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7305A - 隱形拉鏈用滑件 - Google Patents

隱形拉鏈用滑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7305A
TW202037305A TW109103797A TW109103797A TW202037305A TW 202037305 A TW202037305 A TW 202037305A TW 109103797 A TW109103797 A TW 109103797A TW 109103797 A TW109103797 A TW 109103797A TW 202037305 A TW202037305 A TW 2020373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ull tab
main body
slider
ta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3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7993B (zh
Inventor
山岸宏次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7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7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99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8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6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locking spr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隱形拉鏈用滑件,目的是在拉片之倒伏姿勢時使主體之前後位置鎖定並在拉片之立起姿勢時使鎖定解除,儘可能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本發明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具備主體、拉片及鎖定構件。主體具備下翼板、上翼板、引導柱、從下翼板之左右向上方突出之一對側板、從一對側板之上端部向左右內側延伸之一對凸緣及從上翼板向上方***之***部。主體與鎖定構件協作而形成拉片安裝部。拉片安裝部具備左右貫穿之軸孔。軸孔之下表面包括***部之上表面,並且位於較一對凸緣之上表面更靠上方處。在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與一對凸緣之上下之間形成有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其將固定於一對鏈布之上側之一對布料收容,並且由***部左右隔開。

Description

隱形拉鏈用滑件
本發明係關於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係於布料之厚度方向之背面側隱藏滑件之主體,且於布料之厚度方向之表面側顯出滑件之拉片。
於拉鏈用滑件中存在具備自動停止功能者。具備自動停止功能之拉鏈用滑件有兩種。
其中第一種俗稱為自動滑件。該自動滑件係根據有無對拉片之拉拽操作而切換鎖定構件相對於一對鏈齒排之接觸及分離。藉由該切換限制主體向前後方向之移動或解除限制。更具體地,自動滑件有兩個功能。第一功能係藉由從拉片鬆手,鎖定構件與一對鏈齒排自動接觸,其結果,滑件之前後位置被鎖定,從而滑件難以移動。第二功能係藉由拉拽拉片,鎖定構件從一對鏈齒排分離,其結果,鎖定被解除,從而滑件容易移動。
另外,第二種具備自動停止功能之拉鏈用滑件俗稱為半自動滑件。該半自動滑件根據拉片相對於主體之姿勢切換鎖定構件相對於一對鏈齒排之接觸及分離。更具體地,半自動滑件之功能係與對拉片之拉拽操作無關地,於拉片相對於主體為倒伏姿勢時使滑件之前後位置鎖定、並在拉片相對於主體為立起姿勢時使鎖定解除。
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一種自動滑件。該自動滑件係於主體之上表面具備一對鏈布槽,因而係隱形拉鏈用滑件。更具體為如下所述。
該自動滑件具備:主體;鎖定構件,其能夠鎖定主體之前後位置並且相對於主體之上部沿前後固定;及拉片,其藉由主體與鎖定構件而安裝並且能夠前後轉動且能夠左右擺動。
主體之上部具備左右之凸緣、配置於左右之凸緣之間之上翼板、及形成於上翼板與左右之各凸緣之間之一對鏈布槽。鏈布於一對鏈布槽內穿過。鏈布以與凸緣之下表面、上表面對向之方式彎曲,並在與上表面對向之部分固定布料。而且,一對布料遮蓋主體之上表面之左右側部。因此,專利文獻1之自動滑件係隱形拉鏈用滑件。
另外,主體與鎖定構件協作而形成了拉片安裝部。而且,拉片安裝部係於其內側具備使拉片之連結環通過之孔。該孔之下表面構成為較凸緣之上表面低。另外,於凸緣之上方隔著鏈布配置布料。而且,當拉拽拉片欲使滑件移動時,連結環被提起且浮至較凸緣之上表面更靠上方,一對布料不會因拉片(連結環)而損傷。
專利文獻2、3中揭示了一種半自動滑件。該半自動滑件係於主體左右之側面具備鏈布槽,從而並非隱形拉鏈用滑件。更具體為如下所述。
該半自動滑件具備:主體;能夠以軸為中心而前後轉動之拉片;及固定於主體之上部中之前部並且藉由軸之凸輪部向上下位移之鎖定構件。另外,主體於上下對向之上翼板與下翼板之左右緣部彼此之間、即左右之側面具備鏈布槽。而且,一對鏈布在鏈布槽內穿過,於相對於一對鏈布而言較鏈布槽靠左右外側處固定一對布料。這樣,主體之整個上表面在一對布料之間露出,完全沒有藉由布料將主體之上表面遮住,因此,專利文獻2、3所揭示之半自動滑件並非隱形拉鏈用滑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627337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6125013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6/092637號
如上上述,專利文獻2、3所揭示之滑件係半自動滑件,但並非用於隱形拉鏈。另外,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滑件如上上述係自動滑件,而非半自動滑件。於是,本案發明人著手進行了如下隱形拉鏈用滑件之開發,該隱形拉鏈用滑件係保持半自動滑件之功能(與對拉片之拉拽操作無關地,於拉片相對於主體為倒伏姿勢時使滑件之前後位置鎖定、並於拉片相對於主體為立起姿勢時使鎖定解除之功能)。
順便嘗試考慮將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滑件之主體及鎖定構件與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滑件之拉片單純進行組合而形成滑件之情況。這樣,該情形時的滑件雖然會成為隱形拉鏈用滑件,但由於拉片總是與一對布料接觸,故一對布料容易損傷。即,於專利文獻1之滑件中,拉片安裝部之孔之下表面較凸緣之上表面低。這樣,當欲將軸之下表面按抵於拉片安裝部之孔之下表面時鎖定構件發揮作用,因此,包括軸在內之拉片向一對凸緣靠近並與一對布料接觸。
本發明之隱形拉鏈用滑件係考慮了上述情況而創制,其目的在於保持半自動滑件之功能之同時儘可能地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
