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2004A - 黏著帶 - Google Patents

黏著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2004A
TW201732004A TW105142973A TW105142973A TW201732004A TW 201732004 A TW201732004 A TW 201732004A TW 105142973 A TW105142973 A TW 105142973A TW 105142973 A TW105142973 A TW 105142973A TW 201732004 A TW201732004 A TW 2017320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hesive
adhesive tape
printed layer
bl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2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6021B (zh
Inventor
中西佐知男
小井沼武夫
荻野昇平
Original Assignee
寺岡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寺岡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寺岡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2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2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6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60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揭示的黏著帶,係具備有:積層基材、在該積層基材至少其中一面上設置的黏著劑層5;其中,上述積層基材係由在支撐體上積層至少一層黑色印刷層2的積層體、與在支撐體上積層至少一層亮色印刷層3的積層體,使彼此靠印刷層側之一面隔著接著劑層4進行接合而成。本發明的黏著帶係不易產生積層基材相黏或因印刷層剝落而產生針孔、且黏著力等物性容易調整、重加工性優異,可輕易適用於例如聚矽氧系黏著劑層。

Description

黏著帶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行動機器等所使用液晶(LCD)顯示裝置,在背光源框體與LCD模組間使用,具光反射性與遮光性雙方機能的單面或雙面黏著帶。
例如:行動通訊終端、平板型電腦、汽車導航、行動遊戲機等影像顯示裝置所使用的液晶顯示裝置,在液晶顯示部與背光源部之間設有黏著帶,藉此將二構件予以固定。又,該黏著帶係例如具有白色光反射層與黑色遮光層,針對背光源面的輝度提升、與防止因從背光源的光洩漏而造成檢視性降低方面具有貢獻。此種對輝度提升與遮光性雙方均具有貢獻的黏著帶,例如專利文獻1~6中有揭示。
專利文獻1所揭示黏著帶的光反射層係由含白色著色劑之聚酯樹脂的雙軸延伸樹脂薄膜構成。但是,此種由含有著色劑的樹脂薄膜所構成之光反射層的生產性差,且亮度(反射率)之調整亦較為困難。
專利文獻2所揭示黏著帶的光反射層係屬於白色印刷層,而遮光層係屬於黑色印刷層。印刷層相較於含著色劑之樹脂薄膜下,生產性較為優異、且亮度(反射率)調整亦較為容易。所以,有揭示在透明塑膠基材的單側設置白色印刷層與黑色印刷層雙方 的積層基材,且有揭示在透明塑膠基材其中一面設置白色印刷層,在另一面設置黑色印刷層的積層基材。但是,此種積層基材在呈捲筒狀捲取時,在印刷層與其接觸面之間發生相黏,當在下一步驟(黏著劑塗佈步驟)進行回捲展開時,會有印刷層其中一部分附著於該接觸面上呈斑點狀殘留的情況。
專利文獻3所揭示的黏著帶係在由黑色印刷層/樹脂薄膜/白色印刷層所構成積層基材上,設置由合成橡膠、丙烯酸樹脂或聚酯樹脂所構成薄型塗佈層,藉由隔著薄型塗佈層捲繞,而防止相黏、印刷層剝落。但是,因為其中一印刷面係露出,因而在搬送於黏著劑塗佈部時,印刷層會密接於由橡膠等材質構成的驅動輥、導輥或輸送機類上,導致印刷層從基材上剝落,使該地方成為針孔,會有造成遮光性或光反射性降低的可能性。
因印刷層剝落所造成的不良情況,當從LCD面板等構件上剝落黏著帶並進行重貼作業(重加工)時亦會構成問題。專利文獻4的黏著帶,為能提升基材與印刷層間之密接性,便在基材與印刷層之間設置含有合成橡膠的中間層。藉此,當施行重加工之際,可防止基材與印刷層間發生層間剝離,且能防止印刷層與黏著劑層殘留於構件上。另一方面,專利文獻5所揭示的黏著帶,為能提升印刷層與黏著劑層間之密接性,印刷層的黏結劑樹脂係使用Tg(tan δ尖峰溫度)-30℃~30℃的聚胺酯樹脂,且硬化劑係使用脂肪族或脂環族異氰酸酯,當施行重加工時可防止印刷層出現龜裂導致貼帶斷裂。
但是,專利文獻4與專利文獻5所揭示黏著帶,因為黏著劑層直接接觸到印刷層,因而在黏著劑成分與印刷層成分之間 產生相互作用,會有造成無法獲得所需黏著力的情況。例如專利文獻4所揭示之黏著帶,有記載在丙烯酸系黏著劑中視需要摻合交聯劑。此情況,在黏著劑中添加的交聯劑會被印刷層吸收導致黏著劑的硬化程度降低,有造成黏著力較製品設計預設值大的可能性。又,專利文獻5所揭示黏著帶,在印刷層的黏結劑中所含硬化劑會遷移至黏著劑層中,導致黏著劑的硬化程度提高,有造成黏著力較製品設計預設值低的可能性。依此若雙面黏著帶僅單側的黏著力變化,導致二側黏著力不相等,則製品性能上會構成問題,且亦會有重加工性降低的情況。
