲82的一端連接於EB+端子。保險絲82的另一端連接於保險絲81的一端。保險絲81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電芯2_1的+極。充電控制電路210是相對於充放電控制電路100(參照圖2)而省略了放電控制端子DO以及與放電控制端子DO連接的信號路徑的電路,而關於其他部分實質上並無不同的電路。
充電控制FET4例如是具有閘極、源極、漏極的N通道型場效應電晶體。閘極連接於充電控制電路210的CO端子。源極連接於EB-端子。漏極連接於電阻85的一端。充電控制FET4基於從CO端子輸出的信號,對源極端子-漏極端子間進行導通-斷開控制。電阻85的另一端連接於保險絲81與保險絲82的連接部分。電阻85作為在充電控制FET4導通時使保險絲81以及保險絲82熔斷的加熱器元件發揮功能。
如所述的充電控制裝置220以及電池裝置201這樣,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也可採用與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為不同結構的半導體裝置。根據充電控制電路210、充電控制裝置220以及電池裝置201,能夠獲得與充放電控制電路10、充放電控制裝置20以及電池裝置1同樣的效果。
另外,所述的MOS電晶體是作為FET的一例而表示,只要是FET,則其種類不論。例如也可適用結型FET(JFET)或金屬絕緣膜半導體型FET(MISFET)等的與MOSFET為不同種類的FET。
這些實施方式或其變形包含在發明的範圍或主旨內,並且包含在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及其均等的範圍內。
1、201:電池裝置(半導體裝置) 2:二次電池 2_1、2_n:電池電芯(電芯) 2a:正極 2b:負極 3:放電控制FET 4:充電控制FET 5:過電流檢測用電阻 6、21_(n-1)、22_(n-1)、85、R1、Rn:電阻 8、9:電源端子 10、10A、10B、10C、10D、100:充放電控制電路 12:過電壓判定電路 15:控制電路 20:充放電控制裝置(半導體裝置) 30、50、50A、50B、50C、50D:電壓檢測電路 31、72:增強型NMOS電晶體 32:耗盡型NMOS電晶體(第三電晶體) 40:電平移位器 41:增強型PMOS電晶體 42、65:恆電流源 51:增強型NMOS電晶體(輸入電晶體) 52:耗盡型NMOS電晶體(第二電晶體) 53:耗盡型NMOS電晶體(第一電晶體) 54:增強型NMOS電晶體(旁通電晶體) 55:NMOS電晶體 56:電流鏡電路 60:保護電路 61、62、561、562:PMOS電晶體 63:增強型PMOS電晶體(第三電晶體) 80:開放電路 81、82:保險絲 210、220:充電控制電路(半導體裝置) C1、Cn:電容 CO: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 DO: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 P-:外部負極端子 P_(n-1)、P_(n-2)、P0:連接點 P+:外部正極端子 P1、P2:節點 P3:輸出端 VC1、VC(n-1):電芯連接端子 VDD:正極電源輸入端子 VINI:過電流檢測端子 VM:外部負電壓輸入端子 VSS:負極電源輸入端子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的一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2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以及包括此電壓檢測電路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充放電控制電路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圖3是概略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圖4是概略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圖5是概略地表示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另一結構例(第一變形例)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圖6是概略地表示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另一結構例(第二變形例)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圖7是概略地表示實施方式的電壓檢測電路的另一結構例(第三變形例)的主要結構的電路圖。 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充電控制電路以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的另一結構例(第四變形例)的概略圖。
21_(n-1)、22_(n-1):電阻
8、9:電源端子
100:充放電控制電路
12:過電壓判定電路
15:控制電路
30:電壓檢測電路
31:增強型NMOS電晶體
32:耗盡型NMOS電晶體(第三電晶體)
40:電平移位器
41:增強型PMOS電晶體
42:恆電流源
CO: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
DO: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
P_(n-1)、P0:連接點
VC1、VC(n-1):電芯連接端子
VDD:正極電源輸入端子
VSS:負極電源輸入端子

Claims (10)