本發明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具備主體、拉片、及鎖定構件。主體引導左右對向之一對鏈布及一對鏈齒排。一對鏈齒排係相對於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側緣部中之折回至下側之一對鏈布折回部固定於下側。另外,主體具備下翼板、在下翼板之前部與其對向之上翼板、將上翼板與下翼板接合之引導柱、從下翼板之左右兩端部向上方突出之一對側板、從一對側板之上端部向左右內側延伸之一對凸緣、及從上翼板向上方***之***部。 拉片藉由相對於主體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限制主體向前後之移動,並且藉由立起姿勢將對主體向前後移動之限制解除。另外,拉片具備軸,該軸具有與鎖定構件卡合之凸輪部。 鎖定構件藉由相對於一對鏈齒排接觸而鎖定主體之前後位置,並且與主體協作而維持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及立起姿勢。 而且,主體與鎖定構件協作而形成拉片安裝部。拉片安裝部具備支持軸並且左右貫穿之軸孔。軸孔之下表面包括***部之上表面,並且位於較一對凸緣之上表面靠上方處。 而且,於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與一對凸緣之上下之間形成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將固定於一對鏈布之上側之一對布料收容,並且藉由***部而左右隔開。
另外,相對於一對凸緣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期望為如下。 即,相對於一對凸緣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係在相對於拉片之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
另外,主體期望為如下。 即,主體在一對凸緣與上翼板之間具備鏈布槽之一對分支路。而且,相對於一對分支路之正上方範圍係在相對於拉片之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
另外,主體、鎖定構件、拉片安裝部期望為如下。 即,主體具備從***部前後隔開間隔地向上方突出之前安裝柱及後安裝柱。另外,鎖定構件架設於前安裝柱與後安裝柱。而且,拉片安裝部藉由鎖定構件、前安裝柱、後安裝柱及***部之協作而形成。
另外,具體而言,拉片除了軸之外亦具備從軸之兩端部沿以軸為中心之半徑方向延伸之一對桿部、及將一對桿部在與軸相反之一側接合之捏持部。而且,不管拉片是否具備從一對桿部相對於軸向與捏持部相反之一側分別突出之突出部均可,但為了在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儘可能減小拉片向左右方向之傾斜,期望為如下。 即,拉片具備從一對桿部相對於軸向與捏持部相反之一側分別突出之一對突出部。而且,一對突出部在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夾著前安裝柱,並在拉片向左右方向傾斜之情形時與前安裝柱相碰觸。
另外,不管拉片是否能夠保持向前側之倒伏姿勢均可,但為了儘可能地抑制拉片對布料造成之損傷,期望為如下。 即,***部在較軸孔靠前側處具備相對於前安裝柱呈階差狀伸出之階差部。而且,階差部與成為了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相碰觸而固定拉片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
另外,不管凸輪部與軸孔在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是否進行面接觸均可。但是,若想要由凸輪部與軸孔以外之部分維持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則由於滑件大型化而並不理想。因此,為了使滑件小型化而儘可能地縮小相對於一對布料顯出在表側之部分,期望為如下。 即,凸輪部與軸孔分別具備在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進行面接觸之平面部。
另外,於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拉片可包括位於較軸孔之下表面更靠下方之部分,但為了儘可能地擴大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之上下方向之尺寸,期望為如下。 即,拉片在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位於較軸孔之下表面更靠上方處。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滑件在上翼板之上具備***部,並藉由***部使軸孔之下表面位於較一對凸緣之上表面靠上方處,因此,例如與使軸孔之下表面位於較一對凸緣之上表面靠下方處之滑件相比,拉片難以與一對布料接觸,可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
另外,本發明之滑件中,於相對於一對凸緣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內,於相對於拉片之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於該情形時,例如與***部伸出至相對於一對凸緣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之情況相比,拉片難以與一對布料接觸,能夠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
另外,本發明之滑件中,於相對於一對分支路之正上方範圍內,於相對於拉片之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於該情形時,例如與***部伸出至相對於一對分支路之正上方範圍之情況相比,拉片難以與一對布料接觸,可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
另外,本發明之滑件中,於拉片具備一對突出部之情形時,由於在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一對突出部夾著前安裝柱,因此能夠儘可能地減小拉片向左右方向之傾斜,拉片之倒伏姿勢變得穩定。
另外,本發明之滑件中,於***部具備階差部之情形時,由於在拉片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能夠保持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故能夠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
另外,本發明之滑件中,凸輪部與軸孔分別具備在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進行面接觸之平面部,於該情形時,例如與在凸輪部與軸孔以外之部分具備維持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部分之滑件相比,能夠使滑件小型化而儘可能地縮小相對於一對布料顯出在表側之部分。
另外,本發明之滑件中,使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位於較軸孔之下表面更靠上方處,於該情形時,例如與使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包括位於較軸孔之下表面更靠下方之部分之滑件相比,能夠儘可能地擴大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之上下方向之尺寸,能夠更加抑制一對布料之損傷。
如圖5所示,隱形拉鏈1具備一對拉鏈鏈帶2、2及使一對拉鏈鏈帶2、2開閉之滑件3。
一對拉鏈鏈帶2、2具備對向之一對鏈布4、4及分別固定於一對鏈布4、4之對向之側緣部之一對鏈齒排5、5。順便說一下,於圖示例中,鏈齒排5將單絲彎曲成線圈狀並使與該線圈之一圈相當之鏈齒多個連續。
另外,圖5所示之隱形拉鏈1使一對鏈布4、4之對向之側緣部折回,並在該折回部分固定有一對鏈齒排5、5。更具體而言,一對鏈布4、4與長度方向及厚度方向正交。而且,一對鏈布4、4具備表側之一對鏈布本體4a、4a及與一對鏈布本體4a、4a中之對向之側緣部連續並且折回至背側之一對鏈布折回部4b、4b。而且,於鏈布折回部4b之背面側藉由未圖示之縫線固定有鏈齒排5。