黏著劑成分與印刷層成分間相互作用的影響,不僅會影響上述黏著力,針對保持力、沾黏指標的黏性等幾乎黏著帶所必要的物性均會受影響。又,因為依照黏著帶所處位置的溫度、濕度、保管時間等環境亦會因相互作用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而驗證實驗複雜。所以,本發明者等認為在黏著劑層與印刷層有相接觸情況下,問題的解決將較為困難。
但是,就從針對熱劣化或經時劣化等的安定性觀點,會有期待較一般丙烯酸系黏著劑更高耐久性之聚矽氧系黏著劑的情況。使用聚矽氧系黏著劑的情況,為能提升與基材間之密接性,必須對基材施行底漆處理。但是,若在印刷層上塗佈已溶解底漆成分的溶液,受底漆溶液中所含有機溶劑的影響,印刷層會膨潤,導致印刷層從基材上剝落而發生針孔的可能性。
專利文獻6有記載為迴避因黏著帶的遮光性層(黑色印刷層)所含著色成分(碳黑等)而造成導通情形,便針對基材種類、黏著劑層種類、遮光層種類、反射層種類、以及該等的積層順序等 進行各種組合。但是,該黏著帶的各種層構造中,例如當白色印刷層與黑色層印刷層直接接觸時的層構成,因為在1個基材上形成白色印刷層,更在其上面利用多數次印刷形成黑色層印刷層(參照實施例),隨印刷次數增加會導致印刷層表面的平滑性喪失,結果會有造成黏著特性出現變動、或捲取於輥之時發生下垂(層與層間的間隙)的可能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1560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19712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1-95764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09/020043號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10-53240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11-214010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具有光反射性與遮光性雙方機能的黏著帶,不易發生積層基材相黏、因印刷層剝落而產生針孔、且黏著力等物性容易調整、重加工性優異,可輕易適用於例如聚矽氧系黏著劑層的黏著帶。
本發明者等為達成上述目的經深入鑽研的結果,發現使用具特定層構成的積層基材係屬非常有效,遂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黏著帶,係具備有:積層基材、在該積層基材至少其中一面上設置的黏著劑層;其中,上述積層基材係將在支撐體上積層至少一層黑色印刷層的積層體、與在支撐體上積層至少一層亮色印刷層的積層體,使彼此靠印刷層側之一面隔著接著劑層進行接合而成。
因為本發明黏著帶的印刷層係存在於支撐體的內側,因而不易發生相黏或因印刷層剝落而生成針孔情形,結果可防止遮光性或防止光反射性之降低。又,因為印刷層與黏著劑層並未接觸,因而在黏著劑層與印刷層間不會發生成分遷移,可輕易調整黏著力等物性,且重加工性亦優異,亦可輕易適用於例如基材表面利用底漆處理的聚矽氧系黏著劑層。
1a、1b‧‧‧支撐體
2‧‧‧黑色印刷層
3‧‧‧亮色印刷層
4‧‧‧接著劑層
5a、5b‧‧‧黏著劑層
6‧‧‧底漆處理層
7‧‧‧聚碳酸酯板
8‧‧‧試驗片(黏著帶)
9‧‧‧錘
10‧‧‧試驗片(黏著帶)
11‧‧‧黏著劑膜
圖1係本發明黏著帶(雙面)一實施形態的示意剖視圖。
圖2係本發明黏著帶(單面)一實施形態的示意剖視圖。
圖3係實施例與比較例的定負重剝離試驗之說明示意剖視圖。
圖4(a)及(b)係實施例與比較例的基材密接性評價方法說明示意平面圖。
圖1所示係本發明黏著帶屬於雙面黏著帶時的一實施形態示意剖視圖。該實施形態中,積層基材係由在支撐體1a上積層著黑色印刷層2的積層體、與在支撐體1b上積層著亮色印刷層3的積層體,使相互靠印刷層2與3側之一面,隔著接著劑層4 進行接合而成。然後,在積層基材的雙面上設置黏著劑層5a與5b。此種積層構造,因為黑色印刷層2(遮光層)與亮色印刷層3(光反射層)分別均未直接接觸到黏著劑層5a與5b,因而在黏著劑層5與印刷層2及3之間不會發生成分遷移情形,便可解決黏著劑層成分與印刷層成分間之相互作用問題。結果,使為獲得所需黏著力的黏著劑組成物調整趨於容易,且不易發生黏著劑層黃變。又,黑色印刷層2(遮光層)與亮色印刷層3(光反射層)的印刷層厚度、以及油墨成分添加量的調整較為容易。
再者,因為本發明積層基材具有上述特定層構造,因而在積層基材剛製造後(黏著劑層5形成前),將積層基材呈捲筒狀捲取時,印刷層彼此間仍不會接觸,不易發生相黏、及因印刷層剝落而生成針孔。結果,可防止遮光性或反射性降低,且重加工性亦優異。
圖1所示黏著帶係本發明較佳一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並不僅侷限於此。例如圖1所示黏著帶係在積層基材雙面上設有黏著劑層5a與5b的雙面黏著帶,但亦可如圖2所示,有僅在單面上設置黏著劑層5a的單面黏著帶。又,圖2所示黏著帶,在黏著劑層5a與黑色印刷層2之間設有底漆處理6。當在基材上形成由聚矽氧系黏著劑所構成之黏著層時,對塗佈聚矽氧系黏著劑的基材表面必須施行底漆處理。但是,一般頗難在印刷層上施行底漆處理。另一方面,因為本發明積層基材具有印刷層2與3被支撐體1a與1b夾置的構造,因而底漆處理較為容易,可輕易適用於聚矽氧系黏著劑層。
再者,例如圖1所示黏著帶係由1層黑色印刷層2構 成遮光層,但視所需亦可由2層以上的黑色印刷層2構成遮光層。又,圖1所示黏著帶係由1層亮色印刷層3構成光反射層,但視所需亦可由2層以上亮色印刷層3的積層體構成光反射層。
再者,圖1所示黏著帶係在支撐體1a或1b上,直接積層著黑色印刷層2或亮色印刷層3,但亦可在支撐體1a與黑色印刷層2之間、或者在支撐體1b與亮色印刷層3之間存在有其他任意層。又,圖1所示黏著帶係在支撐體1a或1b的外側面直接積層黏著劑層5a或5b,但亦可在各外側面與黏著劑層5a或5b之存在有其他任意層。