  1. 一種電壓檢測電路,其特徵在於包括: 輸入端; 多個電晶體,至少具有輸入電晶體與第一電晶體且串聯連接,所述輸入電晶體包含與所述輸入端連接的閘極、連接於第一電源端子的源極、以及漏極,所述第一電晶體包含與第二電源端子連接的漏極、閘極、以及與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連接的源極;以及 輸出端,為所述多個電晶體的連接點的任一個。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電壓檢測電路,其中 所述多個電晶體還具有: 旁通電晶體,包含與所述輸入電晶體的閘極連接的閘極、與所述輸入電晶體的漏極連接的漏極、與所述輸入電晶體的閘極以及所述旁通電晶體的閘極連接的源極、以及連接於所述第一電源端子的背閘極; 第二電晶體,包含與所述輸入電晶體連接的第一端、以及與輸出表示電壓檢測結果的信號的輸出端連接的第二端;以及 第三電晶體,與所述第一電晶體級聯連接。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電壓檢測電路,其中 所述第三電晶體為耗盡型電晶體,所述耗盡型電晶體包含與所述第二電源端子連接的漏極、與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及源極連接的閘極、以及與所述第一電晶體的漏極連接的源極。
  4.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電壓檢測電路,其中 所述第三電晶體為增強型電晶體,所述增強型電晶體包含與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及源極連接的源極、與所述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連接的漏極、以及閘極。
  5. 一種充電控制電路,包括: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檢測電路; 第一電源輸入端子以及第二電源輸入端子; 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連接於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閘極,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對包含將多個電池電芯串聯連接而成的電池組的二次電池的充電進行控制; 過電壓判定電路,能夠基於從所述電壓檢測電路輸出的電壓來判定所述二次電池是否為過電壓;以及 控制電路,能夠根據從包含所述過電壓判定電路的其他電路輸入的信號,將切換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所述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
  6.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充電控制電路; 外部正極端子以及外部負極端子,連接對所述二次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器以及使所述二次電池放電的負載的其中任一者; 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閘極與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連接;以及 開放電路,包含連接於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保險絲。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半導體裝置,還包括所述二次電池。
  8. 一種充放電控制電路,包括: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檢測電路; 第一電源輸入端子以及第二電源輸入端子; 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連接於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閘極,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對包含將多個電池電芯串聯連接而成的電池組的二次電池的充電進行控制; 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連接於對所述二次電池的放電進行控制的放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閘極; 外部負電壓輸入端子,輸入外部正極端子以及外部負極端子中的、所述外部負極端子的電壓,所述外部正極端子以及外部負極端子連接對所述二次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器以及使所述二次電池放電的負載的其中任一者; 過電壓判定電路,能夠基於從所述電壓檢測電路輸出的電壓來判定所述二次電池是否為過電壓;以及 控制電路,能夠根據從包含所述過電壓判定電路的其他電路輸入的信號,將切換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所述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另一方面,將切換所述放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的導通與斷開的控制信號供給至所述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
  9.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充放電控制電路; 所述外部正極端子以及所述外部負極端子; 所述放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漏極以及源極與連接所述外部正極端子與所述外部負極端子的路徑串聯連接,且閘極與放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連接;以及 所述充電控制場效應電晶體,漏極以及源極與連接所述外部正極端子與所述外部負極端子的路徑串聯連接,且閘極與充電控制信號輸出端子連接。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半導體裝置,還包括所述二次電池。
TW112110746A 2022-03-29 2023-03-22 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TW202338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3650 2022-03-29
JP2022-053650 2022-03-29
JP2022190306A JP2023147174A (ja) 2022-03-29 2022-11-29 電圧検出回路、充電制御回路、充放電制御回路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22-190306 2022-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8391A true TW202338391A (zh) 2023-10-01

Family

ID=85727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0746A TW202338391A (zh) 2022-03-29 2023-03-22 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8315A1 (zh)
EP (1) EP4270723A1 (zh)
KR (1) KR20230140381A (zh)
TW (1) TW20233839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2095B2 (ja) * 1996-06-14 2001-06-0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充放電制御回路と充電式電源装置
JP5217468B2 (ja) * 2008-02-01 2013-06-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二次電池保護用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該二次電池保護用半導体装置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ならびに該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6030817B2 (ja) * 2010-06-04 2016-11-24 エスアイアイ・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状態監視回路およびバッテリ装置
US10288694B2 (en) * 2016-12-15 2019-05-14 Ablic Inc. Secondary battery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failure
JP7085428B2 (ja) 2018-07-10 2022-06-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池保護回路、蓄電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0723A1 (en) 2023-11-01
US20230318315A1 (en) 2023-10-05
KR20230140381A (ko) 2023-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5482B2 (e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for connecting a current detection terminal to overcurrent detection resistors having different resistances
US6316915B1 (en) Charge/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JP5217468B2 (ja) 二次電池保護用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該二次電池保護用半導体装置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ならびに該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8704491B2 (en) Battery pack
KR101727748B1 (ko) 배터리의 보호 회로 장치
US20180076638A1 (en) Battery control circuit
KR20120104500A (ko) 충방전 제어 회로 및 배터리 장치
US20110169457A1 (en) Battery pack
US10673267B2 (en)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circuit and battery device
TWI617111B (zh) 充放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裝置及電池裝置
US6867567B2 (en)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circuit
US20110234169A1 (en)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circuit and battery device
JP3270327B2 (ja) 過充放電検出回路
KR102627710B1 (ko) 충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배터리 장치
US6396306B2 (en) Regenerative tie-high tie-low cell
JP2002335626A (ja) 逆電流防止回路
JP4297452B2 (ja) 充放電保護回路
JP2006121900A (ja) 充放電保護回路および該充放電保護回路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TW202338391A (zh) 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以及半導體裝置
JP2023147174A (ja) 電圧検出回路、充電制御回路、充放電制御回路及び半導体装置
JP7345416B2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及びバッテリ装置
KR20050057693A (ko) 충방전 보호 회로
CN116930598A (zh) 电压检测电路、充电及充放电控制电路以及半导体装置
US11539227B2 (en)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circuit and battery device
JP2023149348A (ja) 電源端子オープン検出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