另外,隱形拉鏈1之安裝對象即一對布料6、6將其對向之側緣部向背側折回並藉由未圖示之縫線固定於一對鏈布本體4a、4a之表側。更具體而言,一對布料6、6具備對向之表側之一對布料本體6a、6a及與一對布料本體6a、6a中之對向之側緣部連續並且折回至背側之一對布料折回部6b、6b。
以下,利用相互正交之三條直線方向來決定方向。 第1直線方向係使一對拉鏈鏈帶2、2對向之方向,換言之係一對鏈齒排5、5對向之方向,稱為左右方向。順便說一下,拉鏈鏈帶2(鏈布4)係以表背重疊之方式折回之帶狀,其帶寬方向為左右方向。左右方向是指圖5之左右方向。 第2直線方向係一對拉鏈鏈帶2、2之長度方向,換言之係拉鏈鏈帶2之延長方向,稱為前後方向。 前方向是指在閉合一對拉鏈鏈帶2、2時(使一對鏈齒排5、5嚙合時)使滑件3移動之方向。前方向是指相對於圖5之紙面正交之方向中之朝向裏側之方向。 後方向是指在打開一對拉鏈鏈帶2時(使一對鏈齒排5、5分離時)使滑件3移動之方向。後方向是指相對於圖5之紙面正交之方向中之朝向近前之方向。 第3直線方向係拉鏈鏈帶2之厚度方向,換言之係鏈布4之厚度方向,稱為上下方向。上方向是指圖5之上方向。下方向是指圖5之下方向。
如圖1或圖5所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滑件3具備:主體7,其引導一對鏈布折回部4b、4b與一對鏈齒排5、5;鎖定構件8,其能夠相對於一對鏈齒排5、5接觸及分離,且藉由與一對鏈齒排5、5接觸鎖定主體7之前後位置;及拉片9,其藉由鎖定構件8與主體7以能夠在前後方向上轉動之方式安裝於主體7。
拉片9具備:軸91;在軸91之延伸方向上對向並且從軸91之兩端部沿其半徑方向延伸之一對桿部92、92;將一對桿部92、92在與軸91相反之一側接合並且供在操作時捏住之捏持部93;及從一對桿部92、92相對於軸91向與捏持部93相反之一側分別突出之一對突出部94、94。如圖8所示,拉片9在到達了轉動範圍之前側之極限位置時,成為相對於主體7倒伏且穩定之姿勢、即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並成為相對於軸91側而捏持部93側位於上方之傾斜狀態。另外,如圖4所示,拉片9在到達了轉動範圍之向後側之極限位置時,成為相對於主體7倒伏且穩定之姿勢、即向後側之倒伏姿勢。另外,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9係相對於前後方向平行之狀態。另外,如圖6、7所示,拉片9在轉動範圍之中途成為相對於主體7立起且穩定之姿勢、即立起姿勢。
如圖4所示,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桿部92與突出部94為軸91之下端91B以上之高度。另外,如圖2所示,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捏持部93之下端93B位於較拉片9之下端9B更靠上方處。 另外,如圖8所示,於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桿部92之一部分與突出部94之一部分為較軸91之下端91B低之高度。另外,如圖1所示,一對桿部92、92、軸91、捏持部93協作而成為環狀。而且,於環狀之內側形成貫穿孔9a。
軸91為拉片9轉動時之中心並沿左右方向延伸。軸91將其長度方向(左右方向)之中間部設為與鎖定構件8卡合之凸輪部91a。另外,軸91將對於凸輪部91a位於左右兩側之部分設為在拉片9轉動時支持於後述之拉片安裝部31之軸孔32內之一對軸本體部91b、91b。凸輪部91a具有對於軸91之中心線並非恆定之外周。另外,如圖4所示,凸輪部91a在其外周面具備凸輪凹部91c,該凸輪凹部91c對於將一對軸本體部91b、91b之外周面延長得到之假想面在軸91之半徑方向上凹陷。
如圖1~5所示,主體7具備:下翼板71;在下翼板71之前部與下翼板71之寬度中央部對向之上翼板72;將上翼板72與下翼板71接合並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之引導柱73;從下翼板71之左右兩端部向上方突出之一對側板74、74;從一對側板74、74之上端以向左右內側靠近之方式延伸之一對凸緣75、75;從上翼板72向上方***之***部76;及從***部76在前後隔開間隔地向上方突出之前安裝柱77及後安裝柱78。此外,主體7中之具備下翼板71、上翼板72、引導柱73、一對側板74、74與一對凸緣75、75之部分亦被稱為主體部,係配置於一對布料6、6之背側之部分。
另外,主體7作為空間部而在其前後面具備沿前後方向貫穿並且供一對鏈齒排5、5通過之鏈齒路7a,並在其上面具備以沿前後方向貫穿之狀態與鏈齒路7a相通並且供一對鏈布4、4通過之鏈布槽7b。 鏈齒路7a具備:在主體7之前部左右分支之一對分支路7c、7c;及在主體7之後部由一對分支路7c、7c合流成一條之合流路7d。 如圖9所示,鏈布槽7b亦具備:在主體7之前部左右分支之一對分支路7e、7e;及在主體7之後部由一對分支路7e、7e合流成一條之合流路7f。
另外,主體7與鏈齒排5之關係如下。如圖5所示,下翼板71之上表面引導一對鏈齒排5、5之下側。一對側板74、74之內側面(左右對向之面)引導一對鏈齒排5、5之左右外側。引導柱73之側面引導一對鏈齒排5、5之左右內側。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引導一對鏈布本體4a、4a之下側。順便說一下,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為水平面。另外,一對鏈齒排5、5之上側(上表面)在左右外側固定有一對鏈布折回部4b、4b,而在左右內側什麼也沒有固定。而且,一對凸緣75、75之下表面引導一對鏈布折回部4b、4b之上側,上翼板72之下表面引導一對鏈齒排5、5之上側。另外,上翼板72之下表面位於較一對凸緣75、75之下表面更靠下方處。這樣,由於主體7引導一對鏈齒排5、5與一對鏈布折回部4b、4b,故在滑件3內滑動之一對拉鏈鏈帶2、2之姿勢穩定。 另外,當俯視時,如圖9所示,於一對凸緣75、75之後部之間形成有鏈布槽7b之合流路7f,於一對凸緣75、75之前部與上翼板72之間形成有鏈布槽7b之一對分支路7e、7e。
上翼板72沿前後方向延伸。如圖9所示,上翼板72之前部相對於一對凸緣75、75位於前側。另外,上翼板72之後部向引導柱73之後方延伸,存在於一對凸緣75、75之間且鏈布槽7b之一對分支路7e、7e之間。如圖4所示,上翼板72之下表面(下端72B)位於較一對凸緣75、75之下表面(下端75B)更靠下方處。另外,由於上翼板72與***部76上下連續,故無法視覺辨認上翼板72與***部76之邊界,但為了方便起見而設為上翼板72之上表面(上端72T)之高度與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上端75T、75T)一致。相對於如此之上翼板72之上表面向上側***者係***部76。因此,***部76係相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位於上側之部分,且係相對於後述之軸孔32之下表面位於下側且包括該下表面之部分。