[支撐體1a與1b]
本發明的支撐體1a與1b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使用此種黏著帶能使用者。可使用例如:樹脂薄膜、不織布、紙、布等、以及該等的組合。其中,較佳係樹脂薄膜、更佳係透明或半透明塑膠薄膜。具體例係可舉例如:聚酯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縮醛樹脂、醋酸酯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氟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聚芳酯系樹脂、聚苯硫醚系樹脂。特別就從經濟性、加工性、使用容易度等觀點,較佳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系樹脂,而就從市場通用性(等級豐富度)等觀點,更佳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支撐體1a與1b的厚度通常係2~100μm、較佳係3~50μm、更佳係6~25μm、特佳係6~12μm。
[黑色印刷層2]
本發明的黑色印刷層2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使用能對此種黏著帶賦予必要遮光機能的已知之各種黑色印刷層。黑色印刷層2通常係利用使用油墨組成物的公知印刷法形成。油墨組成物係含有例如著色成分(油墨成分)、黏結劑樹脂、硬化劑。
黑色印刷層2所使用著色成分(油墨成分)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碳黑、乙炔黑、石墨、氧化鐵、氧化銅、苯胺黑、活性碳。黏結劑樹脂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聚胺酯系樹脂、酚系樹脂、環氧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天然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其中,較佳係聚胺酯系樹脂。硬化劑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異氰酸酯系硬化劑、環氧系硬化劑、三聚氰胺系硬化劑、氮丙啶系硬化劑。各成分的組成比係可採用公知組成比,視需要再行適當決定即可。
黑色印刷層2所使用的油墨組成物,係例如藉由在含有著色成分(油墨成分)與黏結劑樹脂的市售印刷油墨中,摻合硬化劑便可獲得。
黑色印刷層2的厚度通常係0.5~10μm、較佳係0.5~6μm、更佳係1~5μm、最佳係2~4μm。黑色印刷層2係可單層構成遮光層,亦可由複數之黑色印刷層2形成積層構成遮光層。
油墨組成物的印刷方法具體例,係可舉例如:凹版印刷法、彈性印刷法、平版印刷法、凸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孔版印刷法、活版印刷法。
[亮色印刷層3]
本發明的亮色印刷層3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使用能對此種黏著帶賦予必要光反射機能的已知之各種亮色印刷層。亮色印刷層3相較於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由含著色劑之樹脂薄膜所構成之光反射層,可較輕易地調整光反射層的亮度(反射率)。此處所謂「亮色」係指能賦予光反射機能的白色、淡色等顏色。特佳係白色。具體而言,亮色印刷層3由L*a*b*色度系統所規定的L*(亮度)較佳係65以上、更佳係75以上。亮色印刷層3對波長550nm的反射率較佳係45%以上、更佳係65%以上。又,對波長380~780nm的平均反射率較佳係40%以上、更佳係60%以上。
亮色印刷層3通常係使用油墨組成物,並利用公知印刷法形成。油墨組成物係含有例如著色成分(油墨成分)、黏結劑樹脂、硬化劑。
亮色印刷層3所使用著色成分(油墨成分)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氧化鈦、氧化鋅。黏結劑樹脂及硬化劑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與黑色印刷層2的具體例同樣者。各成分的組成比係可採用公知組成比,視需要適當決定便可。
亮色印刷層3所使用的油墨組成物係例如藉由在含有著色成分(油墨成分)與黏結劑樹脂的市售印刷油墨中,摻合硬化劑便可獲得。
亮色印刷層3的厚度通常係0.5~10μm、較佳係0.5~6μm、更佳係1~5μm、尤其特佳係2~4μm。亮色印刷層3係可單層構成光反射層,亦可由複數之亮色印刷層3形成積層構成光反射層。
[接著劑層4]
本發明係由在支撐體1a上積層黑色印刷層2的積層體、與在支撐體1b上積層亮色印刷層3的積層體,使印刷層2與3之一側的面隔著接著劑層4進行接合。所以,相較於例如在白色印刷層3上利用印刷依序積層形成黑色層印刷層2的情況下,可提高印刷層表面的平滑性,結果不會有黏著特性出現變動、或捲取於輥時發生下垂(層與層之間的間隙)的可能性。
本發明接著劑層4所使用的接著劑並無特別的限定,在不致阻礙黏著帶機能之範圍內,可使用公知的各種黏著劑。具體例係可舉例如:聚胺酯系接著劑、聚酯系接著劑、丙烯酸系接著劑、環氧系接著劑。特就從與印刷層2及3間之接著性觀點,最好係與印刷層的黏結劑樹脂為相同形式之接著劑。即,當印刷層2與3的黏結劑樹脂係聚胺酯系樹脂之情況,則最好為胺酯系接著劑,又當黏結劑樹脂係聚酯系樹脂的情況則最好為聚酯系接著劑。但,在能獲得充分接著力前提下,亦可使用與黏結劑樹脂不同形式的接著劑。
接著劑層4係視需要亦可施行著色。特別係藉由添加與屬於光反射層的亮色印刷層3所使用著色成分(油墨成分)為同樣物,便可著色為亮色,故屬較佳。藉此,可使相較於遮光性較難調整的光反射性,變為可輕易調整。