如圖5所示,***部76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於一對凸緣75、75之間。更具體而言,***部76形成於上翼板72之左右兩端之範圍內。換言之,***部76相對於鏈布槽7b之一對分支路7e、7e形成於左右內側之範圍。另外,如圖4所示,前安裝柱77從***部76之上表面之前部突出,後安裝柱78從***部76之上表面之後部突出。另外,如圖1、5所示,前安裝柱77與後安裝柱78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於***部76之左右兩端之範圍內,更具體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中形成於較***部76之左右兩端更靠內側處。 另外,如圖7所示,於拉片9之立起姿勢之情形時,***部76形成為隔著間隙夾在拉片9之一對突出部94、94之間。因此,當欲使立起姿勢之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時,一對突出部94、94中之一者會與***部76相碰觸而對其進行阻止。 另外,雖然並非***部76,但如圖1所示,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前安裝柱77形成為隔著間隙夾在拉片9之一對突出部94、94之間。因此,即使欲使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一對突出部94、94中之一者亦會與前安裝柱77相碰觸而對其進行阻止。 另外,雖然並非***部76,但在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前安裝柱77形成為隔著間隙夾在拉片9之一對桿部92、92之間。因此,即使欲使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一對桿部92、92亦會與前安裝柱77相碰觸而對其進行阻止。 另外,如圖4所示,前安裝柱77在前方向上形成於較***部76之前端更靠後側處。因此,***部76具備相對於前安裝柱77向前側呈階差狀伸出之階差部76a。階差部76a在較前安裝柱77更靠前側處相比於軸孔32之下表面而***。另外,如圖2所示,階差部76a相對於前安裝柱77在左右兩側亦呈階差狀伸出。而且,階差部76a相對於前安裝柱77與後安裝柱78之間之部分亦呈階差狀向左右兩側伸出。 而且,於階差部76a載置倒伏於前側之拉片9。階差部76a之較前安裝柱77更靠前側之部分形成得最高,倒伏於前側之拉片9與該前側之部分接觸,由此拉片9之轉動範圍之向前側之極限位置固定,且拉片9變成向前側之倒伏姿勢。
如圖1、4所示,前安裝柱77在其上表面之寬度中央部具備收容鎖定構件8之前部之前收容槽77a。前安裝柱77具備:形成前收容槽77a之底面之前底部77b;形成前收容槽77a之左右側面並且對於前底部77b從左右兩側向上方突出之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及從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之上端以靠近之方式向左右內側分別突出並且從上方將鎖定構件8之前部覆蓋之一對前凸部77d、77d。
後安裝柱78在其上表面之寬度中央部具備收容鎖定構件8之後部之後收容槽78a。後安裝柱78具備:形成後收容槽78a之底面之後底部78b;形成後收容槽78a之左右側面並且對於後底部78b從左右兩側向上方突出之一對後方側壁部78c、78c;及從一對後方側壁部78c、78c之上端以靠近之方式向左右內側分別突出之一對後凸部78d、78d。
***部76、前安裝柱77與後安裝柱78協作而形成沿左右方向貫穿並且向上方向開口之開口部(省略符號)。順便說一下,如圖1、2所示,該開口部之上側被架設於前安裝柱77之上部與後安裝柱78之上部之鎖定構件8覆蓋。而且,藉由開口部與鎖定構件8形成將拉片9安裝(連結)到主體7之拉片安裝部31。
拉片安裝部31在側視時為環狀,於該環狀之內側具備對拉片9之軸91進行支持之軸孔32。軸孔32沿左右方向貫穿。
另外,如圖4所示,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為了使該倒伏姿勢穩定,軸孔32與凸輪部91a分別具備進行面接觸之平面部32a、91d。軸孔32之平面部32a係軸孔32之下表面,且係前安裝柱77與後安裝柱78之間之上表面。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係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之下表面部。而且,軸孔32之平面部32a與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係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平面。
另外,軸孔32之下表面(***部76之上表面)係供拉片9之軸91(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載置之面。此外,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拉片9之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軸91之下端91B)與***部76之上表面(上端76T)重疊載置。而且,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9之下端係軸91。因此,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9位於較軸孔32之下表面更靠上方處。順便說一下,考慮到操作性,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下之拉片9之捏持部93位於較軸91之下表面更靠上方處。因此,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捏持部93之下端93B位於較拉片9之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更靠上方處。另外,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藉由捏持部93之下端93B定義以下假想線,該假想線係與拉片9之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之下端91B水平之線,且位於較拉片9之凸輪部91a之平面部91d之下端91B更靠上方處。於該假想線與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間形成有後述之布料收容空間部33。
另外,凸輪部91a具備另一個平面部91e,該平面部91e在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相對於平面部91d位於前側。該平面部91e係與前後方向正交之平面,如圖6所示使拉片9之立起姿勢穩定。
這樣,於拉片9之立起姿勢及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藉由軸孔32與凸輪部91a進行面接觸,其姿勢穩定,並由鎖定構件8維持該穩定之姿勢。
另外,如圖4所示,軸孔32之下表面係***部76之上表面,且位於較凸緣75之上表面更靠上方處。換言之,***部76形成為具有其上表面(軸孔32之下表面)位於較凸緣75之上表面更靠上方處般之厚度。如圖5所示,於一對凸緣75、75與拉片9之間,以對於***部76分隔於左右兩側之狀態形成有收容一對布料6、6之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
如圖5所示,布料收容空間部33之上限位置藉由拉片9之下表面固定。布料收容空間部33之下限位置藉由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與鏈布槽7b之一對分支路7e、7e之上表面而固定。此外,一對分支路7e、7e之上表面之高度與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上端75T)一致。布料收容空間部33之左右方向之內側之極限位置藉由***部76之左右方向之側面而固定。順便說一下,布料收容空間部33之左右方向之外側之極限位置並不固定。
而且,相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5R、75R係在相對於拉片9之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換言之,該正上方範圍75R、75R在一對凸緣75、75之上端75T與拉片9之下端9B之間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因此,存在於相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5R、75R內之有形物體僅是拉片9。因此,於未將滑件3安裝於拉鏈鏈帶2時,於使拉片9倒伏於後側之狀態下,於正上方範圍75R、75R內拉片9與凸緣75、75之上表面相對。另外,***部76不存在於相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5R、75R。 另外,如圖7所示,相對於一對分支路7e、7e之正上方範圍7R、7R在相對於拉片9之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這是因為如上述般***部76形成於上翼板72之左右兩端之範圍內。因此,存在於相對於一對分支路7e、7e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R、7R內之有形物體僅係拉片9。另外,***部76不存在於相對於一對分支路7e、7e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R、7R。
另外,由於相對於凸緣75在上側配置鏈布本體4a,故在布料收容空間部33除了布料6之外亦收容鏈布本體4a。更具體而言,於布料收容空間部33收容有對向之側緣部向背側折回而成為雙層之布料6與位於凸緣75之上表面側之鏈布本體4a。 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之上下間隔係拉片9與一對凸緣75、75之間之上下間隔,其最短距離期望設定為2 mm以上。順便說一下,如圖7所示,於拉片9之立起姿勢之情形時,一對突出部94、94位於較軸91更靠下方處;如圖4所示,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軸91之下端91B、一對桿部92、92之下端及一對突出部94、94之下端均為相同高度;如圖8所示,於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一對突出部94、94之下端及一對桿部92、92之下端位於較軸91之下端91B更靠下方處。期望的是,不管是哪種姿勢,布料收容空間部33均設定為2 mm以上。順便說一下,於本實施形態中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左右對稱。 另外,為了儘可能地增大布料收容空間部33,如圖5所示,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之一對桿部92、92在下表面中之與軸91相反一側之部分分別具備隨著遠離軸91而趨向上方之第1斜面95、95。另外,雖未圖示,但第1斜面95亦與突出部94連續地形成。 另外,為了儘可能地增大布料收容空間部33,如圖7所示,拉片9之立起姿勢之情形時之一對突出部94、94在下表面中之與軸91相反一側之部分分別具備隨著遠離軸91而趨向上方之第2斜面96、96。一對第2斜面96、96亦與一對桿部92、92連續地形成。
鎖定構件8如上述般藉由相對於一對鏈齒排5、5接觸而鎖定主體7相對於一對鏈齒排5、5之前後位置,反之,鎖定構件8藉由相對於一對鏈齒排5、5分離而解除主體7相對於一對鏈齒排5、5之前後位置之鎖定。另外,鎖定構件8係將金屬板彎曲成特定形狀而成,係所謂之板簧。如圖4所示,鎖定構件8具備:上下對向之上板81及下板82;將上板81之前端與下板82之前端彼此接合之接合板83;從上板81之後端向下方延伸並且***至後安裝柱78之後收容槽78a之後部之***板84;及從下板82之後端向下方延伸之爪板85。
接合板83係彎曲成朝向前方鼓起之形狀,更具體而言彎曲成圓弧狀。
上板81具有與連結其前後方向之兩端之假想直線相比前後方向之中間位於更上方之形狀。另外,上板81從側面來看係彎曲之板。更具體而言,從側面來看,上板81將其前後方向之全長中之前部與後部設為直線部,並將其前後方向之中間部設為以相對於前後之直線部彎曲之狀態平滑地連續之彎曲部。另外,後部之直線部位於較將前部之直線部朝向後方延長所得之假想直線更靠下側處。另外,相對於彎曲部之前後兩端之切線方向與前後之直線部之延伸方向一致。 上板81之前部收容於前收容槽77a,其左右兩側與下側由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支持,其上側由一對前凸部77d、77d按壓。為了支持上板81之下側,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之下部為相對於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之上部以向左右內側靠近之方式分別伸出之一對擱板部77e、77e。在一對擱板部77e、77e之上載置上板81。 順便說一下,上板81之上側不僅被一對前凸部77d、77d按壓,亦被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按壓。因此,如圖5所示,一對前方側壁部77c、77c之上端部相對於與其相比之下側以從上方覆蓋上板81之狀態彎曲。
下板82亦具有與連結其前後方向之兩端之假想直線相比前後方向之中間位於更上方之形狀。另外,下板82從側面來看係彎折之板。更具體而言,從側面來看,下板82將其前後方向之前部與後部設為直線部,並使前部之直線部與後部之直線部以彎折之狀態連續。下板82之前部之直線部隨著趨向前方而趨向下方。下板82之後部之直線部隨著趨向後方而趨向下方。另外,下板82載置於拉片9之軸91之凸輪部91a之上,並藉由其復原力從上方按壓凸輪部91a。 另外,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下板82從上方按壓軸91之上表面即凸輪凹部91c,使軸91進而使拉片9之倒伏姿勢穩定。再者,於拉片9之姿勢係向後側之倒伏姿勢與立起姿勢之間之姿勢之情形時,下板82藉由其復原力從上方按壓凸輪部91a,從而將拉片9壓成向後側之倒伏姿勢。此外,即使在拉片9之立起姿勢及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下板82亦藉由其復原力從上方按壓凸輪部91a,從而使立起姿勢及向前側之倒伏姿勢穩定。
爪板85之頂端部(下部)突入至主體7之鏈齒路7a。因此,於後安裝柱78、***部76及上翼板72形成有與後收容槽78a及鏈齒路7a(合流路7d)相通並且沿上下方向貫穿之爪孔7h。爪孔7h內收容爪板85。 另外,根據鎖定構件8之下板82與軸91之凸輪部91a之卡合方式,爪板85之頂端部突入至鏈齒路7a內之量(長度)會發生變化。 如圖4所示,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爪板85之頂端部會很深地***至鏈齒路7a內,並***至未圖示之鏈齒排且與其接觸,由此,將主體7相對於一對鏈齒排之前後位置鎖定,從而限制滑件3向前後方向之移動。 如圖6所示,於拉片9之立起姿勢之情形時,爪板85之頂端部以不***之方式與鏈齒路7a分離並收容於爪孔7h,由此,將對主體7相對於一對鏈齒排之前後位置之鎖定解除,從而解除對滑件3向前後方向移動之限制。 如圖8所示,於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爪板85之頂端部以不***之方式與鏈齒路7a分離並收容於爪孔7h,由此,將對滑件3向前後方向移動之限制解除。
***板84收容於後收容槽78a中之相對於爪孔7h之後方之位置。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之滑件3具有以下效果。 滑件3根據拉片9對於主體7之立起姿勢、向前側之倒伏姿勢及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來限制主體7向前後方向之移動或解除該限制。另外,如圖4、5所示,滑件3在上翼板72之上具備***部76,由此擴大了拉片9與一對凸緣75、75之上下間隔。而且,滑件3將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在拉片9與一對凸緣75、75之上下之間藉由***部76左右隔開,因此,對於一對布料6、6在表側顯出拉片9、前安裝柱77、後安裝柱78及鎖定構件8。 另外,滑件3以藉由***部76使軸孔32之下表面位於較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更靠上方處的方式形成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因此,例如與使軸孔之下表面位於較一對凸緣之上表面更靠下方處之滑件相比,拉片9難以與一對布料6、6接觸,能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另外,拉片9不與一對布料6、6接觸會防止滑件3向前後方向移動之限制被解除。