接著劑的塗佈方式係可採用公知塗佈方法。具體例係可舉例如:直接照相凹版方式、輥吻合方式、精密刮刀(chamber doctor)方式、平版/凹版方式。其中,就從利用版深(版的凹部深度) 之選擇而輕易控制塗佈厚度的觀點,較佳係直接照相凹版塗佈方式。
接著劑層4的厚度通常係0.5~10μm、較佳係0.5~6μm、更佳係1~5μm、特佳係2~4μm。
[黏著劑層5a與5b]
本發明黏著劑層5a與5b所使用的黏著劑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使用此種黏著帶能使用的已知各種黏著劑。具體例係可舉例如: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胺酯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等透明黏著劑。其中,最好係透明性較高的丙烯酸系黏著劑、胺酯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
黏著劑層5a與5b所使用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以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為主成分,藉由使其與例如(甲基)丙烯酸、巴豆酸、反丁烯二酸、衣康酸、(無水)順丁烯二酸等含官能基的單體、或者醋酸乙烯酯、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2-羥甲基乙基丙烯醯胺等單體,視需要進行共聚合而獲得的丙烯酸系黏著劑。
黏著劑層5a與5b所使用胺酯系黏著劑的具體例,係可例如以使多元醇與多官能基異氰酸酯化合物進行硬化而獲得聚胺酯系樹脂並以其為主成分的黏著劑。多元醇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內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 多官能基異氰酸酯化合物係可使用胺酯化反應能使用的已知多官能基脂肪族系異氰酸酯化合物、多官能基芳香族系異氰酸酯化合物。
黏著劑層5a與5b所使用的聚矽氧系黏著劑係一般以聚矽氧橡膠及聚矽氧樹脂的混合物為基質之黏著劑。聚矽氧橡膠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以二甲基矽氧烷為構成單元並含有的有機聚矽氧烷。在有機聚矽氧烷中視需要亦可導入官能基(例如乙烯基)。聚矽氧樹脂的具體例係可例如由多官能基有機矽氧烷構成單元、與單官能基有機聚矽氧烷進行縮合的聚矽氧樹脂。
特別係當聚矽氧系黏著劑以外的情況,亦可在黏著劑層5a與5b中視需要添加賦黏樹脂或交聯劑(硬化劑)。賦黏樹脂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松脂系、聚萜烯系、石油系、萜烯酚系、聚苯乙烯系樹脂。硬化劑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系交聯劑。此外,視需要亦可添加例如:硫化劑、可塑劑、顏料、染料、填充劑、抗老化劑、導電材、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光安定劑、剝離調整劑、軟化劑、界面活性劑、難燃劑、抗氧化劑等添加劑。
黏著劑層5a與5b視需要亦可施行著色。例如可將靠黑色印刷層2側的黏著劑層5a著色為黑色,而將靠亮色印刷層3側的黏著劑層5b著色為亮色。
黏著劑的塗佈方法係可採用公知方法。具體例係可舉例如:直接照相凹版方式、輥吻合方式、精密刮刀方式、平版/凹版方式、輥塗方式、反向輕觸方式、頂部加料反向方式、底部進料反向方式、模具塗佈方式、唇口塗佈方式、熱熔被覆方式、刀塗方式、 軋延方式。其中,就從層厚控制容易的觀點,較佳係輥塗方式、模具塗佈方式、唇口塗佈方式、熱熔被覆方式。
黏著劑層5a與5b的厚度通常係1~200μm、較佳係3~80μm、更佳係5~50μm、特佳係10~30μm。
[積層基材]
本發明的積層基材係由在以上所說明之支撐體1上積層至少一層黑色印刷層2的積層體、與在另一支撐體1上積層至少一層亮色印刷層3的積層體,使相互靠印刷層2與3側之一面,隔著接著劑層4進行接合而成的基材。積層基材的厚度係配合所要求黏著帶厚度再行適當決定。積層基材的厚度較佳係5.5~230μm、更佳係18~36μm。
積層基材的表面視需要亦可施行底漆處理。特別當至少其中一黏著劑層含有聚矽氧系黏著劑的情況,為提升積層基材與黏著劑層間之密接性,積層基材的面最好施行底漆處理。底漆的種類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使用例如市售聚矽氧系底漆。
[黏著帶]
本發明的黏著帶係設有以上所說明之積層基材、以及在該積層基材至少其中一面上所設置黏著劑層5的黏著帶。本發明黏著帶在不致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亦可設有積層基材與黏著劑層以外的層或構件。例如:離型紙或離型薄膜等釋離襯墊;單面貼帶時的背面處理層;為能獲得抗靜電性的抗靜電層;為提升屏蔽特性、放熱特性等任一機能的機能性層等。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針對本發明更進一步說明,惟本發明並不僅侷限於此。以下記載中,「份」係指「質量份」。
<實施例1>
(黑色油墨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含著色成分與黏結劑樹脂的市售黑色油墨(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039PETAK94墨)100份,摻合異氰酸酯系硬化劑(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K HARDENERXB)8.0份,利用甲苯與MEK(甲乙酮)的混合溶劑(質量比=1:1)9份稀釋,獲得黑色油墨組成物。