假如拉片9與一對布料6、6接觸,則拉片9向立起姿勢接近,爪板85之頂端部不再向鏈齒路7a突出,滑件3向前後方向移動之限制被解除。
另外,於滑件3中,於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5R、75R內,對於拉片9於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因此,例如與***部76伸出至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5R、75R之情況相比,拉片9難以與一對布料6、6接觸,能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更具體而言,於滑件3中,於對於一對分支路7e、7e之正上方範圍內,對於拉片9於下側僅具備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因此,例如與***部76伸出至對於一對分支路7e、7e之正上方範圍7R、7R之情況相比,拉片9難以與一對布料6、6接觸,能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
另外,滑件3之凸輪部91a與軸孔32分別具備在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進行面接觸之平面部91d、32a,因此,例如與在凸輪部91a與軸孔32以外之部分具備維持拉片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部分之滑件相比,能夠使滑件3小型化而儘可能地縮小對於一對布料6、6顯出在表側之部分。
另外,滑件3使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9位於較軸孔32之下表面更靠上方處,因此,例如與使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拉片(更具體而言為拉片之下表面)包括位於較軸孔32之下表面更靠下方之部分之滑件相比,能夠儘可能地擴大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之上下方向之尺寸,拉片9難以與一對布料6、6接觸,其結果,能夠更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而且,由於藉由一對第1斜面95、95擴大了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故能夠更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
另外,滑件3中,於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一對突出部94、94隔著間隙夾著前安裝柱77,因此,當使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時,一個突出部94會與前安裝柱77相碰觸,由此,能夠儘可能地減小拉片9向左右方向之傾斜,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變得穩定。
另外,如圖7所示,滑件3中,於拉片9之立起姿勢之情形時,拉片9之一對突出部94、94隔著間隙夾著***部76,因此,當欲使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時,一個突出部94會與***部76相碰觸,由此,能夠儘可能地減小拉片9向左右方向之傾斜,拉片9之立起姿勢變得穩定。
另外,滑件3中,於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拉片9載置於階差部76a之上,因此,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穩定,且能夠保持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從而能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而且,由於藉由一對第2斜面96、96擴大了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故能夠更加抑制一對布料6、6之損傷。 另外,滑件3中,於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拉片9之前端部位於較軸91之下端更靠上方處,因此,拉片9之前端部較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高,從而容易操作拉片9。 另外,滑件3中,於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拉片9之一對桿部92、92隔著間隙夾著前安裝柱77,因此,當欲使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時,一對桿部92、92會與前安裝柱77相碰觸,由此,能夠儘可能地減少拉片9向左右方向之傾斜,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變得穩定。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能夠適當變更。例如,滑件3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將鎖定構件8之前部與後部這兩者固定於主體7,且僅由拉片安裝部31支持拉片9,但本發明中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以將鎖定構件之前部固定於主體,並且將後部以能夠沿上下方向位移之方式保持,並藉由對於拉片安裝部形成於左右之一對加強部與拉片安裝部支持拉片。在該情形時,鎖定構件並不是以上下對向之方式彎曲,而是從主體之前部朝向後部在上下方向上彎曲。另外,於該情形時,拉片安裝部由***部與鎖定構件形成。另外,於該情形時,各加強部在對於拉片安裝部之左側或右側具備以前後隔開間隔之方式從上翼板向上方突出之一對柱部。而且,於將拉片安裝於主體之前之階段中,一對柱部之上部之間隔比軸之直徑分離得更開,由此,能夠將軸對於一對柱部從上方落下並***。另外,於將軸對於一對柱部***後之階段中,藉由使一對柱部之上部以相互靠近之方式塑性變形,一對柱部之上部之間隔與軸之直徑相比變窄,由此,使軸無法對於一對柱部向上方移動。
1:隱形拉鏈 2:拉鏈鏈帶 3:滑件 4:鏈布 4a:鏈布本體 4b:鏈布折回部 5:鏈齒排 6:布料 6a:布料本體 6b:布料折回部 7:主體 7a:鏈齒路 7b:鏈布槽 7c、7e:分支路 7d、7f:合流路 7h:爪孔 7R:對於分支路之正上方範圍 8:鎖定構件 9:拉片 9a:貫穿孔 9B:拉片之下端 31:拉片安裝部 32:軸孔 32a:平面部 33:布料收容空間部 71:下翼板 72:上翼板 72T:上翼板之上端 72B:上翼板之下端 73:引導柱 74:側板 75:凸緣 75B:凸緣之下端 75R:對於凸緣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 75T:凸緣之上端 76:***部 76T:***部之上端 76a:階差部 77:前安裝柱 77a:前收容槽 77b:前底部 77c:前方側壁部 77d:前凸部 77e:擱板部 78:後安裝柱 78a:後收容槽 78b:後底部 78c:後方側壁部 78d:後凸部 81:上板 82:下板 83:接合板 84:***板 85:爪板 91:軸 91a:凸輪部 91b:軸本體部 91c:凸輪凹部 91d、91e:平面部 91B:軸之下端(凸輪部之平面部之下端) 92:桿部 93:捏持部 93B:捏持部之下端 94:突出部 95:第1斜面 96:第2斜面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隱形拉鏈用滑件之俯視圖。 圖2係表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隱形拉鏈用滑件之右側視圖。 圖3係表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隱形拉鏈用滑件之前視圖。 圖4是圖1之IV-IV線剖視圖。 圖5是圖1之V-V線剖視圖。 圖6係表示拉片之立起姿勢之剖視圖。 圖7是圖6之VII-VII線剖視圖。 圖8係表示拉片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剖視圖。 圖9係表示組裝前之主體之俯視圖。