(亮色油墨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含著色成分與黏結劑樹脂的市售白色油墨(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039PET63白)100份,摻合異氰酸酯系硬化劑(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K HARDENERXB)6.0份,利用甲苯與MEK的混合溶劑(質量比=1:1)26份稀釋,獲得亮色油墨組成物。
(接著劑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市售聚酯系接著劑(Toyo-Mort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AD-76P1)100份,摻合含著色成分與黏結劑樹脂的市售白色油墨(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039PET63白)40份、及異氰酸酯系硬化劑(Toyo-Mort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CAT-RT85)12.0 份,利用甲苯110份稀釋,獲得經著色為白色的接著劑組成物A。
(黏著劑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丙烯酸系黏著劑原料(Saiden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AIVINOL(註冊商標)SN-007)100份,摻合異氰酸酯系硬化劑(Saiden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硬化劑AL)0.9份,利用醋酸乙酯90份稀釋,獲得黏著劑組成物。
(積層基材A之製作)
在當作支撐體1a用的厚度6μm透明PET薄膜之單邊一面上,使用先前所製備的黑色油墨組成物施行凹版印刷(凹版輥:75線/版深140μm),經40℃、2天熟成便形成厚度5μm的黑色印刷層2。另一方面,在當作支撐體1b用的厚度6μm之透明PET薄膜之單邊一面上,使用其所製備的亮色油墨組成物施行凹版印刷(凹版輥:110線/版深90μm),經40℃、2天熟成,便形成厚度3μm的亮色印刷層3[L*(亮度)=65、對波長380~780nm的平均反射率=61%]。接著,在該亮色印刷層3上,利用凹版塗佈機(凹版輥:110線/版深95μm)塗佈先前所製備的接著劑組成物,便形成厚度3μm的接著劑層4。然後,使該接著劑層4、與支撐體1a的黑色印刷層2貼合,經40℃、3天的熟成,便獲得由支撐體1a/黑色印刷層2/接著劑層4/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構造所構成之總厚度23μm的積層基材A。
(雙面黏著帶之製作)
在樹脂薄膜單面上經施行聚矽氧處理的離型薄膜(Nakamoto Pack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MA25)之離型處理面上,利用輥塗方式塗佈先前所備的黏著劑組成物,使乾燥後的黏著劑層5a與5b厚度成為18.5μm,利用乾燥爐乾燥除去溶劑(醋酸乙酯)。將該離型薄膜上的黏著劑組成物層,貼合於先前所製作的積層基材A的雙面上,經40℃、3天的熟成,便獲得圖1所示由黏著劑層5a/支撐體1a/黑色印刷層2/接著劑層4/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黏著劑層5b的構成所形成之雙面黏著帶。
<比較例1>
(積層基材B之製作)
在當作支撐體1b用的厚度12μm透明PET薄膜之單邊一面上,使用實施例1所製備的亮色油墨組成物施行凹版印刷(凹版輥:110線/版深90μm),經40℃、2天的熟成,形成厚度6μm的亮色印刷層3。其次,在該亮色印刷層3上,使用實施例1所調整的黑色油墨組成物施行凹版印刷(凹版輥:75線/版深140μm),經40℃、2天的熟成,便形成厚度5μm的黑色印刷層2,獲得由色印刷層2/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之積層基材B。
(雙面黏著帶之製作)
在積層基材B的雙面上,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形成黏著劑層5a與5b,而獲得由黏著劑層5a/黑色印刷層2/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黏著劑層5b的構成所形成的雙面黏著帶。
<比較例2>
(雙面黏著帶之製作)
除將經乾燥後的黏著劑層5a之厚度變更為15μm,並將經乾燥後的黏著劑層5b之厚度變更為22μm之外,其餘均依照與比較例1同樣地獲得由黏著劑層5a/黑色印刷層2/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黏著劑層5b的構成所形成的雙面黏著帶。
針對以上實施例1、與比較例1、2所獲得雙面黏著帶,依照以下方法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對SUS之黏著力)
根據JIS Z 0237(2000),測定對SUS板的黏著力。
(穿透濃度)
使用攜帶式黑白透射密度計(伊原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M-5),測定雙面黏著帶的穿透濃度。因為裝置的測定範圍係0.0~6.0,因而超過該範圍的穿透濃度便標記為「6.0以上」。
(反射率)
使用紫外可見紅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V-670),在380~780nm波長範圍內測定平均反射率。
(保持力、黏性)
根據JIS Z 0237(2000)測定保持力、黏性。但,相關保持力係依照黏貼面積20×20mm、荷重1kg、加熱溫度70℃、加熱時間60分的條件施行測定。
(對PC之黏著力)
根據JIS Z 0237(2000)測定對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
<評價>
由表1所示結果得知,實施例1的黏著帶係全部物性均優異,且黑色側及亮色側的黏著力、保持力、黏性幾乎相等。且,在製造步驟中不會引發印刷剝落或生成針孔的層構造。又,亦可安心地施行重加工。
另一方,黑色印刷層2接觸到黏著劑層5a的比較例1之黏著帶,二側之黏著層5a與5b的黏著力、保持力及黏性均出現 大偏移。此現象可認為因為在黏著劑層5a的丙烯酸系黏著劑中所添加硬化劑其中一部分,被黑色印刷層2吸收,導致黏著劑層5a的硬化程度降低之緣故所致。結果,比較例1的黏著帶會有黑色側(黏著劑層5a側)產生殘膠(剝離時有部分黏著劑殘存)或初期接著不良的可能性,且亦會有重加工性差的可能性。
比較例2的黏著帶係與比較例1同樣地,黑色印刷層2會接觸到黏著劑層5a,但亦有嘗試藉由調整二黏著劑層5a與5b的厚度俾使二側的黏著力相等之例子。結果,對SUS之黏著力成為相等。但是,黑色側(黏著劑層5a側)對PC之黏著力及黏性均過低,而亮色側(厚黏著劑層5b側)的黏性過高。結果,比較例2的黏著帶會有黑色側(黏著劑層5a側)出現初期接著不良、剝落不良的可能性,而亮色側(厚黏著劑層5b側)則會有因沾黏而導致作業性差的可能性。
其次,針對實施例1及比較例2所獲得雙面黏著帶,施行以下的定荷重剝離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定荷重剝離試驗)
如圖3所示,在聚碳酸酯板7上黏貼寬20mm×長50mm試驗片8(黏著帶),利用2kg輥施行1往復壓接,在常態下進行20分鐘養生,接著,依90°角度使用100g錘9垂吊。在此狀態下,於70℃乾燥機中保管60分鐘,測定此時試驗片8的偏移距離(mm)或錘9掉落時間。此測定分別在初期、3日後、7日後、14日後等各時期實施。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評價>
由表2所示結果得知,實施例1的黏著帶經時造成的偏移較少。因此,即便例如沖孔加工等二次加工時,仍不會有黏著劑與印刷層一起附著於導輥上,預測即便長期經日保管後在使用上仍不會發生步驟中不良情況情形。另一方面,比較例2的黏著帶,出現黑色側(黏著劑層5a側)經時造成的偏移較大。
<實施例2>
(黏著劑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聚矽氧系黏著劑原料(Toray‧Dow Corning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D-4580)100份,摻合觸媒(Toray‧Dow Corning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C25)0.9份,添加適量甲苯,獲得黏著劑組成物。
(底漆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聚矽氧系底漆原料主劑(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KR-3006A)100份,摻合副劑(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KR-3006BT)10份、觸媒(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商品名CAT-PS-8S)0.5份,添加適量甲苯,獲得底漆組成物。
(積層基材A'之製作)
在實施例1所製作之積層基材A的支撐體1a之表面上,利用輥吻合方式(roll kiss)薄膜塗佈先前所製備的底漆組成物,而形成底漆處理層6,獲得積層基材A'。
(單面黏著帶之製作)
在積層基材A'的底漆處理層6上,依乾燥後的黏著劑層5a厚度成為30μm方式,利用輥塗方式塗佈先前所製備之黏著劑組成物,再利用乾燥機乾燥溶劑(甲苯),便獲得如圖2所示由黏著劑層5a/底漆處理層6/支撐體1a/黑色印刷層2/接著劑層4/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之單面黏著帶。
<參考例1>
(單面黏著帶之製作)
除未形成底漆處理層6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同樣,獲得由黏著劑層5a/支撐體1a/黑色印刷層2/接著劑層4/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之單面黏著帶。
<比較例3>
(積層基材B'之製作)
除支撐體1b係使用厚度6μm之透明PET薄膜之外,其餘均與比較例1的積層基材B同樣,獲得由黑色印刷層2/亮色印刷層3/ 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之積層基材B'。
(單面黏著帶之製作)
除使用積層基材B'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同樣,獲得由黏著劑層5a/底漆處理層6/黑色印刷層2/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之單面黏著帶。
<比較例4>
(單面黏著帶之製作)
除未形成底漆處理層6之外,其餘均與比較例3同樣,獲得由黏著劑層5a/黑色印刷層2/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之單面黏著帶。