1:隱形拉鏈
2:拉鏈鏈帶
3:滑件
4:鏈布
4a:鏈布本體
4b:鏈布折回部
5:鏈齒排
6:布料
6a:布料本體
6b:布料折回部
7:主體
7a:鏈齒路
7b:鏈布槽
7c、7e:分支路
8:鎖定構件
9:拉片
9B:拉片之下端
31:拉片安裝部
32:軸孔
33:布料收容空間部
71:下翼板
72:上翼板
73:引導柱
74:側板
75:凸緣
75R:相對於凸緣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
75T:凸緣之上端
76:***部
77:前安裝柱
77c:前方側壁部
77d:前凸部
91:軸
91a:凸輪部
91b:軸本體部
92:桿部
95:第1斜面

Claims (8)

  1. 一種隱形拉鏈用滑件,其特徵在於具備: 主體(7),其引導左右對向之一對鏈布(4、4)與一對鏈齒排(5、5),該一對鏈齒排(5、5)對於一對該鏈布(4、4)之對向之側緣部中的折回至下側之一對鏈布折回部(4b、4b)固定於下側; 拉片(9),其藉由對於上述主體(7)向後側之倒伏姿勢限制上述主體(7)向前後之移動,並且藉由立起姿勢將對上述主體(7)向前後移動之限制解除;及 鎖定構件(8),其藉由對於一對上述鏈齒排(5、5)接觸而鎖定上述主體(7)之前後位置,並且與上述主體(7)協作而維持上述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及立起姿勢, 上述主體(7)具備下翼板(71)、在上述下翼板(71)之前部與其對向之上翼板(72)、將上述上翼板(72)與上述下翼板(71)接合之引導柱(73)、從上述下翼板(71)之左右兩端部向上方突出之一對側板(74、74)、從一對上述側板(74、74)之上端部向左右內側延伸之一對凸緣(75、75)、及從上述上翼板(72)向上方***之***部(76), 上述拉片(9)具備軸(91),該軸(91)具有與上述鎖定構件(8)卡合之凸輪部(91a), 上述主體(7)與上述鎖定構件(8)協作而形成拉片安裝部(31), 上述拉片安裝部(31)具備支持上述軸(91)並且沿左右方向貫穿之軸孔(32), 上述軸孔(32)之下表面包括上述***部(76)之上表面,並且位於較一對上述凸緣(75、75)之上表面更靠上方處, 在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上述拉片(9)與一對上述凸緣(75、75)之上下之間形成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該一對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將固定於一對上述鏈布(4、4)之上側之一對布料(6、6)收容,並且藉由上述***部(76)而左右隔開。
  2. 如請求項1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對於一對凸緣(75、75)之上表面之正上方範圍(75R、75R)係對於上述拉片(9)於下側僅具備一對上述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
  3. 如請求項2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上述主體(7)於上述一對凸緣(75、75)與上述上翼板(72)之間具備鏈布槽(7b)之一對分支路(7e、7e), 對於一對上述分支路(7e、7e)之正上方範圍(7R、7R)係對於上述拉片(9)於下側僅具備一對上述布料收容空間部(33、33)。
  4. 2或3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上述主體(7)具備從上述***部(76)在前後隔開間隔地向上方突出之前安裝柱(77)及後安裝柱(78), 上述鎖定構件(8)架設於上述前安裝柱(77)與上述後安裝柱(78), 上述拉片安裝部(31)藉由上述鎖定構件(8)、上述前安裝柱(77)、上述後安裝柱(78)及上述***部(76)之協作而形成。
  5. 如請求項4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上述拉片(9)具備從上述軸(91)之兩端部沿以上述軸(91)為中心之半徑方向延伸之一對桿部(92、92)、將一對上述桿部(92、92)在與上述軸(91)相反之一側接合之捏持部(93)、及從一對上述桿部(92、92)對於上述軸(91)向與上述捏持部(93)相反之一側分別突出之一對突出部(94、94), 一對上述突出部(94、94)係於上述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夾著上述前安裝柱(77),並於上述拉片(9)向左右方向傾斜之情形時與上述前安裝柱(77)相碰觸。
  6. 如請求項4或5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上述***部(76)係於較上述軸孔(32)更靠前側處具備對於上述前安裝柱(77)呈階差狀伸出之階差部(76a),上述階差部(76a)與成為了向前側之倒伏姿勢之上述拉片(9)相碰觸而固定拉片(9)之向前側之倒伏姿勢。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上述凸輪部(91a)與上述軸孔(32)分別具備在上述拉片(9)之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進行面接觸之平面部(91d、32a)。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隱形拉鏈用滑件,其中上述拉片(9)在向後側之倒伏姿勢之情形時位於較上述軸孔(32)之上述下表面更靠上方處。
TW109103797A 2019-02-07 2020-02-07 隱形拉鏈用滑件 TWI717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4350 WO2020161848A1 (ja) 2019-02-07 2019-02-07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WOPCT/JP2019/004350 2019-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7305A true TW202037305A (zh) 2020-10-16
TWI717993B TWI717993B (zh) 2021-02-01

Family

ID=7056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3797A TWI717993B (zh) 2019-02-07 2020-02-07 隱形拉鏈用滑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9393B2 (zh)
EP (1) EP3922125B1 (zh)
JP (1) JP7045491B2 (zh)
CN (2) CN111150181B (zh)
TW (1) TWI717993B (zh)
WO (1) WO2020161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5491B2 (ja) 2019-02-07 2022-03-31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1238A (en) * 1958-11-03 1961-12-05 Irving Constant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 and cloth article containing the same