針對以上實施例2、參考例1、比較例3、4所獲得之黏著帶,依照以下方法施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常態及加熱後對SUS之黏著力)
根據JIS Z 0237(2000),測定對SUS板的黏著力。但,加熱後的黏著力係利用加熱爐依120℃施行2小時加熱處理,在常溫下放置2小時後,依照JIS Z 0237(2000)所規定之條件測定黏著力。
(殘膠)
加熱後對SUS之黏著力係確認剝離黏著帶時有無殘膠(黏著層其中一部分附著於被黏物側的狀態)。
(基材密接性)
首先,如圖4(a)所示,在尺寸25×50mm試驗片10(黏著帶)的中央處,利用切割刀劃入2mm切割痕。接著,如圖4(b)所示,使試驗片10從切割痕部***開至20mm,測定未斷而殘留黏著劑膜11的長度,依照以下基準施行評價。
「○」:黏著劑膜11的長度在2mm以下。
「×」:黏著劑膜11的長度超過2mm。
(保持力)
根據JIS Z 0237(2000),依黏貼面積10×20mm、荷重200g、加熱溫度150℃、加熱時間30分的條件測定。
<評價>
由表3所示結果得知,實施例2的黏著帶係基材密接性等所有物性均優異。此現象可認為是使用了與聚矽氧系黏著劑間相容性較差的黑色印刷層2設為支撐體1a內側構成的積層基材A,以及在支撐體1a表面上設有底漆處理層6的緣故所致。另一方面,未設底漆處理層6的參考例1、底漆處理層6直接接觸到黑印刷層2的比較例3、以及黑色印刷層2與聚矽氧系黏著劑層5a直接接觸的比較例4,係基材密接性與保持力差,亦有殘膠產生。另外,因為參考例1具有與實施例1同樣的層構成,因而例如黏著劑層與印刷層間之成分遷移不會產生等由層構成所造成之效果均優異。
<參考例2~6>
(接著劑組成物之製備)
相對於市售聚酯系接著劑(Toyo-Mort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AD-76P1)100份,摻合異氰酸酯系硬化劑(Toyo-Mort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CAT-RT85)12.0份,利用甲苯110份稀釋,獲得接著劑組成物(參考例2)。又,相對於該接著劑組成物222份,分別添加白色油墨(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039PET63白)10份(參考例3)、30份(參考例4)、50份(參考例5)、100份(參考例6)的量,再追加添加適量的甲苯,獲得白油墨添加量不同的各接著劑組成物。
(積層基材之製作)
除使用如上述所獲得之白油墨添加量不同的各接著劑組成物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同樣,製得由支撐體1a/黑色印刷層2/接 著劑層4/亮色印刷層3/支撐體1b的構成所形成,且總厚度23μm的積層基材。
針對以上參考例2~6所獲得之黏著帶,依照前述測定方法測定平均反射率。結果如表4所示。
<評價>
由表4所示結果得知,本發明黏著帶藉由將接著劑層著色為亮色,便可輕易控制光反射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黏著帶係具有光反射性與遮光性雙方機能的黏著帶,不易發生積層基材相黏或因印刷層剝落造成針孔生成,且黏著力等物性的調整較為容易,重加工性優異,可輕易適用例如聚矽氧系黏著劑層,因而較適合應用於例如:行動電話、觸控板、電腦、汽車導航、遊戲機、電視機等所使用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顯示面板、與背光源單元間之固定。
1a‧‧‧支撐體
1b‧‧‧支撐體
2‧‧‧黑色印刷層
3‧‧‧亮色印刷層
4‧‧‧接著劑層
5a‧‧‧黏著劑層
5b‧‧‧黏著劑層

Claims (6)

  1. 一種黏著帶,係具備有:積層基材、在該積層基材至少其中一面上設置的黏著劑層;其特徵為,上述積層基材係將在支撐體上積層至少一層黑色印刷層的積層體、與在支撐體上積層至少一層亮色印刷層的積層體,使彼此靠印刷層側之一面隔著接著劑層進行接合而成。
  2. 如請求項1之黏著帶,其中,支撐體係樹脂薄膜。
  3. 如請求項1之黏著帶,其中,至少其中一黏著劑層係含有聚矽氧系黏著劑。
  4. 如請求項3之黏著帶,其中,積層基材之設有含聚矽氧系黏著劑之黏著劑層的面係經底漆處理。
  5. 如請求項1之黏著帶,其中,接著劑層被著色為亮色。
  6. 如請求項1之黏著帶,其中,使用於液晶顯示面板與背光源單元間之固定。
TW105142973A 2015-12-24 2016-12-23 黏著帶 TWI706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6144 WO2017109927A1 (ja) 2015-12-24 2015-12-24 粘着テープ
WOPCT/JP2015/086144 2015-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2004A true TW201732004A (zh) 2017-09-16
TWI706021B TWI706021B (zh) 2020-10-01

Family

ID=5908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973A TWI706021B (zh) 2015-12-24 2016-12-23 黏著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83284B2 (zh)
TW (1) TWI706021B (zh)
WO (1) WO20171099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30343A1 (de) 2018-12-21 2020-06-25 Rogers Corporation Einseitiges drucksensibles Klebeband
EP4363512A1 (en) * 2021-06-29 2024-05-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article, and disassembling method
JP2024049602A (ja) * 2022-09-29 2024-04-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7679B1 (ko) * 2002-08-12 2010-10-13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반사성과 차광성을 겸비한 lcd 모듈용 점착 테이프
JP2006089537A (ja) * 2004-09-21 2006-04-06 Sekisui Chem Co Ltd 液晶パネル固定用粘着テープ
JP4749061B2 (ja) * 2005-07-13 2011-08-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性及び/又は遮光性を有する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JP2007332306A (ja) * 2006-06-16 2007-12-27 Hitachi Kasei Polymer Co Ltd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8088335A (ja) * 2006-10-04 2008-04-17 Sekisui Chem Co Ltd 遮光用粘着テープ
JP5373296B2 (ja) * 2008-02-21 2013-12-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及び遮光機能を有する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09927A1 (ja) 2018-10-11
JP6483284B2 (ja) 2019-03-13
TWI706021B (zh) 2020-10-01
WO2017109927A1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1112B1 (en) Transparent adhesive shee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373296B2 (ja) 反射及び遮光機能を有する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54535B1 (ko) 광학용 투명 감압 접착체와 광학용 투명 감압 접착 적층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035599B2 (ja)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
JP5343403B2 (ja) ラミネート用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ラベル
JP5500366B2 (ja) パネル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TW200303911A (en)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method for sticking and fixing touch panel to display device
US20130101819A1 (en)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JPWO2011111576A1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JP5584439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706021B (zh) 黏著帶
TW202106837A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片及積層體
JP2017197604A (ja) 装飾部材の凹凸面に適用するための追従性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91638B1 (ko) 양면 점착 시트
JP2018145340A (ja) 粘着フィルム
JP2010083962A (ja) キーシート用熱接着シートおよびキーシート
KR101707581B1 (ko) 무 기재 흑색 양면 차광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7297452A (ja) 粘着シート
JP5351420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23057A (ja) 架橋剤併用型自己粘着性フィルム
KR102547339B1 (ko) 비산방지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스플레이 및 전자장치
JP2015227389A (ja) 印刷層形成用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290426A (ja) 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
JP2007153954A (ja) 遮光用粘着テープ
TWI738698B (zh) 雙面黏著帶