US3138852A (en) * 1961-12-26 1964-06-30 Talon Inc Automatic lock slider assembling machine
US3099059A (en) * 1962-01-05 1963-07-30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Spring-locking slider for zipper fasteners
DE2540201C2 (de) * 1975-09-10 1979-05-31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Ag, Glarus (Schweiz) Reißverschluß
DE2636489C2 (de) 1976-08-13 1984-01-12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atriumbenzoat
JP3580337B2 (ja) 1997-02-28 2004-10-20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517536U (en) * 2001-05-30 2003-01-1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Slider structure of hidden zipper
JP4244024B2 (ja) 2004-07-05 2009-03-25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と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5099482B2 (ja) * 2007-06-19 2012-12-19 Tbカワシマ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CN101953547B (zh) * 2009-07-17 2012-03-21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锁式隐形拉头
TWI488593B (zh) * 2013-02-06 2015-06-21 Ykk Corp A slide fastener and a zipper having the slider
CN105377071B (zh) 2013-07-11 2018-06-0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JP6273371B2 (ja) 2014-08-21 2018-01-31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WO2016092637A1 (ja) 2014-12-09 2016-06-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スライダ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49377B (zh) * 2015-02-25 2020-08-14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CN206641468U (zh) * 2017-04-14 2017-11-17 Ykk株式会社 拉链的拉头
CN110944540B (zh) * 2017-07-19 2022-06-21 Ykk株式会社 滑动拉链的拉头
JP6518806B2 (ja) * 2018-03-09 2019-05-2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7045491B2 (ja) * 2019-02-07 2022-03-31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678981B (zh) * 2019-04-03 2019-12-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0181B (zh) 2022-12-06
EP3922125A4 (en) 2022-03-09
US20210361035A1 (en) 2021-11-25
EP3922125A1 (en) 2021-12-15
US11419393B2 (en) 2022-08-23
JP7045491B2 (ja) 2022-03-31
WO2020161848A1 (ja) 2020-08-13
CN211833155U (zh) 2020-11-03
JPWO2020161848A1 (ja) 2021-09-30
TWI717993B (zh) 2021-02-01
EP3922125B1 (en) 2024-01-10
CN111150181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90000984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자동 잠금 슬라이더
EP0861612B1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
JP4244024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と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1262115B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locking device
TWI477241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US20050278904A1 (en) Opener for slide fastener
TWI717993B (zh) 隱形拉鏈用滑件
EP2815672B1 (en) Slider assembly
MXPA01006208A (es) Corredera para cierre de cremallera con dispositivo de fijacion.
JPWO2011135706A1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48258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WO2018053095A1 (en) Link chain zipper device
JP4574668B2 (ja) ジッパー
CN103702583A (zh) 拉链用拉头
CN110944540B (zh) 滑动拉链的拉头
EP1396203A1 (en) A slide fastener
CN113438910B (zh) 拉链
US4202285A (en) Presser foot for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s
TW202406473A (zh) 拉鏈及拉鏈用之開合件
CN110785099A (zh) 拉链
CN219645186U (zh) 一种自锁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组件
WO2022172320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65205B (zh) Zipper with slider
TWI641336B (zh) 拉鏈用滑件之本體、滑件
WO2022003823A1 (ja) スライダー構造体およびスライダーカバ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